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八

古文:○元坦元斌元孝友元晖业元弼元韶

现代文:元坦,祖父是魏献文皇帝,咸阳王元禧的第七个儿子。

古文:元坦,祖魏献文皇帝,咸阳王禧第七子。禧诛后,兄翼、树等五人相继南奔,故坦得承袭,改封敷城王。永安初,复本封咸阳郡王,累迁侍中。

现代文:元禧被杀后,兄元翼、元树等五人相继南逃,所以元坦得以继承王位,改封敷城王。永安初年,恢复本来的封爵咸阳郡王,几次升任为侍中。

**古文:庄帝从容谓曰: 王才非荀、蔡,中岁屡迁,当由少长朕家,故有超授。 **

现代文:庄帝从容地对他说: 你的才能不像荀、蔡,中年屡经变迁,过去从小生长在朕家,所以有越等授官。

古文:初,禧死后,诸子贫乏,坦兄弟为彭城王勰所收养,故有此言。

现代文:当初元禧死后,众子穷困,元坦弟兄被彭城王元勰所收养,所以有这样的话。

古文:孝武初,其兄树见禽。

现代文:孝武初年,他的哥哥元树被抓获。

古文:坦见树既长且贤,虑其代己,密劝朝廷以法除之。

现代文:元坦见元树年长而且贤能,怕他取代自己,暗中劝朝廷按照法律杀掉他。

古文:树知之,泣渭坦曰: 我往因家难,不能死亡,寄食江湖,受其爵命。

现代文:元树知道遣件事后,流着泪对元坦说: 我过去因为家难,不能死,在江湖上依附别人生活,受命于人。

古文:今者之来,非由义至,求活而已,岂望荣华。

现代文:现在回来,不是因为要履行君臣之义,而是求活命罢了,难道还希望荣华富贵。

**古文:汝何肆其猜忌,忘在原之义,腰背虽伟,善无可称。 **

现代文:你为什么恣意猜疑,忘记兄弟之义,身体魁伟,无善可言。

古文:坦作色而去。

现代文:元坦脸变色而离去。

古文:树死,竟不临哭。

现代文:元树死,竟然不来哀悼。

古文:坦历司徒、太尉、太傅,加侍中、太师、录尚书事、宗正、司州牧。

现代文:元坦历任司徒、太尉、太傅,加授侍中、太师、录尚书事、宗正、司州牧。

古文:虽禄厚位尊,贪求滋甚,卖狱鬻官,不知纪极。

现代文:虽然俸禄丰厚,职位尊贵,却贪婪更加厉害,卖官鬻爵,贪脏枉法,完全没有法纪。

古文:为御史劾奏免官,以王归第。

现代文:被御史弹劾罢免官职,以王爵归宅第。

古文:寻起为特进,出为冀州刺史,专复聚敛。

现代文:不久起用任特进,出为冀州刺史,专断执拗,聚敛财富。

古文:每百姓纳赋,除正税外,别先责绢五匹,然后为受。

现代文:每当百姓交纳赋税,除正税之外,另先索取绢五匹,然后接受。

古文:性好畋渔,无日不出,秋冬猎雉兔,春夏捕鱼蟹,鹰犬常数百头。

现代文:生性喜好畋猎捕鱼,没有一日不去,秋冬季猎取雉兔,春夏季捕鱼捉蟹,养的鹰犬时常有数百头。

古文:自言宁三日不食,不能一日不猎。

现代文:自称宁可三天不吃饭,不能一天不打猎。

古文:入为太傅。

现代文:入朝任太傅。

古文:齐天保初准例降爵,封新丰县公,除特进、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齐天保初年依据条例降低爵位,封新丰县公,任特进、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坐子世宝与通直散骑侍郎彭贵平因酒醉诽谤,妄说图谶,有司奏当死,诏并宥之。

现代文:因为儿子世寅与通直散骑侍郎堑贵平乘酒醉诽谤朝廷,妄说圆谶隐语一案的连坐,主管官吏奏判死罪,韶令一起宽恕了他们。

古文:坦配北营州,死配所。

现代文:元坦发配北营州,死在配所。

古文:元斌,字善集,祖魏献文皇帝。

现代文:元斌,字善集,祖父为魏献文皇帝。

古文:父高阳王雍,从孝庄于河阴遇害。

现代文:父亲高誊王五雍,跟随孝庄皇帝在河阴遇害。

古文:斌少袭祖爵,历位侍中、尚书左仆射。

现代文:元斌少年时世袭祖爵,历任侍中、尚书左仆射。

古文:斌美仪貌,性宽和,居官重慎,颇为齐文襄爱赏。

现代文:元斌仪貌美丽,性情宽和,居官慎重,很为齐文襄喜爱赞赏。

古文:齐天保初,准例降爵,为高阳县公,拜右光禄大夫。

现代文:查型呈初年,依据条例降低爵位,为高堡鳄公,授任右光禄大夫。

古文:二年,从文宣讨契丹还,至白狼河,以罪赐死。

现代文:二年,跟随文宣征讨契丹回来,至白狼河,因罪赐死。

古文:元孝友,祖魏太武皇帝。

现代文:元孝友,祖父为魏太武皇帝。

古文:兄临淮王彧无子,令孝友袭爵。

现代文:兄堕进王五盛没有儿子,让耋互继承爵位。

古文:累迁沧州刺史,为政温和,好行小惠,不能清白,而无所侵犯,百姓亦以此便之。

现代文:几次升任为涂业刺史,为政温和,好行小惠,不能作到清白,而又无所侵犯,百姓也因此感到便利。

**古文:魏静帝宴文襄于华林,孝友因醉自誉,又云: 陛下许赐臣能。 **

现代文:魏静帝在华麸宴请文襄帝,垄直乘醉自夸,又说: 陛下答应赐臣日能。

**古文:帝笑曰: 朕恒闻王自道清。 **

现代文:帝笑着说: 我常听说王自称清廉。

**古文:文襄曰: 临淮王奉旨舍罪。 **

现代文:文襄帝说: 临淮王奉皇帝之命免除罪遇。

古文:于是君臣俱笑而不罪。

现代文:于是君臣都笑而不怪罪。

古文:孝友明于政理,尝奏表曰:

现代文:孝友深明为政之道,曾上表奏日:

古文:令制:百家为党族,二十家为闾,五家为比邻。

现代文:按照法令制度:一百家为党族,二十家为间,五家为比邻。

古文:百家之内,有帅二十五人,征发皆免,苦乐不均。

现代文:一百家之内,有头领二十五人,人力、物资的征集调遣全免,苦乐不均。

古文:羊少狼多,复有蚕食。

现代文:羊少狼多,又有蚕食。

古文:此之为弊久矣。

现代文:这种情形为害已经很久了。

古文:京邑诸坊,或七八百家唯一里正、二史,庶事无阙,而况外州乎?

现代文:京城诸里巷,有的七八百家衹有一个里正、二史,众事无缺,而何况外埠州县呢?

古文:请依旧置三正之名不改,而百家为四闾,闾二比。

现代文:请按旧置三正之名不改变,而以一百家为族,一族分四间,一间分二比。

古文:计族少十二丁,得十二匹赀绢。

现代文:总共每族减少十二个壮丁,征收户调十二匹丝绢绵。

古文:略计见管之户应二万馀族,一岁出赀绢二十四万匹。

现代文:大略现管之户应当共有两万余族,一年交出丝绢二十四万匹。

古文:十五丁为一番兵,计得一万六千兵。

现代文:十五名壮丁出一名服役的士兵,总共得一万六千兵。

古文:此富国安人之道也。

现代文:这是富国安民的办法。

古文:古诸侯娶九女,士一妻一妾。

现代文:古代诸侯娶九个女子,士人有一妻一妾。

古文:《晋令》:诸王置妾八人;郡君、侯,妾六人。

现代文:《晋令》:诸王娶妾八人;郡主、侯,妾六人。

古文:《官品令》:第一第二品有四妾,第三第四有三妾,第五第六有二妾,第七第八有一妾。

现代文:《官品令》:第一、第二品有四妾,第三、第四品有三妾,第五、第六品有二妾,第七、第八品有一妾。

古文:所以阴教聿修,继嗣有广。

现代文:所以女子教化得以培养,后代广多。

古文:广继嗣孝也,修阴教礼也。

现代文:后代多就是孝,是修女子之教的礼法。

古文:而圣朝忽弃此数,由来渐久,将相多尚公主,王侯娶后族,故无妾媵,习以为常。

现代文:而当朝忽视抛弃造一仪礼,由来已久,将相多娶公主为妻,王侯娶皇后的亲族,所以没有侍妾,习以为常。

古文:妇人不幸,生逢今世,举朝既是无妾,天下殆皆一妻。

现代文:妇人多幸,生逢今世,全朝已是无妾,天下几乎皆是一妻。

古文:设令人强志广娶,则家道离索,身事迍邅,内外亲知,共相嗤怪。

现代文:假如人勉强多娶,那么就家境萧索,处事困难,内外亲友,共相讥讽责怪。

古文:凡今之人,通无准节。

现代文:大凡现在的人,全没有准则。

古文:父母嫁女,则教以妒,姑姊逢迎,必相劝以忌。

现代文:父母嫁女儿,就教她忌妒,姑姐见面,也一定劝她忌妒。

古文:以制夫为妇德,以能妒为女工。

现代文:把制服丈夫作为妇德,把能忌妒作为女子的技能。

古文:自云不受人欺,畏他笑我。

现代文:自称不受人欺,怕他人笑我。

古文:王公犹自一心,已下何敢二意。

现代文:王公贵族尚自一心,以下的人怎么敢有二意。

古文:夫妒忌之心生,则妻妾之礼废,妻妾之礼废,则女淫之兆兴,斯臣之所以毒恨者也。

现代文:忌妒之心产生,那么妻妾的礼仪就废弃,妻妾的礼仪废弃,那么奸淫的征兆兴起,造就是臣下毒恨的原因。

古文:请以王公第一品娶八,通妻以备九女,称事。二品备七,三品四品备五,五品六品则一妻二妾。

现代文:请让王公贵族,一品官吏娶八妾,连妻共有九女,相当二品的官吏有七女,三品、四品官吏有五女,五品、六品的官吏就一妻二妾。

古文:限以一周,悉令充数。

现代文:限用一年时间,全让他们补足数目。

古文:若不充数,及待妾非礼,使妻妒加捶挞,免所居官。

现代文:如果不补足数目,以及对妾无礼,使妻妒忌加以鞭打的,免去所任的官职。

古文:其妻无子而不娶妾,斯则自绝,无以血食祖父,请科不孝之罪,离遣其妻。

现代文:妻子没有儿子而不娶妾,就自行绝减,没有办法让祖父受享祭品,请依法判为不孝之罪,离遣他的妻子。

古文:臣之赤心,义唯家国,欲使吉凶无不合礼,贵贱各有其宜,省人帅以出兵丁,立仓储以丰谷食,设赏格以擒奸盗,行典令以示朝章,庶使足食足兵,人信之矣。

现代文:我的赤诚之心,其意衹在国家,想使吉事丧事没有不合礼仪,贵贱各得其所,省头领而多出兵丁,设置仓储,丰收谷食,设立赏格以捕捉奸盗,实行典章命令来昭示朝纲,希望使国家有充足的粮食,充实的武装力量,人民也就诚实不欺了。

古文:又冒申妻妾之数,正欲使王侯将相功臣子弟,苗胤满朝,传祚无穷。

现代文:又冒昧地申述妻妾的数目,正想使王侯将相、功臣子弟,后代满朝,帝位流传无穷。

古文:此臣之志也。

现代文:造就是我的志向。

古文:诏付有司,议奏不同。

现代文:诏令交付主管官吏,议奏各不相同。

古文:孝友又言: 今人生为皂隶,葬拟王侯,存没异途,无复节制。

现代文:孝友又说: 现在人生为奴隶,葬礼比拟王侯,生死异路,没有节制。

古文:崇壮丘陇,盛饰祭仪,邻里相荣,称为至孝。

现代文:修建高大的丘墓,举行豪华的祭礼,邻里以为荣耀,称为至孝。

古文:又夫妇之始,王化所先,共食合瓢,足以成礼。

现代文:夫妇结合,是王化的开始,共食合瓢之饮的结婚仪式,足以成礼。

古文:而今之富者弥奢,同牢之设,甚于祭盘,累鱼成山,山有林木,林木之上,鸾凤斯存。

现代文:而现在富贵的人更加奢侈,婚礼中夫妇共食一牲的仪式,超过祭礼时所设的祭台,积鱼如山,山上有林木之像,鸾鸟和凤凰之像就在其上。

古文:徒有烦劳,终成委弃。

现代文:徒有烦劳,最终成为废弃之物。

古文:仰惟天意,其或不然。

现代文:希望是天意,其实或许不是这样。

古文:请自兹以后,若婚葬过礼者,以违旨论。

现代文:请自此以后,如果婚丧超过礼数者,以达旨论处。

**古文:官司不加纠劾,即与同罪。 **

现代文:官吏不加检举,即与其同罪。

古文:孝友在尹积年,以法自守,甚著声称,然性无骨鲠,善事权势,为正直者所讥。

现代文:孝友在官多年,以法自守,名声很大,然而性情软弱,善于事奉权贵,被正直的人所讥笑。

古文:齐天保初,准例降爵,封临淮县公,拜光禄大夫。

现代文:齐天保初年,按照条例降低爵位,封为临淮县公,任命为光禄大夫。

古文:二年冬,被诏入晋阳宫,出与元晖业同被害。

现代文:二年冬天被韶入晋阳宫,出来后与元晖业同时被害。

古文:元晖业,字绍远,魏景穆皇帝之玄孙。

现代文:元晖业,字绍远,魏景穆皇帝的玄孙。

古文:少险薄,多与寇盗交通。

现代文:年少时阴险刻薄,多与寇盗交往。

古文:长乃变节,涉子史,亦颇属文,而慷慨有志节。

现代文:年长后竟然改变了旧的习惯,阅览子、史,也多写文章,而且慷慨有志向。

古文:历位司空、太尉,加特进,领中书监,录尚书事。

现代文:历任司空、太尉,加授特进,兼任中书监,总领尚书事。

**古文:文襄尝问之曰: 此何所披览? **

现代文:文襄曾问他说: 近来翻板什么?

**古文:对曰: 数寻伊、霍之传,不读曹、马之书。 **

现代文:回答说: 多次重温伊、霍之传,不读曹、马之书。

古文:晖业以时运渐谢,不复图全,唯事饮啖,一日一羊,三日一犊。

现代文:晖业因时运逐渐衰落,不再求全,衹管吃喝,一天一只羊,三天一只小牛。

**古文:又尝赋诗云: 昔居王道泰,济济富群英;今逢世路阻,狐兔郁纵横。 **

现代文:又曾经作诗说: 昔居王道泰,济济富群英;今逢世路阻,狐兔郁纵横。

古文:齐初,降封美阳县公,开府仪同三司、特进。

现代文:齐初年,降低封爵为美阳县公,任开府仪同三司、特进。

古文:晖业之在晋阳也,无所交通,居常闲暇,乃撰魏藩王家世,号为《辩宗录》,四十卷,行于世。

现代文:晖业在晋阳的时候,没有交往,平时常闲暇,于是撰写魏藩国之王的家世,称为《辩宗绿》四十卷,刊行于世。

古文:位望隆重,又以性气不伦,每被忌。

现代文:官位和声望很高,又因性情超凡拔俗,时常被人猜忌。

古文:天保二年,从驾至晋阳,于宫门外骂元韶曰: 尔不及一老妪,背负玺与人,何不打碎之。

现代文:天保二年,跟随皇帝至晋阳,在宫门外骂元韶说: 你还不如一个老太婆,背负玉玺而给了别人,为什么不打碎它。

**古文:我出此言,即知死也,然尔亦讵得几时! **

现代文:我说出这些话,就知道要死了,然而你难道又能生存几时!

古文:文宣闻而杀之,亦斩临淮公孝友。

现代文:文宣听说此事而杀了他,也斩了临淮公孝友。

古文: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现代文:孝友临刑之时,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如。

古文:仍凿冰沉其尸。

现代文:于是凿开冰沉没他的尸体。

**古文:初,弼尝梦人谓之曰: 君身不得传世封,其绍先爵者,君长子绍远也。 **

现代文:肿墓弟晅墓,很有学问,职位为谏议大夫。蓝童驾膝呈陋,坚墓立在皿玺墨外勒马进谏,帝避开他经过,后又慰问勉励他。

古文:弼觉,即告晖业,终如其言。元韶,字世胄,魏孝庄之侄。

现代文:职位为给事黄门侍郎、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去世。谧号为塞堡。丞迩,字盐塞,丝司空亘肿之子。元韶,字世胄,魏孝庄皇帝之侄。

古文:避尔朱之难,匿于嵩山。

现代文:因避氽朱莹之难,藏在昆山。

古文:性好学,美容仪。

现代文:生性好学,仪容美丽。

古文:初,尔朱荣将入洛,父劭恐,以韶寄所亲荥阳太守郑仲明。

现代文:当初叁塞茔将入渔,父亲五劭恐惧,把五翅寄托亲信之人荥阳太守郑仲明。

古文:仲明寻为城人所杀,韶因乱与乳母相失,遂与仲明兄子僧副避难。

现代文:仲明不久被城中的人所杀,五龃因兵乱与乳母失散,于是与鄞仲明兄之子仅剧一起避难。

古文:路中为贼逼,僧副恐不免,因令韶下马。

现代文:路上被贼人逼迫,僧副恐不能得免,就让元韶下马。

**古文:僧副谓客曰: 穷鸟投人,尚或矜愍,况诸王如何弃乎? **

现代文:僧副对贼人说: 走投无路的乌投奔人,尚有人怜悯,何况诸王,怎么能抛弃呢?

古文:僧副举刃逼之,客乃退。

现代文:灯剑举刀逼近贼人,贼人才后退。

古文:韶逢一老母姓程,哀之,隐于私家十馀日,庄帝访而获焉,袭封彭城王。

现代文:元超遇到一位老母姓捏,可怜他,隐藏在自家十多天,茎童访寻而得到他,袭封堑垣王。

古文:齐神武帝以孝武帝后配之。

现代文:查塑亘适把孝武帝之后嫁给他。

古文:魏室奇宝,多随后入韶家。

现代文:毯王室奇珍异实,多随皇后进入五趋家。

古文:有二玉钵相盛,可转而不可出;马瑙榼容三升,玉缝之。

现代文:有二玉钵相盛,可以转动而不可以出来;玛瑙杯容积有三升,用玉连接它。

古文:皆称西域鬼作也。

现代文:这些皆号称西域的鬼神所作。

古文:历位太尉、侍中、录尚书、司州牧,进太傅。

现代文:历任太尉、侍中、录尚书、司州牧,晋升为太傅。

古文:齐天保元年,降爵为县公。

现代文:壹型垦元年,降爵为县公。

古文:韶性行温裕,以高氏婿,颇膺时宠。

现代文:亘韶性情平和宽宏,因为是产旦婿,很受当时宠信。

古文:能自谦退,临人有惠政。

现代文:能自身谦让,治理百姓有德政。

古文:好儒学,礼致才彦。

现代文:爱好儒学,礼遇才子贤士。

古文:爱林泉,修第宅,华而不侈。

现代文:喜爱林泉,修建宅院,华丽而不奢侈。

**古文:文宣帝剃韶须髯,加以粉黛,衣妇人服以自随曰: 我以彭城为嫔御。 **

现代文:文宣童剃去五超的胡须,饰以粉黛,穿上妇人的衣服跟随自己,说: 我用彭城王作侍妾。

古文:讥元氏微弱,比之妇女。

现代文:讥讽元氏衰弱,把他们比为妇女。

**古文:十年,太史奏云: 今年当除旧布新。 **

现代文:型呈十年,太史上奏说: 今年应当除旧更新。

**古文:文宣谓韶曰: 汉光武何故中兴? **

现代文:塞宣对五超说: 汉朝光亘睦为什么中兴?

**古文:韶曰: 为诛诸刘不尽。 **

现代文:五韶说: 因为诛杀玺区没有杀尽。

古文:于是乃诛诸元以厌之。

现代文:于是就诛杀诸五来满足他。

古文:遂以五月诛元世哲、景武等二十五家,馀十九家并禁止之。

现代文:就在五月杀元世哲、景式等二十五家,其余十九家全囚禁起来。

古文:韶幽于京畿地牢,绝食,啖衣袖而死。

现代文:元韶幽禁在京城附近的地牢,断绝食物,啃衣袖而死。

古文:及七月,大诛元氏,自昭成已下并无遗焉。

现代文:到七月,大诛元氏,从昭成以下全没有遣留的。

古文:或父祖为王,或身常贵显,或兄弟强壮,皆斩东市。

现代文:有的父祖为王,有的自身显贵,有的弟兄强壮,都斩于刑场。

古文:其婴儿投于空中,承之以槊。

现代文:他们的婴儿投到空中,用长矛刺杀他们。

古文:前后死者凡七百二十一人,悉投尸漳水,剖鱼多得爪甲,都下为之久不食鱼。

现代文:前后杀死的人共七百二十一人,全部投尸到漳水之中,剖开水中鱼腹多得人的指甲,京都因此长久无人吃鱼。

古文:赞曰:元氏蕃炽,冯兹庆灵。道随终运,命偶淫刑。

现代文:赞曰:丞压兴旺,凭此福荫,道德任随运数终结,命遭淫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