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古文:明帝高宗明皇帝讳鸾,字景栖,始安贞王道生子也。

现代文:高宗明皇帝萧鸾,字景栖,是始安贞王萧道生的儿子。

古文:小讳玄度。

现代文:小名玄南齐书度。

古文:少孤,太祖抚育,恩过诸子。

现代文:他从小就没了父亲,太祖萧道成抚育了他,对他的慈爱恩惠往往超过亲生儿子。

古文:宋泰豫元年,为安吉令,有严能之名。

现代文:宋泰豫元年,任安吉县令,以严能而闻名朝野。

古文:补武陵王左常侍,不拜。

现代文:补武陵王左常侍,没有接受。

古文:元徽二年,为永世令。

现代文:元徽二年,任永世县令。

古文:升明二年,为邵陵王安南记室参军,未拜,仍迁宁朔将军、淮南宣城二郡太守。

现代文:升明二年,任命他为邵陵王安南记室参军。还没上任,又升任宁朔将军。淮南、宣城二郡太守。

古文:寻进号辅国将军。

现代文:不久进号辅国将军。

古文:太祖践阼,迁侍中,封西昌侯,邑千户。

现代文:太祖登基为皇帝,升他为侍中,封为西昌侯,食邑千户。

古文:建元二年,为持节、督郢州司州之义阳诸军事、冠军将军、郢州刺史,进号征虏将军。

现代文:建元二年,为持节,都督郢州、司州的义阳诸军事、冠军将军、郢州刺史,进号征虏将军。

古文:世祖即位,转度支尚书,领右军将军。

现代文:世祖即位,转任度支尚书,领右军将军。

古文:永明元年,迁侍中,领骁骑将军。

现代文:永明元年,迁任侍中、领骁骑将军。

古文:王子侯旧乘缠帷车,高宗独乘下帷,仪从如素士。

现代文:当时王子侯爵们都按惯例乘坐缠帷车,只有高宗乘坐下帷车,仪仗随从像个普通的无职士人。

古文:公事混挠,贩食人担火误烧牛鼻,豫章王白世祖,世祖笑焉。

现代文:有一回公事忙乱,有个卖饭的担火误烧了高宗的牛鼻子,豫章王把这事说给世祖听,世祖只是笑。

古文:转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清道而行,上甚悦。

现代文:后转任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行事清正,很受皇上的欣赏。

古文:二年,出为征虏将军、吴兴太守。

现代文:永明二年,出任征虏将军、吴兴太守。

古文:四年,迁中领军,常侍并如故。

现代文:永明四年,迁任中领军,常侍等职仍兼任不变。

古文:五年,为持节、监豫州郢州之西阳司州之汝南二郡军事、右将军、豫州刺史。

现代文:永明五年,为持节、监豫州、郢州的西阳、司州的汝南二郡军事、右将军、豫州刺史。

古文:七年,为尚书右仆射。

现代文:永明七年,任尚书右仆射。

古文:八年,加领卫尉。

现代文:永明八年,加领卫尉。

古文:十年,转左仆射。

现代文:永明十年,转为左仆射。

古文:十一年,领右卫将军。

现代文:永明十一年,领右卫将军。

古文:世祖遗诏为侍中、尚书令,寻加镇军将军,给班剑二十人。

现代文:世祖在遗诏中任命他为侍中、尚书令,不久又加镇军将军,配给班剑仪仗二十人。

古文:隆昌元年,即本号为大将军,给鼓吹一部,亲兵五百人。

现代文:隆昌元年,就在本号上即任大将军,配给鼓吹乐队一部,亲兵五百人。

古文:寻又加中书监、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不久又加中书监、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郁林王废,海陵王立,为使持节、都督扬南徐二州军事、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开府如故,增班剑为三十人,封宣城郡公,二千户。

现代文:郁林王被废,海陵王立为皇帝,任命他为使持节、都督扬州和南徐州军事、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开府仍旧,增加班剑仪仗为三十人,封宣城郡公,食邑二千户。

古文:镇东府城。

现代文:镇守东府城。

古文:给兵五千人,钱二百万,布千匹。

现代文:配给兵士五千人,钱二百万,布一千匹。

古文:九江作难,假黄皞,事宁,表送之。

现代文:九江发生叛乱时,朝廷任命他为假黄钺,事情平息后,他又上表送还。

古文:寻加黄皞、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领大将军、扬州牧,增班剑为四十人,给幢络三望车,前后部羽葆鼓吹,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掾、属各四人,封宣城王,邑五千户,持节、侍中、中书监、录尚书并如故。

现代文:不久便为加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领大将军、扬州牧,增加班剑仪仗四十人,配给幢络三望车,前后部羽葆鼓吹,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设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掾、属各四人,封宣城王,食邑五千户,持节、侍中、中书监、录尚书事都仍旧不变。

古文:未拜,太后令废海陵王,以上入纂太祖为第三子,群臣三请,乃受命。

现代文:他没有接受,太后下令废黜海陵王,让高宗作为太祖的三儿子继承其皇位,群臣再三请求敦促,他才接受。

古文:建武元年冬,十月,癸亥,即皇帝位。

现代文:建武元年冬十月二十二日,高宗萧鸾即皇帝位。

古文:诏曰: 皇齐受终建极,握镜临宸,神武重辉,钦明懿铄,七百攸长,盘石斯固。

现代文:下诏说: 我们大齐自从受禅建国,君临天下,既神且武,光明美好,长治久安,固若磐石。

古文:而王度中蹇,天阶荐阻,嗣命多违,蕃衅孔棘,宏图景历,将坠诸渊。

现代文:不料高层统治中途出现了麻烦,朝廷出现问题,后继的皇上多有失误,各地的祸患时有发生,眼见伟大的事业就要沉没。

古文:宣德皇后远鉴崇替,宪章旧典,畴咨台揆,允定灵策,用集宝命于予一人。

现代文:宣德皇后鉴于历史教训,遵照历来典章,采纳大家意见,制定英明决策,把国家前途放到我一个人肩上。

古文:猥以虚薄,缵承大业,仰系鸿丕,顾临兆民,永怀先构,若履春冰,寅忧夕惕,罔识攸济,思与万国播此惟新。

现代文:我这个人能力浅薄,要我来继承大业,上对高天,下对万民,想念前辈,我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日夜忧惧,不知该如何是好,我愿意和普天下人开辟新局面。

古文:大赦天下,改元。宿卫身普转一阶,其余文武,赐位二等。

现代文:特命大赦天下,改元,身为宿卫者普遍提升一级,其他文武官员,赐位二等。

**古文:逋租宿责,换负官物,在建武元年以前,悉原除。劫贼余口在台府者,可悉原放。负衅流徙,并还本乡。 **

现代文:所有建武元年以前拖欠的旧债和折换所欠的官家东西,一概予以免除。所有被抄没的叛乱者家属,也全部释放。犯罪被流放者,也都放还本乡。

古文:太尉王敬则为大司马,司空陈显达为太尉,尚书令王晏加骠骑大将军,中领军萧谌为领军将军、南徐州刺史,皇子宝义为扬州刺史,中护军王玄邈为南兖州刺史,新除右将军张瑰为右光禄大夫,平北将军王广之为江州刺史。

现代文:任命太尉王敬则为大司马,司空陈显达为太尉,尚书令王晏加骠骑大将军,中领军萧谌为领军将军、南徐州刺史,皇子萧宝义为扬州刺史,中护军王玄邈为南兖州刺史,新任命的右将军张瑰为右光禄大夫,平北将军王广之为江州刺史。

古文:乙丑,诏断远近上礼。

现代文:二十四日,下诏禁止远近各地上献庆礼。

古文:丁卯,诏 自今雕文篆刻,岁时光新,可悉停省。

现代文:二十六日,诏: 从今以后,所有雕文篆刻,岁时光新,全部停止。

**古文:蕃牧守宰,或有荐献,事非任土,严加禁断。 **

现代文:地方长官如果搞祭祀,必须是在自己任职的地域里的才行,否则要严加禁绝。

古文:追赠安陆昭侯缅为安陆王。

现代文:追赠安陆昭侯萧缅为安陆王。

古文:己巳,以安陆侯子宝晊为湘州刺史。

现代文:二十八日,任命安陆侯的儿子萧宝日至为湘州刺史。

古文:诏曰: 顷守职之吏,多违旧典,存私害公,实兴民蠹。

现代文:下诏说: 近来在职官吏,往往违反规定,谋私害公,这将养成危害人民的蠹虫。

古文:今商旅税石头后渚及夫卤借倩,一皆停息。

现代文:从现在起商旅税,石头、后渚的各项征税以及征派征盐借用民工等等摊派,一概停息。

古文:所在凡厥公宜,可即符断。

现代文:各地对凡属公家应该征收的项目,要立刻明文规定。

**古文:主曹详为其制,宪司明加听察。 **

现代文:主管部门要详细制定要求内容,有关法律部门要明下监察。

古文:十一月,癸酉,以西中郎长史始安王遥光为扬州刺史,晋寿太守王洪范为青、冀二州刺史,尚书令王晏领太子少傅。

现代文:十一月初三,任命西中郎长史始安王萧遥光为扬州刺史,晋寿太守王洪范为青、冀二州刺史,尚书令王晏领太子少傅。

古文:甲戌,大司马寻阳公王敬则等十三人进爵邑各有差。

现代文:四日,给大司马寻阳公王敬则等十三人各晋封爵位和食邑不一。

古文:诏省新林苑,先是民地,悉以还主,原责本直。

现代文:下诏取消新林苑,土地皆还原主,原欠债务作价抵销。

古文:庚辰,立皇子宝义为晋安王,宝玄为江夏王,宝源为庐陵王,宝夤为建安王,宝融为随郡王,宝攸为南平王。

现代文:十日,立皇子萧宝义为晋安王,萧宝玄为江夏王,萧宝源为庐陵王,萧宝寅为建安王,萧宝融为随郡王,萧宝攸为南平王。

**古文:甲申,诏曰: 邑宰禄薄俸微,不足代耕,虽任土恒贡,亦为劳费,自今悉断。 **

现代文:十四日,下诏说: 乡镇负责人俸禄微薄,不够代替种田,虽然当地经常有所供给,也很劳费,从现在起全都取消。

古文:又诏 宣城国五品以上,悉与满叙。

现代文:又下诏 宣城国五品以上官员都按优等政绩予以晋升奖励。

古文:自此以下,皆听解遣。

现代文:五品以下,都可随便自寻去处。

**古文:其欲仕,适所乐。 **

现代文:有愿意做官的,可根据其兴趣作适当安排。

古文:乙酉,追尊始安贞王为景皇,妃为懿后。

现代文:十五日,追尊始安贞王为景皇,妃为懿后。

古文:丙戌,以辅国将军闻喜公遥欣为荆州刺史,宁朔将军丰城公遥昌为豫州刺史。

现代文:十六日,任命辅国将军闻喜公萧遥欣为荆州刺史,宁朔将军丰城公萧遥昌为豫州刺史。

古文:丁亥,诏 细作中署、材官、车府,凡诸工,可悉开番假,递令休息 。

现代文:十七日,下诏: 中署、材官、车府等处的精巧工匠,允许分期分批交替放假休息。

古文:戊子,立皇太子宝卷,赐天下为父后者爵一级,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普加甄赐明扬。

现代文:十八日,立萧宝卷为皇太子,赐天下为父后的人爵一级,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普遍予以奖励和表彰。

古文:表其衡闾,赉以束帛。

现代文:住宅贴上光荣榜,并赐给南齐书束帛。

**古文:己丑,诏 东宫肇建,远近或有庆礼,可悉断之。 **

现代文:十九日,下诏: 太子初立,各地有的送来庆礼,应该一律停止。

古文:壬辰,以新除征虏将军江夏王宝玄为郢州刺史。

现代文:二十二日,任命新上任的征虏将军江夏王萧宝玄为郢州刺史。

古文:永明中,御史中丞沈渊表百官年登七十,皆令致仕,并穷困私门。

现代文:永明年间,御史中丞沈渊曾上表反映百官年龄一到七十岁,都令他们退休了,他们在家里很穷困。

**古文:庚子,诏曰: 日者百司耆齿,许以自陈,东西二省,犹沾微俸,辞事私庭,荣禄兼谢,兴言爱老,实有矜怀。自缙绅年及,可一遵永明七年以前铨叙之科。 **

现代文:三十日,下诏说: 近日允许各部门老年官员自己提出要求,东西二省的官员,还有些俸禄,一旦退休了,便荣誉和收入都没有了,为了体现爱老的精神和同情的心情,对到达退休年龄的官员,一律按照永明七年以前的晋升奖赏办法办理。

古文:上辅政所诛诸王,是月复属籍,各封子为侯。

现代文:对皇上在辅政期间诛杀的各位宗王,都在这个月里恢复了地位,并封他们的儿子为侯。

古文:十二月,壬子,诏曰: 上览易遗,下情难达,是以甘棠见美,肺石流咏。

现代文:十二月十二日,下诏说: 光凭在上层观察政治难免有遗漏,而处在下层的不容易把意见反映上来。所以古人歌颂《甘棠》诗是赞美体察民情,咏赞肺石是希望能允许提意见。

**古文:自月一视黄辞,如有含枉不申、怀直未举者,莅民之司,并任厥失。 **

现代文:以后我每月要看一次有关报告,如有含冤者未予申平的,正直者没被举荐的,有关部门要承担责任。

古文:二年春,正月,辛未,诏 京师系囚殊死,可降为五岁刑,三署见徒五岁以下,悉原散。

现代文:建武二年春正月初一,下诏 京师在押囚犯,已判死刑的,降为五年徒刑。三署在押囚徒已判五年以下徒刑的,全都释放。

古文:王公以下,各举所知。

现代文:王公以下官员,都要推荐人才。

**古文:随王公卿士,内外群僚,各举朕违,肆心极谏。 **

现代文:并和王公卿士内外群僚一起,指出我的缺点错误,可以肆无忌惮地提意见。

古文:索虏寇司、豫、徐、梁四州。

现代文:索虏寇掠司、豫、徐、梁四州。

古文:壬申,遣镇南将军王广之督司州征讨,右卫将军萧坦之督徐州征讨,尚书右仆射沈文季督豫州征讨。

现代文:初二,派遣镇南将军王广之督师司州征讨,右卫将军萧坦之督师徐州征讨,尚书右仆射沈文季督师豫州征讨。

古文:己卯,诏京师二县有毁发坟垅,随宜修理。

现代文:初九,下诏对京师两县被毁被挖的坟垅进行适当修理。

古文:又诏曰: 食惟民天,义高姬载,蚕实生本,教重轩经。前哲盛范,后王茂则,布令审端,咸必由之。

现代文:又下诏说: 民以食为天,蚕是生活之本,这是古代圣王极为重视的,前哲的典范便是后王的准则,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古文:朕肃扆岩廊,思弘风训,深务八政,永鉴在勤,静言日昃,无忘寝兴。

现代文:我身居皇位,心怀天下,日理万机,不暇休息,早晚考虑,坐卧不忘。

古文:守宰亲民之主,牧伯调俗之司,宜严课农桑,罔令游惰,揆景肆力,必穷地利,固修堤防,考校殿最。

现代文:各地长官是百姓的主人,负有调理风俗的职责,应该严格对待农桑生产,不要让百姓懈怠懒惰,而应努力生产,发挥地利,加固堤防,考核成绩。

**古文:若耕蚕殊众,具以名闻;游怠害业,即便列奏。主者详为条格。 **

现代文:如果粮蚕生产上去了,就要把成绩上报,对那些游闲荒怠生产的人,也要揭发检举,有关负责部门要详细核实处理。

古文:乙未,虏攻钟离,徐州刺史萧惠休破之。

现代文:二十五日,索虏攻打钟离,被徐州刺史萧惠休击败。

古文:丙申,加太尉陈显达使持节、都督西北征讨诸军事。

现代文:二十六日,加太尉陈显达使持节、都督西北征讨诸军事。

古文:丁酉,内外纂严。

现代文:二十七日,内外戒严。

**古文:三月,戊申,诏 南徐州侨旧民丁,多充戎旅,蠲今年三课。 **

现代文:三月戊申日,下诏 由于南徐州侨旧民丁,很多人都到军队服役去了,特免除今年的各种赋税徭役。

古文:己未,司州刺史萧诞与众军击虏,破之。

现代文:已未日,司州刺史萧谌配合众军,击破敌虏。

古文:诏 雍、豫、司、南兖、徐五州遇寇之家,悉停今年税调。

现代文:下诏 雍、豫、司、南兖、徐五州受到寇掠的人家,都免交今年的税调。

**古文:其与虏交通,不问往罪。 **

现代文:有与敌虏勾结者,一概免予追究以前的罪过。

古文:丙寅,停青州麦租。

现代文:丙寅日,免去青州的麦租。

古文:虏自寿春退走。

现代文:敌虏从寿春退去。

古文:甲申,解严。

现代文:十五日,撤销戒严。

古文:夏,四月,己亥朔,诏 三百里内狱讼,同集京师,克日听览。

现代文:夏四月初一,下诏 京城三百里境内的官司案件,都集中到京师来,即日听候阅处。

古文:此以外委州郡讯察。

现代文:此外各地的官司案件由州郡长官审讯处理。

**古文:三署徒隶,原遣有差。 **

现代文:三署的囚徒奴隶,适当减刑或释放。

古文:索虏围汉中,梁州刺史萧懿拒退之。

现代文:索虏包围汉中,被梁州刺史萧懿打退了。

古文:己未,以新除黄门郎裴叔业为徐州刺史。

现代文:二十一日,任命新上任的黄门郎裴叔业为徐州刺史。

**古文:五月,甲午,寝庙成,诏 监作长帅,可赐位一等,役身遣假一年,非役者蠲租同假限。 **

现代文:五月二十六日,寝庙落成,下诏 监作长帅人员,赐给职位一等,在役人员放假休息一年,非在役人员放假期间免征租税。

古文:六月,壬戌,诛领军将军萧谌、西阳王子明、南海王子罕、邵陵王子贞。

现代文:六月二十五日,诛杀领军将军萧谌、西阳王萧子明、南海王萧子罕、邵陵王萧子贞。

古文:乙丑,以右卫将军萧坦之为领军将军。

现代文:二十八日,任命右卫将军萧坦之为领军将军。

古文:秋,七月,辛未,以右将军晋安王宝义为南徐州刺史。

现代文:秋七月初四,任命右将军晋安王萧宝义为南徐州刺史。

古文:壬申,以冠军将军梁王为司州刺史。

现代文:初五,任命冠军将军梁王为司州刺史。

古文:辛卯,以氐杨馥之为北秦州刺史、仇池公。

现代文:二十四日,任命氐人杨馥之为北秦州刺史并封他为仇池公。

古文:八月,丁未,以右卫将军庐陵王宝源为南兖州刺史。

现代文:八月十一日,任命右卫将军庐陵王萧宝源为南兖州刺史。

古文:庚戌,以新除辅国将军申希祖为兖州刺史。

现代文:十四日,任命才提拔为辅国将军的申希祖为兖州刺史。

古文:九月,己丑,改封南平王宝攸为邵陵王,蜀郡王子文为西阳王,广汉王子峻为衡阳王,临海王昭秀为巴陵王,永嘉王昭粲为桂阳王。

现代文:九月二十三日,改封南平王萧宝攸为邵陵王,蜀郡王萧子文为西阳王,广汉王萧子峻为衡阳王,临海王萧昭秀为巴陵王,永嘉王萧昭粲为桂阳王。

古文:冬,十一月,丁卯,诏曰: 轨世去奢,事殷哲后,训物以俭,理镜前王。

现代文:冬十月初八,下诏说: 反对浪费,提倡节约,是前代圣王的一贯作风。

古文:朕属流弊之末,袭浇浮之季,虽恭已弘化,刻意隆平,而礼让未兴,侈华犹竞。

现代文:我的执政恰处于流弊之末,民风浅浮之世,虽然本人严格要求自己,但社会上仍然没能养成礼让的风气,俗间仍然竞相侈比。

**古文:永览玄风,兢言集愧,思所以还淳改俗,反古移民。可罢东田,毁兴光楼。 **

现代文:看到这样的局面,我不免心中生愧,为了使风俗返朴归淳,现要求撤销东田,毁掉兴光楼。

古文:并诏水衡量省御乘。

现代文:并指示有关计量部门适当节缩车轿等交通工具。

古文:王公已下,班赐各有差。

现代文:二十日,为皇太子娶妃褚氏,大赦天下。对王公以下官员都给予数量不一的赏赐。

古文:断四方上礼。

现代文:禁止各地送礼。

古文:十二月,丁酉,诏曰: 旧国都邑,望之怅然。

现代文:十二月初三,下诏说: 旧国城镇看着不免怅然。

古文:况乃自经南面,负扆宸居,或功济当时,德覃一世,而茔垅欑秽,封树不修,岂直嗟深牧竖、悲甚信陵而已哉?

现代文:何况自当皇帝以后,整天身居宫殿里,有的人当年功高济时,德泽当世,而死后坟茔荒芜,封树杂乱,这实足引起悲凉和感叹啊!

古文:昔中京沦覆,鼎玉东迁,晋元缔构之始,简文遗咏在民,而松门夷替,埏路榛芜。

现代文:当初中京沦落,朝廷东迁,晋元帝缔造在前,简文帝中兴于后,他们的功绩深入民心,但他们的陵墓一派荒凉。

古文:虽年代殊往,抚事兴怀。

现代文:虽然年代已经久远了,但每想起来心中仍不能平静。

古文:晋帝诸陵,悉加修理,并增守卫。

现代文:晋帝的各个陵墓要好好加以修理,并增加守卫人员。

**古文:吴、晋陵二郡失稔之乡,蠲三调有差。 **

现代文:吴、晋陵二郡,要适当减免赋税徭役。

古文:三年春,正月,丁卯,以阴平王杨炅子崇祖为沙州刺史,封阴平王。

现代文:建武三年春正月初三,任命阴平王杨炅的儿子杨崇祖为沙州刺史,封阴平王。

古文:北中郎将建安王宝夤为江州刺史。

现代文:任命北中郎将建安王萧宝寅为江州刺史。

古文:己巳,诏申明守长六周之制。

现代文:初五,下诏申明守长六周之制。

**古文:乙酉,诏 去岁索虏寇边,缘边诸州郡将士有临阵及疾病死亡者,并送还本土。 **

现代文:二十一日,下诏 去年索虏寇掠边境,边境一带各州郡将士有阵亡或疾病死亡的,都要送还其故乡。

**古文:三月,壬午,诏 车府乘舆有金银饰校者,皆剔除。 **

现代文:三月十九日,下诏 住宅和交南齐书通工具上凡用金银作装饰加固的,一律剔除。

古文:夏,四月,虏寇司州,戍兵击破之。

现代文:夏四月,敌虏寇掠司州,被守军击败。

古文:五月,己巳,以征虏将军萧懿为益州刺史,前军将军阴广宗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前新除宁州刺史李庆宗为宁州刺史。

现代文:五月初七,任命征虏将军萧懿为益州刺史,前军将军阴广宗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前新授职的宁州刺史李庆宗为宁州刺史。

古文:秋,九月,辛酉,以冠军将军徐玄庆为兖州刺史。

现代文:秋九月初一,任命冠军将军徐玄庆为兖州刺史。

古文:冬十月,以辅国将军申希祖为司州刺史。

现代文:闰十二月二十日,为皇太子举行加冠礼,赐王公以下官员帛数量不一,为父后都赐爵一级。

古文:闰十二月,戊寅,皇太子冠,赐王公以下帛各有差,为父后者赐爵一级。断远近上礼。

现代文:禁止各地送礼。

**古文:又诏 今岁不须光新,可以见钱为百官供给。 **

现代文:又下诏 今年不必光新,可以用现钱发给百官。

古文:四年春,正月,庚午,大赦。

现代文:建武四年春正月初六,大赦天下。

古文:诏曰: 嘉肴停俎,定方旨于必甘;良玉在攻,表圭璋于既就。是以陶钧万品,务本为先;经纬九区,学斅为大。

现代文:下诏说: 佳肴祭祀,必须用最甘美的才行,佩戴王圭璋,也必须用最好的玉石制作才行,因此不论制造何物,首先要从根本上做起,治理国家,也要以教育为重。

古文:往因时康,崇建庠序,屯虞荐有,权从省废,讴诵寂寥,倏移年稔,永言古昔,无忘旰昃。

现代文:过去国家康宁时,建了不少学校,后来遇到艰难,便暂时省废了,转眼之间,已是多年没听到读书声了。思古虑今,日夜难忘。

古文:今华夏鳷安,要荒慕向,缔修东序,实允适时。

现代文:如今天下安宁,人心思治,正是兴学施教的好时候。

**古文:便可式依旧章,广延国胄,弘敷景业,光被后昆。 **

现代文:应按照已有的规定,广泛招收贵族子弟,入学接受培养,发扬大业,光被后世。

古文:壬寅,诏 民产子者,蠲其父母调役一年,又赐米十斛。

现代文:壬寅日,下诏 对那些生了儿子的父母,免除其徭役一年,并赐给米十斛。

古文:新婚者,蠲夫役一年 。

现代文:新婚夫妇,免其服役一年。

古文:丙辰,尚书令王晏伏诛。

现代文:丙辰日,诛杀尚书令王晏。

古文:二月,甲子,以左仆射徐孝嗣为尚书令,征虏将军萧季敞为广州刺史。

现代文:二月初七,任命左仆射徐孝嗣为尚书令,征虏将军萧季敞为广州刺史。

古文:三月,乙未,右仆射沈文季领护军将军。

现代文:三月初八,任命右仆射沈文季领护军将军。

古文:秋,八月,追尊景皇所生王氏为恭太后。

现代文:秋八月,追尊景皇生母为恭太后。索虏寇掠沔北。

古文:索虏寇沔北。冬,十月,又寇司州。甲戌,遣太子中庶子梁王、右军司马张稷讨之。十一月,丙辰,以氐杨灵珍为北秦州刺史、仇池公、武都王。

现代文:冬十月,索虏又寇掠司州,二十日,派遣太子中庶子梁王、右军司马张稷征讨。十一月丙辰日,任命氐人杨灵珍为北秦州刺史,并封他为仇池公,武都王。

**古文:丁亥,诏 所在结课屋宅田桑,可详减旧价。 **

现代文:初四,下诏: 各地有在愿意让出屋宅种田植桑的,可适当减少旧价。

古文:十二月,甲子,以冠军将军裴叔业为豫州刺史,冠军将军徐玄庆为徐州刺史,宁朔将军左兴盛为兖州刺史。

现代文:十二月十一日,任命冠军将军裴叔业为豫州刺史,冠军将军徐玄庆为徐州刺史,宁朔将军左兴盛为兖州刺史。

古文:丁丑,遣度支尚书崔慧景率众救雍州。

现代文:二十四日,派遣度支尚书崔慧景率众援救雍州。

古文:永泰元年春,正月,癸未朔,大赦。

现代文:永泰元年春正月初一,大赦天下。

古文:逋租宿债在四年之前,皆悉原除。

现代文:免除建武四年以前所拖欠的租税债务。

古文:中军大将军徐孝嗣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命中军大将军徐孝嗣在本官之上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沔北诸郡为虏所侵,相继败没。

现代文:沔北各郡遭索虏侵掠、相继失陷。

古文:乙巳,遣太尉陈显达持节救雍州。

现代文:二十三日,派遣太尉陈显达持节援救雍州。

古文:丁未,诛河东王铉、临贺王子岳、西阳王子文、衡阳王子峻、南康王子珉、永阳王子珉、湘东王子建、南郡王子夏、桂阳王昭粲、巴陵王昭秀。

现代文:二十五日,诛杀河东王萧铉、临贺王萧子岳、西阳王萧子文、衡阳王萧子峻、南康王萧子琳、永阳王萧子珉、湘东王萧子建、南郡王萧子夏、桂阳王萧昭粲、巴陵王萧昭秀。

古文:二月,癸丑,遣左卫将军萧惠休假节援寿阳。

现代文:二月初一,派遣左卫将军萧惠休假节援救寿阳。

古文:辛未,豫州刺史裴叔业击虏于淮北,破之。

现代文:十九日,豫州刺史裴叔业在淮北击破索虏。

古文:辛巳,平西将军萧遥欣领雍州刺史。

现代文:二十九日,任命平西将军萧遥欣领雍州刺史。

古文:三月,丙午,蠲雍州遇虏之县租布。

现代文:三月二十五日,免除雍州受虏侵害各县的租布。

古文:戊申,诏曰: 仲尼明圣在躬,允光上哲,弘厥雅道,大训生民,师范百王,轨仪千载。立人斯仰,忠孝攸出,玄功潜被,至德弥阐。

现代文:二十七日,下诏说: 孔子是光辉伟大的圣贤哲人,他弘扬雅道,教导生民,是帝王们的师表,是千秋万代的轨仪,万众敬仰,忠孝所出,他的功德泽被天下。

古文:虽反袂遐旷,而祧荐靡阙,时祭旧品,秩比诸侯。

现代文:虽然年代已经久远,但人们对他的敬祭仍然不断。而且他享受的规格,和诸侯一样。

古文:顷岁以来,祀典陵替,俎豆寂寥,牲奠莫举,岂所以克昭盛烈,永隆风教者哉!可式循旧典,详复祭秩,使牢饩备礼,钦飨兼申。 夏,四月,甲寅,改元,赦三署囚系原除各有差。

现代文:近年来对孔子的祭祀制度被破坏了,弄得他的庙堂里经常没有享品,这怎么能光扬道德、兴隆教化呢?应该依照原有制度,恢复祭祀规格,适时举行祭礼。 夏四月初三,改元,对三署在押囚犯都有不同程度的赦免。

古文:文武赐位二等。

现代文:文武官员赐位三等。

古文:丙戌,以镇军将军萧坦之为侍中、中领军。

现代文:丙戌日,任命镇军将军萧坦之为侍中、中领军。

古文:己未,立武陵昭王子子坦为衡阳王。

现代文:初八,立武陵昭王儿子萧子坦为衡阳王。

古文:丙寅,以西中郎长史刘暄为郢州刺史。

现代文:十五日,任命西中郎长史刘暄为郢州刺史。

古文:丁卯,大司马会稽太守王敬则举兵反。

现代文:十六日,大司马会稽太守王敬则举兵反叛。

古文:五月,壬午,遣辅国将军刘山阳率军东讨。

现代文:五月初二,派遣辅国将军刘山阳率军东讨。

古文:乙酉,斩敬则,传首。曲赦浙东、吴、晋陵七郡。

现代文:初五,斩杀王敬则传首示众,权且赦免浙东、吴、晋陵七郡。

古文:以后军长史萧颖胄为南兖州刺史。

现代文:任命后军长史萧颖胄为南兖州刺史。

古文:丁酉,以北中郎将司马元和为兖州刺史。

现代文:十七日,任命北中郎将司马元和为兖州刺史。

古文:秋,七月,以辅国将军王珍国为青、冀二州刺史。

现代文:秋七月,任命辅国将军王珍国为青、冀二州刺史。

古文:癸卯,以太子中庶子梁王为雍州刺史,太尉陈显达为江州刺史。

现代文:二十四日,任命太子中庶子梁王为雍州刺史,太尉陈显达为江州刺史。

古文:己酉,帝崩于正福殿,年四十七。

现代文:三十日,皇帝在正福殿逝世,终年四十七岁。

古文:遗诏曰: 徐令可重申八命。中书监本官悉如故,沈文季可左仆射,常侍护军如故,江祏可右仆射,江祀可侍中,刘暄可卫尉。

现代文:遗诏说: 徐令要重申八命,中书监本官皆仍旧,沈文季可任左仆射,常侍、护军仍旧,江纏可任右仆射,江祀可任侍中,刘暄可任卫尉。

古文:军政大事委陈太尉。

现代文:军政大事交给陈太尉主持。

古文:内外众事,无大小委徐孝嗣、遥光、坦之、江祏,其大事与沈文季、江祀、刘暄参怀。

现代文:内外事务不论大小都交给徐孝嗣、萧遥光、萧坦之、江纏处理,重大事情要和沈文季、江祀、刘暄商议决定。

**古文:心膂之任可委刘悛、萧惠休、崔惠景。 **

现代文:特别重大而机要的任务,可交给刘悛、萧惠休、崔惠景去完成。

古文:葬兴安陵。

现代文:葬在兴安陵。

古文:帝明审有吏才,持法无所借。制御亲幸,臣下肃清。

现代文:皇帝为人清醒精明,有办事才能,坚持法律无所谘借,控驭亲戚幸臣,臣下不敢胡作非为。

古文:驱使寒人不得用四幅伞,大存俭约。

现代文:驱使寒人不得用四幅伞,非常注重俭约。

古文:罢世祖所起新林苑,以地还百姓;废文帝所起太子东田,斥卖之;永明中舆辇舟乘,悉剔取金银还主衣库。

现代文:拆除世祖所建的新林苑,把土地还给老百姓。废除文帝所起的太子东田,拆除变卖掉。永明年间下令舟车舆辇上的所有金银饰物全都剔除下来,收还主衣库。

**古文:太官进御食,有裹蒸,帝曰: 我食此不尽,可四片破之,余充晚食。 **

现代文:太官送饭来,有大馅饼,皇帝说: 我吃不完,可以一开四半,剩下的晚上吃。

古文:而世祖掖庭中宫殿服御,一无所改。

现代文:但对世祖嫔妃居处中的宫殿服饰及用具,一点也没改变。

古文:性猜忌多虑,故亟行诛戮。

现代文:皇帝生性猜忌多虑,所以大行诛戮。

古文:潜信道术,用计数,出行幸,先占利害,南出则唱云西行,东游则唱云北幸。

现代文:暗中相信道术,用以计数,出门时,要先占卜利害,往南去则说是往西去,往东去则说往北去。

古文:简于出入,竟不南郊。

现代文:很少出入,竟从来不到南郊祭祖。

古文:上初有疾,无辍听览,秘而不传。

现代文:南齐书生病初期,还不放下政务,对外保密。

古文:及寝疾甚久,敕台省府署文簿求白鱼以为治,外始知之。

现代文:到了病倒很长时间,才命令有关部门行文寻求白鱼治病,外边才知道。

古文:身衣绛衣,服饰皆赤,以为厌胜。

现代文:喜欢穿深红色衣服,服饰都是赤色,用来诅咒制胜。

**古文:巫觋云: 后湖水头经过宫内,致帝有疾。 **

现代文:巫觋说: 后湖水头经过宫内,造成皇帝生病。

**古文:帝乃自至太官行水沟。左右启: 太官若无此水则不立。 **

现代文:皇帝便自己跑到太官处要求开水沟,身边的人对他说: 太官如果没有这水就要关门了。

古文:帝决意塞之,欲南引淮流。

现代文:但皇帝仍决意要填塞后湖,打算南引淮水入京。

古文:会崩,事寝。

现代文:只是由于去世了,这事才作罢。

古文:史臣曰:高宗以支庶纂历,据犹子而为论,一朝到此,诚非素心,遗寄所当,谅不获免。

现代文:本史作者认为:高宗为皇家的庶支当上了皇帝,从他作为犹子说来,弄到后来的局面,也不是他的本意,而他的继承者,恐怕也难免厄运。

古文:夫戕夷之事,怀抱多端,或出自雄忍,或生乎畏慑。

现代文:然而他大行诛戮,动机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出于性格的残忍,有的是由于畏慑。

古文:令同财之亲,在我而先弃;进引之爱,量物其必违。

现代文:导致同一统治集团的亲族被他抛弃,亲手提拔的心腹,也不能信任使用为自己效力。

古文:疑怯既深,猜似外入,流涕行诛,非云义举,事苟求安,能无内愧?

现代文:既深怀疑怯,再加上猜忌,虽然他施行诛杀时往往流泪不忍,但也不能说他的行为合乎仁义,但要他苟且求安,恐怕他又心有不甘。

古文:既而自树本根,枝胤孤弱,贻厥不昌,终覆宗社。

现代文:既而大臣们自己培养势力,使得皇室后代孤立虚弱,造成皇权不能巩固,终于覆灭社稷。

古文:若令压纽之徵,必委天命,盘庚之祀,亦继阳甲,杖运推公,夫何讥尔!

现代文:如果他能信从天命,让皇位给具有这种征兆的人,像盘庚继承其兄阳甲帝位那样,推诚布公处理天下大事,大约便不会招致讥笑了吧!

古文:赞曰:高宗傍起,宗国之庆。

现代文:赞语:高宗虽说是出自旁支,他能接管政权也是很值得庆幸。

古文:慕名俭德,垂文法令。

现代文:他向往着俭约德行,也制定过不少法令。

古文:兢兢小心,察察吏政。

现代文:执政期间小心谨慎,处理事务透彻严明。

古文:沔阳失土,南风不竞。

现代文:可惜自从沔阳失陷,他的美政愿望终于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