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策列传

古文: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

现代文:太史公说:自古以来的圣明君王将要建立国家承受天命,兴办事业,哪有不曾尊用卜筮以助成善事的!

古文:唐虞以上,不可记已。

现代文:唐尧虞舜以前的事情,无法记述了。

古文: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

现代文:从夏、商、周三代的兴起看,都是各有卜筮的吉祥之兆以为根据的。

古文: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穀之筮吉故周王。

现代文:大禹娶涂山氏之女卜兆得吉,于是夏启建立了世代相传的夏朝;简狄吞飞燕之卵生契,卜兆吉顺,所以殷朝兴起;善于播种百谷的后稷蓍筮得吉,因而周国国君终于成为天下王。

古文: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

现代文:君王决断疑难事,参考着用蓍龟所作的卜筮结果以作最终决定,这是沿用不变的传统办事程序。

古文:蛮夷氐羌虽无君臣之序,亦有决疑之卜。

现代文:蛮、夷、氐、羌,虽然没有华夏式的君臣上下等级,但也有决断疑惑的占卜习俗。

古文:或以金石,或以草木,国不同俗。

现代文:有的用金石,有的用草木,各国占卜习俗不同。

古文:然皆可以战伐攻击,推兵求胜,各信其神,以知来事。

现代文:但都可以用来指导战争行动,研究、获取战争的胜利。各自崇信卜筮的神灵,借以预测未来事务。

古文:略闻夏殷欲卜者,乃取蓍龟,已则弃去之,以为龟藏则不灵,蓍久则不神。

现代文:我略有所闻:夏、殷时期,临到要卜筮时,才找来蓍龟,占卜完就丢弃它们,因为他们认为,龟甲蓍草,收藏起来就不灵验了。

古文:至周室之卜官,常宝藏蓍龟;又其大小先後,各有所尚,要其归等耳。

现代文:到周朝,卜官却总是珍藏蓍草龟甲备用。另外,龟蓍的灵通谁大谁小?使用龟蓍,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古文:或以为圣王遭事无不定,决疑无不见,其设稽神求问之道者,以为後世衰微,愚不师智,人各自安,化分为百室,道散而无垠,故推归之至微,要絜於精神也。

现代文: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崇尚。但概括来看,用龟蓍卜筮办法帮助人们预测未来这一目的是相同的。有人认为,圣王遭遇事情,没有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解决疑难,没有缺乏真知灼见的时候。他们之所以设置求神问卜的方法,是因为担心后代衰败式微,愚蠢人不向聪明人学习,人人各自满足于自己的见识,教化分歧杂出,大道理被拆得七零八落无法掌握,所以才把物情事理推归到最微妙的境界即神灵,求纯真于精神。

古文:或以为昆蟲之所长,圣人不能与争。

现代文:也有人认为,灵龟所擅长的,圣人是赶不上的。

古文:其处吉凶,别然否,多中於人。

现代文:它判断吉凶,区别是非,往往比人的预测更准确。

古文:至高祖时,因秦太卜官。

现代文:到高祖继位后,因袭秦朝制度,设立太卜官。

古文:天下始定,兵革未息。

现代文:当时全国刚刚统一,战争还没有停止。

古文:及孝惠享国日少,吕后女主,孝文、孝景因袭掌故,未遑讲试,虽父子畴官,世世相传,其精微深妙,多所遗失。

现代文:到孝惠皇帝,在位时间短,吕后是女主,孝文帝孝景帝也只是因袭旧制度,没有来得及对卜筮深入研究。所以卜官虽然父子相承,代代相传,但其中精微深妙的道理与方法,却已经失传了不少。

古文:至今上即位,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伎之士咸得自效,绝伦超奇者为右,无所阿私,数年之间,太卜大集。

现代文:到当今皇帝即位,广开贤能之士的上进之路,遍招各种学者,通晓一种技能的,都有献力效劳机会,技艺超众的,更得优待,实事求是,没有偏私,几年之间,太卜官署聚集了很多人才。

古文:会上欲击匈奴,西攘大宛,南收百越,卜筮至预见表象,先图其利。

现代文:此时正碰上皇帝要北击匈奴,西攻大宛,南取百越,卜筮能做到预测事情变化,提示趋利避害办法。

古文:及猛将推锋执节,获胜於彼,而蓍龟时日亦有力於此。

现代文:到后来,猛将受命率兵冲锋,在疆场上获胜,这其中也含有卜筮在庙堂里事先谋划的贡献。

古文:上尤加意,赏赐至或数千万。

现代文:皇帝因此对卜筮官更加重视,赏赐有时多至数千万钱。

古文:如丘子明之属,富溢贵宠,倾於朝廷。

现代文:如丘子明等人,财富暴增,大受宠幸,压倒满朝公卿。

古文:至以卜筮射蛊道,巫蛊时或颇中。

现代文:甚至以卜筮猜测巫蛊行为,巫蛊行为有时也能被猜得很准。

古文:素有眦睚不快,因公行诛,恣意所伤,以破族灭门者,不可胜数。

现代文:对于平素稍稍得罪过他们的人,就寻机公报私仇,肆意迫害,因此而破族灭家的,无法计算。

古文:百僚荡恐,皆曰龟策能言。

现代文:文武百官惶惶不安,都奉承说龟策蓍草说的灵验。

古文:後事觉奸穷,亦诛三族。

现代文:后来卜官诬陷的真情败露,也被灭了三族。

古文:夫摓策定数,灼龟观兆,变化无穷,是以择贤而用占焉,可谓圣人重事者乎!

现代文:由于布列蓍草推定吉凶,烧灼龟甲来观察征兆,变化无穷,因此要选用贤人担任卜官,这可说是圣人对卜筮大事的重视吧!

古文:周公卜三龟,而武王有瘳。

现代文:周公三次用龟甲占卜,因而周武王的病能愈。

古文:纣为暴虐,而元龟不占。

现代文:纣王暴虐,因而用大龟也得不到吉兆。

古文:晋文将定襄王之位,卜得黄帝之兆,卒受彤弓之命。

现代文:晋文公将要恢复周襄王的王位,占卜时得到 黄帝战于阪泉 的吉兆,终于成功,获得周襄王赐予的有征伐之命的彤弓,成为侯伯。

古文:献公贪骊姬之色,卜而兆有口象,其祸竟流五世。

现代文:晋献公贪图骊姬美色,要攻打骊戎,卜得 胜而不吉 的口象之兆,这场伐骊戎的祸患竟然延及了晋国五世君主。

古文:楚灵将背周室,卜而龟逆,终被乾谿之败。

现代文:楚灵王将要背叛周王室,占卜不吉利,终于招致乾溪败亡。

古文:兆应信诚於内,而时人明察见之於外,可不谓两合者哉!

现代文:龟兆预示出内在的趋势,当时人能看到外部的表现,能不说这是两相符合吗?

古文:君子谓夫轻卜筮,无神明者,悖;背人道,信祯祥者,鬼神不得其正。

现代文:君子认为,那些轻视卜筮不信神明的人,是糊涂;背弃人谋只信从吉祥之兆的人,也得不到鬼神公正的对待。

古文:故书建稽疑,五谋而卜筮居其二,五占从其多,明有而不专之道也。

现代文:所以《尚书·洪范》中有 稽疑 一节,提出了五个在解决疑难问题时可与之商量的对象,而卜、筮占了其中两个。五人占卜,应信从其中多数人的判断,这是表明虽设有卜官但不专断的道理。

古文:余至江南,观其行事,问其长老,云龟千岁乃游莲叶之上,蓍百茎共一根。

现代文:我到江南考察时,了解过龟蓍的事,访问过当地年长的人,他们说龟活到千岁,能在莲叶上走动,蓍草长满百条枝茎还是共有一条根。

古文:又其所生,兽无虎狼,草无毒螫。

现代文:还说,龟蓍生长的地方,没有虎狼一类凶兽,没有毒草。

古文:江傍家人常畜龟饮食之,以为能导引致气,有益於助衰养老,岂不信哉!

现代文:江边居民常常养龟,饮其血,食其肉,认为龟能帮人疏通筋络,导致元气,可助人抗衰养老,这些话难道不真实吗!

古文:褚先生曰:臣以通经术,受业博士,治春秋,以高第为郎,幸得宿,出入宫殿中十有馀年。

现代文:褚先生说:我通晓经术,做博士弟子,研究《春秋》,由于成绩优秀被任命为郎官,有幸能在宫中值宿警卫,出入宫殿中十多年。

古文:窃好太史公传。

现代文:我私下喜好《太史公传》。

**古文:太史公之传曰: 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然各以决吉凶,略闚其要,故作龟策列传。 **

现代文:太史公的《传》里说 夏、商、周三朝龟卜办法不同,四方各民族卜筮也各不一样,但都是用来判断吉凶,我统观它们的要点,写《龟策列传》。

古文:臣往来长安中,求龟策列传不能得,故之大卜官,问掌故文学长老习事者,写取龟策卜事,编于下方。

现代文:我在长安城中反复寻找,没能找到《龟策列传》,所以往访太卜官那里,又向熟悉龟策之事的文学长老们询问有关掌故,记下了龟策占卜的事情,编录在下面。

古文: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

现代文:听说古代五帝、三王要发动兴举大事,必定事先卜筮以做决断。

**古文:传曰: 下有伏灵,上有兔丝;上有捣蓍,下有神龟。 **

现代文:古代占卜书说: 下面有伏苓,上面有兔丝;上面有丛蓍,下面有神龟。

古文:所谓伏灵者,在兔丝之下,状似飞鸟之形。

现代文:所谓伏苓这种东西,生长在兔丝下面,形状像飞鸟。

古文:新雨已,天清静无风,以夜捎兔丝去之,既以鮸烛此地烛之,火灭,即记其处,以新布四丈环置之,明即掘取之,入四尺至七尺,得矣,过七尺不可得。

现代文:第一场春雨以后,如果天气清静无风,就可在夜里割去兔丝,拿灯笼来照,如果灯笼一照火就灭掉,就记住这个地方,用四丈新布把这个地方围起来,天亮了往下挖,挖到四尺七尺之间就能挖得。超过七尺就没有了。

古文:伏灵者,千岁松根也,食之不死。

现代文:伏灵就是千年老松树的根,人吃了可以长生不死。

古文:闻蓍生满百茎者,其下必有神龟守之,其上常有青云覆之。

现代文:据说蓍草生满一百条枝茎的,它的下方就有神龟守护,上面常有青云笼罩。

**古文:传曰: 天下和平,王道得,而蓍茎长丈,其丛生满百茎。 **

现代文:古书上说: 天下和平,王道推行,蓍草就能长出一丈长的茎,一丛能长满一百条梗枝。

古文:方今世取蓍者,不能中古法度,不能得满百茎长丈者,取八十茎已上,蓍长八尺,即难得也。

现代文:当今寻取蓍草,不能达到古书上的要求,找不到长满百茎长一丈的。寻取八十茎以上、八尺长的,就很难得了。

古文:人民好用卦者,取满六十茎已上,长满六尺者,既可用矣。

现代文:人民喜好用卦的,找到满六十茎以上、长满六尺的,就可以用了。

**古文:记曰: 能得名龟者,财物归之,家必大富至千万。 **

现代文:古书说, 能得到名龟的,财物跟着就到,他家一定发大财,富到千万钱。

古文:一曰 北斗龟 ,二曰 南辰龟 ,三曰 五星龟 ,四曰 八风龟 ,五曰 二十八宿龟 ,六曰 日月龟 ,七曰 九州龟 ,八曰 玉龟 :凡八名龟。

现代文:名龟中,第一叫 北斗龟 ,二叫 南辰龟 ,三叫 五星龟 ,四叫 八风龟 ,五叫 二十八宿龟 ,六叫 日月龟 ,七叫 九州龟 ,八叫 玉龟 ,一共八种名龟。

古文:龟图各有文在腹下,文云云者,此某之龟也。略记其大指,不写其图。

现代文:古书所画龟图的腹下各有字,写明是哪种龟,我这里只略写出它们的名称,不画龟图。

古文:取此龟不必满尺二寸,民人得长七八寸,可宝矣。

现代文:寻取这类龟,不必满一尺二寸,民间得到七八寸长的,就可以当做宝物了。

古文:今夫珠玉宝器,虽有所深藏,必见其光,必出其神明,其此之谓乎!

现代文:珠玉宝器,就是藏得再深,也会透露出光芒,显现出神灵,道理和名龟到来则财富到来一样。

古文:故玉处於山而木润,渊生珠而岸不枯者,润泽之所加也。

现代文:所以玉蕴藏在山里,山上树木就得到水分,深潭有珍珠,岸上草木就不枯,就是因为得到了玉石珍珠的润泽。

古文:明月之珠出於江海,藏於蚌中,蚗龙伏之。

现代文:有名的明月珠,出产在江海里,藏在蚌中,上面趴着蛟龙。

古文:王得之,长有天下,四夷宾服。

现代文:君王若能得到它,就可长保天下,四夷来服。

古文:能得百茎蓍,并得其下龟以卜者,百言百当,足以决吉凶。

现代文:有谁能得到百茎的蓍草,同时又得到它下面的神龟用来占卜,那就能百问百应,足以决定吉凶。

古文:神龟出於江水中,庐江郡常岁时生龟长尺二寸者二十枚输太卜官,太卜官因以吉日剔取其腹下甲。

现代文:神龟出自长江水中,庐江郡每年按时把二十只身长一尺二寸的活龟缴纳给太卜官,太卜官便在吉日剔取龟的腹下甲。

古文:龟千岁乃满尺二寸。

现代文:龟活千岁才满一尺二寸。

古文:王者发军行将,必钻龟庙堂之上,以决吉凶。

现代文:君王调兵遣将,必定在庙堂之上钻凿龟甲占卜,来决断吉凶。

古文:今高庙中有龟室,藏内以为神宝。

现代文:现在高祖庙中有一间龟室,珍藏收纳龟甲,把它们当作神宝。

**古文:传曰: 取前足臑骨穿佩之,取龟置室西北隅悬之,以入深山大林中,不惑。 **

现代文:古书说: 取龟的前足臂骨,把它穿起来佩戴在身上,取龟悬挂在室内的西北角,用这种方法进入深山老林中,就不会迷失方向。

古文:臣为郎时,见万毕石硃方,传曰: 有神龟在江南嘉林中。

现代文:我担任郎官时,看过《万毕石朱方》,书上说: 有神龟生活在江南的嘉林中。

古文:嘉林者,兽无虎狼,鸟无鸱枭,草无毒螫,野火不及,斧斤不至,是为嘉林。

现代文:嘉林,就是林内的野兽中没有虎狼,鸟群里没有鸱枭,草丛间没有毒草恶虫,野火烧不到,斧头砍不着,这就是嘉林。

古文:龟在其中,常巢於芳莲之上。

现代文:龟在嘉林之中,常在芳莲上面筑巢。

**古文:左胁书文曰: 甲子重光,得我者匹夫为人君,有土正,诸侯得我为帝王。 **

现代文:龟的左胁下写有文字,说: 甲子之年,日冕重光之日,得到我的人,匹夫可为人君,成为有封地的官长,诸侯得到我可为帝王。

**古文:求之於白蛇蟠杅林中者,斋戒以待,譺然,状如有人来告之,因以醮酒佗发,求之三宿而得。 **

现代文:在白蛇蟠林中寻求神龟的人,斋戒以待,恭恭敬敬地,那样子就好像有人来告诉神龟的消息似的,而且用酒洒地祭神,披散着头发,乞求神龟三天三夜才能得到。

古文:由是观之,岂不伟哉!

现代文:由此看来,难道不伟大吗!

古文:故龟可不敬与?

现代文:所以我们对神龟可以不敬重吗?

古文: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馀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

现代文:南方有位老人用龟支垫床脚,过了二十多年,老人死了,他人移开床,龟还活着没死。

古文:龟能行气导引。

现代文:龟能够行气导引。

**古文:问者曰: 龟至神若此,然太卜官得生龟,何为辄杀取其甲乎? **

现代文:有人问: 龟如此神灵,但是太卜官得到活龟,为什么总是杀死它,剔取它的腹甲呢?

古文:近世江上人有得名龟,畜置之,家因大富。

现代文:前些年长江边有人得到一只名龟,畜养起来,家中因此大富。

古文:与人议,欲遣去。

现代文:他和别人商议,想把龟放生离去。

古文:人教杀之勿遣,遣之破人家。

现代文:有人教他把龟杀掉,不要放生,如果放了龟,就会家破人亡。

**古文:龟见梦曰: 送我水中,无杀吾也。 **

现代文:龟托梦给他说: 送我回水中,不要杀我。

古文:其家终杀之。

现代文:那家人最终还是杀了它。

古文:杀之後,身死,家不利。

现代文:杀龟以后,主人身死,家中不吉利。

古文:人民与君王者异道。人民得名龟,其状类不宜杀也。

现代文:百姓和君主的道理不同,百姓得到名龟,看样子似乎不宜杀死。

古文:以往古故事言之,古明王圣主皆杀而用之。

现代文:而根据过去的故事说来,古代的明王圣主都是把龟杀死从而利用它。

古文:宋元王时得龟,亦杀而用之。

现代文:宋元王时得到过一只龟,也是把它杀死从而利用它。

古文:谨连其事於左方,令好事者观择其中焉。

现代文:我谨把这件事连缀记述在下面,让好事的人从中欣赏选择吧。

古文:宋元王二年,江使神龟使於河,至於泉阳,渔者豫且举网得而囚之。置之笼中。

现代文:宋元王二年,长江之神派遣神龟出使黄河,到了泉阳,渔夫豫且撒网得到神龟,并把它囚禁起来,放在笼子里。

古文:夜半,龟来见梦於宋元王曰: 我为江使於河,而幕网当吾路。

现代文:半夜里,龟来托梦给宋元王说: 我为江神出使黄河,但是鱼网挡住我的去路。

古文:泉阳豫且得我,我不能去。

现代文:泉阳的豫且得到了我,我不能离去。

古文:身在患中,莫可告语。

现代文:身在患难之中,没有谁可以求告。

**古文:王有德义,故来告诉。 **

现代文:君王有德义,所以特来告诉。

古文:元王惕然而悟。

现代文:元王惊奇地醒了。

古文:乃召博士卫平而问之曰: 今寡人梦见一丈夫,延颈而长头,衣玄绣之衣而乘辎车,来见梦於寡人曰: 我为江使於河,而幕网当吾路。

现代文:于是就召见博士卫平,问他说: 今晚我梦见一位男人,伸着脖子,长长的头,穿着黑色绣衣,乘坐着辎车,来托梦给我说: 我为江神出使黄河,但是鱼网挡住我的去路。

古文:泉阳豫且得我,我不能去。

现代文:泉阳的豫且得到了我,我不能离去。

古文:身在患中,莫可告语。

现代文:身在患难之中,没有谁可以求告。

**古文:王有德义,故来告诉。 **

现代文:君王有德义,所以特来告诉。

**古文:是何物也? **

现代文:这是什么人物?

古文:卫平乃援式而起,仰天而视月之光,观斗所指,定日处乡。

现代文:卫平便拿过卜具站起来,仰望天空,察看月亮的光线,观察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向,推断太阳在天空中所处的位置。

古文:规矩为辅,副以权衡。

现代文:用圆规、矩尺作辅佐工具,再加上秤锤、秤杆。

古文:四维已定,八卦相望。视其吉凶,介蟲先见。

现代文: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已经确定,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各按其位,彼此相望。观察其中的吉凶之象,甲介之虫首先显现。

古文:乃对元王曰: 今昔壬子,宿在牵牛。

现代文:卫平便对元王说: 昨夜壬日子时,太阳位于牵牛星宿。

古文:河水大会,鬼神相谋。

现代文:黄河大水相会,鬼神相谋。

古文:汉正南北,江河固期,南风新至,江使先来。

现代文:天河正当南北相贯,江神和河神原本有约,南风新至,江神的使者先来。

古文:白云壅汉,万物尽留。

现代文:白云壅塞了天河,万物全被滞留。

古文:斗柄指日,使者当囚。

现代文: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太阳,江神的使者当被囚禁。

古文:玄服而乘辎车,其名为龟。

现代文:穿着黑色衣服并且乘坐辎车的,它的名字叫龟。

**古文:王急使人问而求之。 王曰: 善。 **

现代文:君王赶快派人去打听寻求它。 元王说: 好。

古文:於是王乃使人驰而往问泉阳令曰: 渔者几何家?

现代文:当时元王就派人飞驰前往泉阳,问泉阳县令说: 渔民有多少家?

古文:名谁为豫且?

现代文:谁的名字叫豫且?

**古文:豫且得龟,见梦於王,王故使我求之。 **

现代文:豫且得到一只龟,龟托梦给君王,所以君王派我来寻求它。

古文:泉阳令乃使吏案籍视图,水上渔者五十五家,上流之庐,名为豫且。

现代文:泉阳令就派县吏查阅户籍簿,观看城邑地图,水上渔民有五十五家,在上游有间庐舍,主人的名字叫豫且。

**古文:泉阳令曰: 诺。 **

现代文:泉阳令说: 好。

**古文:乃与使者驰而问豫且曰: 今昔汝渔何得? **

现代文:就和使者急驰前往,询问豫且说: 昨夜你捕鱼得到了什么?

**古文:豫且曰: 夜半时举网得龟。 **

现代文:豫且说: 半夜时撒网捕得一只龟。

**古文:使者曰: 今龟安在? **

现代文:使者问: 现在龟在哪里?

**古文:曰: 在笼中。 **

现代文:豫且答: 在笼子里。

**古文:使者曰: 王知子得龟,故使我求之。 **

现代文:使者说: 君王知道您得到这只龟,所以派我来求取它。

**古文:豫且曰: 诺。 **

现代文:豫且说: 行。

古文:即系龟而出之笼中,献使者。

现代文:立即把龟拴起来,从笼中取出,献给使者。

古文:使者载行,出於泉阳之门。

现代文:使者载龟而行,出了泉阳城门。

古文:正昼无见,风雨晦冥。

现代文:突然大白天什么也看不见,狂风暴雨,天昏地暗。

古文:云盖其上,五采青黄;雷雨并起,风将而行。

现代文:云彩覆盖在龟车的上方,呈现出青黄五彩之色;雷雨交加,风儿伴送而行。

古文:入於端门,见於东箱。

现代文:进入王宫端门,龟在东偏殿进见元王。

古文:身如流水,润泽有光。

现代文:龟身如流水,润泽有光。

古文:望见元王,延颈而前,三步而止,缩颈而卻,复其故处。

现代文:龟望见元王,伸长脖子向前爬行,爬了三步然后停止,又缩回脖子向后退却,回到它原来的位置。

古文:元王见而怪之,问卫平曰: 龟见寡人,延颈而前,以何望也?

现代文:元王见了对此感到奇怪,问卫平说: 龟见了我,伸长脖子向前爬行,为什么朝上望呢?

**古文:缩颈而复,是何当也? **

现代文:又缩着脖子退回原处,这是表示什么呢?

古文:卫平对曰: 龟在患中,而终昔囚,王有德义,使人活之。

现代文:卫平回答说: 龟在患难之中,整夜被囚禁,君王有德义,派人救活了它。

古文:今延颈而前,以当谢也,缩颈而卻,欲亟去也。 元王曰: 善哉!

现代文:现在它伸长脖子向前爬行,来表示感谢,又缩着脖子向后退,是想赶快离开。 元王说: 妙啊!

**古文:神至如此乎,不可久留;趣驾送龟,勿令失期。 **

现代文:龟的神灵竟然到了如此地步吗?不可久留它,赶快驾车送龟,不要使它耽误了期限。

古文:卫平对曰: 龟者是天下之宝也,先得此龟者为天子,且十言十当,十战十胜。

现代文:卫平回答说: 龟是天下的宝物,先得到这龟的人就能成为天子,而且十言十中,十战十胜。

古文:生於深渊,长於黄土。知天之道,明於上古。

现代文:龟生在深渊,长在黄土,知道上天的大道,明白上古的人事。

古文:游三千岁,不出其域。

现代文:游历了三千年,不超出它居住的地域。

古文:安平静正,动不用力。

现代文:龟安祥平和,静气中正,行动不用气力。

古文:寿蔽天地,莫知其极。

现代文:寿盖天地,没有人知道它的极限。

古文:与物变化,四时变色。

现代文:它和万物一起变化,随着四季改变颜色。

古文:居而自匿,伏而不食。

现代文:它居而自我藏匿,伏而不吃食物。

古文:春仓夏黄,秋白冬黑。

现代文:春天呈青色,夏天呈黄色,秋天呈白色,冬天呈黑色。

古文:明於阴阳,审於刑德。

现代文:龟能明辨阴阳,审察刑德,预知利害,详察祸福。

古文:先知利害,察於祸福,以言而当,以战而胜,王能宝之,诸侯尽服。

现代文:用它言事就必中,用它卜战就必胜。君王如果能把它作为国宝,各诸侯都会来归服。

**古文:王勿遣也,以安社稷。 **

现代文:您不要送走它,用它来安定国家社稷。

古文:元王曰: 龟甚神灵,降于上天,陷於深渊。

现代文:元王说: 这龟非常神灵,自天而降,身陷深渊。

古文:在患难中。以我为贤。德厚而忠信,故来告寡人。

现代文:在患难之中,把我看作是贤德之人,认为我仁德敦厚而且忠诚信实,所以来求告我。

古文:寡人若不遣也,是渔者也。

现代文:我如果不送走它,这就像那个渔夫了。

古文:渔者利其肉,寡人贪其力,下为不仁,上为无德。

现代文:渔夫用它的肉体谋利,而我贪图它的神力,在下的为不仁,在上的为无德。

古文:君臣无礼,何从有福?

现代文:君臣无礼,从哪里得来福气呢?

**古文:寡人不忍,柰何勿遣! **

现代文:我不忍心,怎么能不送走它!

古文:卫平对曰: 不然。

现代文:卫平回答说: 不是这样。

古文:臣闻盛德不报,重寄不归;天与不受,天夺之宝。

现代文:我听说,深恩大德不须回报,贵重的寄存不必归还;上天授予的如不接受,上天将夺回它的宝物。

古文:今龟周流天下,还复其所,上至苍天,下薄泥涂。

现代文:如今这龟周游天下,返归它的住所,上至苍天,下近泥涂。

古文:还遍九州,未尝愧辱,无所稽留。

现代文:游遍了九州,未曾受到羞愧侮辱,没有什么地方被稽留。

古文:今至泉阳,渔者辱而囚之。

现代文:现在到了泉阳,渔夫侮辱并囚禁了它。

古文:王虽遣之,江河必怒,务求报仇。

现代文:君王即使送走了它,江神和河神也必定恼怒,务必谋求报仇。

古文:自以为侵,因神与谋。

现代文:龟因为自己受到侵犯,便会和神灵谋划。

古文:淫雨不霁,水不可治。

现代文:或是久雨不晴,洪水不可救治。

古文:若为枯旱,风而扬埃,蝗蟲暴生,百姓失时。

现代文:或是干旱,乱风扬尘,蝗虫暴生,百姓错失农时。

古文:王行仁义,其罚必来。

现代文:君王对龟如施行仁义,其惩罚必定来临。

古文:此无佗故,其祟在龟。

现代文:这没有其他缘故,那妖祟就在这龟身上。

古文:後虽悔之,岂有及哉!

现代文:以后即使后悔,怎么能来得及呢!

**古文:王勿遣也。 **

现代文:君王不要送走它。

古文:元王慨然而叹曰: 夫逆人之使,绝人之谋,是不暴乎?

现代文:元王感慨而叹,说道: 阻挠别人的使者,破坏别人的计谋,这不是暴戾吗?

古文:取人之有,以自为宝,是不彊乎?

现代文:夺取别人的东西,把它作为自己的宝物,这不是强横吗?

古文:寡人闻之,暴得者必暴亡,彊取者必後无功。

现代文:我听说过这样的话,突然得到的东西必定会突然丧失,强行夺取的东西最后必定没有功效。

古文:桀纣暴彊,身死国亡。

现代文:夏桀、商纣暴戾强横,因而身死国亡。

古文:今我听子,是无仁义之名而有暴彊之道。

现代文:如果我听从了您,这就会没有了仁义的美名,而有了强暴的说法。

古文:江河为汤武,我为桀纣。

现代文:江神、河神成了商汤、周武,我成了夏桀、商纣。

古文:未见其利,恐离其咎。

现代文:没有见到神龟的利益,恐怕反遭到它降下的灾难。

**古文:寡人狐疑,安事此宝,趣驾送龟,勿令久留。 **

现代文:我满腹狐疑,怎能侍奉这个宝物,赶快驾车送龟,不要使它久留。

古文:卫平对曰: 不然,王其无患。

现代文:卫平回答说: 不是这样,请君王不要忧虑。

古文:天地之间,累石为山。

现代文:天地之间,堆积石头成为高山。

古文:高而不坏,地得为安。

现代文:山高但不倒塌,大地得以安然。

古文:故云物或危而顾安,或轻而不可迁;人或忠信而不如诞谩,或丑恶而宜大官,或美好佳丽而为众人患。

现代文:所以说事物有的看似危险却反而安全,有的看似轻微却不可迁移;有的人忠实诚信却不如欺诈放诞的,有的人丑恶却适宜作大官,有的人美貌佳丽却成为众人的祸害。

古文:非神圣人,莫能尽言。

现代文:如不是神圣之人,没有人能讲清其中的道理。

古文:春秋冬夏,或暑或寒。

现代文:春、秋、冬、夏,有的暑热,有的寒冷。

古文:寒暑不和,贼气相奸。

现代文:寒暑不和,邪气相侵。

古文:同岁异节,其时使然。

现代文:一年之中,季节不同,是各自的时令使它这样。

古文:故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现代文:所以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古文:或为仁义,或为暴彊。

现代文:有人仁义,有人强暴。

古文:暴彊有乡,仁义有时。

现代文:强暴有发作的场合,仁义有施行的时候。

古文:万物尽然,不可胜治。

现代文:万物都是如此,不可深究。

古文:大王听臣,臣请悉言之。

现代文:大王如能听取我的意见,请让我详尽地说说这件事情。

古文:天出五色,以辨白黑。

现代文:上天呈现五彩颜色,是用来辨别黑白。

古文:地生五穀,以知善恶。

现代文:大地生长五种嘉谷,是用来知道善恶。

古文:人民莫知辨也,与禽兽相若。

现代文:远古人民没有人知道辨别,和禽兽相似。

古文:谷居而穴处,不知田作。

现代文:居住在山谷洞穴中,不懂得种田耕作。

古文:天下祸乱,阴阳相错。疾疾,通而不相择。

现代文:天下祸乱,阴阳相错,匆匆忙忙,男女通婚,彼此却不加选择。

古文:妖鮟数见,传为单薄。

现代文:妖孽屡次出现,传宗接代身单力薄。

古文:圣人别其生,使无相获。

现代文:圣人出来辨别各种的生物,使它们不要相互攻击。

古文:禽兽有牝牡,置之山原;鸟有雌雄,布之林泽;有介之蟲,置之谿谷。

现代文:禽兽有牝牡,把它们安置到山林原野;飞鸟有雄雌,把它们分布到树林水泽;有甲介的虫类,把它们安置到河流溪谷。

古文:故牧人民,为之城郭,内经闾术,外为阡陌。

现代文:所以圣人治理人民,为他们建筑城廓,城内划分大街小巷,郊外修筑田间小道。

古文:夫妻男女,赋之田宅,列其室屋。

现代文:夫妻男女,分给他们田地住宅,排列他们的房屋。

古文:为之图籍,别其名族。

现代文:为他们绘图造册,分别他们的姓名家族。

古文:立官置吏,劝以爵禄。

现代文:设置官吏,用爵位俸禄勉励他们。

古文:衣以桑麻,养以五穀。耕之櫌之,鉏之耨之。

现代文:使他们穿用桑麻,食用五谷,耕田翻土,锄地除草。

古文:口得所嗜,目得所美,身受其利。

现代文:人们嘴里吃到嗜好的食物,眼睛看到美好的东西,身受衣食的利益。

古文:以是观之,非彊不至。

现代文:由此看来,不靠勤劳是达不到目的的。

古文:故曰田者不彊,囷仓不盈;商贾不彊,不得其赢;妇女不彊,布帛不精;官御不彊,其势不成;大将不彊,卒不使令;侯王不彊,没世无名。

现代文:所以说,农夫不勤劳,谷仓就不盈满;商人不勤劳,就不能得到赢利;妇女不勤劳,布帛就不精美;官吏不勤劳,他们的权势就不能形成;大将不勤劳,士卒就不听从命令;王侯不勤劳,就终生没有名声。

古文:故云彊者,事之始也,分之理也,物之纪也。

现代文:所以说勤劳是成事的开始,是名分的根据,是万物的法则。

古文:所求於彊,无不有也。

现代文:从勤劳上去追求的,没有什么不能达到。

古文:王以为不然,王独不闻玉椟只雉,出於昆山;明月之珠,出於四海;镌石拌蚌,传卖於市;圣人得之,以为大宝。

现代文:大王却认为不是这样,您难道没有听说过吗?玉匣雉鸟,出自昆山;明月之珠,出自四海;凿镌玉石,剖取蚌珠,到市场贩卖。圣人得到它们,把它们当作贵重的宝物。

古文:大宝所在,乃为天子。

现代文:拥有这宝物的人,就将成为天子。

古文:今王自以为暴,不如拌蚌於海也;自以为彊,不过镌石於昆山也。

现代文:现在您自己把滞留神龟看作是暴虐,其实还比不上从大海里剖取蚌珠;您自己把这看作是强横,其实还比不上到昆山凿镌玉石。

古文:取者无咎,宝者无患。

现代文:凿取宝物的人没有罪过,珍藏宝物的人没有祸患。

**古文:今龟使来抵网,而遭渔者得之,见梦自言,是国之宝也,王何忧焉。 **

现代文:现在神龟使者自投罗网,遇上渔夫从而得到了它,神龟又托梦自我介绍,这是国家的宝物,君王还忧虑什么呢?

古文:元王曰: 不然。

现代文:元王说: 不是这样。

古文:寡人闻之,谏者福也,谀者贼也。

现代文: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谏诤的人是国家的幸福,谄谀的人是国家的祸害。

古文:人主听谀,是愚惑也。

现代文:君主听信谄谀之言,这是愚蠢糊涂的。

古文:虽然,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现代文:尽管这样,灾祸也不随便降临,幸福也不白白来到。

古文:天地合气,以生百财。

现代文:天地聚合元气,就产生了一切财富。

古文:阴阳有分,不离四时,十有二月,日至为期。

现代文:阴阳有别,离不开一年四季,十二个月,日子到了便为一个周期。

古文:圣人彻焉,身乃无灾。

现代文:圣人明白这个道理,自身才无灾难。

古文:明王用之,人莫敢欺。

现代文:明君运用这个道理,没有谁敢欺骗他。

古文:故云福之至也,人自生之;祸之至也,人自成之。

现代文:所以说幸福的到来,是人们自己创造的;灾祸的降临,也是人们自己造成的。

古文:祸与福同,刑与德双。

现代文:灾祸和幸福同在,刑罚和赏赐相成。

古文:圣人察之,以知吉凶。

现代文:圣人明察这个道理,因而知道吉凶。

古文:桀纣之时,与天争功,拥遏鬼神,使不得通。

现代文:夏桀、商纣的时候,他们和上天争功,遏阻鬼神,使之不得交通。

古文:是固已无道矣,谀臣有众。

现代文:这本来已经是残暴无道了,而谄谀之臣又有很多。

古文:桀有谀臣,名曰赵梁。

现代文:夏桀有位谄谀之臣,名字叫赵梁。

古文:教为无道,劝以贪狼。系汤夏台,杀关龙逢。

现代文:他教唆桀王暴虐无道,鼓励他贪狠如狼,把商汤囚禁在夏台,杀害了关龙逢。

古文:左右恐死,偷谀於傍。

现代文:左右的人恐怕被杀死,苟且在旁边阿谀奉承。

古文:国危於累卵,皆曰无伤。

现代文:国家已经危如累卵,但人人都说不要紧。

古文:称乐万岁,或曰未央。

现代文:欢乐地高呼万岁,迷惑说国运未尽。

古文:蔽其耳目,与之诈狂。

现代文:蒙蔽夏桀的耳目,和他一起欺诈癫狂。

古文:汤卒伐桀,身死国亡。

现代文:商汤终于讨伐了夏桀,夏桀身死国亡。

古文:听其谀臣,身独受殃。

现代文:夏桀听信了赵梁这个谄谀之臣,自身独受祸殃。

古文:春秋著之,至今不忘。

现代文:《春秋》记载了这件事情,至今令人不忘。

古文:纣有谀臣,名为左彊。夸而目巧,教为象郎。

现代文:商纣有位谄谀之臣,名字叫左强,夸言巧目,教唆纣王建造象廊。

古文:将至於天,又有玉床。

现代文:象廊高入云天,又安置了玉床。

古文:犀玉之器,象箸而羹。

现代文:采用犀牛角和美玉雕刻的器物,拿象牙筷子吃饭。

古文:圣人剖其心,壮士斩其胻。

现代文:圣人比干被挖掉心脏,壮士被砍掉小腿。

古文:箕子恐死,被发佯狂。

现代文:箕子害怕被杀死,披散了头发,佯装癫狂。

古文:杀周太子历,囚文王昌。

现代文:纣王杀害了周太子厉,囚禁了周文王姬昌。

古文:投之石室,将以昔至明。

现代文:把文王投进石室,准备从夜晚囚禁至天明。

古文:阴兢活之,与之俱亡。

现代文:阴兢救活了文王,和他一起逃走。

古文:入於周地,得太公望。

现代文:文王进入了周地,得到了太公望。

古文:兴卒聚兵,与纣相攻。

现代文:他发动士卒,聚集兵器,和商纣交战。

古文:文王病死,载尸以行。

现代文:文王病死,部下载着他的尸体前行。

古文:太子发代将,号为武王。

现代文:太子姬发代替父王为将,庙号称为武王。

古文:战於牧野,破之华山之阳。

现代文:武王与纣王在牧野交战,在华山的南面大败纣军。

古文:纣不胜败而还走,围之象郎。

现代文:纣王不胜,兵败逃回,武王把他围困在象廊。

古文:自杀宣室,身死不葬。

现代文:纣王在宣室自杀,身死却不得埋葬。

古文:头悬车轸,四马曳行。

现代文:头被悬挂在车子的横梁上,被四匹马拉着走。

古文:寡人念其如此,肠如涫汤。

现代文:我一想到纣王如此的情景,愁肠就像滚沸的水一样翻腾。

古文:是人皆富有天下而贵至天子,然而大傲。

现代文:这些人都是富有天下,而且贵至天子,但是太傲慢了。

古文:欲无厌时,举事而喜高,贪很而骄。

现代文: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办事喜欢好高骛远,贪戾而又骄纵。

古文:不用忠信,听其谀臣,而为天下笑。

现代文:不任用忠诚信实的人,却听信那些阿谀奉承的臣子,终被天下人耻笑。

古文:今寡人之邦,居诸侯之间,曾不如秋毫。

现代文:如今我的疆域处在各诸侯国之间,连秋毫都不如。

**古文:举事不当,又安亡逃! **

现代文:办事如不妥当,又怎能逃脱灾难!

古文:卫平对曰: 不然。

现代文:卫平回答说: 不是这样。

古文:河虽神贤,不如昆仑之山;江之源理,不如四海,而人尚夺取其宝,诸侯争之,兵革为起。

现代文:黄河虽然神灵贤明,但不如昆仑山;长江的水源通畅,但不如四海。然而人们尚且要夺取昆仑、四海的珍宝,各诸侯争夺它们,战争由此而起。

古文:小国见亡,大国危殆,杀人父兄,虏人妻子,残国灭庙,以争此宝。

现代文:小国被灭亡,大国危殆,杀害他人的父母兄弟,掳掠别人的妻子儿女,破人国土,毁人宗庙,来争夺这些宝物。

古文:战攻分争,是暴彊也。

现代文:攻战争夺,这就是强暴。

古文:故云取之以暴彊而治以文理,无逆四时,必亲贤士;与阴阳化,鬼神为使;通於天地,与之为友。

现代文:所以说用强暴武力去夺取它,而用文明教化来治理它。不违背四时的秩序,必能使贤士亲近;随着阴阳一起变化,鬼神也能被使用;与天地交通,和它们也可作朋友。

古文:诸侯宾服,民众殷喜。

现代文:诸侯称臣归服,民众殷实欢喜。

古文:邦家安宁,与世更始。

现代文:国家安宁,与社会一起除旧迎新。

古文:汤武行之,乃取天子;春秋著之,以为经纪。

现代文:商汤、周武行使这种办法,就取得了天子的王位。《春秋》记载了这件事,把它作为规范准则。

古文:王不自称汤武,而自比桀纣。

现代文:大王不自称商汤、周武,却把自己比作夏桀、商纣。

古文:桀纣为暴彊也,固以为常。

现代文:夏桀、商纣施行暴戾强横,本来就把这些当作常事。

古文:桀为瓦室,纣为象郎。

现代文:夏桀建瓦室,商纣造象廊。

古文:徵丝灼之,务以费。

现代文:征敛丝帛当柴烧,势必劳民伤财。

古文:赋敛无度,杀戮无方。

现代文:征收赋税没有限度,杀戮百姓没有法则。

古文:杀人六畜,以韦为囊。囊盛其血,与人县而射之,与天帝争彊。

现代文:他们杀了百姓的六畜,拿熟皮做成袋子,用皮袋盛满了牲畜的血,悬挂起来,和别人一起来射它,跟天帝争强。

古文:逆乱四时,先百鬼尝。

现代文:违背了四时的秩序,抢先在祭祀众神鬼之前品尝四时鲜味。

古文:谏者辄死,谀者在傍。

现代文:劝谏的人总是被杀死,谄谀的臣子却留在身旁。

古文:圣人伏匿,百姓莫行。

现代文:圣人隐藏,百姓没有人行动。

古文:天数枯旱,国多妖祥。

现代文:上天频频降下干旱,国内常有妖孽出现。

古文:螟蟲岁生,五穀不成。

现代文:蝗灾年年发生,五谷不登。

古文:民不安其处,鬼神不享。

现代文:百姓不安其居,鬼神不享祭食。

古文:飘风日起,正昼晦冥。日月并蚀,灭息无光。

现代文:天天刮大风,白昼昏天黑地。日月并蚀,熄灭无光。

古文:列星奔乱,皆绝纪纲。

现代文:群星不循轨而乱行,全都扰乱了纲纪秩序。

古文:以是观之,安得久长!

现代文:由此看来,夏桀、商纣的统治怎能长久!

古文:虽无汤武,时固当亡。

现代文:即使没有商汤、周武,到时也本该灭亡。

古文:故汤伐桀,武王剋纣,其时使然。

现代文:所以商汤伐桀,武王克纣,是那时的形势使它这样。

古文:乃为天子,子孙续世;终身无咎,後世称之,至今不已。

现代文:商汤、周武便成为天子,子孙世代相继为王;终身没有过错,后代称赞他们,直到现在也没有停止。

古文:是皆当时而行,见事而彊,乃能成其帝王。

现代文:这都是适应时势而行动,遇事能强,才能成为帝王。

古文:今龟,大宝也,为圣人使,传之贤。

现代文:现在这只龟是贵重的宝物。为圣人出使,传给了贤王。

古文:不用手足,雷电将之;风雨送之,流水行之。

现代文:神龟不用动手动脚,雷电伴随着它,风雨护送着它,流水飘行着它。

古文:侯王有德,乃得当之。

现代文:侯王有仁德,才能承受它。

古文:今王有德而当此宝,恐不敢受;王若遣之,宋必有咎。

现代文:如今君王有仁德,从而得到这个宝物,却因害怕而不敢接受;您如果送走它,宋国必有灾祸。

**古文:後虽悔之,亦无及已。 **

现代文:以后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

古文:元王大悦而喜。

现代文:元王听了,大为高兴起来。

古文:於是元王向日而谢,再拜而受。

现代文:于是元王对着太阳拜谢上天,拜了两次,接受了龟。

古文:择日斋戒,甲乙最良。

现代文:选择吉日斋戒,认为甲乙两日最吉。

古文:乃刑白雉,及与骊羊;以血灌龟,於坛中央。

现代文:于是杀了白雉和黑羊;在祭坛中央用血灌龟。用刀解剖,龟甲没有弄残。

古文:以刀剥之,身全不伤。

现代文:又用酒肉祭祀一遍,剔出腹肠。

古文:脯酒礼之,横其腹肠。

现代文:然后用荆枝烧灼,求兆。

古文:荆支卜之,必制其创。

现代文:坚持要烧出兆纹来。果然兆纹显现,条理清楚。叫卜官占视,所说的都很恰当。

古文:理达於理,文相错迎。

现代文:国家藏有如此重宝,消息径直传到国外。

古文:使工占之,所言尽当。

现代文:于是杀牛取皮,蒙在郑国产的桐木上作成战鼓。

古文:邦福重宝,闻于傍乡。

现代文:分别草木特性作成各种武器。打起仗来,无人是元王对手。

古文:元王之时,卫平相宋,宋国最彊,龟之力也。

现代文:元王时候,卫平做宋国的相,宋国力量在天下最强,这都是龟的神力。

古文:故云神至能见梦於元王,而不能自出渔者之笼。

现代文:所以说,龟虽有大到能托梦于元王的神灵,但却不能自己逃出渔人的笼子。

古文:身能十言尽当,不能通使於河,还报於江,贤能令人战胜攻取,不能自解於刀锋,免剥刺之患。

现代文:自己能够每言必灵,却不能通使于黄河,还报长江。本领大到让别人战必胜攻必取,却不能使自己避开刀锋,免除被宰剥的灾难。

古文:圣能先知亟见,而不能令卫平无言。

现代文:非凡聪明能先知未来,迅速看出祸福,却不能让卫平不向宋元王说出不利于己的那番话。

古文:言事百全,至身而挛;当时不利,又焉事贤!

现代文:预言事情,无不周全,及于自身,却被拘禁不得解脱;事情一到个人头上就无法避害趋利,要贤能本领又有什么用?

古文:贤者有恆常,士有適然。

现代文:不过,话要说回来,贤只是指他有贤的一面,一般人也是这样。

古文:是故明有所不见,听有所不闻;人虽贤,不能左画方,右画圆;日月之明,而时蔽於浮云。

现代文:所以说,视力好也有看不到的地方,听力好也有听不到的方面;人的本领再大,也不能在同时既用左手画方又用右手画圆;日月明亮,却有时要被浮云遮挡。

古文:羿名善射,不如雄渠、门;禹名为辩智,而不能胜鬼神。

现代文:羿号称射箭技艺高,也有不如雄渠、蠭门之处;禹号称善辨多智,却不能胜过鬼神。

古文:地柱折,天故毋椽,又柰何责人於全?

现代文:地柱折断过,天本来也没有椽,又为什么要对人求全责备?

古文:孔子闻之曰: 神龟知吉凶,而骨直空枯。

现代文:孔子听了神龟和宋元王的事之后,说: 神龟能知道事情吉凶,但自己只有一副中空的空骨架。

古文:日为德而君於天下,辱於三足之乌。

现代文:太阳能普施恩德君临天下,却受三只脚乌鸦的欺侮。

古文:月为刑而相佐,见食於虾蟆。

现代文:月亮能动用刑罚辅佐太阳,却被蛤蟆啃咬。

古文:蝟辱於鹊,腾蛇之神而殆於即且。

现代文:刺猬被喜鹊欺辱,有神通的腾蛇却不是蜈蚣的对手。

古文:竹外有节理,中直空虚;松柏为百木长,而守门闾。

现代文:竹子外面有节有段,里面却是又直又空;松柏是百木之长,却被栽在大门旁充当卫士。

古文:日辰不全,故有孤虚。

现代文:日辰也不能周全,所以有孤有虚。

古文:黄金有疵,白玉有瑕。

现代文:黄金有疵,白玉有瑕。

古文:事有所疾,亦有所徐。

现代文:事情有时进展快,有时进展慢。

古文:物有所拘,亦有所据。

现代文:物品性能有局限,也有其专门擅长。

古文:罔有所数,亦有所疏。

现代文:网孔有时显得太细密,也有时显得太粗疏。

古文:人有所贵,亦有所不如。

现代文:人有贵过他人之处,也有不如人的地方。

古文:何可而適乎?

现代文:怎么办才好呢?

古文:物安可全乎?

现代文:怎样做才全面周到呢?

古文:天尚不全,故世为屋,不成三瓦而陈之,以应之天。

现代文:天还不能十全十美呢,所以世人盖屋,少放三块瓦以便安放房栋,表示不是十全十美,以便和天的不十全十美相适应。

**古文:天下有阶,物不全乃生也。 **

现代文:天下万物有差异,事物都因为有所不全才得以生存于世间。

古文:褚先生曰:渔者举网而得神龟,龟自见梦宋元王,元王召博士卫平告以梦龟状,平运式,定日月,分衡度,视吉凶,占龟与物色同,平谏王留神龟以为国重宝,美矣。

现代文:褚先生说:渔人提网捉到了神龟,龟自己托梦给宋元王,宋元王召博士卫平把梦见龟的情形告诉他,卫平拿起式推算,确定日月位置,分辨星官关系,推测吉凶,看出龟和所观测推算的形象相同,卫平力劝元王留住神龟作为国宝,这件事真好啊。

古文:古者筮必称龟者,以其令名,所从来久矣。

现代文:古时候谈到卜筮必然称道龟,因为龟有灵验好名声,由来悠久了。

古文:余述而为传。

现代文:我因此写下这篇传记。

古文:三月二月正月

现代文:三月二月正月

古文:十二月十一月中关内高外下四月首仰足开肣开首俛大五月横吉首俛大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

现代文:十二月十一月中关内高外下四月首仰足开肣开首俛大五月横吉首俛大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

古文:卜禁曰:子亥戌不可以卜及杀龟。

现代文:占卜的禁忌规定:子时、亥时、戌时不可以占卜及杀龟。

古文:日中如食已卜。

现代文:白天遇到日食,要停止占卜。

古文:暮昏龟之徼也,不可以卜。

现代文:暮色时龟徼绕不明,不可以占卜。

古文:庚辛可以杀,及以钻之。

现代文:庚日辛日可以杀龟,或在龟甲上钻凿。

古文:常以月旦祓龟,先以清水澡之,以卵祓之,乃持龟而遂之,若常以为祖。

现代文:常在每月初一替龟洗涤,以除不祥。办法是先用清水给龟洗澡,再以鸡蛋在龟上摩擦,然后再拿龟去占卜,这是用龟的通常办法。

**古文:人若已卜不中,皆祓之以卵,东向立,灼以荆若刚木,土卵指之者三,持龟以卵周环之,祝曰: 今日吉,谨以粱卵弟黄祓去玉灵之不祥。 **

现代文:如果占卜不灵,都要用鸡蛋摩擦龟以驱除不祥,面朝东站着,用荆枝或硬木灼龟,用土捏成卵形来指龟三遍,然后拿起龟用土卵绕一圈,祝祷说: 今天是吉日,谨以精米鸡卵荆木黄绢,祓除玉龟的不祥。

古文:玉灵必信以诚,知万事之情,辩兆皆可占。

现代文:这样,玉灵必然诚实可信,因而知道万事情况,什么事都能辨以兆文占卜明白。

古文:不信不诚,则烧玉灵,扬其灰,以徵後龟。

现代文:如果占卜不信不诚,就烧掉玉灵,扬弃其灰,以警告以后使用的龟。

古文:其卜必北向,龟甲必尺二寸。

现代文:占卜时必须面向北,龟甲要用一尺二寸的。

古文:卜先以造灼钻,钻中已,又灼龟首,各三;又复灼所钻中曰正身,灼首曰正足,各三。

现代文:凡进行占卜,先用燃烧的荆灼龟上钻凹,灼毕中部的,再灼龟首部的,各灼三次;再灼中部的,叫正身,灼首部的,叫正足,各灼三次。

古文:即以造三周龟,祝曰: 假之玉灵夫子。

现代文:再以荆条火灼龟四周凿凹,绕灼三遍,祝祷说: 借助你玉灵夫子神力。

古文:夫子玉灵,荆灼而心,令而先知。

现代文:夫子非常灵验,我用荆枝灼烤您的心,让您能预知未来。

古文:而上行於天,下行於渊,诸灵数箣,莫如汝信。

现代文:您能上行于天,下行于渊,各种灵策,都不如您诚信。

古文:今日良日,行一良贞。

现代文:今天是好日子,求一个好卜兆。

古文:某欲卜某,即得而喜,不得而悔。

现代文:我想卜某事,如果得到适当兆文就高兴,得不到就懊恼。

古文:即得,发乡我身长大,首足收人皆上偶。

现代文:如果我求的能得到,请向我呈现长又大的兆身,首足收敛,兆文成对向上扬。

**古文:不得,发乡我身挫折,中外不相应,首足灭去。 **

现代文:如果我求的不能得到,请向我呈现弯折不直的兆文,中心和边缘兆文不相对应,首足不现兆文。

古文:灵龟卜祝曰: 假之灵龟,五巫五灵,不如神龟之灵,知人死,知人生。

现代文:用灵龟卜者祝祷说: 借助您灵龟神力。五巫五灵,不如神龟的灵,预知人死人活。

古文:某身良贞,某欲求某物。

现代文:我要得个好卜兆,我想求得某物。

古文:即得也,头见足发,内外相应;即不得也,头仰足肣,内外自垂。

现代文:如能得到,请将兆头兆足显现出来,兆文内外相应;如果得不到,就请兆头上仰,兆足收敛,内外自垂。

**古文:可得占。 **

现代文:您这样显示,我就得到占卜结果了。

**古文:卜占病者祝曰: 今某病困。死,首上开,内外交骇,身节折;不死,首仰足肣。 **

现代文:为病人占卜时祝祷说: 现在某人病得厉害,如果必死,显出如此兆文:兆首上开,内外乱交错,兆身曲曲折折;如果死不了,现一个兆首上仰兆足收敛的兆文。

**古文:卜病者祟曰: 今病有祟无呈,无祟有呈。兆有中祟有内,外祟有外。 **

现代文:卜问病者是否有祟时祝祷说: 这个病人如果中了邪祟,请勿现兆文,没有中邪,就现出兆文。兆有中祟,有内,外祟,有外。

古文:卜系者出不出。

现代文:卜问被囚的能否出狱。

古文:不出,横吉安;若出,足开首仰有外。

现代文:不能出,兆横吉安;若能出,兆足张开,兆首仰起,有外。

古文:卜求财物,其所当得。

现代文:卜问财物能否得到。

古文:得,首仰足开,内外相应;即不得,呈兆首仰足肣。

现代文:能得到,兆首仰足开,内外相应;如得不到,呈现兆首仰足收敛兆文。

古文:卜有卖若买臣妾马牛。

现代文:卜问买卖臣妾马牛能否如愿。

古文:得之,首仰足开,内外相应;不得,首仰足肣,呈兆若横吉安。

现代文:如愿,首仰足开,内外相应;不能如愿,首仰足收敛,呈兆如横吉安。

古文:卜击盗聚若干人,在某所,今某将卒若干人,往击之。

现代文:卜问袭击在某处聚集若干人的盗匪团伙,现在带兵若干人去袭击。

古文:当胜,首仰足开身正,内自桥,外下;不胜,足肣首仰,身首内下外高。

现代文:能胜,首仰足开身正,内高起,四外下。不胜,足肣首仰,身首内下外高。

古文:卜求当行不行。

现代文:卜问该不该出行。

古文:行,首足开;不行,足肣首仰,若横吉安,安不行。

现代文:当行,首足开。不宜行,足肣首仰,横吉安,安即不宜出行。

古文:卜往击盗,当见不见。

现代文:卜问出发攻打强盗,能否碰见。

古文:见,首仰足肣有外;不见,足开首仰。

现代文:能见,首仰足肣,有外。见不到,足开首仰。

古文:卜往候盗,见不见。

现代文:卜问到某处去等候盗,能否见到。

古文:见,首仰足肣,肣胜有外;不见,足开首仰。

现代文:能见,首仰足肣,敛胜有外;见不到,足开首仰。

古文:卜闻盗来不来。

现代文:卜问听说有盗,盗来不来。

古文:来,外高内下,足肣首仰;不来,足开首仰,若横吉安,期之自次。

现代文:来,外高内下,足肣首仰;不来,足开首仰,若横吉安,以后来。

古文:卜迁徙去官不去。

现代文:卜问调动职务会否丢官。

古文:去,足开有肣外首仰;不去,自去,即足肣,呈兆若横吉安。

现代文:丢官,足开肣外首仰;不丢官,或自己辞职才丢官,就足肣,呈兆如横吉安。

古文:卜居官尚吉不。

现代文:卜问做官还吉不吉。

古文:吉,呈兆身正,若横吉安;不吉,身节折,首仰足开。

现代文:吉,呈兆身正,如横吉安;不吉,兆身曲折,首仰足开。

古文:卜居室家吉不吉。

现代文:卜问平常在家吉不吉。

古文:吉,呈兆身正,若横吉安;不吉,身节折,首仰足开。

现代文:吉,呈兆身正,如横吉安;不吉,兆身曲折、首仰足开。

古文:卜岁中禾稼孰不孰。

现代文:卜问年内庄稼能否成熟。

古文:孰,首仰足开,内外自桥外自垂;不孰,足肣首仰有外。

现代文:熟,首仰足开,内外自桥外自垂;不熟,足肣首仰有外。

古文:卜岁中民疫不疫。

现代文:卜问年内民间有无瘟疫。

古文:疫,首仰足肣,身节有彊外;不疫,身正首仰足开。

现代文:有疫,首仰足肣,身节有强外;无疫,身正首仰足开。

古文:卜岁中有兵无兵。

现代文:卜问年内有无战争。

古文:无兵,呈兆若横吉安;有兵,首仰足开,身作外彊情。

现代文:无战争,呈兆若横吉安;有战争,首仰足开,身作外强情。

古文:卜见贵人吉不吉。

现代文:卜问见贵人吉不吉。

古文:吉,足开首仰,身正,内自桥;不吉,首仰,身节折,足肣有外,若无渔。

现代文:吉,足开首仰,身正,内自高起;不吉,首仰,身曲折,足肣有外,若无渔。

古文:卜请谒於人得不得。

现代文:卜问求见他人有无收获。

古文:得,首仰足开,内自桥;不得,首仰足肣有外。

现代文:有收获,首仰足开,内自高起;无收获,首仰足肣有外。

古文:卜追亡人当得不得。

现代文:卜问追捕逃亡者能否追到。

古文:得,首仰足肣,内外相应;不得,首仰足开,若横吉安。

现代文:追捕到,首仰足肣,内外相应;追捕不到,首仰足开,如横吉安。

古文:卜渔猎得不得。

现代文:卜问渔猎能否有收获。

古文:得,首仰足开,内外相应;不得,足肣首仰,若横吉安。

现代文:有收获,首仰足开,内外相应;无收获,足肣首仰,如横吉安。

古文:卜行遇盗不遇。

现代文:卜问出行会不会遇盗。

古文:遇,首仰足开,身节折,外高内下;不遇,呈兆。

现代文:遇盗,首仰足开,身曲折,外高内下;不遇,呈兆。

古文:卜天雨不雨。

现代文:卜问下不下雨。

古文:雨,首仰有外,外高内下;不雨,首仰足开,若横吉安。

现代文:下雨,首仰有外,外高内下;不下雨,首仰足开,如横吉安。

古文:卜天雨霁不霁。

现代文:卜问雨能否转晴。

古文:霁,呈兆足开首仰;不霁,横吉。

现代文:晴,呈现足开首仰兆象;不晴,横吉。

古文:命曰横吉安。

现代文:一种兆象名为横吉安。

古文:以占病,病甚者一日不死;不甚者卜日瘳,不死。

现代文:根据这种兆象,问病情。病重的,一天之内不会死。病不重的,占卜当天就痊愈,不会死。

古文:系者重罪不出,轻罪环出;过一日不出,久毋伤也。

现代文:问被囚者情况。罪重的,不会获释,轻罪环出;过一天则不获释,不过,长期囚禁也无危险。

古文:求财物买臣妾马牛,一日环得;过一日不得。

现代文:问求财物买臣妾马牛能否得到。一日环得;过一天,买不到。

古文:行者不行。

现代文:问宜不宜出行。

古文:来者环至;过食时不至,不来。

现代文:不宜出行。问有人要来,还来不来。来者环至;过了吃饭时候不到就不来了。

古文:击盗不行,行不遇;闻盗不来。

现代文:问去不去攻打盗贼。

古文:徙官不徙。

现代文:不去。去也碰不上。

古文:居官家室皆吉。岁稼不孰。

现代文:问听说盗贼要来,究竟来不来。

古文:民疾疫无疾。

现代文:不会来。问会不会调动官职。不会。

古文:岁中无兵。

现代文:问在官任上在家中生活都吉不吉。都吉。

古文:见人行,不行不喜。

现代文:问当年年成如何。不丰收。

古文:请谒人不行不得。

现代文:问民间有无瘟疫。没有。

古文:追亡人渔猎不得。

现代文:问年内有无战争。没有。

古文:行不遇盗。

现代文:问去不去见贵人。去。

古文:雨不雨。

现代文:不去不喜。

古文:霁不霁。

现代文:问去不去拜见人请求帮助。

古文:命曰呈兆。

现代文:不去得不到帮助。

古文:病者不死。

现代文:问追捕逃亡人、渔猎结果如何。都没有收获。

古文:系者出。行者行。

现代文:问出行会不会遇盗。

古文:来者来。

现代文:不会遇盗。

古文:市买得。

现代文:问下不下雨。

古文:追亡人得,过一日不得。

现代文:不下雨。问转晴不转晴。不转晴。

古文:问行者不到。

现代文:一种兆象名为呈兆。卜得此兆的,问病人情况如何。

古文:命曰柱彻。

现代文:不会死。问被囚的怎样。

古文:卜病不死。

现代文:要获释。问出不出行。

古文:系者出。行者行。

现代文:出行。

古文:来者来。

现代文:问要来的人还来不来。来。

古文:市买不得。

现代文:不须忧虑。

古文:忧者毋忧。追亡人不得。

现代文:问能否追回逃亡者。不能。

古文:命曰首仰足肣有内无外。

现代文:一种兆象名为首仰足肣有内无外。

古文:占病,病甚不死。

现代文:卜得此兆的,问病情。病情很重,但不会死。

古文:系者解。

现代文:问被囚的如何。

古文:求财物买臣妾马牛不得。

现代文:将被释放。问求财物买臣妾马牛的如何。

古文:行者闻言不行。来者不来。

现代文:卜问听说某人要来还来不来。

古文:闻盗不来。

现代文:不来。

古文:闻言不至。徒官闻言不徙。

现代文:卜问听说要徙官还徙不徙。

古文:居官有忧。

现代文:不徙。问居官如何。有忧。

古文:居家多灾。

现代文:问居家如何。多灾。

古文:岁稼中孰。

现代文:问今年收成如何。中等收成。

古文:民疾疫多病。

现代文:问民间疫情如何。疾疫多病。

古文:系者不出。

现代文:问年内有无战争。有。闻言不开。

古文:见贵人见。

现代文:问见贵人如何。

古文:吉。

现代文:吉。

古文:此横吉上柱外内自举足肣。

现代文:这是横吉上柱外内自举足肣兆。

古文:以卜有求得。

现代文:据此兆问有所求,结果将怎样。

古文:病不死。

现代文:能有收获。问病情不会死。

古文:系者毋伤,未出。行不行。

现代文:问被囚的情况,没有妨害,还不能获释。问出不出行。不出行。

古文:来不来。

现代文:问要来的来不来。

古文:见人不见。

现代文:不来。问见不见人。不见。

古文:百事尽吉。

现代文:问什么都吉。

古文:此横吉上柱外内自举柱足以作。

现代文:这是横吉上柱外内自举柱足以作兆。

古文:以卜有求得。

现代文:能有收获。问病情。

古文:病死环起。

现代文:病死环起。

古文:系留毋伤,环出。

现代文:问被囚的怎样。继续关押,没有妨害。环出。

古文:行不行。

现代文:问出不出行。

古文:来不来。

现代文:不出行。问要来的来不来。

古文:见人不见。

现代文:不来。问见不见人。不见。

古文:百事吉。

现代文:问各事吉不吉。

古文:可以举兵。

现代文:吉。问可不可以发兵。

古文:此挺诈有外。

现代文:可以。这是挺诈有外兆。

古文:以卜有求不得。

现代文:据此兆问有所求结果将怎样。

古文:病不死,数起。

现代文:没有收获。问病情。不会死,多次好转。

古文:系祸罪。

现代文:问被囚的怎样。有祸,要抵罪。

古文:闻言毋伤。

现代文:卜问听说有妨害,到底有无妨害。没有妨害。

古文:行不行。

现代文:问出不出行。

古文:来不来。

现代文:不出行。问要来的来不来。

古文:此挺诈有内。

现代文:不来。这是挺诈有内兆。

古文:以卜有求不得。

现代文:据此兆问有所求结果将怎样。

古文:病不死,数起。

现代文:没有收获。问病情。不会死,多次好转。

古文:系留祸罪无伤出。

现代文:问被囚的怎样。有祸,将要抵罪,但没有妨害,要获释。

古文:行不行。

现代文:问出不出行。

古文:来者不来。

现代文:不出行。问要来的来不来。

古文:见人不见。

现代文:不来。问见不见人。不见。

古文:此挺诈内外自举。

现代文:这是挺诈内外自举兆。

古文:以卜有求得。

现代文:据此兆问有所求结果将怎样。

古文:病不死。

现代文:有收获。

古文:系毋罪。

现代文:问病情。

古文:行行。

现代文:不会死,问被囚的怎样。

古文:来来。

现代文:不会被判罪。

古文:田贾市渔猎尽喜。

现代文:问出不出行。出行。

古文:此狐鲗。

现代文:问要来的来不来。来。

古文:以卜有求不得。病死,难起。

现代文:继续关押,不会判罪,也难获释。

古文:系留毋罪难出。可居宅。

现代文:问可不可以在这里建住宅。可以。

古文:可娶妇嫁女。

现代文:问可不可以娶妻嫁女。

古文:行不行。

现代文:可以。问出不出行。

古文:来不来。

现代文:不出行。问要来的来不来。

古文:见人不见。

现代文:不来。问见不见人。不见。

古文:有忧不忧。

现代文:问有没有忧愁事。

古文:此狐彻。

现代文:问病情。

古文:以卜有求不得。

现代文:要死。问被囚的怎样。

古文:病者死。

现代文:继续关押,要抵罪。

古文:系留有抵罪。

现代文:问出不出行。

古文:行不行。

现代文:不出行。

古文:来不来。

现代文:问要来的来不来。

古文:见人不见。

现代文:不来。问见不见人。不见。

古文:言语定。

现代文:问所谈的事怎样。将确定下来。

古文:百事尽不吉。

现代文:问各种事情怎样。都不吉。

古文:此首俯足肣身节折。

现代文:这是首俯足肣身节折兆。

古文:以卜有求不得。

现代文:据此兆问有所求结果将怎样。

古文:病者死。

现代文:没有收获。

古文:系留有罪。

现代文:问病情。要死。

古文:望行者不来。

现代文:不来。问出行不出行。

古文:行行。

现代文:出行。

古文:来不来。

现代文:问要来的来不来。

古文:见人不见。

现代文:不来。问见不见人。不见。

古文:此挺内外自垂。

现代文:这是挺内外自垂兆。

古文:以卜有求不晦。病不死,难起。

现代文:继续关押,不会判刑,也难获释。

古文:系留毋罪,难出。

现代文:问出不出行。不出行。

古文:行不行。来不来。

现代文:问要来的来不来。

古文:见人不见。

现代文:不来。问见不见人。不见。

古文:不吉。

现代文:问吉不吉。

古文:此横吉榆仰首俯。

现代文:不吉。这是横吉榆仰首俯兆。

古文:以卜有求难得。

现代文:据此兆问有所求结果将怎样。难有收获。

古文:病难起,不死。

现代文:问病情。难起床,但不会死。

古文:系难出,毋伤也。

现代文:问被囚的怎样。难获释,也无妨害。

古文:此横吉上柱足肣内自举外自垂。

现代文:问可不可以在此安家娶妻嫁女。可以。这是横吉上柱载正身节折内外自举兆。

古文:以卜病者,卜日不死,其一日乃死。

现代文:据此兆问病情。占卜当天不死,有一天要死。

古文:首俯足诈有外无内。

现代文:首府足诈有外无内兆。

古文:病者占龟未已,急死。

现代文:病者占龟没结束,立即死了。

古文:卜轻失大,一日不死。

现代文:卜问轻的,将失掉的是大的。一天之内不会死。

古文:首仰足肣。

现代文:首仰足肣兆。

古文:以卜有求不得。

现代文:没有收获。问被囚的怎样。

古文:以系有罪。

现代文:将被判刑。

古文:人言语恐之毋伤。

现代文:问有人用话来恐吓结果将怎样。

古文:行不行。

现代文:没有妨害。问出不出行。不出行。

古文:见人不见。

现代文:问见不见人。不见。

古文:大论曰:外者人也,内者自我也;外者女也,内者男也。

现代文:大致地说:卜书上说的外,是指他人。

古文:首俯者忧。

现代文:内是指自我。

古文:大者身也,小者枝也。

现代文:有时外指女,内指男。首俛,是说忧。大,指兆身。小,指兆文末枝。

古文:大法,病者,足肣者生,足开者死。

现代文:大略的辨别兆文的原因是,问病情的,兆文足肣的能活,足开的要死。

古文:行者,足开至,足肣者不至。

现代文:问出行的,兆文足开的能到达目的地。足肣的到达不了。

古文:行者,足肣不行,足开行。

现代文:问出不出行。足肣的不宜出行,足开的可以出行。

古文:有求,足开得,足肣者不得。

现代文:卜问有所求结果怎样的,足开的有收获,足肣的没有收获。

古文:系者,足肣不出,开出。

现代文:问被囚的,足肣的不能获释,足开的能获释。

古文:其卜病也,足开而死者,内高而外下也。

现代文:那些问病的,足开的就死了,是因为内高而外下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