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符许列传

古文:郭太符融许劭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

现代文:◆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介休人。家世贫贱。

古文: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

现代文:父亲死得早,母亲想要他去县里做事。

**古文:林宗曰: 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 **

现代文:林宗说 :大丈夫哪能从事这种下贱的工作呢?

古文:遂辞。

现代文:就辞掉不去。

古文: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

现代文:跟成皋屈伯彦学习,三年毕业,博通群书。

古文:善谈论,美音制。

现代文:擅长说词,口若悬河,声音嘹亮。

古文: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

现代文:游于洛阳,开始见河南尹李膺,李膺大加赞赏,于是结为好朋友,名震京师。

古文: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

现代文:后来回到故乡,士大夫诸儒生送到河边,有几千辆车子。

古文:林宗唯与李膺同舟共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现代文:郭林宗只与李膺同船过河,送行的众宾客望见他俩,如神仙一般。

古文: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

现代文:司徒黄琼征召,太常赵典举有道。

**古文:或劝林宗仕进者,对曰: 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 **

现代文:有人劝郭林宗出为官的,林宗回答说: 我晚上观看天象,白天考察社会人事,天命要废弃的,是不可支持的。

古文:遂并不应。

现代文:于是,他都没有应。

古文: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

现代文:天赋有知人之明,喜欢奖励教育读书人。

古文:身长八尺,容貌魁伟,褒衣博带,周游郡国。

现代文:身长八尺,容貌魁梧奇伟,宽衣大带,周游郡国。

古文:尝于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 林宗巾 。其见慕皆如此。

现代文:曾经在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折垫起来,当时人也学着故意折巾一角,叫做 林宗巾 ,为人所敬慕大都是这样。

**古文:或问汝南范滂曰: 郭林宗何如人? **

现代文:有人问汝南范滂说: 郭林宗是怎样一个人呢?

**古文:滂曰: 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 **

现代文:范滂说: 隐居像介子推一样不违反母亲的意旨,出仕像柳下惠一样,贞忠而不矫情绝俗。天子不得以他为臣,诸侯不得以他为友。其他,我就不得而知道了。

古文:后遭母忧,有至孝称。

现代文:后来母亲去世,有至孝的名声。

古文: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擅政而不能伤也。

现代文:郭林宗虽然善于鉴识人物,品评人物,但不作激切而深刻的谈论,所以宦官专政也不能伤害他。

古文:乃党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闳得免焉。

现代文:党祸兴起,知名之士大多遭其害,只有郭林宗和汝南袁闳得以幸免。

古文: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

现代文:于是闭门教授,学生以千计。

古文:建宁元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恸。

现代文:建宁元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被宦官害死,郭林宗在野外号哭,极为悲痛。

**古文:既而叹曰: 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 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 耳。 **

现代文:因叹声说 : 人死了,国家也危险了。 乌鸦不知落在那个人家的屋上啊 。

古文:明年春,卒于家,时年四十二。

现代文:第二年春,在家去世,终年四十二。

古文: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

现代文:四方之士一千多人来送葬。

**古文: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 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 **

现代文:同志者于是共刻石立碑,蔡邕作碑文,既成,对涿郡卢植说: 我作的碑铭多啊!都有些感到惭愧,只有郭有道碑无愧色呢。

古文: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

现代文:郭林宗所奖励选拔的士人,都如他所鉴定的。

古文:后之好事,或附益增张,故多华辞不经,又类卜相之书。

现代文:先言后验,大家都佩服他。后来喜欢品鉴人物的,或附会增加夸张之,所以多了一些华而不实和怪诞不稽之词,又像卜相之书。

古文:今录其章章效于事者。著之篇末。

现代文:今录其明明白白见效于事实的,写在篇尾。

古文:左原者,陈留人也,为郡学生,犯法见斥。

现代文:左原,陈留人。为郡学生,犯法被驱逐。

古文:林宗尝遇诸路,为设酒肴以慰之。

现代文:郭林宗曾经在路上碰到了他,办了酒席安慰他。

古文:谓曰: 昔颜涿聚梁甫之巨盗,段干木晋国之大驵,卒为齐之忠臣,魏之名贤。

现代文:对他说 :从前颜涿聚是梁甫的大盗,段干木是晋国一个大的市场经纪,终究成为齐国的忠臣、魏国有名的贤人。

古文:蘧瑗、颜回尚不能无过,况其余乎?

现代文:蘧瑗、颜回还不能无过,何况是一个普通人呢?

**古文:慎勿恚恨,责躬而已。 **

现代文:千万不要生气,反躬自问,自己责备自己就好了。

古文:原纳其言而去。

现代文:左原接受了他的意见走了。

古文:或有讥林宗不绝恶人者。

现代文:也有人讥刺郭林宗与坏人来往,他答说: 一个人不仁,恶他太狠,是迫使他更加为坏事。

古文:对曰: 人而不仁,疾之以甚,乱也。 原后忽更怀忿,结客欲报诸生。

现代文:左原后来忽然更怀忿恨,结集宾客想报复诸生。

古文:其日林宗在学,原愧负前言,因遂罢去。

现代文:这一天郭林宗正在学校,左原惭愧辜负了郭林宗以前所说的话,因此就散去了。

古文:后事露,众人咸谢服焉。茅容字季伟,陈留人也。

现代文:后来事情泄漏出来,大家都感谢他。茅容,字季伟,陈留人。

古文:年四十余,耕于野,时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

现代文:四十多岁,在野外耕田,当时与同辈在树底下避雨,大家都平蹲相对,茅容一个人独正襟危坐,十分恭谨。

古文:林宗行见之而奇其异,遂与共言,因请寓宿。

现代文:郭林宗看见他与大家不同,觉得奇怪,因同他谈话,茅容请林宗到他家住宿。

古文:旦日,容杀鸡为馔,林宗谓为己设,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蔬与客同饭。

现代文:第二天早晨,茅容杀鸡作菜,林宗以为是为他作的,后来才知道是弄给他母亲吃的,自己用蔬菜同客人一起吃饭。

**古文:林宗起拜之曰: 卿贤乎哉! **

现代文:郭林宗向他起拜,说: 你真贤啊!

古文:因劝令学,卒以成德。

现代文:因劝他学习,终于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古文:孟敏字叔达,钜鹿杨氏人也。

现代文:孟敏,字叔达,巨鹿郡杨氏县人。

古文:客居太原。荷甑墯地,不顾而去。

现代文:客居太原,扛着甑,不慎,甑坠地破了,他看也不看一眼就走了。

**古文: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 甑以破矣,视之何益? **

现代文:郭林宗见了他问是什么意思,孟敏回答说: 甑已经破了,看它有什么用处呢?

古文:林宗以此异之,因劝令游学。

现代文:郭林宗以此认为孟敏不是一个平常人,劝他游学。

古文: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

现代文:十年成名,三公都征召他,都没有去。

古文:庾乘字世游,颍川鄢陵人也。

现代文:庾乘,字世游,颍川郡鄢陵县人。

古文:少给事县廷为门士。林宗见而拔之,劝游学官,遂为诸生佣。

现代文:年轻时在县里做门卒,郭林宗看见了,提拔他,劝他游学官,因为诸生打杂。

古文:后能讲论,自以卑第,每处下坐,诸生博士皆就雠问,由是学中以下坐为贵。

现代文:后来能够讲论学问,自己认为自己出身卑下,常常坐在下座,诸生博士都就他问疑难,由是学校里以下座为贵。

古文:后征辟并不起,号曰 征君 。

现代文:后来朝廷征召他,都不应,人们叫他为 征君 。

古文:宋果字仲乙,扶风人也。

现代文:宋果,字仲乙,扶风人。

古文:性轻悍,憙与人殷仇,为郡县所疾。

现代文:性情强悍,喜欢为人报仇,为郡县所苦。

古文:林宗乃训之义方,惧以祸败。

现代文:郭林宗于是教育他做人的正道,以祸败吓唬他。

古文:果感悔,叩头谢负,遂改节自敕。

现代文:宋果被他感动悔悟,叩头承认错误。因此改邪归正,自己约束自己。

古文:后以烈气闻,辟公府,侍御史、并州刺史,所在能化。

现代文:后来以刚正闻名,公府征召,任侍御史、并州刺史,所到之处,教化大行。

古文:贾淑字子厚,林宗乡人也。

现代文:贾淑,字子厚,是郭林宗的同乡。

古文:虽世有冠冕,而性险害,邑里患之。

现代文:虽然是世代做官的家庭,但他的性情险恶,乡里以他为患。

古文:林宗遭母忧。淑来修吊,既而钜鹿孙威直亦至。

现代文:郭林宗的母亲逝世了,贾淑去吊唁,后来巨鹿孙威直也到了。

古文:威直以林宗贤而受恶人吊,心怪之,不进而去。

现代文:孙威直认为郭林宗是个贤人,而接受恶人的吊唁,心里觉得奇怪,没有进屋就走了。

古文:林宗追而谢之曰: 贾子厚诚实凶德,然洗心向善。

现代文:郭林宗追上孙威直说 :贾子厚确实是个坏人,然而他洗心向善,改过自新。

**古文:仲尼不逆互乡,故吾许其进也。 **

现代文:仲尼不拒互乡,所以我允许他进来。

古文:淑闻之,改过自厉,终成善士。

现代文:贾淑听了,改过,自己勉励自己,终究成为一个好人。

古文:乡里有忧患者,淑辄倾身营救,为州闾所称。

现代文:乡里有忧患的人,贾淑常拼命营救,被州闾称道。

古文:史叔宾者,陈留人也。

现代文:史叔宾,陈留人。

古文:少有盛名。

现代文:年轻时有盛名。

**古文:林宗见而告人曰: 墙高基下,虽得必失。 **

现代文:郭林宗见了告诉人说: 墙高基下,虽然得了,一定会失去的。

古文:后果以论议阿枉败名云。

现代文:后来真的因论议阿谀败了名声。

古文:黄允字子艾,济阴人也。

现代文:黄允,字子艾,济阳人。

古文:以俊才知名。

现代文:因才华出众著名。

古文:林宗见而谓曰: 卿有绝人之才,足成伟器。

现代文:郭林宗见了他说 :你有绝人的才调,可以成为大器。

**古文:然恐守道不笃,将失之矣。 **

现代文:然而,怕你不能坚持守道,获得了可能也会失去呢。

**古文:后司徒袁隗欲为从女求姻,见允而叹曰: 得婿如是足矣。 **

现代文:后来司徒袁隗想为侄女求婚,见了黄允叹息说: 得婿如是满意了。

古文:允闻而黜遣其妻夏侯氏。

现代文:黄允听说就罢遣他的妻子夏侯氏。

**古文:妇谓姑曰: 今当见弃,方与黄氏长辞,乞一会亲属,以展离诀之情。 **

现代文:夏侯氏对她的姑姑说: 现在我已遭到遗弃,将与黄允分手,请一会亲属,以申离诀的感情。

古文:于是大集宾客三百余人,妇中坐,攘袂数允隐匿秽恶十五事,言毕,登车而去。

现代文:于是大集宾客三百多人,夏侯氏坐在当中,卷起袖子数黄允见不得人的秽恶十五事,说罢,乘车走了。

古文:允以此废于时。

现代文:黄允因此为时人所不齿。

古文:谢甄字子微,汝南召陵人也。

现代文:谢甄,字子微,汝南郡召陵县人。

古文:与陈留边让并善谈论,俱有盛名。

现代文:与陈留边让都擅长谈论,并且都很有名气。

**古文:每共候林宗,未尝不连日达夜。林宗谓门人曰: 二子英才有余,而并不入道,惜乎! **

现代文:常同去见郭林宗,总是夜以继日。郭林宗对门人说: 这两个人英才有余,但都不入道,可惜啊!

古文:甄后不拘细行,为时所毁。

现代文:谢甄后来不注意小节细行,受到舆论的攻击。

古文:让以轻侮曹操,操杀之。

现代文:边让因轻侮曹操,被曹操杀了。

古文:王柔字叔优,弟泽,字季道,林宗同郡晋阳县人也。

现代文:王柔,字叔优,弟弟王泽,字季道,与郭林宗是同郡晋阳县人。

古文:兄弟总角共候林宗,以访才行所宜。

现代文:兄弟小时同去见林宗,问各人才行发展的方向。

**古文:林宗曰: 叔优当以仕进显,季道当以经术通,然违方改务,亦不能至也。 **

现代文:林宗说 :叔优当以做官发迹,季道当以经术博通知名,然而改变方向,另干别的,也不能达到这个地步。

古文:后果如所言,柔为护匈奴中郎将,泽为代郡太守。

现代文:后来真的如他所说,王柔仕至护匈奴中郎将,王泽做了代郡太守。

古文:而林宗雅俗无所失,将其明性特有主乎?

现代文:又识张孝仲于樵夫牧者之中,在驿使里识拔了范特祖。召公子、许伟都是屠夫酒佣,司马子威出于普通兵卒。

古文:然而逊言危行,终享时晦,恂恂善导,使士慕成名,虽墨、孟之徒,不能绝也。符融字伟明,陈留浚仪人也。少为都官吏,耻之,委去。

现代文:以及同郡郭长信、王长文、韩文布、李子政、曹子元、定襄周康子、西河王季然、云中丘季智、郝礼真等六十人,都因他成名。◆符融传,符融字伟明,陈留郡浚仪人。年轻时任都官吏,认为可耻,弃之而去。

古文:后游太学,师事少府李膺。

现代文:后来游太学,拜少府李膺为老师。

古文:膺风性高简,每见融,辄绝它宾客,听其言论。

现代文:李膺性情高尚纯洁,每次接见符融,常谢绝其他宾客,听符融说话。

古文:融幅巾奋袖,谈辞如云,膺每捧手叹息。

现代文:符融幅巾挥袖,谈吐云涌,李膺常捧手叹息。

古文:郭林宗始入京师,时人莫识,融一见嗟服,因以介于李膺,由是知名。

现代文:郭林宗开始去京师,当时人不相识,符融一见面嗟叹佩服,并介绍给李膺,郭林宗由此名振天下。

古文:时汉中晋文经、梁国黄子艾,并恃其才智,炫曜上京,卧托养疾,无所通接。

现代文:当时汉中晋文经、梁国黄子艾,都恃自己的才智,夸耀京师,托病在家,不接见宾客。

古文:洛中士大夫好事者,承其声名,坐门问疾,犹不得见。

现代文:洛中士大夫爱管闲事的,仰慕他的声名,坐在他门外问疾,也不接见。

古文:三公所辟召者,辄以询访之,随所臧否,以为与夺。

现代文:三公有所征召,常去访问他,以他俩所说好坏,作为取舍的标准。

古文:融察其非真,乃到太学,并见李膺曰: 二子行业无闻,以豪桀自置,遂使公卿问疾,王臣坐门。

现代文:符融了解到其中有假,于是到太学,会见李膺说 :没有听说二人有什么德业,而他们以豪杰自居,因此使公卿去问候他们的病,王臣坐在门外要求接见。

**古文:融恐其小道破义,空誉违实,特宜察焉。 **

现代文:我恐怕他们是邪门歪道,徒有虚名,没有事实,应当好好地考察他们啊!

古文:膺然之。

现代文:李膺认为对。

古文:二人自是名论渐衰,宾徒稍省,旬日之间,惭叹逃去。

现代文:二人自此以后,名声慢慢衰落,宾客门徒也少了,十天以内,惭愧叹息逃走了。

古文:后果为轻薄子,并以罪废弃。

现代文:后来知道他俩真的是轻薄子弟,都因犯罪遭到废弃。

古文:融益以知名。

现代文:符融因此更加著名。

古文:州郡礼请,举孝廉,公府连辟,皆不应。

现代文:州郡以礼请他,举孝廉,公府多次征召,都不就。

古文:太守冯岱有名称,到官,请融相见。

现代文:太守冯代有名,到任,请符融与他相见。

古文:融一往,荐达郡士范冉、韩卓、孔亻由等三人,因辞病自绝。

现代文:符融一去,推荐郡士范冉、韩卓、孔亻由等三人,就托病不与太守来往。

古文:会有党事,亦遭禁锢。

现代文:遇上党祸,也遭到禁止做官的处理。

古文:妻亡,贫无殡敛,乡人欲为具棺服,融不肯受。

现代文:妻子死了,贫困不能埋葬,乡里人想帮助他办棺服,符融不肯接受。

古文:曰: 古之亡者,弃之中野。

现代文:说: 古时候死了人,扔在野外。

**古文:唯妻子可以行志,但即土埋藏而已。 **

现代文:只有妻子可以行我的志,就土埋葬吧。

古文:融同郡田盛,字仲向,与郭林宗同好,亦名知人,优游不仕,并以寿终。

现代文:符融同郡人田盛,字仲向,与郭林宗要好,也有知人之明,不做官,逍遥自在,老死家里。

古文: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

现代文:◆许劭传,许劭字子将,汝南郡平舆县人。

古文: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

现代文:年轻时立名声,讲节操,好论人物,赏识不少人。

古文:若樊子昭、和阳士者,并显名于世。

现代文:如樊子昭、和阳士,都有名于当时。

古文:故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郭。

现代文:开始任郡里的功曹,太守徐趚很敬重他。

古文:初为郡功曹,太守徐甚敬之。

现代文:府里听说子将为吏,没有不改变操守,谨饰言行的。

**古文: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 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 **

现代文:同郡人袁绍是公族豪侠,自濮阳令离职回家,车马徒众,十分豪华,将入郡境,把宾客等打发走了,说 :我这样的车马装束,难道可以让许子将看见吗?

古文:遂以单车归家。

现代文:于是就只乘着一辆车子回了家。

古文: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

现代文:许劭曾经到颍川,与他同游的都是一些有道德学问的长者,他独不去看望陈萛。

古文:又陈蕃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邵独不往。

现代文:又陈蕃的妻子死了回乡安葬,乡里人都去参加葬礼,许劭独没有去。

古文:或问其故,劭曰: 太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

现代文:有人问他是什么原因,许劭说: 太丘道术太广,广难得周到;仲举性情严峻,峻就不能通达。

**古文:故不造也。 **

现代文:所以我不去。

古文:其多所裁量若此。

现代文:他品评人物大都如此。

古文: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

现代文:曹操没有得志显名时,曾经办了厚礼很谦逊地求许劭为他谈谈相。

**古文: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 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

现代文:许劭看不起他,不肯说,曹操找了个空子威胁许劭,许劭不得已,说 :你是清平之世的奸贼,乱世的英雄。

古文:操大悦而去。

现代文:曹操极为高兴地走了。

古文:劭从祖敬,敬子训,训子相,并为三公,相以能谄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数遣请劭。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现代文:许劭的叔祖父许敬,许敬的儿子许训,训子许相,都是三公大臣。许相因为谄媚宦官,所以官到台司封侯,多次派人请许劭,许劭以许相没有德行为可恶,始终没有去看他。

古文:劭邑人李逵,壮直有高气,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

现代文:许劭同县人李逵,正直有高尚的志气,许劭开始同他相好,后来两人有了矛盾,又与从兄许靖不和,当时的舆论对他不满。

古文: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 月旦评 焉。

现代文:起先,许劭与许靖都有盛名,喜欢评论乡党人物,每月换一个题目,所以汝南有 月旦评 的风俗。

古文:司空杨彪辟,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

现代文:司空杨彪征召许劭,举方正、敦朴,征,都不应。

**古文:或劝劭仕,对曰: 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 **

现代文:有人劝许劭做官,他回答说 :现在小人得志,王室将乱,我想去淮海逃难,以保全老幼。

古文:乃南到广陵。

现代文:于是南到广陵。

古文: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

现代文:徐州刺史陶谦以礼相待,至为周到。

古文:劭不自安,告其徒曰: 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

现代文:许劭感到不安,告诉他的门徒说: 陶恭祖表面上好名,内心却不是真的。

**古文:待吾虽厚,其势必薄。不如去之。 **

现代文:对我虽然很厚,这种情况是不能维持长久的,不如走吧。

古文: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

现代文:于是到曲阿投扬州刺史刘繇。

古文:其后陶谦果捕诸寓士。乃孙策平吴,劭与繇南奔豫章而卒。时年四十六。

现代文:后来陶谦果然收捕了寄居在他那里的宾客,孙策平定吴国以后,许劭与刘繇南逃豫章,死在那里,时年四十六岁。

古文: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现代文:许劭的哥哥许虔,也有名,汝南人称平舆有两条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