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其武安侯列传

古文: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

现代文:魏其侯窦婴,是汉文帝窦皇后堂兄的儿子。

古文:父世观津人。

现代文:他的父辈以上世世代代是观津人。

古文:喜宾客。

现代文:他喜欢宾客。

古文: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

现代文:汉文帝时,窦婴任吴国国相,因病免职。

古文:孝景初即位,为詹事。

现代文:汉景帝刚刚即位时,他任詹事。

古文: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

现代文:梁孝王是汉景帝的弟弟,他的母亲窦太后很疼爱他。

古文: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

现代文:有一次梁孝王入朝,汉景帝以兄弟的身份与他一起宴饮,这时汉景帝还没有立太子。

**古文: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 千秋之後传梁王。 **

现代文:酒兴正浓时,汉景帝随便地说: 我死之后把帝位传给梁王。

古文:太后驩。

现代文:窦太后听了非常高兴。

**古文:窦婴引卮酒进上,曰: 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 **

现代文:这时窦婴端起一杯酒献给皇上,说道: 天下是高祖打下的天下,帝位应当父子相传,这是汉朝立下的制度规定,皇上凭什么要擅自传给梁王!

古文:太后由此憎窦婴。

现代文:窦太后因此憎恨窦婴。

古文: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

现代文:窦婴也嫌詹事的官职太小,就借口生病辞职。

古文: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

现代文:窦太后于是开除了窦婴进出宫门的名籍,每逢节日也不准许他进宫朝见。

古文: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

现代文:汉景帝三年,吴、楚等七国反叛,皇上考察到皇族成员和窦姓诸人没有谁像窦婴那样贤能的了,于是就召见窦婴。

古文: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

现代文:窦婴入宫拜见,坚决推辞,借口有病,不能胜任。

古文:太后亦惭。

现代文:窦太后至此也感到惭愧。

**古文:於是上曰: 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 **

现代文:于是皇上就说: 天下正有急难,你怎么可以推辞呢?

古文: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

现代文:于是便任命窦婴为大将军,赏赐给他黄金千斤。

古文: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

现代文:这时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都退职闲居在家,窦婴就向皇上推荐起用他们。

古文:所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金无入家者。

现代文:皇上所赏赐给的黄金,都摆列在走廊穿堂里,属下的小军官经过时,就让他们酌量取用,皇帝赏赐的黄金一点儿也没有拿回家。

古文:窦婴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兵已尽破,封婴为魏其侯。

现代文:窦婴驻守荥阳时,监督齐国和赵国两路兵马,等到七国的叛乱全部被平定之后,皇上就赐封窦婴为魏其侯。

古文: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

现代文:这时那些游士宾客都争相归附魏其侯。

古文: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现代文:汉景帝时每次朝廷讨论军政大事,所有列侯都不敢与条侯周亚夫、魏其侯窦婴平起平坐。

古文:孝景四年,立栗太子,使魏其侯为太子傅。

现代文:汉景帝四年,立栗太子,派魏其侯担任太子的太傅。

古文:孝景七年,栗太子废,魏其数争不能得。

现代文:汉景帝七年,栗太子被废,魏其侯多次为栗太子争辩都没有效果。

古文: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

现代文:魏其侯就推说有病,隐居在蓝田县南山下好几个月,许多宾客、辩士都来劝说他,但没有人能说服他回到京城来。

古文:梁人高遂乃说魏其曰: 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

现代文:梁地人高遂于是来劝解魏其侯说: 能使您富贵的是皇上,能使您成为朝廷亲信的是太后。

古文: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弗能死。

现代文:现在您担任太子的师傅,太子被废黜而不能力争,力争又不能成功,又不能去殉职。

古文: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间处而不朝。

现代文:自己托病引退,拥抱着歌姬美女,退隐闲居而不参加朝会。

古文: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现代文:把这些情况互相比照起来看,这是您自己表明要张扬皇帝的过失。

**古文: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 **

现代文:假如皇上和太后都要加害于您,那您的妻子儿女都会一个不剩地被杀害。

古文:魏其侯然之,乃遂起,朝请如故。

现代文:魏其侯认为他说得很对,于是就出山回朝,朝见皇帝像过去一样。

古文:桃侯免相,窦太后数言魏其侯。

现代文:在桃侯刘舍被免去丞相职务时,窦太后多次推荐魏其侯当丞相。

古文:孝景帝曰: 太后岂以为臣有爱,不相魏其?

现代文:汉景帝说: 太后难道认为我有所吝啬而不让魏其侯当丞相吗?

**古文: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 **

现代文:魏其侯这个人骄傲自满,容易自我欣赏,做事草率轻浮,难以出任丞相,担当重任。

古文:遂不用,用建陵侯卫绾为丞相。

现代文:终于没有任用他,任用了建陵侯卫绾作丞相。

古文:武安侯田蚡者,孝景后同母弟也,生长陵。

现代文:武安侯田蚡,是汉景帝皇后的同母弟弟,出生在长陵。

古文:魏其已为大将军後,方盛,蚡为诸郎,未贵,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姓。

现代文:魏其侯已经当了大将军之后,正当显赫的时候,田蚡还是个郎官,没有显贵,来往于魏其侯家中,陪侍宴饮,跪拜起立像魏其侯的子孙辈一样。

古文:及孝景晚节,蚡益贵幸,为太中大夫。

现代文:等到汉景帝的晚年,田蚡也显贵起来,受到宠信,做了太中大夫。

古文:蚡辩有口,学槃盂诸书,王太后贤之。

现代文:田蚡能言善辩,口才很好,学习过《盘盂》之类的书籍,王太后认为他有才能。

古文:孝景崩,即日太子立,称制,所镇抚多有田蚡宾客计筴,蚡弟田胜,皆以太后弟,孝景後三年封蚡为武安侯,胜为周阳侯。

现代文:汉景帝去世,当天太子登位继立,王太后摄政,她在全国的镇压、安抚行动,大都采用田蚡门下宾客的策略。田蚡和他的弟弟田胜,都因为是王太后的弟弟,在汉景帝去世的同一年,被分别封为武安侯和周阳侯。

古文: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魏其诸将相。

现代文:武安侯刚掌权想当丞相,所以对他的宾客非常谦卑,推荐闲居在家的名士出来做官,让他们显贵,想以此来压倒窦婴等将相的势力。

古文:建元元年,丞相绾病免,上议置丞相、太尉。

现代文:建元元年,丞相卫绾因病免职,皇上酝酿安排丞相和太尉。

古文:籍福说武安侯曰: 魏其贵久矣,天下士素归之。

现代文:籍福劝说武安侯道: 魏其侯显贵已经很久了,天下有才能的人一向归附他。

古文:今将军初兴,未如魏其,即上以将军为丞相,必让魏其。

现代文:现在您刚刚发迹,不能和魏其侯相比,就是皇上任命您做丞相,也一定要让给魏其侯。

古文:魏其为丞相,将军必为太尉。

现代文:魏其侯当丞相,您一定会当太尉。

**古文:太尉、丞相尊等耳,又有让贤名。 **

现代文:太尉和丞相的尊贵地位是相等的,您还有让相位给贤者的好名声 。

古文: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风上,於是乃以魏其侯为丞相,武安侯为太尉。

现代文:武安侯于是就委婉地告诉太后暗示皇上,于是便任命魏其侯当丞相,武安侯当太尉。

古文:籍福贺魏其侯,因吊曰: 君侯资性喜善疾恶,方今善人誉君侯,故至丞相;然君侯且疾恶,恶人众,亦且毁君侯。

现代文:籍福去向魏其侯道贺,就便提醒他说: 您的天性是喜欢好人憎恨坏人,当今好人称赞您,所以您当了丞相,然而您也憎恨坏人,坏人相当多,他们也会毁谤您的。

**古文:君侯能兼容,则幸久;不能,今以毁去矣。 **

现代文:如果您能并容好人和坏人,那么您丞相的职位就可以保持长久;如果不能够这样的话,马上就会受到毁谤而离职。

古文:魏其不听。

现代文:魏其侯不听从他的话。

古文:魏其、武安俱好儒术,推毂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

现代文: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都爱好儒家学说,推荐赵绾当了御史大夫,王臧担任郎中令。

古文:迎鲁申公,欲设明堂,令列侯就国,除关,以礼为服制,以兴太平。

现代文:把鲁国人申培迎到京师来,准备设立明堂,命令列侯们回到自己的封地上,废除关禁,按照礼法来规定吉凶的服饰和制度,以此来表明太平的气象。

古文:举適诸窦宗室毋节行者,除其属籍。

现代文:同时检举谴责窦氏家族和皇族成员中品德不好的人,开除他们的族籍。

古文:时诸外家为列侯,列侯多尚公主,皆不欲就国,以故毁日至窦太后。

现代文:这时诸外戚中的列侯,大多娶公主为妻,都不想回到各自的封地中去,因为这个缘故,毁谤魏其侯等人的言语每天都传到窦太后的耳中。

古文:太后好黄老之言,而魏其、武安、赵绾、王臧等务隆推儒术,贬道家言,是以窦太后滋不说魏其等。

现代文:窦太后喜欢黄老学说,而魏其侯、武安侯、赵绾、王臧等人则努力推崇儒家学说,贬低道家的学说,因此窦太后更加不喜欢魏其侯等人。

古文:及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无奏事东宫。

现代文:到了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请皇上不要把政事禀奏给太后。

古文: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而免丞相、太尉,以柏至侯许昌为丞相,武彊侯庄青翟为御史大夫。

现代文:窦太后大怒,便罢免并驱逐了赵绾、王臧等人,还解除了丞相和太尉的职务,任命柏至侯许昌当了丞相,武强侯庄青翟当了御史大夫。

古文:魏其、武安由此以侯家居。

现代文:魏其侯、武安侯从此以列侯的身份闲居家中。

古文:武安侯虽不任职,以王太后故,亲幸,数言事多效,天下吏士趋势利者,皆去魏其归武安,武安日益横。

现代文:武安侯虽然不担任官职,但因为王太后的缘故,仍然受到皇上的宠信,多次议论政事,建议大多见效,天下趋炎附势的官吏和士人,都离开了魏其侯而归附了武安侯。武安侯一天天更加骄横。

古文:建元六年,窦太后崩,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丧事不办,免。

现代文:建元六年,窦太后逝世,丞相许昌和御史大夫庄青翟因为丧事办得不周到,都被免官。

古文:以武安侯蚡为丞相,以大司农韩安国为御史大夫。

现代文:于是任用武安侯田蚡担任丞相,任用大司农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

古文:天下士郡诸侯愈益附武安。

现代文:天下的士人有郡守和诸侯王,就更加依附武安侯了。

古文:武安者,貌侵,生贵甚。

现代文:武安侯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可是刚一出生就很尊贵。

古文:又以为诸侯王多长,上初即位,富於春秋,蚡以肺腑为京师相,非痛折节以礼诎之,天下不肃。

现代文:他又认为当时的诸侯王都年纪大了,皇上刚刚即位,年纪很轻,自己以皇帝的至亲心腹担任朝廷的丞相,如果不狠狠地整顿一番,用礼法来使他们屈服,天下人就不会服服贴贴的。

古文:当是时,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

现代文:在那时候,丞相入朝廷奏事,往往一坐就是大半天,他所说的话皇帝都听,他所推荐的人有的从闲居一下子提拨到二千石级,把皇帝的权力转移到自己手上。

古文:上乃曰: 君除吏已尽未?

现代文:皇上于是说: 你要任命的官吏已经任命完了没有?

**古文:吾亦欲除吏。 **

现代文:我也想任命几个官呢。

**古文:尝请考工地益宅,上怒曰: 君何不遂取武库! **

现代文:他曾经要求把考工官署的地盘划给自己扩建住宅,皇上生气地说: 你何不把武器库也取走!

古文:是後乃退。

现代文:从这以后才收敛一些。

古文: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南乡,自坐东乡,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桡。

现代文:有一次,他请客人宴饮,让他的兄长盖侯南向坐,自己却东向坐,认为汉朝的丞相尊贵,不可以因为是兄长就私下委曲自己。

古文:武安由此滋骄,治宅甲诸第。

现代文:武安侯从此更加骄纵,他修建住宅,其规模、豪华超过了所有的贵族的府第。

古文: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於道。

现代文:田地庄园都极其肥沃,他派到各郡县去购买器物的人,在大道上络绎不绝。

古文:前堂罗锺鼓,立曲旃;後房妇女以百数。

现代文:前堂摆投着钟鼓,竖立着曲柄长幡,在后房的美女数以百计。

古文:诸侯奉金玉狗马玩好,不可胜数。

现代文:诸侯奉送给他的珍宝金玉、狗马和玩好器物,数也数不清。

古文:魏其失窦太后,益疏不用,无势,诸客稍稍自引而怠傲,唯灌将军独不失故。

现代文:魏其侯自从失去了窦太后,被皇上更加疏远不受重用,没有权势,诸宾客渐渐自动离去,甚至对他懈怠傲慢,只有灌将军一人没有改变原来的态度。

古文:魏其日默默不得志,而独厚遇灌将军。

现代文:魏其侯天天闷闷不乐,唯独对灌将军格外厚待。

古文: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

现代文:灌将军夫是颍阴人。

古文: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

现代文:灌夫的父亲是张孟,曾经做过颍阴侯灌婴的家臣,受到灌婴的宠信,便推荐他,官至二千石级,所以冒用灌氏家的姓叫灌孟。

古文: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灌孟为校尉。

现代文:吴楚叛乱时,颍阴侯灌何担任将军,是太尉周亚夫的部下,他向太尉推荐灌孟担任校尉。

古文:夫以千人与父俱。

现代文:灌夫带领一千人与父亲一起从军。

古文:灌孟年老,颍阴侯彊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

现代文:灌孟年纪已经老了,颍阴侯勉强推荐他,所以灌孟郁郁不得志,每逢作战时,常常攻击敌人的坚强阵地,因而战死在吴军中。

古文: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

现代文:按照当时军法的规定,父子一起从军参战,有一个为国战死,未死者可以护送灵柩回来。

**古文: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 原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 **

现代文:但灌夫不肯随同父亲的灵柩回去。他慷慨激昂地表示: 希望斩取吴王或者吴国将军的头,以替父亲报仇。

古文:於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原从者数十人。

现代文:于是灌夫披上铠甲,手拿戈戟,召集了军中与他素来有交情又愿意跟他同去的勇士几十个人。

古文:及出壁门,莫敢前。

现代文:等到走出军门,没有人敢再前进。

古文: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

现代文:只有两人和灌夫属下的奴隶共十多个骑兵飞奔冲入吴军中,一直到达吴军的将旗之下,杀死杀伤敌军几十人。

古文: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

现代文:不能再继续前进了,又飞马返回汉军营地,所带去的奴隶全都战死了,只有他一人回来。

古文:夫身中大创十馀,適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

现代文:灌夫身上受重创十多处,恰好有名贵的良药,所以才得不死。

**古文: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 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 **

现代文:灌夫的创伤稍稍好转,又向将军请求说: 我现在更加了解吴军营垒中路径曲折,请您让我再回去。

古文: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

现代文:将军认为他勇敢而有义气,恐怕灌夫战死,便向太尉周亚夫报告,太尉便坚决地阻止了他。

古文: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

现代文:等到吴军被攻破,灌夫也因此名闻天下。

古文:颍阴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

现代文:颍阴侯把灌夫的情况向皇上汇报了,皇上就任命灌夫担任中郎将。

古文:数月,坐法去。

现代文:过了几个月,因为犯法而丢了官。

古文:後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

现代文:后来到长安安了家,长安城中的许多显贵没有不称赞他的。

古文:孝景时,至代相。

现代文:汉景帝时,灌夫官至代国国相。

古文:孝景崩,今上初即位,以为淮阳天下交,劲兵处,故徙夫为淮阳太守。

现代文:景帝去世,当今皇上武帝刚即位,认为淮阳是天下的交通枢纽,必须驻扎强大的兵力加以防守,因此调任灌夫担任淮阳太守。

古文:建元元年,入为太仆。

现代文:建元元年,又把灌夫内调为太仆。

古文:二年,夫与长乐卫尉窦甫饮,轻重不得,夫醉,搏甫。

现代文:二年,灌夫与长乐卫尉窦甫喝酒,灌夫喝醉了,打了窦甫。

古文:甫,窦太后昆弟也。

现代文:窦甫,是窦太后的兄弟。

古文:上恐太后诛夫,徙为燕相。

现代文:皇上恐怕窦太后杀灌夫,调派他担任了燕国国相。

古文:数岁,坐法去官,家居长安。

现代文:几年以后,又因犯法丢官,闲居在长安家中。

古文: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

现代文:灌夫为人刚强直爽,好发酒疯,不喜欢当面奉承人。

古文: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与钧。

现代文:对皇亲国戚及有势力的人,凡是地位在自己以上的,他不但不想对他们表示尊敬,反而要想办法去凌辱他们;对地位在自己之下的许多士人,越是贫的,就更加恭敬,跟他们平等相待。

古文:稠人广众,荐宠下辈。

现代文:在大庭广众之中,推荐夸奖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

古文:士亦以此多之。

现代文:士人们也因此而推重他。

古文: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

现代文:灌夫不喜欢文章经学,爱打抱不平,已经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办到。

古文: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

现代文:凡和他交往的那些人,无不是杰出人士或大巨猾。

古文: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

现代文:他家中积累的资产有几千万,每天的食客少则几十,多则近百。

古文: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於颍川。

现代文:为了在田园中修筑堤塘,灌溉农田,他的宗族和宾客扩张权势,垄断利益,在颍川一带横行霸道。

**古文:颍川兒乃歌之曰: 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

现代文:颍川的儿童于是作歌唱道: 颍水清清,灌氏安宁;颍水浑浊,灌氏灭族。

古文:灌夫家居虽富,然失势,卿相侍中宾客益衰。

现代文:灌夫闲居在家虽然富有,但失去了权势,达官贵人及一般宾客逐渐减少。

古文: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後弃之者。

现代文:等到魏其侯失去权势,也想依灌夫去报复那些平日仰慕自己,失势后又抛弃了自己的人。

古文: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

现代文:灌夫也想依魏其侯去结交列侯和皇族以抬高自己的名声。

古文: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

现代文:两人互相援引借重,他们的交往就如同父子之间那样密切。

古文:相得驩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现代文:彼此情投意合,没有嫌忌,只恨相知太晚了。

**古文:灌夫有服,过丞相。丞相从容曰: 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 **

现代文:灌夫在服丧期内去拜访丞相,丞相随便地说: 我想和你一起去拜访魏其侯,恰值你现在服丧不便前往。

古文:灌夫曰: 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

现代文:灌夫说: 您竟肯屈驾光临魏其侯,我灌夫怎敢因为服丧而推辞呢!

**古文: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日蚤临。 **

现代文:请允许我告诉魏其侯设置帷帐,备办酒席,您明天早点光临。

古文:武安许诺。

现代文:武安侯答应了。

古文:灌夫具语魏其侯如所谓武安侯。

现代文:灌夫详细地告诉了魏其侯,就像他对武安侯所说的那样。

古文: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埽,早帐具至旦。

现代文:魏其侯和他的夫人特地多买了肉和酒,连夜打扫房子,布置帷帐,准备酒宴,一直忙到天亮。

古文:平明,令门下候伺。

现代文:天刚亮,就让府中管事的人在宅前伺侯。

古文:至日中,丞相不来。

现代文:等到中午,不见丞相到来。

**古文:魏其谓灌夫曰: 丞相岂忘之哉? **

现代文:魏其侯对灌夫说: 丞相难道忘记了这件事?

**古文:灌夫不怿,曰: 夫以服请,宜往。 **

现代文:灌夫很不高兴,说: 我灌夫不嫌丧服在身而应他之约,他应该来。

古文:乃驾,自往迎丞相。

现代文:于是便驾车,亲自前往迎接丞相。

古文:丞相特前戏许灌夫,殊无意往。

现代文:丞相前一天只不过开玩笑似地答应了灌夫,实在没有打算来赴宴的意思。

古文:及夫至门,丞相尚卧。

现代文:等到灌夫来到门前,丞相还在睡觉。

**古文:於是夫入见,曰: 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 **

现代文:于是灌夫进门去见他,说: 将军昨天幸蒙答应拜访魏其侯,魏其侯夫妇备办了酒食,从早晨到现在,没敢吃一点东西。

**古文:武安鄂谢曰: 吾昨日醉,忽忘与仲孺言。 **

现代文:武安侯装作惊讶地道歉说: 我昨天喝醉了,忘记了跟您说的话。

古文:乃驾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

现代文:便驾车前往,但又走得很慢,灌夫更加生气。

古文: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

现代文:等到喝酒喝醉了,灌夫舞蹈了一番,舞毕邀请丞相,丞相竟不起身,灌夫在酒宴上用话讽刺他。

古文: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

现代文:魏其侯便扶灌夫离去,向丞相表示了歉意。

古文:丞相卒饮至夜,极驩而去。

现代文:丞相一直喝到天黑,尽欢才离去。

古文:丞相尝使籍福请魏其城南田。

现代文:丞相曾经派籍福去索取魏其侯在城南的田地。

**古文:魏其大望曰: 老仆虽弃,将军虽贵,宁可以势夺乎! **

现代文:魏其侯大为怨恨地说: 我虽然被废弃不用,将军虽然显贵,怎么可以仗势硬夺我的田地呢!

古文:不许。

现代文:不答应。

古文:灌夫闻,怒,骂籍福。

现代文:灌夫听说后,也生气,大骂籍福。

**古文:籍福恶两人有郄,乃谩自好谢丞相曰: 魏其老且死,易忍,且待之。 **

现代文:籍福不愿两人有隔阂,就自己编造了好话向丞相道歉说: 魏其侯年事已高,就快死了,还不能忍耐吗,姑且等待着吧!

古文:已而武安闻魏其、灌夫实怒不予田,亦怒曰: 魏其子尝杀人,蚡活之。

现代文:不久,武安侯听说魏其侯和灌夫实际是愤怒而不肯让给田地,也很生气地说: 魏其侯的儿子曾经杀人,我救了他的命。

古文:蚡事魏其无所不可,何爱数顷田?

现代文:我服事魏其侯没有不听从他的,为什么他竟舍不得这几顷田地?

古文:且灌夫何与也?

现代文:再说灌夫为什么要干预呢?

**古文:吾不敢复求田。 **

现代文:我不敢再要这块田地了!

古文:武安由此大怨灌夫、魏其。

现代文:武安侯从此十分怨恨灌夫、魏其侯。

古文:元光四年春,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

现代文:元光四年的春天,丞相向皇上说灌夫家住颍川,十分横行,百姓都受其苦。

古文:请案。

现代文:请求皇上查办。

**古文:上曰: 此丞相事,何请。 **

现代文:皇上说: 这是丞相的职责,何必请示。

古文:灌夫亦持丞相阴事,为奸利,受淮南王金与语言。

现代文:灌夫也抓住了丞相的秘事,用非法手段谋取利益,接受了淮南王的金钱并说了些不该说的话。

古文:宾客居间,遂止,俱解。

现代文:宾客们从中调解。双方才停止互相攻击,彼此和解。

古文:夏,丞相取燕王女为夫人,有太后诏,召列侯宗室皆往贺。

现代文:那年夏天,丞相娶燕王的女儿做夫人,太后下了诏令,叫列侯和皇族都去祝贺。

古文:魏其侯过灌夫,欲与俱。

现代文:魏其侯拜访灌夫,打算同他一起去。

**古文:夫谢曰: 夫数以酒失得过丞相,丞相今者又与夫有郄。 **

现代文:灌夫推辞说: 我多次因为酒醉失礼而得罪了丞相,丞相近来又和我有嫌隙。

**古文:魏其曰: 事已解。 **

现代文:魏其侯说: 事情已经和解了。

古文:彊与俱。

现代文:硬拉他一道去。

古文: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坐皆避席伏。

现代文:酒喝到差不多时,武安侯起身敬酒祝寿,在坐的宾客都离开席位,伏在地上,表示不敢当。

古文:已魏其侯为寿,独故人避席耳,馀半膝席。

现代文:过了一会儿,魏其侯起身为大家敬酒祝寿,只有那些魏其侯的老朋友离开了席位,其余半数的人照常坐在那里,只是稍微欠了欠上身。

古文:灌夫不悦。

现代文:灌夫不高兴。

**古文: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 不能满觞。 **

现代文:他起身依次敬酒,敬到武安侯时,武安侯照常坐在那里,只稍欠了一下上身说: 不能喝满杯。

**古文:夫怒,因嘻笑曰: 将军贵人也,属之! **

现代文:灌夫火了,便苦笑着说: 您是个贵人,这杯就托付给你了!

古文:时武安不肯。

现代文:当时武安侯不肯答应。

古文:行酒次至临汝侯,临汝侯方与程不识耳语,又不避席。

现代文:敬酒敬到临汝侯,临汝侯正在跟程不识附耳说悄悄话,又不离开席位。

**古文:夫无所发怒,乃骂临汝侯曰: 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兒呫嗫耳语! **

现代文:灌夫没有地方发泄怒气,便骂临汝侯说: 平时诋毁程不识不值一钱,今天长辈给你敬酒祝寿,你却学女孩子一样在那儿同程不识咬耳说话!

**古文:武安谓灌夫曰: 程李俱东西宫卫尉,今众辱程将军,仲孺独不为李将军地乎? **

现代文:武安侯对灌夫说: 程将军和李将军都是东西两官的卫尉,现在当众侮辱程将军,仲孺难道不给你所尊敬的李将军留有余地吗?

**古文:灌夫曰: 今日斩头陷匈,何知程李乎! **

现代文:灌夫说: 今天杀我的头,穿我的胸,我都不在乎,还顾什么程将军、李将军!

古文:坐乃起更衣,稍稍去。

现代文:座客们便起身上厕所,渐渐离去。

古文:魏其侯去,麾灌夫出。

现代文:魏其侯也离去,挥手示意让灌夫出去。

**古文:武安遂怒曰: 此吾骄灌夫罪。 **

现代文:武安侯于是发火道: 这是我宠惯灌夫的过错。

古文:乃令骑留灌夫。

现代文:便命令骑士扣留灌夫。

古文:灌夫欲出不得。

现代文:灌夫想出去又出不去。

古文:籍福起为谢,案灌夫项令谢。

现代文:籍福起身替灌夫道了歉,并按着灌夫的脖子让他道歉。

古文:夫愈怒,不肯谢。

现代文:灌夫越发火了,不肯道歉。

**古文:武安乃麾骑缚夫置传舍,召长史曰: 今日召宗室,有诏。 **

现代文:武安侯便指挥骑士们捆绑灌夫放在客房中,叫来长史说: 今天请宗室宾客来参加宴会,是有太后诏令的。

古文:劾灌夫骂坐不敬,系居室。

现代文:弹劾灌夫,说他在宴席上辱骂宾客,侮辱诏令,犯了 不敬 罪,把他囚禁在特别监狱里。

古文:遂按其前事,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皆得弃市罪。

现代文:于是追查他以前的事情,派遣差吏分头追捕所有灌氏的分支亲属,都判决为杀头示众的罪名。

古文:魏其侯大媿,为资使宾客请,莫能解。

现代文:魏其侯感到非常惭愧。出钱让宾客向田蚡求情,也不能使灌夫获释。

古文:武安吏皆为耳目,诸灌氏皆亡匿,夫系,遂不得告言武安阴事。

现代文:武安侯的属吏都是他的耳目,所有灌氏的人都逃跑、躲藏起来了,灌夫被拘禁,于是无法告发武安侯的秘事。

古文:魏其锐身为救灌夫。

现代文:魏其侯挺身而出营救灌夫。

**古文:夫人谏魏其曰: 灌将军得罪丞相,与太后家忤,宁可救邪? **

现代文:他的夫人劝他说: 灌将军得罪了丞相,和太后家的人作对,怎么能营救得了呢?

古文:魏其侯曰: 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

现代文:魏其侯说: 侯爵是我挣来的,现在由我把它丢掉,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古文:且终不令灌仲孺独死,婴独生。 **

现代文:再说我总不能让灌仲孺自己去死,而我独自活着。

古文:乃匿其家,窃出上书。

现代文:于是就瞒着家人,私自出来上书给皇帝。

古文:立召入,具言灌夫醉饱事,不足诛。

现代文:皇帝马上把他召进宫去,魏其侯就把灌夫因为喝醉了而失言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认为不足以判处死刑。

**古文:上然之,赐魏其食,曰: 东朝廷辩之。 **

现代文:皇上认为他说得对,赏赐魏其侯一同进餐,说道: 到东宫去公开辩论这件事 。

古文:魏其之东朝,盛推灌夫之善,言其醉饱得过,乃丞相以他事诬罪之。

现代文:魏其侯到东宫,极力夸赞灌夫的长处,说他酗酒获罪,而丞相却拿别的罪来诬陷灌夫。

古文:武安又盛毁灌夫所为横恣,罪逆不道。

现代文:武安侯接着又竭力诋毁灌夫骄横放纵,犯了大逆不道的罪。

古文:魏其度不可柰何,因言丞相短。

现代文:魏其侯思忖没有别的办法对付,便攻击丞相的短处。

古文:武安曰: 天下幸而安乐无事,蚡得为肺腑,所好音乐狗马田宅。

现代文:武安侯说: 天下幸而太平无事,我才得以做皇上的心腹,爱好音乐、狗马和田宅。

古文:蚡所爱倡优巧匠之属,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不仰视天而俯画地,辟倪两宫间,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

现代文:我所喜欢的不过是歌伎艺人、巧匠这一些人,不像魏其侯和灌夫那样,招集天下的豪杰壮士,不分白天黑夜地商量讨论,腹诽心谤深怀对朝廷的不满,说话没有顾忌,目中无人,窥测于东、西两宫之间,希望天下发生变故,好让他们立功成事。

**古文:臣乃不知魏其等所为。 **

现代文:我倒不明白魏其侯他们到底要做些什么?

**古文:於是上问朝臣: 两人孰是? **

现代文:于是皇上向在朝的大臣问道: 他们两人的话谁的对呢?

古文:御史大夫韩安国曰: 魏其言灌夫父死事,身荷戟驰入不测之吴军,身被数十创,名冠三军,此天下壮士,非有大恶,争杯酒,不足引他过以诛也。

现代文:御史大夫韩安国说: 魏其侯说灌夫的父亲为国而死,灌夫手持戈戟冲入到强大的吴军中,身受创伤几十处,名声在全军数第一,这是天下的勇士,如果不是有特别大的罪恶,只是因为喝了酒而引起口舌之争,是不值得援引其他的罪状来判处死刑的。

古文:魏其言是也。

现代文:魏其侯的话是对的。

古文:丞相亦言灌夫通奸猾,侵细民,家累巨万,横恣颍川,凌轹宗室,侵犯骨肉,此所谓 枝大於本,胫大於股,不折必披 ,丞相言亦是。

现代文:丞相又说灌夫同大巨猾结交,欺压平民百姓,积累家产数万万,横行颍川,凌辱侵犯皇族,这是所谓 树枝比树干大,小腿比大腿粗 ,其后果不是折断,就是分裂。丞相的话也不错。

**古文:唯明主裁之。 **

现代文:希望英明的主上自己裁决这件事吧。

古文: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

现代文:主爵都尉汲黯认为魏其侯对。

古文:内史郑当时是魏其,後不敢坚对。

现代文:内史郑当时也认为魏其侯对,但后来又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去回答皇上。

古文:馀皆莫敢对。

现代文:其余的人都不敢回答。

**古文:上怒内史曰: 公平生数言魏其、武安长短,今日廷论,局趣效辕下驹,吾并斩若属矣。 **

现代文:皇上怒斥内史道: 你平日多次说到魏其侯、武安侯的长处和短处,今天当廷辩论,畏首畏尾地像驾在车辕下的马驹,我将一并杀掉你们这些人。

古文:即罢起入,上食太后。

现代文:马上起身罢朝,进入宫内侍俸太后进餐。

古文:太后亦已使人候伺,具以告太后。

现代文:太后也已经派人在朝廷上探听消息,他们把廷辩的情况详细地报告了太后。

古文:太后怒,不食,曰: 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後,皆鱼肉之矣。

现代文:太后发火了,不吃饭,说: 现在我还活着,别人竟敢都作践我的弟弟,假若我死了以后,都会像宰割鱼肉那样宰割他了。

古文:且帝宁能为石人邪!

现代文:再说皇帝怎么能像石头人一样自己不做主张呢!

**古文:此特帝在,即录录,设百岁後,是属宁有可信者乎? **

现代文:现在幸亏皇帝还在,这班大臣就随声附合,假设皇帝死了以后,这些人还有可以信赖吗?

古文:上谢曰: 俱宗室外家,故廷辩之。

现代文:皇上道歉说: 都是皇室的外家,所以在朝廷上辩论他们的事。

**古文:不然,此一狱吏所决耳。 **

现代文:不然的话,只要一个狱吏就可以解决了。

古文:是时郎中令石建为上别言两人事。

现代文:这时郎中令石建向皇上分别陈述了魏其侯、武安侯两个人的事情。

**古文: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 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

现代文:武安侯既已退朝,出了停车门,招呼韩御史大夫同乘一辆车。生气地说: 我和你共同对付一个老秃翁,你为什么还模棱两可,犹豫不定?

古文:韩御史良久谓丞相曰: 君何不自喜?

现代文:韩御史大夫过了好一会儿才对丞相说: 您怎么这样不自爱自重?

古文:夫魏其毁君,君当免冠解印绶归,曰 臣以肺腑幸得待罪,固非其任,魏其言皆是 。

现代文:他魏其侯毁谤您,您应当摘下官帽,解下印绶,归还给皇上,说: 我以皇帝的心腹,侥幸得此相位,本来是不称职的,魏其侯的话都是对的 。

古文:如此,上必多君有让,不废君。

现代文:像这样,皇上必定会称赞您有谦让的美德,不会罢免您。

古文:魏其必内愧,杜门齰舌自杀。

现代文:魏其侯一定内心惭愧,闭门咬舌自杀。

**古文:今人毁君,君亦毁人,譬如贾竖女子争言,何其无大体也! **

现代文:现在别人诋毁您,您也诋毁人家,这样彼此互骂,好像商人、女人吵嘴一般,多么不识大体呢!

**古文:武安谢罪曰: 争时急,不知出此。 **

现代文:武安侯认错说: 争辩时太性急了,没有想到应该这样做 。

古文:於是上使御史簿责魏其所言灌夫,颇不雠,欺谩。

现代文:于是皇上派御史按照文簿记载的灌夫的罪行进行追查,与魏其侯所说的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犯了欺骗皇上的罪行。

古文:劾系都司空。

现代文:被弹劾,拘禁在名叫都司空的特别监狱里。

古文:孝景时,魏其常受遗诏,曰 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 。

现代文:汉景帝时,魏其侯曾接收过他临死时的诏书,那上面写道: 假如遇到对你有什么不方便的事情,你可以随机应变,把你的意见呈报给皇帝。

古文:及系,灌夫罪至族,事日急,诸公莫敢复明言於上。

现代文:等到自己被拘禁,灌夫定罪要灭族,情况一天比一天紧急,大臣们谁也不敢再向皇帝说明这件事。

古文:魏其乃使昆弟子上书言之,幸得复召见。

现代文:魏其侯便让侄子上书向皇帝报告接受遗诏的事,希望再次得到皇上的召见。

古文:书奏上,而案尚书大行无遗诏。

现代文:奏书呈送皇上,可是查对尚书保管的档案,却没有景帝临终的这份遗诏。

古文:诏书独藏魏其家,家丞封。

现代文:这道诏书只封藏在魏其侯家中,是由魏其侯的家臣盖印加封的。

古文:乃劾魏其矫先帝诏,罪当弃市。

现代文:于是便弹劾魏其侯伪造先帝的诏书,应该判处斩首示众的罪。

古文:五年十月,悉论灌夫及家属。

现代文:元光五年十月间,灌夫和他的家属全部被处决了。

古文:魏其良久乃闻,闻即恚,病痱,不食欲死。

现代文:魏其侯过了许久才听到这个消息,听到后愤慨万分,患了中风病,饭也不吃了,打算死。

古文:或闻上无意杀魏其,魏其复食,治病,议定不死矣。

现代文:有人听说皇上没有杀魏其侯的意思,魏其侯又开始吃饭了,开始医治疾病,讨论决定不处死刑了。

古文: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故以十二月晦论弃市渭城。

现代文:意然有流言蜚语,制造了许多诽谤魏其侯的话让皇上听到,因此就在当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将魏其侯在渭城大街上斩首示众。

古文:其春,武安侯病,专呼服谢罪。

现代文:这年的春天,武安侯病了,嘴里老是叫喊,讲的都是服罪谢过的话。

古文:使巫视鬼者视之,见魏其、灌夫共守,欲杀之。

现代文:让能看见鬼的巫师来诊视他的病,巫师看见魏其侯和灌夫两个人的鬼魂共同监守着武安侯,要杀死他。

古文:竟死。

现代文:终于死了。

古文:子恬嗣。

现代文:儿子田恬继承了爵位。

古文:元朔三年,武安侯坐衣襜褕入宫,不敬。

现代文:元朔三年,武安侯田恬因穿短衣进入宫中,犯了 不敬 之罪,封爵被废除。

古文:淮南王安谋反觉,治。

现代文:淮南王刘安谋反的事被发觉了,皇上让追查此事。

**古文:王前朝,武安侯为太尉,时迎王至霸上,谓王曰: 上未有太子,大王最贤,高祖孙,即宫车晏驾,非大王立当谁哉! **

现代文:淮南王前次来朝,武安侯但任太尉,当时到霸上来迎接淮南王说: 皇上没有太子,大王最贤明,又是高祖的孙子,一旦皇上去世,不是大王继承皇位,还应该是谁呢!

古文:淮南王大喜,厚遗金财物。

现代文:淮南王十分欢喜,送给武安侯许多金银财物。

古文:上自魏其时不直武安,特为太后故耳。

现代文:皇上自从魏其侯的事件发生时就不认为武安侯是对的,只是碍着王太后的缘故罢了。

**古文:及闻淮南王金事,上曰: 使武安侯在者,族矣。 **

现代文:等听到淮南王向武安侯送金银财物时,皇上说: 假使武安侯还活着的话,该灭族了。

古文:太史公曰:魏其、武安皆以外戚重,灌夫用一时决筴而名显。

现代文:太史公说:魏其侯和武安侯都凭外戚的关系身居显要职位,灌夫因为一次下定决心冒险立功而显名于当时。

古文:魏其之举以吴楚,武安之贵在日月之际。

现代文:魏其侯的被重用,是由于平定吴、楚七国叛乱;武安侯的显贵,则是由于利用了皇帝刚刚即位,王太后掌权的机会。

古文:然魏其诚不知时变,灌夫无术而不逊,两人相翼,乃成祸乱。

现代文:然而魏其侯实在是太不懂时势的变化,灌夫不学无术又不谦逊,两人互相庇护,酿成了这场祸乱。

古文:武安负贵而好权,杯酒责望,陷彼两贤。

现代文:武安侯依仗显贵的地位而且喜欢玩弄权术;由于一杯酒的怨愤,陷害了两位贤人。

古文:呜呼哀哉!

现代文:可悲啊!

古文:迁怒及人,命亦不延。

现代文:田蚡把对灌夫的愤怒转移到窦婴身上,以致自己的性命也不长久。

古文:众庶不载,竟被恶言。

现代文:灌夫受不到百姓的拥戴,终究落了坏名声。可悲啊!

古文:呜呼哀哉!祸所从来矣!

现代文:由此可知灌夫灾祸的根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