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鼓

古文:武王问太公曰: 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相当,而天大寒甚暑,日夜霖雨,旬不止,沟垒悉坏,隘塞不守,斥堠懈怠,士卒不戒,敌人夜来。

现代文:武王问太公说: 率领军队深入敌国境内,敌我双方兵力相当,正好碰上严寒或酷暑,或者是每日大雨下了十日还未停止,造成沟堑营垒全部毁坏,山险要隘不能守备,侦察哨兵懒散松懈,士兵疏于戒备。

**古文:三军无备,上下惑乱,为之奈何? **

现代文:这时,敌人乘天黑前来袭击,全军上下都没有准备,官兵疑惑混乱,对此应该怎么办?

古文:太公曰: 凡三军,以戒为固,以怠为败。

现代文:太公回答说: 凡是军队,只要加强戒备就能巩固,如果放松警惕就会失败。

古文:令我垒上,谁何不绝,人执旌旗,外内相望,以号相命,勿令乏音,而皆外向。

现代文:命令我军营垒之上,口令问答之声不绝,哨兵手持旗帜,与营垒内外联络,相互传递号令,不要使金鼓之声断绝,士卒面向敌方,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古文:三千人为一屯,诫而约之,各慎其处。

现代文:每三千人编为一屯,严加告诫和约束,使每个人都能小心谨慎地做好自己的防守工作。

**古文:敌人若来,亲我军之戒,至而必还,力尽气怠,发我锐士,随而击之。 **

现代文:如果敌人前来进犯,看到我军戒备森严,就算来到我军阵前,也必会因害怕而撤退。

**古文:武王曰: 敌人知我随之,而伏起锐士,佯北不止,遇伏而还,或击我前,或击我后,或薄我垒,吾三军大恐,扰乱失次,离共处所,为之奈何? **

现代文:这时,我军乘敌人力气衰竭士气低落之时,派遣精锐部队紧随敌后攻击敌人,将其一举歼灭。 武王又问: 如果敌人查探到我军将跟踪追击,于是事先埋伏下精锐部队,然后假装撤兵,当我军进入敌伏击圈时,敌人就掉转头来配合其伏兵向我反击。有的攻打我前部,有的袭击我后部,有的逼近我营垒,让我军上下大为恐慌,自相惊扰,行列混乱,士兵们纷纷擅离职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古文:太公曰: 分为三队,随而追之,勿越其伏,三队俱至,或击其后,或陷其两旁,明号审令,疾击而前,敌人必败。 **

现代文:太公答道: 应该把我军分为三队,分头去跟踪追击敌人,千万不要走进敌人的伏击地区,在进入敌人伏击圈前三支部队要同时追上敌人。有的攻打敌人的前后,有的攻击敌人的两侧,并严明号令,使士兵迅速出击。这样,敌人必被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