卷八

古文:速不台速不台,蒙古兀良合人。

现代文:速不台,蒙古兀良合人,哈班之次子,骁勇善骑射。

古文:速不台请行,帝壮而许之。乃选裨将阿里出领百人先行,觇其虚实。

现代文:太祖七年蒙古大军攻金国之桓州,速不台首先破城而入。十一年太祖于秃兀剌河之黑林召集诸将议会,问 谁能为我征伐灭里吉?

古文:速不台继进。

现代文:速不台请战。

古文:又至阿里吉河,与斡罗思部大、小密赤思老遇,一战降之,略阿速部而还。

现代文:十四年,率蒙古军至蟾河,与灭里吉大战,俘获二将,其余皆降。十七年太祖征回回国,国王灭里逃亡,速不台与只别奉命统兵万人,由不罕川之必里罕城追赶。

古文:钦察之奴来告其主者,速不台纵为民。

现代文:灭里逃入海,不久病死。速不台缴获灭里所弃珍宝献给太祖,太祖大加称赞奖赏。

**古文:还,以闻。帝曰: 奴不忠其主,肯忠他人乎? **

现代文:十八年速不台奏请征讨钦察,领兵绕宽定吉思海,辗转至太和岭,凿石开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败酋长玉里吉及塔塔哈儿于不租河。

古文:遂戮之。又奏以灭里吉、乃蛮、怯烈、杭斤、钦察诸部千户,通立一军,从之。

现代文:后又奏请将灭里吉、乃蛮、怯烈、杭斤、钦察诸部千户合为一军。太祖允准。

古文:略也迷里霍只部,获马万匹以献。

现代文:其后又率军征也迷里霍只部,获马万匹献给太祖。

古文:己丑,太宗即位,以秃灭干公主妻之。从攻潼关,军失利,帝责之。

现代文:太祖西征,速不台奏请随大军出战。二十一年,速不台攻下撒里畏吾、特勤、赤闵等部及德顺、镇戎、兰、会、洮、河诸州。二十二年闻太祖崩,班师回朝。太宗即位,速不台娶秃灭干公主为妻,并从太宗攻潼,出师不利。

古文:睿宗时在藩邸,言兵家胜负不常,请令立功自效。

现代文:睿宗奏请报效国家,太宗命速不台领兵随睿宗征河南。

古文:师集三峰山,金兵围之数匝。会风雪大作,其士卒僵仆,师乘之,杀戮殆尽。自是金军不能复振。

现代文:蒙军出牛头关,遇金将合达率步骑兵数十万严阵以待,睿宗征询作战方略,速不台说 :守城军士最怕劳苦,我军不时挑战,使他们疲劳不堪,然后可战而取胜。

古文:壬辰夏,睿宗还驻官山,留速不台统诸道兵围汴。

现代文:蒙军屯于三峰山,金兵围困重重。这时风雪漫天,金兵不堪寒冷,蒙军乘机杀出,金军损失惨重。太宗四年夏,睿宗率军屯驻官山,命速不台统率都道兵围攻汴梁。

古文:癸巳,金主渡河北走,追败之于黄龙冈,斩首万余级。

现代文:五年,金哀宗渡黄河北逃,速不台追到黄龙冈,斩杀金兵万余人。

古文:金主复南走归德府,未几,复走蔡州。

现代文:金哀宗复南走归德府,不久又逃往蔡州。

古文:八赤蛮闻速不台至,大惧,逃入海中。

现代文:速不台攻下汴梁后,进围蔡州。太宗六年蔡州被攻下,哀宗自焚而死。汴梁因战争日久,大闹饥荒,速不台下令让百姓北渡黄河自寻生路。

古文:辛丑,太宗命诸王拔都等讨兀鲁思部主也烈班,为其所败,围秃里思哥城,不克。

现代文:太宗七年命拔都西征八赤蛮,以速不台为先锋。八赤蛮听说速不台领大军来战,恐惧万状,逃入海中。十三年命拔都讨伐兀鲁思部酋长也烈班,蒙军战败;围秃里思哥城,亦未克。

古文:拔都奏遣速不台督战,速不台选哈必赤军怯怜口等五十人赴之,一战获也烈班。进攻秃里思哥城,三日克之,尽取兀鲁思所部而还。

现代文:拔都奏请太宗派速不台督战。速不台挑选哈必赤军怯怜口等五十人来参战,俘虏也烈班;进攻秃里思哥城,只经三日战斗便攻下该城,兀鲁思部归附蒙古。

古文:经哈咂里山,攻马札儿部主怯怜。

现代文:蒙军又经哈咂里山,进攻马札儿部酋长怯怜。

古文:速不台为先锋,与诸王拔都、吁里兀、昔班、哈丹五道分进。

现代文:以速不台为先锋,与诸王拔都、吁里兀、昔班、哈丹等,兵分五路前进。

古文:速不台出奇计,诱其军至漷宁河。

现代文:速不台用奇计把怯怜军诱至氵郭宁河。

古文:诸王军于上流,水浅,马可涉,中复有桥。下流水深,速不台欲结筏潜渡,绕出敌后。

现代文:诸王军从上游渡河进攻,上游水浅,且有桥,人马易过;速不台军从下游渡河,水深无桥,须造木筏偷渡,绕于敌后。

古文:未渡,诸王先涉河与战。拔都军争桥,反为所乘,没甲士三十人,并亡其麾下将八哈秃。

现代文:上游诸王先渡河与怯怜军接仗,拔都军因争桥而为怯怜军袭击,损失甲士三十人,大将八哈秃阵亡。

古文:丙午,定宗即位,既朝会,还家于秃剌河上。

现代文:诸王军渡河后见敌军甚多,要速不台回师,再谋进攻策略。速不台不肯,声称: 你们自己回去,我不到秃纳河马茶城决不收兵。

古文:戊申卒,年七十三。

现代文:蒙古诸军终于攻下了马茶城,推速不台为首功。

古文:赠效忠宣力佐命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河南王,谥忠定。

现代文:定宗即位,速不台请求辞官返归秃剌河家乡,定宗三年卒,年七十三岁,赠效忠宣力佐命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河南王,谥 忠定 。

古文:子兀良合台。

现代文:兀良合台,速不台之子。

古文:兀良合台,初事太祖。

现代文:初侍奉太祖。

古文:时宪宗为皇孙,尚幼,以兀良合台世为功臣家,使护育之。

现代文:当时,宪宗为皇孙,年幼,兀良合台因出身于世代功臣之家,受命保护宪宗,并分管近卫军。

古文:宪宗在潜邸,遂分掌宿卫。岁癸巳,领兵从定宗征女真国,破万奴于辽东。

现代文:太宗五年,领兵随定宗征讨女真国,击败万奴于辽东。

古文:继从诸王拔都征钦察、兀鲁思、阿速、孛烈儿诸部。

现代文:随后又随拔都征钦察、兀鲁思、阿速、孛烈儿诸部。

古文:丙午,又从拔都讨孛烈儿乃、捏迷思部,平之。

现代文:定宗元年,再次随拔都征服孛烈儿乃、捏迷思部。

古文:己酉,定宗崩。拔都与宗室大臣议立宪宗,事久未决。

现代文:定宗后元年,定宗崩,拔都与宗室大臣商议立宪宗为帝,但久久不能决定。

**古文:四月,诸王大会,定宗皇后问所宜立,皆惶惑,莫敢对。兀良合台对曰: 此议已先定矣,不可复变。 **

现代文:该年四月诸王大会,定宗皇后问立谁为帝,都不敢回答,唯兀良合台起而对曰: 已议定立蒙哥为帝,不可再变。

**古文:拔都曰: 兀良合台言是也。 **

现代文:拔都也说 :兀良合台的话是对的。

古文:议遂定。

现代文:于是决定立宪宗。

古文:宪宗即位之明年,世祖以皇弟总兵讨西南夷乌蛮、白蛮、鬼蛮诸国,以兀良合台总督军事。

现代文:宪宗即位后第二年,世祖领兵讨西南之乌蛮、白蛮、鬼蛮诸国,以兀良合台总督军事。

古文:其鬼蛮,即赤秃哥国也。

现代文:鬼蛮即赤秃哥国。

古文:癸丑秋,大军自旦当岭入云南境。

现代文:宪宗三年秋,大军自旦当岭入云南境。

古文:摩些二部猷长唆火脱因、塔裹马来迎降,遂至金沙江。

现代文:摩、些二部酋长唆火脱因、塔里马开关投降,大军得以顺利地进抵金沙江。

古文:兀良合台率精锐立炮攻之。阿塔剌遣人来拒,兀良合台遣其子阿术迎击之,寨兵退走。

现代文:兀良合台领一支人马入察罕章,相继攻占一些山寨,唯有阿塔剌所据之半空和寨,依山临江,地势险峻,牢不可破。兀良合台遣人探清出入路径,先断其取水之路,然后率精锐军发炮进攻,终于克复。

古文:遂并其弟阿叔城俱拔之。进师取龙首关,翊世祖入大理国城。

现代文:又进取龙首关,辅助世祖入大理国城。

古文:甲寅秋,复分兵取附都善阐,转攻合剌章水城,屠之。

现代文:宪宗四年秋,蒙古军分兵攻取善阐,转攻合剌章之水城,杀居民无数。

古文:合剌章。

现代文:合剌章即乌蛮。

古文:盖乌蛮也。前次罗部府,大酋高升集诸部兵拒战,大破之于洟可浪山下,遂进至乌蛮所都押赤城。

现代文:大军进抵罗部府,乌蛮酋长高升会集诸兵抵御,蒙军大破之于氵夷可浪山下,进至乌蛮首府押赤城。

古文:环城立炮,以草填堑,众军始集,阿术已率所部搏战城上,城遂破。

现代文:该城滨滇池,三面皆水,既险且坚。蒙军炮攻、火攻,连续七日。

古文:乙卯,攻不花合因、阿合阿因等城,阿术先登,取其三城。又攻赤秃哥山寨,阿术缘岭而战,遂拔之。

现代文:兀良合台遣其子阿术于夜五更率军偷袭入城,乱斫乱杀,高升军大败,兀良合台追至昆泽,擒乌蛮国段兴智及元帅马合剌昔,又命副将也里、脱伯、押真从右路,合台护尉从左路合围尚依山抵抗的乌蛮余众,他自己率其子阿术及二百骑兵进击,攻陷纤寨。蒙军至乾德哥城,兀良合台因病将军队指挥权交阿术。阿术以炮攻破乾德哥城。

古文:乘胜击破鲁厮国塔浑城,又取忽兰城。

现代文:宪宗五年,阿术连连攻克不花合因、阿合阿因二城和赤秃哥山寨,又乘胜击破鲁鲁厮国之塔浑城、忽兰城。

古文:鲁鲁厮国大惧,请降。

现代文:鲁鲁厮国大惧,摇旗投降。

古文:阿伯国有兵四万,不降。

现代文:阿伯国有兵四万,不肯降,被阿术攻克。

古文:诏以便宜取道,与铁哥带儿兵合,遂出乌蒙,趋泸江,刬秃剌蛮三城,却宋将张都统兵三万,夺其船二百艘于马湖江,斩获不可胜计。遂通道于嘉定、重庆,抵合州,济蜀江,与铁哥带儿会。

现代文:阿术又攻克阿鲁山寨及阿鲁城。蒙军出师西南二年内,平定大理五城、八府、四郡及乌蛮、白蛮等三十七部,大军所至,无不诚心归附。宪宗六年,蒙军征服了白蛮国、波丽国,在马湖江打退宋将张都统所率三万宋军,夺取船二百艘,打通东至重庆,北至嘉定的通道,大军进抵合州,渡过蜀江,与铁哥带儿所领蒙军会合。

古文:丁巳,以云南平,遣使献捷于朝,且请依汉故事,以西南夷悉为郡县,从之。

现代文:云南平定后,宪宗七年,兀良合台遣使向朝廷报捷,并建议将西南地区划为郡县进行管理。

古文:赐其军银五千两、彩币二万四千匹,授银印,加大元帅。

现代文:朝廷采纳这个建议,赐其军银五千两、彩缎二万四千匹,加兀良合台为大元帅,授与银印,镇守大理。

古文:还镇大理,遂经六盘山至临洮府,与大营合。

现代文:以后兀良合台经六盘山至临洮府,与蒙军大营会合。

古文:月余,复西征乌蛮。

现代文:一月后复征乌蛮。

古文:宋陈兵六万以俟。

现代文:是年九月,因交趾不服,兀良合台领兵征讨。

古文:遣阿术与四王潜自间道冲其中坚,大败之,尽杀其众。

现代文:大军进入交趾,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交趾国王陈日请求归附蒙古王朝。宪宗八年,兀良合台奉命引兵入宋境,因不适应南方气候,军士皆病。

古文:大小十三战,杀宋兵四十余万,擒其将大小三人。其州又遣兵来攻,追至门濠,掩溺殆尽,乃不敢复出。

现代文:宪宗遣使传旨,约于翌年正月会师长沙。于是兀良合台与阿术率四五骑兵三千及蛮、覺等族万人,连破横山寨、老苍关,攻占宋朝国土,大败宋军六万人。乘胜占领贵州、象州,入静江府,连破辰、沅二州,直抵潭州城下。

古文:壁城下月余。

现代文:潭州出二十万宋兵以截断蒙军归路。

古文:时世祖已渡江驻鄂州,遣也里蒙古领兵二千人来援,且加劳问。

现代文:兀良合台遣阿术与大纳、玉龙帖木儿为前军,自与四王为后军前后夹击,大破宋军。围攻潭州城,月余不下。这时,世祖已渡江驻鄂州,遣也里蒙古领兵二千来援。

古文:遂自鄂州之浒黄洲北渡,与大军合。

现代文:兀良合台遂自鄂州之浒黄洲渡江,北与大军会合。

古文:庚申,世祖即位。

现代文:中统元年,世祖即位。

古文:夏四月,兀良合台至上都。

现代文:是年四月,兀良合台至上都。

古文:后十二年卒,年七十二。

现代文:至大二年六月十日卒,年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