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古文:贺拔允,字可泥,神武尖山人也。

现代文:贺拔允,字可泥,是神武尖山县人。

古文:祖尔头,父度拔,俱见魏史。

现代文:祖父尔头,父亲度拔,《魏书》中都有记载。

古文:允便弓马,颇有胆略,与弟岳杀贼帅卫可肱,仍奔魏。

现代文:贺拔允熟练弯弓骑马,为人有胆略,和弟弟贺拔岳一起杀死了强盗头子卫可肱,然后投奔北魏。

古文:广阳王元深上允为积射将军,持节防滏口。

现代文:广阳王元深推荐他做了积射将军,持节驻防于滏口。

古文:深败,归尔朱荣。

现代文:元深失败后,他归于尔朱荣。

古文:允父子兄弟并以武艺知名,荣素闻之。

现代文:贺拔允父子兄弟都以武艺知名于世,氽朱荣平素就听说过。

古文:见允,待之甚厚。

现代文:见到贺拔允,对他很优厚。

古文:建义初,除征东将军、光禄大夫,封寿阳县侯,邑七百户。

现代文:建义初年,拜任征束将军、光禄大夫,加封寿阳县侯,食邑七百户。

古文:永安中,除征北将军、蔚州刺史,进爵为公。

现代文:永安年间,拜任征北将军、蔚州刺史,进爵为公。

古文:魏长广王立,改封燕郡公,兼侍中。

现代文:魏长广王立为帝,贺拔允改封为燕郡公,兼任侍中。

古文:使茹茹,还至晋阳,值高祖将出山东,允素知高祖非常人,早自结托。

现代文:出使柔然,返回晋阳,正遇上高祖将出兵太行山东,贺拔允平时就知道高祖非等闲之辈,就早早地和他结交定下友谊。

古文:高祖以其北士之望,尤亲礼之。

现代文:高祖也因他是北方人士中有名望的人,特别亲近礼遇他。

古文:遂与允出信都,参定大策。

现代文:于是和贺拔允一起出兵信都,参与制定大计。

古文:魏中兴初,转司徒,领尚书令。

现代文:北魏中兴初年转任司徒,领尚书令。

古文:高祖入洛,进爵为王,转太尉,加侍中。

现代文:高祖进入洛阳,进爵为王,改任太尉,加任侍中。

古文:魏武帝之猜忌高祖也,以允弟岳深相委托,潜使来往。

现代文:魏武帝猜忌高祖,对贺拔允的弟弟贺拔岳委以重用,让他偷偷地与贺拔允往来刺探高祖行踪。

古文:当时咸虑允为变。

现代文:当时人们都担心贺拔允会变心。

古文:及岳死,武帝又委岳弟胜心腹之寄。

现代文:及至贺拔岳死,魏武帝又委任其弟贺拔胜为心腹之臣,希望他继续注视高祖行踪。

古文:高祖重其旧,久全护之。

现代文:高祖看重与贺拔允的多年交情,长期保全他。

古文:天平元年乃赐死,时年四十八,高祖亲临哭。

现代文:到东魏天平元年才赐他一死,死时四十八岁。高祖还亲自前往吊丧祭奠。

古文:赠定州刺史、五州军事。

现代文:赠给他室州刺史、五州军事。

古文:允有三子,长子世文,次世乐,次难陀。

现代文: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名世主,次子名世銮,三子名凿皿。

古文:兴和末,高祖并召与诸子同学。

现代文:兴勉末年,直担把他们都召来与儿子们同学。

古文:武定中,敕居定州,赐其田宅。

现代文:亘逸年间下令让他们居住于室塑,赐给田地房产。

古文:蔡俊,字景彦,广宁石门人也。

现代文:蔡俊,字景彦,是广宁郡石门县人。

古文:父普,北方扰乱,奔走五原,守战有功。拜宁朔将军,封安上县男,邑二百户。

现代文:父蔡普,当北方扰乱时奔向五原,守战有功,拜任宁朔将军,封为安上县男,食邑二百户。

古文:寻卒,赠辅国将军、燕州剌史。

现代文:不久去世,赠给他辅国将军、燕州刺史。

古文:俊豪爽有胆气,高祖微时,深相亲附。

现代文:蔡俊为人豪爽有胆量,高祖微贱时,便与他深相交结。

古文:与辽西段长、太原庞苍鹰俱有先知之鉴。

现代文:他和辽西人段长、太原人庞苍鹰都有未先知的鉴识。

**古文:长为魏怀朔镇将,尝见高祖,甚异之,谓高祖云: 君有康世之才,终不徒然也,请以子孙为托。 **

现代文:段长曾任北魏怀朔镇将,曾见到高祖,十分惊异,对高祖说: 您有拯救乱世的才能,终不会虚度年月的。我愿把子孙全托付给您。

古文:兴和中,启赠司空公。

现代文:兴和年间,高祖奏请追赠他为司空公。

古文:子宁,相府从事中郎,天保初,兼南中郎将。

现代文:其子段宁,任相府从事中郎。天保初年,兼任南中郎将。

古文:苍鹰交游豪侠,厚待宾旅,居于州城。

现代文:庞苍鹰则交游天下豪侠,厚待宾客商旅,住在晋州城裹。

古文:高祖客其舍,初居处于蜗牛庐中,苍鹰母数见庐上赤气属天。

现代文:高祖曾作客于他家,开头住在蜗牛庐中,苍鹰之母多次见蜗庐上空红光照天。

古文:苍鹰亦知高祖有霸王之量,每私加敬,割其宅半以奉高祖,由此遂蒙亲识。

现代文:苍鹰也知道高祖有霸王之量,常常私加敬重,分出其宅舍的一半给高祖,从此受到高祖的特别赏识。

古文:高祖之牧晋州,引为兼治中从事史,行义宁郡事。

现代文:高祖任晋州刺史时,引荐他为兼治中从事史,代理义宁郡守。

古文:及义旗建,苍鹰乃弃家间行归高祖,高祖以为兼行台仓部郎中。

现代文:及至高祖举旗起兵,庞苍鹰便舍家抄小路追上高祖,高祖用他为兼行台仓部郎中。

古文:卒于安州刺史。

现代文:他死于安州刺史任上。

古文:俊初为杜洛周所虏,时高祖亦在洛周军中,高祖谋诛洛周,俊预其计。

现代文:蔡俊初被杜洛周俘虏,那时高祖也在杜洛周军中。高祖计划杀死洛周,蔡俊参加了谋划。

古文:事泄,走奔葛荣,仍背葛归尔朱荣。

现代文:事情泄露,逃奔葛荣,又背着葛荣投奔了氽朱荣。

古文:荣入洛,为平远将军、帐内别将。

现代文:氽朱荣进入洛阳,蔡俊任平远将军、帐内别将。

古文:从破葛荣,除谏议大夫。

现代文:随军打败了葛荣,拜任谏议大夫。

古文:又从平元颢,封乌洛县男。

现代文:又随军平定元颢,封为乌洛县男。

古文:随高祖举义,为都督。

现代文:后随高祖起兵,拜任都督。

古文:高祖平邺,及破四胡于韩陵,俊并有战功。

现代文:高祖攻下邺都,又平定四胡于韩陵,蔡俊都有战功。

古文:太昌中,出为济州剌史,为治严暴,又多受纳,然亦明解有部分,吏民畏服之。

现代文:太昌年间外放任济州刺史。他为政苛严暴虐,又多收受贿赂,衹是办事有头脑,处置适当,吏民都畏服于他。

古文:性好宾客,颇称施与。

现代文:他为人好接交宾客,颇好施舆,这方面名声不错。

古文:后胡迁等据兖州作逆,俊与齐州刺史尉景讨平之。

现代文:后来胡迁等人占据兖州作乱,蔡俊和齐州刺史尉景合力讨平了胡迁。

古文:魏武帝贰于高祖,以济州要重,欲令腹心据之。

现代文:东魏武帝和高祖有矛盾,因为济州是军事要地,想让自己的心腹去把守它。

古文:阴诏御史构俊罪状,欲以汝阳王代俊,由是转行兖州事。

现代文:就暗中下韶叫御史罗织蔡俊的罪状,准备用汝阳王去代替蔡俊,由此蔡俊改任代理兖州刺史。

古文:高祖以俊非罪,启复其任。

现代文:高祖认为他没有过错,要求恢复蔡俊的职权,东魏武帝不肯答应。

古文:武帝不许,除贾显智为刺史,率众赴州。

现代文:武帝任命买颢智为济州刺史,带着一批人去上任。

古文:俊以防守严备,显智惮之,至东郡,不敢前。

现代文:蔡俊防守很严密充分,颢智很害怕,到了东郡便不敢前往了。

古文:天平中,为都督,随领军娄昭攻樊子鹄于兖州,又与行台元子思讨元庆和,俱平之。

现代文:天平年间,蔡俊任都督,随领军将军娄昭进攻樊子鹄于兖州,又随行台元于思讨伐元庆和,两地都平定了。

古文:侯深反,复以俊为大都督,率众讨之,深败走。

现代文:侯深叛变,再次用蔡俊为大都督,率兵进讨,侯深败走。

古文:又转扬州刺史。

现代文:又转任扬州刺史。

古文:天平三年秋,卒于州,时年四十二。

现代文:天平三年秋,死在扬州任上,时年四十二岁。

古文:赠持节、侍中、都督、冀州刺史、尚书令、司空公,谥曰威武。

现代文:赠给他持节、侍中、都督、冀州刺史、尚书令、司空公,谧号为威武。

古文:齐受禅,诏祭告其墓。

现代文:齐接受禅让建国时,下韶祭告于其墓前。

古文:皇建初,配享高祖庙庭。

现代文:皇建初年,让他陪祭于高祖之庙。

古文:韩贤,字普贤,广宁石门人也。

现代文:韩贤,字普贤,是广宁郡石门县人。

古文:壮健有武用。

现代文:此人身体健壮,有武将之才。

古文:初随葛荣作逆,荣破,随例至并州,尔朱荣擢充左右。

现代文:初随葛荣造反,葛荣失败,他被送到并州,尔朱荣提拔他在自己身边。

古文:荣妻子北走,世隆等立魏长广王晔为主,除贤镇远将军、屯骑校尉。

现代文:尔朱荣妻子北奔时,氽朱世隆等扶佐魏长广王元晔登位,任韩贤为镇远将军、屯骑校尉。

古文:先是,世隆等攻建州及石城,贤并有战功。

现代文:这以前,世隆等攻打建州及石城,韩贤都有战功。

古文:尔朱度律用为帐内都督,封汾阳县伯,邑四百户。

现代文:氽朱度律用他为帐内都督,封为汾阳县伯,食邑四百产。

古文:普泰初,除前将军、广州刺史。

现代文:普泰初年,拜任前将军、广州刺史。

古文:属高祖起义,度律以贤素为高祖所知,恐其有变,遣使征之。

现代文:正逢高祖举兵起义,氽朱度律认为韩贤早为高祖所熟悉,担心生变,派使者征召他。

古文:贤不愿应召,乃密遣群蛮,多举烽火,有如寇难将至。使者遂为启,得停。

现代文:韩贤不愿应召,便秘密地指使当地蛮人多处燃起烽火,似乎就要发生重大叛乱一般,使者把情况报告了,遣才免了此行。

古文:贤仍潜遣使人通诚于高祖。

现代文:韩贤便暗地派人与高祖联络,向高祖表明心愿。

古文:高祖入洛,尔朱官爵例皆削除,以贤远送诚款,令其复旧。

现代文:高祖大兵入洛,依例氽朱氏封置的宫爵应一律削馀,就因为韩贤老远地派人早早输诚表态,便下令让他照旧任广州刺史。

古文:太昌初,累迁中军将军、光禄大夫,出为建州刺史。

现代文:太昌初年,累迁任中军将军、光禄大夫,外放任建州刺史。

古文:武帝西入,转行荆州事。

现代文:魏武帝西进,韩贤改任代理荆州刺史。

古文:天平初,为洛州刺史。

现代文:天平初年,韩贤任洛州刺史。

古文:民韩木兰等率土民作逆,贤击破之,亲自按检,欲收甲仗。

现代文:当地居民韩木兰等率土人叛乱,韩贤打败了他们,亲自查核战场情况,想收集作战器材。

古文:有一贼窘迫,藏于死尸之间,见贤将至,忽起斫之,断其胫而卒。

现代文:有一个贼兵窘迫无路,藏身于死尸之间,见韩贤走了过来,忽然跃起举刀便砍,韩贤被砍断腿而死。

古文:贤虽武将,性和直,不甚贪暴,所历虽无善政,不为吏民所苦。

现代文:韩贤虽为武将,但个性平和正直,不太残暴,所历各地虽无惠政,也不为吏民所苦。

古文:昔汉明帝时,西域以白马负佛经送洛,因立白马寺,其经函传在此寺,形制淳朴,世以为古物,历代藏宝。

现代文:过去漠明帝时,西域人用白马驮经文送到洛阳,因而建白马寺,其经函传说就存放在此寺中。经函形制古朴,世人以它为古物,历代珍藏。

古文:贤无故斫破之,未几而死,论者或谓贤因此致祸。

现代文:韩贤无故将其砍破,不几天就死去了,议论者认为他是因此而招祸的。

古文:赠侍中、持节、定营安平四州军事、大将军、尚书令、司空公、定州刺史。

现代文:朝廷赠给他侍中、持节,定州、营州、安州、平州四州诸军事,又赐给他大将军、尚书令、司空公、定州刺史。

古文:子裔嗣。

现代文:儿子韩裔袭爵。

古文:尉长命,太安狄那人也。

现代文:尉长命,是太安狄那人。

古文:父显,魏镇远将军、代郡太守。

现代文:父亲名显,是北魏镇远将军、代郡太守。

古文:长命性和厚,有器识。

现代文:尉长命个性忠厚温和,有治政才干,有见识。

古文:扶阳之乱,寄居太原。

现代文:扶阳叛乱发生后,他寄居在太原。

古文:及高祖将建大义,长命参计策,从高祖破四胡于韩陵,拜安南将军。

现代文:及至高祖准备起兵时,他参加了谋划,跟随高祖在韩陵击败了四胡,拜任安南将军。

古文:樊子鹄据兖州反,除东南道大都督,与诸军讨平之。

现代文:樊子鹄窃据兖州造反时,拜任东南道大都督,和各部一起讨平了叛军。

古文:转镇范阳城,就拜幽州剌史,督安、平二州事。

现代文:转而镇守范阳城,就地拜任幽州刺史,督理安州、平州二州军政。

古文:州居北垂,土荒民散,长命虽多聚敛,然以恩抚民,少得安集。

现代文:幽州在北方边地,土地荒瘠,民众离散,尉长命虽然好聚敛财富,不过还能以恩信安抚人心,稍稍安定了地方。

古文:寻以疾去职。

现代文:不久因病免职。

古文:未几,复征拜车骑大将军、都督西燕幽沧瀛四州诸军事、幽州刺史。

现代文:不多时又被起用,拜任车骑大将军,都督西燕、幽州、沧州、瀛州四州诸军事,幽州刺史。

古文:卒于州。

现代文:就死在州任上。

古文:赠以本官,加司空,谥曰武壮。

现代文:赠给他本官,并加司空名号,谧为武壮。

古文:子兴敬,便弓马,有武艺,高祖引为帐内都督。

现代文:他儿子叫尉兴敬,娴熟弓马,有武艺,高祖引荐他做了帐内都督。

古文:出为常山公府参军事,赐爵集中县伯。

现代文:外放任常山公府的参军事,赐给他集中县伯的爵位。

古文:晋州民李小兴群聚为贼,兴敬随司空韩轨讨平之,进爵为侯。

现代文:晋州百姓李小兴招聚一帮人为盗,尉兴敬随司空韩轨前往讨平了他,进爵为侯。

古文:高祖攻周文帝于邙山,兴敬因战为流矢所中,卒。

现代文:后来高祖攻打西周文帝于邙山,兴敬在战场上被流矢射中而亡。

古文:赠泾、岐、豳三州军事,爵为公,谥曰闵庄。

现代文:赠给他泾、岐、豳三州军事,爵位为公,谧号是闵庄。

古文:高祖哀惜之,亲临吊,赐其妻子禄如兴敬存焉。

现代文:高祖哀惜他,亲自吊丧,赐其妻子俸禄就如兴敬在世时一样。

古文:子士林嗣。

现代文:儿子尉士林继承他的爵位。

古文:王怀,字怀周,不知何许人也。

现代文:王怀,字怀周,也不知道他是哪裹人氏。

古文:少好弓马,颇有气尚,值北边丧乱,早从戎旅。

现代文:年轻时就爱好射箭骑马,为人有胆气,正逢北方丧乱,他便加入了军旅。

古文:韩楼反于幽州,怀知其无成,阴结所亲,以中兴初叛楼归魏,拜征虏将军、第一领民酋长、武周县侯。

现代文:韩楼在幽州谋反,王怀知道他不会成功,便暗地交结亲朋,在中兴初年叛韩楼归魏。拜任征虏将军、第一领民酋长、武周县侯。

古文:高祖东出,怀率其部人三千余家,随高祖于冀州。

现代文:高祖带兵束出太行,王怀率领所部三千余产随高祖大军到了冀州。

古文:义旗建,高祖以为大都督,从讨尔朱兆于广阿,破之,除安北将军、蔚州刺史。

现代文:高祖公开起兵后,拜任大都督,随高祖讨伐尔朱兆于广阿,打败了氽朱兆,拜任安北将军,蔚州刺史。

古文:又随高祖攻邺,克之,从破四胡于韩陵,进爵为侯。

现代文:又随高祖进攻邺城,攻破邺城后又随高祖击破四胡于韩陵,进为侯爵。

古文:仍从入洛,拜车骑将军,改封卢乡县侯。

现代文:又随军入洛阳,拜任车骑将军,改封卢乡县侯。

古文:天平中,除使持节、广州军事。

现代文:天平年间,拜任使持节、广州军事。

古文:梁遣将湛僧珍、杨暕来寇,怀与行台元晏击项城,拔之,擒暕。

现代文:梁朝派将军湛僧珍、杨陈来侵扰,王怀和行台元晏引兵反击,攻下项城,生擒杨陈。

古文:又从高祖袭克西夏州。

现代文:又随高祖袭击攻克西夏州。

古文:还,为大都督,镇下馆,除仪同三司。

现代文:回师后,拜任大都督,镇守下馆,拜任仪同三司。

古文:元象初,为大都督,与诸将西讨,遇疾卒于建州。

现代文:元象初年任大都督,与诸将西讨,生病死于建州。

古文:赠定幽恒肆四州诸军事、刺史、司徒公、尚书仆射。

现代文:赠给他定幽恒肆四州诸军事、刺史、司徒公、尚书仆射。

古文:怀以武艺勋诚为高祖所知,志力未申,论者惜其不遂。

现代文:王怀以其武艺高强,多立战功,忠于北齐而受到高祖的器重喜爱,而志向未能实现,时人为他可惜。

古文:皇建初,配飨高祖庙庭。

现代文:皇建初年,朝廷决定让他陪祭于高祖之庙。

古文:刘贵,秀容阳曲人也。

现代文:刘贵,是秀容阳曲人。

古文:父乾,魏世赠前将军、肆州刺史。

现代文:其父刘干,是北魏所赠的前将军、肆州刺史。

古文:贵刚格有气断,历尔朱荣府骑兵参军。

现代文:刘贵为人刚强能决断,曾任尔朱荣府骑兵参军。

古文:建义初,以预定策勋,封敷城县伯,邑五百户。

现代文:建义初年,因为他有事先参加计议的功劳,封为敷城县伯,食邑五百户。

古文:除左将军、太中大夫,寻进为公。

现代文:拜任左将军、太中大夫,不久进爵为公。

古文:荣性猛急,贵尤严峻,每见任使,多惬荣心,遂被信遇,位望日重,加抚军将军。

现代文:尔朱荣性格猛急,刘贵更是严厉急苛,每次接受任务完成的都使尔朱荣十分满意,于是一天天受到分外重视,位望一天天提高,加任抚军将军。

古文:永安三年,除凉州刺史。

现代文:永安三年,拜任凉州刺史。

古文:建明初,尔朱世隆专擅,以贵为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兼左仆射、西道行台,使抗孝庄行台元显恭于正平。

现代文:建明初年,尔朱世隆专权,用刘贵为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兼左仆射、西道行台。让他去抵抗孝庄帝的行台元显恭于正平县。

古文:贵破显恭,擒之,并大都督裴俊等,复除晋州刺史。

现代文:刘贵攻破显恭,俘获了他,大都督裴俊等也一并俘获。

古文:普泰初,转行汾州事。

现代文:又拜任晋州刺史,普泰初年又转职代理汾州刺史。

古文:高祖起义,贵弃城归高祖于邺。

现代文:高祖起义,刘贵弃城归高祖于邺城。

古文:太昌初,以本官除肆州刺史,转行建州事。

现代文:太昌初年,以本官任肆州刺史,改代理建州刺史。

古文:天平初,除陕州刺史。

现代文:天平初年,拜任陕州刺史。

古文:四年,除御史中尉、肆州大中正。

现代文:四年,又拜任御史中尉、肆州大中正。

古文:其年,加行台仆射,与侯景、高昂等讨独孤如愿于洛阳。

现代文:逭一年,加任行台仆射,与侯景、高昂等讨伐独孤如愿于洛阳。

古文:贵凡所经历,莫不肆其威酷。

现代文:塑直所到任所,没有不恣意表现其威猛酷虐的。

古文:修营城郭,督责切峻,非理杀害,视下如草芥。

现代文:他修造经营城郭,督责十分苛严急切,被无故杀害的不知多少,视手下如草芥。

古文:然以严断济务,有益机速。

现代文:但是由于他以威严断决时务,对军国大事的迅速处理有益。

古文:性峭直,攻讦无所回避,故见赏于时。

现代文:他为人峭直,揭发打击无所回避,所以也得到赏识。

古文:虽非佐命元功,然与高祖布衣之旧,特见亲重。

现代文:他虽不是辅佐建国的元老功臣,但跟高祖有患难之交,所以特别受到亲信器重。

古文:兴和元年十一月卒。

现代文:兴和元年十一月去世。

古文:赠冀定并殷瀛五州军事、太保、太尉公、录尚书事、冀州刺史,谥曰忠武。

现代文:赠给他冀定并殷瀛五州诸军事、太保、太尉公、录尚书事、冀州刺史,谧号为忠武。

古文:齐受禅,诏祭告其墓。

现代文:北齐接受禅让建国后,皇帝下诏祭告于其墓。

古文:皇建中,配享高祖庙庭。

现代文:皇建年间决定他陪祭于高祖之庙。

古文:长子元孙,员外郎、肆州中正,早卒。赠肆州刺史。

现代文:其长子刘元孙,历任员外郎、肆州中正,早年死去,赠为肆州刺史。

古文:次子洪徽嗣。

现代文:次子刘洪徽继嗣。

古文:武平末,假仪同三司,奏门下事。

现代文:武平末年,任代理仪同三司,奏门下事。

古文:任延敬,广宁人也。

现代文:任延敬,广宁人。

古文:伯父桃,太和初为云中军将,延敬随之,因家焉。

现代文:伯父任桃,太和初年为北魏云中军将,延敬随从他,因而定居于此。

古文:延敬少和厚,有器度。

现代文:延敬年少宽厚,有治政才能。

古文:初从葛荣为贼,荣署为王,甚见委任。

现代文:初随葛荣造反,葛荣让他当王,很受重用。

古文:荣败,延敬拥所部先降,拜镇远将军、广宁太守,赐爵西河县公。

现代文:葛荣失败,延敬带领部众率先来降。拜任镇远将军、广宁太守,赐爵西河县公。

古文:后随高祖建义,中兴初,累迁光禄大夫。

现代文:后随高祖起兵,中兴初年,一步步迁升任光禄大夫。

古文:太昌初,累转尚书左仆射,进位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太昌初年,改任尚书左仆射,进位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延敬位望既重,能以宽和接物,人士称之。

现代文:他位望高显,但能以宽和的态度接待宾客,人们称誉他。

古文:及斛斯椿衅发,延敬弃家北走,至河北郡,因率土民据之,以待高祖。

现代文:及至斛斯椿挑起事端,他弃家北走,到了河北郡,组织当地人据城而守,以待高祖。

古文:魏武帝入关,荆蛮不顺,以延敬为持节南道大都督,讨平之。

现代文:魏武帝入关,荆蛮不顺服,用延敬为持节南道大都督去征讨,平定了他们。

古文:天平初,复拜侍中。

现代文:天平初年,又拜任侍中。

古文:时范阳人卢仲延率河北流人反于阳夏,西兖州民田龙聚众应之,以延敬为大都督、东道军司,率都督元整、叱列陀等讨之。

现代文:遣时范阳人卢仲延率领河北流民反于阳夏,西兖州人田龙聚众呼应。用任延敬为大都督、束道军司,率领都督元整、叱列陀等讨伐他们。

古文:寻为行台仆射,除徐州刺史。

现代文:不久又任命延敬为行台仆射,拜任徐州刺史。

古文:时梁遣元庆和及其诸将寇边,延敬破梁仁州刺史黄道始于北济阴,又破梁俊于单父,俘斩万人。

现代文:当时,梁派元庆和及其诸将侵扰边境地方,任延敬击破梁仁州刺史黄道始于北济阴地区,又攻破梁俊于单父城,俘获斩杀上万名敌人。

古文:又拜侍中。

现代文:又拜任侍中。

古文:在州大有受纳。然为政不残,礼敬人士,不为民所疾苦。

现代文:任延敬在地方大有受贿纳献行为,不过为政不残酷,又注意礼敬士人,所以没有给地方人民造成太多的痛苦。

古文:颍州长史贺若徽执刺史田迅据城降西魏,复令延敬率豫州刺史尧雄等讨之。

现代文:颖州长史贺若徽扣押了刺史田迅,占据颖州城投降了西魏,朝廷又命令任延敬率领豫州刺史尧雄等人前去讨伐他。

古文:西魏遣其将怡锋率众来援,延敬等与战失利,收还北豫,仍与行台侯景、司徒高昂等相会,共攻颍川,拔之。

现代文:西魏派他的将军怡锋率兵前来救援,延敬等人迎战失利,收兵回到北豫州,又和行台侯景、司徒高昂等会合,共同进攻颖川,打下了颖川城。

古文:元象元年秋,卒于邺,时年四十五。

现代文:元象元年秋,延敬死于邺都,时年四十五岁。

古文:赠使持节、太保、太尉公、录尚书事、都督冀定瀛幽安五州诸军事、冀州刺史。

现代文:赠给他使持节、太保、太尉公、绿尚书事、都督冀定瀛幽安五州诸军事及冀州刺史。

古文:子胄嗣。

现代文:其子任胄嗣其职任。

古文:胄轻侠,颇敏惠。

现代文:胄为人轻率而好勇,颇为聪明。

古文:少在高祖左右,天平中,擢为东郡太守。

现代文:少年时就在高祖左右随从。天平年间,提升为东郡太守。

古文:家本丰财,又多聚敛,动极豪华,宾客往来,将迎至厚。

现代文:他家裹本来就富裕,又善于聚敛,他一有举动便极其奢豪,宾客往来,接待非常丰厚。

古文:寻以赃污为有司所劾,高祖舍之。

现代文:不久便因贪脏污秽被有关部门弹劾,高祖不加追究。

古文:及解郡,高祖以为都督。

现代文:及至押送到郡裹,高祖又让他当了都督。

古文:兴和末,高祖攻玉壁还,以晋州西南重要,留清河公岳为行台镇守,以胄隶之。

现代文:兴和末年,直担攻下型套回师,认为置姐是西南要冲之地。留下遣蚣直至为行台在此镇守,把任直归他指挥。

古文:胄饮酒游纵,不勤防守,高祖责之。

现代文:任直衹管饮酒放纵,不勤于防守,高祖责备他。

古文:胄惧,遂潜遣使送款于周。

现代文:组害怕了,便暗派人员去和北周通好,被人告发,经严厉审讯却未找到证据,高祖特地赦免了他。

**古文:为人纠列,穷治未得其实,高祖特免之,谓胄曰: 我推诚于物,谓卿必无此理。且黑獭降人,首尾相继,卿之虚实,于后何患不知。 **

现代文:高祖对任胄说: 我对人推诚布公,我说你绝不是那样的人。再说,从宇文泰那边投奔过来的人陆续不断,你真有什么情况,今后还愁弄不清楚么?

古文:胄内不自安。

现代文:任胄内心很不安。

古文:是时,仪同尔朱文畅及参军房子远、郑仲礼等并险薄无赖,胄厚与交结,乃阴图杀逆。

现代文:这时候,仪同尔朱文畅和参军房子远、郑仲礼等都是轻薄无赖之徒,任胄与他们多有交往,于是就阴谋杀害高担。

古文:武定三年正月十五日,因高祖夜戏,谋将窃发。有人告之,令捕穷治,事皆得实。胄及子弟并诛。

现代文:亘!遍三年正月十五日因为直祖夜间为戏,他们的阴谋将要实施,有人告发了这情况,下令逮捕了他们,穷加审讯,案情都落实了,任胄及其子弟都被杀死了。

古文:莫多娄贷文,太安狄那人也。

现代文:墓垄娄贷文,是太安狄那人。

古文:骁果有胆气。

现代文:他骁勇果敢有胆气。

古文:从高祖举义。

现代文:随从高祖起兵。

古文:中兴初,除伏波将军、武贲中郎将、虞候大都督。

现代文:中兴初年,拜任伏波将军、武贲中郎将、虞候、大都督。

古文:从击尔朱兆于广阿,有功,加前将军,封石城县子,邑三百户。

现代文:随高祖在广阿攻打尔朱兆,有战功。加前将军,封为石城县王,食邑三百户。

古文:又从破四胡于韩陵,进爵为侯。

现代文:又从高祖破四胡于韩陵,进封侯爵。

古文:从平尔朱兆于赤谼岭。

现代文:又随军平定尔朱兆于赤霉岭。

古文:兆穷迫自经,贷文获其尸。

现代文:氽朱兆走投无路,自己上吊死了,贷文得到了他的尸体。

古文:迁左厢大都督。

现代文:改任左厢大都督。

古文:斛斯椿等衅起,魏武帝遣贾显智据守石济。

现代文:斛斯椿等生事,束魏武帝派贾颢望据守互渣。

古文:高祖令贷文率精锐三万,与窦泰等于定州相会,同趣石济,击走显智。

现代文:产担命令堂乏塞率领精锐部队三万人马,和宣台等将在定丛会合,一同攻取互挤,把买显智等赶跑了。

古文:天平中,除晋州刺史。

现代文:玉王年间,拜任置州刺史。

古文:汾州胡贼为寇窃,高祖亲讨焉,以贷文为先锋,每有战功。

现代文:捡炒胡贼作乱,产担亲自去征讨。用贷塞为先锋,多次立战功。

古文:还,赉奴婢三十人、牛马各五十匹、布一千匹,仍为汾、陕、东雍、晋、泰五州大都督。

现代文:归来后,就赠给奴婢三十人、牛马各五十匹、布一千匹,并拜任汾、迭、塞座、置、台五州大都督。

古文:后与太保尉景攻东雍、南汾二州,克之。

现代文:后与太保尉量进攻塞雍和亩边两州,攻下了两州。

古文:元象初,除车骑大将军、仪同、南道大都督,与行台侯景攻独孤如愿于金墉城。

现代文:元象初年拜任车骑大将军、仪同、南道大都督,和行台侯景一起进攻独孤如愿于金墉城。

古文:周文帝军出函谷,景与高昂议整旅厉卒,以待其至。

现代文:周文帝兵出函谷,侯景与高昂商定整顿兵马,以逸待劳。

古文:贷文请率所部,击其前锋,景等固不许。

现代文:贷文请求让他带着自己的部队攻击周文帝的前锋,侯景等坚决不答应。

古文:贷文性勇而专,不肯受命,以轻骑一千军前斥候,西过瀍涧,遇周军,战没。

现代文:贷文个性刚强而一意孤行,不肯接受约束,带着轻骑一千人,远离大本营去侦巡,寻找战机。西行到澧涧一带,遭遇周军,战死。

古文:赠并肆恒云朔五州军事、并州刺史、尚书右仆射、司徒公。

现代文:赠给他并肆恒云朔五州军事、并州刺史、尚书右仆射、司徒公。

古文:子敬显,强直勤干,少以武力见知。

现代文:贷文的儿子敬显,为人刚强干练,自幼以武力出名。

古文:恒从斛律光征讨,数有战功。

现代文:常随斛律光征战,多次立功。

古文:光每命敬显前驱,安置营垒,夜中巡察,或达旦不睡。

现代文:斛律光常让敬显为先锋,安置营垒,夜中巡查警戒,有时通宵不眠。

古文:临敌置陈,亦令敬显部分将士,造次之间,行伍整肃。深为光所重。

现代文:临战列阵,也是让他部署人员,在很仓促的情况下也能做得有条有理,因而深为斛律光所器重。

古文:位至领军将军,恒检校虞候事。

现代文:官到领军将军,经常领检校虞候的职事。

古文:武平中,车驾幸晋阳,每令敬显督留台兵马,纠察盗贼,京师肃然。

现代文:武平年间,皇帝车驾到晋阳,常令敬显督察邺都留台兵马,纠察盗贼,京师肃然有序。

古文:七年,从后主平阳,败归并州,与唐邕等推立安德王称尊号。

现代文:七年,随齐后主到平阳,败归并州。他便和唐邕等人推戴安德王称帝。

古文:安德败,文武群官皆投周军,唯敬显走还邺。

现代文:安德王失败了,文武群官都投奔了周军,惟有敬显奔回邺都。

古文:授司徒。

现代文:授予司徒之职。

古文:周武帝平邺城之明日,执敬显,斩于阊阖门外,责其不留晋阳也。

现代文:周武帝攻下邺城的第二天,捉住了敬显把他杀死在间阖门外,惩罚他没有留在晋阳。

古文:高市贵,善无人也。少有武用。

现代文:高市贵,是善无人,年轻时就善武力。

古文:孝昌初,恒州内部敕勒刘仑等聚众反,市贵为都督,率众讨仑,一战破之。

现代文:孝昌初年恒州内部敕勒人刘仑等聚众造反,高市贵为都督,率领兵众去讨伐刘仑,一战而胜。

古文:累迁抚军将军、谏议大夫。

现代文:逐步升迁任抚军将军、谏议大夫。

古文:及尔朱荣立魏庄帝,高贵预翼戴之勋,迁卫将军、光禄大夫、秀容大都督、第一领民酋长,赐爵上洛县伯。

现代文:及至尔朱荣拥立北魏庄帝,高市贵有参与其事的功劳,升为卫将军、光禄大夫、秀容大都督、第一领民酋长,并赐他上洛县伯的爵位。

古文:尔朱荣击葛荣于滏口,以市贵为前锋都督。

现代文:氽朱荣攻打葛荣于滏口,用高市贵为前锋都督。

古文:荣平,除使持节、汾州刺史,寻为晋州刺史。

现代文:葛荣平定后,拜任使持节、汾州刺史,不久改任晋州刺史。

古文:纥豆陵步藩之侵乱并州也,高祖破之,市贵亦从行有功,除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常山郡公,邑一千五百户。

现代文:纥豆陵步藩侵扰并塑时,直担率兵破之,高市贵也随行有战功,拜任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常山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古文:高祖起义,市贵预其谋。

现代文:高祖起义时,高市贵参加了谋划。

古文:及樊子鹄据州反,随大都督娄昭讨之。

现代文:及至樊子鹄据州城造反,市贵随大都督娄昭征讨他。

古文:子鹄平,除西兖州刺史,不之州。

现代文:樊子鹄平定后,拜任西兖州刺史,不去州府上任。

古文:天平初,复除晋州刺史。

现代文:天平初年,再次拜任晋州刺史。

古文:高祖寻以洪峒要险,遣市贵镇之。

现代文:高祖不久又觉得洪峒是要塞,调市贵去镇守。

古文:高祖沙苑失利,晋州行事封祖业弃城而还,州民柴览聚众作逆。

现代文:高祖沙苑之战失利,晋州行事封祖业弃城而归,晋州民柴览乘机聚众作罱。

古文:高祖命市贵讨览,览奔柴壁,市贵破斩之。

现代文:高祖命令高市贵去讨伐他,柴览逃奔柴壁,市贵击破叛军斩了柴览。

古文:是时,东雍、南汾二州境多群贼,聚为盗,因市贵平览,皆散归复业。

现代文:逭时候,束雍、南汾二州境内多有盗匪。因为市贵扫平了柴览,群盗纷纷解散回家务农。

古文:后秀容人五千户叛应山胡,复以市贵为行台,统诸军讨平之。

现代文:后来秀容人五千户反叛呼应山胡,又命高市贵为行台,统领各路兵马讨平了。

古文:元象中,从高祖破周文帝于邙山。

现代文:元象年间,随从高祖大破周文帝于邙山。

古文:重除晋州刺史、西道军司,率众击怀州逆贼潘集。

现代文:又一次拜任晋州刺史、西道军司,率领人马去攻击怀州逆贼潘集。

古文:未至,遇疾道卒。

现代文:尚未到达目的地,就染了重病,死在军中。

古文:赠并汾怀建东雍五州军事、太尉公、并州刺史。

现代文:赠并汾怀建束雍五州军事、太尉公、并州刺史。

古文:子可那肱贵宠,封成皋王。

现代文:其长子阿那肱名位贵盛,已封为成皋王。

古文:敕令其第二子孔雀承袭。

现代文:于是下令由次子高孔雀承袭高市贵的爵位。

古文:厍狄回洛,代人也。

现代文:库狄迥洛,代州人。

古文:少有武力,仪貌魁伟。

现代文:年少有武力,身材魁梧,仪表堂堂。

古文:初事尔朱荣为统军,预立庄帝,转为别将,赐爵毋极伯。

现代文:早年跟随尔朱荣作统军,参与了拥立庄帝的活动,改任别将,赐给毋极伯的爵位。

古文:从破葛荣,转都督。

现代文:随军击破葛荣,转任都督。

古文:荣死,隶尔朱兆。

现代文:尔朱荣死,隶属于氽朱兆。

古文:高祖举兵信都,回洛拥众归义。

现代文:高祖在信都举义旗,迥洛带着兵马来投奔,并随高祖击破四胡于韩陵。

古文:从破四胡于韩陵,以军功补都督,加后将军、太中大夫,封顺阳县子,邑四百户。迁右厢都督。

现代文:因战功拜任都督,加街后将军、太中大夫,封为顺阳县子、食邑四百户。迁升任右厢都督。

古文:从征山胡,先锋斩级,除朔州刺史。

现代文:随军征讨山胡,任先锋,多斩杀,拜任朔州刺史。

古文:破周文于河阳,转授夏州刺史。

现代文:击败周文帝于河堡,又改授为夏刺史。

古文:邙山之役,力战有功,增邑通前七百户。

现代文:邙山战役中,他力战强敌立了功劳,增其食邑到七百户。

古文:世宗嗣事,从平颍川。

现代文:世宗掌管国家大政后,他又随从大军平定颖川。

古文:天保初,除建州刺史。

现代文:天保初年拜任为建州刺史。

古文:肃宗即位,封顺阳郡王。

现代文:肃宗即位时,被封为顺阳郡王。

古文:大宁初,转朔州刺史,食博陵郡干。

现代文:大空初年,转任塑刺史,食禄埋堕型干。

古文:转太子太师,遇疾卒。

现代文:又转任太子太师,患病去世。

古文:赠使持节、都督定瀛恒朔云五州军事、大将军、太尉公、定州刺史,赠物一千段。

现代文:赠给他使持节、都督定瀛垣塑云五州军事、大将军、太尉公,定州刺史,赠给各色杂帛一千段。

古文:厍狄盛,怀朔人也。

现代文:库狄盛是怀朔人。

古文:性和柔,少有武用。

现代文:为人性情温和,少年习武。

古文:初为高祖亲信都督,除伏波将军,每从征讨。

现代文:一开始就任高祖的亲信都督,拜任伏波将军,随高祖征讨四方。

古文:以功封行唐县伯,复累加安北将军,幽州刺史,加中军将军,为豫州镇城都督。

现代文:因战功封为行唐县伯,又逐渐升任安北将军,幽州刺史,加中军将军,为豫州镇城都督。

古文:以勋旧进爵为公,世宗减封二百户,以增其邑。

现代文:因是功勋老臣进爵为公,世宗自己减封二百户来增加他的食邑。

古文:除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朔州刺史。

现代文:拜任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朔州刺史。

古文:齐受禅,改封华阳县公。

现代文:北齐接受禅让建国后,改封为华阳县公。

古文:又除北朔州刺史,以华阳封邑在远,随例割并州之石艾县、肆州之平寇县、原平之马邑县各数十户,合二百户为其食邑。

现代文:又拜任北朔州刺史,因华阳封邑在远方,依惯例割出并州的石艾县、肆州的干寇县、原平的马邑县各数十产,合计二百户为库狄盛的食邑。

古文:未几,例罢,拜特进,卒。

现代文:没多长时间,按例革除,拜任特进。

古文:赠使持节、都督朔瀛赵幽安五州诸军事、太尉公、朔州刺史。

现代文:去世后,赠使持节、都督朔瀛赵幽安五州诸军事、太尉公、朔州刺史。

古文:薛孤延,代人也。

现代文:薛孤延是代州人。

古文:少骁果,有武力。

现代文:自幼勇武骁雄有胆力。

古文:韩楼之反,延随众属焉。

现代文:韩楼谋反时,薛孤延随众归属过来。

古文:后与王怀等密计讨楼,为楼尉帅乙弗丑所觉,力战破丑,遂相率归。

现代文:后来和王怀等人秘密商讨进攻韩楼,被韩楼的尉帅乙弗丑发觉,力战而破乙弗丑军,于是相率归附。

古文:行台刘贵表为都督,加征虏将军,赐爵永固县侯。

现代文:行台刘贵上表推荐任薛孤延为都督,并加征虏将军,赐给永固县侯的爵位。

古文:后隶高祖为都督,仍从起义。

现代文:后来隶属于高祖,任都督,并随从起义。

古文:破尔朱兆于广阿,因从平邺,以功进爵为公,转大都督。

现代文:消灭尔朱兆于广阿,并随从攻下邺城,因功进爵为公,转任大都督。

古文:从破四胡于韩陵,加金紫光禄大夫。

现代文:从高祖破四胡于韩陵,加任金紫光禄大夫。

古文:从追尔朱兆于赤谼岭,除第一领民酋长。

现代文:随高祖大军追击尔朱兆于赤霉岭,拜任第一领民酋长。

古文:孝静立,拜显州刺史,累加车骑将军。

现代文:孝静帝登基,拜任显州刺史,累功加任车骑将军。

古文:天平四年,从高祖西伐。至蒲津,窦泰于河南失利,高祖班师,延殿后,且战且行,一日斫折刀十五口。

现代文:天平四年,随高祖西征,行至蒲津,当时宝泰在河南失利,高祖撤军,用薛孤延为殿后,且战且行,一天之内砍折了十五口大刀。

古文:还,转梁州刺史。

现代文:回京后转任梁州刺史。

古文:从征玉壁,又转恒州刺史。

现代文:从征玉壁,又转任恒州刺史。

古文:从破周文帝于邙山,进爵为县公,邑一千户。

现代文:从高祖破周文帝于邙山,进爵为县公,食邑一千户。

古文:高祖尝阅马于北牧,道逢暴雨,大雷震地。

现代文:直担曾在北方大漠牧马,路上逢暴雨,雷鸣电闪,震动天地。

古文:前有浮图一所,高祖令延视之。延乃驰马按槊直前,未至三十步,雷火烧面,延喝杀,绕浮图走,火遂灭。

现代文:前方有寺庙一座,直担让茎皿延前去察看,他便鞭马横稍冲向前去,不到三十步,雷火烧脸,整巫延大声呼杀,绕佛塔而驰,雷火也就熄灭了。

古文:延还,眉鬓及马鬃尾俱焦。

现代文:整巫延回来时,自己的胡须眉毛及马的鬃毛尾巴都烧焦了。

**古文:高祖叹曰: 薛孤延乃能与霹雳斗! **

现代文:高祖慨叹说: 薛孤延居然能和霹雳斗一斗!

古文:其勇决如此。

现代文:他就是这般勇敢。

古文:又频从高祖讨破山胡,西攻玉壁。

现代文:后来又多次追随高祖攻破山胡,西攻玉壁。

古文:入为左卫将军,改封平秦郡公。

现代文:入朝任左卫将军,改封为平秦郡公。

古文:为左厢大都督,与诸军将讨颍州。

现代文:拜任左厢大都督,和诸军将共讨颖州。

古文:延专监造土山,以酒醉为敌所袭据。

现代文:他专门负责监造土山,因酒醉被敌人偷袭占据了土山。

古文:颍州平,诸将还京师,宴于华林园。

现代文:颖州平定后,诸将回到京城,在华林园宴会。

古文:世宗启魏帝,坐延于阶下以辱之。

现代文:世宗向魏帝提议,让薛孤延坐在阶下来羞辱他。

古文:后兼领军将军,出为沧州刺史,别封温县男,邑三百户。

现代文:后来兼任领军将军,外放任沧州刺史,别封为温县男,食邑三百户。

古文:齐受禅,别赐爵都昌县公。

现代文:齐接受禅让建国,又封为都昌县公。

古文:性好酒,率多昏醉。而以勇决善战,每大军征讨,常为前锋,故与彭、刘、韩、潘同列。

现代文:他最爱喝酒,动辄昏醉,但勇决善战,所以每逢大军征讨,常以他为前锋,所以能和彭、刘、韩、潘诸人同列。

古文:天保二年,为太子太保,转太子太傅。

现代文:天保二年拜任太子太保,改任太子太傅。

古文:八年,除肆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食洛阳郡干,寻改食河间郡干。

现代文:八年,拜任肆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食禄洛阳郡干,又改为食禄河问郡干。

古文:张保洛,代人也,自云本出南阳西鄂。

现代文:张保洛,代郡人,他自己说祖上出自南阳的西鄂县。

古文:家世好宾客,尚气侠,频为北土所知。

现代文:他家世代爱好接待宾客,有豪侠气,在北方很有名气。

古文:保洛少率健,善弓马。

现代文:保洛年轻时就简率勇健,娴熟弓马。

古文:魏孝昌中,北镇扰乱,保洛亦随众南下。

现代文:北魏孝昌年间,北方扰乱,张保洛也就随众南下。

古文:葛荣僭逆,以保洛为领左右。

现代文:葛荣起兵称王时,用他为左右领军。

古文:荣败,仍为尔朱荣统军,累迁扬烈将军、奉车都尉。

现代文:葛荣失败后,继续任氽朱荣的统军,逐步升迁任扬烈将军、奉车都尉。

古文:后隶高祖为都督,从讨步蕃。

现代文:不久隶属于高祖任都督,随高祖征讨步蕃。

古文:及高祖起义,保洛为帐内,从破尔朱兆于广阿。

现代文:及至高祖起义,保洛为帐内随从攻破氽朱兆于广阿。

古文:寻迁右将军、中散大夫,仍以帐内从高祖围邺城,既拔,除平南将军、光禄大夫。

现代文:不久迁升任右将军、中散大夫,仍以帐内身份从高祖围邺城,攻克之后拜任平南将军、光禄大夫。

古文:从破尔朱兆等于韩陵,因随高祖入洛,加安东将军。

现代文:又从高祖破尔朱兆等人于韩陵,因随高祖入洛阳,加任安束将军。

古文:后高祖启减国邑,分授将士,保洛随例封昌平县薄家城乡男一百户。

现代文:后来高祖向魏帝建议削减侯国食邑,分授于诸位将士。保洛随例封昌平县薄家城乡男一百户的食邑。

古文:魏出帝不协于高祖,令仪同贾显智率豫州刺史斛斯寿东趣济州。

现代文:束魏出帝舆高祖不和,派其仪同贾显智率豫州刺史斛斯寿束取济州。

古文:高祖遣大都督窦泰济自滑台拒显智,保洛隶泰前驱。

现代文:高祖便派大都督窦泰从滑台渡河阻遏显智,保洛在宝泰属下为先锋。

古文:事定,转都督。

现代文:事情解决后,转任都督。

古文:从高祖袭夏州,克之。

现代文:跟随高祖袭夏州,攻克州城。

古文:万俟受洛干之降也,高祖遣保洛与诸将于路接援。

现代文:万俟受洛干来降时,高祖派保洛和诸将在途中接应支援。

古文:元象初,除西夏州刺史、当州大都督,又以前后功,封安武县伯,邑四百户。

现代文:元象初年,拜任西夏州刺史,并为本州大都督,又因前后历次立功,封为安武县伯,食邑四百户。

古文:转行蔚州刺史。

现代文:改任代理蔚州刺史。

古文:从高祖攻周文帝于邙山,围玉壁,攻龙门。

现代文:又从高祖攻打周文帝于邙山,包围玉壁,进逼龙门。

古文:还,留镇晋州。

现代文:返还时,保洛留镇晋州。

古文:世宗即位,以保洛为左厢大都督。

现代文:世宗当政时,用张保洛为左厢大都督。

古文:后出晋州,加征西将军。

现代文:后兵出晋州,加任征西将军。

古文:王思政之援颍州,攻围未克。

现代文:王思政兵援颖州时,围攻城池未见成效。

古文:世宗仍令保洛镇杨志坞,使与阳州为掎角之势。

现代文:世宗命保洛镇守杨志坞,使与阳州成掎角之势。

古文:颍川平,寻除梁州刺史。

现代文:颖川平定后,拜任梁州刺史。

古文:显祖受禅,仍为刺史,所在聚敛为务,民吏怨之。

现代文:题担接受禅让登位建国之后,他仍为刺史,所在一心聚敛,官民皆怨恨他。

古文:济南初,出为沧州刺史,封敷城郡王。

现代文:济南王初即位时,外放任沧州刺史,封为敷城郡王。

古文:为在州聚敛,免官,削夺王爵。

现代文:因为在地方聚敛太过,被免宫,削去王爵。

古文:及卒,赠以前官,追复本封。

现代文:死时,赠给他以前有的官号,并追复其封爵。

古文:子默言嗣。

现代文:其子张默言嗣其爵位。

古文:武平末,卫将军。

现代文:张默言在娄子末年任卫将军,以帐内名义随高祖出兵太行山东。

古文:以帐内从高祖出山东,又有曲珍、段琛、牒舍乐、尉摽、乞伏贵和及弟令和、王康德,并以军功至大官。

现代文:时有曲珍、段琛、牒舍銮、尉辽、乞伏贵和以及其弟全和、王尘擅,都以军功做了大官。曲趁,字盒盗,是酉垩迺垦人。

古文:曲珍字舍洛,西平酒泉人也。壮勇善骑射。

现代文:他壮勇善骑射。

古文:以帐内从高祖晋州,仍起义,所在征讨。

现代文:以帐内卫士从高祖于晋州,参加起义,所在征战。

古文:武定末,封富平县伯。

现代文:迈末年,封富平县伯。

古文:天保初,食黎阳郡干,除晋州刺史。

现代文:玉堡初年,食禄黎阳郡干,拜任置刺史。

古文:武平初,迁豫州道行台、尚书令、豫州刺史,卒,赠太尉。

现代文:亘迎初年,升任邃州道行台、尚书令、豫州刺史,死后,赠太尉。

古文:段琛字怀宝,代人也。

现代文:段逐字怀宜,伐塑人。

古文:少有武用。

现代文:年轻时就好武。

古文:从高祖起义信都。

现代文:随高祖在军中,起义于信都。

古文:天保中,兖州刺史。

现代文:天保年问,任光州刺史。

古文:牒舍乐,武成开府仪同三司、营州刺史,封汉中郡公。

现代文:牒舍銮,递开府仪同三司、萱州刺史,封为汉中郡公。

古文:战殁关中。

现代文:战死在飓中。

古文:尉摽,代人也。大宁初,封海昌王。

现代文:里彊,迁入。主宁初年,被封为迤员工。

古文:子相贵嗣。相贵,武平末晋州道行台尚书仆射、晋州刺史。

现代文:其子扭贵嗣爵,亘迎末年,任置丛道行台尚书仆射、晋州刺史。

古文:为行台左丞侯子钦等密启周武请帅,钦等为内应。

现代文:当时行台左丞侯王筮等密启旦亘游发兵,他们作内应。

古文:周武自率众至城下,钦等夜开城门引军入,锁相贵送长安。

现代文:周武帝亲统兵众直至城下,侯子钦等开城门夜引周军入城,把担岂锁了押送旦塞,不久死去。

古文:寻卒。弟相愿,强干有胆略。

现代文:其弟相迩,强干而有胆略。

古文:武平末,领军大将军。

现代文:武平末年,任领军大将军。

古文:自平阳至并州,及到邺,每立计将杀高阿那肱,废后主,立广宁王,事竟不果。

现代文:自卫屋到差丛及到垫垣,不时地决计要杀死高阿型泌,废去篷王,拥立广宁王,事却始终未成。

**古文:及广宁被出,相愿拔佩刀斫柱而叹曰: 大事去矣,知复何言! **

现代文:及至卢空被排除,但愿拔佩刀砍柱而叹息说: 天下大事全完了,谁知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古文:贵和及令和兄弟,武平末,并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岂勉及全勉兄弟,在亘侄末年,都是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令和,领军将军。

现代文:全匙任领军将军。

古文:并州未败前,与领军大将军韩建业、武卫大将军封辅相相继投周军。

现代文:差业之战未败之前,与领军大将军韩亘叁业、武卫大将军堑强超相继投入题军。

古文:令和授柱国,封西河郡公。

现代文:全翅授柱国,封为西河郡公。

古文:隋大业初,卒于秦州总管。

现代文:堕左塞初年,死在室蛆总管任上。

古文:建业、辅相,俱不知所从来。

现代文:建业舆驴超二人,都不知其祖籍何在。

古文:建业授上柱国,封郇国公,隋开皇中卒。

现代文:建墓授上柱国之任,封为郇国公,堕盟皇年间去世。

古文:辅相,上柱国,封郡公。

现代文:鳢捣,也是上柱国,封为郡公。

古文:周武平并州,即以为朔州总管。

现代文:周武帝平定差蛆,就用他做塑总管。

古文:康德,代人也。

现代文:塞擅,也是拔墅人。

古文:历数州刺史、并省尚书,封新蔡郡王。

现代文:历任好几个州的刺史,做遇差省尚书,封为新蔡郡王。

古文:侯莫陈相,代人也。

现代文:侯莫陈相,代郡人。

古文:祖伏颓,魏第一领民酋长。

现代文:其祖伏颓,任北魏第一领民酋长。

古文:父斛古提,朔州刺史、白水郡公。

现代文:父亲斛古提,任朔州刺史、白水郡公。

古文:寻除蔚州刺史,仍为大行台,节度西道诸军事。

现代文:不久拜任蔚州刺史,又任大行台、节度西道诸军事。

古文:又迁车骑将军,显州刺史。

现代文:又迁任车骑将军、显州刺史。

古文:入除太仆卿。

现代文:入京拜任太仆卿。

古文:顷之,出为汾州刺史。别封安次县男,又别封始平县公。

现代文:不久之后,外放任汾州刺史,另封为安次县男,又再封为始平县公。

古文:天保初,除太师,转司空公,进爵为白水王,邑一千一百户。

现代文:天保初年,拜任太师,转任司空公,进爵为白水王,食邑一千一百户。

古文:累授太傅,进食建州干,别封义宁郡公。

现代文:后来逐步升至太傅,食禄建州干,另封为义宁郡公。

古文:武平二年四月,薨于州,年八十三。

现代文:武平二年四月,死于州任上,时年八十三岁。

古文:赠假黄钺、使持节、督冀定瀛沧济赵幽并朔恒十州军事、右丞相、太宰、太尉公、朔州刺史。

现代文:赠假黄锁、使持节、督冀定瀛沧济趟幽并朔恒十州军事、右丞相、太宰、太尉公、朔州刺史。

古文:有二子。长子贵乐,尚公主,驸马都尉。

现代文:侯莫陈相有两个儿子:长子贵乐,与公主成婚,为驸马都尉。

古文:次子晋贵,武卫将军、梁州刺史。

现代文:次子晋贵,任武卫将军、梁州刺史。

古文:隆化时,并州失守,晋贵遣使降周,授上大将军,封信安县公。

现代文:隆化年间,并州失守,晋贵派使者投降了北周,被授予上大将军,封为信安县公。

古文:史臣曰:高祖世居云代,以英雄见知。

现代文:史臣曰:高祖世代居住在云代一带,以英雄的声誉而广为人知。

古文:后过尔朱,武功渐振,乡邑故人,弥相推重。

现代文:后来遇上尔朱氏,武功更为世人钦佩,本乡本土的故交老友,就更是倾心推重了。

古文:贺拔允以昆季乖离,处猜嫌之地,初以旧望矜护,而竟不获令终,比于吴、蜀之安瑾、亮,方知器识之浅深也。

现代文:贺拔允因兄弟处于被人猜忌的位置上,起初还以故乡故友的缘故得到某些庇护,却终于不能有好下场,比起当年吴国、蜀国各自安居的诸葛瑾、诸葛亮兄弟来,造就看出了人的气量识断原是各有浅深的。

古文:刘贵、蔡俊有先见之明,霸业始基,义深匡赞,配飨清庙,岂徒然哉。

现代文:刘贵、蔡俊有先见之明,高祖霸业刚着手打基础时,他们就全力相助,后来能陪祭于宗庙,可不是偶然获得的。

古文:韩贤等及闻义举,竞趣戎行,凭附末光,申其志力,化为公侯,固其宜矣。

现代文:韩贤等人一旦知道高祖举义旗,就争先恐后地奔走于战场,凭藉高祖的英明调度,使他们一个个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建功立业,成为公侯,遣说来也本当如此啊!

古文:赞曰:帝乡之亲,世有其人。

现代文:赞曰:帝乡的亲朋,世世代代都有人才。

古文:降灵云朔,载挺良臣。

现代文:上天把恩典降临于云朔大地,出生了这么多杰出人臣。

古文:功名之地,望古为邻。

现代文:功名之地,仰慕古代高士舆之为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