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古文:武成世祖武成皇帝,讳湛,神武皇帝第九子,孝昭皇帝之母弟也。

现代文:世祖武成皇帝名叫高湛,是神武皇帝的第九个儿子,孝昭皇帝的同母弟弟。

古文:仪表瑰杰,神武尤所钟爱。神武方招怀荒远,乃为帝聘蠕蠕太子庵罗辰女,号 邻和公主 。

现代文:仪表俊美奇伟,神武特别爱他,神武正招抚边远地方,就为武成帝同蠕蠕太子庵罗辰的女儿订婚,号称 邻和公主 。

古文:帝时年八岁,冠服端严,神情闲远,华戎叹异。

现代文:武成帝当时八岁,衣帽端正庄重,神情闲静深远,华夏和戎族的人都很惊叹。

古文:元象中,封长广郡公。

现代文:元象年间,封为长广郡公。

古文:天保初,进爵为王,拜尚书令,寻兼司徒,迁太尉。

现代文:天保初年,进升爵位为王,授任尚书令,不久兼任司徒,升迁为太尉。

古文:乾明初,杨愔等密相疏忌,以帝为大司马,领并州刺史。

现代文:干明初年,杨情等人暗地裹疏远猜忌,任命武成帝为大司马,兼任并州刺史。

古文:帝既与孝昭谋诛诸执政,迁太傅、录尚书事、领京畿大都督。

现代文:武成帝就和孝昭帝密谋杀掉各执掌国政的人,升任太傅、录尚书事、兼任京畿大都督。

古文:皇建初,进位右丞相。

现代文:皇建初年,进升职位为右丞相。

古文:孝昭幸晋阳,帝以懿亲居守邺,政事咸见委托。

现代文:孝昭帝到晋阳,武成帝以至亲的身份镇守邺城,政事都委托给他。

古文:二年,孝昭崩,遗诏征帝入统大位。

现代文:皇建二年,孝昭帝崩逝,遣诏征召武成帝继承帝位。

古文:及晋阳宫,发丧于崇德殿。

现代文:到了晋阳的宫中,在崇德殿公布孝昭帝的死讯。

古文:皇太后令所司宣遗诏,左丞相斛律金率百僚敦劝,三奏,乃许之。

现代文:皇太后命令主管官员宣读遣诏,左丞相斛律金率领百官敦促劝进,三次上奏。才答应了。

古文:大宁元年冬十一月癸丑,皇帝即位于南宫,大赦,改皇建二年为大宁。

现代文:大宁元年冬十一月癸丑,皇帝在南宫登帝位,大赦,改换年号皇建二年为大宁。

古文:乙卯,以司徒、平秦王归彦为太傅,以尚书右仆射、赵郡王睿为尚书令,以太尉尉粲为太保,以尚书令段韶为大司马,以丰州刺史娄睿为司空,以太傅、平阳王淹为太宰,以太保、彭城王浟为太师、录尚书事,以冀州刺史、博陵王济为太尉,以中书监、任城王潜为尚书左仆射,以并州刺史斛律光为右仆射,封孝昭皇帝太子百年为乐陵郡王。

现代文:乙卯,任命司徒、平秦王高归彦为太傅,任命尚书右仆射、趟郡王高散为尚书令,任命太尉尉粲为太保,任命尚书令段韶为大司马,任命丰州刺史娄散为司空,任命太傅、平阳王高淹为太宰,任命太保、彭城王高澈为太师、绿尚书事,任命冀州刺史、博陵王高济为太尉,任命中书监、任城王高潸为尚书左仆射,任命并州刺史斛律光为右仆射,封孝昭皇帝的太子高百年为乐陵郡王。

古文:庚申,诏大使巡行天下,求政善恶,问人疾苦,擢进贤良。

现代文:庚申,下韶书大使出行巡察天下,征求政事的好坏,访问人民的疾苦,提拔进荐有才德的人。

古文:是岁,周武帝保定元年。

现代文:这一年,是厘亘适堡室元年。

古文:河清元年春正月乙亥,车驾至自晋阳。

现代文:河清元年春正月乙亥,武成帝从晋阳到达京城。

古文:辛巳,祀南郊。

现代文:辛巳,在南郊祭祀。

古文:壬午,享太庙。

现代文:壬午,供奉太庙。

古文:丙戌,立妃胡氏为皇后,子纬为皇太子。

现代文:丙戌,立妃子胡氏为皇后,儿子高纬为皇太子。

古文:大赦,内外百官普加泛级,诸为父后者赐爵一级。

现代文:大赦天下,朝廷内外百官普遍加级,各作为父亲的继承人的赐给爵位一级。

古文:己亥,以前定州刺史、冯翊王润为尚书左仆射。

现代文:己亥,任命前定州刺史、冯翊王高润为尚书左仆射。

古文:诏断屠杀以顺春令。

现代文:下韶书禁止屠杀牲畜以顺应春天的时令。

古文:二月丁未,以太宰、平阳王淹为青州刺史、太傅、领司徒,以领军大将军、宗师、平秦王归彦为太宰、冀州刺史。

现代文:二月丁未,任命太宰、平阳王高淹为青州刺史、太傅、兼任司徒,任命领军大将军、宗师、平秦王高归彦为太宰、冀州刺史。

古文:乙卯,以兼尚书令、任城王湝为司徒。

现代文:乙卯,任命兼任尚书令、任城王高浩为司徒。

古文:诏散骑常侍崔瞻聘于陈。

现代文:下诏书令散骑常侍崔瞻到陈国访问。

古文:夏四月辛丑,皇太后娄氏崩。

现代文:夏四月辛丑,皇太后娄氏崩逝。

古文:乙巳,青州刺史上言,今月庚寅河、济清。

现代文:乙巳,青州刺史上书说,当月庚寅黄河、济水变清。

古文:以河、济清,改大宁二年为河清,降罪人各有差。

现代文:因黄河、济水变清,改换年号大宁二年为河清,减轻罪犯刑罚各有差别。

古文:五月甲申,祔葬武明皇后于义平陵。

现代文:五月甲申,将武明皇后合葬在义平陵。

古文:己丑,以尚书右仆射斛律光为尚书令。

现代文:己丑,任命尚书右仆射斛律光为尚书令。

古文:秋七月,太宰、冀州刺史、平秦王归彦据州反,诏大司马段韶、司空娄睿讨擒之。

现代文:秋七月,太宰、冀州刺史、平秦王高归彦占据本州反叛,下韶书令大司马段韶、司空娄敷讨伐活捉他们。

古文:乙未,斩归彦并其三子及党与二十人于都市。

现代文:乙未,在都城的集市上斩了高归彦同他的三个儿子以及党羽二十人。

古文:丁酉,以大司马段韶为太傅,以司空娄睿为司徒,以太傅、平阳王淹为太宰,以尚书令斛律光为司空,以太子太傅、赵郡王睿为尚书令,中书监、河间王孝琬为尚书左仆射。

现代文:丁酉,任命大司马段韶为太傅,任命司空娄敷为司徒,任命太傅、平阳王高淹为太宰,任命尚书令斛律光为司空,任命太子太傅、赵郡王高敷为尚书令,中书监、河间王高孝琬为尚书左仆射。

古文:癸亥,行幸晋阳。

现代文:癸亥,出行到晋阳。

古文:陈人来聘。

现代文:陈国人前来访问。

古文:冬十一月丁丑,诏兼散骑常侍封孝琰使于陈。

现代文:冬十一月丁丑,下韶书兼任散骑常侍挝耋壁出使速国。

古文:十二月丙辰,车驾至自晋阳。

现代文:十二月丙辰,逮尘适从置匮到达京城。

古文:是岁,杀太原王绍德。

现代文:遣一年,杀了塞厘王矗超壁。

古文:二年春正月乙亥,帝诏临朝堂策试秀才。

现代文:河清二年春正月乙亥,武成帝下韶书到朝堂对秀才进行考试。

古文:以太子少傅魏收为兼尚书右仆射。

现代文:任命太子少傅魏收为兼尚书右仆射。

古文:己卯,兼右仆射魏收以阿纵除名。

现代文:己卯,兼右仆射魏收因包庇纵容而被除名。

古文:丁丑,以武明皇后配祭北郊。

现代文:丁丑,在北郊祭祀以武明皇后配祭。

古文:辛卯,帝临都亭录见囚,降在京罪人各有差。

现代文:辛卯,武成帝到都亭审查被囚禁犯人的罪状,减轻在京罪犯的刑罚各有差别。

古文:三月乙丑,诏司空斛律光督五营军士筑戍于轵关。

现代文:三月乙丑,下韶令司空斛律光督管五营的士兵在轵关修筑城堡。

古文:壬申,室韦国遣使朝贡。

现代文:壬申,室韦国派遣使者朝见进贡。

古文:丙戌,以兼尚书右仆射赵彦深为左仆射。

现代文:丙戌,任命兼尚书右仆射赵彦深为左仆射。

古文:夏四月,并、汾、晋、东雍、南汾五州虫旱伤稼,遣使赈恤。

现代文:夏四月,并、汾、晋、束雍、南汾五州虫灾旱灾损害庄稼,派遣使者救济。

古文:戊午,陈人来聘。

现代文:戊午,陈国人前来访问。

古文:五月壬午,诏以城南双堂闰位之苑,乃造大总持寺。

现代文:五月壬午,下韶书在城南双堂闰位上的园苑,环绕着建造大总持寺。

古文:六月乙巳,齐州言济、河水口见八龙升天。

现代文:六月乙巳,齐州说在济水、黄河的汇合口看到八条龙升上天。

古文:乙卯,诏兼散骑常侍崔子武使于陈。

现代文:乙卯,下韶书兼散骑常侍崔子武出使陈国。

古文:庚申,司州牧、河南王孝瑜薨。

现代文:庚申,司州牧、河南王高孝瑜薨。

古文:秋八月辛丑,诏以三台宫为大兴圣寺。

现代文:秋八月辛丑,下诏书将三台宫改为大兴圣寺。

古文:冬十二月癸巳,陈人来聘。

现代文:冬十二月癸巳,陈国人前来访问。

古文:己酉,周将杨忠帅突厥阿史那木汗等二十余万人自恒州分为三道,杀掠吏人。

现代文:己酉,周围将领杨忠率领突厥阿史那木汗等二十多万人从恒州分为三路,杀害掳掠官吏百姓。

古文:是时,大雨雪连月,南北千余里平地数尺,霜昼下,雨血于太原。

现代文:遣时,一连几个月下大雪,由南到北一千多里平地几尺厚的雪,白天降霜,在太原下血雨。

古文:戊午,帝至晋阳。

现代文:戊午,武成帝到晋阳。

古文:己未,周军逼并州,又遣大将军达奚武帅众数万至东雍及晋州,与突厥相应。

现代文:己未,周国军队进逼并州,又派遣大将军达奚武率领几万军队到束雍以及晋州,和突厥相呼应。

古文:是岁,室韦、库莫奚、靺羯、契丹并遣使朝贡。

现代文:这一年,室韦、库莫奚、棘羯、契丹都派遣使者朝见进贡。

古文:三年春正月庚申朔,周军至城下而陈,战于城西。

现代文:河清三年春正月庚申初一,周国军队在城下摆开阵势,在城西面交战。

古文:周军及突厥大败,人畜死者相枕,数百里不绝。

现代文:周国军队和突厥被打得大败,死去的人和牲畜相互堆积,几百里不间断。

古文:诏平原王段韶追出塞而还。

现代文:下韶书平原王段韶追出边塞然后返回。

古文:三月辛酉,以律令班下,大赦。

现代文:三月辛酉,将法令颁布下来,大赦天下。

古文:己巳,盗杀太师、彭城王浟。

现代文:己巳,盗贼杀了太师、彭城王高澈。

古文:庚辰,以司空斛律光为司徒,以侍中、武兴王普为尚书左仆射。

现代文:庚辰,任命司空斛律光为司徒,任命侍中、武兴王高普为尚书左仆射。

古文:甲申,以尚书令、冯翊王润为司空。

现代文:甲申,任命尚书令、冯翊王高润为司空。

古文:夏四月辛卯,诏兼散骑常侍皇甫亮使于陈。

现代文:夏四月辛卯,下诏书兼散骑常侍皇甫亮出使陈国。

古文:五月甲子,帝至自晋阳。

现代文:五月甲子,武成帝从晋阳到京城。

古文:壬午,以尚书令、赵郡王睿为录尚书事,以前司徒娄睿为太尉。

现代文:壬午,任命尚书令、赵郡王高教为录尚书事,任命前司徒娄数为太尉。

古文:甲申,以太傅段韶为太师。

现代文:甲申,任命太傅段韶为太师。

古文:丁亥,以太尉、任城王湝为大将军。

现代文:丁亥,任命太尉、任城王高浩为大将军。

古文:壬辰,行幸晋阳。

现代文:壬辰,出行到晋阳。

古文:六月庚子,大雨昼夜不息,至甲辰乃止。

现代文:六月庚子,大雨日夜不停,到甲辰才停下来。

古文:是月,晋阳讹言有鬼兵,百姓竞击铜铁以捍之。

现代文:遣一月,晋阳传言有鬼兵,老百姓争着敲打铜铁器来防护。

古文:杀乐陵王百年。

现代文:杀掉乐陵王高百年。

古文:归宇文媪于周。

现代文:把宇文氏老妇人归还给周国。

古文:秋九月乙丑,封皇子绰为南阳王,俨为东平王。

现代文:秋九月乙丑,封皇子高绰为南阳王,高俨为柬平王。

古文:是月,归阎媪于周。

现代文:这一月,将阎氏老妇人归还给周国。

古文:陈人来聘。

现代文:陈国人前来访问。

古文:突厥寇幽州,入长城,虏掠而还。

现代文:突厥侵犯幽州,进入长城,掳掠后返回。

古文:闰月乙未,诏遣十二使巡行水潦州,免其租调。

现代文:闰月乙未,下诏书派遣十二个使者出行巡察遭水灾的州,免除这些地方的租税赋役。

古文:乙巳,突厥寇幽州。

现代文:乙巳,突厥侵犯幽州。

古文:周军三道并出,使其将尉迟迥寇洛阳,杨檦入轵关,权景宣趣悬瓠。

现代文:周国军队三路一起出动,派遣他们的将领尉迟迥侵犯洛阳,杨树进入轫关,权景宣奔赴悬瓠。

古文:冬十一月甲午,迥等围洛阳。

现代文:冬十一月甲午,尉迟迥等围攻洛阳。

古文:戊戌,诏兼散骑常侍刘逖使于陈。

现代文:戊戌,下韶书兼散骑常侍刘逖出使陈国。

古文:甲辰,太尉娄睿大破周军于轵关,擒杨檦。

现代文:甲辰,太尉娄数在轵关把周国军队打得大败,活捉了杨尉。

古文:十二月乙卯,豫州刺史王士良以城降周将权景宣。

现代文:十二月乙卯,豫州刺史王士良献城向周国将领权景宣投降。

古文:丁巳,帝自晋阳南讨。

现代文:丁巳,武成帝从晋阳向南征讨。

古文:己未,太宰、平阳王淹薨。

现代文:己未,太宰、平阳王高淹薨。

古文:壬戌,太师段韶大破尉迟迥等,解洛阳围。

现代文:壬戌,太师段韶把尉迟迥等人打得大败,解除了洛阳之围。

古文:丁卯,帝至洛阳,免洛州经周军处一年租赋,赦州城内死罪已下囚。

现代文:丁卯,武成帝到洛阳,免除洛州有周国军队经过的地方一年的租税赋役,赦免本州城内死罪以下的囚犯。

古文:己巳,以太师段韶为太宰,以司徒斛律光为太尉,并州刺史兰陵王长恭为尚书令。

现代文:己巳,任命太师段韶为太宰,任命司徒斛律光为太尉,并州刺史、兰陵王高长恭为尚书令。

古文:壬申,帝至武牢,经滑台,次于黎阳,所经减降罪人。

现代文:壬申,武成帝到武牢,经过滑台,驻扎在黎阳,在经过的地方减轻罪犯的刑罚。

古文:丙子,车驾至自洛阳。

现代文:丙子,皇帝从洛阳到达京城。

古文:是岁,高丽、靺羯、新罗并遣使朝贡。

现代文:遣一年,高丽、秣羯、新罗都派遣使者朝见进贡。

古文:山东大水,饥死者不可胜计,诏发赈给,事竟不行。

现代文:山东发大水,饿死的人多得数不清。下诏书开仓救济,事情竟然行不通。

古文:四年春正月癸卯,以大将军、任城王湝为大司马。

现代文:河清四年春正月癸卯,任命大将军、任城王高浩为大司马。

古文:辛未,幸晋阳。

现代文:辛未,武成帝到晋阳。

古文:二月甲寅,诏以新罗国王金真兴为使持节、东夷校尉、乐浪郡公、新罗王。

现代文:二月甲寅,下诏书任命新罗国王金真兴为使持节、束夷校尉、乐浪郡公、新罗王。

古文:壬申,以年谷不登,禁酤酒。

现代文:壬申,因粮食歉收,禁止买卖酒。

古文:己卯,诏减百官食禀各有差。

现代文:己卯,下诏书减少百官俸粮各有差别。

古文:三月戊子,诏给西兖、梁、沧、赵州,司州之东郡、阳平、清河、武都,冀州之长乐、渤海遭水潦之处贫下户粟,各有差。

现代文:三月戊子,下韶书给西兖、梁、沧、赵州,司州的束郡、阳平、清河、武都,冀州的长乐、渤海遭受水灾的地方贫困户粟米,各有差异。

古文:家别斗升而已,又多不付。

现代文:各家的区别衹是斗升罢了,又有很多没有付给。

古文:是月,彗星见;有物陨于殿庭,如赤漆鼓带小铃;殿上石自起,两两相对。

现代文:这一月,彗星出现;有东西落到宫殿的庭院裹,像带着小铃涂上红漆的鼓;宫殿上的石头自己拱起来,两两相对。

古文:又有神见于后园万寿堂前山穴中,其体壮大,不辩其面,两齿绝白,长出于唇,帝直宿嫔御已下七百人咸见焉。

现代文:又有神出现在后园万寿堂前的山洞裹,他的身体健壮硕大,看不见他的面目,两颗牙齿十分洁白,从嘴唇裹伸出,武成帝值宿的嫔妃和宫女以下七百人都看见了。

古文:帝又梦之。

现代文:武成帝又梦见了他。

古文:夏四月戊午,大将军、东安王娄睿坐事免。

现代文:夏四月戊午,大将军、东安王娄散因犯罪被免职。

古文:乙亥,陈人来聘。

现代文:乙亥,陈国人前来访问。

古文:太史奏天文有变,其占当有易王。

现代文:太史上奏天象有变化,经占卜是要改换帝王。

古文:丙子,乃使太宰段韶兼太尉,持节奉皇帝玺绶传位于皇太子,大赦,改元为天统元年,百官进级降罪各有差。

现代文:丙子,就派遣太宰段韶兼太尉,带着符节捧着皇帝的印玺将帝位传给皇太子,大赦天下,改换年号为天统元年,百官进升职级减轻罪罚各有差别。

古文:又诏皇太子妃斛律氏为皇后。

现代文:又下韶书封皇太子妃斛律氏为皇后。

古文:于是群公上尊号为太上皇帝,军国大事咸以奏闻。

现代文:于是各王公给武成帝奉上尊号为太上皇帝,军队和国家的重大事情全都要呈奏。

古文:始将传政,使内参乘子尚乘驿送诏书于邺。

现代文:开始将要传告政事,派遣内参乘子尚乘着驿车把诏书送到邺城。

古文:子尚出晋阳城,见人骑随后,忽失之,尚未至邺而其言已布矣。

现代文:乘子尚出了晋阳城,看见有人骑着马跟在后面,忽然不见了,他还没到邺城而他传告的话已经传遍了。

古文:天统四年十二月辛未,太上皇帝崩于邺宫乾寿堂,时年三十二,谥曰武成皇帝,庙号世祖。

现代文:天统四年十二月辛未,太上皇帝在邺城宫中干画堂崩逝,当时三十二岁,谧号称武成皇帝,庙号世担。

古文:五年二月甲申,葬于永平陵。

现代文:丢铲五年二月甲申,下葬在永平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