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丞相世家

古文: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

现代文:陈丞相陈平,阳武县户牖乡人。

古文: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

现代文:陈平少年时期家中贫穷,但是他非常喜欢读书,家里有田地三十亩,他同哥哥陈伯住在一起。

古文: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

现代文:哥哥陈伯平常在家种地,听任陈平出外求学。

古文:平为人长美色。

现代文:陈平长得身材高大,相貌堂堂。

**古文:人或谓陈平曰: 贫何食而肥若是? **

现代文:有人对陈平说: 家里贫穷吃什么而长得如此肥胖呢?

**古文: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 亦食糠覈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 **

现代文:陈平的嫂子恼恨陈平不看顾家庭,不从事劳动生产,说: 也不过吃糠咽菜罢了,有这样的小叔子,还不如没有。

古文: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

现代文:陈伯听到这些话,休弃了她的妻子并将她赶出家门。

古文: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

现代文:等到陈平长大成人该娶媳妇了,富有的人家没有谁肯把女儿嫁给他,娶穷人家的媳妇陈平又感到羞耻。

古文:久之,户牖富人有张负,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

现代文:过了好长时间,户牖有个叫张负的富人,他的孙女嫁了五次人,每任丈夫都死了,没有人再敢娶她。

古文:平欲得之。

现代文:陈平却想娶她。

古文:邑中有丧,平贫,侍丧,以先往後罢为助。

现代文:乡镇中有人办丧事,陈平因为家贫,就去帮忙料理丧事,靠着早去晚归多得些报酬以贴补家用。

古文:张负既见之丧所,独视伟平,平亦以故後去。

现代文:张负在丧家见到他,相中了这个高大魁梧的陈平;陈平也因为这个缘故,很晚才离开丧家。

古文:负随平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

现代文:一次,张负跟着陈平来到他家中,陈家就在靠近外城城墙的偏僻小巷子里,拿一领破席就当门了,但门外却有很多贵人留下的车轮印迹。

**古文:张负归,谓其子仲曰: 吾欲以女孙予陈平。 **

现代文:张负回家后,对他的儿子张仲说: 我打算把孙女嫁给陈平。

**古文:张仲曰: 平贫不事事,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独柰何予女乎? **

现代文:张仲说: 陈平又穷又不从事生产劳动,全县的人都耻笑他的所作所为,您为什么翩翩把孙女嫁给他呢?

**古文:负曰: 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 **

现代文:张负说: 像张平这样仪表堂堂的人哪里会长久贫寒卑贱呢?

古文:卒与女。

现代文:最后将孙女嫁给了陈平。

古文:为平贫,乃假贷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

现代文:因为陈平穷,张家就借钱给他行聘,还给他置办酒宴的钱来娶亲。

古文:负诫其孙曰: 毋以贫故,事人不谨。

现代文:张负告诫他的孙女说: 不要因为陈家穷的缘故,侍奉人家就不恭谨。

**古文:事兄伯如事父,事嫂如母。 **

现代文:侍奉兄长陈伯要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嫂嫂要像侍奉母亲一样。

古文:平既娶张氏女,赍用益饶,游道日广。

现代文:陈平娶了张家女子以后,资财日益宽裕,交游也越来越广。

古文: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

现代文:陈平所居的库上里祭祀土地神,陈平做主持割肉的人,他把祭肉分配得很均匀。

**古文:父老曰: 善,陈孺子之为宰! **

现代文:父老乡亲们说: 好,陈家孩子真会做分割祭肉的人!

**古文:平曰: 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

现代文:陈平说: 唉,假使让我治理天下,我也会像这次分肉一样!

古文:陈涉起而王陈,使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相攻於临济。

现代文:陈胜起兵后在陈县称王,派周市平定了魏国地区,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在临济交战。

古文:陈平固已前谢其兄伯,从少年往事魏王咎於临济。

现代文:在此之前陈平本已辞别他的哥哥陈伯,随一些年轻人去临济到魏王咎手下做事。

古文:魏王以为太仆。

现代文:魏王任命他为太仆。

古文: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现代文:陈平向魏王进言,魏王不听,有的人又说他的坏话,陈平只好逃离而去。

古文:久之,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赐平爵卿。

现代文:过了很久,项羽攻占土地到黄河边上,陈平前往投奔项羽,跟随项羽入关攻破秦国,项羽赐给他卿一级的爵位。

古文:项羽之东王彭城也,汉王还定三秦而东,殷王反楚。

现代文:项羽东归,在彭城称王,汉王回军平定三秦向东进军,殷王反叛楚国。

古文: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

现代文:项羽于是封陈平为信武君,让他率领魏王咎留在楚国的部下前往,击败并降服了殷王而凯旋。

古文:项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溢。

现代文:项王派项悍任命陈平为尉,赏给他黄金二十镒。

古文:居无何,汉王攻下殷。

现代文:没过多久,汉王又攻下殷地。

古文: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

现代文:项王大怒,准备杀掉前次平定殷地的将领吏。

古文: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

现代文:陈平害怕被杀,便封好项王赏给他的黄金和官印,派人送还项王,自己一人拿着带着剑从小路逃走了。

古文:渡河,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中当有金玉宝器,目之,欲杀平。

现代文:陈平横渡黄河,船夫见他一个美男子单身独行,怀疑他是逃亡的将领,腰中定当藏有金玉宝器,就盯着陈平,打算杀掉他。

古文:平恐,乃解衣裸而佐刺船。

现代文:陈平很害怕,就解开衣服,赤裸着上身帮船夫撑船。

古文:船人知其无有,乃止。

现代文:船夫看他一无所有,才没有下手。

古文: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

现代文:陈平于是到修武归降汉军,通过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他进去。

古文: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受平谒,入见平。

现代文:此时万石君石奋做汉王的中涓,接过陈平的名贴,引陈平进见汉王。

古文:平等七人俱进,赐食。

现代文:陈平等七个人都进去了,汉王赐给他们饮食。

**古文:王曰: 罢,就舍矣。 **

现代文:汉王说: 吃完后,到客舍去休息吧。

**古文:平曰: 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 **

现代文:陈平说: 我有要事前来,所说的话不能拖过今日。

**古文:於是汉王与语而说之,问曰: 子之居楚何官? 曰: 为都尉。 **

现代文:于是汉王就跟他交谈,并且很喜欢他。汉王问: 你在楚军时担任什么官职? 陈平说: 做都尉。

古文: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

现代文:汉王当天就任命陈平为都尉,让他做参乘,主管护军一职的工作。

**古文:诸将尽讙,曰: 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 **

现代文:众将都喧哗起来,说: 大王日前刚得到楚国的一个逃兵,还不知道他本领的高低,就跟他同乘一辆车子,并且反让他监督我们这些老将!

古文:汉王闻之,愈益幸平。

现代文:汉王听到这些议论,更加宠幸陈平。

古文:遂与东伐项王。

现代文:汉王于是带着陈平往东讨伐项王。

古文:至彭城,为楚所败。

现代文:到了彭城,被楚军打败。

古文:引而还,收散兵至荥阳,以平为亚将,属於韩王信,军广武。

现代文:汉王领兵返回,一路上收集散兵到达荥阳,任命陈平为副将,隶属于韩王信,驻扎在广武。

古文: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 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现代文:周勃、灌婴等都进谗言诋毁陈平说: 陈平虽然是个美男子,只不过像帽子上用于装饰的美玉罢了,他的内里未必有雄才大罗。

古文: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

现代文:我们听说陈平在家时,曾和嫂嫂私通;在魏王那里做事不能容身,便逃亡出来归附楚王;归附楚王后又不相合,就又逃来归降汉王。

古文: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

现代文:现在大王如此器重他,使他做高官,任命他为护军来监督军队。

古文: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

现代文:我们听说陈平接受了将领们的钱财,钱给得多的就得到好处,钱给得少的就遭遇坏的处境。

**古文:平,反覆乱臣也,原王察之。 **

现代文:陈平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作乱奸臣,希望大王明察。

古文: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

现代文:汉王怀疑起陈平来,召来魏无知责问他。

古文:无知曰: 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

现代文:魏无知说: 我所说的是才能,陛下所问的是品行。

古文: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处於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

现代文:现在如果有人有尾生、孝已那样的品行,但无益于战争的胜负,陛下何必重用这些人呢?

古文: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

现代文:楚汉对峙,我推荐善出奇谋的人,只关心他的计谋是否确实能够有利国家罢了。

**古文: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 **

现代文:至于私通嫂嫂、接受钱财,又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

**古文:汉王召让平曰: 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 **

现代文:汉王召来陈平责问道: 先生在魏王那里做事不相合,便去楚王那里做事而又半道离开。如今又来跟从我,讲信用的人原来是这样三心二意吗?

古文:平曰: 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

现代文:陈平说: 我在魏王那里做事,魏王不能采用我的建议,所以我离开他到项王那里做事。

古文: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现代文:项王不能够信任人,他所信任、宠爱的,不是那些项氏宗族就是妻家的兄弟,即使有奇才也不能重用,我因此离开楚王。

古文: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

现代文:我听说汉王能够用人,所以来归附大王。

古文: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

现代文:我独自一人前来,不接受钱财便没有办事的费用。

**古文:诚臣计画有可采者,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 **

现代文:如果我的计谋确有值得采纳的,希望大王采用;假若没有值得采用的,钱财都还在,请允许我封好送回官府,并请求大王同意我辞官。

古文: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

现代文:汉王于是向陈平道歉,并丰厚地赏赐了他,任命他为护军中尉,监督全体将领。

古文:诸将乃不敢复言。

现代文:将官们便也不敢再说什么。

古文:其後,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於荥阳城。

现代文:后来楚军加紧进攻,切断了汉军运送粮草的甬道,把汉王围困在荥阳城。

古文: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荥阳以西以和。

现代文:过了好一段时间,汉王为这种困境而忧虑,请求割让荥阳以西的地区来讲和。

古文:项王不听。

现代文:项王不同意。

**古文:汉王谓陈平曰: 天下纷纷,何时定乎? **

现代文:汉王对陈平说: 天下如此纷乱,什么时候才能安定下来呢?

古文:陈平曰: 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现代文:陈平说: 项王为人谦恭有礼,对人爱护,具有清廉节操、好礼的士人大多归附他。

古文: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现代文:颗到了论功行赏、授爵封邑时,却又吝啬这些爵邑,士人因此不再真心归附他。

古文: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

现代文:如今大王傲慢又缺乏礼仪,具有清廉节操的士人不来归附;但是大王能够舍得给人爵位、食邑,那些圆滑没有骨气、好利无耻之徒又多归附汉王。

古文: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

现代文:如果你们各自谁能摒弃双方的短处,采取双方的长处,那么只要招一招手,天下就能安定下来了。

古文:然大王恣侮人,不能得廉节之士。

现代文:但是大王爱随意侮辱人,不能罗致到具有清廉节操的士人。

古文: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锺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现代文:不过楚军方面也有可以扰乱的地方,项王那里刚直的臣子像亚父范增、钟离眛、龙且、周殷之辈,不过几个人罢了。

古文: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

现代文:大王如果能舍得拿出几万斤黄金,施行反间的计谋,离间楚国君臣关系,让他们彼此猜疑,项王为人猜忌多疑,容易听信谗言,他们内部一定会互相残杀。

**古文: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

现代文:汉军可趁机发兵攻打他们,必会打败楚军。

古文: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现代文:汉王认为陈平说得对,于是拿出黄金四万斤给陈平,听凭他使用,不过问他的支出情况。

古文: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於楚军,宣言诸将锺离眛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

现代文:陈平用了很多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活动,在众将中扬言钟离眛等人作为项王的将领,功劳很多,但始终不能划地封王,他们打算跟汉王联合起来,消灭项王,瓜分楚国的土地,各自为王。

古文:项羽果意不信锺离眜等。

现代文:项羽果然猜疑起来,不再信任钟离昧等人。

古文: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

现代文:项王已经怀疑上钟离昧等人以后,派遣使者到汉军那里打探。

古文:汉王为太牢具,举进。

现代文:汉王备下丰盛的酒宴,命人端进。

**古文:见楚使,即详惊曰: 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

现代文:见到楚王的使者,汉王就佯装吃惊地说: 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竟是楚王的使者!

古文: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

现代文:又让人把酒肴端走,换上粗劣的饭菜端给楚王的使者。

古文:楚使归,具以报项王。

现代文:楚王使者回去以后,把这些情况禀告给项王。

古文:项王果大疑亚父。

现代文:项王果然大大地怀疑起亚父。

古文: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

现代文:范增想急速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任他,不肯听从。

古文: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 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

现代文:范增闻知项王在怀疑自己,就生气地说: 天下的大事基本定局了,君王自己干吧!

**古文:原请骸骨归! **

现代文:我请求辞职告老还乡!

古文: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现代文:他回乡还没有到达彭城,就因背上毒疮发作而死。

古文:陈平乃夜出女子二千人荥阳城东门,楚因击之,陈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夜出去。

现代文:陈平于是夜里让两千名妇女出荥阳城东门,楚军便发动攻击,陈平就与汉王从荥阳西门出城逃离。

古文:遂入关,收散兵复东。

现代文:汉王随即进入关中,收集败散的士兵再次东进。

古文:其明年,淮阴侯破齐,自立为齐王,使使言之汉王。

现代文:第二年,淮阴侯韩信打败了齐国,自立为齐王,派使者把这件事禀报给汉王。

古文: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

现代文:汉王大怒,斥骂韩信。

古文:汉王亦悟,乃厚遇齐使,使张子房卒立信为齐王。

现代文:陈平暗暗地踩汉王的脚,汉王也有所悟,于是优厚地款待齐王使者,并派张子房立即封韩信为为齐王。

古文:封平以户牖乡。

现代文:汉王把户牖乡封给陈平。

古文:用其奇计策,卒灭楚。

现代文:汉王采用陈平的奇计妙策,最终灭掉了楚国。

古文:常以护军中尉从定燕王臧荼。

现代文:陈平曾经以护军中尉的身份跟随汉王平定了燕王臧荼的叛乱。

古文: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

现代文:汉六年,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意图谋反。

**古文:高帝问诸将,诸将曰: 亟发兵阬竖子耳。 **

现代文:高帝问询将领们,将领们说: 赶紧发兵活埋这小子。

古文:高帝默然。

现代文:高帝默默不语。

**古文:问陈平,平固辞谢,曰: 诸将云何? **

现代文:高帝问陈平,陈平一再推辞,反问道: 各位将领都说了什么?

古文:上具告之。

现代文:皇上把各位将领的话都告诉了陈平。

**古文:陈平曰: 人之上书言信反,有知之者乎? 曰: 未有。 **

现代文:陈平问: 那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的事情,还有其他人知道吗? 皇上说: 没有。

**古文:曰: 信知之乎? 曰: 不知。 **

现代文:陈平问: 韩信本人知道这情况吗? 皇上说: 不知道。

**古文:陈平曰: 陛下精兵孰与楚? **

现代文:陈平说: 陛下的精锐部队跟楚国比哪个强?

**古文:上曰: 不能过。 **

现代文:皇上说: 比不上他们。

**古文:平曰: 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 **

现代文:陈平问: 陛下的将领中用兵有能超过韩信的吗?

**古文:上曰: 莫及也。 **

现代文:皇上说: 没有比得上他的。

**古文:平曰: 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 **

现代文:陈平说: 如今陛下的军队不如楚国精锐,将领的才干又赶不上韩信,如果发兵攻打他,就是在促使他同我们作战,我私下里为陛下的安危而担忧。

**古文:上曰: 为之柰何? **

现代文:皇上说: 那该怎么办呢?

古文:平曰: 古者天子巡狩,会诸侯。

现代文:陈平说: 古时天子巡察各地,会见诸侯。

古文:南方有云梦,陛下弟出伪游云梦,会诸侯於陈。

现代文:南方有个云梦泽,陛下可以假装出游云梦,在陈县会见诸侯。

古文: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

现代文:陈县在楚国的西部边界,韩信听到天子怀着善意出游,必定认为平安无事,因而到郊外迎接拜见陛下。

**古文: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 **

现代文:在他来拜见时,陛下趁机将他拿下,这只不过是一个力士就能办到的事。

古文:高帝以为然,乃发使告诸侯会陈, 吾将南游云梦 。

现代文:高帝觉得他的计策很好,于是派出使者告知各诸侯到陈县会面,说 我即将向南巡游云梦 。

古文:上因随以行。

现代文:皇上便随即出发。

古文:行未至陈,楚王信果郊迎道中。

现代文:此行尚未到达陈县,楚王韩信果然在郊外的路上迎接。

古文:高帝豫具武士,见信至,即执缚之,载後车。

现代文:高帝预先准备好武士,见韩信来了,立即将他拿下捆绑起来,装在副车中。

**古文:信呼曰: 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

现代文:韩信喊道: 如今天下已经平定,我本来该当烹杀了!

古文:高帝顾谓信曰: 若毋声!

现代文:高帝回过头对韩信说: 你别出声喊叫了!

**古文:而反,明矣! **

现代文:你谋反的事已经很清楚了!

古文:武士反接之。

现代文:武士把韩信两手反绑在后。

古文:遂会诸侯于陈,尽定楚地。

现代文:高帝于是在陈县会见了诸侯,全部平定了楚地。

古文:还至雒阳,赦信以为淮阴侯,而与功臣剖符定封。

现代文:高帝回到洛阳,赦免了韩信,降封他为淮阴侯,又与有功之臣剖符确定封赏。

古文:於是与平剖符,世世勿绝,为户牖侯。

现代文:当时与陈平剖符,要陈家世代相传永不断绝,封为户牖侯。

**古文:平辞曰: 此非臣之功也。 **

现代文:陈平辞谢说: 这不是我的功劳。

**古文:上曰: 吾用先生谋计,战胜剋敌,非功而何? **

现代文:皇上说: 我采用了先生的计谋,克敌制胜,不是你的功劳又是什么呢?

**古文:平曰: 非魏无知臣安得进? **

现代文:陈平说: 不是魏无知,我又怎么能入朝为官呢?

**古文:上曰; 若子可谓不背本矣。 **

现代文:皇上说: 像先生您这样可以说是不忘本了。

古文:乃复赏魏无知。

现代文:于是又赏赐了魏无知。

古文: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於代。

现代文:第二年,陈平以护军中尉的身份跟从高帝在代地攻打谋反的韩王信。

古文: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

现代文:汉军匆忙行军到了平城,被匈奴围困,七天吃不上饭。

古文: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现代文:高帝采用了陈平的妙计,派人到单于的阏氏那里去疏通,才得以解围。

古文:高帝既出,其计礻必,世莫得闻。

现代文:高帝脱身以后,陈平所献之计一直被严格保密,世间没有人知道其中内情。

古文:高帝南过曲逆,上其城,望见其屋室甚大,曰: 壮哉县!

现代文:高帝南归经过曲逆,登上城楼,望见县城的房屋很大,说道: 这个县好壮观!

**古文:吾行天下,独见洛阳与是耳。 **

现代文:我行遍天下,只见到洛阳和这个县是这样。

**古文:顾问御史曰: 曲逆户口几何? **

现代文:回头问御史说: 曲逆的户口有多少?

**古文:对曰: 始秦时三万馀户,间者兵数起,多亡匿,今见五千户。 **

现代文:御史回答说: 当初秦朝时有三万多,中间连年战乱,很多人逃亡藏匿,如今现存五千。

古文:於是乃诏御史,更以陈平为曲逆侯,尽食之,除前所食户牖。

现代文:当时高帝便命令御史,改封陈平为曲逆侯,尽享全县各户的赋税收入,取消之前所封的户牖乡的食邑。

古文:其後常以护军中尉从攻陈豨及黥布。

现代文:此后陈平曾以护军中尉的身份跟从高帝征讨陈豨和黥布。

古文: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

现代文:他一共出过六次奇计,每次献计都增加了封邑,一共增封了六次。

古文:奇计或颇祕,世莫能闻也。

现代文:奇计有的颇为隐秘,世间无人知晓。

古文:高帝从破布军还,病创,徐行至长安。

现代文:高帝随击败黥市的军队回来,因受创伤而患病,缓缓地行至长安。

古文:燕王卢绾反,上使樊哙以相国将兵攻之。

现代文:燕王卢绾反叛,皇上派樊哙以相国的身份率兵征讨他。

古文:既行,人有短恶哙者。

现代文:启程后,有人说樊哙的坏话。

**古文:高帝怒曰: 哙见吾病,乃冀我死也。 **

现代文:高帝发怒说: 樊哙见我病了,便盼望我死。

**古文:用陈平谋而召绛侯周勃受诏床下,曰: 陈平亟驰传载勃代哙将,平至军中即斩哙头! **

现代文:便采用陈平的计谋,召绛侯周勃在病榻前受命,说道: 陈平速驾站车马载着周勃代替樊哙领兵,陈平到了军中立即斩下樊哙的头!

古文:二人既受诏,驰传未至军,行计之曰: 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吕嬃之夫,有亲且贵,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则恐後悔。

现代文:二人接受了诏命,驾驿站车马急行,还没有到达军中,边走边商议说: 樊哙是高帝的老朋友了,功劳很多,而且又是吕后妹妹吕嬃的丈夫,与高帝有亲戚关系并且显贵,高帝因为一时愤怒的缘故想杀他,只怕将来会后悔。

**古文:宁囚而致上,上自诛之。 **

现代文:我们宁可把他囚禁起来交与皇上,由皇上自己处决他。

古文:未至军,为坛,以节召樊哙。

现代文:他们没有到军营中,便堆土筑坛,用符节召来樊哙。

古文:哙受诏,即反接载槛车,传诣长安,而令绛侯勃代将,将兵定燕反县。

现代文:樊哙接受诏令,立即被反绑起来装上囚车,由驿站送往长安,使命绛侯勃替樊哙为将,率兵闰定燕地反叛的各县。

古文:平行闻高帝崩,平恐吕太后及吕嬃谗怒,乃驰传先去。

现代文:陈平在返回时得知高帝驾崩的消息,他恐怕吕嬃进谗言、吕后听信谗言发怒,便急驾驿站车马先行。

古文:逢使者诏平与灌婴屯於荥阳。

现代文:路上遇到使者诏令陈平和灌婴驻守荥阳。

古文:平受诏,立复驰至宫,哭甚哀,因奏事丧前。

现代文:陈平接受诏命,马上又驱车赶到宫廷,哭得非常哀痛,趁机在高帝灵堂内向吕后禀奏处理樊哙一事的经过。

**古文:吕太后哀之,曰: 君劳,出休矣。 **

现代文:吕太后哀怜陈平,说道: 您辛苦了,出去好好休息吧。

古文:平畏谗之就,因固请得宿卫中。

现代文:陈平害怕谗言加于自身,于是坚决请求留宿宫中,担任警卫。

**古文:太后乃以为郎中令,曰: 傅教孝惠。 **

现代文:吕太后于是任命他做郎中令,说道: 请好好辅佐教导孝惠皇帝。

古文:是後吕嬃谗乃不得行。

现代文:此后吕嬃的谗言才不起作用。

古文:樊哙至,则赦复爵邑。

现代文:樊哙被押到长安,便被赦免并恢复了原来的爵位和封邑。

古文:孝惠帝六年,相国曹参卒,以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

现代文:孝惠帝六年,相国曹参去世,任命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

古文:王陵者,故沛人,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

现代文:王陵,原为沛县人,当初是县里的豪绅,起初高祖地位卑微的时候,像对待兄长那样侍奉王陵。

古文:陵少文,任气,好直言。

现代文:王陵缺乏文才,爱意气用事,喜欢直言。

古文:及高祖起沛,入至咸阳,陵亦自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

现代文:到了高祖在沛县起兵,进入关中抵达咸阳时,王陵也自己聚集党羽几千人,驻在南阳,不肯跟从沛公。

古文:及汉王之还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

现代文:等到汉王回军进攻项籍时,王陵才率兵归属汉王。

古文: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

现代文:项羽抓了王陵的母亲,安置在军营中,王陵的使者到来时,项羽就让王陵的母亲朝东坐着,想以此招降王陵。

古文: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 为老妾语陵,谨事汉王。

现代文:王陵的母亲私下送走使者时说哭着说: 请替我告诉王陵,要小心地侍奉汉王。

古文:汉王,长者也,无以老妾故,持二心。

现代文:汉王是个宽厚的长者,不要因为我的缘故而怀有二心。

**古文:妾以死送使者。 **

现代文:我以一死来给你送行吧。

古文:遂伏剑而死。

现代文:说罢即拔剑自刎而死。

古文:项王怒,烹陵母。

现代文:项王发怒,烹煮了她的尸体。

古文:陵卒从汉王定天下。

现代文:王陵终于跟从汉王平定天下。

古文:以善雍齿,雍齿,高帝之仇,而陵本无意从高帝,以故晚封,为安国侯。

现代文:王陵跟雍齿关系不错,雍齿是高帝的仇人,王陵又原本无意跟从高帝,因此他受封较晚,被封为安国侯。

古文:安国侯既为右丞相,二岁,孝惠帝崩。

现代文:安国侯做了右丞相,两年后,孝惠帝去世。

**古文:高后欲立诸吕为王,问王陵,王陵曰: 不可。 **

现代文:吕太后想立吕氏宗族的人为王,便以此询问王陵,王陵说: 不行。

**古文:问陈平,陈平曰: 可。 **

现代文:又问陈平,陈平说: 可以。

古文:吕太后怒,乃详迁陵为帝太傅,实不用陵。

现代文:吕太后发怒,于是假意提升王陵为皇帝的太傅,实际上不重用王陵。

古文:陵怒,谢疾免,杜门竟不朝请,七年而卒。

现代文:王陵发怒,称病辞职。闭门不出,始终不朝见皇帝,七年后去世。

古文:陵之免丞相,吕太后乃徙平为右丞相,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

现代文:王陵被免除丞相职务后,吕太后就调任陈平为右丞相,任命辟阳侯审食为左丞相。

古文:左丞相不治,常给事於中。

现代文:左丞相不设办公的处所,常在宫中处理政务。

古文:食其亦沛人。

现代文:审食也是沛县人。

古文:汉王之败彭城西,楚取太上皇、吕后为质,食其以舍人侍吕后。

现代文:汉王在彭城以西被击败时,楚军抓走汉王的父亲和吕后作为人质,食其以家臣的身份侍奉吕后。

古文:其後从破项籍为侯,幸於吕太后。

现代文:他后来跟随汉军打败项羽被封为侯,受到吕太后的宠幸。

古文:及为相,居中,百官皆因决事。

现代文:等到他做了左丞相,住在宫中,百官都得通过他来决断国家大事。

**古文:吕嬃常以前陈平为高帝谋执樊哙,数谗曰: 陈平为相非治事,日饮醇酒,戏妇女。 **

现代文:吕嬃常因从前陈平为高帝出谋划策捉拿樊哙,多次进谗言说: 陈平当丞相不理政务,每天饮美酒,玩弄妇女。

古文:陈平闻,日益甚。

现代文:陈平听到后,饮酒作乐日益加剧。

古文:吕太后闻之,私独喜。

现代文:吕太后闻知此事,暗自高兴。

古文:面质吕嬃於陈平曰: 鄙语曰 兒妇人口不可用 ,顾君与我何如耳。

现代文:她当着吕嬃的面对陈平说: 俗语说 小孩和妇女的话不可信 ,就看你对我怎么样了。

**古文:无畏吕嬃之谗也。 **

现代文:不要怕吕嬃说你的坏话。

古文: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

现代文:吕太后立吕氏宗族的人为王,陈平假装顺从这件事。

古文: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立孝文皇帝,陈平本谋也。

现代文:等到吕太后去世,陈平跟太尉周勃合谋,最后将吕氏宗族诛杀殆尽,拥立孝文皇帝即位,此事陈平是主要策划者。

古文:审食其免相。

现代文:审食其被免去左丞相一职。

古文:孝文帝立,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

现代文:孝文帝即位后,认为太尉周勃亲自率兵诛灭吕氏宗族,功劳多;陈平想把右丞相的尊位让给周勃,于是托病引退。

古文:孝文帝初立,怪平病,问之。

现代文:孝文帝刚刚即位,觉得陈平病得奇怪,就去询问他。

古文:平曰: 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平。

现代文:陈平说: 高祖时期,周勃的功劳不如我陈平。

古文: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

现代文:到诛灭吕氏宗族时,我的功劳也就不如周勃了。

**古文:原以右丞相让勃。 **

现代文:我愿把右丞相的职位让给周勃。

古文:於是孝文帝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

现代文:于是孝文帝就任命绛侯周勃为右丞相,位次名列第一;陈平调职为左丞相,位次名列第二。

古文:赐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户。

现代文:赏赐陈平黄金千金,加封食邑三千户。

**古文:居顷之,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 天下一岁决狱几何? **

现代文:过了一段时间,孝文皇帝已经渐渐明了熟悉国家大事,在一次接受群臣朝见时问右丞相周勃说: 全国一年中判决的案件有多少?

**古文:勃谢曰: 不知。 **

现代文:周勃谢罪说: 不知道。

**古文:问: 天下一岁钱穀出入几何? **

现代文:孝文皇帝又问: 全国一年中钱粮的开支收入有多少?

古文: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现代文:周勃又谢罪说不知道,急得汗流浃背,惭愧自己不能回答。

古文:於是上亦问左丞相平。

现代文:于是皇上又问左丞相陈平。

**古文:平曰: 有主者。 **

现代文:陈平说: 有主管人负责。

**古文:上曰: 主者谓谁? **

现代文:皇上说: 主管的人又是谁?

**古文:平曰: 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穀,责治粟内史。 **

现代文:陈平说: 陛下若问判决案件的情况,可询问廷尉;问钱粮收支的情况,可询问治粟内史。

**古文:上曰: 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 **

现代文:皇上说: 如果各自有主管的人,那么您所主管的又是什么呢?

古文:平谢曰: 主臣!

现代文:陈平谢罪说: 为臣诚惶诚恐!

古文: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

现代文:陛下不知我才智低劣,使我勉强担任宰相的职位。

**古文: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

现代文:宰相一职,对上辅佐天子调理阴阳,顺应四时,对下养育万物适时生长,对外镇抚四夷和诸侯,对内爱护团结百姓,使公卿大夫各自能够胜任他们的职责。

古文:孝文帝乃称善。

现代文:孝文帝听了后称赞他回答得好。

**古文: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 君独不素教我对! **

现代文:右丞相周勃大为惭愧,退朝后埋怨陈平说: 您怎么不在平时教我对答这些话!

古文:陈平笑曰: 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

现代文:陈平笑着说: 您身居相位,难道不知道自己的职责吗?

**古文: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彊对邪? **

现代文:陛下如若问起长安城中盗贼的数目,您也要勉强凑数来对答吗?

古文:於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

现代文:这时绛侯周勃自知自己的才能比陈平差远了。

古文: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现代文:过了一会时间绛侯周勃托病请求免去右丞相的职务,陈平独自担任整个丞相的职务。

古文: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谥为献侯。

现代文: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去世,谥号为献侯。

古文:子共侯买代侯。

现代文:他的儿子恭侯陈买接替侯位。

古文:二年卒,子简侯恢代侯。

现代文:陈买在位两年遍去世,他的儿子简侯陈恢接替侯位。

古文:二十三年卒,子何代侯。

现代文:陈恢在位二十三年去世,他的儿子陈何接替侯位。

古文:二十三年,何坐略人妻,弃市,国除。

现代文:陈何在位二十三年时,犯了抢占他人妻子的罪,被处以死刑,封国被废除。

古文:始陈平曰: 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

现代文:当初陈平曾经说过: 我经常使用诡秘的计谋,这是道家所禁忌的。

**古文: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 **

现代文:我的后代如果被废黜,也就止住了,最终不会再度兴起,这是因为我暗中积下了很多祸因。

古文:然其後曾孙陈掌以卫氏亲贵戚,原得续封陈氏,然终不得。

现代文:此后陈平的曾孙陈掌靠着是卫家亲戚的关系,希望能够接续陈家原来的封号,但终究未能实现。

古文:太史公曰: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

现代文:太史公说:陈丞相陈平年轻的时候,原本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

古文: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

现代文:当他在砧板上分割祭肉的时候,他的志向本来已经很远大了。

古文: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

现代文:他徘徊于楚魏之间,最终归附高帝。

古文: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

现代文:他常常想出奇谋妙计,解救纷繁的危难,消除国家的祸患。

古文: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现代文:到了吕后执政时期,诸事多有变故,但陈平还是能够自免于祸患,并安定汉室,保持荣耀的名望终身,被称为贤相,这难道不是善始善终吗!

古文: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现代文:假若没有才智和谋略,谁能做到这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