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古文:齐武王縯字伯升,光武之长兄也。

现代文:◆齐武王刘縯传齐武王刘縯字伯升,光武的大哥。

古文:性刚毅,慷慨有大节。

现代文:性格刚毅,慷慨有大节。

古文:自王莽篡汉,常愤愤,怀复社稷之虑,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雄俊。

现代文:自从王莽篡汉,常愤愤在胸,怀抱着恢复汉室社稷的深谋远虑,不从事于治理家中产业,尽其家产,交结天下英雄俊杰。

古文:莽末,盗贼群起,南方尤甚。伯升召诸豪杰计议曰: 王莽暴虐,百姓分崩。

现代文:王莽末年,盗贼群起,南方尤甚,伯升召集各豪杰计议说: 王莽暴虐,百姓分崩离析。

古文:今枯旱连年,兵革并起。

现代文:现在枯旱连年,兵革并起。

古文:此亦天亡之时,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也。 众皆然之。

现代文:这也是天亡王莽之时,恢复高祖之帝业,定万世之良机。 大家都以为对。

古文:于是分遣亲客,使邓晨起新野,光武与李通、李轶起于宛。

现代文:于是分别派遣亲属宾客,使邓晨起兵于新野,光武与李通、李轶起兵于宛。

古文:伯升自发舂陵子弟,合七八千人,部署宾客,自称柱天都部。

现代文:伯升亲自发动舂陵子弟,合计七八千人,部署宾客,自称柱天都部。

古文:使宗室刘嘉往诱新市、平林兵王匡、陈牧等,合军而进,屠长聚及唐子乡,杀湖阳尉,进拔棘阳,因欲攻宛。

现代文:派遣宗室刘嘉前往引诱新市、平林兵王匡、陈牧等,合军而进,屠杀了长聚及唐子乡,杀死了湖阳尉,进军拔取棘阳,趁势想攻宛。

古文:至小长安,与王莽前队大夫酎阜、属正梁丘赐战。

现代文:到小长安,与王莽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交战。

古文:时天密雾,汉军大败,姊元弟仲皆遇害,宗从死者数十人。

现代文:当时天正密雾,汉军大败,姊刘元弟刘仲都被杀害了,宗族跟着起义死亡的有数十人。

古文:伯升复收会兵众,还保棘阳。

现代文:伯升再收集会合兵众,回到棘阳自守。

古文:阜、赐乘胜,留辎重于蓝乡,引精兵十万南渡黄淳水,临沘水,阻两川间为营,绝后桥,示无还心。

现代文:甄阜、梁丘赐乘胜,把辎重留在兰乡,引精兵十万南渡黄淳水,靠近氵比水,在两水之间结扎营地,把后面的桥梁撤掉,表示决不后退。

古文:新市、平林见汉兵数败,阜、赐军大至,各欲解去,伯升甚患之。

现代文:新市、平林兵看到汉兵几次吃了败仗,甄阜、梁丘赐大军拥到,都想解散离去,伯升很忧虑。

古文:会下江兵五千余人至宜秋,乃往为说合从之势,下江从之。

现代文:恰好下江兵五千多人到达宜秋,就前往为他们说明联合作战的态势,下江兵同意了。

古文:语在《王常传》。

现代文:伯升说服下江兵的言论记载在《王常传》。

古文:伯升于是大飨军士,设盟约。

现代文:伯升于是大宴军士,设立盟约。

古文:休卒三日,分为六部,潜师夜起,袭取蓝乡,尽获其辎重。

现代文:让兵士休息三天,分为六部,乘夜间偷偷起兵,袭击夺取了兰乡,缴获了全部辎重。

古文:明旦,汉军自西南攻酎阜,下江兵自东南攻梁攻丘赐。

现代文:次日一早,汉军自西南攻击甄阜,下江兵自东南攻击梁丘赐。

古文:至食时,赐陈溃,阜军望见散走,汉兵急追之,却迫黄淳水,斩首溺死者二万余人,遂斩阜、赐。

现代文:到吃饭时,梁丘赐兵阵溃败,甄阜军望见逃散,汉兵急追,阜军退却被阻在黄淳水边,斩首和溺死者二万多人,于是斩了甄阜和梁丘赐。

古文:王莽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闻阜、赐军败,引欲据宛。

现代文:王莽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听说甄阜、梁丘赐军败,准备据守宛城。

古文:伯升乃陈兵誓众,焚积聚,破釜甑,鼓行而前,与尤、茂遇育阳下,战,大破之,斩首三千余级。

现代文:伯升就陈兵誓师,烧掉积聚的物资打破烧饭的釜甑,击鼓前进,与严尤、陈茂相遇于育阳,交战,大破其军,斩首三千余级。

古文:尤、茂弃军走,伯升遂进围宛,自号柱天大将军。

现代文:严尤、陈茂弃军逃走,伯升于是进围宛城,自号柱天大将军。

古文:王莽素闻其名,大震惧,购伯升邑五万户,黄金十万斤,位上公。

现代文:王莽素来听了伯升的威名,大为震动恐惧,悬赏能除掉伯升者食邑五万户,黄金十万斤,位封上公。

古文:使长安中官署及天下乡亭皆画伯升像于塾,旦起射之。

现代文:使长安城中官署及天下乡亭都画伯升像在门侧堂上,早起以箭射像。

古文:自阜、赐死后,百姓日有降者,众至十余万。

现代文:自从甄阜、梁丘赐死后,百姓每天都有人来投降,多至十多万。

古文:诸将会议立刘氏以从人望,豪杰咸归于伯升,而新市、平林将帅乐放纵,惮怕升威明而贪圣公懦弱,先共定策立之,然后使骑召伯升,示其议。

现代文:诸将开会讨论立刘氏以顺从众人期望,豪杰们都归心于伯升。而新市、平林的将帅们乐于放纵,害怕伯升威严明智而喜爱圣公懦弱,就事先共同策划立圣公,然后派人召集伯升,宣告其讨论结果。

古文:伯升曰: 诸将军幸欲尊立宗室,其德甚厚,然愚鄙之见,窃有未同。

现代文:伯升说: 各位将军想立刘氏宗室,其德是很深厚的,然而依鄙人的愚见,私下还有不同的地方。

古文:今赤眉起青、徐,众数十万,闻南阳立宗室,恐赤眉复有所立,如此,必将内争。

现代文:现在赤眉在青州、徐州起兵,拥有数十万人,听说南阳立了宗室,恐怕赤眉也会拥立一个,这样一来,必将发生内部争斗。

古文:今王莽未灭,而宗室相攻,是疑天下而自损权,非所以破莽也。

现代文:现在王莽还没有灭掉,而宗室内部互相攻击,是使天下人怀疑而使自己的权力受到损害,这不是攻破王莽的好办法。

古文:且首兵唱号,鲜有能遂,陈胜、项籍,即其事也。舂陵去宛三百里耳,未足为功。

现代文:而且首先起义的倡号称帝,少有成功的,陈胜、项籍就是事实,舂陵离宛只有三百里,不足为功。

古文:遽自尊立,为天下准的,使后人得承吾敝,非计之善者也。

现代文:仓猝之间自行尊立,就成了天下之准的,使后人得乘我们的疲敝,这不是好计。

古文:今且称王以号令。

现代文:现在暂且称王以发号施令。

古文:若赤眉所立者贤,相率而往从之;若无所立,破莽降赤眉,然后举尊号,亦未晚也。

现代文:如果赤眉所立的是个明君,我们可以相率而前往相从;如果没有立,攻破王莽迫降赤眉后,再举行尊号,也不为晚哩。

古文:愿各详思之。 诸将多曰 善 。

现代文:愿各位详细考虑。 诸将多表示同意说: 好。

古文:将军张卬拔剑击地曰: 疑事无功。

现代文:这时将军张拔剑击地说 :行事多疑无以为功。

古文:今日之议,不得有二。 众皆从之。

现代文:今天的决定,不得有反对。 众人都只得服从。

古文:圣公既即位,拜伯升为大司徒,封汉信侯。

现代文:圣公既已即位,拜伯升为大司徒,封汉信侯。

古文:由是豪杰失望,多不服。

现代文:由是豪杰们感到失望,多不服。

古文:平林后部攻新野,不能下。

现代文:平林后部攻新野,不能攻下。

古文:新野宰登城言曰: 得司徒刘公一信,愿先下。 及伯升军至,即开城门降。

现代文:新野县宰登上城楼说 :只要得到司徒刘公一个凭证,愿意先下。 等到伯升军到,新野宰即开门投降。

古文:五月,伯升拔宛。

现代文:五月,伯升攻拔宛城。

古文:六月,光武破王寻、王邑。

现代文:六月,光武破王寻、王邑。

古文:自是兄弟威名益甚。

现代文:自是兄弟威名更盛。

古文:更始君臣不自安,遂共谋诛伯升,乃大会诸将,以成其计。

现代文:更始君臣不能自安,于是共谋杀害伯升,就大合诸将,以成其计。

古文:更始取伯升宝剑视之,绣衣御史申屠建随献玉玦,更始竟不能发。

现代文:更始取伯升宝剑观看,纟肃衣御史申屠建随即献上玉,更始终不能发令。

古文:及罢会,伯升舅樊宏谓伯升曰: 昔鸿门之会,范增举玦以示项羽。

现代文:罢令以后,伯升舅樊宏对伯升说: 过去鸿门之会,范增举所佩玉以示项羽。

古文:今建此意,得无不善乎? 伯升笑而不应。

现代文:今天申屠建献玉,是不是有阴谋呢? 伯升笑而不应。

古文:初,李轶谄事更始贵将,光武深疑之,常以戒伯升曰: 此人不可复信。 又不受。

现代文:起初,李轶巴结更始贵将,光武深感疑惑,常常警告伯升说: 李轶其人不可再信任了。 伯升又不接受。

古文:伯升部将宗人刘稷,数陷陈溃围,勇冠三军。

现代文:伯升部将同族人刘稷,几次陷阵打垮敌军,其勇敢冠于三军。

古文:时将兵击鲁阳,闻更始立,怒曰: 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 更始君臣闻而心忌之,以稷为抗威将军,稷不肯拜。

现代文:当时率军攻击鲁阳,听到更始即位,发怒说 :本来起兵谋大事的,是伯升兄弟,现在更始怎么能即位呢? 更始君臣听说后心里很忌恨,以刘稷为抗威将军,刘稷不肯拜受。

古文:更始乃与诸将陈兵数千人,先收稷,将诛之,伯升固争。

现代文:更始就与诸将陈列军队数千人,先拘捕刘稷,将要杀害他,伯升坚决争论反对。

古文:李轶、朱鲔因劝更始并执伯升,即日害之。

现代文:李轶、朱鲔就劝更始同时拘捕伯升。于当天就加以杀害了。

古文:古人以蜂虿为戒,盖畏此也。

现代文:伯升有二子,建武二年,光武立伯升长子刘章为太原王,次子刘兴为鲁王。

**古文:《诗》云: 敬之敬之,命不易哉! **

现代文:建武十一年迁刘章为齐王。建武十五年,追谥伯升为齐武王。

古文:北海靖五兴,建武二年封为鲁王,嗣光武兄仲。

现代文:◆北海靖王刘兴传北海靖王刘兴,建武二年封为鲁王,继承光武兄刘仲。

古文:初,南顿君娶同郡樊重女,字娴都。

现代文:起初,南顿君娶同郡樊重女女间都为妻。

古文:娴都性婉顺,自为童女,不正容服不出于房,宗族敬焉。

现代文:女间都性情婉顺,自童女时起,就不整饰容貌衣服不出闺房,宗族都敬爱她。

古文:生三男三女:长男伯升,次仲,次光武;长女黄,次元,次伯姬。

现代文:生三男三女:长男伯升,次子仲,三子光武;长女刘黄,次女刘元,三女伯姬。

古文:皇妣以初起兵时病卒,宗人樊巨公收敛焉。

现代文:皇妣女间都在伯升兄弟初起兵时病逝,樊女间都的族人樊巨公将她安葬。

古文:建武二年,封黄为湖阳长公主,伯姬为宁平长公主。

现代文:建武二年,封刘黄为湖阳长公主,伯姬为守平长公主。

古文:元与仲俱殁于小长安,追爵元为新野长公主,十五年,追谥仲为鲁哀王。

现代文:刘元与刘仲都在小长安去世,追加刘元爵号为新野长公主,建武十五年,追谥刘仲为鲁哀王。

古文:兴其岁试守缑氏令。

现代文:刘兴在当年试用为缑氏县令。

古文:为人有明略,善听讼,甚得名称。

现代文:为人有明智方略,长于听理诉讼,甚得好名声。

古文:迁弘农太守,亦有善政。

现代文:后迁升为弘农太守,也有善政。

古文:视事四年,上疏乞骸骨,征还京师,奉朝请。

现代文:任职四年,上陈条请求退职,被召回京师,参加朝会。

古文:二十七年,始就国。

现代文:建武二十七年,方归国。

古文:明年,以鲁国益东海,故徙兴为北海王。

现代文:明年,以鲁国租入比东海多,所以徙刘兴为北海王。

古文:三十年,封兴子复为临邑侯。

现代文:三十年,封刘兴子刘复为临邑侯。

古文:中元二年,又封兴二子为县侯。

现代文:中元二年,又封刘兴二子为县侯。

古文:显宗器重兴,每有异政,辄乘驿问焉。

现代文:显宗器重刘兴,每遇到大的政事,常传递文书向刘兴请问。

古文:騊駼又自造赋、颂、书、论凡四篇。

现代文:在位三十九年去世,子敬王刘睦继嗣。

古文:赵孝王良字次伯,光武之叔父也。

现代文:◆赵孝王刘良传赵孝王刘良字次伯,光武帝的叔父。

古文:平帝时举孝廉,为萧令。

现代文:平帝时被举为孝廉,为萧县县令。

古文:光武兄弟少孤,良抚循甚笃。

现代文:光武兄弟幼年丧父,刘良抚养照顾十分周到。

古文:及光武起兵,以事告,良大怒,曰: 汝与伯升志操不同,今家欲危亡,而反共谋如是! 既而不得已,从军至小长安,汉兵大败,良妻及二子皆被害。

现代文:等到光武起兵,把事情告诉了刘良,刘良大怒,说: 你与伯升志向操守不一样,现在家里想要危亡吗?反而共谋起兵! 后来不得已,才从军到小长安,汉兵大败,刘良的妻及两个儿子都被害。

古文:更始立,以良为国三老,从入关。

现代文:更始即位,以刘良为国三老,跟着入关。

古文:更始败。良闻光武即位,乃亡奔洛阳。

现代文:更始失败后,刘良听说光武即了位,就逃奔洛阳。

古文:建武二年,封良为广阳王。

现代文:建武二年,封刘良为广阳王。

古文:五年,徙为赵王,始就国。

现代文:建武五年,徙为赵王,始就国位。

古文:十三年,降为赵公。

现代文:十三年,降为赵公。

古文:频岁来朝。

现代文:每年到京朝拜。

古文:十七年,薨于京师。

现代文:建武十七年,在京师去世。

古文:凡六十六年。

现代文:在位十六年。

古文:子节王栩嗣。

现代文:子节王刘栩嗣。

古文:立九年,魏初以为崇德侯。

现代文:建武三十年,封栩二子为乡侯。

古文:城阳恭王祉字巨伯,光武族兄、舂陵康侯敞之子也。

现代文:建初二年,又封刘栩十子为亭侯。◆城阳恭王刘祉传城阳恭王刘祉字巨伯,光武族兄舂陵康侯刘敞的儿子。

古文:敞曾祖父节侯买,以长沙定王子封于零道之舂陵乡,为舂陵侯。

现代文:刘敞的曾祖父节侯刘买,以长沙定王的儿子封于零道之舂陵乡,为舂陵侯。

古文:买卒,子戴侯熊渠嗣。

现代文:刘买去世,子戴侯刘熊渠继位。

古文:熊渠卒,子考侯仁嗣。

现代文:熊渠去世,子考侯刘仁继位。

古文:仁以舂陵地势下湿,山林毒气,上书求减邑内徙。

现代文:刘仁以舂陵地势低下潮湿,山林间有毒气,上奏书要求减邑内徙。

古文:元帝初元四年,徙封南阳之白水乡,犹以舂陵为国名,遂与从弟巨鹿都尉回及宗族往家焉。

现代文:元帝初元四年,徙封到南阳的白水乡,还是以舂陵为国名。于是就与从弟巨鹿都尉刘回及刘氏宗族住到一起。

古文:仁卒,子敞嗣。

现代文:刘仁去世后,子刘敞继承。

古文:敞谦俭好义,尽推父时金宝财产与昆弟,刑州刺史上其义行,拜庐江都尉。

现代文:刘敞谦俭好尚义气。把父亲时期的金宝财产悉数给与了昆弟们,荆州刺史上书崇尚他的义行,拜他为庐江都尉。

古文:岁余,会族兄安众侯刘崇起兵,王莽畏恶刘氏,征敞至长安,免归国。

现代文:一年多后,遇到族兄安众侯刘崇起兵,王莽害怕厌恶刘氏,征召刘敞到长安,不让他回到自己的封地去。

古文:先是平帝时,敞与崇俱朝京师,助祭明堂。

现代文:原先在平帝时,刘敞与刘崇都聚会在京师,作为明堂的辅助祭祀。

古文:崇见莽将危汉室,私谓敞曰: 安汉公擅国权,群臣莫不回从,社稷倾覆至矣。

现代文:刘崇看到王莽将危害汉室,私下对刘敞说: 安汉公王莽独揽国政,群臣莫不曲从,国家将被他覆亡。

古文:太后春秋高,天子幼弱,高皇帝所以分封子弟,盖为此也。 敞心然之。

现代文:太后年纪老了,平帝又幼弱,高皇帝所以要分封子弟,就是为了这个啊。 刘敞从内心同意。

古文:及崇事败,敞惧,欲结援树党,乃为祉娶高陵侯翟宣女为妻。

现代文:等到刘崇事败,刘敞害怕,想结交援引树立私党,就为刘祉娶高陵侯翟宣女为妻。

古文:会宣弟义起兵欲攻莽,南阳捕杀宣女,祉坐系狱。

现代文:恰逢翟宣弟翟义起兵准备攻击王莽,南阳郡吏捕杀翟宣女,刘祉被连累囚禁于牢狱。

古文:敞因上书谢罪,愿率子弟宗族为士卒先。

现代文:刘敞因而上书谢罪,愿意率领子弟及宗族为战士先锋。

古文:莽新居摄,欲慰安宗室,故不被刑诛。

现代文:王莽新居摄政,想安慰宗室,所以没有被施刑诛杀。

古文:及莽篡立,刘氏为侯者皆降称子,食孤卿禄,后皆夺爵。

现代文:等到王莽篡位,刘氏宗室被封侯的都降级称子,食孤卿的俸禄,后来又都被褫夺了爵位。

古文:及敞卒,祉遂特见废,又不得官为吏。

现代文:等到刘敞去世,刘祉的封号都被废除了,而且不允许他做官吏。

古文:祉以故侯嫡子,行淳厚,宗室皆敬之。

现代文:刘祉因是故侯刘敞的嫡子,行为淳朴敦厚,刘氏宗室都尊敬他。

古文:及光武起兵,祉兄弟相率从军,前队大夫甄阜尽收其家属系宛狱。

现代文:等到光武起兵,刘祉兄弟相率从军,前队大夫甄阜就将他所有的家属囚禁于监狱。

古文:及汉兵败小长安,祉挺身还保棘阳,甄阜尽杀其母弟妻子。

现代文:等到汉兵在小长安失败,刘祉挺身回保棘阳,甄阜就将刘祉的母弟妻子全部杀害了。

古文:更始立,以祉为太常将军,绍封舂陵侯。

现代文:更始即位,以刘祉为太常将军,继承舂陵侯。

古文:从西入关,封为定陶王。

现代文:又跟随入关,被封为定陶王。

古文:别将击破刘婴于临泾。

现代文:另率部将击破刘婴于临泾。

古文:及更始降于赤眉,祉乃间行亡奔洛阳。

现代文:等到更始降于赤眉,刘祉就从小道逃奔洛阳。

古文:是时宗室唯祉先至,光武见之欢甚。

现代文:这时宗室只有刘祉先到,光武见后非常欢喜。

古文:建武二年,封为城阳王,赐乘舆、御物、车马、衣服。

现代文:建武二年,封为城阳王,赐给乘舆、御物、车马、衣服。

古文:追谥敞为康侯。

现代文:追谥刘敞为康侯。

古文:十一年,祉疾病,上城阳王玺绶,愿以列侯奉先人祭祀。

现代文:建武十一年,刘祉患了疾病,献上城阳王玺绶,愿以列侯奉先人祭祀。

古文:永平五年,显宗更封平为竟陵侯。

现代文:光武帝亲自看望他的病。刘祉去世,年四十三岁,谥号为恭王,没能回到自己的封地,就葬于洛阳北芒。

古文:平卒,子真嗣。真卒,子禹嗣。

现代文:建武十三年,封刘祉嫡子刘平为蔡阳侯,以奉刘祉祭祀;刘平弟刘坚为高乡侯。

古文:禹卒,子嘉嗣。

现代文:◆泗水王刘歙传

古文:泗水王歙字经孙,光武族父也。

现代文:泗水王刘歙字经孙,光武帝的族父。

古文:歙子终,与光武少相亲爱。

现代文:刘歙的儿子刘终,与光武从小就互相亲爱。

古文:汉兵起,始及唐子,终诱杀湖阳尉。

现代文:汉兵兴起,开始波及唐子,刘终诱杀湖阳尉。

古文:更始立,歙从入关,封为元氏王,终为侍中。

现代文:更始即位,刘歙跟随入关,被封为元氏王,刘终为侍中。

古文:更始败,歙、终东奔洛阳。

现代文:更始失败,刘歙、刘终东奔洛阳。

古文:建武二年,立歙为泗水王,终为淄川王。

现代文:建武二年,立刘歙为泗水王,刘终为淄川王。

古文:十年,歙薨,封小子燀为堂谿侯,奉歙后。

现代文:建武十年,刘歙去世,封小儿子刘火单为堂奚谷侯,奉刘歙后祀。

古文:终居丧思慕,哭泣二十八日,亦薨。

现代文:刘终在治丧时间想念亡父,哭泣二十多天,也去世。

古文:封长子柱为邔侯,以奉终祀,又封终子凤曲阳侯。

现代文:封长子刘柱为己阝侯,以奉刘终祭祀,又封刘终子刘凤为曲阳侯。

古文:歙从父弟茂,年十八,汉兵之起,茂自号刘失职,亦聚众亦、密间,称厌新将军。

现代文:刘歙从父弟刘茂,年十八岁,汉兵兴起时,刘茂自号刘失职,也聚合部众于京县、密县一带,称厌新将军。

古文:攻下颍川、汝南,众十余万人。

现代文:攻下颍川、汝南,拥有部众十多万人。

古文:光武既至河内,茂率众降,封为中山王。

现代文:光武既到河内,刘茂率众投降,被封为中山王。

古文:十三年,宗室为王者皆降为侯,更封茂为穰侯。

现代文:建武十三年,宗室为王者都降为侯,更封刘茂为穰侯。

古文:茂弟匡,亦与汉兵俱起。

现代文:刘茂弟刘匡,也与汉兵一起兴起。

古文:建武二年,封宜春侯。

现代文:建武二年,封宜春侯。

古文:及王圣败,贬爵为亭侯。

现代文:为人谦逊,永平中为宗正。

古文:安城孝侯赐字子琴,光武族兄也。

现代文:子刘浮继承,封朝阳侯。◆安成孝侯刘赐传安成孝侯刘赐字子琴,光武的族兄。

古文:祖父利,苍梧太守。

现代文:祖父刘利,是苍梧太守。

古文:赐少孤。

现代文:刘赐少年丧父。

古文:兄显报怨杀人,吏捕显杀之。

现代文:兄刘显报怨杀人,官吏捕捉刘显把他杀了。

古文:赐与显子信卖田宅,同抛财产,结客报吏,皆亡命逃伏遭赦日。

现代文:刘赐与刘显儿子刘信卖掉田园住宅,共同抛弃财产,结交宾客杀吏报仇,都在外亡命逃伏,后来遭赦免回家。

古文:会伯升起兵,乃随从攻击诸县。

现代文:恰逢伯升起兵,就随从伯升攻击各县。

古文:更始既立,以赐为光禄勋,封广汉侯。

现代文:更始既即位,以刘赐为光禄勋,封广汉侯。

古文:及伯升被害,代为大司徒,将兵讨汝南。

现代文:等到伯升被害,代理为大司徒,率兵讨伐汝南。

古文:未及平,更始又以信为奋威大将军,代赐击汝南,赐与更始俱到洛阳。

现代文:没有平定,更始又以刘信为奋威大将军,代刘赐攻击汝南,刘赐与更始都到洛阳。

古文:更始欲令亲近大将徇河北,未知所使,赐言诸家子独有文叔可用,大司马朱鲔等以为不可,更始狐疑,赐深劝之,乃拜光武行大司马,持节过河。

现代文:更始想命令亲近大将夺取河北,不知派谁为好。刘赐说刘家子弟只有文叔可用,大司马朱鲔等以为不可,更始狐疑不定,刘赐极力劝说,更始就拜光武行使大司马职务,持符节过河。

古文:是日以赐为丞相,令先入关,修宗庙宫室。

现代文:当日以刘赐为丞相,令他先入关,修理宗庙宫室。

古文:还迎更始都长安,封赐为宛王,拜前大司马,使持节镇抚关东。

现代文:又回来迎接更始定都长安,封刘赐为宛王,拜前大司马,让他持符节镇抚关东。

古文:二年春,赐就国于宛,典将六部兵。

现代文:更始二年春,刘赐就以宛为封他,掌管六部兵事。

古文:后赤眉破更始,赐所领六部亦稍散畔,乃去宛保育阳。

现代文:后来赤眉破了更始,刘赐所领的六部也逐渐散去叛离,刘赐就去宛保守育阳。

古文:闻光武即位,乃西之武关,迎更始妻子将诣洛阳。

现代文:听到光武即位,就西去武关,迎接更始的妻子将他们带到洛阳。

古文:帝嘉赐忠,建武二年,封为慎侯。

现代文:光武帝嘉奖刘赐忠诚,建武二年,封他为慎侯。

古文:十三年,更增户邑,定封为安成侯,奉朝请。

现代文:建武十三年,更增加户邑,定封为安成侯,参与朝会。

古文:以赐有恩信,故亲厚之,数蒙宴私,时幸其第,恩赐特异。

现代文:以刘赐有恩信,所以亲切厚爱,多次设私宴招待,还时常驾幸刘赐府第,给予的恩宠赏赐特别优厚。

古文:赐辄赈与故旧,有无遗积。

现代文:刘赐经常接济给他的故旧,没有作为遗产留下来。

古文:帝为营冢堂,起祠庙,置吏卒,如舂陵孝侯。

现代文:帝为他营造冢堂,立起祠庙,设置吏卒,如舂陵孝侯格式。

古文:二十八年卒,子闵嗣。

现代文:建武二十八年去世,子刘闵继承。

古文:光武即位,桂阳太守张隆击破之,信乃诣洛阳降,以为汝阴侯。

现代文:建武三十年,帝又封刘闵弟刘嵩为白牛侯。因楚王谋反事,口供中与刘闵有所牵连,被撤除封号。刘闵去世,子刘商继承,徙封为白牛侯。

古文:永平十三年,亦坐楚事国除。

现代文:刘商去世后,子刘昌继承。◆成武孝侯刘顺传

古文:成武孝侯顺字平仲,光武族兄也。

现代文:成武孝侯刘顺字平仲,光武的族兄。

古文:父庆,舂陵侯敞同产弟。

现代文:父亲刘庆,舂陵侯刘敞的同母弟。

古文:顺与光武同里闬,少相厚。

现代文:刘顺与光武同乡,从小就厚交。

古文:更始即位,以庆为燕王,顺为虎牙将军。

现代文:更始即位,以刘庆为燕王,刘顺为虎牙将军。

古文:会更始降赤眉,庆为乱兵所杀,顺乃间行诣光武,拜为南阳太守。建武二年,封成武侯,邑户最大,租入倍宗室诸家。

现代文:当更始向赤眉投降时,刘庆被乱兵所杀,刘顺就微行拜见光武,被封为南阳太守,建武二年,封为成武侯,所食邑户最大,地租收入为宗室各家的几倍。

古文:八年,使击破六安贼,因拜为六安太守。

现代文:建武八年,派他击破六安贼,因而拜为六安太守。

古文:弘弟梁,以侠气闻,更始元年,起兵豫章,欲徇江东,自号 就汉大将军 ,暴病卒。

现代文:数年,光武想征他入京,六安吏人上书请将他留下。建武十一年卒,帝派遣使者迎丧回京,亲临吊唁。子刘遵继承爵位,因牵连与诸王交通,降为端氏侯。

古文:顺阳怀侯嘉字孙,光武族兄也。

现代文:◆顺阳怀侯刘嘉传顺阳怀侯刘嘉字孝孙,光武帝的族兄。

古文:父宪,舂陵侯敞同产弟。

现代文:父刘宪,是舂陵侯刘敞的同母弟。

古文:嘉少孤,性仁厚,南顿君养视如子,后与伯升俱学长安,习《尚书》、《春秋》。

现代文:刘嘉少年丧父,性仁爱宽厚,南顿君抚养视之如亲生子,后来与伯升都就学长安,学习《尚书》、《春秋》。

古文:及义兵起,嘉随更始征伐。

现代文:义兵兴起,刘嘉跟随更始征战。

古文:汉军之败小长安也。嘉妻子遇害。

现代文:当汉军在小长安失败时,刘嘉的妻子被杀害。

古文:更始即位,以为偏将军。

现代文:更始即位,以刘嘉为偏将军。

古文:及攻破宛,封兴德侯,迁大将军。

现代文:等到攻破宛城,封兴德侯,又迁为大将军。

古文:击延岑于冠军,降之。

现代文:在冠军击破延岑,延岑降。

古文:更始既都长安,以嘉为汉中王、扶威大将军,持节就国,都于南郑,众数十万。

现代文:更始既都长安,以刘嘉为汉中王、扶威大将军,持符节往汉中封地,都于南郑,拥众数十万。

古文:建武二年,延岑复反,攻汉中,围南郑,嘉兵败走。

现代文:建武二年,延岑复反,进攻汉中,围攻南郑,刘嘉败走。

古文:岑遂定汉中,进兵武都,为更始柱功侯李宝所破。

现代文:延岑于是平定汉中,进兵武都,被更始柱功侯李宝所破。

古文:岑走天水,公孙述遣将侯丹取南郑。

现代文:延岑败走天水,公孙述遣将侯丹攻取南郑。

古文:嘉收散卒,得数万人,以宝为相,从武都南击侯丹,不利,还军河池、下辨。

现代文:刘嘉收拾散卒,得数万人,以李宝为相,从武都南击侯丹,不利,还军河池、下辨。

古文:复与延岑连战,岑引北入散关,至陈仓,嘉追击破之。

现代文:再与延岑连战,延岑引军北入散关,到陈仓,刘嘉追击攻破延岑。

古文:更始邓王廖湛将赤眉十八万攻嘉,嘉与战于谷口,大破之。

现代文:更始邓王廖湛率领赤眉军十八万攻刘嘉,刘嘉与廖湛战于谷口,大破廖湛军。

古文:嘉手杀湛,遂到云阳就谷。

现代文:刘嘉亲手杀了廖湛,于是到云阳就地取得粮食。

古文:李宝等闻邓禹西征,拥兵自守,马嘉且观成败。

现代文:李宝等听说邓禹西征,就拥兵自守,劝刘嘉暂时坐观成败。

古文:光武闻之,告禹曰: 孝孙素谨善,少且亲爱,当是长安轻薄儿误之耳。 禹即宣帝旨,嘉乃因来歙诣禹于云阳。

现代文:光武听到后,告邓禹说 :孝孙素来谨慎善良,而且与我从小就相亲相爱,当是长安的轻薄儿误了他哩。 邓禹就宣告光武的旨意,刘嘉就依来歙在云阳会见邓禹。

古文:三年,到洛阳,从征伐,拜为千乘太守。

现代文:建武三年,到洛阳,跟从征伐,拜为千乘太守。

古文:六年,病,上书乞骸骨,征诣京师。

现代文:建武六年,患病,上书请求退职,被征召到京师。

古文:十三年,封为顺阳侯。

现代文:建武十三年,封为顺阳侯。

古文:秋,复封嘉子廧为黄李侯。

现代文:秋,又封刘嘉儿子刘参为黄李侯。

古文:十五年,嘉卒。

现代文:建武十五年,刘嘉去世。

古文:子参嗣,有罪,削为南乡侯。

现代文:子刘参继承爵位,刘参犯罪,被削为南乡侯。

古文:永平中,参为城门校尉。

现代文:永平中,刘参为城门校尉。

古文:参卒,子循嗣。

现代文:刘参死,子刘循继位。

古文:循卒,子章嗣。

现代文:刘循死,子刘章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