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十王列传

古文:光武皇帝十一子:郭皇后生东海恭王彊、沛献王辅、济南安王康、阜陵质王延、中山简王焉,许美人生楚王英,光烈皇后生显宗、东平宪王苍、广陵思王荆、临淮怀公衡、琅邪孝王京。

现代文:光武十王列传序光武皇帝有十一个儿子:郭皇后生了东海恭王刘强、沛献王刘辅、济南安王刘康、阜陵质王刘延、中山简王刘焉,许美人生了楚王刘英,光烈皇后生了显宗、东平宪王刘苍、广陵思王刘荆、临淮怀公刘衡、琅笽孝王刘京。

古文:东海恭王彊。建武二年,立母郭氏为皇后,彊为皇太子。

现代文:◆东海恭王刘强传,建武二年,立母郭氏做皇后,刘强做皇太子。

古文:十七年而郭后废,彊常戚戚不自安,数因左右及诸王陈其恳诚,愿备蕃国。

现代文:十七年郭皇后被废,刘强忧愁不安,多次通过左右及诸王陈述他的心愿,愿意备蕃国。

古文:光武不忍,迟回者数岁,乃许焉。

现代文:光武帝于心不忍,迟迟回答,几年后才同意。

古文:十九年,封为东海王,二十八年,就国。

现代文:十九年,刘强被封为东海王。二十八年,到了封地。

古文:帝以彊废不以过,去就有礼,故优以大封,兼食鲁郡,合二十九县。

现代文:皇帝认为刘强被废不因为本身有过失,而且去就有礼,所以优待大封,兼食邑鲁郡,共有二十九县。

古文:赐虎贲旄头,宫殿设钟之县,拟于乘舆。

现代文:并赐给虎贲旄头,宫殿中设有钟鼓之悬,还有乘舆。

古文:彊临之国,数上书让还东海,又因皇太子固辞。

现代文:刘强到了封地,几次上书让还东海,又托皇太子坚决辞让。

古文:帝不许,深嘉叹之,以彊章宣示公卿。

现代文:皇帝不许可,深深地嘉许叹息,把刘强的奏章宣示给公卿过目。

古文:初,鲁恭王好宫室,起灵光殿,甚壮丽,是时犹存,故诏彊都鲁。

现代文:起初,鲁恭王好建宫室,起造灵光殿,十分壮丽,这时还存在,所以皇上下诏让刘强以鲁为国都。

古文:中元元年入朝,从封岱山,因留京师。

现代文:中元元年入朝,跟从皇上封禅泰山,于是留在京师。

古文:明年春,帝崩。

现代文:第二年春,皇帝死了。

古文:冬,归国。

现代文:冬天,刘强回到封地。

古文:永平元年,彊病,显宗遣中常侍钩盾令将太医乘驿视疾,诏沛王辅、济南王康、淮阳王延诣鲁。

现代文:永平元年,刘强生病,显宗派中常侍钅旬盾令将太医乘驿车去看病,诏沛王刘辅、济南王刘康、淮阳王刘延等到鲁。

古文:及薨,临命上疏谢曰:臣蒙恩得备籓辅,特受二国,宫室礼乐,事事殊异,巍巍无量,讫无报称。

现代文:等到刘强死时,临终上疏谢道: 臣蒙天恩得备蕃辅,特受二国,宫室礼乐,事事与众不同,大德崇高无量,一直没有报答。

古文:而自修不谨,连年被疾,为朝廷忧念。

现代文:而自己修身不谨,连年生病,被朝廷忧念。

古文:皇太后、陛下哀怜臣彊,感动发中,数遣使者太医令丞方伎道术,络绎不绝。

现代文:皇太后、陛下可怜我,内心感动,几次派使者太医令丞方伎道术,络绎不绝。

古文:臣伏惟厚恩,不知所言。

现代文:臣每想到厚恩,不知该说什么好。

古文:臣内自省视,气力羸劣,日夜浸困,终不复望见阙庭,奉承帷幄,孤负重恩,衔恨黄泉。

现代文:臣内自检查,气力羸弱,日夜渐困,最终不再望见朝廷宫阙,奉承帷幄,孤负皇上的重恩,只得衔恨于九泉之下。

古文:身既夭命孤弱,复为皇太后、陛下忧虑,诚悲诚惭。

现代文:臣身既然短命孤弱,又使皇太后、陛下忧虑,的确悲恸惭愧。

古文:息政,小人也,猥当袭臣后,必非所以全利之也。

现代文:儿子刘政,本是小人,猥当袭臣之后,一定不是全利之法。

古文:诚愿还东海郡。

现代文:内心愿送还东海郡。

古文:天恩愍哀,以臣无男之故,处臣三女小国侯,此臣宿昔常计。

现代文:天恩同情臣下,以为臣没有多的男儿,安排臣的三个女儿为小国侯,这是臣私计天恩,不敢忘记。

古文:今天下新罹大忧,惟陛下加供养皇太后,数进御餐。

现代文:今天下正逢光武帝驾崩的大忧,只愿陛下加意供养皇太后,数进御餐。

古文:臣彊困劣,言不能尽意。

现代文:臣强困劣,言不能尽意。

古文:愿并谢诸王,不意永不复相见也。

现代文:希望感谢诸王,没想到承不复相见了。

古文:天子览书悲恸,从太后出幸津门亭发哀。

现代文:天子看了书非常难过,从太后出幸津门亭发哀。

古文:使司空持节护丧事,大鸿胪副,宗正、将作大匠视丧事,赠以殊礼,升龙、旄头、鸾辂、龙旂、虎贲百人。

现代文:派大司空持节护丧事,大鸿胪副,宗正、将作大匠视丧事,赠以特殊礼节,升龙、旄头、鸾辂、龙、虎贲百人。

古文:诏楚王英、赵王栩、北海王兴、馆陶公主、比阳公主及京师亲戚四姓夫人、小侯皆会葬。

现代文:诏楚王刘英、赵王刘栩、北海王刘兴、馆陶公主、比阳公主及京师京戚四姓夫人、小侯都来会葬。

古文:帝追惟彊深执谦俭,不欲厚葬以违其意,于是特诏中常侍杜岑及东海傅相曰: 王恭谦好礼,以德自终,遣送之物,务从约省,衣足敛形,茅车瓦器,物减于制,以彰王卓尔独行之志。

现代文:帝追想到刘强深执谦俭,不想厚葬来违背他的意思,于是特诏中常侍杜岑及东海傅相道 :王恭谦好礼,以德自终,遣送之物,务从约省,衣服能够敛形,茅车瓦器,物减于制,以表彰王的特立独行之志。

古文:二十年,魏受禅,以为崇德侯。

现代文:将作大匠留起陵庙。 刘强立十八年,年纪三十四岁。子靖王刘政为嗣。

古文:沛献王辅,建武十五年封右翊公。

现代文:◆沛献王刘辅传,刘辅在建武十五年封为右翊公。

古文:十七年,郭后废为中山太后,故徙辅为中山王,并食常山郡。

现代文:十七年,郭后废为中山太后,所以刘辅徙为中山王,并食常山郡。

古文:二十年,复徙封沛王。

现代文:二十年,又徙封为沛王。

古文:时,禁网尚疏,诸王皆在京师,竞修名誉,争礼四方宾客。寿光侯刘鲤,更始子也,得幸于辅。

现代文:当时禁网还疏,诸王都在京师,争修名誉,争着礼遇四方宾客,寿光侯刘鲤,更始帝的儿子,得到了刘辅的宠幸。

古文:鲤怨刘盆子害其父,因辅结客,报杀盆子兄故式侯恭,辅坐系诏狱,三日乃得出。

现代文:刘鲤埋怨刘盆子害死了他的父亲,借着刘辅结交的宾客,报杀刘盆子之兄故式侯刘恭,刘辅因此坐牢,三天才放出来。

古文:自是后,诸王宾客多坐刑罚,各循法度。

现代文:自此以后,诸王宾客多受刑罚,各依法度办事。

古文:二十八年,就国。

现代文:二十八年,到了封地。

古文:中元二年,封辅子宝为沛侯。

现代文:中元二年,封刘辅之子刘宝为沛侯。

古文:永平元年,封宝弟嘉为僮侯。

现代文:永平元年,封刘宝之弟刘嘉为僮侯。

古文:薨,子契嗣;魏受禅,以为崇德侯。

现代文:刘辅矜严有法度,喜好经书,善于讲《京氏易》、《孝经》、《论语》传及图谶,写有《五经论》,当时叫《沛王通论》。

古文:楚王英,以建武十五年封为楚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二十八年就国。

现代文:在封地谨慎有节,终始如一,称为贤王。显宗敬重他,几次加赏赐。刘辅立四十六年而死,儿子厘王刘定为嗣。◆楚王刘英传,刘英于建武十五年封为楚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二十八年到了封地。

古文:母许氏无宠,故英国最贫小。

现代文:母亲许氏没有得过宠,所以刘英之国最贫最小。

古文:三十年,以临淮之取虑、须昌二县益楚国。

现代文:三十年,皇下把临淮之取虑、须昌二县加进楚国。

古文:自显宗为太子时,英常独归附太子,太子特亲爱之。

现代文:自显宗做太宗时,刘英常独自归附太子,太子特别亲爱他。

古文:及即位,数受赏赐。

现代文:等到太子即位,几次受到赏赐。

古文:永平元年,特封英舅子许昌为龙舒侯。

现代文:永平元年特封刘英舅子许昌为龙舒侯。

古文: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

现代文:刘英少年时好游侠,与宾客交往,晚年更喜黄帝、老子,学佛教斋戒祭祀。

古文:八年,诏令天下死罪入缣赎。

现代文:八年,诏令天下的死罪之人都可用缣赎罪。

**古文:英遣郎中令奉黄缣白纨三十匹诣国相曰: 托在蕃辅,过恶累积,欢喜大恩,奉送缣帛,以赎愆罪。 **

现代文:刘英派郎中令奉黄缣白纨三十匹到国相那里说 :记在蕃辅,过恶很多,欢喜大恩,奉送缣帛,以赎愆罪。

古文:国相以闻,诏报曰: 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

现代文:国相向上汇报。诏书批示道 :楚王诵黄帝老子之微言,喜好佛教的仁祠,薭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

**古文: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 **

现代文:将所交的缣帛退还,来帮助沙门近住之僧侣作一次盛馔。

古文:因以班示诸国中傅。

现代文:于是班示给诸国中傅。

古文:英后遂大交通方士,作金龟玉鹤,刻文字以为符瑞。

现代文:刘英后来就大肆交结方士,制作金龟玉鹤,刻文字以为符瑞。

古文:十三年,男子燕广告英与渔阳王平、颜忠等造作图书,有逆谋,事下案验。

现代文:十三年,男子燕广控告刘英与渔阳王平、颜忠等造作图书,有谋反之意,案情交下审理。

古文:有司奏英招聚奸猾,造作图谶,擅相官秩,置诸侯王公将军二千石,大逆不道,请诛之。

现代文:有司奏称刘英招聚奸猾之徒,造作图谶,擅相官秩,设诸侯王公将军二千石,大逆不道,请求杀了他。

古文:帝以亲亲不忍,乃废英,徙丹阳泾县,赐汤沐邑五百户。

现代文:皇帝以为亲亲不忍,于是废了刘英,迁徙到丹阳泾县,赐汤沐邑五百户。

古文:遣大鸿胪持节护送,使伎人奴俾工技鼓吹悉从,得乘辎軿,持兵弩,行道射猎,极意自娱。

现代文:派大鸿胪持节护送,使伎人奴婢鼓吹相随,还允许他乘衣车,持兵弩,行道射猎,极意自寻欢乐。

古文:男女为侯主者,食邑如故。

现代文:男女为侯主的,食邑照旧。

古文:楚太后勿上玺绶,留住楚宫。

现代文:楚太后不必上交玺绶,留在楚宫居住。

古文:明年,英至丹阳,自杀。

现代文:第二年,刘英到了丹阳,自杀。

古文:立三十三年,国除。

现代文:立国三十三年,国除。

古文:诏遣光禄大夫持节吊祠,赠帽如法,加赐列侯印绶,以诸侯礼葬于泾。

现代文:皇帝下诏派光禄大夫持节吊祠,赠依法办事,加赐列侯印绶,用诸侯之礼葬于泾。

古文:遣中黄门占护其妻子。

现代文:派中黄门守护他的妻子。

古文:悉出楚官属无辞语者。

现代文:全部迁出楚官属无辞语者。

古文:制诏许太后曰: 国家始闻楚事,幸其不然。

现代文:制诏给许太后说: 国家听说楚国的事,希望他不是这样。

古文:既知审实,怀用悼灼,庶欲宥全王身,令保卒天年,而王不念顾太后,竟不自免。

现代文:已经查明真相,内心感到焦灼不安,本想原谅他保全其身体,使他活到年老,可是王不念顾太后,竟不自免而死去。

古文:此天命也,无可奈何!

现代文:这是天命如此,无可奈何!

古文:太后其保养幼弱,勉强饮食。

现代文:太后其保养幼弱,勉强增进饮食。

**古文:诸许愿王富贵,人情也。已诏有司,出其有谋者,令安田宅。 **

现代文:诸许愿王富贵,这是人之常情,已经下诏有司,赶出那些参与谋反者,令安田宅。

古文:于是封燕广为折奸侯。

现代文:于是封燕广为折奸侯。

古文:楚狱遂至累年,其辞语相连,自京师亲戚诸侯州郡豪杰及考案吏,阿附相陷,坐死徙者以千数。

现代文:楚狱拖了几年,那些辞语有牵连的,从京师亲戚诸侯州郡豪杰及考案官吏,阿附相谄,犯死罪和充军的达千数人。

古文:十五年,帝幸彭城,见许太后及英妻子于内殿,悲泣,感动左右。

现代文:十五年,皇上巡幸彭城,见许太后及刘英子于内殿,悲哀哭泣,感动左右。

古文:建初二年,肃宗封英子种楚侯,五弟皆为列侯,并不得置相臣吏人。

现代文:建初二年,肃宗封刘英之子为楚侯,五弟都为列侯,并不得设相臣吏人。

古文:济南安王康,建武十五年封济南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二十八年就国。

现代文:◆济南安王刘康传,刘康,建武十五年封为济南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二十八年到封地。

古文:三十年,以平原之祝阿、安德、朝阳、平昌、隰阴、重丘六县益济南国。

现代文:三十年,朝廷又把平原的祝阿、安德、朝阳、平昌、隰阴、重丘六县加进济南国。

古文:中元二年,封康子德为东武城侯。

现代文:中元二年,封刘康之子刘德为东武城侯。

古文:康在国不循法度,交通宾客。

现代文:刘康在封地不遵守法度,交往宾客。

古文:其后,人上书告康招来州郡奸猾渔阳颜忠,刘子产等,又多遗其缯帛,案图书,谋议不轨。

现代文:后来,有人上书告刘康招来州郡奸猾之徒渔阳颜忠、刘子产等,又送很多缣帛,案图书,谋议不轨。

古文:事下考,有司举奏之,显宗以亲亲故,不忍穷竟其事,但削祝阿、隰阴、东朝阳、安德、西平昌五县。建初八年,肃宗复还所削地,康遂多殖财货,大修宫室,奴婢至千四百人,厩马千二百匹,私田八百顷,奢侈恣欲,游观无节。

现代文:案情下达考核,有司举奏之,显宗认为是亲属的缘故,不忍心寻根究底,只削除祝阿等五县。建初八年,肃宗又发还所削之地,刘庸就多殖财货,大修宫室,养奴婢至一千四百人,厩中养马一千二百匹,私田八百顷,奢侈恣欲,游观也无节制。

古文:永元初,国傅何敞上疏谏康曰:盖闻诸侯之义,制节谨度,然后能保其社稷,和其民人。

现代文:永元初年,国傅何敞上疏谏刘康道: 听说诸侯的本义,制节谨度,然后能保其国土,和睦其百姓。

古文:大王以骨肉之亲,享食茅土,当施张政令,明其典法,出入进止,宜有期度,舆马台隶,应为科品。

现代文:大王以骨肉之亲,享食茅土,应当施张政令,明其典法,出入进止,应有期度,舆马台隶,应有规定。

古文:而今奴婢厩马皆有千余,增无用之口,以自蚕食。

现代文:可现在奴婢厩马都有千多,增添无用的丁口,以自蚕食。

古文:官婢闭隔,失其天性,惑乱和气。

现代文:宫婢关在里面,失去其天性,惑乱和气。

古文:又多起内第,触犯防禁,费以巨万,而功犹未半。

现代文:又多起内宅,触犯防禁,费用巨万,而工程还不到一半。

古文:夫文繁者质荒,木盛者人亡,皆非所以奉礼承上,传福无穷者也。

现代文:文繁杂就实质荒,土木建筑太多就使人亡,都不是奉礼承上,传福无穷的办法。

古文:故楚作章华以凶,吴兴姑苏而灭,景公千驷,民无称焉。

现代文:所以楚国作章华宫而遭凶,吴王筑姑苏台而国灭,齐景公养千匹马,百姓不称赞。

古文:今数游诸第,晨夜无节,又非所以远防未然,临深履薄之法也。

现代文:现在数游诸第,早晚无节制,又不是远防未然,临深履薄的做法。

古文:立三年薨,子悼王广嗣。永建五年,封广弟文为乐城亭侯。

现代文:愿大王修恭俭之德,遵守古制,减少奴婢之口,省去乘马之数,排除私田之富,节游观之宴,按礼起居,那么我才敢安心自保。希大王深虑愚言。

古文:广立二十五年,永兴元年薨,无子,国除。

现代文:刘康素来敬重何敞,虽然没有抵触情绪,但始终不能改过。刘康立五十九年而死,儿子简王刘错嗣。

古文:东平宪王苍,建武十五年封东平公,十七年进爵为王。

现代文:◆东平宪王刘苍传,刘苍,建武十五年封为东平公,十七年进爵为王。

古文:苍少好经书,雅有智思,为人美须髯,腰带八围,显宗甚爱重之。

现代文:刘苍少年时好读经书,颇有智慧,为人长得一脸好胡须,腰围粗壮,显宗十分爱重他。

古文:及即位,拜为骠骑将军,置长史掾史员四十人,位在三公上。

现代文:等到即位,封苍为骠骑将军,设长史掾史员四十人,位在三公之上。

古文:永平元年,封苍子二人为且侯。

现代文:永平元年,封苍之子二人为悬侯。

古文:二年,以东郡之寿张、须昌,山阳之南平阳、橐、湖陵五县益东平国。

现代文:二年将东郡之寿张、须昌,山阳之南平阳、囊、湖陵五县加进东平国。

古文:是时中兴三十余年,四方无虞,苍以天下化平,宜修礼乐,乃与公卿共议定南北郊冠冕车服制度,及光武庙登歌八佾舞数,语在《礼乐》、《舆服志》。

现代文:这时中兴三十多年,四方没有忧患,刘苍认为天下化平,应修礼乐,便与公卿共同议定南北郊冠冕车服制度,及光武庙登歌八佾舞数,语在《礼乐》、《舆服志》。

古文:帝每巡狩,苍常留镇,侍卫皇太后。

现代文:皇帝每次巡狩,刘苍常留下镇守,侍卫皇太后。

古文:四年春,车驾近出,观览城第,寻闻当遂校猎河内,苍即上书谏曰: 臣闻时令,盛春农事,不聚众兴功。

现代文:四年春,皇上车驾近出,观览城市房屋,不久听说将到河内狩猎,刘苍上书劝阻道 :臣听说时令,盛春农事很忙,不可聚众兴功。

**古文:传曰: 田猎不宿,食饮不享,出入不节,则木不曲直。 **

现代文:古书说: 田猎不宿,食饮不享,出入不节,则木不曲直。

古文:此失春令者也。

现代文:这是失春令的做法。

古文:臣知车驾今出,事从约省,所过吏人讽诵《甘棠》之德。

现代文:臣知车驾今出,事从约省,所过之处吏人讽诵《甘棠》之德。

古文:虽然,动不以礼,非所以示四方也。

现代文:即使这样,动作不依礼节,不是给四方示范。

古文:惟陛下因行田野,循视稼穑,消摇仿佯,弭节而旋。

现代文:希陛下巡行田野,看看庄稼,消遥仿佯,按节而回。

古文:至秋冬,乃振威灵,整法驾,备周卫,设羽旄。

现代文:到了秋冬,才振威灵,整法驾,备周卫,设羽旄。

**古文:《诗》云: 抑抑威仪,惟德之隅。 **

现代文:《诗经》上说: 抑抑威仪,惟德之隅。

**古文:臣不胜愤懑,伏自手书,乞诣行在所,极陈至诚。 **

现代文:臣不禁内心忧虑,伏自手书,求在陛下到达之处,表达一片至诚。

古文:帝览奏,即还宫。

现代文:帝看了后,立即回宫。

古文:苍在朝数载,多所隆益,而自以至亲辅政,声望日重,意不自安,上疏归职曰:臣苍疲驽,特为陛下慈恩覆护,在家备教导之仁,升朝蒙爵命之首,制书褒美,班之四海,举负薪之才,升君子之器。

现代文:刘苍在朝数年,做了许多有益之事,可自己觉得以至亲辅政,声望一天天高,内心有些不安,便上疏请求归职道: 臣苍疲驽之才,特被陛下慈恩庇护,在家受了许多教导,升朝蒙爵命之旨,制书奖励,颁之四海,举小人之才,升君子之器。

古文:凡匹夫一介,尚不忘箪食之惠,况臣居宰相之位,同气之亲哉!

现代文:一个匹夫,还不忘一篮饭的恩惠,况臣居宰相的位子,有手足之情。

古文:宜当暴骸膏野,为百僚先,而愚顽之质,加以固病,诚羞负乘,辱污辅将之位,将被诗人 三百赤绂 之刺。

现代文:应当死在野外,做百官的表率,可是愚顽之质,加以有病在身,的确羞于负乘,辱污辅将之位,将受到诗人 三百赤绂 的讽刺。

古文:今方域晏然,要荒无儆,将遵上德无为之时也,文官犹可并省,武职尤不宜建。

现代文:现在方域平安,边远没有警讯,正是遵守上德无为而治之时,文官还可并省,武职更不应增建。

古文:昔象封有鼻,不任以政,诚由爱深,不忍扬其过恶。

现代文:古时象被舜封于有鼻,不任政事,由于君王之爱至深,不忍扬其过恶。

古文:前事之不忘,来事之师也。

现代文:前事之不忘记,正是后事之师表。

古文:自汉兴以来,宗室子弟无得在公卿位者。

现代文:从汉兴以来,宗室子弟没有在公卿高位的。

古文:惟陛下审览虞帝优养母弟,遵承旧典,终卒厚恩。

现代文:希陛下审览虞舜优养母弟的做法,遵守旧典,终卒厚恩。

古文:乞上骠骑将军印绶,退就蕃国,愿蒙哀怜。

现代文:求送上骠骑将军大印,退到自己的封地,希得到爱怜。

古文:帝优诏不听。

现代文:帝优诏不听。

古文:其后数陈乞,辞甚恳切。

现代文:以后多次陈上,辞语十分恳切。

古文:五年,乃许还国,而不听上将军印绶。

现代文:五年才许还国,但不接上将军印绶。

古文:以骠骑长史为东平太傅,掾为中大夫,令史为王家郎。

现代文:以轻骑长史为东平太傅,掾为中大夫,令史为王家郎。

古文:加赐钱五千万,布十万匹。

现代文:加赐钱五千万,布十万匹。

古文:六年冬,帝幸鲁,征苍从还京师。

现代文:六年冬,帝巡幸鲁国,召刘苍跟着回京师。

古文:明年,皇太后崩。

现代文:第二年,皇太后死了。

古文:既葬,苍乃归国,特赐宫人奴婢五百人,布二十五万匹,及珍宝服御器物。

现代文:葬后,刘苍才回封地,皇上特赐奴婢五百人,布二十五万匹,和珍宝服饰器物。

古文:十一年,苍与诸王朝京师。

现代文:十一年刘苍与诸王朝京师。

古文:月余,还国。

现代文:月余,回国。

古文:帝临送归宫,凄然怀思,乃遣使手诏国中傅曰: 辞别之后,独坐不乐,因就车归,伏轼而吟,瞻望永怀,实劳我心,诵及《采菽》,以增叹息。

现代文:帝临送回宫,凄然怀念,于是派使者持手诏绘国中傅道: 辞别之后,独坐不乐,于是就乘车回来,伏在车前横木上吟诗:瞻望永怀,实劳我心,诵及《采菽》,以增叹息。

古文: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其言甚大,副是要腹矣。

现代文:前些时候问东平王在家何等快乐,王说做好事最快乐,其言甚大,说到内心深处了。

**古文:今送列侯印十九枚,诸王子年五岁已上能趋拜者,皆令带之。 **

现代文:今送列侯印十九枚,诸王子年五岁以上能够趋拜的,都叫他们带上。

古文:十五年春,行幸东平,赐苍钱千五百万,布四万匹。

现代文:十五年春,皇帝行幸东平,赐刘苍钱一千五百万,布四万匹。

古文:帝以所作《光武本纪》示苍,苍因上《光武受命中兴颂》。

现代文:皇上把所作《光武本纪》给刘苍看,刘苍于是上一篇《光武受命中兴颂》。

古文:帝甚善之,以其文典雅,特令校书郎贾逵为之训诂。

现代文:皇上认为很好,文章很典雅,特令校书郎贾逵作注解。

古文:肃宗即位,尊重恩礼逾于前世,诸王莫与为比。

现代文:肃宗即位,对刘苍的尊重恩礼超过前代,诸王没有谁能和他相比。

古文:建初元年,地震,苍上便宜,其事留中。

现代文:建初元年,地震,刘苍上书谈到几件事,其事留在禁中。

古文:帝报书曰: 丙寅所上便宜三事,朕亲自览读,反复数周,心开目明,旷然发矇。

现代文:皇上回信道 :丙寅所上书谈到的几件事,我亲自阅读,反复几遍,心开目明,似乎明白了许多。

古文:间吏人奏事,亦有此言,但明智浅短,或谓傥是,复虑为非,何者?

现代文:平时吏人奏事,也有这话,但是明智浅短,有的说倘若这样,又考虑是错误的。

古文:灾异之降,缘政而见。

现代文:为什么呢?灾异的降临,因政治而出现。

古文:今改元之后,年饥人流,此朕之不德感应所致。

现代文:现在改元之后,年岁饥荒,百姓流散,这是我的德薄造成的。

古文:又冬春旱甚,所被尤广,虽内用克责,而不知所定。

现代文:又冬春两季干旱太甚,面积很广,即使内用克责,而不知所定。

古文:得王深策,快然意解。

现代文:得到王的深策,快然意解。

**古文:《诗》不云乎: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 **

现代文:《诗经》不是说过: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

古文:思惟嘉谋,以次奉行,冀蒙福应。

现代文:想到你的一些好主意,决定依次照办,希望得到好的报应。

**古文:彰报至德,特赐王钱五百万。 **

现代文:为了表彰你的美德,特赐王钱五百万。

古文:后帝欲为原陵、显节陵起县邑,苍闻之,遽上疏谏曰:伏闻当为二陵起立郭邑,臣前颇谓道路之言,疑不审实,近令从官古霸问涅阳主疾,使还,乃知诏书已下。

现代文:后来皇帝想替原陵、显节陵修县邑,刘苍听说了,连忙上疏道: 听说您将替二陵起立郭邑,臣以前以为是道听途说,不大实在,近来派从官古霸探视涅阳公主的病,使者回来,才知道诏书已经下来。

古文:窃见光武皇帝躬履俭约之行,深睹始终之分,勤勤恳恳,以葬制为言,故营建陵地,具称古典,诏曰 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 。

现代文:臣见过光武皇帝亲自履行俭约的品德,深睹始终之分,勤勤恳恳,用葬制来说,所以营建陵地,都是按古典办事,诏书说过: 毋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

古文:孝明皇帝大孝无违,奉承贯行。

现代文:孝明皇帝大孝不违背教训,认真执行。

古文:至于自所营创,尤为俭省,谦德之美,于斯为盛。

现代文:至于自己所营创,尤其俭省,谦德之美,达到了极点。

古文:臣愚以园邑之兴,始自强秦。

现代文:臣下愚笨之见,以为园邑的兴建,从强秦开始。

古文:古者丘陇且不欲其著明,岂况筑郭邑,建都郛哉!

现代文:古时墓而不坟,不想让它显眼,何况筑城郭,建都郛呢!

古文:上违先帝圣心,下造无益之功,虚费国用,动摇百姓,非所以致和气,祈丰年也。

现代文:上违先帝的圣心,下造无益的工程,虚费国家财用,动摇百姓之心,不是致和气、求丰年的办法。

古文:又以吉凶俗数言之,亦不欲无故缮修丘墓,有所兴起。考之古法则不合,稽之时宜则违人,求之吉凶复未见其福。

现代文:又按吉凶俗数来说,也不想无故修缮丘墓,有所兴起,考之古法就不合,查之现在也违背人心,求之吉凶也不见有福。

古文:陛下履有虞之至性,追祖祢之深思,然惧左右过议,以累圣心。

现代文:陛下履行舜帝的至性,追祖祢之深思,然而怕左右议论,以累及圣心。

古文:臣苍诚伤二帝纯德之美,不暢于无穷也。

现代文:臣苍的确伤二帝纯德之美,不畅于无穷。

古文:惟蒙哀览。

现代文:只想得到您的观览。

古文:帝从而止。

现代文:皇上听从了,停止了作为。

古文:自是朝廷每有疑政,辄驿使咨问。

现代文:从此朝廷有可疑的政事,就派快马去征询意见。

古文:苍悉心以对,皆见纳用。

现代文:刘苍全心对答,都被采纳应用。

古文:三年,帝飨卫士于南宫,因从皇太后周行掖庭池阁,乃阅阴太后旧时器服,怆然动容,乃命留五时衣各一袭,及常所御衣合五十箧,余悉分布诸王主及子孙在京师者各有差。

现代文:三年,皇上在南宫享卫士,刘苍从皇后走遍了掖庭池阁,皇上看到了阴太后旧时用过的器物,脸上表现出难过的样子,于是命留五时衣各一袭,和平日所穿衣服共五十箧,其余全部分给诸王主及在京师的子孙各有不等的数。

古文:特赐苍及琅邪王京书曰:中大夫奉使,亲闻动静,嘉之何已!

现代文:特赐给刘苍及琅笽王刘京的书道 :中大夫奉使,亲听到动静,嘉奖不止。

**古文:岁月骛过,山陵浸远,孤心凄怆,如何如何!间飨卫士于南宫,因阅视旧时衣特,闻于师曰: 其物存,其人亡,不言哀而哀自至。 **

现代文:岁月过得很快,山陵渐渐远隔,孤心忄妻怆,如何如何,日前享卫士于南宫,看到旧时衣物,听到老师说过 :其物存,其人亡,不言哀而哀自至。

古文:信矣。

现代文:的确如此。

古文:惟王孝友之德,亦岂不然!

现代文:想到王孝友之德,难道不这样么!

古文:今送光烈皇后假纟介帛巾各一,及衣一箧,可时奉瞻,以慰《凯风》寒泉之思,又欲令后生子孙得见先后衣服之制。

现代文:今送来光烈皇后假纟介帛巾各一件,和衣一箧,可以时时看看,以慰《凯风》寒泉之思,又想使后生子孙能见到先后衣服之制。

古文:今鲁国孔氏,尚有仲尼车舆冠履,明德盛者光灵远也。

现代文:今鲁国孔氏,尚有仲尼车舆冠服,说明德盛之人光灵远垂后世。

古文:其光武皇帝器服,中元二年已赋诸国,故不复送。

现代文:光武皇帝的器服,中元二年已赋诸国,所以不再送了。

古文:并遗宛马一匹,血从前上小孔中出。

现代文:并遣宛马一匹,血从前上小孔中流出。

古文:常闻武帝歌天马,沾赤汗,今亲见其然也。

现代文:常听说汉武帝歌颂天马,沾赤汗,现在亲眼看到了。

古文:顷反虏尚屯,将帅在外,忧念遑遑,未有闲宁。

现代文:目前反虏之兵尚屯,将帅在外,忧念不止,没有闲宁之日。

古文:愿王宝精神,加供养。

现代文:愿王宝贵精神,加意供养。

古文:苦言至戒,望之如渴。

现代文:苦言至戒,望之如渴。

古文:六年冬,苍上疏求朝。

现代文:六年冬,刘苍上疏求朝。

古文:明年正月,帝许之。

现代文:第二年正月,皇上同意了。

古文:特赐装钱千五百万,其余诸王各千万。

现代文:特赐装钱一千二百万,其余诸王各一千万。

古文:帝以苍冒涉寒露,遣谒者赐貂裘,及太官食物珍果,使大鸿胪窦固持节郊迎。

现代文:皇帝以为苍冒涉寒露,派谒者赐貂裘,及太官食物珍果,使大鸿胪窦固执节在郊外迎接。

古文:帝乃亲自循行邸第,豫设帷床,其钱帛器物无不充备。

现代文:帝便亲自循行邸第,预设帷床,钱帛器物无不充足齐备。

古文:下诏曰: 《礼》云伯父归宁乃国,《诗》云叔父建尔元子,敬之至也。

现代文:下诏书道: 《礼记》说 伯父归宁乃国 ,《诗经》说 叔父建尔元子 ,这是恭敬至极了。

古文:昔萧相国加以不名,优忠贤也。

现代文:从前萧相国加以不名,优待忠贤哩!

古文:况兼亲尊者乎!

现代文:何况兼尊遵亲的么!

**古文:其沛、济南、东平、中山四王,赞皆勿名。 **

现代文:沛、济南、东平、中山四王,讠赞者都不唱其名。

古文:苍既至,升殿乃拜,天子亲答之。

现代文:刘苍到了之后,升殿便拜,天子亲自答礼。

古文:其后诸王入宫,辄以辇迎,至省乃下。

现代文:以后诸王进宫,都用车子迎接,到省阁才下车。

古文:苍以受恩过礼,情不自宁,上疏辞曰: 臣闻贵有常尊,贱有等威,卑高列序,上下以理。

现代文:刘苍认为受恩过礼,情不自安,上疏辞谢道: 臣听说贵有常尊,贱有等威,卑高列序,上下以理。

古文:陛下至德广施,慈爱骨肉,既赐奉朝请,咫尺天仪,而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臣惶怖战栗,诚不自安,每会见,无所措置。

现代文:陛下至德广施,慈爱骨肉,既赐奉朝请,咫尺得见天仪,而亲自屈至尊,降礼于下臣,每次宴享接见,常常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臣非常害怕,的确内心不安,每会见,谦让得手足不知放在哪里为好。

**古文:此非所以章示群下。安臣子也。 **

现代文:这不是给群下做榜样,安抚臣子的办法。

古文:帝省奏叹息,愈褒贵焉。

现代文:皇上看了奏折十分叹息,更加褒贵起来。

古文:旧典,诸王女皆封乡主,乃独封苍五女为县公主。

现代文:旧典,诸王女都封乡主,只独封刘苍五女为县公主。

古文:三月,大鸿胪奏遣诸王归国,帝特留苍,赐以秘书,列仙图、道术秘方。

现代文:三月,大鸿胪奏遣诸王回国,皇上特留刘苍,赐给秘书、列仙图、道术秘方。

古文:至八月饮酎毕,有司复奏遣苍,乃许之。

现代文:到八月饮酎毕,有司又奏遣苍回国,才同意。

古文:手诏赐苍曰: 骨肉天性,诚不以远近为亲疏,然数见颜色,情重昔时。

现代文:皇上写手诏给刘苍道: 骨肉天性,的确不因远近为亲疏,然而几次看见颜色,情重昔时。

**古文:念王久劳,思得还休,欲署大鸿胪奏,不忍下笔,顾授小黄门,中心恋恋,恻然不能言。 **

现代文:念王久劳于外,想得到回朝休息,想署大鸿胪奏,不忍心下笔,愿授小黄门,中心恋恋,恻然说不出话来。

古文:于是车驾祖送,流涕而诀。

现代文:于是用车驾送行,流着眼泪而别。

古文:复赐乘舆服御,珍宝舆马,钱布以亿万计。

现代文:又赐乘舆服御,珍宝舆马,钱布以亿万计。

古文:苍还国,疾病,帝驰遣名医,小黄门侍疾,使者冠盖不绝于道。

现代文:刘苍回国,疾病,皇帝用快马送御医,小黄门招扶,使者来往不断在路上。

古文:又置驿马千里,传问起居。

现代文:又设驿马千里,传问刘苍的起居。

古文:明年正月薨,诏告中傅,封上苍自建武以来章奏及所作书、记、赋、颂、七言、别安、歌诗,并集览焉。

现代文:第二年正月刘苍死了,诏告中傅,封上刘苍自建武以来章奏及所作书、记、赋、颂、七言、别字、歌诗,并集览。

古文:遣大鸿胪持节,五官中郎将副监丧,及将作使者凡六人,令四姓小侯诸国王主悉会诣东平奔丧,赐钱前后一亿,布九万匹。

现代文:派大鸿胪持节,五官中郎将为副监丧,及将作使者共六人。令四姓小侯诸国王主都集合到东平奔丧,前后赐钱共一亿,布九万匹。

古文:及葬,策曰: 惟建初八年三月己卯,皇帝曰:咨王丕显,勤劳王室,亲受策命,昭于前世。

现代文:等到葬时,策写道: 惟建初八年三月己卯,皇帝说:咨王丕显,勤劳王室,亲受策命,昭于前世。

古文:出作蕃辅,克慎明德,率礼不越,傅闻在下。

现代文:出作蕃辅,克慎明德,率礼不越,傅闻在下。

古文:吴天不吊,不报上仁,俾屏余一人,夙夜々,靡有所终。

现代文:老天爷不长眼睛,不报上仁,让我一个人,早晚茕茕孑立,没有终极。

古文:今诏有司加赐鸾辂乘马,龙旂九旒,虎贲百人,奉送王行。

现代文:今诏有司加赐鸾辂乘马,龙九旒,虎贲百人,奉送王行。

古文:匪我宪王,其孰离之!

现代文:不是我的宪王,谁能蒙此恩德!

古文:魂而有灵,保兹宠荣。

现代文:魂如有灵,保此宠荣。

古文:熹平四年,灵帝复立河间贞王建子新昌侯佗为任城王,奉孝王后。

现代文:呜呼哀哉! 刘苍立四十五年,子怀王刘忠嗣。第二年,皇帝分东平国封刘忠之弟刘尚为任城王,余五人为列侯。

古文:立四十六年,魏受禅,以为崇德侯。

现代文:◆任城孝王刘尚传,任城孝王刘尚,元和元年封,食任城、亢父、樊等三县。立十八年而死,子贞王刘安嗣。

古文:阜陵质王延,建武十五年封淮阳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二十八年就国。

现代文:◆阜陵质王刘延传,阜陵质王刘延,建武十五年封淮阳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二十八年到封地去。

古文:三十年,以汝南之长平、西华、新阳、扶乐四县益淮阳国。

现代文:三十年朝廷把汝南之长平、西华、新阳、扶乐四县划归淮阳国。

古文:延性骄奢而遇下严烈。

现代文:刘延生性骄奢而对待部下严厉。

古文:永平中,有上书告延与姬兄谢弇及姊馆陶主婿驸马都尉韩光招奸猾,作图谶,祠祭祝诅。

现代文:永平年间,有人上书告刘延与姬兄谢及姊馆陶公主之婿驸马都尉韩光招募奸猾之徒,作图谶,祠祭祝诅。

古文:事下案验,光、弇被杀,辞所连及,死徙者甚众。

现代文:案情交下检查,韩光、谢被杀,供辞连累所牵连,死罪及迁徙的很多。

古文:有司奏请诛延,显宗以延罪薄于楚王英,故特加恩,徙为阜陵王,食二县。

现代文:有司上奏请求杀掉刘延,显宗认为刘延之罪比楚王刘英要轻,所以特地加恩,改授为阜陵王,食二县之禄。

古文:延既徙封,数怀怨望。

现代文:刘延已经徙封,几次怀恨在心。

古文:建初中,复有告延与子男鲂造逆谋者,有司奏请槛车征诣廷尉诏狱。

现代文:建初年间,又有人告刘延与子男刘鲂造逆谋的,有司奏请用槛车召刘延到廷尉坐牢。

古文:肃宗下诏曰: 王前犯大逆,罪恶尤深,有同周之管、蔡,汉之淮南。

现代文:肃宗下诏道 :王前次犯大逆不道之罪,情节重大,和周朝的管叔、蔡叔,汉朝的淮南相等。

古文:经有正义,律有明刑。

现代文:经有正义,律有明刑。

古文:先帝不忍亲亲之恩,枉屈大法,为王受愆,群下莫不惑焉。

现代文:先帝不忍亲亲之恩,枉屈大法,替王受过,群下没有不疑惑的。

古文:今王曾莫悔悟,悖心不移,逆谋内溃,自子鲂发,诚非本朝之所乐闻。

现代文:现在王没有悔悟之意,悖乱之心不改,逆谋从内部攻破,从儿子鲂开始,的确不是本朝之所乐闻。

古文:朕恻然伤心,不忍致王于理,今贬爵为阜陵侯,食一县。

现代文:朕恻隐伤心,不忍给王处分,今贬爵为阜陵侯,食一县之禄。

**古文:获斯辜者,侯自取焉。於戏诫哉! **

现代文:这种罪过,是他自取的,呜呼戒哉!

古文:赦鲂等罪勿验,使谒者一人监护延国,不得与吏人通。

现代文:赦免刘鲂等人之罪,不予查究,派谒者一人监护刘延之国,不许与吏人交往。

古文:章和元年,行幸九江,赐延书与车驾会寿春。

现代文:章和元年,皇上行幸九江,赐刘延一封信和车驾相会于寿春。

古文:帝见延及妻子,愍然伤之,乃下诏曰: 昔周之爵封千有八百,而姬姓居半者,所以桢干王室也。

现代文:皇上看刘延和他的老婆孩子,内心十分难过,于是下诏道 :从前周朝之爵封千又八百,而姓姬的占半数,就是为了巩固王室。

古文:朕南巡,望淮、海,意在阜陵,遂与侯相见,侯志意衰落,形体非故,瞻省怀感,以喜以悲。

现代文:朕此次南巡,向淮、海一带,意在阜陵,于是与侯相见。看到侯志意衰落,形体大不如前,看了以后十分伤心,又喜又悲。

**古文:今复侯为阜陵王,增封四县,并前为五县。 **

现代文:今恢复侯为阜陵王,增封四个县,连以前共五个县。

古文:广陵思王荆,建武十五年封山阳公,十七年进爵为王。

现代文:◆广陵思王刘荆传,刘荆,建武十五年封为山阳公,十七年进爵为王。

古文:荆性刻急隐害,有才能而喜文法。

现代文:刘荆个性刻急阴险害人,有才能而喜文法。

古文:光武崩,大行在前殿,荆哭不哀,而作飞书,封以方底,令苍头诈称东海王彊舅大鸿胪郭况书与彊曰:君王无罪,猥被斥废,而兄弟至有束缚入牢狱者。

现代文:光武帝死后,灵柩在前殿,刘荆哭而不哀,而写一封飞书,封以方底,派苍头诈称东海王刘强舅大鸿胪郭况给刘强写道 :君王无罪,多次被斥废,而兄弟有被束缚入牢狱的。

古文:太后失职,别守北宫,及至年老,远斥居边,海内深痛,观者鼻酸。

现代文:太后失职,别守北宫,等到年老,远斥居边,海内深为痛惜,欢者鼻子发酸。

古文:及太后尸柩在堂,洛阳吏以次捕斩宾客,至有一家三尸伏堂者,痛甚矣!

现代文:后来太后尸柩在堂,洛阳吏以次捕斩宾客,至有一家三尸伏堂的,痛心极了!

**古文:今天下有丧,已弩张设甚备。间梁松敕虎贲史曰: 吏以便宜见非,勿有所拘,封侯难再得也。 **

现代文:现在天下有丧,弓弩张设甚完备,日前梁松敕虎贲史说: 吏因便宜之事而有非者,当即行之,勿拘常制,因为封侯难再得哩!

古文:郎宫窃悲之,为王寒心累息。

现代文:郎官私下悲痛,替王寒心累息。

古文:今天下争欲思刻贼王以求功,宁有量邪!

现代文:今天下人争想刻贼王以求功,难道有限量吗!

古文:若归并二国之众,可聚百万,君王为之主,鼓行无前,功易于太山破鸡子,轻于四马载鸿毛,此汤、武兵也。

现代文:如果归并二国之众,可聚集百万人,君王作主帅,鼓行无前,功劳就比太山压鸡蛋还容易,比四马载鸿毛还轻,这是汤、武之兵呀!

古文:今年轩辕星有白气,星家及喜事者,皆云白气者丧,轩辕女主之位。

现代文:今年轩辕星有白气,星相家和好事的,都说白气者丧,轩辕女主之位。

古文:又太白前出西方,至午兵当起。

现代文:又太白星前出西方,至午兵当起。

古文:又太子星色黑,至辰日辄变赤。

现代文:又太子星色黑,至辰日辄变红。

古文:夫黑为病,赤为兵,王努力卒事。

现代文:黑为病,赤为兵,王努力卒事。

古文:高祖起亭长,陛下兴白水,何况于王陛下长子,故副主哉!

现代文:高祖起于亭长,陛下兴于白水,何况于王是陛下的长子,故副主呢?

古文:上以求天下事必举,下以雪除沉没之耻,报死母之仇。

现代文:上以求天下事必举,下以雪除沉没之耻,报死母之仇。

古文: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现代文: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古文:当为秋霜,无为槛羊。虽欲为槛羊,又可得乎!

现代文:应作秋霜肃杀之气,莫作槛羊受制于人,到了那时,即使想做槛羊,又可得吗!

古文:窃见诸相工言王贵,天子法也。

现代文:我见到诸相工讲王贵相,天子之法。

古文:人主崩亡,闾阎之伍尚为盗贼,欲有所望,何况王邪!

现代文:人主崩亡,闾阎之伍尚为盗贼,想有所希望,何况王呢!

古文:夫受命之君,天之所立,不可谋也。

现代文:受命之君,天之所立,不可人谋而得。

古文:今新帝人之所置,强者为右。

现代文:今新帝人所安排,强者为右。

古文:愿君王为高祖、陛下所志,无为扶苏、将闾叫呼天地。

现代文:愿君王做高祖、陛下所志,不要像扶苏、将闾叫呼天呀!

古文:彊得书惶怖,即执其使,封书上之。

现代文:刘强收到信后非常害怕,即抓住来使,把书信封住呈上去。

古文:显宗以荆母弟,秘其事,遣荆出止河南宫。

现代文:显宗认为刘荆是同母弟,隐瞒其事,遣刘荆出去住在河南宫。

古文:时西羌反,荆不得志,冀天下因羌惊动有变,私迎能为星者与谋议。

现代文:这时西羌谋反,刘荆不得志,希望天下因羌祸惊动发生变故,私自找看相的商议。

古文:帝闻之,乃徙封荆广陵王,遣之国。

现代文:帝听说后,于是改封刘荆为广陵王,遣他回封地去。

古文:其后荆复呼相工谓曰: 我貌类先帝。

现代文:后来刘荆又呼相工并且说 :我面貌像先帝。

**古文:先帝三十得天下,我今亦三十,可起兵未? **

现代文:先帝三十岁得天下,我现在也三十了,可以起兵否?

古文:相者诣吏告之,荆惶恐,自系狱。

现代文:相工到官吏处告发,刘荆害怕,自己绑着自己进了牢狱。

古文:帝复加恩,不考极其事,下诏不得臣属吏人,惟食租如故,使相、中尉谨宿卫之。

现代文:帝又加恩,不追究其事,下诏不许刘荆臣属吏人,只是食租还照旧,派相,中尉谨宿保卫他。

古文:荆犹不改。

现代文:刘荆仍然不改。

古文:临淮怀公衡,建武十五年立,未及进爵为王而薨,无子,国除。

现代文:后来使巫祭祀祝诅,有司举报,请求杀了他,刘荆自杀。刘荆立二十九年死。帝同情可怜他,赐谥叫思王。◆临淮怀公刘衡传,刘衡,建武十五年立,未及进爵为王而死,无子,国除去。

古文:中山简王焉,建武十五年封左翊公,十七年进爵为王。焉以郭太后少子故,独留京师。

现代文:◆中山简王刘焉传,刘焉,建武十五年封左冯翊公,十七年进爵为王,焉是郭太后最小的儿子,独留在京师。

古文:三十年,徒封中山王。

现代文:三十年徙封为中山王。

古文:永平二年冬,诸王来会辟雍,事毕归蕃,诏焉与俱就国,从以虚贲官骑。

现代文:永平二年冬,诸王来会辟雍,事毕归蕃,诏刘焉与他们一起回到封地,用虎贲官骑跟从。

古文:焉上疏辞让,显宗报曰: 凡诸侯出境,必备左右,故夹谷之会,司马以从。

现代文:刘焉上疏辞让,显宗回报说 :凡诸侯出境,必备左右,所以夹谷之会,司马以从。

古文:今五国各官骑百人,称前行,皆北军胡骑,便兵善射,弓不空发,中必决眦。

现代文:今五国各有官骑百人,整齐前行,都是北军胡骑,便兵善射,弓不空发,中必决眦。

**古文:夫有文事必有武备,所以重蕃职也。王其勿辞。 **

现代文:有文事的一定要有武备,这是重蕃职的意思,王不必推辞吧!

古文:帝以焉郭太后偏爱,特加恩宠,独得往来京师。

现代文:皇上认为刘焉被郭太后偏爱,特加恩宠,独得往来于京师。

古文:十五年,焉姬韩序有过,焉缢杀之,国相举奏,坐削安险县。

现代文:十五年,刘焉之姬韩序有过失,刘焉缢杀了她,国相举奏,被削安险县。

古文:暢立三十四年薨,子节王稚嗣,无子,国除。琅邪孝王京,建武十五年封琅邪公,十七年进爵为王。

现代文:元和年间,肃宗又把安险县还给中山。刘焉立五十二年,永元二年死去。子夷王刘宪嗣。◆琅王牙孝王刘京传,刘京,建武十五年封琅笽公,十七年进爵为王。

古文:京性恭孝,好经学,显宗尤爱幸,赏赐恩宠殊异,莫与为比。

现代文:刘京性恭谨孝顺,爱好经学,显宗特别爱幸他,赏赐恩宠特别不同,谁也比不上。

古文:永平二年,以太山之盖、南武阳、华,东莱之昌阳、卢乡、东牟六县益琅邪。

现代文:永平二年把太山之盖、南武阳、华,东莱之昌阳、卢乡、东牟六县增加给琅笽。

古文:五年,乃就国。

现代文:五年才到封地去。

古文:光烈皇后崩,帝悉以太后遗金宝财物赐京。

现代文:光烈皇后死了,皇上把太后全部遗金宝财物赐给刘京。

古文:京都莒,好修宫室,穷极伎巧,殿馆壁带皆饰以金银。

现代文:刘京建都在莒,好修宫室,穷极伎巧,殿馆壁带都用金银装饰起来。

古文:数上诗赋颂德,帝嘉美,下之史官。

现代文:多次上诗赋歌颂功德,皇上嘉美他,下之于史官。

古文:京国中有城阳景王祠,吏人奉祠。

现代文:刘京国中有城阳景王祠,吏人奉祀。

古文:神数下言宫中多不便利,京上书愿徙宫开阳,以华、盖、南武阳、厚丘、赣榆五县易东海之开阳、临沂,肃宗许之。

现代文:神几次下言宫中多不便利,刘京上书愿徙宫于开阳,把华、盖、南式阳、厚丘、赣榆五县换东海之开阳、临沂,肃宗同意了。

古文:立三十一年薨,葬东海即丘广平亭,有诏割亭属开阳。

现代文:刘焉立三十一年死去,葬于东海即丘广平亭,有诏割亭开阳。

古文:子夷王宇嗣。

现代文:子夷王刘宇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