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七

古文:荀伯玉崔祖思苏侃虞悰胡谐之虞玩之刘休江祏

现代文:泰始初年,跟随刘子勋起事。等事败回到京城,靠占卜挣钱为生。

古文:齐高帝镇淮阴,伯玉爲高帝冠军刑狱参军。

现代文:齐高帝镇守淮阴,荀伯玉担任高帝的冠军刑狱参军。

**古文:高帝爲宋明帝所疑,被征爲黄门郎,深怀忧虑,见平泽有群鹤,仍命笔咏之曰: 八风舞遥翮,九野弄清音,一摧云间志,爲君苑中禽。 **

现代文:高帝为宋明帝所怀疑,被征调担任黄门郎,深怀忧虑,一次他看见水泽中有一群鹤,便命笔歌咏道: 八风舞遥翮,九野弄清音,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古文:以示伯玉深指,伯玉劝高帝遣数十骑入魏界,安置标榜。

现代文:他把诗拿给荀伯玉深入指点,荀伯玉劝高帝派遣几十个骑兵进入魏朝边界,安顿下来,打出旗号。

古文:魏果遣游骑数百履行界上,高帝以闻。

现代文:魏军果然派遣了数百名游动的骑兵在边界上巡逻,高帝把情况上报。

古文:犹惧不得留,令伯玉占。

现代文:还怕不能留下,就让荀伯玉占卜。

古文:伯玉言不成行,而帝卒复本任。

现代文:荀伯玉说不能成行,而高帝终于恢复了本来的职务。

古文:由是见亲待。

现代文:由此他很受亲待。

**古文:高帝有故吏东莞竺景秀尝以过系作部,高帝谓伯玉: 卿比看景秀不? **

现代文:高帝原来有个旧吏东莞人竺景秀曾因过错被囚禁在作部,高帝对荀伯玉说: 您近来看过竺景秀没有?

**古文:答曰: 数往候之,备加责诮,云 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 **

现代文:回答说: 多次前去看他,对他备加责斥,他说 如果允许我自新,一定要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

古文:帝善其答,即释之,卒爲忠信士。

现代文:高帝很满意他的答话,便把竺景秀放了,后来终于成为忠信之士。

古文:后随高帝还都,除奉朝请。

现代文:后来他跟随高帝回京,被任命为奉朝请。

古文:高帝使主家事。

现代文:高帝让他主持家事。

古文:武帝罢广兴还,立别宅,遣人于大宅掘树数株,伯玉不与,驰以闻。

现代文:武帝免去了广兴的职务回京,建了一座别宅,派人从大宅中去掘几棵树,荀伯玉不给,驰马报告了高帝。

古文:高帝善之。

现代文:高帝很称赞他。

古文:高帝爲南兖州,伯玉从转镇军中兵参军,带广陵令。

现代文:高帝做了南兖州刺史,荀伯玉随从转为镇军中兵参军,兼广陵令。

**古文:初,高帝在淮阴,伯玉假还广陵,梦上广陵城南楼,上有二青衣小儿语伯玉云: 草中肃,九五相追逐。 **

现代文:起初,高帝在淮阴,荀伯玉请假回到广陵,梦中登上了广陵城的南楼,上面有两个青衣小童告诉荀伯玉说: 草中肃,九五相追逐。

古文:伯玉视城下人头皆有草。

现代文:荀伯玉看城下人头都有草。

古文:泰始七年,又梦高帝乘船在广陵北渚,两腋下有翅不舒。

现代文:泰始七年,又梦见高帝乘船在广陵北面的小洲,两腋下面有翅膀而不能舒展。

**古文:伯玉问何当舒,帝曰: 却后三年。 **

现代文:荀伯玉问怎么才能舒展,高帝说: 推后三年。

古文:伯玉梦中自谓是咒师,凡六唾咒之,有六龙出,两腋下翅皆舒,还复敛。

现代文:荀伯玉在梦中自称是咒师,共六次唾咒他,有六条龙出来,两腋下的翅膀都舒展开了,又都合上。

**古文:元徽二年,而高帝破桂阳,威名大震,五年而废苍梧,谓伯玉曰: 卿梦今且效矣。 **

现代文:元徽二年,高帝攻破了桂阳,威名大震,五年而废掉了苍梧王,他对荀伯玉说: 您的梦现在就要生效了。

古文:升明初,仍爲高帝骠骑中兵参军,带济阳太守。

现代文:升明初年,他仍然担任高帝的骠骑中兵参军,兼济阳太守。

古文:霸业既建,伯玉忠勤尽心,常卫左右,加前将军,大见委信。

现代文:霸业建立以后,荀伯玉忠诚尽心,常常在身边警卫,加任他为前将军,大受信任。

古文:齐建元元年,封南丰县子,爲豫章王司空谘议,太守如故。

现代文:齐朝建元元年,被封为南丰县子,担任豫章王司空咨议,太守职务依旧。

古文:时武帝在东宫,自以年长,与高帝同创大业,朝事大小悉皆专断,多违制度。

现代文:当时武帝在东宫,自以为年长,与高帝同创大业,朝廷的事情不论大小,全部专断,有很多都违背制度。

古文:左右张景真偏见任遇,又多僭侈。

现代文:身边人张景真被他偏狭地信任,又非常奢侈。

古文:武帝拜陵还,景真白服乘画舴艋,坐胡床。

现代文:武帝拜陵回来,张景真穿着白衣服乘坐着彩绘的小舟,坐在胡床上。

古文:观者咸疑是太子,内外祗畏,莫敢有言者。

现代文:观看的人都怀疑是太子,内外都很害怕,没有人敢说话。

古文:骁骑将军陈胤叔先已陈景真及太子前后得失,伯玉因武帝拜陵之后,密啓之,上大怒。

现代文:骁骑将军陈胤叔事先已经陈述了张景真和太子前后的得失,荀伯玉趁着武帝拜陵之后,秘密启奏,皇上大怒。

古文:豫章王嶷素有宠,政以武帝长嫡,又南郡王兄弟并列,故武帝爲太子,至是有改易之意。

现代文:豫章王萧嶷平素就受到宠幸,正因为武帝是长嫡子,又南郡王兄弟并列,所以以武帝为太子,到现在有了改换的意思。

古文:武帝东还,遣文惠太子、闻喜公子良宣敕诘责,并示以景真罪状,使以太子令收景真杀之。

现代文:武帝东还,派文惠太子、闻喜公萧子良宣读敕令进行诘责,并且把张景真的罪状给他看,让他用太子的命令把张景真抓起来杀掉。

古文:胤叔因白武帝,皆言伯玉以闻。

现代文:陈胤叔于是告诉武帝,都说是荀伯玉告诉皇上的。

古文:武帝忧惧,称疾月馀日。

现代文:武帝担忧恐惧,称病一月有余。

古文:上怒不解,昼卧太阳殿,王敬则直入叩头,啓请往东宫以慰太子。

现代文:皇上的怒气不消,白天躺在太阳殿,王敬则直接进入叩头,启请前往东宫以安慰太子。

古文:高帝无言,敬则因大声宣旨往东宫,命装束。

现代文:高帝没有说话,王敬则于是大声宣读圣旨前往东宫,命令人们进行装束。

古文:又敕太官设馔,密遣人报武帝,令奉迎。

现代文:又敕令太官设下肴馔,秘密派人报告了武帝,让他奉迎。

古文:因呼左右索舆,高帝了无动意。

现代文:于是呼左右的人找好车子,高帝一点也没有行动的意思。

古文:敬则索衣以衣高帝,仍牵上舆。

现代文:王敬则找衣服让高帝穿上,便拉着他坐上车子。

古文:遂幸东宫,召诸王宴饮,因游玄圃园。

现代文:于是便去了东宫,召见诸王宴饮,接着游了玄圃园。

古文:长沙王晃捉华盖,临川王映执雉尾扇,闻喜公子良持酒枪,南郡王行酒,武帝与豫章王嶷及敬则自捧肴馔。

现代文:长沙王萧晃抓住了华盖,临川王萧映手拿着雉尾扇,闻喜公萧子良拿着酒枪,南郡王行酒,武帝与豫章王萧嶷以及王敬则自己捧着肴馔。

古文:高帝大饮,赐武帝以下酒,并大醉尽欢,日暮乃去。

现代文:高帝大饮一通,赐给武帝以下的人喝酒,都大醉尽欢,傍晚才离开。

古文:是日微敬则,则东宫殆废。

现代文:这天如果没有王敬则,则东宫差不多就要被废除了。

古文:高帝重伯玉尽心,愈见信任,使掌军国密事,权动朝右。

现代文:高帝很看重荀伯玉的尽心,越发受到信任,让他掌管军国秘密大事,权力超过了朝中大员。

古文:每暂休外,轩盖填门。

现代文:每次暂时休假,车马盈门。

古文:尝遭母忧,成服日,左率萧景先、侍中王晏共载吊之。

现代文:他曾经遭到母亲的丧事,穿上丧服的那天,左率萧景先、侍中王晏同车前往吊唁。

古文:五更便巾车,未到伯玉宅二里许,王侯朝士已盈巷,至下鼓尚未得前,司徒褚彦回、卫军王俭俱进继后方得前,又倚听事久之。

现代文:五更的时候便乘上了有车衣遮盖的巾车,离荀伯玉的宅院还有大约二里地,王侯朝士已经站满了巷子,到了打鼓结束的时候还没有走到跟前,司徒褚彦回、卫军王俭都从后方陆续走到了前面,又倚在厅堂里呆了好久。

古文:中诏遣中书舍人徐希秀断哭止客,久方得吊。

现代文:宫中下诏派中书舍人徐希秀断哭止客,过了好久才得以吊唁。

古文:比出,二人饥乏,气息惙然,切齿形于声貌。

现代文:等出来以后,二人又饥又乏,气息细弱,切齿愤恨流于外表。

**古文:明日入宫,言便云: 臣等所见二宫门及斋合方荀伯玉宅,政可设雀罗。 **

现代文:第二天入宫,便说: 我们所见的二宫门和斋门跟荀伯玉家相比,正可以张罗捕雀。

**古文:续复言: 外论云,千敕万令,不如荀公一命。 **

现代文:接着又说: 外面议论说,千敕万令,不如荀公一命。

古文:武帝深怨伯玉,高帝临崩,指伯玉以属武帝。

现代文:武帝深深怨恨荀伯玉,高帝临死的时候,指着荀伯玉嘱托给武帝。

古文:武帝即位,伯玉忧惧。

现代文:武帝即位,荀伯玉担心害怕。

古文:上闻之,以其与垣崇祖善,崇祖田业在江西,虑相扇爲乱,加意抚之,伯玉乃安。

现代文:皇上听说了,因为他和垣崇祖要好,垣崇祖的田业在江西,担心他们互相煽动作乱,加意抚慰他们,荀伯玉才安心了。

古文:永明元年,与崇祖并见诬伏诛,而胤叔爲太子左率。

现代文:永明元年他与垣崇祖一齐受到诬告而被处死,而陈胤叔为太子左率。

**古文:吕文显叹曰: 伯玉能谋太祖而不能自谋,岂非天哉。 **

现代文:吕文显慨叹说: 荀伯玉能为太祖谋划而不能自谋,难道不是天意么!

**古文:初,伯玉微时,有善相墓者谓其父曰: 君墓当出暴贵者,但不得久耳;又出失行女子。 **

现代文:起初,荀伯玉微贱的时候,有善于看墓地风水的人对他的父亲说: 您家墓地一定会出暴贵者,只是不能长久罢了;又会出失行的女子。

古文:悰性敦实,与人知识,必相存访,亲疏皆有终始,世以此称之。

现代文:荀伯玉听了说: 早晨听了道,晚上死去也可以了。 不久,荀伯玉的姐姐要嫁人,第二天应当出门,头天晚上却随着别人逃去,家里的人寻找不到。

古文:胡谐之,豫章南昌人也。

现代文:后来终于出家为尼。荀伯玉也终于败亡。胡谐之,豫章南昌人。

古文:祖廉之,书侍御史。

现代文:祖父胡廉之,书侍御史。

古文:父翼之,州辟不就。

现代文:父亲胡翼之,受到州府的聘用而没有赴任。

古文:谐之仕宋爲邵陵王左军谘议。

现代文:胡谐之在宋朝做官为邵陵王左军咨议。

古文:齐武帝爲江州,以谐之爲别驾,委以事任。

现代文:齐武帝为江州刺史,以胡谐之为别驾,委托他主管事务。

古文:建元二年,爲给事中、骁骑将军。

现代文:建元二年,担任给事中、骁骑将军。

古文:上方欲奖以贵族盛姻,以谐之家人语傒音不正,乃遣宫内四五人往谐之家教子女语。

现代文:上方打算奖赏给他贵族的婚姻,因为胡谐之家的人讲方言,语音不正,便派了宫中的四五个人往胡谐之家去教子女说话。

**古文:二年后,帝问曰: 卿家人语音已正未? **

现代文:两年后,皇帝问道: 卿家中的人语音已经纯正了吗?

**古文:谐之答曰: 宫人少,臣家人多,非唯不能得正音,遂使宫人顿成傒语。 **

现代文:胡谐之回答说: 宫人少,臣家里的人多,不但不能正音,却使宫人也变成方言。

古文:帝大笑,遍向朝臣说之。

现代文:皇帝大笑,普遍向朝臣说起这件事情。

古文:永明五年,爲左卫将军,加给事中。

现代文:永明五年,他任左卫将军,加给事中。

古文:谐之风采瑰润,善自居处,兼以旧恩见遇,朝士多与交游。

现代文:胡谐之风采美好,善于自处,兼以旧时的恩德受到优待,朝士多愿意和他交游。

古文:六年,迁都官尚书。

现代文:六年,调为都官尚书。

**古文:上欲迁谐之,尝从容谓曰: 江州有几侍中邪? **

现代文:皇上打算要提升胡谐之的时候,曾经从容地对他说: 江州有几个侍中呢?

**古文:答曰: 近世唯程道惠一人而已。 **

现代文:他回答说: 近世只有程道惠一人而已。

**古文:上曰: 当令有二。 **

现代文:皇上说: 应当让它有两个。

古文:后以语尚书令王俭,俭意更异,乃以爲太子中庶子,领左卫率。

现代文:后来他把这话告诉了尚书令王俭,王俭心里更感到诧异,便让他当了太子中庶子,兼左卫率。

古文:谐之有识具,每朝廷官缺及应迁代,密量上所用人,皆如其言。

现代文:胡谐之很有见识,每当朝廷官员出缺以及应该升迁替代,秘密估量皇上所用人选,都和他说的一样。

古文:虞悰以此称服之。

现代文:虞因此对他十分佩服。

古文:既居权要,多所徵求。

现代文:升任权要职位以后,向下面征求物品很多。

**古文:就梁州刺史范柏年求佳马,柏年患之,谓使曰: 马非狗子,那可得爲应无极之求。 **

现代文:他向梁州刺史范伯年求好马,范伯年很为难,对使者说: 马不是狗子,怎么能够满足无穷的搜求!

**古文:接使人薄,使人致恨归,谓谐之曰: 柏年云,胡谐是何傒狗,无厌之求。 **

现代文:接待使者很淡薄,使者非常怨恨地回去了,对胡谐之讲: 范伯年说,胡谐之是个什么狗东西,无厌地搜求!

古文:谐之切齿致忿。

现代文:胡谐之切齿愤恨。

古文:时王玄邈代柏年,柏年称疾推迁不时还。

现代文:当时王玄邈取代范伯年,范伯年称病推延没有及时回京。

**古文:谐之言于帝曰: 柏年恃其山川险固,聚衆欲擅一州。 **

现代文:胡谐之对皇帝说: 范伯年倚仗山川险固,聚众企图独占一州。

**古文:及柏年下,帝欲不问,谐之又言: 见兽格得而放上山。 **

现代文:等范伯年回京,皇帝打算不再过问,胡谐之又说: 见到猛兽,捉住了它却又放上山去么?

古文:于是赐死。

现代文:皇帝于是赐他自杀。

古文:十年,谐之转度支尚书,领卫尉。

现代文:永明十年,胡谐之转任度支尚书,兼卫尉。

古文:明年卒,諡肃侯。

现代文:第二年去世,谥号肃侯。

古文:柏年本梓潼人,土断属梁州华阳郡。

现代文:范伯年本来是梓潼人,土地属于梁州华阳郡。

古文:初爲州将,刘亮使出都谘事,见宋明帝。

现代文:起初担任州将,刘亮派他到京城咨询事情,见到了宋明帝。

**古文:帝言次及广州贪泉,因问柏年: 卿州复有此水不? **

现代文:明帝在说话间谈到了广州的贪泉,于是便问范伯年说: 卿的州上也有此水吗?

**古文:答曰: 梁州唯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 **

现代文:回答说: 梁州只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

**古文:又问: 卿宅在何处? **

现代文:又问他: 卿的宅院在哪里?

**古文:俭方盥,投皁荚于地曰: 卿乡俗恶,虞玩之至死烦人。 **

现代文:回答说: 臣的住处在廉让之间。 明帝感叹他善于答对,于是受到欣赏。

古文:刘休字弘明,沛郡相人也。

现代文:历任内外职务,终止于梁州刺史。刘休字弘明,沛郡相县人。

古文:初爲驸马都尉,宋明帝居藩,休爲湘东国常侍,不爲帝所知。

现代文:起初做驸马都尉,宋明帝做藩王时,刘休为湘东国常侍,不被明帝赏识。

古文:袭祖封南乡侯。

现代文:承袭祖父的爵位封为南乡侯。

古文:友人陈郡谢俨同丞相义宣反,休坐匿之,被系尚方。

现代文:他的朋友陈郡人谢俨和丞相刘义宣造反,刘休被牵连办罪,囚禁在尚方监狱。

古文:孝武崩乃得出。

现代文:孝武帝去世后,才被放出。

古文:泰始初,诸州反,休素能筮,知明帝当胜,静处不预异谋。

现代文:泰始初年,诸州反叛,刘休平时能占卜,知道明帝要获胜,于是便静处不参与异谋。

古文:休之系尚方也,尚方令吴喜爱其才,后投吴喜,爲喜辅师府录事参军。

现代文:刘休被关在尚方狱中时,尚方令吴喜很喜爱他的才能,后来他便投靠了吴喜,做吴喜辅师府的录事参军。

古文:喜进之明帝,得在左右,板桂阳王征北参军。

现代文:吴喜把他进献给明帝,得以常在左右,被任命为桂阳王征北参军。

古文:帝颇有好尚,尤嗜饮食。

现代文:明帝很有些爱好,尤其嗜好饮食。

古文:休多艺能,爰至鼎味,莫不闲解,遂见亲赏,长直殿内。

现代文:刘休有很多手艺,以至于烹调,无不熟知,于是受到亲近和欣赏,常在殿内值勤。

古文:后宫孕者,帝使筮其男女,无不如占。

现代文:后宫怀孕的妇人,明帝让他占卜是男是女,无不灵验。

**古文:帝憎妇人妒,尚书右丞劳彦远以善棋见亲,妇妒伤其面,帝曰: 我爲卿断之,何如? **

现代文:明帝憎恨妇人嫉妒,尚书右丞劳彦远因为善于下棋受到亲近,他的妇人因为嫉妒弄伤了他的脸,明帝说: 我来给你处理,怎么样?

古文:彦远率尔从旨。

现代文:劳彦远很随便地就答应了。

古文:其夕,遂赐药杀其妻。

现代文:当天晚上,明帝便赐药杀死了他的妻子。

古文:休妻王氏亦妒,帝闻之,赐休妾,敕与王氏二十杖。

现代文:刘休的妻子王氏也好嫉妒,明帝听说后,给刘休赐了一个妾,下令对王氏打二十大棍。

古文:令休于宅后开小店,使王氏亲卖皁荚扫帚,以此辱之。

现代文:命令刘休在宅后开一个小店,让王氏亲自去卖皂荚扫帚,以此来羞辱她。

古文:其见亲如此。

现代文:刘休就是这样地受到亲近。

古文:寻除员外郎,领辅国司马,中书通事舍人,带南城令。

现代文:不久任命他为员外郎,兼辅国司马,中书通事舍人,带南城令。

古文:后爲都水使者,南康相。

现代文:后来做都水使者,南康相。

古文:善谈政体,而在郡无异绩。

现代文:他善于谈论政治问题,而在郡中却没有特殊政绩。

古文:齐建元初,爲御史中丞。

现代文:齐朝建元初年,为御史中丞。

古文:顷之啓言: 宋世载祀六十,历斯任者五十有三,校其年月,不过盈岁。

现代文:很快他就上奏说: 宋朝历年六十,做过这个职务的有五十三人,计算他们在位的年月,不过一年多点。

**古文:于臣叨滥,宜请骸骨。 **

现代文:我承恩前去充数,现在想请求退休。

古文:四年,出爲豫章内史,卒。

现代文:建元四年,调任豫章内史,去世。

古文:宋末,造指南车,高帝以休有思理,使与王僧虔对共监试。

现代文:宋朝末年,造出了指南车,高帝因为刘休有思维能力,派他与王僧虔共同监督试验。

古文:又元嘉中,羊欣重王子敬正隶书,世共宗之,右军之体微轻,不复见贵。

现代文:又在元嘉时期,羊欣很重视王子敬的正隶书,世人共同崇尚,王右军的书体受到轻视,不再被看重。

古文:及休始好右军法,因此大行云。

现代文:到了刘休才爱好右军技法,因此大大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