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古文:天文下史臣曰:天文设象,宜备内外两宫。但灾之所躔,不必遍行景纬,五星精晷与二曜而为七,妖祥是主,历数攸司,盖有殊于列宿也。

现代文:史臣曰:天文陈列历象,应当遍及内外两宫的星辰,但是灾异所运行的轨迹,不一定遍及景星纬星,五大行星的光影与日月共是七颗,主管妖异吉祥,关系天象历数,因而有别于一般星宿。

古文:建元元年八月辛亥,太白犯轩辕大星。九月癸丑,太白从行于轸犯填星。二年六月丙子,太白昼见。

现代文:如果北极星不移动,占据在杠轴位置,众星流动,实是维系了天体,五大行星按照一定的轨道运行,并没有其他意思,所以徐颢思认为五大行星不是一般的星,虞喜对此论述得很详细。纽元年八月辛亥,金星冲犯轩辕大星。九月癸丑,金星顺行在轸宿冲犯土星。二年六月丙子,金星在白天出现。

古文:四年二月丙戌,太白昼见在午上。

现代文:四年二月丙戌,金星白天出现在午位上。

古文:六月辛卯,太白昼见午上。

现代文:六月辛卯,金星白天出现在午位上。

古文:庚子,太白入东井,无所犯。

现代文:庚子,金星进入井宿,无所冲犯。

古文:七月己未,太白有光影。

现代文:七月己未,金星有光影。

古文:八月戊子,太白从轩辕犯女主星。

现代文:八月戊子,金星从轩辕星冲犯女主星。

古文:甲辰,太白从行犯轩辕少民星。

现代文:甲辰,金星顺行冲犯轩辕少民星。

古文:九月己卯,太白从行犯太微西蕃上将。

现代文:九月己卯,金星顺行冲犯太微垣西部上将星。

古文:辛酉,太白从行入太微,在右执法星西北一尺。

现代文:辛酉,金星顺行进入太微垣,在右执法星西北一尺。

古文:戊辰,太白从行犯太微左执法。

现代文:戊辰,金星顺行冲犯太微垣左执法星。

古文:十二月壬子,太白从行犯填星,在氐度。

现代文:十二月壬子,金星顺行冲犯土星,在氐宿方位。

古文:丙辰,太白从行犯房北头第一星。

现代文:丙辰,金星顺行冲犯房宿北头第一颗星。

古文:丁卯,太白犯楗闭星。

现代文:丁卯,金星冲犯楗闭星。

古文:永明元年六月己酉,太白行犯太微上将星。

现代文:永明元年六月己酉,金星运行冲犯太微垣上将星。

古文:辛酉,太白行犯太微左执法。

现代文:辛酉,金星运行冲犯太微垣左执法星。

古文:八月甲申,太白犯南斗第四星。

现代文:八月甲申,金星冲犯南斗的第四颗星。

古文:九月乙酉,太白犯南斗第三星。

现代文:九月乙酉,金星冲犯南斗的第三颗星。

古文:壬辰,太白、荧惑合同在南斗度。

现代文:壬辰,金星火星会合在南斗方位。

古文:十月丁卯,太白犯哭星。

现代文:十月丁卯,金星冲犯哭星。

古文:二年正月戊戌,太白昼见当午上。

现代文:二年正月戊戌,金星白天出现在午位上。

古文:三月甲戌,太白从行入羽林。

现代文:三月甲戌,金星顺行进入羽林星。

古文:四月丙申,太白从行犯东井钺星。

现代文:四月丙申,金星顺行冲犯井宿的铁星。

古文:六月戊辰,太白、荧惑合同在舆鬼度。

现代文:六月戊辰,金星火星会合在舆鬼星方位。

古文:己巳,太白从行舆鬼度犯岁星。

现代文:己巳,金星顺行至舆鬼星方位冲犯木星。

古文:三年四月丁未,太白昼见。

现代文:三年四月丁未,金星白天出现。

古文:癸亥,太白昼见当午上。

现代文:癸亥,金星白天出现在午位上。

古文:五月戊子,太白犯少民星。

现代文:五月戊子,金星冲犯少民星。

古文:八月丁巳,太白昼见当午上。

现代文:八月丁巳,金星白天出现在午位上。

古文:十一月壬申,太白从行入氐。

现代文:十一月壬申,金星顺行进入氐宿。

古文:十二月己酉,太白填星合在箕度。

现代文:十二月己酉,金星土星会合在箕宿方位。

古文:四年九月壬辰,太白昼见当午。

现代文:四年九月壬辰,金星白天出现在午位。

古文:丙午,太白犯南斗。

现代文:丙午,金星冲犯南斗星。

古文:十一月庚子,太白入羽林,又犯天关。

现代文:十一月庚子,金星进入羽林星,又冲犯天关。

古文:五年五月丁酉,太白昼见当午上。

现代文:五年五月丁酉,金星白天出现在午位上。

古文:庚子,太白三犯毕左股第一星西南一尺。六月甲戌,太白犯东井北辕第三星,在西一尺。

现代文:庚子,金星三次在毕宿左股第一颗星西南一尺处冲犯六月甲戌,金星冲犯井宿北辕第三颗星,在西一尺处。

古文:八月甲寅,太白从行入轩辕,在女主星东北一尺二寸,不为犯。

现代文:八月甲寅,金星顺行进入轩辕星,在女主星东北一尺二寸处,没有冲犯。

古文:戊辰,太白从在太微西蕃上将星西南五寸。

现代文:戊辰,金星顺行到太微垣西部上将星西南五寸处。

古文:辛巳,太白从在太微左执法星西北四寸。

现代文:辛巳,金星顺行到太微垣左执法星西北四寸处。

古文:六年四月辛酉,太白从在荧惑北三寸,为犯,并在东井度。

现代文:六年四月辛酉,金星顺行到火星北三寸处,造成冲犯,都是在束井宿方位。

古文:五月癸卯,太白昼见当午上。

现代文:五月癸卯,金星白天出现在午位上。

古文:六月己巳,太白从在太微西蕃右执法星东南四寸,为犯。

现代文:六月己巳,金星顺行到太微垣西部右执法星东南四寸处,造成冲犯。

古文:七月癸巳,太白在氐角星东北一尺,为犯。

现代文:七月癸巳,金星在氐宿角星东北一尺,造成冲犯。

古文:八月乙亥,太白从行在房南第二左股次将星西南一尺,为犯。

现代文:八月乙亥,金星顺行到房宿南第二左股次将星西南一尺处,造成冲犯。

古文:闰八月甲午,太白昼见当午。

现代文:闰八月甲午,金星白天出现在午位上。

古文:十一月戊午,太白从在岁星西北四尺,同在尾度。

现代文:十一月戊午,金星顺行到木星西北四尺,同在尾宿方位。

古文:又在荧惑东北六尺五寸,在心度,合宿。

现代文:又在火星东北六尺五寸,在心宿方位,形成合宿。

古文:十二月壬寅,太白从行在填星西南二尺五寸斗度。

现代文:十二月壬寅,金星顺行到土星西南二尺五寸斗星方位。

古文:七年二月辛巳,太白从行入羽林。

现代文:七年二月辛巳,金星顺行进入羽林星。

古文:十月癸酉,太白在岁星南,相去一尺六寸,从在箕度为合。

现代文:十月癸酉,金星在木星之南,相距一尺六寸,顺行在箕宿方位会合。

古文:十一月丁卯,太白从行入午林。

现代文:十一月丁卯,金星顺行进入羽林星。

古文:八年正月丁未,太白昼见当午上。六月戊子,太白从行入东井。

现代文:八年正月丁未,金星白天出现在午位上六月戊子,金星顺行进入井宿。

古文:己丑,太白昼见当午。

现代文:己丑,金星白天出现在午位上。

古文:八月庚辰,太白从在轩辕女主星南七尺,为犯。

现代文:八月庚辰,金星顺行在轩辕女主星南七尺,造成冲犯。

古文:九月丙申,太白从行在太微西蕃上将星西南一尺,为犯。

现代文:九月丙申,金星顺行到太微垣西部上将星西南一尺处,造成冲犯。

古文:丁未,太白从行入太微。

现代文:丁未,金星顺行进入太微垣。

古文:辛酉,太白从行在进贤西五寸,为犯。

现代文:辛酉,金星顺行到进贤星西五寸处,造成冲犯。

古文:十月乙亥,太白从行在亢南第二星西南一尺,为犯。

现代文:十月乙亥,金星顺行到亢宿南第二颗星西南一尺,造成冲犯。

古文:甲申,太白从行入氐。

现代文:甲申,金星顺行进入氐宿。

古文:十一月戊戌,太白从行在房北头第二星东北一寸,又在楗闭星西南七寸,并为犯。

现代文:十一月戊戌,金星顺行到房宿北头第二颗星东北一寸,又在楗闭星西南七寸,都造成冲犯。

古文:又在荧惑西北二尺,为合宿。

现代文:又在火星西北二尺,形成合宿。

古文:癸卯,太白从行在荧惑东北一尺,为犯。

现代文:癸卯,金星顺行在火星东北一尺,造成冲犯。

古文:九年四月癸未,太白从历,夕见西方,从疾参宿一度。比来多阴,至己丑开除,已见在日北,当西北维上,薄昏不见宿星,则为先历而见。

现代文:九年四月癸未,金星随历运行,傍晚出现在西方,比参宿快一度,近来多阴天,到己丑日晴朗,已出现在曰北,正当西北维宿上,傍晚看不到星宿,就是先于日历而出现。

古文:六月丙子,太白昼见当午上。

现代文:六月丙子,金星白天出现在午位上。

古文:七月辛卯,太白从行入太微,在西蕃上将星北四寸,为犯。

现代文:七月辛卯,金星顺行进入太微垣,在西部上将星北四寸,造成冲犯。

古文:九月乙亥,太白从行在南斗第四星北二寸,为犯。

现代文:九月乙亥,金星顺行在南斗第四颗星北二寸,造成冲犯。

古文:丁卯,太白在南斗第三星西一寸,为犯。

现代文:丁卯,金星在南斗第三颗星西一寸,造成冲犯。

古文:十年二月甲辰,太白从行入羽林。

现代文:十年二月甲辰,金星顺行进入羽林星。

古文:五月辛巳,太白从行入东井,在轩辕西第一星东六寸,为犯。

现代文:五月辛巳,金星顺行进入井宿,在轩辕星西第一颗星束六寸,造成冲犯。

古文:七月乙丑,太白从行在轩辕大星东八寸,为犯。

现代文:七月乙丑,金星顺行在轩辕大星东八寸,造成冲犯。

古文:十一年正月戊辰,太白从行在岁星西北六寸,为犯,在奎度。

现代文:十一年正月戊辰,金星顺行在木星西北六寸,造成冲犯,在奎宿方位。

古文:二月丁丑,太白从行东井北辕西头第一星东北一尺,为犯。

现代文:二月丁丑,金星顺行到井宿北辕西头第一颗星东北一尺,造成冲犯。

古文:四月戊子,太白在五诸侯东第二星西北六寸,为犯。

现代文:四月戊子,金星在五诸侯东第二颗星西北六寸,造成冲犯。

古文:辛丑,太白从行入舆鬼,在东北星西南四寸,为犯。

现代文:辛丑,金星顺行进入舆鬼星,在东北星西南四寸,造成冲犯。

古文:五月戊午,太白昼见当午,名为经天。

现代文:五月戊午,金星白天出现在午位,名叫经天。

古文:癸亥,太白从行入轩辕大星北一尺二寸,无所犯。

现代文:癸亥,金星顺行进入轩辕大星北一尺二寸。无所冲犯。

古文:九月己酉,太白昼见当午上。

现代文:九月己酉,金星白天出现在午位上。

古文:十月丙戌,太白行在进贤星西南四寸,为犯。

现代文:十月丙戌,金星运行在进贤星西南四寸,造成冲犯。

古文:十一月戊戌,太白从行入氐。

现代文:十一月戊戌,金星顺行进入氐宿。

古文:丁卯,太白从行在楗闭星西北六寸,为犯。

现代文:丁卯,金星顺行在楗闭星西北六寸,造成冲犯。

古文:十二月壬辰,太白从行在南斗第六星东南一尺,为犯。

现代文:十二月壬辰,金星顺行在南斗第六颗星东南一尺,造成冲犯。

古文:辛丑,太白从行在西建东星西南一尺,为犯。

现代文:辛丑,金星顺行在西建东星西南一尺,造成冲犯。

古文:建元元年五月己未,荧惑犯太微西蕃上将,又犯东蕃上将。

现代文:建元元年五月己未,火星冲犯太微垣西部上将星,又冲犯东部上将星。

古文:二年十月辛酉,荧惑守太微。

现代文:二年十月辛酉,火星守卫太微垣。

古文:四年六月戊子,荧惑从行入东井,无所犯。

现代文:四年六月戊子,火星顺行进入井宿,无所冲犯。

古文:戊戌,荧惑在东井度,形色小而黄黑不明。

现代文:戊戌,火星在井宿方位,形色小而且黄黑不明。

古文:丁丑,荧惑、太白同在东井度。

现代文:丁丑,火星金星同在井宿方位。星。

古文:七月甲戌,荧惑从行入舆鬼,犯积尸。十月癸未,荧惑从行犯太微西蕃上将星。

现代文:七月甲戌,火星顺行进入舆鬼星,冲犯积尸十月癸未,火星顺行冲犯太微垣西部的上将星。

古文:丙戌,荧惑从入太微。

现代文:丙戌,火星顺行进入太微垣。

古文:十一月丙辰,荧惑从行在太微,犯右执法。

现代文:十一月丙辰,火星顺行在太微垣,冲犯右执法星。

古文:永明元年正月己亥,荧惑逆犯上相。

现代文:永明元年正月己亥,火星逆行冲犯上相星。

古文:辛亥,荧惑守角。

现代文:辛亥,火星守卫角宿。

古文:庚子,荧惑逆入太微。

现代文:庚子,火星逆行进入太微垣。

古文:三月丁卯,荧惑守太白。

现代文:三月丁卯,火星守卫金星。

古文:六月戊申,荧惑从犯亢。

现代文:六月戊申,火星顺行冲犯亢宿。

古文:己巳,荧惑从行犯氐东南星。

现代文:己巳,火星顺行冲犯氐宿东南星。

古文:七月戊寅,荧惑、填星同在氐度。

现代文:七月戊寅,火星土星同在氐宿方位。

古文:丁亥,荧惑行犯房北头第二星。

现代文:丁亥,火星运行冲犯房宿北头第二颗星。

古文:八月乙丑,荧惑从行犯天江。

现代文:八月乙丑,火星顺行冲犯天江。

古文:甲戌,荧惑犯南斗第五星。

现代文:甲戌,火星冲犯南斗的第五颗星。

古文:十一月丙申,荧惑入羽林。

现代文:十一月丙申,火星进入羽林星。

古文:二年八月庚午,荧惑犯太微西蕃上将。

现代文:二年八月庚午,火星冲犯太微垣西部上将星。

古文:癸未,荧惑犯太微右执法。

现代文:癸未,火星冲犯太微垣右执法星。

古文:丁酉,荧惑犯太微右执法。

现代文:丁酉,火星冲犯太微垣右执法星。

古文:十月庚申,荧惑犯进贤。

现代文:十月庚申,火星冲犯进贤星。

古文:十一月壬辰,荧惑犯亢南第二星。

现代文:十一月壬辰,火星冲犯亢宿南第二颗星。

古文:丙申,荧惑犯亢南星。

现代文:丙申,火星冲犯亢宿南星。

古文:十二月乙卯,荧惑入氐。

现代文:十二月乙卯,火星进入氐宿。

古文:三年二月乙卯,荧惑在房北头第一星西北一尺,徘徊守房。

现代文:三年二月乙卯,火星在房宿北头第一颗星西北一尺,徘徊守卫房宿。

古文:四月戊戌,荧惑犯。

现代文:四月戊戌,火星冲犯。

古文:六月乙亥,荧惑犯房。

现代文:六月乙亥,火星冲犯房宿。

古文:癸亥,荧惑犯天江南头第二星。

现代文:癸亥,火星冲犯天江星南头第二颗星。

古文:八月丁巳,荧惑犯南斗第五星。

现代文:八月丁巳,火星冲犯南斗的第五颗星。

古文:十一月丙戌,荧惑从行入羽林。

现代文:十一月丙戌,火星顺行进入羽林星。

古文:四年八月戊辰,荧惑入太微。

现代文:四年八月戊辰,火星进入太微垣。

古文:癸酉,荧惑犯太微右执法。

现代文:癸酉,火星冲犯太微垣右执法星。

古文:戊子,荧惑在太微。

现代文:戊子,火星在太微垣。

古文:九月戊申,荧惑犯岁星。

现代文:九月戊申,火星冲犯木星。

古文:己酉,荧惑犯岁星,芒角相接。

现代文:己酉,火星冲犯木星,光芒星角相接。

古文:十月丁丑,荧惑犯亢南头第一星。

现代文:十月丁丑,火星冲犯亢宿南头第一颗星。

古文:十一月庚寅,荧惑犯氐西南星。

现代文:十一月庚寅,火星冲犯氐宿西南星。

古文:十二月己未,荧惑犯房北头第一星。

现代文:十二月己未,火星冲犯房宿北头第一颗星。

古文:庚申,荧惑入房北犯钩钤星。

现代文:庚申,火星进入房宿北头冲犯钩铃星。

古文:五年二月乙亥,荧惑、填星同在南斗度,为合宿。

现代文:五年二月乙亥,火星土星同在南斗方位,形成合宿。

古文:九月乙未,荧惑从行在哭星东,相去半寸。

现代文:九月乙未,火星顺行在哭星束,相距半寸。

古文:六年四月癸丑,荧惑伏在参度,去太白二尺五寸,辰星去太白五尺三寸,为合宿。

现代文:六年四月癸丑,火星伏在参宿方位,离金星二尺五寸,水星离金星五尺,三星成为合宿。

古文:甲戌,荧惑在辰星东南二尺五寸,俱从行,入东井旷中,无所犯。

现代文:甲戌,火星在水星东南二尺五寸,一起顺行,进入井宿空隙中,无所冲犯。

古文:闰四月丁丑,荧惑从行在氐西南星北七寸,为犯。

现代文:闰四月丁丑,火星顺行在氐宿西南星北七寸,造成冲犯。

古文:己卯,荧惑从行入氐,无所犯。

现代文:己卯,火星顺行进入氐宿,无所冲犯。

古文:乙巳,荧惑从行在房北头第一上将右骖星南六寸,为犯。

现代文:乙巳,火星顺行在房宿北头第一上将星右骖星南六寸,造成冲犯。

古文:又在钩钤星西北五寸。

现代文:又在钩钤星西北五寸。

古文:十一月丙寅,荧惑从行在岁星西,相去四尺,同在尾度,为合宿。

现代文:十一月丙寅,火星顺行在木星西,相距四尺,同在尾宿方位,形成合宿。

古文:七年二月丙子,荧惑从行在填星西,相去二尺,同在牵牛度,为合宿。

现代文:七年二月丙子,火星顺行在土星西,相距二尺,同在牵牛星方位,形成合宿。

古文:三月戊午,荧惑从在泣星西北七寸。

现代文:三月戊午,火星顺行在泣星西北七寸。

古文:戊辰,荧惑从行入羽林。

现代文:戊辰,火星顺行进入羽林星。

古文:八月戊戌,荧惑逆入羽林。

现代文:八月戊戌,火星逆行进入羽林星。

古文:九月乙丑,荧惑入羽林,成句己。

现代文:九月乙丑,火星进入羽林星,形成句己状。

古文:八年四月丙申,荧惑从行入舆鬼,在西北星东南二寸,为犯。

现代文:八年四月丙申,火星顺行进入舆鬼星,在西北星东南二寸,造成冲犯。

古文:十月乙亥,荧惑入氐。

现代文:十月乙亥,火星进入氐宿。

古文:十一月乙未,荧惑从入北落门,在第一星东南,去钩钤三寸,为犯。

现代文:十一月乙未,火星顺行进入北落门,在第一颗星东南,离钩钤星三寸,造成冲犯。

古文:九年三月甲午,荧惑从在填星东七寸,在岁星南六寸,同在虚度,为犯,为合宿。

现代文:九年三月甲午,火星顺行在土星束七寸,在木星南六寸,同在虚宿方位,造成冲犯,成为合宿。

古文:四月癸亥,荧惑从行入羽林。

现代文:四月癸亥,火星顺行进入羽林星。

古文:闰七月辛酉,荧惑从行在毕左股星西北一寸,为犯。

现代文:闰七月辛酉,火星顺行在毕宿左股星西北一寸,造成冲犯。

古文:八月十四日,荧惑应伏在昴三度,前先历在毕度,二十一日始逆行北转,垂及玄冬荧惑囚死之时,而形色渐大于常。

现代文:八月十四日,火星应当伏在昴宿三度,此前先于日历在毕宿方位,二十一日才逆行北转,延及冬季,是火星困死的时候,因而形色逐渐比平常大。

古文:十年二月庚子,荧惑从入东井北辕西头第一星西二寸,为犯。

现代文:十年二月庚子,火星顺行进入井宿北辕西头第一颗星西二寸,造成冲犯。

古文:三月癸未,荧惑从行在舆鬼西北七寸,为犯。

现代文:三月癸未,火星顺行在舆鬼星西北七寸,造成冲犯。

古文:乙酉,荧惑从行入舆鬼。

现代文:乙酉,火星顺行进入舆鬼星。

古文:六月壬寅,荧惑从行入太微。

现代文:六月壬寅,火星顺行进入太微垣。

古文:十一年二月庚戌,荧惑从在填星西北六寸,为犯,同在营室。

现代文:十一年二月庚戌,火星顺行在土星西北六寸,造成冲犯,同在室宿。

古文:五月戊午,荧惑从行在岁星西南六寸,为犯,同在娄度。

现代文:五月戊午,火星顺行在木星西南六寸,造成冲犯,同在娄宿方位。

古文:八月辛巳,荧惑从行入东井,在南辕西第一星东北一尺四寸。

现代文:八月辛巳,火星顺行进入井宿,在南辕西第一颗星东北一尺四寸。

古文:十一月丁巳,荧惑逆行在五诸侯东星北四寸,为犯。

现代文:十一月丁巳,火星逆行在五诸侯东星北四寸,造成冲犯。

古文:隆昌元年三月乙丑,荧惑从行入舆鬼西北星东一寸,为犯。

现代文:隆昌元年三月乙丑,火星顺行进入舆鬼西北星束一寸,造成冲犯。

古文:癸酉,荧惑从行在舆鬼积尸星东北七寸,为犯。

现代文:癸酉,火星顺行在舆鬼积尸星东北七寸,造成冲犯。

古文:闰三月甲寅,荧惑从入轩辕。

现代文:闰三月甲寅,火星顺行进入轩辕星。

古文:五月丁酉,荧惑从入太微,在右执法北二寸,为犯。

现代文:五月丁酉,火星顺行进入太微垣,在右执法星北二寸,造成冲犯。

古文:建元四年正月己卯,岁星、太白俱从行,同在娄度为合宿。

现代文:建元四年正月己卯,木星金星都顺行,同在娄宿成为合宿。

古文:六月丁酉,岁星昼见。

现代文:六月丁酉,木星白天出现。

古文:永明元年五月甲午,岁星入东井。

现代文:永明元年五月甲午,木星进入井宿。

古文:七月壬午,岁星昼见。

现代文:七月壬午,木星白天出现。

古文:三年五月丙子,岁星与太白合。

现代文:三年五月丙子,木星与金星会合。

古文:六月辛丑,岁星与辰星合。

现代文:六月辛丑,木星与水星会合。

古文:十月己巳,岁星从入太微。

现代文:十月己巳,木星顺行进入太微垣。

古文:十一月甲子,岁星从入太微,犯右执法。

现代文:十一月甲子,木星顺行进入太微垣,冲犯右执法星。

古文:四年闰二月丙辰,岁星犯太微上将。

现代文:四年闰二月丙辰,木星冲犯太微垣上将星。

古文:三月庚申,岁星犯太微上将。四月己未,岁星犯右执法。

现代文:三月庚申,木星冲犯太微垣上将星四月己未,木星冲犯右执法星。

古文:八月乙巳,岁星犯进贤,又与荧惑于轸度合宿。

现代文:八月乙巳,木星冲犯进贤星,又与火星在轸宿方位合宿。

古文:五年二月癸卯,岁星犯进贤。

现代文:五年二月癸卯,木星冲犯进贤星。

古文:六月甲子,岁星昼见在轸度。

现代文:六月甲子,木星白天在轸宿方位出现。

古文:十月己未,岁星从在氐西南星北七寸,又辰星从入氐,在岁星西四尺五寸,又太白从在辰星东,相去一尺,同在氐度,三星为合宿。

现代文:十月己未,木星顺行在氐宿西南星北七寸,另外水星顺行进入氐宿,在木星西四尺五寸,另外金星顺行在水星东,相距一尺,同在氐宿方位,三星成为合宿。

古文:十二月甲戌,岁星昼见。

现代文:十二月甲戌,木星白天出现。

古文:六年三月甲申,岁星逆行入氐宿。

现代文:六年三月甲申,木星逆行进入氐宿。

古文:六月丙寅,岁星昼见在氐度。

现代文:六月丙寅,木星白天在氐宿方位出现。

古文:八年三月庚申,岁星守牵牛。

现代文:八年三月庚申,木星守卫牵牛星。

古文:九年二月壬午,岁星从在填星西七寸,同在虚度为合宿。闰七月辛酉,岁星在泣星北五寸,为犯,又守填星。

现代文:九年二月壬午,木星顺行在土星西七寸,同在虚宿方位成为合宿闰七月辛酉,木星在位星北五寸,造成冲犯,又守卫土星。

古文:九月辛卯,在泣星西一尺五寸,为合宿。

现代文:九月辛卯,在位星西一尺五寸,成为合宿。

古文:永明元年六月,辰星从行入太微,在太白西北一尺。

现代文:丞塱元年六月,水星顺行进入太微垣,在金星西北一尺。

古文:二年八月甲寅,辰星于翼犯太白。

现代文:二年八月甲寅,水星在翼宿冲犯金星。

古文:九年六月丙子,辰星随太白于西方,在七星度,相去一尺四寸,为合宿。

现代文:九年六月丙子,水星随金星在西方,在七星方位,相距一尺四寸,成为合宿。

古文:十一年九月丙辰,辰星依历应夕见西方亢宿一度,至九月八日不见。

现代文:十一年九月丙辰,水星依照历法应当傍晚在西方亢宿一度出现,到九月八日看不到了。

古文:隆昌元年正月丙戌,辰星见危度,在太白北一尺,为犯。

现代文:塑元年正月丙戌,水星出现在危宿方位。在金星北一尺,造成冲犯。

古文:建元三年十月癸丑,填星逆行守氐。

现代文:重纽三年十月癸丑,土星逆行守卫氐宿。

古文:四年七月戊辰,填星从行入氐。

现代文:四年七月戊辰,土星顺行进入氐宿。

古文:永明元年正月庚寅,填星守房心。

现代文:丞塱元年正月庚寅,土星守卫房宿心宿。

古文:三月甲子,填星逆行犯西咸星。

现代文:三月甲子,土星逆行冲犯西咸星。

古文:二年二月戊辰,填星犯东咸星。

现代文:二年二月戊辰,土星冲犯东咸星。

古文:四年十二月辛巳,填星犯建星。

现代文:四年十二月辛巳,土星冲犯建星。

古文:七年十二月戊辰,填星在须女度,又辰星从在填星西南一尺一寸,为合宿。

现代文:七年十二月戊辰,土星在须女星方位,又水星顺行在土星西南一尺一寸,成为合宿。

古文:八年三月庚申,填星守哭星。

现代文:八年三月庚申,土星守卫哭星和尾宿。

古文:九年七月庚戌,填星逆在泣西星东北七寸,为犯。

现代文:九年七月庚戌,土星逆行在泣西星东北七寸,造成冲犯。

古文:十月甲午,填星从行在泣星西北五寸,为犯。

现代文:十月甲午,土星顺行在泣星西北五寸,造成冲犯。

古文:流星灾建元元年十月癸酉,有流星大如三升塸,色白,尾长五丈,从南河东北二尺出,北行历舆鬼西过,未至轩辕后星而没;没后余中央,曲如车轮,俄顷化为白云,久乃灭。

现代文:建元元年十月癸酉,有颗流星像三升堰一样大,白色,尾长五丈,从南河东北二尺处出现,向北经过舆鬼星西去,没有到轩辕后星就消失,消失后中央剩余部分,弯如车轮,一会儿化作白云,很久才消失。

古文:流星自下而升,名曰飞星。

现代文:流星从下向上升起,名叫飞星。

古文:三年十月丙午,有流星大如月,赤白色,尾长七丈,西北行入紫宫中,光照墙垣。

现代文:三年十月丙午,有颗流星像月一样大,赤白色,尾长七丈,向西北飞入紫宫中,光照墙垣。

古文:四年正月辛未,有流星大如三升塸,赤色,从北极第二星北一尺出,北行一丈而没。

现代文:四年正月辛未,有颗流星像三升堰一样大,赤色,从北极星的第二颗星北一尺出现,向北飞行一丈后消失。

古文:九月壬子,流星如鹅卵,从柳北出,入轩辕。

现代文:九月壬子,有颗鹅卵大小的流星,从柳宿北出现,进入轩辕星。

古文:又一枚如瓜大,出西行没空中。

现代文:又有一颗像瓜一样大,出现后向西飞行消失在空中。

古文:永明元年六月己酉,有流星如二升碗,从紫宫出,南行没氐。

现代文:永明元年六月己酉,有颗流星像二升碗一样大小,从紫宫出现,向南飞行消失在氐宿。

古文:二年三月庚辰,有流星如二升碗,从天市中出,南行在心后。

现代文:二年三月庚辰,有颗流星像二升碗一样大小,从天市星中飞出,向南飞行在心宿后。

古文:四年二月乙丑,有流星大如一升器。

现代文:四年二月乙丑,有颗一升器具大小的流星。

古文:戊辰,有流星大如五升器。

现代文:戊辰,有颗五升器具大小的流星。

古文:四月丁卯,有流星大如一升器,从南斗东北出,西行经斗入氐。

现代文:四月丁卯,有颗一升器具大小的流星,从南斗星东北飞出,向西飞行经斗宿进入氐宿。

古文:六月丙戌,有流星大如鸭卵,从匏瓜南出,至虚而入。

现代文:六月丙戌,有颗鸭卵大小的流星,从匏瓜星南飞出,到虚宿后进入。

古文:八月辛未,有流星大如三升塸,从觜星南出,西南行入天濛没。

现代文:八月辛未,有颗三升堰大小的流星,从觜星南飞出,向西南飞行进入天濛星后消失。

古文:十一月戊寅,有流星大如二升塸,白色,从亢东北出,行入天市。

现代文:十一月戊寅,有颗二升堰大小的流星,白色,从亢宿东北飞出,飞行进入天市星。

古文:十二月丁巳,有流星大如三升碗,白色,从天市帝座出,东北行一丈而没。

现代文:十二月丁巳,有颗三升碗大小的流星,白色,从天市帝座飞出,向东北飞行一丈而消失。

古文:五年六月辛未,有流星大如三升器,没后有痕。

现代文:五年六月辛未,有颗三升器具大小的流星,消失后有痕迹。

古文:九月丙申,有流星大如四升器,白色,有光照地。

现代文:九月丙申,有颗四升器具大小的流星,白色,有光照地。

古文:十二月甲子,西北有流星大如鸭卵,黄白色,尾长六尺,西南行一丈余没。

现代文:十二月甲子,西北有颗鸭卵大小的流星,黄白色,尾长六尺,向西南飞行一丈多后消失。

古文:六年三月癸酉,有流星大如鸭卵,赤色,无尾。

现代文:六年三月癸酉,有颗鸭卵大小的流星,赤色,无尾。

古文:四月丙辰,北面有流星大如二升器,白色,北行六尺而没。

现代文:四月丙辰,北面有颗二升器具大小的流星,白色,向北飞行六尺而消失。

古文:七月癸巳,有流星大如鹅卵,白色,从匏瓜南出,西南行一丈没空中。

现代文:七月癸巳,有颗鹅卵大小的流星,白色,从匏瓜星南飞出,向西南飞行一丈消失在空中。

古文:须臾,又有流星大如五升器,白色,从北河南出,东北行一丈三尺没空中。

现代文:不久,又有一颗五升器具大小的流星,白色,从北河南飞出,向东北飞行一丈三尺消失在空中。

古文:十月戊寅,南面有流星,大如鸡卵,赤色,在东南行没,没后如连珠。

现代文:十月戊寅,南面有流星,像鶸蛋一样大,赤色,在东南飞行消失,消失后如同连珠。

古文:十二月壬寅,有流星大如鹅卵,黄白色,尾长三丈,有光,没后有痕从梗河出,西行一丈许,没空中。

现代文:十二月壬寅,有颗鹅卵大小的流星,黄白色,尾长三丈,有光,消失后有痕迹从梗河出现,向西行一丈左右,消失在空中。

古文:七年正月甲寅,有流星如五升器,白色,尾长四尺,从坐旗星出,西行入五车而过,没空中。

现代文:七年正月甲寅,有颗五升器具大小的流星。白色,尾长四尺,从坐旗星出现,向西行进入五车星而经过,消失在空中。

古文:六月丁丑,流星大如二升器,黄赤色,有光,尾长六尺许,从亢南出,西行入翼中而没,没后如连珠。

现代文:六月丁丑,有颗流星像二升器具一样大,黄赤色,有光芒,尾长六尺左右,从亢宿南出现,向西行进入翼宿中消失,消失后如同连珠。

古文:十月乙丑,有流星如三升器,赤黄色,尾长六尺,出紫宫内北极星,东南行三丈没空中。

现代文:十月乙丑,有颗流星像三升器具一样大,赤黄色,尾长六尺,从紫宫内的北极星飞出,向东南飞行三丈消失在空中。

古文:壬辰,流星如三升器,白色,有光,从五车北出,行入紫宫,抵北极第一第二星而过,落空中,尾如连珠,仍有音响似雷。

现代文:壬辰,有颗流星像三升器具一样大,白色,有光芒从五车星北射出,飞行进入紫宫,抵达北极星的第一第二颗星而掠过,落在空中,尾如连珠,仍然有雷一样的音响。

古文:太史奏名曰 天狗 。

现代文:太吏上奏名称叫 天狗 。

古文:八年四月癸巳,有流星如二升器,黄白色,有光,从心星南一尺许出,南行二丈没,没后如连珠。

现代文:八年四月癸巳,有颗二升器具大小的流星,黄白色,有光芒,从心宿南一尺左右出现,向南行二丈消失,消失后如同连珠响。

古文:丁巳,流星如鹅卵,白色,长五丈许,从角星东北二尺出,西北行没太微西蕃上将星间。

现代文:丁巳,流星像鹅卵,白色,长五丈多,从角星东北二尺出现,向西北行消失在太微垣西部上将星间。

古文:六月癸未,有流星如鸭卵,赤色,从紫宫中出,西南行未至大角五尺许没。

现代文:六月癸未,有颗像鸭卵一样的流星,赤色,从紫宫中飞出,向西南行在离大角星五尺左右消失。

古文:七月戊申,有流星如五升器,赤白色,长七尺,东南行二丈,没空中。

现代文:七月戊申,有颗流星像五升器具,赤白色,长七尺,向东南行二丈,消失在空中。

古文:十月乙亥,有流星如鹅卵,白色,从紫宫中出,西北行三丈许,没空中。

现代文:十月乙亥,有颗流星像鹅卵大小,白色,从紫宫中飞出,向西北行三丈左右,消失在空中。

古文:十一月乙未,有流星如鹅卵,赤白色,有光无尾,从氐北一丈出,南行入氐中没。

现代文:十一月乙未,有颗鹅卵大小的流星,赤白色,有光芒无尾巴,从氐宿北一丈飞出,向南行进入氐宿中消失。

古文:辛丑,流星如鹅卵,白色,从参伐出,南行一丈没空中。

现代文:辛丑,流星如同鹅卵,白色,从参宿伐宿飞出,向南行一丈消失在空中。

古文:又有一流星大如三升器,白色,从轸中出,东南行入娄中没。

现代文:又有一颗流星像三升器具一样大,白色,从轸宿中飞出,向东南行进入娄宿中消失。

古文:九年五月庚子,有流星如鸡子,白色无尾,从紫宫里黄帝座星西二尺出,南行一丈没空中。

现代文:九年五月庚子,有颗鸡蛋一样的流星,白色,没有尾巴,从紫宫裹黄帝座星西二尺飞出,向南行一丈消失在空中。

古文:丁未,流星如李子,白色无尾,从奎东北大星东二尺出,东北行至天将军而没。

现代文:丁未,有颗李子大小的流星,白色,没有尾巴,从奎宿东北大星东二尺飞出,向东北行到天将军星而消失。

古文:戊申,流星如鹅卵,黄白色,尾长二丈,从箕星东一尺出,南行四丈没。

现代文:戊申,有鹅卵大小的流星,黄白色,尾长二丈,从箕星东一尺飞出,向南行四丈消失。

古文:七月乙卯,西南有流星大如二升器,白色无尾,西南行一丈余没。

现代文:七月乙卯,西南有颗像二升器具大的流星,白色,没有尾巴,向西南行一丈多消失。

古文:戊午,有流星如二升器,黄白色,有光从天江星西出,东北经天入参中而没,没后如连珠。

现代文:戊午,有颗像二升器具大小的流星,黄白色,有道光芒从天江星西射出,向东北经天进入参宿中消失,消失后如连珠般响。

古文:闰七月戊辰,流星如鹅卵,赤色,尾长二尺,从文昌西行入紫宫没。

现代文:闰七月戊辰,有流星像鹅卵大小,赤色,尾长二尺,从文昌星西行进入紫宫消失。

古文:己巳,西南有流星如二升器,白色,西南行一丈没。

现代文:己巳,西南有二升器具大小的流星,白色,向西南行一丈消失。

古文:九月戊子,有流星大如鸡卵,白色,从少微星北头出,东行入太微,抵帝座星而过,未至东蕃次相一尺没,如散珠。

现代文:九月戊子,有颗鶸蛋大的流星,白色,从少微星北头飞出,向东行进入太微垣抵达帝座星而飞过,距离束部次相星一尺消失,如同散珠。

古文:十年正月甲戌,有流星如五升器,白色,从氐中出,东南行经房道过,从心星南二尺没。

现代文:十年正月甲戌,有颗流星像五升器具大小,白色,从氐宿中飞出,向东南行路过房宿,从心宿南二尺消失。

古文:三月癸未,有流星如鸡卵,青白色,尾长四尺,从牵牛南八寸出,南行一丈没空中。

现代文:三月癸未,有颗流星像鶸蛋大小,青白色,尾长四尺,从牵牛星南八寸飞出,向南行一丈消失在空中。

古文:十一年二月壬寅,东北有流星如一升器,白色,无尾,北行三丈而没。

现代文:十一年二月壬寅,东北方有颗流星像一升器具大小,白色,没有尾巴,向北行三丈而消失。

古文:四月丙申,有流星如三升器,白色,有光,尾长一丈许,从箕星东北一尺出,行二丈许入斗度,没空中,临没如连珠。

现代文:四月丙申,有颗流星像三升器具大小,白色,有光芒,尾长一丈左右,从箕宿东北一尺飞出,飞行二丈左右,进入斗宿方位,消失在空中,临消失时像连珠一样。

古文:五月壬申,有流星大如鸡子,黄白色,从太微端门出,无所犯,西南行一丈许没,没后有痕。

现代文:五月壬申,有颗流星像鶸蛋大小,黄白色,从太微垣端门飞出,无所冲犯,向西南行一丈左右消失,消失后留有痕迹。

古文:七月辛酉,有流星如鸡子,赤色,无尾,从氐中出,西行一丈五尺没空中。

现代文:七月辛酉,有颗流星像鸡蛋大小,赤色,没有尾巴,从氐宿中飞出,向西行一丈五尺消失在空中。

古文:戊寅,有流星如鸡卵,黄白色,从紫宫东蕃内出,东北行一丈五尺,至北极第五星西北四尺没。

现代文:戊寅,有颗流星像鸡蛋大小,黄白色,从紫宫束部飞出,向东北行一丈五尺,到北极星第五颗星西北四尺处消失。

古文:九月乙酉,有流星如鸭卵,黄白色,从娄南一尺出,东行二丈没。

现代文:九月乙酉,有颗流星像鸭蛋大小,黄白色,从娄宿南一尺飞出,向东行二丈后消失。

古文:十二月己丑,西南有流星如三升器,黄赤色,无尾,西南行三丈许没,散如遗火。

现代文:十二月己丑,西南方有颗流星像三升器具大小,黄赤色,没有尾巴,向西南行三丈左右消失,散掉时好像残留的火。

古文:永元三年夜,天开黄色明照,须臾有物,绛色,如小瓮,渐渐大如仓廪,声隆隆如雷,坠太湖中,野雉皆雊,世人呼为 木殃 。

现代文:永元三年某夜,天空中发出黄色的光亮,不久有件小瓮大小的绛色物品,渐渐大得像粮仓一样,发出雷鸣般的隆隆声,坠入太湖中,野雉都发出呜叫,世人称为 木灾异 。

**古文:史臣案:《春秋纬》: 天狗如大奔星,有声,望之如火,见则四方相射。 **

现代文:史臣据《春秋鳓 天狗像大奔星,有声响,望起来像火光,它出现就会四方相互攻击 。

古文:汉史云: 西北有三大星,如日状,名曰天狗。

现代文:汉史记载: 西北有三颗大星,像太阳的样子,名叫天狗。

**古文:天狗出则人相食。 **

现代文:天狗出现就会发生人吃人。

**古文:《天官》云: 天狗状如大奔星。 **

现代文:《天官书》说: 天狗的形状像大镜星。

古文:又云: 如大流星,色黄,有声。

现代文:又说: 像大流星,黄色,有声响。

古文:其止地类狗所坠。

现代文:它落在地上像狗坠地。

古文: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其上锐,其下圆,如数顷田。

现代文:望起来像火光,炎炎冲天。它的上部尖锐,下部是圆的,就像几顷田一样大。

**古文:见则流血千里,破军杀将。 **

现代文:出现就会流血千里,击败军队杀死将领。

**古文:汉史又云: 昭明下为天狗,所下兵起血流。 **

现代文:漠史又说: 照明下边是天狗,它坠落的地方会有战争和流血。

古文:昭明,星也。

现代文:昭明是颗星。

**古文:《洛书》云: 昭明见而霸者出。 **

现代文:《洛书》说: 昭明星出现会有霸王问世。

**古文:《运斗枢》云: 昭明有芒角,兵徵也。 **

现代文:《运斗枢》说: 昭明星有光芒和角,是战事的征兆。

**古文:《河图》云: 太白散为天狗。 **

现代文:《河图》说: 金星散为天狗。

**古文:汉史又云: 有星出,其状赤白有光,即为天狗,其下小无足,所下国易政。 **

现代文:汉史又说: 有颗星出现,它的形状是赤白色有光芒,就是天狗。它的下部小而且没有脚,它坠落的地方国家政权易手。

古文:众说不同,未详孰是。

现代文:众说不一,不清楚谁是正确的。

古文:推乱亡之运,此其必天狗乎?

现代文:推算混乱灭亡的运数,造必定是天狗吧。

古文:老人星建元元年十一月戊辰,老人星见南方丙上。

现代文:建元元年十一月戊辰,老人星出现在南方丙位上。

古文:八月癸卯,祠老人星。

现代文:八月癸卯,祭祀老人星。

古文:永明三年八月丁酉,老人星见南方丙上。

现代文:永明三年八月丁酉,老人星出现在南方丙位上。

古文:六年八月壬戌,老人星见南方丙上。

现代文:六年八月壬戌,老人星出现在南方丙位上。

古文:建元四年二月辛卯,白虹贯日。永明十年七月癸酉,西方有白虹,须臾灭。

现代文:七年七月壬戌,老人星出现在南方丙位上。九年闰七月戊寅,老人星出现在南方丙位十年八月乙酉,老人星出现。十一年九月丙寅,老人星出现在南方丙位建元四年二月辛卯,白虹贯穿日。永明十年七月癸酉,西方出现白虹,不久消失。

古文:十一年九月甲午,西方有白虹,南头指申,北头指戌上,久久消灭。

现代文:十一年九月甲午,西方出现白虹,南头指向申位,北头指在戌位上,很久才消失。

古文:建元四年二月辛卯,黑气大小二枚,东至卯,西至酉,广五丈,久久消灭。

现代文:建元四年二月辛卯,大小二股黑气,束到卯位,西到酉位,宽五丈,很久才消失。

古文:永明二年四月丁未,北斗第六第七星间有一白气。

现代文:丞塱二年四月丁未,北斗第六第七颗星之间有一股白气。

古文:四年正月辛未,黄白气长丈五尺许,入太微。

现代文:四年正月辛未,有股黄白气长一丈五尺左右,进入太微垣。

古文:永明四年正月癸未,南面有阵云一丈许。

现代文:丞塱四年正月癸未,南面有阵云一丈左右。

古文:五年四月己巳,有云色黑,广五尺,东头指丑,西头指酉,并至地。

现代文:五年四月己巳,有股黑色云,宽五尺,东头指向丑位,西头指向酉位,都落到地上。

古文:十一月乙巳,东南有阵云高一丈,北至卯,东南至巳,久久散没。

现代文:十一月乙巳,东南有阵云高一丈,北到卯位,东南到巳位,很久才消散。

古文:六年二月癸亥,东西有一梗云,半天,曲向西,苍白色。

现代文:六年二月癸亥,东西有一梗云漫布半天,弯曲向西,苍白色。

古文:三月庚辰,南面有梗云,黑色,广六寸。

现代文:三月庚辰,南面有梗云,黑色,宽六寸。

古文:七年十月辛未,有梗云,苍黑色,东头至寅,西头指酉,广三尺,贯紫宫,久久消漫。

现代文:七年十月辛未,有梗云,苍黑色,柬头到寅西头指向酉位,宽三尺,贯穿紫宫,很久才消散。

古文:八年十一月乙未,有梗云,黑色,六尺许,东头至卯,西头至酉,久久散漫。

现代文:八年十一月乙未,有梗云,黑色,六尺左右,柬头到卯位,西头到酉位,很久才消散。

古文:十二月庚辰,南面有阵云,黑色,高一丈许,东头至巳,西头至未,久久散漫。

现代文:十二月庚辰,南面有一阵云,黑色,高一丈左右,东头到巳位,西头到未位,很久才消散。

古文:十一年七月丙辰,东面有梗云,苍白色,广二尺三寸,南头指巳至地,北头指子至地,久久渐散漫。

现代文:十一年七月丙辰,束面有梗云,苍白色,宽二尺三寸,南头指向巳位到地,北头指向子位到地,很久后逐渐消散。

古文:赞曰:阳精火镜,阴灵水存。

现代文:赞曰:太阳是火的精灵,月亮之灵在水中留存。

古文:有禀有射,代为明昏。

现代文:有禀承有反射,交替变化为明暗。

古文:垂光满盖,列景周浑。

现代文:垂下满天光芒,照遍各项景致。

古文:具位臣辅,备象街门。

现代文:列具臣下辅佐之位,齐备星辰象征的街门。

古文:灾生霣薄,祟起飞奔。

现代文:灾异生自星辰坠落,鬼祟起于流星飞奔。

古文:弗忘人惧,瑜瑕辩论。

现代文:不要忘记人的恐惧,辩论好坏。

古文:若任天道,灶亦多言。

现代文:如果听任天道,灶神也会多言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