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麦青稞附

古文:《齐民要术》:大、小麦皆须五月、六月暵地。

现代文:《齐民要术》:种大麦和小麦的田地,皆要在五六月间翻晒。

古文:不暵地而种者,其收倍薄。

现代文:不不翻晒地便下种,收成就会成倍的减少。

古文:崔寔曰: 五月六月菑麦田 也。

现代文:崔寔说 五月六月耕耘麦田 。

古文:《孝经援神契》云:黑坟宜麦。

现代文:《孝经援神契》说:麦子适合在肥沃的黑坟土种植。

古文:《氾胜之书》曰:种麦得时,无不善。

现代文:《氾胜之书》说:种麦赶上农时,便没有生长不好的。

古文: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

现代文:种早了,会有虫害,麦秆的节多;种晚了,便会使麦穗小、子粒少。

古文:当种麦,若天旱无雨泽,则薄渍麦种以酢且故反,与 醋 字同。

现代文:如果种麦的农时已经到了,但天气干旱、缺少雨水,便可用酢浆 酢 ,且故反,同醋。

古文:浆并蚕矢,夜半渍向晨,速投之,令与白露俱下。

现代文:和蚕矢将麦种稍微浸渍些时,可自半夜浸到黎明,赶快拿出去种,让种子和晨露同时落入土中。

古文:酢浆令麦耐旱,蚕矢令麦忍寒。

现代文:酸浆水能让麦耐旱,蚕矢能让麦耐寒。

古文:麦生黄色,伤于太稠;稠者,锄而稀之。

现代文:麦苗出土,颜色泛黄,是苗稠的危害;苗太稠的地方,要锄掉一些,使它变稀。

古文:崔寔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

现代文:崔寔说:种大麦和小麦,等到白露节一到,即可开始种瘠薄的田地;秋分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种中等的田地;秋分十日过后,再种肥沃的良田。

古文:惟蓣古猛反,大麦类。麦,早晚无常。

现代文:只有种蓣麦、蓣、大麦类,早晚没有一定的时间。

古文:正月,可种春麦,尽二月止。

现代文:春麦,自正月开始种起,可一直延续到二月底。

古文:青稞苦禾反,麦名。

现代文:青稞麦:稞,苦禾反,麦名。

古文:麦:治打时稍难,惟快日用碌碡碾。

现代文:脱粒比较困难,快日须用碌碡碾打。

古文:与大麦同时熟。

现代文:跟大麦同时成熟。

古文:面堪作趁及饼饪,甚美。

现代文:面粉可作炒面和烙饼,味道非常美。

古文:磨緫尽无麸。

现代文:用来磨面,全部磨尽,没有麸皮。

古文:锄一遍佳;不锄亦得。

现代文:锄一遍比较好,不锄也可以。

古文:《四时类要》:晒大小麦,今年收者,于六月扫庭除,候地毒热,众手出麦,薄摊,取苍耳碎剉拌晒之。

现代文:《四时类要》:晾晒刚收的大小麦,应在六月间,扫净庭院,等候地面晒至毒热,麦子出仓要众人一齐动手,要摊薄,要将苍耳剉碎,拌入麦子中去晒。

古文:至未时,及热收,可以二年不蛀。

现代文:等到三四点钟趁热收藏,如此,可以在两年内不生虫蛀。

古文:音注,虫也。

现代文:音注,蛀虫。

古文:若有陈麦,亦须依此法更晒,须在立秋前;秋后,则已有虫生,恐无益矣。

现代文:如有陈麦,也应依上法重新晒过。应在立秋节前晒,立秋过后晒,已开始生虫,恐怕已无什么好处。

**古文:《士农必用》:古农语云: 彭祖寿,年八百,不可忘了植蚕植麦。 **

现代文:《士农必用》:古代农谚说: 凭着老年人的宝贵经验,千万不可疏忽栽桑种麦这样的与民生至关重要的大事。

**古文:又云: 社后种麦争回耧。 **

现代文:又说: 秋社后种麦要赶时间,力争尽快播种完。

**古文:又云: 社后种麦争回牛。 **

现代文:又说: 秋社过后种麦,争取快回牛。

古文:言夺时之急,如此之甚也。

现代文:以上是说争夺农时的急迫,竟到了如此地步。

古文:《韩氏直说》:五六月麦熟,带青收一半;合熟收一半,若过熟,则抛费。

现代文:《韩氏直说》:五六月间,麦子已经成熟,应在麦秆还带有青色的时候,收刈一半,合熟时收刈一半。如若熟过了头,便会造成抛撒浪费。

古文:每日至晚,即便载麦上场堆积,用苫缴覆,以防雨作。

现代文:每天傍晚,将刈下的麦子运回到麦场上堆积起来,用草苫子围盖好,预防着天下雨。

古文:苫须于以前农隙时备下。

现代文:苫,应当在农闲时编制好备用。

古文:如搬载不及,即于地内苫积;天晴,乘夜载上场,即摊一二车,薄则易干。

现代文:如果来不及搬运,便可在田中堆积苫盖好。假使天气晴明,也可以连夜搬运到场上,并可随时摊开一两车,要摊薄一些,容易晾晒干。

古文:碾过一遍,翻过,又碾一遍,起秸下场,扬子收起。

现代文:碾打过一遍,将麦秸翻过来再碾打一遍,即可把秸秆起到场边堆起,将麦子扬净收起。

古文:虽未净,直待所收麦都碾尽,然后将未净秸秆再碾。

现代文:秸秆没有脱粒干净,等到麦子全部碾打完毕,将未净秸秆,一并合起来再碾打一遍。

古文:如此,可一日一场,比至麦收尽,已碾讫三之二。

现代文:这样做,可以每天碾打一场,等到田中的麦子收刈完毕,已经将三分之二的麦子碾打完毕。

古文:农家忙并,无似蚕麦。

现代文:农家的忙碌,再没有比得上蚕老麦熟的季节了。

**古文:古语云: 收麦如救火。 **

现代文:古话说: 抢收麦子如同救火。

古文:若少迟慢,一值阴雨,即为灾伤,迁延过时,秋苗亦误锄治。

现代文:如稍有耽误,碰上天下雨,便会立即变成灾害。另外,如麦收工作费时过多,也会误了秋禾的耘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