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二

古文:范字世仪,温和有器识。

现代文:萧范字世仪,性情温和而且有器度,有见识。

古文:爲卫尉卿,每夜自巡警,武帝嘉其劳苦。

现代文:他担任卫尉卿,每夜亲自巡逻警卫。梁武帝对他的劳苦给予嘉奖。

古文:出爲益州刺史。行至荆州而忠烈王薨,因停自解。

现代文:后来出任益州刺史,行至荆州而父亲忠烈王去世,他因而停止前进自请解职。

古文:武帝不许,诏权监荆州。

现代文:武帝不准,下诏让他暂时监管荆州。

古文:及湘东王至,范依旧述职,遣弟湘潭侯退随丧而下。

现代文:湘东王到荆州后,萧范依然到益州任职,他让弟弟湘潭侯萧退送葬而东下。

古文:大同元年,以开通剑道,克复华阳增封。

现代文:大同元年,因为开通了剑道,收复了华阳而加封爵。

古文:寻征爲领军将军、侍中。

现代文:不久任领军、侍中。

古文:范虽无学术,而以筹略自命。

现代文:萧范虽然没有学业专长,但以能筹划谋略而自诩。

古文:爱奇翫古,招集文才,率意题章,亦时有奇致。

现代文:他喜爱珍奇古玩,招集有才能的文士,自己也随其心意而题写各种文字,文中也时常表现出新奇的情致。

古文:尝得旧琵琶,题云 齐竟陵世子 。

现代文:他曾得到旧琵琶,上面题有 齐竟陵世子 的字样。

古文:范嗟人往物存,揽笔爲咏,以示湘东王,王吟咏其辞,作琵琶赋和之。

现代文:萧范感叹人去物存,提笔写诗以咏其事,并送给湘东王看,湘东王读了他的诗后,写了《琵琶赋》相和。

古文:后爲都督、雍州刺史。

现代文:后来萧范任都督、雍州刺史。

古文:范作牧莅人,甚得时誉,抚循将士,尽获欢心。

现代文:萧范治理地方,在当时很得称誉。他体恤并常看望将士,很获将士们的欢心。

古文:于是养士马,修城郭,聚军粮于私邸。

现代文:于是他招兵士,养战马,修城墙,在私人住宅中存军粮。

古文:时庐陵王爲荆州,既是都督府,又素不相能,乃啓称范谋乱。

现代文:当时庐陵王为荆州刺史,任都督府,与萧范一向不和睦,所以就上奏朝廷说萧范要谋反作乱。

古文:范亦驰啓自理,武帝恕焉。时论者犹谓范欲爲贼。

现代文:萧范也启奏朝廷,自我辩护,梁武帝宽恕了他,但当时议论者也认为萧范想要反叛。

**古文:又童谣云: 莫匆匆,且宽公,谁当作天子,草覆车边已。 **

现代文:又有童谣说: 莫匆匆,且宽公,谁当作天子,草覆车边已。

古文:时武帝年高,诸王莫肯相服。

现代文:当时梁武帝年事已高,诸王都互不服气。

古文:简文虽居储贰,亦不自安,而与司空邵陵王纶特相疑阻。

现代文:简文帝当时虽然已是皇太子,但也还是不安心,他对司空邵陵王萧纶特别有戒心,相互怀疑。

古文:纶时爲丹阳尹,威震都下。

现代文:萧纶当时为丹阳尹,威震京都一带。

古文:简文乃选精兵以卫宫内。

现代文:简文帝便挑选精兵来守卫皇宫。

古文:兄弟相贰,声闻四方。

现代文:兄弟不同心,名声为四方所知。

古文:范以名应谣言而求爲公,未几,加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萧范因自己的名字和童谣所说的相应便请求获取公道对待。不久,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范心密喜,以爲谣验,武帝若崩,诸王必乱,范既得衆,又有重名,谓可因机以定天下。

现代文:萧范心中暗自高兴,以为童谣有了应验,梁武帝如果去世,诸王一定会发生内乱,萧范既得到众人拥戴,又有很大的名声,就可趁机会来安定天下。

古文:乃更收士衆,希望非常。

现代文:他就再招收士人民众,盼望着非常事件发生。

古文:太清元年,大举北侵。

现代文:太清元年,梁大举进攻北方。

古文:初谋元帅,帝欲用范。

现代文:起初在商议让谁当元帅时,武帝想用萧范。

古文:时朱异取急外还,闻之遽入曰: 嗣王雄豪盖世,得人死力,然所至残暴非常,非吊人之材。

现代文:当时朱异刚从外面回来,听说后急忙入宫说: 鄱阳王萧范是盖世英雄,很得人心,然而他所到之处残暴异常,不是吊民伐罪的人才。

**古文:昔陛下登北顾亭以望,谓江右有反气,骨肉爲戎首。今日之事,尤宜详择。 **

现代文:过去陛下曾登北顾亭观望,说江东有反气,会在骨肉中挑起战争,现在这件事,尤其应当仔细地考虑、选择。

**古文:帝默然曰: 会理何如? 对曰: 陛下得之,臣无恨矣。 **

现代文:皇上默然说: 会理怎么样? 朱异回答说: 陛下得到人才,我没什么遗憾了。

古文:会理懦而无谋,所乘襻舆施版屋,冠以牛皮。

现代文:但会理懦弱而无计谋,他所乘的轿子用板造得像房子一样,顶上蒙着牛皮。

古文:帝闻不悦,行至宿预,贞阳侯明请行,又以明代之,而以范爲征北大将军,总督汉北征讨诸军事,寻迁南豫州刺史。

现代文:皇帝听说后很不高兴,军队行进到宿预,贞阳侯萧渊明请求出征,皇帝又让萧渊明代替了会理,而让萧范担任征北大将军,总督汉北征讨诸军事,不久改为南豫州刺史。

古文:侯景败于涡阳,退保寿阳,乃改范爲合州刺史,镇合肥。

现代文:侯景在涡阳战败,退兵守卫寿阳,于是改命萧范为合州刺史,镇守合肥。

古文:时景不臣迹露,范屡啓言之,朱异每抑而不奏。

现代文:当时侯景想要反叛的心迹暴露出来,萧范多次上书报告这件事,可是朱异每次都将此事压住不上奏。

古文:及景围都,范遣世子嗣与裴之高等入援。迁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后来侯景包围了都城,萧范派世子萧嗣与裴之高等入京救援,升迁为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台城不守,范乃弃合肥,出守东关,请兵于魏,遣二子爲质。

现代文:台城陷没之后,萧范就放弃合肥城,出守东关,向魏求救兵,并让两个儿子做人质。

古文:魏人据合肥,竟不助范。范进退无计,乃泝流西上,军于枞阳,遣信告寻阳王大心。大心要还九江,欲共兵西上。

现代文:魏军占据了合肥却并不援助萧范,萧范进退两难,无法可想,只好沿河西去,驻军于枞阳,派人送信给寻阳王萧大心,萧大心打算回到九江,与萧范合兵西上。

古文:范得书大喜,乃引军至盆城,以晋熙爲晋州。

现代文:萧范得到信十分高兴,就领兵到盆城,将晋熙改称为晋州,派儿子萧嗣任刺史。

古文:遣子嗣爲刺史,江州郡县,辄更改易。于是寻阳政令所行,唯存一郡,又疑畏范,市籴不通。

现代文:江州的郡县,名称多有更改。于是寻阳王的政令实行范围只剩有一个郡,大心又很害怕和怀疑萧范,而且当时连米也买不到。

古文:范乃复遣其弟观甯侯永将兵通南川,助庄铁。

现代文:萧范又派他弟弟观宁侯萧永带兵打通南川,援助庄铁。

古文:时二镇相猜,无复图贼之志。

现代文:当时两镇相互猜疑,再没有抵抗反叛贼人的志向。

古文:范数万之衆,皆无复食,人多饿死。

现代文:萧范的数万士兵都没有饭吃,很多人都饿死了。

古文:范竟发背而薨。

现代文:萧范最终因发背疽而死。

古文:衆秘不发丧,奉弟南安侯恬爲主,有衆数千。

现代文:众人秘不发丧,拥戴他的弟弟南安侯萧恬为主帅,拥有几千人马。

古文:范将侯瑱袭庄铁于豫章,杀之,尽并其军。

现代文:萧范的将领侯王真在豫章袭击了庄铁,将庄铁杀了,并吞了他的军队。

古文:乃迎丧往郡,于松门遇风,柩沈于水,鈎求得之。

现代文:这时才到郡为萧范发丧,但在松门遇风,萧范的灵柩沉入水中,又用钩子从水中钩了上来。

古文:及于庆之逼豫章,侯瑱以范子十六人降贼,贼尽于石头坑杀之。

现代文:后来于庆之逼近豫章,侯王真为投降于庆之而献出了萧范的儿子十六人,他们都被于庆之活埋在石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