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伐

**古文:文王问太公曰: 文伐之法奈何? **

现代文:文王问太公说: 想要用文伐的方法打击敌人应该怎样?

古文:太公曰: 凡文伐有十二节:

现代文:太公答道: 文伐的方法有十二种:

古文: 一曰,因其所喜,以顺其志,彼将生骄,必有奸事,苟能因之,必能去之。

现代文:一是,根据敌人的喜好,顺从满足他的愿望。这样,他就会滋长骄傲的情绪,肯定会去做邪恶的事情。如果能利用他的这个弱点,就必定能把他除掉。

古文: 二曰,亲其所爱,以分其威。

现代文:二是,亲近拉拢敌国君主的亲信,以分化敌国的力量。

古文:一人两心,其中必衰。

现代文:敌国的亲信如果怀有二心,就一定不会在忠心耿耿。

古文:廷无忠臣,社稷必危。

现代文:敌国朝中没有忠臣,那么国家就必定面临危亡。

古文: 三曰,阴赂左右,得情甚深,身内情外,国将生害。

现代文:三是,暗中贿赂收买敌君近侍近臣,和他们建立深厚交情。这些人身居国内而心向外国,敌国就一定会发生灾祸。

古文: 四曰,辅其淫乐,以广其志,厚赂珠玉,娱以美人。

现代文:四是,助长敌国君主的放纵享乐,增大他的荒淫欲望,用大量的珠宝去贿赂他,赠送美女讨好他。

古文:卑辞委听,顺命而合。

现代文:言辞卑下,曲意听从,顺从他的命令,迎合他的心意。

古文:彼将不争,奸节乃定。

现代文:这样,他就会放松警惕,而放肆地发展自己的邪恶行为了;

古文: 五曰,严其忠臣,而薄其赂,稽留其使,勿听其事。亟为置代,遗以诚事。亲而信之,其君将复合之,苟能严之,国乃可谋。

现代文:五是,故意尊敬敌国的忠臣,送给他微薄的礼物,与他出任使者前来交涉时,故意加以拖延,而对所交涉的问题不予答复,极力促使敌君改派使者,然后再诚心解决所交涉的问题,向他表示亲近以取得他的信任,从而使敌国君弥合与我国的关系。

古文: 六曰,收其内,间其外,才臣外相,敌国内侵,国鲜不亡。

现代文:这样用不同的态度对待敌国的忠臣和奸佞,就能够离间敌国君臣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谋取敌国了;

古文: 七曰,欲锢其心,必厚赂之;收其左右忠爱,阴示以利;令之轻业,而蓄积空虚。

现代文:六是,收买敌国朝廷中的大臣,离间敌国朝廷在外的大臣,让有才干的大臣里通外国,造成敌国内部自相混乱,这样敌国就很少有不灭亡的。

古文: 八曰,赂以重宝,因与之谋,谋而利之,利之必信,是谓重亲;重亲之积,必为我用,有国而外,其地大败。

现代文:七是,要使敌国君主对我深信不疑,就必须赠送很多贵重的礼物去贿赂他,同时收买他左右亲近大臣,暗中给他们各种好处,使其君臣忽视生产,造成财粮匮乏,国库空虚;八是,用贵重的财宝贿赂敌国君主,进而乘机与他同谋别国,所图谋的又对他有利。

古文: 九曰,尊之以名,无难其身;示以大势,从之必信,致其大尊;先为之荣,微饰圣人,国乃大偷。

现代文:他得到利益后必然信任我们,这就密切了敌国与我的关系。关系越密切,敌国就必然会被我所利用。他自己有国而被外国利用,最终必遭惨败。

古文: 十曰,下之必信,以得其情;承意应事,如与同生;既以得之,乃微收之;时及将至,若天丧之。

现代文:九是,用显赫的名号尊崇他,不要使他身陷困境,给他以权倾天下的感觉,服从他的意志以博取他的信任。

古文: 十一曰,塞之以道。人臣无不重贵与富,恶死与咎。

现代文:十一是,用各种方法闭塞敌国君主的视听,凡是臣民没有不贪慕权势财富的,厌恶死亡和灾祸的。

古文:阴示大尊,而微输重宝,收其豪杰。

现代文:暗中许诺他以高官厚禄,秘密赠送各种金银珠宝,来收买敌国的英雄豪杰。

古文:内积甚厚,而外为乏。

现代文:自己国内积蓄充实,但一定要假装贫乏。

古文:阴纳智士,使图其计;纳勇士,使高其气。

现代文:暗中收纳敌国的智谋之士,使他与自己图谋大计;秘密结交敌国勇士,借以鼓舞我方的士气。

古文:富贵甚足,而常有繁滋。

现代文:要尽量满足这些人的贪婪欲望,并不断使之滋长蔓延。

古文:徒党已具,是谓塞之。

现代文:这样,他们就会成为我们的同党。这就叫闭塞敌国君主的视听。

古文:有国而塞,安能有国。

现代文:敌国君主虽然还拥有国家,但视听己被闭塞,还怎么能维持他的统治呢?

古文: 十二曰: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遗良犬马以劳之,时与大势以诱之,上察而与天下图之。

现代文:十二是,培植扶持敌国作乱的臣子,以迷乱其君主的心智;进献美女淫乐,以迷惑其君主的意志;赠送良犬骏马,以疲乏其君主的身体;经常报以有利的形势,让他沾沾自喜。

古文: 十二节备,乃成武事。

现代文:然后观察有利的时机,而与天下人共谋夺取他的国家。

**古文:所谓上察天,下察地,征已见,乃伐之。 **

现代文:这就是所谓上察天时,下观地利,有利的征兆一旦出现,就可以兴师讨伐敌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