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单列传

古文: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

现代文:田单,是齐国田氏王族的远房本家。

古文:湣王时,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

现代文:齐湣王时期,田单担任首都临菑市佐理市政的小官,没有受到齐王重用。

古文:及燕使乐毅伐破齐,齐湣王出奔,已而保莒城。

现代文:后来,燕国派遣大将乐毅攻破齐国,齐湣王被迫从都城逃跑,不久又退守莒城。

古文:燕师长驱平齐,而田单走安平,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

现代文:在燕国军队长驱直入征讨齐国之时,田单也离开都城,逃到安平,叫他的族人们把车轴两端突出的部分统统锯断而裹上铁皮。

古文: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

现代文:不久,燕军又围攻安平,城池被攻破,齐国人抢路逃亡,许多人都因车轴被撞断,被燕军俘虏。只有田单和同族人因用铁箍包住了车轴,得以逃脱,向东退守即墨。

古文:燕既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

现代文:这时候,燕国军队已经全部降服了齐国的城邑,只有莒和即墨两个城池还没有被攻破。

古文:燕军闻齐王在莒,并兵攻之。

现代文:燕军听说齐湣王在莒城,就集合兵力,全力攻打莒城。

古文:淖齿既杀湣王於莒,因坚守,距燕军,数年不下。

现代文:大臣淖齿在莒城中杀死了齐湣王,坚守城池,抗击燕军,燕军几年都没有攻破这座城池。

古文: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现代文:迫不得已,燕将只能带兵东行,围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官员出城与燕军交战,战败被杀。

**古文:城中相与推田单,曰: 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 **

现代文:即墨城中军民都推举田单当首领,说: 安平那一仗,田单和同族人因用铁箍包住车轴才得以安然脱险,足见他是懂兵法的。

古文: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现代文:于是,大家就拥立田单为将军,坚守即墨,抵抗燕军。

古文: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

现代文:没过多久,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他和乐毅之间有嫌隙。

古文:田单闻之,乃纵反间於燕,宣言曰: 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

现代文:田单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派人到燕国去行使反间计,扬言说: 齐湣王已被杀死,没被攻克的齐国城池只不过两座而已。

古文: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现代文:乐毅是害怕被国君杀死而不敢回国,他是以攻打齐国为名,实际上是想和齐国兵力联合起来,在齐国称王。

古文: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现代文:齐国人心还未归附,因此暂且拖延时间,缓攻即墨,以便等待时机成熟再称王。

**古文:齐人所惧,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 **

现代文:齐国人担心的是,唯恐燕国派遣其他将领来,那样的话,墨城就必破无疑了。

古文: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现代文:燕惠王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就派大将骑劫去代替乐毅。

古文: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

现代文:乐毅因此逃到赵国去了,燕军官兵都为此忿忿不平。

古文:而田单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於庭,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

现代文:田单又命城中军民在吃饭之前一定要在庭院中祭祀先祖,使得众多的飞鸟因争食祭祀的食物,在城上盘旋飞舞。

古文:燕人怪之。

现代文:城外的燕军看了,都感到很奇怪。

**古文:田单因宣言曰: 神来下教我。 **

现代文:田单又扬言说: 这是神仙要从天而降,来指导我们克敌致胜。

**古文:乃令城中人曰: 当有神人为我师。 **

现代文:并且城里人说: 一定会有神人来做我的军师。

**古文:有一卒曰: 臣可以为师乎? **

现代文:有一个士兵说: 我可以当您的军师吗?

古文:因反走。

现代文:说完接着就扬长而去。

古文: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

现代文:田单连忙站起来,把他拉过来,请他坐在面向东的上座,用侍奉老师的礼节来侍奉他。

**古文:卒曰: 臣欺君,诚无能也。 田单曰: 子勿言也! **

现代文:那个士兵说: 我欺骗了您,我实际上没什么本领。 田单说: 您不要说了。

古文:因师之。

现代文:接着就奉他为师。

古文:每出约束,必称神师。

现代文:每次发号施令,一定要称是神师的主意。

**古文:乃宣言曰: 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即墨败矣。 **

现代文:他又扬言说: 我最怕的是燕军把俘虏的齐兵的鼻子割掉,将他们放在队伍的前列,再和我们交战,那即墨就必然被攻克。

古文:燕人闻之,如其言。

现代文:燕军听到这话,就照此施行。

古文: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皆怒,坚守,唯恐见得。

现代文:城里的人看到齐国众多的降兵都被割去了鼻子,人人义愤填膺,更加坚定防守,唯恐被敌人捉住。

**古文:单又纵反间曰: 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 **

现代文:田单又派人施反间计说: 我很害怕燕国人挖了我们城外的祖坟,侮辱了我们的祖先,这可真是让人寒心的事。

古文: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

现代文:燕军听说之后,又把齐国人的坟墓全部挖出,并把死尸焚烧殆尽。

古文: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现代文:即墨人从城上看到此情此景,人人痛哭流涕,都请求出城拼杀,十分激愤。

古文: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妻妾编於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

现代文:田单知道现在是出战的最好时机,于是就亲自拿着夹板铲锨,和士兵们一起修筑防御工事,并把自己的妻子姬妾都编在队伍之中,还把所有食物都拿出来犒劳将士。

古文: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於燕,燕军皆呼万岁。

现代文:命令装备整齐的精锐部队都埋伏不出,让老弱残兵和妇女在城头防守,又派使者到燕军的营地和燕军约定投降事宜,燕军官兵得知消息后都高呼万岁。

**古文: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 即墨即降,原无虏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 **

现代文:田单又把民间的黄金收集起来,共得一千镒,让即墨城里有钱有势的富豪前去送给燕国将军,请求说: 即墨就要投降了,希望你们进城之后,不要掳掠我们的妻子姬妾,让他们得到安全。

古文:燕将大喜,许之。

现代文:燕军将领非常高兴,答应了他。

古文:燕军由此益懈。

现代文:燕军因此更加松懈。

古文:田单乃收城中得千馀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苇於尾,烧其端。

现代文:田单又从城里收集了一千多头牛,给它们披上大红绸绢制成的被服,在上面画着五颜六色的蛟龙图案,在牛角上绑好锋利的刀子,把渍满油脂的芦苇绑在牛尾上,点燃牛尾上的芦苇。

古文: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後。

现代文:又把城墙凿开几十个洞穴,趁夜间把牛从洞穴中赶出,派精壮士兵五千人跟在火牛的后面。

古文: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现代文:因为尾巴被烧得发热,火牛都狂怒地直奔燕军军营,这一切都在夜间突然发生,使燕军惊慌失措。

古文:牛尾炬火光明炫燿,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现代文:牛尾上的火把将夜间照得通明如昼,燕军看到它们身上都是龙纹,所触及到的人非死即伤。

古文: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譟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

现代文:五千壮士口衔着枚不声不响地攻来,而墨城里的人乘机擂鼓呐喊,紧紧跟随在后面,甚至连老弱妇孺都手持铜器,敲得震天价响,和城外的呐喊声汇合成惊天动地的声浪。

古文:燕军大骇,败走。

现代文:燕军大为惊骇,溃败奔逃。

古文: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

现代文:齐国人在乱军之中杀死了燕国的主将骑劫。

古文: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卒至河上,而齐七十馀城皆复为齐。

现代文:燕军纷乱,溃散逃命,齐军紧紧追击溃逃的敌军,所经过的城镇都背叛燕军,归顺田单。田单的兵力也日益增多,乘着战胜的军威,一路追击。燕军仓皇而逃,战斗力一天天减弱,一直退到了黄河边上,原来齐国沦亡的七十多座城池又被齐国收复。

古文:乃迎襄王於莒,入临菑而听政。

现代文:于是田单到莒城迎接齐襄王,襄王也就回到都城临淄来处理政务。

古文:襄王封田单,号曰安平君。

现代文:齐襄王封赏田单,赐爵号为安平君。

古文: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

现代文:太史公说:用兵作战既以正面交锋,有要以奇兵突袭制胜。

古文:善之者,出奇无穷。

现代文:善于用兵的人,总是能够奇兵迭出而变化无穷。

古文: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

现代文:正面的交锋和奇兵取胜相互配合运用,就如同圆环没有起止一般使人捉摸不定。

古文:夫始如处女,適人开户;後如脱兔,適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现代文:用兵之初要像处女那样沉静、柔弱,诱使敌人大开门户,毫不戒备;然后在时机到来之时,就像逃脱的兔子一般快速、敏捷,使敌人来不及防御。田单用兵,正是如此吧!

古文:初,淖齿之杀湣王也,莒人求湣王子法章,得之太史嬓之家,为人灌园。

现代文:当初,在淖齿杀死齐湣王的时候,莒城人寻找齐湣王的儿子法章,结果在太史嬓的家里找到了他,他正在替人家种地浇田。

古文:嬓女怜而善遇之。

现代文:太史嬓的女儿喜欢他并对他很好。

古文:後法章私以情告女,女遂与通。

现代文:后来法章就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她,她就和法章私通了。

古文:及莒人共立法章为齐王,以莒距燕,而太史氏女遂为后,所谓 君王后 也。

现代文:等到莒城人共同拥立法章为齐王,以莒城抗击燕军,太史嬓的女儿就被立为了王后,这就是人们所说的 君王后 。

古文:燕之初入齐,闻画邑人王蠋贤,令军中曰 环画邑三十里无入 ,以王蠋之故。

现代文:燕军最初攻入齐国的时候,听说画邑人王蠋贤能,就命令军队说: 在画邑周围三十里之内不许进入。 这是因为王蠋的缘故。

**古文:已而使人谓蠋曰: 齐人多高子之义,吾以子为将,封子万家。 **

现代文:不久,燕国又派人对王蠋说: 齐国有许多人都称颂您的高尚品德,我们要任用您为将军,还封赏给您一万户的食邑。

古文:蠋固谢。

现代文:王蠋坚决推辞,不肯接受。

**古文:燕人曰: 子不听,吾引三军而屠画邑。 **

现代文:燕国人说: 您若不肯接受的话,我们就要带领大军,屠平画邑!

古文:王蠋曰: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现代文:王蠋说: 尽忠的臣子不能事奉两个君主,贞烈的女子不会改嫁给第二个丈夫。

古文: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於野。

现代文:齐王不听从我的劝谏,所以我才隐居在乡野耕种。

古文:国既破亡,吾不能存;今又劫之以兵为君将,是助桀为暴也。

现代文:如今齐国已经破亡,我不能使它复存,现在你们又用武力劫持我当你们的将领,我若是答应了,这是叫我助桀王为暴。

**古文: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 **

现代文:与其活着做这不义之事,还不如受烹刑死了更好!

古文:遂经其颈於树枝,自奋绝脰而死。

现代文:然后他就把自己的脖子吊在树枝上,奋力挣扎,扭断脖子后死去。

**古文:齐亡大夫闻之,曰: 王蠋,布衣也,义不北面於燕,况在位食禄者乎! **

现代文:齐国那些四散奔逃的官员们听到这件事,说: 王蠋只是一个平民百姓,尚且能坚守节操,不向燕人屈服称臣,更何况我们这些享受国家俸禄的在职官员了!

古文:乃相聚如莒,求诸子,立为襄王。

现代文:于是他们就聚集在一起,赶赴莒城,寻求齐湣王的儿子,拥立他为齐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