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古文: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后之兄也。

现代文:王盟字子仵,是明德皇后的哥哥。

古文:其先乐浪人。

现代文:他的祖先是乐浪人。

古文:六世祖波,前燕太宰。

现代文:六世祖王波,任前燕太宰。

古文:祖珍,魏黄门侍郎,赠并州刺史、乐浪公。

现代文:祖父王珍,在北魏任黄门侍郎,死后追赠并州刺史、乐蚣。

古文:父罴,伏波将军,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

现代文:父亲王历,任伏波将军,凭着清白人家子弟的身份镇守武,于是在那裹安家。

古文:魏正光中,破六汗拔陵攻陷诸镇,盟亦为其所拥。

现代文:北魏正光年间,破六汗拔陵攻陷各军镇,王盟也被他控制。

古文:拔陵破后,流寓中山。

现代文:拔陵被打败后,王盟流落到中山居住。

古文:孝昌初,除积射将军,从萧宝夤西征。

现代文:孝昌初年,朝廷授任王盟为积射将军,跟从萧宝夤西征。

古文:宝夤僭逆,盟遂逃匿民间,以观其变。

现代文:后来萧宝夤犯上作乱,王盟就逃到民间躲藏起来,以观其变。

古文:及尔朱天光入关,盟出从之。

现代文:到了尔朱天光进关的时候,王盟就出来投靠他。

古文:随贺拔岳为前锋,擒万俟丑奴,平秦陇,常先登力战。

现代文:然后又追随贺拔岳作前锋,生擒万俟丑奴,平定秦陇,经常率先登城奋勇作战。

古文:拜征西将军、平秦郡守。

现代文:朝廷授任他为征西将军、平秦郡守。

古文:太祖将讨侯莫陈悦,征盟赴原州以为留后大都督,镇高平。

现代文:太祖将要征讨侯莫陈悦时,就征召王盟赶赴原州,任他为留后大都督,镇守高平。

古文:悦平,除原州刺史。

现代文:讨平了侯莫陈悦以后,朝廷授任王盟为原州刺史。

古文:魏孝武至长安,封魏昌县公,邑一千户。

现代文:魏孝武帝到了长安,封王盟为魏昌县公,封地一千户。

古文:大统初,复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现代文:大统初年,再加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古文:三年,征拜司空,寻转司徒。

现代文:大统三年,朝廷又征召王盟授为司空,不久又改任司徒。

古文:迎魏文帝悼后于茹茹。加侍中,迁太尉。

现代文:后来王盟到茹茹族迎接魏文帝的悼后。朝廷加任他为侍中,又升任太尉。

古文:魏文帝东征,以留后大都督行雍州事,节度关中诸军。

现代文:魏文帝东征,王盟凭着留后大都督的身份兼摄雍州的官职,调度关中各军。

古文:赵青雀之乱,盟与开府李虎辅魏太子出顿渭北。

现代文:赵青雀叛乱的时候,王盟和开府李虎辅佐魏太子出外停宿在渭水北岸。

古文:事平,进爵长乐郡公,增邑并前二千户,赐姓拓氏。

现代文:动乱平息以后,提升王盟爵位为长乐郡公,增加封地合并原来的一共两千户。朝廷又赐王盟姓拓王氏。

古文:东魏侵汾川,围玉壁,盟以左军大都督守蒲阪。

现代文:柬魏侵犯汾川,包围玉壁,王盟以左军大都督的身份镇守蒲坂。

古文:军还,迁太保。

现代文:大军回师以后,王盟升任太保。

古文:九年,进位太傅,加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大统九年,官位提升为太傅,加任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盟姿度弘雅,仁而泛爱。

现代文:王盟气度高雅,仁厚博爱。

古文:虽位居师傅,礼冠群后,而谦恭自处,未尝以势位骄人。

现代文:虽然官居太傅,礼遇在群王之首,但他谦虚有礼,善于控制自己,从来没有依仗权势地位看不起别人。

古文:魏文帝甚尊重之。

现代文:魏文帝对他十分尊重。

古文:及有疾,数幸其第,亲问所欲。

现代文:王盟得病,文帝多次亲临王盟的府第,亲自询问他的要求。

古文:其见礼如此。

现代文:王盟所受的礼遇到了这样的程度。

古文:大统十一年,薨,赠本官,谥曰孝定。

现代文:大统十一年,王盟去世,朝廷追赠他原任官职,谧号孝定。

古文:子励,字丑兴,性忠果,有才干。

现代文:王盟的儿子王励,字丑兴,品性忠诚果敢,有才干。

古文:年十七,从太祖入关,及太祖平秦陇,定关中,励常侍从。

现代文:十七岁时跟从太祖进关,到太祖平定了秦陇和关中的时候,王励经常在旁边侍候护卫。

**古文:太祖尝谓之曰: 为将,坐见成败者上也,被坚执锐者次也。 励曰: 意欲兼之。 **

现代文:太祖曾经对他说: 作为一员将领,能坐见成败是最好的,要穿上坚固的镗甲拿着锋利的兵器亲赴战场就差一些了。 王励说: 我想两者兼有。

古文:太祖大笑。

现代文:太祖听后大笑。

古文:寻拜平东将军、散骑常侍,赐爵梁甫县公。

现代文:不久授任王励为平东将军、散骑常侍,赐爵梁甫县公。

古文:大统初,为千牛备身直长、领左右,出入卧内,小心谨肃。

现代文:大统初年,任千牛备身直长、领左右,进出文帝卧室,小心谨慎,恭敬有礼。

古文:魏文帝尝曰: 王励可谓不二心之臣也。 沙苑之役,励以都督领禁兵从太祖。

现代文:魏文帝曾说: 王励可以称得上是不怀二心的忠臣。 沙苑一战,王励以都督的身份统领禁兵跟从太祖。

古文:励居左翼,与帐下数十人用短兵接战,当其前者,死伤甚众。

现代文:王励在左翼,和部下几十人一起用刀剑作战,阻挡他们前进的敌军死伤很多。

古文:励亦被伤重,遂卒于行间,时年二十六。

现代文:王励也受了重伤,最终在军中去世,当时王励二十六岁。

古文:太祖深悼焉。

现代文:太祖深切悼念他。

古文:赠使持节、太尉、领尚书令、十州诸军事、雍州刺史,追封咸阳郡公,谥曰忠武。

现代文:朝廷追赠王励使持节、太尉、兼任尚书令、十州诸军事、雍州刺史,又追封爵位为咸阳郡公,谧号忠武。

古文:子弼袭爵。

现代文:儿子王弼承袭了爵位。

古文:尚魏安乐公主,官至抚军将军、大都督、通直散骑常侍。

现代文:他娶魏安乐公主为妻,官至抚军将军、大都督、通直散骑常侍。

古文:励弟懋,字小兴。

现代文:王励的弟弟王懋,字小兴。

古文:盟之西征,以懋尚幼,留在山东。

现代文:王盟西征的时候,因为王懋还年幼,就留在山东。

古文:永安中,始入关,与盟相见,遂从征伐。

现代文:永安年间,王懋才进关,跟王盟见面,于是跟从父亲征讨。

古文:大统初,赐爵安平县子,授扬烈将军。

现代文:大统初年,朝廷赐给王懋爵位安平县子,任他为扬烈将军。

古文:从盟迎魏悼后还,拜城门校尉。

现代文:后来王懋跟从王盟往迎魏悼后回来,授为城门校尉。

古文:魏文帝东征,以抚军将军兼太子左率,留守。

现代文:魏文帝东征,王懋以抚军将军的身份兼任太子左率,留守京师。

古文:俄转右率。

现代文:不久改任太子右率。

古文:历尚食典御、领左右、武卫将军。

现代文:后来王懋历任尚食典御、领左右、武卫将军。

古文:录前后功,进爵为公,增邑千户,迁右卫将军。

现代文:根据前后功劳的登记,朝廷又提升王懋的爵位为公,增加封地一千户,升任右卫将军。

古文:于时疆埸交兵,未申丧纪,服齐斩者,并墨缞从事。

现代文:当时在战场上交战,未能施行服丧的制度,要替父母服齐斩丧的,都穿黑色丧服参加战事。

古文:及盟薨,懋上表辞位,乞终丧制。

现代文:王盟去世的时候,王懋呈上奏章辞官,请求为父亲服满三年丧期。

古文:魏文帝不许。

现代文:魏文帝不答应。

古文:累迁大都督、散骑常侍、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左卫将军、领军将军。

现代文:后来王懋多次升迁任大都督、散骑常侍、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左卫将军、领军将军。

古文:懋性温和,小心敬慎。

现代文:王懋性情温和,小心谨慎。

古文:宿卫宫禁,十有余年,勤恪当官,未尝有过。

现代文:他在皇宫中值宿警卫十多年,努力恭谨,十分称职,从无过错。

古文:魏文帝甚嘉之。

现代文:魏文帝对他十分赞赏。

古文:废帝二年,除南岐州刺史,进爵安宁郡公,增邑并前二千户。

现代文:废帝二年,朝廷授任王懋为南岐州刺史,提升爵位为安宁郡公,增加封地连原来的一共两千产。

古文:魏恭帝二年,迁大将军、大都督。

现代文:魏恭帝二年,王懋升任大将军、大都督。

古文:后拜小司寇。

现代文:后来又授任小司寇。

古文:卒于官。

现代文:在任职期间去世。

古文:子悦嗣。

现代文:他的儿子王悦继承了爵位。

古文:官至大将军、同州刺史,改封济南郡公。

现代文:官职做到大将军、同州刺史,爵位改封济南郡公。

古文:盟兄子显,幼而敏悟,沉静少言。

现代文:王盟哥哥的儿子王显,小时候就很聪明,性格沉静,很少说话。

古文:初为太祖帐内都督,累迁奉车都尉、宁朔将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燕朔显蔚四州诸军事、燕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卿、凤州刺史,赐爵洛邑县公,进位大将军,卒。

现代文:起初任太祖帐内都督,后来多次升迁任奉车都尉、宁朔将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燕朔显蔚四州诸军事、燕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卿、凤州刺史,赏赐爵位洛邑县公,官位提升为大将军。

古文:子谊嗣。

现代文:王显去世后,儿子王谊继承了爵位。

古文:谊倜傥有大志,深为高祖所亲委。

现代文:王谊洒脱不羁,有远大志向,高祖对他十分亲信器重。

古文:少历显职,见重于时。

现代文:王茧年轻时历任显要的官职,被时人看重。

古文:位至柱国、平阳郡公。

现代文:官至柱国、平阳郡公。

古文:宣帝即位,进封扬国公,拜大司空。

现代文:宣帝即位,提升爵位封为扬国公,拜授大司空。

古文:大象末,襄州总管、上柱国。

现代文:大象末年,任襄州总管、上柱国。

古文:贺兰祥字盛乐。

现代文:贺兰祥字盛乐。

古文:其先与魏俱起,有纥伏者,为贺兰莫何弗,因以为氏。

现代文:他的祖先跟韭魏一同兴起,其中有一位名叫昼巡的,是昼适部落的首领,于是用贺芦作为姓氏。

古文:其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

现代文:他的后代有凭清白人家子弟的身份镇守逮丛的,最终就在那裹安家。

古文: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

现代文:贺个登的父亲贺盐攰真,年轻时就已有名气,被乡里看重。

古文:尚太祖姊建安长公主。

现代文:后来他娶左担的姐姐建安长公主为妻。

古文:保定二年,追赠太傅、柱国、常山郡公。

现代文:保定二年,朝廷追赠他为太傅、柱国、常山郡公。

古文: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

现代文:贺兰祥十一岁就死了父亲,在服丧的日子裹举止都符合礼仪。

古文: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

现代文:他在舅舅的家裹长大,特别被太祖疼爱。

古文: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

现代文:后来贺兰祥虽然常在军队中,但经常聘请儒士,教自己读诗书经传。

古文: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语在护传。

现代文:太祖刚进关的时候,贺兰祥和晋公宇文护都在晋阳,后来才派遣使臣迎请他们,记载这一事情的具体语句在《字文护传》中。

古文:年十七,解褐奉朝请,加威烈将军。

现代文:贺兰祥十七岁时,出什担任奉朝请一职,加任威烈将军。

古文: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

现代文:贺兰祥年轻时就有胆量有勇气,志在立功。

古文:寻擢补都督,恒在帐下。

现代文:不久因补充官职空缺而提升他为都督,常在军中。

古文:从平侯莫陈悦,又迎魏孝武。

现代文:他曾参与平定侯莫陈悦,又曾迎请魏孝武帝。

古文: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邑五百户。

现代文:根据前后功劳,朝廷封他为抚夷县伯,封地五百产。

古文:仍从击潼关,获东魏将薛长孺。

现代文:随后贺兰祥随军攻打潼关,俘获束魏将领薛长孺。

古文:又攻回洛城,拔之。

现代文:又进攻回洛城,把它攻下来。

古文:还,拜左右直长,进爵为公,增邑并前一千三百户。

现代文:回师以后,朝廷授他为左右直长,提升爵位为公,增加封地连原来的一共一千三百户。

古文:大统三年,从仪同于谨攻杨氏壁,祥先登,克之。

现代文:去铲三年,跟从仪同工谨攻打握旦壁,贺郦圣先登上去,终于把它攻克下来。

古文:迁右卫将军,加持节、征虏将军。

现代文:他就升任右卫将军,加任持节、征虏将军。

古文:沙苑之役,诏祥留卫京师。

现代文:沙苑一战,皇上下诏书命令贺兰祥留守保卫京师。

古文:后以留守功,增邑八百户。

现代文:后来因为留守有功,增加封地八百户。

古文:寻除镇西将军。

现代文:不久授任他为镇西将军。

古文:四年,魏文帝东伐,祥领军从战河桥,以功加使持节、大都督。

现代文:大统四年,魏文帝东征,贺卢睦统领军队参加回拯之战,因为立功加任使持节、大都督。

古文:八年,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

现代文:大统八年,他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

古文:九年,从太祖与东魏战于邙山,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

现代文:太统九年,贺兰祥跟从太祖与束魏在亡口山交战,官位提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任侍中。

古文:十四年,除都督三荆南襄南雍平信江随二郢淅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

现代文:太蕴十四年,朝廷授任贺兰祥都督三荆南襄直壅垩值辽堕二郢逝十二州诸军事、回业刺史,提升爵位为博陵郡公。

古文: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

现代文:在此之前,贺兰祥曾兼摄型业职务,虽然不够一个月,但很有德政,到这次再去任职,百姓都很安心。

古文: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

现代文:因此汉水南岸流亡外地的百姓背着婴儿前来安居的每天有几千人。

古文:远近蛮夷,莫不款附。

现代文:远近蛮夷,没有谁不诚心归附。

古文:祥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

现代文:贺兰祥顺应时机安抚招纳,全都得到他们的欢心。

古文:时盛夏亢阳,祥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

现代文:当时正值盛夏发生旱灾,贺兰祥就亲自在境内巡视,检查政事的得失。

古文:见有发掘古冢,暴露骸骨者,乃谓守令曰: 此岂仁者之为政耶。 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

现代文:他看见有人挖掘古墓,暴露尸骨,就对守令说: 这难道是仁德之人治理国家的效果吗。 于是命令当地官员收殓尸骨重新埋葬,结果当天就下了及时雨。

古文:是岁,大有年。

现代文:这一年大丰收。

古文:州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息。

现代文:州郡境内原来有很多古墓,当地百姓喜欢自行挖掘的习惯,到这时终于停止了。

古文:祥虽太祖密戚,性甚清素。

现代文:贺兰祥虽然是太祖的亲戚,但他的品性十分清廉。

古文: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

现代文:荆州南接襄阳,西通岷蜀,出产的物品,很多是珍贵奇异的东西。

古文: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现代文:当时已经跟梁朝友好交往,使者往来的时候,公私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古文: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察,钦其节俭,乃以竹屏风、絺绤之属及以经史赠之。

现代文:梁朝雍州刺史、岳阳王萧察对贺兰祥的节俭很钦佩,就用竹屏风、葛布之类以及经史典籍赠送给他。

古文:祥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

现代文:贺兰样难以违背对方的好意,就收下来交付给主管的官员。

古文: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

现代文:太祖后来听说了这件事情,就把这些东西全都赐给贺兰祥。

古文:寻被征还。

现代文:过了不久贺兰祥被征召回京师。

古文:十六年,拜大将军。

现代文:大统十六年,朝廷授任贺兰祥大将军。

古文:太祖以泾渭溉灌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洛。

现代文:太祖因为泾河渭河灌溉的地方渠堰废弃损毁,于是命令贺兰祥修建富平堰,开渠引水,往东流入洛水。

古文:功用既毕,民获其利。

现代文:工程完成以后,百姓都得到好处。

古文:魏废帝二年,行华州事。

现代文:魏废帝二年,贺兰祥兼摄华州的职务。

古文:后改华州为同州,仍以祥为刺史。

现代文:后来把华州改为同州,仍任命贺兰祥为刺史。

古文:寻拜尚书左仆射。

现代文:不久又授任尚书左仆射。

古文:六官建,授小司马。

现代文:设立六官以后,他任小司马。

古文:孝闵帝践祚,进位柱国,迁大司马。

现代文:孝闵帝即位,贺兰祥官位提升为柱国,又升任大司马。

古文: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少相亲爱,军国之事,护皆与祥参谋。

现代文:当时晋公字文护执政,贺兰祥和字文护是中表亲戚,小时候关系很密切,统军治国的大事,宇文护都和贺兰祥一起参与出谋策划。

古文:及诛赵贵,废孝闵帝,祥有力焉。

现代文:诛杀趟贵,废黜孝闵帝,贺兰祥都有功劳。

古文:武成初,吐谷浑侵凉州,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

现代文:武成初年,吐谷浑侵犯凉州,皇上韶书命令贺兰祥和宇文贵统领兵马前去征讨。

古文:祥乃遣其军司檄吐谷浑曰:夫二气既分,三才定位,树之以君,本为黔首,岂使悖义违道,肆于民上?

现代文:贺兰祥于是派遣他的军司递交一道檄文给吐谷浑。檄文说:阴阳二气已分,天地人三才位置确定,在天地间设立君主,本来就是为了百姓,哪能违背道义,高居百姓之上肆意为虐?

古文:昔魏氏不纲,群方幅裂,豺狼横噬,龟玉已毁,喁喁黔黎,咸坠涂炭。

现代文:当初西魏朝廷失去纲纪,各地分裂,豺狼横行咬噬,国运已毁,终期待的百姓全都陷入涂炭之中。

古文:我先皇神武应期,一匡天下,东戡南剪,无思不服。

现代文:我朝先皇神圣勇武顺应机遇,匡扶天下,束征南伐,所到之处无不归附。

古文:天鉴有周,世笃英圣,遂廓洪基,奄荒万宇。

现代文:皇天明察有周,世代忠诚圣明,于是开拓大业,统一天下。

古文:固则神皋西岳,险则百二犹在。

现代文:坚固的地方有神明聚居的西岳,险要的地方能以二敌百的还在。

古文:卿士师师,群后率职。

现代文:官员众多,各郡守、将领尽职。

古文:故知三灵之所睠集,四隩之所来苏也。

现代文:因此大家都知道这裹是天地人三灵眷恋聚集、四方边远百姓前来休养生息的地方。

古文:彼国世在西垂,作藩于魏。

现代文:那敌国世代处于西方边远之地,给西魏充当藩属。

古文:值中原政乱,遂阻皇风,首鼠两端,伺我边隙。

现代文:正值中原政局动乱,于是阻碍本朝皇帝的教化,又犹疑不决,窥伺我朝边防薄弱之处。

古文:先皇含垢藏疾,仍存聘享,欲睦之以邻好,申之以婚姻。

现代文:我朝先皇宽容大度,仍派使节前去探访,想增进两国友好的睦邻关系,并再三申明可互通婚姻之好。

古文:彼国苞藏祸心,屡违盟约,外结仇雠,自贻近患,是故往年致突厥之师也。

现代文:但敌国却包藏祸心,多次违背盟约,外结仇敌,给自己带来近忧,因此以往的年头总是招致突厥的军队。

古文:自尔迄今,蜂虿弥毒,入我姑臧,俘我河县,芟夷我菽麦,虔刘我苍生。

现代文:从那时到现在,敌人越来越狠毒,进入我姑臧,掠夺我河县,割取我庄稼,杀害我百姓。

古文:我皇武以止戈,文以怀远,德覃四海,化溢八荒。

现代文:我朝皇上以武制止干戈,以文安抚远方百姓。美德延伸四海,教化充溢八方。

古文:以彼恶稔祸盈,故命龚行九伐。

现代文:因为敌国恶贯满盈,因此奉上天之命进行讨伐。

古文:武臣猛将,天张雷动,皆六郡良家,三秦精锐,挥戈擐甲,同萃龙沙。

现代文:我朝武臣猛将,已张天网,声威宏大,都是六郡世家,三秦精锐,挥戈披甲,会集龙沙。

古文:柱国、博陵公祥,贵戚重望,乃文乃武,受脤庙堂,元戎启路;太傅、燕国公谨,英猷不世,应变无穷,仗旄指麾,为其谋主;柱国、化政公贵,早播威声,奇正兼设,直取龙涸,济自南河。

现代文:柱国、博陵公贺兰祥,是帝王的亲族,德高望重,能文能武,受朝廷之命统军,为大军开路;太傅、燕国公宇文谨,良谋世上罕有,应变能力无穷,拿着大旗指挥,是出谋划策的主要人物;柱国、化政公宇文贵。早年就声威远播,无论对阵交锋,还是设伏掩袭,都善于谋划安排,曾统军直取龙涸,渡过南河。

古文:突厥与国睦亲,同耻反道,驱引弓之民,总穹庐之众,解鞍成山,云蒸雾合。

现代文:突厥与本国和睦亲近,对违反正道的行为同感可耻,于是他们统领手持弓箭、以帐篷为家的民众,声势浩大有如云雾蒸腾汇集,解下的马鞍简直堆积成山。

古文:往岁王师西伐,成都不守;桴鼓南临,江陵底定。

现代文:往年朝廷大军西征,成都不能把守;战鼓响到南方,江陵得以平定。

古文:凿空万里,辟地千都,荒服畏威,膜拜厥角。

现代文:凿通万里道路,开辟千都土地,边远地区敬畏朝廷声威,无不以额触地膜拜行礼。

古文:成败之机,较然可见。

现代文:成败的时机明显可见。

古文:若能转祸为福,深识事宜,君臣相率,舆榇稽颡,则爵等显除,永蕃西服;如其徘徊危邦,觊延时漏,覆宇湮祀,良助寒心。

现代文:如果敌国能转祸为福,深刻认识事理,君臣相率载棺以随跪拜请罪,那么可以授封显贵的爵位,作为臣服的属地而永远兴旺;如果于不安宁的国度,企图拖延时,那么衹会覆灭宗族,断绝祭祀,确实令人增添寒心。

古文:幸思嘉谋,以图去就。遂与吐浑广定王、钟留王等战,破之。

现代文:希望考虑清楚良谋,以决定取舍于是与吐浑广定王、钟留王等交战,大败敌军。

古文:因拔其洮阳、和二城,以其地为洮州。

现代文:又乘胜攻取他们的洮阳、洪和两城,把那些地方作为洮州。

古文:抚安西土,振旅而还。

现代文:安抚西边国土的百姓以后,朝廷大军整顿队伍班师回朝。

古文:进封凉国公,邑万户。

现代文:朝廷进封贺兰祥为凉国公,封地一万户。

古文:保定年薨,年四十八。

现代文:保定二年贺兰祥去世,终年四十八岁。

古文:赠使持节、太师、同岐等十二州诸军事、同州刺史。

现代文:朝廷追赠他为使持节、太师、同岐等十二州诸军事、同州刺史。

古文:谥曰景。

现代文:谧号是景。

古文:有七子,敬让璨师宽知名。

现代文:贺兰祥有七个儿子,其中出名的有贺兰敬、贺兰让、贺兰璨、贺兰师和贺兰宽。

古文:敬少历显职,封化隆县侯。

现代文:贺兰敬年轻时就历任显要职位,封爵化隆县侯。

古文:后袭爵凉国公,位至柱国大将军、华州刺史。

现代文:后来承袭父亲爵位为凉国公,官至柱国大将军、华州刺史。

古文:让,大将军、鄜州刺史、河东郡公。

现代文:贺兰师,娶世宗女儿为妻,官至上仪同大将军、幽州刺史,封爵博陵郡公。

古文:璨,开府仪同三司、宜阳县公。

现代文:贺兰宽,任开府仪同大将军,封爵武始郡公。

古文:隋文帝与祥有旧,开皇初,追赠上柱国。

现代文:贺兰祥的弟弟贺兰隆,任大将军,封爵襄乐县公。隋文帝与贺兰祥有旧交情,开皇初年,追赠他为上柱国。

古文:尉迟纲字婆罗,蜀国公迥之弟也。

现代文:尉迟纲字婆罗,是蜀国公尉迟迥的弟弟。

古文:少孤,与兄迥依托舅氏。

现代文:小时候死了父亲,与哥哥尉迟迥寄托在舅舅家。

古文:太祖西讨关陇,迥、纲与母昌乐大长公主留于晋阳,后方入关。

现代文:太祖西征关陇,尉迟迥、尉迟纲与母亲昌乐大长公主留在晋阳,后来才进关。

古文:从太祖征伐,常陪侍帷幄,出入卧内。

现代文:尉迟纲跟随太祖征讨,经常陪侍在营帐中,出入卧室。

古文:后以迎魏孝武功,拜殿中将军。

现代文:后来因为迎接魏孝武帝的功劳,授为殿中将军。

古文:大统元年,授帐内都督,从仪同李虎讨曹泥,破之。

现代文:大统元年,尉迟纲任帐内都督,跟随仪同李虎征讨曹泥,大败敌军。

古文:又从破窦泰。

现代文:接着又跟随李虎打败了宝泰。

古文:以功封广宗县伯,邑五百户。

现代文:因为有战功封爵广宗县伯,封地五百户。

古文:仍从复弘农,克河北郡,战沙苑,皆有功。

现代文:尉迟纲又参与光复弘农,攻克河北郡,出战沙苑,都有战功。

古文:纲骁果有膂力,善骑射。

现代文:尉迟纲骁勇果敢,有力气,善于骑马射箭。

古文:太祖甚宠之,委以心膂。

现代文:太祖很宠爱他,把他作为亲信。

古文:河桥之战,太祖马中流矢,因而惊奔。

现代文:河桥之战,太祖坐骑被乱箭射中,于是惊慌狂奔。

古文:纲与李穆等左右力战,众皆披靡,太祖方得乘马。

现代文:尉迟纲与李穆等人左右力战,敌军溃败,太祖才能再骑马。

古文:以前后功,增邑八百户,进爵为公,仍拜平远将军、步兵校尉。

现代文:因为前后的功劳,朝廷给他增加封地八百户,升爵为公,并授任平远将军、步兵校尉。

古文:八年,加通直散骑常侍、太子武卫率、前将军,转帅都督。

现代文:大统八年,加授通直散骑常侍、太子武卫率、前将军,后转任帅都督。

古文:东魏围玉壁,纲从太祖救之。

现代文:束魏包围玉壁的时候,尉迟纲跟从太祖前去救援。

古文:九年春,太祖复与东魏战于邙山,大军不利,人心离解。

现代文:大统九年春天,太祖再舆东魏在邙山交战,大军失利,人心离散。

古文:纲励将士,尽心翊卫。

现代文:尉迟纲鼓励将士,尽心尽力辅佐护卫。

古文:迁大都督。

现代文:后来他升任大都督。

古文:十四年,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增邑三百户。

现代文:大统十四年,尉迟纲受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任散骑常侍,增加封地三百户。

古文:俄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进爵昌平郡公。

现代文:不久又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任侍中,提升爵位为昌平郡公。

古文:十七年,出为华州刺史。

现代文:大统十七年,他出任华州刺史。

古文:魏废帝二年,拜大将军,兼领军将军。

现代文:魏废帝二年,尉迟纲受任大将军,兼任领军将军。

古文:及帝有异谋,言颇漏泄。

现代文:到废帝有异常的图谋时,言语之间颇有泄露。

古文:太祖以纲职典禁旅,使密为之备。

现代文:太祖任命尉迟纲为职典禁旅,让他秘密为自己防备。

古文:俄而帝废,立齐王,仍以纲为中领军,总宿卫。

现代文:不久皇帝被废黜,立齐王为帝,仍任命尉迟纲为中领军,统领宫禁中值宿的警卫。

古文:纲兄迥率众伐蜀,纲从太祖送之于城西,见一走兔,太祖命纲射之。

现代文:尉迟纲的哥哥尉迟迥率领军队讨伐蜀地,尉迟纲跟从太祖到城西送他,看见一只飞跑的兔子,太祖命令尉迟纲射它。

古文:誓曰: 若获此兔,必当破蜀。 俄而纲获兔而反。

现代文:尉迟纲发誓说: 如果抓到这只兔子,必定能够打败蜀军。 不久尉迟纲射得兔子回来。

古文:太祖喜曰: 事平之日,当赏汝佳口。 及克蜀,赐纲侍婢二人。

现代文:太祖高兴地说: 事情成功之曰,该把美女赏赐给你。 攻克蜀地以后,太祖就把侍婢两人赏赐给尉迟纲。

古文:又常从太祖北狩云阳,值五鹿俱起,纲获其三。

现代文:他又曾经跟随太祖往北到云阳狩猎,正好遇上五头鹿一同跃起,尉迟纲抓到其中三头。

古文:每从游宴,太祖以珍异之物令诸功臣射而取之,纲所获辄多。

现代文:每次跟随太祖游乐饮宴,太祖把珍奇的物品让各功臣射箭以胜负获取,尉迟纲所得的总是最多。

古文:孝闵帝践阼,纲以亲戚掌禁兵,除小司马。

现代文:孝闵帝即位,尉迟纲凭亲戚的身份掌管禁军,任小司马。

古文:又与晋公护废帝,语在护传。

现代文:又与晋公字文护废黜孝闵帝,具体内容在《宇文护传》。

古文:世宗即位,进位柱国大将军。

现代文:世宗即位,官位提升为柱国大将军。

古文:武成元年,进封吴国公,邑万户,除泾州总管、五州十一防诸军事、泾州刺史。

现代文:武成元年,进封为吴国公,封地一万户,任泾州总管、五州十一防诸军事、泾州刺史。

古文:是岁,大长公主薨于京师,纲去职。

现代文:这年,大长公主在京师去世,尉迟纲离职。

古文:寻起复本官。

现代文:不久再起用担任原职。

古文:保定元年,拜少傅。

现代文:保定元年,他被授为少傅。

古文:俄而授大司空。

现代文:不久任大司空。

古文:二年,出为陕州总管、七州十三防诸军事、陕州刺史。

现代文:保定二年,尉迟纲出任陕州总管、七州十三防诸军事、陕州刺史。

古文:四年,晋公护东讨,乃配纲甲士,留镇京师。

现代文:保定四年,晋公宇文护束征,于是给尉迟纲配置甲士,留下镇守京师。

古文:纲以天子在宫,必无内虑,乃请出外,顿于咸阳。

现代文:尉迟纲认为天子在宫中,必定没有内患,就请求出外,停宿在咸阳。

古文:大军还,纲复归镇。

现代文:朝廷大军回师后,尉迟纲再回去镇守。

古文:天和二年,以纲政绩可称,赐帛千段、谷六千斛、钱二十万,增邑四百户。

现代文:天和二年,朝廷认为尉迟纲政绩值得称道,赏赐帛一千段、谷六千斛、钱二十万,增加封地四百户。

古文:陈公纯等以皇后阿史那氏自突厥将入塞,诏征纲与大将军王杰率众迎卫于境首。

现代文:陈公宇文纯等人因为皇后阿史那氏从突厥将要入塞,下诏征召尉迟纲与大将军王杰率领众人到边境迎接护卫。

古文:三年,追论河桥之功,封一子县公,邑一千户。

现代文:天和三年,朝廷追论尉迟纲河桥的战功,封赏他的一个儿子为县公,封地一千产。

古文:四年五月,薨于京师,时年五十三。

现代文:天和四年五月,尉迟纲在京师去世,终年五十三岁。

古文:赠太保、十二州诸军事、同州刺史。

现代文:朝廷追赠他为太保、十二州诸军事、同州刺史。

古文:谥曰武。

现代文:谧号武。

古文:第三子安,以嫡嗣。

现代文:尉迟纲第三个儿子尉迟安,以嫡子的身份继承了爵位。

古文:大象末,位至柱国。

现代文:大象末年,官至柱国。

古文:安兄运,别有传。

现代文:尉迟安的哥哥尉迟运,另外有传。

古文:运弟勤,少历显位。

现代文:尉迟运的弟弟尉迟勤,年轻时就历任显要职位。

古文:大象末,青州总管。

现代文:大象末年,他任青州总管。

古文:起兵应伯父迥,事在迥传。

现代文:后来起兵响应伯父尉迟迥,具体事迹在《尉迟迥传》。

古文:安弟敬,尚世宗女河南公主,位至仪同三司。

现代文:尉迟安的弟弟尉迟敬,娶世宗的女儿河南公主为妻,官至仪同三司。

古文:叱列伏龟字摩头陀,代郡西部人也。

现代文:叱列伏龟字摩头陁,是代郡西部人。

古文:世为部落大人。

现代文:祖辈世代是部落首领。

古文:魏初入附,遂世为第一领民酋长。

现代文:北魏初期入朝归附,于是几代都成为第一领民酋长。

古文:至龟,容貌瑰伟,腰带十围,进止详雅,兼有武艺。

现代文:叱列伏龟容貌美好,身材魁伟,腰带十围,举止安详文雅,兼有武艺。

古文:嗣父业,复为领民酋长。

现代文:他继承父亲的事业,再任领民酋长。

古文:魏正光五年,广阳王深北征,请龟为宁朔将军,委以帐内兵事。

现代文:北魏正光五年,广阳王拓跋深北征,请叱列伏龟任宁朔将军,把军帐中军务委任给他。

古文:寻除善无郡守。

现代文:不久叱列伏龟任善无郡守。

古文:孝昌三年,又除别将,从长孙稚西征。

现代文:孝昌三年,他又任别将,跟随长孙稚西征。

古文:以战功,累迁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现代文:因有战功,多次升迁任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古文:后还洛,授都督,遂为齐神武所宠任,加授大都督。

现代文:后来叱列伏龟回到洛阳,被授任都督,于是被齐神武宠信,加任大都督。

古文:沙苑之败,随例来降。

现代文:沙苑战败,按照惯例前来归降。

古文:太祖以其豪门,解缚礼之。

现代文:太祖因为他是豪门大族,给他解开捆绑的绳索以礼相待。

古文:仍以邵惠公女妻之。

现代文:太祖又把邵惠公的女儿嫁给他。

古文:大统四年,封长乐县公,邑一千户。

现代文:大统四年,朝廷封叱列伏龟为长乐县公,封地一千户。

古文:自此常从太祖征讨,亟有战功。

现代文:自此以后他经常跟随太祖征讨,屡立战功。

古文:八年,出为北雍州刺史,加大都督。

现代文:大统八年,叱列伏龟出任北雍州刺史,加任大都督。

古文:寻进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

现代文:不久他又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

古文:十四年,征拜侍中,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除恒州刺史,增邑通前一千四百户。

现代文:大统十四年,叱列伏龟被征入授任侍中,加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又授任恒州刺史,增加封地连原来的一共一千四百户。

古文:十七年,卒。

现代文:大统十七年,叱列伏龟去世。

古文:子椿嗣。

现代文:他的儿子叱列伏椿继承爵位。

古文:椿字千年。

现代文:叱列伏椿字工年。

古文:世宗时,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现代文:世塞时,他被授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古文:寻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改封永世县公,邑一千二百户。

现代文:不久他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改封永世县公,封地一千二百户。

古文:保定二年,授幽州刺史。

现代文:惺室二年,叱列伏椿任幽泌刺史。

古文:天和初,除左宫伯,进位大将军。

现代文:左担初年,他被授任左宫伯,又升任大将军。

古文:阎庆字仁庆,河南河阴人也。

现代文:阎庆字仁庆,是河南河阴人。

古文:曾祖善,仕魏,历龙骧将军、云州镇将,因家于云州之盛乐郡。

现代文:曾祖阎善,在北魏做官,历任龙骧将军、云州镇将,于是在云州的盛乐郡安家。

古文:祖提,使持节、车骑大将军、炖煌镇都大将。

现代文:祖父阎提,任使持节、车骑大将军、炖煌镇都大将。

古文:父进,有谋略,勇冠当时。

现代文:父亲阎进,有谋略,英勇善战,当世无双。

古文:正光中,拜龙骧将军。

现代文:正光年间,授任龙骧将军。

古文:属卫可孤作乱,攻围盛乐。

现代文:适逢卫可孤作乱,围攻盛乐。

古文:进率众拒守,绵历三载,昼夜交战,未尝休息,以少击众,城竟获全。

现代文:间进率领众人拒守,一共延续了三年,昼夜交战,从来没有停止,他们以少击众,城池最终得以保全。

古文:以功拜盛乐郡守。

现代文:阎进因战功受任盛乐郡太守。

古文:庆幼聪敏,重然诺,风仪端肃,望之俨然。

现代文:阎庆自小就聪明机敏,重信用,风度仪容端正严肃,一副庄重的样子。

古文:及卫可孤侵逼盛乐,庆随父固守,颇有力焉。

现代文:到卫可孤侵逼盛乐的时候,阎庆跟从父亲固守城池,十分得力。

古文:拜别将,稍迁轻车将军,加给事中。

现代文:朝廷授任他为别将,逐渐升任轻车将军,加任给事中。

古文:后以军功,拜步兵校尉、中坚将军。

现代文:后来因为军功,又授为步兵校尉、中坚将军。

古文:既而齐神武举兵入洛,魏孝武西迁,庆谓所亲曰: 高欢跋扈,将有篡逆之谋,岂可苟安目前,受其控制也! 遂以大统三年,自宜阳归阙。

现代文:不久齐神武起兵进洛阳,魏孝武帝西迁,间庆对亲近的人说: 高欢飞扬跋扈,将有篡逆的图谋,我们哪能衹顾眼前苟且偷安,受他控制呢! 于是在大统三年,从宜阳回到朝廷。

古文:太祖谓庆曰: 高欢逆乱,宇内分崩,群盗竞兴,入皆徇己。

现代文:太祖对阎庆说: 高欢反叛作乱,天下分崩离析,群盗争起,人人都衹顾为自己谋私利。

古文:卿遂能尽忠贞之节,重君臣之义,背逆归顺,舍危就安,虽古人所称,何以加也。 即拜中坚将军、奉车都尉。

现代文:你最终能尽忠贞的气节,重君臣的名分,背弃逆贼,归顺朝廷,舍危赴安,即使古人所称道的行为,又怎么能超过呢。 太祖当即授任阎庆为中坚将军、奉车都尉。

古文:河桥之役,以功拜前将军、太中大夫,迁后将军,封安次县子,邑四百户。

现代文:河桥之战,因战功授阎庆为前将军、太中大夫,又改任后将军,封爵安次县子,封地四百户。

古文:及邙山之战,先登陷陈。

现代文:邙山之战,率先登城冲入敌阵。

古文:拜抚军将军、大都督,进爵为伯,增邑五百户。

现代文:后授抚军将军、大都督,提升爵位为伯,增加封地五百产。

古文:庆善于绥抚,士卒未休,未尝先舍,故能尽其死力,屡展勋劳。

现代文:阎庆善于安抚部下,士卒还没有休息,他自己也从不先歇息,所以部下都能尽力死战,屡建功勋。

古文:累迁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云州大中正,加侍中,赐姓大野氏。

现代文:阎庆后来多次升迁任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云州大中正,又加任侍中,被赐姓大野压。

古文:孝闵帝践祚,出为河州刺史,进爵石保县公,增邑千户。

现代文:孝闵帝即位,阎庆出任河州刺史,提升爵位为石保县公,增加封地千产。

古文:州居河外,地接戎夷。

现代文:河州地处黄河北岸,土地跟戎夷接壤。

古文:庆留心抚纳,颇称简惠。

现代文:阎庆留意安抚招纳,施政宽大仁惠,颇受百姓称道。

古文:就拜大将军,进爵大安郡公,邑户如旧。

现代文:不久又授任大将军,提升爵位为大安郡公,封地户数如前。

古文:入为小司空,除云州刺史,转宁州刺史。

现代文:后来又被召入任小司空,授任云州刺史,又转任宁州刺史。

古文:庆性宽和,不苛察,百性悦之。

现代文:阎庆性格宽容和善,不把苛刻烦琐当作明察,百姓都喜欢他。

古文:天和六年,进位柱国。

现代文:天和六年,职位升为柱国。

古文:晋公护母,庆之姑也。

现代文:晋公宇文护的母亲是阎庆的姑姑。

古文:护虽擅朝,而庆未尝阿附。

现代文:宇文护虽独揽朝政,但阎庆从来没有迎合依附。

古文:及护诛,高祖以此重之。乃诏庆第十二子毗尚帝女清都公主。

现代文:到宇文护被杀后,高祖因此敬重他,于是下诏让阎庆第十二个儿子阎毗娶皇帝女儿清都公主为妻。

古文:庆虽位望隆重,婚连帝室,常以谦慎自守,时人以此称之。

现代文:阎庆虽然官高望重,与皇室联姻,仍经常把谦虚谨慎作为自己的操守,当时人们都因此称颂他。

古文:建德二年,抗表致仕,优诏许焉。

现代文:建德二年,阎庆给皇帝呈上奏章请求辞去官职,皇上颁下赞美嘉奖的诏书同意他的请求。

古文:庆既衰老,恒婴沉痼。

现代文:阎庆已经衰老,常有顽疾缠身。

古文:宣帝以其先朝耆旧,特异常伦,乃诏静帝至第问疾。

现代文:宣帝因为阎庆是前朝年高望重的老臣,跟通常的君臣关系特别不同,就下诏命静帝亲自前去间庆府第探病。

古文:赐布帛千段。

现代文:又赐给他布帛千段。

古文:医药所须,令有司供给。

现代文:医药所需,命令有关主管官员供给。

古文:大象二年,拜上柱国。

现代文:大象二年,阎庆被授为上柱国。

古文:隋文帝践极,又令皇太子就第问疾,仍供医药之费。

现代文:隋文帝即位,又命令皇太子到阎庆府第问候病情,并供给他医药所需的费用。

古文:开皇二年薨,时年七十七。

现代文:开皇二年阎庆去世,终年七十七岁。

古文:赠司空、荆谯淅湖沣广蒙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

现代文:朝廷追赠他为司空、荆谯淅湖澧广蒙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

古文:谥曰成。

现代文:谧号是成。

古文:长子常,先庆卒。

现代文:间庆的长子阎常,先于阎庆去世。

古文:次子毗嗣。

现代文:次子阎毗继承爵位。

古文:大象末,位至大将军。

现代文:大象末年,他官至大将军。

古文:史臣曰:中阳御历,沛邑多封侯;白水配天,南阳皆贵戚。

现代文:史臣曰:在中阳即位,沛邑人多被封侯;在直丞受命为天子,直屋人都是帝王亲族。

古文:是知阶缘近属,以取宠荣,其来尚矣。

现代文:这样可知攀附皇上的近亲,来博取宠信荣耀,那样的做法由来已久了。

古文:王盟等始以亲党升朝,终以才能进达,勤宣运始,位列周行。

现代文:王盟等人开始凭藉亲信党羽登上朝堂,最终依靠才能进升显达,勤业彰显于国运之初,职位高居于朝官之列。

古文:实参迹于功臣,盖弗由于恩泽也。

现代文:实际上是步功臣的后尘,而并非由于皇上给予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