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古文:李元忠,赵郡柏人人也。

现代文:李元忠,赵郡柏人人氏。

古文:曾祖灵,魏定州刺史、巨鹿公。

现代文:曾祖父灵,魏定州刺史、巨鹿公。

古文:祖恢,镇西将军。

现代文:祖父恢,镇西将军。

古文:父显甫,安州刺史。

现代文:父显甫,安州刺史。

古文:元忠少厉志操,居丧以孝闻。

现代文:元忠年轻时有志操,居丧以孝义闻名。

古文:袭爵平棘子。

现代文:袭爵平棘子。

古文:魏清河王怿为司空,辟为士曹参军。迁太尉,复启为长流参军。

现代文:魏清河王元怿为司空,辟元忠作士曹参军;元怿升任太尉,又启奏朝廷,让他为长流参军。

古文:怿后为太傅,寻被诏为营构明堂大都督,又引为主簿。

现代文:元怿后为太傅,很快受诏为营建明堂的大都督,再引他做主簿。

古文:元忠粗览史书及阴阳数术,解鼓筝,兼好射弹,有巧思。

现代文:元忠粗略地读过一些史书和阴阳数术,通晓鼓筝,加上爱好弹射,故有巧思。

古文:遭母忧,去任。

现代文:母亲逝世,辞职归家守孝。

古文:未几,相州刺史、安乐王鉴请为府司马,元忠以艰忧,固辞不就。

现代文:未几,相州刺史、安乐王元鉴请他做府司马,元忠以守孝为由,给以了拒绝。

古文:初,元忠以母老多患,乃专心医药,研习积年,遂善于方技。

现代文:当初,因为母亲年老多病,元忠就专心医药,研习数年,就擅长方技。

古文:性仁恕,见有疾者,不问贵贱,皆为救疗。

现代文:元忠宽仁忠恕,看到有病的,不问贵贱,都帮忙治疗。

古文:家素富实,其家人在乡,多有举贷求利,元忠每焚契免责。

现代文:元忠的家境富厚,家里的人喜欢举贷求利,他就常常烧掉借约,免掉他人的债务。

古文:乡人甚敬重之。

现代文:因此,极受乡人敬重。

古文:魏孝明时,盗贼蜂起,清河有五百人西戍,还经南赵郡,以路梗共投元忠。

现代文:魏孝明帝时,盗贼蜂起,清河有五百人西戍,回家时经过南赵郡,由于道路被阻,一同投奔了元忠。

**古文:奉绢千匹,元忠唯受一匹,杀五羊以食之,遣奴为导,曰: 若逢贼,但道李元忠遣送。 **

现代文:人们送给千匹绢帛,他却只接受了一匹,又宰杀五头羊招待,最后打发家奴做向导,告诉家奴说: 如果遇上寇贼,你只说是李元忠派你护送的。

古文:奴如其言,贼皆舍避。

现代文:奴按照他的话去做,寇贼们都没有阻拦,这五百人便顺利地回家了。

古文:永安初,就拜南赵郡太守,以好酒,无政绩。

现代文:永安初,拜南赵郡太守,由于嗜酒没有政绩。

古文:值洛阳倾覆,庄帝幽崩,元忠弃官还家,潜图义举。

现代文:适值洛阳陷落,庄帝幽崩,元忠便弃官回到了故乡,试图暗中组织人马,举起义旗。

古文:会高祖率众东出,便自往奉迎。

现代文:会高祖率众东出,元忠就亲自跑来迎接。

古文:乘露车,载素筝浊酒以见高祖,因进从横之策,备陈诚款,深见嘉纳。

现代文:他坐着露车,车上放着素筝浊酒,见到了高祖。并向高祖陈述纵横的策略,话语中显露了赤诚忠心,这便赢得了高祖的信任。

古文:时刺史尔朱羽生阻兵据州,元忠先聚众于西山,仍与大军相合,擒斩羽生。

现代文:此时刺史尔朱羽生据州阻兵,元忠先在西山聚集兵众,然后与大军会合,一下子捉住了羽生,并杀了他。

古文:即令行殷州事。

现代文:高祖就命令他行殷州事。

古文:中兴初,除中军将军、卫尉卿。

现代文:中兴初,除中军将军、卫尉卿。

古文:二年,转太常卿、殷州大中正。

现代文:二年,转太常卿、殷州大中正。

古文:后以从兄瑾年长,以中正让之。

现代文:后来想到从兄瑾比自己年纪大,就把中正让给了他。

古文:寻加征南将军。

现代文:不久加征南将军。

古文:武帝将纳后,即高祖之长女也,诏元忠与尚书令元罗致娉于晋阳。

现代文:武帝准备纳后,后即高祖的大女儿。帝令元忠与尚书令元罗前往晋阳行聘礼。

**古文: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云: 此人逼我起兵。 **

现代文:每当高祖在宴席上谈论旧事,就拉着元忠的手,笑着说: 是这位逼迫我起兵的。

古文:赐白马一匹。

现代文:并赐给他一匹白马。

**古文:元忠戏谓高祖曰: 若不与侍中,当更觅建义处。 **

现代文:元忠对高祖开玩笑说: 如果不逼迫您侍中,我会再找人举起义旗的。

**古文:高祖答曰: 建义处不虑无,止畏如此老翁不可遇耳。 **

现代文:高祖回答说: 举义旗的人容易找,只是像你这样的人不可遇。

**古文:元忠曰: 止为此翁难遇,所以不去。 **

现代文:元忠说: 只因这样的人难遇,所以我就不走了。

古文:因捋高祖须而大笑。

现代文:说着捋着高祖的胡须大笑。

古文:高祖亦悉其雅意,深相嘉重。

现代文:高祖也理解他的好意,十分敬重。

古文:后高祖奉送皇后,仍田于晋泽,元忠马倒被伤,当时殒绝,久而方苏。

现代文:后高祖奉送皇后,还在晋泽打猎,元忠马倒,身受重伤,当时就像断了气,好久才算苏醒过来。

古文:高祖亲自抚视。

现代文:高祖亲自看视护理。

古文:其年,封晋阳县伯,邑五百户。

现代文:这年,朝廷封元忠晋阳县伯,食邑五百户。

古文:后以微谴失官。

现代文:后由于小小过失,丢掉了官职。

古文: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

现代文:这一时期,朝廷离心,义旗之举多遭猜忌。

古文: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

现代文:斛斯椿等认为元忠淡于名利,又不以时事放在心上,故不属嫌嫉之列。

古文:寻兼中书令。

现代文:不久,兼中书令。

古文:天平初,复为太常。

现代文:天平初,复为太常。

古文:后加骠骑将军。

现代文:后加骠骑将军。

古文:四年,除使持节、光州刺史。

现代文:四年,除使持节、光州刺史。

古文:时州境灾俭,人皆菜色,元忠表求赈贷,俟秋征收。

现代文:时州内灾荒,人多菜色,元忠上表请求赈贷,待秋收后归还。

古文:被报,听用万石。

现代文:朝廷同意,准许使用万石。

古文:元忠以为万石给人,计一家不过升斗而已,徒有虚名,不救其弊,遂出十五万石以赈之。

现代文:元忠认为万石赈民,平均算来,一家只有升斗而已,徒有虚名,不救其敝,于是拿出十五万石进行赈济。

古文:事讫表陈,朝廷嘉而不责。

现代文:事情完结后上报朝廷,皇上嘉奖了他。

古文:兴和末,拜侍中。

现代文:兴和末,拜侍中。

古文:元忠虽居要任,初不以物务干怀,唯以声酒自娱,大率常醉,家事大小,了不关心。

现代文:元忠虽居要职,最初对日常杂事从不插手,而只以声酒自娱,且常常喝醉。大小家事,也是一点都不关心。

古文:园庭之内,罗种果药,亲朋寻诣,必留连宴赏。

现代文:园庭之中,种满了果树药材,亲戚朋友来访,一定留下喝酒。

古文:每挟弹携壶,敖游里闬,遇会饮酌,萧然自得。

现代文:经常挟弹携壶,遨游里闾,饮酒作乐,怡然自得。

古文:常布言于执事云: 年渐迟暮,志力已衰,久忝名官,以妨贤路。

现代文:常对身边的办事人员说: 我的年纪大了,身体衰弱,虽然久居显位,但还是阻塞了进贤之路。

**古文:若朝廷厚恩,未便放弃者,乞在闲冗,以养余年。 **

现代文:如果朝廷恩惠,还想用我的话,请安置在闲冗之中,好让我静静地度过余生。

古文:武定元年,除东徐州刺史,固辞不拜。

现代文:武定元年,除东徐州刺史,元忠坚决推辞而没有接受。

古文:乃除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现代文:乃除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古文:曾贡世宗蒲桃一盘。

现代文:曾向世宗贡献蒲桃一盘。

古文:世宗报以百练缣,遗其书曰: 仪同位亚台铉,识怀贞素,出藩入侍,备经要重。

现代文:世宗则回赠给百练缣,还附有一短简,简称: 仪同之位仅次于宰相,学识胸怀,正直朴素,出藩入侍,历职要重。

古文:而犹家无担石,室若悬磬,岂轻财重义,奉时爱己故也。

现代文:然而家无担石之积,室如悬磬,难道是轻财重义,只不过为奉时爱己而已。

古文:久相嘉尚,嗟咏无极,恒思标赏,有意无由。

现代文:久已尊尚,嗟叹无极,恒思奖赏,有意无由。

古文:忽辱蒲桃,良深佩带。

现代文:忽然收到送来的蒲桃,深受感动。

**古文:聊用绢百匹,以酬清德也。 **

现代文:聊以绢帛百匹,报答你的清德。

古文:其见重如此。

现代文:仅此一事,即可见世宗对他的敬重。

古文:孙腾、司马子如尝共诣元忠,见其坐树下,拥被对壶,庭室芜旷。

现代文:孙腾、司马子如曾一同拜访过元忠,见他坐在庭院中的树底下,披着被端着酒壶,周围再无长物。

**古文:谓二公曰: 不意今日披藜藿也。 **

现代文:元忠对二位说: 没有想到今天只有粗糙的饭食。

古文:因呼妻出,衣不曳地。

现代文:边说边呼妻出来,其妻衣不曳地。

古文:二公相顾叹息而去,大饷米绢衣服,元忠受而散之。

现代文:二位互相看了一眼,感叹着走了,马上给他送来了许多的米绢衣服,元忠接受了,却很快分发给了周围的人。

古文:三年,复以本官领卫尉卿。

现代文:三年,复以本官领卫尉卿。

古文:其年卒于位,年六十。

现代文:这年死,年六十。

古文:诏赠缣布五百匹,使持节、督定冀殷幽四州诸军事、大将军、司徒、定州刺史,谥曰敬惠。

现代文:帝诏赠缣布五百匹,使持节、督定冀殷幽四州诸军事、大将军、司徒、定州刺史,谥号敬惠。

古文:初,元忠将仕,梦手执炬火入其父墓,中夜惊起,甚恶之。

现代文:早年元忠将要任官,梦见自己手拿火把走进了父亲的墓室,半夜惊醒,心情十分不好。

**古文:旦告其受业师,占云: 大吉,此谓光照先人,终致贵达矣。 **

现代文:早上起床后就告诉了塾师,塾师给他占了一卦,说: 大吉,这便是光照先人,你的官位终究是要显达的。

古文:子搔嗣。

现代文:子搔继嗣。

古文:搔,字德况,少聪敏,有才艺,音律博弈之属,多所通解。曾采诸声,别造一器,号曰八纟玄,时人称其思理。

现代文:搔,字德况,少时聪敏,有才艺,通晓音律博弈。搔曾采集诸声,新造一器,号称 八弦 ,时人称其思理。

古文:起家司徒行参军。

现代文:起家司徒行参军。

古文:子伽林袭。

现代文:任河内太守,使百姓安宁。

古文:卢文伟,字休族,范阳涿人也。

现代文:入为尚书仪曹郎。天保八年卒。卢文伟,字休族,范阳涿地人氏。

古文:为北州冠族。

现代文:为北方豪族。

古文:父敞,出后伯假。

现代文:父敞,过继伯父假为儿子。

古文:文伟少孤,有志尚,颇涉经史,笃于交游,少为乡闾所敬。

现代文:文伟少时为孤儿,有志向,读了很多的经史书籍,喜好交游,年轻时便得乡里敬重。

古文:州辟主簿。

现代文:州郡辟举为主簿。

古文:年三十八,始举秀才。

现代文:年三十八,才被举为秀才。

古文:除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说刺史裴俊按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民赖其利,修立之功,多以委文伟。

现代文:除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劝说刺史裴俊依旧迹整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民得其利。其修整之工,裴俊一并委托给了文伟。

古文:文伟既善于营理,兼展私力,家素贫俭,因此致富。

现代文:文伟善于营理,加之巧使私力,使贫寒之家,很快富足起来。

古文:孝昌中,诏兼尚书郎中,时行台常景启留为行台郎中。

现代文:孝昌中,诏兼尚书郎中,这时行台常景上书朝廷请留文伟为行台郎中。

古文:及北方将乱,文伟积稻谷于范阳城,时经荒俭,多所赈赡,弥为乡里所归。

现代文:当北方快要动乱的时候,文伟早在范阳城屯积了很多粮食,一出现荒灾,马上进行赈济,更是赢得了乡里民心。

古文:寻为杜洛周所虏。

现代文:不久被杜洛周俘虏。

古文:洛周败,复入葛荣,荣败,归家。

现代文:洛周败,投奔葛荣,葛荣败,回到故家。

古文:时韩楼据蓟城,文伟率乡闾屯守范阳,与楼相抗。

现代文:韩楼盘踞蓟城,文伟率乡民屯守范阳,与楼对抗。

古文:乃以文伟行范阳郡事。

现代文:朝廷便让文伟行范阳郡事。

古文:防守二年,与士卒同劳苦,分散家财,拯救贫乏,莫不人人感说。

现代文:与士卒同甘共苦,分散家财,拯救贫乏,使得人人感悦,就这样防守了两年。

古文:尔朱荣遣将侯深讨楼,平之,文伟以功封大夏县男,邑二百户,除范阳太守。

现代文:尔朱荣派出将领侯深讨伐韩楼,平定了蓟城。文伟因功封大夏县男,食邑二百户,拜范阳太守。

古文:深乃留镇范阳。

现代文:侯深便留下镇守范阳。

古文:及荣诛,文伟知深难信,乃诱之出猎,闭门拒之。深失据,遂赴中山。

现代文:尔朱荣被诛杀,文伟知道侯深不可靠,就引诱他出外打猎,然后紧闭城门不让进来,深无城镇守,只得前往中山。

古文:庄帝崩,文伟与幽州刺史刘灵助同谋起义。

现代文:庄帝崩,文伟与幽州刺史刘灵助同谋起义。

古文:灵助克瀛州,留文伟行事,自率兵赴定州,为尔朱荣将侯深所败,文伟弃州,走还本郡,仍与高乾邕兄弟共相影响。

现代文:灵助攻克瀛州,留文伟行瀛州事,自己领兵赶赴定州,却被尔朱荣的将领侯深打败。文伟弃州,逃归本郡,仍然同高乾邕兄弟互为影响。

古文:属高祖至信都,文伟遣子怀道奉启陈诚,高祖嘉纳之。

现代文:适逢高祖来到信都,文伟便派其子怀道奉表陈诚,高祖高兴地收纳了他们。

古文:中兴初,除安东将军、安州刺史。

现代文:中兴初,除安东将军、安州刺史。

古文:时安州未宾,仍居帅任,行幽州事,加镇军、正刺史。

现代文:此时安州没有宾服朝廷,文伟还是留居帅任,行幽州事,加镇军、正刺史。

古文:时安州剌史卢曹亦从灵助举兵,助败,因据幽州降尔朱兆,兆仍以为刺史,据城不下。

现代文:安州刺史卢曹也随灵助起兵,灵助失败,乘机占据幽州投降了尔朱兆,兆还是让他做刺史。

古文:文伟不得入州,即于郡所为州治。

现代文:文伟不能入州,便将郡所升格为州治。

古文:太昌初,迁安州刺史,累加散骑常侍。

现代文:太昌初,迁安州刺史,累加散骑常侍。

古文:天平末,高祖以文伟行东雍州事,转行青州事。

现代文:天平末,高祖命令文伟行东雍州事,又转行青州事。

古文:文伟性轻财,爱宾客,善于抚接,好行小惠,是以所在颇得人情,虽有受纳,吏民不甚苦之。

现代文:文伟轻财,爱交宾客,善于抚安,好行小惠,所以在任职之地颇得民心,虽有受纳,但吏民还能承担。

古文:经纪生资,常若不足,致财积聚,承候宠要,饷遗不绝。

现代文:经营资财,常感不足,致财积蓄,承候宠要,馈送不绝。

古文:兴和三年卒于州,年六十。

现代文:兴和三年死在州刺史位上,年六十。

古文: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定瀛殷三州军事、司徒、尚书左仆射、定州刺史,谥曰孝威。

现代文: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定瀛殷三州军事、司徒、尚书左仆射、定州刺史,谥号孝威。

古文:子恭道,性温良,颇有文学。

现代文:子恭道,宽厚温良,颇有文才。

古文:州辟主簿。

现代文:本州辟举为主簿。

古文:李崇北征,以为开府墨曹参军。

现代文:李崇北征,任命为开府墨曹参军。

古文:自文伟据范阳,屡经寇难,恭道常助父防守。

现代文:自从文伟占据范阳,多次经受寇贼之乱,也多亏了恭道时常协助父亲进行防守。

古文:七兵尚书郭秀素与恭道交款,及任事,每称荐之,高祖亦闻其名。

现代文:七兵尚书郭秀一向与恭道关系密切,他有地位后,不断地向朝廷推荐,高祖也因此听到了他恭道的名字。

古文:天平初,特除龙骧将军、范阳太守。

现代文:天平初,特拜龙骧将军、范阳太守。

古文:在郡有德惠。

现代文:在郡有德政仁惠。

古文:先文伟卒。

现代文:比父亲文伟早死。

古文:赠使持节、都督幽平二州军事、幽州刺史、度支尚书,谥曰定。

现代文:赠使持节、都督幽平二州军事、幽州刺史、度支尚书,谥号定。

古文:子询祖,袭祖爵大夏男。

现代文:恭道子询祖,袭祖父爵大夏男。

古文:有术学,文章华靡,为后生之俊。

现代文:有术学,文章华丽,为后辈之俊。

古文:举秀才入京。

现代文:举秀才入京师。

**古文:李祖勋尝宴文士,显祖使小黄门敕祖勋曰: 茹茹既破,何故无贺表? **

现代文:李祖勋曾设宴款待文士,显祖打发小黄门送书给祖勋之母说: 蠕蠕已被我们打败,为什么没有看到你们家的贺表?

古文:使者伫立待之。

现代文:使者站立一旁等候着。

古文:诸宾皆为表,询祖俄顷便成。

现代文:诸位宾客都作起表来,只一会功夫,祖询就写成了。

古文:后朝廷大迁除,同日催拜。

现代文:后来有次朝廷大量地拜官迁除,一天之中就要很多的任官诏令。

古文:询祖立于东止车门外,为二十余人作表,文不加点,辞理可观。

现代文:询祖站在东止车门外边,为二十多人作表,文不加点,辞文通畅。

**古文:询祖初袭爵封大夏男,有宿德朝士谓之曰: 大夏初成。 **

现代文:询祖初次袭爵为大夏男,有位高德朝士对他说: 大夏初成。

**古文:应声答曰: 且得燕雀相贺。 **

现代文:询祖应声回答: 暂得燕雀相贺。

古文:天保末,以职出为筑长城子使。

现代文:天保末,以职出任筑长城子使。

古文:自负其才,内怀郁怏,遂毁容服如贱役者,以见杨愔。

现代文:询祖自认为有才,心怀不满,于是毁容改装,像贱役一样,去见杨忄音。

**古文:愔曰: 故旧皆有所縻,唯大夏未加处分。 **

现代文:忄音说: 故旧都有合适的安排,惟有大夏未加处理。

**古文:询祖厉声曰: 是谁之咎! **

现代文:询祖高声说: 是谁的过失?

古文:既至役所,作《筑长城赋》,其略曰: 板则紫柏,杵则木瓜,何斯材而斯用也?

现代文:来到役所,作《筑长城赋》,其中有: 板是紫柏,杵为木瓜,为何有此材而有此用?

**古文:草则离离靡靡,缘岗而殖,但使十步而有一芳,余亦何辞间于荆棘。 **

现代文:草青青而繁茂,满山遍地都是,如让十步而有一芳,我为什么要辞别那荆棘?

**古文:邢邵曾戏曰: 卿少年才学富盛,戴角者无上齿,恐卿不寿。 **

现代文:邢邵曾开玩笑地说: 你是少年才学富盛,生角的动物是不长上齿的,我以为你不会长寿的。

**古文:对曰: 询祖初闻此言,实怀恐惧,见丈人苍苍在鬓,差以自安。 **

现代文:回答说: 询祖初闻此言,实在恐惧战惊,看到您老人家白发苍苍,才稍稍有些安心。

古文:邵甚重其敏赡。

现代文:邵极其看重他的敏捷。

**古文:既有口辩,好臧否人物,尝语人曰: 我昨东方未明,过和氏门外,已见二陆两源,森然与槐柳齐列。 **

现代文:由于他能言善辩,所以好臧否评价人物,曾对人说: 昨天东方欲晓之时,我走过和氏的门外,已经看见二陆两源,像槐柳一样整齐地排列着。

古文:盖谓彦师、仁惠与文宗、那延也,邢邵盛誉卢思道,以询祖为不及。

现代文:大概指的是彦师、仁惠与文宗、那延等人。邢邵高度赞誉卢思道,认为询祖赶不上。

**古文:询祖曰: 见未能高飞者借其羽毛,知逸势冲天者剪其翅翮。 **

现代文:询祖说: 看到不能高飞的鸟儿借助羽毛,知道能升云天的鸟儿被剪除了翅膀。

古文:谤毁日至,素论皆薄其为人。

现代文:毁谤每天都有,时论都鄙薄他的为人。

**古文:长广太守邢子广目二卢云: 询祖有规检祢衡,思道无冰棱文举。 **

现代文:长广太守邢子广看了二卢说: 询祖想效法祢衡,思道无冰棱文举。

古文:后颇折节。

现代文:后一改往日脾气。

古文:历太子舍人、司徒记室,卒官。

现代文:历太子舍人、司徒记室,卒于官。

古文:有文集十卷,皆致遗逸。

现代文:有文集十卷,后来都散失了。

古文:尝为赵郡王妃郑氏制挽歌词,其一篇云: 君王盛海内,伉俪尽寰中。

现代文:询祖曾为赵郡王之妃郑氏制作挽歌辞,第一篇云: 君王盛海内,伉俪尽寰中。

古文:女仪掩郑国,嫔容映赵宫。

现代文:女仪掩郑国,嫔容映赵宫。

古文:春艳桃花水,秋度桂枝风。

现代文:春艳桃花水,秋度桂枝风。

**古文:遂使丛台夜,明月满床空。 **

现代文:遂使丛台夜,明月满床空。

古文:恭道弟怀道,性轻率好酒,颇有慕尚,以守范阳勋,出身员外散骑侍郎。

现代文:恭道弟怀道,性格轻率,喜好饮酒,却极有追求。因父守范阳的功劳,赐出身为员外散骑侍郎。

古文:文伟遣奉启诣高祖。

现代文:文伟派他带着奏启拜访高祖。

古文:中兴初,加平西将军、光禄大夫。

现代文:中兴初,加平西将军、光禄大夫。

古文:元象初,行台薛琡表行平州事,征赴霸府。

现代文:元象初,行台薛王叔向朝廷推荐行平州事,又召征到高祖的霸府。

古文:兴和中,行汾州事。

现代文:兴和中,行汾州事。

古文:怀道家预义举,高祖亲待之,出为乌苏镇城都督,卒官。

现代文:怀道参预了举义,高祖待他们极好。出任乌苏镇城都督,死于任上。

古文:怀道弟宗道,性粗率,重任侠。

现代文:怀道弟宗道,性情粗鲁,讲义气。

古文:历尚书郎、通直散骑常侍,后行南营州刺史。

现代文:历职尚书郎、通直散骑常侍,后行南营州刺史事。

古文:卿之妻子任在州住,当使汉儿之中无在卿前者。 武定二年卒,年三十二。

现代文:曾在晋阳置酒设宴,引来满坐宾客。中书舍人马士达看着那位弹箜篌的女妓说: 手十分纤细。

古文:勇有马五百匹,缮造甲仗六车,遗启尽献之朝廷。

现代文:宗道便将此婢送给了士达,士达坚决不收,宗道就下令家人假意要将她的手臂砍下,士达无可奈何,也就接受了。

古文:赙物之外,别赐布绢四千匹。

现代文:宗道准备动身前往营州,就在督亢陂大会乡人,杀牛备酒聚饮。

古文:赠司空、冀州刺史,谥曰武贞侯。

现代文:有一旧门生喝醉了酒,谈话之间,稍有疏失,宗道就下令将他沉入水中。

古文:李义深,赵郡高邑人也。

现代文:后由于残酷滥杀而被朝廷除名。李义深,是趟郡高邑人。

古文:祖真,魏中书侍郎。

现代文:祖父李真,是魏代中书侍郎。

古文:父绍宗,殷州别驾。

现代文:父亲绍宗,任殷州别驾。

古文:义深学涉经史,有当世才用。

现代文:义深博学阅读了许多经史典籍,有治世之才。

古文:解褐济州征东府功曹参军,累加龙骧将军。

现代文:出仕首任济州征东府功曹参军,几次加授至龙骧将军。

古文:义旗初,归高祖于信都,以为大行台郎中。

现代文:义旗初举,在信都归附高祖,被任命为大行台郎中。

古文:中兴初,除平南将军、鸿胪少卿。

现代文:中兴初年,任平南将军、鸿胪少卿。

古文:义深见尔朱兆兵盛,遂叛高祖奔之。

现代文:义深见氽朱兆兵力强盛,便背叛高祖投奔氽朱兆。

古文:兆平,高祖恕其罪,以为大丞相府记室参军。

现代文:氽朱兆被荡平,高祖宽恕了义深的罪过,让他做大丞相府记室参军。

古文:累迁左光禄大夫、相府司马,所经称职。

现代文:多次升任左光禄大夫、相府司马,在任上很称职。

古文:转并州长史。

现代文:改任并州长史。

古文:时刺史可朱浑道元不亲细务,民事多委义深,甚济机速。

现代文:当时刺史可朱浑道元不亲自处理具体事务,民事多交给义深办理,义深办得又好又快。

古文:复为大丞相司马。

现代文:后又任大丞相司马。

古文:武定中,除齐州剌史,好财利,多所受纳。

现代文:武定年间,拜任齐州刺史,喜好财利,收受了不少财物。

古文:天保初,行郑州事,转行梁州事,寻除散骑常侍,为阳夏太守。

现代文:天保初年,代理郑州刺史,改任代理梁州事务,不久拜任散骑常侍,为阳夏太守。

古文:段业告其在州聚敛,被禁止,送梁州穷治,未竟。

现代文:段业状告义深在州中聚敛财富,义深被软禁,送到梁州追究处理,未结案。

古文:三年,遇疾,卒于禁所,年五十七。

现代文:三年后,得病死于软禁之所,时年五十七岁。

古文:子騊駼,有才辩,尚书郎、邺县令,武平初,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陈,为陈人所称。

现代文:儿子驹騌,有辩才,曾任尚书郎、邺县令。亘迎初年,兼任通直散骑常侍时出访肿,被迷人称赏。

古文:后为寿阳道行台左丞,与王琳等同陷。

现代文:后任寿阳道行台左丞,与王琳等人同时陷落。

古文:周末逃归。

现代文:周末逃回。

古文:开皇初,永安太守。

现代文:开皇初年,任永安太守。

古文:卒于绛州长史。

现代文:在任绛州长史时去世。

古文:子正藻,明敏有才干。

现代文:儿子正藻,聪敏而有才干。

古文:武平末,仪同开府行参军、判集书省事。

现代文:武平末年,任仪同开府行参军、判集书省事。

古文:以父騊余没陈,正藻便谢病解职,忧思毁瘠,居处饮食若在丧之礼,人士称之。

现代文:因父亲驹騌陷没在速,正莲便称病辞职,因忧伤思虑遇度而消瘦,居住饮食好像处于丧礼之期,人们都称赞他。

古文:隋开皇中,历尚书工部员外郎、盩厔县令。

现代文:隋朝开皇年间,历任尚书工部员外郎、垫屋县令。

古文:卒于宜州长史。

现代文:在任宜州长史时去世。

古文:騊駼弟文师,中书舍人、齐郡太守。

现代文:驹騌的弟弟文师,曾任中书舍人、齐郡太守。

古文:义深兄弟七人,多有学尚。

现代文:羞迳兄弟七人,多有学问志向。

古文:第二弟同轨,以儒学知名。

现代文:第二弟同轨以儒学知名。

古文:第六弟,稚廉别有传。

现代文:第六弟稚廉另有传记。

古文:义深族弟神威。

现代文:盏遝有一族弟名叫控盛。

古文:曾祖融,魏中书侍郎,神威幼有风裁,传其家业,礼学粗通义训。

现代文:曾祖父奎型,是墓中书侍郎。控盛从小就有风度气派,继承家业,粗通礼学义训。

古文:又好音乐,撰集《乐书》,近于百卷。

现代文:又喜好音乐,撰写《乐书》,近百卷。

古文:魏武之末,尚书左丞。

现代文:馥武末年,任尚书左丞。

古文:天保初卒。

现代文:玉堡初年,去世。

古文:赠信州刺史。

现代文:赠值业刺史。

古文:史臣曰:元忠本自素流,有闻教义,人伦之誉,未以纵横许之。

现代文:史臣曰:元忠原本出身寒素,闻习教义,有讲人伦的美誉,未被作为纵横家赞许。

古文:属庄帝幽崩,群胡矫擅,士之有志力者皆望勤王之师。

现代文:时值庄帝驾崩,群胡作乱,有志向有能力的人都希望为王师效命。

古文:及高祖东辕,事与心会,一遇雄姿,遂沥肝胆,以石投水,岂徒然哉?

现代文:待到高祖束进,事遂心愿,一遇雄姿。便披肝沥胆,以石投水,岂能徒劳无益?

古文:既享功名,终知止足,进退之道,有可观焉。

现代文:既已享受功名,最终知足止步,进退之道,由此可观。

古文:文伟望重地华,早有志尚,间关夷险之际,终遇英雄之主,虽礼秩未弘,亦为佐命之一。

现代文:塞伟德高望重,早有志向,危难之际,终遇英雄之主,虽未达到理想的高位,但也是朝廷重臣之一。

古文:询祖词情艳发,早著声名,负其才地,肆情矜矫,京华人士,莫不畏其舌端。

现代文:趔旦词情艳发,早著名声,自负有才华地位,肆意骄矜,京华人士,没有不怕他的舌头的。

古文:任遇未闻,弱年夭逝,若得终介眉寿,通塞未可量焉。

现代文:还未闻达,便英年夭折早逝,如果能长寿的话,境遇顺利会不可限量。

古文:赞曰:晋阳、大夏,抱质怀文。

现代文:赞曰:晋阳、大夏,文质彬彬。

古文:蹈仁履义,咸会风云。

现代文:履行仁义,感动风云。

古文:卢婴货殖,李厌嚣氛。

现代文:卢塞伟以经商为羁绊,奎五盅以喧嚣为祸患。

古文:始终之操,清浊斯分。

现代文:操守始终如一,清浊分明。

古文:义深参赞,有谢忠勤。

现代文:盏盗参赞,有不及忠良臣子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