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世家

古文: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

现代文:自古以来,受天命的开国帝王和继承正统遵守先帝法度的国君,不只是内在的品德高尚,大都也由于有外戚的帮助。

古文: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

现代文:夏代的兴起是因为有涂山氏之女,而夏桀的被放逐也和末喜有关。

古文:殷之兴也以有娀ō,纣之杀也嬖妲己。

现代文:殷代的兴起也依靠了娀氏,商纣王的被杀也和宠幸妲己有关。

古文: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

现代文:周代的兴起也依靠了姜原及太任,而幽王的被擒也和他与褒姒的淫乱有关。

古文:故《易》基《干》《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春秋》讥不亲迎。

现代文:所以《易经》以《乾》《坤》两卦为基本,《诗经》以《关雎》开篇,《尚书》赞美尧把女儿下嫁给舜,《春秋》讥讽娶妻不亲自去迎接。

古文: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现代文:夫妇之间的关系,是人道之中最重大的伦常关系。

古文: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

现代文:礼的应用,只有婚姻最为谨慎。

古文: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可不慎与?

现代文:乐声协调四时就和顺,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变化的统领怎能不慎重呢?

古文:人能弘道,无如命何。

现代文:人能弘扬人伦之道,可是对天命却无可奈何。

古文: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下乎!

现代文:确实啊,配偶的亲爱之情,国君不能从大臣那里得到,父亲也不能从儿子那里得到,更何况是那些地位卑下的人呢!

古文:既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其终。

现代文:夫妇欢合之后,有的不能繁育子孙;能繁育子孙了,有的又不能得到好的归宿。

古文:岂非命也哉?

现代文:这难道不是天命吗?

古文: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

现代文:孔子很少谈天命,大概是因为难以说清楚吧。

古文:非通幽明之变,恶能识乎性命哉?

现代文:不能明了阴阳的变化,怎能懂得人性和天命的道理呢?

古文:太史公曰:秦以前尚略矣,其详靡得而记焉。

现代文:太史公说:秦以前的情况太过古远,那些详情没能记载下来。

古文:汉兴,吕娥姁为高祖正后,男为太子。

现代文:汉朝建立,吕娥姁成为汉高祖的正宫皇后,她的儿子是太子。

古文:及晚节色衰爱弛,而戚夫人有宠,其子如意几代太子者数矣。

现代文:到了晚年,她容颜衰老就不受宠爱了。而戚夫人得宠,他的儿子如意好几次差点就取代了太子。

古文:及高祖崩,吕后夷戚氏,诛赵王,而高祖后宫唯独无宠疏远者得无恙。

现代文:到高祖去世后,吕后诛灭了戚氏,杀死赵王如意,而高祖后宫的妃子只有不受宠爱被疏远的人才能平安无事。

古文:吕后长女为宣平侯张敖妻,敖女为孝惠皇后。

现代文:吕后的长女是宣平侯张敖的妻子,张敖的女儿是惠帝的皇后。

古文:吕太后以重亲故,欲其生子万方,终无子,诈取后宫人子为子。

现代文:吕太后由于亲上加亲的缘故,用种种办法想让她生子,可是始终没有生子,只得从后宫抱来别人的儿子谎称是她的儿子。

古文:及孝惠帝崩,天下初定未久,继嗣不明。

现代文:到孝惠帝去世以后,天下刚刚安定不久,继承皇位的人还没有明确。

古文:于是贵外家,王诸吕以为辅,而以吕禄女为少帝后,欲连固根本牢甚,然无益也。

现代文:于是就提高外戚的地位,封吕氏兄弟为王以作为辅佐,并让吕禄的女儿做少帝的皇后,想把根基连结得更牢固,然而毫无益处。

古文:高后崩,合葬长陵。

现代文:吕后去世,与高祖合葬在长陵。

古文:禄、产等惧诛,谋作乱。

现代文:吕禄、吕产等人害怕被诛杀,就阴谋作乱。

古文:大臣征之,天诱其统,卒灭吕氏。

现代文:大臣征讨他们,上天引导着汉家的皇统,终于消灭了吕氏。

古文:唯独置孝惠皇后居北宫。

现代文:只有孝惠皇后被安置住在北宫。

古文:迎立代王,是为孝文帝,奉汉宗庙。

现代文:大臣把代王迎来即位,这就是孝文帝,由他供奉汉家的宗庙。

古文:此岂非天邪?

现代文:这难道不是天命吗?

古文:非天命孰能当之?

现代文:倘若不是天命,谁可以担此重任呢?

古文:薄太后,父吴人,姓薄氏,秦时与故魏王宗家女魏媪通,生薄姬,而薄父死山阴,因葬焉。

现代文:薄太后,父亲是吴他人,姓薄氏,秦朝时与原魏王宗族的女子魏媪私通,生了薄姬,薄姬的父亲死在山阴,于是就葬在那里。

古文:及诸侯畔秦,魏豹立为魏王,而魏媪内其女于魏宫。

现代文:到诸侯反抗秦朝的时候,魏豹自立为魏王,魏就把她的女儿送入魏王宫中。

古文:媪之许负所相,相薄姬,云当生天子。

现代文:魏媪到许负那里去看相,让他给薄姬相面,许负说她一定能够生下天子。

古文:是时项羽方与汉王相距荥阳,天下未有所定。

现代文:那时项羽正与汉王刘邦在荥阳相持天下,天下归谁还没有一定。

古文:豹初与汉击楚,及闻许负言,心独喜,因背汉而畔,中立,更与楚连和。

现代文:魏豹起初是与汉王一同攻打楚王,等到听了许负的话,心里独自高兴,便背叛汉王,先是保持中立,接着又与楚王联合。

古文:汉使曹参等击虏魏王豹,以其国为郡,而薄姬输织室。

现代文:汉王派曹参等进攻并浮虏了魏王豹,把他据有的圭地改为郡,把薄姬送入收容罪犯的织造府。

古文:豹已死,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色,诏内后宫,岁余不得幸。

现代文:魏王豹死后,有一次汉王进入织造府,看到薄姬容貌秀美,下诏把她收进后宫,一年多也没有得到宠幸。

**古文:始姬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相爱,约曰: 先贵无相忘。 **

现代文:当初薄姬年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很亲密,三人立下誓约说: 谁先富贵不要把别人忘了。

古文:已而管夫人、赵子儿先幸汉王。

现代文:后来管夫人、赵子儿都先后得到汉王宠幸。

古文:汉王坐河南宫成皋台,此两美人相与笑薄姬初时约。

现代文:有一次汉王坐在河南宫的成皋台上,这两位美人谈起当初与薄姬的誓约而相互戏笑。

古文:汉王闻之,问其故,两人具以实告汉王。

现代文:汉王听到后,问她们缘故,两人把实情都告诉了汉王。

古文:汉王心惨然,怜薄姬,是日召而幸之。

现代文:汉王心中有些伤感,可怜薄姬,这天就召见她并与她同宿。

**古文:薄姬曰: 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 **

现代文:薄姬说: 昨天夜里妾梦见苍龙盘据在我的腹上。

**古文:高帝曰: 此贵征也,吾为女遂成之。 **

现代文:高祖说: 这是显贵的征兆,我来为你成全了吧。

古文:一幸生男,是为代王。

现代文:一次临幸就生了男孩,这就是代王。

古文:其后薄姬希见高祖。

现代文:此后薄姬就很少见到高祖了。

古文:高祖崩,诸御幸姬戚夫人之属,吕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

现代文:高祖去世后,对那些为高祖侍寝而得宠幸的妃子如戚夫人等人,吕太后非常怨恨,就把她们都囚禁起来,不准出宫。

古文:而薄姬以希见故,得出,从子之代,为代王太后。

现代文:而薄姬由于极少见高祖的缘故,得以出宫,跟随儿子到代国,成为代王太后。

古文:太后弟薄昭从如代。

现代文:太后的弟弟薄昭也跟随到代国。

古文:代王立十七年,高后崩。

现代文:代王在位十七年,吕后去世。

古文:大臣议立后,疾外家吕氏强,皆称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为孝文皇帝,而太后改号曰皇太后,弟薄昭封为轵侯。

现代文:大臣商议立新君,都痛恨外戚吕氏势力强盛,都称赞薄氏仁德善良,所以迎回代王,立为孝文皇帝,薄太后改称号为皇太后,她的弟弟薄昭被封为轵侯。

古文:薄太后母亦前死,葬栎阳北。

现代文:薄太后的母亲已在这之前就去世了,葬在栎阳北边。

古文:于是乃追尊薄父为灵文侯,会稽郡置园邑三百家,长丞已下吏奉守冢,寝庙上食祠如法。

现代文:这时就追尊薄太后的父亲为灵文侯,在会稽郡设置在三百户的园邑,长丞以下的人被派去侍奉看守陵墓,宗庙供奉祭品及祀典都依照规定的礼制进行。

古文:而栎阳北亦置灵文侯夫人园,如灵文侯园仪。

现代文:在栎阳北边也设置了灵文侯夫人陵园,所有礼仪都和灵文侯陵园一样。

古文:薄太后以为母家魏王后,早失父母,其奉薄太后诸魏有力者,于是召复魏氏,赏赐各以亲疏受之。

现代文:薄太后认为自己的母家是魏王的后代,她的父母早逝,魏氏家族中有人侍奉薄太后很尽力,于是下令恢复魏氏家族地位,分别按照亲疏程度接受赏赐。

古文:薄氏侯者凡一人。

现代文:薄氏家族中被封侯的只有一人。

古文:薄太后后文帝二年,以孝景帝前二年崩,葬南陵。

现代文:薄太后比文帝去世晚两年,在景帝前元二年去世,葬在南陵。

古文:以吕后会葬长陵,故特自起陵,近孝文皇帝霸陵。

现代文:由于吕后在长陵与高祖合葬,所以她特为自己单独起建陵墓,靠近孝文帝的霸陵。

古文: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

现代文:窦太后,赵国清河郡观津县人。

古文: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

现代文:吕太后时候,窦姬由良家女子选入宫中服侍太后。

古文: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

现代文:后来太后把宫女遣送出宫赐给各诸侯王,每王五人,窦姬就在这批宫女之中。

**古文: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 必置我籍赵之伍中。 **

现代文:窦姬家在清河,想到赵国离家较近,就请求主管遣送的宦官: 一定把我的名册放在去赵国的队伍里。

古文: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

现代文:宦官把这件事忘了,错把她的名册放到去代国的队伍中了。

古文:籍奏,诏可。

现代文:名册上奏,诏令说可以,应该启程了。

古文:当行,窦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

现代文:窦姬痛哭流涕,理怨那个宦官,不想去,强制她走,她才肯动身。

古文: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

现代文:到了代国,代王偏偏只宠爱窦姬,生下女儿叫嫖,后来又生了两个男孩。

古文:而代王王后生四男。

现代文:代王王后生了四个男孩子。

古文: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现代文:在代王尚未入朝立为皇帝之前王后就死了,等到代王立为皇帝,王后所生的四个男孩子也接连病死。

古文: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

现代文:孝文帝即位几个月之后,公卿大臣请求立太子,窦姬的长子年龄最大,被立为太子。

古文: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

现代文:窦姬也被立为皇后,女儿刘嫖为长公主。

古文:其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

现代文:第二年,立小儿子刘武为代王,不久又迁徙到梁国,这就是梁孝王。

古文:窦皇后亲蚤卒,葬观津。

现代文: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葬在观津。

古文:于是薄太后乃诏有司,追尊窦后父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

现代文:这时薄太后就下诏有关官员,追尊窦皇后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

古文:令清河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

现代文:下令清河设置二百户的园邑,由当地长丞侍奉看守,一切都按灵文园的做法。

古文: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

现代文:窦皇后的哥哥窦长君,弟弟叫窦广国,字少君。

古文: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

现代文:少君四五岁的时候,家境贫穷,被人掠去后出卖,他家中不知他被卖到了哪里。

古文: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

现代文:又转卖了十几家,卖到宜阳。他为主人进山烧炭,晚上一百多人躺在山崖下睡觉,山崖崩塌,把睡在下边的人全都压死了,只有少君脱险,没有被压死。

古文: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

现代文:他自己算了一卦,断定他几天之内要被封侯,于是就从主人家去了长安。

古文: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

现代文:听说窦皇后是刚被封立的,她的家乡在观津,姓窦氏。

古文: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堕,用为符信,上书自陈。

现代文:广国离家时年龄虽小,也还知道县名和自家的姓,又曾和姐姐一起采桑,从树上掉下来,把这些事做为证据,上书陈述自己的经历。

古文:窦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

现代文:窦皇后把这件事告诉文帝,广国即被召见,问他,他详细说明了情况,果然不错。

**古文:又复问他何以为验。对曰: 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 **

现代文:又问他还能用什么来验证,他回答说: 姐姐离开我西去的时候,和我在驿站宿舍里诀别,姐姐讨来米汤给我洗头,又要来食物给我吃,然后才离去。

古文: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

现代文:于是窦后就拉住弟弟痛哭起来,涕泪纵横。

古文: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

现代文:左右侍从也都趴伏在地上哭泣,一起为皇后助哀。

古文: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现代文:于是赏赐他很多田地、房屋和金钱,又分封与皇后同祖的窦氏兄弟,让他们迁居到长安。

古文:绛侯、灌将军等曰: 吾属不死,命乃且县此两人。

现代文:绛侯周勃、将军灌婴等人说: 我们这些人不死,可是命都悬在窦氏兄弟二人的手里。

**古文:两人所出微,不可不为择师傅宾客,又复效吕氏大事也。 **

现代文:这两个人出身低微,不能不给他们挑选师傅和宾客,否则,又会再次效法吕氏阴谋叛乱。

古文:于是乃选长者士之有节行者与居。

现代文:于是就挑选年长有德、品行端正的士人和他俩在一起。

古文:窦长君、少君由此为退让君子,不敢以尊贵骄人。

现代文:窦长君、少君从此成为谦逊礼让的君子,不敢倚仗他们的尊贵对人骄横傲慢。

古文:窦皇后病,失明。

现代文:窦皇后生病,双目失明。

古文:文帝幸邯郸慎夫人、尹姬,皆毋子。

现代文:文帝宠幸邯郸慎夫人、尹姬,她们都没有生下子女。

古文:孝文帝崩,孝景帝立,乃封广国为章武侯。

现代文:孝文帝去世,孝景帝即位,封广国为章武侯。

古文:长君前死,封其子彭祖为南皮侯。

现代文:长君已先去世,就封他的儿子彭祖为南皮侯。

古文:吴楚反时,窦太后从昆弟子窦婴,任侠自喜,将兵,以军功为魏其侯。

现代文:吴、楚等七国叛乱时,窦太后党兄弟的儿子窦婴,喜欢仗义行侠,率领军队平乱,因有战功被封为魏其侯。

古文:窦氏凡三人为侯。

现代文:窦氏共有三人被封侯。

古文: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

现代文:窦太后爱好黄帝、老子的学说,皇帝、太子以及所有窦氏子弟都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奉黄老的学术。

古文:窦太后后孝景帝六岁崩,合葬霸陵。

现代文:窦太后比景帝晚六年去世,她与文帝合葬在霸陵。

古文:遗诏尽以东宫金钱财物赐长公主嫖。

现代文:遗下诏书把东宫的金钱财物全部赐给长公主刘嫖。

古文:王太后,槐里人,母曰臧儿。

现代文:王太后,槐里人,母亲叫臧儿。

古文:臧儿者,故燕王臧荼孙也。

现代文:臧儿是原来的燕王臧荼的孙女。

古文:臧儿嫁为槐里王仲妻,生男曰信,与两女。

现代文:臧儿先嫁给槐里王仲为妻,生个儿子名叫信,还有两个女儿。

古文:而仲死,臧儿更嫁长陵田氏,生男鼢、胜。

现代文:后来王仲死了,臧儿又改嫁给长陵田氏,生了儿子田蚡、田胜。

古文:臧儿长女嫁为金王孙妇,生一女矣,而臧儿卜筮之,曰两女皆当贵。

现代文:臧儿的长女嫁给金王孙为妻,生了一个女儿,臧儿为子女算封,结果说她的两个女儿都是贵人。

古文:因欲奇两女,乃夺金氏。

现代文:因而她想要倚仗两个女儿,就把女儿从金氏家中强行接回。

古文:金氏怒,不肯予决,乃内之太子宫。

现代文:金氏很愤怒,不肯和妻子断绝,臧儿就把女儿送进太子宫中。

古文:太子幸爱之,生三女一男。

现代文:太子很宠爱她,生了三女一男。

古文:男方在身时,王美人梦日入其怀。

现代文:当男孩还在胎孕的时候,王美人梦见太阳投入她的怀中。

**古文:以告太子,太子曰: 此贵征也。 **

现代文:她把这个梦告诉太子,太子说: 这是大贵的征兆。

古文:未生而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

现代文:还没降生时孝文帝就去世了,孝景帝即位后,王夫人生下这个男孩。

古文:先是臧儿又入其少女儿í姁ǔ,儿姁生四男。

现代文:先前臧儿又把她的小女儿儿姁送进宫中,儿姁生了四个男孩。

古文:景帝为太子时,薄太后以薄氏女为妃。

现代文:景帝做太子的时候,薄太后选了一个薄氏的女子做他的妃子。

古文:及景帝立,立妃曰薄皇后。

现代文:到景帝即位,这个妃子就被立为薄皇后。

古文:皇后毋子,毋宠。

现代文:皇后没有生子,不受宠幸。

古文:薄太后崩,废薄皇后。

现代文:薄太后一去世,薄皇后就被废了。

古文:景帝长男荣,其母栗姬。

现代文:景帝的长子刘荣,他的母亲是栗姬。

古文:栗姬,齐人也。

现代文:栗姬是齐人。

古文:立荣为太子。

现代文:刘荣被立为太子。

古文:长公主嫖有女,欲予为妃。

现代文:长公主刘嫖有个女儿,打算给太子做妃子。

古文:栗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景帝,得贵幸,皆过栗姬,栗姬日怨怒,谢长公主,不许。

现代文:栗姬为人善妒,景帝的几位美人都是靠长公主才见到景帝的,她们得到的尊贵和宠爱都超过了栗姬,栗姬天天怨怒,为此就谢绝了长公主的要求,不应允亲事。

古文:长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许之。

现代文:长公主想把女儿许配给王夫人的儿子,王夫人就答应了。

**古文:长公主怒,而日谗栗姬短于景帝曰: 栗姬与诸贵夫人幸姬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挟邪媚道。 **

现代文:长公主为这件事生气,就常常在景帝面前讲栗姬的坏话说: 栗姬和各位贵夫人及宠姬聚会,常常让侍从在他们背后吐口水诅咒,施用妖邪惑人的道术。

古文:景帝以故望之。

现代文:景帝因此恼恨栗姬。

**古文:景帝尝体不安,心不乐,属诸子为王者于栗姬,曰: 百岁后,善视之。 **

现代文:景帝曾有一次身体不好,心中不乐,就把被封王的儿子们都托付给栗姬,对她说: 我死了以后,你要好好照顾他们。

古文: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

现代文:栗姬生气,不肯答应,并且出言不逊。

古文:景帝恚,心嗛之而未发也。

现代文:景帝很气愤,怀恨在心并未发作。

古文:长公主日誉王夫人男之美,景帝亦贤之,又有曩者所梦日符,计未有所定。

现代文:长公主天天称赞王夫人儿子的优点,景帝也认为他德才兼备,又有从前他母亲梦日入怀的祥兆,但改立太子的想法还是没能定下来。

古文: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阴使人趣大臣立栗姬为皇后。

现代文:王夫人知道景帝怨恨栗姬,趁他怒气未消,暗中派人催促大臣奏请立栗姬为皇后。

**古文:大行奏事毕,曰: 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 **

现代文:一次朝会大行官奏事完了,又说: 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如今太子的母亲还没有封号,应当立为皇后。

**古文:景帝怒曰: 是而所宜言邪! **

现代文:景帝发怒说: 这是你应该讲的话吗!

古文:遂案诛大行,而废太子为临江王。

现代文:结果竟论罪处死了大行官,并废了太子,改封他为临江王。

古文:栗姬愈恚恨,不得见,以忧死。

现代文:栗姬更加怨恨,无法见到景帝,就这样郁郁而终。

古文:卒立王夫人为皇后,其男为太子,封皇后兄信为盖侯。

现代文:王夫人终于被立为皇后,他的儿子立为太子,皇后的哥哥王信被封为盖侯。

古文:景帝崩,太子袭号为皇帝。

现代文:景帝去世,太子继位为皇帝。

古文:尊皇太后母臧儿为平原君。

现代文:尊皇太后的母亲臧儿为平原君。

古文:封田鼢为武安侯,胜为周阳侯。

现代文:封田蚡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

古文:景帝十三男,一男为帝,十二男皆为王。

现代文:景帝有十三个儿子,一个儿子做了皇帝,十二个儿子都封为王。

古文:而儿姁早卒,其四子皆为王。

现代文:儿姁早逝,她的四个儿子也都封为王。

古文:王太后长女号曰平阳公主,次为南宫公主,次为林虑公主。

现代文:王太后的长女封号是平阳公主,次女是南宫公主,三女是林虑公主。

古文:盖侯信好酒。

现代文:盖侯王信好饮酒。

古文:田鼢、胜贪,巧于文辞。

现代文:田蚡、田胜为人贪婪,善用文辞巧辩。

古文:王仲蚤死,葬槐里,追尊为共侯,置园邑二百家。

现代文:王仲早死,葬在槐里,追尊为共侯,设置了二百户的园邑。

古文:及平原君卒,从田氏葬长陵,置园比共侯园。

现代文:等到平原君去世,跟田氏一起葬在长陵,设置的陵园同共侯陵园的规格一样。

古文:而王太后后孝景帝十六岁,以元朔四年崩,合葬阳陵。

现代文:王太后比孝景帝晚死年十六年,在元朔四年去世,与景帝合葬在阳陵。

古文:王太后家凡三人为侯。

现代文:王太后家共有三人被封侯。

古文:卫皇后字子夫,生微矣。

现代文:卫皇后字子夫,出身低微。

古文:盖其家号曰卫氏,出平阳侯邑。

现代文:大概她家号称卫氏,在平阳侯封地以内。

古文:子夫为平阳主讴者。

现代文:子夫是平阳公主的歌姬。

古文:武帝初即位,数岁无子。

现代文:武帝新即位,几年没有儿子。

古文:平阳主求诸良家子女十余人,饰置家。

现代文:平阳公主挑选了十几个良家女子,装扮起来留在家里。

古文:武帝祓霸上还,因过平阳主。

现代文:武帝在霸上参加除灾求福的礼仪回来,顺便到平阳公主家。

古文:主见所侍美人。

现代文:公主让侍奉的美人都出来见武帝,武帝都不喜欢。

古文:上弗说。既饮,讴ō者进,上望见,独说卫子夫。

现代文:饮酒之后,歌姬进来,武帝看见后,唯独喜欢卫子夫。

古文: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

现代文:这天,武帝起身换衣服,子夫在皇帝的衣车中侍奉,得到亲幸。

古文:上还坐,欢甚,赐平阳主金千斤。

现代文:武帝回到座位上,非常高兴,赐给平阳公主黄金千斤。

古文:主因奏子夫奉送入宫。

现代文:公主趁机奏请把卫子夫奉送入宫。

古文:子夫上车,平阳主拊其背曰: 行矣,强饭,勉之!

现代文:子夫上车后,平阳公主抚着她的背说: 走吧,好好吃饭,努力吧!

**古文:即贵,无相忘。 **

现代文:如果尊贵了,别把我忘了。

古文:入宫岁余,竟不复幸。

现代文:子夫入宫一年多,竟再没有得到武帝的宠幸。

古文: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

现代文:武帝把不中用的宫人挑出来,让她们出宫回家。

古文:卫子夫得见,涕泣请出。

现代文:卫子夫因而得见武帝,她哭泣着请求出宫。

古文: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尊宠日隆。

现代文:皇上怜爱她,再次亲幸,于是有了身孕,一天比一天更受尊宠。

古文:召其兄卫长君弟青为侍中。

现代文:武帝召见她的哥哥卫长君和弟弟卫青任侍中。

古文:而子夫后大幸,有宠,凡生三女一男。男名据。

现代文:子夫后来大受武帝宠幸,一共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名叫据。

古文:初,上为太子时,娶长公主女为妃。立为帝,妃立为皇后,姓陈氏,无子。

现代文:当初,武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娶了长公主的女儿做妃子,他即位为皇帝,妃子就立为皇后,姓陈氏,没有生子。

古文:上之得为嗣,大长公主有力焉,以故陈皇后骄贵。

现代文:皇上能够继承帝位,大长公主出力不小,因此陈皇后骄横高傲。

古文:闻卫子夫大幸,恚,几死者数矣。

现代文:听说卫子夫受武帝宠幸,非常气愤,多次寻死。

古文:上愈怒。

现代文:皇上也更加生气。

古文:陈皇后挟妇人媚道,其事颇觉,于是废陈皇后,而立卫子夫为皇后。

现代文:陈皇后施用妇人惑人的邪术,武帝对此事颇有觉察,于是就废了陈皇后,立卫子夫为皇后。

**古文:陈皇后母大长公主,景帝姊也,数让武帝姊平阳公主曰: 帝非我不得立,已而弃捐吾女,壹何不自喜而倍本乎! **

现代文:陈皇后的母亲大长公主是景帝的姐姐,多次责备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说: 皇帝没有我就不能即位,即位后竟抛弃了我的女儿,为何不自感庆幸而忘记本分啊!

**古文:平阳公主曰: 用无子故废耳。 **

现代文:平阳公主说道: 是没有儿子的缘故才废的。

古文:陈皇后求子,与医钱凡九千万,然竟无子。

现代文:陈皇后渴求得子,花费的医药费有九千万之多,然而终究未能生子。

古文:卫子夫已立为皇后,先是卫长君死,乃以卫青为将军,击胡有功,封为长平侯。

现代文:卫子夫立为皇后的时候,卫长君就已经死了,武帝就任命卫青为将军,卫青因抗击胡人立下战功,封他为长平侯。

古文:青三子在襁褓中,皆封为列侯。

现代文:他的三个儿子还在襁褓之中,也都被封为列侯。

古文:及卫皇后所谓姊卫少儿,少儿生子霍去病,以军功封冠军侯,号骠骑将军。

现代文:卫皇后有个姐姐卫少儿,她生的儿子霍去病,因有战功被封为冠军侯,号称骠骑将军。

古文:青号大将军。

现代文:卫青号称大将军。

古文:立卫皇后子据为太子。

现代文:卫皇后的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

古文:卫氏枝属以军功起家,五人为侯。

现代文:卫氏的亲族以军功起家,有五人被封侯。

古文:及卫后色衰,赵之王夫人幸,有子,为齐王。

现代文:到卫皇后姿色衰老了,赵国的王夫人受宠幸,有儿子,被封为齐王。

古文:王夫人蚤卒。

现代文:王夫人早逝。

古文:而中山李夫人有宠,有男一人,为昌邑王。

现代文:中山李夫人受宠,生了一个儿子,被封为昌邑王。

古文:李夫人蚤卒,其兄李延年以音幸,号协律。

现代文:李夫人早逝,她的哥哥李延年因精于音律而得宠,封为协律官。

古文:协律者,故倡也。

现代文:所谓协律,就是从前的歌舞艺人。

古文:兄弟皆坐奸,族。

现代文:他们兄弟都因犯淫乱后宫罪而被灭族。

古文:是时其长兄广利为贰师将军,伐大宛,不及诛,还,而上既夷李氏,后怜其家,乃封为海西侯。

现代文:当时她的长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正在征讨大宛,没有被杀,回到长安,皇上已经诛灭了李氏,后来又怜悯他这一家,才把他封为海西侯。

古文:他姬子二人为燕王、广陵王。

现代文:别的皇妃还有两个儿子是燕王、广陵王。

古文:其母无宠,以忧死。

现代文:他们的母亲不受宠爱,因忧伤而死。

古文:及李夫人卒,则有尹婕妤之属,更有宠。然皆以倡见,非王侯有土之士女,不可以配人主也。

现代文:到李夫人去世后,又有尹婕之流交替受宠,然而她们都是以歌女的身份得见武帝,不是有封地的王侯之家的女子,不应该和皇帝匹配。

古文:褚先生曰:臣为郎时,问习汉家故事者钟离生。

现代文:褚先生说:我任郎官的时候,问过熟习汉家旧事的锺离生。

古文:曰:王太后在民间时所生一女者,父为金王孙。

现代文:据他说:王太后在民间时所生的一个女儿,他的父亲是金王孙。

古文:王孙已死,景帝崩后,武帝已立,王太后独在。

现代文:王孙已经死了,景帝去世后,武帝即位,只有王太后还在。

古文:而韩王孙名嫣素得幸武帝,承间白言太后有女在长陵也。

现代文:韩王孙名叫嫣的人平时受到武帝的宠爱,他趁机会谈起太后有个女儿在长陵。

**古文:武帝曰: 何不蚤言! **

现代文:武帝说: 怎么不早说!

古文:乃使使往先视之,在其家。

现代文:于是派人先去看一看,她果然在家中。

古文:武帝乃自往迎取之。

现代文:武帝就亲自前去迎接她。

古文:跸道,先驱旄骑出横城门,乘舆驰至长陵。

现代文:路上清道禁行,先驱警卫的骑兵出横城门,武帝乘坐的车飞驰到长陵。

古文:当小市西入里,里门闭,暴开门,乘舆直入此里,通至金氏门外止,使武骑围其宅,为其亡走,身自往取不得也。

现代文:在小市的西边进入里巷,里门关闭着,用力打开门,武帝乘的车一直进入里中,到达金氏门外才停下来,马上派武装骑兵包围这座宅院,为的是防止她逃走,以免亲自前来也接不到人。

古文:即使左右群臣入呼求之。

现代文:随即派左右群臣进去呼喊寻找。

古文:家人惊恐,女亡匿内中床下。

现代文:金氏家里人人惊恐,金女躲藏在内室的床下。

古文:扶持出门,令拜谒。

现代文:随从找到后扶着她出门,让她拜见皇上。

古文:武帝下车泣曰: 嚄!

现代文:武帝下车哭着说: 哎呀!

**古文:大姊,何藏之深也! **

现代文:我的大姐,怎么藏得这么深哪!

古文:诏副车载之,掉头驰还,而直入长乐宫。

现代文:下令副车载上她,掉转车子飞驰回城,直入长乐宫。

古文:行诏门着引籍,通到谒太后。

现代文:武帝在行车途中就诏令看守宫门的人把自己的名帖向太后通报,车一到就去拜见太后。

**古文:太后曰: 帝倦矣,何从来? **

现代文:太后说: 皇上疲倦了,从哪里来呀?

**古文:帝曰: 今者至长陵得臣姊,与俱来。 **

现代文:武帝说: 今天到长陵找到了我的姐姐,和她一起来了。

**古文:顾曰: 谒太后! **

现代文:回过头来对姐姐说: 拜见太后!

**古文:太后曰: 女某邪? **

现代文:太后说: 这就是我那个女儿吗?

**古文:曰: 是也。 **

现代文:回答说: 是呀。

古文:太后为下泣,女亦伏地泣。

现代文:太后落泪哭泣,女儿也伏在地上哭泣。

古文:武帝奉酒前为寿,奉钱千万,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顷,甲第,以赐姊。

现代文:武帝捧着酒到跟前来为太后和姐姐祝贺,拿出一千万钱,三百名奴婢,一百顷公田,上等宅第,赐给姐姐。

**古文:太后谢曰: 为帝费焉。 **

现代文:太后道谢说: 让皇上破费了。

古文:于是召平阳主、南宫主、林虑主三人俱来谒见姊,因号曰修成君。

现代文:于是又召来平阳公主、南宫公主和林虑公主三人都来拜见姐姐,给她的封号是修成君。

古文:有子男一人,女一人。

现代文:她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古文:男号为修成子仲,女为诸侯王王后。

现代文:儿子号为修成子仲,女儿做了诸侯王的王后。

古文:此二子非刘氏,以故太后怜之。

现代文:这两个孩子不出于刘氏,因此太后怜爱他们。

古文:修成子仲骄恣,陵折吏民,皆患苦之。

现代文:修成子仲骄横放纵,常常欺凌压迫官吏和百姓,人们都为此而忧虑苦恼。

古文:卫子夫立为皇后,后弟卫青字仲卿,以大将军封为长平侯。

现代文:卫子夫立为皇后之后,她的弟弟卫青字仲卿,以大将军的职位被封为长平侯。

古文:四子,长子伉为侯世子,侯世子常侍中,贵幸。

现代文:他有四个儿子,长子卫伉是准备继承爵位的世子,他曾任皇帝侍从官侍中,地位尊贵,很受重新。

古文:其三弟皆封为侯,各千三百户,一曰阴安侯,二曰发干侯,三曰宜春侯,贵震天下。

现代文:卫伉的三个弟弟都被封侯,各给封地一千三百户,一个叫阴安侯,一个叫发干侯,一个叫宜春侯,他们的富贵震动天下。

**古文:天下歌之曰: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

现代文:天下流传这样一首歌谣: 生儿不必太高兴,生女莫把怒气发,难道没有看到卫子夫霸天下!

古文:是时平阳主寡居,当用列侯尚主。

现代文:当时平阳公主守寡,应该选一位列侯做她的丈夫。

古文:主与左右议长安中列侯可为夫者,皆言大将军可。

现代文:公主和左右侍从议论长安城里的列侯谁可以做她的丈夫,都说大将军卫青可以。

**古文:主笑曰: 此出吾家,常使令骑从我出入耳,奈何用为夫乎? **

现代文:公主笑着说: 他是从我家出去的人,我常常让他骑马跟随我出入,怎能让他做我的丈夫呢?

**古文:左右侍御者曰: 今大将军姊为皇后,三子为侯,富贵振动天下,主何以易之乎? **

现代文:左右侍从们说: 如今大将军的姐姐是皇后,她的三个儿子都封侯了,富贵震动天下,公主怎么倒把他看轻了呢?

古文:于是主乃许之。

现代文:于是公主才同意了。

古文:言之皇后,令白之武帝,乃诏卫将军尚平阳公主焉。

现代文:把这件事告诉了皇后,皇后禀告武帝,武帝就诏令卫将军做平阳公主的丈夫。

古文:褚先生曰:丈夫龙变。

现代文:褚先生说: 丈夫可以像龙那样变化无穷。

**古文:传曰: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 **

现代文:书传上面说: 蛇变成龙,不会改变它的花纹;家变成了国,不会改变它的姓氏。

古文:丈夫当时富贵,百恶灭除,光耀荣华,贫贱之时何足累之哉!

现代文:丈夫在富贵的时候,有多少污点都可以被掩盖消除,只剩光彩荣耀,贫贱时候的事情如何能够牵累他呢!

古文:武帝时,幸夫人尹婕é妤ú。

现代文:武帝时,宠爱过夫人尹婕妤。

古文:邢夫人号娙娥,众谓之 娙何 。

现代文:邢夫人官号娙娥,人们都叫她 娙何 。

古文:何秩比中二千石,容华秩比二千石,婕妤秩比列侯。

现代文:娙何的品级相当于俸禄中二千石的官,容华的品级相当于列侯,婕妤的地位相当于列侯。

古文:常从婕妤迁为皇后。

现代文:曾有人从婕妤升为皇后。

古文:尹夫人与邢夫人同时并幸,有诏不得相见。

现代文:尹夫人与邢夫人同时被宠幸,武帝有诏令她们两人不能相见。

古文:尹夫人自请武帝,愿望见邢夫人,帝许之。

现代文:有一次尹夫人亲自请求武帝,希望能看见邢夫人,武帝答应了。

古文:即令他夫人饰,从御者数十人,为邢夫人来前。

现代文:就让另一位夫人修饰打扮,跟随的侍从有几十人,假冒邢夫人来到面前。

**古文:尹夫人前见之,曰: 此非邢夫人身也。 **

现代文:尹夫人走上前去见她,说: 这不是邢夫人。

**古文:帝曰: 何以言之? **

现代文:武帝说: 为什么这样讲呢?

**古文:对曰: 视其身貌形状,不足以当人主矣。 **

现代文:尹夫人回答说: 看她的身段相貌姿态,不足以匹配皇上。

古文:于是帝乃诏使邢夫人衣故衣,独身来前。

现代文:于是武帝就下令让邢夫人穿上旧衣服,单独前来。

**古文:尹夫人望见之,曰: 此真是也。 **

现代文:尹夫人远远看见她就说: 这才是真的。

古文:于是乃低头俯而泣,自痛其不如也。

现代文:于是就低头哭泣,伤心自己不如邢夫人。

**古文:谚曰: 美女入室,恶女之仇。 **

现代文:谚语说: 美女一旦进了家室,就是丑女的仇人。

古文:褚先生曰: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士不必贤世,要之知道;女不必贵种,要之贞好。

现代文:褚先生说:洗澡不必非到江海去,主要是能除去污垢;骑马不必是有名的骏马,主要是善于奔跑;士人不必都要超出世上一般人,主要是应懂得道理;女子不必是出身高贵,主要是应贞洁美好。

**古文:传曰: 女无美恶,入室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 **

现代文:书传上面说: 女子不论美丑,一进家室就会被人嫉妒;士人不论贤与不贤,一入朝廷就会被人嫉妒。

古文:美女者,恶女之仇。岂不然哉!

现代文:美女是丑女的仇人,难道不对吗!

古文:钩弋夫人姓赵氏,河间人也。

现代文:鉤弋夫人,姓赵氏,河间人。

古文:得幸武帝,生子一人,昭帝是也。

现代文:得到武帝宠幸,生了一个儿子,就是昭帝。

古文:武帝年七十,乃生昭帝。

现代文:武帝七十岁的时候才生昭帝。

古文:昭帝立时,年五岁耳。

现代文:昭帝即位时刚刚五岁。

古文:卫太子廢后,未复立太子。

现代文:卫太子被废以后,没有重新立太子。

古文:而燕王旦上书,愿归国入宿卫。

现代文:而燕王刘旦上书,愿意回到京城入宫任警卫之职。

古文:武帝怒,立斩其使者于北阙。

现代文:武帝非常生气,立刻在北阙把燕王的使者问斩。

古文:上居甘泉宫,召画工图画周公负成王也。

现代文:皇上住在甘泉宫,召画工画了一幅周公背负成王的画图。

古文:于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

现代文:于是左右群臣知道武帝想要立小儿子为太子。

古文:后数日,帝谴责钩弋夫人。

现代文:过了几天,武帝谴责鉤弋夫人。

古文:夫人脱簪珥ě叩头。

现代文:夫人摘下发簪耳饰等叩头请罪。

**古文:帝曰: 引持去,送掖庭狱! **

现代文:武帝说: 把她拉走,送到掖庭狱!

**古文:夫人还顾,帝曰: 趣行,女不得活! **

现代文:夫人回过头来看,武帝说: 快走,你不可以活着!

古文:夫人死云阳宫。

现代文:夫人死在云阳宫。

古文:时暴风扬尘,百姓感伤。

现代文:死的时候暴风刮得尘土飞扬,百姓也都很悲伤。

古文:使者夜持棺往葬之,封识其处。

现代文:使者夜里拉着棺材去埋葬,在埋葬的地方做了标志。

**古文:其后帝闲居,问左右曰: 人言云何? **

现代文:事后,武帝闲时问左右说: 人们对这件事都怎么说?

古文:左右对曰: 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 帝曰: 然。

现代文:左右回答说: 人们说既然要立她的儿子了,为什么要除掉他的母亲呢? 武帝说: 是的。

古文: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

现代文:这不是小孩子们和愚人所能理解的。

古文: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

现代文:从前国家之所以出乱子,就是由于君主年少,而他的母亲正在壮年。

古文: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

现代文:女子独居就会骄横傲慢,淫乱放纵,没有人能禁止。

**古文:女不闻吕后邪? **

现代文:你们没有听说过吕后的事吗?

古文:故诸为武帝生子者,无男女,其母无不谴死,岂可谓非贤圣哉!

现代文:因此,所有为武帝生过孩子的,无论是男是女,他们的母亲没有不被谴责处死的,难道能说这就不是圣贤了吗?

古文:昭然远见,为后世计虑,固非浅闻愚儒之所及也。

现代文:这样明确的远见,为后世深思熟虑,本来就不是那些见闻浅陋的愚儒所能达到的。

古文:谥为 武 ,岂虚哉!

现代文:谥号为 武 ,难道是虚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