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古文:献明皇后贺氏,东部大人野干女也。

现代文:献明皇后贺氏,是东部大人野干的女儿。

古文:少以容仪选入东宫,生道武。

现代文:年轻时因容貌仪表端庄秀美而被选进东宫侍候太子。生下了道武帝。

古文:苻洛之内侮也,后与道武及故臣吏避难北徙。

现代文:当苻洛入侵时,皇后和道武帝带着旧臣民官吏们逃难北迁。

古文:俄而高车来抄掠,后乘车避贼而南,中路失道,乃仰天曰: 国家胤胄岂正尔绝灭也!

现代文:走不多时,高车人出来拦路抢劫,皇后的车驾为避开强盗而转向南驰,走到半路时,车轴脱落。皇后便对天长叹说 :国家和帝王后裔难道就这样灭绝了吗?

**古文:惟神灵扶助。 **

现代文:请神灵保佑。

古文:遂驰,轮正不倾。

现代文:于是,车驾又继续奔驰而不倾倒。

古文:行百余里,至七个山南而免难。

现代文:南行一百多里路,到达七个山的南面,才避免受害。

古文:后刘显使人将害帝,帝姑为显弟亢掞妻,知之,密以告后。

现代文:后来刘显准备让人来杀害道武帝。道武帝的姑姑是刘显弟弟亢瞛的妻子,她得知后偷偷地告诉贺氏。

古文:梁眷亦来告难。

现代文:梁眷也前来报告这件事。

古文:后乃令帝去之。

现代文:贺氏便让道武帝赶快离开。

**古文:后夜饮显醉,向晨,故惊厩中群马,使起视马,后泣谓曰: 吾诸子始皆在此,今尽亡失,汝等谁杀之? **

现代文:当晚,贺氏夜里设宴招待刘显,把他灌得大醉,清晨时,她故意把马厩中的马弄得惊恐不安,然后让刘显起来看马,皇后哭着说: 我的几个儿子原来都在这里,现在都不见踪影了?你们是谁把他们杀害的?

古文:故显使不急追。

现代文:她故意大闹,使得刘显没法派人去把他们追回。

古文:道武得至贺兰部,群情未甚归附。后从弟外朝大人悦举部随从,供奉尽礼。

现代文:道武帝逃到了贺兰部落以后,开始时人们并不怎么听从他,皇后的堂弟外朝大人贺悦带着本部人马听从道武帝调遣,尽心尽力地侍奉他。

古文:显怒,将害后,后奔亢掞家,匿神车中三日。

现代文:刘显知道以后大怒,准备杀死贺氏。贺氏逃到亢瞛家里,躲在神车中呆了三天。

古文:亢掞举室请救,乃得免。

现代文:亢瞛全家都向刘显请求,这才免于被杀。

古文:会刘显部乱,始得亡归。

现代文:正好刘显的部落发生内乱,贺氏才乘机逃回。

古文:後后弟染干忌道武之得人心,举兵围逼行宫。

现代文:后来皇后的弟弟染干十分嫉妒道武帝很得人心,便带兵前来包围行宫。

**古文:后出谓染干曰: 汝等今安所置我,而欲杀吾子也? **

现代文:皇后出来对染干说 :你们打算把我置于何地?竟然想要杀害我的儿子?

古文:染干惭而去。

现代文:染干十分惭愧地离开了。

古文:后后少子秦王觚使于燕,慕容垂止之。

现代文:后来,皇后的小儿子秦王觚出使燕国,慕容垂把他留在燕国。

古文:葬于广宁磨笄山,俗谓之鸣鸡山,太后遗志也。

现代文:贺皇后因儿子没有回来,忧虑和思念过度而生病。皇始元年病故。

古文:依惠太后故事,别立寝庙,置守陵二百家,树碑颂德。文成文明皇后冯氏,长乐信都人也。

现代文:便把她附葬于盛乐的金陵。后来又追加尊谥号,配飨祭祀。文成文明皇后冯氏,长乐信都人。

古文:父朗,秦、雍二州刺史、西城郡公。

现代文:父亲冯朗原是秦、雍二州的刺史、西城郡公。

古文:母乐浪王氏。

现代文:母亲是乐浪郡王氏。

古文:后生于长安,有神光之异。

现代文:冯氏出生于长安,诞生时,满屋有神光。

古文:朗坐事诛,后遂入宫。太武左昭仪,后之姑也,雅有母德抚养教训。

现代文:冯朗因犯法而被杀,冯氏便入了宫,太武帝的左昭仪是冯氏的姑姑,她品德高尚,善于抚养和教育孩子。

古文:年十四,文成践极,以选为贵人,后立为皇后。

现代文:冯氏十四岁时,文成帝继位,把她选为贵人,后来又立为皇后。

古文:文成崩,故事国有大丧,三日后御服器物一以烧焚,百官及中宫皆号泣而临之。

现代文:文成帝去世时,按照惯例,皇帝驾崩,三天后凡皇帝生前所使用的衣物等各种用品全部烧毁,焚烧时文武百官以及宫中的嫔妃都亲临现场哭泣。

古文:后悲叫自投火,左右救之,良久乃苏。

现代文:皇后冯氏来后大哭着跳进火堆中,左右随从急忙把她救出,过了很久才苏醒过来。

古文:献文即位,尊为皇太后。

现代文:献文帝即位后,尊封她为皇太后。

古文:丞相乙浑谋逆,献文年十二,居于谅闇,太后密定大策,诛浑,遂临朝听政。

现代文:丞相乙浑企图篡政,当时,献文帝只有十二岁,又正是居丧期间,太后暗中定下计策,杀了乙浑,便亲自临朝听政。

古文:及孝文生,太后躬亲抚养。是后罢令不听政事。

现代文:当孝文帝出生之后,太后又亲自抚养教育,此后才不再处理政务。

古文:太后行不正,内宠李弈,献文因事诛之。

现代文:太后举止不端正,在内宫私通李弈,献文帝找了个罪名把李弈杀掉了。

古文:太后不得意,遂害帝。

现代文:太后很不高兴,便害死了献文帝。

古文:承明元年,尊曰太皇太后,复临朝听政。

现代文:承明元年,孝文帝尊封冯氏为太皇太后,她再度临朝听政。

古文:后性聪达。自入宫掖,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

现代文:太后为人聪明而通达,自从进入宫中后,略学了一些书和计算。当她身居尊位临朝听政时,能很好地处理各种国家大事,日理万机。

古文:孝文诏罢鹰师曹,以其地为太后立报德佛寺。

现代文:孝文帝下诏废除鹰师曹,并用这块土地替太皇太后建起了一座报德佛寺。

古文:太后与孝文游于方山,顾川阜有终焉之志。

现代文:太后和孝文帝出游方山的时候,看到那里的山川以后,有死后葬在那里的想法。

古文:因谓群臣曰: 舜葬苍梧,二妃不从,岂必远祔山陵,然后为贵哉?

现代文:她便对众臣们说: 舜帝埋葬在苍梧山,娥皇和女英二妃并没有从葬。何必一定要远远合葬于山陵,然后才说明是显贵的呢?

**古文:吾百岁后,神其安此。 **

现代文:我万年之后,就安葬在这里吧!

古文:孝文乃诏有司营建寿陵于方山,又起永固石室,将终为清庙焉。

现代文:孝文帝便传旨让有关部门在方山为太皇太后修建寿陵,又建造了永固石室,准备作为太皇太后去世后的祭庙。

古文:太和五年起作,八年而成,刊石立碑,颂太后功德。

现代文:太和五年兴建,八年建成,并在这里刻石立碑,赞颂太皇太后的功德。

古文:太后以帝富于春秋,乃作《劝戒歌》三百余章,又作《皇诰》十八篇,文多不载。

现代文:太皇太后因觉得孝文帝年轻,便写下了《劝戒歌》三百多章,又写了《皇诰》十八篇,这些文章后来大多没有流传下来。

古文:太后立文宣王庙于长安,又立思燕佛图于龙城,皆刊石立碑。

现代文:太后在长安建了一座文宣王庙,又在龙城建《思燕佛图》,都刻石立碑。

古文:太后又制,内属五庙之孙、外戚六亲缌麻,皆受复除。

现代文:太后又制定,凡是皇家亲属,五代以上的皇孙,外戚六亲中着缌麻服以上的远亲等,一律除去爵禄。

古文:性俭素,不好华饰,躬御缦绘而已。

现代文:她喜欢勤俭朴素,不爱穿用华美的服饰,身上穿的不过是没有文采的缦缯而已。

古文:宰人上膳,案裁径尺,羞膳滋味,减于故事十分之八。

现代文:厨夫送饭菜,木案只有一尺宽长,各种食物的品种,比过去减少十分之八。

古文:太后尝以体不安,服庵闾子,宰人昏而进粥,有蜒在焉,后举匕得之。帝时侍侧,大怒,将加极罚,太后笑而释之。

现代文:有一次太后身体不适,服用盭闾子,厨夫天黑时才送粥来,上面有蜓,太后用勺子舀时发现了,孝文帝正在一旁侍候,大为恼怒,准备把厨夫处以极刑,太皇太后却只是笑了笑把厨夫放了。

古文:自太后临朝专政,孝文雅性孝谨,不欲参决;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

现代文:自从太后临朝听政以后,孝文帝一向十分恭谨和孝顺,所以就不参与决定政事,不论事情大小,全部禀告太后处置。

古文:太后多智,猜忍,能行大事;杀戮赏罚,决之俄顷,多有不关帝者。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内外。

现代文:太皇太后很有智谋,但性格多疑而狠毒,能处理各种大事,杀戮赏罚,她当即作出决定,许多事皇帝并不知道,她以刑罚和奖赏同时兼用,朝内外都十分震惊。

古文:故杞道德、王遇、张祐、苻承祖等拔自微阉,岁中而至王公。

现代文:因此杞道德、王遇、张、苻承祖等从小太监出身,一年之间便被封为王公的爵位。

古文:王睿出入卧内,数年便为宰辅。赏赍千万亿计,金书铁券,许以不死之诏。

现代文:王睿又出入于太皇太后的内室,几年间就成了宰相,赏赐的东西以千万亿计算,赐给金书铁券,下诏应许不追究他的死罪。

古文:李冲以器能受任,亦由见宠帏幄,密加锡赍,不可胜数。

现代文:李冲因器度和才能而受重用,也由于内室受宠爱,暗中给予的赏赐,难以计算。

古文:后性严明,假有宠侍,亦无所纵。

现代文:太皇太后生性严明,如果有恃宠而不法的,她也毫不留情。

古文:左右纤介之愆,动加棰楚,多至百余,少亦数十。

现代文:左右侍从有小的失误,动则以木棍严打,多的打一百多下,少的也打几十棍。

古文:然性不宿憾,寻亦待之如初;或因此更加富贵,是以人人怀于利欲,至死而不思退。

现代文:不过她从不记存在心,不久便又像过去一样对待他们,有的人甚至得到富贵,所以人人都怀有利欲之心,至死也不想离开。

古文:太后曾与孝文幸灵泉池,宴群臣及蕃国使人、诸方渠帅,各令为其方舞。

现代文:太皇太后曾经和孝文帝前往灵泉池,设宴招待群臣和外国使者、各方的首领,让他们演出各地的舞蹈。

古文:孝文上寿,太后忻然作歌,帝亦和歌,遂命群臣各言其志,于是和歌者九十人。太后外礼人望,元丕、游明根等颁赐金帛舆马;每至褒美睿等,皆引丕参之,以示无私。

现代文:孝文帝向太皇太后祝寿,太后高兴地即席作歌,孝文帝也作和歌。于是又让群臣各自赋诗言志,应和作歌者多达九十人,太后又特别礼遇那些德高望重的人,元丕、游明根等人都得到金帛车马的赏赐,她每次要表彰王睿又等人时,都让元丕参加意见,以表示她没有私心。

古文:又自以过失,惧人议己,小有疑忌,便见诛戮。

现代文:她又自知自己有过错,怕别人议论自己,所以只要对别人有一点疑忌,便立即把那人杀掉。

古文:迄后之崩,孝文不知所生。

现代文:直到太皇太后死去,孝文帝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生身母亲是谁。

古文:至如李、李惠之徒,猜嫌覆灭者十余家,死者数百人,率多枉滥,天下冤之。

现代文:至于像李讠斤、李惠这类人,因为受到猜疑而招致全家被灭绝的有十多家,死去几百人,其中大多是被冤枉而滥杀的无辜,所以天下人都替他们感到冤枉。

古文:十四年,崩于太和殿,年四十九。

现代文:太和十四年,太皇太后死于太和殿,当年四十九岁。

古文:其日有雄雉集于太华殿。

现代文:当天有雄雉聚集在太华殿。

古文:帝酌饮不入口五日,毁慕过礼。

现代文:孝文帝伤心得五天内滴水不进。

古文:谥曰文明太皇太后。

现代文:谥号为文明太皇太后。

古文:葬于永固陵,日中而反,虞于鉴玄殿。

现代文:把她安葬在永固陵,中午时葬毕,在鉴玄殿中设祭。

古文:照仪规为内主,谮构百端,寻废后为庶人。后贞谨有德操,遂为练行尼,后终于瑶光佛寺。

现代文:孝文帝因伤心过度而消瘦身体欠安,三年之间断绝酒肉。当初,孝文帝对太皇太后很孝顺,便在永固陵的东北角一里多地为自己修建了坟墓,打算自己死后也瞻望得到太皇太后。当迁都洛阳以后,他才又表示以鏶西作为自己死后的陵园,而把方山的空坟名为万年堂。

古文:孝文幽皇后亦冯熙女。母曰常氏。

现代文:孝文帝幽皇后也是太师冯熙的女儿,她的母亲姓常,原本出身低贱,但得到冯熙的宠爱。

古文:本贱微,得幸于熙,熙元妃公主薨后,遂主家事。生后与北平公夙。

现代文:冯熙的元妃公主死后,常氏便主持家事。生有幽皇后和北平公冯夙。

古文:文明太皇太后欲家世贵宠,乃简熙二女,俱入掖庭,时年十四。

现代文:文明太皇太后想要让娘家一门代代显贵受宠,便挑选了冯熙的两个女儿一起进入皇宫,这时,幽皇后只有十四岁。

古文:其一早卒。

现代文:其中的一个女儿很早就死去了。

古文:后有姿媚,偏见爱幸。

现代文:幽皇后妩媚多姿,所以特别受到宠爱。

古文:未几,疾病。太后乃遣还家为尼,帝犹留念焉。

现代文:不久,幽皇后得了病,太后便把她送回家当尼姑,可是孝文帝依然十分想念她。

古文:岁余而太后崩,帝服终,颇存访之。

现代文:过了一年多,太皇太后去世了,孝文帝服丧期满后,便存心再寻访幽皇后。

古文:又闻后素疹痊除,遣阉官双三念玺书劳问,遂迎赴洛阳。

现代文:他听说幽皇后过去的疾病已经痊愈,便立即派宦官双三念送去诏书表示慰问,同时便将她迎往洛阳。

古文:及至,宠爱过本初。

现代文:到皇宫后,孝文帝对她的宠爱超过了当初。

古文:当夕,宫人稀复进见。

现代文:此后,宫妃们便很少得到孝文帝的召见了。

古文:拜为左昭仪,後立为皇后。

现代文:于是,孝文帝封她为左昭仪,后来又被立为皇后。

古文:帝频岁南征,后遂与中官高菩萨私乱。

现代文:孝文帝连年南征,皇后便和中朝官高菩萨有私情。

古文:及帝在汝南不豫,后便公然丑恣,中常侍双蒙等为其心腹。

现代文:待孝文帝在汝南得病后,皇后便公然显露丑态。中常侍双蒙等一帮人是她的心腹。

古文:是时彭城公主,宋王刘昶子妇也,年少嫠居。

现代文:当时有彭城公主,原是宋王刘昶的媳妇,年纪很轻就寡居在家。

古文:北平公冯夙,后之周母弟也。后求婚于孝文,孝文许之。

现代文:北平公冯夙是皇后的同母所生的弟弟,皇后便向孝文皇帝请求将彭城公主嫁给冯夙,孝文帝答应了。

古文:公主志不愿,后欲强之,婚有日矣。

现代文:可是彭城公主不愿意,皇后便想强迫她听从,成亲的日期也将到了。

古文:公主密与侍婢及僮从十余人,乘轻车,冒霖雨,赴悬瓠,奉谒孝文,自陈本意。因言后与菩萨乱状。

现代文:彭城公主秘密地和她的侍婢和僮仆随从十多人,乘着轻车,冒着大雨前往悬瓠,拜见孝文帝,诉说了自己的心思,同时又揭发了皇后和高菩萨在宫中淫乱的丑事。

古文:帝闻,因骇愕,未之信,而秘匿之。

现代文:孝文帝听后,十分吃惊,也并未十分相信,只是把她们藏了起来。

古文:此后后渐忧惧。与母常氏求托女巫,祷厌孝文疾不起;一旦得如文明太后辅少主称命者,赏报不赀。

现代文:此后,皇后逐渐感到忧虑和恐惧,于是便和母亲常氏一起求托女巫,祈祷用巫术让孝文帝一病不起,如果有朝一日能像文明太后那样辅佐少主临朝受命的话,赏赐无限。

古文:又取三牲,宫中祆祠,假言祈福,专为左道。

现代文:她又取来三牲,到宫中设礻夭教祠,假说是为皇帝祈福,实际上是在用妖术。

古文:母常或自诣宫中,或遣侍婢与相报答。

现代文:她的母亲常氏有时自己亲往宫中,有时派遣侍婢互通消息。

古文:帝至洛,执问菩萨、双蒙等,具得情状。

现代文:孝文帝回到洛阳后,抓住高菩萨和双蒙等进行审问,详情一一问明。

古文:帝以疾卧含温室,夜引后,并列菩萨等于户外。

现代文:孝文帝因病躺在含温室,夜间,令人带皇后来,并让高菩萨等人站在门外。

古文:后临入,令搜衣中,称有寸刃便斩。

现代文:皇后临入室时,又让人搜查她的衣服,并说只要发现有一寸长的小刀便将她立即斩首。

古文:后顿首泣谢,乃赐坐东楹,去御筵二丈余。

现代文:皇后跪在地上叩头哭着请罪。孝文帝这才赐座于东楹下,离御座二丈多远。

**古文:孝文令菩萨等陈状,又让后曰: 汝有妖术,可具言之。 **

现代文:孝文帝命令高菩萨等自己供出罪行。随后又责备皇后说: 你不是有妖术吗,可详细说来。

古文:后乞屏左右,有所密状。

现代文:皇后请求让左右的人退下,以保守秘密。

古文:孝文敕中常侍悉出,唯令长秋卿白整在侧,取卫直刀拄之。

现代文:孝文帝便让中常侍们都退出,只叫长秋卿白整站在一旁,拿着一把护卫用的长刀拄在地上。

古文:后犹不言。

现代文:皇后还是不肯说。

古文:孝文乃以绵坚塞整耳,自小语再三呼整,无所应,乃令后言。

现代文:孝文帝便用丝绵塞紧白整的双耳,自己小声地喊着白整,连喊几声,白整没有回应,这才命令皇后说出详情。

古文:事隐,人莫知之。

现代文:所以这些事便隐藏住了,没有人知道。

**古文:高祖乃唤彭城、北海二王令入坐,言: 昔是汝嫂,今便他人,但入勿避。 **

现代文:高祖又喊彭城、北海二王,让他们入座,并说: 她过去是你们的嫂嫂,从今以后便是别人了,你们只管进来,不必回避。

**古文:又曰: 此老妪欲白刃插我肋上,可穷问本未,勿有所难。 **

现代文:接着又说 :这个老妖婆想把白刀子插进我的肋上,你们可以追查清事情本末,不必有什么觉得为难的。

**古文:又云: 冯家女不能复相废逐,且使在宫中空坐,有心乃能自死,汝等勿谓吾犹有情也。 **

现代文:最后又说 :冯家的女儿不能再接连废逐了,暂且让她在宫中空坐,如果她有心就会自己寻死的,你们不要以为我还念有旧情。

古文:帝素至孝,犹以文明太后故,未行废。

现代文:孝文帝为人十分孝顺,也因为文明太后的缘故,所以没有废掉皇后。

古文:二王出,乃赐后辞死诀,再拜稽首涕泣。

现代文:两位王爷出宫以后,孝文帝便赐皇后以死别的话语,皇后再次跪拜叩首,哭泣不已。

**古文:及入宫后,帝命中官有问于后,后骂曰: 我天子妇,当面对,岂令汝传也! **

现代文:皇后入宫以后,孝文帝让中官向皇后问话,皇后便破口大骂说: 我是皇帝之妻,只能当面和皇帝答话,岂能让你们来传话!

古文:帝怒,敕后母常入,示与后状,常挞之百余乃止。

现代文:孝文帝大怒,便令皇后的母亲常氏入宫,告诉她皇后的无礼的情况,常氏痛打皇后一百多下才停手。

古文:帝寻南伐,且留京师。

现代文:孝文帝不久又南征,皇后留在京城。

古文:虽以罪失宠,而夫人嫔妾奉之如法。

现代文:她虽然因有罪而失宠,可是那些夫人嫔妾们仍然按礼法来侍奉她。

古文:唯令世宗在东宫,无朝谒之事。

现代文:孝文帝只是传令世宗留住东宫,不要去朝拜皇后。

**古文:帝疾甚,谓彭城王勰曰: 后宫久乖阴德,自绝于天,吾死后可赐自尽别宫,葬以后礼,庶掩冯门之大过。 **

现代文:孝文帝病重时,对彭城王勰说: 后宫的那个人早就失去德行,自绝于天,我死后可以赐她自尽于别宫,葬以皇后的礼节,这样大概可以遮掩冯家的大过失。

古文:帝崩,梓宫达鲁阳,乃行遗诏。

现代文:孝文帝死后,灵柩运到鲁阳时,才传下皇帝的遗诏。

古文:北海王详奉宣遗旨,长秋卿白整等入授后药。

现代文:北海王详奉着遗诏宣读,长秋卿白整等入宫将毒药交给皇后。

**古文:后走呼,不肯引决,曰: 官岂有此也!是此诸王辈杀我耳。 **

现代文:皇后边跑边哭喊着,不肯自尽,并说 :皇帝哪会有这种遗诏,分明是诸王们想杀我罢了!

古文:整等执持强之,乃含椒而尽。

现代文:白整等人抓住她,并强行将毒药灌入,皇后这才含药而亡。

古文:梓宫次洛南,咸阳王禧等知审死,相视曰: 若无遗诏,我兄弟亦当作计去之。

现代文:当灵柩运至洛南时,咸阳王禧等知道皇后确已死去,相互注视着说 :如果没有遗诏,我们兄弟也自当以计除去。

古文:由是在洛二十余年,皇子全育者唯明帝而已。宣武灵皇后胡氏,安定临泾人,司徒国珍女也。

现代文:岂能让这种丧失德行的妇人来主宰天下,残杀我们呢? 于是,谥为 幽皇后 ,葬入长陵墓中。宣武灵皇后胡氏,安定临泾人,司徒胡国珍的女儿。

古文:母皇甫氏,产后之日,赤光四照。

现代文:母亲皇甫氏,产下胡氏后,红光四射。

**古文:京兆山北县有赵胡者,善于卜相,国珍问之,胡云: 贤女有大贵之表,方为天地母,生天地主,勿过三人知也。 **

现代文:京兆山北县有个叫赵胡的人,善于占卜和相术,胡国珍把他请来卜相,以定吉凶。赵胡说: 贤女有大贵的仪表,四方为天地之母,能生下天地之主,这事不要让第三个人知道。

古文:后姑为尼,颇能讲道。

现代文:胡氏的姑姑当尼姑,颇善于讲道。

古文:宣武初,入讲禁中。积岁,讽左右称后有姿行。

现代文:宣武初年,她进入宫中讲道,过了一年多,她向身边听她讲道的人称赞胡氏的美容和德行。

古文:帝闻之,乃召入掖庭,为充华世妇。

现代文:皇帝听到以后,便将胡氏召进宫来,作为充华世妇。

古文:而椒庭之中,以国旧制,相与祈祝,皆愿生诸王、公主,不愿生太子。

现代文:而当时皇帝的后妃们中,由于国家原来的规定,她们都向神礻氏祷告,只愿生的是一般亲王和公主们,不愿生太子。

**古文:唯后每称: 夫人等言,何缘畏一身之死而令皇家不育冢嫡也? **

现代文:只有胡氏总是说: 我听了众夫人讲的话,怎么能因为怕一身之死而使皇家不能生养太子呢?

古文:明帝在孕,同列犹以故事相恐,劝为诸计。

现代文:当她怀明帝后,同伴还把以前的那些旧事说给她听,让她惊恐不安,还劝她想些别的办法。

古文:后固意确然,幽夜独誓,但使所怀是男,次第当长子,子生,身死不辞。

现代文:胡氏却一心一意在夜间独自发誓,但愿自己所怀的是个男孩,按次序是皇帝的长子,儿子生下后,自己身死也不推辞。

古文:既诞明帝,进为充华嫔。

现代文:当生下明帝后,被晋封为充华嫔。

古文:先是,宣武频丧皇子,自以年长,深加慎护,为择乳保,皆取良家宜子者,养于别宫,皇后及充华皆莫得而抚视焉。

现代文:以前,宣武帝接连死去皇子,如今已年纪大了,所以特别注意加以保护,替儿子挑选乳母,从好人家里挑选善于抚育孩子的人,把皇子养在别的宫中,皇后和充华都没有办法看到和抚养。

古文:及明帝践阼,尊后为皇太妃,后尊为皇太后。

现代文:当魏明帝继位后,尊封胡氏为皇太妃,后又尊称皇太后。

古文:临朝听政,犹曰殿下,下令行事。

现代文:临朝听政时,先时还称 殿下 ,下令行事。

古文:后改令称诏,群臣上书曰陛下,自称曰朕。

现代文:后来把 令 改称为 诏 ,群臣上书时称为 陛下 ,自称为 朕 。

古文:太后以明帝冲幼,未堪亲祭,欲傍《周礼》夫人与君交献之义,代行祭礼。

现代文:太后又因明帝年幼,不能亲自主持祭祀,便想依照《周礼》中所说的夫人和国君交替献祭的礼节,代替皇帝主持祭礼。

古文:礼官博议以为不可,而太后欲以帏幔自鄣,观三公行事。

现代文:礼官们广加议论后认为不行。而太后便想用帏幔遮住身子,以亲自观看三公们是怎样进行祭祀的。

古文:重问侍中崔光,光便据汉和熹邓后荐祭故事。

现代文:她又再次询问侍中崔光,崔光便列举当年东汉的和熹邓太后曾主持祭礼的故事。

古文:太后大悦,遂摄行初祀。

现代文:太后听了十分高兴,便代行初次祭祀大典。

古文:太后性聪悟,多才艺,姑既为尼,幼相依托,略得佛经大义。

现代文:太后本性聪明,善于领悟,多才多艺,她的姑姑是尼姑,她自幼依托姑姑教诲,也能大略知道佛经的要义。

古文:亲览万机,手笔断决。

现代文:亲理万机时,都是亲手握笔决定事理的。

古文:幸西林园法流堂,命侍臣射,不能者罚之。

现代文:她前去西林园法流堂时,让侍卫臣子们射箭玩,射不好的就处罚。

古文:又自射针孔,中之,大悦,赐左右布帛有差。

现代文:她自己亲射针孔,一射而中,十分高兴,便赏赐左右随从布帛,多少不等。

古文:先是,太后敕造申讼车,时御焉。

现代文:又在早些时候,她就下诏让人制作申讼车,经常乘坐在上面。

古文:出自云龙大司马门,从宫西北,入自千秋门,以纳冤讼。

现代文:由云龙大司马门出宫,沿着宫廷西北方行走,从千秋门进宫,沿途听人申冤和接受诉讼。

古文:又亲策孝、秀、州郡计吏于朝堂。

现代文:又亲自在朝堂上考试孝廉、秀才和各州郡的会计。

古文:太后与明帝幸华林园,宴群臣于都亭曲水,令王公以下赋七言诗。

现代文:太后和魏明帝前往华林园时,在都亭曲水宴请群臣,让王公以下各官员赋七言诗。

**古文:太后诗曰: 化光造物含气贞。 明帝诗曰: 恭己无为赖慈英。 **

现代文:太后诗句是 化光造物含气贞 ,明帝诗句是 恭己无为赖慈英 。

古文:王公以下赐帛有差。

现代文:赏赐王公以下官员布帛,数量不等。

古文:太后父薨,百僚表请公除,太后不许。

现代文:太后的父亲去世,百官上表请求皇太后因公而除服,太后不肯。

古文:寻幸永宁寺,观建刹于九级之基,僧尼士女赴者数万人。

现代文:不久便前往永宁寺,在九级台基上观看修建寺庙,僧人、尼姑和男男女女前去观看的多达几万人。

古文:及改葬文昭高后,太后不欲令明帝主事,乃自为丧主。

现代文:当改葬文昭高皇后时,太后也不想让魏明帝主持丧事,便自己亲自主丧。

古文:出至终宁陵,亲奠遣事,还哭于太极殿,至于讫事,皆自主焉。

现代文:她出行前来到终宁陵,亲自祭奠,分派各种事务,回来后在太极殿哭祭,直至事毕,都是她一人做主。

古文:后幸嵩高山,夫人、九嫔、公主以下从者数百人,升于顶中。

现代文:后来她又驾幸嵩山,随同前往的夫人、九嫔、公主等以下侍从几百人,她一直登到嵩山山顶。

古文:废诸淫祀,而胡天神不在其例。

现代文:她宣布废除各种不合经典礼仪的祭祀,但胡天神不在废除之列。

古文:寻幸阙口温水,登鸡头山,自射象牙簪,一发中之,敕示文武。

现代文:不久又前往伊阙口的温泉,登上鸡头山,亲手射象牙簪子,一发而中,便下令让文武官员传看。

古文:时太后逼幸清河王怿,淫乱肆情,为天下所恶。

现代文:当时,胡太后强迫清河王怿跟她私通,大肆淫乱,为天下人所厌恶。

古文:领军元叉、长秋卿刘腾等奉明帝于显阳殿,幽太后于北宫,于禁中杀怿。

现代文:领军元叉、长秋卿刘腾等人奏请魏明帝在显阳殿主持国政,将胡太后幽禁在北宫,并在宫中杀掉清河王怿。

古文:其后太后从子都统僧敬与备身左右张车渠等数十人谋杀叉,复奉太后临朝。

现代文:后来,胡太后的侄子都统胡僧敬和备身左右随从张车渠等几十人策划杀元叉,重新请胡太后临朝听政。

古文:事不克,僧敬坐徙边,车渠等死,胡氏多免黜。

现代文:但事情没有成功,胡僧敬判罪流放边疆,车渠等人被处死,胡家当官的人大多被免职。

古文:后明帝朝太后于西林园,宴文武侍臣,饮至日夕,叉乃起至太后前自陈,外云太后欲害己及腾。

现代文:后来,魏明帝在西林园朝见胡太后,并宴请文武侍卫大臣,一直喝到黄昏时,元叉便起身来到胡太后面前陈诉,说外面有人传言,讲太后想加害自己和刘腾。

**古文:太后答云: 无此语。 **

现代文:胡太后回答 :没有这回事。

古文:遂至于极昏。

现代文:于是欢宴直至深夜。

**古文:太后乃起执明帝手下堂,言: 母子不聚久,今暮共一宿,诸大臣送我入。 **

现代文:太后便站起来拉着魏明帝的手走到堂下,对他说: 母子相会时间不长,今晚共聚一宿,请诸位大臣送我入内。

古文:太后与帝向东北小阁,左卫将军奚康生谋杀叉不果。

现代文:太后便和明帝一起走向东北处的小阁房,左卫将军奚康生企图谋杀元叉,不能得手。

古文:自刘腾死,叉又宽怠,太后与明帝及高阳王雍为计,解叉领军。

现代文:自从刘腾死后,元叉便比较放松警戒,太后便跟明帝以及高阳王雍一起定计,解除了元叉领军的职务。

古文:太后复临朝,大赦改元。

现代文:太后又临朝听政。宣布大赦天下,并更改年号。

古文:自是朝政疏缓,威恩不立,天下牧守,所在贪婪。

现代文:从此以后,朝政松散,缺乏权威,全国地方官员,都贪得无厌。

古文:郑俨污乱宫掖,势倾海内;李神轨、徐纥并见亲侍,一二年中,位总禁要。

现代文:郑俨在宫廷中淫乱,权势遍及全国。李神轨、徐纥都被看成心腹侍从,一二年内,担任了宫廷中最显耀的官职。

古文:手握王爵,轻重在心,宣淫于朝,为四方之所秽。

现代文:他们手中掌握着王侯的封爵,赏赐的轻重,完全随心所欲,更兼淫乱之风遍及朝廷,为四方民众所唾骂。

古文:文武解体,所在乱逆,土崩鱼烂,由于此矣。

现代文:于是,文武官员无所约束,到处发生叛乱的事件,土崩瓦解的过程由此开始。

**古文:僧敬又因聚集亲族,遂涕泣谏曰: 陛下母仪海内,岂宜轻脱如此! **

现代文:胡僧敬便又聚集所有亲属,流着泪向胡太后进谏说: 陛下是天下母亲的榜样,怎么能够这样轻率地为所欲为呢!

古文:太后大怒,自是不召僧敬。

现代文:胡太后听后,大为恼怒,从此再也不召见胡僧敬。

古文:内为朋党,防弊耳目,明帝所亲幸者,太后多以事害焉。

现代文:宫廷内部也各自结为朋党,为了防备对方的耳目,凡是魏明帝所亲信的人,胡太后大多找个理由便加以杀害。

古文:有蜜多道人,能胡语,帝置于左右。

现代文:有一位叫蜜多道人的,能够讲胡人的话语,明帝把他做为左右亲随。

古文:太后虑其传致消息,三月三日,于城南大巷中杀之,方悬赏募贼。

现代文:胡太后担心他会传递消息,便在三月三日这天把他杀死在城南的大巷子里,然后又假惺惺地张贴悬赏贼犯的布告。

古文:又于禁中杀领左右、鸿胪少卿谷会、绍达,并帝所亲也。

现代文:又在宫中杀了分领左右、鸿胪少卿谷会和绍达,他们也都是皇帝的亲信。

古文:母子之间,嫌隙屡起。

现代文:于是,母子之间,猜疑、嫌隙多次产生。

古文:郑俨虑祸,乃与太后计,因潘嫔生女,妄言皇子,便大赦,为武泰元年,复阴行鸩毒。

现代文:郑俨害怕会遭受祸患,便和胡太后设计,当潘嫔生女儿时,对外却传言说生了位皇子,便下令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武泰元年,然后便暗地下鸩毒。

古文:其年二月,明帝暴崩,乃奉潘嫔女,言太子即位。

现代文:这年二月,魏明帝突然死去,便把潘嫔的女儿抱出来,说是皇太子即位。

古文:经数日,见人心已安,始言潘嫔本实生女,今宜更择嗣君,遂立临洮王子钊为主,年始二、三岁,天下愕然。

现代文:过了几天,看见人心已经安定,这才说出潘嫔原来生的是个女儿,如今应当另外选择国君。于是,便立临洮王的儿子元钊为帝,年纪只有两三岁,天下人都十分吃惊。

古文:及尔硃荣称兵度河,太后尽召明帝六宫,皆令入道,太后亦自落发。

现代文:当尔朱荣宣布领兵渡黄河时,胡太后把明帝六宫的宫妃宫女集合起来,下令让她们都皈依佛教,太后自己也削发为尼。

古文:荣遣骑拘送太后及幼主于河阴。

现代文:尔朱荣派骑兵把太后和小皇帝抓起来送往河阴。

古文:太后对荣多所陈说,荣拂衣而起。

现代文:太后对尔朱荣反复陈说,尔朱荣生气地拂衣而起。

古文:帝见立,乃纳为后。

现代文:太后和小皇帝都被同时沉入河中。

古文:及帝西幸关中,降为彭城王韶妃。文帝文皇后乙弗氏,河南洛阳人也。

现代文:太后的妹妹冯翊君在双灵寺把她收葬了。魏武帝时,才以皇后的礼节把她重新安葬,并追加谥号为 灵 。文帝文皇后乙弗氏,河南洛阳人。

古文:其先世为吐谷浑渠帅,居青海,号青海王。

现代文:她的祖先是吐谷浑的首领,世居青海,号称青海王。

古文:凉州平,后之高祖莫瑰拥部落入附,拜定州刺史,封西平公。

现代文:凉州归降后,乙弗氏的高祖父莫瞔领着全部落人归顺朝廷,被任命为定州刺史,封爵西平公。

古文:自莫瑰后,三世尚公主,女乃多为王妃,甚见贵重。

现代文:从莫瞔以后,他家连续子孙三代娶魏国公主为妻,而莫瞔家的女子也大多成为王妃,在朝廷很受尊重。

古文:父瑗,仪同三司、兗州刺史。

现代文:乙弗氏的父亲名瑗,官仪同三司、兖州刺史。

古文:母淮阳长公主,孝文之第四女也。

现代文:母亲是淮阳长公主,孝文帝的第四位女儿。

古文:后美容仪,少言笑,年数岁,父母异之,指示诸亲曰: 生女何妨也。

现代文:乙弗氏长得仪表秀美,很少说话和发笑,几岁的时候,她父母就觉得很奇特,便指着她对亲戚们说: 养女儿有什么关系?

**古文:若此者,实胜男。 **

现代文:如果像这个,实在胜于生男孩。

古文:年十六,文帝纳为妃。

现代文:十六岁时,魏文帝把她选为妃子。

古文:及帝即位,以大统元年册为皇后。

现代文:文帝即位时,在大统元年把她册封为皇后。

古文:后性好节俭,蔬食故衣,珠玉罗绮绝于服玩。

现代文:皇后本性喜欢节俭,吃一般蔬菜粮食,穿旧衣服,珍珠美玉绫罗绸缎从不穿戴。

古文:又仁恕不为嫉妒之心,帝益重之。

现代文:为人仁慈,宽宏大量,毫无嫉妒之心,因而皇帝更加看重她。

古文:生男女十二人,多早夭,唯太子及武都王戊存焉。

现代文:共生了男女孩子十二人,大多过早夭折,只有太子和武都王戊活了下来。

古文:时新都关中,务欲东讨,蠕蠕寇边,未遑北伐,故帝结婚以抚之。

现代文:当时因新迁都于关中,全力准备东征,蠕蠕却屡次侵犯北方边境,但一时又无暇北伐,所以皇帝采取和蠕蠕结亲的办法以安抚。

古文:于是更纳悼后,命后逊居别宫,出家为尼。

现代文:因此,文帝又和悼皇后成婚,让乙弗氏降居别宫,出家为尼。

古文:悼后犹怀猜忌,复徙后居秦州,依子秦州刺史武都王。

现代文:可是,悼皇后对魏文帝仍心存怀疑,便只得把文皇后迁居秦州,住在她儿子秦州刺史、武都王戊那里。

古文:帝虽限大计,恩好不忘,后密令养发,有追还之意。

现代文:文帝虽是迫于国家大计,但对文皇后旧情不忘,后来曾暗暗地下令让文皇后蓄留头发,有请她回宫的想法。

古文:然事秘禁,外无知者。

现代文:可是这事秘密禁传,外部并无人知道。

古文:六年春,蠕蠕举国度河,前驱已过夏,颇有言虏为悼后之故兴比役。

现代文:六年春天,蠕蠕人又企图南渡黄河,前驱部队已过了夏州,外边颇有传言说蠕蠕南下入侵完全是因为悼皇后的缘故。

古文:帝曰: 岂有百万之众为一女子举也?

现代文:文帝说 :怎么会有百万大军为一个女子而发兵呢?

**古文:虽然,致此物论,朕亦何颜以见将帅邪! **

现代文:虽然如此,遭致这样的议论,我又有什么面目来见将帅们呢?

古文:乃遣中常侍曹宠赍手敕令后自尽。

现代文:于是派中常侍曹宠赐手敕让文皇后自尽。

**古文:后奉敕,挥泪谓宠曰: 愿至尊享千万岁,天下康宁,死无恨也。 **

现代文:皇后接令,流着泪对曹宠说: 我只愿皇上活到千万岁,天下太平,虽死而无恨!

古文:因命武都王前,与之决。

现代文:便让武都王前来,和他诀别。

古文:遗语皇太子,辞皆凄怆,因恸哭久之。

现代文:又留下话给皇太子,言辞十分凄怆,她痛哭了许久。

古文:侍御咸垂涕失声,莫能仰视。

现代文:侍御们都失声痛哭,不敢抬头看视。

古文:召僧设供,令侍婢数十人出家,手中落发。

现代文:她又喊来僧人陈设供佛器具,让几十位侍婢出家,亲手给她们剪去头发。

古文:事毕,乃入室,引被自覆而崩,年三十一。

现代文:办完后,便进入室内,拿被自压而死。享年三十一岁。

古文:凿麦积崖为龛而葬,神柩将入,有二丛云先入龛中,顷之一灭一出,后号寂陵。

现代文:朝廷开凿麦积崖石龛安葬她,灵柩将送入石龛时,有两团云团先飘入龛内,过一会一团消亡另一团飘出。后来把这石龛号为寂陵。

古文:及文帝山陵毕,手书云,万岁后欲令兵配飨。

现代文:当魏文帝建好自己陵墓后,亲手书写万年之后将文皇后配祭。

古文:公卿乃议追谥曰文皇后,祔于太庙。

现代文:公卿大臣们便提议追封谥号为 文皇后 ,附祭于太庙。

古文:废帝时,合葬于永陵。

现代文:废帝时,合葬于永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