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彪列传下

古文:主人喟然而叹曰 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现代文:◆班固传,班固字孟坚。九岁时,能连句作文,诵读诗赋,长大后,就广泛通晓典籍,九流百家的言论,没有不深入探讨的。

古文: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恶睹大汉之云为乎。

现代文:他没有固定的老师,不在章句上下功夫,只是掌握大义罢了。性格宽厚和蔼,和众人相容,不因自己有才胜就高人一等,一些儒生因此羡慕他。

古文:夫大汉之开原也,奋布衣以登皇极,繇数期而创万世,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而言焉。

现代文:永平初年,东平王苍用了至戚替骠骑将军辅政,打开东阁,接纳英雄,这时班固才二十岁,写了报告给苍说: 将军凭着周公、召公的美德,立足于本朝,秉承休明的政策,建立威灵的尊号。从前的周公,现在的将军,《诗》《书》所记载,没有你们三人这样的了。

古文: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人,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以拓其制。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吾子曾不是睹,顾燿后嗣之末造,不亦暗乎。今将语子以建武之理,永平之事,监乎太清,以变子之或志。

现代文:古书说 :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班固幸而生在清明之世,参与视听之末,凭着蝼虫岂的小,私观国政之大,的确赞美将军拥有千载之重任,步先圣之后尘,体弘美之资质,据高明之地位,广采众事,遵循六经,若白黑之别于目,求善永无止境,采择狂夫的言语,不逆负薪的议论。

古文: 往者王莽作逆,汉祚中缺,天人致诛,六合相灭。

现代文:我私下见到幕府新开,广延英俊,四方之士,踊跃上前,不顾衣裳颠倒。

古文:于时之乱,生民几亡,鬼神泯绝,壑无完柩,郛罔遗室,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秦、项之灾犹不克半,书契已来未之或纪也。故下民号而上诉,上帝怀而降鉴,致命于圣皇。

现代文:将军应该详考唐、商的举措,体察伊尹、皋陶之荐贤,使远近没有偏私,每个角落的人才都能知晓,目的在于总览贤才,收集明智之士,替国家找到能人,使本朝得到安宁。

古文:于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赫尔发愤,应若兴云,霆发昆阳,凭怒雷震。遂超大河,跨北岳,立号高邑,建都河洛。

现代文:那么将军才会养志和神,优游于庙堂之上,光名宣扬于当代,遗烈永垂于无穷的后世。 我见到故司空椽桓梁,早有宿儒的大名,品德冠于州里,七十岁从心所欲,行为不越规矩是清庙的光辉,当代的英才。

古文:绍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荡涤,体元立制,继天而作。系唐统,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勋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

现代文:京兆祭酒晋冯,年少时即修身,白了头还不违初志,好古乐道,玄默自守,古人的美好品德,当代人没有能赶上的。扶风椽李育,明经书,行为好,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屋土阶。

古文:岂特方轨并迹,纷纷后辟,理近古之所务,蹈一圣之险易云尔哉。

现代文:京兆、扶风两郡都去邀请,因为家贫,几次因病辞去。温故知新,论议通明,廉清修,行能纯备,虽前世名儒,国家之所器重,韦、平、孔、翟,没有再好的了。

古文:且夫建武之元,天地革命,四海之内,更造夫妇,肇有父子,君臣初建,人伦实始,斯乃虙羲氏之所以基皇德也。

现代文:应叫人考核实绩,来参与万事。京兆督邮郭基,孝行州里闻名,经学被师门称赞,政务的功绩,有特别的功效。

古文:分州土,立市朝,作舟车,造器械,斯轩辕氏之所以开帝功也。

现代文:如果碰上明时,在下僚作事,进能像鸿鸟高飞,退能像杞梁那样以身殉国。

古文:龚行天罚,应天顺人,斯乃汤、武之所以昭王业也。迁都改邑,有殷宗中兴之则焉。

现代文:氵京州从事王雍,亲身有卞严的节操,加上术艺文章,氵京州的头面人物,没有在王雍之前的了。古时周公举一方之才则其他三方埋怨,说 怎么把我放在后边呢 。

古文:即土之中,有周成隆平之制焉。

现代文:应该及时打开府门,使远方之人得到安慰。

古文:不阶尺土一人之柄,同符乎高祖。

现代文:弘农功曹使殷肃,学问通达,见闻很广,才能超人,诵《诗》三百篇,能接待外宾。

古文:克己复礼,以奉终始,允恭乎孝文。

现代文:这六个人,都有特殊品行才干,品德高于当世,如蒙接纳,以辅佐高明,这正是山梁之秋,孔夫子所叹息的呀!

古文:宪章稽古,封岱勒成,仪炳乎世宗。

现代文:从前卞和献宝,被截断脚趾,屈原进献忠言,终于沉于汩罗,可是和氏之璧,千载留下光彩,屈子的遗著,万世称赞。

古文:案《六经》而校德,妙古昔而论功,仁圣之事既该,帝王之道备矣。

现代文:希将军明察秋毫,广伸视听,少降身份,多听下问,使尘埃之中,永远没有荆山、汩罗的遗恨。

古文: 至于永平之际,重熙而累洽,盛三雍之上仪,修衮龙之法服,敷洪藻,信景铄,扬世庙,正矛乐。

现代文:东平王苍采纳了班固的意见。

古文:人神之和允洽,君臣之序既肃。

现代文:父亲班彪死了,回到乡里。班固认为班彪所续写的前史不够详细,于是深入钻研,想完成父亲的遗业。

古文:乃动大路,遵皇衢,省方巡狩,穷览万国之有无,考声教之所被,散皇明以烛幽。

现代文:不久有人上书显宗,告班固私自改动国史,朝廷有诏书到郡,将班固关在京兆狱,全部抄走他家的书籍。

古文:然后增周旧,修洛邑,翩翩巍巍,显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

现代文:先有扶风人苏朗伪言图谶之事,被下狱而死。

古文:是时,圣上固已垂精游神,包举艺文,屡访群儒,谕咨做老,与之乎斟酌道德之渊源,肴核仁义之林薮,以望元符之臻焉。

现代文:班固之弟班超害怕班固被郡里所核考,不能自己辩明是非,于是到朝廷上书,被皇上召见,全部讲述班固著述的本意,而郡里也将他的书呈上,显宗感到很奇异,召班固作校书郎,授职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写成《世祖本纪》。后来,升为郎,典校秘书。

古文:既成群后之谠辞,又悉经五繇之硕虑矣。

现代文:班固又撰写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等人的事迹,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给皇上。皇上又使他完成以前所著的史书。

古文:将絣万嗣,炀洪晖,奋景炎,扇遗风,播芳烈,久而愈新,用而不竭,汪汪乎丕天之大律,其畴能亘之哉。

现代文:班固认为汉朝继承唐尧的天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代,史臣才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册于秦汉之列,太初以后,缺而不录,所以探撰前面记载,缀集耳之所闻,写成《汉书》。从高祖开始,到孝平王莽被杀,十有二代,共二百三十年,综合他们的行事,傍贯《五经》,上下洽通,写成《春秋》考纪、表、志、传共百篇。

古文:唐哉皇哉,皇哉唐哉。

现代文:班固从永平中年开始受诏,绞尽脑汁,深思二十多年,至建初年间才写成。

古文:固后以母丧去官。

现代文:当代很重视其书,学者没有不诵读的。班固后因母丧离开官职。

古文: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

现代文:永元初年,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用班固作中护军,与参议。

古文: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修呼韩邪故事,朝见天子,请大使。

现代文:北单于听说汉军出来,派使者到居延塞,想继续来一次呼韩邪故事,朝见天子,请派大使。

古文:宪上遣固行中郎将事,将数百骑与虏使俱出居延塞迎之。

现代文:窦宪上书派班固行中郎将事,率领数百骑兵与虏使者从居延塞出来迎接。

古文: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

现代文:正逢南匈奴掩破北庭,班固到了私渠海,听说虏中乱,就带兵回来。

古文: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

现代文:等到窦宪失败,班固先被免官。

古文: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

现代文:班固不曾教育自己的儿子,儿子们多半不遵守法度,吏人很伤脑筋。

古文: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

现代文:起初,洛阳令种兢出来巡视,班固的家奴干扰他的车骑,官吏椎呼之,家奴醉后骂人,种兢大怒,害怕窦宪不敢发泄,内心记恨。

古文: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

现代文:等到窦氏的宾客都被捕考查,种兢因此捕系班固,于是死在狱中。

古文:时年六十一。

现代文:时年六十一岁。

古文:诏以谴责兢,抵主者吏罪。

现代文:朝廷下诏谴责种兢,抵主者吏罪。

古文:固所著《典引》、《宾戏》、《应讥》、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论、议、六言,在者凡四十一篇。

现代文:班固所著《典引》、《宾戏》、《应讥》、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论、议、六言,存在的共四十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