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二

古文:汪世显汪世显,字仲明,巩昌盐川人。

现代文:汪世显,字仲明,巩昌盐川人,本为旺古族。

古文:系出旺古族。仕金,屡立战功,官至镇远军节度使,巩昌便宜总帅。

现代文:曾为金朝屡立战功,官至镇远军节度使、巩昌便宜总帅。

古文:金平,郡县望风款附,世显独城守,及皇子阔端驻兵城下,始率众降。

现代文:金亡,各郡县相继投诚蒙古,而汪世显独守城不降,直到皇子阔端兵临城下,他才率众出降。

**古文:皇子曰:吾征四方,所至皆下,汝独固守,何也? **

现代文:皇子问他 :吾征讨四方,攻无不克,而你独固守为何?

**古文:对曰: 臣不敢背主失节耳。 **

现代文:世显说: 臣不敢背主失节。

**古文:又问曰: 金亡已久,汝不降,果谁为耶? **

现代文:又问: 金亡已久,你不降是为了谁?

**古文:对曰: 大军迭至,莫知适从,惟殿下仁武不杀,窃意必能保全阖城军民,是以降也。 **

现代文:世显回答说: 大军不断地来,我莫知所从,而殿下仁慈,不滥杀,我以为向你投降能保住全城军民的生命。

古文:皇子大悦,承制锡世显章服,官从其旧。即从南征,断嘉陵,捣大安。

现代文:皇子大喜,仍令他官居原职。世显投归蒙古后,即随大军南征,攻陷嘉陵、大安。

古文:田、杨诸蛮结阵迎敌,世显以轻骑驰挠之。

现代文:田、杨诸蛮族联合抵抗,宋之曹将军暗中与他们互为应援。

古文:宋曹将军潜兵相为掎角,世显单骑突之,杀数十人。黎明,大军四合,杀其主将,入武信,遂进逼资、普。

现代文:世显单骑冲入敌阵中,杀数十人。第二天清晨,蒙古大军四面包围,杀敌主帅,攻入武信,接着进逼资、普。

古文:军葭萌,宋将依山为栅,世显以数骑往夺之,乘胜定资州,略嘉定、峨眉。进次开州。

现代文:蒙军至葭萌,宋军依山为寨,为世显所攻破,蒙军乘胜占据资州、嘉定、峨嵋,进抵开州。

古文:时方泥潦,由间道攀缘以达。

现代文:大雨后,道路泥泞难行,蒙军从小路攀援才到达。

古文:宋军屯万州南岸,世显即水北造船以疑之,夜从上游鼓革舟袭破之,宋师大扰。追奔至夔峡,过巫山,与宋援军遇,斩首三千余级。

现代文:宋军屯驻万州南岸,世显则在北岸造船以迷惑敌军,夜间却从上游乘皮革船而下,大破宋军,追至夔峡,过巫山,与宋援军相遇,斩首三千余级。

古文:明年,师还攻重庆,会大暑,乃罢归。

现代文:第二年,蒙军进攻重庆,因盛夏炎热,罢兵回师。

**古文:觐太宗,锡金符,易其名曰中山,且历数其功,世显拜谢曰: 此皆圣明福德所致,臣何预焉! **

现代文:世显朝见太宗,赐金符,为他改名为中山,历数其战功。世显拜谢道 :这都是皇上圣明福德所致,臣何功之有!

古文:辛丑,蜀帅陈隆之贻书请战,声言有众百万,皇子集诸将议之,咸谓隆之可生擒也。

现代文:太宗十三年,宋蜀帅陈隆之下书来挑战,声言他有军百万。皇子召集诸将商议,都说可生擒陈隆之。

**古文:世显曰: 顾临敌何如,无庸夸辞为! **

现代文:世显则认为 :临敌后再看形势如何,不要事先夸口!

古文:军薄成都,隆之战屡却,坚壁不出。

现代文:大军逼进成都,陈隆之屡战屡败,回军城中,坚守不出。

古文:其部曲田显约夜降,隆之觉之,世显曰: 事急矣! 亟梯城入救显,得与从者七十余人出。获隆之,斩之。

现代文:其部属田显约定夜间开门投降,被隆之发觉。世显知道事情紧急,登梯入城救出田显及其随从七十余人,还擒斩了陈隆之。

古文:世显复简精锐五百人捣汉州,州兵三千出战,城闭,尽没。

现代文:世显又选精兵五百人直捣汉州,连攻三日未下,大军来又攻三日才克。

古文:谥贞肃。二子:嗣昌,武略将军、成都总军副万户;寿昌,资德大夫、江南行御史台中丞。

现代文:太宗皇后二年春,皇子论功按制度拜世显便宜总帅,秦、巩等二十余州事皆听他裁决,赐虎符、锦衣、玉带。这时,世显已病重,皇子遣医诊治,无效,年四十九岁卒。中统三年,追封陇西公,谥义武。

古文:史天泽

现代文:延七年,加封陇右王。

古文:史天泽,字润甫,秉直季子也。

现代文:史天泽,字润甫,史秉直之第三子。

古文:即倾赀装,易甲仗,南还,行次满城,得士马甚众。

现代文:身长八尺,声如洪钟,善骑射,勇力超群,随其兄史天倪镇守真定。

古文:天泽摄行军事,遣监军李伯祐诣国王孛鲁言状,且乞济师。

现代文:太祖二十年,送母亲回北京时,其兄天倪在真定为武仙所害,帅府幕僚王缙、王守道忙把天泽从燕追回。天泽回来后,代行元帅之权,同时遣监军李伯去向国王孛鲁报告武仙反叛的情况,请派兵援助。

古文:天泽时为帐前军总领,孛鲁承制命绍兄职为都元帅。俾笑乃将蒙古军三千人援之,合势进攻卢奴。

现代文:天泽原为帐前军总领,孛鲁按照制度命他继承兄职为都元帅,派笑乃领蒙古军三千人去支援,合力进攻卢奴。

古文:仙骁将葛铁枪者,拥众万人来拒战,天泽迎击之,身先士卒,勇气百倍。

现代文:武仙的骁将葛铁枪,带领万人来抵抗。天泽迎战,身先士卒,勇气百倍。

古文:贼退阻泒河,乘夜而遁,天泽追及之,生擒葛铁枪,余众悉溃,获其兵甲辎重,军威大振。

现代文:贼退至氵瓜河,乘夜逃走。天泽追击,生擒葛铁枪,其余兵将都溃散。天泽缴获兵器辎重,军威大振。

古文:遂下中山,略无极,拔赵州,进军野头。

现代文:接着攻下中山、无极、赵州,进军野头。

古文:会天泽兄天安亦提兵来赴,击仙败之,仙奔双门,遂复真定。

现代文:天泽之兄天安也提兵来战,击败武仙。

古文:未几,宋大名总管彭义斌阴与仙合,欲取真定,天泽同笑乃扼诸赞皇,仙不得进。

现代文:武仙逃往双门。天泽等收复真定。不久,宋之大名总管彭义斌暗中与武仙勾结,欲夺取真定,天泽同笑乃扼守赞皇,武仙不得进。

古文:义斌势蹙,焚山自守,天泽遣锐卒五十,摧锋而入,自以铁骑继其后,缚义斌斩之。

现代文:义斌势穷,只能焚山自守,无力支援武仙。天泽遣锐卒五十人打前锋,他自己率铁骑继其后,擒义斌斩之。

古文:未几,仙复令谍者,结死士于城中大历寺为内应,夜斩关而入,据其城。

现代文:又不久,武仙派人去真定城中联络一些人为内应,夜间斩关而入,占据真定。

古文:天泽引步卒数十,逾城东出,至藁城,求援于董俊。

现代文:天泽带领步兵数十人从城东越墙而出,奔至藁城,求援于董俊。

古文:俊授以锐卒数百,夜赴真定,而笑乃兵亦至,捕叛者三百余人,仙从数骑,走保西山抱犊寨。

现代文:俊当即给他锐卒数百人连夜赴真定,笑乃军也来了,共同进讨,捕获叛军三百余人。武仙率数骑退守西山抱犊寨。

**古文:笑乃怒,忿民之从贼,驱万余人将杀之,天泽曰: 彼皆吾民,但为贼所胁耳,杀之何罪! **

现代文:笑乃恼怒百姓随武仙反叛,准备屠杀万余人。天泽劝阻道 :他们是我们的臣民,只是受贼人的胁迫而已,有何罪杀他们?

古文:力争得释。

现代文:经力争才释放了这些百姓。

古文:乃缮城壁,立楼橹,为不可犯之计,招集流散,存恤困穷。

现代文:乃修城墙,建城楼,以防敌人侵犯;还招集流散人民,抚恤贫困百姓。

古文:以抱犊诸寨,仙之巢穴,不即剪覆,终遗后患,急攻下之,仙乃遁去。

现代文:因为抱犊诸寨是武仙的巢穴,不拔除将为后患,便着力攻破,武仙逃走。

古文:继又取蚁尖、马武等寨,而相、卫亦降。

现代文:接着又攻破蚁尖、马武等寨,相州、卫州也相继投降。

古文:己丑,太宗即位,议立三万户,分统汉兵。

现代文:太宗即位,立三万户以分别统领汉兵。

古文:天泽适入觐,命为真定、河间、大名、东平、济南五路万户。

现代文:这时,天泽正入朝拜见皇帝,便命他为真定、河间、大名、东平、济南五路万户。

古文:庚寅冬,武仙复屯兵于卫,天泽合诸军围之。

现代文:太宗二年,武仙又屯兵于卫州,天泽与诸军合力围攻。

古文:金将完颜合达以众十万来援,战不利,诸将皆北,天泽独以千人绕出其后,败一都尉军,与大军合攻之,仙逸去,遂复卫州。

现代文:金将完颜合达率十万大军来援武仙,蒙军战败。天泽独率千人绕到敌军后面,击败一都尉军,再与大军合攻,武仙败走,卫州收复。

古文:壬辰春,太宗由白坡渡河,诏天泽以兵由孟津会河南,至则睿宗已破合达军于三峰山。乃命略地京东,招降太康、柘县、瓦冈、睢州,追斩金将完颜庆山奴于阳邑。

现代文:四年春,太宗由白坡渡过黄河,诏令天泽由孟津会师河南。天泽军到达时,睿宗已破合达军于三峰山,于是命天泽攻占京东地方,招降太康、柘县、瓦冈、睢州,斩金将完颜庆山奴于阳邑。

古文:夏,帝北还,留睿宗总兵围汴。

现代文:这年夏季,太宗北还,留睿宗总领兵马围攻汴梁。

古文:癸巳春,金主突围而出,令完颜白撒自黄龙冈来袭新卫。

现代文:太宗五年,金哀宗由汴梁突围而出,令完颜白撒自黄冈袭击新卫。

**古文:天泽率轻骑驰赴之,比至,围已合,天泽奋戈突至城下,呼守者曰: 汝等勉力,援兵且至。 **

现代文:天泽率轻骑去支援,到达时新卫已处于围困之中。天泽奋戈杀至城下,高声对守城的人说: 你们尽力防守,援兵将要到了。

古文:复跃出,其众皆披靡,遂与大军夹击之,白撒等败走蒲城,天泽尾其后,白撒等兵尚八万,俘斩殆尽。

现代文:大军到后,与天泽军夹击,白撒等败走蒲城,天泽追击,白撒所率八万军或战死,或被俘,所剩无几。

古文:金主以单舸东走归德,天泽追至归德,与诸军会。

现代文:金哀宗乘单舟逃往归德。天泽追至归德,与诸军会合。

**古文:新卫达鲁花赤撒吉思不花欲薄城背水而营,天泽曰: 此岂驻兵之地乎!彼若来犯,则进退失据矣。 **

现代文:新卫达鲁花赤撒吉思不花欲近城背水扎营,天泽指出 :此处不是驻军之地,若敌来犯,则无退军之路。

古文:不听,会天泽以事之汴,比还,撒吉思不花全军皆没。

现代文:不听。天泽有事去汴京,回来时,撒吉思不花已全军覆没。

古文:金主迁蔡,帝命元帅倴盏率大军围之。

现代文:金哀宗迁都蔡州,太宗命元帅亻奔盏率大军包围。

古文:天泽当其北面,结筏潜渡汝水,血战连日。

现代文:天泽军在北面,造筏潜渡汝水,血战数日。

古文:又请以中户为军,上下户为民,著为定籍,境内以宁。金亡,移军伐宋。

现代文:六年正月,攻克蔡州,金哀宗自缢,天泽回到真定。金亡之后,大军转而伐宋。

古文:乙未,从皇子曲出攻枣阳,天泽先登,拔之。

现代文:七年,天泽随皇子曲出攻枣阳,首先破城而入。

古文:及攻襄阳,宋兵以舟数千陈于峭石滩,天泽挟二舟载死士,直前捣之,覆溺者万计。

现代文:攻襄阳,宋兵以数千只船列阵于峭石滩,天泽率勇士乘二舟直捣敌阵,敌军溺死者数以万计。

**古文:师次复州,宋兵以舟三千锁湖面为栅,天泽曰: 栅破,则复自溃。 **

现代文:九年,随宗王口温不花围攻光州,天泽军先破外城,再破内城。大军至复州,宋兵用三千只船封锁湖面,并在湖中立栅。天泽认为: 如果栅破,则复州宋军自溃。

古文:亲执桴鼓,督勇士四十人攻其栅,不逾时,栅破,复人惧,请降。

现代文:他亲自击鼓,督促四十勇士攻破敌栅,复州宋军惧,开城投降。

古文:进攻寿春,天泽独当一面,宋兵夜出斫营,天泽手击杀数人,麾下兵继至,悉驱其兵入淮水死,乘胜而南,所向辄克。壬子,入觐,宪宗赐卫州五城为分邑。

现代文:在进攻寿春战斗中,天泽独当一面。宋军夜间来偷营,被天泽击败,均溺死于淮水。天泽乘胜南进,攻无不克。宪宗二年,天泽入朝拜见皇帝,宪宗赐卫州五城,其赋税收入为他所有。

古文:世祖时在藩邸,极知汉地不治,河南尤甚,请以天泽为经略使。

现代文:世祖当时在王府,深知汉地治理得不好,河南尤甚,奏请任天泽为经略使。

**古文:至则兴利除害,政无不举,诛郡邑长贰之尤贪横者二人,境内大治。阿蓝答儿钩较诸路财赋,锻炼罗织,无所不至,天泽以勋旧独见优容,天泽曰: 我为经略使,今不我责,而罪余人,我何安乎! **

现代文:天泽到任后,兴利除害,诛杀郡中贪横官吏二人,境内大治。阿蓝答儿搜括诸路财赋,无所不至,甚至罗织罪名,陷人入狱,而天泽因是功臣,特予优待。天泽说 :我是经略使,不先谴责我,而治别人的罪,我心如何能安!

古文:由是得释者甚众。戊午秋,从宪宗伐宋,由西蜀以入。

现代文:这话使阿蓝答儿明白自己的错误,许多被监禁的人得以释放。宪宗八年秋,随宪宗伐宋,由西蜀进军。

古文:己未夏,驻合州之钓鱼山,军中大疫,方议班师,宋将吕文德以艨艟千余,溯嘉陵江而上,北军迎战不利。

现代文:九年夏,驻合州之钓鱼山,军中瘟疫流行,正计划班师,宋将吕文德率艨艟千余,溯嘉陵江而上。蒙古军迎战不利。

古文:帝命天泽御之,乃分军为两翼,跨江注射,亲率舟师顺流纵击,三战三捷,夺其战舰百余艘,追至重庆而还。

现代文:宪宗命天泽抵御。天泽兵出两翼,由两岸向敌船齐射,箭如雨注。他自己亲率水军顺流而下,三战三捷,夺敌舰百余艘,直追到重庆而还。

**古文: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首召天泽,问以治国安民之道,即具疏以对,大略谓: 朝廷当先立省部以正纪纲,设监司以督诸路,沛恩泽以安反侧,退贪残以任贤能,颁奉秩以养廉,禁贿赂以防奸,庶能上下丕应,内外休息。 **

现代文: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首先召天泽问治国安民之道。天泽上疏回答,大略是 :朝廷当先立中书省和六部以正纪纲,设监司以监督各路,施恩泽使人民不反叛元朝,除去贪官污吏,任用贤能之人,颁布官吏俸禄以养廉,严禁贿赂以防奸,望能上下相应,内外休息。

古文:帝嘉纳之。

现代文:世祖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古文:继命往鄂渚撤江上军,还,授河南等路宣抚使,俄兼江淮诸翼军马经略使。

现代文:接着命他往鄂渚撤回江上军。回京后又授为河南路宣抚使,很快又令他兼任江淮诸翼军马经略使。

古文:二年夏五月,拜中书右丞相。

现代文:中统二年五月,拜中书右丞相。

古文:天泽既秉政,凡前所言治国安民之术,无不次第举行。

现代文:天泽执政后,凡前所列举的那些治国安民之术,无不相继推行。

古文:又定省规十条,以正庶务。

现代文:又定省规十条,为中书省的政务树立了准则。

古文:宪宗初年,括户余百万,至是,诸色占役者太半,天泽悉奏罢之。秋九月,扈从世祖亲征阿里不哥,次昔木土之地,诏丞相線真将右军,天泽将左军,合势蹙之,阿里不哥败走。

现代文:九月,扈从世祖亲征阿里不哥,至昔木土之地,诏令丞相纟泉真领右军,天泽率领左军,合力夹攻,阿里不哥败走。

古文:三年春,李璮阴结宋人,以益都叛,遂据济南,诏亲王哈必赤总兵讨之,凶势甚盛。

现代文:中统三年春,李王暗中勾结宋军,据益都反叛,占领济南。朝廷诏令亲王哈必赤统兵讨伐。

**古文:继命天泽往,天泽闻璮入济南,笑曰: 豕突入苙,无能为也。 **

现代文:因叛军气势汹汹,继命天泽前往。天泽闻王入济南,哈哈大笑说 :猪闯入栏内,成不了气候。

**古文:至则进说于哈必赤曰: 璮多谲而兵精,不宜力角,当以岁月毙之。 **

现代文:到山东后向哈必赤建议: 王多诈而兵又精,不能与他硬拼,只要拖延时间,不攻自毙。

古文: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

现代文:于是在济南城周围深挖沟,高筑垒,不让他跑掉,包围四个月之久。

古文: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斩于军门,诛同恶者数十人,余悉纵归。

现代文:城中食尽,叛军开门投降,生擒李王,斩于军门,诛其同案犯数十人,其余释放归家。

古文: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

现代文:第二天,蒙古军东行,未到益都,益都人已开门迎降了。

古文:初,天泽将行,帝临轩授诏,责以专征,俾诸将皆听节度。

现代文:在天泽受命去山东征讨李王时,世祖在殿前平台上对天泽面授诏令,令他专门负责征讨之事,诸将都由他指挥调遣。

古文:天泽未尝以诏示人,及还,帝慰劳之,悉归功于诸将,其慎密谦退如此。

现代文:天泽在山东从未把皇帝亲授的诏书示人。平叛回来后,世祖慰劳他,他把这次平叛功劳归于诸将,可见其为人谨慎谦逊。

**古文:天泽在宪宗时尝奏: 臣始摄先兄天倪军民之职,天倪有二子,一子管民政,一子掌兵权,臣复入叨寄遇,一门之内,处三要职,分所当辞,臣可退休矣。 **

现代文:天泽在宪宗时就曾奏请辞职,他说 :臣开始是代理兄天倪军政之职。天倪有二子,一子管民政,一子掌兵权,臣复入朝受皇上恩宠,一门之内居三要职,本应辞职,故臣请求退休。

**古文:帝曰: 卿奕世忠勤,有劳于国,一门三职,何愧何嫌! **

现代文:宪宗说: 卿家世代忠勤,有功劳于国家,一门三职,当之无愧。 不许。

**古文:竟不许。至是,言者或谓李璮之变,由诸侯权太重。天泽遂奏: 兵民之权,不可并于一门,行之请自臣家始。 **

现代文:此时,有人说李王之变是由于诸侯之权太重。天泽又上书奏称 :军政之权不可集中在某一家,请自臣开始实行。

古文:于是史氏子侄,即日解兵符者十七人。

现代文:于是史氏之子侄当即解兵权者十七人。

古文:至元元年,加光禄大夫,右丞相如故。

现代文:至元元年,加天泽光禄大夫,仍为右丞相。

古文:三年,皇太子燕王领中书省,兼判枢密院事,以天泽为辅国上将军、枢密副使。

现代文:三年,皇太子管领中书省兼判枢密院事,任天泽为辅国上将军、枢密副使。

古文:四年,复授光禄大夫,改中书左丞相。

现代文:四年,再授光禄大夫,改任中书左丞相。

古文:六年,帝以宋未附,议攻襄阳,诏天泽与驸马忽剌出往经画之,赐白金百锭、楮币万缗。

现代文:六年,世祖因宋未归附,计划攻取襄阳,诏令天泽与驸马忽剌出到襄阳去调查形势,规划战略,赐他白金百锭,纸币万缗。

古文:至则相要害,立城堡,以绝其声援,为必取之计。

现代文:他们到襄阳后,勘察要害之地,建立城堡以断绝敌军的援兵,作为必定能攻取襄阳的战略步骤。

古文:七年,以疾还燕。

现代文:七年,因病还燕。

**古文:八年,进开府仪同三司、平章军国重事,仍敕右丞相安童谕旨曰: 两省、院、台,或一月、一旬,遇大事,卿可商量,小事不烦卿也。 **

现代文:八年,晋升开府仪同三司、平章军国重事。世祖规定:中书尚书两省、枢密院、御史台,一月或一旬内,遇大事须与天泽商议,小事则不必烦他。

古文:十年春,与平章阿术等进攻樊城,拔之,襄阳降。

现代文:十年春,天泽与平章阿术等攻克樊城,襄阳降。

**古文:勿以小疾阻行为忧,可且北发,善自调护。 **

现代文:十一年,诏令天泽与丞相伯颜总领大军自襄阳水陆并进伐宋。

古文:还至真定,帝又遣其子杠与尚医驰视,赐以药饵。

现代文:天泽至郢州病发,还至襄阳,帝遣侍臣赐葡萄酒慰问,并劝他北归养病,因而回到真定。帝又遣天泽之子史杠与管理医药的官去看望,送药。

**古文:天泽因附奏曰: 臣大限有终,死不足惜,但愿天兵渡江,慎勿杀掠。 **

现代文:天泽上书说: 臣天年有限,死不足惜,但愿天兵渡江,慎勿杀掠。

古文:语不及它。以十二年二月七日薨,年七十四。

现代文:于十二年二月七日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四岁。

古文:讣闻,帝震悼,遣近臣赙以白金二千五百两,赠太尉,谥忠武。

现代文:讣报朝廷,世祖哀悼,遣近臣赐安葬费白金二千五百两,赠太尉,谥忠武。

古文:后累赠太师,进封镇阳王,立庙。

现代文:后累赠太师,进封镇阳王,立庙祭奠。

古文:天泽平居,未尝自矜其能,及临大节、论大事,毅然以天下之重自任。

现代文:天泽平时不曾自夸其能,而遇大事则毅然以安天下为己任。

古文:年四十,始折节读书,尤熟于《资治通鉴》,立论多出人意表。

现代文:四十岁才改变原来的志向,攻读书史,尤熟悉《资治通鉴》,其立论多出人意料之外。

古文:拜相之日,门庭悄然。

现代文:拜相之日,门庭悄然无声。

古文:或劝以权自张,天泽举唐韦澳告周墀之语曰: 愿相公无权。

现代文:有人劝他以权谋私,天泽举唐韦澳告诫周墀的话 :原相公无权。

**古文:爵禄刑赏,天子之柄,何以权为! **

现代文:爵、禄、刑、赏是天子之权,你要权干什么?

古文:因以谢之,言者惭服。

现代文:劝他的人听了这话自觉惭愧,对天泽敬服。

古文:当金末,名士流寓失所,悉为治其生理而宾礼之,后多致显达。

现代文:金末,名士到处流亡,无处为家。天泽为他们安置生活,以礼待之。这些人后来多成达官贵人。

古文:破归德,释李大节不杀,而送至真定,署为参谋。

现代文:攻破归德时,释放李大节不杀,并且把他送到真定任参谋。

古文:卫为食邑,命王昌龄治之,旧人多不平,而莫能间,其知人之明、用人之专如此。

现代文:皇帝把卫州赐与他征收其赋税为己有,他命王昌龄去管理。该州原来的官员内心不服,但也不能使他改变其任命,可见其知人之明、用人之专。

古文:是以出入将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无怨,人以比于郭子仪、曹彬云。

现代文:他出为将,入为相五十年,上不疑,下不怨,人们把他比作郭子仪、曹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