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古文:豫章文献王豫章文献王嶷,字宣俨,太祖第二子。

现代文:豫章文献王萧嶷字宣俨,是太祖的第二个儿子。

古文:宽仁弘雅,有大成之量,太祖特钟爱焉。

现代文:宽厚高雅,有成大器的胸襟太祖非常钟爱他。

古文:起家为太学博士、长城令,入为尚书左民郎、钱唐令。

现代文:起初做太学博士、长城县令,后入朝任尚书左民郎、钱唐县令。

古文:太祖破薛索儿,改封西阳,以先爵赐为晋寿县侯。

现代文:太祖击溃薛索儿后,改封到西阳,因先爵封为晋寿县侯。

古文:除通直散骑侍郎,以偏忧去官。

现代文:授予通直散骑侍郎,因为母亲守丧离职。

古文:桂阳之役,太祖出顿新亭垒,板嶷为宁朔将军,领兵卫从。

现代文:在平定桂阳王叛乱的战役中,太祖出京驻军新亭垒,韶令萧嶷为宁朔将军,领兵相随警卫。

古文:休范率士卒攻垒南,嶷执白虎幡督战,屡摧却之。

现代文:休范领士卒进攻垒南,萧嶷拿着白虎幡督战,多次击退他。

古文:事宁,迁中书郎。

现代文:战争平定后,升中书郎。

古文:寻为安远护军、武陵内史。

现代文:不久做了安远护军、武陵内史。

古文:时沈攸之责赕,伐荆州界内诸蛮,遂及五溪,禁断鱼盐。

现代文:当时沈攸之向南方蛮族勒索钱财,讨伐荆州地区的各蛮族部落,于是影响到五溪,禁止鱼盐贩卖。

古文:群蛮怒,酉溪蛮王田头拟杀攸之使,攸之责赕千万,头拟输五百万,发气死。

现代文:这些部落大怒,酉溪蛮首领田头拟杀了沈攸之的使者,攸之索要赎罪钱千万,头拟送钱五百万,受气而死。

古文:其弟娄侯篡立,头拟子田都走入獠中。于是蛮部大乱,抄掠平民,至郡城下。

现代文:他弟弟娄侯篡位,头拟的儿子田都逃到僚中,由此蛮族大乱,劫掠百姓,直到郡城外。

古文:嶷遣队主张莫儿率将吏击破之。

现代文:萧嶷派队主张莫儿带将士击溃他们。

古文:田都自獠中请立,而娄侯惧,亦归附。

现代文:田都在僚地内请求朝廷册封他为王,娄侯惶恐,也归降。

古文:嶷诛娄侯于郡狱,命田都继其父,蛮众乃安。

现代文:萧嶷在郡狱中诛杀娄侯,命田都继承他父亲的王位,蛮民才平静下来。

**古文:入为宋顺帝车骑谘议参军、府掾,转骠骑,仍迁从事中郎。诣司徒袁粲,粲谓人曰: 后来佳器也。 **

现代文:入朝任宋顺帝车骑谘议参军、府掾,调任骠骑,又升为从事中郎拜见司徒袁粲,袁粲对人说: 他将来是要成大器的。

古文:太祖在领军府,嶷居青溪宅。

现代文:太祖在领军府时,萧嶷住在青溪宅。

古文:苍梧王夜中微行,欲掩袭宅内,嶷令左右舞刀戟于中庭,苍梧从墙间窥见,以为有备,乃去。

现代文:苍梧王在夜裹悄悄而来企图偷袭宅府,萧嶷令左右在院中跳持刀戟的武士舞,苍梧王从墙缝中看见,认为已经有戒备就离开了。

古文:太祖带南兖州,镇军府长史萧顺之在镇,忧危既切,期渡江北起兵。

现代文:太祖治理南兖州,镇军府长史萧顺之坐镇时,十分忧虑安危,计划渡水到江北起兵。

古文:嶷谏曰: 主上狂凶,人下不自保,单行道路,易以立功。外州起兵,鲜有克胜。

现代文:萧嶷劝阻说: 君王凶狂,臣下不能自保,我们单兵走在路上,易于成功,在外地起兵,很少有能取胜的。

**古文:物情疑惑,必先人受祸。今于此立计,万不可失。 **

现代文:情况不明,一定比别人先遭灾殃在这时谋划事情,万万不可失误。

**古文:苍梧王殒,太祖报嶷曰: 大事已判,汝明可早入。 **

现代文:苍梧工死,太祖给萧嶷回信说: 大局已经明朗,你明天可以早早入朝。

古文:顺帝即位,转侍中,总宫内直卫。

现代文:顺帝即位,萧嶷转任侍中,总管宫廷护卫。

古文:沈攸之之难,太祖入朝堂,嶷出镇东府,加冠军将军。

现代文:沈攸之作乱时,太祖入朝主政,萧嶷坐镇东府,加冠军将军。

古文:袁粲举兵夕,丹阳丞王逊告变,先至东府,嶷遣帐内军主戴元孙二千人随薛道渊等俱至石头,焚门之功,元孙预焉。

现代文:袁粲起兵当夜,丹阳丞王逊报告变乱的消息,先到束府,萧嶷派部下军主戴元孙带二干人随薛道渊等一起到石头。

古文:先是王蕴荐部曲六十人助为城防,实以为内应也。

现代文:焚门的功劳,元孙参与了原先,王蕴送来部属六十人帮助守城,其实是做内应的。

古文:嶷知蕴怀贰,不给其仗,散处外省。

现代文:萧嶷知道王蕴怀有二心,不给那些人兵器,分派在外面。

古文:及难作搜检,皆已亡去。

现代文:等到祸乱发生再去搜捕,都已经逃走了。

古文:迁中领军,加散骑常侍。

现代文:升任中领军,加散骑常侍。

古文:上流平后,世祖自寻阳还,嶷出为使持节、都督江州豫州之新蔡晋熙二郡军事、左将军、江州刺史,常侍如故。

现代文:江上游的叛乱平定后,世祖从寻阳返回,萧嶷出京任使持节、都督江州豫州的新蔡和晋熙二郡军事、左将军、江州刺史,常侍职未变。

古文:给鼓吹一部。

现代文:赐给鼓吹一部。

古文:以定策功,改封永安县公,千五百户。

现代文:因决策的功劳,改封永安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古文:仍徙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镇西将军、荆州刺史,持节、常侍如故。

现代文:又改任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镇西将军、荆州刺史,持节和常侍的职位不变。

古文:时太祖辅政,嶷务在省约,停府州仪迎物。初,沈攸之欲聚众,开民相告,士庶坐执役者甚众。

现代文:那时太祖辅佐朝政,萧嶷决定一切开支从俭,停用府州仪仗迎送物品当初,沈攸之想聚集人马,让百姓互诉,士族和平民因罪被押被罚苦役的很多。

古文:嶷至镇,一日遣三千余人。

现代文:萧嶷到任,天就放了三千余人。

古文:见囚五岁刑以下不连台者,皆原遣。

现代文:被囚的凡在五年刑期以下而不牵连政事的,都予释放。

古文:以市税重滥,更定樢格,以税还民。

现代文:因市税又多又重,就重新制定税收牌,把税还给百姓。

古文:禁诸市调及苗籍。

现代文:禁止多项对商人的征税和苗籍。

古文:二千石官长不得与人为市,诸曹吏听分番假。

现代文:二千石俸禄的官长不准直接买卖东西,安排众部曹官吏轮流值事。

古文:百姓甚悦。

现代文:百姓很高兴。

古文:禅让之间,世祖欲速定大业,嶷依违其事,默无所言。

现代文:在惮让的那段时间裹,世担想快些安定大事,盖盛仍然没有那样做,沉默不言。

古文:建元元年,太祖即位,赦诏未至,嶷先下令蠲除部内升明二年以前逋负。

现代文:建元元年,太祖即位,大赦韶书没到萧塞就提前下令免除境内升明二年以前拖欠的赋税。

古文:迁侍中,尚书令,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持节如故。

现代文:升侍中、尚书令、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持节的权力不变。

古文:封豫章郡王,邑三千户。

现代文:封为豫章郡王,食邑三千户。

古文:仆射王俭笺曰: 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

现代文:仆射王俭写信给萧嶷说: 故楚国之地萧条不振,连年多灾,饥民流离失所,实在是需要治理。

古文: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自庾亮以来,荆楚无复如此美政。

现代文:你刚刚到任,社会风气一变而为肃敬,江、汉地区的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其他地区的百姓都表示向往,自从庾亮以来,荆楚就没有如此美政。

**古文:古人期月有成,而公旬日致治,岂不休哉! **

现代文:古人有一个月见成效的,你在十来天裹就治理好了,岂不是美事!

古文:会北虏动,上思为经略,乃诏曰: 神牧总司王畿,诚为治要;荆楚领驭遐远,任寄弘隆。

现代文:正逢北虏蠢动,皇上想处理好这方面的事。就下诏说: 有政縯出众的州官总管京城地区,实为重要,荆楚统辖远方,责任重大。

**古文:自顷公私凋尽,绥抚之宜,尤重恒日。 **

现代文:不久前公私财物空虚,安抚的措施更比平时重要。

古文:复以为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南蛮校尉,荆、湘二州刺史,持节、侍中、将军、开府如故。晋宋之际,刺史多不领南蛮,别以重人居之,至是有二府二州。

现代文:又任萧嶷为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南蛮校尉、荆湘二州刺史,持节、侍中、将军、开府等职权不变。晋宋之交,刺史大多不管理南蛮,而是另委要人管理,到造时有了二府二州。

古文:荆州资费岁钱三千万,布万匹,米六万斛,又以江、湘二州米十万斛给镇府;湘州资费岁七百万,布三千匹,米五万斛;南蛮资费岁三百万,布万匹,绵千斤,绢三百匹,米千斛,近代莫比也。

现代文:荆州每年费用钱三千万,布万匹,米六万斛,又把江、湘二州的米十万斛给了镇府,湘州经费每年七百万布三千匹,米五万斛,南蛮经费每年赋税三百万,布万匹,绵千斤,绢三百匹,米千斛,近代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古文:寻给油络侠望车。

现代文:不久又赐给他一辆油络侠望车。

古文:二年春,虏寇司、豫二州,嶷表遣南蛮司马崔慧景北讨,又分遣中兵参军萧惠朗援司州,屯西关。

现代文:二年春天,北虏侵犯司、豫二州,萧嶷上表派南蛮司马崔慧景讨伐北方,又分派中兵参军萧惠朗增援司州,驻西关。

古文:虏军济淮攻寿春,分骑当出随、邓,众以为忧。嶷曰: 虏入春夏,非动众时,令豫、司强守,遏其津要;彼见坚严,自当溃散,必不敢越二镇而南也。 是时纂严,嶷以荆州邻接蛮、蜑,虑其生心,令镇内皆缓服。

现代文:北虏军渡淮水攻寿春,分骑兵从随、邓二地进发,大家对此忧虑,萧嶷说: 进入春夏以后,不再是敌人用兵的好季节,衹要命令豫、司二州坚守重要渡要道,他们看到戒备森严,他们会自己溃散,必然不敢越过这两镇向南进犯 这时正戒严,萧嶷想到荆州与蛮、蛋接壤,怕他们产生二心,就令防区内都穿宽大的衣服。

古文:既而虏竟不出樊、邓,于寿春败走。

现代文:最终北虏没有从樊、邓出兵,在寿春败退了。

古文:寻给班剑二十人。

现代文:不久赐给萧嶷班剑仪仗二十人。

古文:其夏,于南蛮园东南开馆立学,上表言状。

现代文:当年夏天,在南蛮园东南开学馆,上表陈述情况。

古文:置生四十人,取旧族父祖位正佐台郎,年二十五以下十五以上补之;置儒林参军一人,文学祭酒一人,劝学从事二人,行释菜礼。

现代文:招收四十个生员,收贵族中父辈或祖辈职位在正副台郎以上的,年龄在二十五岁以下十五岁以上的,设儒林参军一人,文学祭酒一人,劝学从事二人,行入学礼。

古文:以谷过贱,听民以米当口钱,优评斛一百。

现代文:因为当时谷价太低,让他们用米来抵讲费,学得好的给米一百斛。

古文:义阳劫帅张群亡命积年,鼓行为贼,义阳、武陵、天门、南平四郡界,被其残破。沈攸之连讨不能禽,乃首用之。

现代文:义阳的贼首张群逃亡多年之后,竟公然成为流寇,义阳、武陵、天门、南平等四郡都受其害,沈攸之接连征讨也没捉住他,就招降了他。

古文:攸之起事,群从下郢,于路先叛,结寨于三溪,依据深险。

现代文:攸之起兵时,张群随他到郢州,在路上先反叛了,在三溪扎寨,依凭深沟高垒。

古文:嶷遣中兵参军虞欣祖为义阳太守,使降意诱纳之,厚为礼遗,于坐斩首,其党数百人皆散,四郡获安。

现代文:萧嶷派中兵参军虞欣祖任义阳太守,让他设法诱其投降,多给礼物,在座中斩了张群,同党数百人四散而去,四郡得到安定。

古文:入为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中书监、司空、扬州刺史,持节、侍中如故。

现代文:入朝任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中书监、司空、扬州刺史,持节、侍中的职权不变。

古文:加兵置佐。

现代文:增加兵力设置属员。

古文:以前军临川王映府文武配司空府。

现代文:把前军临王萧映府的文武官员配置到司空府。

古文:嶷以将还都,修治廨宇及路陌,东归部曲不得赍府州物出城。

现代文:萧嶷因为就要回京,便修建官舍和道路,规定束归的部属不能带府州的财物出城。

古文:发江津,士女观送数千人,皆垂泣。

现代文:从江津出发,几千百姓都流泪相送。

古文:嶷发江陵感疾,至京师未瘳,上深忧虑,为之大赦,三年六月壬子赦令是也。

现代文:萧嶷到江陵得了病,到京城还没好,皇上很忧虑,为他大赦天下,这就是建元三年六月壬子曰的赦令。

古文:疾愈,上幸东府设金石乐,敕得乘舆至宫六门。

现代文:病好了,皇上到束府举行音乐会,规定萧嶷可以乘车直达宫六门。

古文:太祖崩,嶷哀号,眼耳皆出血。

现代文:太祖驾崩,萧嶷哀哭,眼耳都哭出了血。

古文:世祖即位,进位太尉,置兵佐,解侍中,增班剑为三十人。

现代文:世祖即位,萧嶷晋升太尉,设卫队和辅佐,免去侍中职,增加班剑仪仗到三十人。

古文:建元中,世祖以事失旨,太祖颇有代嫡之意,而嶷事世祖恭悌尽礼,未尝违忤颜色,故世祖友爱亦深。

现代文:建元年间,世祖曾因事失宠,太祖很想让别人取代太子位,但是萧嶷对待世祖敬爱尽礼,从未违抗其意,所以世祖对萧嶷也很情深。

古文:永明元年,领太子太傅,解中书监,余如故。

现代文:永明元年拜为太子太傅,免中书监的职,其他职务照旧。

古文:手启上曰: 陛下以睿孝纂业,万宇惟新,诸弟有序。臣屡荷隆爱,叨授台首,不敢固辞。俛仰祗宠,心魂如失。

现代文:萧嶷自拟手启曰:陛下凭圣明孝道继承大业,万象更新,众兄弟有序,我多蒙厚爱,忝居群臣之首,不敢执意推辞,深思皇上的宠爱,心中茫然如失。

古文:负重量力,古今同规。

现代文:估量有多大的力就挑多重的担,这个道理古今相同。

古文:臣穷生如浮,质操空素,任居鼎右,已移气序。自顷以来,宿疾稍缠,心虑恍惚,表于容状。

现代文:我一生如浮尘,品质德行都很平常,身居重职,已经是不当,不久前,旧病复发,心神恍惚,从外表也能看得出来,我想这样的病情,常怕命不能承受圣恩。

古文:视此根候,常恐命不胜恩;加以星纬屡见灾祥,虽修短有恒,能不耿介?比心欲从俗,启解今职,但厝辞为鄙,或贻物诮,所以息意缄嘿,一委时运,而可复加宠荣,增其颠坠?

现代文:加上星相多见灾祸之象,虽然寿命有定数,又怎能不放在心上。现在我想成为一般闲人,请求解职,衹是措辞鄙陋,可能为人讥笑,因此一直不说,一切寄托于时运,现在却更加恩宠荣耀,增加我的衰颓。

古文:且储傅之重,实非恒选,遂使太子见臣必束带,宫臣皆再拜,二三之宜,何以当此!

现代文:况且太子太傅职责重大,实在不比一般的人选,就让太子见了我定要束带示敬,宫中大臣见了也要拜见,像我这样的常人,凭什么担当得起。

古文:陛下同生十余,今唯臣而已,友于之爱,岂当独臣钟其隆遇!

现代文:陛下兄弟十余人,现在衹有我一个是这样,兄弟亲情,难道就单单我一人受到这样大的恩遇吗?

古文:别奉启事,仰祈恩照。

现代文:特启奏,请求恩准。

古文:臣近亦侍言太子,告意子良,具因王俭申启,未知粗上闻未?

现代文:我近日也对太子说了,又给子良说了这个想法,又通过王俭说明,不知皇上有所闻没有?

古文:福庆方隆,国祚永始,若天假臣年,得预人位,唯当请降貂榼,以饰微躯,永侍天颜,以惟毕世,此臣之愿也。

现代文:国家洪福正盛,国运久长,如果上天能赐我寿命,能继续在世为人,定当请求貂瑺之饰,来装饰我卑微的身躯,永远侍奉皇上,尽我一生,这是我的希望。

古文:服之不衷,犹为身灾,况宠爵乎!

现代文:服饰与德行不相称,会身受其灾,何况是最受恩宠的爵位呢!

**古文:殊荣厚恩,必誓以命请。 **

现代文:非凡的荣耀,非常的君恩,我一定誓死相报。

**古文:上答曰: 事中恐不得从所陈。 **

现代文:皇上回答说: 造事恐怕不能使您如愿。

古文:宋氏以来,州郡秩俸及供给,多随土所出,无有定准。

现代文:宋氏以后,州郡的俸禄和其他供给,大多根据当地所出产,没有一定的标准。

古文:嶷上表曰: 循革贵宜,损益资用,治在夙均,政由一典。

现代文:萧嶷上表说:沿革贵在适当,费用的增减,要早早调整平衡。

古文:伏寻郡县长尉俸禄之制,虽有定科,而其余资给,复由风俗。东北异源,西南各绪,习以为常,因而弗变。缓之则莫非通规,澄之则靡不入罪。

现代文:政令根据同一法律。我考察郡县长官和尉官的俸禄制度,虽然有明确规定,但是其他的费用,又根据各地情况,东方和北方不同源流,西方和南方各有头绪,习以为常,沿袭不变,往宽处说没有哪一点不是符合规矩的,细细清查没有谁不违法。

古文:殊非约法明章,先令后刑之谓也。

现代文:这很不符合首先公布法律,先令而后用法的说法。

古文:臣谓宜使所在各条公用公田秩石迎送旧典之外,守宰相承,有何供调,尚书精加洗核,务令优衷。

现代文:我认为应该使律令中有关公用公田俸秩和接待的旧律之外,地方长官交接,有哪些供俸,由尚书府精细查核,务必使待遇优厚而又符合实情。

**古文:事在可通,随宜开许,损公侵民,一皆止却,明立定格,班下四方,永为恒制。 **

现代文:事情如可行,应马上施行。损害国家侵害百姓的,一律禁止,明确地定下规格,颁布四方,永为制度。

古文:从之。

现代文:皇上听从。

古文:嶷不参朝务,而言事密谋,多见信纳。

现代文:芦昼不参与朝廷政务,但所说的事或机密谋划,多被采纳。

古文:服阕,加侍中。

现代文:服丧期满,升侍中。

古文:二年,诏曰: 汉之梁孝,宠异列蕃,晋之文献,秩殊恒序。

现代文:二年,下韶: 汉代的梁孝王,受宠而不同于其他藩国,置伐的塞麸,俸禄等级非同一般。

古文:况乃地侔前准,勋兼往式!虽天伦有本,而因事增情。

现代文:况且是依据前例,兼有以往的勋劳,虽然本来是兄弟,但也因劳苦增长情谊。

**古文:宜广田邑,用申恩礼。 **

现代文:应该扩大封邑,以此表明君王的恩情和礼遇。

古文:增封为四千户。

现代文:增加封邑为四千户。

古文:宋元嘉世,诸王入斋阁,得白服裙帽见人主,唯出太极四厢,乃备朝服,自比以来,此事一断。

现代文:宋元嘉时期,众王进入斋合,可以素衣素裙帽见君王,衹在出了太极四厢,才穿朝服,从此以后,这样的事也没有了。

古文:上与嶷同生,相友睦,宫内曲宴,许依元嘉。

现代文:皇上与萧嶷同母所生,关系和睦,宫内的私宴,允许依从元嘉时的规矩。

古文:嶷固辞不奉敕,唯车驾幸第,乃白服乌纱帽以侍宴焉。

现代文:萧嶷坚决推让不敢奉命,衹有皇上到府第私见时,才穿素服戴乌纱帽陪宴。

古文:启自陈曰: 臣自还朝,便省仪刀、捉刀,左右十余亦省,唯郊外远行,或复暂有,入殿亦省。

现代文:启奏说:我自从到朝中,就省去了仪仗,带刀的亲随十多个人也省了,衹有郊外远行时,或许临时使用,入殿也就不要了。

古文:服身今所牵仗,二侠毂,二白直,共七八十人。

现代文:现在跟着我的仪仗,两排护卫队,两个随行小吏,共七八十人。

**古文:事无大小,臣必欲上启,伏度圣心脱未委曲,或有言其多少,不附事实,仰希即赐垂敕。 **

现代文:事情无论大小,我必定要报告皇上,我想皇上或许不知详情,有人说多说少的,与实情不符,希望就能赐教。

古文:又启: 扬州刺史旧有六白领合扇,二白拂,臣脱以为疑,不审此当云何?

现代文:又奏:扬州刺史原来有六白领合扇,二白拂,我很疑惑,不知怎么说才好。

古文:行园苑中乘舆,出篱门外乘舆鸣角,皆相仍如此,非止于带神州者,未审此当云何?

现代文:在园苑中乘车,出篱门外乘舆吹号角,都是这样沿袭下来,并不衹是京城长官如此,不明这事当怎样?

**古文:方有行来,不可失衷。 **

现代文:正需有个规定,不能失当。

古文:上答曰: 仪刀、捉刀,不应省也。

现代文:皇上回答:仪刀、捉刀,不应省去。

古文:侠毂、白直,乃可共百四五十以还正是耳。

现代文:护卫队、随从可有一百四五十人,回到规矩上罢了。

古文:亦不曾闻人道此。

现代文:我也没听人谈过这事。

古文:吾自不使诸王无仗,况复汝耶?

现代文:我当然不能让众王没有仪仗,何况又是你呢?

古文:在私园苑中乘此非疑。

现代文:在私园中乘车那是没疑问的。

古文:郊外鸣角及合扇并拂,先乃有,不复施用,此来甚久。

现代文:在郊外用鸣角以及合扇和拂尘等,原先是有的,后来不再用了,逭已是很久的事了。

古文:凡在镇自异还京师,先广州乃立鼓吹,交部遂有辇事,随时而改,亦复有可得依旧者。

现代文:凡是地方长官回京的,先是广州设置鼓乐,变部又有人拉车的仪仗,根据时风改易,也还有可能依照旧例的。

**古文:汝若有疑,可与王俭诸人量衷,但令人臣之仪无失便行也。 **

现代文:你如有问题,可以和王俭等人商量适当的形式,衹是要使大臣不失礼仪就可以了。又奏:

古文:又启曰: 臣拙知自处,暗于疑访,常见素姓扶诏或著布屩,不意为异。

现代文:我不会处世,见闻也不多,曾经看见老百姓穿着草鞋看政府文告也不感到奇怪。

古文:臣在西朝拜王,仪饰悉依宋武陵事例,有二鄣扇,仍此下都,脱不为疑;小儿奴子,并青布袴衫,臣斋中亦有一人,意谓外庶所服,不疑与羊车相类。

现代文:我在西疆时朝拜王爷,仪仗全是按宋武陵时期的样子,有二个鄣扇,这样子保持在陪都,倘午疑问。小童奴仆,都是青布裤褂,我斋中也有一人,原想是外地的服饰,不想和羊车服饰相似。

古文:曲荷慈旨,今悉改易。

现代文:承蒙慈旨教诲,现在全都改过了。

古文:臣昔在边镇,不无羽卫,自归朝以来,便相分遣,侠毂、白直,格置三百许人,臣顷所引,不过一百。

现代文:我往日在边防,不是没有羽卫,自入朝以来,就遣散了,护卫队、随员,规定有三百来人,我近来所带的不超过一百人。

古文:常谓京师诸王不烦牵仗,若郊外远行,此所不论。

现代文:我常认为京城众王不怕麻烦带着仪仗,如果郊外远行,造就不说。

古文:有仗者非臣一人,所以不容方幅启省,又因王俭备宣下情。

现代文:有仪仗的不是我一人,因而冒昧启奏,又通过王俭详述情况。

**古文:臣出入荣显,礼容优泰,第宇华旷,事乖素约,虽宋之遗制,恩处有在,犹深非服之惭。威卫之请,仰希曲照。 **

现代文:我出入荣耀显赫,礼仪盛大,府第壮丽,行事却违背制度,虽然是宋留下的体例,蒙恩沿用,还是深感不当关于仪仗方面的陈请,仰望皇上体察。

古文:上答曰: 传诏台家人耳,不足涉嫌。

现代文:皇上批覆曰:传韶者是奴仆,不必怀疑。

古文:鄣扇,吾识及以来未见,故有敕耳。

现代文:鄣扇之类自我记事以来没见过,所以有令。

古文:小儿奴子,本非嫌也。吾有所闻,岂容不敕汝知,令致物议耶?

现代文:小童奴仆等,本来就不涉嫌我听到什么话,哪有不告诉你的,而让人非议你呢。

古文:吾已有敕,汝一人不省侠毂,但牵之。

现代文:我已有命令,你一人不省侠毂,衹管用它。

古文:吾昨不通仗事,俭已道,吾即令答,不烦有此启。

现代文:我以前不知仪仗的事,王俭已说明了,我当即令回覆,不须再奏。

**古文:须间言,自更一二。 **

现代文:可私下商量,自行变更一些。

古文:又启曰: 违远侍宴,将逾一纪,忧苦间之,始得开颜。

现代文:又奏:离陪侍宴饮时间很久了,将有十来年了,忧苦交替,始得欢愉。

古文:近频侍座,不胜悲喜。

现代文:近来常常陪座,不胜欢喜。

古文:沾饮过量,实欲仰示恩狎,令自下知见,以杜游尘。

现代文:有时饮酒过量,实是想表达蒙恩亲近,让下面人看到,以此杜绝轻贱的闲言。

古文:陛下留恩子弟,此情何异,外物政自强生间节,声其厚薄。

现代文:陛下施恩于子弟,这有什么奇怪,外界正因此而横生枝节,扬言有厚薄之分。

古文:伏度或未上简。

现代文:我想或许还未上达。

古文:臣前在东田,承恩过醉,实思叹往秋之谤,故言启至切,亦令群物闻之,伏愿已照此心。

现代文:我上次在东田,承蒙圣恩陪酒,实是因为慨叹去年有人指责我,所以说话恳切,也让其他人听到,我希望已能洞察我肺腑。

古文:前侍幸顺之宅,臣依常乘车至仗后,监伺不能示臣可否,便互竞启闻,云臣车逼突黄屋麾旄,如欲相中。

现代文:前不久随皇上到顺之的家裹,我和往常一样乘车跟在后面,监礼的人不告诉我行不行,就都争着在皇上面前指责我,说我的车子过于靠近皇上车驾,就像在皇帝行列一样。

古文:推此用意,亦何容易!

现代文:推究这种用意。又是多么明显。

古文:仰赖慈明,即赐垂敕;不尔,臣终不知暗贻此累。

现代文:仰仗皇上慈祥圣明,当即下旨;否则,我不会知道暗中留下这个罪名。

古文:比日禁断整密,此自常理,外声乃云起臣在华林,辄捉御刀,因此更严。度情推理,必不容尔,为复上启知耳。

现代文:近日禁中戒备严密,这自是正理,但外面传言说我曾在华林,总是拿起刀杖,因而更森严戒备,猜测这情理,是一定不能相容了,为此我又报告陛下。

古文:但风尘易至,和会实难,伏愿犹忆臣石头所启,无生间缝。

现代文:衹因风尘易来,和会实在太难,我希望陛下还是考虑我在石头所奏,不要产生隔阂。

古文:此闲侍无次,略附茹亮口宣。

现代文:近来常常陪侍陛下,稍从茹亮所传谕。

古文:臣由来华素,已具上简,每欲存衷,意虑不周,或有乖常。

现代文:我一向所处理的朝野事务都已上报,每有要留衷的事,总怕不周到,有失当的地方。

古文:且臣五十之年,为玩几时,为此亦复不能以理内自制。

现代文:况且我年近五十,又有何时轻慢了政务呢?为此也不能治好自己的私事。

古文:北第旧邸,本自甚华,臣改修正而已,小小制置,已自仰简。

现代文:北边旧府,本很华丽,是我修整的,这小规模的建置,已上报圣上。

古文:往岁收合得少杂材,并蒙赐故板,启荣内许作小眠斋,始欲成就,皆补接为办,无乖格制,要是柽柏之华,一时新净。

现代文:往年收了些杂料,并蒙圣上赐的原来的板料,奏请圣上许建小眠斋,才要修建,都是修补而成,并不违礼,因为这些檀木柏木的纹理华美,一时新鲜。

古文:东府又有斋,亦为华屋。

现代文:东府又有斋,也是华丽的房屋。

古文:而臣顿有二处住止,下情窃所未安。

现代文:我一时就有了两处住下休息的地方,内心不安。

古文:讯访东宫玄圃,乃有柏屋,制甚古拙,内中无此斋,臣乃欲坏取以奉太子,非但失之于前,且补接既多,不可见移,亦恐外物或为异论,不审可有垂许送东府斋理否?

现代文:据说东宫的玄圃,就有柏屋,形势古拙,裹面没有这样的房,我就想拆除这个来献给太子,遣又不但失了先前的圣恩,而且修补处已多,不能移动,也怕外臣有人非议,我不知是否有允许我送东府斋的道理。

古文:臣公家住止,率尔可安,臣之今启,实无意识,亦无言者,太子亦不知臣有此屋,政以东宫无,而臣自处之,体不宜尔尔。

现代文:我有朝廷例定住处,可以安居,我现在的奏陈,实是没有其他想法,也没有话说,太子也不知我有这个屋,正因为束宫没有,但是我有,按例不应这样。

古文:所启蒙允,臣便当敢成第屋,安之不疑。陛下若不照体臣心,便当永废不修。

现代文:如所奏蒙皇上恩准,我就会建成房屋,安处不疑,陛下如不体察我的心,就该永远让它废而不修。

古文:臣自谓今启非但是自处宜然,实为微臣往事,伏愿必垂降许。

现代文:我自以为现在奏陈不但使自己处置适当,也实是我的往事,希望一定允许。

古文:伏见以诸王举货,屡降严旨,少拙营生,已应上简。

现代文:我看到因为诸王以低价收买货物,陛下数次严命,稍作营生,已上报陛下。

古文:府州郡邸舍,非臣私有,今巨细所资,皆是公润,臣私累不少,未知将来罢州之后,或当不能不试学营觅以自赡。

现代文:府州郡的馆舍,不是我私有,现在大小费用,都是皇家恩泽,我私蓄不少,不知免官之后,或许不会学习营利自养。

**古文:连年恶疾余,顾影单回,无事畜聚,唯逐手为乐耳。 **

现代文:连年以来重病余生,顾影自怜,没有着意聚财,衹是数数指头为乐罢了。

古文:上答曰: 茹亮今启汝所怀及见别纸,汝劳疾亦复那得不动,何意为作烦长启事!

现代文:皇上答日:茹亮现报告你所想的又看到你的上奏,你虽劳疾又哪能不动,为何想到引起麻烦总是奏陈!

古文:凡诸普敕,此意可寻,当不关汝一人也。

现代文:在那些命令中,这类意思可以参照,应不止关系到你一个人的事。

**古文:宜有敕事,吾亦必道,顷见汝自更委悉,书不欲多及。屋事慎勿强厝此意,白泽亦当不解何意尔。 **

现代文:该有指示的事,我也一定会说,近来看到你格外委悉,不想多写,房屋的事千万不要坚持这一想法,白泽也会不理解你有什么意思。

古文:三年,文惠太子讲《孝经》毕,嶷求解太傅,不许。

现代文:三年,文惠太子讲《孝经》之后,萧嶷请求辞太傅职,不准。

古文:皇孙婚竟,又陈解,诏曰: 公惟德惟行,无所厝辞。

现代文:皇孙的婚事之后,又奏请辞职。下诏说: 你既有美德又有操守,不要说什么了。

古文:且鲁且卫,其谁与二?

现代文:又是鲁又是卫,谁能相比。

**古文:方式范当时,流声史籍,岂容屡秉捴谦,以乖期寄。 **

现代文:正应在当今作一楷范,流芳史册。岩能屡次谦让,而违背了我的期望倚重。

古文:嶷常虑盛满,又因宫宴,求解扬州授竟陵王子良。

现代文:萧嶷总是怕自己地位太高,又乘宫宴时请求解除扬州授给竞陵王子良。

**古文:上终不许,曰: 毕汝一世,无所多言。 **

现代文:皇上始终不准,说: 直到你整个一生,不要再说了。

古文:世祖即位后,频发诏拜陵,不果行。

现代文:世祖即位后,屡屡降诏要祭拜陵墓,没有成行。

古文:遣嶷拜陵,还过延陵季子庙,观沸井,有水牛突部伍,直兵执牛推问,不许,取绢一匹横系牛角,放归其家。

现代文:派萧嶷去拜陵,归来时拜延陵季子庙,看沸井,有水牛冲撞队伍,卫兵捉住牛追究主人,萧塞制止,用一匹绢系在牛角上,把牛放回家。

古文:为治存宽厚,故得朝野欢心。

现代文:他治政宽厚,所以得到朝野的欢心。

古文:四年,唐宇之贼起,启上曰: 此段小寇,出于凶愚,天网宏罩,理不足论。

现代文:四年,唐寓之叛乱,萧嶷启奏:这股小贼,出于凶恶愚顽,天网恢恢,按理不值一谈。

古文:但圣明御世,幸可不尔,比藉声听,皆云有由而然。

现代文:衹是圣明君主治国,幸能没有这种事情,近听舆论,都说发生这事是有原因的。

古文:岂得不仰启所怀,少陈心款?

现代文:我怎能不向陛下说明我的想法。

古文:山海崇深,臣获保安乐,公私情愿,于此可见。

现代文:山求高海求深,臣下得享安乐,可见于公于私都是盼望的。

古文:齐有天下,岁月未久,泽沾万民,其实未多,百姓犹险,怀恶者众。

现代文:齐得天下时间不久,百姓蒙恩泽实际上还不多,百姓中心存险恶的人还很多。

古文:陛下曲垂流爱,每存优旨。

现代文:陛下垂爱,常存体恤之意。

古文:但顷小大士庶,每以小利奉公,不顾所损者大,擿籍检工巧,督恤简小塘,藏丁匿口,凡诸条制,实长怨府。

现代文:但是大小士族庶民,总是以小利奉上朝廷,不怕大的损失,籍考赋税精细,地方收记塘役,隐瞒人口,许多法令条款,实是增长怨气。

古文:此目前交利,非天下大计。

现代文:这衹是眼前的利益,不是治国的大计。

古文:一室之中,尚不可精,宇宙之内,何可周洗!

现代文:一室之中,都还有不能细察的地方,宇宙之内,哪裹能全部感化呢。

古文:公家何尝不知民多欺巧,古今政以不可细碎,故不为此,实非乖理。

现代文:朝廷何尝不知百姓中多有欺诈奸巧,古今为政都不能过于琐细,因而不这样做,也实在不算违背道理。

古文:但识理者百不有一,陛下弟儿大臣,犹不皆能伏理,况复天下悠悠万品!

现代文:但认识到这个道理的不到百分之一,陛下的兄弟儿子大臣们,尚且不能都明白这个道理,更何况天下悠悠万种人呢。

古文:怨积聚党,凶迷相类,止于一处,何足不除?脱复多所,便成纭纭。

现代文:怨忿多了便聚集成伙,凶恶与糊涂类似,衹是这一处,为什么不根除,若又有多处这样,便造成纷乱。

古文:久欲上启,闲侍无因,谨陈愚管,伏愿特留神思。 上答曰: 欺巧那可容!

现代文:很久就想奏陈陛下,平时侍陪陛下时没有机会,今谨陈愚陋管见,希望陛下格外留心。皇上答覆: 欺诈奸巧岂能容!

古文:宋世混乱,以为是不?

现代文:宋代的混乱就是这样吧?

古文:蚊蚁何足为忧,已为义勇所破,官军昨至,今都应散灭。

现代文:蚊蚁之乱怎值得忧虑,已被地方武装击破,官军前不久去征讨,现在都应已溃灭。

**古文:吾政恨其不办大耳,亦何时无亡命邪! **

现代文:我正遣憾不办大事罢了,又何时没有亡命之徒呢。

古文:后乃诏听复籍注。

现代文:后降韶任复籍注。

古文:五年,进位大司马。

现代文:五年,萧嶷晋位大司马。

古文:八年,给皂轮车。

现代文:八年,赐皂轮车。

古文:寻加中书监,固让。

现代文:接着又加中书监,萧嶷坚决辞让。

古文:嶷身长七尺八寸,善持容范,文物卫从,礼冠百僚,每出入殿省,皆瞻望严肃。

现代文:萧嶷身高七尺八寸,善于保持风度,所用车服、旌旗仪仗警卫超过百官。每次出入宫庭和官署,人们都瞻望车驾肃然起敬。

古文:自以地位隆重,深怀退素,北宅旧有园田之美,乃盛修理之。

现代文:他自认为位高权重,深怀激流勇退之心,北宅原有园田美景,随之整治。

古文:七年,启求还第,上令世子子廉代镇东府。

现代文:匕年,奏请回府第,皇上命世子子廉代他镇束府。

古文:上数幸嶷第。

现代文:皇上多次到萧嶷府。

**古文:宋长宁陵遂道出第前路,上曰: 我便是入他冢墓内寻人。 **

现代文:宋的长宁陵有墓道通府前的路,皇上说: 我这是到他坟墓裹找人。

古文:乃徙其表阙骐驎于东岗上。骐驎及阙,形势甚巧,宋孝武于襄阳致之,后诸帝王陵皆模范而莫及也。

现代文:于是迁移那个表坊麒麟到东岗上,麒麟和表坊形状很巧,是宋孝武帝从襄阳弄来的,以后的众帝王陵都以此为样式,但没有比得上的。

**古文:永明末,车驾数游幸,唯嶷陪从。上出新林苑,同辇夜归,至宫门,嶷下辇辞出,上曰: 今夜行,无使为尉司所呵也。 **

现代文:永明末年,皇上多次游玩,祇有萧嶷陪伴,皇上到新林苑,萧嶷同车夜归,到宫门,萧嶷下车辞出,皇上说: 夜里走路,不要让巡察的人呵责了。

**古文:嶷对曰: 京辇之内,皆属臣州,愿陛下不垂过虑。 **

现代文:萧嶷回答: 京城之内,都是我管辖,请陛下不要过虑。

古文:上大笑。

现代文:皇上大笑。

古文:上谋北伐,以虏所献毡车赐嶷。

现代文:皇上谋伐北魏,把北虏所献的毡车赐给萧嶷。

**古文:每幸第清除,不复屏人。上敕外监曰: 我往大司马第,是还家耳。 **

现代文:每次到萧嶷府清除道路时,不赶走人,皇上告诉外监: 我到大司马府如!司回家。

古文:嶷妃庾氏常有疾,瘳,上幸嶷邸,后堂设金石乐,宫人毕至。

现代文:萧嶷的庾氏妃常有病,病好了,皇上到萧嶷府祝贺,在后堂设金石乐,宫里人都来了。

古文:每临幸,辄极日尽欢。

现代文:皇上每次到萧嶷府,就整日尽欢。

**古文:嶷谓上曰: 古来言愿陛下寿偕南山,或称万岁,此殆近貌言。如臣所怀,实愿陛下极寿百年亦足矣。 **

现代文:萧嶷对皇上说: 按古例要说陛下寿比南山,或者称为万岁,这些都近于虚言,我想实在希望陛下享寿百年也就好了。

**古文:上曰: 百年复何可得,止得东西一百,于事亦济。 **

现代文:皇上说: 百岁又怎能得到,衹要西宫束府加起来一百年,也就好了。

古文:十年,上封嶷诸子,旧例千户,嶷欲五子俱封,启减人五百户。

现代文:十年,皇上封赠芦塞的几个儿子,照旧例是千户,盖塞想五个儿子都能受封,奏请减为每人五百产。

古文:其年疾笃,表解职,不许,赐钱百万营功德。

现代文:那年病重,上表辞职,不准,赐钱百万做佛事。

古文:嶷又启曰: 臣自婴今患,亟降天临,医走术官,泉开藏府,慈宠优渥,备极人臣。

现代文:萧嶷又奏: 我自从得了遣个病,皇上垂爱,命医官奔走,赐府藏钱财,慈爱恩宠如甘露滋润,到了为人臣所受的极致。

古文:生年疾迫,遽阴无几。

现代文:但是我生命迫蹙,离死不远。

古文:愿陛下审贤与善,极寿苍旻,强德纳和,为亿兆御。

现代文:望陛下明察贤良与善行,寿与天齐,修德纳和,为万民之主。

**古文:臣命违昌数,奄夺恩怜,长辞明世,伏涕呜咽。 **

现代文:我命运不好,忽然夺去陛下恩怜,永远告别人世,不禁流涕呜咽。

古文:薨,年四十九。

现代文:当年去世,终年四十九岁。

古文:其日,上再视疾,至薨,乃还宫。

现代文:发病当天,皇上两次探望病情,直到萧嶷死,才回宫。

古文:诏曰: 嶷明哲至亲,勋高业始,德懋王朝,道光区县,奄至薨逝,痛酷抽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

现代文:下韶: 萧嶷明哲而敬亲,在开国的事业中建立很高功勋,德行激励朝廷,光照家国,突然逝世,我悲痛得心如刀割,不能禁受,怎么办呵怎么办!

古文:今便临哭。九命之礼,宜备其制。

现代文:今日临哭,九命礼仪应完备地依制办理。

古文:敛以衮冕之服,温明秘器,命服一具,衣一袭,丧事一依汉东平王故事,大鸿胪持节护丧事,大官朝夕送奠。

现代文:用衮冕服饰装殓,温明秘器,命服一套,衣一袭,丧事全照汉塞芒玉的旧例,大鸿胪持节监护丧事,大臣早晚祭奠。

**古文:大司马、太傅二府文武悉停过葬。 **

现代文:大司马、太傅二二府的文武官员都停下公务去送葬。

古文:竟陵王子良启上曰: 臣闻《春秋》所以称王母弟者,以尊其所重故也。

现代文:竞陵王子良启奏皇上道:我听说《春秋》中称王母弟的原因,足因为尊重。

古文:是以礼秩殊品,爵命崇异,在汉则梁王备出警入跸之仪,在晋则齐王具殊服九命之赠。

现代文:因此礼仪和俸禄等级特别,爵位崇高,漠代就有梁王具有出入宫禁的特权,置伐就有变王得到高爵位的赐赠。

古文:江左以来,尊亲是阙,故致衮章之典,废而不传,实由人缺其位,非礼亏省。

现代文:迁到江左以后,没有尊显的亲属,所以拜授王公的典礼,废弃不传,实在是由于没有人能受那个爵位,不是礼仪减省。

古文:齐王故事,与今不殊,缔构王业,功迹不异。凡有变革随时之宜者,政缘恩情有轻重,德义有厚薄。若事筹前规,礼无异则。

现代文:齐王的旧事,与今天没有不同,建立王业,功迹没有不同,衹要有根据时势变革的,正因恩情有轻重,德行道义有厚薄,如事按前代的规矩,礼仪上没有不同。

古文:且梁、齐阙令终之美,犹飨褒赠之荣;况故大司马仁和著于天性,孝悌终于立身,节义表于勤王,宽猛彰于御物,奉上无艰劬之貌,接下无毁伤之容!

现代文:况且梁王、齐王没有善终的美德,尚且享受褒赠的荣耀;何况先大司马仁义温和出自本性,孝悌感情终其一生,节义表现在对待皇上,宽厚猛烈表现在对待下属,敬奉皇上不知疲倦,对待下属不加伤害,明正廉洁,不喜怒无常,悠然宁静,不争名逐利。

古文:淡矣止于清贞,无喜愠之色;悠然栖于静默,绝驰竞之声。

现代文:《诗经》裹说 哪裹不是有好的开头,衹是很少能够坚持到结束 。

古文:《诗》云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现代文:坚持到底,实是难事,今天这裹有人不损逭一德操。

古文:夫终之者,理实为难,在于令行,无废斯德。东平乐于小善,河间悦于诗书,勋绩无闻,艰危不涉,尚致卓尔不群,英声万代;况今协赞皇基,经纶霸始,功业高显,清誉逾彰,富贵隆重,廉洁弥峻,等古形今,孰类兹美!

现代文:东平王不过喜欢做些小的善事,河板王祇是爱好诗书,没有听说有什么功勋政续,也没有经历过艰危,尚且地位显赫,美名流传;何况现在有协助皇上开基,经营霸业,功高业显,英名远播,富贵隆重,廉洁声名更高,与古代当今都比一比,谁有这样好。

古文:臣愚忖度,未有斯例!凡庶族同气,爱睦尚少,岂有仰睹陛下垂友于之性若此者乎?

现代文:照我想来,没有这样的事即使是普通的兄弟,友爱和睦的也少,哪有像陛下这样爱兄弟的呢?

古文:共起布衣,俱登天贵;生平游处,何事不同?分甘均味,何珍不等?未常睹貌而天心不欢,见形而圣仪不悦。

现代文:都起于平民,一起登上高贵地位,平生悠游相处,何事不同,分享甜美,有何珍奇不是共享呢,没有常见面圣上心裹就想念,见到他病的样子皇上又有忧愁。

古文:爰及临危舍命,亲瞻喘息,万分之际,没在圣目,号哭动乎天地,感恸惊乎鬼神,乃至撤膳移寝,坐泣迁旦,神仪损耗,隔宿改容,奉瞻圣颜,谁不悲悚!

现代文:等到临终时,皇上亲到他面前,垂危之时皇上守在身边,号哭动天地,感鬼神,竟然不食不睡,坐着哭到天亮,精神耗损,一夜便消瘦许多,看到皇上这样子,谁不悲伤担心呢。

古文:历古所未闻,记籍所不载。

现代文:自古以来从未听说过,典籍上从未记载。

古文:既有若斯之大德,实不可见典服之赠不彰。如其脱致亏忘,追改为烦,不令千载之下,物有遗恨!

现代文:既然有像这样的大德,实是不能不予以显赫封赠,如果名声亏于实迹,以追赠为烦事,岂不是使千年之后,还留下遗憾吗。

古文:其德不具美者,尚荷嘉隆之命;况事光先烈者,宁可缺兹盛典!

现代文:那些德行不美的人,尚且享有很高的荣誉,何况事迹盛大超过古人的,岂能没有这样的盛典。

古文:臣恐有识之人,容致其议。

现代文:我怕有识之士会有非议。

**古文:且庶族近代桓温、庾亮之类,亦降殊命,伏度天心,已当有在。 **

现代文:况且庶族中近代有桓温、庾亮等,也降赠特别荣誉,我想陛下已有了这种想法吧。

古文:又诏曰: 宠章所以表德,礼秩所以纪功。

现代文:又降诏道:宠章用来表述功德,礼秩用来纪念勋劳。

古文:慎终追远,前王之盛策,累行畴庸,列代之通诰。

现代文:慎终追远,所以从前君王有策令,奖励功勋,历代都有诰命。

古文:振风润雨,无諐于时候;恤民拯物,有笃于矜怀。雍容廊庙之华,仪形列郡之观,神凝自远,具瞻允集。朕友于之深,情兼家国。

现代文:原使持节、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大司马、领太子太傅、扬州刺史、新任中书监、豫章王萧嶷,有美德明智,有仁有义,在年轻时就享有清誉,很早就风标独立,帮助经营霸业,建构皇基,敬上睦亲闻名于乡里,忠诚宽厚闻名于州郡。

古文:方授以神图,委诸庙胜,缉颂九弦,陪禅五岳,天不慭遗,奄焉薨逝。哀痛伤惜,震恸乎厥心。

现代文:等到凭德行品格,总管国事,承担起人伦教化,总理六府政务,如和风润雨,不误时节,体恤百姓拯救万物,怜悯之情厚诚,雍容大度为朝廷精华,仪态端肃是州郡楷范,精神流远,人们瞻仰、我兄弟情深,兼有家国情谊,正要把治国的方略委托给他,继续治理神州,陪同惮封五岳。天不佑我,使之突然逝世,我心裹非常悲痛震惊。

古文:今先远戒期,龟谋袭吉,宜加茂典,以协徽猷。

现代文:现在先远定戒期,选择吉日,应加盛典,与他高明的谋略相符。

古文:可赠假黄皞、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扬州牧,绿綟绶,具九服锡命之礼,侍中、大司马、太傅、王如故。

现代文:可追赠假黄钹、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扬州牧,苍缘绶带,备办九锡礼仪,侍中、大司马、太傅、王等职依旧。

**古文:给九旒鸾辂,黄屋左纛,虎贲班剑百人,辒辌车,前后部羽葆鼓吹,葬送仪依东平王故事。 **

现代文:赐九旒鸾辂,黄屋左纛,虎贲卫队班剑百人,辊鲸车,前后部羽葆鼓吹,葬送仪式按束平王的成例。

古文:嶷临终,召子子廉、子恪曰: 人生在世,本自非常,吾年已老,前路几何。

现代文:盖盛临死,召来儿子王庆、子恪说:人生在世本来就不一般,我已年老,前面路不多了。

古文:居今之地,非心期所及。

现代文:到了现在这个地位,并不是我心裹所希望的。

古文:性不贪聚,自幼所怀,政以汝兄弟累多,损吾暮志耳。

现代文:我素来没有贪心,从小就这样想,衹怕你们兄弟拖累,减损我暮年的志向。

古文:无吾后,当共相勉厉,笃睦为先。

现代文:我死后,你们要互相勉励,以和睦为重。

古文:才有优劣,位有通塞,运有富贫,此自然理,无足以相陵侮。

现代文:才能有高有低,仕途有通有塞,运命有富有穷,这是自然的道理,不值得为这些事而相凌侮。

古文:若天道有灵,汝等各自修立,灼然之分无失也。

现代文:如果天道有灵,你们能各自建功立业,显明的时候终会有的。

古文:勤学行,守基业,治闺庭,尚闲素,如此足无忧患。

现代文:要勉力学业修养德行,守住基业,治理家庭,崇尚淡静平凡,像这样就完全没有忧患了。

古文:圣主储皇及诸亲贤,亦当不以吾没易情也。

现代文:皇上和太子以及各位亲族贤臣也会不因我死而改变感情。

古文:三日施灵,唯香火、盘水、干饭、酒脯、槟榔而已。

现代文:二日后设置灵堂,衹要香火、槃水、干饭、酒脯、槟榔就行了。

古文:朔望菜食一盘,加以甘果,此外悉省。

现代文:初一十五衹要菜食一盘和一盘甘果,其他的全都免了。

古文:葬后除灵,可施吾常所乘舆扇伞。

现代文:除葬之时,可用我常乘坐的肩舆和常使用的扇伞。

古文:朔望时节,席地香火、盘水、酒脯、干饭、槟榔便足。

现代文:朔望时节,就地弄些香火、槃水、酒脯、干饭、槟榔就够了。

古文:虽才愧古人,意怀粗亦有在,不以遗财为累。

现代文:我虽然才能不及古人,但胸襟尚宽,不以遣财为累。

古文:主衣所余,小弟未婚,诸妹未嫁,凡应此用,本自茫然,当称力及时,率有为办。

现代文:除了主衣以外。还有你们的小弟未婚娶,几位妹妹未嫁,都应派些用场,本来没有一定,你们该尽力按照时宜,有多少就备办多少。

古文:事事甚多,不复甲乙。

现代文:事情太多,不再一一吩咐了。

古文:棺器及墓中,勿用余物为后患也。

现代文:棺中和墓中,不要用多余的物品殉葬而留下后患。

古文:朝服之外,唯下铁钚刀一口。

现代文:除了朝服之外,衹要放一口铁刨刀。

古文:作冢勿令深,一一依格,莫过度也。

现代文:造坟墓不要太深,什么事都按规矩办,不要超越限度。

古文:后堂楼可安佛,供养外国二僧,余皆如旧。

现代文:后堂楼可以安置佛像,供养外国两位僧人,其余都照旧。

**古文:与汝游戏后堂船乘,吾所乘牛马,送二宫及司徒,服饰衣裘,悉为功德。 **

现代文:往和你们游戏后堂的船,以及我乘骑的牛马,送给两宫和司徒,服装饰物等,都作为布施。

古文:子廉等号泣奉行。

现代文:子廉等哭着照办。

古文:世祖哀痛特至,至冬乃举乐宴朝臣,上虚欷流涕。

现代文:世祖特别哀伤,到冬天举乐宴集群臣,皇上欷献流泪。

古文:诸王邸不得起楼临瞰宫掖,上后登景阳,望见楼悲感,乃敕毁之。

现代文:众王府不能造楼高过宫苑,皇上后来登景阳楼,看到楼感到伤感,就命令拆毁了。

古文:薨后,第库无见钱,世祖敕货杂物服饰得数百万,起集善寺,月给第见钱百万,至上崩乃省。

现代文:萧嶷死后,府库裹没有现钱,世祖命卖掉杂物服饰等,得到数百万钱,建集善寺,按月给萧嶷府现钱百万,直到皇上去世。

古文:嶷性泛爱,不乐闻人过失,左右有投书相告,置靴中,竟不视,取火焚之。

现代文:萧嶷性情宽厚爱人,不喜欢听说别人的过失,属下有互相告发的文字,就把状文放到靴子裹,始终不看,用火烧了。

古文:斋库失火,烧荆州还资,评直三千余万,主局各杖数十而已。

现代文:斋库失火,烧掉了荆州的贡品,折价有三千多万,衹是把当班的人各打数十杖罢了。

古文:群吏中南阳乐蔼、彭城刘绘、吴郡张稷最被亲礼。

现代文:在群吏中,南阳的乐蔼、彭城的刘绘、吴郡的迟扰最被信任和礼遇。

古文:蔼与竟陵王子良笺曰: 道德以可久传声,风流以浸远隳称。

现代文:碧迈给竟陵王王且写信说: 道德因为长久而声名流传,风采因为影响深远而被称道。

古文:虽复青简缔芳,未若玉石之不朽;飞翰图藻,岂伊雕篆之无沫!

现代文:虽然青史留芳,不如玉石的不朽,图书笔墨,怎能比得上那雕刻的永久。

古文:丞相冲粹表于天真,渊照殆乎机象。

现代文:丞相中和纯正来自天性,深邃光明近似天机万象。

古文:经邦纬民之范,体国成务之规,以业茂惟贤,功高则哲。

现代文:是经营邦国的风范,治理国务的榜样。所以事业兴盛就是贤,功劳高就是明哲。

古文:神辉眇邈,睿算不追,感缠奉车,恨百留滞。

现代文:他的精神光辉宏远,智慧谋计无人可及,可叹的是如今已去,遗憾百事受到影响。

古文:下官夙禀名节,恩义轸慕,望遂结哀,辄欲率荆、江、湘三州僚吏,建碑垄首,庶徽猷有述,茂则方存。

现代文:我早蒙选拔,深慕恩义,远望墓道而伤怀,常想领荆、江、湘三州官员,为他在垄首建碑,记述他的光辉功业,留下崇高的楷模。

古文:昔子香淳德,留铭江介,钜平遗烈,堕泪汉南,况道尊前往,惠积联绵者哉!

现代文:往昔王香德高,垦江畔人刻石纪念,钜平忠烈,汉南人为他流泪,何况德行超过前人,绵绵布惠的丞相呢。

**古文:下官今便反假,无由躬事刊斫,须至西州鸠集所资,托中书侍郎刘绘营办。 **

现代文:我现在就要返假宁亲,无法亲自刊刻,须到西州征集所需资财,委托中书侍郎刘绘操办。

古文:蔼又与右率沈约书曰: 夫道宣余烈,竹帛有时先朽;德孚遗事,金石更非后亡。

现代文:乐蔼又给右率沈约写信说:宣扬忠烈,书籍有时早早腐朽,德高而没有记述,金石更不能永不磨灭。

古文:丞相独秀生民,傍照日月。

现代文:丞相爱顾百姓,光比日月。

古文:标胜丘园,素履穆于忠义;誉应华衮,功迹著于弼谐。

现代文:题名丘园,平民敬仰忠义,华丽的衮服符合盛誉,在辅臣中功勋卓着。

古文:无得而称,理绝照载。

现代文:无法找到适合形式,按理极应记载。

古文:若夫日用阒寂,虽无取于锱铢;岁功宏达,谅有寄于衡石。

现代文:如果每日寂静,即使一点钱都不取,却是岁收丰足,就能勒石记功。

古文:窃承贵州士民,或建碑表,俾我荆南,阅感无地。

现代文:我见贵州郡士族庶民,有的建碑为记,使我们荆南人,感到无地自容。

古文:且作纪江、汉,道基分陕,衣冠礼乐,咸被后昆。

现代文:况且我管理江、汉,道基分陕,衣冠礼乐,都影响后人。

古文:若其望碑尽礼,我州之旧俗,倾罢肆,鄙土之遗风,庶几弘烈或不泯坠。

现代文:像那望见石碑就表示敬意,是我州的旧俗,倾城瞻仰,是鄙遍地方的遣风,弘烈的英名差不多不会泯灭。

古文:荆、江、湘三州策名不少,并欲各率毫厘,少申景慕。

现代文:荆、江、湘三州出仕的人不少,都要捐献一些,略表仰慕之情。

古文:斯文之托,历选惟疑,必待文蔚辞宗,德佥茂履,非高明而谁?

现代文:撰写碑文的人经多次选择都觉得不妥,一定要等文章大师道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除了您又有谁呢?

古文:岂能骋无愧之辞,酬式瞻之望!

现代文:怎能用谦让的话,来酬答我们翘首仰望的诚意。

古文:吾西州穷士,一介寂寥,恩周荣誉,泽遍衣食。永惟道荫,日月就远,缅寻遗烈,触目崩心。

现代文:我仅是西州的一个没出息的、默默无闻的人,受恩惠获荣耀,蒙泽润享衣食,永远受到荫庇,日月远逝,缅怀忠烈,触目伤心。

**古文:常谓福齐南山,庆钟仁寿。吾侪小人,贻尘帷盖,岂图一旦,遂投此请。 **

现代文:平常总想丞相会福比南山,仁寿长久,我等小人,帷盖染尘,哪裹想得到有向你提出这个请求的一天呢?

古文:约答曰: 丞相风道弘旷,独秀生民,凝猷盛烈,方轨伊、旦。

现代文:沈约回信:丞相风采德行远播,沾溉蒿民,业绩辉煌,正如伊尹、周公。

古文:慭遗之感,朝野同悲。

现代文:他的逝世朝野同悲。

古文:承当刊石纪功,传华千载,宜须盛述,实允来谈。

现代文:应该刻石记功,流传千秋,应要详为记述,传为后世美谈。

古文:郭有道汉末之匹夫,非蔡伯喈不足以偶三绝,谢安石素族之台辅,时无丽藻,迄乃有碑无文。

现代文:郭有道衹是汉末的一般人,如非蔡伯喈就会不到两三年就不传了。谢安石是世族宰辅,如果当时没有漂亮的文章,至今也衹是有碑无文。

古文:况文献王冠冕彝伦,仪形宇内,自非一世辞宗,难或与比。

现代文:何况文献王人中魁首,世间楷模,如非一代文章大师,难当此任。

**古文:约闾闬鄙人,名不入弟,欻酬今旨,便是以礼许人,闻命惭颜,已不觉汗之沾背也。 **

现代文:我沈约是里巷浅薄的人,名字不登大雅之堂,一时表达回覆的意思,也就是依礼待人,听到你的要求我不禁惭愧,已是不知不觉汗背沾衣了。

古文:建武中,第二子子恪托约及太子詹事孔稚圭为文。

现代文:建武年间,萧塞的第二子王恺委托选钓和太子詹事孔稚珪作文。

古文:子廉字景蔼。

现代文:王庆字差迈。

古文:初,嶷养鱼复侯子响为世子,子廉封永新侯,千户。

现代文:当初,萧塞收养鱼复堡王飨为世子,土速封为丞盏岖,食邑千户。

古文:子响还本,子廉为世子。

现代文:后来王飨归宗,王庆被立为世子。

古文:除宁朔将军、淮陵太守,太子中舍人,前军将军。

现代文:任宁朔将军、进座太守,太子中舍人,前军将军。

古文:善抚诸弟子。

现代文:他对众兄弟和子侄们很好。

古文:十一年卒,赠侍中,谥哀世子。

现代文:十一年死,追赠为侍中,谧号哀世子。

古文:第三子子操,泉陵侯。

现代文:第三子名子操,封泉陵侯。

古文:王侯出身官无定,准素姓三公长子一人为员外郎。

现代文:王侯出身官不定袭,允许素姓三公的长子一人为员外郎。

古文:建武中,子操解褐为给事中,自此齐末皆以为例。

现代文:建武年间,子操出仕任给事中,从此齐代末年都作为先例照行。

古文:永泰元年,南康侯子恪为吴郡太守,避王敬则难奔归,以子操为宁远将军、吴郡太守。

现代文:永泰元年,南康侯子恪任吴郡太守,因躲避王敬则作乱的灾难逃回了,所以用子操做宁远将军、吴郡太守。

古文:永元中,为黄门郎。

现代文:永元年间,任黄门郎。

古文:义师围城,子操与弟宜阳侯子光卒于尚书都座。

现代文:义师围攻城池时,子操和弟弟宜阳侯子光一起死在尚书府。

古文:第四子子行,洮阳侯,早卒。

现代文:第四子名子行,封洮阳侯,早死。

古文:子元琳嗣,今上受禅,诏曰: 褒隆往代,义炳彝则。

现代文:他儿子元琳袭爵,现在的皇上接受禅位时,下诏: 隆显以前的功勋是符合法典的。

古文:朕当此乐推,思弘前典。

现代文:按这一法典推考,想宏扬从前的盛典。

**古文:豫章王元琳、故巴陵王昭胄子同,齐氏宗国,高、武嫡胤,宜祚井邑,以传世祀。降新淦县侯,五百户。 **

现代文:豫章王元琳、原巴陵王昭胄的儿子萧同,都是齐国的国姓宗族,是高祖、武帝的嫡传,应赐赠采邑,来继承世代的祀典封为新淦县侯,采邑五百户。

古文:史臣曰:楚元王高祖亚弟,无功汉世,东平宪王辞位永平,未及光武之业,梁孝惑于胜、诡,安平心隔晋运。

现代文:史臣曰:楚元王是高祖的异母弟弟,在汉代没有功劳,束平宪王在永平年间辞位,没有在光逮童的事业中建功,銮岂王受圭塍、公遝并的蛊惑,安平王与晋室不能同心。

古文:蕃辅贵盛,地实高危,持满戒盈,鲜能全德。

现代文:皇族尊贵势大,地位实在太高,在满时要警惕盈溢,很少有能保全德望的。

古文:豫章宰相之器,诚有天真,因心无矫,率由远度,故能光赞二祖,内和九族,实同周氏之初,周公以来,则未知所匹也。

现代文:豫章王是宰相之才,确有天性,心裹不骄矜,大概由于有深远谋虑,所以能荣耀前二代祖先,对内能使宗族和睦,实在像是周代初年。从周公以后,就没有人能与他相比了。

古文:赞曰:堂堂烈考,德迈前踪。

现代文:赞曰:堂堂忠烈,德行超过前人。

古文:移忠以孝,植友惟恭。

现代文:又有忠心又尽孝道,对朋友尊敬。

古文:帝载初造,我王奋庸。

现代文:帝业刚起步,我王奋发。

古文:邦家有阙,我王弥缝。

现代文:国家有缺憾,我们王爷去弥补。

古文:道深日用,事缉民雍。

现代文:道德深入于日常用度,整治国事,百姓和顺。

古文:爱传余祀,声流景钟。

现代文:遣爱传给后嗣,名声像晋景公之钟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