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九

古文:河间王弘,字辟恶,文帝从祖弟也。

现代文:河间王杨弘,字辟恶,隋文帝杨坚从祖之弟。

古文:祖爱敬,早卒。

现代文:祖父爱敬。早卒。

古文:父元孙,少孤,随母郭氏养于舅族。

现代文:父杨元孙,自幼便成为孤儿,随母亲郭氏寄养在舅族家。

古文:及武元帝与周文建义关中,元孙时在鄴,惧为齐人所诛,因假外家姓为郭氏。

现代文:武元帝与周文帝在关中树起义旗的时候,元孙在邺城,害怕被齐人杀害,于是就借舅族家的姓氏为姓,改姓郭。

古文:元孙死,齐为周灭,弘始入关。

现代文:元孙死后,齐国被周国消灭,弘才进入关中。

古文:与文帝相得,帝哀之,为买田宅。

现代文:与周文帝相处得很融洽,文帝哀其不幸,替他置买田地宅院。

古文:弘性明悟,有文武干略。

现代文:弘生性聪明颖悟,有文韬武略。

古文:数从征伐,累迁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经常跟随文帝征伐,多次升迁至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文帝为丞相,常置左右,委以心腹。

现代文:文帝任丞相时,常将弘置于左右,视为心腹。

古文:帝诣周赵王宅,将及于难,弘时立于户外,以卫文帝。

现代文:文帝到周赵王宅院,将要被害,弘此时立在门外,保护文帝,使文帝幸免于难。

古文:寻加上开府,赐爵永康县公。

现代文:很快加官为上开府,赐爵永康县公。

古文:及爱禅,拜大将军,进爵郡公。

现代文:及文帝受禅,弘官拜大将军,晋爵郡公。

古文:寻赠其父柱国、尚书令、河间郡公。

现代文:不久,追赠弘父元孙为柱国、尚书令、河间郡公。

古文:其年,立弘为河间王,拜右卫大将军。

现代文:这一年,立弘为河间王,官拜右卫大将军。

古文:寻进柱国,以行军元帅出灵州道征突厥,大破之。

现代文:不久又晋位柱国,以行军元帅之职出兵灵州道征讨突厥,大破突厥军。

古文:拜宁州总管,进上柱国。

现代文:官拜宁州总管,晋位上柱国。

古文:政尚清静,甚有恩惠。

现代文:为政崇尚清静,甚有恩惠德政。

古文:迁蒲州刺史,得以便宜从事。

现代文:改任蒲州刺史,遇事可以不用上奏,自行决断。

古文:时河东多盗贼,弘奏为盗者百余人,投之边裔,州境恬然,号为良吏。

现代文:其时,河东盗贼丛生,弘奏请将盗贼百余人送到边庭,州境于是安定,都称弘为好官。

古文:每晋王广入朝,弘辄领扬州总管,及王归籓,弘复还蒲州。

现代文:每逢晋王杨广入朝,弘则代为扬州总管,等晋王回归扬州,弘再回蒲州。

古文:长曰房陵王勇,次炀帝,次秦孝王俊,次庶人秀,次庶人谅。

现代文:在蒲州十多年,风俗礼教都很融洽。炀帝继位,弘官拜太子太保。过了一年多就死去了。

古文:房陵王勇,小名睍地伐。

现代文:大业六年,追封郇王。子杨庆继承爵位。房陵王杨勇,小名目见地伐。

古文:周世以武元军功,封博平县侯。

现代文:周朝时,因武元军功封为博平县侯。

古文:及文帝辅政,立为世子,拜大将军、左司卫,封长宁郡公。

现代文:文帝辅政时,立为太子,官拜大将军、左司卫,封为长宁郡公。

古文:出为洛州总管、东京少冢宰,总统旧齐之地。

现代文:出京任洛州总管、东京少冢宰,总理已灭亡的北齐之地。

古文:后徵还京师,进上柱国、大司马,领内史御正,诸禁卫皆属焉。

现代文:后来诏回京师,晋位上柱国、大司马,兼任内史御正,统领京师所有的禁卫军。

古文:文帝受禅,立为皇太子,军国政事及尚书奏死罪已下,皆令勇参决。

现代文:文帝接受禅让即皇帝位,杨勇被立为太子,军国政事和尚书所奏死罪以下诸事,皆令杨勇参与决策。

古文:帝以山东人多流冗,遣使案检,又欲徙人北实边塞。

现代文:文帝认为山东人多流离失所,派遣使者去调查核实,又想迁移一些人充实北部边疆。

古文:勇上书谏,以为 恋土怀旧,人之本情,波迸流离,盖不获已。

现代文:杨勇上书谏阻,认为: 怀恋故土,是人与生俱来的感情。流离失所,或许多出于不得已。

古文:有齐之末,主暗时昏,周平东夏,继以威虐,人不堪命,致有逃亡,非厌家乡,原为羁旅。

现代文:北齐后期,君主暗昧,时政腐败,周朝平定东夏,继之以威虐,人民难以忍受,以至于逃离家乡,不是厌弃家乡,情愿到处流浪。

古文:若假以数岁,沐浴皇风,逃窜之徒,自然归本。

现代文:假如能给几年的时间,给他们更多的恩德,流离逃窜之人,自然都会返归本土。

**古文:虽北夷犯边,令所在严固,何待迁配,以致劳扰? **

现代文:虽然北方夷族侵犯边境,但是,只要加固边防,就足以抵御入侵了,何用移民入边,劳民伤财?

古文:上览而嘉之。

现代文:文帝看后,嘉奖杨勇。

古文:时晋王广亦表言不可,帝遂止。

现代文:这时,晋王杨广也上表说不可,文帝于是作罢。

古文:是后时政不便,多所损益,帝每纳之。

现代文:自此之后,时政凡有不适宜处,杨勇多有增减,常常为文帝所采纳。

古文:帝常从容谓群臣曰: 前世皇王,溺于嬖幸,废立之所由生。

现代文:文帝常从容对群臣说: 前世帝王,沉溺于所宠幸的嫔妃,废立太子之事由此而生。

古文:朕傍无姬侍,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也。

现代文:朕别无侍妾,五子同母所生,可以说是真正的兄弟。

**古文:岂若前代,多诸内宠,孽子忿争,为亡国之道邪! **

现代文:岂会像前代那样,宠妃甚多,庶子纷纷争立,以至于亡国呢?

古文:勇颇好学,解属词赋,性宽仁和厚,率意任情,无矫饰之行。

现代文:杨勇颇喜爱学习,能填词作赋,性格宽仁和厚,任性自然,做事从不矫揉造作。

古文:引明克让、姚察、陆开明等为之宾友。

现代文:将明克让、姚察、陆开明等引为宾朋。

古文:勇尝文饰蜀铠,帝见而不悦,恐致奢侈之渐,因诫之曰: 我历观前代帝王,未有奢华而能长久者。

现代文:杨勇曾经装饰一件蜀人打造的铠甲,文帝看见后就不高兴了,担心这就是奢侈的开始,因此告诫他说: 我历观前代帝王,没有奢侈糜烂而能长久在位的。

古文:汝当储后,若不上称帝心,下合人意,何以承宗庙之重,居兆人之上?

现代文:你身为太子,若不能上使皇帝称心,下合诸人之意,怎么能够承担朝廷的重任,居于亿兆人之上呢?

古文:吾昔衣服,各留一物,时复看以自警戒。

现代文:我过去穿的衣服,各保留了一件,经常再拿出来看看,自诫不可奢侈。

古文:又拟分赐汝兄弟。

现代文:又曾准备分赐给你们兄弟。

古文:恐汝以今日皇太子之心,忘昔时之事,故令高颎赐汝我旧所带刀子一枚,并菹酱一合,汝昔作上士时所常食如此。

现代文:恐怕你居于皇太子之位,忘记了过去的事情,因此就令高赹将我往日所带的刀子一枚,咸菜酱一盒赐给你,你过去作上士的时候,经常吃的就是这样的食物。

**古文:若存忆前事,应知我心。 **

现代文:你若能记起以前的事情,就应该明白我的用心。

古文:后经冬至,百官朝勇,勇张乐受贺。

现代文:后来过冬至节,文武百官朝觐杨勇,杨勇置乐接受祝贺。

**古文:帝知之,问朝臣: 近闻至节,内外百官相率朝东宫,是何礼也? **

现代文:文帝知道了这件事,问朝中大臣说: 近日听说冬至节时,内外百官都陆续去朝贺东宫太子,这是什么礼节呢?

古文:太常少卿辛亶对曰: 于东宫是贺,不得言朝。

现代文:太常少卿辛回答说 :对东宫来说是祝贺,不能说是朝贺。

古文:帝曰: 改节称贺,正可三数十人,逐情各去,何因有司徵召,一朝普集,太子法服设乐以待之?

现代文:文帝说 :祝贺改换季节,有三几十人,酌情分别去祝贺就可以了,为何让有司征召,满朝文武都聚集起来,太子穿着法定的服装置乐招待群臣呢?

**古文:东宫如此,殊乖礼制。 **

现代文:东宫太子这样做,大违礼法!

古文:乃下诏曰: 皇太子虽居上嗣,义兼臣子,而诸方岳牧正冬朝贺,任土作贡,别上东宫。

现代文:于是就下诏书说 :皇太子虽然位居皇嗣,但名义上还是臣子,而各地长官正冬朝贺,带着本地的贡物,另贡奉给东宫。

**古文:事非典则,宜悉停断。 **

现代文:此事不合礼法,应全部停止。

古文:自此恩宠始衰,渐生凝阻。

现代文:自此以后,恩宠开始减少,疑虑阻隔渐渐滋生。

**古文:时帝令选强宗入上台宿卫,高颎奏: 若尽取强者,恐东宫宿卫太劣。 **

现代文:其时,文帝命令选择豪强之士进入皇宫护卫,高赹奏道: 如果把强壮之士都选进来,恐怕东宫的护卫太弱。

古文:帝作色曰: 我有时行动,宿卫须得雄毅。

现代文:文帝厉色道: 我有时要走动走动,护卫一定要雄健刚毅。

古文:太子毓德东宫,左右何须强武?

现代文:太子德布东宫,手下的人何须强壮英武?

古文:如我商量,恆于交番之日,分向东宫上下,团伍不别,岂非好事邪?

现代文:如果像你对我说的那样,轮流值班的时候,护卫一直分别在东宫下巡护,与禁卫军的职责没有什么区别,岂不是多此一举?

**古文:我熟见前代,公不须仍踵旧风! **

现代文:前朝的事情我很熟悉,你不必用前朝的旧俗来劝我!

古文:盖疑颎男尚勇女,形于此言,以防之。

现代文:原来,文帝对高赹的儿子娶杨勇的女儿有怀疑,故意说出这番话来防备他们。

古文:勇多内宠,昭训云氏嬖幸,礼匹于嫡。

现代文:杨勇有许多宠幸,昭训云氏原是侍妾,礼义却与正妻一样。

古文:而妃元氏无宠,尝遇心疾,二日而薨。

现代文:妃子元氏不得宠爱,曾经害有心痛病,二日就死了。

古文:献皇后意有他故,甚责望勇。

现代文:献皇后另有想法,对杨勇大加责备。

古文:又自妃薨,云昭训专擅内政,后弥不平,颇求勇罪过。

现代文:自妃元氏死后,云昭训独断东宫内政,献皇后更加不高兴,多次追究杨勇的罪过。

古文:晋王广知之,弥自矫饰,姬妾恆备员数,唯与萧妃居处。

现代文:晋王杨广知道后,愈加装模作样,诸多姬妾只是充数而已,只宠幸萧妃一人。

古文:皇后由是薄勇,愈称晋王德行,后晋王来朝,车马侍从,皆为俭素,接朝臣,礼极卑屈,声名籍甚,冠于诸王。

现代文:皇后因此看不起杨勇,愈加称赞晋王的德行。后来,晋王入京朝见,车马侍从,都很节俭朴素,与朝臣交往,礼仪极为谦卑,因此声名大振,超过了其他诸王。

古文:临还扬州,入内辞皇后,因哽咽流涕,伏不能兴。

现代文:临回扬州,晋王进宫向皇后辞行,哽咽流涕,伏地而不能起。

古文:皇后泫然泣下,相对歔欷。

现代文:皇后凄然泪下,相对哭泣。

古文:王曰: 臣性识愚下,常守平生昆弟之意,不知何罪,失爱东宫,恆蓄盛怒,欲加屠陷。

现代文:晋王说 :臣生性愚鲁,平生常守兄弟之意,不知因为什么罪,得罪了东宫,常怀盛怒,欲对臣加以屠戮陷害。

**古文:每恐谗谮出于杼轴,鸠毒遇于杯杓。 **

现代文:常恐谗陷出于妇人,鸩毒遇于杯杓。

古文:皇后忿然曰: 睍地伐渐不可耐,我为伊索得元家女,望隆基业,竟不闻作夫妻,专宠阿云,有如许豚犬。

现代文:皇后愤怒地道 :目见地伐越来越让人不能忍受,我替他娶得元家女子,希望基业兴隆,竟然没听说有夫妻之事,而独宠阿云,竟有这样的猪狗!

古文:前新妇本无病痛,忽尔暴亡,遣人投药,致此夭逝。

现代文:元妃先前本来没有病痛,忽然就死了。定是太子投毒,致使元妃早逝。

古文:事已如此,我亦不穷。

现代文:事情已经这样了,我也不深加追究。

古文:何因复于汝处发如此意?

现代文:为何又在你这里生出这样的念头?

古文:我在尚尔,我死后当鱼肉汝乎?

现代文:我活着时他尚且这样做,我死后你还不任人宰割吗?

**古文:每思东宫竟无正嫡,至尊千秋万岁后,遣汝等兄弟向阳云兒前再拜问讯,此是几许大苦痛邪! **

现代文:我常常想东宫至今尚无正妻,等你父亲死后,让你们兄弟向阿云拜揖问安,这该是多么大的痛苦啊!

古文:晋王又拜,呜咽不能止,皇后亦悲不自胜。

现代文:晋王又拜,哭泣不止。皇后亦不胜悲痛。

古文:此别之后,知皇后意移,始构夺宗之计。

现代文:自这次分别之后,晋王知道皇后已移意他人,就开始谋划争夺太子之位。

古文:因引张衡定策,遣褒公宇文述深交杨约,令喻旨于越公素,具言皇后此语。

现代文:于是就传唤张衡商定计策,派遣褒公宇文述深交杨约,令他传旨给越公杨素,把皇后那一番话都告诉杨素。

古文:素瞿然曰: 但不知皇后如何?

现代文:杨素惊异道 :只是不知道皇后会怎么样?

**古文:但如所言,吾又何为者! **

现代文:如果像说的那样,我又能够做些什么!

古文:后数日,素入侍宴,微称晋王孝悌恭俭有礼,用此揣皇后意,后泣曰: 公言是也。

现代文:过了几天,杨素入宫侍宴,稍稍称赞晋王孝悌恭俭有礼,借此揣度皇后的意思。皇后哭着说: 你说的很对。

古文:我兒大孝顺,每闻至尊及我遣内使到,必迎于境首。

现代文:晋王十分孝顺,每次听说皇上和我派遣使者到扬州,必定到州境边迎候。

古文:又其新妇亦大可怜,我使婢去,常与同寝共食。

现代文:他新纳的嫔妃也十分可怜,我的使婢到那里,常常和那些嫔妃同寝共食。

古文:岂如睍地伐共阿云相对而坐,终日酣宴,昵近小人,疑阻骨肉!

现代文:怎么会像目见地伐和阿云那样相对而坐,终日酣宴,亲近小人,怀疑阻隔亲骨肉呢?

**古文:我所以益怜阿者,尝恐暗地杀之。 **

现代文:我所以更加怜爱阿,就是恐怕他被人暗害。

古文:素既知意,盛言太子不才。

现代文:杨素既然知道了皇后的意思,大说特说太子没有能力。

古文:皇后遂遗素金,始有废立之意。

现代文:皇后就赠给杨素金钱,开始有了废立太子的意思。

古文:勇颇知其谋,忧惧,计无所出。

现代文:杨勇对晋王的计谋有所知晓,忧愁恐惧,没有什么对策。

古文:闻新丰人王辅贤能占候,召而问之。

现代文:听说新丰人王辅贤会占星相,召来询问。

**古文:辅贤曰: 白虹贯东宫门,太白袭月,皇太子废退象也。 **

现代文:辅贤说: 白虹横贯东宫之门,太白星袭于月宫,这是皇太子废退之象。

古文:以铜铁五兵造诸厌胜。

现代文:用铜铁五种兵器打造符咒以镇邪。

古文:又于后园内作庶人村,屋宇卑陋,太子时于中寝息,布衣草褥,冀以当之。

现代文:又在后园中修庶人村,房屋低下简陋,太子时常在里面休息,布衣草垫,希望能借此阻挡恶运。

古文:帝知其不安,在仁寿宫,使杨素观勇,素至东宫,偃息未入,勇束带待之,故亦不进以怒勇,勇衔之,形于言色。

现代文:文帝知道杨勇心中不安,在仁寿宫召见杨素,让他去观察杨勇的动静。杨素到了东宫,悄声无息地躲在外面,没有进去。杨勇穿戴整齐等待他,他就故意不进去,用以激怒杨勇。杨勇怨恨杨素失礼,怒形于色。

古文:素还,言勇怨望,恐有他变。

现代文:杨素回宫,说杨勇甚为怨恨,恐怕发生变故。

古文:帝甚疑之。

现代文:文帝非常怀疑。

古文:皇后又遣人伺觇东宫,纤介事皆闻奏,因加媒蘖,构成其罪。

现代文:皇后又派人偷偷地去东宫察望,大小事情都要奏报,借以构陷诬害,谋成其罪。

古文:帝惑之,遂疏忌勇。

现代文:文帝被他们迷惑,就开始疏远忌恨杨勇。

古文:乃于玄武门达至德门量置人候,以伺动静,皆随事奏闻。

现代文:于是就在玄武门至至德门之间安排岗哨,窥伺东宫的动静,有事立即奏知。

古文:又东宫宿卫人,侍官已上,名籍悉令属诸卫府,有健兒者咸屏去之。

现代文:又将东宫侍官以上的护卫,都划归卫府管辖,强壮勇武的卫士也都被调开了。

古文:晋王又令段达私货东宫幸臣姬威,令取太子消息,密告杨素。

现代文:晋王又命令段达私下买通东宫所宠幸之人姬威,让他将有关太子的消息,秘密报告给杨素。

古文:于是内外宣谤,过失日闻。

现代文:于是朝廷内外到处都在说杨勇的坏话,各种过失每天都传到文帝那里。

古文:段达胁姬威曰: 东宫罪过,主上皆已知之。

现代文:段达威胁姬威说: 东宫的罪过,皇上已经都知道了。

古文:已奉密诏,定当废立。

现代文:已得到密诏,定要废立太子。

**古文:君能告之,则大富贵。 **

现代文:你若能把东宫的罪过告诉我们,就会大富大贵。

古文:威遂许诺。

现代文:姬威就答应了。

**古文:开皇二十年,车驾至自仁寿宫,御大兴殿,谓侍臣曰: 我新还京师,应开怀欢乐,不知何意,翻悒然愁苦。 **

现代文:开皇二十年,文帝车驾自仁寿宫御临大兴殿,对侍臣说: 我刚回到京师,理应开怀欢乐,可是不知怎么了,反而愁苦不乐。

古文:吏部尚书牛弘对曰: 由臣等不称职,故至尊忧劳。

现代文:吏部尚书牛弘答道 :因为臣等不称职,所以让皇上忧愁劳心。

古文:帝既数闻谗谮,疑朝臣具委,故有斯问,冀闻太子之愆。

现代文:文帝已经多次听到谗言,怀疑朝臣都为东宫遮掩,所以有这样的问话,希望听到太子的罪过。

古文:弘既此对,大乖本指。

现代文:牛弘这样回答,完全违背了文帝的意思。

古文:帝因作色谓东宫官属曰: 仁寿宫去此不远,令我每还京师,严备如入敌国。

现代文:文帝于是神色严肃地对东宫属官说: 仁寿宫距这里不远,让我每次回京师,都严加戒备,像进入敌国一样。

古文:我为患利,不脱衣卧。

现代文:我因患有痢疾,卧不脱衣。

古文:夜欲得近厕,故在后房。

现代文:夜里想找一个近一些的厕所,却故意把厕所设在后房。

古文:恐有惊急,还就前殿。

现代文:恐怕有惊变,又回到前殿。

**古文:岂非尔辈欲坏我家国邪! **

现代文:你们岂不是想毁坏我的国家吗!

古文:乃执唐令则等数人,付所司讯鞫。

现代文:于是就令将唐令则等人抓了起来,交付有司审讯。

古文:令杨素陈东宫事状,以告近臣。

现代文:命令杨素陈述东宫的罪状,告知亲近之臣。

古文:素显言之曰: 奉敕向京,令皇太子检校刘居士余党。太子忿然作色,肉战泪下,云: 居士党已尽,遣我何处穷讨?

现代文:杨素明白地说: 我奉旨到京师,令皇太子追查刘居士余党,太子愤怒得变了颜色,浑身打战,泪水流了下来,说: 刘居士的同党都已遣散了,让我去哪里追查?

**古文:尔作右仆射,受委自求,何关我事! **

现代文:你官居右仆射,受委托自己追查,关我什么事!

古文:又云: 昔大事不遂,我先被诛。

现代文:又说: 当初大事若不成功,我先被诛杀了。

**古文:今作天子,竟乃令我不如弟,一事已上,不得自由。 **

现代文:如今做了天子,竟然让我不如弟弟们,什么事情都不能自己作主。

**古文:因长叹回视云: 我大觉身妨! **

现代文:于是长叹一口气,回视我说: 我彻底明白了,我妨碍了别人!

**古文:又云: 诸王皆得奴,独不与我! **

现代文:又说: 诸王皆得到了赏赐的奴仆,惟独不给我!

**古文:乃向西北奋头,喃喃细语。 **

现代文:就昂首向西北,喃喃细语。

古文:帝曰: 此兒不堪妨承嗣久矣。

现代文:文帝说: 这个儿子早就不适合当太子了。

古文:皇后恆劝我废,我以布素时生,复长子,望其渐改,隐忍至今。

现代文:皇后一直劝我废掉他,我因他是我为平民时所生,又是长子,希望他慢慢地改正过来,一直隐忍到今天。

**古文:勇昔从南兗州来,语卫王曰: 阿娘不与我一好妇女,亦是可恨。 **

现代文:杨勇当初从南兖州来,对卫王说 :阿娘不给我一个好媳妇,亦是可恨。

**古文:因指皇后侍兒曰: 皆我物。 **

现代文:于是就指着皇后的侍儿说 :都是我的人。

古文:此言几许异事!

现代文:这话有多少不同的意思!

古文:其妇初亡,即以斗帐安余老妪。

现代文:其妻刚刚亡故,即用斗帐把其余的老妇人都安置起来了。

古文:新妇初亡,我深疑使马嗣明药杀。

现代文:新媳妇刚死的时候,我就十分怀疑是杨勇使马嗣明毒死的。

**古文:我曾责之,便怼曰: 会当杀元孝矩。 **

现代文:我曾经责问他,他回答说: 一定要杀了元孝矩。

古文:此欲害我而迁怒耳。

现代文:这是想害我而迁怒元孝矩。

古文:初,长宁诞育,朕与皇后共抱养之,自怀彼此,连遣来索。

现代文:当初,长宁王诞生,朕与皇后共同抱养他。自从彼此产生了隔阂,就连接派人来索要。

古文:且云定兴女,在外私合而生,想此由来,何必是其体胤?

现代文:况且,云定兴之女,是在外私通而生的,想其由来,未必一定是云定兴的后代!

古文:昔晋太子取屠家女,其兒即好屠割。

现代文:过去,晋太子娶屠户家的女儿,他的儿子就好屠杀。

古文:今傥非类,便乱宗祐。

现代文:如今云定兴女倘若不是正经一类,便会祸乱宗庙。

古文:又刘金驎,佞人也,呼定兴作家翁。

现代文:还有,刘金是一个谄媚之人,称云定兴为父。

古文:定兴愚人,受其此语。

现代文:云定兴也是个傻瓜,接受他这种称呼。

古文:我前解金驎者,为其此事。

现代文:我从前解除刘金之职,就是因这件事。

**古文:勇昔在宫,引曹妙达共定兴女同宴,妙达在外云 我今得劝妃酒。 **

现代文:杨勇以前在宫中,把曹妙达领来与云定兴之女同宴,曹妙达在外面说: 我如今能劝云妃喝酒。

古文:直以其诸子偏庶,畏人不服,故逆纵之,欲收天下望耳。

现代文:因为其诸子都是偏房庶出,害怕人们不服,故意纵容他们,想获取天下人之心。

古文:我虽德惭尧舜,终不以万姓付不肖子。

现代文:我虽然德业不及尧舜,终究不能把天下交给不肖之子。

**古文:我恆畏其加害,加防大敌,令欲废之,以安天下。 **

现代文:我一直害怕他加害于我,像防强敌一样,今日准备废掉他,以安定天下。

古文:左卫大将军元旻谏曰: 废立大事,天子无贰言,诏旨若行,后悔无及。

现代文:左卫大将军元谏阻道 :废立太子这样的大事,天子说过就无法更改,诏令如果颁行,后悔就来不及了。

**古文:谗言罔极,惟陛下察之。 **

现代文:谗言没有穷尽,愿陛下详察。

古文:辞直争强,声色俱厉,帝不答。

现代文:元据理强争,声色俱厉,文帝不作回答。

古文:时姬威又表告太子非法,帝使威尽言。

现代文:这时姬威又上表告太子违法,文帝让姬威详细说一说。

古文:威对曰: 皇太子由来共臣语,唯意在骄奢,欲得樊川以至散关,总规为苑。

现代文:姬威回答说 :皇太子一直对臣说,其意只在骄奢,想把樊川至散关统统作为林苑。

古文:兼云: 昔汉武将起上林苑,东方朔谏,赐朔黄金百斤,几许可笑!

现代文:还说 :当年汉武帝准备起造上林苑,东方朔谏阻,赐给东方朔黄金百斤,实在可笑!

古文:我实无金辄赐此等。

现代文:我实在没有黄金赐给这些人。

**古文:若有谏者,正当斩之,不过杀百许人,自然永息。 **

现代文:若有谏阻的人,正应该杀掉,杀不过百十人,自然平息。

**古文:前苏孝慈解左卫率,皇太子奋髯扬肘曰: 大丈夫当有一日,终不忘之,决当快意。 **

现代文:从前,苏孝慈被解除左卫率之职,皇太子须髯乍起,挥臂说: 大丈夫只要活一天,就终究不会忘记这件事,一定要快意而行。

**古文:又宫内所须,尚书多执法不与,便怒曰: 仆射已下五人,会展三人脚,便使知慢我之祸。 **

现代文:还有,宫内需要的东西,尚书多依法不给,太子便怒道: 仆射以下五人,应该砍下三个人的脚,就让他们知道怠慢我会有什么样的祸了。

古文:又于苑内筑一小城,春夏秋冬作役不辍,营起亭殿,朝造夕改。

现代文:又在苑内建一座小城,春夏秋冬劳作不停,起造亭殿,朝造夕改。

**古文:每云: 至尊嗔我多侧庶,高纬、陈叔宝岂是孽子乎? **

现代文:常常说: 皇上怪我多偏房侧室,高纬、陈叔宝这些亡国之君难道是庶出的吗?

**古文:尝令师姥卜吉凶,语臣曰: 至尊忌在十八年,此期促矣。 **

现代文:曾令卜人占卜吉凶,对臣说: 皇上忌在十八年,这个日期快到了。

古文:帝泫然曰: 谁非父母生,乃至于此!

现代文:文帝流着泪说: 谁不是父母所生,以至于这样!

古文:我有旧使妇女,令看东宫。奏云: 勿令广平王至皇太子处。

现代文:我有过去的使女,令她们看察东宫,回奏说: 不要让广平王到皇太子那里。

**古文:东宫憎妇,亦广平王教之。 **

现代文:东宫憎恨妇人,也是广平王教他的。

古文:元赞亦知其阴恶,劝我于左藏东加置两队。

现代文:元赞也知道他阴狠恶毒,劝我在左藏东边加置两队护卫。

古文:初平陈后,宫人好者悉配春坊,如闻不知厌足,于外更有求访。

现代文:当初平陈国后,漂亮的宫人都配给了太子宫,听说他还不知满足,又到外面访求美女。

**古文:朕近览《齐书》,见高欢纵其兒子,不胜忿愤,安可效尤! **

现代文:朕近日观览《齐书》,见高欢纵容他的儿子,不胜愤怒,怎么能够明知不对而仿效之呢!

古文:于是勇及诸子皆被禁锢,部分收其党与。

现代文:于是,勇及诸子皆被囚禁,党羽也抓起来一部分。

古文:杨素舞文锻炼,以成其狱。

现代文:杨素舞文划墨,审讯拷打,铸成大狱。

古文:勇由是遂败。

现代文:杨勇因此而败。

古文:居数日,有司承素意,奏 元旻身备宿卫,常曲事于勇,情有附托。

现代文:过了几天,有司秉承杨素之意,奏道 :元身为宿卫,常曲意迎逢杨勇,依附杨勇。

**古文:在仁寿宫,裴弘将勇书于朝堂与旻,题封云,勿令人见。 **

现代文:在仁寿宫,裴弘将杨勇的书信在朝堂上转交给,信封上写着: 不要让人看见。

古文:帝曰: 朕在仁寿宫。

现代文:文帝说: 朕在仁寿宫,大小有点事情,东宫必定知道,比驿马传递得还快。

古文:有纤小事,东宫必知,疾于驿马,怿之甚久,岂非此徒邪? 遣武士执旻及弘付法。

现代文:我很早就感到奇怪,原来都是元这个人干的! 于是就派遣武士把元和裴弘抓了起来,交付有司审理。

**古文:先是,勇尝于仁寿宫参起居还,途中见一枯槐树,根干蟠错,大且五六围,顾左右曰: 此堪作何器用? **

现代文:当初,杨勇在仁寿宫参省回来,途中见到一棵枯槐树,树根枝干蟠杂错综,有五六抱那么粗。杨勇回头问随从的人说 :这棵枯槐树能做什么器物用?

**古文:或对曰: 古槐尤堪取火。 **

现代文:有人回答说 :古槐特别适于取火用。

古文:于时卫士皆佩火燧,勇因令匠者造数千枚,欲以分赐左右。

现代文:当时卫士都佩带火镜,杨勇于是命令工匠制火镜数千枚,准备分赐给手下的人。

古文:至是,获于库。

现代文:到了如今,都被从仓库中查获。

古文:又药藏局贮艾数斛,亦搜得之。

现代文:另外,药藏局贮存有艾数斛,也被搜了出来。

古文:大将为怪,以问姬威。威曰: 太子此意别有所在。

现代文:大将觉得奇怪,问姬威,姬威说 :太子贮存这些另有用意。

古文:比令长宁王已下,诣仁寿宫还,每常急行,一宿便至。

现代文:并命令长宁王等诸王,自仁寿宫回来时,常常急速赶路,一个晚上就回来了。

**古文:恆饲马千匹,云径往捉城门,自然饿死。 **

现代文:一直饲养有骏马千匹,说直接赶到仁寿宫,封闭城门,里边的人自然都会被饿死。

**古文:素以威言诘勇,勇不服曰: 窃闻公家马数万匹,勇忝备位太子,有马千匹,乃是反乎? **

现代文:杨素拿姬威这些话审问杨勇,杨勇不服,说 :我私下听说你家有马几万匹,我位居太子,有马千匹,就是要造反吗?

古文:素又发泄东宫服玩似加琱饰者,悉陈于庭,以示文帝群官,为太子罪。

现代文:杨素又把东宫的服饰器玩中带有雕饰的器物都拿出来,摆在大庭上,让文帝和百官观看,作为太子罪状。

古文:帝曰: 前簿王世积,得妇女领巾,状似槊幡,当时遍示百官,欲以为戒。

现代文:文帝说 :前有簿记王世积,得到一条妇女的领巾,形状像槊上的旗子,当时就让百官都看一看,想引为鉴戒。

古文:今我兒乃自为之。

现代文:如今我儿竟然自己做这些东西。

**古文:领巾为槊幡,此是服妖。 **

现代文:领巾做槊上旗子的样子,是奇装异服。

古文:使将诸物示勇以诘之。

现代文:让人把这些东西拿给杨勇看,问他为何这样。

古文:皇后又责之罪。

现代文:皇后又责备杨勇的罪过。

古文:帝使使问勇,勇不服。

现代文:文帝派使者诘问杨勇,杨勇不服罪。

**古文:太史令袁充进曰: 臣观天文,皇太子当废。 **

现代文:太史令袁充进言说: 臣观天象,皇太子应该废掉。

**古文:上曰: 玄象久见矣。 **

现代文:文帝说 :天象早就出现了。

古文:群臣无敢言者。

现代文:群臣没有敢说话的。

古文:于是使人召勇。

现代文:于是使人召见杨勇。

**古文:勇见使者,惊曰: 得无杀我邪? **

现代文:杨勇见到使者,大惊道: 难道要杀我吗?

古文:帝戎服陈兵,御武德殿,集百官立于东面,诸亲立于西面,引勇及诸子烈于殿庭。

现代文:文帝身着戎装,列兵殿前,亲临武德殿,聚集文武百官站立东面,诸皇亲站立西面,引杨勇及诸子列于殿前。

古文:命薛道衡宣诏废勇及其男女为王、公主者并为庶人。

现代文:命令薛道衡宣读诏书,废除杨勇及其儿女为王、为公主者皆为庶人。

**古文:命道衡谓勇曰: 尔之罪恶,人神所弃,欲求不废,其可得邪! **

现代文:命令薛道衡对杨勇说 :你的罪恶,人神共弃,想请求不废,怎么可能呢?

古文:勇再拜曰: 臣合尸之都市,为将来鉴诫。

现代文:杨勇再次拜谢说: 臣理应斩首于市曹,作为后来人的鉴诫。

古文:幸蒙哀怜,得全性命 。

现代文:承蒙哀怜,得以保全性命。

古文:言毕,泣下流襟,既而舞蹈而去。

现代文:说罢,泪下湿襟,接着就手舞足蹈地离开了。

古文:左右莫不悯默。

现代文:手下的人都默然哀怜。

古文:又下诏: 左卫大将军元旻,任掌禁兵,委以心膂,乃包藏奸伏,离间君亲,崇长厉阶,最为魁首。

现代文:又下诏令说: 左卫大将军元,执掌禁卫军,委以重任,竟然包藏祸心,离间君亲,滋长祸端,是罪魁祸首。

古文:太子左庶子唐令则,策名储贰,位长宫僚,谄曲取容,音技自进,躬执乐器,亲教内人,赞成骄侈,导引非法。

现代文:太子左庶人唐令则,供职东宫,位居东宫僚属之首,曲意逢迎,进献音乐,自执乐器,亲自教授宫人,赞成骄纵奢侈,引导太子违法。

古文:太子家令邹文腾,专行左道,偏被亲昵,占问国家,希觊灾祸。

现代文:太子家令邹文腾,专行左道旁门,受到太子宠幸,占问国家大事,希望出现灾祸。

古文:左卫率司马夏侯福,内事谄谀,外作威势,陵侮上下,亵浊宫闱。

现代文:左卫率司马夏侯福,在内阿谀拍马,在外作威作福,凌辱上下,亵渎宫闱。

古文:典膳监元淹,谬陈爱憎,开示怨隙,进引妖巫,营事厌祷。

现代文:典膳监元淹,挑拨是非,招尤惹怨,引进妖巫,从事符咒祷告。

古文:前吏部侍郎萧子宝,往居省阁,旧非宫臣,进画奸谋,要射荣利。

现代文:前任吏部侍郎萧子宝,身居省阁,不是东宫之臣,却向太子进献奸计,讨取荣利。

古文:前主玺下士何竦,假托玄象,妄说妖怪,志图祸乱,心在速发;兼诸奇服,皆竦规模,增长骄奢,糜费百姓。

现代文:前任主玺下士何竦,假借天象,胡说妖异怪事,图谋为祸作乱,希望灾祸速至;各种奇装异服,都是何竦谋划设计的,滋长太子的骄奢之意,浪费百姓资财。

古文:此之七人,为害斯甚,并处斩刑,妻妾子孙皆没官。

现代文:这七个人为害如此过分,并处斩刑,妻妾子孙皆籍没入官。

古文:车骑将军阎毗、东郡公崔君绰、游骑尉沈福宝、瀛州人章仇太翼等四人,所为之事,并是悖逆,论其状迹,罪合极刑。

现代文:车骑将军阎毗、东郡公崔君绰、游骑尉沈福宝、瀛州人仇太翼等四人,所为之事,皆是抗命叛逆,论其罪状,理所当诛。

古文:但未能尽戮,并特免死,各决杖一百,身及妻子资财田宅悉没官。

现代文:只是不能都杀掉,一并特意免除死刑,各决杖一百,其自身及妻子儿女财产田舍全部没收归官。

古文:副将作大匠高龙叉,预追番丁,辄配东宫使役,营造亭舍,进入春坊;率更令晋文建、通直散骑侍郎判司农少卿事元衡,料度之外,私自出给,虚破丁功,擅割园地。

现代文:副将作大匠高龙叉,预先征集丁役,配给东宫役使,修建亭台房舍,进入东宫;率更令晋文建、通直散骑侍郎判司农少卿事元衡,在法律规定之外,私自供给太子资财,虚耗人力,擅自割给园地,并处以自尽。

古文:并处自尽, 于是集群官于广阳门外,宣诏以戮之。

现代文:于是,将诸多犯官聚集于广阳门外,宣读诏书后就都杀掉了。

古文:乃移勇于内史省,给五品料食。

现代文:把杨勇移交给内史处,按五品官对待。

古文:立晋王广为皇太子,仍以勇付之,复囚于东宫。

现代文:立晋王杨广为皇太子,于是就把杨勇交给杨广,再次囚禁在东宫。

古文:赐杨素物三千段,元胄、杨约并千段,杨难敌五百段,皆鞫勇之功赏也。

现代文:赐给杨素丝绢三千段,元胄、杨约各千段,杨难敌五百段,奖赏他们审讯杨勇的功劳。

**古文:时文林郎杨孝政上尽谏,言: 皇太子为小人所误,不宜废黜。 **

现代文:这时,文林郎杨孝政上书谏阻道: 皇太子被小人所误,不应该废黜。

古文:帝怒,挞其胸。

现代文:文帝大怒,令人鞭挞其胸。

**古文:寻而贝州长史裴肃表称: 庶人罪黜已久,当克已自新,请封一小国。 **

现代文:不久,贝州长史裴肃上表道: 庶人杨勇罪黜已久,应当让他悔过自新,请求封给他一个小国。

古文:帝知勇黜不允天下情,乃徵肃入朝,具陈废立意。

现代文:文帝知道废黜杨勇有违天下人之情,就征召裴肃入朝,让他详述废立的见解。

古文:时勇自以废非其罪,频请见上,面申冤屈。

现代文:当时,杨勇认为自己无罪被废,频繁地请求面见皇上,当面申诉冤屈。

古文:皇太子遏不得闻。

现代文:皇太子杨广封锁消息,不让皇上知道。

古文:勇于是升树叫,闻于帝,冀得引见。

现代文:杨勇于是爬上大树叫喊,想让皇上听见,希望得以引见。

**古文:杨素因奏言: 勇情志昏乱,又癫鬼所著,不可复收。 **

现代文:杨素借机奏道 :杨勇神志昏乱,又被疯鬼附身,不能再收留。

古文:帝以为然,卒不得见。

现代文:文帝认为有理,终于没见。

古文:帝遇疾于仁寿宫,皇太子入侍医,奸乱事闻于帝。

现代文:文帝在仁寿宫患有疾病,皇太子入宫侍侯,淫乱宫闱的事让文帝知道了。

**古文:帝抵床曰: 枉废我兒! **

现代文:文帝捶床道 :枉废了杨勇儿!

古文:遣追勇。

现代文:遣使追杨勇回宫。

古文:未及发使而崩,秘不发丧。

现代文:使者还未来得及出发,文帝就驾崩了,皇太子秘不发丧。

古文:遽收柳述、元岩,系大理狱,伪敕赐庶人死。

现代文:急收捕柳述、元岩,投进大理寺狱,假传圣旨赐庶人杨勇死。

古文:追封房陵王,不为立嗣。

现代文:追封为房陵王,不立子嗣。

古文:勇有十男:云昭训生长宁王俨、平原王裕、安城王筠。高良娣生安平王嶷、襄城王恪。王良媛生高阳王该、建安王韶。成姬生颍川王煚。

现代文:勇有十个儿子:云诏训生长宁王俨、平原王裕、安城王筠;高良娣生安平王嶷、襄城王恪;王良媛生高阳王该、建安王韶;成姬生颍川王胄。

古文:秦王俊,字阿祗。开皇元年,立为秦王。

现代文:后宫生孝实、孝范。秦王杨俊,字阿祗,开皇元年立为秦王。

古文:二年,拜上柱国、河南道行台尚书令、洛州刺史,时年十二。

现代文:二年,拜上柱国、河南道行台尚书令、洛州刺史。这年杨俊十二岁。

古文:加右武卫大将军,领关东兵。

现代文:又加授右武卫大将军之职,统领关东兵。

古文:三年,迁秦州总管,陇右诸州尽隶焉。

现代文:三年,改任秦州总管,统辖陇西诸州郡。

古文:俊仁恕慈爱,崇敬佛道,请为沙门,不许。

现代文:杨俊宽仁慈爱,崇敬佛道,请求为僧徒,未被允许。

古文:六年,迁山南道行台尚书令。

现代文:六年,改任山南道行台尚书令。

古文:伐陈之役,为山南道行军元帅,督三十总管,水陆十余万,屯汉口,为上流节度。

现代文:讨伐陈国的战事中,任山南道行军元帅,都督三十总管,水陆兵马十多万,驻扎在汉口,为上流节度。

古文:寻授扬州总管、四十四州诸军事,镇广陵。

现代文:不久,授扬州总管、四十四州诸军事,镇守广陵。

古文:转并州总管、二十四州诸军事。

现代文:转任并州总管、二十四州诸军事。

古文:初颇有令问,文帝闻而大悦。

现代文:当初,杨俊颇有好名声,文帝听到后非常高兴。

古文:后渐奢侈,违犯制度,出钱求息。

现代文:后来,渐渐奢侈浮华,违犯法令,放债出去,收取利息。

古文:帝遣按其事,与相连坐者百余人。

现代文:文帝派人查究其事,牵连到一百多人。

古文:于是盛修宫室,穷极侈丽。

现代文:于是,杨俊就大修宫室,极尽奢侈华丽。

古文:俊有巧思,每亲运斤斧,工巧之器,饰以珠玉。

现代文:杨俊很灵巧,常常亲自运斤使斧,精工巧妙的器物,都用珠玉装饰起来。

古文:为妃作七宝幕篱,重不可戴,以马负之而行。

现代文:为妃子作七宝幂篱,沉重得没法戴,用马驮着而行。

古文:徵役无已。

现代文:征用民夫,无休无止。

古文:置浑天仪、测景表。

现代文:设置浑天仪,测景表。

古文:又为水殿,香涂粉壁,玉砌金堦,梁柱楣栋之间,周以明镜,间以宝珠,极莹饰之美。

现代文:又建造水殿,用香粉涂饰墙壁,玉砌金阶,梁柱楣栋之间,绕置明镜,中间饰以珠宝,极尽晶莹华饰之美。

古文:每与宾客伎女弦歌于上。

现代文:常常和宾客妓女在水殿之上歌舞作乐。

古文:俊颇好内,妃崔氏性妒,甚不平之,遂于瓜中进毒。

现代文:杨俊颇为喜好女色,妃子崔氏生性妒嫉,心里气不过,就在瓜中投毒。

古文:俊由是遇疾,徵还京师。

现代文:杨俊因此生病,征还京师。

古文:以俊奢纵,免官,以王就第。

现代文:因奢侈纵欲而被免官,归秦王封地。

古文:左武卫将军刘升谏曰: 秦王非有他过,但费官物、营廨舍而已。

现代文:左武卫将军刘癉谏阻道 :秦王没有别的过错,只不过耗费公物,修造宫室而已。

**古文:臣谓可容。 **

现代文:我以为可以原谅。

**古文:帝曰: 法不可违。 **

现代文:文帝道 :法度不可违犯。

古文:升固谏,帝忿然作色,升乃止。

现代文:刘癉坚持劝谏,文帝愤然变色,刘癉才作罢。

古文:杨素复进谏,以秦王过不应至此。

现代文:杨素又进谏,认为秦王罪过不应至此。

古文:帝曰: 我是五兒之父,非兆人之父。

现代文:文帝说 :我是五个儿子的父亲,不是天下人的父亲。

古文:若如公意,何不别制天子兒律!

现代文:如果像你这样说的,为何不为天子之子另制定一套法律!

古文:以周公为人,尚诛管、蔡。

现代文:像周公那样的人,尚且诛杀管叔、蔡叔。

**古文:我诚不及周公远矣,安能亏法乎! **

现代文:我确实比周公差远了,但怎能够违背法度呢?

古文:卒不许。

现代文:终于没有答应。

古文:俊疾笃,含银,银色变,以为遇蛊。

现代文:杨俊病得很厉害,口中含银,银子变色,以为中了蛊毒。

古文:未能起,遣使奉表陈谢。

现代文:病不能起,遣使者奉表入京谢罪。

古文:帝责以失德。

现代文:文帝责备他因失德而至此。

古文:大都督皇甫统上表请复王官,不许。

现代文:大都督皇甫统上表请求恢复秦王的官位,文帝不答应。

古文:岁余,以疾笃,复拜上柱国。

现代文:过了一年多,因病情严重,重又任命为上柱国。

古文:二十年六月,薨于秦邸。

现代文:二十年六月,死于秦王官邸。

古文:帝哭之数声而已,曰: 晋王前送一鹿,我令作脯,拟赐秦王。

现代文:文帝只是哭了几声,说: 晋王日前送给我一只鹿,我令人做成鹿脯,准备赐给秦王。

古文:今亡。可置灵坐之前。

现代文:如今秦王死了,可把鹿脯放在他的灵位前。

**古文:心已许之,不可亏信。 **

现代文:我既已准备赐给秦王,不能失信。

古文:帝及后往视,见大蜘蛛、大蛷螋从枕头出,求之不见。

现代文:文帝和皇后去看视,见大蜘蛛和大蚰蜒从枕头中爬出,找又找不见。

古文:穷之,知妃所为也。

现代文:仔细查找,知道是妃子们干的。

古文:俊所为侈丽物悉命焚之。

现代文:杨俊所做的侈丽之物,命令统统焚烧掉。

古文:敕送终之具,务从俭约,以为从世法。

现代文:敕令送葬的东西,一定要节俭,为后世树立个榜样。

古文:王府僚佐请立碑,帝曰: 欲求名,一卷史书足矣,何用碑为!

现代文:秦王府的僚属请求立一块碑,文帝说: 想求名的话,一卷史书就够了,何必用石碑!

**古文:若子孙不能保家,徒与人作镇石耳。 **

现代文:如果子孙不能保家,白白地送给别人作镇石用罢了。

古文:妃崔氏以毒王故,下诏废绝,赐死于其家。

现代文:妃子崔氏因为毒害秦王,下诏废绝,赐死于家。

古文:子浩,崔氏所生也。

现代文:子杨浩,崔氏所生。

古文:以其母谴死,遂不得立。

现代文:因为崔氏被赐死,就没有能够立嗣。

古文:于是以秦国官为丧主。

现代文:于是秦王之宫就没有了主人。

古文:俊长女永丰公主,年十三,遭父忧,哀慕尽礼,免丧,遂绝酒肉。

现代文:杨俊长女永丰公主,十三岁,遭父丧,哀毁尽礼,丧服满后,就不再食酒肉。

古文:每忌日,辄流涕不食。

现代文:每逢父丧之日就哭泣不进饭食。

古文:有开府王延者,性忠厚,领俊亲信兵十余年,俊甚礼之。

现代文:开府王延,生性忠厚,统领杨俊的亲兵十多年,杨俊非常尊重他。

古文:及俊疾,延恆在閤下,衣不解带。

现代文:杨俊生病的时候,王延一直守候在阁下,衣不解带。

**古文:至玄武门,诡奏曰: 臣卒中恶,命悬俄顷,请得面辞,死无所恨。 **

现代文:杨俊死,王延数日滴水不进,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文帝听到后哀怜他,赐给他御药,授予骠骑将军之职,掌管卫队。

古文:冀见帝,为司宫者所遏,竟不得闻。

现代文:杨俊下葬那天,王延悲痛恸哭而死。

古文:俄而难作,遇害,时年十六。越王侗,字仁谨,美姿容,性宽厚。

现代文:文帝十分感动,命令通事舍人前往吊唁,诏令将王延安葬在杨俊墓的一侧。越王杨侗字仁谨,姿仪俊美,性格宽厚。

古文:大业三年,立为越王。帝每巡幸,侗常留守东都。

现代文:大业三年,立为越王,炀帝每次外出巡幸,杨侗常留守东都洛阳。

古文:杨玄感反,与户部尚书樊子盖拒之。

现代文:杨玄感造反,杨侗与户部尚书樊子盖共同率兵抵抗。

古文:事平,朝于高阳,拜高阳太守。

现代文:叛乱平息后,在高阳朝见炀帝,官拜高阳太守。

古文:俄以本官留守东都。

现代文:很快就以原任官职留守东都。

古文:十三年,帝幸江都,复令侗与金紫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摄户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等总留台事。

现代文:十三年,炀帝巡幸江都,又令杨侗与金紫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摄户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等人总管内阁之事。

古文:宇文化及之弑逆,文都等议尊立侗,大赦,改元曰皇泰。

现代文:宇文化及弑主造反,元文都等人议立杨侗为帝,大赦天下,改元为皇泰。

古文:谥帝曰明,庙号世祖,追尊元德太子为孝成皇帝,庙号世宗,尊其母刘良娣为皇太后。

现代文:谥帝号为明,庙号世祖,追尊元德太子为孝成皇帝,庙号世宗,尊其母刘良娣为皇太后。

古文:以段达为纳言、右翊卫大将军、摄礼部尚书,王世充为纳言、左翊卫大将军、摄吏部尚书,元文都为内史令、左骁卫大将军,卢楚亦内史令,皇甫无逸为兵部尚书、右武卫大将军,郭文懿为内史侍郎,赵长文为黄门侍郎,委以机务,为金书铁券,藏之宫掖。

现代文:任命段达为纳言、右翊卫大将军、兼任礼部尚书,王世充为纳言、左翊卫大将军、兼任吏部尚书,元文都为内史令、左骁卫大将军,卢楚亦任内史令,皇甫无逸任兵部尚书、右武卫大将军,郭文懿为内史侍郎,越长文为黄门侍郎,任以机密大事,打造金书铁券,藏于宫中。

古文:于时洛阳称段达等为 七贵 。

现代文:这时,洛阳称段达等人为 七贵 。

古文:未几,宇文化及以秦王浩为天子,来次彭城,所经城邑,多从逆党。

现代文:不久,宇文化及奉秦王杨浩为天子,进军彭城,所经过的城邑,多有人顺从。

古文:枭戮元凶,策勋饮至,四海交泰,称朕意焉。

现代文:杨侗恐惧了,派遣使者盖琮、马公政招抚李密。李密请求投降,杨侗非常高兴,厚赏其使者。

古文:兵卫军机,并受魏公节度。

现代文:当即委任李密为太尉、尚书令、魏国公,令其抗御宇文化及。

古文:密见使者,大悦,北面拜伏,臣礼甚恭,遂东拒化及。

现代文:于是颁布诏书。令李密总戎军事,讨伐宇文化及。李密见到朝廷使者,十分高兴,北面拜伏,非常恭敬地行臣子之礼,于是就率兵东拒宇文化及。

古文:七贵颇不协。

现代文:七贵颇为不和。

古文:未几,元文都、卢楚、郭文懿、赵长文等为世充所杀,皇甫无逸遁归京师。

现代文:不久,元文都、卢楚、郭文懿、赵长文等被王世充杀害,皇甫无逸逃回西京长安。

古文:世充诣侗所陈谢,辞情哀苦。

现代文:王世充到杨侗住所陈述理由,言辞表情都很哀伤。

古文:侗以为至诚,命之上殿,被发为盟,誓无贰志。

现代文:杨侗认为王世充特别真诚,命他上殿说话。王世充披发盟誓,表示绝无不忠之意。

古文:自是侗无所关预。

现代文:从此,杨侗不再参预朝政了。

古文:及世充破李密,众望益归之,遂自为郑王,总百揆,加九锡,备法物,侗不能禁。

现代文:王世充大破李密军,众望更加归附,就自封为郑王,加九锡,准备帝王用的仪仗,杨侗不能禁止。

**古文:段达、云定兴等十人入见侗曰: 天命不常,郑王功德甚盛,愿陛下遵唐、虞之迹。 **

现代文:段达、云定兴等十人入见杨侗说 :天命无常,郑王功德盛大,希望陛下能遵从唐、虞之例,禅位于郑王。

古文:侗怒曰: 天下者,高祖之天下,东都者,世祖之东都。

现代文:杨侗愤怒道: 天下是高祖的天下,东都是我的东都。

古文:若隋德未衰,此言不可而发。

现代文:若隋朝德业未衰,这些话就不必说了。

古文:必天命有改,亦何论于禅让!

现代文:如果天命定有变化,何必说禅让!

**古文:公等或先朝旧臣,或勤王立节,忽有斯言,朕亦何望! **

现代文:你们这些人,有的是先朝旧臣,有的为拯救王朝出力守节,忽然说出这样的话,朕还有什么希望!

古文:神色凛然,侍卫者莫不流汗。

现代文:神色凛然,侍卫见到后都紧张得浑身流汗。

古文:既而退朝,对良娣而泣。

现代文:接着就退朝,面对良娣哭泣。

古文:世充更使谓曰: 今海内未定,须得长君,待四方乂安,复子明辟。

现代文:王世充又派人对杨侗说: 如今天下没有安定,须有年长之君主。等天下安定后,让你复位。

**古文:必若前盟,义不违负。 **

现代文:一定要像以前盟誓的那样,决不违背。

古文:侗不得已,逊位于世充,遂被幽于含凉殿。

现代文:杨侗不得已,禅位给王世充,就被幽禁于含凉殿。

古文:世充僭伪号,封潞国公。

现代文:王世充僭越称帝,封杨侗为潞国公。

古文:有宇文儒童、裴仁基等谋诛世充,复尊立侗。

现代文:宇文儒童、裴弘基等谋诛王世充,复立杨侗。

古文:事泄,并见害。

现代文:事情泄露了出去,都被王世充杀害。

**古文:世充兄世恽因劝世充害侗。世充遣其侄行本赍鸠诣侗曰: 愿皇帝饮此酒。 **

现代文:世充的哥哥世恽于是劝世充害杨侗,世充派遣侄子行本带着毒酒到杨侗那里说 :希望皇帝饮下这杯酒。

古文:侗知不免,请与母相见,不许。

现代文:杨侗知道不能幸免,请求和母亲见上一面,没有得到允许。

**古文:遂布席焚香礼佛,祝曰: 从今以去,不生帝王尊贵家。 **

现代文:于是就铺席焚香拜佛,祈祷说 :从今以后,但愿不再生于帝王尊贵之家。

古文:及仰药,不能时绝,更以帛缢之。

现代文:喝下毒酒后,不能立刻死去,行本又用布带把杨侗勒死。

古文:世充伪谥曰恭皇帝。

现代文:王世允伪谥杨侗为恭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