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古文:天文上《易》曰: 圣人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 **

现代文:《易经》说: 圣人抬头观察天象,低头观察地理。

古文:天文之事,其来已久。

现代文:有关天文的事情,由来已久。

古文:太祖革命受终,膺集期运。

现代文:左担顺应天命继承帝位,秉受时运。

古文:宋升明三年,太史令将作匠陈文建陈天文,奏曰: 自孝建元年至升明三年,日蚀有十,亏上有七。

现代文:塞昱塱三年,太史令将作匠速塞建陈奏天文变化,说:自孝建元年至升明三年,有十次日食,其中上部亏缺有七次。

**古文:占曰 有亡国失君之象。 **

现代文:占辞说 有亡国灭君的迹象 。

古文:一曰 国命绝,主危亡 。

现代文:一说 国家天命断绝,君主危亡 。

古文:孝建元年至升明三年,太白经天五。

现代文:孝建元年至升明三年,金星有五次在中天。

古文:占曰 天下革,民更王,异姓兴 。

现代文:占辞说 天下转运,百姓改换君王,异姓兴起 。

古文:孝建元年至升明三年,月犯房心四,太白犯房心五。

现代文:孝建元年至升明三年,月四次冲犯房宿心宿,金星五次冲犯房宿心宿。

古文:占曰 其国有丧,宋当之 。

现代文:占辞说 该国家有丧事,宋应验了它 。

古文:孝建元年至永光元年,奔星出入紫宫有四。

现代文:孝建元年至永光元年,有四颗流星出入紫宫。

古文:占曰 国去其君,有空国徙王 。

现代文:占辞说 国家离开它的君主,导致国家空虚君王迁徙 。

古文:大明二年至元徽四年,天再裂。

现代文:大明二年至元徽四年,天两次裂开。

古文:占曰 阳不足,白虹贯日,人君恶之 。

现代文:占辞说 阳气不足,白虹贯穿太阳,君主认为不祥 。

古文:孝建二年至大明五年,月入太微;泰豫元年至升明三年,月又入太微;孝建元年至元徽二年,太白入太微各八,荧惑入太微六。

现代文:孝建二年至大明五年,月进入太微垣。泰豫元年至升明三年,月又进入太微垣。孝建元年至元徽二年,金星八次进入太微垣,火星六次进入太微垣。

古文:占曰 七耀行不轨道,危亡之象。

现代文:占辞说 曰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不按轨道运行,是危亡的象征。

古文:贵人失权势,主亦衰,当有王入为主 。

现代文:贵人失去权势,君主也要衰亡,将会有王进宫做君主 。

古文:孝建二年至升明二年,太白、荧惑经羽林各三。

现代文:孝建二年至升明二年,金星、火星各有三次经过羽林星。

古文:占曰 国残更世 。

现代文:占辞说 国家残破世道改换 。

古文:孝建二年四月十三日,荧惑守南斗,成句己。

现代文:孝建二年四月十三曰,火星守卫南斗,形成句己形状。

古文:占曰 天下易正更元 。

现代文:占辞说 天下改易正统,开始新的纪元 。

古文:孝建三年十二月一日,填星、荧惑、辰星合于南斗,占曰 改立王公 。

现代文:孝建三年十二月一日,土星、火星、水星在南斗会合。占辞说 另立王公 。

古文:大明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太白犯填星于斗;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太白、填星合于危。

现代文:大明二年十二月二十六,金星在斗星冲犯土星。六年十一月十五日,金星和土星在危宿会合。

古文:占曰 天子失土 。

现代文:占辞说 天子失掉国上 。

古文:景和元年十月八日,荧惑守太微,成句己。

现代文:景和元年十月八日,火星守卫太微垣,形成句己形状。

古文:占曰 王者恶之,主命无期,有徙主,若主王,天下更纪 。

现代文:占辞说 帝王认为不祥,主管命运不可捉摸,有君主易位,如果应验到王身上,天下会改换纪元 。

古文:泰始三年正月十七日,白气见西南,东西半天,名曰长庚;六年九月二十七日,白气又见东南,长二丈,并形状长大,猛过彗星。

现代文:泰始三年正月十七日,有股白气出现在西南,划过东西半个天空,名叫长庚。六年九月二十七日,一股二丈长的白气又出现在东南方,而且形状长大,比彗星要迅猛。

古文:占曰 除旧布新易主之象,远期一纪 。

现代文:占辞说: 是除旧布新改换君主的征兆,预兆的时间长达十二年。

古文:至升明三年,一纪讫。

现代文:到升明三年,十二年终结。

古文:泰始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太白犯填星于胃。

现代文:泰始四年四月二十四日,金星在胃宿冲犯土星。

古文:占曰 主命恶之 。

现代文:占辞说: 君主命运不祥。

古文:泰始七年六月十七日,太白、岁星、填星合于东井。

现代文:泰始七年六月十七日,金星、木星、土星在井宿会合。

古文:占曰 改立王公 。

现代文:占辞说: 另立王公。

古文:元徽四年至升明二年三月,日有频食。

现代文:元徽四年至升明二年三月,接连发生日食。

古文:占曰 社稷将亡,王者恶之 。

现代文:占辞说: 国家将要灭亡,帝王认为不祥。

古文:元徽四年十月十日,填星守太微宫,逆从行历四年。

现代文:元徽四年十月十曰,土星守卫太微垣,逆着运行,历时四年。

古文:占曰 有亡君之戒,易世立王 。

现代文:占辞说: 有亡君的警告,改换朝代另立君王。

古文:元徽五年七月一日,荧惑、太白、辰星合于翼。

现代文:元徽五年七月一日,火星、金星、水星在翼宿会合。

古文:占曰 改立王公 。

现代文:占辞说: 另立王公。

古文:升明二年六月二十日,岁星守斗建。

现代文:升明二年六月二十日,木星守卫斗建星。

古文:阴阳终始之门,大赦升平之所起,律历七政之本源,德星守之,天下更年,五礼更兴,多暴贵者。

现代文:阴阳是终始的门户,大赦升乎年间所发生的事情;历律是七政的本源,德星守卫它,天下改换纪年,五礼再度兴盛,有许多忽然显贵的人。

古文:升明二年十月一日,荧惑守舆鬼;三年正月七日,荧惑守两戒间,成句己。

现代文:升明二年十月一,火星守卫舆鬼星。三年止月七日,火星守在两戒之间,形成句己状。

古文:占曰 尊者失朝,必有亡国去王 。

现代文:占辞说, 尊贵的人失去朝廷,一定有灭亡的国家和离位的君王。

古文:升明三年正月十八日,辰星孟效西方。

现代文:升明三年正月卜八日,水星正月在西方闪耀。

古文:占曰 天下更王 。

现代文:占辞说: 天下改换帝王。

**古文:升明三年四月,岁星在虚危,俳徊玄枵之野,则齐国有福厚,为受庆之符。 **

现代文:升明三年四月,木星在虚宿、危宿,徘徊在玄枵星野,这样齐国就有厚福,是接受庆贺的征兆。

古文:今所记三辰七曜之变,起建元讫于隆昌,以续宋史。

现代文:现在所记述的三辰七曜的变化,起白玉纽终于塑,用来接续塞吏。

古文:建武世,太史奏事,明帝不欲使天变外传,并秘而不出,自此阙焉。

现代文:建武年间太史奏事,塱童不想让天象的变异外传,都隐秘而不出示,从此就空缺了。

古文:○日蚀建元二年九月甲午朔,日蚀。三年七月己未朔,日蚀。

现代文:建元二年九月甲午初一,日食。三年七月己未初一,日食。

古文:永明元年十二月乙巳朔,日蚀。

现代文:永明元年十二月乙巳初一,日食。

古文:十年十二月癸未朔,加时在午之半度,到未初见日始蚀,亏起西北角,蚀十分之四,申时光色复还。

现代文:十年十二月癸未初一,时间在午时的半度,到未时初,开始发生蚀变,从西北角起亏缺,蚀掉十分之四,申时光色恢复正常。

古文:隆昌元年五月甲戌合朔,巳时日蚀三分之一,午时光复还。

现代文:隆昌元年五月甲戌月相会,巳时食三分之一,午时光恢复正常。

古文:○月蚀建元四年七月戊辰,月在危宿蚀。

现代文:毖四年七月戊辰,月在危宿发生蚀变。

古文:永明二年四月丁巳,月在南斗宿蚀。

现代文:丞塱二年四月丁巳,月在南斗星发生蚀变。

古文:三年十一月戊寅,月入东井旷中,因蚀三分之一。

现代文:三年十一月戊寅,月进入井宿的空缺中,因而蚀掉三分之一。

古文:五年三月庚子,月在氐宿蚀。

现代文:五年三月庚子,月在氐宿发生蚀变。

古文:九月戊戌,月在胃宿蚀。

现代文:九月戊戌,月在胃宿发生蚀变。

古文:六年九月癸巳,月蚀在娄宿九度,加时在寅之少弱,亏起东北角,蚀十五分之十一。

现代文:六年九月癸巳,月在娄宿九度发生蚀变,时间将近寅时,从东北角亏缺,蚀掉十五分之十一一

古文:十五日子时,蚀从东北始,至子时末都既,到丑时光色还复。

现代文:十五日子时,月从东北角发生蚀变,到子时末全都蚀掉,到丑时光色恢复正常。

古文:七年八月丁亥,月在奎宿蚀。

现代文:七年八月丁亥,月在奎宿发生蚀变。

古文:十月庚辰,月奄蚀荧惑。

现代文:十月庚辰,月掩盖火星发生蚀变。

古文:八年六月庚寅,月奄蚀毕左股第一星。

现代文:八年六月庚寅,月掩盖毕宿左股第一颗星,发生蚀变。

古文:十年十二月丁酉,月蚀在柳度,加时在酉之少弱,到亥时,月蚀起东角七分之二,至子时光色还复。

现代文:十年十二月丁酉,月在柳宿度星发生蚀变,时间是将近酉时,到亥时月从束角起蚀掉七分之二,到子时光色恢复正常。

古文:永泰元年四月癸亥,月蚀,色赤如血。

现代文:丞台元年四月癸亥,月发生蚀变,颜色红得像血。

古文:三日而大司马王敬则举兵,众以为敬则祲烈所感。

现代文:三天后大司马王敬则起兵,众人认为是王敬则威烈的感应。

古文:永元元年八月己未,月蚀尽,色皆赤。

现代文:丞五元年八月己未,月全部蚀变,颜色都是红的。

古文:是夜,始安王遥光伏诛。

现代文:这天晚上,始安千萧遥光被杀。

古文:史臣曰:日月代照,实重天行。

现代文:史臣曰:曰月交替照耀,实际是在天空重复运行。

古文:上交下蚀,同度相掩。

现代文:在上的相交,在下的蚀变,同一纬度相互掩盖。

古文:案旧说曰 日有五蚀 ,谓起上下左右中央是也。

现代文:根据旧的说法是 曰有五种蚀变 ,指的是从上、下、左、右、中央开始的蚀变。

古文:交会旧术,日蚀不从东始,以月从其西,东行及日。

现代文:日月交会旧的方法,日食不从束部开始,因为月从曰的西侧,向东运行赶上曰。

古文:于交中,交从外入内者,先会后交,亏西南角;先交后会,亏西北角。交从内出者,先会后交,亏西北角;先交后会,亏西南角。

现代文:位置在交中,交从外部进入内部的,是先会后交,亏缺西南角;先交后会,亏缺西北角;交从内部外出的,是先会后交,亏缺西北角;先交后会,亏缺西南角。

古文:日正在交中者,则亏于西,故不尝蚀东也。

现代文:曰正好在交中的,就会在西部亏缺,所以不曾有从束部蚀变的。

古文:若日中有亏,名为黑子,不名为蚀也。

现代文:如果日中间有亏缺,名叫黑子,不称为日食。

**古文:汉尚书令黄香曰: 日蚀皆从西,月蚀皆从东,无上下中央者。 **

现代文:汉尚书令黄香说: 日食都从西部开始,月食都从束部开始,没有从上下中央开始的。

古文:《春秋》鲁桓三年日蚀,贯中下上竟黑。

现代文:《春秋》鲁桓公三年日食,贯通上中下全是黑的。

古文:疑者以为日月正等,月何得小而见日中?

现代文:怀疑的人认为日月大小正好相等,月怎能小而且出现在曰当中呢。

**古文:郑玄云: 月正掩日,日光从四边出,故言从中起也。 **

现代文:郑玄说: 月正好掩盖住曰,日光从四边散出,所以说是从中间开始蚀变。

古文:王逸以为: 月若掩日,当蚀日西,月行既疾,须臾应过西崖既,复次食东崖。

现代文:王逸认为: 月如果掩盖曰,应当是日的西部蚀变,月既然运行得很快,一会儿就应超过日的西边,再依次侵蚀东边,现在观察日食。

**古文:今察日蚀,西崖缺而光已复,过东崖而独不掩。 **

现代文:西边亏缺可光已恢复正常,超过束边却独独不能盖住日。

古文:逸之此意,实为巨疑。

现代文:王逸的这个意思,的确是巨大的疑问。

古文:先儒难 月以望蚀,去日极远,谁蚀月乎 ?

现代文:先儒反驳 月在望日蚀变,离曰非常远,是谁造成月的蚀变呢 ?

古文:说者称 日有暗气,天有虚道,常与日衡相对。月行在虚道中,则为气所弇,故月为蚀也。

现代文:解释的人说 日有股暗气,天有条虚道,经常与日衡相对,月运行在虚道之中,就会被暗气遮掩,所以发生月食。

古文:虽时加夜半,日月当子午,正隔于地,犹为暗气所蚀,以天体大而地形小故也。

现代文:虽然时间是在半夜,曰月处于子午,正被大地隔开,可还是被暗气所侵蚀,这是因为天的体积大而地的形状小的缘故。

**古文:暗虚之气,如以镜在日下,其光耀魄,乃见于阴中,常与日衡相对,故当星星亡,当月月蚀。 **

现代文:暗和虚的气体,好比把镜子放在曰光下,它的光芒耀人魂魄,于是在阴暗中出现,经常与曰衡相对,所以遇到星则星消失,遇到月则月食 。

古文:今问之曰: 星月同体,俱兆日耀,当月之蚀,星不必亡。

现代文:现在问他们说: 星和月是同样的天体,都得到曰的照耀,当发生月食时,星不一定消失。

**古文:若更有所当,星未尝蚀。同禀异亏,其故何也? **

现代文:如果是另有暗气侵蚀,可星未曾发生蚀变,月和星禀性相同,可发生的亏缺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

古文:答曰: 月为阴主,以当阳位,体敌势交,自招盈损。

现代文:回答说: 曰是阴主,让它处于阳位,体积相当,势力相交,自我招致盈亏。

**古文:星虽同类,而精景陋狭,小毁皆亡,无有受蚀之地,纤光可满,亦不与弦望同形。 **

现代文:星虽然与月是同类,可是光影狭窄鄙陋,一点小的毁坏就都消亡,没有受侵蚀的地方,一缕光就可以遮满,也就不会和月一样有半月圆月。

**古文:又难曰: 日之夜蚀,验于夜星之亡;昼蚀既尽,昼星何故反不见? **

现代文:又反驳说: 夜间发生食,可以验证夜间星辰的消亡;白天日食已尽。为什么白天的星辰反而不出现?

古文:答之曰: 夫言光有所冲,则有不冲之光矣;言有所当,亦有所不当矣。

现代文:回答说: 说光线有所冲撞,就有不冲撞的光线;说有所遭逢,也有不遭逢的。

**古文:夜食度远,与所当而同没;昼食度近,由非冲而得明。 **

现代文:夜间食位置远,和所遭逢的星辰一同消失;白天日食位置近,星辰由于不受冲撞而得以光明。

古文:又问: 太白经天,实缘远日。

现代文:又提问说: 金星在天空闪耀,实际是因为远离太阳。

**古文:今度近更明,于何取喻? **

现代文:现在离得近反而更明亮,如何加以解释?

**古文:答曰: 向论二蚀之体,周冲不同,经与不经,自由星迟疾。难蚀引经,恐未得也。 **

现代文:回答说: 从来论述食月食时的天体,周转冲撞各不相同,闪耀与不闪耀,自是由于星辰运行的快慢,引用星辰的闪耀反驳日月蚀变,恐怕未必有道理。

古文:日光色建元四年十一月午时,日色赤黄无光,至暮,在箕宿。

现代文:扭四年十一月午时,曰色赤黄没有光亮,直到傍晚,处在箕宿位置。

古文:二年闰正月乙酉,日黄赤无光,至暮。

现代文:二年闰正月乙酉,曰色黄赤没有光亮,直到傍晚。

古文: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虹抱珥直背。

现代文:丞塱五年十一月丁亥,上三竿,朱色赤黄,周围有彩色光圈,形成虹、抱、珥、直、背各状。

古文:建元元年十二月未时,日晕,匝黄白色,至申乃消散。

现代文:建五元年十二月未时,有一光圈环绕在曰的周围,呈黄白色,到申时才消散。

古文:永明二年正月丁酉,日交晕再重。

现代文:丞塱二年正月丁酉,周围有重叠的彩色光圈。

古文:三年二月丁卯,日有半晕,晕上生一珥。

现代文:三年二月丁卯,日周围有半个彩色光圈,光圈上生出一个珥形光圈。

古文:四年五月丙午,日晕再重,仍白虹贯日,在东井度。

现代文:四年五月丙午,日周围有重叠的彩色光圈,仍旧是白虹横贯中,在井宿方位。

古文:六年三月甲申,日于兰云中薄半晕,须臾过匝,日东南晕外有一直,并黄色。

现代文:六年三月甲申,在兰色云中有半圈薄薄的光晕,不久环绕一圈,日东南部光圈外有直形云气,都呈黄色。

古文:壬辰,日晕,须臾,日西北生虹贯日中。

现代文:壬辰,周围有彩色光圈。不久,曰的西北方生出一条虹贯穿日中。

古文:八年十一月己亥,日半晕,南面不匝;日东西带晕,各生珥,长三尺,白色,珥各长十丈许,正冲日,久久消散,背因成重晕,并青绛色。

现代文:八年十一月己亥,周围有半圈光环,南面空缺,曰的东西部带有光圈,各生有珥形云气,长三尺,白色,珥各有十丈多长,正对着日,很久才消散,背后就形成重叠的光圈,都呈青绛色。

古文:九年正月甲午,日半晕,南面不匝;北带晕生一抱,东西各生一珥;抱北又有半晕,抱珥并黄色;北又生白虹贯日,久久消散。

现代文:九年正月甲午,周围有半圈光晕,南面空缺,北部带有光晕生出一抱形云气,东西各生出一珥形云气,环状云气北又有半圈光晕,抱、珥都呈黄色,北部又生出一条白虹贯穿日中,很久才消散。

古文:建元元年六月甲申,日南北两珥,西有抱,黄白色。

现代文:建元元年六月甲申,日的南北部生出两珥形云气,西部有环状云气,呈黄白色。

古文:永明二年十一月辛巳,日东北有一背。

现代文:永明二年十一月聿巳,日的东北部有一背形云气。

古文:三年十一月庚寅,日西北有一背。

现代文:三年十一月庚寅,日的西北部有一背形云气。

古文:四年正月辛巳,日南北各生一珥,又生一背。

现代文:四年正月辛巳,曰的南北部各生出一珥形云气,又生出一背形云气。

古文:十二月辛未,日西北生一直,黄白色,戊寅,日北生一背,青绛色。

现代文:十二月辛未,曰的西北部牛出一直形云气,呈黄白色。戊寅,曰的北部生出一背形云气,呈青绛色。

古文:五年八月己卯,日东南生一珥,并青绛色。

现代文:五年八月己卯,曰的东南部生出一珥形云气,都是青绛色。

古文:六年二月丁巳,日东北生黄色,北有一珥,黄赤色,久久并散。

现代文:六年二月丁巳,日的东北生出黄色云气,北部有一珥形云气,呈黄赤色,很久才一起消散。

古文:庚申,日西有一背,赤青色,东西生一直,南北各生一珥,并黄白色。

现代文:庚申,曰的西部有一背形云气,呈赤青色,东西部生出一直形云气,南北部各生出一珥形云气,都呈黄白色。

古文:七年十月癸未,日东北生一背,青赤色,须臾消。

现代文:七年十月癸未,曰的东北部生出一背形云气,呈青赤色,不久消散。

古文:八年六月戊寅,日于苍白云中南北各生一珥,青黄绛杂色,泽润,并长三尺许,至巳午消。

现代文:八年六月戊寅,曰在苍白色云中南北部各生出一珥形云气,杂有青黄绛各色,光润,都是三尺多长,到巳时午时消散。

古文:隆昌元年正月壬戌,日于兰云中晕,南北带晕各生一直,同长一丈,须臾消。

现代文:隆昌元年正月壬戌,曰在兰色云中形成光晕,南北部带有光晕各生出一直形云气,都是一丈长,不久消散。

古文:永元元年十二月乙酉,日中有三黑子。

现代文:丞五元年十二月乙酉,曰中有三个黑子。

古文:月晕犯建元四年十月庚寅,月晕五车及参头。

现代文:建五四年十月庚寅,月在五车星及参宿头形成光晕。

古文:永明元年正月壬辰,是日至十五日,月三晕太微及荧惑。

现代文:丞塱元年正月壬辰,这天到十五日,月在太微垣及火星处三次形成光晕。

古文:三月庚申至十三日,月三晕太微及荧惑。

现代文:三月庚申到十三日,月在太微垣及火星处三次形成光晕。

古文:五年二月乙未,自九日至是日,月三晕太微。

现代文:五年二月乙未,自九日到这天,月在太微垣三次形成光晕。

古文:六年二月壬戌甲夜、十三日甲夜、十五日甲夜,月并晕太微。

现代文:六年二月壬戌初更,十三日初更,十五日初更,月都在太微垣形成光晕。

古文:永明元年十一月己未,月南北各生一珥,又有一抱。

现代文:永明元年十一月己未,月的南北部各生出一珥形云气,又有一环形云气。

古文:月犯列星

现代文:月冲犯各星。

古文:建元元年七月丁未,月犯心大星北一寸,丁卯,月入轩辕中犯第二星。

现代文:建元元年七月丁未,月冲犯心宿大星北一寸。丁卯,月进入轩辕星中冲犯第二颗星。

古文:十月丙申,月在心大星西北七寸。

现代文:十月丙申,月出现在心宿大星西北七寸。

古文:十一月壬戌,月在氐东南星五寸。

现代文:十一月壬戌,月出现在氐宿东南星五寸。

古文:十二月乙酉,月犯太微西蕃南头第一星。

现代文:十二月乙酉,月冲犯太微垣西部南头第一颗星。

古文:庚寅,月行房道中,无所犯,癸巳,月入南斗魁中,无所犯。

现代文:庚寅,月运行房宿的通道中,无所冲犯。癸巳,月进入南斗魁星中,无所冲犯。

古文:二年三月癸卯,月犯心大星,又犯后星。

现代文:二年三月癸卯,月冲犯心宿大星,又冲犯后星。

古文:五月庚戌,月入南斗。

现代文:五月庚戌,月进入南斗。

古文:七月己巳,月入南斗。

现代文:七月已巳,月进入南斗。

古文:三年二月癸巳,月犯太微上将。

现代文:三年二月癸巳,月冲犯太微垣上将星。

古文:四年二月乙亥,月犯舆鬼西北星。

现代文:四年二月乙亥,月冲犯舆鬼西北星。

古文:丙子,月犯南斗魁第二星。

现代文:丙子,月冲犯南斗魁第二星。

古文:辛未,月犯心大星,又犯后星。

现代文:辛未,月冲犯心宿大星,又冲犯后星。

古文:四月壬辰,月犯轩辕左民星。

现代文:四月壬辰,月冲犯轩辕星的左民星。

古文:庚子,月犯箕东北星。

现代文:庚子,月冲犯箕宿东北星。

古文:五月丙寅,月犯心后星。

现代文:五月丙寅,月冲犯心宿后星。

古文:戊寅,月掩昴西北星。

现代文:戊寅,月遮掩昴宿西北星。

古文:六月乙未,月犯箕东北星。

现代文:六月乙未,月冲犯箕宿东北星。

古文:七月癸亥,月行南斗魁中,无所犯。

现代文:七月癸亥,月运行在南斗魁星中,无所冲犯。

古文:庚辰,月犯轩辕女主。

现代文:庚辰,月冲犯轩辕星的女主星。

古文:八月庚子,月犯昴西南星。

现代文:八月庚子,月冲犯昴宿西南星。

古文:壬寅,月犯五车东南星。

现代文:壬寅,月冲犯五车星的东南星。

古文:壬申,月犯轩辕少民星。

现代文:壬申,月冲犯轩辕星的少民星。

古文:九月丁巳,月犯箕东北星。

现代文:九月丁巳,月冲犯箕宿东北星。

古文:壬辰,月在营室度,入羽林中。

现代文:壬辰。月出现在营室星方位,进入羽林星中。

古文:二十日,月入舆鬼,犯积尸。

现代文:二十曰,月进入舆鬼星,冲犯积尸星。

古文:十一月甲戌,月犯五车南星。

现代文:十一月甲戌,月冲犯五车星的南星。

古文:十二月丁酉,月犯轩辕女主星,又掩女御。

现代文:十二月丁酉,月冲犯轩辕星的女主星,又遮掩女御星。

古文:永明元年正月己亥,月犯心后星。

现代文:丞五元年正月己亥,月冲犯心宿后星。

古文:三月乙未,月犯轩辕女主星。

现代文:二月乙未,月冲犯轩辕星的女主星。

古文:六月癸酉,月犯舆鬼西南星。

现代文:六月癸酉,月冲犯舆鬼西南星。

古文:八月乙丑,月犯南斗第四星,又犯舆鬼星。

现代文:八月乙丑,月冲犯南斗的第四颗星,又冲犯舆鬼星。

古文:九月庚辰,月犯太白左蕃度。

现代文:九月庚辰,月冲犯金星左部方位。

古文:癸巳,月犯东井北辕西头第一星。

现代文:癸巳,月冲犯井宿北辕西头第一颗星。

古文:十二月丁卯,月犯心前星,又犯大星。

现代文:十二月丁卯,月冲犯心宿前星,又冲犯大星。

古文:己巳,月犯南斗第五星。

现代文:己巳,月冲犯南斗的第五颗星。

古文:二年二月甲子,月犯南斗第四星,又犯第三星。

现代文:二年二月甲子,月冲犯南斗第四颗星,又冲犯第三颗星。

古文:三月丁丑,月犯东井北辕北头第一星。

现代文:三月丁丑,月冲犯井宿北辕北头第一颗星。

古文:四月戊申,月犯轩辕右角。

现代文:四月戊申,月冲犯轩辕星的右角。

古文:六月丙寅,月犯东井辕头第一星。

现代文:六月丙寅,月冲犯井宿辕头的第一颗星。

古文:八月丙午,月掩心大星。

现代文:八月丙午,月遮掩心宿大星。

古文:戊申,月犯南斗第三星。

现代文:戊申,月冲犯南斗的第三颗星。

古文:戊子,月犯东井北辕西头第一星。

现代文:戊子,月冲犯井宿北辕西头第一颗星。

古文:十一月庚辰,月犯昴星。

现代文:十一月庚辰,月冲犯昴星。

古文:丙戌,月犯轩辕左角。

现代文:丙戌,月冲犯轩辕星的左角。

古文:十二月壬戌,月犯心前星,又犯大星。

现代文:十二月壬戌,月冲犯心宿前星,又冲犯大星。

古文:三年二月己未,月犯南斗第五星。

现代文:三年二月己未,月冲犯南斗的第五颗星。

古文:三月壬申,月在东井,无所犯。

现代文:三月壬申,月在井宿,无所冲犯。

古文:六月丙午,月掩心前星。

现代文:六月丙午,月遮掩心宿前星。

古文:八月丙辰,月犯东井北辕第二星。

现代文:八月丙辰,月冲犯井宿北辕第二颗星。

古文:九月癸未,月犯东井南辕西头第一星。

现代文:九月癸未,月冲犯井宿南辕西头第一颗星。

古文:四年正月癸酉,月入东井,无所犯。乙亥,月犯舆鬼。

现代文:四年正月癸酉,月进入井宿,无所冲犯:乙亥,月冲犯舆鬼星。

古文:闰月辛亥,月犯房。

现代文:闰月辛亥,月冲犯房宿。

古文:二月丁卯,月犯东井钺。

现代文:二月丁卯,月冲犯井宿铀星。

古文:三月乙未,月入东井,无所犯。

现代文:三月乙未,月进入井宿,无所冲犯。

古文:七月辛亥,月犯东井。

现代文:七月辛亥,月冲犯井宿。

古文:八月戊寅,月犯东井。

现代文:八月戊寅,月冲犯井宿。

古文:九月辛卯,月与太白于尾合宿。

现代文:九月辛卯,月与金星在尾宿相会。

古文:丙午,月入东井。

现代文:丙午,月进入井宿。

古文:十一月辛丑,月入东井旷中。

现代文:十月辛丑,月进入井宿的空隙中。

古文:辛亥,月犯房北头第二星。

现代文:辛亥,月冲犯房宿北头第二颗星。

古文:十二月己巳,月犯东井北辕东头第二星。

现代文:十二月己巳,月冲犯井宿北辕束头第二颗星。

古文:辛巳,月犯南斗第六星。

现代文:辛巳,月冲犯南斗的第六颗星。

古文:五年正月丙午,月犯房钩钤。

现代文:五年正月丙午,月冲犯房宿钩钤星。

古文:二月癸亥,月犯东井南辕西头第二星。

现代文:二月癸亥,月冲犯井宿南辕西头第二颗星。

古文:三月癸卯,月犯南斗第二星。

现代文:三月癸卯,月冲犯南斗的第二颗星。

古文:六月乙丑,月犯南斗第六星,在南斗七寸。

现代文:六月乙丑,月冲犯南斗的第六颗星,在南斗的七寸处。

古文:丙寅,月犯西建星北一尺。

现代文:丙寅,月冲犯西建星北一尺处。

古文:史臣曰:《月令》昏明中星,皆二十八宿。

现代文:史臣曰:《月令》的昏明中星,都是二十八宿。

古文:箕斗之间,微为疏阔。

现代文:箕宿与斗宿之间,稍为疏阔。

古文:故仲春之与孟秋,建星再用,与宿度并列,亟经陵犯,灾之所主,未有旧占。

现代文:所以仲春到孟秋之间,建星两度被利用,和二十八宿并列,屡经冲犯,主应发生灾异,没有旧的占辞。

古文:《石氏星经》云: 斗主爵禄,褒贤进士。故置建星以为辅。

现代文:《石氏星经》说: 斗星主应爵位俸禄,褒奖举荐贤才士人,所以设建星作为辅佐。

**古文:若犯建之异,不与斗同。 **

现代文:至于冲犯建星的灾异,和斗星不同。

古文:则据文求义,亦宰相之占也。

现代文:这是从字面上引申,也就是对宰相的占辞。

古文:七月丁未,月行入东井旷中,无所犯。

现代文:七月丁未,月运行进入井宿的空隙中。无所冲犯。

古文:八月壬申,月在毕,犯左股第二星西北三寸。

现代文:八月壬申,月在毕宿,冲犯左股第二星西北三寸处。

古文:九月戊子,月在填星北二尺八寸,为合宿。

现代文:九月戊子,月在土星北二尺八寸处,是合宿。

古文:十月戊寅,月入氐犯东南星西北一尺余。

现代文:十月戊寅,月进入氏宿冲犯其东南星西北一尺多处。

古文:十一月戊寅,月入氐。

现代文:十一月戊寅,月进入氐宿。

古文:十二月戊午,月在东壁度,在荧惑北,相去二尺七寸,为合宿。

现代文:十二月戊午,月在束壁方位处,位于火星北,相距二尺七寸,是合宿。

古文:甲子,月在东壁度东南九寸,为犯。

现代文:甲子,月在东壁方位东南九寸,是冲犯。

古文:癸酉,月在岁星南七寸,为犯。

现代文:癸酉,月在木星南七寸,是冲犯。

古文:六年正月戊戌,月在角星南,相去三寸。

现代文:六年正月戊戌,月在角星之南,相距三寸。

古文:二月丁卯,月在氐西南六寸。

现代文:二月丁卯,月在氐宿西南六寸。

古文:三月乙未,月入氐中,在岁星南一尺一寸,为合宿。

现代文:三月乙未,月进入氐宿中,在木星南一尺一寸,形成合宿。

古文:四月癸丑,月犯东井南辕西头第二星。

现代文:四月癸丑,月冲犯井宿南辕西头第二颗星。

古文:壬戌,月在氐西南星东南五寸,为犯。

现代文:壬戌,月在氏宿西南星东南五寸,造成冲犯。

古文:渐入氐中,与岁星同在氐度,为合宿。

现代文:逐渐进入氐宿中,与木星同在氐宿方位,形成合宿。

古文:癸亥,月行在房北头第一星西南一尺,为犯。

现代文:癸亥,月运行在房宿北头第一颗星西南一尺,造成冲犯。

古文:六月乙卯,月在角星东一寸,为犯。

现代文:六月乙卯,月在角星东一寸,造成冲犯。

古文:丁巳,月行入氐,无所犯。

现代文:丁巳,月运行进入氐宿,无所冲犯。

古文:在岁星东三寸,为合宿。

现代文:在木星东三寸,形成合宿。

古文:七月乙酉,月入房北头第二次相星西北八寸,为犯。

现代文:七月乙酉,月进入房宿北头第二次相星西北八寸,形成冲犯。

古文:庚寅,月在牵牛中星南二寸,为犯。

现代文:庚寅,月在牵牛中星南二寸,造成冲犯。

古文:庚子,月行在毕左股第一星七寸,为犯,又进入毕。

现代文:庚子,月运行在毕宿左股第一颗垦七寸处,造成冲犯。又进入毕宿。

古文:八月壬子,月行在岁星东二尺五寸,同在氐中,为合宿。

现代文:八月壬子,月运行在木星束二尺五寸处,同在氐宿之中,形成合宿。

古文:九月庚辰,月在房北头第一上相星东北一尺,为犯。

现代文:九月庚辰,月在房宿北头第一上相星东北一尺,造成冲犯。

古文:又掩犯关楗闭星。

现代文:又遮掩冲犯关楗闭星。

古文:丁酉,月行入东井。

现代文:丁酉,月运行进入井宿。

古文:甲辰,月在左角星西北九寸,为犯。

现代文:甲辰,月在左角星西北九寸,造成冲犯。

古文:又在荧惑西南一尺六寸,为合宿。

现代文:又在火星西南一尺六寸,形成合宿。

古文:十月癸酉,月入氐中,在西南星东北三寸,为犯。

现代文:十月癸酉,月进入氐宿中,在西南星东北三寸,造成冲犯。

古文:闰月壬辰,月行入东井。

现代文:闰月壬辰,月运行进入井宿。

古文:十一月丙戌,月行入羽林中,无所犯。

现代文:十一月丙戌,月运行进入羽林星中,无所冲犯。

古文:乙未,月行在东井南辕西头第二星南一尺,为犯。

现代文:乙未,月运行在井宿南辕西头第二颗星南一尺,造成冲犯。

古文:丙寅,月在左角北八寸,为犯。

现代文:丙寅,月在左角星北八寸,造成冲犯。

古文:辛未,月行在太白东北一尺五寸,同在箕度,为合宿。

现代文:辛未,月运行在金星东北一尺五寸,同在箕宿方位,形成合宿。

古文:十二月甲申,月行在毕左股第二星北七寸,为犯。

现代文:十二月甲申,月运行在毕宿左股第二颗星北七寸,造成冲犯。

古文:乙未,月行入氐西南星东北一尺,为犯。

现代文:乙未,月运行进入氐宿西南星东北一尺,造成冲犯。

古文:丙申,月在房北头上相星北一尺,为犯。

现代文:丙申,月在房宿北头上相星北一尺,造成冲犯。

古文:七年正月甲寅,月入东井旷中,无所犯。

现代文:七年正月甲寅,月进入井宿的空隙中,无所冲犯。

古文:戊辰,月掩犯牵牛中星。

现代文:戊辰,月遮掩冲犯牵牛中星。

古文:二月辛巳,月掩犯东井北辕东头第一星。

现代文:二月辛巳,月遮掩冲犯井宿北辕束头第一颗星。

古文:三月庚申,月在岁星西北三尺,同在箕度,为合宿。

现代文:三月庚申,月在木星西北三尺,同在箕宿方位,形成合宿。

古文:四月乙酉,月入氐中,无所犯。

现代文:四月乙酉,月进入氐宿中,无所冲犯。

古文:丙戌,月犯房星北头第一上相星北一尺,在楗闭西北四寸,为犯。

现代文:丙戌,月在房宿北头第一上相星北一尺冲犯,在楗闭星西北四寸,造成冲犯。

古文:六月乙酉,月犯牵牛中星。

现代文:六月乙酉,月冲犯牵牛中星。

古文:乙未,月入毕,在左股第二星东八寸,为犯。

现代文:乙未,月进入毕宿,在左股第二颗星东八寸,造成冲犯。

古文:七月丁未,月入氐中,无所犯。

现代文:七月丁未,月进入氐宿中,无所冲犯。

古文:戊申,在楗闭星东北一尺,为犯。

现代文:戊申,在楗闭星东北一尺,造成冲犯。

古文:八月甲戌,月入氐,在西南星东北一尺,为犯。

现代文:八月甲戊,月进入氏宿,在西南星东北一尺,造成冲犯。

古文:庚寅,月在毕右股第一星东北一尺,为犯。

现代文:庚寅,月在毕宿右股第一颗星东北一尺,造成冲犯。

古文:九月丁巳,月掩犯毕右股第一星。

现代文:九月丁巳,月遮掩冲犯毕宿右股第一颗星。

古文:庚申,月在东井北辕东头第一星西北八寸,为犯。

现代文:庚申,月在井宿北辕束头第一颗星西北八寸,造成冲犯。

古文:十月甲申,月行掩毕左股第三星。

现代文:十月甲申,月运行遮掩毕宿左股第三颗星。

古文:丁酉,月行在楗闭星西北八寸,为犯。

现代文:丁酉,月运行在楗闭星西北八寸,造成冲犯。

古文:十二月壬午,月在东井北辕东头第一星北八寸,为犯。

现代文:十二月壬午,月在井宿北辕东头第一颗星北八寸处,造成冲犯。

古文:八年正月丁巳,月在亢南头第二星南七寸,为犯。

现代文:八年正月丁巳,月在亢宿南头第二颗星南七寸,造成冲犯。

古文:二月己巳,月行在毕右股第一星东北六寸,为犯。六月甲戌,月在亢南头第二星西南七寸,为犯。

现代文:二月己巳,月运行在毕宿右股第一颗星东北六寸,造成冲犯六月甲戌,月在亢宿南头第二颗星西南七寸,造成冲犯。

古文:八月乙亥,月在牵牛中星南九寸,为犯。

现代文:乙亥,月在牵牛中星南九寸,造成冲犯。

古文:辛卯,月在轩辕女御南八寸,为犯。

现代文:辛卯,月在轩辕女御星南八寸,造成冲犯。

古文:九月辛酉,月在太微左执法星南四寸,为犯。

现代文:九月辛酉,月在太微垣左执法星南四寸,造成冲犯。

古文:十月壬午,月入东井旷中,无所犯。

现代文:十月壬午,月进入井宿的空隙中,无所冲犯。

古文:戊子,月在太微右执法星东南六寸,为犯。

现代文:戊于,月在太微垣右执法星东南六寸,造成冲犯。

古文:十一月戊戌,月行在填星北二尺二寸,为合宿。

现代文:十一月戊戌,月运行在土星北二尺二寸,形成合宿。

古文:乙卯,月行在太微右执法星南二寸,为犯。

现代文:乙卯,月运行在太微垣右执法星南二寸,造成冲犯。

古文:十二月庚辰,月行在轩辕右角星南二寸,为犯。

现代文:十二月庚辰,月运行在轩辕星的右角星南二寸,造成冲犯。

古文:癸未,月掩犯太微右执法。

现代文:癸未,月遮掩冲犯太微垣右执法星。

古文:九年正月辛丑,月在毕躔西星北六寸,为犯。

现代文:九年正月辛丑,月在毕躔西星北六寸,造成冲犯。

古文:庚申,月在岁星西北二尺五寸,同在须女度,为合宿。

现代文:庚申,月在木星西北二尺五寸,同在须女星位,形成合宿。

古文:二月辛未,月入东井旷中,无所犯。

现代文:二月辛未,月进入井宿的空隙中,无所冲犯。

古文:壬申,月行东井北辕东头第一星北九寸,为犯。

现代文:王申,月在井宿北辕束头第一颗星北九寸处运行,造成冲犯。

古文:三月丙申,月入毕,在左股第二星东北六寸,又掩大星。

现代文:三月丙申,月进入毕宿,在左股第二颗星东北六寸,又遮掩大星。

古文:四月庚午,月在轩辕女御星南八寸,为犯。

现代文:四月庚午,月在轩辕女御星南八寸,造成冲犯。

古文:癸酉,月在太微东南头上相星南八寸,为犯。

现代文:癸酉,月在太微垣东南头上相星南八寸,造成冲犯。

古文:癸未,月在岁星北,为犯,在危度。

现代文:癸未,月在木星北,造成冲犯,在危宿方位。

古文:五月庚子,月行掩犯太微,在执法。

现代文:五月庚子,月在运行中遮掩冲犯太微垣,位置在执法星。

古文:丁未,月掩犯东建西星。

现代文:丁未,月遮掩冲犯东建西星。

古文:七月癸巳,月在太白东五寸,为犯。

现代文:七月癸巳,月在金星束五寸,造成冲犯。

古文:乙未,月在太微东蕃南头上相星西南五寸,为犯。

现代文:乙未,月在太微垣束部南头上相星西南五寸,造成冲犯。

古文:壬寅,月掩犯东建星。

现代文:壬寅,月遮掩冲犯东建星。

古文:癸卯,月在牵牛南星北五寸,为犯。

现代文:癸卯,月在牵牛南星北五寸,造成冲犯。

古文:乙巳,月在岁星北六寸,为犯。

现代文:乙巳,月在木星北六寸,造成冲犯。

古文:闰七月辛酉,月在轩辕女御星西南三寸,为犯。

现代文:闰七月辛酉,月在轩辕女御星西南三寸,造成冲犯。

古文:八月,月在轩辕左民星东八寸,为犯。

现代文:八月,月在轩辕左民星柬八寸,造成冲犯。

古文:九月乙丑,月掩牵牛南星。

现代文:九月乙丑,月遮掩牵牛南星。

古文:癸未,月入太微,在右执法东北四寸,为犯。

现代文:癸未,月进入太微垣,在右执法星东北四寸,造成冲犯。

古文:甲申,月掩太微东蕃南头上相星。

现代文:甲申,月遮掩太微垣束部南头上相星。

古文:十月甲午,月行在填星西北八寸,为犯,在虚度。

现代文:十月甲午,月运行在土星西北八寸,造成冲犯,在虚宿方位。

古文:戊申,月在轩辕女主星南四寸,掩女御,并为犯。

现代文:戊申,月在轩辕女主星南四寸,遮掩女御星,都造成冲犯。

古文:辛亥,月入太微左执法东北七寸,为犯。

现代文:辛亥,月进入太微垣左执法星东北七寸,造成冲犯。

古文:十一月壬戌,月行掩犯岁星。

现代文:十一月壬戌,月在运行中遮掩冲犯木星。

古文:己巳,月在毕右股大星东一寸,为犯。

现代文:己巳,月在毕宿右股大星束一寸,造成冲犯。

古文:辛未,月在东井南辕西头第二星南八寸,为犯。

现代文:辛未,月在井宿南辕西头第二颗星南八寸,造成冲犯。

古文:又入东井旷中。

现代文:又进入井宿的空隙中。

古文:丙子,月行在轩辕左民星东北七寸,为犯。

现代文:丙子,月进入到轩辕左民星东北七寸,造成冲犯。

古文:丁丑,月行在太微西蕃上将星南五寸,为犯。

现代文:丁丑,月运行在太微垣西部上将星南五寸,造成冲犯。

古文:十二月庚寅,月行在岁星东南八寸,为犯。

现代文:十二月庚寅,月运行在木星东南八寸,造成冲犯。

古文:丙午,月掩犯太微东蕃南头上相星。

现代文:丙午,月遮掩冲犯太微垣东部南头上相斤已。

古文:十年正月庚午,月在轩辕右角大民星南八寸,为犯。

现代文:十年正月庚午,月在轩辕星右角大民星南八寸,造成冲犯。

古文:二月己亥,月行太微,在右掖门。

现代文:二月己亥,月运行太微垣,在右掖门。

古文:甲辰,月行入氐中,掩犯东北星。

现代文:甲辰,月运行进入氐宿中,遮掩冲犯东北星。

古文:壬子,月行入羽林。

现代文:壬子,月运行进入羽林星。

古文:三月己卯,月行入羽林,在填星东北七寸,为犯。

现代文:三月已卯,月运行进入羽林星,在土星东北七寸,造成冲犯。

古文:在危四度。

现代文:在危宿四度。

古文:四月甲午,月行入太微,在右掖门内。

现代文:四月甲午,月运行进入太微垣,在右掖门内。

古文:丙午,月行在危度,入羽林。

现代文:丙午,月运行在危宿方位,进入羽林星。

古文:五月己巳,月掩南斗第三星。

现代文:五月己巳,月遮掩南斗第三颗星。

古文:甲戌,月行在危度,入羽林。

现代文:甲戌,月运行在危宿方位,进入羽林星。

古文:六月戊子,月在张度,在荧惑星东三寸,为犯。

现代文:六月戊子,月在张宿方位,在火星束三寸,造成冲犯。

古文:己丑,月行入太微,在右掖门。

现代文:己丑,月运行进入太微垣,在右掖门。

古文:丁酉,月掩西建星西。

现代文:丁酉,月遮掩西建星西。

古文:丁未,月行入毕,犯右股大赤星。

现代文:丁未,月运行进入毕宿,冲犯右股大赤星。

古文:七月甲戌,月行在毕躔星西北六寸,为犯。

现代文:七月甲戌,月运行在毕宿躔星西北六寸,造成冲犯。

古文:丁丑,月在东井北辕东头第二星西南九寸,为犯。

现代文:丁丑,月在井宿北辕柬头第二颗星西南九寸,造成冲犯。

古文:八月辛卯,月行西建星东一尺,又在东星西四寸,为犯。

现代文:八月辛卯,月运行在西建星束一尺,又在东星西四寸,造成冲犯。

古文:壬寅,月行在毕右股大赤星东北四寸,为犯。

现代文:壬寅,月运行在毕宿右股大赤星东北四寸,造成冲犯。

古文:甲辰,月行入东井旷中,无所犯。

现代文:甲辰,月运行进入井宿的空隙中,无所冲犯。

古文:戊申,月行在轩辕女主星西九寸,为犯。

现代文:戊申,月运行在轩辕女主星西九寸,造成冲犯。

古文:辛亥,月入太微,在左执法星北二尺七寸,为犯。

现代文:辛亥,月进入太微垣,在左执法星北二尺七寸,造成冲犯。

古文:九月癸亥,月行掩犯填星一寸,在危度。

现代文:九月癸亥,月在运行中遮掩土星一寸,在危宿方位。

古文:十月辛卯,月在危度,入羽林,无所犯。

现代文:十月辛卯,月在危宿方位,进入羽林星,无所冲犯。

古文:癸亥,月入东井旷中,无所犯。

现代文:癸亥,月进入井宿的空隙中,无所冲犯。

古文:十一月甲子,月入毕,进右股大赤星西北五寸,为犯。

现代文:十一月甲子,月进入毕宿,进到右股大赤星西北五寸,造成冲犯。

古文:壬申,月入太微,在右执法星东北一尺三寸,无所犯。

现代文:壬申,月进入太微垣,在右执法星东北一尺三寸,无所冲犯。

古文:丁丑,月入氐,无所犯。

现代文:丁丑,月进入氐宿,无所冲犯。

古文:十二月甲午,月入东井旷中,又进北辕东头第二星四寸,为犯。

现代文:十二月甲午,月进入井宿的空隙中,又进入北辕束头第二颗星四寸,造成冲犯。

古文:庚子,月入太微,在右执法星东北三尺,无所犯。

现代文:庚子,月进入太微垣,在右执法星东北三尺,无所冲犯。

古文:十一年正月辛酉,月入东井旷中,无所犯。

现代文:十一年正月辛酉,月进入井宿的空隙中,无所冲犯。

古文:乙丑,月在轩辕女主星北八寸,为犯。

现代文:乙丑,月在轩辕女主星北八寸,造成冲犯。

古文:壬申,月行在氐星东北九寸,为犯。

现代文:壬申,月运行在氐宿东北九寸,造成冲犯。

古文:二月甲午,月行入太微,在上将星东北一尺五寸,无所犯。

现代文:二月甲午,月运行进入太微垣,在上将星东北一尺五寸,无所冲犯。

古文:壬寅,月行掩犯南斗第六星。

现代文:壬寅,月在运行中遮掩冲犯南斗第六颗星。

古文:癸卯,月掩犯西建中星,又掩东星。

现代文:癸卯,月遮掩冲犯西建中星,又遮掩束星。

古文:四月乙丑,月入太微,在右执法西北一尺四寸,无所犯。

现代文:四月乙丑,月进入太微垣,在右执法星西北一尺四寸,无所冲犯。

古文:壬寅,月行在危度,入羽林,无所犯。

现代文:壬寅,月运行在危宿方位,进入羽林星,无所冲犯。

古文:五月丁巳,月行入太微左执法星北三尺,无所犯。

现代文:五月丁巳,月运行进入太微垣左执法星北三尺,无所冲犯。

古文:甲子,月行在南斗第二星西七寸,为犯。

现代文:甲子,月运行在南斗第二颗星西七寸,造成冲犯。

古文:乙丑,月掩犯西建中星。

现代文:乙丑,月遮掩冲犯西建中星。

古文:又犯东星六寸。六月辛丑,月行掩犯毕左股第三星。壬寅,月入毕。

现代文:又犯东星六寸六月辛丑,月在运行中遮掩冲犯毕宿左股第三颗星壬寅,月进入毕宿。

古文:七月壬子,月入太微,在左执法东三尺,无所犯。

现代文:七月壬子,月进入太微垣,在左执法星束三尺,无所冲犯。

古文:丙辰,月行入氐,在东北星西南六寸,为犯。

现代文:丙辰,月运行进入氐宿,在东北星西南六寸,造成冲犯。

古文:己未,月行南斗第六星南四寸,为犯。

现代文:己未,月运行在南斗第六颗星南四寸,造成冲犯。

古文:庚申,月行在西建星东南一寸,为犯。

现代文:庚申,月运行在西建星东南一寸,造成冲犯。

古文:九月庚寅,月行在哭星西南六寸,为犯。

现代文:九月庚寅,月运行在哭星西南六寸,造成冲犯。

古文:壬辰,月行在营室度,入羽林,无所犯。

现代文:壬辰,月运行在营室星方位,进入羽林星,无所冲犯。

古文:丁酉,月入毕,在右股大赤星西北六寸,为犯。

现代文:丁酉,月进入毕宿,在右股大赤星西北六寸,造成冲犯。

古文:己亥,月入东井旷中,无所犯。

现代文:己亥,月进入井宿的空隙中,无所冲犯。

古文:乙巳,月行太微,当右掖门内,在屏星西南六寸,为犯。

现代文:乙巳,月运行在太微垣,正当右掖门内,在屏星西南六寸,造成冲犯。

古文:十月壬午,月行在东建中星九寸,为犯。十一月壬子,月在哭星南五寸,为犯。

现代文:十月壬午,月运行在东建中星九寸,造成冲犯十一月壬子,月在哭星南五寸,造成冲犯。

古文:辛酉,月行在东井钺星南八寸,又在东井南辕西头第一星南五寸,并为犯。

现代文:辛酉,月运行在井宿铁星南八寸,又在井宿南辕西头第一颗星南五寸,都造成冲犯。

古文:进入井中。

现代文:进入井宿中。

古文:丁卯,月入太微。

现代文:丁卯,月进入太微垣。

古文:壬申,月行入氐,无所犯。

现代文:壬申,月运行进入氐宿,无所冲犯。

古文:十二月辛巳,月入羽林,又入东井旷中,又入东井北辕西头第二星南六寸,为犯。

现代文:十二月辛巳,月进入羽林星,又进入井宿的空隙中,又进入井宿北辕西头第二颗星南六寸,造成冲犯。

古文:乙未,月入太微,在右执法星东北二尺,无所犯。

现代文:乙未,月进入太微垣,在右执法星东北二尺,无所冲犯。

古文:乙亥,月入氐,无所犯。

现代文:乙亥,月进入氐宿,无所冲犯。

古文:隆昌元年正月辛亥,月入毕,在左股第一星东南一尺,为犯。

现代文:隆昌元年正月辛亥,月进入毕宿,在左股第一颗星东南一尺,造成冲犯。

古文:三月辛亥,月在东井北辕西头第二星东七寸,为犯。

现代文:三月聿亥,月在井宿北辕西头第二颗星东七寸,造成冲犯。

古文:甲申,月入太微,在屏星南九寸,为犯。

现代文:甲申,月进入太微垣,在屏星南九寸,造成冲犯。

古文:六月乙丑,月入毕,在右股第一星东北五寸,为犯。

现代文:六月乙丑,月进入毕宿,在右股第一颗星东北五寸,造成冲犯。

古文:又在岁星东南一尺,为犯。

现代文:又在木星东南一尺,造成冲犯。

古文:丁卯,月入东井南辕西头第一星东北七寸,为犯。

现代文:丁卯,月进入井宿南辕西头第一颗星东北七寸,造成冲犯。

古文:永元元年七月,月掩心中星。

现代文:泰元元年七月,月遮掩心宿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