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三

古文:◎文宗二天历二年春正月己未朔,立都督府,以总左、右钦察及龙翊卫。庚申,封知枢密院事火沙为昭武王。

现代文:天历二年春正月初一,设立都督府,以总管左、右钦察卫和龙翊卫。初二,封知枢密院事火沙为昭武王。

古文:床兀儿之子答邻答里袭父封为句容郡王。

现代文:床兀儿的儿子答邻答里承袭其父的封爵成为句容郡王。

古文:高丽国遣使来朝贺。

现代文:高丽国派遣使者来朝恭贺。

古文:遣前翰林学士承旨不答失里北还皇兄行在所,仍命太府太监沙剌班奉金、币以往。

现代文:派遣前任翰林学士承旨不答失里返还皇兄行在处所,又命太府太监沙剌班恭奉黄金币帛前往。

古文:辛酉,封朵列帖木儿复为楚王。

现代文:初三,册封朵列帖木儿再为楚王。

古文:高昌王铁木儿补化为中书左丞相,大司农王毅为平章政事,钦察台知枢密院事。

现代文:任命高昌王铁木儿补化为中书左丞相,大司农王毅为平章政事,钦察台知枢密院事。

古文:皇兄遣火里忽达孙、剌剌至京师。

现代文:皇兄明宗派遣火里忽达孙、剌剌到达京师。

古文:以伯帖木儿扈从有功,遣使以币帛百匹即行在赐之。

现代文:因伯帖木儿随驾扈从有功,派遣使者带百匹币帛前往行在处所赐给他。

古文:诸王浑都帖木儿薨,取其印及王傅印以赐斡即。

现代文:诸侯王浑都帖木儿逝世,取其王印与王傅之印赐给斡即。

古文:武宁王彻彻秃遣使来言皇兄启行之期。

现代文:武宁王彻彻秃派遣使者来告皇兄启程行进的日期。

古文:癸亥,燕铁木儿为御史大夫,太平王如故。

现代文:初五,燕铁木儿任职为御史大夫,太平王封爵照旧。

古文:赐鲁国大长公主钞二万锭营第宅。

现代文:赐给鲁国大长公主钱钞二万锭营建宅第。

古文:甲子,太白犯垒壁阵。

现代文:初六,金星凌犯垒壁阵。

古文:时享于太庙。

现代文:按时享祭于太庙。

古文:齐王月鲁帖木儿薨。

现代文:齐王月鲁帖木儿逝世。

**古文:乙丑,中书省言: 度支今岁刍槁不足,常例支给外,凡陈乞者,宜勿予。 **

现代文:初七,中书省上言说: 度支今年草料不足,除按常例支给之外,凡属陈请支给的不要答应。

古文:从之,仍命中书右丞彻里帖木儿总其事。

现代文:同意这项提议,照例命中书右丞撒帖木儿总管此事。

古文:丙寅,帝幸大崇恩福元寺。

现代文:初八,文宗临幸大崇恩福元寺。

古文:遣使赐西域诸王燕只吉台海东鹘二。

现代文:派遣使者赐给西域诸侯王燕只吉台海东鹘二只。

古文:戊辰,遣使献海东鹘于皇兄行在所。

现代文:初十,派遣使者奉献海东鹘于皇兄明宗行在处所。

古文:己巳,赐内外军士四万二千二百七十人钞各一锭。

现代文:十一日,赐给内外军士四万二千二百七十人钱钞各一锭。

古文:作佛事。

现代文:修作佛事。

古文:陕西告饥,赈以钞五万锭。

现代文:陕西行省报告饥荒,赈济钱钞五万锭。

古文:辛未,以册命皇后,告于南郊。

现代文:十三日,因册命皇后,告祭于南郊。

古文:赐豫王黄金印。

现代文:赐给豫王黄金之印。

古文:回回人户与民均当差役。

现代文:命回回族人户与民众平均分担差役。

**古文:中书省臣言: 近籍没钦察家,其子年十六,请令与其母同居;仍请继今臣僚有罪致籍没者,其妻有子,他人不得陈乞,亦不得没为官口。 **

现代文:中书省官员上言说 :近来抄查钦察家产,其子年龄十六岁,请让他与其妻母共同居住;按此例请今后官员有罪抄没家产者,其有子,他人不得陈请占有,也不得没收为官属奴仆。

古文:从之。

现代文:同意这项提议。

古文:壬申,遣近侍星吉班以诏往四川招谕囊加台。

现代文:十四日,派遣近侍星吉班持诏书前往四川招谕囊加台。

古文:癸酉,命中书省、宣徽院臣稽考近侍、宿卫廪给,定其名籍。

现代文:十五日,命令中书省及宣徽院官员检核考定近侍及宿卫人员的廪食供给情况,确定其名单账簿。

古文:以辽阳省蒙古、高丽、肇州三万户将校从逆,举兵犯京畿,拘其符印制敕。

现代文:因辽阳行省蒙古、高丽、肇州三万户府将校附从叛逆,起兵进犯京师地区,收缴其符印制敕。

古文:罢今岁柳林田狩。

现代文:罢免今年柳林行猎活动。

古文:复盐制每四百斤为引,引为钞三锭。

现代文:恢复盐制为每四百斤为一引,每引为钱钞三锭。

古文:四川囊加台乞师于镇西武靖王搠思班,搠思班以兵守关隘。

现代文:四川囊加台向镇西武靖王请求军马相助,搠思班率兵守其关隘。

古文:甲戌,复命太仆卿教化献海东鹘于皇兄行在所。

现代文:十六日,再次委派太仆卿教化进献海东鹘于皇兄行在之处。

古文:罢中瑞司。

现代文:撤销中瑞司。

古文:丙子,皇后媵臣张住童等七人授集贤侍讲学士等官。

现代文:十八日,皇后随嫁臣仆张住童等七人,被授予集贤侍讲学士等官职。

古文:丁丑,四川囊加台攻破播州猫儿垭隘,宣慰使杨延里不花开关纳之。

现代文:十九日,四川囊加台攻破播州猫儿垭要隘。播州宣慰史杨延里不花打开关门予以接纳。

古文:陕西蒙古军都元帅不花台者,囊加台之弟,囊加台遣使招之,不花台不从,斩其使。

现代文:陕西蒙古军都元帅不花台是囊加台的弟弟,囊加台派使者招呼他同叛朝廷,不花台不愿反叛,杀了派来的使者。

古文:中书省臣言: 朝廷赏赉,不宜滥及罔功。

现代文:中书省官员上言说: 朝廷赏赐,不应滥及无功之人。

**古文:鹰、鹘、狮、豹之食,旧支肉价二百余锭,今增至万三千八百锭;控鹤旧止六百二十八户,今增二千四百户。又,佛事岁费,以今较旧,增多金千一百五十两、银六千二百两、钞五万六千二百锭、币帛三万四千余匹;请悉拣汰。 **

现代文:鹰、鹘、狮、豹的肉食供应,旧例支给肉价二百多锭,现已增至一万三千八百锭;控鹤旧辖六百二十八户,现已增至二千四百户;另外,佛事活动每年的费用,和从前相比,增加黄金一千一百五十两、白银六千二百两、钱钞五万六千二百锭、币帛三万四千多匹;请分别加以减损。

古文:从之。

现代文:接受这项提议。

古文:中政院臣言,皇后日用所需,钞十万锭、币五万匹、绵五千斤。

现代文:中政院官员上言说,皇后日用所需钱财,计钞十万锭、币五万匹、棉五千斤。

古文:诏钞予所需之半,币给一万匹。

现代文:下诏钱钞给予所需的一半。币帛给予一万匹。

古文:赈大都路涿州房山、范阳等县饥民粮两月。

现代文:赈济大都路涿州房山、范阳等县饥民粮食两个月。

古文:己卯,以册命皇后,告于太庙。

现代文:二十一日,因册命皇后,告祭于太庙。

古文:庚辰,赐潜邸说书刘道衡等四人官从七品,薛允等十六人官从八品。

现代文:二十二日,赐予潜邸说书艺人刘道衡等四人官阶为从七品,薛允等十六人官阶为从八品。

古文:辛巳,起复中书左丞史惟良为御史中丞。上都官吏,惟初入仕及骤升者黜之,余听叙复。

现代文:二十三日,起复中书左丞史惟良官职为御史中丞,上都官员,除初次入仕为官及破格提升者予以罢黜外,其余的听任起复原职。

古文:以御史台赃罚钞三百锭赐教坊司撒剌儿。

现代文:将御史台赃罚钞三百锭赐予教坊司撒剌儿。

古文:壬午,以陕西行台御史大夫阿不海牙为中书平章政事。

现代文:二十四日,任命陕西行台御史大夫阿不海牙为中书平章政事。

古文:皇兄遣常侍孛罗及铁住讫先至京师,赏以金、币、居宅,仍遣内侍秃教化如皇兄行在所。

现代文:皇兄明宗派遣常侍孛罗与铁住讫先到京师,赏赐他们黄金、币帛和居宅,照旧派遣内侍秃教化前往皇兄行在处所。

古文:播州杨万户引四川贼兵至乌江峰,官军败之;八番元帅脱出亦破乌江北岸贼兵,复夺关口。

现代文:播州杨万户引导四川贼兵到达乌江峰,官军将其击败。八番宣抚司元帅脱出也攻破乌江北岸贼兵,重新夺回关口。

古文:诸王月鲁帖木儿统蒙古、汉人、答剌罕诸军及民丁五万五千,俱至乌江。

现代文:诸王月鲁帖木儿统率蒙古、汉人、答剌罕等军及民壮五万五千人,都进至乌江岸边。

古文:癸未,遣宣靖王买奴往行在所。

现代文:二十五日,派遣宣靖王买奴前往行在所。

古文:丙戌,皇兄明宗即皇帝位于和宁之北。

现代文:二十八日,皇兄明宗在和宁以北地方即皇帝位。

古文:四川囊加台焚鸡武关大桥,又焚栈道。

现代文:四川囊加台焚毁鸡武关大桥,还焚毁栈道。

古文:命中书省录江陵、汴梁郡县官扈从者三十四人,并升其阶秩。

现代文:命令中书省登记江陵、汴梁地方官扈从有功者三十四人,全都升其官阶品秩。

古文:陕西大饥,行省乞粮三十万石、钞三十万锭,诏赐钞十四万锭,遣使往给之。

现代文:陕西发生大饥荒,行省官员请求调拨粮食三十万石、钱钞三十万锭;下诏赐予钱钞十四万锭,派遣使者前往分发。

古文:大同路言,去年旱且遭兵,民多流殍,命以本路及东胜州粮万三千石,减时直十之三赈粜之。

现代文:大同路官员上言说,去年干旱,且遭兵祸,人民多流亡甚至饿死。下令将本路及东胜州粮食一万三千石,按当时粮价的十分之三减价出售予以赈济。

古文:奉元蒲城县民王显政五世同居,卫辉安寅妻陈氏、河间王成妻刘氏、冀宁李孝仁妻寇氏、濮州王义妻雷氏、南阳郄二妻张氏、怀庆阿鲁辉妻翟氏皆以贞节,并旌其门。

现代文:奉元路蒲城县平民王显政一家五世同居,卫辉路安寅之妻陈氏、河间路王成之妻刘氏、冀宁路李孝仁之妻寇氏、濮州王义之妻雷氏、南阳府郄二之妻张氏、怀庆路阿鲁辉之妻翟氏都因贞节之行,一并旌表其门。

古文:二月己丑,曲赦四川囊加台。

现代文:二月初二,宽赦四川囊加台。

古文:庚寅,燕铁木儿复为中书右丞相。

现代文:初三,燕铁木儿再次出任中书右丞相。

古文:立缮工司,掌织御用纹绮,秩正三品。

现代文:设立缮工司,职掌纺织御用纹绮,品秩为正三品。

古文:辛卯,帝御大明殿,册命皇后雍吉剌氏。

现代文:初四,文宗临御大明殿,册命皇后雍吉剌氏。

古文:广西思明路军民总管黄克顺来贡方物。

现代文:广西思明路军民总管黄克顺前来进贡当地物品。

古文:壬辰,囊加台据鸡武关,夺三义、柴关等驿。

现代文:初五,囊加台占据鸡武关,夺取三叉、柴关等驿站。

古文:癸巳,遣翰林侍讲学士曹元用祀孔子于阙里。

现代文:初六,派遣翰林侍讲学士曹元用在阙里地方祭祀孔子。

古文:囊加台以书诱巩昌总帅汪延昌。

现代文:囊加台用书信招诱巩昌总帅江延昌。

古文:丙申,命中书省、翰林国史院官祀太祖、太宗、睿宗御容于普庆寺。

现代文:初九,命令中书省及翰林国史院官员在普庆寺祭祀太祖、太宗、睿宗御容。

古文:丁酉,遣晋邸部曲之在京师者还所部。

现代文:初十,遣返留在京师的原晋邸部曲回原部落。

古文:囊加台以兵至金州,据白土关,陕西行省督军御之。

现代文:囊加台率兵到达金州,占领白土关,陕西行省官员督率军马进行抵御。

**古文:枢密院言: 囊加台阻兵四川,其乱未已,请命镇西武靖王搠思班等皆调军,以湖广行省官脱欢、别薛、孛罗及郑昂霄总其兵进讨。 **

现代文:枢密院官员上言说: 囊加台举兵于四川,其乱还没终止,请命令镇西武靖王搠思班等全都调发军马,而以湖广行省官员脱欢、别薛、孛罗及郑昂霄总率其兵进讨。

古文:从之。

现代文:接受这项提议。

古文:戊戌,命察罕脑儿宣慰使撒忒迷失将本部蒙古军,会镇西武靖王等讨四川。

现代文:十一日,命令察罕脑儿宣慰使撒忒迷失率领本部蒙古军马,会合镇西武靖王等人征讨四川。

古文:诸佣雇者,主家或犯恶逆及侵损己身,许诉官,余非干己,不许告讦,著为制。

现代文:凡受雇佣者,主人犯下十恶叛逆及伤害己身之事,方许告官,其余不干己事,不许告状生事,并将此意著为法令。

古文:颁行《农桑辑要》及《栽桑图》。

现代文:颁行《农桑辑要》及《栽桑图》。

古文:辛丑,中书省议追尊皇妣亦乞烈氏曰仁献章圣皇后,唐兀氏曰文献昭圣皇后,命有司具册宝。

现代文:十四日,中书省官员商议追尊皇妣亦乞烈氏为仁献章圣皇后,唐兀氏为文献昭圣皇后,命令有关衙门具办册宝。

古文:建游皇城佛事。

现代文:做游皇城佛事。

古文:云南行省蒙通蒙算甸土官阿三木,开南土官哀放,八百媳妇、金齿、九十九洞、银沙罗甸,咸来贡方物。

现代文:云南行省蒙通蒙算甸土官阿三木,开南土官哀放,八百媳妇、金齿、九十洞、银沙罗甸等处,都来进贡当地物产。

古文:癸卯,赐吴王木楠子、西宁王忽答的迷失、诸王那海罕、阔儿吉思金银有差。

现代文:十六日,赐予吴王木楠子、西宁王忽答的迷失、诸侯王那海罕、阔儿吉思金银不等。

古文:丙午,囊加台分兵逼襄阳,湖广行省调兵镇播州及归州。

现代文:十九日,囊加台分兵进逼襄阳,湖广行省官员调兵镇守播州与归州。

古文:己酉,荧惑犯井宿。

现代文:二十二日,火星凌犯井宿。

**古文:辛亥,帝谓廷臣曰: 撒迪还,言大兄已即皇帝位。凡二月二十一日以前除官者,速与制敕;后凡铨选,其诣行在以闻。 **

现代文:二十四日,文宗对朝廷官员说: 撒迪回京,说皇兄已即皇帝之位,凡二月二十一日以前任命的官员,赶快给予制书敕令。以后凡是铨选官员,都要送行在处所报批。

古文:庐州路合肥县地震。

现代文:庐州路合肥县发生地震。

古文:壬子,命有司造行在帐殿。

现代文:二十五日,命令有关部门建造行在所需帐殿。

古文:癸丑,诸王月鲁帖木儿等至播州,招谕土官之从囊加台者,杨延里不花及其弟等皆来降。

现代文:二十六日,诸王侯月鲁帖木儿等到达播州,招谕随从囊加台的土官,杨延里不花及其兄弟等人全来投诚。

古文:甲寅,立奎章阁学士院,秩正三品,以翰林学士承旨忽都鲁都儿迷失、集贤大学士赵世延并为大学士,侍御史撒迪、翰林直学士虞集并为侍书学士,又置承制、供奉各一员。

现代文:二十七日,设立奎章阁学士院,品秩为正三品,任命翰林学士承旨忽都鲁都儿迷失、集贤大学士赵世延并为大学士,侍御史撒迪、翰林直学士虞集并为侍书学士,还设置承制、供奉官各一员。

古文:更铸钞版,仍毁其刓者。

现代文:重新铸造钞版,照旧销毁损伤了的旧版。

古文:调河南、江浙、江西、山东兵万一千,及左右翼蒙古侍卫军二千,讨四川。

现代文:调发河南、江浙、江西及山东一万一千人,与左右翼蒙古侍卫军二千人,征讨四川。

古文:乙卯,置银沙罗甸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现代文:二十八日,设置银沙罗甸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古文:丙辰,奉元临潼、咸阳二县及畏兀儿八百余户告饥,陕西行省以便宜发钞万三千锭赈咸阳,麦五千四百石赈临潼,麦百余石赈畏兀儿,遣使以闻,从之。

现代文:二十九日,奉元路临潼、咸阳二县及畏兀儿八百多户报告饥荒,陕西行省官员先行调发钱钞一万三千锭赈济咸阳,麦子五千四百石赈济临潼,麦子百余担赈济畏吾儿,遣使奏闻朝廷,朝廷表示同意。

古文:永平、大同二路,上都云需两府,贵赤卫,皆告饥,永平赈粮五万石,大同赈粜粮万三千石,云需府赈粮一月,贵赤卫赈粮二月。

现代文:永平、大同二路,上都云需两府,贵赤卫,都来报告饥荒。永平路赈济粮食五万石,大同路赈济平卖粮食一万三千石,云需府赈济粮食一个月,贵赤卫赈济粮食两个月。

古文:真定平山县、河间临津等县、大名魏县,有虫食桑,叶尽,虫俱死。

现代文:真定路平山县,河间路临邑、宁津等县,大名路魏县,有虫食桑叶,结果桑叶被吃尽,虫也一并死掉。

古文:三月辛酉,遣燕铁木儿奉皇帝宝于明宗行在所,仍命知枢密院事秃儿哈帖木儿、御史中丞八即剌,翰林直学士马哈某、典瑞使教化的、宣徽副使章吉、佥中政院事脱因、通政使那海、太医使吕廷玉、给事中咬驴、中书断事官忽儿忽答、右司郎中孛别出、左司员外郎王德明、礼部尚书八剌哈赤等从行。

现代文:三月初四,派遣燕铁木儿恭奉皇帝之宝前往明宗行在处所,照惯例命令知枢密院事秃儿哈帖木儿、御史中丞八即剌、翰林直学士马哈某、典瑞使教化的、宣徽副使章吉、佥中政院事脱因、通政使那海、太医使吕迁玉、给事中咬驴、中书断事官忽儿忽答、右司郎中孛别出、左司员外郎王德明、礼部尚书八剌哈赤等随同前往。

古文:复命有司奉金千五百两、银七千五百两、币帛各四百匹及金腰带二十,诣行在所,以备赐予。

现代文:又命令有关部门备办黄金一千五百两、白银七千五百两、币帛各为四百匹,及金制腰带二十条,前赴行在处所,以备赏赐之用。

**古文:帝命廷臣曰: 宝玺既北上,继今国家政事,其遣人闻于行在所。 **

现代文:文宗下令朝廷官员说: 宝印既已北上,今后凡属国家政事,都应派人前往行在处所奏闻。

古文:癸亥,命有司造乘舆服御,北迎大驾。

现代文:初六,命令有关部门修造乘舆服御之物,北上迎接明宗大驾。

古文:改潜邸所幸诸路名:建康曰集庆,江陵曰中兴,琼州曰乾宁,潭州曰天临。

现代文:将潜邸临幸的各路改名:建康为集庆路,江陵为中兴路,琼州为乾宁安抚司,潭州为天临路。

古文:甲子,减大官羊直。

现代文:初七,削减太官羊价费用。

古文:丙寅,跃里帖木儿自行在还,谕旨曰: 朕在上都,宗王、大臣必皆会集,有司当备供张。

现代文:初九,跃里帖木儿从行在所回京,传谕圣旨: 我在上都,宗王、大臣必定都来会集,有关部门应当准备供应物品。

古文:上都积贮,已为倒剌沙所耗,大都府藏,闻亦悉虚。

现代文:上都积贮之物,已被倒剌沙耗费殆尽,大都府库所藏,听说也已空虚。

**古文:供亿如有不足,其以御史台、司农司、枢密、宣徽、宣政等院所贮充之。 **

现代文:供应如有不足的话,就把御史台、司农司、枢密、宣徽、宣政等院所贮藏的东西拿出充用。

古文:蒙古饥民之聚京师者,遣往居庸关北,人给钞一锭、布一匹,仍令兴和路赈粮两月,还所部。

现代文:蒙古族饥民聚集京师者,遣往居庸关以北地区,每人给予钱钞一锭、布一匹,照旧例令兴和路官员赈济两个月的粮食,使之返还原属部落。

古文:戊辰,云南诸王答失不花、秃坚不花及平章马思忽等集众五万,数丞相也儿吉尼专擅十罪,将杀之。

现代文:十一日,云南诸王答失不花、秃坚不花及行省平章马思忽等人,集众五万,数说行省丞相也儿吉尼专擅十罪,准备加以杀害。

古文:也儿吉尼遁走八番,答失不花等伪署参知政事等官。

现代文:也儿吉尼逃往八番,答失不花等人伪署参知政事等官职。

古文:己巳,命改集庆潜邸,建大龙翔集庆寺,以来岁兴工。

现代文:十二日,下令改造集庆路潜邸,兴建大龙翔集庆寺,准备第二年动工。

古文:辛未,监察御史与紥鲁忽赤等官录囚。

现代文:十四日,监察御史与扎鲁铁赤等官员审讯囚徒。

古文:壬申,以去冬无雪,今春不雨,命中书及百司官分祷山川群祀。

现代文:十五日,因去冬不降雪,今春不下雨,命令中书省及各部门官员分别祭祀山川诸神祈祷雨水。

古文:设奎章阁授经郎二员,职正七品,以勋旧、贵戚子孙及近侍年幼者肄业。

现代文:设置奎章阁授经郎官二员,官职为正七品,以勋旧大臣与贵戚之子孙和近侍年幼者任其职,习其业。

古文:甲戌,旧赐笃麟帖木儿平江田百顷,官尝收其租米,诏特予之。

现代文:十七日,从前赐予笃麟帖木儿平江路农田一百顷,官府曾征收其租米,下诏特地给予他。

古文:开辽阳酒禁。

现代文:开放辽阳酒禁。

古文:乙亥,置行枢密院,以山东都万户也速台儿知行枢密院事,与湖广、河南两省官进兵平四川,也速台儿以病不往。

现代文:十八日,设置行枢密院,任命山东都万户也速台儿知行枢密院事,与湖广、河南两行省官员进兵平定四川,也速台儿因病不能前往。

古文:命明里董阿为蒙古巫觋立祠。

现代文:命令明里董阿为蒙古族巫觋建立祠堂。

古文:丁丑,文献昭圣皇后神御殿月祭,特命如列圣故事。

现代文:二十日,在文献昭圣皇后神御殿举行月祭,特命按列宗列祖旧例办理。

古文:僧、道、也里可温、术忽、合失蛮为商者,仍旧制纳税。

现代文:僧、道、也里可温、术忽、答失蛮做生意者,仍按旧制缴纳赋税。

古文:丙戌,囊加台所遣守隘碉门安抚使布答思监等降于云南行省。

现代文:二十九日,囊加台所遣把守碉门要隘的安抚使布答思监等人降于云南行省。

古文:丁亥,雨土,霾。

现代文:三十日,刮大风,降沙土。

古文:夏四月己丑,时享于太庙。

现代文:夏四月初二,按时享祭于太庙。

古文:辛卯,命跃里铁木儿、王不怜吉台代也速台儿讨四川,不怜吉台以母老辞,同佥枢密院事傅岩起请往,从之。

现代文:初四,命令跃里铁木儿、王不怜吉台代替也速台儿征讨四川,不怜吉台以母老为由推辞这项任命,同佥枢密院事傅岩起请前往从征,同意这项请求。

古文:壬辰,匠官年七十者,许致仕。

现代文:初五,匠官年满七十者,允许退休。

古文:浚漷州漕运河。

现代文:疏浚氵郭州运粮河道。

古文:甲午,四番卫士各分五十人直东宫。

现代文:初七,西番卫士各分五十人直宿东宫。

古文:丁酉,给钞万锭,为集庆大龙翔寺置永业。

现代文:初十,给予钱钞一万锭,为集庆大龙翔寺置办永业。

古文:戊戌,以陕西久旱,遣使祷西岳、西镇诸祠。

现代文:十一日,因陕西久旱不雨,派遣使者祷祭西岳、西镇等祠庙。

古文:赐卫士万三千人钞,人八十锭。

现代文:赐予卫士一万三千人钱钞,每人八十锭。

古文:四番卫士旧以万人为率,至是增三千人。

现代文:四番卫士旧例员额一万人,至此增加三千人。

古文:己亥,湖广行省参知政事孛罗奉诏至四川,赦囊加台等罪,囊加台等听诏,蜀地悉定,诸省兵皆罢。

现代文:十二日,湖广行省参知政事孛罗奉诏到达四川,赦免囊加台等人罪过,囊加台等人接受诏书,蜀地全都平定,各行省兵马都撤了回去。

古文:癸卯,明宗遣武宁王彻彻秃、中书平章政事哈八儿秃来锡命,立帝为皇太子,命仍置詹事院,罢储庆司。

现代文:十六日,明宗派遣武宁王彻彻秃、中书平章政事哈八儿秃前来赐命,立文宗为皇太子,命照例设置詹事院,撤销储庆司。

古文:陕西诸路饥民百二十三万四千余口,诸县流民又数十万,先是尝赈之,不足;行省复请令商贾入粟中盐,富家纳粟补官,及发孟津仓粮八万石及河南、汉中廉访司所贮官租以赈,从之。

现代文:陕西各路饥民一百二十三万四千多口,各县流民还有数十万人,先前曾加以赈济而不足;行省官员再次奏请,令商贾纳粮而与之盐,富户纳粮而与之官职,并调发孟津仓库粮食八万石及河南、汉中廉访司所贮藏的官府租米予以赈济,同意这项奏请。

古文:德安府屯田饥,赈粮千石。

现代文:德安府屯田处发生饥荒,赈济粮食一千石。

古文:常德、澧州、慈利州饥,赈粜粮万石。

现代文:常德路与澧州路慈利州饥荒,赈济平卖粮食一万石。

古文:赈卫辉路饥民万七千五百余户。

现代文:赈济卫辉路饥民一万七千五百多户。

古文:丙午,封孛罗不花为镇南王。

现代文:十九日,封孛罗不花为镇南王。

古文:占腊国来贡罗香木及象、豹、白猿。

现代文:真腊国来使进贡罗香木和象、豹、白猿。

古文:戒翰林、典瑞两院官,不许互相奏请玺书以护其家。

现代文:告诫翰林院、典瑞院官员,不得互相奏请玺书以保护其家。

古文:诸王分邑达鲁花赤受代,不得仍留官所,其父兄所居官,子弟不得再任。

现代文:诸侯王封地达鲁花赤交卸其职后,不得仍旧留居官所,其父兄所任官职,子弟不得继任。

古文:辛亥,赈邓州诸县被兵逃户粮三千六百石。

现代文:二十四日,赈济邓州各县遭受兵祸的逃户粮食三千六百石。

古文:壬子,赈通州诸县被兵之民粮两月,被俘者四千五百一十人,命辽阳行省督所属簿录,护送归其家。

现代文:二十五日,赈济通州各县遭受兵祸的民户粮食两个月,被俘获的四千五百一十人,命令辽阳行省督促所属进行登记,护送他们返回家乡。

古文:丙辰,行在所遣只儿哈郎等至京师。

现代文:二十九日,行在所派遣只儿哈郎等人来到京师。

古文:河南廉访司言: 河南府路以兵、旱民饥,食人肉事觉者五十一人,饿死者千九百五十人,饥者一万七千四百余人。

现代文:河南廉访司上言说 :河南府路因兵祸、旱灾造成饥荒,饥民食人肉被发觉者五十一人,饿死者一千九百五十人,受饥者二万七千四百多人。

**古文:乞弛山林川泽之禁,听民采食,行入粟补官之令,及括江淮僧道余粮以赈。 **

现代文:请放松山林川泽的禁令,听任人民采食,推行纳粮补官的政策,并征集江淮地区僧道寺观余粮加以赈济。

古文:从之。

现代文:同意这项奏请。

**古文:江浙行省言: 池州、广德、宁国、太平、建康、镇江、常州、湖州、庆元诸路及江阴州饥民六十余万户,当赈粮十四万三千余石。 **

现代文:江浙行省上言说 :池州、广德、宁国、太平、建康、镇江、常州、湖州、庆元等路及江阴州共有饥民六十多万户,应当赈济粮食十四万三千多石。

古文:从之。

现代文:也予以批准。

古文:诸王忽剌答儿言黄河以西所部旱蝗,凡千五百户,命赈粮两月。

现代文:诸侯王忽剌答儿上言说黄河以西所部发生旱蝗灾害,受灾者共一千五百户,下令赈济粮食两个月。

古文:大都、兴和、顺德、大名、彰德、怀庆、卫辉、汴梁、中兴诸路,泰安、高唐、曹、冠、徐、邳诸州,饥民六十七万六千余户,赈以钞九万锭、粮万五千石。

现代文:大都、兴和、顺德、大名、彰德、怀庆、卫辉、汴梁、中兴等路,泰安、高唐、曹州、冠州、徐州、邳州等州,共有饥民六十七万六千多户,用钱钞九万锭、粮食一万五千石予以赈济。

古文:大都宛平县,保定遂州、易州,赈粮一月,靖州赈粜粮九千八百石。

现代文:大都路宛平县,保定路遂州、易州赈济粮食一个月。靖州赈济平卖粮食九千八百石。

古文:濮州鄄城县蚕灾,大宁兴中州、怀庆孟州、庐州无为州蝗。

现代文:濮州鄄城县蚕灾。大宁路兴中州、怀庆路孟州、庐州路无为州蝗虫成灾。

古文:广西獠寇古县。

现代文:广西蛮夷进犯吉县。

古文:五月丁巳朔,复赐鲁国大长公主钞二万锭,以构居第。

现代文:五月初一,再次赐予鲁国大长公主钱钞两万锭,以建造宅第。

古文:赐燕铁木儿祖父纪功碑铭。

现代文:赐予燕铁木儿祖父纪功碑铭。

古文:水达达路阿速古儿千户所大水。

现代文:水达达路阿速古儿千户所发大水。

古文:己未,遣翰林学士承旨阿邻帖木儿北迎大驾。

现代文:初三,派遣翰林学士承旨阿邻帖木儿北迎明宗大驾。

古文:命司天监翙星。

现代文:命令司天监祭星。

古文:昌王八剌失里还镇。

现代文:昌王八剌失里返回镇所。

古文:庚申,太白犯鬼宿积尸气。

现代文:初四,金星凌犯鬼宿积尸气星云。

古文:癸亥,复遣翰林学士承旨斡耳朵迎大驾。

现代文:初七,再派翰林学士承旨斡耳朵往迎明宗大驾。

古文:乙丑,命有司给行在宿卫士衣粮及马刍豆。

现代文:初九,命令有关部门供给行在所宿卫战士衣粮及马匹草及豆料。

古文:以储庆司所贮金三十锭、银百锭,建大承天护圣寺。

现代文:用储庆司所贮藏的黄金三十锭,白银一百锭,建造大承天护圣寺。

古文:给皇子宿卫之士千人钞,四番宿卫增为万三千人,至是又增千人。

现代文:给予皇子宿卫之士一千人钱钞,四番宿卫已增到一万三千人,到此时又增加一千人。

古文:甲戌,命中书省臣拟注中书六部官,奏于行在所。

现代文:十八日,命令中书省官员拟定中书六部官员名单,奏闻于行在所。

古文:乙亥,幸大圣寿万安寺,作佛事于世祖神御殿,又于玉德殿及大天源延圣寺作佛事。

现代文:十九日,临幸大圣寿万安寺,在世祖神御殿修作佛事,又在玉德殿及大天源延圣寺修作佛事。

古文:丙子,武宁王彻彻秃、中书平章政事哈八儿秃至自行在所,致立皇太子之命。

现代文:二十日,武宁王彻彻秃、中书平章政事哈八儿秃从行在所来到京师,传达册立皇太子之命。

古文:赐彻彻秃金五百两,余有差。

现代文:赐予彻彻秃黄金五百两,其余人员多寡不一。

古文:改储庆使司为詹事院。

现代文:改储庆使司名称为詹事院。

古文:伯颜、铁木儿补化及江南行台御史大夫阿儿思兰海牙、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曹立,并为太子詹事;又除副詹事、詹事丞及断事官、家令司、典宝、典用、典医等官。

现代文:伯颜、铁木儿补化及江南行台御史大夫阿儿思兰海牙、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曹立,并为太子詹事;还任命了副詹事、詹事丞及断事官、家令司、典宝、典用、典医等官员。

古文:丁丑,帝发京师,北迎明宗皇帝。

现代文:二十一日,文宗从京师出发,北迎明宗皇帝大驾。

古文:戊寅,次于大口。

现代文:二十二日,到达大口。

古文:征诸王鼎八入朝。

现代文:征召诸侯王鼎八入朝。

古文:庚辰,次香水园。

现代文:二十四日,进驻香水园。

古文:置江淮财赋都总管府,秩正三品,隶詹事院。

现代文:设置江淮财赋都总管府,品秩为正三品,隶属于詹事院。

古文:陕西行省言: 凤翔府饥民十九万七千九百人,本省用便宜赈以官钞万五千锭。

现代文:陕西行省官员上言说 :凤翔府饥民有十九万七千九百人,本省临时权变用官钞一万五千锭予以赈济。

**古文:又,丰乐八屯军士饥,死者六百五十人,万户府军士饥者千三百人,赈以官钞百三十锭。 **

现代文:另外,丰乐八处屯田军士饿死者有六百五十人,万户府军士受饥者一千三百人,用官钞一百三十锭予以赈济。

古文:从之。

现代文:同意这种做法。

古文:给保定路定兴驿车马,又赈被兵之民百四十五户粮一月,真定路民被兵者二千七百四十八户,亦命赈之。

现代文:给予保定路定兴驿车马,还赈济遭兵祸之民一百四十五户粮食一个月。真定路平民遭受兵祸者有二千七百四十八户,也下令予以赈济。

古文:上都迭只诸位宿卫士及开平县民被兵者,并赈以粮。

现代文:上都迭只诸位宿卫军士及开平县平民遭受兵祸者,都有粮食进行赈济。

古文:大名路蚕灾。

现代文:大名路蚕灾。

古文:六月丁亥朔,明宗遣近侍马驹、塔台、别不花至。

现代文:六月初一,明宗派遣近侍马驹、塔台、别不花前来。

古文:丁酉,铁木儿补化以旱乞避宰相位,有旨谕之曰: 皇帝远居沙漠,未能即至京师,是以勉摄大位。

现代文:十一日,铁木儿补化因旱灾请求退避宰相之位,有圣旨晓谕他说 :因皇帝远居沙漠地区,不能迅速来到京师,所以我勉力代其大位。

古文:今亢阳为灾,皆予阙失所致。

现代文:现在发生旱灾,都是因我行事阙失所造成。

**古文:汝其勉修厥职,祗修实政,可以上答天变。 **

现代文:你应勉力尽其职责,办好实政,就可以上答天变告诫之意了。

古文:仍命驰奏于行在。

现代文:照例命令将此事快马奏闻于行在所。

古文:己亥,江浙行省言,绍兴、庆元、台州、婺州诸路饥民凡十一万八千九十户。

现代文:十三日,江浙行省上言说,绍兴、庆元、台州、婺州等路饥民共十一万八千九十户。

古文:乙巳,命中书省逮系也先捏以还。

现代文:十九日,命令中书省将也先捏逮捕回来。

古文:丙午,永平屯田府所隶昌国诸屯大风骤雨,平地出水。

现代文:二十日,永平屯田府所属的昌国等屯因狂风暴雨袭击,致使平地发水。

古文:丁未,太白昼见。

现代文:二十一日,金星白天出现。

古文:庚戌,次于上都之六十里店。

现代文:二十四日,进驻上都路的六十里店。

古文:辛亥,陕西行台御史孔思迪言: 人伦之中,夫妇为重。

现代文:二十五日,陕西行台御史孔思迪上言说: 人伦之中,以夫妇一伦为重。

古文:比见内外大臣得罪就刑者,其妻妾即断付他人,似与国朝旌表贞节之旨不侔、夫亡终制之令相反。

现代文:近来闻知内外大臣犯罪处决者,其妻妾随即断付他人,似乎与我朝旌表贞节的旨意不相符合,与夫亡后终身守制之令正好相反。

古文:况以失节之妇配有功之人,又与前贤所谓 娶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 之意不同。

现代文:何况将失节之妇配给有功之人,又和前贤所说的 娶失节者以配自身也是自身失节 之意不同。

古文:今后凡负国之臣籍没奴婢财产,不必罪其妻子。

现代文:今后凡叛国之臣,抄没奴婢财产,而不必罪其妻子。

古文:当典刑者,则孥戮之,不必断付他人,庶使妇人均得守节。

现代文:犯刑法者,则予以捕杀,不必断付他人,以使妇人都能守其贞节。

**古文:请著为令。 **

现代文:请将此意著为法令。

古文:壬子,海运粮至京师,凡百四十万九千一百三十石。

现代文:二十六日,海运粮食到达京师,共一百四十万九千一百石。

古文:是月,陕西雨。

现代文:这一月,陕西下了雨。

古文:赐凤翔府岐阳书院额。

现代文:赐予凤翔府岐阳书院匾额。

古文:书院祀周文宪王,仍命设学官,春秋释奠,如孔子庙仪。

现代文:该书院祭祀周文宪王,照例命令设置学官,春秋二季举行释奠活动,仿照孔庙礼仪。

古文:明宗遣吏部尚书别儿怯不花还京师。

现代文:明宗派遣吏部尚书别儿怯不花返回京师。

古文:命中书集老臣议赈荒之策。

现代文:命令中书省招集年长官员商议救荒的办法。

古文:时陕西、河东、燕南、河北、河南诸路流民十数万,自嵩、汝至淮南,死亡相藉,命所在州县官以便宜赈之。

现代文:当时陕西、河东、燕南、河北、河南各路有流民十九万人,自嵩州、汝州直至淮南一带,死亡者相枕藉,命令所在州县官员,可用权宜办法予以赈济。

古文:顺元、思、播州诸驿,因兵兴,马多羸毙,驿户贫乏,令有司市马补之。

现代文:顺元、思州、播州各处驿站,因兵起以后,马多伤损,驿户贫困,命令有关部门买马予以补充。

古文:益都莒、密二州春水,夏旱蝗,饥民三万一千四百户,赈粮一月。

现代文:益都路莒州、密州两处春季发水灾,夏季发生旱灾、蝗灾,饥民有三万一千四百户,赈济粮食一个月。

古文:陕西延安诸屯,以旱免征旧所逋粮千九百七十石。

现代文:陕西延安各屯田处,因旱灾免征从前所欠税粮一千九百七十石。

古文:永平屯田府昌国、济民、丰赡诸署,以蝗及水灾,免今年租。

现代文:永平屯田府所辖的昌国、济民、丰赡等署,因蝗灾及水灾的缘故,免除今年租粮。

古文:汴梁蝗,卫辉蚕灾,峡州旱,淮东诸路、归德府徐、邳二州大水。

现代文:汴梁路蝗灾。卫辉路桑蚕受灾。峡州旱灾。淮东各路与归德府徐州、邳州发大水。

古文:秋七月丙辰朔,日有食之。丁巳,次上都之三十里店。

现代文:秋七月初一,发生日食。初二,进驻上都路的三十里店。

古文:宗仁卫屯田大水,坏田二百六十顷。

现代文:宗田卫屯田处发大水,毁坏农田二百六十顷。

古文:戊午,大都之东安、蓟州、永清、益津、潞县,春夏旱,麦苗枯;六月壬子雨,至是日乃止,皆水灾。

现代文:初三,大都路东安、蓟州、永清、益津、潞县,春夏发生旱灾,麦苗枯槁;六月二十六日开始降雨,到七月初一才停止,各处都发生水灾。

古文:己未,更定迁徙法:凡应徙者,验所居远近,移之千里,在道遇赦,皆得放还;如不悛再犯,徙之本省不毛之地,十年无过,则量移之;所迁人死,妻子听归土著。

现代文:初四,重新定立迁徙之法:凡应迁徙者,检查所居地区的远近情况,移于千里之外,在道上遇到赦免时,都可放回原居住地;如不悔改再犯过失,迁移到本行省所辖的不毛之地,十年无过失,则酌情迁移到条件较强一些的地区;被迁移者死亡,其妻子儿女听其回归原籍。

古文:著为令。

现代文:将此条著为律令。

古文:征京师僧道商税。

现代文:征收京师僧道寺观的商税。

古文:癸亥,太白经天。

现代文:初八,金星经过天空。

古文:丙子,帝受皇太子宝。

现代文:二十一日,文宗接受皇太子之宝。

古文:辛巳,发诸卫军六千完京城。

现代文:二十六日,征发各卫军士六千人修整京师城墙。

古文:冀宁阳曲县雨雹,大者如鸡卵。

现代文:冀宁路阳曲县降冰雹,大的有鸡蛋大小。

古文:令诸王封邑达鲁花赤,推择本部年二十五以上、识达治体、廉慎无过者以充,或有冒滥,罪及王傅。

现代文:命令诸侯王封地达鲁花赤官,推选本部落年满二十五岁以上,通晓治政大体、廉洁谨慎无过失者担任;如有冒滥情况发生,就对王傅治罪。

古文:遣使以上尊、腊羊、钞十锭至大都国子监,助仲秋上丁释奠。

现代文:派遣使者携上尊、腊羊及钱钞十锭到大都国子监,帮助办理仲秋月上丁日的释奠活动。

古文:以淮安海宁州、盐城、山阳诸县去年水,免今年田租。

现代文:因淮安路海安州、盐城、山阳等县去年发生水灾,免除今年田租。

古文:真定、河间、汴梁、永平、淮安、大宁、庐州诸属县及辽阳之盖州蝗。

现代文:真定、河间、汴梁、永平、淮安、大宁、庐州等路属县与辽阳路所辖的盖州蝗虫成灾。

古文:八月乙酉朔,明宗次于王忽察都。

现代文:八月初一,明宗进驻于王忽察都地方。

古文:丙戊,帝入见,明宗宴帝及诸王、大臣于行殿。

现代文:初二,文宗入见明宗皇帝,明宗在行殿中宴请文宗及诸王、大臣。

古文:庚寅,明宗崩,帝入临哭尽哀。

现代文:初六,明宗皇帝突然逝世,文宗入临哭泣,很是悲哀。

古文:燕铁木儿以明宗后之命,奉皇帝宝授于帝,遂还。

现代文:燕铁木儿托明宗皇后之命,奉皇帝之宝授于文宗,随即回返。

古文:壬辰,次孛罗察罕,以伯颜为中书左丞相,依前太保;钦察台、阿儿思兰海牙、赵世延并中书平章政事;甘肃行省平章朵儿只为中书右丞;中书参议阿荣、太子詹事丞赵世安并中书参知政事;前右丞相塔失铁木儿、知枢密院事铁木儿补化及上都留守铁木儿脱并为御史大夫。

现代文:初八,驻扎于孛罗察罕,任命伯颜为中书左丞相,照旧为太保;钦察台、阿儿思兰海牙、赵世延并为中书平章政事;甘肃行省平章朵儿只为中书右丞;中书参议阿荣、太子詹事丞赵世安并为中书参知政事;前任右丞相塔失铁木儿、右枢密院事铁木儿补化及上都留守铁木儿脱并为御史大夫。

古文:癸巳,帝至上都。

现代文:初九,文宗到达上都。

古文:乙未,赐护守大行皇帝山陵官、御史大夫孛罗等钞有差。

现代文:十一日,赐予守护大行皇帝山陵官、御史大夫孛罗等人钱钞不一。

古文:焚四川伪造盐、茶引。

现代文:焚毁四川行省伪造的盐引和茶引。

古文:丙申,监察御史徐奭言: 天下不可一日无君,神器不可一时而旷。

现代文:十二日,监察御史徐上言说: 天下不可一天没有君主,皇位也不能空旷一刻。

**古文:先皇帝奄弃臣庶已逾数日,伏望圣上早正宸极,以安亿兆之心,实宗社无疆之福。 **

现代文:先皇帝告别臣民已过了好几天,希望圣上早登大位,以安亿万民众之心,这也是宗庙社稷无穷无尽的福份。

古文:流诸王忽剌出于海南。

现代文:流放诸王忽剌出于海南。

古文:丁酉,命阿荣、赵世安提调通政院事,一切给驿事皆关白然后给遣。

现代文:十三日,命令阿荣、赵世安提调通政院事,一切给予驿递的事项都得告知后才予以发遣。

古文:戊戌,四川囊加台以指斥乘舆,坐大不道弃市。

现代文:十四日,四川囊加台因指斥皇上,坐违逆不道之罪被处决。

古文:己亥,帝复即位于上都大安阁,大赦天下,诏曰:

现代文:十五日,文宗在上都大安阁再次即皇帝之位。大赦天下,并下诏书说:

古文:朕惟昔上天启我太祖皇帝肇造帝业,列圣相承。

现代文: 从前是上天引导我家太祖皇帝始创帝王基业,之后,各位圣主递相承袭。

古文:世祖皇帝既大一统,即建储贰,而我裕皇天不假年,成宗入继,才十余载。

现代文:我世祖皇帝既已大一统天下,随即册立储贰之君,而我裕宗皇帝因上天不延长其年岁而未能登基,以致成宗入继大统,当权十余年即逝世。

古文:我皇考武宗归膺大宝,克享天心,志存不私,以仁庙居东宫,遂嗣宸极。

现代文:故我皇考武宗皇帝接受大宝,得到上天的佑护,而怀有不私天下之心,以仁宗居东宫之位,遂使仁宗登临大位。

古文:甫及英皇,降割我家。

现代文:传位于英宗皇帝之后,天忽降祸于我皇家。

古文:晋邸违盟构逆,据有神器,天示谴告,竟陨厥身。

现代文:晋邸竟然违背盟誓造成凶逆,从而据有天子之位,而上天示变谴告,终于送了性命。

古文:于是宗戚旧臣,协谋以举义,正名以讨罪,揆诸统绪,属在眇躬。

现代文: 这时,宗室贵戚以及勋旧臣子,共同谋划以起义兵,正定名份以讨罪人,考察皇室统绪,注目在我身上。

古文:朕兴念大兄播迁朔漠,以贤以长,历数宜归,力拒群言,至于再四。

现代文:我念及皇兄远居于朔漠之地,无论凭贤德还是凭年长,皇位都应归属于他;故力拒众人之言,一而再,再而三,推辞好多次。

古文:乃曰艰难之际,天位久虚,则众志弗固,恐隳大业。

现代文:可群臣说在此艰难之际,皇位久虚,恐会毁害皇家大事。

古文:朕虽从请而临御,秉初志之不移,是以固让之诏始颁,奉迎之使已遣。

现代文:我虽接受群臣的请求而临御天下,仍保持初意而不改变,所以尽力推让的诏书刚一颁发,奉迎皇兄的使节就随即派出。

古文:寻命阿剌忒纳失里、燕铁木儿奉皇帝宝玺,远迓于途。

现代文:不久便命阿剌忒纳失里和燕铁木儿恭奉皇帝宝玺,远迎于途。

古文:受宝即位之日,即遣使授朕皇太子宝。

现代文:皇兄接受宝玺即皇帝位的当天,就派遣使者授予我皇太子之宝。

古文:朕幸释重负,实获素心,乃率臣民北迎大驾。

现代文:我自幸脱释重担,能满足平素的心意,于是率领内外臣民,北上迎接皇帝大驾。

古文:而先皇帝跋涉山川,蒙犯霜露,道里辽远,自春徂秋,怀艰阻于历年,望都邑而增慨,徒御弗慎,屡爽节宣。

现代文:而先皇帝因长途跋涉山川道路,蒙受霜露侵凌,加上路途遥远,从春到秋,历尽艰难而越年,望都邑而增添感慨,徒御不够谨慎,屡违节气所宜。

古文:信使往来,相望于道路,彼此思见,交切于衷怀。

现代文:两边信使往来不绝,相望于路途之上,彼此皆思会面,情真意切出自内心。

古文:八月一日,大驾次王忽察都,朕欣瞻对之有期,独兼程而先进,相见之顷,悲喜交集。

现代文:八月初一这天,皇帝大驾进驻王忽察都地方,我因指日即可见面而欣喜,便加快速度先行进发,相见之时,悲喜交集。

古文:何数日之间,而宫车弗驾,国家多难,遽至于斯!

现代文:不想几天之后,皇帝竟然撒手而去,国家多灾多难,转眼竟至于此!

古文:念之痛心,以夜继旦。

现代文:想起这事便令人痛心不已,昼夜不安。

古文:诸王、大臣以为祖宗基业之隆,先帝付托之重,天命所在,诚不可违,请即正位,以安九有。

现代文: 诸王与大臣认为祖宗基业不可忽略,先皇帝的付托不可轻视,天命所在,诚不可违,奏请早日正位,以安天下。

古文:朕以先皇帝奄弃方新,摧怛何忍;衔哀辞对,固请弥坚,执谊伏阙者三日,皆宗社大计,乃以八月十五日即皇帝位于上都,可大赦天下,自天历二年八月十五日昧爽以前,罪无轻重,咸赦除之。

现代文:我因先皇帝逝世不久,悲伤不忍,含哀推辞,而群臣固请即位之意更坚,执此意伏阙下达三天之久,所陈说者都是有关宗庙社稷的大计,于是于八月十五日即皇帝位于上都。可以大赦天下,从天历二年八月十五日天亮以前算起,罪过不分轻重,一律予以赦免。 啊!

古文:於戏!戡定之余,莫急乎与民休息;丕变之道,莫大乎使民知义。

现代文:祸患平定之后,没有比推行让人民休养生息的政策更急迫的事了;转变世风的方法,没有比使民众懂得道义更为重要的了。

古文:亦惟尔中外大小之臣,各究乃心,以称朕意。

现代文:这就要靠你们这些内外大小官员,各尽其心,以合我意了。

古文:庚子,命阿荣、赵世安督造建康龙翔集庆寺。

现代文:八月十六日,命令阿荣、赵世安监督建造建康地方的龙翔集庆寺。

古文:辛丑,立宁徽寺,掌明宗宫分事。

现代文:十七日,设立宁徽寺,掌管明宗宫分事务。

古文:壬寅,以钞万锭、币帛二千匹,供明宗后八不沙费用。

现代文:十八日,拨钱钞一万锭、币帛二千匹,供给明宗皇后八不沙使用。

古文:升奎章阁学士院秩正二品,更司籍郎为群玉署,秩正六品。

现代文:将奎章阁学士院升格,品秩为正二品,改司籍郎为群玉署,品秩为正六品。

古文:癸卯,幸世祖所御幄殿祓祭。

现代文:十九日,临幸世祖皇帝所御幄殿举行除灾求福的祭祀活动。

古文:禁凡送诸王、驸马恩赐者,毋受金币,犯者以赃论;或以衣、马为赠者听。

现代文:禁止为诸侯王、驸马送恩赐钱物的人接受金、币,违犯者按贪赃罪论处;如以衣服、马匹赠送,则可接受。

古文:遣道士苗道一、吴全节修醮事于京师,毛颖远祭遁甲神于上都南屏山、大都西山。

现代文:调遣道士苗道一、吴全节在京师修醮事活动,毛颖达在上都南屏山、大都西山祭祀遁甲神。

古文:甲辰,命司天监及回回司天监翙星。

现代文:二十日,命令司天监与回回司天监祭星。

古文:中书省臣言: 祖宗故事,即位之初,必恩赉诸王、百官。

现代文:中书省官员上言说: 根据祖宗旧例,即位之初,必定恩赏诸王与百官。

**古文:比因兵兴,经费不足,请如武宗之制,凡金银五锭以上减三之一,五锭以下全畀之,又以七分为率,其二分准时直给钞。 **

现代文:近年因兵起,所需经费不足,请按武宗的办法,凡赏赐金银五锭以上者削减三分之一,五锭以下者全给。另外以七分为标准,其中二分按当时市价给予钞票。

古文:制可。

现代文:文宗表示同意。

古文:遣钦察台先还京师,经理政务;燕铁木儿、阿荣留上都,监给恩赉金币。

现代文:派遣钦察台先行返回京师,处理政务;燕铁木儿、阿荣留驻上都,监督分发恩赏的金、币。

古文:以仁宗、英宗潜邸宿卫士二百人还大都,备直宿。

现代文:调仁宗、英宗潜邸宿卫军士二百人返回大都,以备轮值宿卫。

古文:乙巳,立艺文监,秩从三品,隶奎章阁学士院;又立艺林库、广成局,皆隶艺文监。

现代文:二十一日,设立艺文监,秩为从三品,隶属于奎章阁学士院;还设立了艺林库、广成局,都隶属于艺文监。

古文:赐御史中丞史惟良沛县地五十顷。

现代文:赐予御史中丞史惟良沛县田地五十顷。

古文:发诸卫军浚通惠河。

现代文:征发各卫军士疏浚通惠河。

古文:丙子,自庚子至是日,昼雾夜晴。

现代文:二十二日,从十六日至这一天,白天起雾夜晚转晴。

古文:封牙纳失里为辽王,以故辽王脱脱印赐之。

现代文:册封牙纳失里为辽王,赐给他前辽王脱脱之印。

古文:出官米五万石,赈粜京师贫民。

现代文:拿出官米五万石,赈济减价卖给京师贫民。

古文:丁未,以马紥儿台为上都留守。

现代文:二十三日,任命马扎儿台为上都留守。

古文:马紥儿台前为陕西行台侍御史,坐涂毁诏书得罪,以其兄伯颜有功,故特官之。

现代文:马扎儿台从前曾任陕西行台侍御史,坐涂毁诏书之事得罪,因其兄伯颜有功,所以特意加以封官。

古文:戊申,封诸王宽彻为肃王。

现代文:二十四日,册封诸侯王宽彻为萧王。

古文:己酉,车驾发上都。

现代文:二十五日,文宗车驾从上都出发。

古文:赐明宗北来卫士千八百三十人各钞五十锭,怯薛官十二人各钞二百锭;赐诸部曲出征者币帛人各二匹,遣还。

现代文:赐予跟随明宗北来的卫士一千八百三十人钱钞各五十锭,怯薛官十二人钱钞各二百锭。赐予各部曲随同出征者币、帛每人各二匹遣还。

古文:冀宁之忻州兵后荐饥,赈钞千锭。

现代文:冀宁路所辖的忻州兵乱后出现饥荒,赈济钱钞一千锭。

古文:庚戌,改詹事院为储政院,伯颜兼储政使,中政使哈撒儿不花、太子詹事丞霄云世月思、前储庆使姚炜并储政使。

现代文:二十六日,将詹事院改为储政院,命伯颜兼任储政使,中政使哈撒儿不花、太子詹事丞霄云世月思、前任储庆使姚炜并为储庆使。

古文:河东宣慰使哈散托朝贺为名,敛所属钞千锭入己,事觉,虽会赦,仍征钞还其主。

现代文:河东宣慰使哈散假托朝贺为由,收敛所属钱钞一千锭据为己有,事情败露,虽遇上大赦,仍征缴钱钞归还原主。

古文:敕自今有以朝贺敛钞者,依枉法论罪。

现代文:敕令今后凡属以朝贺为名收敛钱钞者,按贪赃枉法罪论处。

古文:癸丑,征吴王泼皮及其诸父木楠子赴京师。

现代文:二十九日,征召吴王泼皮及其叔父木楠子前来京师。

古文:甲寅,置隆祥总管府,秩正三品,总建大承天护圣寺工役。

现代文:三十日,设置隆祥总管府,品秩为正三品,总管建造大承天护圣寺的工役。

古文:监察御史劾: 前丞相别不花昔以赃罢,天历初因人成功,遂居相位。

现代文:监察御史弹劾说 :前任丞相别不花从前因赃罪罢免,天历初年因人成功,遂居于相位。

古文:既矫制以买驴家赀赐平章速速,又与速速等潜呼日者推测圣算。

现代文:既假托制命将买驴家资赐予平章速速,又和速速等人暗地招呼日者推测圣算。

**古文:今奉诏已释其罪,宜窜诸海岛,以杜奸萌。 **

现代文:现在根据诏令已赦免其罪,应将其流放到海岛上去,以杜绝奸萌。

**古文:帝曰: 流窜海岛,朕所不忍,其并妻子置之集庆。 **

现代文:文宗说: 流放海岛,我不忍心,可将他及其妻子儿女一同安置集庆路。

古文:河南府路旱、疫,又被兵,赈以本府屯田租及安丰务递运粮三月。

现代文:河南府路发生旱灾、瘟疫,又遭兵祸,将本府屯田租米与安丰务递运粮食予以赈济三个月。

古文:莒、密、沂诸州,饥民采草木实,盗贼日滋,赈以米二万一千石,并赈晋宁路饥民钞万锭。

现代文:莒州、密州、沂州等处饥民靠采摘草木果实为生,盗贼活动日益滋盛,赈济粮米二万一千石,并赈济晋宁路饥民钱钞一万锭。

古文:大名、真定、河间诸属县及湖、池、饶诸路旱,保定之行唐县蝗。

现代文:大名、真定、河间诸路属县及湖州、池州、饶州诸路干旱。保定路所辖的行唐县发生蝗灾。

古文: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夫人为护国保宁王妃。

现代文: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夫人为护国保宁王妃。

古文:九月乙卯朔,作佛事于大明殿、兴圣、隆福诸宫。

现代文:九月初一,在大明殿、兴圣宫、隆福宫等处做佛事活动。

古文:市故宋太后全氏田为大承天护圣寺永业。

现代文:买已故宋太后全氏田产为大承天护圣寺永业。

古文:戊午,赐武宁王彻彻秃金百两、银五百两,西域诸王燕只吉台金二千五百两、银万五千两,钞币有差。

现代文:初四,赐予武宁王彻彻秃黄金百两、白银五百两,西域诸侯王燕只吉台黄金二千五百两、白银一万五千两,钞、币等数目不一。

古文:己未,立龙翔、万寿营缮提点所、海南营缮提点所,并秩正四品,隶隆祥总管府。

现代文:初五,设立龙翔、万寿营缮提点所、海南营缮提点所,官秩皆为正四品,隶属于隆祥总管府。

古文:庚申,加封故领诸路道教事张留孙为上卿、大宗师、辅成赞化保运神德真君。

现代文:初六,加封故领诸路道教事张留孙为上卿、大宗师、辅成赞化保运神德真君。

古文:辛酉,凡往明宗所送宝官吏,越次超升者皆从黜降。

现代文:初七,凡往明宗行在所送宝的官员,越秩超升者全都加以黜降。

古文:赈甘肃行省沙州、察八等驿钞各千五百锭。

现代文:赈济甘肃行省沙州、察八等处驿站钱钞各为一千五百锭。

古文:癸亥,敕宣徽院所储金、银、钞、币,百司毋得奏请。

现代文:初九,敕令宣徽院所储存的金、银、钞、币,各官府不得奏请提用。

古文:甲子,赐云南乌撒土官禄余、曲靖土官举精衣各一袭。

现代文:初十,赐给云南乌撒土官禄余、曲靖土官举精衣服各一件。

古文:丁卯,大驾至大都。

现代文:十三日,文宗车驾到达大都。

古文:戊辰,敕翰林国史院官同奎章阁学士采辑本朝典故,准《唐》、《宋会要》,著为《经世大典》。

现代文:十四日,敕令翰林国史院官员会同奎章阁学士一道采辑本朝典故,按照《唐会要》、《宋会要》的体例,编著《经世大典》。

古文:召威顺王宽彻不花赴阙。

现代文:征召威顺王宽彻不花入朝。

古文:敕: 使者颁诏赦,率日行三百余里。

现代文:下敕令说 :使者颁布诏书赦令,以日行三百多里为标准。

**古文:既受命,逗留三日及所至饮宴稽期者治罪,取赂者以枉法论。 **

现代文:既已受命,逗留三天以及所到之处饮宴误期者予以治罪。收取贿赂者按贪赃枉法罪论处。

古文:辛未,以控鹤士二十人赐宣靖王买奴。

现代文:十七日,将控鹤军士二十人赐给宣靖王买奴。

古文:监察御史劾奏: 知枢密院事塔失帖木儿阿附倒剌沙,又与王禅举兵犯阙。

现代文:监察御史劾奏说 :知枢密院事塔失帖木儿阿谀附合倒剌沙,又和王禅一道兴兵冒犯朝廷。

**古文:今既待以不死,而又付之兵柄,事非便。 **

现代文:现在既优待以不杀,又将兵权授予他,这样办很不妥当。

古文:诏罢之。

现代文:于是下诏罢免其职。

古文:壬申,怯薛官武备卿定住特授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十八日,怯薛官武备卿定住特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官阶。

古文:癸酉,帝御大明殿,受诸王、百官朝贺。

现代文:十九日,文宗临御大明殿,接受诸王与百官朝贺。

古文:铁木迭儿诸子锁住等,明宗尝敕流于南方,燕铁木儿言,锁住天历初有劳于国,请各遣还田里,从之。

现代文:铁木迭儿诸子锁住等,明宗曾敕令流放于南方。燕铁木儿上言说 :锁住在天历初年曾经为国建立过功劳,请把他们遣还田里。

古文:甲戌,命江浙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

现代文:接受这项提议。二十日,命令江浙行省第二年漕运粮食二百八十万石发赴京师。

古文:广西思明州土官黄宗永遣其子来贡虎、豹、方物。

现代文:广西思明州土官黄宗永派其子前来进贡虎、豹及当地物产。

古文:乙亥,史惟良上疏言: 今天下郡邑被灾者众,国家经费若此之繁,帑藏空虚,生民凋瘵,此政更新百废之时。

现代文:二十一日,史惟良上疏说: 当今天下路府州县受灾者众多,国家经费所需却是如此繁重,库藏空虚,民生凋敝,这正是百废更新的时候。

古文:宜遵世祖成宪,汰冗滥蚕食之人,罢土木不急之役,事有不便者,咸厘正之。

现代文:应遵守世祖皇帝既定的制度。淘汰冗散不尽职的人员,停建并非急务的土木工程,办事有不便民的,全都加以改正。

古文:如此则天灾可弭,祯祥可致。

现代文:这样的话,就能使天灾停止,吉祥到来。

**古文:不然,将恐因循苟且,其弊渐深,治乱之由,自此而分矣。 **

现代文:不这样做,恐怕会因循苟且,使其弊日渐加深,天下治乱的由来,将会自此而分别了。

古文:帝嘉纳之。

现代文:文宗高兴地接受这项意见。

古文:丙子,改太禧院为太禧宗禋院。

现代文:二十二日,将太禧院改为太禧宗院。

古文:立温州路竹木场。

现代文:设立温州竹木场。

古文:以卫辉路旱,罢苏门岁输米二千石。

现代文:因卫辉路干旱,免除苏门今年输米二千石。

古文:铁木儿补化加录军国重事。

现代文:铁木儿补化加录军国重事之衔。

古文:以翰林学士承旨也儿吉尼、元帅梁国公都列捏并知行枢密院事。

现代文:任命翰林学士也儿吉尼、元帅梁国公都列捏并为知枢密院事。

古文:立卫候司,秩正四品,隶储政院。

现代文:设立卫候司,品秩为正四品,隶属于储政院。

古文:赈陕西临潼等二十三驿各钞五百锭。

现代文:赈济陕西临潼等处二十三所驿站钱钞各五百锭。

古文:论也先捏以不忠不敬,伏诛。

现代文:审论也先捏不忠不敬之罪,予以处决。

古文:岚、管、临三州所居诸王八剌马、忽都火者等部曲,乘乱为寇,遣省、台、宗正府官往督有司捕治之。

现代文:岚州、管州、临州三处所居诸王八剌马,忽都火者等人所辖部曲乘乱为寇,派遣省、台及宗正府官员前往督率有关部门进行捕治。

古文:壬午,伯颜以病在告,居赤城,遣使召赴阙。

现代文:二十八日,伯颜先前因病告假,居于赤城,这一天派遣使者招他入朝。

古文:封知枢密院事燕不邻为兴国公,以大司农卿燕赤为司徒。

现代文:封知枢密院事燕不邻为兴国公。任命大司农卿燕赤为司徒。

古文:癸未,建颜子庙于曲阜所居陋巷。

现代文:二十九日,兴建颜子庙于曲阜城内所居陋巷。

古文:上都西按塔罕、阔干忽剌秃之地,以兵、旱,民告饥,赈粮一月。

现代文:上都西边按塔罕、阔干忽剌秃地区,因兵祸与干旱,民众报告饥情,赈济粮食一个月。

古文:冬十月甲申朔,帝服衮冕,享于太庙。

现代文:冬十月初一,文帝穿戴礼服礼帽,享祭于太庙。

古文:丙戌,命钦察台兼领度支监,遣镇南王孛罗不花还镇杨州。

现代文:初三,命令钦察台兼管度支监。遣发镇南王孛罗不花还镇扬州。

古文:禁奉元、永平酿酒。

现代文:禁止奉元路、永平路酿酒。

古文:戊子,知枢密院事昭武王火沙知行枢密院事。

现代文:初五,命令知枢密院事昭武王火沙知行枢密院事。

古文:己丑,立大承天护圣寺营缮提点所,秩正五品;又立大都等处、平江等处田赋提举司二,秩从五品;皆隶隆祥总管府。

现代文:初六,设立大承天护圣寺营缮提点所,品秩为正五品;还设立大都等处、平江等处田赋提举司二所,品秩为从五品;全都隶属于隆祥总管府。

古文:辛卯,燕铁木儿率群臣请上尊号,不许。

现代文:初八,燕铁木儿率领群臣请求加上尊号,不予批准。

古文:云南行省立元江等处宣慰司。

现代文:云南行省设立元江等处宣慰司。

古文:申饬海道转漕之禁。

现代文:申饬海道转漕的禁令。

古文:籍四川囊加台家产,其党杨静等皆夺爵,杖一百七,籍其家,流辽东。

现代文:籍没四川囊加台的家产;其党徒杨静等人全都剥夺爵位,杖责一百零七板,籍没其家资,流放到辽东地区。

古文:封太禧宗禋使秃坚帖木儿为梁国公。

现代文:封太禧宗使秃坚帖木儿为梁国公。

古文:甲午,以登极恭谢,遣官代祀于南郊、社稷。

现代文:十一日,因即位恭谢神明,派遣官员代为祭祀于南郊及社稷坛。

古文:中书省臣言: 旧制,朝官以三十月为一考,外任则三年为满。

现代文:中书省臣上言说 :按旧制规定,在朝官员以三十月为一考,外任官员则以三年为满。

古文:比年朝官率不久于其职,或数月即改迁,于典制不类,且治迹无从考验。

现代文:近年来朝官多不久任其职,有的人只几个月便改迁其职,不合于典章制度,而且其政绩无从检查。

**古文:请如旧制为宜。 **

现代文:请遵旧制办理为宜。

**古文:敕: 除风宪官外,其余朝官,不许二十月内迁调。 **

现代文:传下敕令说 :除掌风宪官员以外,其余朝官,不许在二十月以内迁调。

**古文:监察御史劾奏: 吏部尚书八剌哈赤,先除陕西行台侍御史,避难不行。 **

现代文:监察御史劾奏说 :吏部尚书八剌哈赤,先前曾被任为陕西行台侍御史,躲避艰难而不赴任。

古文:罢之。

现代文:予以罢免。

**古文:丙申,中书省臣言: 臣等谨集枢密院、御史台、翰林、集贤院、奎章阁、太常礼仪院、礼部诸臣僚,议上大行皇帝尊谥曰翼献景孝皇帝,庙号明宗,国言谥号曰护都笃皇帝。 **

现代文:十三日,中书省臣上言说: 我等恭谨地会集枢密院、御史台、翰林国史院、集贤院、奎章阁、太常礼仪院、礼部各位官员,商议加上大行皇帝尊谥为翼献景孝皇帝,庙号为明宗,蒙古国语谥号为护都笃皇帝。

古文:是日,奉玉册、玉宝于太庙,如常仪。

现代文:这天,按通常礼仪,恭奉玉册、玉宝于太庙。

古文:命江西、湖广分漕米四十万石,以纾江浙民力;给钞十五万锭,赈陕西饥民。

现代文:命令江西、湖广二行省分担漕米四十万石,以减轻江浙民众负担。给予钱钞十五万锭,赈济陕西饥民。

古文:己亥,加封天妃为护国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赐庙额曰灵慈,遣使致祭。

现代文:十六日,加封天妃为护国庇民广流福惠明著天妃,赐予庙宇匾额为灵慈,派遣使者进行祭祀。

古文:申饬都水监河防之禁。

现代文:申饬都水监河堤禁令。

古文:辛丑,遣使括勘内外郡邑官久次事故应代者,岁终上名于中书省。

现代文:十八日,派遣使者巡查内外路府州县官员久任或因故缺任应代者,年终时报上名姓于中书省。

古文:以怯怜口诸色民匠总管府及所属诸司隶徽政院者,悉隶储政院。

现代文:将怯怜口诸色民匠总管府及所属各部门原隶属于徽政院者,全都改隶于储政院。

古文:发中政院财赋总管府粮储在江南者赴京师,以助经费,验时直以钞还之。

现代文:调发中政院财赋总管府储存在江南地区的粮食进京,以助经费之用,按市价以钞票还付其值。

古文:诸王、公主、官府、寺观拨赐田租,除鲁国大长公主听遣人征收外,其余悉输于官,给钞酬其直。壬寅,弛陕西山泽之禁以与民。

现代文:十九日,放松陕西山泽的禁令以便民。

古文:大宁路地震。

现代文:大宁路发生地震。

古文:癸卯,命道士苗道一建醮于长春宫。

现代文:二十日,命道士苗道一在长春宫修醮事。

古文:改琼州军民安抚司为乾宁军民安抚司,升定安县为南建州,隶海北元帅府,以南建洞主王官知州事,佩金符,领军民。

现代文:将琼州军民安抚司改名为乾宁军民安抚司。将安定县升格为南建州,隶属于海北元帅府,任命南建洞主王官知州事,佩挂金符,管领军民。

古文:监察御史劾奏: 张思明在仁宗朝,阿附权臣铁木迭儿,间谍两宫,仁宗灼见其奸,既行黜降。

现代文:监察御史劾奏说 :张思明在仁宗朝时,阿谀附合权臣铁木迭儿,探查两宫动静,仁宗皇帝洞见其奸恶,已经将他罢黜。

古文:及英宗朝铁木迭儿再相,复援为左丞,稔恶不悛,竟以罪废。

现代文:到英宗朝时铁木迭儿再次任相,又授引他为中书左丞,一贯为恶而不知悔改,结果因罪废免。

**古文:今又冒居是官,宜从黜罢。 **

现代文:现在他又来冒居这个官职,应予以罢黜。

古文:诏罢之。

现代文:下诏罢免其官。

古文:敕刑部尚书察民之无赖者惩治之。

现代文:敕令刑部尚书查实民户中的刁滑者予以惩治。

古文:甲辰,畏兀僧百八人作佛事于兴圣殿。

现代文:二十一日,畏兀儿僧众一百零八人在兴圣殿修作佛事。

古文:戊申,以江淮财赋都总管府隶储政院,供皇后汤沐之用。

现代文:二十五日,将江淮财赋都总管府隶属于储政院,以供皇后个人私用。

古文:作佛事于广寒殿。

现代文:在广寒殿做佛事活动。

古文:征朵朵、王士熙等十二人于贬所,放还乡里。

现代文:征召朵朵、王士熙等十二人于管谪处所,放他们返回故里。

古文:庚戌,以亲祀太庙礼成,诏天下。

现代文:二十六日,因亲祀太庙礼完成,下诏天下。

古文:罢大承天护圣寺工役。

现代文:停建大承天护圣寺工役。

古文:囚在狱三年疑不能决者,释之。

现代文:在押囚犯因缺乏证据不能定罪者,释放回家。

古文:民间拖欠官钱无可追征者,尽行蠲免。

现代文:民间拖欠官府钱物无法追缴者,全都予以蠲免。

古文:命通政院官分职往所在官司,佥补逃亡驿户。

现代文:命令通政院官员前往所在官府签补已逃亡的驿户。

古文:大都至上都并塔思哈剌、旭麦怯诸驿,自备首思,供给繁重,天历三年官为应付。

现代文:大都至上都沿途以及塔思哈剌、旭麦怯诸驿站,自备诸物,供给繁重,天历三年,由官府代为应付其职。

古文:免征奉元路民间商税一年,命所在官司设置常平仓。

现代文:免征奉元路民间商税一年,命令所在官府设置常平仓储粮。

古文:云南八番为囊加台所诖误,反侧未安者,并贳其罪。

现代文:云南八番因囊加台受牵连,反侧不安者,全都宽免其罪。

古文:免各处煎盐灶户杂泛夫役二年。

现代文:免除各处煎盐灶户各类夫役二年。

古文:遣使代祀岳渎山川。

现代文:派遣使者代为祭祀岳渎山川之神。

古文:免永平屯田总管府田租,申禁天下私杀马牛。

现代文:免除永平屯田总管府应缴田租。申令禁止天下私自宰杀马牛。

古文:明宗乳媪夫斡耳朵,在武宗时为大司徒,仁宗朝拘其印。

现代文:明宗乳母的丈夫斡耳朵,在武宗时曾为大司徒,仁宗时朝廷纠缴其印。

古文:燕铁木儿以为言,诏给还之。

现代文:燕铁木儿说明此事,下诏给还其印。

古文:云南威楚路黄州土官哀放遣其子来朝贡。

现代文:云南威楚路黄州土官哀放派其子来朝进贡。

古文:湖广常德、武昌、澧州诸路旱饥,出官粟赈粜之。

现代文:湖广行省常德、武昌、澧州等路因旱灾发生饥荒,拿出官府的粮食赈济平卖。

古文:陕西凤翔府饥民四万七千户,皆赈以钞。

现代文:陕西凤翔府饥民凡四万七千户,全都用钱钞予以赈济。

古文:十一月乙卯,以立皇后,诏天下。

现代文:十一月初三,因册立皇后之事,下诏天下。

古文:受佛戒于帝师,作佛事六十日。

现代文:在帝师处接受佛戒,做佛事活动六十天。

古文:丙辰,以句容郡王答邻答里知行枢密院事。

现代文:初四,任命句容郡王答邻答里知行枢密院事。

古文:诏列圣诸宫后妃陪从之臣,永给衣廪刍粟。

现代文:下诏列圣诸宫后妃及陪从的臣子,永远供应其衣料粮草。

古文:后八不沙请为明宗资冥福,命帝师率群僧作佛事七日于大天源延圣寺,道士建醮于玉虚、天宝、太乙、万寿四宫及武当、龙虎二山。

现代文:明宗皇后八不沙请求为明宗资助冥福,命帝师率领群僧在大天源延圣寺做佛事七天,道士修醮事于玉虚、天宝、太乙、万寿四宫以及武当、龙虎二山。

古文:戊午,遣使代祀天妃。

现代文:初六,派遣使者代为祭祀海神天妃。

古文:赐燕铁木儿宅一区。

现代文:赐予燕铁木儿宅第一所。

古文:皇后以银五万两,助建大承天护圣寺。

现代文:皇后拿出白银五万两,帮助建造大承天护圣寺。

古文:冠州旱。

现代文:冠州发生旱灾。

古文:命朵耳只亦都护为河南行省丞相。

现代文:任命朵耳只亦都护为河南行省丞相。

**古文:近制行省不设丞相,中书省以为言,帝有旨: 朵耳只先朝旧臣,不当以例拘。 **

现代文:依照近制行省不能设立丞相,中书省以此上言,文宗下圣旨说: 朵耳只是先朝老臣,不应拘泥于常例。

古文:武宗宿卫士岁赐,如仁宗卫士例。

现代文:武宗宿卫军士的年俸,按仁宗卫士旧例办理。

古文:西夏僧总统封国公冲卜卒,其弟监藏班臧卜袭职,仍以玺书、印章与之。

现代文:西夏僧人总管封国公冲卜去世,其兄弟监藏班臧卜承袭其职,仍将玺书、印章给予他。

古文:癸亥,以翰林学士承旨阔彻伯知枢密院事,位居众知院事上。

现代文:十一日,任命翰林学士承旨阔彻伯知枢密院事,其位居于其他知院事之上。

古文:甲子,庐州旱饥,发粮五千石赈之。

现代文:十二日,庐州路因旱灾发生饥荒,调发粮食五千石予以赈济。

古文:止鹰坊毋猎畿甸。

现代文:制止鹰坊不得在京郊行猎。

古文:江西龙兴、南康、抚、瑞、袁、吉诸路旱。

现代文:江西龙兴、南康、抚州、瑞州、袁州、吉州等路干旱。

古文:丙寅,升山东河北蒙古军大都督府秩从二品。

现代文:十四日,将山东河北蒙古军大都督府官秩升为从二品。

古文:改普庆修寺人匠提举司为营缮提点所,秩从五品,隶崇祥总管府。

现代文:将普庆修寺人匠提举司改为营缮提点所,官秩为从五品,隶属于崇祥总管府。

古文:云南威楚路土官昵放来朝贡。

现代文:云南威楚路土官昵放前来朝贡。

古文:罢功德使司,以所掌事归宣政院。

现代文:撤销功德使司,将其所掌管的事归之于宣政院。

古文:己巳,撒迪为中书右丞。

现代文:十七日,任命撒迪为中书右丞。

古文:命中书左丞赵世安提调国子监学。

现代文:任命中书左丞赵世安提调国子监学。

古文:庚午,诸王阔不花至自陕西,收其印,遣还。

现代文:十八日,诸侯王阔不花从陕西进京,收缴其印后予以遣返。

古文:壬申,毁广平王木剌忽印,命哈班代之,更铸印以赐。

现代文:二十日,销毁广平王木剌忽之印,命哈班代其位,另铸新印赐给他。

古文:癸酉,太阴犯填星。

现代文:二十一日,太阴星凌犯土星。

古文:丙子,诸王阿剌忒纳失里翊戴有劳,以其父越王秃剌印与之。

现代文:二十四日,诸侯王阿剌忒纳失里因拥戴有功,将其父越王秃剌之印给予他。

古文:丁丑,复立孟定路军民总管府,复给元江路军民总管府印。

现代文:二十五日,重新设立孟定路军民总管府。重新给予元江路军民总管府之印。

古文:湖广州县为广源等徭寇掠者二百八十余所,命行省平章刘脱欢招捕之。

现代文:湖广州县受广源等瑶人寇掠的有二百八十多处,命令行省平章刘脱欢进行招降或捕讨。

古文:造青木绵衣万领,赐围宿军。

现代文:制造青木棉衣一万件,赐予围宿的军士。

**古文:乙卯,翰林国史院臣言: 纂修《英宗实录》,请具倒剌沙款伏付史馆。 **

现代文:二十七日,翰林国史院官员上言说: 因纂修《英宗实录》,请将倒剌沙款伏事交付史馆。

古文:从之。

现代文:同意这项要求。

古文:高丽国王王焘久病,不能朝,请命其子桢袭位。

现代文:高丽国王王焘因久病,不能朝见,奏请朝廷命其子王祯承袭其位。

古文:以平江官田百五十顷,赐大龙翔集庆寺及大崇禧万寿寺。

现代文:将平江路官田一百五十顷,赐予大龙翔集庆寺及大崇禧万寿寺。

古文:辛巳,迁山东河北蒙古军大都督府于濮州,仍听山东廉访司按治。

现代文:二十九日,将山东河北蒙古军大都督府迁往濮州,照旧归山东廉访司按治。

古文:钦察台兼右都威卫使。

现代文:命钦察台兼任右都威卫使。

古文:壬午,诏豫王阿剌忒纳失里镇云南,赐其卫士钞万锭,仍每岁豫给其衣廪。

现代文:三十日,下诏豫王阿剌忒纳失里往镇云南,赐予其卫士钱钞一万锭,照旧每年预给其衣粮。

古文:十二月甲申,给豳王忽塔忒迷失王傅印,以西僧辇真吃剌思为帝师。

现代文:十二月初二,给予豳王忽塔忒迷失王傅之印。以西僧辇真吃剌思为帝师。

古文:诏僧尼徭役一切无有所与。

现代文:下诏僧人尼姑所有徭役予以免除。

古文:丙戌,诏百官一品至三品,先言朝政得失一事;四品以下,悉听敷陈。

现代文:初四,下诏百官一品到三品者,上言朝政得失之事一件;四品以下,全都任其上书陈言。

古文:仍命赵世安、阿荣辑录所上章疏,善者即议举行。

现代文:照例命赵世安、阿荣辑录所上章疏,说得对的就商议办理执行。

古文:追封燕铁木儿曾祖班都察为溧阳王,祖土土哈为升王,父床兀儿为杨王。

现代文:追封燕铁木儿曾祖班都察为溧阳王,祖父土土哈为升王,父亲床兀儿为扬王。

古文:庚寅,祓祭于太祖幄殿。

现代文:初八,在太祖幄殿举行除灾求福的祭祀活动。

古文:以末吉为大司徒。

现代文:命末吉为大司徒。

古文:中书省臣言: 旧制,凡有奏陈,众议定共署,乃入奏。

现代文:中书省官员上言说 :根据旧制,凡有所奏请,集众议定后共同署名,然后才入奏。

古文:并从之。辛卯,命帝师率其徒作佛事于凝晖阁。

现代文:近年来,政事还未议妥,即有一二名省臣任己意上请,致使办事往往出错或延误。现在请按旧制办理。

古文:甲午,冀宁路旱饥,赈粮二千九百石。

现代文:御史台官员上言说: 风宪官员赴任,不要拘泥于道路远近,都应给驿为好。 一并接受。

古文:乙未,改封前镇南王帖木儿不花为宣让王。

现代文:十三日,改封前任镇南王帖木儿不花为宣让王。

古文:初,镇南王脱不花薨,子孛罗不花幼,命帖木儿不花袭其爵。

现代文:当初,镇南王脱不花去世,其子孛罗不花年幼,因此命帖木儿不花承袭其爵位。

古文:孛罗不花既长,帖木儿不花请以王爵归之,乃特封宣让王,以示褒宠。

现代文:孛罗不花既以长成,帖木儿不花请求将王爵还给孛罗不花,所以特封为宣让王,以表示褒宠之意。

古文:收诸王帖古思金印。

现代文:收缴诸侯王帖古思的金印。

古文:诏谕廷臣曰: 皇姑鲁国大长公主,蚤寡守节,不从诸叔继尚,鞠育遗孤,其子袭王爵,女配予一人。

现代文:下诏晓谕廷臣说 :皇姑鲁国大长公主,早寡守节,不随旧俗改嫁,抚育遗孤,其子袭封王爵,其女嫁与我本人。

古文:朕思庶民若是者犹当旌表,况在懿亲乎?

现代文:我想平民有此行为尚且旌表,况是皇亲呢?

**古文:赵世延、虞集等可议封号以闻。 **

现代文:赵世延、虞集等人可商议封号予以奏闻。

古文:诏: 诸僧寺田,自金、宋所有及累朝赐予者,悉除其租。

现代文:还下诏书说 :各僧寺田产,从金、宋代就有的以及本朝历次赐予者,全都免其租税。

古文:其有当输租者,仍免其役。

现代文:其中有应输租者,照旧免其徭役。

古文:己亥,遣使驿致故帝师舍利还其国,给以金五百两、银二千五百两、钞千五百锭、币五千匹。

现代文:僧人还俗者,任其重新出家为僧。 十六日,将淮、浙、山东、河间四处转运司盐引六万,给予鲁国大长公主作为汤沐费用。

古文:加谥汉长沙王吴芮为长沙文惠王。

现代文:十七日,派遣使者驰驿护送已故帝师的舍利子返回本国。

古文:壬寅,命江浙行省印佛经二十七藏。

现代文:二十日,命令江浙行省印造佛经二十七种。

古文:癸卯,蕲州路夏秋旱饥,赈米五千石。

现代文:二十一日,蕲州路夏秋两季因旱灾造成饥荒,赈济米粮五千石。

古文:甲辰,以明年正月武宗忌辰,命高丽、汉僧三百四十人,预诵佛经二藏于大崇恩福元寺。

现代文:二十二日,因第二年正月为武宗忌辰,命令高丽僧与汉僧三百四十人,在大崇恩福元寺预诵佛经两部。

古文:丁未,造至元钞四十五万锭、中统钞五万锭,如岁例。

现代文:二十五日,印造至元钞四十五万锭,中统钞五万锭,依照每年常例。

古文:中书省臣言: 在京酒坊五十四所,岁输课十余万锭。

现代文:中书省官员上言说 :京师酒坊五十四所,每年输纳课钞十余万锭。

**古文:比者间以赐诸王、公主及诸官寺,诸王、公主自有封邑、岁赐,官寺亦各有常产,其酒课悉令仍旧输官为宜。 **

现代文:近年来时时赐给诸王、公主及各官府寺庙。诸王、公主自有封地和岁赐,官府寺庙也各有固定的产业,其酒课钞仍按旧例全都输纳官府为宜。

古文:从之。

现代文:接受这项提议。

古文:开河东冀宁路、四川重庆路酒禁。

现代文:开放河东冀宁路、四川重庆路酒禁。

古文:罢土番巡捕都元帅府。

现代文:撤销土蕃巡捕都元帅府。

古文:赈上都留守司八剌哈赤二千二百余户、烛剌赤八百余户粮三月,钞有差;牙连秃杰鲁迭所居鹰坊八百七十户粮三月。

现代文:赈济上都留守司八剌哈赤二千二百多户、烛剌赤八百多户粮食三个月,钱钞多寡不一;赈济牙连秃杰鲁迭所居鹰坊八百七十户粮食三个月。

古文:戊申,以玥璐不花为御史大夫,兼领隆祥总管府事。

现代文:二十六日,任命王月璐不花为御史大夫,兼管隆祥总管府事。

古文:庚戌,诏兴举中政院事。

现代文:二十八日,下诏兴举中政院事。

古文:辛亥,趣内外已授官者速赴任。

现代文:二十九日,催促内外已授官职者速往赴任。

古文:改上都馒头山为天历山。

现代文:将上都馒头山改名为天历山。

古文:壬子,织武宗御容成,即神御殿作佛事。

现代文:三十日,织造武宗御容事完成,随即神御殿做佛事活动。

**古文:敕: 凡阶开府仪同三司者,班列居一品之前。 **

现代文:下敕令说 :凡官阶为开府仪同三司者,朝见排班时位居一品官之前。

古文:武昌江夏县火,赈其贫乏者二百七十户粮一月。

现代文:武昌路江夏县发生火灾,赈济其贫穷困乏者二百七十户粮食两个月。

古文:黄州路及恩州旱,并免其租。

现代文:黄州路与恩州干旱,都免除其租税。

古文:是岁,会赋入之数:金三百二十七锭,银千一百六十九锭,钞九百二十九万七千八百锭,币帛四十万七千五百匹,丝八十八万四千四百五十斤,绵七万六百四十五斤,粮千九十六万五十三石。

现代文:这一年,统计赋税收入之数为:黄金三百二十七锭,白银一千一百六十九锭,钱钞九百二十九万七千八百锭,币帛四十万七千五百匹,丝八十八万四千四百五十斤,棉七万六百四十五斤,粮食一千零九十六万零五十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