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古文:晋武帝采汉魏之制,置贵嫔、夫人、贵人,是爲三夫人,位视三公;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是爲九嫔,位视九卿;其馀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

现代文:六宫的名位称号,以往历史上各代都不同。晋武帝采用汉魏时候的建制,设置了贵嫔、夫人、贵人,这称为三夫人,职位相当于三公;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这称为九嫔,职位相当于九卿;另外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位相当于千石以下。

古文:宋武帝省二才人,其馀仍用晋制。

现代文:宋武帝省去了二才人,其余仍用晋朝建制。

古文:案贵嫔,魏文帝所制。

现代文:案贵嫔,是魏文帝设置的。

古文:夫人,魏武初建魏国所制。

现代文:夫人,是魏武帝初建魏国时设置的。

古文:贵人,汉光武所制。

现代文:贵人,是汉光武帝设置的。

古文:淑妃,魏明帝所制。

现代文:淑妃,是魏明帝设置的。

古文:淑媛,魏文帝所制。

现代文:淑媛,是魏文帝设置的。

古文:淑仪、修华,晋武帝所制。

现代文:淑仪、修华,是晋武帝设置的。

古文:修容,魏文帝所制。

现代文:修容,是魏文帝设置的。

古文:修仪,魏明帝所制。

现代文:修仪,是魏明帝设置的。

古文:婕妤、容华,前汉旧号。

现代文:婕妤、容华,是前汉的旧名号。

古文:充华,晋武帝所制。

现代文:充华,是晋武帝设置的。

古文:美人,汉光武所制。

现代文:美人,是汉光武帝设置的。

古文:及孝武孝建三年,省夫人;置贵妃,位比相国,进贵嫔比丞相,贵人比三司,以爲三夫人,又置昭仪、昭容、昭华,以代修华、修仪、修容。

现代文:到了宋孝武帝孝建三年,省去了夫人,设置了贵妃,职位相当于相国,提升贵嫔相当于丞相,贵人相当于三司,以她们为三夫人。又设置了昭仪、昭容、昭华,以代替修华、修仪、修容。

古文:又置中才人、充衣,以爲散位。

现代文:又设置了中才人、充衣,做为闲散职位。

古文:案昭仪,汉元帝所制。

现代文:案昭仪,是汉元帝的创制。

古文:昭容,孝武所制。

现代文:昭容,是孝武帝的创制。

古文:昭华,魏明帝所制。

现代文:昭华,是魏明帝的创制。

古文:中才人,晋武帝所制。

现代文:中才人,是晋武帝的创制。

古文:充衣,前汉旧制。

现代文:充衣,是前汉的旧建制。

古文:及明帝泰始二年,省淑妃、昭华、中才人、充衣,复置修华、修仪、修容、才人、良人;三年,又省贵人,置贵姬,以备三夫人之数;又置昭华,增淑容、承徽、列荣;以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爲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凡五职,亚九嫔;美人、才人、良人三职爲散役。

现代文:到了宋明帝泰始二年,省去了淑妃、昭华、中才人、充衣,重新设置了修华、修仪、修容、才人、良人。三年,又省去了贵人,设置了贵姬,以具备三夫人的数字;又设置了昭华,增加了淑容、承徽、列荣,以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共五个职位,亚于九嫔;美人、才人、良人三个职位为闲散官职。

古文:其后,帝留心后房,拟百官,备置内职焉。

现代文:在这以后,明帝留心后庭的建制,仿照朝中百官,完备地建立起内宫职位。

古文:及齐高帝建元元年,有司奏置贵嫔、夫人、贵人爲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爲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爲散职。

现代文:到了齐高帝建元元年,经过有关部门奏请设置了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为闲散职位。

古文:三年,太子宫置三内职:良娣比开国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驸马都尉。

现代文:建元三年,太子宫设置了三种内部职位:良娣相当于开国侯,保林相当于五等侯,才人相当于驸马都尉。

古文:及永明元年,有司奏贵妃、淑妃并加金章紫绶;佩于寘玉;淑妃旧拟九棘,以淑爲温恭之称,妃爲亚后之名,进同贵妃,以比三司;夫人之号,不殊蕃国;降淑媛以比九卿。

现代文:到了永明元年,有关部门奏请给贵妃、淑妃都加赐金章紫绶,佩带于阗玉;淑妃旧时仿照九卿,以淑为温恭的代称,妃为亚后的名号,升格等同贵妃,相当于三司;夫人的称号,和各藩国没有区别;对淑媛降格使它相当于九卿。

古文:七年,复置昭容,位在九嫔焉。

现代文:永明七年,重新设置昭容,其职位包括在九嫔之中。

古文:梁武拨乱反正,深鉴奢逸,配德早终,长秋旷位。

现代文:梁武帝拨乱反正,深以奢侈淫逸为鉴诫,德郗皇后早死,职位长年空缺。

古文:定令制贵妃、贵嫔、贵姬爲三夫人;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爲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爲五职;美人、才人、良人爲三职。

现代文:确立制度规定贵妃、贵嫔、贵姬为三夫人;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容为五职;美人、才人、良人为三职。

古文:东宫置良娣、保林爲二职。

现代文:东宫设置良娣、保林为二职。

古文:及简文、元帝出自储蕃,或迫在拘絷,或逼于寇乱;且妃并先殂,更不建椒阃。

现代文:到了简文帝、元帝由藩王而为太子登帝位,有的被拘禁限制自由,有的被匪寇乱臣逼迫;而且妃子都较早去世,不再注重内宫建制。

古文:陈武光膺天历,以朴素自居,故后宫员位,其数多阙。

现代文:陈武帝顺天承运,以朴素自持,所以后宫的员位,其数量有许多空缺。

古文:文帝天嘉之后,诏宫职备员。

现代文:文帝天嘉以后,诏令补充宫中职位。

古文:元嘉元年,降爲营阳王妃,又爲南丰王太妃。

现代文:他的设置,无改于梁朝的旧制。把它们编入条令,作为后世的法规。

古文:十六年薨。文元袁皇后讳齐嬀,陈郡阳夏人,左光禄大夫湛之庶女也。

现代文:然而文帝禀性恭谨俭朴,而嫔妃的职位并不完备。宣帝、后主,没有什么改动。现在一总汇辑,而专立了本篇列传。文元袁皇后名叫齐妫,陈郡阳夏人,是左光禄大夫袁湛的妾所生的女儿。

古文:母本卑贱,后年至六岁方见举。

现代文:她的母亲本来很卑贱,后来年龄到了六岁才被收养。

古文:后适文帝,初拜宜都王妃,生子劭、东阳献公主英娥。

现代文:后来嫁给了宋文帝,起初封为宜都王妃,生了儿子刘劭、东阳献公主英娥。

古文:上待后恩礼甚笃,袁氏贫薄,后每就上求钱帛以赡之。

现代文:皇上待皇后恩情礼节十分厚重,袁家贫穷,皇后常常向皇上求些钱帛供养他们。

古文:上性俭,所得不过五三万、五三十匹。

现代文:皇上性格俭朴,所给的不过三五万、三五十疋。

古文:后潘淑妃有宠,爱倾后宫,咸言所求无不得。

现代文:后来潘淑妃得宠,宠爱压倒后宫,都说她要什么没有得不到的。

古文:后闻之,未知信否,乃因潘求三十万钱与家,以观上意,宿昔便得。

现代文:皇后听说了,不知道是否真实,便通过潘妃替家里人要三十万钱,以观察皇上的心意,一夜就得到了。

古文:因此恚恨称疾,不复见上,遂愤恚成疾。

现代文:她因此愤恨,声称有病,不再见皇上,于是又真的愤恨成病。

古文:元嘉十七年疾笃,上执手流涕,问所欲言。

现代文:元嘉十七年病危,皇上握着她的手流着眼泪,问她还有什么话想说。

古文:后视上良久,乃引被覆面,崩于显阳殿。

现代文:皇后看了皇上很久,然后拉过被子盖上了自己的脸,死在显阳殿。

古文:上甚悼痛之,诏前永嘉太守顔延之爲哀策,文甚丽。及奏,上自益 抚存悼亡,感今怀昔 八字以致意焉。

现代文:皇上十分悲痛,诏令前永嘉太守颜延之写哀策,文辞十分华丽,皇上自己加了 抚存悼亡,感今怀昔 八个字来表达情意。

古文:有司奏諡宣皇后,诏諡曰元。

现代文:有关部门上奏谥为宣皇后,诏令谥为元。

**古文:初,后生劭,自详视之,使驰白帝: 此儿形貌异常,必破国亡家,不可举。 **

现代文:起初,皇后生了刘劭,自己仔细地看了一番,派人驰马去告诉文帝: 这个儿子形貌异常,必然会破国亡家,不可抚养。

古文:便欲杀之。

现代文:便想把他杀死。

古文:文帝狼狈至后殿户外,手掇幔禁之乃止。

现代文:文帝狼狈地跑到后殿的门外,用手拉着布幔禁止她,她才停下了。

古文:后亡后,常有小小灵应。

现代文:袁皇后死后,常常有小小的灵应。

古文:明帝所生沈美人尝以非罪见责,应赐死,从后昔所住徽音殿前度。

现代文:明帝的生母沈美人曾经无罪而受到责罚,要赐她自杀,当时从袁皇后原来所住的徽音殿前经过。

古文:此殿有五间,自后崩后常闭。

现代文:这座殿有五间,自从皇后死后常常关闭着。

**古文:美人至殿前流涕大言曰: 今日无罪就死,先后若有灵当知之。 **

现代文:沈美人到了殿前流着泪大声喊道: 现在没有罪却要被处死,皇后如果有灵,应当知道。

古文:殿户应声豁然开,职掌者遽白文帝,惊往视之,美人乃得释。

现代文:殿门应声豁然敞开,负责人立即告诉了文帝,文帝惊讶地前往观看,美人才得到了释放。

古文:大明五年,孝武乃诏追后之所生外祖亲王夫人爲豫章郡新淦平乐乡君,又诏赵、萧、臧光禄、袁敬公、平乐乡君墓,先未给茔户,各给蛮户三以供洒扫。

现代文:大明五年,孝武帝诏令追赠生养袁皇后的外祖母王夫人为豫章郡新淦平乐乡君,又诏令指示,赵、萧、臧光禄、袁敬公、平乐乡君墓,先前没有配给守墓的茔户,现在分别配给蛮人三户负责洒扫。

古文:后公湛之自有传。

现代文:袁皇后的父亲袁湛之自己另有传记。

古文:潘淑妃者,本以貌进,始未见赏。

现代文:潘淑妃,本来是由于容貌晋升上来的,开始并没有受到赏识。

古文:帝好乘羊车经诸房,淑妃每庄饰褰帷以候,并密令左右以咸水洒地。

现代文:文帝喜欢乘着羊车经过各个后宫的房门,潘淑妃常常很端庄地打扮起来撩起帷帐等候着,并且秘密地让身边的人用咸水洒地。

古文:帝每至户,羊辄舐地不去。

现代文:文帝每次到了门前,羊就一直舔地而不离开。

**古文:帝曰: 羊乃爲汝徘徊,况于人乎。 **

现代文:文帝说: 连羊也要为你徘徊,何况人呢!

古文:于此爱倾后宫。

现代文:从此以后对她的宠爱压倒后宫。

古文:孝武昭路太后讳惠男,丹阳建康人也。

现代文:孝武昭路太后名叫惠男,丹阳建康人。

古文:以色貌选入后宫,生孝武帝,拜爲淑媛。

现代文:以颜色和容貌选入后宫,生了孝武帝,封为淑媛。

古文:及年长,无宠,常随孝武出蕃。

现代文:后来年长了,不被宠爱,常常随着孝武帝外出藩国。

古文:孝武即位,有司奏奉尊号曰太后,宫曰崇宪。

现代文:孝武帝即位,有关部门奏请给她上尊号称为太后,她的宫殿名为崇惠。

古文:太后居显阳殿,上于闺房之内礼敬甚寡,有所御幸,或留止太后房内,故人间咸有丑声。

现代文:太后住在显阳殿,皇上在闺房以内的礼教很差,和嫔妃同居,有时就留住在太后的房内,所以在社会上颇有丑闻。

古文:宫掖事秘,亦莫能辨也。

现代文:然而宫掖中的事很秘密,也无法辨别清楚。

古文:孝建二年,追赠太后父兴之散骑常侍,兴之妻余杭县广昌乡君。

现代文:孝建二年,追赠太后的父亲路兴之为散骑常侍,路兴之的妻子为余杭县广昌乡君。

古文:大明四年,太后弟子抚军参军琼之上表自陈。

现代文:大明四年,太后弟弟的儿子抚军参军路琼之上表自我介绍。

古文:有司承旨,奏赠琼之父道庆给事中,琼之及弟休之、茂之并居显职。

现代文:有关部门秉承旨意,奏表赠路琼之的父亲路道庆为给事中。路琼之的弟弟休之、茂之都居显要职位。

古文:太后颇豫政事,赐与琼之等财物,家累千金,居处器服与帝子相侔。

现代文:太后常常干预政事,赐给琼之等财物。家中积聚了千金,住处器物服饰和皇帝的儿子水平相当。

古文:大明五年,太后随上巡南豫州,妃主以下并从。

现代文:大明五年,太后随皇上巡视南豫州,妃子公主以下全都随从。

古文:废帝立,号太皇太后。

现代文:废帝登基,号称太皇太后。

古文:明帝践阼,号崇宪太后。

现代文:明帝即位,号称崇宪太后。

古文:初,明帝少失所生,爲太后所摄养,抚爱甚笃。

现代文:起初,明帝年少的时候就失去了生母,为太后所代养,极为抚爱。

古文:及即位,供奉礼仪,不异旧日。

现代文:等到他即了皇位,供奉的礼仪,和过去没有两样。

古文:有司奏宜别居外宫,诏欲亲奉晨昏,尽欢闺禁,不如所奏。

现代文:有关部门上奏提出应该另外住在外宫,下诏说想要亲自每天孝敬,在闺房中尽情欢乐,和表中所上奏的不同。

古文:及闻义嘉难作,太后心幸之,延上饮酒,置毒以进。

现代文:等到听说刘义嘉事件发生,太后心里很庆幸,邀请皇上饮酒,在酒中放了毒呈给皇上。

古文:侍者引上衣,上寤,起以其卮上寿。

现代文:侍者暗中拉拉皇上的衣服,皇上领悟了,起身用那个杯子给太后祝寿。

古文:是日太后崩,秘之,丧事如礼。

现代文:当天太后去世,作了保密,丧事按正常礼仪办理。

古文:迁殡东宫,题曰崇宪宫。

现代文:迁到东宫停殡,题名崇宪宫。

古文:又诏述太后恩慈,特齐衰三月,以申追远。

现代文:又下诏追述太后的恩情慈悲,特地服较重的丧服一一一齐衰三个月,以表示追念不忘。

古文:諡曰昭皇太后,葬孝武陵东南,号曰修宁陵。

现代文:谥号为昭路太后,葬在孝武帝陵的东南,称为修宁陵。

古文:先是,晋安王子勋未平,巫者谓宜开昭太后陵,毁去梓宫以厌胜。

现代文:在此以前,晋安王刘子勋没有平定,巫师说应该开造昭太后陵,毁掉棺材以便以诅咒制胜。

古文:修复仓卒,不得如礼。

现代文:由于修复得仓促,没有能够合乎礼制。

古文:上性忌,虑将来致灾,泰始四年夏,诏有司曰: 崇宪昭太后修甯陵地,大明之世,久所考卜。

现代文:皇上性格多忌讳,担心将来会带来灾害,泰始四年夏天诏令有关部门说: 崇宪昭太后修宁陵所在的地方,大明年代,久已进行了考察占卜。

**古文:前岁遭诸蕃之难,礼从权宜,未暇营改,而茔隧之所,山原卑陋,可式遵旧典,以礼改创。 **

现代文:前年遭到了诸藩国的灾难,礼仪依从了暂时的方便,没有来得及改建,而坟茔所在地,山野低陋,可以遵照过去的典章,依照礼仪来改建。

古文:有司奏请 修甯陵玄宫补葺毁坏,权施油殿,暂出梓宫,事毕即窆 。

现代文:有关部门奏请 修宁陵的坟墓要修补毁坏的地方,用油布帐幕临时张设一个殿堂,暂时把棺材抬出来,事情做完再马上葬埋。

古文:诏可。

现代文:诏令许可了。

古文:废帝景和中,又追赠兴之侍中、金紫光禄大夫,諡曰孝侯。

现代文:废帝景和年间,又追赠路兴之为侍中、金紫光禄大夫,谥号为孝侯。

古文:道庆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諡曰敬侯。

现代文:路道庆为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孝侯。

古文:父偃别有传。

现代文:路道庆的女儿为皇后,以路休之为侍中。

古文:殷淑仪,南郡王义宣女也。

现代文:殷淑仪,是南郡王刘义宣的女儿。

古文:丽色巧笑。

现代文:容色美丽,笑靥妖娆。

古文:义宣败后,帝密取之,宠冠后宫。

现代文:刘义宣失败以后,孝武帝秘密地把她娶来,宠爱冠于后宫。

古文:假姓殷氏,左右宣泄者多死,故当时莫知所出。

现代文:借姓殷氏,身边泄密的人许多都被杀死,所以当时没有人知道她的来历。

古文:及薨,帝常思见之,遂爲通替棺,欲见辄引替睹尸,如此积日,形色不异。

现代文:她死了以后,孝武帝常常思念想见到她,于是便做了一个通屉棺,想见她就拉开棺屉看看她的尸体,就这样过了许多日子,而她的形态颜色并不改变。

古文:追赠贵妃,諡曰宣。

现代文:追赠她为贵妃,谥号为宣。

古文:及葬,给轀輬车、虎贲、班剑。

现代文:到埋葬的时候,赠给鍂车京车、武士、仪仗。

古文:銮辂九旒、黄屋左纛、前后部羽葆、鼓吹,上自于南掖门临,过丧车,悲不自胜,左右莫不掩泣。上痛爱不已,精神罔罔,颇废政事。

现代文:銮车饰有九个玉串,黄屋左边插着大旗,前后部羽葆、乐队,皇上亲自驾临南掖门,丧车经过时,十分悲哀,不能自控,身边的人无不暗暗落泪,皇上悲痛、爱怜不止,精神恍惚,严重废弃了政事。

古文:每寝,先于灵床酌奠酒饮之,既而恸哭不能自反。

现代文:每天睡觉,首先在床前斟上一杯祭奠的酒喝下,然后痛哭不能停下。

古文:又讽有司奏曰: 据春秋,仲子非鲁惠西元嫡,尚得考别宫。

现代文:他又启发有关部门上奏说: 据《春秋》记载,仲子不是鲁惠公的原配正妻,尚且得以建成独自的宫庙。

**古文:今贵妃盖天秩之崇班,理应创新。 **

现代文:现在贵妃乃是在国家官员中的高位,理应建造新庙。

古文:乃立别庙于都下。

现代文:于是便在京城为她建立了单独的庙宇。

古文:时有巫者能见鬼,说帝言贵妃可致。

现代文:当时有个巫师能见到鬼,对孝武帝说可以看到贵妃。

古文:帝大喜,令召之。

现代文:孝武帝非常高兴,就命令他召见贵妃。

古文:有少顷,果于帷中见形如平生。

现代文:过了一会,果然在帷帐中见到贵妃形态如同平时活着的时候一样。

古文:瑀兄子衍性躁动,位黄门郎,拜竟,求司徒司马;得司马,复求太子右率;拜一二日,复求侍中。

现代文:孝武帝想和她说话,却默然不作声。正要拉她的手,忽然便不见了,孝武帝越发哽咽遗憾,于是写了一篇《李夫人赋》来寄托自己的思念。

古文:旬日之间,求进无已。不得侍中,以怨詈赐死。

现代文:谢庄作了一篇哀悼的策文上奏,孝武帝躺在床上读着,翻身起来流着眼泪说: 不料当今又出现这样的奇才。 京城中纷纷传写,纸墨由此而价格变贵。

古文:明恭王皇后讳贞风,琅邪临沂人也。

现代文:有的人说,贵妃是殷琰家的人进了刘义宣的家,刘义宣失败后又进了宫中。明恭王皇后名叫贞风,琅笽临沂人。

古文:初拜淮阳王妃,明帝改封,又爲湘东王妃。

现代文:起初封为淮阳王妃,明帝改换封号,又被封为湘东王妃。

古文:生晋陵长公主伯姒、建安长公主伯媛。

现代文:生了晋陵长公主伯姒、建安长公主伯媛。

古文:明帝即位,立爲皇后。

现代文:明帝即位,立为皇后。

古文:上尝宫内大集,而裸妇人观之,以爲欢笑。

现代文:皇上曾经在宫内举办大型宴会,而让妇女裸体,进行观赏,尽情欢笑。

古文:后以扇鄣面,独无所言。

现代文:王皇后用扇子遮住脸,独自没有言语。

**古文:帝怒曰: 外舍家寒乞,今共作笑乐,何独不视。 **

现代文:明帝发怒说: 外戚家里贫寒,现在共同来作笑乐,为什么你却独独不看?

古文:后曰: 爲乐之事,其方自多;岂有姑姊妹集聚,而裸妇人形体,以此爲乐。

现代文:皇后说: 为乐的事,方式自有多种,哪有姑婆姊妹聚在一起,而让妇女裸露形体,以此为乐的?

**古文:外舍爲欢适,与此不同。 **

现代文:外戚家一起欢乐,和这不同。

古文:帝大怒,令后起。

现代文:明帝非常生气,命令皇后起来。

**古文:后兄扬州刺史景文以此事语从舅陈郡谢绰曰: 后在家爲儜弱妇人,不知今段遂能刚正如此。 **

现代文:皇后的哥哥扬州刺史王景文把这件事说给堂舅陈郡的谢绰说: 皇后在家的时候是个软弱的女子,不知道现在如此刚正。

古文:废帝即位,尊爲皇太后,宫曰弘训。

现代文:废帝即位,尊她为皇太后,她的宫殿名叫弘训宫。

古文:废帝失德,太后每加勖譬,始犹见顺,后狂慝稍甚。

现代文:废帝缺少德行,太后常常进行启发鼓励,开始还较顺从,后来狂放邪恶日渐厉害。

古文:太后尝赐帝玉柄毛扇,帝嫌毛扇不华,因此欲加酖害,令太医煮药。

现代文:太后曾赠给废帝一把玉柄的毛扇,废帝嫌毛扇不够华丽,因此想对皇后加以毒害,就命令太医煮药。

**古文:左右止之曰: 若行此事,官便作孝子,岂得出入狡狯。 **

现代文:身边的人制止他说: 如果做了这事,陛下就要充当孝子,哪里还能出去进来地嬉戏。

**古文:帝曰: 汝语大有理。 **

现代文:废帝说: 你的话很有道理。

古文:乃止。

现代文:才停止了。

古文:顺帝即位,齐高帝执权,宗室刘晃、刘绰、卜伯兴等有异志,太后颇与相关。

现代文:顺帝即位,齐高帝掌权,宗族中的刘晃、刘绰、卜伯兴等人有异图,太后与他们很有关系。

古文:顺帝禅位,太后与帝逊于东邸,因迁居丹阳宫,拜汝阴王太妃。

现代文:顺帝禅让了皇位,太后与顺帝退住到东面的府邸。由此迁入丹阳宫,封为汝阴王太妃。

古文:顺帝殂于丹阳,更立第都下。

现代文:顺帝在丹阳去世,改立府第在京城中。

古文:并生平所嗜也。

现代文:建元元年,在府中逝世,追加谥号,用宋朝的礼仪进行埋葬。

古文:高昭刘皇后讳智容,广陵人也。

现代文:皇后的父亲王僧朗,另外有传记。高昭刘皇后名叫智容,广陵人。

古文:祖玄之,父寿之,并员外郎。

现代文:祖父刘玄之,父亲刘寿之,都是员外郎。

古文:后母桓氏,梦吞玉胜生后,时有紫光满室,以告寿之。

现代文:皇后的母亲桓氏,梦见吞下了玉首饰而生下皇后,当时有紫光充满房间,就告诉了刘寿之。

**古文:寿之曰: 恨非是男。 **

现代文:刘寿之说: 遗憾的是不是个男孩。

**古文:桓笑曰: 虽女亦足兴家矣。 **

现代文:桓氏笑着说: 即使是女孩也足以兴家了。

古文:后寝卧,见有羽盖荫其上,家人试察之,常见其上掩蔼如有云气。

现代文:皇后躺着睡觉,看见有羽饰的华盖罩在她的身体上面,家里的人试着观察她,常常见到她上空飘飘然如同有一片云气。

古文:年十七,裴方明爲子求婚,酬许已定,后梦见先有迎车至,犹如常家迎法,后不肯去;次有迎至,龙旗豹尾,有异于常,后喜而从之。

现代文:她十七岁时,裴方明为儿子向她求婚,酬答许配已经说定,刘皇后梦见先有迎婚的车辆到来,如同是平常人家的迎娶方法,刘皇后不肯前去;然后又有一家迎亲的来到,龙旗豹尾,和通常的完全不同,皇后很高兴地跟着走了。

古文:既而与裴氏不成婚,竟嫔于上。

现代文:随后就与裴家没有成婚,结果嫁给了皇上。

古文:严整有轨度,造次必依礼法。

现代文:刘皇后严整而有规程和法度,行为一定要依照礼法。

古文:生太子及豫章王嶷。

现代文:生了太子和豫章王萧嶷。

古文:太子初在孕,后尝归宁,遇家奉祠,尔日阴晦失晓,举家狼狈共营祭食。

现代文:太子起初在母腹中的时候,刘皇后曾经回娘家探亲,遇到家中正在祭祀,那天天阴昏暗不明,全家忙碌地一齐准备祭品。

古文:后助炒胡麻,始复内薪,未及索火,火便自然。

现代文:刘皇后帮助炒胡麻,刚刚放进去柴草,还没有来得及找火,火便自己燃着了。

古文:宋泰豫元年殂,归葬宣帝墓侧,则泰安陵也。

现代文:宋朝的泰豫元年去世,送回故乡,埋葬在宣帝坟墓的旁边,就是泰安陵。

古文:门生王清与墓工始下锸,有白兔跳起,寻之不得。

现代文:仆役王清和挖墓的工人刚刚下锹,有一只白兔跳来,再却找不到了。

古文:及坟成,兔还栖其上。

现代文:等墓修成,白兔又回来栖息在上面。

古文:升明二年,赠竟陵公国夫人。

现代文:升明二年,赠为竟陵公国夫人。

古文:三年,赠齐国妃印绶。

现代文:三年,赠给齐国妃的印鉴。

古文:郁林王何妃讳婧英,庐江灊人,抚军将军戢女也。

现代文:齐朝建元元年,追加尊贵谥号为昭皇后。二年,赠封皇后的父亲刘寿之为金紫光禄大夫,母亲桓氏为上虞都乡君。郁林王何妃名叫婧英,庐江飅县人,是伏军将军何戢的女儿。

古文:初将纳爲南郡王妃,文惠太子嫌戢无男,门孤,不欲与昏。

现代文:起初将要嫁为南郡王妃,文惠太子嫌何戢没有儿子,门庭孤独,不想和他家结成婚姻。

古文:王俭以南郡王妃,便爲将来外戚,唯须高胄,不须强门。

现代文:王俭认为南郡王妃,便是将来的外戚,只需要是高族,不一定是强门。

古文:今何氏荫华族弱,实允外戚之义。

现代文:现在何氏门荫华贵而宗族孤弱,实在正合外戚的条件。

古文:永明三年,乃成昏。

现代文:永明三年,就成婚了。

古文:妃禀性淫乱,南郡王所与无赖人游,妃择其美者,皆与交欢。

现代文:何妃禀性淫乱,那些南郡王和他们一起游玩的无赖之辈,何妃挑选其中漂亮的,都分别和他们交欢。

古文:南郡王侍书人马澄年少色美,甚爲妃悦,常与斗腕较力,南郡王以爲欢笑。

现代文:南郡王的侍书人马澄年少貌美,很被何妃所喜欢,常常和他斗腕较力,南郡王把这当成是欢笑。

古文:澄者本剡县寒人,尝于南岸逼略人家女,爲秣陵县所录,南郡王语县散遣之。

现代文:马澄本是剡县的贫寒百姓,曾经在河的南岸逼夺民家的姑娘,被秣陵县官府拘留,南郡王告诉县里把他释放了。

古文:澄又逼求姨女爲妾,姨不与,澄诣建康令沈徽孚讼之。

现代文:马澄又逼着要娶他姨妈的女儿为妾,他姨妈不答应,马澄便到建康县令沈徽孚那里去告她。

**古文:徽孚曰: 姨女可爲妇,不可爲妾。 **

现代文:沈徽孚说: 姨妈的女儿可以为妻,不可以为妾。

**古文:澄曰: 仆父爲给事中,门户既成,姨家犹是寒贱,政可爲妾耳。 **

现代文:马澄说: 我的父亲做给事中,门户已经尊贵,而姨妈家仍然寒贱,正可以做妾的。

古文:徽孚诃而遣之。

现代文:沈徽孚大声呵斥而把他赶走了。

古文:十一年,爲皇太孙妃。

现代文:永明十一年,何氏做了皇太孙妃。

古文:又有女巫子杨瑉之,亦有美貌,妃尤爱悦之,与同寝处,如伉俪。

现代文:又有一个女巫的儿子叫杨珉之,也有美貌,何妃尤其喜爱他,和他一块同居共处,如同伉俪。

古文:及太孙即帝位,爲皇后,封后嫡母刘爲高昌县都乡君,所生母宋爲余杭广昌乡君。

现代文:等到皇太孙继承了帝位,她做了皇后,封皇后的嫡母刘氏为高昌县都乡君,生母宋氏为余杭广昌县君。

古文:后将拜,镜在床无因堕地。

现代文:皇后将要拜谢,镜子在床前没缘由地坠落在地上。

古文:其冬,与太后同日谒太庙。

现代文:那年冬天,和太后同一天去到太庙参拜。

古文:杨瑉之爲帝所幸,常居中侍。

现代文:杨珉之被皇帝所宠幸,常常住在宫中侍奉。

古文:明帝爲辅,与王晏、徐孝嗣、王广之并面请,不听。

现代文:明帝为辅政大臣,和王晏、徐孝嗣、王广之共同当面请求把他除去,废帝不听。

**古文:又令萧谌、坦之固请,皇后与帝同席坐,流涕覆面,谓坦之曰: 杨郎好年少,无罪过,何可枉杀。 **

现代文:又让萧谌、萧坦之坚持请求,皇后和废帝同席坐着,泪流满面,对萧坦之说: 杨郎是个好少年,没有罪过,怎么能够冤枉地杀死他?

**古文:坦之耳语于帝曰: 此事别有一意,不可令人闻。 **

现代文:萧坦之对废帝耳语说: 这件事另有一层意思,不能让别人知道。

古文:帝谓皇后爲阿奴,曰 阿奴暂去 。

现代文:废帝称皇后为阿奴,说: 阿奴暂且离开一会。

**古文:坦之乃曰: 外间并云杨瑉之与皇后有异情,彰闻遐迩。 **

现代文:萧坦之才说: 外面都说杨珉之与皇后有特殊隐情,远近闻名。

古文:帝不得已,乃爲敕。

现代文:废帝不得已,才下了命令。

古文:坦之驰报明帝,即令建康行刑,而果有敕原之,而瑉之已死。

现代文:萧坦之驰马报告了明帝,让建康方面马上行刑,随后果然有敕令宽大赦免,而杨珉之已经死掉。

古文:明帝即位,追尊敬皇后。

现代文:皇后不仅淫乱,而且又与废帝溺爱猥亵,所以废帝放纵她。

古文:赠父通直郎景猷爲金紫光禄大夫,母王氏平阳乡君。明帝崩,改葬,祔于兴安陵。

现代文:又迎接皇后的亲戚入宫,曾经赏赐每人一百几十万,在武帝的曜灵殿安置皇后的家属。废帝被废黜,皇后也被贬为王妃。

古文:东昏褚皇后讳令璩,河南阳翟人,太常澄之女也。

现代文:东昏褚皇后名叫令璩,河南阳翟人,是太常褚澄的女儿。

古文:建武二年,纳爲皇太子妃而无宠。

现代文:建武二年,纳为皇太子妃,却不被宠爱。

**古文:帝谓左右曰: 若得如山阴主无恨矣。 **

现代文:废帝对身边的人说: 如果得到像山阴公主那样的姑娘,就没有遗憾了。

古文:山阴主,明帝长女也,后遂与之爲乱。

现代文:山阴公主,是明帝的长女,后来便和她淫乱。

古文:明年,妃谒敬后庙。

现代文:第二年,太子妃去参拜敬后庙。

古文:东昏即位,爲皇后。

现代文:东昏即皇帝位,褚妃为皇后。

古文:帝宠潘妃,后不被遇,黄淑仪生太子诵而卒,东昏废,后及诵并爲庶人。

现代文:皇帝宠爱潘妃,皇后不被重视,黄淑仪生了太子萧诵就死了,东昏侯被废黜,皇后和萧诵都废为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