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九

古文:王杰,金城直城人也,本名文达。

现代文:王杰,是金城直城人,原名文达。

古文:高祖万国,魏伏波将军、燕州刺史。

现代文:高祖王万国,为北魏伏波将军、燕州刺史。

古文:父巢,龙骧将军、榆中镇将。

现代文:父亲王巢,为龙骧将军、榆中镇将。

古文:杰少有壮志,每以功名自许。

现代文:王杰少有壮志,常自信功名可得。

古文:善骑射,有膂力。

现代文:他善于骑马射箭,身强力壮。

古文:魏孝武初,起家子都督。

现代文:魏孝武帝初年,从家中被征召出来,授任子都督。

古文:后从西迁,赐爵都昌县子。

现代文:后来从驾西迁,赐爵都吕县子。

古文:太祖奇其才,擢授扬烈将军、羽林监,寻加都督。

现代文:太祖赏识他的才能,提拔为扬烈将军、羽林监,不久又担任都督。

古文:太祖尝谓诸将曰: 王文达万人敌也,但恐勇决太过耳。 复潼关,破沙苑,争河桥,战邙山,皆以勇敢闻。

现代文:太祖曾对诸将说: 王文达有万夫不挡之勇,衹是担心他勇敢果断太过分了。 收复潼关,攻破沙苑,争夺河桥,大战邙山,他都以勇敢而闻名。

古文:亲待日隆,赏赐加于伦等。

现代文:朝廷亲近优待一天天隆厚,赏赐多于同辈人。

古文:于是赐姓宇文氏。

现代文:于是赐姓宇文氏。

古文:除岐州刺史,加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进爵为公,邑八百户。

现代文:授任岐州刺史,加授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晋爵为公,封邑八百户。

古文:累迁大都督、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又连升大都督、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魏恭帝元年,从于谨围江陵。

现代文:魏恭帝元年,随从于谨围攻江陵。

古文:时栅内有人善用长矛,战士将登者,多为所毙。

现代文:当时营寨内有人善用长稍,战士快登栅顶的,多被稍刺死。

古文:谨令杰射之,应弦而倒。

现代文:于谨令王杰射敌,敌人应弦而倒。

古文:登者乃得入,余众继进,遂拔之。

现代文:先登的战士才进了城,后续的接着进城,江陵就打下了。

**古文:谨喜曰: 济我大事者,在公此箭也。 **

现代文:工谨欢喜道: 我的大事得以成功,取决于你这一箭。

古文:孝闵帝践阼,进爵张掖郡公,增邑一千户,出为河州刺史。

现代文:孝阂帝嗣位,王杰晋爵为张掖郡公,增加食邑一千户,出任河州刺史。

古文:朝廷以杰勋望俱重,故授以本州。

现代文:朝廷因为他功高望重,所以授以本州之任。

古文:保定三年,进位大将军。

现代文:保定三年,被提升为大将军。

古文:三年,诏杰与随公杨忠自北伐齐,至并州而还。

现代文:这一年,诏令王送与堕公眯自遵韭伐查,至莲业而回。

古文:天和三年,除宜州刺史,增邑通前三千六百户。

现代文:玉迦三年,授任宣业刺史,增加食邑累计达三千六百户。

古文:六年,从齐公宪东御齐将斛律明月,进位柱国。

现代文:六年,跟从变公圭塞塞向东抵御变将斛律明月,晋升为柱国。

古文:建德初,除泾州总管。

现代文:逊初年,授任迳业总管。

古文:杰少从军旅,虽不习吏事,所历州府,咸以忠恕为心,以是颇为百姓所慕。

现代文:王杰年轻时就从军参战,虽不熟悉政事,但所经州府,都以忠恕之道谋政。因此很受百姓爱戴。

古文:宣帝即位,拜上柱国。

现代文:宣帝即位,他官拜上柱国。

古文:大象元年,薨,时年六十五。

现代文:大象元年逝世,时年六十五岁。

古文:赠河鄯邓延洮宕翼七州诸军事、河州刺史,追封鄂国公。谥曰威。

现代文:荣赠河鄯邓延洮宕翼七州诸军事、河州刺史,追封鄂国公谧号威。

古文:子孝僊,大象末,位至开府仪同大将军。

现代文:子孝价,大象末年,位至开府仪同大将军。

古文:王勇,代武川人也,本名胡仁。

现代文:王勇,代州武川人,本名胡仁。

古文:少雄健,有胆决,便弓马,膂力过人。

现代文:年少时英雄壮健,有胆略能决断,弓马娴熟,气力超人。

古文:魏永安中,万俟丑奴等寇乱关陇,勇占募随军讨之,以功授宁朔将军、奉车都尉。

现代文:北魏永安年间,万俟丑奴等侵扰关陇,王勇招募士兵随军讨伐,因功授任宁朔将军、奉车都尉。

古文:又数从侯莫陈悦、贺拔岳征讨,功每居多,拜别将。

现代文:又数度跟从侯莫陈悦、贺拔岳征讨,功勋卓着,官拜别将。

古文:及太祖为丞相,引为帐内直荡都督,加后将军、太中大夫,封包信县子,邑三百户。

现代文:等到太祖做丞相,荐举他担任帐内直荡都督,加授后将军、太中大夫,封包信县子,食邑三百户。

古文:大统初,增邑四百户,进爵为侯。

现代文:大统初年,增加食邑四百户,晋升为侯爵。

古文: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气盖众军,所当必破。

现代文:跟随大军擒获宝泰,收复弘农,苦战沙苑,气势压倒众军士,抵挡他的必定被打败。

古文:太祖叹其勇敢,赏赐特隆。

现代文:太祖赞叹其勇敢,赏赐特厚。

古文:进爵为公,邑一千五百户,拜镇南将军,授帅都督。

现代文:晋爵为公,食邑一千五百产,官拜镇南将军,授任帅都督。

古文:从讨赵青雀,平之,论功居最,除卫大将军、殷州刺史,加通直散骑常侍,兼太子武卫率。

现代文:从征讨伐赵青雀,平定了他,评功居首,授任卫大将军、殷州刺史,加授通直散骑常侍,兼太子武卫率。

古文:邙山之战,勇率敢死之士三百人,并执短兵,大呼直进,出入冲击,杀伤甚多,敌人无敢当者。

现代文:邙山大战,王勇率领敢死队三百人,都拿着短兵器,大呼直进,出入冲击,杀伤甚多,敌人没有敢抵挡的。

古文:是役也,大军不利,唯勇及王文达、耿令贵三人力战,皆有殊功。

现代文:这场战役,大军失利,祇有王勇及王文达、耿令贵三人力战,都有特殊的功劳。

古文:太祖于是赏帛二千疋,令自分之。

现代文:太祖于是赏布帛二千匹,令三人自己去分。

古文:军还,皆拜上州刺史。

现代文:回师,都拜官上州刺史。

古文:以雍州、岐州、北雍州拟授勇等,然州颇有优劣,又令探筹取之。

现代文:拟议以雍、岐、北雍三州授王勇等人,然而三州的优劣差别很大,于是就令他们抽签定选。

古文:勇遂得雍州,文达得岐州,令贵得北雍州。

现代文:结果王勇得雍州,文达得岐州,令贵得北雍州。

古文:仍赐勇名为勇,令贵名豪,文达名杰,以彰其功。

现代文:并赐王勇名为勇,令贵名为塞,塞达名为馑,以表彰他们的功劳。

古文:十三年,授大都督,迁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现代文:十三年,授任大都督,升任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古文:十五年,进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十五年,晋升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魏恭帝元年,从柱国赵贵征茹茹,破之。

现代文:魏恭帝元年,跟随柱国赵贵征讨茧苞族人,打败他们。

古文:勇追击,获杂畜数千头。

现代文:王垦追击,获杂畜数千头。

古文:进爵新阳郡公,增邑通前二千户,仍赐姓库汗氏。

现代文:晋爵属新阳郡公,增加食邑累计二千产,并赐姓库汗氏。

古文:六官建,拜稍伯中大夫。

现代文:六官建立时,拜稍伯中大夫。

古文:又论讨茹茹功,别封永固县伯,邑五百户。

现代文:又评赏征讨茹茹的战功,另加封永固县伯,食邑五百户。

古文:时有别封者,例听回授次子,勇独请封兄子元兴,时人义之。

现代文:当时凡另封的人,照例允许转封次子,王勇却请封兄长的儿子元兴,时人赞其高义。

古文:寻进位大将军。

现代文:不久晋升为大将军。

古文:世宗初,岷山羌豪巩廉俱和叛,勇帅师讨平之。

现代文:世宗初年,岷山羌人豪强巩廉俱和叛乱,王勇带兵平息了他。

古文:勇性雄猛,为当时骁将。

现代文:王勇生性刚猛,是当时的骁将。

古文:然矜功伐善,好扬人之恶,时论亦以此鄙之。

现代文:然而喜欢夸耀自己的功劳和长处,爱播扬别人的短处,舆论也以此鄙视他。

古文:柱国侯莫陈崇,勋高望重,与诸将同谒晋公护,闻勇数论人之短,乃于众中折辱之。

现代文:柱国侯莫陈崇,功高望重,曾与诸将同去拜见晋公宇文护,听说王勇爱数说别人的短处,便当众羞辱他。

古文:勇遂惭恚,因疽发背而卒。

现代文:王勇于是愧愤交加,毒疮发背而死。

古文:子昌嗣,官至大将军。

现代文:子王昌嗣,官至大将军。

古文:宇文虬字乐仁,代武川人也。

现代文:宇文虬字乐仁,是代州武川人氏。

古文:性骁悍,有胆略。

现代文:生性骁勇强悍,有胆略。

古文:少从军征讨,累有战功。

现代文:年轻时从军征讨,屡立战功。

古文:魏永安中,除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加都督。

现代文:垫丞砉年间,授职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兼任都督。

古文:魏孝武初,从独孤信在荆州,破梁人于下溠,遂平欧阳、酇城。

现代文:魏孝武帝初年,跟从独孤信在荆州,在下搓打败凿人,终于平定了匦阳、郑城。

古文:虬俘获甚多。

现代文:宇文虬俘获很多。

古文:又攻南阳、广平二城,擒郡守一人。

现代文:又攻南阳、广平二城,擒获郡守一人。

古文:以功加安西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员外、直合将军、合内都督,封南安县侯,邑九百户。

现代文:因功加官安西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员外、直合将军、合内都督,封为南安县侯,食邑九百户。

古文:及孝武西迁,以独孤信为行台,信引虬为帐内都督。

现代文:等到孝亘逊西迁,任命独巫值为行台,独巫揎引荐宇文虬为帐内都督。

古文:破田八能及擒东魏荆州刺史辛纂,虬功居多。

现代文:打败田八能及擒获束魏回州刺史圭籑,主塞虬功劳居多。

古文:寻随信奔梁。

现代文:不久跟随独孤信投奔梁人。

古文:大统三年,归阙。

现代文:左筮三年,回归酉翘。

古文:朝廷论前后功,增邑四百户,进爵为公。

现代文:朝廷评定他的前后功,增加食邑四百户,晋爵为公。

古文:擒窦泰,复弘农,及沙苑、河桥之战,皆有功。

现代文:擒获宝壶,收复弘屋,以及沙苞、蜡两大战役,他都有功。

古文:增邑八百户,进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

现代文:增加食邑八百户,晋升为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

古文:七年,除汉阳郡守,又从独孤信讨梁仚定,破之。

现代文:七年,授任选区塑守,又跟从独延值讨伐梁仑定,打败了他。

古文:十一年,出为南秦州刺史,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十一年,调外任南秦州刺史,兼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晋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追论斩辛纂功,增邑一千户。

现代文:追评斩除辛纂的功劳,增加食邑一千户。

古文:十七年,与大将军王雄征上津、魏兴等,并平之。

现代文:十七年,与大将军工雄一起征讨上津、魏兴,都平定了他们。

古文:又于白马与武陵王萧纪将杨干运战,破之。

现代文:又在白马城与武陵王萧纪属将杨干运交战,打败了他。

古文:虬每经行阵,必身先卒伍,故上下同心,战无不克。

现代文:宇文虬每次上阵,必定身先士卒,所以能上下同心,战无不胜。

古文:寻而魏兴复叛,虬又与王雄讨平之。

现代文:不久魏兴又反叛,宇文虬又与王雄讨伐平定了它。

古文:俄除金州刺史,进位大将军。

现代文:很快就授任金州刺史,晋升为大将军。

古文:后以疾卒。

现代文:后因病去世。

古文:宇文盛字保兴,代人也。

现代文:室塞盛,字塑,是住业人。

古文:曾祖伊与敦、祖长寿、父文孤,并为沃野镇军主。

现代文:曾祖鱼些邀、祖父垦画、父亲塞巫,都当遇送墅垄军主。

古文:盛志力骁雄。

现代文:宇文盛力壮心雄。

古文:初为太祖帐内,从破侯莫陈悦,授威烈将军,封渔阳县子,邑三百户。

现代文:初为太祖侍卫,从征打败侯莫陈悦,授威烈将军,封渔阳县子。食邑三百户。

古文:大统三年,兼都督。

现代文:大统三年,兼任都督。

古文:从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授都督、平远将军、步兵校尉,进爵为公,增邑八百户。

现代文:从征擒获宝泰,收复弘农,攻破沙苑,授任都督、平远将军、步兵校尉,晋爵为公,增加食邑八百户。

古文:除冯翊郡守,加帅都督、西安州大中正、通直散骑常侍、抚军将军,增邑三百户。

现代文:授任冯翊郡守,兼任帅都督、西安州大中正、通直散骑常侍、抚军将军,增加食邑三百户。

古文:累迁大都督、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盐州刺史。

现代文:屡次升任为大都督、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盐州刺史。

古文:及楚公赵贵谋为乱,盛密赴京告之。

现代文:等到楚公赵贵阴谋叛乱,宇文盛秘密赴京告发。

古文:贵诛,授大将军,进爵忠城郡公,除泾州都督,赐甲一领、奴婢二百口、马五百疋,牛羊及庄田、什物等称是。

现代文:赵贵伏诛,授任宇文盛为大将军,进爵忠城郡公,官拜泾州都督,赐钟甲一副、奴婢二百人、马五百匹,牛羊及庄田、杂物等与此相当。

古文:仍从贺兰祥平洮阳和二城,别封一子甘棠县公。

现代文:随后从贺兰祥军平定洮阳、洪和二城,另封其一子为甘棠县公。

古文:转延州总管,进位柱国。

现代文:转任延州总管,进位柱国。

古文:天和五年,入为大宗伯。

现代文:天和五年,入朝担任大宗伯。

古文:六年,与柱国王杰从齐公宪东讨。

现代文:六年,舆柱国王杰跟从齐公宇文宪东讨。

古文:时汾州被围日久,宪遣盛运粟以给之。

现代文:当时汾州被围日久,宇塞宪派宇文盛运粮去接济。

古文:仍赴姚襄城,受宪节度。

现代文:然后赶赴姚襄城,听宇文宪调遣。

古文:齐将段孝先率兵大至,盛力战拒之。

现代文:北齐将军段孝先率大兵掩至,宇文盛奋力作战抵拒他。

古文:孝先退,乃筑大宁城而还。

现代文:段孝先撤退,宇文盛于是构筑大宁城而还。

古文:建德二年,授少师。

现代文:建德二年,授任少师。

古文:五年,从高祖东伐,率步骑一万,守汾水关。

现代文:五年,跟从高祖束伐,率步兵骑兵一万人,把守汾水闽。

古文:宣帝即位,拜上柱国,增邑通前四千六百户。

现代文:宣童即位时,官拜上柱国,增加食邑累计四千六百户。

古文:大象中,薨。

现代文:大象年间去世。

古文:子述嗣。

现代文:他的儿子宇文述嗣位。

古文:大象末,上柱国、濮阳公。

现代文:太基末年,授任上柱国、遐堡公。

古文:盛弟丘。丘字胡奴,起家襄威将军、奉朝请、都督,赐爵临邑县子。稍迁辅国将军、大都督。

现代文:宇文盛弟宇文丘,字胡奴,从家中被征召出来担任襄威将军、奉朝请、都督,赐爵临邑县子逐步升迁任辅国将军、大都督。

古文:预告赵贵谋,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进爵安义县侯,邑一千户。

现代文:参预告发赵贵叛乱阴谋,拜官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进爵安义县侯,食邑一千户。

古文: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公,除咸阳郡守。

现代文: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升为公爵,授任咸阳郡守。

古文:迁汾州刺史。

现代文:升任汾州刺史。

古文:入为左宫伯,进位大将军。

现代文:入朝任左宫伯,晋升为人将军。

古文:出为延绥丹三州三防诸军事、延州刺史。

现代文:出任延绥丹三 三防诸军事、延州刺史。

古文:转凉甘瓜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加柱国大将军。

现代文:改调凉甘瓜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加授柱国大将军。

古文:建德元年薨,时年六十。

现代文:建德元年去世,时年六十岁。

古文:赠柱国、宜鄜等州刺史。

现代文:赠封柱国及宜鄘等州刺史。

古文:子陇嗣。

现代文:他的儿子宇文陇嗣位。

古文:耿豪,钜鹿人也。本名令贵。

现代文:坠塞,是鱼迷人。本名全皇。

古文:其先避刘、石之乱,居辽东,因仕于燕。

现代文:祖上躲避刘逦、互勤暴乱,隐居逮塞,于是出仕游厘。

古文:曾祖超,率众归魏,遂家于神武川。

现代文:曾祖玺逦,率领部众投奔逸国,就安家在控亘则。

古文:豪少粗犷,有武艺,好以气凌人。

现代文:耿豪年少时粗悍,有武艺,好盛气凌人。

古文:贺拔岳西征,引为帐内。

现代文:贺拔岳西征,用为近佐。

古文:岳被害,归太祖,以武勇见知。

现代文:贺拔岳被害,耿豪归附太祖,凭藉武勇受到赏识。

古文:豪亦自谓所事得主。

现代文:耿豪也自认为所事得主。

古文:从讨侯莫陈悦及迎魏孝武,录前后功,封平原县子,邑三百户,除宁朔将军、奉车都尉。

现代文:从征侯莫陈悦及迎接魏孝武帝,记前后功,封平原县子,食邑三百户,授任宁朔将军、奉车都尉。

古文:迁征虏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侯,增邑七百户。

现代文:升任征虏将军,加授通直散骑常侍,晋升为侯爵,增加食邑七百户。

古文:从擒窦泰,复弘农,豪先锋陷阵,加前将军、中散大夫。

现代文:从征擒获宝泰,收复弘农,耿豪冲锋陷阵,加授前将军、中散大夫。

古文:沙苑之战,豪杀伤甚多,血染甲裳尽赤。

现代文:沙苑之战,耿豪杀伤敌人甚多,鲜血把钟甲、衣裳都染红了。

古文:太祖见之,叹曰: 令贵武猛,所向无前,观其甲裳,足以为验,不须更论级数也。 于是进爵为公,增邑通前一千五百户。

现代文:太祖见到后,赞叹道: 令贵武猛,所向披靡,观看他的锷甲衣裳,足以作为验证,不用计算砍多少头了。 于是晋升为公爵,增加食邑累计一千五百户。

古文:除镇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南郢州刺史。

现代文:授任镇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南郢州刺史。

古文:九年,从太祖战于邙山,豪谓所部曰: 大丈夫见贼,须右手拔刀,左手把矛,直刺直斫,慎莫皱眉畏死。 遂大呼独入,敌人锋刃乱下,当时咸谓豪殁。

现代文:九年,跟随太祖大战邙山,耿豪对部下说: 大丈夫遇敌,要右手拔刀,左手把稍,直刺直砍,切莫皱眉怕死。 说罢大叫着独冲敌阵,敌人锋刃交加,当时都以为耿豪死了。

古文:俄然奋刀而还。

现代文:不久却见他奋力挥刀杀了回来。

古文:战数合,当豪前者,死伤相继。又谓左右曰: 吾岂乐杀人,但壮士除贼,不得不尔。

现代文:这样连战数合,他面前的敌人死伤相继他又对旁边的人说: 我哪裹乐意杀人,衹是壮士歼敌,不得不如此。

古文:若不能杀贼,又不为人所伤,何异逐坐人也。 太祖嘉之,拜北雍州刺史。

现代文:如果不能杀敌,又不被敌人所伤,那么与驱逐座上之人又有何不同呢? 太祖嘉许他,授任他为北雍州束史。

古文:十三年,论前后战功,进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增邑通前一千八百户。

现代文:十三年,总评前后战功,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增加食邑累计一千八百户。

古文:十五年,赐姓和稽氏,进位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十五年,赐姓和稽氏,晋升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豪性凶悍,言多不逊。

现代文:耿豪性情凶悍, 言多不逊。

古文:太祖惜其骁勇,每优容之。

现代文:太祖爱惜他的骁勇,常宽容他。

古文:豪亦自谓意气冠群,终无所屈。

现代文:耿豪也自以为意气超群,一贯不为人所屈。

古文:李穆、蔡佑初与豪同时开府,后并居豪之右。

现代文:李穆、蔡佑先前与耿豪同时被授任开府,后来官位都比耿豪高。

**古文:豪意不平,谓太祖曰: 外闻物议,谓豪胜李穆、蔡佑。 太祖曰: 何以言之? **

现代文:耿豪心中不平,对太祖说: 我在外面听到人们的议论,说我比李穆、蔡佑强。 太祖说: 为什么这样说?

古文:豪曰: 世言李穆、蔡佑,丞相臂膊;耿豪、王勇,丞相咽项。

现代文:耿豪说: 世人说李穆、蔡佑,是丞相臂膊;耿豪、王勇,是丞相咽项。

古文:以咽项在上,故为胜也。 豪之粗猛,皆此类。

现代文:因为咽项在上,所以胜过他们。 耿豪之粗莽,都如这般。

古文:十六年,卒,时年四十五。太祖痛惜之,赠以本官,加朔州刺史。

现代文:十六年,去世,时年四十五岁太祖痛惜他,赐赠本官,加授朔州刺史。

古文:子雄嗣,位至大将军。

现代文:他的儿子耿雄嗣位,位至大将军。

古文:高琳字季珉,其先高句丽人也。

现代文:高琳字季珉,祖先是高句丽人。

古文:六世祖钦,为质于慕容廆,遂仕于燕。

现代文:六世祖高钦,作为人质留在慕容魔那裹,于是出仕燕国。

古文:五世祖宗,率众归魏,拜第一领民酋长,赐姓羽真氏。

现代文:五世祖高宗,带部众投归魏国,官拜第一领民酋长,赐姓羽真氏。

古文:祖明、父迁仕魏,咸亦显达。

现代文:祖父高明、父亲高迁出仕魏国,也都显达。

古文:琳母尝祓禊泗滨,遇见一石,光彩朗润,遂持以归。

现代文:高琳的母亲曾到泅水祭神,见一美石,光彩朗润,便带回家。

古文:是夜梦见一人,衣冠有若仙者,谓其母曰: 夫人向所将来之石,是浮磬之精。

现代文:当夜梦见一人,衣着打扮如同仙人,对他的母亲说: 夫人间拿回之石,是浮磬之精。

古文:若能宝持,必生令子。 其母惊寤,便举身流汗,俄而有娠。

现代文:若能珍重保存,必生贵子 其母惊醒,浑身流汗,不久便怀孕。

古文:及生,因名琳字季珉焉。

现代文:生子,因而取名高琳,字季珉。

古文:魏正光初,起家卫府都督。

现代文:魏正光初年,从家中征召出来任卫府都督。

古文:从元天穆讨邢杲,破梁将庆之,以功转统军。

现代文:跟从互型娄征讨亚基,打败凿将速庆之,因功调任统军。

古文:又从尔朱天光破万俟丑奴,论功为最,除宁朔将军、奉车都尉。

现代文:又跟从尔朱天光打败万俟丑奴,评功最大,授任宁朔将军、奉车都尉。

古文:后随天光败于韩陵山,琳因留洛阳。

现代文:后随剔出战败于韩陵山,高琳因而留在洛阳。

古文:魏孝武西迁,从入关。

现代文:魏孝武帝西迁,高琳随从入关。

古文:至溱水,为齐神武所追,拒战有功,封钜野县子,邑三百户。

现代文:至溱水,被齐神武帝追击,拒战有功,封钜野县子,食邑三百户。

古文:大统初,进爵为侯,增邑四百户,转龙骧将军。

现代文:大统初年,进爵为侯,增加食邑四百户,调升龙骧将军。

古文:顷之,授直阁将军,迁平西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

现代文:不久,授任直合将军,升任平西将军,加授通直散骑常侍。

古文:三年,从太祖破齐神武于沙苑,转安西将军,进爵为公,增邑八百户。

现代文:三年,跟从太祖在沙苑战败齐神武帝,升任安西将军,进爵为公,增加食邑八百产。

古文:累迁卫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右光禄大夫。

现代文:接连升任卫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右光禄大夫。

古文:四年,从擒莫多娄贷文。

现代文:四年,从征擒获莫多娄贷文。

古文:仍战河桥,琳先驱奋击,勇冠诸军。

现代文:随后战于河桥,高琳前行开路奋勇出击,勇冠诸军。

古文:太祖嘉之,谓之曰: 公即我之韩、白也。 拜太子左庶子。

现代文:太祖大加赞赏,对他说: 公即我之韩、白也。 授任太子左庶子。

古文:寻以本官镇玉壁。

现代文:不久,又以本官职坐镇玉壁。

古文:复从太祖战邙山,除正平郡,加大都督,增邑三百户。

现代文:又跟从太祖战于邙山,授任正平郡守,加授大都督,增加食邑三百户。

古文:齐将东方老来寇,琳率众御之。

现代文:齐将东方老来犯,高琳率众抵御。

古文:老恃其勇健,直前趣琳。

现代文:东方老自恃勇健,一直向前逼近高琳。

古文:短兵接,琳击之,老中数疮而退,谓其左右曰: 吾经阵多矣,未见如此健儿。 后乃密使人劝琳东归,琳斩其使以闻。

现代文:用短兵器接战,高琳攻击他,东方老身中数创而退,对他左右的人说: 我经历的战阵很多了,未见如此健儿。 后来就秘密派人劝高琳束归齐,高琳斩他的来使上奏。

古文:进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

现代文:晋升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

古文:除鄜州刺史,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

现代文:任鄘州刺史,加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

古文:孝闵帝践阼,进爵犍为郡公,邑一千户。

现代文:孝闵帝继位,高琳晋爵犍为郡公,食邑一千户。

古文:武成初,从贺兰祥征吐谷浑,以勋别封一子许昌县公,邑一千户,除延州刺史。

现代文:武成初年,跟从贺兰祥征讨吐谷浑,凭藉功劳另封一子为许昌县公,食邑一千户,授任延州刺史。

古文:又从柱国豆卢宁讨稽胡郝阿保、刘桑德等,破之。

现代文:又跟从柱国豆卢宁征讨稽胡郝阿保、刘桑德等,打败他们。

古文:二年,文州氐酋反,诏琳率兵讨平之。

现代文:二年,文州氐族酋长造反,诏令高琳率兵讨平了他们。

古文:师还,帝宴群公卿士,仍命赋诗言志。

现代文:班师回来,帝宴会群公卿士,并命赋诗言志。

古文:琳诗末章云: 寄言窦车骑,为谢霍将军,何以报天子?

现代文:高琳诗的末章说: 寄言宝车骑,为谢霍将军,何以报天子?

**古文:沙漠静妖氛。 帝大悦曰: 獯猃陆梁,未时款塞,卿言有验,国之福也。 **

现代文:沙漠静妖氛。 帝非常高兴地说: 獯殓横行,不按时来通好,你说的话若灵验,是国家的福气。

古文:保定初,授梁州总管、十州诸军事。天和二年,徙丹州刺史。

现代文:锤初年,任銮总管、十州诸军事。玉迦二年,调任丹州刺史。

古文:三年,迁江陵总管。

现代文:三年,升任江陵副总管。

古文:时陈将吴明彻来寇,总管田弘与梁主萧岿出保纪南城,唯琳与梁仆射王操固守江陵三城以抗之。昼夜拒战,凡经十旬,明彻退去。

现代文:这时陈将吴明彻来犯,总管田弘与梁主萧嶎出保纪南城,惟产继与銮仆射王凿固守辽尘三城以抵抗昼夜拒战,共经十旬,明彻退去。

古文:岿表言其状,帝乃优诏追琳入朝,亲加劳问。

现代文:萧厅上表述说战斗情状,皇帝于是下诏优待请产避入朝,亲自加以劳问。

古文:进授大将军,仍副卫公直镇襄州。

现代文:晋升他为大将军,仍然辅佐蛮公宇文直坐镇窒业。

古文:六年,进位柱国。

现代文:六年,晋升他为柱国。

古文:建德元年,薨,时年七十六。

现代文:建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六岁。

古文:赠本官,加冀定齐沧州五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谥曰襄。

现代文:赠封本官,加冀宣变涂等五州诸军事、冀业刺史,谧号曰塞。

古文:子儒,少以父勋赐爵许昌公,拜左侍上士。

现代文:于高儒,年少时凭藉父功赐爵许昌县公,官拜左侍上士。

古文:后袭爵犍为郡公,位至仪同大将军。

现代文:后袭爵犍为郡公,位至仪同大将军。

古文:李和本名庆和,其先陇西狄道人也。

现代文:李和本名庆和,祖先是陇西狄道人。

古文:后徙居朔方。

现代文:后来移居朔方。

古文:父僧养,以累世雄豪,善于统御,为夏州酋长。

现代文:父亲李僧养,因为累代雄豪,又善于治民,担任了夏州酋长。

古文:和少敢勇,有识度,状貌魁伟,为州里所推。

现代文:李和少年勇敢,有见识气度,状貌魁伟,为州裹所推重。

古文:贺拔岳作镇关中,乃引和为帐内都督。

现代文:贺拔岳任关中镇守时,举荐他为帐内都督。

古文:以破诸贼功,稍迁征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赐爵思阳公。

现代文:因讨平诸贼有功,渐升征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赐爵思阳公。

古文:寻除汉阳郡守。

现代文:不久升为汉阳郡守。

古文:治存宽简,百姓称之。

现代文:为政宽简,百姓称扬。

古文:至大统初,加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都督,累迁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夏州刺史,赐姓宇文氏。

现代文:到大统初年,加授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都督,连升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夏州刺史,赐姓宇文氏。

古文:太祖尝谓诸将曰: 宇文庆和,智略明赡,立身恭谨,累经委任,每称吾意。 遂赐名意焉。

现代文:太祖曾对诸将说: 宇文庆和才智谋略异常高明,立身恭谨,屡经委任,总让我称心如意。 于是赐名为意。

古文:改封永丰县公,邑一千户。

现代文:改封永丰县公,食邑一千户。

古文:保定二年,除司宪中大夫,进爵义城郡公。寻又改封德广郡公,出为洛州刺史。

现代文:保定二年,授任司宪中大夫,进爵义城郡公不久又改封德广郡公,出任洛州刺史。

古文:和前在夏州,颇留遗惠,及有此授,商洛父老,莫不想望德音。

现代文:李和以前治理夏州,留给百姓不少恩惠,等到有此任命,商洛父老,无不对他的美好的声誉充满想望。

古文:和至州,以仁恕训物,狱讼为之简静。

现代文:李和到了洛州,以爱心与宽容教民,诉讼案件大减。

古文:天和三年,进位大将军,拜延绥丹三州武安伏夷安民三防诸军事、延州刺史。

现代文:天和三年,晋升为大将军,授任延绥丹三州武安伏夷安民三防诸军事、延蚶刺史。

古文:六年,进柱国大将军。

现代文:六年,晋升为柱国大将军。

古文:建德元年,改授延绥银三州文安伏夷安民周昌梁和五防诸军事。

现代文:建德元年,改授延绥银三州文安伏夷安民周昌梁和五防诸军事。

古文:以罪免。

现代文:因罪罢官。

古文:寻复柱国。

现代文:不久复授柱国官衔。

古文:隋开皇元年,迁上柱国。

现代文:臆胆皇元年,升任上柱国。

古文:和立身刚简,老而逾励,诸子趋事,若奉严君。

现代文:奎和立身坚强朴直,老而更加刚烈,儿辈有事请示,如奉严君。

古文:以意是太祖赐名,市朝已革,庆和则父之所命,义不可违。

现代文:因为塞是左担所赐之名,帝朝都已经改换,而庆翅则为父之所命,义不可违。

古文:至是,遂以和为名。

现代文:到此便以塑为名。

古文:二年,薨,赠本官,加司徒公、徐兖邳沂海泗六州刺史。

现代文:二年,逝世,赠本官荣衔,加授司徒公、涂查邳近涂回六州刺史。

古文:谥曰肃。

现代文:谧号盘。

古文:子彻嗣。

现代文:子奎邀继承爵禄。

古文:伊娄穆字奴干,代人也。

现代文:伊娄穆,字奴干,代国人。

古文:父灵,善骑射,为太祖所知。

现代文:父伊娄灵,善骑射,为太祖赏识。

古文:太祖尝谓之曰: 昔伊尹保衡于殷,致主尧舜。

现代文:太祖曾对他说: 古时伊尹辅佐殷商,使国君像尧、舜一样圣贤。

古文:卿既姓伊,庶卿不替前绪。 于是赐名尹焉。

现代文:你既姓伊,想必不辱先人之宏业吧。 于是赐名也叫尹。

古文:历金紫光禄大夫、卫将军、隆州刺史,赐爵卢奴县公。

现代文:历任金紫光禄大夫、卫将军、隆州刺史,赐爵卢奴县公。

古文:穆弱冠为太祖内亲信,以机辩见知,授奉朝请,常侍左右。

现代文:伊娄穆二十岁为太祖内廷亲信,以机智善辩受重用,授任奉朝请,常侍左右。

古文:邙山之役,力战有功,拜子都督、丞相府参军事,转外兵参军。

现代文:邙山战役,力战有功,拜官于都督、丞相府参军事,改任外兵参军。

古文:累迁帅都督、平东将军、中散大夫,历中书舍人、尚书驾部郎中、抚军将军、大都督、通直散骑常侍。

现代文:接连升任帅都督、平东将军、中散大夫,历任中书舍人、尚书驾部郎中、抚军将军、大都督、通直散骑常侍。

古文:尝入白事,太祖望见悦之,字之曰: 奴干作仪同面见我矣。 于是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赐封安阳县伯,邑五百户。

现代文:曾入宫禀告事情,太祖望见他很高兴,直呼他的小名说: 奴干作仪同面见我了。 于是官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赐封安阳县伯,食邑五百户。

古文:转大丞相府掾,迁从事中郎,除给事黄门侍郎。

现代文:改任大丞相府掾,晋升从事中郎,改任给事黄门侍郎。

古文:魏废帝二年,穆使于蜀。

现代文:魏废帝二年,伊娄穆出使入蜀。

古文:属伍城郡人赵雄杰与梓潼郡人王令公、邓朏等构逆,众三万余人,阻涪水立栅,进逼潼州。

现代文:恰值伍城郡人赵雄杰与梓潼郡人王令公、邓肶等联谋叛逆,组军三万余人,封锁涪水,修建寨栅,进逼潼州。

古文:穆遂与刺史叱罗协率兵破之。

现代文:于是伊娄穆与刺史叱罗协率兵平息了叛乱。

古文:增邑五百户。

现代文:增加食邑五百户。

古文:孝闵帝践阼,拜兵部中大夫,治御正,进爵为侯,增邑五百户。

现代文:孝闵帝继位,官拜兵部中大夫,治御正。晋升为侯爵,增加食邑五百户。

古文:寻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不久晋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保定初,授军司马,进爵为公。

现代文:保定初年,授衔军司马,晋升为公爵。

古文:四年,除金州总管、八州诸军事、金州刺史。

现代文:四年,授任金州总管、八州诸军事、金州刺史。

古文:天和二年,增邑二千一百户。

现代文:天和二年,增加食邑二千一百户。

古文:又为民部中大夫。

现代文:又为民部中大夫。

古文:卫公直出镇襄州,以穆为长史。

现代文:堑公宇文直出镇塞业,以伊娄穆为长史。

古文:郢州城民王道肯反,袭据州城。

现代文:坚铋城民工龌造反,袭据州城。

古文:直遣穆率百余骑驰往援之。

现代文:主塞直派伊娄穆率领一百多骑兵赶去救援。

古文:穆至城下,频破肯众。

现代文:伊娄穆到城下,连连挫败王道胥兵。

古文:会大将军高琳率众军继进,肯等乃降。

现代文:恰巧大将军高琳率大军接应,王道胥等才投降。

古文:唐州山蛮恃险逆命,穆率军讨之。

现代文:唐州山蛮凭藉地形险峻,违抗朝廷命令,伊娄穆率军讨伐。

古文:蛮酋等保据石窟一十四处,穆分军进讨,旬有四日,并破之,虏获六千五百人。六年,进位大将军。

现代文:蛮酋保据石窟十四处,伊娄穆分兵进讨,十四全部攻破,俘虏六千五百人。六年,晋升为大将军。

古文:建德初。授荆州,复以穆为总管府长史。

现代文:建德初年,授任荆州,又以伊娄穆为总管府长史。

古文:穆频贰戚藩,甚得匡赞之誉。

现代文:伊娄穆多次辅佐近亲藩王,甚得好助手的名声。

古文:入为小司马。

现代文:召入朝中任小司马。

古文:从柱国李穆平轵关等城,赏布帛三百疋、粟三百石、田三十顷。

现代文:随柱国李穆平定轵关等城,受赏布帛三百匹、粟三百石、田三十顷。

古文:五年,从皇太子讨吐谷浑。

现代文:五年,随皇太子讨伐吐谷浑。

古文:还,穆殿,为浑人围。

现代文:班师回朝,伊娄穆任后卫,被吐谷浑人包围。

古文:会刘雄救至,乃得解。

现代文:正好刘雄的救兵赶到,才解了围。

古文:后以疾卒。

现代文:后来因病去世。

古文:杨绍字子安,弘农华阴人也。

现代文:杨绍字子安,是弘农华阴人。

古文:祖兴,魏新平郡守。

现代文:祖父杨兴,是魏新干郡守。

古文:父国,中散大夫。

现代文:父杨国,任中散大夫。

古文:绍少慷慨有志略,屡从征伐,力战有功。

现代文:杨绍少年时性格豪爽,有志向、谋略,多次随军征伐,奋力作战,立有战功。

古文:魏永安中,授广武将军、屯骑校尉、直荡别将。

现代文:魏永安年问,授衔广武将军、屯骑校尉、直荡别将。

古文:普泰初,封平乡男,邑一百户,加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现代文:普泰初年,封平乡男,食邑一百户,加授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古文:魏孝武初,迁卫将军、右光禄大夫,进爵冠军县伯,邑百户。

现代文:魏孝武帝初年,升任卫将军、右光禄大夫,晋爵冠军县伯,食邑百户。

古文:大统元年,进爵为公,增邑六百户。

现代文:大统元年,晋升为公爵,增加食邑六百户。

古文:累迁车骑将军、通直散骑常侍、骁卫将军、左光禄大夫。

现代文:连升车骑将军、通直散骑常侍、骁卫将军、左光禄大夫。

古文:四年,出为鄜城郡守。

现代文:四年,出任鄘城郡守。

古文:绍性恕直,兼有威惠,百姓安之。

现代文:杨绍性情宽容直率,威惠并济,百姓安宁。

古文:稽胡恃众与险,屡为抄窃。

现代文:稽胡恃众据险,频频抄掠。

古文:绍率郡兵从侯莫陈崇讨之,疋马先登,破之于默泉之上。

现代文:杨绍领兵随侯莫陈崇讨伐,匹马前冲,破敌于默泉之上。

古文:加帅都督、骠骑、常侍、朔州大中正。

现代文:加授帅都督、散骑常侍、朔州大中正。

古文:十三年,录前后功,增邑通前二千二百户,除燕州刺史。

现代文:十三年,总计前后功,增加食邑累计二千二百户,授任燕州刺史。

古文:累迁大都督、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现代文:连升大都督、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古文:复从大将军达奚武征汉中。

现代文:又跟从大将军达垦远征伐还中。

古文:时梁宜丰侯萧循固守梁州。

现代文:当时坚宣丰堡萧循固守鎏业。

古文:绍以为悬军敌境,围守坚城,旷日持久,粮饟不继,城中若致死于我,惧不能归,请为计以诱之。

现代文:握趋认为孤军深入敌境,围守坚城,旷持久,会粮食不继,被敌拖死,担心不能回师,便请设计诱敞开城出战。

古文:乃频至城下挑战,设伏待之。

现代文:于是常至城下挑战,设下埋伏等待敌人。

古文:循初不肯出。

现代文:萧遁起初不肯出来。

古文:绍又遣人骂辱之,循怒,果出兵,绍率众伪退。

现代文:杨绍屡次派入辱骂他,萧循恼怒,果然出兵,扰纽率军伪退。

古文:城降。

现代文:最终凿业城败降。

古文:以功授辅国将军、中散大夫,听回授一子。

现代文:握钮因功授衔辅国将军、中散大夫,听凭他转授一子。

古文:又从柱国、燕国公于谨围江陵。

现代文:又从柱国、燕国公于谨包围江陵。

古文:绍斗于枇杷门,流矢中股而力战不衰。

现代文:杨绍在枇把门战斗时,流矢中股而力战不衰。

古文:事平,赏奴婢一百口,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除衡州刺史,赐姓叱利氏。

现代文:事平,赏奴婢一百人,晋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授任衡州刺史,赐姓叱利氏。

古文:孝闵帝践阼,进位大将军。

现代文:孝闵帝继位,晋升为大将军。

古文:保定二年,卒,赠成文等八州刺史。

现代文:保定二年去世,追赠成文等八州刺史。

古文:谥曰信。

现代文:谧曰信。

古文:子雄嗣,大象末,上柱国、邽国公。

现代文:子杨雄嗣,大象末年,为上柱国、邮国公。

古文:王雅字度容,阐熙新人也。

现代文:王雅字度容,是阐熙新国人。

古文:少而沉毅,木讷寡言,有胆勇,善骑射。

现代文:年少沉着坚毅,为人质朴,不善辞令,少言寡语,有胆量勇力,善于骑射。

古文:太祖闻其名,召入军,累有战功。

现代文:太祖听说他的名字,召入军中,多次立有战功。

古文:除都督,赐爵居庸县子。

现代文:授任都督,赐爵居庸县子。

古文:东魏将窦泰入寇,雅从太祖擒之于潼关。

现代文:东魏将领窦泰入侵,王雅跟从太祖在潼关擒获了他。

古文:沙苑之战,雅谓所部曰: 彼军殆有百万,今我不满万人,以常理论之,实难与敌。

现代文:沙苑大战时,王雅对部下说: 敌军约近百万,我军不满万人,以常理比量,实难与之对抗。

古文:但相公神武命世,股肱王室,以顺讨逆,岂计众寡。

现代文:但相公以神异武勇闻名于世,鼎力王室,以顺讨逆,难道需要计算众寡?

古文:丈夫若不以此时破贼,何用生为! 乃擐甲步战,所向披靡,太祖壮之。

现代文:大丈夫不趁此时破贼,活着何用! 说罢披甲步战,所向无敌,太祖叹其英勇。

古文:又从战邙山。

现代文:又从战邙山。

古文:时大军不利,为敌所乘,诸将皆引退,雅独回骑拒之。

现代文:当时大军失利,为敌掩袭,诸将皆引退,王雅独回骑拒敌。

古文:敌人见其无继,步骑竞进。

现代文:敌人见他没有跟上大部队,就以步兵骑兵竞相进击。

古文:雅左右奋击,频斩九级,敌众稍却,雅乃还军。

现代文:王雅左右奋击,连砍九个首级,敌兵渐退,王雅才回军。

**古文:太祖叹曰: 王雅举身悉是胆也。 **

现代文:太祖叹道: 王雅浑身都是胆啊!

古文:录前后功,进爵为伯,除帅都督、鄜城郡守。

现代文:总计前后功劳,晋升为伯爵,授任帅都督、鄘城郡守。

古文:政尚简易,吏人安之。

现代文:他治理政事崇尚简易,吏民都很安宁。

古文:迁大都督、延州刺史,转夏州刺史,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升任大都督、延州刺史,转任夏州刺史,加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世宗初,除汾州刺史。

现代文:世塞初年,授任垃业刺史。

古文:励精为治,人庶悦而附之,自远至者七百余家。

现代文:励精图治,民众都感到欣悦而依附他。从远方投附而来的有七百余家。

古文:保定初,复为夏州刺史,卒于州。

现代文:惺宣初年,复任夏业刺史,死于任所。

古文:子世积嗣。

现代文:子王世积承袭爵禄。

古文:少倜傥有文武干略。

现代文:风神朗练,才兼文武。

古文:大象末,上大将军、宜阳郡公。

现代文:友墓末年,官至上大将军、宜阳郡公。

古文:达奚寔字什伏代,河南洛阳人也。

现代文:达奚写字什伏代,是河南洛阳人。

古文:高祖凉州,魏征西将军、山阳公。

现代文:高祖达奚凉州,是魏征西将军、山阳公。

古文:父显相,武卫将军。

现代文:父达奚显相,是武卫将军。

古文:寔少修立,有干局。

现代文:达奚蹇年少便知奋发,胸有大器。

古文:起家给事中,加冠军将军。

现代文:从家中被征召出来任给事中,加授冠军将军。

古文:魏孝武初,授都督,镇弘农。

现代文:魏孝武帝初年,授任都督,坐镇弘农。

古文:后从西迁,封临汾县伯,邑六百户。

现代文:后来随驾西迁,封临汾县伯,食邑六百户。

古文:迁大行台郎中,仍与行台郎神镇潼关。

现代文:升任大行台郎中,随后与行台郎神镇守潼关。

古文:及潼关失守,即与大都督阳山武战于关,东魏人甚惮之。

现代文:等到潼关失守时,就与大都督阳山武在潼关拒敌作战,东魏人很怕他。

古文:从太祖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皆力战有功,增邑三百户,加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

现代文:随从太祖擒获窦泰,收复弘农,攻下沙苑,都力战有功,增加食邑三百户,加授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

古文:十三年,又授大行台郎中、相府掾,转从事中郎。

现代文:十三年,又授任大行台郎中、相府掾,转任从事中郎。

古文:寔性严重,太祖深器之。

现代文:达奚窟禀性认真持重,太祖十分赏识他。

古文:累迁大都督、持节、通直散骑常侍。

现代文:连升大都督、持节、通直散骑常侍。

古文:魏废帝二年,除中外府司马。

现代文:魏废帝二年,授任中外府司马。

古文:大军伐蜀,以寔行南岐州事,兼都军粮。

现代文:大军伐蜀,命达奚定掌管南岐州事务,兼筹粮饷。

古文:先是,山氐生犷,不供赋役,历世羁縻,莫能制御。

现代文:原先山氐蛮横不驯,不供赋役,累世笼络,没有谁能控制。

古文:寔导之以政,氐人感悦,并从赋税。

现代文:达奚定以适当的政策引导,氐人悦服,赋税齐纳,军粮足备。

古文:于是大军粮饩,咸取给焉。寻征还,仍为司马。六官建,拜蕃部中大夫,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平阳县公。武成二年,授御正中大夫,治民部,兼晋公护司马。

现代文:不久调回,仍为司马。朝廷设置六官时,官拜蕃部中大夫,加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爵干阳县公。武虚二年,授任御正中大夫,掌管民部,兼任晋公宇文护司马。

古文:保定元年,出为文州刺史,卒于州,时年四十九。

现代文:蝗元年,出任塞业刺史,死于任所,时年四十九岁。

古文:赠文康二州刺史。

现代文:追赠塞尘二州刺史。

古文:谥曰恭。子丰嗣。

现代文:谧茎。子达要丰承袭爵禄。

古文:刘雄字猛雀,临洮子城人也。

现代文:刘雄字猛雀,是临洮子城人。

古文:少机辩,慷慨有大志。

现代文:年轻时机敏善辩,慷慨有大志。

古文:大统中,起家为太祖亲信。

现代文:大统年间,从家中被征召出来成为太祖亲信。

古文:寻授统军、宣威将军、给事中,除子城令,加都督、辅国将军、中散大夫,兼中书舍人,赐姓宇文氏。

现代文:不久授任统军、宣威将军、给事中,担任子城令,加授都督、辅国将军、中散大夫,兼中书舍人,赐姓宇文氏。

古文:孝闵帝践阼,加大都督,历司市下大夫,齐右下大夫,治小驾部,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现代文:孝闵帝登位,加衔大都督,历任司市下大夫,齐右下大夫,掌管小驾部,进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古文:保定四年,治中外府属,从征洛阳。

现代文:保定四年,掌管中外府属,从征洛阳。

古文:天和二年,迁驾部中大夫,四年,兼齐公宪府掾,从宪出宜阳,筑安义等城。

现代文:天和二年,升任驾部中大夫。四年,兼任齐公宇文宪府掾,跟从宇文宪出征宜阳,筑安义等城。

古文:五年,齐相斛律明月率众筑通关城以援宜阳。

现代文:五年,齐丞相斛律明月率军筑通关城来救援宜阳。

古文:先是,国家与齐通好,约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扰。

现代文:先前,北周与高齐修好,相约各自保境安民,不相侵扰。

古文:至是,宪以齐人失信,令雄使于明月,责其背约。

现代文:到此时,宇文宪认为齐国人失信,便派刘雄出使到斛律明月军中,谴责他背约。

古文:雄辞义辩直,齐人惮焉。

现代文:刘雄辞义劲直,齐人胆怯。

古文:使还,兼中外掾。

现代文:出使回来,兼任中外府掾。

古文:寻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周昌县伯,邑六百户。

现代文:不久又加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周昌县伯,食邑六百户。

古文:齐人又于姚襄筑伏龙等五城,以处戍卒。

现代文:齐人又在姚襄筑伏龙等五城,以安顿守境士卒。

古文:雄从齐公宪攻之,五城皆拔。

现代文:刘雄随齐公宇文宪攻打他们,攻陷他们五城。

古文:宪复遣雄与柱国宇文盛于齐长城已西,连营防御。

现代文:宇文宪又派遣刘雄与柱国宇文盛在齐长城以西连营防御。

古文:齐将段孝先等率众围盛。

现代文:齐将段孝先等领兵包围字文盛。

古文:营外先有长堑,大将军韩欢与孝先交战不利,雄身负排,率所部二十余人,据堑力战,孝先等乃止。

现代文:营外先前有长长的壕沟,大将军韩欢与孝先交战不利,刘雄亲自背上排梯,率领部下二十余人,凭依壕沟奋力作战,段孝先等才停止进犯。

古文:军还,迁军司马,进爵为侯,邑一千四百户。

现代文:回军后,升任军司马,晋升为侯爵,食邑一千四百户。

古文:建德初,授纳言,转军正,复为纳言。

现代文:建德初年,授任纳言,转任军正,复任纳言。

古文:二年,转内史中大夫,除正。

现代文:二年,转任内史中大夫,任候正。

古文:高祖尝从容谓雄曰: 古人云: 富贵不归故乡,犹衣锦夜游。 今以卿为本州,何如? 雄稽首拜谢。

现代文:高祖曾从容对刘雄说: 古人云: 富贵不回故乡,犹如穿着锦衣夜游。 我想派你回本州当官,怎么样? 刘雄叩头拜谢。

古文:于是诏以雄为河州刺史。

现代文:于是下诏以刘雄为河州刺史。

古文:雄先已为本县令,复有此授,乡里荣之。

现代文:刘雄先已为本县令,今复有此授,乡里以此为荣耀。

古文:四年,从柱国李穆出轵关,攻邵州等城,拔之。

现代文:四年,随柱国李穆出轵关,攻邵州等城,攻占了它们。

古文:以功获赏。

现代文:因功获赏

古文:五,皇太子西征吐谷浑,雄自凉州从滕王逌率军先入浑境,去伏侯城二百余里,逌遣雄先至城东举火,与大军相应。

现代文:五年,皇太子西征吐谷浑,刘雄自凉州随滕王宇文迪率军先入吐谷浑境,离伏侯城二百余里,宇文迪派刘雄先到城束纵火,响应大军。

古文:浑洮王率七百余骑逆战。

现代文:吐谷浑洮王率七百余骑迎战。

古文:雄时所部数百人先并分遣斥候,在左右者二十许人。

现代文:当时刘雄所部数百人先已分派侦察布哨,身边衹留二十来人。

古文:雄即率与交战,斩首七十余级,雄亦亡其三骑。

现代文:刘雄就率领他们与敌人交战,斩首七十余级,刘雄也丧失三个骑兵。

古文:自是从逌连战之,雄功居多,赏物甚厚。

现代文:此后从宇文迪连战吐谷浑人,刘雄功劳居多,赏物甚厚。

古文:及军还,伊娄穆殿,为贼所围。

现代文:收军时,伊娄穆压后,被敌人包围。

古文:皇太子命雄救之。

现代文:皇太子命刘雄救他。

古文:雄率骑一千解穆围。

现代文:刘雄率千骑驰援,于是解除伊娄穆的包围。

古文:增邑三百户,加上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增加食邑三百户,加授上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其年,大军东讨,雄从齐王宪拔洪洞,下永安。

现代文:这 年,大军束讨高齐,刘雄从齐王宇文塞夺取逃回,攻占丞壁。

古文:军还,仍与宪回援晋州。

现代文:回军时,又与皇塞塞绕道支援晋州。

古文:未至,齐后主已率大兵亲自攻围,晋州垂陷。

现代文:未至,齐后主已率大兵亲自攻围,晋州快陷落了。

古文:宪遣雄先往察其军势。

现代文:宇文宪派刘雄前往察看敌人的军势。

古文:雄乃率步骑千人,鸣鼓角,遥报城中。

现代文:刘雄于是率领步兵骑兵千人,呜鼓吹角,令城中得闻。

古文:寻而高祖兵至,齐主遁走。

现代文:不久高祖兵到,齐主退走。

古文:从平并州,拜上大将军,进爵赵郡公,邑二千户,旧封回授一子。

现代文:从征平定并州,官拜上大将军,晋爵趟郡公,食邑二千户,旧封转授一子。

古文:明年,从平邺城,进柱国。

现代文:次年,从征平定邺城,晋升柱国。

古文:其年,从齐王宪总北讨稽胡。

现代文:那年又随齐王宇文宪率兵北讨稽胡。

古文:军还,出镇幽州。

现代文:军回,出镇幽州。

古文:宣政元年四月,突厥寇幽州,拥略居民。

现代文:宣苏元年四月,塞腿入侵幽业,抓人抢物。

古文:雄出战,为突厥所围,临阵战殁。

现代文:型雄出战,被塞腿包围,临阵战死。

古文:赠亳州总管、七州诸军事、亳州刺史。

现代文:赠衔台业总管、七州诸军事、亳州刺史。

古文:子升嗣。

现代文:子刘升承袭爵禄。

古文:以雄死王事,大象末,授仪同大将军。

现代文:因型雄为国捐躯,大象末年,型昱荫授仪同大将军。

古文:侯植字仁干,上谷人也。

现代文:尽擅字仁整,是上查人。

古文:燕散骑常侍龛之八世孙。

现代文:他是恋厘散骑常侍堡垒的八世孙。

古文:高祖恕,魏北地郡守。

现代文:高祖蝗恕,为魏韭衄守。

古文:子孙因家于北地之三水,遂为州郡冠族。

现代文:因而子孙在韭迤的三丞安家,于是成为州郡豪门世族。

古文:父欣,州刺史、奉义县公。

现代文:父堡腿,是童业刺史、奉义县公。

古文:植少倜傥,有大节,容貌奇伟,武艺绝伦。

现代文:堡擅自少洒脱不羁,有大节,容貌奇伟,武艺绝伦。

古文:正光中,起家奉朝请。

现代文:正光年间,从家中被征召出来任奉朝请。

古文:寻而天下丧乱,群盗蜂起,植乃散家财,率募勇敢讨贼。

现代文:不久天下丧乱,盗贼蜂起,侯植于是散发家财,率募勇士讨贼。

古文:以功拜统军,迁清河郡守。

现代文:因功官拜统军,升任清河郡守。

古文:后从贺拔岳讨万俟丑奴等,每有战功,除义州刺史。

现代文:后随贺拔岳征讨万俟丑奴等,常有战功,授任盏业刺史。

古文:在州甚有政绩,为夷夏所怀。

现代文:在州甚有政绩,为夷夏百姓所拥戴。

古文:及齐神武逼洛阳,植从魏孝武西迁。

现代文:及齐神武帝兵逼迢盟,僮擅跟从魏孝武帝西迁。

古文:大统元年,授骠骑将军、都督,赐姓侯伏侯氏。

现代文:太统元年,授任骠骑将军、都督,赐姓侯伏堡区。

古文:从太祖破沙苑,战河桥,进大都督,加左光禄大夫。

现代文:跟从左担破边兹,战困,晋升为大都督,加左光禄大夫。

古文:凉州刺史宇文仲和据州作逆,植从开府独孤信讨擒之,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肥城县公,邑一千户。又赐姓贺屯。

现代文:凉州刺史宇文仲和据州作乱,堡擅跟从开府独孤信讨伐并擒获了他,授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肥城县公,食邑一千户,又赐姓画迤。

古文:魏恭帝元年,从于谨平江陵,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奴婢一百口,别封一子汧源县伯。

现代文:魏莶壹元年,跟从于谨平定江仅,晋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奴婢一百人,另封一子沂源县伯。

古文:六官建,拜司仓下大夫。

现代文:朝廷建置六官时,授司仓下大夫。

古文:孝闵帝践阼,进爵郡公,增邑通前二千户。

现代文:耋闵帝登位时,晋爵郡公,增加食邑累计达二千产。

古文:时帝幼冲,晋公护执政,植从兄龙恩为护所亲任。

现代文:当时皇帝年幼,晋公字文护执政,侯植堂兄龙恩为宇文护所亲信。

古文:及护诛赵贵,而诸宿将等多不自安。

现代文:及宇文护诛赵贵,诸老将多不白安。

古文:植谓龙恩曰: 今主上春秋既富,安危系于数公。

现代文:侯植对龙恩说: 今主上年纪尚轻,国之安危全靠诸公。

古文:共为唇齿,尚忧不济,况以纤介之间,自相夷灭!

现代文:休戚相依,尚忧不济,何必以细微隔阂,白相残杀!

古文:植恐天下之人,因此解体。

现代文:我担心天下人因此解体。

古文:兄既受人任使,安得知而不言。 龙恩竟不能用。

现代文:吾兄既蒙重用,怎可知危不告? 龙恩没有采纳忠言。

古文:植又乘间言于护曰: 君臣之分,情均父子,理须同其休戚,期之始终。

现代文:侯植又乘机对晋公宇文护说: 君臣之分,情同父子,理当休戚与共,贯彻始终。

古文:明公以骨肉之亲,当社稷之寄,与存与亡,在于兹日。

现代文:明公以骨肉之亲,受社稷重托,存亡与共,在于今。

古文:愿公推诚王室,拟迹伊、周,使国有泰山之安,家传世禄之盛,则率土之滨,莫不幸甚。 护曰: 我蒙太祖厚恩,且属当犹子,誓将以身报国,贤兄应见此心。

现代文:愿公推诚王室,学习伊尹、周公,使国运安如泰山,永保世禄之盛,则四方臣民,莫不幸甚。 宇文护说: 我蒙太祖厚恩,况且又是侄辈,誓将以身报国,贤兄当知我心。

古文:卿今有是言,岂谓吾有他志耶。 又闻其先与龙恩言,乃阴忌之。

现代文:您如今说这话,莫非疑我有异志啊! 又得知他先前对龙恩讲的话,于是暗暗猜忌侯植。

古文:植惧不免祸,遂以忧卒。

现代文:侯植怕大祸临头,竟愁苦而死。

古文:赠大将军、光三州诸军事、平州刺史,谥曰节。

现代文:追赠大将军、平扬光三州诸军事、干州刺史。谧曰节。

古文:子定嗣。

现代文:子侯定承袭爵禄。

古文:及护伏诛,龙恩与其弟大将军、武平公万寿并预其祸。

现代文:等到主塞谨被诛杀,童退与其弟大将军、逮王公万蠢全都牵连上祸殃。

古文:高祖治护事,知植忠于朝廷,乃特免其子孙。

现代文:产担审理室壬盏案,知锤忠于朝廷,于是特意赦免了他的子孙。

古文:定后位至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现代文:堡宣后位至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古文:史臣曰:王杰、王勇、宇文虬之徒,咸以果毅之姿,效节于扰攘之际,终能屠坚锐,立御侮之功,裂膏壤,据势位,固其宜也。

现代文:史臣曰:王杰、王勇、宇文虬这些人,都凭藉果敢刚毅的资质,在混乱的时节竭尽忠诚,最终能够攻破坚城倾覆劲旅,建立抗御侵侮的功勋,被分封土地,占据显赫的官位,本来就是应当的。

古文:仲尼称 无求备于一人 ,信矣。

现代文:孔子说 不要对一个人苟求完备 ,确实如此。

古文:夫文士怀温恭之操,其弊也懦弱;武夫禀刚烈之质,其失也敢悍。

现代文:文士怀有温良恭敬的情操,他们的缺陷是懦弱;武夫禀受刚烈的气质,他们的错失是粗悍。

古文:故有使酒不逊之祸,拔剑争功之尤。

现代文:所以有藉酒使性、傲慢无礼、拔剑争功的过失。

古文:大则莫全其生,小则仅而获免。

现代文:情况严重的不能保全性命,情况较轻的侥幸得以免罪。

古文:耿豪、王勇,不其然乎。

现代文:耿豪、王勇,不就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