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古文:木华黎木华黎,札剌儿氏,世居阿难水东。

现代文:木华黎,姓札剌儿氏,孔温窟哇之第三子。

古文:父孔温窟哇,以戚里故,在太祖麾下,从平篾里吉,征乃蛮部,数立功。

现代文:孔温窟哇随太祖平定蒙古各部有功。

古文:后乃蛮又叛,太祖与六骑走,中道乏食,擒水际橐驼杀之,燔以啖太祖。

现代文:木华黎足智多谋,力大善射,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同为太祖部下,号称 四杰 。

古文:追骑垂及,而太祖马毙,五骑相顾骇愕,孔温窟哇以所乘马济太祖,身当追骑,死之。

现代文:有一天随太祖三十余骑,行至溪谷之间遇寇,木华黎挽弓射之,三发三中。克烈王可汗与乃蛮打仗,太祖遣木华黎及博尔术援救,杀尽乃蛮部落。

古文:太祖获免。有子五人,木华黎其第三子也。

现代文:后来克烈王可汗阴谋袭击太祖,太祖遣木华黎选精兵大破王可汗之营帐,于是诸部落都归附太祖。太祖即皇位后,首命木华黎、博尔术为左右万户。

古文:生时有白气出帐中。

现代文:太祖六年,蒙古大举伐金,相继攻克宣德、德兴。

**古文:神巫异之,曰: 此非常儿也。 **

现代文:第二年又攻克云中、九原,进围抚州。

古文:及长,沉毅多智略,猿臂善射,挽弓二石强。

现代文:金兵号称四十万,列阵于野狐岭以北,木华黎率敢死军策马横戈,大呼陷阵。

古文: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事太祖,俱以忠勇称,号掇里班曲律,犹华言四杰也。

现代文:太祖指挥诸军并进,大败金兵。太祖八年进攻居庸关,久攻不克,遣别进军紫荆口,大败守军高琪部,蒙古军攻克涿州。

古文:太祖军尝失利,会大雪,失牙帐所在,夜卧草泽中。木华黎与博尔术张裘毡,立雪中,障蔽太祖,达旦竟不移足。

现代文:接着分兵攻下益都、滨州、棣州,进至霸州。太祖九年,木华黎随太祖围攻燕,因金朝皇帝请和而撤军北还。太祖十年,副将萧也先用计平定东京,攻北京。

**古文:一日,太祖从三十余骑行溪谷间,顾谓曰: 此中或遇寇,当奈何? **

现代文:金守将银青率兵二十万在花道站迎战,大败。蒙军围攻北京,城中粮尽,守城军杀银青投降。

**古文:对曰: 请以身当之。 **

现代文:木华黎认为金军投降迟缓,要全部坑杀他们,为萧也先劝阻。

古文:既而,寇果自林间突出,矢下如雨。

现代文:北京攻下后,令契州军首领寅答虎留守,以吾也而暂为北京宋军兵马都元帅。

**古文:木华黎引弓射之,三发中三人。其酋呼曰: 尔为谁? **

现代文:又遣高德玉、刘蒲速窝儿招谕兴中府投降,守将兀里卜不从,城中吏民杀兀里卜,推土豪石天应为帅,开门投降蒙军。

古文:曰: 木华黎也。 徐解马鞍持之,捍卫太祖以出,寇遂引去。

现代文:太祖十二年八月,诏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都行省承制行事,并划定:太行以北地方由太祖自己攻占,以南由木华黎负责夺取。

古文:克烈王可汗与乃蛮部雠战,求援于太祖。

现代文:于是木华黎领兵自燕南攻遂城、蠡州,是年冬破大名府后,挥军向东夺取益都、淄、登、莱、潍、密等州。

古文:木华黎曰: 善。 下令禁无剽掠,所获老稚,悉遣还田里,军中肃然,吏民大悦。兵至滏阳,金邢州节度使武贵迎降,进攻天平寨,破之。

现代文:十三年自西京由太和岭入河东,攻克太原、忻、代、泽、潞、汾、霍等州。接着进军平阳,金守臣弃城逃走。十四年派萧特末儿等出兵云州、朔州,攻岢岚火山军。十五年复由燕向赵进军,克满城,真定守军武仙投降。此后,木华黎采纳权知河北西路兵马事史天倪的意见,下令禁止蒙古军抢劫,释放所俘老幼。大军至滏阳,金邢州节度使武贵迎降,进而攻破天平寨。

古文:遣蒙古不花分兵略定河北卫、怀、孟州,入济南。

现代文:遣蒙古不花分兵夺取河北卫、怀、孟州,攻入济南。

古文:严实籍所隶相、魏、磁、名、恩、博、滑、浚等州户三十万,诣军门降。

现代文:金守臣严实投降,献上所属之相、魏、磁、氵名、恩、博、滑、浚等州三十万户之户籍。

古文:时金兵屯黄陵冈,号二十万,遣步兵二万袭济南。木华黎以轻兵五百击走之。

现代文:这时金兵屯扎黄陵冈,号称二十万,遣步兵二万袭击济南,为木华黎的轻兵五百人击走。

古文:遂会大军,薄黄陵冈。金兵阵河南岸,示以死战。

现代文:蒙军进逼黄陵冈,金兵沿黄河列阵以待,决心死战。

**古文:木华黎曰: 此不可用长兵,当以短兵取胜。 **

现代文:木华黎令骑兵下马,引箭齐发,大败金兵。蒙军又攻克楚丘、单州,围攻东平。

古文:令骑下马,引满齐发,亦下马督战,果大败之,溺死者众。

现代文:直到十六年四月,东平粮尽,金行省忙古奔往汴梁,严实入东平,建立行省,安抚百姓。

古文:进攻楚丘。楚丘城小而固,四面皆水,令诸军以草木填堑,直抵城下。

现代文:与此同时,木华黎遣石天应率兵协同郡王带孙攻克氵名州。五月还军野狐岭。秋八月,蒙军驻青冢,大设酒宴慰劳将士,然后由东胜渡河再度伐金,西夏国李王请求以五万兵协助蒙古军作战。

古文:严实率所部先登,拔之。

现代文:十月,大军由云中,经过太和寨,连克葭州、绥德,直至距延安三十里而止。

**古文:攻下单州,围东平,以实权山东西路行省,戒之曰: 东平粮尽,必弃城走,汝伺其去,即入城安辑之,勿苦郡县,以败事也。 **

现代文:金行省完颜合达出兵三万严阵以待。次日,蒙古不花率其骑兵三千挑战,见金兵出阵即弃鼓旗而走,金兵追入山谷,蒙古伏兵齐出,大败金兵,斩杀七千余人,获马八百匹。

**古文:木华黎召石天应谓曰: 蒲为河东要害,我择守者,非君不可。 **

现代文:合达回军固守延安。蒙军围城十来天未下,转而进攻洛州,占领鹿阝州。闻金收复隰州,木华黎挥师复由丹州渡河,再次攻克隰州。太祖十七年,令蒙古不花率兵出秦陇,以张声势。

古文:乃以天应权河东南北路陕右关西行台,平阳李守忠、太原攸哈剌拔都、隰州田雄,并受节制。

现代文:大军经云中攻下孟州四蹄寨,拔晋阳义和寨,进克三清岩,进入霍邑山堡。十月,蒙古大军经晋至降州,拔荣州胡瓶堡,金人望风归顺。

古文:命天应造浮梁,以济归师,乃渡河拔同州,下蒲城,径趋长安。

现代文:木华黎以石天应暂领河东南北路陕右关西行台。大军渡黄河拔同州,克蒲城,直指长安。

古文:至治元年,诏封孔温窟哇推忠效节保大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忠宣;木华黎体仁开国辅世佐命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忠武。

现代文:金京兆行省完颜合达拥兵二十万固守。蒙军围攻不下,木华黎留兀胡乃、太不花等率兵六千围城,另遣按赤将兵三千占据潼关,自己率大军西击凤翔,但围攻月余未克。于是屯兵于渭水之南,遣蒙古不花南越牛岭关进攻宋之凤州而还。太祖十八年春,木华黎攻下河西堡寨十余处,三月渡河还至闻喜县,染重病,召其弟带孙嘱咐说: 我为国东征西讨四十年,无遗憾,只恨未攻克汴京,你要努力做到。 是月病卒,年五十四岁。孛鲁,鲁国王木华黎之子。

古文:子孛鲁嗣。孛鲁,沈毅魁杰,宽厚爱人,通诸国语,善骑射,年二十七,入朝行在所。

现代文:其人身体魁梧,才智过人,性情沉毅,待人宽厚,能通诸国语言,善骑射,二十七岁入朝见太祖。

古文:时太祖在西域,夏国主李王阴结外援,蓄异图,密诏孛鲁讨之。

现代文:当时太祖在西域,夏国主李王暗中联络外援,心怀不轨,太祖密诏孛鲁征讨之。

古文:甲申秋九月,攻银州,克之,斩首数万级,获生口马驼牛羊数十万,俘监府塔海,命都元帅蒙古不华将兵守其要害而还。

现代文:太祖十九年九月,蒙古军攻克银川,斩首数万级,俘获人口、马驼、牛羊数十万,命都元帅蒙古不花领兵守其要害。

古文:乙酉春,复朝行在所。同知真定府事武仙叛,杀都元帅史天倪,胁居民遁于双门寨。

现代文:太祖二十年春,同知真定府事武仙叛,杀都元帅史天倪,胁迫居民逃入双门寨。在蒙古军中做人质的武仙之弟,也携家逃归。

古文:仙弟质于军中,挈家逃归,遣撒寒追及于紫荆关,斩之,命天倪弟天泽代领帅府事。

现代文:太祖遣撒寒追及于紫荆关斩之,命天倪弟天泽代领帅府事。

古文:丙戌夏,诏封功臣户口为食邑,曰十投下,孛鲁居其首。

现代文:二十一年夏,诏封功臣户口为食邑,共十人,称 十投下 ,孛鲁居首位。

古文:宋将李全陷益都,执元帅张琳送楚州。

现代文:宋将李全攻陷益都,俘元帅张琳送至楚州。

古文:秋九月,郡王带孙率兵围全于益都。

现代文:二十一年九月,郡王带孙率兵围攻益都。

古文:冬十二月,孛鲁引兵入齐,先遣李喜孙招谕全,全欲降,部将田世荣等不从,杀喜孙。

现代文:十二月,孛鲁领兵入山东,先遣李喜孙去招降李全,全欲降而部将田世荣不从,杀喜孙。

古文:丁亥春三月,全突围欲走,邀击大败之,斩首七千余级,自相蹂践溺死不可胜计。

现代文:二十二年三月,李全突围失败,其士卒被斩首者七千余人,自相践踏和落水溺死者不可胜计。

古文:夏四月,城中食尽,全降。

现代文:四月,城中食尽,李全等被迫投降。

**古文:诸将皆曰: 全势穷出降,非心服也,今若不诛,后必为患。 **

现代文:蒙军诸将都说 :李全是势穷力尽,不得不降,但心仍不服,今若不杀,后必为患。

**古文:孛鲁曰: 不然,诛一人易耳。山东未降者尚多,全素得人心,杀之不足以立威,徒失民望。 **

现代文:孛鲁曰: 不然,诛杀李全容易,但山东未降者尚多,而全素得人心,杀他并不能树立我军之威,反而使百姓失望。

古文:表闻,诏孛鲁便宜处之。

现代文:将孛鲁的意见上报太祖。太祖令孛鲁有权自行处置。

古文:乃以全为山东淮南楚州行省,郑衍德、田世荣副之,郡县闻风款附,山东悉平。

现代文:于是任李全为山东淮南楚州行省,郑衍德、田世荣为副。其他郡县相继归附,山东全平。

**古文:时滕州尚为金守,诸将或言炎暑未可进攻,孛鲁曰: 主上亲督大军,平定西域数年,未闻当暑不战,我等安敢自逸乎! **

现代文:这时,滕州尚为金朝所有,蒙军诸将中有人认为正当炎暑,不便进军。孛鲁说 :主上亲督大军平定西域数年,从未听说暑天不战,我等怎能自图安逸!

古文:遂促进兵。金兵出战,败之,斩三千余级,其余老幼开门出降,以州属石天禄。

现代文:乃督促进兵,大败金军,斩三千余级,其余老幼开门出降。滕州交石天禄统治。

古文:及还,赐馆人银数百两。闻太祖崩,趋赴北庭,哀毁遘疾。

现代文:令先锋元帅肖乃台统蒙古军屯驻济州和兖州,课课不花率兵三千屯驻潍州、沂州、莒州一线,均为防宋;千户按札统大军驻河北以御金军。是年九月孛鲁领军还至燕京,闻太祖崩,急赴北庭。

古文:戊子夏五月薨,年三十二。

现代文:第二年夏五月去世,年仅三十二岁。

古文:至治元年,诏封纯诚开济保德辅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忠定。

现代文:至治元年,诏封为纯诚开济保德辅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 忠定 。

古文:子七人:长塔思,次速浑察,次霸都鲁,次伯亦难,次野蔑干,次野不干,次阿里乞失。

现代文:塔思、速浑察均孛鲁之子。

**古文:塔思,一名查剌温,幼与常儿异,英才大略,绰有祖风。木华黎常曰: 成吾志必此儿也。 **

现代文:塔思,一名查剌温。自幼就与一般儿童不同,英才大略,有其祖父木华黎的风度,木华黎常说: 此儿必能实现我的志愿。

**古文:及长,每语必先忠孝,曰: 大丈夫受天子厚恩,当效死行阵间,以图报称,安能委靡苟且目前,以隳先世勋业哉! **

现代文:塔思长大之后,常以忠孝为先,曾说 :大丈夫受天子厚恩,当誓死报国,怎能委靡苟且于目前,而毁祖先之大业!

古文:年十八袭爵,遂至云中。

现代文:十八岁承继鲁国王爵位,至云中。

古文:庚寅秋九月,叛将武仙围潞州,太宗命塔思救之,仙闻之,退军十余里。

现代文:太宗二年九月,叛将武仙围潞州,太宗命塔思援救。武仙闻塔思将至,退军十余里。

古文:大兵未至,塔思率十余骑觇贼形势,仙恐有伏,不敢犯。

现代文:蒙古大军至潞州之前,塔思亲率十余骑来察看形势。仙恐有伏兵,不敢出战。

**古文:塔思曰: 日暮矣,待明旦击之。 **

现代文:塔思对部将说: 天色已晚,等明早进击。

古文:是夜五鼓,金将移剌蒲瓦来袭,我师与战不利,退守沁南。

现代文:是夜五更,金将移剌蒲瓦来袭,蒙军战不利,退守沁南。

古文:贼还攻潞州,城陷,主将任存死之。

现代文:叛军攻陷潞州城,主将任存战死。

古文:冬十月,帝亲征,遣万户因只吉台与塔思复取潞州,仙夜遁,邀击之,斩首七千余级,以任存侄代领其众。

现代文:十月,太宗亲征,遣万户因只吉台与塔思再取潞州。武仙夜间逃遁,途中遭伏击,死七千余人,其余降,由任存之侄代领其众。

古文:十一月,帝攻凤翔,命塔思守潼关以备金兵。

现代文:十一月,太宗攻凤翔,命塔思守潼关以御金兵。

古文:河中自石天应死,复为金有。

现代文:河中自石天应死,复为金军占领。

古文:辛卯,帝亲攻拔之,金元帅完颜火燎遁,塔思追斩之。

现代文:三年,太宗亲领军攻克,金元帅完颜火燎逃走,塔思追斩之。

古文:壬辰春,睿宗与金兵相拒于汝、汉间,金步骑二十万,帝命塔思与亲王按赤台、口温不花合军先进渡河,以为声援。

现代文:太宗四年春,睿宗与金兵相持于汝、汉之间,金军步骑共二十万。太宗命塔思与亲王按赤台、口温不花合军渡河先进,以为声援。

古文:至三峰山,与睿宗兵合。

现代文:行至三峰山,与睿宗合兵一处。

古文:金兵成列,将战,会大雪,分兵四出,塔思冒矢石先挫其锋,诸军继进,大败金兵,擒移剌蒲瓦。完颜合达单骑走钧州,追斩之,遂拔钧州。

现代文:时逢大雪,金军分兵四路出击,塔思冒矢挫败敌锋,诸军继进,大败金兵,生擒敌将移剌蒲瓦,完颜合达单骑奔钧州,蒙军追斩之,攻克钧州。

古文:三月,帝北还,诏塔思与忽都虎统兵,略定河南,诸郡皆降,惟汴京、归德、蔡州未下。

现代文:三月,太宗北还,诏令塔思与忽都虎统兵进占河南。河南诸郡皆降,惟汴京、归德、蔡州未下。

古文:塔思遣使请曰: 臣之祖父,佐兴大业,累著勋伐。

现代文:塔思遣使上书太宗曰: 臣之祖父,辅佐太祖兴建伟业,功勋卓著。

**古文:臣袭世爵,曾无寸效,去岁复失利上党,罪当万死,愿分攻汴城一隅,以报陛下。 **

现代文:臣袭世爵,曾无尺寸之功。去岁又于上党失利,罪当万死,愿分攻汴城一隅,以报陛下。

古文:帝壮其言,命卜之,不利,乃止。

现代文:太宗十分赞赏塔思这豪言壮语,但卜卦说出兵不利,故未能使他实现其征战大志。

古文:癸巳秋九月,从定宗于潜邸,东征,擒金咸平宣抚颜万奴于辽东。

现代文:太宗五年九月,塔思随太子定宗贵由东征,擒金威平宣抚完颜万奴于辽东。

古文:万奴自乙亥岁率众保东海,至是平之。

现代文:万奴自金宣宗贞三年,即元太祖十年,率众占据东海,直到此时才被蒙古军平定。

古文:甲午秋七月,朝行在所。时诸王大会,帝顾塔思曰: 先皇帝肇开大业,垂四十年。

现代文:太宗六年七月,太宗召诸王大会,对塔思道 :先皇帝开创大业,于今四十年。

古文:今中原、西夏、高丽、回鹘诸国皆已臣附,惟东南一隅,尚阻声教。

现代文:今中原、西夏、高丽、回鹘诸国皆已平定,称臣纳贡,惟东南一隅尚在化外,阻我大军。

**古文:朕欲躬行天讨,卿等以为何如? **

现代文:朕欲御驾亲征,卿等以为如何?

古文:群臣未对,塔思对曰: 臣家累世受恩,图报万一,正在今日。

现代文:群臣未回答,惟有塔思表示: 臣家世受皇上恩典,图报万一正在今日。

**古文:臣虽驽钝,愿仗天威,扫清淮、浙,何劳大驾亲临不测之地哉! **

现代文:臣虽愚钝,愿依仗皇上天威,扫清淮、浙,用不着皇上御驾亲临那不测之地!

**古文:帝悦曰: 塔思虽年少,英风美绩,简在朕心,终能成我家大事矣。 **

现代文:太宗甚喜,对众人称赞道 :塔思虽少,却英姿飒爽,朕心中有数,他日后必能完成我家大事。

古文:赐黄金甲、玻璃带及良弓二十,命与王子曲出总军南征。

现代文:赐黄金甲、玻璃带及良弓二十,命与王子曲出领兵南征。

古文:乙未冬,拔枣阳。曲出别徇襄、邓,塔思引兵攻郢。

现代文:七年冬,蒙军攻占枣阳,曲出进军襄、邓,塔思攻郢。

古文:郢濒汉江,城坚兵精,且多战舰。

现代文:郢滨汉江,城坚兵精,且多战舰。

古文:塔思命造木筏,遣汶上达鲁花赤刘拔都儿将死士五百,乘筏进击。

现代文:塔思命造木筏,遣汶上达鲁花赤刘拔都儿率敢死队五百人,乘筏进击。

古文:引骑兵沿岸迎射,大破之,溺死者过半,余皆走郢,壁坚,不能下,俘生口、马牛数万而还。

现代文:塔思引骑兵沿岸迎射,大破敌军,溺死者过半,其余皆退入郢城。城坚不能破,蒙古军俘获人口、马牛数万而还。

古文:丙申冬十月,复出邓州,遂至蕲、黄。

现代文:八年十月,复攻邓州,兵至蕲州、黄州。

**古文:蕲州遣使献金帛、牛酒犒师,请曰: 宋小国也,进贡大朝有年矣。惟王以生灵为念。 **

现代文:蕲州守将遣使献金帛、牛酒以犒蒙军,并称: 宋一小国,多年来一直向大朝进贡,希王以生灵为念。

古文:乃舍之。遂进拔符镇、六安县焦家寨。

现代文:塔思遂不攻城,而攻克符镇及六安之焦家寨。

古文:丁酉秋九月,由八柳渡河,入汴京。

现代文:太宗九年九月,塔思率军由八柳渡黄河,直入汴京。

古文:守臣刘甫置酒大庆殿。

现代文:金守臣刘甫置酒宴于大庆殿。

**古文:塔思曰: 此故金主所居,我人臣也,不可处此。 **

现代文:塔思说 :此殿是故金主所居之地,我乃人臣,不可于此处宴饮。

古文:遂宴于甫家。

现代文:于是改宴于刘甫家中。

古文:冬十月,复与口温不花攻光州,主将黄舜卿降。

现代文:十月,与口温不花攻光州,宋主将黄舜卿开门投降。

古文:口温不花别略黄州。塔思攻大苏山,斩首数千级,获生口、牛马以千数。

现代文:口温不花进军黄州,塔思攻大苏山,斩首数千级,俘获人口、牛马数以千计。

古文:戊戌春正月,至安庆府,官民皆遁于江东。

现代文:十年正月,蒙军至安庆府,官民逃往江东。

古文:至北峡关,宋汪统制率兵三千降,迁之尉氏。

现代文:蒙军至北峡关,宋汪统制率兵三千投降,塔思将他迁于尉氏。

古文:三月,朝行在所。秋九月,帝宴群臣于行宫,塔思大醉。

现代文:九月,太宗在行宫大宴群臣,塔思大醉。

**古文:帝语侍臣曰: 塔思神已逝矣,其能久乎! **

现代文:太宗对侍臣说 :塔思的精神恍惚,恐不久于人世!

古文:宝哥薨,子道童袭。

现代文:是年十二月,塔思还归云中。

古文:速浑察,性严厉,赏罚明信,人莫敢犯。与兄塔思从太宗攻凤翔有功。

现代文:十一年三月逝世,年二十八岁。子硕笃儿年幼,由其弟速浑察袭爵位。速浑察为孛鲁次子,禀性严厉,赏罚分明。与兄塔思随太宗攻凤翔有功。

古文:将兵抵潼关,与金人战屡捷。

现代文:曾领兵至潼关,与金军屡战屡捷。

古文:既灭金,皇子阔出攻宋枣阳,入郢,速浑察皆与焉。岁己亥,塔思薨,速浑察袭爵,即上京之西阿儿查秃置营,总中都行省蒙古、汉军。

现代文:灭金之后,又随皇子阔出攻宋枣阳,占领郢城。塔思死,速浑察袭鲁国王爵位后,于上京之西阿儿查秃置营,总领中都行省之蒙古军和汉军。

古文:凡他行省监镇事,必先白之,定其可否,而后上闻。

现代文:凡其他行省监镇事,必先报告速浑察,定其可否,然后奏陈皇帝。

**古文:帝尝遣使至,见其威容凛然,倜傥有奇气,所部军士纪纲整肃,还朝以告。帝曰: 真木华黎家儿也。 **

现代文:太宗曾遣使至速浑察处,见其威容凛然,军纪整肃,还朝如实报告皇帝,帝曰 :真木华黎的子孙也。

古文:他国使有至者,每见皆仓皇失次,不能措辞,必慰抚良久,始得尽其所欲言。

现代文:蒙古皇帝所封各王国,其使者每见皇帝皆仓皇失措,连话也不敢说,必经一番慰抚之后,才得尽言其所欲言。

古文:左右或谏曰: 诸王百司既莫敢越,而复示之以威,使人怖畏,盍少加宽恕以待之。 速浑察曰: 尔言诚是也,然时有不同,宽猛各有所宜施。

现代文:有人认为这是由于皇帝威严使人畏惧,建议皇帝对他们 稍加宽恕以待之 。速浑察说: 你的话是正确的,但须因时而异,宽猛各有所宜。

**古文:天下初附,民心未安,万一守者自纵,事变忽起,悔之晚矣。 **

现代文:天下初定,民心未定,万一守臣放纵不羁,事变突然发生,那时悔之晚矣。

古文:寻薨。

现代文:不久,速浑察去世。

古文:相威自有传。乃燕,性谦和,好学,以贤能称。

现代文:延三年,赠宣忠同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为东平郡王,谥 忠宣 。乃燕,速浑察之子,性谦和,好学,以贤能著称。

**古文:速浑察既薨,宪宗择于诸子,命乃燕袭爵。乃燕力辞曰: 臣有兄忽林池当袭。 **

现代文:速浑察死后,宪宗命乃燕承袭爵位。乃燕极力推辞说: 臣有兄忽林池,应由他承袭。

**古文:帝曰: 朕知之,然柔弱不能胜。 **

现代文:宪宗说: 朕知道,但忽林池软弱,不能胜任。

古文:于是忽林池袭为国王,事无巨细,必与乃燕谋议,剖决精当,无所拥滞。

现代文:忽林池也坚持推让,乃燕仍力辞不受,对宪宗说道: 王爵是不敢受的,但愿代臣兄行军国之事。 终于由忽林池袭为国王,然事无大小,都必须与乃燕商议而后行。乃燕对政事处理精当及时,无所积压。

古文:世祖在潜藩,常与论事。

现代文:世祖在即皇位之前,常与乃燕讨论国事。

**古文:乃燕敷陈大义,又明习典故。世祖谓左右曰: 乃燕后必可大用。 **

现代文:乃燕熟悉典章制度,诸事应如何办理,均详加说明,世祖对左右侍臣道: 乃燕日后必有大用。

古文:因号之曰薛禅,犹华言大贤也。

现代文:因称他为 薛禅 ,汉语为 大贤 的意思。

古文:乃燕虽居显要,而小心谨畏,每诲群从子弟曰: 先世从太祖皇帝出入矢石间,被坚执锐,斩将搴旗,勤劳四十余年,遂成功名。以故一家蒙恩深厚,可谓极矣。

现代文:乃燕虽地位显要,但小心谨慎,常教育子弟说 :我们先世随太祖在枪林箭雨中东征西讨,披坚执锐,斩将夺旗,勤劳四十余年,功勋卓著,名扬天下,全家厚蒙圣恩,可谓至极。

**古文:慎勿骄惰,以堕先王之名,尔曹戒之。 **

现代文:尔等切勿骄惰,破坏先王的名声,要铭记在心。

古文:病卒。

现代文:不久病卒。

古文:世祖闻之,为之悲悼。

现代文:世祖闻耗,为之悲痛。

古文:硕德,通敏有干才。世祖即位,入宿卫,典朝仪,后同知通政院事。

现代文:至正八年,赠中奉大夫、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鲁郡公。硕德,乃燕之子,聪敏能干。世祖即位,硕德为宫中警卫,负责朝廷礼仪事宜,后任同知通政院事。

古文:尝言辽东斡拙、吉烈灭二种民数为寇,宜遣近臣谕之。

现代文:有人提出,辽东之斡拙、吉烈灭二部族多次为寇,应该派皇帝侍臣去安抚。

**古文:帝方难其人,佥曰: 惟硕德元勋世胄,可使。 **

现代文:世祖一时难找人选,大家都举荐硕德,认为他是元勋后代,非他莫属。

古文:帝深然之,以问硕德,对曰: 先臣从太祖皇帝定天下,不辞险艰,以立勋业。

现代文:世祖问硕德如何,硕德说: 臣先王从太祖平定天下,不辞艰险,建功立业。

**古文:陛下不以臣年少愚戆,愿请行。 **

现代文:陛下若不嫌臣年少愚钝,请让臣去。

古文:帝大喜,赐御衣,锡燕以行。

现代文:世祖大喜,赐御衣,设宴饯行。

古文:硕德至,集诸万户陈兵冲要,诘其渠魁诛之。胁从者皆降。

现代文:硕德至辽东后,先召集诸万户屯兵险要地方,然后查究为寇之事,将为首者诛杀,于是胁从者皆降。

古文:帝大悦,赏赉有差。

现代文:世祖大喜,予以奖赏。

古文:后从征乃颜及使西域,屡建殊勋。

现代文:其后硕德又从征乃颜及出使西域,屡建殊勋。

古文:卒,赠推忠宣惠宁远功臣,谥忠敏,加赠资善大夫、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右丞、上护军,追封鲁郡公。

现代文:死后赠推忠宣惠宁远功臣,谥 忠敏 ,加赠资善大夫、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右丞、上护军,追封鲁郡公。

古文:霸突鲁,从世祖征伐,为先锋元帅,累立战功。

现代文:霸突鲁,木华黎之孙,勃鲁之第三子。从世祖征伐,为先锋元帅,累立战功。

**古文:世祖在潜邸,从容语霸突鲁曰: 今天下稍定,我欲劝主上驻驿回鹘,以休兵息民,何如? **

现代文:世祖即位前曾问霸突鲁: 天下初定,我欲劝主上屯驻于回鹘,休兵息民,你看如何?

古文:对曰: 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

现代文:霸突鲁对曰: 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大漠。

古文: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

现代文:而且天子必须居中以受四方的朝见。

**古文: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驿之所,非燕不可。 世祖怃然曰: 非卿言,我几失之。 **

现代文:大王果欲统御天下,非驻燕不可。 世祖有所省悟地说: 若不是你这样说,我几乎失误了。

古文:己未秋,命霸突鲁率诸军由蔡伐宋,且移檄谕宋沿边诸将,遂与世祖兵合而南,五战皆捷,遂渡大江,傅于鄂。

现代文:宪宗九年秋,命霸突鲁率诸军由蔡伐宋。霸突鲁传令给宋朝沿边诸将,晓谕利害,然后与世祖合兵南进,五战皆捷,渡大江直逼鄂州。

古文:会宪宗崩于蜀,阿里不哥构乱和林,世祖北还,留霸突鲁总军务,以待命。

现代文:正当此时,宪宗在蜀驾崩,阿里不哥阴谋在和林篡位,世祖疾速北还,留霸突鲁总领军务,就地待命。

古文:世祖至开平,即位,还定都于燕。

现代文:世祖至开平即皇位,定都于燕。

**古文:尝曰: 朕居此以临天下,霸突鲁之力也。 **

现代文:曾对左右说: 朕居燕京统治天下,此霸突鲁之力也。

古文:师还,中统二年卒于军。

现代文:蒙古军北还,霸突鲁于中统二年卒于军中。

古文:大德八年,追赠推诚宣力翊卫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东平王,谥武靖。

现代文:大德八年,追赠推诚宣力翊卫功巨、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东平王,谥 武靖 。

古文:夫人帖木伦,昭睿顺圣皇后同母兄也。

现代文:其夫人贴木伦为昭睿顺圣皇后同母姊妹。

古文:子四人:长安童,次定童,次霸都虎台;他姬子曰和童,袭国王。

现代文:有子四人,安童为长子,自有传。脱脱,速浑察之孙,继承其祖父爵位。

古文:安童别有传。

现代文:禀性深沉,有智略,曾奉命征讨,战无不克。

古文:尝挟之南征,同舟济大江,虑其有失,系之御榻。

现代文:脱脱的父亲为撒蛮,自幼聪颖。婴儿时,世祖当作自己的儿子来抚育。

古文:及长,常侍左右。

现代文:南征还带在身边。撒蛮长大后,侍奉世祖于左右。

古文:帝尝诏之曰: 男女异路,古制也,况掖庭乎。

现代文:世祖对他说: 男女各行其道,这是古制,皇宫嫔妃所居住地方,尤当如此。

**古文:礼不可不肃,汝其司之。 **

现代文:此礼必须严格执行,由你来负责。

古文:既而近臣孛罗衔命遽出,行失其次。

现代文:有天,近臣孛罗奉命出宫,未按规定行走。

古文:撒蛮怒其违礼,执而囚之别室。

现代文:撒蛮斥责他违礼,并把他囚禁起来。

古文:帝怪其久不至,询知其故,命释其罪。

现代文:世祖久等撒蛮不至,询问原因,命撤蛮释放。

古文:由是有意大任之。

现代文:撒蛮进言曰: 男女各行其道,这是陛下的命令。

古文:会以疾卒,不果,年仅一十有七。

现代文:今陛下自己违背规定,将何以责臣下遵行? 世祖说 :卿言极是。 本拟重用他,但不久病卒,年仅十七岁。

古文:脱脱幼既失怙,其母孛罗海笃意教之,孜孜若恐不及。稍长,直宿卫,世祖复亲诲导,尤以嗜酒为戒。

现代文:脱脱自幼丧父,母亲孛罗海孜孜不倦地教养。稍大,为宫中禁卫,世祖亲自教诲,特别不准嗜酒。

古文:既冠,仪观甚伟。

现代文:二十岁,仪表堂堂。

古文:喜与儒士语,每闻一善言善行,若获拱璧,终身识之不忘。

现代文:好与儒士们谈论,每闻一善言善行,如获至宝,终身牢记不忘。

古文:至元二十四年,从征乃颜。

现代文:至元二十四年,从征乃颜。

古文:帝驻驿于山巅,旌旗蔽野。

现代文:世祖屯兵于山巅,旌旗蔽野。

古文:鼓未作,候者报有隙可乘,脱脱即擐甲率家奴数十人疾驰击之。

现代文:探马报告敌人乘隙而入,脱脱立即披甲率家奴数十人快马出击。

**古文:众皆披靡不敢前。帝望见之,大加嗟赏,遣使者劳之,且召还曰: 卿勿轻进,此寇易擒也。 视其刀已折,马已中箭矣。帝顾谓近臣曰: 撒蛮不幸早死,脱脱幼,朕抚而教之,常恐其不立,今能如此,撒蛮可谓有子矣。 **

现代文:敌人望风溃逃。世祖大加叹赏,遣使慰劳,召还对他说 :卿勿轻进,此寇易擒。 见脱脱的刀已折断,马已中箭,对左右近臣道: 撒蛮不幸早死,脱脱年幼,朕抚育教诲,常恐他不能成材,今能如此,撒蛮可谓有子矣。

古文:其后哈丹复为乱,成宗时在潜邸,督师往征之。脱脱引众率先跃马蹙之,其众大溃。

现代文:将自己所挂佩刀和乘马赐与脱脱。从此以后,脱脱受到重用,参预机要大事。哈丹又作乱,太子成宗督师征讨。脱脱率部首先跃马出击,敌人大溃。

古文:脱脱马陷于淖泥中,哈丹兵复进挑战,脱脱弟阿老瓦丁奋戈冲击,遂大败之。

现代文:脱脱马陷入泥淖中,哈丹回兵挑战,幸脱脱弟阿老瓦丁奋戈冲杀,哈丹军大败。

古文:成宗即位,其宠顾为尤笃,常侍禁闼,出入惟谨,退语家人曰: 我昔亲承先帝训,饬令毋嗜饮,今未能绝也。

现代文:成宗即位,脱脱倍受宠信,常侍奉皇帝于宫中,而出入谨慎,对家人说 :过去我承蒙先帝的教训,严禁我嗜酒,但我未能戒绝。

**古文:自今以往,家人有以酒至吾前者,即痛惩之。 **

现代文:为人岂能知过而不改吗!自今以后,家人有送酒来者,即痛惩不贷。

**古文:帝闻之,喜曰: 紥剌儿台如脱脱者无几,今能刚制于酒,真可大用矣。 **

现代文:成宗闻言喜曰 :札剌儿台像脱脱者没有几人。他今能决心戒酒,真可大用。

古文:即拜资德大夫、上都留守、通政院使、虎贲卫亲军都指挥使,政令严肃,克修其职。

现代文:拜脱脱为资德大夫、上都留守、通政院使、虎贲卫亲军都指挥使。他政令严肃,忠于职守。

古文:三年,朝议以江浙行省地大人众,非世臣有重望者,不足以镇之。

现代文:大德三年,朝臣们认为,江浙行省地大人众,非有重望之世臣不足以镇慑。

古文:进拜荣禄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有旨,命中书祖道都门外以饯之。始至,严饬左右,毋预公家事,且戒其掾属曰: 仆从有私嘱者,慎勿听。若军民诸事,有关于利害者,则言之。

现代文:于是进拜脱脱为荣禄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他一到任就严令左右不准干预公事,告诫其所属官员: 仆从有以私事嘱托者,切不可听;若系军民诸事,有关于利害者,你们报告与我。

**古文:当言而不言,尔之责也;言而不听,我之咎也。 **

现代文:当讲不讲,这是你们失职;若我不听,那是我的过错。

古文:闻者为之悚栗。

现代文:当时,朱清、张蠧在负责海运,官至参知政事。

古文:时朱清、张瑄以海运之故,致位参知政事,恃其势位,多行不法,恐事觉,以黄金五十两、珠三囊赂脱脱,求蔽其罪。脱脱大怒,系之有司,遣使者以闻。

现代文:二人恃其权势地位,干了些违法的事,又恐朝廷发觉,以黄金五十两,珠三袋去贿赂脱脱,请求他包庇其罪行。脱脱大怒,把他们囚禁起来,遣使上报皇帝。

**古文:帝喜曰: 脱脱我家老臣之子孙,其志固宜与众人殊。 **

现代文:成宗大喜曰 :脱脱是我皇家老臣之子孙,其德行应当与常人不同。

古文:赐内府黄金五十两,命回使宠赉之。

现代文:赐内府黄金五十两。有豪绅白昼杀人,脱脱立即命官府按法处以死刑。

古文:子朵儿只,别有传。博尔术博尔术,阿儿剌氏。

现代文:但未及召还,于大德十一年去世,享年四十四岁。博尔术,姓阿儿剌氏。

古文:始祖孛端察儿,以才武雄朔方。

现代文:始祖名孛端察儿,以雄才武略闻名于北方。

古文:父纳忽阿儿阑,与烈祖神元皇帝接境,敦睦邻好。

现代文:父名纳忽阿儿阑,其领地与烈祖神元皇帝接境,彼此睦邻友好。

古文:博尔术志意沉雄,善战知兵,事太祖于潜邸,共履艰危,义均同气,征伐四出,无往不从。

现代文:博尔术沉着,勇敢善战,熟知兵法,太祖称帝前,就与太祖艰危与共,情义相投,征伐四方,无往不从。

古文:时诸部未宁,博尔术每警夜,帝寝必安枕。

现代文:那时蒙古诸部尚未统一,博尔术每夜警卫,使太祖寝必安枕。

古文:寓直于内,语及政要,或至达旦。君臣之契,犹鱼水也。

现代文:两人谈论政事,有时竟通宵达旦,君臣之交,有如鱼水。

古文:初,要儿斤部卒盗牧马,博尔术与往追之,时年十三,知众寡不敌,乃出奇从旁夹击之,盗舍所掠去。

现代文:早先,要儿斤部卒盗牧马,博尔术带兵奋起追捕,时年仅十三,知寡不敌众,乃出奇兵,从两旁夹击,强盗丢掉所掠马匹而逃。

古文:即战于大赤兀里,两军相接,下令殊死战,跬步勿退。博尔术系马于腰,跽而引满,分寸不离故处,太祖嘉其勇胆。

现代文:后与要儿斤部战于大赤兀里,两军相接,博尔术下令殊死战斗,半步也不准退,他自己将马系于腰,跪地射箭,分寸不离所在位置,太祖盛赞其胆量超群。

古文:又尝溃围于怯列,太祖失马,博尔术拥帝累骑饵驰,顿止中野。

现代文:在怯列突围时,太祖失马,博尔术拥太祖共骑一马奔驰于草原。

古文:会天雨雪,失牙帐所在,卧草泽中,与木华黎张毡裘以蔽帝,同夕植立,足迹不移,及旦,雪深数尺,遂免于难。

现代文:逢天降雨雪,又丢失了帐篷,卧于草泽中。博尔术与木华黎张开毡裘为太祖挡风遮雪。他们两人通宵伫立,寸步不移,到第二天清晨,雪深数尺,太祖得免于难。

**古文:篾里期之战,亦以风雪迷阵,再入敌中,求太祖不见,急趋辎重,则帝已还卧憩车中,闻博尔术至,曰: 聪天赞我也。 **

现代文:篾里期之战,风雪迷阵,博尔术再杀入敌军,不见太祖,及还,见太祖已在车中。太祖闻博尔术至,连声说: 此天助我也。

**古文:丙寅岁,太祖即皇帝位,君臣之分益密,尝从容谓博尔术及木华黎曰: 今国内平定,多汝等之力,我之与汝,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汝等宜体此勿替。 **

现代文:太祖登皇帝位后,君臣关系更加密切,曾对博尔术及木华黎说: 今国内平定,多赖你们的力量,我与你们关系,如车之有辕,身之有臂。你们切勿断绝。

古文:遂以博尔术及木华黎为左右万户,各以其属翊卫,位在诸将上。

现代文:于是以博尔术和木华黎为左右万户,各以其所部来辅佐太祖,位在诸将之上。

古文:皇鬃察哈歹出镇西域,有旨从博尔术受教,博尔术教以人生经涉险阻,必获善地,她过无轻舍止。

现代文:皇子察哈歹出镇西域,太祖令他从博尔术受教。博尔术教导皇子说,人生经历险阻,最终必得善地,所过之地,切勿轻易舍弃。

**古文:太祖谓皇子曰: 朕之教汝,亦不逾是。 **

现代文:太祖对皇子说 :朕教汝也是这样。

古文:未几,赐广平路户一亡七千三百有奇为分地。

现代文:不久,赐博尔术广平路一万七千三百户为分地。

古文:以老病薨,太祖痛悼之。

现代文:博尔术以老病卒,太祖深为哀痛。

古文:大德五年,赠推忠协谋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广平王,谥武忠。

现代文:大德五年,追赠推忠协谋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广平王,谥 武忠 。

**古文:玉昔帖木儿曰: 风宪所以戢奸,若是,有伤监临之体。 **

现代文:玉昔帖木儿,博尔术之孙。受世祖宠爱,赐号 月吕鲁那演 ,汉语 能官 之意。

古文:其议乃沮。

现代文:二十岁袭爵位,统按台部众。

古文:遇事廷辩,吐辞鲠直,誓祖每为之霁威。

现代文:玉昔帖木儿器量宏大莫测。世祖闻其贤,召入朝廷,命主持宫廷膳食诸事。至元十二年,拜为御史大夫。

古文:至元二十四年,宗王乃颜叛东鄙,世祖躬行天讨,命总戎者先之。

现代文:江南平定后,赐全州清湘县户为分地。至元二十四年,宗王乃颜叛,世祖躬亲讨伐,命玉昔帖木儿领兵先行。

古文:世祖至帮道,玉昔帖木儿已退敌,僵尸覆野,数旬之间,三战三捷,获乃颜以献。

现代文:世祖至半途,玉昔帖木儿已击退敌军。数十天之间,三战三捷,僵尸遍野,俘乃颜献于朝廷。

古文:诏选诚舆橐驼百蹄劳之。

现代文:诏选车辆与骆驼一百头犒劳。

**古文:谢曰: 天威所临,犹风偃草,臣何力之有。 **

现代文:玉昔帖木儿谢道: 皇上天威所临,如同风吹草伏一般,臣有何力能克敌制胜。

古文:世祖还,留吁昔帖木儿剿其余党,乃执其酋金家奴以献,戮其同恶数人于军前。

现代文:世祖还京,留玉昔帖木儿剿尽余党。玉昔帖木儿俘其酋金家奴,诛杀其同恶数人于军前。

古文:明年,乃颜之遗孽哈丹秃鲁干复叛,再命出师,两与之遇,皆败之,追及两河,其众大衄,遂遁。

现代文:二十五年,乃颜余党哈丹秃鲁干复叛,玉昔帖木儿再次奉诏出师,与敌两战两捷,追及两河,敌众大受其挫,仓皇逃遁。

古文:时已盛冬,声言俟春方进,乃倍道兼行过黑龙江,捣其巢穴,杀戮殆尽。哈丹秃鲁干莫知所终,夷其城,抚其民而还。

现代文:时已严冬,玉昔帖木儿声言等开春后再进军,实际却疾速抄近道过黑龙江,捣其巢穴,杀戮殆尽,哈丹秃鲁干生死不明,毁其城,安抚其民而后还。

古文:诏赐内府七宝冠带以旌之,加太傅、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诏赐内府七宝冠带以表彰其功,加太傅、开府仪同三司等职。

古文:申命御边杭海。

现代文:又命他至杭海岭防守边境。

古文:二十九年,加录军国重事、知枢密院事。宗王帅臣咸禀命焉。

现代文:至元二十九年,加录军国重事、知枢密院事,宗王帅臣都听命于他。

古文:特赐步辇入内。

现代文:特赐坐轿入朝。

古文:位望之崇,廷臣无出其右。

现代文:其地位和威望之高为廷臣所不及。

古文:定策之际,玉昔帖木儿起谓晋王甘麻剌曰: 宫车晏驾,已逾三月,神器不可久虚,宗祧不可乏主。

现代文:三十年,成宗以皇孙抚军北边,以玉昔帖木儿为辅臣。玉昔帖木儿奏请授皇孙以太子印,世祖允准。三十一年世祖崩,在商议立新天子之际,玉昔帖木儿对晋王甘麻剌说道 :皇上晏驾已经三月有余,皇位不可久虚,国家不可无主。

**古文:畴昔储闱符玺既有所归,王为宗盟之长,奚俟而不言。 **

现代文:目前太子玉玺既有所归,晋王为宗室诸王之长,怎可默不做声。

**古文:甘麻剌遽曰: 皇帝践祚,愿北面事之。 **

现代文:甘麻剌立刻说道: 皇帝登位,我等愿为效忠。

**古文:于是宗亲大臣合辞劝进,玉昔帖木儿复坐,曰: 大事已定,吾死且无憾。 **

现代文:于是宗亲大臣共同劝成宗即位。玉昔帖木儿宣称: 大事已定,吾死而无憾!

古文:皇孙遂即位。

现代文:于是皇孙成宗即帝位。

古文:进秩太师,赐以尚方玉带宝服,还镇北边。

现代文:玉昔帖木儿进秩太师,受赐尚方玉带宝服,还镇北边。

古文:元贞元年冬,议边事入朝,两宫锡宴,如家人礼。赐其妻秃忽鲁宴服,及他珍宝。

现代文:元贞元年冬,玉昔帖木儿为讨论边疆事入朝,皇帝皇后赐宴,并赐其妻秃忽鲁宴服及其珍宝。

古文:十一月,以疾薨。

现代文:同年十一月玉昔帖木儿病卒。

古文:大德五年,诏赠宣忠同德弼亮功臣,依前太师、开府仪同三司、录军国重事、御史大夫,追封广平王,谥曰贞宪。

现代文:大德五年,诏赠宣忠同德弼亮功臣,依前任为太师、开府仪同三司、录军国重事、御史大夫,追封广平王,谥曰 贞宪 。

古文:子三人:木剌忽,仍袭爵为万户;次脱怜;次脱脱哈,为御史大夫。

现代文:子三人,长子木剌忽,袭爵位为万户;次子脱怜;第三子脱脱哈,为御史大夫。

古文:资貌英伟,望之如神。

现代文:月赤察儿,姓许兀慎氏,博尔忽之孙。

古文:世祖雅闻其贤,且闵其父之死,年十六,召见。

现代文:博尔忽效力于太祖,为第一千户,在战争中阵亡。月赤察儿的父亲失烈门,曾随宪宗征六诏等城,也阵亡。

古文:帝见其容止端重,奏对详明,喜而谓曰: 失烈门有子矣。 即命领四怯薛太官。

现代文:月赤察儿禀性仁厚勤俭,体态英伟,看去如神一般,孝敬母亲。世祖闻其贤,且怜悯其父阵亡,十六岁时就召见了他,又见他言行庄重,答对详明,即命他领四怯薛太官。

**古文:至元十七年,长一怯薛。明年诏曰: 月赤察儿秉心忠实,执事敬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晓畅朝章,言辄称旨,不可以其年少而弗升其官。可代線真为宣徽使。 **

现代文:至元十八年世祖在诏书中说 :月赤察儿忠心耿耿,做事谨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熟知朝廷的规章制度,讲话简明扼要,不要因为他尚年少而不升其官职,可代替纟泉真为宣徽使。

古文:二十六年,帝讨叛者于杭海,众皆阵,月赤察儿奏曰: 丞相安童、伯颜,御史大夫月吕禄,皆已受命征战,三人者臣不可以后之。

现代文:至元二十六年,世祖讨伐叛逆于杭海,随征的人都上阵对敌,丞相安童、伯颜、御史大夫月吕禄等,皆奉命出战,月赤察儿也不甘落后,请求世祖批准他出阵。

古文:卿以为安童辈与尔家同功一体,各立战功,自耻不逮。

现代文:世祖不同意,对他说: 你祖父博尔忽辅助太祖,无征不在,无战不克,立了大功。卿现在认为安童等都立了功,自耻不如。

古文:乃以没入桑哥黄金四百两、白金三千五百两,及水田、水硙、别墅赏其清强。

现代文:然而你亲自带着武器,朝夕保卫,其功非小,何必要临阵杀敌才遂心愿呢? 至元二十七年,桑哥设立尚书省,诛杀异己,不让别人讲话,以刑罚和爵位来对付和拉拢别人,朝廷纲纪遭到破坏。

古文:桑哥既败,帝以湖广行省西连番洞诸蛮,南接交趾岛夷,延袤数千里,其间土沃人稠,畲丁、溪子善惊好斗,思得贤方伯往抚安之。

现代文:尚书平章政事也速答儿将桑哥种种不法行径暗中告诉月赤察儿,希望他出面弹劾。后来桑哥伏诛,世祖说: 这是因为月赤察儿的弹劾,揭发出桑哥的重大罪恶。 桑哥伏法之后,世祖考虑到湖广行省西南与许多少数民族相连,南与交趾接界,东西数千里,土肥人稠,而山区人民好斗,必须有位贤德的地方长官去安抚。

古文:月赤察儿举哈剌哈孙答剌罕以为行省平章政事,凡八年,威德交孚,洽于海外;入为丞相,天下称贤。

现代文:月赤察儿荐举哈剌哈孙答剌罕为行省平章政事。这位行省平章政事在湖广执政八年,威德并用,与海外国家和睦亲善。后入朝为丞相,天下人都交口称贤。

**古文:帝语近臣曰: 是渠非月赤察儿身率众手,成不速也。 **

现代文:世祖对左右侍臣说 :这条河若不是月赤察儿亲自率众参加劳动,也不会完成得如此之快。

**古文:成宗即位,制曰: 月赤察儿尽其诚力,深其谋议,抒忠于国,流惠于人,可加开府仪同三司、太保、录军国重事、枢密、宣徽使。 **

现代文:成宗即位,宣告: 月赤察儿竭诚尽力,深谋远虑,为国尽忠,为民造福,可加开府仪同三司、太保、录军国重事、枢密、宣徽使。

古文:大德四年,拜太师。

现代文:大德四年,拜为太师。

古文:初,金山南北,叛王海都、笃娃据之,不奉正朔垂五十年,时入为寇。

现代文:叛王海都、笃娃占据金山南北,不臣服于朝廷达五十年,且时常入寇。

古文:尝命亲王统左右部宗王诸帅,屯列大军,备其冲突。

现代文:朝廷曾命亲王统率左右部宗王诸帅,屯驻大军,防止叛王的袭击。

古文:五年,朝议北师少怠,纪律不严,命月赤察儿副晋王以督之。

现代文:大德五年,朝臣们指出防守的军队放松警惕,纪律不严。朝廷命月赤察儿辅佐晋王去加以督察。

古文:是年,海都、笃娃入寇。

现代文:是年,海都、笃娃又入寇。

古文:大军分为五队,月赤察儿将其一。

现代文:边防军分为五队,月赤察儿领导一队。

古文:锋既交,颇不利。月赤察儿怒,被甲持矛,身先陷阵,一军随之,出敌之背,五军合击,大败之。

现代文:交战中边防军失利,月赤察儿大怒,披甲持矛,身先陷阵,一军随其后,攻敌之背,五军合击,大败叛军,海都、笃娃逃遁。

古文:海都、笃娃遁去,月赤察儿亦罢兵归镇。

现代文:月赤察儿也罢兵归镇。

古文:其部人惊溃,月赤察儿遣秃满铁木儿、察忽将万人深入,其部人亦降。

现代文:其后笃娃请求归附朝廷。大德十年,叛王灭里铁木儿等占据金山,月赤察儿协助武宗征讨,灭里铁木儿投降,其部众逃散,月赤察儿遣秃满铁木儿、察忽率万人追击,逃散部众相继投降。

古文:察八儿者,海都长子也,海都死,嗣领其众,至是掩取其部人,凡两部十余万口。

现代文:海都死后,其部众由其长子察八儿率领,月赤察儿乘其不备而夺取部众,以上两部共十余万口。

古文:至大元年,月赤察儿遣使奏曰: 诸王秃苦灭本怀携贰,而察八儿游兵近境,叛党素无悛心,倘合谋致死,则垂成之功顾为国患。臣以为昔者笃娃先众请和,虽死,宜遣使安抚其子款彻,使不我异。

现代文:至大元年,月赤察儿向朝廷报告说 :诸王秃苦灭本怀二心,察八儿等叛党素无悔改之意,倘此二人合谋,将为我朝之患。臣以为过去笃娃率众归顺天朝,笃娃已死,应遣使去安抚其子款彻,使他不背叛朝廷。

**古文:又诸部既已归明,我之牧地不足,宜处诸降人于金山之阳,吾军屯田金山之北,军食既饶,又成重戍,就彼有谋,吾已捣其腹心矣。 **

现代文:诸部既已归顺,而我朝牧地又不足,宜把他们安置在金山以南,我军屯田于金山以北。我军粮充足,戍守坚固,即或他们有什么阴谋,我军已打入其心腹之内了。

**古文:奏入,帝曰: 是谋甚善,卿宜移军阿答罕三撒海地。 **

现代文:武宗同意这一战略计划,并命月赤察儿移军于阿答罕三撒海地区。

古文:卿乃国之元老,宣忠底绩,靖谧中外。朕入继大统,卿之谋猷居多。

现代文:结果,察八儿、秃苦灭相继来降,北部边境得以安宁无事。武宗诏月赤察儿说 :卿先世辅助我朝祖宗,常为大将,攻城夺地,功勋卓著。卿为国之元老,其效忠劳绩,足以安定朝野。朕即位之后,卿多有谋划。

古文:今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以卿为右丞相,依前太师、录军国重事,特封淇阳王,佩黄金印。

现代文:今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以卿为右丞相,仍职兼太师、录军国重事,特封淇阳王,佩黄金印。

古文:宗藩将领,实瞻卿麾进退。

现代文:宗藩将领,听从你的指挥。

**古文:其益懋乃德,悉乃心力,毋替所服。 **

现代文:更进一步发扬你的德行,尽心尽力,不要放弃你的职责。

古文:四年,月赤察儿入朝,帝宴于大明殿,眷礼优渥。

现代文:至大四年,月赤察儿从北边入朝,武宗在大明殿设宴款待,以优厚礼节待他。

古文:寻以疾薨于第。诏赠宣忠安远佐运弼亮功臣,谥忠武。

现代文:不久病卒。诏赠宣忠安远佐运弼亮功臣,谥 忠武 。

古文:乃遣塔察儿、耶律楚材穷治其党,诛首恶十有六人,由是巨盗屏迹。

现代文:塔察儿,一名奔盏,博尔忽之侄,居于官山。塔察儿骁勇善战,年幼就参加太祖的近卫军。太祖平燕后,燕京盗贼横行,恣意杀人,抢劫财物,官府不能禁。睿宗派塔察儿与耶律楚材去治理,诛首恶十六人,从此大盗再也不敢出来为非作歹。

古文:太宗伐金,塔察儿从师,授行省兵马都元帅,分宿卫与诸王军士俾统之,下河东诸州郡,济河,破潼关,取陕洛。

现代文:太宗伐金,塔察儿随行,任行省兵马都元帅,统领一部分近卫军和诸王军队。南下河东诸州郡,渡过黄河,破潼关,取陕、洛。

古文:辛卯,从围河中府,拔之。

现代文:太宗三年,参加围攻河中府,夺取该城。

古文:壬辰,从渡白坡。

现代文:四年,随南征大军渡白坡。

古文:时睿宗已自西和州入兴元,由武关出唐、邓,太宗以睿宗与金兵相持久,乃遣使约期,会兵合进。

现代文:这时睿宗已领兵从西和州入兴元路,再由武关出唐州、邓州。太宗看到睿宗与金兵相持甚久,约期会集各路军合力进讨。

古文:塔察儿复与金兵战于南薰门。

现代文:诸军会集于钧州,睿宗大破金军于三峰山。塔察儿等奉诏进围汴京,与金兵战于南薰门。

古文:癸巳,金主迁蔡州,塔察儿复帅师围蔡。

现代文:五年,金朝皇帝迁都蔡州,塔察儿又率师围蔡。

古文:甲午,灭金,遂留镇抚中原,分兵屯大河之上,以遏宋兵。

现代文:六年,灭金。塔察儿留中原,分兵屯守黄河上游,阻遏宋朝军队。

古文:丙申,破宋光、息诸州,事闻于朝,以息州军民三千户赐之。

现代文:八年,塔察儿攻破宋朝之光州、息州,向朝廷报捷,朝廷将息州军民三千户赐与塔察儿。

古文:戊戌卒。

现代文:十年,塔察儿卒。

古文:子别里虎,嗣为火儿赤。

现代文:有子二人,长子别里虎,次子宋都,分别在宪宗和世祖时期伐宋立过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