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三

古文:节义

现代文:《易》说: 立身的途径,称作仁和义。

古文:盖士之成名,在斯二者。

现代文:大概士人成就美名,就在这两个方面。

古文:故古人以天下为大,方身则轻;生为重矣,比义则轻。

现代文:所以,古人把天下之事视为大事,而对自身则看得轻;生存是重要的,但和义相比较就轻了。

古文:然则死有重于太山,贵其理全也;生有轻于鸿毛,重其义全也。

现代文:这样说的话,有的死比泰山还重,贵在其理全备;有的生比鸿毛还轻,重在其义全备。

古文:故生无再得,死不可追。

现代文:所以,人生只有一次,死了不能复生。

古文:而仁道不远,则杀身以徇;义重于生,则捐躯而践。

现代文:而仁爱之道不远,就舍弃自身求仁爱之道;义理比生存更重要,就捐弃身躯而实行义理。

古文:龙逢殒命于夏癸,比干竭节于商辛,申蒯断臂于齐庄,弘演纳肝于卫懿,汉之纪信、栾布,晋之向雄、嵇绍,并不惮于危亡,以蹈忠贞之节。

现代文:龙逢为夏桀丧命,比干为殷纣尽节,申蒯为齐庄公而断臂,弘演为卫懿公而献出肝脏,汉朝的纪信、栾布,晋朝的向雄、嵇绍,都不畏惧危险和死亡,以实践忠诚坚贞的节操。

古文:虽功未存于社稷,力无救于颠坠。然视彼苟免之徒,贯三光而洞九泉矣。

现代文:虽然其对国家社稷没有功劳,对倾覆毁坠无救助之力,但是和那些苟且偷生的人相比,他们气贯长虹,光照九泉。

古文:凡在立名之士,莫不庶几焉。

现代文:凡是意在树立名望的人,没有人不希望这样的。

古文:然至临难忘身,见危授命,虽斯文不坠,而行之盖寡。

现代文:然而,至于面对灾难忘记自身,面临危险不顾性命,虽然不失斯文之风,但能够行动的人大概很少。

古文:固知士之所重,信在慈乎。

现代文:因此知道士人重视的,确实在于这一点。

古文:非夫内怀铁石之心,外负陵霜之节,孰能行之若命,赴蹈如归者乎!

现代文:不是内有铁石心肠,外有高洁节操的人,谁能行动起来像有命令一样,赴汤蹈火像回家一样呢?

古文:自魏讫隋,年余二百,若乃岁寒见松柏,疾风知劲草,千载之后,懔懔犹生。

现代文:自魏到隋,二百多年,就像在最寒冷的时候发现松柏耐寒,在迅疾的狂风中知道坚韧的草不可摧折一样,千百年之后,他们凛凛然虽死犹生,岂只是听说了那个不食周粟的伯夷的事迹。

古文:岂独闻彼伯夷,懦夫立志,亦冀将来君子,有所庶几。

现代文:怯懦的人才会树立志向,也希望将来的君子和他们有所接近。

古文:《魏书》序于什门、段进、石文德、汲固、王玄威、娄提、刘渴侯、硃长生、马八龙、门文爱、晁清、刘侯仁、石祖兴、邵洪哲、王荣世、胡小彪、孙道登、李几、张安祖、王闾以为《节义传》,今又检得郭琰、沓龙超、乙速孤佛保,及《周书孝节传》李棠、杜叔毗附之。

现代文:《魏书》叙述于什门、段进、石文德、汲固、王玄威、娄提、刘渴侯、朱长生、马八龙、门文爱、晁清、刘仁侯、石祖兴、邵洪哲、王荣世、胡小彪、孙道登、李几、张安祖、王闾等人的事迹为《节义传》,如今又搜集到郭琰、沓龙超、乙速孤佛保,和《周书·孝节传》中的李棠、杜叔毗附录之。

古文:又案《齐书》不立此篇,而《隋书》序刘弘、皇甫诞、游元、冯慈明、张须阤、杨善会、独孤盛、元文都、卢楚、刘子翊、尧君素为《诚节传》。

现代文:另案,《齐书》不设立《节义传》,而《隋书》叙述刘弘、皇甫诞、游元、冯慈明、张须陀、杨善会、独孤盛、元文都、卢楚、刘子翊、尧君素等人的事迹为《诚节传》。

古文:帝甚嘉之,赠银青光禄大夫,拜其子仁宗为正议大夫、弋阳郡通守。张须陀,弘农阌乡人也。性刚烈,有勇略。

现代文:如今皇甫诞、冯慈明、独孤盛、元文都各附录其家传,其余诸人都附录在这一篇中,又搜录《隋书·孝义传》中的郎方贵、郭世俊也附录在这里,以充备《节义传》云云。张须陀,弘农阌乡人。生性刚直,有勇有谋。

古文:弱冠从史万岁讨西爨,以功授仪同。

现代文:还没成年就跟随史万岁征讨西爨,因军功授仪同。

古文:后从杨素击平汉王谅,加开府。

现代文:后来,又跟从杨素平定汉王杨谅,加授开府。

古文:大业中,为齐郡赞务。

现代文:隋炀帝大业年间,任齐郡赞务。

古文:会兴辽东之役,岁饥,须陀将开仓赈给。

现代文:适逢辽东之战开始,年成歉收,张须陀准备打开粮仓赈济饥民。

**古文:官属咸曰: 须待诏敕。 **

现代文:僚属都说 :必须等待诏书敕令。

古文:须陀曰: 如待报至,当委沟壑。

现代文:张须陀说 :如果等待诏书到来,百姓就会饿死在沟溪丘壑了。

**古文:吾若以此获罪,死无所恨。 **

现代文:我如果因为这个而得罪,死了也没什么遗憾的。

古文:先开仓而后状,帝嘉而不责。

现代文:先开仓赈济饥民,而后上报朝廷,炀帝嘉奖他而不加责备。

古文:天下既承平日久,多不习兵。

现代文:天下既已长期安定,大多不熟悉战事。

古文:须陀独勇决善战,又长抚驭,得士卒心,号为名将。

现代文:只有张须陀英勇果决,勇猛善战,又善于安抚治理,很得士兵的拥戴,号为名将。

古文:时贼帅王薄北连豆子贼孙宣雅、石祗阇、郝孝德等,众十余万,攻章丘。

现代文:当时贼兵元帅王薄北连豆子贼孙宣雅、石祗、郝孝德等,有十多万人,进攻章丘。

古文:须陀大破之,露布以闻。

现代文:张须陀大败贼兵,张贴布告广告众人。

古文:帝大悦,优诏褒扬,令使者图画其形容奏之。

现代文:炀帝非常高兴,广颁诏令,加以表彰,令使者画张须陀的画像上奏。

古文:其年,贼裴长才,石子河等奄至城下,须陀与战,长才败走。

现代文:这一年,盗贼裴长才、石子河等突然袭击到城下,张须陀与贼兵交战,裴长才等人败逃。

古文:后数旬,贼帅秦君弘、郭方预等园北海,须陀倍道而进,大败之。

现代文:此后过了几十天,贼兵元帅秦君弘、郭方预等围攻北海,张须陀兼程进军,大败贼兵。

古文:司隶刺史裴操之上状,帝遣使劳问之。

现代文:司隶刺史裴操之将其情况上奏,炀帝派遣使者慰劳张须陀。

古文:十年,贼左孝友屯蹲狗山,须陀列八营以逼之。

现代文:大业十年,贼将左孝友屯聚在蹲狗山,张须陀排列八座营寨进逼左孝友。

古文:孝友窘迫,面缚来降。

现代文:左孝友困窘急迫,自己捆绑起来前来投降。

古文:其党解象、王良、郑大彪、李脘等众各万计,须陀平之,威振东夏。

现代文:其党羽解象、王良、郑大彪、李脘各拥兵以万计,张须陀将他们全部平定,威势震动东部中国。

古文:以功迁齐郡通守,领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

现代文:因功升任齐郡通守,兼领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

古文:俄而贼卢明月众十余万将寇河北,次祝阿。

现代文:不久,贼盗卢明月率领十多万人准备进犯河北,驻扎在祝阿。

古文:须陀邀击,杀数千人。

现代文:张须陀率兵阻击,杀敌数千人。

古文:贼吕明星、师仁泰、霍小汉等众各万余,扰济北,须陀击走之。

现代文:贼盗吕明星、师仁泰、霍小汉等各率一万多人,骚扰济北,张须陀率兵出战,贼兵逃走。

古文:寻将兵拒东郡贼翟让,前后三十余战,每破走之。

现代文:不久,率兵抗击东郡贼兵翟让,前后打了三十多仗,每次都大破贼兵。

古文:转荣阳通守。

现代文:改任荥阳通守。

古文:时李密说让取洛口仓,遂逼来荥阳。

现代文:这时,李密劝说翟让夺取洛口仓,于是就进逼荥阳。

古文:须陀拒之,让惧而退,须陀乘之。

现代文:张须陀迎战翟让,翟让畏惧而退兵。张须陀乘机追击。

古文:密先伏数千人邀击之,须陀败,被围,溃辄出,左右不能尽出,复入救之,往来数四,众皆败。

现代文:李密事先埋伏几千人狙击张须陀。张须陀战败被围,突破重围逃了出去,身边的人没有能都冲出来,就又杀入重围解救他们,来回四次,众人都被打败。

**古文:乃仰天曰: 兵败如此,何面见天子乎! **

现代文:张须陀就仰天叹息道 :打仗败成这个样子,还有什么脸面见天子呢?

古文:乃下马战死。

现代文:就下马战死。

古文:因执至临川城下,使告城中云 帝崩 。

现代文:张须陀手下的士兵昼夜痛哭,数日哭声不止。

古文:子翊乃易其言,于是见害。

现代文:炀帝命令张须陀的儿子张元备总领父亲的兵马。

古文:尧君素,魏郡汤阴人也。

现代文:张元备当时在齐郡,因与贼兵遭遇,竟然没有成行。尧君素,魏郡汤阴人。

古文:炀帝为晋王时,君素为左右。

现代文:隋炀帝做晋王的时候,尧君素在炀帝身边供职。

古文:帝嗣位,累迁鹰扬郎将。

现代文:炀帝继位,逐步升迁至鹰扬郎将。

古文:大业末,从骁卫大将军屈突通拒义师于河东。

现代文:大业末年,跟随骁卫大将军屈突通在河东抗拒义军。

古文:俄而通引兵南遁,置君素领河东通守。

现代文:很快,屈突通带领兵马南逃,留置尧君素代领河东通守。

古文:义师遣将吕绍宗、韦义节等攻之不克。

现代文:义军派遣将军吕绍宗、韦义节等攻城,未能攻克。

古文:及通军败,至城下呼之。

现代文:到了屈突通的军队被打败,屈突通到城下呼喊尧君素。

古文:君素见通,歔欷流涕,悲不自胜,左右皆哽咽。

现代文:尧君素见到屈突通,痛哭流涕,非常悲痛,身边的人都哽咽起来。

古文:通亦泣下沾襟,因说君素早降以取富贵。

现代文:屈突通也流下泪来,因而劝说尧君素早早投降以取富贵。

**古文:君素以名义责之曰: 公纵不能远惭主上,公所乘马,即代王所赐也,公何面目乘之哉! **

现代文:尧君素用君臣名义责备屈突通说: 你即使对主上不能感到羞愧,你所骑的马,就是代王赐给你的,你有何面目骑它呢?

古文:通曰: 吁!

现代文:屈空通说 :唉!

古文:君素!

现代文:君素!

**古文:我力屈而来。 **

现代文:我是力量尽了而来的。

**古文:君素曰: 方今力犹未屈,何用多言! **

现代文:尧君素说 :如今你的力量还没有用尽,何必多说!

古文:通惭而退。

现代文:屈突通羞愧地退下了。

古文:时围甚急,行李断绝。

现代文:当时,围攻非常紧急,音讯断绝。

古文:君素乃为木鹅,置表于颈,具论事势,浮之黄河,沿流而下。

现代文:尧君素就制作木鹅,把上表放在木鹅的脖颈中,详论事情的形势,漂浮在黄河中,顺流而下。

古文:河阳守者得之,达于东都。

现代文:河阳守卫得到木鹅,送达东都洛阳。

古文:越王侗见而叹息,乃承制拜君素为金紫光禄大夫,密遣行人劳之。

现代文:越王侗见到上表而叹息,就秉承皇帝旨意授予尧君素金紫光禄大夫之职,秘密派遣使者慰劳尧君素。

古文:监门直阁庞玉、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前后自东都归义,俱造城下,为陈利害。

现代文:监门直阁庞玉、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先后自东都投奔义军,二人一起来到成下,向尧君素陈说利害。

古文:朝廷又赐金券,待以不死。

现代文:朝廷又赐给他金券,答应免除死罪。

古文:君素卒无降心。

现代文:尧君素始终没有投降的意思。

**古文:其妻又至城下,谓曰: 隋室已亡,何苦取祸? **

现代文:他的妻子又来到城下,对他说: 隋朝已经灭亡,何必要自取灾祸?

**古文:君素曰: 天下事非妇人所知。 **

现代文:尧君素说: 天下之事不是女人所能知道的。

古文:引弓射之,应弦而倒。

现代文:拉弓射其妻,其妻应声倒地。

古文:君素亦知事必不济,每言及隋国,未尝不歔欷。

现代文:尧君素也知道事情必定难以成功,每次说起隋朝,无不痛哭流涕。

古文:常谓将士曰: 吾是籓邸旧臣,至于大义,不得不死。

现代文:他经常对将士说: 我是诸侯王府第的老臣,说到大义,是不能不死。

古文:今谷支数年,食尽,足知天下之事。

现代文:如今粮食够支应数年,把粮食吃完的时候,足以知天下之事的结局了。

**古文:必隋室倾败,天命有归,吾当断头以付诸君。 **

现代文:隋朝若必定倾覆败亡,是天命有所归与,我应该砍下头来交给你们。

古文:后颇得江都倾覆消息,又粮尽,男女相食,众心离骇。

现代文:后来,经常得到江都覆灭的消息,粮食又吃完了,人们是交换儿女而食,人心离散惊惧。

古文:白虹降于府门,兵器之端,夜皆光见。

现代文:白虹降临府门之上,兵器的锋端,夜里都闪现光芒。

古文:月余,君素为左右所害。

现代文:一个多月后,尧君素被身边的人杀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