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古文:◎太祖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讳铁木真,姓奇渥温氏,蒙古部人。

现代文:太祖谥号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名铁木真,姓奇渥温,是蒙古部族人。

古文:太祖其十世祖孛端义儿,母曰阿兰果火,嫁脱奔咩哩犍,生二子,长曰博寒葛答黑,次曰博合睹撒里直。

现代文:他的十世祖名孛端叉儿,孛端叉儿的母亲叫阿阑果火,嫁给脱奔咩哩犍,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叫博寒葛答黑,老二叫博合睹撒里直。

古文:既而夫亡,阿兰寡居,夜寝帐中,梦白光自天窗中入,化为金色神人,来趋卧榻。

现代文:后来丈夫死了,阿阑一个人生活,夜里梦见一道白光从天窗里进来,变成一个金色神人,来到她的卧榻上。

古文:阿兰惊觉,遂有娠,产一子,即孛端义儿也。

现代文:阿阑惊醒过来,便有了身孕,后来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孛端叉儿。

**古文:孛端义儿状貌奇异,沉默寡言,家人谓之痴,独阿兰语人曰: 此儿非痴,后世子孙必有大贵者。 **

现代文:孛端叉儿相貌很奇特,性情沉默寡言,家里人都说他痴。唯独阿阑对别人说 :这孩子并不痴,他的后代子孙一定会出现大贵人。

古文:阿兰没,诸兄分家赀,不及之。

现代文:阿阑死了之后,哥哥们分家财时不分给孛端叉儿。

**古文:孛端义儿曰: 贫贱富贵,命也,赀财何足道! **

现代文:孛端叉儿说 :贫贱或富贵都是命中注定的,钱财哪值得一提呢!

古文:独乘青白马,至八里屯阿懒之地居焉。

现代文:便独自骑着一匹毛色黑白相间的马,到一个叫八里屯阿懒的地方住了下来。

古文:食饮无所得,适有苍鹰搏野兽而食,孛端义儿以缗设机取之,鹰即驯狎,乃臂鹰,猎兔禽以为膳,或阙即继,似有天相之。

现代文:正无法解决吃喝的问题,恰巧有一只苍鹰搏杀了野兽在吃,孛端叉儿就用绳子做成器械把它逮住,苍鹰逐渐被驯服了。孛端叉儿用手臂架着鹰猎取走兔飞禽作为食物,有时猎不到,但不久又接上气,好像有老天爷帮忙似的。

古文:居月,有民数十家自统急里忽鲁之野逐水草来迁。孛端义儿结茅与之居,出入相资,自此生理稍足。

现代文:过了几个月,有几十家寻找水草的老百姓从统急里忽鲁的草原上迁来这里,孛端叉儿盖了一座茅屋和他们住在一起,出出进进都和他们一起互相帮助,从这以后生计稍稍充足了一些。

**古文:一日,仲兄忽思之,曰: 孛端义儿独出而无赍,近者得无冻馁乎? **

现代文:有一天,孛端叉儿的二哥忽然想起了他,说: 孛端叉儿一个人出门,却什么都没有带,近来莫非在挨冻受饿么?

古文:即自来访,邀与俱归。

现代文:便亲自来找他,邀他一起回去。

**古文:孛端义儿中路谓其兄曰: 统急里忽鲁之民无所属附,若临之以兵,可服也。 **

现代文:半路孛端叉儿对他哥哥说 :统急里忽鲁的这批老百姓不属于谁管,如果用武力对付他们,可以使他们归服。

古文:兄以为然,至家,即选壮士,令孛端义儿帅之前行,果尽降之。

现代文:哥哥认为他的话很对。到家之后,就挑选了一批强壮的汉子,叫孛端叉儿率领他们前去征服那批百姓,果然把他们全部降伏了。

古文:孛端义儿殁,子八林昔黑剌秃合必畜嗣,生子曰咩撚笃敦。

现代文:孛端叉儿死了之后,他的儿子八林昔黑剌秃合必畜做了继承人,生的儿子叫作咩扌然笃敦。

古文:咩撚笃敦妻曰莫拿伦,生七子而寡。

现代文:咩扌然笃敦的妻子叫莫如手伦,生了七个儿子之后成了寡妇。

古文:莫拿伦性刚急。

现代文:莫如手伦的性情刚强、急躁。

**古文:时押剌伊而部有群小儿掘田间草根以为食,莫拿伦乘车出,适见之,怒曰: 此田乃我子驰马之所,群儿辄敢坏之邪? **

现代文:一次,押剌伊而部族有群孩子在田里挖掘草根当饭吃,莫如手伦坐车出去,正好碰上了,发怒说: 这田是我儿子跑马的地方,你们这群小子竟敢破坏么?

古文:驱车径出,辗伤诸儿,有至死者。

现代文:赶着车子直冲过去,把孩子辗伤了,甚至还有死的。

古文:押剌伊而忿怨,尽驱莫拿伦马群以去。

现代文:押剌伊而部的人很愤怒,把莫如手伦的马群全部赶着走了。

古文:莫拿伦诸子闻之,不及被甲,往追之。

现代文:莫如手伦的儿子们听说了这件事,来不及披上铠甲,就前去追赶。

**古文:莫拿伦私忧曰: 吾儿不甲以往,恐不能胜敌。 **

现代文:莫如手伦背地里担心说 :我的孩子们不穿上铠甲就去追,恐怕不能战胜敌人。

古文:令子妇载甲赴之,已无及矣。

现代文:就叫媳妇们用马运载铠甲前去,但已经追不上了。

古文:既而果为所败,六子皆死。

现代文:后来果然被敌人打败了,六个儿子都死了。

古文:押剌伊而乘胜杀莫拿伦,灭其家。

现代文:押剌伊而部乘胜杀了莫如手伦,消灭了她全家。

古文:唯一长孙海都尚幼,乳母匿诸积木中,得免。

现代文:唯一的长孙海都当时年龄还小,乳母把他藏在一堆木头里面,才得以幸免一死。

古文:先是莫拿伦第七子纳真,于八剌忽民家为赘婿,故不及难。

现代文:在此之前,莫如手伦第七个儿子纳真在八剌忽部的一户百姓家入赘为婿,因此没有遇到这场灾难。

古文:闻其家被祸,来视之,见病妪十数与海都尚在,其计无所出,幸驱马时,兄之黄马三次掣套竿逸归,纳真至是得乘之。

现代文:当听说自己家里遇到大祸时,就回来探望,只有十几个病老太婆和海都还活着,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所幸押剌伊而部赶马时,兄长的黄马三次带着套马竿逃了回来,纳真从此便骑上了这匹马。

古文:乃伪为牧马者,诣押剌伊而。路逢父子二骑先后行,臂鹰而猎。

现代文:他就假装成牧马人,到押剌伊而部去,在路上碰见骑马的父子俩一前一后地走着,手臂上架着鹰打猎。

**古文:纳真识其鹰,曰: 此吾兄所擎者也。 **

现代文:纳真认得这只鹰,心想: 这正是我哥哥架的那只鹰。

**古文:趋前绐其少者曰: 有赤马引群马而东,汝见之乎? **

现代文:就跑上去骗那年轻的说 :有一匹红毛马带领着一群马向东去了,你看见了吗?

**古文:曰: 否。 **

现代文:那年轻人回答说: 没有。

**古文:少者乃问曰: 尔所经过有凫雁乎? 曰: 有。 **

现代文:年轻人又反问他说: 你经过的地方有野鸭子吗? 纳真回答 :有。

**古文:曰: 汝可为吾前导乎? 曰: 可。 **

现代文:年轻人又问 :你可以做我的向导吗? 纳真回答 :可以。

古文:遂同行。

现代文:于是两人同行。

古文:转一河隈,度后骑相去稍远,刺杀之。

现代文:转过了一道河弯,估计和后面那个骑马的人相离远些了,纳真就把那年轻人刺死了。

古文:絷马与鹰,趋迎后骑,绐之如初。

现代文:把马和鹰拴好后,便跑去迎那后面的骑马人,像先前一样的骗他。

**古文:后骑问曰: 前射凫雁者,吾子也,何为久卧不起耶? **

现代文:骑马人问他 :前面那射野鸭子的是我儿子,为什么躺在那儿好久不起来呢?

古文:纳真以鼻衄对。

现代文:纳真回答说他鼻子受伤出血了。

古文:骑者方怒,纳真乘隙刺杀之。

现代文:骑马人正要发脾气,纳真乘他不备又杀死了他。

古文:复前行,至一山下,有马数百,牧者唯童子数人,方击髀石为戏。

现代文:他再朝前走,到了一座山下,有几百匹马,放牧的只有几个小孩,正用动物骨头掷着玩。

古文:纳真熟视之,亦兄家物也。

现代文:纳真仔细一看,也是哥哥家里的东西。

古文:绐问童子,亦如之。

现代文:就像先前一样,编造谎言问那些孩子。

古文:于是登山四顾,悄无来人,尽杀童子,驱马臂鹰而还,取海都并病妪,归八剌忽之地止焉。

现代文:这时登上山丘向四面观望,见静悄悄的,没有人来这里,便把那些孩子全杀了,赶着马群,把鹰托在手臂上回来然后带了海都和生病的老太婆,到八剌忽这个地方住了下来。

古文:海都稍长,纳真率八剌忽怯谷诸民,共立为君。

现代文:海都稍微长大了一点之后,纳真就率领八剌忽怯谷的百姓们共立他为国君。

古文:海都既立,以兵攻押剌伊而,臣属之,形势浸大,列营帐于八剌合黑河上,跨河为梁,以便往来。

现代文:海都被拥立之后,率兵攻打押剌伊而部,让他们臣属于自己,势力逐渐增大。海都把营帐排列在八剌合黑河边,跨河建造了一座桥,以便利于往来。

古文:由是四傍部族归之者渐众。

现代文:于是四方邻近的部族来归附的逐渐多了起来。

古文:海都殁,子拜姓忽儿嗣。拜姓忽儿殁,子敦必乃嗣。

现代文:海都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拜姓忽儿即位,拜姓忽儿去世儿子敦必乃即位。

古文:敦必乃殁,子葛不律寒嗣。

现代文:敦必乃去世,儿子葛不律寒即位。

古文:葛不律寒殁,子八哩丹嗣。

现代文:葛不律寒去世,儿子八哩丹即位。

古文:八哩丹殁,子也速该嗣,并吞诸部落,势愈盛大。也速该崩,至元三年十月,追谥烈祖神元皇帝。

现代文:八哩丹去世,儿子也速该即位,他并吞各部落,势力更加强大,也速该归天之后,于世祖至元三年十月被追加谥号为烈祖神元皇帝。

古文:初,烈祖征塔塔儿部,获其部长铁木真。

现代文:当初烈祖也速该征伐塔塔儿部落时,俘获了它的酋长铁木真。

古文:宣懿太后月伦适生帝,手握凝血如赤石。

现代文:宣懿太后月伦恰在这时生下太祖,他的手掌上凝聚着血脉,像红色的石头一样。

古文:烈祖异之,因以所获铁木真名之,志武功也。

现代文:烈祖对此很诧异,于是用俘获的铁木真的名字为太祖取名,以纪念这次胜利。

古文:族人泰赤乌部旧与烈祖相善,后因塔儿不台用事,遂生嫌隙,绝不与通。

现代文:同族人泰赤乌的部众原来与烈祖关系很好,后来因为塔儿不台掌了权,便产生了嫌隙,双方绝不往来。

古文:及烈祖崩,帝方幼冲,部众多归泰赤乌。

现代文:到烈祖归天时,太祖尚在幼年,部众大多数投向了泰赤乌。

古文:近侍有脱端火儿真者,亦将叛,帝自泣留之。

现代文:有一个叫作脱端火儿真的近侍也准备背叛太祖,太祖亲自哭着挽留他。

**古文:脱端曰: 深池已干矣,坚石已碎矣,留复何为! **

现代文:脱端说 :深深的水池已经干枯了,坚硬的石头已经破碎了,我留下来又能干什么呢!

古文:竟帅众驰去。

现代文:竟率领着部众奔驰而去。

古文:宣懿太后怒其弱己也,麾旗将兵,躬自追叛者,驱其太半而还。

现代文:宣懿太后恼怒他削弱了自己的势力,挥着大旗,领着士兵,亲自去追那些叛逆者,把其中一大半追了回来。

古文:时帝麾下搠只别居萨里河。

现代文:当时太祖部下的搠只单另住在萨里河。

古文:札木合部人秃台察儿居玉律哥泉,时欲相侵凌,掠萨里河牧马以去。

现代文:札木合部落的人秃台察儿住在玉律哥泉,随时都想侵犯欺凌搠只部,最后把在萨里河牧放的马掠夺而去。

古文:搠只麾左右匿群马中,射杀之。

现代文:搠只指挥部下隐藏在马群中,射杀了秃台察儿。

古文:札木合以为怨,遂与泰赤乌诸部合谋,以众三万来战。

现代文:札木合把他看成仇敌,就与泰赤乌属下的各部共同谋划以三万部众来相斗。

古文:帝时驻军答兰版朱思之野,闻变,大集诸部兵,分十有三翼以俟。

现代文:当时太祖正把军队驻扎在答阑版朱思的原野上,听到这个变故,把各部的军队全部集中起来,分成十三支队伍等待敌军。

古文:已而札木合至,帝与大战,破走之。

现代文:不久札木合的部众攻来,太祖与他大战一场,击败并赶走了他。

古文:当是时,诸部之中,唯泰赤乌地广民众,号为最强。

现代文:当时,各部族中只有泰赤乌这一部地广人多,号称最为强大。

古文:其族照烈部,与帝所居相近。

现代文:他同族的照烈部落和太祖的住地最相接近。

**古文:帝常出猎,偶与照烈猎骑相属。帝谓之曰: 今夕可同宿乎? **

现代文:有一次太祖出猎,无意中和照烈的猎骑碰上了,太祖对他说: 今天晚上可以住在一起吗?

**古文:照烈曰: 同宿固所愿,但从者四百,因糗粮不具,已遣半还矣,今将奈何? **

现代文:照烈说 :住在一起早就是我所希望的,只是随从有四百人,因带的干粮不够,已经让一半人回去了,现在怎么办呢?

古文:帝固邀与宿,凡其留者,悉饮食之。

现代文:太祖坚持邀请照烈和自己同宿,凡是留下来的,全都让他们又吃又喝。

古文:明日再合围,帝使左右驱兽向照烈,照烈得多获以归。

现代文:第二天,双方又一起围猎,太祖叫部下把野兽赶到照烈那边去,照烈得到很多猎获物回去了。

古文:其众感之,私相语曰: 泰赤乌与我虽兄弟,常攘我车马,夺我饮食,无人君之度。

现代文:他的部下对此很受感动,悄悄议论说: 泰赤乌和我们虽然是兄弟,却常常偷我们的车马,夺我们的吃喝,没有君王应有的度量。

**古文:有人君之度者,其惟铁木真太子乎? **

现代文:有君王度量的恐怕只有铁木真太子吧?

古文:照烈之长玉律,时为泰赤乌所虐,不能堪,遂与塔海答鲁领所部来归,将杀泰赤乌以自效。

现代文:照烈部的酋长玉律当时被泰赤乌凌虐,因不能忍受,就和塔海答鲁一起率领部属来归附,准备杀掉泰赤乌,作为报效之礼。

**古文:帝曰: 我方熟寐,幸汝觉我,自今车辙人迹之途,当尽夺以与汝矣。 **

现代文:太祖说: 我正在熟睡,幸而你们让我醒了过来,从现在起,留下了车辙人迹的地方,必当全部夺过来,送给你们。

古文:已而二人不能践其言,复叛去。

现代文:后来两人却不能把他们的话兑现,又重新背叛过去。

古文:塔海答鲁至中路,为泰赤乌部人所杀,照烈部遂亡。

现代文:塔海答鲁走到半路被泰赤乌部的人杀死,照烈部便灭亡了。

古文:我伤幸未甚,姑待之。 不听,各持马乳橦疾斗,夺忽儿真、火里真二哈敦以归。薛彻别吉遣使请和,因令二哈敦还。

现代文:这时太祖的功业和德行日益盛大,泰赤乌各部的人都苦于他们的主子不讲法度,见太祖宽厚仁慈,常常把好衣好马赏给别人,心里都很喜欢他。像赤老温,像哲别,像失力哥也不干这些人,像朵郎吉,像札剌儿,像忙兀这些部落,都因为倾慕他的仁义而来归降。

古文:会塔塔儿部长蔑兀真笑里徒背金约,金主遣丞相完颜襄帅兵逐之北走。

现代文:适逢塔塔儿部的酋长蔑兀真笑里徒背弃了与金朝所订立的盟约,金朝皇帝派丞相完颜襄率军队把他们驱逐到北方。

古文:帝闻之,发近兵自斡难河迎击,仍谕薛彻别吉帅部人来助。

现代文:太祖听到这情况,派近处的军队从斡难河迎击塔塔儿部,又告知薛辙别吉率领部下来助战。

古文:候六日不至,帝自与战,杀蔑兀真笑里徒,尽虏其辎重。

现代文:等了六天,薛辙别吉部队没有到达,太祖便自行与塔塔儿部作战,杀死了蔑兀真笑里徒,把他的辎重全掠夺了。

古文:帝之麾下有为乃蛮部人所掠者,帝欲讨之,复遣六十人征兵于薛彻别吉。薛彻别吉以旧怨之故,杀其十人,去五十人衣而归之。

现代文:太祖的部下有人被乃蛮部落的人抢了,太祖打算对他们进行讨伐,又派了六十个人到薛辙别吉那里去征兵,薛辙别吉因为原先结了仇的缘故,杀了其中十个人,又剥下另五十个人的衣服让他们回去。

**古文:帝怒曰: 薛彻别吉曩笞我失丘儿,斫伤我别里古台,今又敢乘敌势以陵我耶? **

现代文:太祖发怒说 :薛辙别吉从前用鞭子抽我的失丘儿,砍伤我的别里古台,如今又敢乘着敌人势强而欺凌我么?

古文:因帅兵逾沙碛攻之,杀虏其部众,唯薛彻、大丑仅以妻孥免。

现代文:于是率兵越过沙漠进攻薛辙别吉,杀死、俘虏他的部众,只有薛辙、太丑带着妻子儿女逃走了。

古文:越数月,帝复伐薛彻、大丑,追至帖烈徒之隘,灭之。

现代文:过了几个月,太祖再次征讨薛辙、太丑,一直追到帖烈徒的狭小地带,把他们消灭了。

古文:克烈部札阿绀孛来归。

现代文:克烈部族的札阿绀孛来归附。

古文:札阿绀孛者,部长汪罕之弟也。

现代文:札阿绀孛是该部首领汪罕的弟弟。

古文:汪罕名脱里,受金封爵为王,番言音重,故称王为汪罕。

现代文:汪罕名叫脱里,接受金朝的封爵为王,部族话口音重,所以把 王 称为汪罕。

古文:初,汪罕之父忽儿札胡思杯禄既卒,汪罕嗣位,多杀戮昆弟。

现代文:当初汪罕的父亲忽儿札胡思不皿禄去世之后,由汪罕即位,杀死了许多同族的兄弟。

古文:其叔父菊儿罕帅兵与汪罕战,逼于哈剌温隘,败之,仅以百余骑脱走,奔于烈祖。

现代文:他的叔父菊儿罕率军与汪罕作战,把汪罕逼到哈剌温隘打败了他,汪罕只带着一百多骑兵脱逃,投奔到烈祖也速该处。

古文:烈祖亲将兵逐菊儿罕走西夏,复夺部众归汪罕。

现代文:烈祖亲自领兵把菊儿罕赶到西夏去了,重新把部众夺回归还汪罕。

古文:汪罕德之,遂相与盟,称为按答。

现代文:汪罕很感激烈祖,便共同结成同盟,称为 按答 。

古文:烈祖崩,汪罕之弟也力可哈剌,怨汪罕多杀之故,复叛归乃蛮部。

现代文:烈祖归天之后,汪罕的弟弟也力可哈剌由于怨恨汪罕杀人太多,又背叛他归附于乃蛮部。

古文:乃蛮部长亦难赤为发兵伐汪罕,尽夺其部众与之。

现代文:乃蛮部首领亦难赤为他出兵讨伐汪罕,把汪罕的部众全部夺过来交给他。

古文:汪罕走河西、回鹘、回回三国,奔契丹。

现代文:汪罕逃经河西、回鹘、回回三国投奔契丹。

古文:既而复叛归,中道粮绝,捋羊乳为饮,刺橐驼血为食,困乏之甚。

现代文:后来又重新叛离契丹回来,半路上断了粮,挤羊奶、放骆驼血喝,困苦疲乏极了。

古文:帝以其与烈祖交好,遣近侍往招之。

现代文:太祖因为他和烈祖关系好,就派近侍前去招他来。

古文:帝亲迎抚劳,安置军中振给之,遂会于土兀剌河上,尊汪罕为父。

现代文:太祖亲自迎接、安抚、慰劳,并安置在军中接济他。于是在土兀剌河上举行会盟典礼,太祖尊称汪罕为父。

古文:未几,帝伐蔑里乞部,与其部长脱脱战于莫那察山,遂掠其资财、田禾,以遗汪罕。

现代文:不久,太祖讨伐蔑里乞部落,和部落首领脱脱在莫那察山交战,抢夺了该部的资财、庄稼,用来送给汪罕。

古文:汪罕因此部众稍集。

现代文:因此汪罕的部众又稍微聚集了一些。

古文:居亡何,汪罕自以其势足以有为,不告于帝,独率兵复攻蔑里乞部。

现代文:过了不久,汪罕自己以为他的势力强大了,就不告诉太祖,单独领兵再次进攻蔑里乞部落。

古文:部人败走,脱脱奔八儿忽真之隘。

现代文:蔑里乞部人败逃,脱脱跑到八儿忽真的狭隘地带。

古文:汪罕大掠而还,于帝一无所遗,帝不以屑意。

现代文:汪罕大抢一通而回,东西一点都不送给太祖,但太祖并不当一回事。

古文:会乃蛮部长不欲鲁罕不服,帝复与汪罕征之。至黑辛八石之野,遇其前锋也的脱孛鲁者,领百骑来战,见军势渐逼,走据高山,其马鞍转坠,擒之。

现代文:这时正碰上乃蛮部的首领不欲鲁罕不服从,太祖又和汪罕一起去讨伐他,到了黑辛八石的原野上,遇上了乃蛮部的前锋也的脱孛鲁带领一百名骑兵来作战,也的脱孛鲁见对方军队渐渐逼近,便跑向一块高地据守,他的马鞍脱落掉了下来,太祖就把他捉住了。

古文:曾未几何,帝复与乃蛮骁将曲薛吾撒八剌二人遇,会日暮,各还营垒,约明日战。

现代文:没过多久,太祖又和乃蛮部猛将曲薛吾、撒八剌二人遭遇,碰到天晚了,双方各回自己的营垒,约定第二天再战。

古文:是夜,汪罕多燃火营中,示人不疑,潜移部众于别所。

现代文:这天夜里,汪罕燃起许多火堆在营地里,让人看了不生疑心,便偷偷把部队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

古文:及旦,帝始知之,因颇疑其有异志,退师萨里河。

现代文:直到天亮,太祖才发觉,于是十分怀疑汪罕有了别的打算,便退兵到萨里河。

古文:既而汪罕亦还至土兀剌河,汪罕子亦剌合及札阿绀孛来会。曲薛吾等察知之,乘其不备,袭虏其部众于道。

现代文:后来汪罕也回到了土兀剌河。汪罕的儿子亦剌合及汪罕的弟弟札阿绀孛来会合,曲薛吾等探听到这点,乘他们没有防备,在半路上进行袭击,俘虏了他们的部众。

**古文:亦剌合奔告汪罕,汪罕命亦剌合与卜鲁忽共追之,且遣使来曰: 乃蛮不道,掠我人民,太子有四良将,能假我以雪耻乎? **

现代文:亦剌合逃到汪罕那里报告,汪罕命令亦剌合与卜鲁忽一起去追赶,而且派一名使者来报告太祖说: 乃蛮不讲道理,抢劫我的百姓,太子您有四员好将,能借给我洗雪这个耻辱么?

古文:帝顿释前憾,遂遣博尔术、木华黎、博罗浑、赤老温四人,帅师以往。

现代文:太祖马上就消除了原来的不满,便派博尔术、木华黎、博罗浑、赤老温四个人率军前往。

古文:师未至,亦剌合已追及曲薛吾,与之战,大败,卜鲁忽成擒,流矢中亦合马胯,几为所获。

现代文:军队还没到达,亦剌合已经追上了曲薛吾,和他交战遭到惨败,卜鲁忽被俘。流矢射中了亦剌合的马腿,几乎被敌人俘获。

古文:须臾,四将至,击乃蛮走,尽夺所掠归汪罕。

现代文:不一会儿,四位将军到了,把乃蛮部打跑了,把他们抢走的东西全部夺回还给汪罕。

古文:已而与皇弟哈撒儿再伐乃蛮,拒斗于忽兰盏侧山,大败之,尽杀其诸将族众,积尸以为京观,乃蛮之势遂弱。

现代文:之后又和皇弟哈撒儿再次讨伐乃蛮,双方在忽阑盏侧山相持、交战,乃蛮被打得大败,他的部将和士兵全部被杀了,堆积的尸体成了一座高丘。乃蛮部的势力就此衰弱下去。

古文:时泰赤乌犹强,帝会汪罕于萨里河,与泰赤乌部长沆忽等大战斡难河上,败走之,斩获无算。

现代文:当时泰赤乌部落还很强大,太祖和汪罕在萨里河会合,与泰赤乌部的首领沆忽等大战于斡难河上,迫使他们败逃,杀死、俘获的敌人不计其数。

古文:哈答斤部、散只兀部、朵鲁班部、塔塔儿部、弘吉剌部闻乃蛮、泰赤乌败,皆畏威不自安,会于阿雷泉,斩白马为誓,欲袭帝及汪罕。

现代文:哈答斤部、散只兀部、朵鲁班部、塔塔儿部、弘吉剌部听说乃蛮部、泰赤乌部被击败了,都因害怕太祖的威力而心中不安,他们在阿雷泉会盟,杀了一匹白马,作为牺牲发誓,准备偷袭太祖和汪罕。

古文:弘吉剌部长迭夷恐事不成,潜遣人告变。

现代文:弘吉剌部首领迭夷担心事情不能成功,便偷偷地派人向太祖报告变故。

古文:帝与汪罕自虎图泽逆战于杯亦烈川,又大败之。

现代文:太祖就和汪罕一起从虎图泽出发,在杯亦烈川迎战敌人,又把敌人打得大败。

古文:汪罕遂分兵,自由怯绿怜河而行。

现代文:汪罕便把军队与太祖分开,自己顺着怯绿怜河前进。

**古文:札阿绀孛谋于按敦阿述、燕火脱儿等曰: 我兄性行不常,既屠绝我昆弟,我辈又岂得独全乎? **

现代文:札阿绀孛与按敦阿述、燕火脱儿等谋划说: 我兄长的性情行为变化无常,他既然把我的弟兄们杀光了,我们这些人又怎么可能例外保全下来呢?

**古文:按敦阿述泄其言,汪罕令执燕火脱儿等至帐下,解其缚,且谓燕火脱儿曰: 吾辈由西夏而来,道路饥困,其相誓之语,遽忘之乎? **

现代文:按敦阿述把他的话泄露了,汪罕命令把燕火脱儿等抓到帐中,解下捆绑的绳索,对燕火脱儿说: 我们从西夏来的时候,在路上又饿又累,当时互相发誓的话,一下子都忘记了吗?

古文:因唾其面,坐上之人皆起而唾之。

现代文:就用唾沫吐他的脸,旁边坐着的人都起来吐。

古文:汪罕又屡责札阿绀孛,至于不能堪,札阿绀孛与燕火脱儿等俱奔乃蛮。

现代文:汪罕后来又多次责骂札阿绀孛,到了令人不能忍受的地步。札阿绀孛和燕火脱儿等都投奔到乃蛮部去了。

古文:帝驻军于彻彻儿山,起兵伐塔塔儿部。

现代文:太祖把军队驻扎在彻彻儿山,出兵讨伐塔塔儿部。

古文:部长阿剌兀都儿等来逆战,大败之。

现代文:该部首领阿剌兀都儿等来迎战,太祖把他们打得大败。

古文:时弘吉剌部欲来附,哈撒儿不知其意,往掠之。

现代文:那时弘吉剌部打算来归顺,哈撒儿不知道他们的意图,前去劫掠他们。

**古文:于是弘吉剌归札木合部,与朵鲁班、亦乞剌思、哈答斤、火鲁剌思、塔塔儿、散只兀诸部,会于犍河,共立札木合为局儿罕,盟于秃律别儿河岸,为誓曰: 凡我同盟,有泄此谋者,如岸之摧,如林之伐。 **

现代文:于是弘吉剌部就归顺了札木合部,并和朵鲁班、亦乞剌思、哈答斤、火鲁剌思、塔塔儿、散只儿等部一起在犍河开会,共同推戴札木合为局儿罕,并在秃律别儿河岸边订盟,发誓说 :凡是加入同盟的,如有谁泄漏了这个计谋,就像河岸一样被摧垮,像树林一样被砍伐。

古文:誓毕,共举足蹋岸,挥刀斫林,驱士卒来侵。

现代文:发誓完华,便一起抬脚去踩踏河岸,挥刀去砍伐树林,还把士兵们都带来糟蹋。

古文:塔海哈时在众中,与帝麾下抄吾儿连姻。抄吾儿偶往视之,具知其谋,即还至帝所,悉以其谋告之。

现代文:塔海哈当时正在众人当中,他和太祖部下的抄吾儿是姻亲,抄吾儿偶然去探望他,便详细地知道了这些谋划,立即回到太祖那儿,把他们谋划的内容全部报告了太祖。

古文:帝即起兵,逆战于海剌儿、帖尼火鲁罕之地,破之,札木合脱走,弘吉剌部来降。

现代文:太祖马上起兵,在海剌儿、帖尼火鲁罕等地迎战敌人,打败了他们。札木合脱逃,弘吉剌部来归降。

古文:岁壬戌,帝发兵于兀鲁回失连真河,伐按赤塔塔儿、察罕塔塔儿二部。

现代文:壬戌年,太祖从兀鲁回失连真河出兵讨伐按赤塔塔儿和察罕塔塔儿两部。

**古文:先誓师曰: 苟破敌逐北,见弃遗物,慎无获,俟军事毕散之。 **

现代文:出发前誓师说 :如果击败敌人追击逃敌,看见了敌人丢弃失落的财物,千万不要去捡,待战事结束后再分给你们。

古文:既而果胜,族人按弹、火察儿、答力台三人背约,帝怒,尽夺其所获,分之军中。

现代文:后来果然打了胜仗,部下按弹、火察儿、答力台三人没有遵守约言,太祖发怒,把他们拾取的东西全部夺过来,拿到军中分配。

古文:初,脱脱败走八儿忽真隘,既而复出为患,帝帅兵讨走之。

现代文:先前,脱脱败逃到八儿忽真隘地,后来又重新出来为祸,太祖率军队征讨,赶走了他。

古文:至是又会乃蛮部不欲鲁罕约朵鲁班、塔塔儿、哈答斤、散只兀诸部来侵。

现代文:这时,脱脱又会合乃蛮部的不欲鲁罕,约集朵鲁班、塔塔儿、哈答斤、散只兀等部来侵犯。

古文:帝遣骑乘高四望,知乃蛮兵渐至,帝与汪罕移军入塞。

现代文:太祖派骑兵登上高处四面望。知道乃蛮军队渐渐近了,太祖和汪罕便把部队转移到堡塞之内。

古文:亦剌合自北边来据高山结营,乃蛮军冲之不动,遂还。

现代文:亦剌合从北面过来占据高丘结下营寨,乃蛮的队伍向他进行冲击,不能动摇它,就回去了。

古文:亦剌合寻亦入塞。

现代文:亦剌合后来也进入了堡塞。

古文:将战,帝迁辎重于他所,与汪罕倚阿兰塞为壁,大战于阙奕坛之野,乃蛮使神巫祭风雪,欲因其势进攻。

现代文:将要交战之前,太祖把辎重转移到别处,和汪罕倚靠阿兰塞为壁垒,激战于阙奕坛的原野上。乃蛮令神巫祭起风雪,想借风雪的力量进攻。

古文:既而反风,逆击其阵,乃蛮军不能战,欲引还。

现代文:接着风向反了过来,反倒袭击了自己的战阵。乃蛮的军队无法战斗,想退兵回去。

古文:雪满沟涧,帝勒兵乘之,乃蛮大败。

现代文:大雪填满了沟涧,太祖带兵乘机进击,乃蛮被打得大败。

古文:是时札木合部起兵援乃蛮,见其败,即还,道经诸部之立己者,大纵掠而去。

现代文:这时札木合部正出兵增援乃蛮,见他败了,立即回去了。路经拥立自己的部落,大肆抢劫一番回去。

古文:帝欲为长子术赤求昏于汪罕女抄儿伯姬,汪罕之孙秃撒合亦欲尚帝女火阿真伯姬,俱不谐,自是颇有违言。

现代文:太祖想为自己的长子术赤向汪罕的女儿抄儿伯姬求婚,汪罕的孙子秃撒合也想娶太祖的女儿火阿真伯姬,两方面都没有成功。

古文:初,帝与汪罕合军攻乃蛮,约明日战,札木合言于汪罕曰: 我于君是白翎雀,他人是鸿雁耳。

现代文:从此以后便很有一些对对方表示不满的话。在这之前,太祖与汪罕联军进攻了乃蛮,约定第二天开战。札木合对汪罕说 :我对于您来说是白翎雀,别人不过是鸿雁罢了。

**古文:白翎雀寒暑常在北方,鸿雁遇寒则南飞就暖耳。 **

现代文:白翎雀无论寒暑总在北方,鸿雁一遇天寒就会飞到南方暖和地方去的。

古文:意谓帝心不可保也。

现代文:意思是说太祖的心不可靠。

古文:汪罕闻之疑,遂移部众于别所。

现代文:汪罕听了这话心中有了疑惑,就把部属转移到别处去了。

古文:及议昏不成,札木合复乘隙谓亦剌合曰: 太子虽言是汪罕之子,尝通信于乃蛮,将不利于君父子。

现代文:等到议婚的事不成功,札木合又乘机对亦剌合说: 太子铁木真虽然自称是汪罕的儿子一辈,但他曾经和乃蛮沟通过信息,将来会对你们父子不利。

**古文:君若能加兵,我当从傍助君也。 **

现代文:您如果能对铁木真用兵,我会从旁边帮助您的。

古文:亦剌合信之。

现代文:亦剌合相信了他。

**古文:会答力台、火察儿、按弹等叛归亦剌合,亦说之曰: 我等愿佐君讨宣懿太后诸子也。 **

现代文:适逢答力台、火察儿、按弹等叛离太祖投向亦剌合,也劝说道: 我们几个人愿意帮助您讨伐宣懿太后的几个儿子。

古文:亦剌合大喜,遣使言于汪罕。

现代文:亦剌合非常高兴,派人向汪罕说了。

**古文:汪罕曰: 札木合,巧言寡信人也,不足听。 **

现代文:汪罕说 :札木合是个能说会道不讲信义的人,他的话不值得听。

古文:亦剌合力言之,使者往返者数四。

现代文:亦剌合却极力要说服他,使者共往返了四次。

古文:汪罕曰: 吾身之存,实太子是赖。髭须已白,遗骸冀得安寝,汝乃喋喋不已耶?

现代文:汪罕说: 我的生命能保全,实在是靠了铁木真太子,我的胡子都白了,死了希望尸骨能安息,你偏喋喋不休的唠叨什么?

古文:汝善自为之,毋贻吾忧可也。 札木合遂纵火焚帝牧地而去。

现代文:不要给我带来烦扰就行了。 札木合便放火烧了太祖的牧野逃走了。

**古文:岁癸亥,汪罕父子谋欲害帝,乃遣使者来曰: 向者所议姻事,今当相从,请来饮布浑察儿。 **

现代文:癸亥年,汪罕父子俩策划,想加害于太祖,就派使者来说: 原来所议论的婚事,现在准备从命,请来喝布浑察儿。

古文:帝以为然,率十骑赴之,至中道,心有所疑,命一骑往谢,帝遂还。

现代文:太祖同意了,就带了十个骑士前往。走到半路上,心中产生了怀疑,命令一个骑士前去推辞这事,太祖就回来了。

古文:汪罕谋既不成,即议举兵来侵。

现代文:汪罕的阴谋既然没有成功,就商量起兵来侵犯。

古文:圉人乞失力闻其事,密与弟把带告帝。

现代文:马夫乞失力听说了这件事,偷偷和弟弟把带去报告了太祖。

古文:帝即驰军阿兰塞,悉移辎重于他所,遣折里麦为前锋,俟汪罕至,即整兵出战。

现代文:太祖立即派骑兵奔向阿兰塞,把辎重全部转移到了别的地方,派折里麦担任前锋,等汪罕一到就摆开队伍出战。

古文:先与朱力斤部遇,次与董哀部遇,又次与火力失烈门部遇,皆败之;最后与汪罕亲兵遇,又败之。

现代文:太祖的军队先与朱力斤部接战,接着和董哀部接战,又接着和火力失烈门部接战,把他们都打败了;最后和汪罕的亲兵遭遇,又打败了他。

古文:亦剌合见势急,突来冲阵,射之中颊,即敛兵而退。

现代文:亦剌合见形势危急,急忙来冲阵,被射中了脸颊,便收兵退了回去。

古文:怯里亦部人遂弃汪罕来降。

现代文:怯里亦部的人就背离汪罕,来归降了太祖。

古文:汪罕既败而归,帝亦将兵还,至董哥泽驻军,遣阿里海致责于汪罕曰: 君为叔父菊儿罕所逐,困迫来归,我父即攻菊儿罕,败之于河西,其土地人民尽收与君,此大有功于君一也。

现代文:汪罕既战败回去了,太祖也带兵回到董哥泽驻扎,派阿里海去责备汪罕说: 你被叔父菊儿罕赶逐,窘迫中来归附,我父亲立即进攻菊儿罕,在河西打退了他,他的土地人口全部收容给你,这是第一桩大有功于你的事。

古文:君为乃蛮所攻,西奔日没处。

现代文:你遭到乃蛮的攻击,向西奔逃到日落的地方。

古文:君弟札阿绀孛在金境,我亟遣人召还。

现代文:你弟弟札阿绀孛陷在金朝境内,我急忙派人把他召回。

古文:比至,又为蔑里乞部人所逼,我请我兄薛彻别及及我弟大丑往杀之,此大有功于君二也。

现代文:他回来之后,又被蔑里乞部的人所逼迫,我请求我的兄长薛辙别吉及我的弟弟大丑前去杀蔑里乞人。这是第二桩大有功于你的事。

古文:君困迫来归时,我过哈丁里,历掠诸部羊、马、资财,尽以奉君,不半月间,令君饥者饱,瘠者肥,此大有功于君三也。

现代文:你窘迫中来归附我时,我经过哈丁里,一一抢夺各部落的羊、马、资财,全都奉送给你,不到半个月就让你手下的人,饥饿的吃饱,瘦的肥胖。这是第三桩大有功于你的事。

古文:君不告我,往掠蔑里乞部,大获而还,未尝以毫发分我,我不以为意。

现代文:你不告诉我一声就去抢蔑里乞部,取得很大收获而返回,一丝一毫都没有分给我,我毫不介意。

古文:及君为乃蛮所倾覆,我遣四将夺还尔民人,重立尔国家,此大有功于君四也。

现代文:待到你被乃蛮颠覆,我派了四员大将去夺回你的人民,重新建立你的国家。这是第四桩大有功于你的事。

古文:我征朵鲁班、塔塔儿、哈答斤、散只兀、弘吉剌五部,如海东鸷禽之于鹅雁,见无不获,获则必致于君,此大有功于君五也。

现代文:我征伐朵鲁班、塔塔儿、哈答斤、散只兀、弘吉剌五部,就像海东青这样的猛禽对付鸿雁一般,只要见了没有得不到手的,得到手则一定送给你。这是第五桩大有功于你的事。

**古文:是五者皆有明验,君不报我则已,今乃易恩为仇,而遽加兵于我哉? **

现代文:这五桩事都有明显的事实为证,你不报答我就算了。现在反而恩将仇报,对我进行突然袭击呀。

古文:汪罕闻之,语亦剌合曰: 我向者之言何如?

现代文:汪罕听了这番话,对亦剌合说: 我原来说的话怎么样?

**古文:吾儿宜识之。 **

现代文:我儿应当记住啊。

古文:亦剌合曰: 事势至今日,必不可已,唯有竭力战斗。

现代文:亦剌合说: 事态到了这个地步,一定无法了结,只有尽力战斗。

古文:我胜则并彼,彼胜则并我耳。

现代文:我们胜了就吞并他,他胜了就吞并我们而已。

**古文:多言何为? **

现代文:多说有什么用呢?

古文:时帝诸族按弹、火察儿皆在汪罕左右,帝因遣阿里海诮责汪罕,就令告之曰: 昔者吾国无主,以薛彻、太丑二人实我伯祖八剌哈之裔,欲立之。

现代文:当时太祖部落的按弹、火察儿都在汪罕身边。太祖趁着派阿里海去责备汪罕的机会,让他告诉按弹、火察儿说 :从前我们国家没有首领,因为薛辙、太丑二人实际上是我伯祖父八剌哈的后代,想要立他们为首领。

古文:二人既已固辞,乃以汝火察儿为伯父聂坤之子,又欲立之,汝又固辞。

现代文:二人既然已经坚决推辞,就因为你火察儿是伯父聂坤的儿子,又想要拥立你,你又坚决推辞。

古文:然事不可中辍,复以汝按弹为我祖忽都剌之子,又欲立之,汝又固辞。

现代文:但事情不能半途而废,又因为你按弹是我祖父忽都剌的儿子,又想要拥立你,你又坚决推辞。

古文:于是汝等推戴吾为之主,初岂我之本心哉,不自意相迫至于如此也。

现代文:于是你们推戴我为首领,这哪里是我最初的本意呢?没有料想到会被逼迫到这个地步呀。

古文:三河,祖宗肇基之地,毋为他人所有。

现代文:三河是祖宗发祥的地方,不能被别人所占。

古文:汝善事汪罕,汪罕性无常,遇我尚如此,况汝辈乎?

现代文:你们好心地侍奉汪罕,但汪罕的性情反复无常,他对我尚且这样,更何况对你们呢。

**古文:我今去矣,我今去矣! **

现代文:我现在离去了,我现在离去了。

古文:按弹等无一言。

现代文:按弹等人一句话都没有说。

古文:帝既遣使于汪罕,遂进兵虏弘吉剌别部溺儿斤以行。

现代文:太祖派使者去汪罕那里之后,便进军掳掠了弘吉剌部的支系溺儿斤部而离去。

古文:至班朱尼河,河水方浑,帝饮之以誓众。

现代文:到达班朱尼河,河水正是浑的,太祖喝了河里的水而向大家发誓。

古文:有亦乞烈部人孛徒者,为火鲁剌部所败,因遇帝,与之同盟。

现代文:有一个名叫孛徒的亦乞烈部人,被火鲁剌部打败。因为碰到了太祖,便与他结了盟。

古文:哈撒儿别居哈剌浑山,妻子为汪罕所虏,挟幼子脱虎走,粮绝,探鸟卵为食,来会于河上。

现代文:哈撒儿单另住在哈剌浑山,妻子被汪罕俘虏了,只带着幼子脱虏逃走,因断了粮,只好摸鸟蛋吃,也到河上来与太祖相会。

古文:时汪罕形势盛强,帝微弱,胜败未可知,众颇危惧。

现代文:当时汪罕势力很强大,太祖的势力弱小,双方胜败无法预料,大家很担心、害怕。

古文:凡与饮河水者,谓之饮浑水,言其曾同艰难也。

现代文:凡是一起喝了河水的,叫作 饮浑水 ,表示他们曾经一起共过患难。

古文:汪罕兵至,帝与战于哈阑真沙陀之地,汪罕大败,其臣按弹、火察儿、札木合等谋弑汪罕,弗克,往奔乃蛮。

现代文:汪罕的大军一到,太祖和他在哈阑真沙陀这地方交战,汪罕被打得大败。他的臣属按弹、火察儿、札木合等策划杀死汪罕,没有成功,便去投奔乃蛮。

古文:答力台、把怜等部稽颡来降。

现代文:答力台、把怜等行着跪拜礼来投降太祖。

古文:帝移军斡难河源,谋攻汪罕,复遣二使往汪罕,伪为哈撒儿之言曰: 我兄太子今既不知所在,我之妻孥又在王所,纵我欲往,将安所之耶?

现代文:太祖把部队转移到斡难河的发源处,谋划进攻汪罕,再次派了两名使者到汪罕那儿去,假称皇弟哈撒儿的话说: 我的兄长太子铁木真现在既不知到哪里去了,我的妻子儿女又在大王这里,即使我想去找他,又到哪里去找呢?

**古文:王傥弃我前愆,念我旧好,即束手来归矣。 **

现代文:大王如果能宽宥我先前的罪过,念及与我的旧交情,我就束手来归降。

古文:汪罕信之,因遣人随二使来,以皮囊盛血与之盟。

现代文:汪罕相信了他,便派人跟随这两个使者到哈撒儿这里来,用皮袋盛着血和他结盟。

古文:及至,即以二使为向导,令军士衔枚夜趋折折运都山,出其不意,袭汪罕,败之,尽降克烈部众,汪罕与亦剌合挺身遁去。

现代文:等他们一到,太祖就让这两名使者做向导,命令士兵们含着枚悄无声息地,连夜赶往折折运都山,出其不意地偷袭汪罕,击败了他。克烈部的人马全都投降了。汪罕和亦剌合拼命逃了出去。

**古文:汪罕叹曰: 我为吾儿所误,今日之祸,悔将何及! **

现代文:汪罕叹气说 :我被我的儿子所误了,今天的灾难后悔哪能来得及呀!

古文:汪罕出走,路逢乃蛮部将,遂为其所杀。

现代文:汪罕出逃,在路上碰到了乃蛮部的军将,被他们杀了。

古文:亦剌哈走西夏,日剽掠以自资。

现代文:亦剌合逃到了西夏,每天靠劫掠来维持自己。

古文:既而亦为西夏所攻走,至龟兹国,龟兹国主以兵讨杀之。

现代文:后来也遭到西夏的进攻,被赶走,逃到了龟兹国,龟兹国首领派兵讨伐,把他杀了。

古文:帝既灭汪罕,大猎于帖麦该川,宣布号令,振凯而归。

现代文:太祖灭掉汪罕以后,在帖麦该川举行了大规模狩猎活动,发布号令,威风地凯旋。

古文:时乃蛮部长太阳罕心忌帝能,遣使谋于白达达部主阿剌忽思曰: 吾闻东方有称帝者,天无二日,民岂有二王耶?

现代文:当时乃蛮部首领太阳罕嫉妒太祖的才能。派使者和白达达部首领阿剌忽思谋划说 :我听说东方有人称帝。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人间难道竟有两个君王么?

**古文:君能益吾右翼,吾将夺其弧矢也。 **

现代文:您要是能够增援我的右翼,我就能够取代他的地位。

古文:阿剌忽思即以是谋报帝,居无何,举部来归。

现代文:阿剌忽思立即把这个阴谋报告了太祖,没过多久,就带领部属来归顺了。

古文:岁甲子,帝大会于帖麦该川,议伐乃蛮。

现代文:甲子年,太祖召集各部在帖麦该川,商议讨伐乃蛮部的事。

古文:群臣以方春马瘦,宜俟秋高为言。

现代文:臣属们认为正当春天马匹瘠瘦,应当等到秋天再说。

**古文:皇弟斡赤斤曰: 事所当为,断之在早,何可以马瘦为辞? **

现代文:皇弟斡赤斤说 :应该做的事情就应当及早决断,怎么能以马瘦作为托辞呢?

古文:别里古台亦曰: 乃蛮欲夺我弧矢,是小我也,我辈义当同死。

现代文:别里古台也说 :乃蛮想要夺取我们的地位,是轻视我们,我们应当义不容辞地死战。

**古文:彼恃其国大而言夸,苟乘其不备而攻之,功当可成也。 **

现代文:他仗着他的地盘大而夸下海口,如果趁他不防备的时候进攻他,大功就可以告成了。

**古文:帝悦,曰: 以此众战,何忧不胜。 **

现代文:太祖很高兴地说 :凭着这样的部下去作战,还担心不能取胜么?

古文:遂进兵伐乃蛮,驻兵于建忒该山,先遣虎必来、哲别二人为前锋。

现代文:于是便进军讨伐乃蛮,大军驻扎在建忒该山,先派虎必来、哲别二人担任前锋。

古文:太阳罕至自按台,营于沆海山,与蔑里乞部长脱脱、克烈部长阿怜太石、猥剌部长忽都花别吉,暨秃鲁班、塔塔儿、哈答斤、散只兀诸部合,兵势颇盛。

现代文:太阳罕从按台来,在沆海山扎下营寨,和蔑里乞部的首领脱脱、克烈部的首领阿怜太石、猥剌部的首领忽都花别吉,以及秃鲁班、塔塔儿、哈答斤、散只兀等部会合,兵力很强大。

**古文:时我队中羸马有惊入乃蛮营中者,太阳罕见之,与众谋曰: 蒙古之马瘦弱如此,今当诱其深入,然后战而擒之。 **

现代文:当时我们军队中有瘦弱的马受惊跑到乃蛮营中去了,太阳罕见了和大家谋划说 :蒙古人的马这样瘦弱,现在应当诱敌深入,然后通过战斗,把他们捉住。

古文:其将火力速八赤对曰: 先王战伐,勇进不回,马尾人背不使敌人见之。

现代文:他的将领火力速八赤回答说 :先辈们作战时,勇往直前不回头,马跟在敌人背后追赶,不让敌人有机会看见自己。

**古文:今为此迁延之计,得非心中有所惧乎?苟惧之,何不令后妃来统军也。 **

现代文:现在采用这种往后退却的办法,莫非是心里害怕么?如果害怕为什么不让女人来带兵呢?

古文:太阳罕怒,即跃马索战。

现代文:太阳罕发怒,立即跳上马向敌人索战。

古文:帝以哈撒儿主中军。

现代文:太祖让哈撒儿掌握中军。

古文:时札木合从太阳罕来,见帝军容整肃,谓左右曰: 乃蛮初举兵,视蒙古军若甗珝羔儿,意谓蹄皮亦不留。

现代文:当时札木合从太阳罕那儿出来,看见太祖的军队军容整齐威严,便对侍从们说: 乃蛮刚开始出兵时,把蒙古军队看得像小羊羔子一样,以为会杀得他们蹄皮都不留。

**古文:今吾观其气势,殆非往时矣。 **

现代文:现在我看他们的气势,恐怕再不是从前的他们了。

古文:遂引所部兵遁去。

现代文:便领着他部下的军队逃走了。

古文:是日,帝与乃蛮军大战至晡,禽杀太阳罕。

现代文:这一天,太祖和乃蛮军队一直大战到太阳落山,擒杀了太阳罕。

古文:诸部军一时皆溃,夜走绝险,坠崖死者不可胜计。

现代文:太阳罕所属各部军队一时间全部溃败,夜里从极险的地方逃走,掉下悬崖而死的不计其数。

古文:明日,余众悉降。

现代文:第二天,剩下的残部全都投降了。

古文:于是朵鲁班、塔塔儿、哈答斤、散只兀四部亦来降。

现代文:于是朵鲁班、塔塔儿、哈答斤、散只兀四部也来投降。

古文:已而复征蔑里乞部,其长脱脱奔太阳罕之兄卜欲鲁罕,其属带儿兀孙献女迎降,俄复叛去。

现代文:后来又去征讨蔑里乞部,其首领脱脱投奔太阳罕的兄长卜欲鲁罕。脱脱的部属带儿兀孙献上女儿,迎降太祖,但不久又叛离而去。

古文:帝至泰寒寨,遣孛罗欢、沈白二人领右军往平之。

现代文:太祖到达泰寒寨,派孛罗欢、沈白二人率领右军前去平定了他。

古文:岁乙丑,帝征西夏,拔力吉里寨,经落思城,大掠人民及其橐驼而还。

现代文:乙丑年,太祖征伐西夏,攻占力吉里寨,经由落思城,掠夺了大量人口和骆驼之后回来。

古文:元年丙寅,帝大会诸王群臣,建九斿白旗,即皇帝位于斡难河之源,诸王群臣共上尊号曰成吉思皇帝。

现代文:太祖元年,太祖大聚各部首领和群臣,建立九星白旗,在斡难河的发源处登上了皇帝位。各部的首领和群臣共同敬奉尊号为成吉思皇帝。

古文:是岁实金泰和之六年也。

现代文:这一年正是金朝的泰和六年。

古文:帝既即位,遂发兵复征乃蛮。

现代文:太祖即位后,便出兵再次征讨乃蛮。

古文:时卜欲鲁罕猎于兀鲁塔山,擒之以归。

现代文:当时乃蛮首领卜欲鲁罕正在兀鲁塔山行猎,便把他捕获回来了。

古文:太阳罕子屈出律罕与脱脱奔也儿的石河上。

现代文:太阳罕的儿子屈出律罕和脱脱一起逃到了也儿的石河上。

古文:帝始议伐金。

现代文:太祖开始商议讨伐金朝的事。

古文:初,金杀帝宗亲咸补海罕,帝欲复仇。

现代文:当初,金朝杀害了太祖的亲族咸补海罕,太祖想要复仇。

古文:会金降俘等具言金主璟肆行暴虐,帝乃定议致讨,然未敢轻动也。

现代文:适逢金朝的降虏等详细谈到了金主完颜王景恣意推行暴政的情况,太祖便决定对他进行讨伐。但不敢轻易发动。

古文:二年丁卯秋,再征西夏,克斡罗孩城。

现代文:太祖二年秋,再次征伐西夏,攻入斡罗孩城。

古文:是岁,遣按弹、不兀剌二人使乞力吉思。

现代文:这一年,派遣按弹、不兀剌二人出使乞力吉思部落。

古文:既而野牒亦纳里部、阿里替也儿部,皆通使来献名鹰。

现代文:接着野牒亦纳里部落、阿里替也儿部落都派遣使者来进献名鹰。

古文:三年戊辰春,帝至自西夏。

现代文:太祖三年春,太祖从西夏返回。

古文:夏,避暑龙庭。

现代文:夏天,太祖在祭天的所在地避暑。

古文:冬,再征脱脱及屈出律罕。

现代文:冬天,再次征伐脱脱及屈出律罕。

古文:时斡亦剌部等遇我前锋,不战而降,因用为向导。

现代文:当时斡亦剌部落和我军的前锋遭遇,未经战斗就投降了,于是便利用他们做向导。

古文:至也儿的石河,讨蔑里乞部,灭之,脱脱中流矢死,屈出律奔契丹。

现代文:到达也儿的石河,讨伐蔑里乞部落,把他们给灭了。脱脱被流矢射中而死。屈出律罕投奔了契丹。

古文:四年己巳春,畏吾儿国来归。

现代文:太祖四年春,畏吾儿国前来归附,太祖进入河西。

古文:帝入河西,夏主李安全遣其世子率师来战,败之,获其副元帅高令公。

现代文:西夏国王李安全派遣他的世子率军前来交战,我军打败了他们,俘获了敌军的副元帅高令公。

古文:克兀剌海城,俘其太傅西壁氏。

现代文:我军攻下兀剌海城,俘获了他们的太傅西壁氏。

古文:进至克夷门,复败夏师,获其将嵬名令公。

现代文:我军进军至克夷门,再次击败西夏军队,俘获了敌军将领嵬名令公。

古文:薄中兴府,引河水灌之,堤决,水外溃,遂撤围还。

现代文:逼近中兴府,引黄河水灌城。堤防决口,河水向外奔泄,便撤去包围而回。

古文:遣太傅讹答入中兴,招谕夏主,夏主纳女请和。

现代文:派遣太傅讹答进入中兴府招降西夏国王,西夏国王献纳女儿求和。

古文:五年庚午春,金谋来伐,筑乌沙堡。

现代文:太祖五年春,金国策划来攻伐我国,筑成乌沙堡。

古文:帝命遮别袭杀其众,遂略地而东。

现代文:太祖命令遮别袭杀金国的部队,便占领了乌沙堡而向东进发。

古文:初,帝贡岁币于金,金主使卫王允济受贡于净州。

现代文:当初,太祖曾每年向金国贡纳岁币,金国皇帝派卫王完颜允济在济州接受贡礼。

古文:帝见允济不为礼。

现代文:太祖见了完颜允济不行礼。

古文:允济归,欲请兵攻之。

现代文:完颜允济回去之后,想要请求派兵进攻太祖。

古文:会金主璟殂,允济嗣位,有诏至国,传言当拜受。

现代文:恰逢金国皇帝完颜王景死去,由完颜允济继承皇位,便下诏书到我国,并传话过来,要太祖行跪拜礼接受诏书。

**古文:帝问金使曰: 新君为谁? **

现代文:太祖问金国使臣说 :新皇帝是谁呀?

**古文:金使曰: 卫王也。 **

现代文:金国使臣说 :是卫王。

**古文:帝遽南面唾曰: 我谓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为之耶?何以拜为! **

现代文:太祖马上朝着南面吐口水说 :我还以为中原的皇帝是天上的人做呢。这种平庸懦弱的人也可以做皇帝么?

古文:即乘马北去。

现代文:我凭什么要跪拜他呀! 立即就骑马向北而去了。

古文:金使还言,允济益怒,欲俟帝再入贡,就进场害之。

现代文:金国使者回去说了这件事,完颜允济更加恼怒,想等太祖再次到金国来进贡的时候,趁他进入场地时加害于他。

古文:帝知之,遂与金绝,益严兵为备。

现代文:太祖知道了这个阴谋,就和金国绝了交,从此更加严整军马进行戒备。

古文:六年辛未春,帝居怯绿连河。

现代文:太祖六年春,太祖滞留在怯绿连河。

古文:西域哈剌鲁部主阿昔兰罕来降,畏吾儿国主亦都护来觐。

现代文:西域哈剌鲁部落国王阿昔兰罕前来归降。畏吾儿国国王也前来觐见。

古文:二月,帝自将南伐,败金将定薛于野狐岭,取大水泺、丰利等县。

现代文:二月,太祖亲自率军讨伐南方,在野狐岭打败金国将领定薛,占领大水泊、丰利等县。

古文:金复筑乌沙堡。

现代文:金国重新修筑乌沙堡。

古文:秋七月,命遮别攻乌沙堡及乌月营,拔之。

现代文:秋,七月,太祖命令遮别进攻乌沙堡和乌月营,遮别攻下了它们。

古文:八月,帝及金师战于宣平之会河川,败之。

现代文:八月,太祖和金国军队在宣平的会川河交战,击败了金军。

古文:九月,拔德兴府,居庸关守将遁去。

现代文:九月,攻下德兴府,居庸关的守将逃走。

古文:遮别遂入关,抵中都。

现代文:遮别便进入居庸关,抵达中都。

古文:冬月,袭金群牧监,驱其马而还。

现代文:冬,十月,我军袭击金国的群牧监,把他们的马赶了回来。

古文:耶律阿海降,入见帝于行在所。

现代文:耶律阿海投降,在太祖驻跸的地方叩见了太祖。

古文:皇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分徇云内、东胜、武、朔等州,下之。

现代文:皇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分别进攻云内、东胜、武州、朔州等地,攻下了这些地方。

古文:是冬,驻跸金之北境。

现代文:这年冬天,太祖驻跸在金国北方的边境上。

古文:刘伯林、夹谷长哥等来降。

现代文:刘柏林、夹谷长哥等前来归降。

古文:七年壬申春正月,耶律留哥聚众于隆安,自为都元帅,遣使来附。

现代文:太祖七年春,正月,耶律留哥在隆安聚集部众,自封为都元帅,派遣使者前来表示归附。

古文:帝破昌、桓、抚等州。

现代文:太祖攻破昌州、桓州、抚州等州。

古文:金将纥石烈九斤等率兵三十万来援,帝与战于獾儿觜,大败之。

现代文:金国将领纥石烈九斤等率领三十万军队前来救援,太祖和他们在獾儿嘴接战,将他们打得大败。

古文:秋,围西京。

现代文:秋天,蒙古军队包围西京。

古文:金元帅左都监奥屯襄率师来援,帝遣兵诱至密谷口,逆击之,尽殪。

现代文:金国元帅、左都监奥屯襄率军前来救援西京守军,太祖派兵把他们引诱到密谷口,然后迎击他们,尽数予以歼灭。

古文:复攻西京,帝中流矢,遂撤围。

现代文:蒙古军再次进攻西京,因为太祖被流矢射中,便撤除了对西京的包围。

古文:九月,察罕克奉圣州。

现代文:九月,察罕攻下奉圣州。

古文:冬十二月甲申,遮别攻东京不拔,即引去,夜驰还,袭克之。

现代文:冬,十二月十二日,遮别进攻东京没有攻下,立即领兵离去,到夜间又急驰回来,偷袭而攻下了东京。

古文:八年癸酉春,耶律留哥自立为辽王,改元元统。

现代文:太祖八年春,耶律留哥自立为辽王,改年号为元统。

古文:秋七月,克宣德府,遂攻德兴府。

现代文:秋,七月,蒙古军队攻下宣德府之后,立即进攻德兴府。

古文:皇子拖雷、驸马赤驹先登,拔之。

现代文:皇子拖雷、驸马赤驹率先登上城头,府城便攻下了。

古文:帝进至怀来,及金行省完颜纲、元帅高琪战,败之,追至北口。

现代文:太祖前进到怀来。和金国行中书省丞相完颜纲、元帅高琪交战,击败了他们,一直追击到北口。

古文:金兵保居庸。诏可忒、薄刹守之,遂趋涿鹿。

现代文:金兵想要保住居庸关,金国皇帝诏令可忒、薄刹镇守居庸关。蒙古军队便前往涿鹿。

古文:金西京留守忽沙虎遁去。

现代文:金国的京西留守忽沙虎逃走。

古文:帝出紫荆关,败金师于五回岭,拔涿、易二州。

现代文:太祖出紫荆关,在五回岭击败金国军队,占领了涿州、易州这两个州。

古文:契丹讹鲁不儿等献北口,遮别遂取居庸,与可忒、薄刹会。

现代文:契丹的讹鲁不儿等献出北口,遮别便占领了居庸关,和可忒、薄刹会师。

古文:八月,金忽沙虎弑其主允济,迎丰王珣立之。

现代文:八月,金国的忽沙虎杀死他的国君完颜允济,奉迎丰王完颜王旬,立为皇帝。

古文:是秋,分兵三道:命皇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为右军,循太行而南,取保、遂、安肃、安、定、邢、洺、磁、相、卫、辉、怀、孟,掠泽、潞、辽、沁、平阳、太原、吉、隰,拔汾、石、岚、忻、代、武等州而还;皇弟哈撒儿及斡陈那颜、拙赤、薄刹为左军,遵海而东,取蓟州、平、滦、辽西诸郡而还;帝与皇子拖雷为中军,取雄、霸、莫、安、河间、沧、景、献、深、祁、蠡、冀、恩、濮、开、滑、博、济、泰安、济南、滨、棣、益都、淄、濰、登、莱、沂等郡。

现代文:这年秋天,蒙古军兵分三路:命令皇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为右军,顺着太行山向南进发,占领保州、遂州、安肃、安州、定州、邢州、氵名州、磁州、相州、卫州、辉州、怀州、孟州,劫掠了泽州、潞州、辽州、沁州、平阳、太原、吉州、隰州,攻下了汾州、石州、岚州、忻州、代州、武州等地而返回;皇弟哈撒儿及斡陈那颜、拙赤、薄刹为左军,朝着大海方向,向东进攻,占领了蓟州、平州、滦州、辽西等州郡而返回;太祖和皇子拖雷为中军,占领雄州、霸州、莫州、安州、河间、沧州、景州、献州、深州、祁州、蠡州、冀州、恩州、濮州、开州、滑州、博州、济州、泰安、济南、滨州、棣州、益都、淄州、潍州、登州、莱州、沂州等州郡。

古文:复命木华黎攻密州,屠之。

现代文:又命令木华黎进攻密州,屠了城。

古文:史天倪、萧勃迭率众来降,木华黎承制并以为万户。

现代文:史天倪、萧劲迭率领部众前来归降,木华黎秉承旧制把他们都封为万户。

古文:帝至中都,三道兵还,合屯大口。

现代文:太祖到达中都,三路人马全部返回,合兵屯驻在大口。

古文:是岁,河北郡县尽拔,唯中都、通、顺、真定、清、沃、大名、东平、德、邳、海州十一城不下。

现代文:这一年,河北各郡县全都攻占了,只有中都、通州、顺州、真定、清州、沃州、大名、东平、德州、邳州、海州十一个城市未能攻下。

古文:九年甲戌春三月,驻跸中都北郊。

现代文:太祖九年春,三月,太祖驻跸在中都的北郊,将领们请求乘胜攻下燕京,太祖不同意。

古文:诸将请乘胜破燕,帝不从,乃遣使谕金主曰: 汝山东、河北郡县悉为我有,汝所守惟燕京耳。

现代文:太祖却派使臣告诉金国皇帝说 :你山东、河北的郡县全都被我占领,你所守的只有一个燕京了。

古文:天既弱汝,我复迫汝于险,天其谓我何?

现代文:皇天既然削弱了你,我再把你逼到危险的境地,皇天对我又会怎么样呢?

**古文:我今还军,汝不能犒师以弭我诸将之怒耶? **

现代文:我现在带兵回去,你难道不能犒劳一下我的军队,平一平我部下诸将的愤怒么?

古文:金主遂遣使求和,奉卫绍王女岐国公主及金帛、童男女五百、马三千以献,仍遣其丞相完颜福兴送帝出居庸。

现代文:金国皇帝便派遣使臣前去求和,向太祖敬献卫绍王的女儿岐国公主,并把金帛、五百名童男女、三千匹马献给蒙古军,并派遣金国丞相完颜福兴把太祖送出居庸关。

古文:夏五月,金主迁汴,以完颜福兴及参政抹撚尽忠辅其太子守忠,留守中都。

现代文:夏,五月,金国皇帝迁都到汴京,派完颜福兴及参政抹扌然尽忠辅佐金国太子完颜守忠留守在中都。

古文:六月,金糺军斫答等杀其主帅,率众来降。

现代文:六月,金国边地部落的军斫答等杀死他们的主帅,率领部众前来归降。

古文:诏三摸合、石抹明安与斫答等围中都。

现代文:太祖诏令三摸合、石抹明安和斫答等包围中都。

古文:帝避暑鱼儿泺。

现代文:太祖到鱼儿泊避暑。

古文:秋七月,金太子守忠走汴。

现代文:秋,七月,金国皇太子完颜守忠逃到汴京。

古文:冬十月,木华黎征辽东,高州卢琮、金朴等降。

现代文:冬,十月,木华黎征伐辽东,高州的卢琮、金朴等投降。

古文:锦州张鲸杀其节度使,自立为临海王,遣使来降。

现代文:锦州的张鲸杀掉他的节度使,自立为临海王,派遣使者来表示归降。

古文:十年乙亥春正月,金右副元帅蒲察七斤以通州降,以七斤为元帅。

现代文:太祖十年春,正月,金国右军副元帅蒲察七斤献通州投降,太祖任命蒲察七斤为元帅。

古文:二月,木华黎攻北京,金元帅寅答虎、乌古伦以城降,以寅答虎为留守,吾也而权兵马都元帅镇之。

现代文:二月,木华黎进攻北京,金国元帅寅答虎、乌古伦献北京城投降,太祖任命寅答虎为北京留守,由吾也而暂署兵马都元帅镇守。

古文:兴中府元帅石天应来降,以天应为兴中府尹。

现代文:兴中府元帅石天应前来归降,太祖派石天应为兴中府尹。

古文:三月,金御史中丞李英等率师援中都,战于霸州,败之。

现代文:三月,金国御史中丞李英等率军救援中都,蒙古军和金军在霸州交战,击败了金军。

古文:夏四月,克清、顺二州。

现代文:夏,四月,蒙古军攻下清州、顺州二州。

古文:诏张鲸总北京十提控兵从南征,鲸谋叛,伏诛。

现代文:太祖诏令张鲸统领北京十队提控兵随同他征伐金国。张鲸图谋叛变而被处死。

古文:鲸弟致遂据锦州,僣号汉兴皇帝,改元兴龙。

现代文:张鲸的弟弟张致便占据锦州,建伪号为汉兴皇帝,改年号为兴龙。

古文:五月庚申,金中都留守完颜福兴仰药死,抹撚尽忠弃城走,明安入守之。

现代文:五月初二,金国的中都留守完颜福兴服毒自杀,抹扌然尽忠弃城逃走,石抹明安入城镇守。

古文:是月,避暑桓州凉泾,遣忽都忽等籍中都帑藏。

现代文:当月,太祖到桓州的凉泾避暑。皇上派遣忽都忽等人造册登记中都库藏的钱财和物资。

古文:秋七月,红罗山寨主杜秀降,以秀为锦州节度使。

现代文:秋,七月,红罗山寨主杜秀归降,太祖任命杜秀为锦州节度使。

古文:遣乙职里往谕金主以河北、山东未下诸城来献,及去帝号为河南王,当为罢兵,不从。

现代文:太祖派遣使臣前去谕令金国皇帝把还没有被攻占的河北、山东各城邑献给蒙古,并取消他的皇帝称号,封他为河南王,蒙古一定停止进攻金国。金国皇帝不听从。

古文:诏史天倪南征,授右副都元帅,赐金虎符。

现代文:太祖下令,派史天倪南征金国,授予他右副都元帅之职,赐予金虎符。

古文:八月,天倪取平州,金经略使乞住降。

现代文:八月,史天倪占领平州。金国经略使乞住投降。

古文:木华黎遣史进道等攻广宁府,降之。

现代文:木华黎派史进道等进攻广宁府,广宁府投降。

古文:是秋,取城邑凡八百六十有二。

现代文:这年秋天,攻占的城邑一共八百六十二个。

古文:冬月,金宣抚蒲鲜万奴据辽东,僣称天王,国号大真,改元天泰。

现代文:冬,十月,金国宣抚使蒲鲜万奴占据辽东,建立伪号,自称天王,国号为大真,改年号为天泰。

古文:十一月,耶律留哥来朝,以其子斜阇入侍。

现代文:十一月,耶律留哥前来朝见,让他的儿子斜入朝侍奉太祖。

古文:史天祥讨兴州,擒其节度使赵守玉。

现代文:史天祥讨伐兴州,俘获兴州节度使赵守玉。

古文:十一年丙子春,还庐朐河行宫。

现代文:太祖十一年春,太祖返回庐朐河的行宫。

古文:张致陷兴中府,木华黎讨平之。

现代文:张致攻陷兴中府,木华黎讨伐、平定了他。

古文:秋,撒里知兀三摸合拔都鲁率师由西夏趋关中,遂越潼关,获金西安军节度使尼庞古薄鲁虎,拔汝州等郡,抵汴京而还。

现代文:秋,撒里知兀、三摸合、拔都鲁率军从西夏前往关中。于是越过潼关,俘获金国的西安军节度尼庞古蒲鲁虎,攻下汝州等郡,抵达汴京而返回。

古文:冬十月,薄鲜万奴降,以其子帖哥入侍。既而复叛,僣称东夏。

现代文:冬,十月,蒲鲜万奴归降,让他的儿子帖哥入朝侍奉太祖,不久之后又重新叛变,建伪号,称为东夏国。

古文:十二年丁丑夏,盗祁和尚据武平,史天祥讨平之,遂擒金将巢元帅以献。

现代文:太祖十二年夏,盗贼祁和尚占据武平,史天祥将他讨平,便擒住金国将领巢元帅献上去。

古文:察罕破金监军夹谷于霸州,金求和,察罕乃还。

现代文:察罕在霸州击败金国监军夹谷,金国求和,察罕便返回了。

古文:秋八月,以木华黎为太师,封国王,将蒙古、糺、汉诸军南征,拔遂城、蠡州。

现代文:秋,八月,任命木华黎为太师,封为国王,率领蒙古军、军、汉军南征金国,攻下遂城,蠡州。

古文:冬,克大名府,遂东定益都、淄、登、莱、濰、密等州。

现代文:冬,攻克大名府,于是平定东面的益都、淄州、登州、莱州、潍州、密州等州。

古文:是岁,秃满部民叛,命钵鲁完、朵鲁伯讨平之。

现代文:这一年,秃满部百姓叛乱,太祖命钵鲁完、朵鲁伯讨平叛乱。

古文:十三年戊寅秋八月,兵出紫荆口,获金行元帅事张柔,命还其旧职。

现代文:太祖十三年秋,八月,蒙古军出紫荆口,俘获金国代行元帅事务的张柔,太祖命令恢复他的旧职。

古文:木华黎自西京入河东,克太原、平阳及忻、代、泽、潞、汾、霍等州。

现代文:木华黎从西京进入河东,攻占太原、平阳以及忻州、代州、泽州、潞州、汾州、霍州等州。

古文:金将武仙攻满城,张柔击败之。

现代文:金国将领武仙进攻满城,张柔击败了他。

古文:是年,伐西夏,围其王城,夏主李遵顼出走西凉。

现代文:这一年,蒙古军征伐西夏,包围其王城,西夏国王李遵顼出逃到西凉。

古文:契丹六哥据高丽江东城,命哈真、札剌率师平之;高丽王皞遂降,请岁贡方物。

现代文:契丹的六哥占据高丽的江东城,太祖派哈真、札剌率军将他讨平;于是高丽国王王就投降了,请求每年进贡本地土产。

古文:十四年己卯春,张柔败武仙,降祁阳、曲阳、中山等城。

现代文:太祖十四年春,张柔击败武仙,迫使祁阳、曲阳、中山等城投降。

古文:夏六月,西域杀使者,帝率师亲征,取讹答剌城,擒其酋哈只儿只兰秃。

现代文:夏,六月,西域杀害蒙古使者,太祖亲自率军征讨,占领讹答剌城,擒获该城的酋长哈只儿只兰秃。

古文:秋,木华黎克岢岚、吉、隰等州,进攻绛州,拔其城,屠之。

现代文:秋,木华黎攻下岢州、岚州、吉州、隰州等州,进攻绛州,攻下该城,毁城屠杀百姓。

古文:十五年庚辰春三月,帝克蒲华城。

现代文:太祖十五年春,三月,太祖攻下蒲华城。

古文:夏五月,克寻思干城,驻跸也儿的石河。

现代文:夏,五月,太祖攻下寻思干城,驻跸在也儿的石河。

古文:秋,攻斡脱罗儿城,克之。

现代文:秋,进攻斡脱罗儿城,攻下该城。

古文:木华黎徇地至真定,武仙出降。

现代文:木华黎攻占的土地一直到真定,武仙便出城投降了。

古文:以史天倪为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行府事,仙副之。

现代文:太祖任命史天倪为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执掌府衙事务,武仙担任副元帅。

古文:东平严实籍彰德、大名、磁、洺、恩、博、滑、浚等州户三十万来归,木华黎承制授实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省事。

现代文:东平府的严实登记彰德、大名、磁州、氵名州、恩州、博州、滑州、浚州等州的民户三十万回归蒙古国,木华黎遵制授予严实金紫光禄大夫职衔,执掌尚书省事务。

古文:冬,金邢州节度使武贵降。

现代文:冬,金州邢州节度使武贵归降。

古文:木华黎攻东平,不克,留严实守之,撤围趋洺州,分兵徇河北诸郡。

现代文:木华黎进攻东平府,未能攻下,留下严实守候,自己撤除包围前往氵名州,分出部分兵力攻占河北各郡县。

古文:是岁,授董俊龙虎卫上将军、右副都元帅。

现代文:这一年,太祖授予董俊龙虎卫上将军、右副都元帅之职。

古文:十六年辛巳春,帝攻卜哈儿、薛迷思干等城,皇子术赤攻养吉干、八儿真等城,并下之。

现代文:太祖十六年春,太祖进攻卜哈儿、薛迷思干等城,皇子术赤进攻养吉干、八儿真等城,均攻下。

古文:夏四月,驻跸铁门关,金主遣乌古孙仲端奉国书请和,称帝为兄,不允。

现代文:夏,四月,太祖驻跸在铁门关,金国皇帝派遣乌古孙仲端奉上国书求和,尊称太祖为兄。太祖不答应。

古文:金东平行省事忙古弃城遁,严实入守之。

现代文:金国东平行省主官忙古弃城逃走,严实入城镇守。

古文:宋遣苟梦玉来请和。

现代文:宋朝派遣苟梦玉前来求和。

古文:夏六月,宋涟水忠义统辖石珪率众来降,以珪为济、兖、单三州总管。

现代文:夏,六月,宋朝涟水忠义统辖石石圭率领部下前来归降,太祖任命石圭为济州、兖州、单州三州总管。

古文:秋,帝攻班勒纥等城,皇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分攻玉龙杰赤等城,下之。

现代文:秋,太祖进攻班勒纥等城,皇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分头进攻玉龙杰赤等城,攻占了它们。

古文:冬十月,皇子拖雷克马鲁察叶可、马鲁、昔剌思等城。

现代文:冬,十月,皇子拖雷攻占马鲁察叶可、马鲁、昔剌思等城。

古文:木华黎出河西,克葭、绥德、保安、鄜、坊、丹等州,进攻延安,不下。

现代文:木华黎出兵河西地区,攻占葭县、绥德、保安、州、坊州、丹州等州县,进攻延安,未能攻下。

古文:十一月,宋京东安抚使张琳以京东诸郡来降,以琳为沧、景、滨、棣等州行都元帅。

现代文:十一月,宋朝的京东安抚使张琳率京东各县前来归降,太祖任命张琳为沧州、景州、滨州、棣州等州的代理都元帅。

古文:是岁诏谕德顺州。

现代文:这一年,太祖下诏招降德顺州。

古文:十七年壬午春,皇子拖雷克徒思、匿察兀儿等城,还经木剌夷国,大掠之,渡搠搠阑河,克也里等城。

现代文:太祖十七年春,皇子拖雷攻占徒思、匿察兀儿等城。回来的时候经过木剌夷国,大肆进行抢劫。渡过搠搠阑河,攻占也里等城。

古文:遂与帝会,合兵攻塔里寒寨,拔之。

现代文:于是和太祖会师,合军进攻塔里寒寨,攻占了它。

古文:木华黎军克乾、泾、邠、原等州,攻凤翔,不下。

现代文:木华黎的军队攻占了乾州、泾州、州、原州等州,又进攻凤翔,但没有攻下。

古文:夏,避暑塔里寒寨。

现代文:夏,太祖在塔里寒寨避暑。

古文:西域主札阑丁出奔,与灭里可汗合,忽都忽与战不利。

现代文:西域国王札阑丁出逃,与灭里可汗会合,忽都忽和他们交战,失利。

古文:帝自将击之,擒灭里可汗。札阑丁遁去,遣八剌追之,不获。

现代文:太祖亲自率军攻击他们,擒获灭里可汗;札阑丁逃走,太祖派八剌追赶他,没有追上。

古文:秋,金复遣乌古孙仲端来请和,见帝于回鹘国。

现代文:秋季,金国再次派遣乌古孙仲端前来求和,在回鹘国拜见太祖。

古文:帝谓曰: 我向欲汝主授我河朔地,令汝主为河南王,彼此罢兵,汝主不从。

现代文:太祖对他说 :我从前要你主子把河朔这片土地交给我,让你主子当河南王,彼此间罢兵停战,你主子不肯这样做。

**古文:今木华黎已尽取之,乃始来请耶? **

现代文:现在木华黎已经把这一带地方全部占领了,却又来求和么?

**古文:仲端乞哀,帝曰: 念汝远来,河朔既为我有,关西数城未下者,其割付我,令汝主为河南王,勿复违也。 **

现代文:乌古孙仲端乞怜哀告,太祖说: 想到你大老远跑来,河朔地区既然已经归我所有,那就把关西还没有攻下来的那几城割让给我罢!让你主子当河南王,再不要违抗我了。

古文:仲端乃归。

现代文:乌古孙仲端才回去了。

古文:金平阳公胡天祚以青龙堡降。

现代文:金国平阳公胡天作献出青龙堡归降。

古文:冬十月,金河中府来附,以石天应为兵马都元帅守之。

现代文:冬,十月,金国河中府前来归附,太祖命石天应为兵马都元帅镇守河中府。

古文:十八年癸未春三月,太师国王木华黎薨。

现代文:太祖十八年春,三月,太师、国王木华黎去世。

古文:夏,避暑八鲁弯川。皇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及八剌之兵来会,遂定西域诸城,置达鲁花赤监治之。

现代文:夏,太祖在八鲁弯川避暑,皇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及八剌的军队前来会师,于是平定了西域诸城,设立镇守官监督、治理这些城市。

古文:冬十月,金主珣殂,子守绪立。

现代文:冬,十月,金国皇帝完颜王旬死去,儿子完颜守绪被立为皇帝。

古文:是岁,宋复遣苟梦玉来。

现代文:这一年,宋朝再次派苟梦玉前来议和。

古文:十九年甲申夏,宋大名总管彭义斌侵河北,史天倪与战于恩州,败之。

现代文:太祖十九年夏,宋朝大名府总管彭义斌侵犯河北。史天倪在恩州和他交战,击败了他。

古文:是岁,帝至东印度国,角端见,班师。

现代文:这一年,太祖抵达东印度国,神兽 角端 出现,便班师返回。

古文:二十年乙酉春正月,还行宫。

现代文:太祖二十年春,正月,太祖返回行宫。

古文:二月,武仙以真定叛,杀史天倪。

现代文:二月,武仙据真定叛变,杀死史天倪。

古文:董俊判官李全亦以中山叛。

现代文:董俊的判官李全也占据中山叛变。

古文:三月,史天泽击仙走之,复真定。

现代文:三月,史天泽进攻武仙,赶走了他,收复了真定。

古文:夏六月,彭义斌以兵应仙,天泽御于赞皇,擒斩之。

现代文:夏,六月,彭义斌率军和武仙相呼应,史天泽在赞皇抗击他,擒获之后将他斩首。

古文:二十一年丙戌春正月,帝以西夏纳仇人实勒噶克繖昆及不遣质子,自将伐之。

现代文:太祖二十一年春,正月,由于西夏接纳太祖的仇人亦腊喝翔昆,又加上不把王子送来做人质,太祖亲自带兵讨伐西夏。

古文:二月,取黑水等城。

现代文:二月,占领黑水等城市。

古文:夏,避暑于浑垂山。

现代文:夏,太祖在浑垂山避暑。

古文:取甘、肃等州。

现代文:蒙古军攻占甘州、肃州等州。

古文:秋,取西凉府搠罗、河罗等县,遂逾沙陀,至黄河九渡,取应里等县。

现代文:秋,攻占西凉府的搠罗、河罗等县,于是越过沙漠,到达黄河九渡,攻占应里等县。

古文:九月,李全执张琳,郡王带孙进兵围全于益都。

现代文:九月,李全捉住张琳。郡王带孙进军至益都县包围李全。

古文:冬十一月庚申,帝攻灵州,夏遣嵬名令公来援。

现代文:冬,十一月初九,太祖进攻灵州,西夏派遣嵬名令公前来救援。

古文:丙寅,帝渡河击夏师,败之。

现代文:十五日,太祖渡过黄河进攻西夏军,击败了他们。

古文:丁丑,五星聚见于西南。

现代文:二十六日,有五颗星在西南方聚集在一起。

古文:驻跸盐州川。

现代文:太祖驻跸在盐州川。

古文:十二月,李全降。

现代文:十二月,李全投降。

古文:授张柔行军千户、保州等处都元帅。

现代文:授予张柔行军千户、保定等处都元帅之职。

古文:是岁,皇子窝阔台及察罕之师围金南京,遣唐庆责岁币于金。

现代文:这一年,皇子窝阔台及察罕的军队围困金国的南京汴京。派遣唐庆向金国追索岁贡钱款。

古文:二十二年丁亥春,帝留兵攻夏王城,自率师渡河攻积石州。

现代文:太祖二十二年春,太祖留下部分士卒进攻西夏的王城,自己率军渡过黄河进攻积石州。

古文:二月,破临洮府。

现代文:二月,进攻临洮府。

古文:三月,破洮、河、西宁二州。

现代文:三月,攻破洮州、河州、西宁州三州。

古文:遣斡陈那颜攻信都府,拔之。

现代文:派斡陈那颜进攻信都府,攻破了该城。

古文:夏四月,帝次龙德,拔德顺等州,德顺节度使爱申、进士马肩龙死焉。

现代文:夏,四月,太祖留驻在龙德,攻下德顺等州,德顺节度使爱申、进士马肩龙死于此役。

古文:五月,遣唐庆等使金。

现代文:五月,派遣唐庆等出使金国。

古文:闰月,避暑六盘山。

现代文:闰五月,太祖在六盘山避暑。

古文:六月,金遣完颜合周、奥屯阿虎来请和。

现代文:六月,金朝派遣完颜合州、奥屯阿虎前来求和。

古文:帝谓群臣曰: 朕自去冬五星聚时,已尝许不杀掠,遽忘下诏耶。

现代文:太祖对大臣们说 :自从去年五星聚集在一起,我已经答应不再杀戮劫掠,你们一下子就忘了所下的诏令么?

**古文:今可布告中外,令彼行人亦知朕意。 **

现代文:现在可以向国内外宣布,让那些过路人都知道我的意思。

古文:是月,夏主李晛降。

现代文:当月,西夏国王李日见投降。

古文:帝次清水县西江。

现代文:太祖驻留在清水县西江。

古文:秋七月壬午,不豫。

现代文:秋,七月初五,太祖身体不适。

古文:己丑,崩于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

现代文:二十日,太祖在隆艹里川哈老徒的行宫中去世。

古文:临崩谓左右曰: 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

现代文:临终时对侍奉在侧的人说 :金国的精锐部队在潼关,南面占据着连绵的山岭,北面以宽大的黄河为界,难以一下子攻破。

古文: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

现代文:如果向宋朝借路,宋、金之间是世代的仇敌,一定会答应我们的,那就可以派军队南下唐州、邓州,直捣汴京。

古文:金急,必征兵潼关。

现代文:金国的都城危急,一定会从潼关调兵来救援。

**古文: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弊,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 **

现代文:然而,几万士兵千里迢迢前去增援,人马必然疲劳困惫,即使到了也无法作战,我军就一定能击败他们了。

古文:言讫而崩,寿六十六,葬起辇谷。

现代文:说完就去世了,享年六十六岁。安葬在起辇谷。

古文:至元三年冬十月,追谥圣武皇帝。

现代文:世祖至元三年冬,十月,追加谥号为圣武皇帝。

古文:至大二年冬十一月庚辰,加谥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庙号太祖。

现代文:武宗至大二年冬,十一月初一,再追加谥号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庙号太祖。

古文:在位二十二年。

现代文:在位二十二年。

古文: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灭国四十,遂平西夏。

现代文:太祖皇帝性格深沉,有宏伟的谋略,用兵如神,因此能灭掉四十个国家,终于平定西夏。

古文:其奇勋伟迹甚众,惜乎当时史官不备,或多失于纪载云。

现代文:他奇特的功勋、伟大的业绩非常多,可惜当时没有设立史官,这些事迹大多没有记载下来。

古文:戊子年。是岁,皇子拖雷监国。

现代文:太祖崩后一年,由皇子拖雷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