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古文:文襄六王○河南康舒王孝瑜广宁王孝珩河间王孝琬兰陵武王孝瓘安德王延宗渔阳王绍信

现代文:文襄帝有六个儿子:文敬五皇后河间生了王孝琬,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

古文:文襄六男: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河南康舒王孝瑜,字正德,文襄长子也。

现代文:河南康舒王高孝瑜,字正德,文襄的大儿子。

古文:初封河南郡公,齐受禅,进爵为王。

现代文:起初封为河南郡公,齐国接受禅位,进升爵位为王。

古文:历位中书令、司州牧。

现代文:历任中书令、司州牧。

古文:初,孝瑜养于神武宫中,与武成同年相爱。

现代文:起初,高孝瑜在神武宫中抚养,舆武成同岁而相互爱护。

古文:将诛杨愔等,孝瑜预其谋。

现代文:将要杀掉杨情等人,高孝瑜参预了其中的谋划。

古文:及武成即位,礼遇特隆。

现代文:等到武成登皇帝位,得到特别的优厚待遇。

**古文:帝在晋阳,手敕之曰: 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 **

现代文:皇帝在晋阳,亲手写韶令说: 我饮汾清二杯,劝你在邺城酌饮两杯。

古文:其亲爱如此。

现代文:他受亲近爱护就像这样。

古文:孝瑜容貌魁伟,精彩雄毅,谦慎宽厚,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

现代文:高孝瑜容貌魁伟,神采勇武刚毅,谦谨宽厚,加上喜爱文学,读书敏捷迅速,一目十行,下完棋后再重新摆开不错失一道。

古文:初,文襄于邺东起山池游观,时俗眩之。

现代文:起初,文襄在邺城束面修起山池游赏观览,世俗感到眼花缭乱。

古文:孝瑜遂于第作水堂、龙舟,植幡槊于舟上,数集诸弟宴射为乐。

现代文:高孝瑜于是在住宅兴建水堂、龙舟,在船上插上旗帜长矛,多次召集弟弟们宴饮射箭取乐。

古文:武成幸其第,见而悦之,故盛兴后园之玩,于是贵贱慕斅,处处营造。

现代文:武成到他的住宅,看到后很高兴,所以大肆兴建后园的玩物,因此无论贵贱的人都羡慕仿效,处处修建。

**古文:武成常使和土开与胡后对坐握槊,孝瑜谏曰: 皇后天下之母,不可与臣下接手。 **

现代文:武成经常让和士开和胡后相对坐着玩握槊的游戏,高孝瑜进谏说: 皇后是天下人的母亲,不能和臣下手相接触。

古文:帝深纳之。

现代文:皇帝诚恳地接受了他的意见。

古文:后又言赵郡王父死非命,不可亲。

现代文:后来又说趟郡王的父亲死于非命,不能亲近。

古文:由是睿及士开皆侧目。

现代文:因此直数和和士开都对他含恨斜视。

古文:士开密告其奢僭,睿又言山东唯闻河南王,不闻有陛下。

现代文:和士开秘密告发他奢侈僭越,高靓又说山束祇听说河南玉,没听说有陛下。

古文:帝由是忌之。

现代文:皇帝因此忌恨他。

古文:尔朱御女名摩女,本事太后,孝瑜先与之通,后因太子婚夜,孝瑜窃与之言。

现代文:尔朱御女名叫麈玄,本来侍奉太后,高孝瑜先和她私通,后来藉太子结婚的夜裹,高孝瑜偷偷和她说话。

古文:武成大怒,顿饮其酒三十七杯。

现代文:亘递大怒,一下子灌了他三十七杯酒。

古文:体至肥大,腰带十围。

现代文:身体直到粗大,腰带十围。

古文:使娄子彦载以出,鸩之于车。

现代文:派娄子彦用车载着他出宫,在车上给他喝了毒酒。

古文:至西华门,烦热躁闷,投水而绝。

现代文:到了西华门,烦热躁闷,投水而死。

古文:赠太尉、录尚书事。

现代文:追赠太尉、绿尚书事。

古文:子弘节嗣。

现代文:儿子高弘节继承爵位。

古文:孝瑜母,魏吏部尚书宋弁孙也,本魏颍川王斌之妃,为文襄所纳,生孝瑜,孝瑜还第,为太妃。

现代文:高孝瑜的母亲,是魏固吏部尚书塞垒的孙女,本是委困颖川王五筮之的妃子。被文襄帝娶来,生了高孝瑜,高孝瑜回到住宅,成为太妃。

古文:孝瑜妃,卢正山女,武成胡后之内姊也。

现代文:直耋逾的妃子,是卢正山的女儿,亘噬毒妪家的姐姐。

古文:孝瑜薨后,宋太妃为卢妃所谮诉,武成杀之。

现代文:高孝瑜薨后,宋太妃受到卢起的谗言诬告,武成杀了她。

古文:广宁王孝珩,文襄第二子也。

现代文:卢窒王产耋堑,是文襄帝的第二个儿子。

古文:历位司州牧、尚书令、司空、司徒、录尚书、大将军、大司马。

现代文:历任司塑牧、尚书令、司空、司徒、录尚书、大将军、大司马。

古文:孝珩爱赏人物,学涉经史,好缀文,有伎艺。

现代文:直耋蛮喜欢品赏人物,读书涉及经史,喜欢写文章,有艺术才能。

古文:尝于厅事壁自画一苍鹰,见者皆以为真,又作朝士图,亦当时之妙绝。

现代文:曾经在厅事壁上画了一只苍鹰,看到的人都以为是真的,又画了朝士图,也是当时的精妙绝伦之作。

古文:后主自晋州败奔邺,诏王公议于含光殿。

现代文:奎王从置业战败逃奔整继,韶令王公在贪韭腿商议。

古文:孝珩以大敌既深,事藉机变,宜任城王领幽州道兵入土门,扬声趣并州;独孤永业领洛州兵趣潼关,扬声趣长安;臣请领京畿兵出滏口,鼓行逆战。

现代文:直赵认为大敌已经深入,事情要藉助机诈权变。应该派任城王率领幽州道的军队进入置,扬言奔赴差丛;猩巫丞塞率领盘出的军队奔赴撞飓,扬言要奔赴垦窒;臣请求带领京畿的军队出遥旦,击鼓进军迎战。

古文:敌闻南北有兵,自然溃散。

现代文:敌人听说南北有军队,自然溃散。

古文:又请出宫人珍宝赐将士,帝不能用。

现代文:又请求拿出宫女珍宝赏赐将士,皇帝不能采纳。

古文:承光即位,以孝珩为太宰。

现代文:丞光继承帝位,任命高孝珩为太宰。

古文:与呼延族、莫多娄敬显、尉相愿同谋,期正月五日,孝珩于千秋门斩高阿那肱,相愿在内以禁兵应之,族与敬显自游豫园勒兵出。

现代文:舆坠至递、莫多娄敬显、尉相愿共同谋划,约定正月五,高孝珩在千秋门斩杀高阿那肱,慰扭题在宫内派禁兵接应他,呼延族和莫多娄敬题从游豫园指挥军队出来。

古文:既而阿那肱从别宅取便路入宫,事不果。

现代文:不久高阿那肱从别的住宅取便路进入宫内,事情不能成功。

古文:乃求出拒西军,谓阿那肱、韩长鸾、陈德信等云: 朝廷不赐遣击贼,岂不畏孝珩反耶?

现代文:于是请求出外抵抗西边旦固的军队,对高阿那肱、整昼鸾、陈德信等人说: 朝廷不赐给调遣的军队攻打贼寇,难道不怕高孝珩谋反吗?

古文:孝珩破宇文邕,遂至长安,反时何与国家事。

现代文:高孝珩打败宇文邕,于是到了长安,这样的反和国家的事有什么两样。

古文:以今日之急,犹作如此猜疑。 高、韩恐其变,出孝珩为沧州刺史。

现代文:以今天的危急,还作这样的猜疑 高阿那肱、韩长鸾担心其中有变,调出高孝珩任沧州刺史。

古文:至州,以五千人会任城王于信都,共为匡复计。

现代文:到了州裹,带领五千人到信都和任城王会合,共同谋划匡复国家的计策。

古文:周齐王宪来伐,兵弱不能敌。

现代文:周国齐王宇文宪前来讨伐,兵力弱小不能抵挡。

**古文:怒曰: 由高阿那肱小人,吾道穷矣! **

现代文:愤怒地说: 由着高阿那肱这小人,我的路走到尽头了!

古文:齐叛臣乞扶令和以槊剌孝珩坠马,奴白泽以身扞之,孝珩犹伤数处,遂见虏。

现代文:齐国叛臣乞扶令和用长矛把高孝珩刺下马,奴仆白泽用身体护着他,高孝珩还是伤了好几处,于是被俘。

古文:齐王宪问孝珩齐亡所由,孝珩自陈国难,辞泪俱下,俯仰有节。

现代文:齐王宇文宪向高孝珩询问齐国灭亡的原因,高孝珩自己陈说国家的灾难,说着说着眼泪流了出来,一举一动都有节制。

古文:宪为之改容,亲为洗创傅药,礼遇甚厚。

现代文:宇文宪为此脸上露出感动的神情。亲自给他洗伤口敷上药,以礼相待十分优厚。

古文:孝珩独叹曰: 李穆叔言齐氏二十八年,今果然矣。

现代文:高孝珩独自感叹地说: 李穆叔说齐氏二十八年,现在真是这样的。

古文:自神武皇帝以外,吾诸父兄弟无一人得至四十者,命也。

现代文:从神武皇帝以外,我的父亲兄弟们没有一人能活到四十岁,命运啊。

**古文:嗣君无独见之明,宰相非柱石之寄,恨不得握兵符,受庙算,展我心力耳。 **

现代文:继位的君主没有独到见解的明智,宰相不是柱石般的寄托,恨不能掌握兵符,接受朝廷的谋划,施展我的心智和力量。

古文:至长安,依例授开府、县侯。

现代文:到了长安,依照惯例授给开府、县侯。

古文:后周武帝在云阳,宴齐君臣,自弹胡琵琶,命孝珩吹笛。

现代文:后来周武帝在云阳,宴请齐国的君臣,亲自弹着胡琵琶,命令高孝珩吹笛子。

**古文:辞曰: 亡国之音,不足听也。 **

现代文:推辞说: 亡国的声音,不值得听。

古文:固命之,举笛裁至口,泪下呜咽,武帝乃止。

现代文:坚持命令他,举起笛子才到嘴边。眼泪流下低声抽泣,周武帝于是作罢。

古文:其年十月,疾甚,启归葬山东,从之。

现代文:遣年十月,病重,上书请求回去葬在山东,依从了他。

古文:寻卒,令还葬邺。

现代文:不久死去,下令送回去葬在邺城。

古文:河间王孝琬,文襄第三子也。

现代文:河间王高孝琬,文襄的第三个儿子。

古文:天保元年封。

现代文:天保元年封王。

古文:天统中,累迁尚书令。

现代文:天统年间,逐渐升迁到尚书令。

古文:初,突厥与周师入太原,武成将避之而东。

现代文:当初,突厥和周国军队进入太原,武成将要躲避他们去东边。

古文:孝琬叩马谏,请委赵郡王部分之,必整齐,帝从其言。

现代文:高孝琬勒住马进谏,请求委任赵郡王指挥军队,一定井然有序,皇帝听从了他的话。

古文:孝琬免胄将出,帝使追还。

现代文:高孝琬脱去头盔将要出去,皇帝派人把他追了回来。

古文:周军退,拜并州刺史。

现代文:周国军队撤退,授任并州刺史。

古文:孝琬以文襄世嫡,骄矜自负。

现代文:高孝琬因是文襄的继承人,骄傲自负。

古文:河南王之死,诸王在宫内莫敢举声,唯孝琬大哭而出。

现代文:河南王死的时候,各王在宫内没有敢吭声的,衹有高孝琬大哭着出来。

古文:又怨执政,为草人而射之。

现代文:又抱怨执政的人,制作草人用箭射它。

古文:和士开与祖珽谮之,云: 草人拟圣躬也。

现代文:和士开和祖埏谗毁他说: 草人是模拟皇帝。

古文:又前突厥至州,孝琬脱兜鍪抵地,云 岂是老妪,须着此 。

现代文:又过去突厥到州裹,高孝琬脱去头盔掷在地上,说 难道是老妇人,须要用这个。

**古文:此言属大家也。 **

现代文:逭话是暗指天子。

**古文:初,魏世谣言: 河南种谷河北生,白杨树头金鸡鸣。 **

现代文:当初,魏国民间童谣说: 河南种谷河北生,白杨树头金鸡鸣。

古文:珽以说曰: 河南、河北,河间也。

现代文:祖埏以此说道: 河南、河北,是指河间。

**古文:金鸡鸣,孝琬将建金鸡而大赦。 **

现代文:金鶸呜,是高孝琬将建立金鸡而大赦天下。

古文:帝颇惑之。

现代文:皇帝对此十分疑惑。

古文:时孝琬得佛牙,置于第内,夜有神光。

现代文:当时高孝琬得到佛牙,放在住宅内,夜裹有神奇的光彩。

古文:昭玄都法顺请以奏闻,不从。

现代文:昭玄都法顺请求上奏给皇帝,没有听从。

古文:帝闻,使搜之,得镇库槊幡数百。

现代文:皇帝听说后,派人搜查,得到镇库的长矛旗帜几百件。

古文:帝闻之,以为反。

现代文:皇帝听说后,认为是谋反。

古文:讯其诸姬,有陈氏者无宠,诬对曰 孝琬画作陛下形哭之 ,然实是文襄像,孝琬时时对之泣。

现代文:审讯他的姬妾们,有个姓陈的不受宠爱,诬陷回答说: 高孝琬画了陛下的像对着它哭。 然而实际上是文襄的画像,高孝琬时常对着它哭。

古文:帝怒,使武卫赫连辅玄倒鞭挝之。

现代文:皇帝发怒,派武卫赫连辅玄倒过鞭子打他。

古文:孝琬呼阿叔,帝怒曰: 谁是尔叔?

现代文:高孝琬呼喊阿叔,皇帝发怒说: 谁是你的叔?

**古文:敢唤我作叔! **

现代文:敢唤我作叔!

**古文:孝琬曰: 神武皇帝嫡孙,文襄皇帝嫡子,魏孝静皇帝外甥,何为不得唤作叔也? **

现代文:高孝琬说: 神武皇帝的嫡亲孙子,文襄皇帝的嫡亲儿子,魏孝静皇帝的外甥,为什么不能唤作叔?

古文:帝愈怒,折其两胫而死。

现代文:皇帝更加愤怒,折断他的两条腿死去。

古文:瘗诸西山,帝崩后,乃改葬。

现代文:草草埋在西山,皇帝崩逝后,于是改葬。

古文:子正礼嗣,幼聪颖,能诵《左氏春秋》。

现代文:儿子高正礼继承爵位,小时候聪明,能背诵《左氏春秋》。

古文:齐亡,迁绵州卒。

现代文:齐国灭亡,迁移到绵州死去。

古文: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

现代文:兰陵武王高长恭,一名孝璇,文襄的第四个儿子。

古文:累迁并州刺史。

现代文:逐渐升迁到并州刺史。

古文: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

现代文:突厥进入晋阳,高长恭尽力反击。

古文: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

现代文:芒山失败,高长恭任中军,带领五百骑兵再次冲入周国军队中,于是到了金墉城下,被围困十分紧急,城上的人不认识他,高长恭脱去头盔露出面孔,于是派下弓弩手救援他,于是大胜。

古文: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

现代文:武士一起唱歌歌颂他,就是《兰陵王入阵曲》。

古文: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

现代文:历任司州牧,青州、瀛州二州刺史,接受很多财物。

古文:后为太尉,与段韶讨栢谷,又攻定阳。

现代文:后来任太尉,和段韶讨伐柏谷,又攻打定阳。

古文:韶病,长恭总其众。

现代文:段韶患病,高长恭统率他的部属。

古文:前后以战功别封巨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

现代文:前后因战功另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

**古文:邙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 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 **

现代文:芒山的胜利,后主对高长恭说: 进入敌阵太深,失利后悔就来不及了。

**古文:对曰: 家事亲切,不觉遂然。 **

现代文:回答说: 家裹的事关系密切,不觉就这样了。

古文: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

现代文:皇帝嫌他称是家裹的事,于是忌恨他。

**古文:及在定阳,其属尉相愿谓曰: 王既受朝寄,何得如此贪残? **

现代文:等到在定阳,他的属下尉相愿对他说: 王既然接受朝廷的委托,为什么变得这样贪婪残忍?

古文:长恭未答。

现代文:高长恭没有回答。

**古文:相愿曰: 岂不由邙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 **

现代文:尉相愿说: 难道不是因为芒山大捷,担心因威望勇力受到忌恨,想糟践自己吗?

**古文:长恭曰: 然。 **

现代文:高长恭说: 是这样。

**古文:相愿曰: 朝廷若忌王,于此犯便当行罚,求福反以速祸。 **

现代文:尉相愿说: 朝廷如果忌恨王,在这个犯法的事上就应当实行惩罚,求福反会加速祸患的到来。

古文:长恭泣下,前膝请以安身术。

现代文:高长恭哭着流下眼泪,跪着向前请求给以保全性命的办法。

**古文:相愿曰: 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事。 **

现代文:尉相愿说: 王以前既然有功勋,现在又报告胜利,威名声望太重,应该假托有病在家,不要参预政事。

古文:长恭然其言,未能退。

现代文:高长恭认为他的话说的对,但未能退下来。

**古文:及江淮寇扰,恐复为将,叹曰: 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 **

现代文:等到长江淮水一带被侵扰,担心又作为将领,叹息道: 我去年脸肿,现在为什么不发作。

古文:自是有疾不疗。

现代文:从此有病不治。

古文:武平四年五月,帝使徐之范饮以毒药。

现代文:武平四年五月,皇帝派徐之范给他毒药要他喝下去。

**古文:长恭谓妃郑氏曰: 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 **

现代文:高长恭对妃子郑氏说: 我忠心事奉皇上,对天有什么错,却遭受鸩毒。

**古文:妃曰: 何不求见天颜? **

现代文:妃子说: 为什么不请求见皇上。

**古文:长恭曰: 天颜何由可见。 **

现代文:高长恭说: 皇上怎么可以见到。

古文:遂饮药薨。

现代文:于是喝毒药薨。

古文:赠太尉。

现代文:追赠太尉。

古文: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

现代文:高长恭相貌柔和内心豪壮,声音姿容都很美。

古文: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现代文:担任将领亲自辛勤处理琐细小事,每次得到甜美的食物,即使是一个瓜几个果子,一定和将士共同分享。

古文: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

现代文:起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列举他的贪脏之事,被免除官职。

古文:及讨定阳,士深在军,恐祸及。

现代文:等到讨伐定阳,阳士深在军中,担心灾祸到来。

**古文:长恭闻之曰: 吾本无此意。 **

现代文:高长恭听说这事说: 我本来没有这个意思。

古文: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

现代文:于是求小的过失,用棍棒打了阳士深二十下来使他安心。

古文:尝入朝而仆从尽散,唯有一人,长恭独还,无所谴罚,武成赏其功,命贾护为买妾二十人,唯受其一。

现代文:曾经入朝而仆从都散去了,衹有一人,高长恭独自回来,没有责罚。武成奖赏他的功劳,命令贾护给他买妾二十人,衹接受其中的一个。

古文: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

现代文:有一千金的债券,临死那天,把它们全烧掉了。

古文:安德王延宗,文襄第五子也。

现代文:安德王高延宗,文襄的第五个儿子。

古文:母陈氏,广阳王妓也。

现代文:母亲陈氏,是广阳王的歌妓。

**古文:延宗幼为文宣所养,年十二,犹骑置腹上,令溺己脐中,抱之曰: 可怜止有此一个。 **

现代文:高延宗幼年时被文宣帝抚养,十二岁了,还骑坐在肚子上,让他尿在自己的肚脐裹,抱着他说: 可怜祇有这一个。

**古文:问欲作何王,对曰: 欲作冲天王。 **

现代文:问想作什么王,回答说: 想作冲天王。

**古文:文宣问杨愔,愔曰: 天下无此郡名,愿使安于德。 **

现代文:文宣帝问杨情,杨情说: 天下没有这个郡的名字,希望让他安于德。

古文:于是封安德焉。

现代文:于是封为安德王。

古文:为定州刺史,于楼上大便,使人在下张口承之。

现代文:任定州刺史,在楼上大便,要人在下边张开口接着。

古文:以蒸猪糁和人粪以饲左右,有难色者鞭之。

现代文:用蒸猪食掺和人的粪便给身边的人吃,有为难神色的鞭打他。

古文:孝昭帝闻之,使赵道德就州杖之一百。

现代文:孝昭帝知道后,派趟道德到州裹用棍棒打了他一百下。

古文:道德以延宗受杖不谨,又加三十。

现代文:趟道德因高延宗接受棍打不恭谨,又加了三十下。

古文:又以囚试刀,验其利钝。

现代文:又用囚犯试刀,验看刀的利钝。

古文:骄纵多不法。

现代文:骄横放纵多干违法的事。

古文:武成使挞之,杀其昵近九人,从是深自改悔。

现代文:武成帝派人鞭打他,杀了和他亲近的九个人,从此自己深深地改正悔过。

古文:兰陵王邙山凯捷,自陈兵势,诸兄弟咸壮之。

现代文:兰陵王芒山凯旋报捷,自己陈述军阵形势,兄弟们都认为壮勇。

古文:延宗独曰: 四兄非大丈夫,何不乘胜径入?

现代文:衹有高延宗说: 四哥不是个大丈夫,为什么不乘胜直接进入?

**古文:使延宗当此势,关西岂得复存! **

现代文:假使我高延宗处在这个形势,关西难道能够继续存在。

古文:及兰陵死,妃郑氏以颈珠施佛。

现代文:等到兰陵王死,妃子郑氏将颈珠施给佛家。

古文:广宁王使赎之。

现代文:广宁王派人将其赎回来。

古文:延宗手书以谏,而泪满纸。河间死,延宗哭之泪亦甚。

现代文:高延宗亲手写信规劝,而眼泪流满了纸,河问王死,高延宗哭他的眼泪也很多。

**古文:又为草人以像武成,鞭而讯之曰: 何故杀我兄! **

现代文:又制作草人来模拟武成帝,鞭打并审讯他说: 为什么杀我的哥哥!

古文:奴告之,武成覆卧延宗于地,马鞭挝之二百,几死。

现代文:奴仆告发了他,武成帝让高延宗趴着躺在地上,用马鞭打了他二百下,几乎死去。

古文:后历司徒、太尉。

现代文:后来历任司徒、太尉。

古文:及平阳之役,后主自御之,命延宗率右军先战,城下擒周开府宗挺。

现代文:到了乎阳战役,后主亲自指挥军队,命令高延宗率领右军先战,在城下活捉了周国的开府宗挺。

古文:及大战,延宗以麾下再入周军,莫不披靡。

现代文:等到大战,高延宗带领部下再次冲入周国军队中,所向披靡。

古文:诸军败,延宗独全军。

现代文:各军战败,高延宗独自保全了军队。

**古文:后主将奔晋阳,延宗言: 大家但在营莫动,以兵马付臣,臣能破之。 **

现代文:后主将要逃奔晋阳,高延宗说: 天子衹在军营中不要动,把兵马交给臣,臣能够打败他们。

古文:帝不纳。

现代文:皇帝没有采纳。

古文:及至并州又闻周军已入雀鼠谷,乃以延宗为相国、并州刺史,总山西兵事。

现代文:等到了并州,又听说周国军队已进入雀鼠谷,就任命高延宗为相国、并州刺史,统领山西军事。

**古文:谓曰: 并州阿兄自取,儿今去也。 **

现代文:对他说: 并州,阿哥自己占有,我现在离开了。

**古文:延宗曰: 陛下为社稷莫动,臣为陛下出死力战。 **

现代文:高延宗说: 陛下为社稷不要动,臣为陛下拼出死力作战。

**古文:骆提婆曰: 至尊计已成,王不得辄沮。 **

现代文:骆提婆说: 皇上的主意已定,王不能阻拦。

古文:后主竟奔邺。

现代文:后主最后逃奔困。

**古文:在并将率咸请曰: 王若不作天子,诸人实不能出死力。 **

现代文:在差她的将帅都请求说: 王如果不作天子,大家实在不能拼死出力。

古文:延宗不得已,即皇帝位,下诏曰: 武平孱弱,政由宦竖,衅结萧墙,盗起疆埸。

现代文:高延宗不得已,登皇帝位,下韶书说: 武平孱弱,政事经由太监小人,在内部挑起事端,在边境兴起盗贼。

古文:斩关夜遁,莫知所之,则我高祖之业将坠于地。

现代文:夺关在夜裹逃走,无人知道去了哪儿,那么我高祖的基业将要丧失。

古文:王公卿士,猥见推逼,今便祗承宝位。

现代文:王公卿士,被他们推举逼迫,今天就恭敬地继承帝位。

**古文:可大赦天下,改武平七年为德昌元年。 **

现代文:可以大赦天下,改武平七年为德昌元年。

古文:以晋昌王唐邕为宰辅,齐昌王莫多娄敬显、沐阳王和阿于子、右卫大将军段畅、武卫将军相里僧伽、开府韩骨胡、侯莫陈洛州为爪牙。

现代文:任命晋昌王唐邕为宰相,齐昌王莫多娄敬显、沭阳王和阿于子、右卫大将军堡蝗、武卫将军相里僧伽、开府韩置塑、堡墓速洛州为党羽。

古文:众闻之,不召而至者,前后相属。

现代文:大家听说后,没有召唤就来了的,前后相继。

古文:延宗容貌充壮,坐则仰,偃则伏,人笑之,乃赫然奋发。

现代文:高延宗容貌壮实,坐着就仰着脸,向后仰就脸朝下,人都笑起来,于是精神振奋。

古文:气力绝异,驰骋行阵,劲捷若飞。

现代文:气力独特不凡,快马奔驰摆开军阵,敏捷有力就像飞一样。

古文:倾覆府藏及后宫美女,以赐将士,籍没内参千余家。

现代文:全部拿出府库中的贮藏和后宫的美女,来赏赐将士,抄没太监一千多家。

**古文:后主谓近臣曰: 我宁使周得并州,不欲安德得之。 **

现代文:后主对身边的臣子说: 我宁可让周国得到并州,也不想让安德王得到它。

**古文:左右曰: 理然。 **

现代文:身边的人说: 道理是这样的。

古文:延宗见士卒,皆亲执手,陈辞自称名,流涕呜咽。

现代文:高延宗见士兵,都亲自握手,陈说自称名字,流着眼泪哭泣。

古文:众皆争为死,童儿女子亦乘屋攘袂,投砖石以御周军。

现代文:大家都争着为他效死,儿童女人也上了屋顶捋着袖子,投下砖石来抵抗周国军队。

古文:特进、开府那卢安生守太谷,以万兵叛。

现代文:特进、开府那卢安生防守太谷,带领一万士兵叛变。

古文:周军围晋阳,望之如黑云四合。

现代文:周国军队包围了晋阳,看上去就像黑色的云四面汇合。

古文:延宗命莫多娄敬显、韩骨胡拒城南,和阿于子、段畅拒城东。

现代文:高延宗命令莫多娄敬显、韩骨胡拒守城南,和阿于子、段畅拒守城束。

古文:延宗亲当周齐王于城北,奋大槊,往来督战,所向无前。

现代文:高延宗亲自在城北抵挡周齐王,举起大矛,来往督战,所向无人敢挡在前面。

古文:尚书令史沮山亦肥大多力,捉长刀步从,杀伤甚多。

现代文:尚书令史沮山也健壮有力,握着长刀步行跟随,杀伤很多。

古文:武卫兰芙蓉、綦连延长皆死于阵。

现代文:武卫兰芙蓉、綦连延长都死在阵前。

古文:阿于子、段畅以千骑投周。

现代文:和阿于子、段畅带着一千骑兵投降了周国。

古文:周军攻东门,际昏,遂入。

现代文:周国军队攻打束门,黄昏时候,攻进城。

古文:进兵焚佛寺门屋,飞焰照天地。

现代文:进城的士兵焚烧佛寺的门屋,飞起的火焰照亮了天地。

古文:延宗与敬显自门入,夹击之,周军大乱,争门相填压,齐人从后斫刺,死者二千余人。

现代文:高延宗和莫多娄敬显从门进入,夹击他们,周国军队大乱,争着过门口而相互填压,齐国人从后面砍刺,死去的有两千多人。

古文:周武帝左右略尽,自拔无路,承御上士张寿辄牵马头,贺拔佛恩以鞭拂其后,崎岖仅得出。

现代文:周武帝周围的人差不多没了,自己逃脱没有路,承御上士张寿就牵着马头,贺拔佛恩用鞭子在后面赶,高低不平刚刚能出来。

古文:齐人奋击,几中焉。

现代文:齐国人奋勇进击,几乎击中了周武帝。

古文:城东厄曲,佛恩及降者皮子信为之导,仅免,时四更也。

现代文:城束面两边高险中间狭窄道路曲折,贺拔佛恩和投降的人皮子信为他们引导,仅能逃脱,当时是四更天。

古文:延宗谓周武帝崩于乱兵,使于积尸中求长鬣者,不得。

现代文:高延宗认为周武帝死在乱军中,派人在堆积的死尸中寻找长胡须的人,没有找到。

古文:时齐人既胜,入坊饮酒,尽醉卧,延宗不复能整。

现代文:当时齐国人已经胜利,进入坊内喝酒,全都醉了躺下,高延宗不再能整顿。

古文:周武帝出城,饥甚,欲为遁逸计。

现代文:周武帝出城,十分饥饿,想作逃走的打算。

古文:齐王宪及柱国王谊谏,以为去必不免。

现代文:齐王宇文宪和柱国王谊规劝,认为离去一定不能逃脱。

古文:延宗叛将段畅亦盛言城内空虚。

现代文:高延宗的叛变将领段畅也一再说城内空虚。

古文:周武帝乃驻马,鸣角收兵,俄顷复振。

现代文:周武帝就停下马,吹响号角收兵,不久又振作起来。

古文:诘旦,还攻东门,克之,又入南门。

现代文:清晨,返回攻打东门,攻占了它,又进入南门。

古文:延宗战,力屈,走至城北,于人家见禽。

现代文:高延宗交战,力量用尽,逃到城北,在一户人家裹被捉。

古文:周武帝自投下马,执其手。

现代文:周武帝自己跳下马,握住他的手。

**古文:延宗辞曰: 死人手何敢迫至尊。 **

现代文:高延宗推辞说: 死人的手怎么敢接近天子。

古文:帝曰: 两国天子,有何怨恶,直为百姓来耳。

现代文:周武帝说: 两国的天子,有什么怨恨,衹是为百姓来罢了。

**古文:勿怖,终不相害。 **

现代文:不要害怕,终究不会害你。

古文:便复衣帽,礼之。

现代文:派人送来衣帽,对他以礼相待。

古文:先是,高都郡有山焉,绝壁临水,忽有黑书见,云: 齐亡延宗。 洗视逾明。

现代文:在这之前,高都郡有座山,一面绝壁靠近水,忽然有黑字出现,说 齐亡延宗 ,擦洗后再看更加明晰。

古文:帝使人就写,使者改亡为上。

现代文:皇帝派人靠近书写,使者把 亡 字改为 上 。

古文:至是应焉。

现代文:到逭时应验了。

古文:延宗败前,在邺厅事,见两日相连置,以十二月十三日晡时受敕守并州,明日建瘭号,不间日而被围,经宿,至食时而败。

现代文:高延宗失败前,在邺城厅事,看见两个太阳连在一起,在十二月十三日晡时接受韶令防守并州,第二天建立尊号,没隔一天而被包围,经过一夜,到吃早饭的时候战败。

古文:年号德昌,好事者言其得二日云。

现代文:年号德昌,好事的人说遣衹能两曰。

**古文:既而周武帝问取邺计,辞曰: 亡国大夫不可以图存,此非臣所及。 **

现代文:不久周武帝询问夺取邺越的计策。推辞说: 亡国大夫不可以谋划国家存亡的大事,逭不是臣所做得到的。

**古文:强问之,乃曰: 若任城王援邺,臣不能知,若今主自守,陛下兵不血刃。 **

现代文:强制问他,就说: 如果任城王援助邺城,臣不能知道,如果现在的君主自己防守,陛下兵不血刃。

古文:及至长安,周武与齐君臣饮酒,令后主起舞,延宗悲不自持。

现代文:等到了长安,周武帝和齐国的君臣一起喝酒,命令后主跳舞,高延宗悲痛不能控制自己。

古文:屡欲仰药自裁,傅婢苦执谏而止。

现代文:几次想喝毒药自杀,照顾他的婢女苦苦拉住规劝才停止。

古文:未几,周武诬后主及延宗等,云遥应穆提婆反,使并赐死。

现代文:不久,周武帝诬陷后主以及高延宗等人,说是遥相呼应穆提婆谋反,派人都赐自尽。

古文:皆自陈无之,延宗攘袂,泣而不言。

现代文:都自己陈述没有这事,高延宗捋起袖子,哭泣着不说话。

古文:皆以椒塞口而死。

现代文:都用花椒塞住死去。

古文:明年,李妃收殡之。

现代文:第二年,李妃收尸将他们安葬。

**古文:后主之传位于太子也,孙正言窃谓人曰: 我武定中为广州士曹,闻襄城人曹普演有言,高王诸儿,阿保当为天子,至高德之承之,当灭。 **

现代文:后主传位给太子,孙正言私下对人说: 我毖室年间任卢塑士曹,听说塞垣人萱登远有这样的话,直至的儿子们,阿保应当做天子,到了高德之承之,就会灭亡。

古文:阿保谓天保,德之谓德昌也,承之谓后主年号承光,其言竟信云。

现代文:阿保是说天保,德之是说垄旦,承之是说厘王的年号丞光,他的话竟然成事实。

古文:渔阳王绍信,文襄第六子也。

现代文:渔阳王绍信,文襄帝的第六个儿子。

古文:历特进、开府、中领军、护军、青州刺史。

现代文:历任特进、开府、中领军、护军、青州刺史。

古文:行过渔阳,与大富人钟长命同床坐。

现代文:路过渔疆,和大富人钟长命同床坐着。

**古文:太守郑道盖谒,长命欲起,绍信不听,曰: 此何物小人,而主人公为起。 **

现代文:太守鄞谴谒见,钟长命想站起来,高绍信不让,说: 这是什么小人,而主人公为他站起来。

古文:乃与长命结为义兄弟,妃与长命妻为姊妹,责其阖家幼长皆有赠贿,钟氏因此遂贫。

现代文:于是和钟长佥结为义兄弟,妃子和钟长命的妻子结为姐妹,要求他全家老小都赠送财物,钟旦因此就穷了。

古文:齐灭,死于长安。

现代文:变旦灭亡,产钮值死在垦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