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古文:窦泰,字世宁,大安捍殊人也。

现代文:窦泰,字世宁,大安捍殊人氏。

古文:本出清河观津,曾祖罗,魏统万镇将,因居北边。

现代文:本是清河观津的后代,祖罗,魏统万镇镇将,因此迁居到了北方边地。

古文:父乐,魏末破六韩拔陵为乱,与镇将杨钧固守,遇害。

现代文:父乐,魏末破六韩拔陵作乱,他与镇将杨钧固守城池,遇害身亡。

古文:泰贵,追赠司徒。

现代文:泰富贵后,追赠为司徒。

古文:初,泰母梦风雷暴起,若有雨状,出庭观之,见电光夺目,驶雨沾洒,寤而惊汗,遂有娠。

现代文:早年,泰母梦风雷骤起,好似要下雨,出门观看,见电光刺眼,暴雨突降,醒来出了一身大汗,这样就有了身孕。

古文:期而不产,大惧。

现代文:时间超过了,也没有要生产的迹象,因此大惧。

**古文:有巫曰: 渡河湔裙,产子必易。 **

现代文:有一巫士说: 渡河湿裙,生产就容易。

**古文:便向水所。忽见一人,曰: 当生贵子,可徙而南。 **

现代文:泰母便来到水边,猛然间看见一人,那人对她说: 你会生一个贵重的儿子,可以迁徙到南边。

古文:泰母从之。

现代文:泰母听懂了这个人的话。

古文:俄而生泰。

现代文:很快就生下了泰。

古文:及长,善骑射,有勇略。

现代文:泰长大了,擅长骑射,有勇有谋。

古文:泰父兄战殁于镇,泰身负骸骨归尔朱荣。

现代文:泰的父兄都在镇上阵亡,他就背着他们的遗骨投奔了尔朱荣。

古文:以从讨邢杲功,赐爵广阿子。

现代文:因有随从皇帝讨伐邢杲的功劳,赐爵广阿子。

古文:神武之为晋州,请泰为镇城都督,参谋军事。

现代文:神武为晋州刺史,请泰任镇城都督,并参谋军事。

古文:累迁侍中、京畿大都督,寻领御史中尉。

现代文:累迁侍中、京畿大都督,不久领御史中尉。

古文:泰以勋戚居台,虽无多纠举,而百僚畏惧。

现代文:泰因勋戚居御史台,虽纠察不多,但百官畏惧。

古文:天平三年,神武西讨,令泰自潼关入。

现代文:天平三年,神武向西征讨,令泰率兵向潼关进军。

古文:四年,泰至小关,为周文帝所袭,众尽没,泰自杀。

现代文:四年,泰抵小关,遭周文帝的偷袭,全军覆没,泰自杀。

**古文:初,泰将发邺,邺有惠化尼谣云: 窦行台,去不回。 **

现代文:早些时候,泰准备从邺城开拔,邺人惠化尼作歌谣说: 窦行台,去不回。

古文:未行之前,夜三更,忽有朱衣冠帻数千人入台,云 收窦中尉 ,宿直兵吏皆惊,其人入数屋,俄顷而去。

现代文:动身的前一天,夜三更,忽见几千个穿着红衣戴着红头巾的人走进台来,大声说: 收窦中尉。 值班兵吏十分的惊恐,这帮人分别进了许多的屋子,不一会儿就离开了。

古文:旦视关键不异,方知非人。

现代文:早晨起床察看门锁仍是老样子,这才明白昨夜的闯入者不是人。

古文:皆知其必败。

现代文:人们都认为窦泰一定要失败。

古文:赠大司马、太尉、录尚书事,谥曰武贞。

现代文:朝廷赠大司马、太尉、录尚书事,谥武贞。

古文:泰妻,武明娄后妹也。

现代文:泰妻,武明娄后的妹妹。

古文:泰虽以亲见待,而功名自建。齐受禅,祭告其墓。

现代文:泰虽然因亲戚受朝廷礼遇,但也建立了许多的功劳。齐氏建国,祭告其墓。

古文:皇建初,配享神武庙庭。

现代文:皇建初,配享神武庙庭。

古文:子孝敬嗣。

现代文:子孝敬嗣继。

古文:位仪同三司。

现代文:位至仪同三司。

古文:尉景,字士真,善无人也。

现代文:尉景,字士真,善无人氏。

古文:秦、汉置尉候官,其先有居此职者,因以氏焉。

现代文:秦、汉设置尉侯官,他的祖先有任此职者,因此以尉为姓氏。

古文:景性温厚,颇有侠气。

现代文:景性格温和,却颇有豪侠之气。

古文:魏孝昌中,北镇反,景与神武入杜洛周军中,仍共归尔朱荣。

现代文:魏孝昌中,北镇人反叛,景与神武投奔杜洛周,又一块归附尔朱荣。

古文:以军功封博野县伯。

现代文:以军功封博野县伯。

古文:后从神武起兵信都。

现代文:后随从神武在信都举兵。

古文:韩陵之战,唯景所统失利。

现代文:韩陵之战,只有景统领的部众失败。

古文:神武入洛,留景镇邺。

现代文:神武入据洛阳,留景镇守邺城。

古文:寻进封为公。

现代文:不久晋爵为公。

古文:景妻常山君,神武之姊也。

现代文:景妻常山君,神武的姊姊。

古文:以勋戚,每有军事,与厍狄干常被委重,而不能忘怀财利,神武每嫌责之。

现代文:由于是姻亲,每有要事,就同厍狄干一道被委以重任,然而却没有忘记追求财利,神武常常责备他。

古文:转冀州刺史,又大纳贿,发夫猎,死者三百人。

现代文:转任冀州刺史,又公然地接受贿赂,召征民夫打猎,丢掉性命的有三百人。

古文:厍狄干与景在神武坐,请作御史中尉。

现代文:厍狄干与景同神武一道议事,干请求作御史中尉。

**古文:神武曰: 何意下求卑官? **

现代文:神武问: 你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卑官?

**古文:干曰: 欲捉尉景。 **

现代文:厍狄干说: 想抓尉景。

古文:神武大笑,令优者石董桶戏之。

现代文:神武听后哈哈大笑,令优人石董桶戏弄他。

**古文:董桶剥景衣,曰: 公剥百姓,董桶何为不剥公! **

现代文:董桶剥掉景的衣服,说: 公剥百姓,董桶为何不能剥公?

**古文:神武诫景曰: 可以无贪也。 **

现代文:神武告诫景说: 不可以贪得无厌。

**古文:景曰: 与尔计生活孰多,我止人上取,尔割天子调。 **

现代文:景说: 同你比较,谁的生计多些?我只要大官的,你却伸手向天子索取。

古文:神武笑不答。

现代文:神武笑而不答。

古文:改长乐郡公。

现代文:改封长乐郡公。

古文:历位太保、太傅,坐匿亡人见禁止。

现代文:历位太保、太傅,因匿藏逃人受囚拘。

**古文:使崔暹谓文襄曰: 语阿惠儿,富贵欲杀我耶! **

现代文:景派崔暹对文襄说: 告诉阿惠儿,他富贵了就想杀我吗?

**古文:神武闻之泣,诣阙曰: 臣非尉景,无以至今日。 **

现代文:神武听说后为他掉泪,亲自进宫游说: 我如果没有尉景,就没有今天的好时光。

古文:三请,帝乃许之。

现代文:多次请求,帝才同意不杀景。

古文:于是黜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因此贬黜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神武造之,景恚卧不动,叫曰: 杀我时趣耶! **

现代文:神武去拜访他,他躺在床上不动,大喊: 杀我的时候到了!

**古文:常山君谓神武曰: 老人去死近,何忍煎迫至此。 **

现代文:常山君对神武说: 老人离死期不远了,为什么还要给以折磨。

**古文:又曰: 我为尔汲水胝生。 **

现代文:又说: 我舀水来帮你洗手。

古文:因出其掌。

现代文:景伸出手。

古文:神武抚景,为之屈膝。

现代文:神武抚摸着景,甚至弯曲了膝盖。

**古文:先是,景有果下马,文襄求之,景不与,曰: 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一马亦不得畜而索也。 **

现代文:早先,景有一匹果下马,文襄想要,景不给,说: 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一匹马也不让我养,却来索要。

古文:神武对景及常山君责文襄而杖之。

现代文:神武当着景和常山君的面责备、杖击文襄。

古文:常山君泣救之。

现代文:常山君抽泣着为文襄求情。

**古文:景曰: 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

现代文:景说: 这小儿太放纵了,你还偏袒他,为什么要干啼湿哭地不让打呀!

古文:寻授青州刺史,操行颇改,百姓安之。

现代文:不久授青州刺史,操行有很大的改变,百姓也安定下来了。

古文:征授大司马。

现代文:征授大司马。

古文:遇疾,薨于州。

现代文:因病,死在刺史任上。

古文:赠太师、尚书令。

现代文:赠太师、尚书令。

古文:齐受禅,以景元勋,诏祭告其墓。

现代文:齐立国,以景为元勋,诏令祭告其墓。

古文:皇建初,配享神武庙庭,追封长乐王。

现代文:皇建初,配享神武庙庭,追封为长乐王。

古文:子粲,少历显职,性粗武。

现代文:儿子景粲,少时即任要职,性格粗暴。

古文:天保初,封厍狄干等为王,粲以父不预王爵,大恚恨,十余日闭门不朝。

现代文:天保初年,封厍狄干等人为王,粲因为父没有得到王爵,十分气愤,十多天闭门不上朝。

古文:帝怪,遣使就宅问之。

现代文:帝奇怪,派人来家里询问。

**古文:隔门谓使者曰: 天子不封粲父为王,粲不如死。 **

现代文:他隔着门对使者说: 天子不封粲的父亲为王,粲不如死了。

**古文:使云: 须开门受敕。 **

现代文:使者说: 应该开门接受敕令。

古文:粲遂弯弓隔门射使者。

现代文:粲于是隔着门用箭射使者。

古文:使者以状闻之,文宣使段韶谕旨。

现代文:使者依实情向帝作了报告,文襄便派段韶去传达意旨。

古文:粲见韶,唯抚膺大哭,不答一言。

现代文:粲见韶后,只是拍胸大哭,不说一句说。

古文:文宣亲诣其宅慰之,方复朝请。

现代文:文襄亲自来到他的家里慰问,他才上朝。

古文:寻追封景长乐王。

现代文:不久追封景为长乐王。

古文:粲袭爵。

现代文:粲继承父爵。

古文:位司徒、太傅,薨。

现代文:死于司徒、太傅位上。

古文:子世辩嗣。

现代文:子世辩嗣继。

古文:周师将入邺,令辩出千余骑觇候,出滏口,登高阜西望,遥见群乌飞起,谓是西军旗帜,即驰还,比至紫陌桥,不敢回顾。

现代文:周师快攻入邺的时候,帝令世辩率千余骑兵前往侦察,离滏口,登上高地向西眺望,见很远的地方群鸟腾飞,以为是西军的旗帜,立即驰马跑回,快到紫阳桥,他也不敢回头看一眼。

古文:隋开皇中,卒于浙州刺史。

现代文:隋开皇中,死在淅州刺史任上。

古文:娄昭,字菩萨,代郡平城人也,武明皇后之母弟也。

现代文:娄昭,字菩萨,代郡平城人,是武明皇后的舅舅。

古文:祖父提,雄杰有识度,家僮千数,牛马以谷量。

现代文:其祖父娄提,为人豪雄有器识,家僮以千数,牛马以山谷来量。

古文:性好周给,士多归附之。

现代文:他喜好周济别人,人士都归附于他。

古文:魏太武时,以功封真定侯。

现代文:北魏太武帝时,因功封为真定侯。

古文:父内干,有武力,未仕而卒。

现代文:其父内干,有武力,没有任官就去世了。

古文:昭贵,魏朝赠司徒。

现代文:娄昭荣贵后,魏朝廷追赠内干为司徒。

古文:齐受禅,追封太原王。

现代文:北齐受禅建国,追封为太原王。

古文:昭方雅正直,有大度深谋,腰带八尺,弓马冠世。

现代文:娄昭为人方正雅直,有大度深谋,腰围八尺,骑射无人能比。

古文:神武少亲重之。

现代文:高祖自幼就很看重他。

古文:昭亦早识人,恒曲尽礼敬。

现代文:娄昭也早具慧眼识英雄,对高祖总是躬身礼敬。

古文:数随神武猎,每致请不宜乘危历阶。

现代文:常随高祖外出打猎,每每认真劝诫高祖不宜乘危历险,应保重自己。

古文:神武将出信都,昭赞成大策,即以为中军大都督。

现代文:高祖将要对信都用兵,娄昭支持他的决策,就任他为中军大都督。

古文:从破尔朱兆于广阿,封安喜县伯,改济北公,又徙濮阳郡公,授领军将军。

现代文:随从高祖破尔朱兆于广阿,封为安喜县伯,改为济北公,又改为濮阳郡公,拜任领军将军。

古文:魏孝武将贰于神武,昭以疾辞还晋阳。

现代文:东魏孝武帝将与高祖分裂,娄昭称病回到晋阳。

古文:从神武入洛,兖州刺史樊子鹄反,以昭为东道大都督讨之。

现代文:随高祖入洛阳。兖州刺史樊子鹄造反,以娄昭为束道大都督去讨伐他。

古文:子鹄既死,诸将劝昭尽捕诛其党。

现代文:子鹄死后,诸将劝娄昭将其党羽全部捕杀干净。

**古文:昭曰: 此州无状,横被残贼,其君是怨,其人何罪。 **

现代文:娄昭说: 这个州不像样子,横遭战乱破坏蹂躏,该痛恨的是头领,别的人有什么罪责!

古文:遂皆舍焉。

现代文:便一律释放了。

古文:后转大司马,仍领军。

现代文:后来转任大司马,仍旧任领军。

古文:迁司徒,出为定州刺史。

现代文:升为司徒,又外放任定州刺史。

古文:昭好酒,晚得偏风,虽愈,犹不能处剧务,在州事委僚属,昭举其大纲而已。

现代文:娄昭好饮酒,晚年得偏瘫,虽治好了,还是不能处理繁重政务,在州把事情都委托给僚属们去办,娄昭衹是抓大的要害而已。

古文:薨于州。

现代文:死在任上。

古文:赠假黄钺、太师、太尉,谥曰武。

现代文:朝廷赠给假黄钹、太师、太尉,谧号为武。

古文:齐受禅,诏祭告其墓,封太原王。

现代文:北齐接受禅让建国,下诏于其墓祭告,追封为太原王。

古文:皇建初,配享神武庙庭。

现代文:皇建初年,使其陪祭于高祖之庙。

古文:长子仲达嗣,改封濮阳王。

现代文:长子娄仲达袭爵。改封濮阳王。

古文:次子定远,少历显职,外戚中偏为武成爱狎。

现代文:其次子娄定远,年轻时就历任要职,外戚中衹有他最受武成帝的偏爱亲热。

古文:别封临淮郡王。

现代文:特封为临淮郡王。

古文:武成大渐,与赵郡王等同受顾命,位司空。

现代文:武成帝死前,他与赵郡王等人同受顾命,位至司空。

古文:赵郡王之奏黜和士开,定远与其谋,遂纳士开贿赂,成赵郡之祸,其贪鄙如此。

现代文:赵郡王上奏罢免和士开,娄定速参与谋划。他竟受了和士开的贿赂,致使赵郡王蒙难,他就这么贪婪卑鄙。

古文:寻除瀛州刺史。

现代文:不久拜任瀛州刺史。

古文:初,定远弟季略,穆提婆求其伎妾,定远不许。

现代文:当初其弟季略,穆提婆要他的艺妓,定远拒绝了。

古文:因高思好作乱,提婆令临淮国郎中令告定远阴与思好通。后主令开府段畅率三千骑掩之,令侍御史赵秀通至州,以赃货事劾定远。

现代文:因为高思好作乱,提婆指使临淮国郎中令告娄定远与高思好通谋,后主令开府段畅率三千骑前往缉捕定远,又令侍御史赵秀通到瀛州,以贪脏事弹劾定远。

古文:定远疑有变,遂缢而死。

现代文:定远怀疑朝廷有变,便上吊自杀了。

古文:昭兄子睿。睿字佛仁,父拔,魏南部尚书。

现代文:娄昭哥哥的儿子娄散字佛仁,其父娄拔,任北魏南部尚书。

古文:睿幼孤,被叔父昭所养。

现代文:娄散幼年丧父,是叔父娄昭抚养长大的。

古文:为神武帐内都督,封掖县子,累迁光州刺史。在任贪纵,深为文襄所责。

现代文:任高祖帐内都督,封为掖县子,逐步迁升任光州刺史,在任贪纵,被文襄帝严责。

古文:后改封九门县公。

现代文:后来改封九门县公。

古文:齐受禅,得除领军将军,别封安定侯。

现代文:北齐接受禅让建国,被任命为领军将军,另封安定侯。

古文:睿无他器干,以外戚贵幸,纵情财色。

现代文:娄叙没有什么本领,衹凭外戚身份被看重,纵情于女色财利。

古文:为瀛州刺史,聚敛无厌。

现代文:他任瀛州刺史,聚敛无度,不知满足。

古文:皇建初,封东安王。

现代文:皇建之初,封为束安王。

古文:大宁元年,进位司空。

现代文:大宁元年,又进位司空。

古文:平高归彦于冀州,还拜司徒。

现代文:平定高归彦之叛于冀州,返回后拜任司徒。

古文:河清三年,滥杀人,为尚书左丞宋仲羡弹奏,经赦乃免。

现代文:河清三年,因为滥杀无辜,被尚书左丞宋仲羡所弹劾,经过赦免才放出来。

古文:寻为太尉,以军功进大司马。

现代文:不久任命为太尉,以其所立军功而升任大司马。

古文:武成至河阳,仍遣总偏师赴悬瓠。

现代文:武成帝来到河阳,又下令派他统领偏师去驻守悬瓠。

古文:睿在豫境留停百余日,专行非法,诏免官,以王还第。

现代文:娄龈在豫州境内竟然滞留了一百多天,专门横行不法;下诏免去其官职,以王的身份回府。

古文:寻除太尉,薨。

现代文:不久拜任太尉,死。

古文:赠大司马。

现代文:朝廷赠予大司马。

古文:子子彦嗣,位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其子娄子彦继位。子彦任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厍狄干,善无人也。

现代文:犀狄干,善无人。

古文:曾祖越豆眷,魏道武时以功割善无之西腊汙山地方百里以处之,后率部北迁,因家朔方。

现代文:曾祖父越豆眷,北魏道武帝时因为有功,割善无西部腊污山地区方圆百里来安置他。后来他率领部落北迁,因而定居于朔北。

古文:干梗直少言,有武艺。

现代文:库狄干耿直少言寡语,有武艺。

古文:魏正光初,除扫逆党,授将军,宿卫于内。

现代文:北魏正光初年,他扫除叛党,拜任将军,在宫廷内值宿。

古文:以家在寒乡,不宜毒暑,冬得入京师,夏归乡里。

现代文:因为家在北方寒冷地带,不适应南方暑热,因而冬天入京师,夏天即返回家乡。

古文:孝昌元年,北边扰乱,奔云中,为刺史费穆送于尔朱荣。以军主随荣入洛。

现代文:孝昌元年,北边扰乱,他奔向云中,被刺史费穆送给了氽朱荣,以军主身份随氽朱荣入洛。

古文:后从神武起兵,破四胡于韩陵,封广平县公,寻进郡公。

现代文:后来随同高祖起兵,击败四胡于韩陵,被封为庐垩钟公,不久进封为郡公。

古文:河阴之役,诸将大捷,唯干兵退。

现代文:蝗战役中,诸将均获大捷,衹有他退了兵。

古文:神武以其旧功,竟不责黜。

现代文:高祖因他以往有功,竟没有追究责罚他。

古文:寻转太保、太傅。

现代文:不久改任太保、太傅。

古文:及高仲密以武牢叛,神武讨之,以干为大都督前驱。

现代文:及至台处蜜据亘宅生反叛,区担去讨伐他,就以厘涂为大都督前锋。

古文:干上道不过家,见侯景不遑食,景使骑追馈之。

现代文:库狄干受命不回家就出征,路见娄量不吃饭就赶路,堡量派骑从追送吃食给他。

古文:时文帝自将兵至洛阳,军容甚盛。

现代文:时塞童自己带兵到了盗盐,军容雄壮整齐。

古文:诸将未欲南度,干决计济河。神武大兵继至,遂大破之。

现代文:诸将不想南渡,库狄干决计渡河南下,高祖带大兵赶到,于是大破叛军。

古文:还为定州刺史。

现代文:回师后,任定州刺史。

古文:不闲吏事,事多扰烦,然清约自居,不为吏人所患。

现代文:他不熟悉衙门事务,嫌万事烦神,他清静简约,不愿被官署官吏所打扰。

古文:迁太师。

现代文:升为太师。

古文:天保初,以干元勋佐命,封章武郡王,转太宰。

现代文:天保初年,因他是丢平年间的功臣,辅佐高祖,封为章武郡王,转任太宰。

古文:干尚神武妹乐陵长公主,以亲地见待。

现代文:厘墨匕王娶产担妹乐陵长公主,以贵戚身份受厚待。

古文:自预勤王,常总大众,威望之重,为诸将所伏,而最为严猛。

现代文:自从参预勤王以来,常统率大众,威望特别高,为诸将所佩服。

古文:会诣京师,魏谯王元孝友于公门言戏过度,诸公无能面折者,干正色责之,孝友大惭,时人称之。

现代文:然此人最为严猛,曾亲到京师,毯盗王五耋左在厅堂上言耍过度,诸公卿大臣没一个能当面指斥他的,库狄干严肃地指责他,孝友很惭愧,时人都称赞库狄干。

古文:薨,赠假黄钺,太宰,给辒辌车,谥曰景烈。

现代文:死后,赠给他假黄铁,太宰,给租椋丧车,谧为景烈。

古文:干不知书,署名为干字,逆上画之,时人谓之穿锥。

现代文:库狄干不识字,署名 干 字时,从下往上倒着画笔画,人们戏称为穿锥。

古文:又有武将王周者,署名先为 吉 而后成其外,二人至子孙始并知书。

现代文:还有一位武将名为王周,署名时先写裹面的 吉 字,再昼外边。二人到子孙辈才都识了字。

古文:干,皇建初配享神武庙庭。

现代文:库狄干在皇建初年陪祭于高祖之庙。

古文:子敬伏,位仪同三司,卒。子士文嗣。

现代文:子库狄敬伏,官至仪同三司,死后,子库狄士文继承爵位。

古文:士文性孤真,虽邻里至亲,莫与通狎。

现代文:库狄士文个性孤僻,即使对邻里亲朋也不苟言笑,无人与他亲近。

古文:在齐,袭封章武郡王,位领军将军。

现代文:在北齐,袭封章武郡王,拜位领军将军。

古文:周武帝平齐,山东衣冠多来迎,唯士文闭门自守。

现代文:北周武帝平定邺都,山东名门望族纷纷开门迎候,惟闭门不出。

古文:帝奇之,授开府仪同三司,随州刺史。

现代文:周武帝奇怪这个人,授予他开府仪同三司、随州刺史。

古文:隋文受禅,加上开府,封湖陂县子。

现代文:隋文帝接受禅让建国,加任上开府,封为湖陂县子。

古文:寻拜贝州刺史。

现代文:不久拜任贝州刺史。

古文:性清苦,不受公料,家无余财。

现代文:此人性情清苦,不接受公家补贴,家无多余财产。

古文:其子尝啖官厨饼,士文枷之于狱累日,杖之二百,步送还京,僮隶无敢出门。所买盐菜,必于外境。

现代文:其子曾吃了官厨一块饼,他将儿子关在狱中好几天,打了二百大板,又徒步送回京城。他家僮仆奴才不敢出门,所买盐菜,一定到境外去购。

古文:凡有出入,皆封署其门,亲故绝迹,庆吊不通。

现代文:凡有出入,他都封门加条,亲朋故友绝迹,互不通庆吊,没有红白往来。

古文:法令严肃,吏人贴服,道不拾遗。

现代文:法令特别严肃,吏民帖服,道不拾遣。

古文:凡有细过,必深文陷害之。

现代文:凡有小过失,库狄士文必定要严办。

古文:尝入朝,遇上赐公卿入左藏,任取多少。

现代文:一次入朝,遇皇上赐公卿入国库,听任取多取少。

古文:人皆极重,士文独口衔绢一匹,两手各持一匹。

现代文:人人都取得背不动,惟有士文衹是口中衔一匹绢,双手各拿一匹绢。

**古文:上问其故,士文曰: 臣口手俱足,余无所须。 **

现代文:皇上问他,他说: 我口手都有了,别的再没什么需要了。

古文:上异之,别赍遗之。

现代文:皇上很惊奇,另外派人送给他一些物品。

古文:士文至州,发摘奸吏,尺布斗粟之赃,无所宽贷,得千人奏之,悉配防岭南。

现代文:库狄士文回到州襄,揭发奸吏,尺布斗粟之脏也一一清算,绝不宽容,查得千人,上奏后一律流放岭南去戍边。

古文:亲戚相送,哭声遍于州境。

现代文:亲戚相送,哭声传遍州境。

古文:至岭南,遇瘴厉死者十八九,于是父母妻子唯哭士文。

现代文:到了岭南,遇瘴气患流行病死的十之八九,于是父母妻子儿女衹哭士文。

古文:士文闻之,令人捕搦,捶楚盈前,而哭者弥甚。

现代文:士文知道了,派人四处逮捕,面前尽是挨打受鞭的人,而哀号的人更多更厉害了。

**古文:司马京兆韦焜、清河令河东赵达十人并苛刻,唯长史有惠政,时人语曰: 刺史罗刹政,司马蝮蛇瞋,长史含笑判,清河生吃人。 **

现代文:本州的司马京兆人韦焜、清河令河东人趟达二人也都极苛毒,祇有长史宽松些。社会上流传说: 刺史是个间罗王,司马毒辣如蝮蛇,长史判案带着笑,清河生吞活剥人。

**古文:上闻,叹曰: 士文暴过猛兽。 **

现代文:皇上知道了,叹息说: 士文强暴过于猛兽。

古文:竟坐免。

现代文:就把他免了官。

**古文:未几为雍州长史,谓人曰: 我向法深,不能窥候要贵,无乃必死此官。 **

现代文:不久让他去当雍州长史,他对人说: 我向来用法严厉,不会看贵人眼色行事,恐怕就要死在这任官上了。

古文:及下车,执法严正,不避贵戚,宾客莫敢至门。

现代文:及上任,执法极严正,不避贵戚权要,宾客没有敢到他门上来的。

古文:人多怨望。

现代文:人们都埋怨他。

古文:士文从妹为齐氏嫔,有色,齐灭后,赐薛公长孙览。

现代文:库狄士文的堂妹在齐时为宫嫔,长得漂亮,齐灭亡之后,被赐给薛公长孙览。

古文:览妻郑氏妒,谮之文献后,后令览离绝。

现代文:星茎冀的妻子塑旦好嫉妒,在文献皇后面前说她的坏话,皇后就叫长孙览把她给休了。

古文:士文耻之,不与相见。

现代文:犀狄士文引以为耻,不与相见。

古文:后应州刺史唐君明居母忧,娉以为妻,由是君明、士文并为御史所劾。

现代文:后来应州刺史唐君明死了母亲,居丧守孝期间娶她为妻,御史将唐君明和屋迭土塞都弹劾了。

古文:士文性刚,在狱数日,愤恚而死,家无余财,有三子,朝夕不继,亲宾无赡之者。

现代文:塞个性刚直,在狱敷,愤恨而死。死后,家无余财。有三个儿子,竟然朝不保夕,缺衣乏食,也没有亲朋给点接济。

古文:韩轨,字百年,太安狄那人也。

现代文:韩轨字百年,是太安地区狄那人氏。

古文:少有志操,性深沉,喜怒不形于色。

现代文:此人年少有操行有大志,性格深沉稳重,喜怒不形于色。

古文:神武镇晋州,引为镇城都督。

现代文:直担守置业时,引荐他为镇城都督。

古文:及起兵于信都,轨赞成大策。

现代文:到值都起兵时,韩轨支持成就大事。

古文:从破尔朱兆于广阿,又从韩陵阵,封平昌县侯。

现代文:随高祖在广阿击败氽朱兆,又攻破壁堕敌阵,封为平昌县侯。

古文:仍督中军,从破尔朱兆于赤谼岭。

现代文:仍督中军,破尔朱兆于赤微岭。

古文:再迁泰州刺史。甚得边和。

现代文:改任泰州刺史,很得安边之效。

古文:神武巡泰州,欲以轨还,仍赐城人户别绢布两匹。

现代文:高祖巡视泰州时,准备调韩轨回朝,便赐给州城人户各家绢布两匹。

古文:州人田昭等七千户皆辞不受,唯乞留轨。

现代文:州人田昭等七千户都辞谢不受领,衹求留下韩轨。

古文:神武嘉叹,乃留焉。

现代文:高祖称赞表扬堕克,就把他留了下来。

古文:频以军功,进封安德郡公。

现代文:多次立下军功,进封为安德郡公。

古文:迁瀛州刺史,在州聚敛,为御史纠劾,削除官爵。

现代文:迁任遮刺史,在州聚敛,被御史纠弹,削掉了他的官爵。

古文:未几,复其安德郡公。

现代文:不久,恢复安德郡公爵位。

古文:历位中书令、司徒。

现代文:历任中书令、司徒。

古文:齐受禅,封安德郡王。

现代文:北齐接受惮让建国,封为安德郡王。

古文:轨妹为神武所纳,生上党王涣,复以勋庸,历登台铉。

现代文:整塾之妹被直趄所娶,生上甚王直逸,又因逭层勋戚关系而曾任朝廷颢职。

古文:常以谦恭自处,不以富贵骄人。

现代文:他能谦恭自处,不以富贵骄人。

古文:后拜大司马,从文宣征蠕蠕,在军暴疾薨。

现代文:后来拜任大司马,随塞宣出征垩铝,在军中暴病而死。

古文:赠假黄钺,太宰、太师,谥曰肃武。

现代文:朝廷赠予假黄铁,太宰、太师,谧号码肃武。

古文:皇建初,配飨文襄庙庭。

现代文:皇建之初,使其陪祭于文襄帝童庙。

古文:子晋明嗣。

现代文:其子置塱袭爵。

古文:天统中,改封东莱王。

现代文:丢铲年间,改封为塞苤王。

古文:晋明有侠气,诸勋贵子孙中最留心学问。

现代文:整置塱为人有侠气,在所有勋贵子孙中是最留心学问的一位。

古文:好酒诞纵,招引宾客,一席之费,动至万钱,犹恨俭率。

现代文:他好酒放纵,招待宾客,一席花费动辄万钱还嫌太寒酸。

**古文:朝庭处之贵要之地,必以疾辞。告人云: 废人饮美酒、封名胜,安能作刀笔吏返披故纸乎? **

现代文:朝廷安排他在显贵的位子上,他必定称病推辞,告诉别人说: 荒废别人饮美酒、面对名胜,人怎么可以做刀笔吏批阅故纸呢?

古文:武平末,除尚书左仆射,百余日便谢病解官。

现代文:武平末年,拜任尚书左仆射,百余日便推说有病自己解职回家了。

古文:潘乐,字相贵,广宁石门人也。

现代文:潘乐,字相贵,是广宁郡石门人。

古文:本广宗大族,魏世分镇北边,因家焉。

现代文:原是广宗的大族,北魏时分镇北疆,因而安家在那儿。

古文:父永,有技艺,袭爵广宗男。

现代文:其父潘永,有技艺,袭爵为广宗男。

古文:乐初生,有一雀止其母左肩,占者咸言富贵之征,因名相贵,后始为字。

现代文:潘乐初生时,有一雀飞止其母左肩,占卜的人都说是富贵的征兆,因此起名相贵,后来才改作表字的。

古文:及长,宽厚有胆略。

现代文:及至长大成人,宽厚有胆略。

古文:初归葛荣,授京兆王,时年十九。

现代文:初投葛荣,授予京兆王,时方十九岁。

古文:荣败,随尔朱荣,为别将讨元颢,以功封敷城县男。

现代文:葛荣失败,追随氽朱荣,任别将讨伐元颢,因战功封为敷城县男。

古文:齐神武出牧晋州,引乐为镇城都将。

现代文:后北齐高祖出守晋州,引荐潘乐为镇城都将。

古文:从破尔朱兆于广阿,进爵广宗县伯。

现代文:随大军破尔朱兆于广阿,进爵为广宗县伯。

古文:累以军功拜东雍州刺史。

现代文:积军功拜任束雍州刺史。

古文:神武尝议欲废州,乐以东雍地带山河,境连胡、蜀,形胜之会,不可弃也,遂如故。

现代文:高祖曾打算撤销此州,潘乐认为此地山河形胜,境连西魏舆梁,为军事要地,不可轻废。于是如故。

古文:后破周师于河阴,议欲追之,令追者在西,不愿者东,唯乐与刘丰居西。

现代文:后来破周军于河阴,商议追击,高祖下令愿追者在西,不主张追击者在束边,祇有潘乐和刘丰在西边。

古文:神武善之,以众议不同而止。

现代文:高祖赞许他们,但因大多数人不同意追击,所以收兵。

古文:改封金门郡公。

现代文:潘乐改封为金门郡公。

古文:文宣嗣事,镇河阳,破西将杨檦等。

现代文:文宣帝继位主政,他镇守河阳,打败西魏将杨树等人。

古文:时帝以怀州刺史平鉴等所筑城深入敌境,欲弃之,乐以轵关要害,必须防固,乃更修理,增置兵将,而还镇河阳,拜司空。

现代文:逭时皇上以怀州刺史平鉴等人所筑之城深入敌境,打算放弃掉。潘乐认为轵关十分重要,必须严防死守,就加意重新修固,增兵添将,自己还镇河阳。拜任司空。

古文:齐受禅,乐进玺绶。进封河东郡王,迁司徒。

现代文:北齐接受禅让建国时,潘乐进献玺绶,进封为河东郡王,迁升为司徒。

古文:周文东至崤、陕,遣其行台侯莫陈崇自齐子岭趣轵关,仪同杨檦从鼓钟道出建州,陷孤公戍。

现代文:周文发兵东侵至崤、陕,派遣他的行台侯莫陈崇由齐子岭直逼帜关,又派仪同杨树从鼓钟道出击建州,攻下了孤公戍。

古文:诏乐总大众御之。

现代文:朝廷诏命潘乐统领大军抵御。

古文:乐昼夜兼行,至长子,遣仪同韩永兴从建州西趣崇,崇遂遁。

现代文:潘乐昼夜兼程,行至长子,分派仪同韩永兴从建州西进攻侯莫陈崇,侯莫陈崇引军而逃。

古文:又为南道大都督,讨侯景。

现代文:潘乐又拜任南道大都督,讨伐侯景。

古文:乐发石鳖,南度百余里,至梁泾州。

现代文:他发兵于石鳌,南下百余里,直达梁的泾州。

古文:泾州旧在石梁,侯景改为怀州,乐获其地,仍立泾州,又克安州。

现代文:泾州州治原在石梁,侯景改为怀州,潘乐攻下其地,仍恢复州治在泾州。

古文:除瀛州刺史,仍略淮、汉。

现代文:又攻下安州。拜任瀛州刺史,继续带兵经略淮、漠一带。

古文:天保六年,薨于悬瓠。

现代文:天保六年,在悬瓠去世。

古文:赠假黄钺,太师、大司马、尚书令。

现代文:朝廷赠予假黄敛,太师、大司马、尚书。

古文:子子晃嗣。

现代文:其子潘子晃嗣爵。

古文:诸将子弟,率多骄纵,子晃沉密谨悫,以清净自居。

现代文:当时诸将子弟,大多骄纵不法,而潘子晃则沉静谨慎,清静自守。

古文:尚公主,拜驸马都尉。

现代文:娶公主为妻,拜任驸马都尉。

古文:武平末,为幽州道行台右仆射、幽州刺史。

现代文:武平末年,任幽州道行台右仆射、幽州刺史。

古文:周师将入邺,子晃率突骑数万赴援。至博陵,知邺城不守,诣冀州降。

现代文:北周大军将攻入邺都了,荡王昱率领数万突骑兵驰援,进抵坛堕,知墓困已失守,便到冀业请降。

古文:周授上开府。

现代文:韭周授予他上开府。

古文:隋大业初卒。

现代文:鹰大业初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