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古文:达奚武字成兴,代人也。

现代文:达奚武字成兴,是代郡人。

古文:祖眷,魏怀荒镇将。

现代文:祖父达奚眷,是北魏怀荒镇的镇将。

古文:父长,汧城镇将。

现代文:父亲达奚长,是沂城的镇将。

古文:武少倜傥,好驰射,为贺拔岳所知。

现代文:达奚武年轻的时候洒脱不羁,喜欢驰马射箭,被贺拔岳赏识。

古文:岳征关右,引为别将,武遂委心事之。

现代文:贺拔岳出征关西,举荐他为别将,他就倾心事奉贺拔岳。

古文:以战功拜羽林监、子都督。

现代文:因有战功,朝廷任命达奚武为羽林监、子都督。

古文: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武与赵贵收岳尸归平凉,同翊戴太祖。

现代文:直到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达奚武和赵贵收殓贺拔岳的尸体回到平凉,共同辅佐拥戴太祖。

古文:从平悦,除中散大夫、都督,封须昌县伯,邑三百户。

现代文:达奚武跟随太祖平定侯莫陈悦,朝廷授任他为中散大夫、都督,封为须昌县伯,封地三百户。

古文:魏孝武入关,授直寝,转大丞相府中兵参军。

现代文:魏孝武帝入关,任命他为直寝,后改任大丞相府中兵参军。

古文:大统初,出为东秦州刺史,加散骑常侍,进爵为公。

现代文:大统初年,出任为束秦州刺史,加授散骑常侍,提升爵位为公。

古文:齐神武与窦泰、高敖曹三道来侵,太祖欲并兵击窦泰,诸将多异议,唯武及苏绰与太祖意同,遂擒之。

现代文:齐神武帝和窦泰、高敖曹分三路前来侵袭,太祖想集中兵力攻击实泰,各将领多有不同意见,衹有达奚武和苏绰跟太祖意见相同,终于生擒实泰。

古文:齐神武乃退。

现代文:齐神武帝于是退兵。

古文:太祖进图弘农,遣武从两骑觇候动静,武与其候骑遇,即便交战,斩六级,获三人而反。

现代文:太祖继续进兵谋取弘农,派遣达奚武率两骑兵侦察对方的动静,达奚武跟敌军的侦察骑兵相遇,立即就交战,斩敌首六级,俘获三人而回。

古文:齐神武趣沙苑,太祖复遣武觇之。

现代文:齐神武帝奔赴沙苑,太祖再派达奚武观察动静。

古文:武从三骑,皆衣敌人衣服。

现代文:达奚武带领三个骑兵,都穿着敌人衣服。

古文:至日暮,去营百步,下马潜听,得其军号。

现代文:到傍晚,离敌营一百步,下马偷听,知道他们的军中号令。

古文:因上马历营,若警夜者,有不如法者,往往挞之。

现代文:于是上马经过各军营,好像夜间警戒一样,遇到有不遵守法令的士兵,总是鞭打他们。

古文:具知敌之情状,以告太祖。

现代文:这样,达奚武全都了解敌军的情况,并禀告太祖。

古文:太祖深嘉焉。

现代文:太祖对他大加赞赏。

古文:遂从破之。

现代文:接着他又跟从太祖打败了齐军。

古文:除大都督,进爵高阳郡公,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现代文:达奚武被任命为大都督,进封爵位为高阳郡公,又授职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古文:四年,太祖援洛阳,武率骑一千为前锋。

现代文:大统四年,太祖援救洛阳,达奚武率领一千骑兵作前锋。

古文:至谷城,与李弼破莫多娄贷文。

现代文:到了谷城,和李弼一起打败了莫多娄贷文。

古文:进至河桥,武又力战,斩其司徒高敖曹。

现代文:进军到河桥,达奚武又努力奋战,斩杀敌军司徒高敖曹。

古文:迁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达奚武升任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出为北雍州刺史。

现代文:出任北雍州刺史。

古文:复战邙山,时大军不利,齐神武乘胜进至陕。

现代文:后来又在邙山作战,当时大军形势不利,齐神武帝乘胜进军到陕地。

古文:武率兵御之,乃退。

现代文:达奚武率领军队抵挡,齐军才撤退。

古文:久之,进位大将军。

现代文:过了很久,达奚武升任大将军。

古文:十七年,诏武率兵三万,经略汉川。

现代文:大统十七年,皇上下韶命令达奚武率领军队三万,筹划谋取汉。

古文:梁将杨贤以武兴降,梁深以白马降,武分兵守其城。

现代文:梁朝将领杨贤献上武兴县归降,梁深献上白马城投降,达奚武分兵把守那些城池。

古文:梁梁州刺史、宜丰侯萧循固守南郑,武围之数旬,循乃请服,武为解围。

现代文:梁朝梁州刺史、宜丰侯萧循固守南郑,达奚武包围他几十天,萧循才请求降服,达奚武给他解围。

古文:会梁武陵王萧纪遣其将杨干运等将兵万余人救循,循于是更据城不出。

现代文:正好梁朝武陵王萧纪派遣他的将领杨干运等率领军队一万多入救援萧循,萧循这时更据守城池不肯出来。

古文:恐援军之至,表里受敌,乃简精骑三千,逆击干运于白马,大破之。干运退走。

现代文:达奚武恐怕敌人援军到来,内外遭受敌方攻击,就挑选精锐骑兵三千,在白马城迎击杨干运,大胜敌军。干运退兵败逃。

古文:武乃陈蜀军俘级于城下。

现代文:达奚武就把俘获的蜀军人员和所斩的首级排列在城下。

古文:循知援军被破,乃降,率所部男女三万口入朝,自剑以北悉平。

现代文:萧循知道援军被打败,才投降,率领所统辖的男女三万人入朝,自剑阁以北全都平定。

古文:明年,武振旅还京师。

现代文:第二年,达奚武整顿军队班师回京城。

古文:朝议初欲以武为柱国,武谓人曰: 我作柱国,不应在元子孝前。 固辞不受。

现代文:朝廷最初想选任达奚武为柱国,达奚武对人说: 我担任柱国,不应该在元子孝之前。 坚决推辞不肯接受。

古文:以大将军出镇玉壁。

现代文:后来以大将军的身份外出镇守玉壁。

古文:武乃量地形胜,立乐昌、胡营、新城三防。

现代文:达奚武就衡量当地形势险要,设立乐昌、胡营和新城三处防区。

古文:齐将高苟子以千骑攻新城,武邀击之,悉虏其众。

现代文:齐将高苟子率领一千骑兵进攻新城,达奚武半路迎击,全部俘获敌军将士。

古文:孝闵帝践阼,拜柱国、大司寇。

现代文:茎闵帝即位,任命达奚武为柱国、大司寇。

古文:齐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举州来附,诏武与杨忠迎消难以归。

现代文:齐朝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率全州前来归附,皇上下诏命令达奚武和杨忠前去迎接司马消难回来。

古文:武成初,转大宗伯,进封郑国公,邑万户。

现代文:武成初年,改任大宗伯,进封爵位为郑国公,封地万户。

古文:齐将斛律敦侵汾、绛,武以万骑御之,敦退。

现代文:齐将斛律敦入侵汾、绛两地,达奚武率领一万骑兵抵挡齐军,斛律敦退兵。

古文:武筑柏壁城,留开府权严、薛羽生守之。

现代文:达奚武修筑柏壁城,留下开府权严、薛羽生把守。

古文:保定三年,迁太保。

现代文:保定三年,达奚武升任太保。

古文:其年,大军东伐。

现代文:当年,大军束征。

古文:随公杨忠引突厥自北道,武以三万骑自东道,期会晋阳。

现代文:随公杨忠带领突厥从北路,达奚武率领三万骑兵从东路进军,约定时间会合晋阳。

古文:武至平阳,后期不进,而忠已还,武尚未知。

现代文:达奚武到达平阳,超过了约定时间而不再进军,杨忠已经回师,但达奚武还不知道。

古文:齐将斛律明月遗武书曰: 鸿鹤已翔于寥廓,罗者犹视于沮泽也。 武览书,乃班师。

现代文:齐将斛律明月送信给达奚武说: 鸿雁野鹤已经在天空飞翔,摆开罗网捕鸟的人还在看着沼泽。 达奚武看了信,就带领军队回去了。

古文:出为同州刺史。

现代文:后来出任同州刺史。

古文:明年,从晋公护东伐。

现代文:第二年,跟从晋公宇文护束征。

古文:时尉迟迥围洛阳,为敌所败。

现代文:当时尉迟迥包围洛阳,被敌军打败。

古文:武与齐王宪于邙山御之。

现代文:达奚武和齐王宇文宪在邙山抵抗。

古文:至夜,收军。

现代文:到晚上,双方收兵。

古文:宪欲待明更战,武欲还,固争未决。

现代文:宇文宪想等天亮再战,达奚武想回师,两人固执己见而争论不休,不能决定。

古文:武曰: 洛阳军散,人情骇动。

现代文:达奚武说: 洛阳军队涣散,人心惊骇。

古文:若不因夜速还,明日欲归不得。

现代文:如果不趁着夜色赶快回去,明天再想回去也不行了。

古文:武在军旅久矣,备见形势。

现代文:我在军中已很久了,完全能预见事情发展的状况。

古文:大王少年未经事,岂可将数营士众,一旦弃之乎。 宪从之,遂全军而返。

现代文:大王年轻,没有经历过大事,哪能把几营士兵,一下子就扔掉呢? 宇文宪听从了他的话,于是全军返回。

古文:天和三年,转太傅。

现代文:天和三年,达奚武改任太傅。

古文:武贱时,奢侈好华饰。

现代文:达奚武地位低下的时候,生活奢侈,喜欢华丽的饰物。

古文:及居重位,不持威仪,行常单马,左右止一两人而已。

现代文:身居高位以后,却不再讲究威仪,出行时常单人匹马,随从也祇是一两人罢了。

古文:外门不施戟,恒昼掩一扉。

现代文:外门不设置戈戟仪仗,常常在白天虚掩一门扇。

古文:或谓武曰: 公位冠群后,功名盖世,出入仪卫,须称具瞻,何轻率若是? 武曰: 子之言,非吾心也。

现代文:有人对达奚武说: 您位居众官之首,功名盖世,出入的仪仗卫士,必须跟宰辅重臣的地位相称,为何却如此轻率? 达奚武说: 你所说的话,并非我的心曲。

古文:吾在布衣,岂望富贵,不可顿忘畴昔。

现代文:我当初还是平民的时候,哪敢奢望富贵,现在可不能立刻忘掉从前的日子。

古文:且天下未平,国恩未报,安可过事威容乎。 言者惭而退。

现代文:况且天下没有平定,国家的恩典没有报答,哪能过分树立威严的仪容。 说话的人羞惭地退下。

古文:武之在同州也,时属天旱,高祖敕武祀华岳,岳庙旧在山下,常所祷祈。

现代文:达奚武在同州的时候,恰巧遇上天旱,高祖命令他祭祀华岳,岳庙原在山下,是人们通常祈祷的地方。

古文:武谓僚属曰: 吾备位三公,不能燮理阴阳,遂使盛农之月,久绝甘雨,天子劳心,百姓惶惧。

现代文:达奚武对下属官员说: 我空占三公之位,不能调理阴阳,终使农事繁忙的日子,久无甘雨,天子费心,百姓惶恐。

古文:忝寄既重,忧责实深。

现代文:愧对朝廷寄予的厚望,深知责任重大。

古文:不可同于众人,在常祀之所,必须登峰展诚,寻其灵奥。 岳既高峻,千仞壁立,岩路崄绝,人迹罕通。

现代文:因此不能跟众人一样,在通常祭祀的地方,而必须登上峰顶,展示诚,探寻灵妙。 山岳高大险峻,千仞高的山崖像墙壁一样陡立,山路险要非常,人迹罕至。

古文:武年踰六十,唯将数人,攀藤援枝,然后得上。

现代文:达奚武年过六十,衹带几人,攀藤拉枝,然后才登上。

古文:于是稽首祈请,陈百姓恳诚。

现代文:于是叩头祈祷,陈述百姓恳切的诚意。

古文:晚不得还,即于岳上藉草而宿。

现代文:当时天色已晚,不能回去,就在山上垫草而睡。

古文:梦见一白衣人来,执武手曰: 快辛苦,甚相嘉尚。 武遂惊觉,益用祗肃。

现代文:达奚武梦见一个白衣人前来,握着他的手说: 好辛劳,很值得嘉奖。 达奚武就惊醒了,因此更加恭敬。

古文:至旦,云雾四起,俄而澍雨,远近沾洽。

现代文:到天亮,云雾四起,不久就下起及时雨,远近土地都湿润了。

古文:高祖闻之,玺书劳武曰: 公年尊德重,弼谐朕躬。

现代文:高祖听说这件事,下玺书慰劳达奚武说: 您年高德重,辅佐寡人。

古文:比以阴阳愆序,时雨不降,命公求祈,止言庙所。

现代文:近因阴阳错乱失序,时雨不降,寡人命令您祈求,衹说在岳庙便可。

古文:不谓公不惮危险,遂乃远陟高峰。

现代文:不料您不惧危险,竟然远登高峰。

古文:但神道聪明,无幽不烛,感公至诚,甘泽斯应。

现代文:不过神灵聪明,幽暗之处无不照亮,上天深感您的诚意,随即降下甘雨。

古文:闻之嘉赏,无忘于怀。

现代文:寡人听说这种情况深表嘉赏,心中永志不忘。

古文:今赐公杂彩百疋,公其善思嘉猷,匡朕不逮。

现代文:现赐您各色绸缎一百匹,望您能更好地考虑治国良谋,辅助寡人力不能及之处。

古文:念坐而论道之义,勿复更烦筋力也。 武性贪吝,其为大司寇也,在库有万钉金带,当时宝之,武因入库,乃取以归。

现代文:念及坐而论道之义,不再劳烦您的体力了。 达奚武品性贪婪吝啬,他任大司寇的时候,在仓库里有万钉金带,当时人们很珍爱它,达奚武就走进仓库,竟取回家。

古文:主者白晋公护,以武勋,不彰其过,因而赐之。

现代文:主管的人禀告晋公宇文护,因为达奚武有功劳,就不揭露他的过错,顺势把金带赐给他。

古文:时论深鄙焉。

现代文:当时的舆论都很看不起他。

古文:五年十月,薨,年六十七。

现代文:天和五年十月,达奚武去世,终年六十七岁。

古文:赠太傅、十五州诸军事、同州刺史。

现代文:朝廷追赠他为太傅、十五州诸军事、同州刺史。

古文:谥曰桓。

现代文:谧号叫桓。

古文:子震嗣。

现代文:他的儿子达奚震继承了爵位。

古文:震字猛略。

现代文:达奚震字猛略。

古文:少骁勇,便骑射,走及奔马,膂力过人。

现代文:年轻时十分勇猛,熟悉骑马射箭,跑起来能追上奔马,体力超过一般人。

古文:大统初,起家员外散骑常侍。

现代文:大统初年,从家中被征召出来,授任员外散骑常侍。

古文:太祖尝于渭北校猎,时有兔过太祖前,震与诸将竞射之,马倒而坠,震足不倾踬,因步走射之,一发中兔。

现代文:太祖曾经在渭水北岸打猎,当时有兔子从太祖面前跑过,达奚震和各将领竞相射箭,突然,达奚震骑的马仆倒,使他掉下来,但他并没有摔倒,接着就边跑边射,一箭射中兔子。

古文:顾马纔起,遂回身腾上。

现代文:他回头看见马刚起来,就回身跳上马背。

**古文:太祖喜曰: 非此父不生此子! **

现代文:太祖高兴地说: 不是这样的父亲就不会生这样的儿子!

古文:赐武杂彩一百段。

现代文:就赐给达奚武各色绸缎一百段。

古文:十六年,封昌邑县公,一千户。

现代文:大统十六年,封爵昌邑县公,封地一千户。

古文:累迁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通直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

现代文:后来多次升迁任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通直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

古文:世宗初,拜仪同、右中大夫,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改封普宁县公。

现代文:世宗初年,授任仪同、司右中大夫,加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后改封普宁县公。

古文:武初,进爵广平郡公,除华州刺史。

现代文:武成初年,进封爵位为广平郡公,授任华州刺史。

古文:震虽生自膏腴,少习武艺,然导民训俗,颇有治方。

现代文:达奚震虽然生自富贵人家,年轻时练习武艺,然而能引导民众教化百姓,很有治国的方略。

古文:秩满还朝,为百姓所恋。

现代文:任职期满返回朝廷,为百姓所留恋。

古文:保定四年,大军东讨,诸将皆奔退,震与敌交战,军遂独全。

现代文:保定四年,大军束征,各将领都败逃撤退,达奚震和敌人交战,惟独他的军队最终能保全。

古文:天和元年,进位大将军,率众征稽胡,破之。

现代文:天和元年,升任大将军,率领兵众征讨稽胡,打败他们。

古文:六年,拜柱国。

现代文:天和六年,授任柱国。

古文:建德初,袭爵郑国公,出为金州总管、十一州九防诸军事、金州刺史。

现代文:建德初年,承袭封爵为郑国公,出任金州总管、十一州九防诸军事、金州刺史。

古文:四年,从高祖东伐,为前三军总管。

现代文:建德四年,跟随高祖东征,担任前三军总管。

古文:五年,又从东伐,率步骑一万守统军川,攻克义宁、乌苏二镇,破并州。

现代文:建德五年,又跟从束征,率领步兵骑兵一万人把守统军川,攻下义宁、乌苏两镇,打败了并州敌军。

古文:进位上柱国。

现代文:官位提升为上柱国。

古文:仍从平邺,赐妾二人、女乐一部及珍玩等,拜大宗伯。

现代文:接着又平定邺地,朝廷赐给他妾两人、歌舞伎一班以及珍贵的玩赏物等东西,授任大宗伯。

古文:震父尝为此职,时论荣之。

现代文:达奚震的父亲曾经担任这职务,为当时的舆论所称誉。

古文:宣政中,出为原州总管、三州二镇诸军事、原州刺史。

现代文:宣政年间,出任原州总管、三州二镇诸军事、原州刺史。

古文:寻罢归。

现代文:不久被免职回家。

古文:隋开皇初,薨于家。

现代文:隋朝开皇初年,达奚震在家中去世。

古文:震弟惎,车骑将军、渭南县子。

现代文:达奚震的弟弟达奚惹,曾任车骑将军,封爵渭南县子。

古文:大象末,为益州刺史,与王谦据蜀起兵。寻败,被诛。

现代文:大象末年,任益州刺史,和王谦盘据蜀地起兵,不久兵败被杀。

古文:侯莫陈顺,太保、梁国公崇之兄也。

现代文:侯莫陈顺是太保、梁国公侯莫陈崇的哥哥。

古文:少豪侠,有志度。

现代文:年轻的时候性情豪爽有义气,气度不凡。

古文:初事尔朱荣为统军,后从贺拔胜镇井陉。

现代文:最初侍奉尔朱荣任统军,后来跟随贺拔胜镇守井陉。

古文:武泰初,讨葛荣,平邢杲,征韩娄,皆有功。

现代文:武泰初年,讨伐葛荣,平定邢呆,出征韩娄,都有战功。

古文:拜轻车将军、羽林监。

现代文:朝廷授任轻车将军、羽林监。

古文:又从破元颢,进宁朔将军、越骑校尉。

现代文:接着又打败元颢,升任宁朔将军、越骑校尉。

古文:普泰元年,除持节、征西将军,封木门县子,邑三百户。

现代文:普泰元年,授任持节、征西将军,封号木门县子,封地三百户。

古文:寻加散骑常侍、千牛备身、卫将军、合内大都督。

现代文:不久加授散骑常侍、千牛备身、卫将军、合内大都督。

古文:从魏孝武入关。

现代文:侯莫陈顺跟从魏孝武帝进关。

古文:顺与太祖同里闬,素相友善,且其弟崇先在关中,太祖见之甚欢。乃进爵彭城郡公,邑一千户。

现代文:他和太祖同乡,一向友好,而且他的弟弟侯莫陈崇先在关中,太祖看见他很高兴,就提升爵位为彭城郡公,封地一千户。

古文:大统元年,拜卫尉卿,授仪同三司。

现代文:大统元年,拜授卫尉卿,任仪同三司。

古文:及梁仚定围逼河州,以顺为大都督,与赵贵讨破之,即行河州事。

现代文:到了梁仑定围逼河州的时候,朝廷任命侯莫陈顺为大都督,和趟贵前去讨伐并打败他,即兼摄河州的职务。

古文:后从太祖破沙苑,以功增邑千户。

现代文:后来跟随太祖攻破沙苑,因为战功增加封地一千户。

古文:四年,魏文帝东讨,与太尉王盟、仆射周惠达等留镇长安。

现代文:大统四年,魏文帝柬征,侯莫陈顺和太尉王盟、仆射周惠达等人留守垦台。

古文:时赵青雀反,盟及惠达奉魏太子出次渭北。

现代文:当时赵直垄谋反,王盟和赵惠达扶助魏太子出走,驻扎在渭北。

古文:顺于渭桥与贼战,频破之,贼不敢出。

现代文:侯莫陈顺在渭桥和贼军作战,多次打败他们,贼军不敢出战。

**古文:魏文帝还,亲执顺手曰: 渭桥之战,卿有殊力。 **

现代文:魏文帝回来,亲自握着侯莫陈顺的手说: 渭桥之战,您有突出的功劳。

古文:便解所服金镂玉梁带赐之。

现代文:文帝就解下所佩金镂玉梁带赐给他。

古文:南岐州氐苻安寿自号太白王,攻破武都,州郡骚动。

现代文:南岐州氐人苻安寿自称太白王,攻下武都,州郡都不安宁。

古文:复以顺为大都督,往讨之。

现代文:朝廷再任侯莫陈顺为大都督,前往征讨。

古文:而贼屯兵要险,军不得进。

现代文:贼军驻扎在险要的地方,朝廷大军不能前进。

古文:顺乃设反间,离其腹心;立信赏,诱其徒属。

现代文:侯莫陈顺就设下反问计,离间苻安寿的亲信;立下信守诺言的赏赐,引诱他的部下。

古文:安寿知势穷迫,遂率部落一千家,赴军款附。

现代文:苻安寿知道形势窘迫,就带领部落一千家,投奔朝廷大军诚心归附。

古文:时顺弟崇又封彭城郡公,封顺河间郡公。

现代文:当时侯莫陈顺的弟弟侯莫陈崇又封为彭城郡公,于是封侯莫陈顺为河间郡公。

古文:明年,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行西夏州事、安平郡公。

现代文:第二年,加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兼代西夏州的职务,封安平郡公。

古文:十六年,拜大将军,出为荆州总管、山南道五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

现代文:大统十六年,拜授大将军,外任为荆州总管、山南道五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

古文:孝闵帝践阼,拜少师,进位柱国。

现代文:孝闵帝即位,拜授少师,官位进升柱国。

古文:其年薨。

现代文:那一年,侯莫陈顺去世。

古文: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

现代文:亘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

古文:其先本姓慕容氏,前燕之支庶也。

现代文:他的祖先本来姓摹容,是前燕的旁支。

古文:高祖胜,以燕。

现代文:高祖慕容胜,在燕地。

古文:皇始初,归魏,授长乐郡守,赐姓豆卢氏,或云避难改焉。

现代文:因在皇始初年归顺北魏,任艮乐郡守,皇上赐姓亘卢,有人则说是因避难而改姓的。

古文:父长,柔玄镇将,有威重,见称于时。

现代文:父亲豆卢匡,是苤直军镇的镇将,有威严,被时人称颂。

古文:武成初,以宁着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

现代文:亘递初年,因为豆卢宁显著的功勋,朝廷追赠豆卢长为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

古文:宁少骁果,有志气,身长八尺,美容仪,善骑射。

现代文:豆卢宁年轻时勇猛果敢,有志气,身高八尺,容貌俊美,擅长骑马射箭。

古文:永安中,以别将随尔朱天光入关,加授都督。

现代文:永安年间,凭藉别将的身份跟随尔朱天光入关,加任都督。

古文:又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

现代文:又因为打败万俟丑奴的功劳,赐给爵位灵寿县男。

古文:尝与梁仚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

现代文:他曾经跟梁仑定在芒速儿相遇,两人一起练习射箭。

古文:乃于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

现代文:亘卢宁就在百步之外悬挂莎草向它射去,一共射出七箭,中了五箭。

古文:定服其能,赠遗甚厚。

现代文:梁仑定佩服他的才能,赠送给他丰厚的财物。

古文:天光败后,侯莫陈悦反,太祖讨悦,宁与李弼率众归太祖。

现代文:尔朱天光战败后,侯莫陈坦谋反,越巳征讨侯莫陈悦,亘卢宁和奎迩率领众人归顺左担。

古文:魏孝武西迁,以奉迎勋,封河阳县伯,邑五百户。

现代文:魏孝武帝西迁,以奉迎之功,封豆卢宁为河脚,封地五百户。

古文:大统元年,除前将军,进爵为侯,增邑三百户。

现代文:大统元年,授任前将军,提升爵位为侯,增加封地三百户。

古文:迁显州刺史、显州大中正。

现代文:后升任显州刺史、题业大中正。

古文:寻拜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

现代文:不久授任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提升爵位为公,增加封地五百户。

古文:授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现代文:授任镇束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古文:从太祖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武卫大将军,兼大都督。

现代文:豆卢宁跟随太祖生擒窦壶,光复呈递,攻破主呸,朝廷又授任他为武卫大将军,兼任大都督。

古文:寻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增邑八百户。

现代文:不久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增加封地八百户。

古文:拜北华州刺史,在州未几,以廉平著称。加散骑常侍。

现代文:又拜任北华州刺史,在北华州任职没多久,就以清廉公平著称,又加任散骑常侍。

古文:七年,从于谨破稽胡帅刘平伏于上郡。

现代文:大统七年,跟从于谨在上郡打败了稽胡统帅刘平伏。

古文:及梁仚定反,以宁为军司,监陇右诸军事。

现代文:到梁仑定谋反的时候,朝廷任命亘卢空为军司,监察胧右诸军事。

古文:贼平,进位侍中、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贼军叛乱平定以后,他的官位提升为侍中、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九年,从太祖迎高仲密,与东魏战于邙山,迁左卫将军,进爵范阳郡公,增邑四百户。

现代文:大统九年,跟从太祖往迎高仲密,跟塞垫在坐山作战,又升任左卫将军,提升爵位为范阳郡公,增加封地四百户。

古文:十六年,拜大将军。

现代文:大统十六年,拜授大将军。

古文:羌帅傍乞铁及郑五丑等反叛,宁率众讨平之。

现代文:羌入主帅傍乞铁忽和郑五丑等人反叛,亘卢宁率领众将前往讨伐,平定了叛乱。

古文:魏恭帝二年,改封武阳郡公,迁尚书右仆射。

现代文:魏苤童二年,改封为武阳郡公,升任尚书右仆射。

古文:梁将王琳遣其将侯方儿、潘纯陀寇江陵,宁与蔡佑、郑永等讨之,方儿等遁走。

现代文:銮朝将领王琳派遣他的部将侯方儿、潘纯堕侵犯辽堕,亘卢空和基茧、塑丞等人征讨,堡左旦等人逃跑。

古文:三年,武兴氐及固氐魏大王等,相应反叛,宁复讨平之。

现代文:茎壶三年,亘退的压人和里道的压人魏大王等人互相呼应,合谋反叛,豆卢宁再去征讨,平息了叛乱。

古文:孝闵帝践阼,授柱国大将军。

现代文:孝闵帝即位,授任豆卢宁为柱国大将军。

古文:武成初,出为同州刺史。

现代文:武成初年,出任同州刺史。

古文:复督诸军讨稽胡郝阿保、刘桑德等,破之。

现代文:他再监督指挥各路军马讨伐稽胡的郝阿保、刘桑德等人,打败了他们。

古文:军还,迁大司寇,进封楚国公,邑万户,别食盐亭县一千户,收其租赋。

现代文:豆卢宁大军回师,升任大司寇,爵位提升为楚国公,封地一万户,另加盐亭瑟封地一千户,收取那裹的租税。

古文:保定四年,授岐州刺史。

现代文:保定四年,他任蛙业刺史。

古文:属大兵东讨,宁舆疾从军。

现代文:恰巧大军束征,豆卢宁抱病登车跟从大军出征。

古文:五年,薨于同州,时年六十六。

现代文:保定五年,在同州去世,终年六十六岁。

古文:赠太保、同鄜等十州诸军事、同州刺史。

现代文:朝廷追赠他为太保、同少鄘州等十州诸军事、同州刺史。

古文:谥曰昭。

现代文:谧号为昭。

古文:初宁未有子,养弟永恩子绩。

现代文:当初亘卢空还没有儿子,就收养弟弟豆卢永墨的儿子亘卢勉。

古文:及生子赞,亲属皆请赞为嗣。

现代文:等到生了儿子豆卢赞,亲属都来请求让豆卢赞作为继承人。

古文:宁曰: 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 遂以绩为世子。世以此称之。

现代文:亘卢宁说: 兄弟的儿子,就好像自己亲生的儿子一样,我还挑选什么呢? 于是把亘卢绩当作自己的嫡长子,世人因此都称赞他。

古文:及宁薨,绩袭爵,少历显位,大象末,上柱国、利州总管。

现代文:到豆卢宁去世,豆卢绩承袭了爵位,年轻时历任显贵的职位,大象末年,任上柱国、型州总管。

古文:赞以宁勋,建德初,赐爵华阳县侯。

现代文:亘尘盏因为亘鹧的功勋,在建德初年赐爵位华阳县侯。

古文:累迁开府仪同大将军、进爵武阳郡公。

现代文:后来多次升迁任开府仪同大将军,提升爵位为武阳郡公。

古文:永恩少有识度,为时辈所称。

现代文:豆卢永恩年轻时有见识,气度不凡,被当时的名人称道。

古文:初随宁事侯莫陈悦,后与宁俱归太祖,授殄寇将军。

现代文:起初追随豆卢宁为侯莫陈悦效力,后来和豆卢宁一起归顺太祖,授任殄寇将军。

古文:以迎魏孝武功,封新兴县伯,邑五百户。

现代文:因为恭迎魏孝武帝的功劳,封爵位新兴县伯,封地五百户。

古文:屡逢征讨,皆有功,拜龙骧将军、中散大夫。

现代文:多次遇到出兵征讨,他都有战功,授任龙骧将军、中散大夫。

古文:大统八年,除直寝、右亲信都督,寻转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

现代文:大统八年,授任直寝、右亲信都督,不久转任都督,加任通直散骑常侍。

古文:十六年,拜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现代文:大统十六年,授任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古文:魏废帝元年,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魏废帝元年,官位提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二年,出为成州刺史。

现代文:废帝二年,出任成州刺史。

古文:魏恭帝元年,进爵龙县侯。

现代文:魏恭帝元年。提升爵位为龙支县侯。

古文:三年,大将军、安政公史宁随突厥可汗入吐谷浑,令永恩率骑五千镇河、鄯二州,以为边防。

现代文:恭帝三年,大将军、安政公史宁追随突厥可汗进入吐谷浑,朝廷命令豆卢永恩率领骑兵五千镇守河、鄯两州,作为边境防卫。

古文:孝闵帝践祚,授鄯州刺史,改封沃野县公,增邑一千户。

现代文:孝闵帝即位,授任豆卢永恩为鄯州刺史,改封爵位为沃野县公,增加封地一千户。

古文:寻转陇右总管府长史。

现代文:不久转任陇右总管府长史。

古文:武成元年,迁都督利沙文三州诸军事、利州刺史。

现代文:武成元年,升任都督利沙文三州诸军事、利州刺史。

古文:时文州蛮叛,永恩率兵击破之。

现代文:当时文州的蛮人反叛,永恩率领军队迎击并打败了叛军。

古文:保定元年,入为司会中大夫。

现代文:保定元年,召入任司会中大夫。

古文:二年,复出为陇右总管府长史。

现代文:保定二年,再出任陇右总管府长史。

古文:宁以佐命元勋封楚国公,请以先封武阳郡三千户益沃野之封,诏许焉。

现代文:豆卢宁因为辅佐皇上创业立下大功,封爵为楚国公,永恩请求把早先所封武阳郡三千户增益沃野的封地,皇上颁下诏令答应他的请求。

古文:又增邑并前四千五百户。

现代文:又增加封地合并以前所封的一共四千五百户。

古文:寻卒官,年四十八。

现代文:不久,豆卢永恩在任上去世,终年四十八岁。

古文:赠少保、幽冀等五州诸军事、幽州刺史。

现代文:朝廷追赠他为少保、幽州冀州等五州诸军事、幽州刺史。

古文:谥曰敬。

现代文:谧号为敬。

古文:子通嗣。

现代文:他的儿子豆卢通继承他的爵位。

古文: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徙居夏州。

现代文:宇文贵字永贵,他的祖先是昌黎大棘人,后来迁居夏州。

古文:父莫豆干。

现代文:父亲莫豆干。

古文:保定中,以贵着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傅、夏州刺史、安平郡公。

现代文:保定年间,由于宇文贵的显著功勋,朝廷追赠他父亲为柱国大将军、少傅、夏州刺史、安平郡公。

**古文:贵母初孕贵,梦有老人抱一儿授之曰: 赐尔是子,俾寿且贵。 **

现代文:宇文贵的母亲刚怀孕时,梦见有一老人抱着一个婴儿交给她说: 把逭孩子赐给你,让你长寿又富贵。

古文:及生,形类所梦,故以永贵字之。

现代文:到儿子出生的时候,样子跟梦见的婴儿相似,因此用永贵作为他的字。

古文:贵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 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 正光末,破六汗拔陵围夏州,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救之。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勇。

现代文:宇文贵少年时跟从老师求学,曾经放下书本,叹了一气说: 男子汉应该提剑劳苦征战来博取公侯,哪能像先生一样当博士呢? 正光末年,破六汗拔陵包围夏州,刺史源子雍环城固守,任命宇文贵为统军去救援,前后几十战,军中将士都佩服他的勇猛。

古文:后送子雍还,贼帅叱干麒麟、薛崇礼等处处屯聚,出兵邀截,贵每奋击,辄破之。

现代文:后来送源子雍回军,贼军主帅叱干麒麟、薛崇礼等人处处聚集人马,出兵拦截,宇文贵每次都奋勇出击,总是打败敌军。

古文:除武骑常侍。

现代文:朝廷授任他为武骑常侍。

古文:又从子雍讨葛荣,军败奔邺,为荣所围。

现代文:后来宇文贵又跟从源子雍征讨葛荣,大军战败逃奔邺地,被葛荣包围。

古文:贼屡来攻,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

现代文:贼兵多次前来攻打,宇文贵每次都用绳子拴住吊下城去出战,贼兵没有谁敢抵挡他的锐气。

古文:然凶徒寔繁,围久不解。

现代文:然而凶恶的暴徒实在太多了,围困了很久都不能解围。

古文:贵乃于地道潜出,北见尔朱荣,陈贼兵势,荣深纳之。

现代文:宇文贵就从地道偷偷地走出,往北求见尔朱荣,陈述贼军兵力的情势,尔朱荣充分采纳了他的建议。

古文:因从荣擒葛荣于滏口,加别将。

现代文:于是宇义贵跟从尔朱荣在滏口生擒葛荣,朝廷加任宇文贵为别将。

古文:又从元天穆平邢杲,转都督。

现代文:后来他又跟从元天穆平定了邢呆的叛乱,改任都督。

古文:元颢入洛,贵率乡兵从尔朱荣焚河桥,力战有功。加征虏将军,封革融县侯,邑一千户。

现代文:元颢进入洛阳,宇文贵率领地方武装跟随尔朱荣焚烧河桥,奋力作战立下战功,朝廷加任他为征虏将军,封爵革融县侯,封地一千户。

古文:除郢州刺史,入为武卫将军、内大都督。

现代文:后来授任郢州刺史,召入任武卫将军、合内大都督。

古文:从魏孝武西迁,进爵化政郡公。

现代文:宇文贵跟从魏孝武帝西迁,进爵为化政郡公。

古文:大统初,迁右卫将军。

现代文:大统初年,升任右卫将军。

古文:贵善骑射,有将率才。

现代文:宇文贵善于骑马射箭,有将帅才能。

古文:太祖又以宗室,甚亲委之。

现代文:太祖又因为宇文贵是帝王的宗族。很亲近器重他。

古文:三年,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与独孤信入洛阳。

现代文:大统三年,他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后来和独孤信进入洛阳。

古文:东魏颍州史贺若统据颍川来降,东魏遣其将尧雄、赵育、是云宝率众二万攻颍。

现代文:束魏颖州长史贺若统占据颖!前来投降,束魏派遣它的将领尧雄、趟育和是云实率领士兵二万攻打颖川。

古文:贵自洛阳率步骑二千救之,军次阳翟。

现代文:宇文贵从洛阳率领步兵骑兵二千前往援救,军队驻扎在阳翟。

古文:雄等已度马桥,去颍川三十里,东魏行台任祥又率众四万余,与雄合。

现代文:尧雄等人已经越过马桥,离颖三十里,束魏行台任祥又率领士兵四万多,跟尧雄会合。

古文:诸将咸以彼众我寡,不可争锋。

现代文:各将领都认为敌众我寡,不能跟他们争胜。

古文:贵曰: 兵机倚伏,固不可以常理论。

现代文:宇文贵说: 用兵的机谋,祸福相因,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本来就不能用通常的道理来分析。

古文:古人能以寡制众者,皆由预睹成败,决必然之策耳。

现代文:古人能够以少量的兵力制服强大的敌人,都是由于能预见成败,从而决定必然的策略。

古文:吾虽闇于成事,然谓进与贺若合势,为计之上者。

现代文:我虽然愚昧,不懂得成就大事,但认为进军与贺若统会合,是上策。

古文:请为诸军说之。

现代文:请让我为各位说明一下。

古文:尧雄等必以为颍川孤危,势非其敌,又谓吾寡弱独进,若悉力以攻颍,必指掌可破。

现代文:尧雄等人一定以为颖川孤立无援,危急万分,以其情势一定不是他们的对手,又认为我们兵少势弱单独冒进,如果全力攻打颖川,一定指曰可破。

古文:既陷颍川,便与任祥军合,同恶相济,为害更甚。

现代文:攻陷颖之后,就跟任祥军队会合,一起作恶互相接济,造成的危害就更厉害。

古文:吾今屯兵阳翟,便是入其数内。

现代文:我们现在驻军在阳翟,就是落入他们预料之中。

古文:若贺若一陷,吾辈坐此何为。

现代文:如果贺若统一被攻陷,我们一班人坐在这裹还干什么。

古文:进据颍川,有城可守。

现代文:进军占据颖川,有城可守。

古文: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

现代文:尧雄看见我们进城,出乎他们意料之外,这样他们进军则犹豫不决,退兵则不行。

古文: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

现代文:然后我们和各路军马尽力攻击他们,何往而不胜。

古文:愿勿疑也。 遂入颍川。

现代文:希望大家不要再疑虑了。 于是宇文贵带领兵马进入颖。

古文:雄等稍前,贵率千人背城为陈,与雄合战,贵马中流矢,乃短兵步斗。

现代文:尧雄等人逐渐前进,宇文贵率领一千人背对城墙摆开阵势,跟尧雄交战,宇文贵的战马被乱箭射中,就拿着短兵器徒步格斗。

古文:士众用命。

现代文:众将士奋勇效命。

古文:雄大败轻走,赵育于陈降,获其辎重,俘万余人,尽放令还。

现代文:尧雄大败,迅速逃跑,趟育在阵中投降,宇文贵缴获敌军的兵器粮草等物品,俘虏一万多人,全部释放让他们回去。

古文:任祥闻雄败,遂不敢进。

现代文:任祥听说尧雄战败,终于不敢前进。

古文:寻而仪同怡峰率骑五百赴贵,贵乘胜逼祥。

现代文:不久,仪同三司怡峰率领骑兵五百赶赴宇文贵,字文贵乘胜进逼任祥。

古文:祥退保宛陵,追及之。

现代文:任祥退兵力保宛陵,宇文贵追上他们。

古文:会日暝,结陈相持。

现代文:正好天黑了,双方摆开阵势互相对峙。

古文:明旦合战,俘斩甚多。

现代文:第二天早上两军交战,宇文贵俘获和杀死敌军很多。

古文:祥军既败,是云宝亦降。

现代文:任祥军队已经大败,是云宝也投降了。

古文:师还。

现代文:字文贵大军回师。

古文:魏文帝在天游园,以金卮置侯上,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赐之。

现代文:魏文帝在天游园,把金酒杯放在箭靶上,发布命令说,各位官员如能射中的,就把金杯赐给他。

古文:贵一发而中。

现代文:宇文贵一箭就射中。

古文:帝笑曰: 由基之妙,正当尔耳。 进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文帝笑着说: 养山基射术的神妙,仅和你相当罢了。 进升字文贵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历夏岐二州刺史。

现代文:宇文贵历任夏、岐二州刺史。

古文:十六年,迁中外府左长史,进位大将军。

现代文:大统十六年,升任中外府左长史,又提升官位为大将军。

古文:宕昌王梁弥定为宗人獠甘所逐,来奔。

现代文:宕昌王梁弥定被同族人獠甘赶走,前来投奔西魏。

古文:又有羌酋傍乞铁匆因梁仚定反后,据有渠株川,拥种类数千家,与渭州民郑五丑扇惑诸羌同反,凭险置栅者十余所。

现代文:又有羌族首领傍乞铁忽在梁命定反叛后,趁机占据渠株川,拥有部族几千家,跟渭州人郑五丑一起煽动诱惑各羌族部落共同谋反,依靠险要的地势设置栅栏十多处。

古文:太祖令贵与豆卢宁、史宁讨之。

现代文:太祖命令宇文贵和豆卢宁、史宁征讨他们。

古文:贵等擒斩铁匆及五丑。

现代文:宇文贵等人生擒并斩杀傍乞铁忽及郑五丑。

古文:史宁又别击獠甘,破之,乃纳弥定。

现代文:史宁又另外出击獠甘,并且打败他,这才收容了梁弥定。

古文:并于渠株川置岷州。

现代文:又在渠株川设置岷州。

古文:朝廷美其功,遂于粟阪立碑,以纪其绩。

现代文:朝廷赞美宇文贵的战功,就在粟坂立碑,来记载他的功绩。

古文:魏废帝初,出为岐州刺史。

现代文:魏废帝初年,宇文贵出任岐州刺史。

古文:二年,授大都督、兴西盖等六州诸军事、兴州刺史。

现代文:废帝二年,授任大都督、兴西盖等六州诸军事、兴州刺史。

古文:先是兴州氐反,自贵至州,人情稍定。

现代文:在此之前兴州氐人曾经谋反,自从宇文贵来到兴州,人们的心情才逐渐安定。

古文:贵表请于梁州置屯田,数州丰足。

现代文:字文贵呈上奏章请求在梁州让士兵垦荒种地,结果几个州粮食都十分充足。

古文:三年,诏贵代尉迟迥镇蜀。

现代文:废帝三年,皇上下韶令宇文贵代替尉迟迥镇守蜀地。

古文:时隆州人开府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帛玉成、寇食堂、谯淹、蒲皓、马术等攻围隆州。

现代文:当时隆州人开府李光赐在盐亭反叛,跟他的党羽帛玉成、寇食堂、谯淹、蒲皓、马术等人围攻隆州。

古文:州人李祏亦聚众反,开府张遁举兵应之。

现代文:隆州人李柘也聚众谋反,开府张遁起兵呼应。

古文:贵乃命开府叱奴兴救隆州,又令开府成亚击祏及遁。

现代文:字文贵就命令开府叱奴兴援救隆州,又命令开府成亚攻打李柘和张遁。

古文: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现代文:叛军形势窘迫于是投降,字文贵拘捕李柘、张遁押送京师。

古文:除都督益潼等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就加小司徒。

现代文:朝廷授任宇文贵都督益州潼州等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加授小司徒。

古文:先是蜀人多劫盗,贵乃召任侠杰健者,署为游军二十四部,令其督捕,由是颇息。

现代文:在此以前蜀人有很多强盗,宇文贵就召集能见义勇为、才能出众、身强力壮的人,布置为游军二十四部,命令他们督促缉捕,从此以后大为安定。

古文:孝闵帝践阼,进位柱国,拜御正中大夫。

现代文:孝闵帝即位,提升宇文贵的官位为柱国,拜授御正中大夫。

古文:武成初,与贺兰祥讨吐谷浑。

现代文:武成初年,宇文贵和贺兰祥讨伐吐谷浑。

古文:军还,进封许国公,邑万户。

现代文:大军回师以后,提升爵位为许国公,封地一万户。

古文:旧爵回封一子。

现代文:原来的爵位改封给他的一个儿子。

古文:迁大司空,治小冢宰,历大司徒,迁太保。

现代文:后来又升任大司空,主管小冢宰,历任大司徒,又升任太保。

古文:贵好音乐,耽弈碁,留连不倦。

现代文:宇文贵喜欢音乐,沉迷于下棋,留连忘返不知疲倦。

古文:然好施爱士,时人颇以此称之。

现代文:然而乐善好施,爱惜士人,因此当时人们都很称颂他。

古文:保定之末,使突厥迎皇后。

现代文:保定末年,出使突厥迎皇后。

古文:天和二年,还至张掖,薨。

现代文:天和二年,回到张掖,在那裹去世。

古文:赠太傅,谥曰穆。

现代文:朝廷追赠他为太傅,谧号是穆。

古文:子善嗣。

现代文:宇文贵的儿子宇文善继承了他的爵位。

古文:历位开府仪同三司、大将军、柱国、洛州刺史。

现代文:历任开府仪同三司、大将军、柱国、洛州刺史。

古文:以罪免,寻复本官,除大宗伯。

现代文:后来因有罪被免官,不久又恢复本职,授任大宗伯。

古文:大象末,进位上柱国。

现代文:大象末年,提升官位为上柱国。

古文:善弟忻,少以父军功赐爵化政郡公。

现代文:宇文善的弟弟宇尘匠,年轻时因为父亲的军功被朝廷封赐爵位化苏登公。

古文:骁勇绝伦,有将帅才略。

现代文:他勇猛无比,有将帅的才能智谋。

古文:大象末,位至上柱国,进封英国公。

现代文:大象末年,官至上柱国,进爵位为英国公。

古文:忻弟恺,少好学,颇解属文,杂艺多通,尤精巧思。

现代文:宇文忻的弟弟宇文恺,年少好学,很擅长写文章,各种技艺大都通晓,特别精通巧妙的设计。

古文:亦以父军功赐爵双泉县伯。

现代文:他也由于父亲的军功被朝廷赐予爵位双泉县伯。

古文:寻袭祖爵安平郡公。

现代文:不久又承袭祖父的爵位为安平郡公。

古文:起家右侍上士,稍迁御正中大夫。

现代文:后来朝廷把他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任为右侍上士,逐渐升任御正中大夫。

古文:保定中,位至上开府。

现代文:保定年间,官至上开府。

古文:是云宝、赵育既至,初并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现代文:是云宝和赵育归顺西魏以后,起初一同被朝廷授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古文:宝后累迁至大将军、都督凉甘瓜州诸军、凉州刺史,赐爵洞城郡公。

现代文:是云实后来多次升迁任大将军、都督凉州甘州瓜州诸军、凉少刺史,赐予爵位洞城郡公。

古文:世宗时,吐谷浑侵逼凉州,宝与战不利,遂殁于阵。

现代文:世宗在位时,吐谷浑侵犯并逼近凉州,是云宝跟他们交战而失利,最终战死在阵中。

古文:杨忠,弘农华阴人也。

现代文:杨忠是弘农华阴人,小名奴奴。

古文:小名奴奴。

现代文:高祖杨元寿在北魏初期任武!

古文:高祖元寿,魏初,为武川镇司马,因家于神武树颓焉。祖烈,龙骧将军、太原郡守。父祯,以军功除建远将军。

现代文:镇司马,于是在神武郡树颓县安家。祖父杨烈,曾任龙骧将军、太原郡守。父亲杨祯,因有军功被朝廷授任建远将军。

古文:属魏末丧乱,避地中山,结义徒以讨鲜于修礼,遂死之。

现代文:适逢魏末政局动乱,为躲避灾祸迁居中山,聚合义兵,以讨伐鲜于脩礼,最终战死。

古文:保定中,以忠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保、兴城郡公。

现代文:保定年间,因为杨忠的功勋,被朝廷追赠柱国大将军、少保、兴城郡公。

古文:忠美髭髯,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识量沉深,有将帅之略。

现代文:杨忠胡子长得很好看,身高七尺八寸,容貌俊美,身材魁梧,武艺无人可以相比,见识精深,度量极大,有将帅的才略。

古文:年十八,客游泰山。会梁兵攻郡,陷之,遂被执至江左。

现代文:十八岁时,出外游览泰山,恰逢梁朝军队进攻州郡,攻下城池,杨忠就被捉拿到江东。

古文:在梁五年,从北海王颢入洛,除直合将军。

现代文:在梁朝五年,杨忠跟从北海王元颢进入洛阳,被授任直合将军。

古文:颢败,尔朱度律召为帐下统军。

现代文:元颢兵败,尔朱度律召唤杨忠任帐下统军。

古文:及尔朱兆以轻骑自并州入洛阳,忠时预焉。

现代文:到了尔朱兆率领轻骑从并州进入洛阳,杨忠当时也参预了此事。

古文:赐爵昌县伯,拜都督,又别封小黄县伯。

现代文:后来朝廷赐予爵位昌县伯,授任都督,又另封小黄县伯。

古文:从独孤信破梁下溠戍,平南阳,并有功。

现代文:杨忠又跟从独孤信攻破梁朝的下湲戍,平定了南阳,都立了战功。

古文:及齐神武举兵内侮,忠时随信在洛,遂从魏孝武西迁,进爵为侯。

现代文:到齐神武帝起兵侵犯的时候,杨忠追随独孤信在洛阳,于是跟从魏孝武帝往西迁移,被进封为侯爵。

古文:仍从平潼关,破回洛城。

现代文:跟着又平定潼关,攻克回洛城。

古文:除安西将军、银青光禄大夫。

现代文:朝廷任命杨忠为安西将军、银青光禄大夫。

古文:东魏荆州刺史辛纂据穰城,忠从独孤信讨之,纂战败退走。

现代文:东魏荆州刺史辛纂占据穣城,杨忠跟从独孤信前往征讨,辛纂战败逃跑。

古文:信令忠与都督康洛儿、元长生为前驱,驰至其城,叱门者曰: 今大军已至,城中有应,尔等求活,何不避走! 门者尽散。

现代文:独孤信命令杨忠和都督康洛儿、元长生作为前驱,驱马直奔穣城,大声呵斥守门的人说: 现在朝廷大军已到,城中也有内应,你们如果还要活命,为什么不赶快躲避逃跑! 守门的士兵全都四散奔逃。

古文:忠与洛儿、长生乘城而入,弯弓大呼,纂兵卫百余人莫之敢御,斩纂以徇,城中慑服。

现代文:杨忠和康洛儿、元长生登城而进,拉弓大叫,辛纂的卫兵一百多人,没有谁敢抵挡,结果杀死辛纂示众,城裹上下人等全都畏惧降服。

古文:居半岁,以东魏之逼,与信奔梁。梁武帝深奇之,以为德主帅、关外侯。

现代文:过了半年,由于束魏军队逼近,和独孤信一起投奔凿塑梁亘宣童很赏识他,任命他为文德主帅、关外侯。

古文:大统三年,与信俱归阙。

现代文:大统三年,杨忠和独孤信一起回到朝廷。

古文:太祖召居帐下。

现代文:太担召见他们,让他们留在帐下。

古文:尝从太祖狩于龙门,忠独当一猛兽,左挟其腰,右拔其舌。

现代文:杨忠曾经跟从太担到垄盟打猎,独自面对一头猛兽,左手夹住它的腰,右手拔它的舌头。

古文:太祖壮之。

现代文:太祖赞赏他的勇猛。

古文:北台谓猛兽为 揜于 ,因以字之。

现代文:北朝把猛兽叫做 抢于 ,于是把 揖于 作为杨墨的表字。

古文:从擒窦泰,破沙苑。

现代文:随从叁趄作战,生擒宣台,攻破丝苞。

古文:迁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进爵襄城县公。

现代文:朝廷升任他为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提升爵位为襄城县公。

古文:河桥之役,忠与壮士五人力战守桥,敌人遂不敢进。

现代文:河桥一战,杨忠和五位壮士奋力作战守住桥梁,敌人最终不敢前进。

古文:以功除左光禄大夫、云州刺史,兼大都督。

现代文:因为立了战功,朝廷授任他为左光禄大夫、云州刺史,兼任大都督。

古文:又与李远破黑水稽胡,并与怡峰解玉壁围,转洛州刺史。

现代文:又和李远打败了黑水一带的稽胡,并且和:险峰一起解除玉壁之围,朝廷改任他为洛州刺史。

古文:邙山之战,先登陷陈。

现代文:主业一战,女蝗最先冲入敌阵。

古文:除大都督,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

现代文:因此被授任大都督,又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

古文:追封母盖氏为北海郡君。

现代文:朝廷又追封杨忠的母亲盖氏为北海郡星。

古文:寻除都督朔燕显蔚四州诸军事、朔州刺史,加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不久授任女眯都督塑薤面菌诸军事、塑业刺史,加授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及东魏围颍川,蛮帅柱清据险为乱,忠率兵讨平之。

现代文:塞魏包围题川时,蛮夷主帅旦挂遣凭藉险要发动叛乱,握蛊率领军队前往征讨并平息了叛乱。

古文:时侯景渡江,梁武丧败,其西义阳郡守马伯符以下溠城降。

现代文:当时侯景渡辽,梁武兵败受到重创,梁朝西义阳郡郡守昼值萤献上工巡归降。

古文:朝廷因之,将经略汉、沔,乃授忠都督三荆二襄二广南雍平信随江二郢淅十五州诸军事,镇穰城。

现代文:朝廷趁此机会,将要筹划谋取还、迺丞一带,于是授任扰盅都督三荆二塞二庐、直座、垩、信、堕、辽、二郢和逝五州诸军事,镇守穣城。

古文:以伯符为乡导,攻梁齐兴郡及昌州,皆克之。

现代文:又用马俭筵作向导,攻打凿朝齐兴郡和昌州,都攻下来了。

古文: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察虽称藩附,而尚有贰心。

现代文:銮塑壅业刺史、昼区王芦登虽声称作为藩属归附,但还怀有二心。

古文:忠自樊城观兵于汉滨,易旗递进,实骑二千,察登楼望之,以为三万也,惧而服焉。

现代文:杨忠从樊城到汉水边上炫耀兵力,行进时让队伍改变旗号依次前进,实际上衹有骑兵两千,但萧察登上城楼眺望,以为有三万,心中畏惧而愿意降服。

古文:梁司州刺史柳仲礼留其长史马岫守安陆,自率兵骑一万寇襄阳。

现代文:凿翅州刺史翅倥礼留下他的长史马岫把守堂陆,自己率领步兵骑兵一万侵犯襄阳。

古文:初,梁竟陵郡守孙暠以其郡来附,太祖命大都督符贵往镇之。

现代文:起初。凿朝竟陵郡太守噩星献上他在任的郡城前来归附,太祖命令大都督符贵前往镇守该城。

古文:及仲礼至,暠乃执贵以降。

现代文:等柳仲礼来到,孙嵩就捉住符贵投降梁朝。

古文:仲礼又进遣其将王叔孙与暠同守。

现代文:柳仲礼又推荐派遣他的部将王叔孙跟孙万一同把守。

古文:太祖怒,乃令忠帅众南伐。

现代文:太祖很生气,于是命令杨忠率领军队南征。

古文:攻梁随郡,克之,获其守将桓和。

现代文:大军攻打梁朝随郡,把它攻下来,俘获守将桓和。

古文:所过城戍,望风请服。

现代文:杨忠军队所经过城堡的梁朝将士,看见对方的气势都请求归降。

古文:忠乃进围安陆。

现代文:杨忠于是进军包围安陆。

古文:仲礼闻随郡陷,恐安陆不守,遂驰归赴援。

现代文:柳仲礼听说随郡被攻占,恐怕安陆不能守住,就急速赶回去援救。

古文:诸将恐仲礼至则安陆难下,请急攻之。

现代文:各将领担心柳仲礼来到则安陆难以攻下,向杨忠请求加紧攻打。

古文:忠曰: 攻守势殊,未可卒拔。

现代文:杨忠说: 攻和守的情势完全不同,不能一下子就能攻取。

古文:若引日劳师,表里受敌,非计也。

现代文:如果拖延时日使军队疲劳,内外受敌,并非好的计策。

古文:南人多习水军,不闲野战。

现代文:南方人大都是熟习水战的军队,不擅长野战。

古文:仲礼回师在近路,吾出其不意,以奇兵袭之,彼怠我奋,一举必克,则安陆不攻自拔,诸城可传檄而定也。 于是选骑二千,衔枚夜进,遇仲礼于淙头。

现代文:柳仲礼在近路回师,我出其不意,用奇兵偷袭他们,敌军疲怠,我军奋勇,一次行动就必定能取胜,那么安陆不用强攻自然就能拿下来,各座城池也能传布一道檄文就平定了。 于是杨忠挑选骑兵两千,衔枚连夜进发,在淙头跟柳仲礼相遇。

古文:忠亲自陷陈,擒仲礼,悉俘其众。

现代文:杨忠亲自冲入敌阵,生擒柳仲礼,全数俘获敌军士兵。

古文:马岫以安陆降,王叔孙斩孙暠,以竟陵降,皆如忠所策。

现代文:马岫献上安陆投降,王叔孙杀死孙嵩,献上竟陵投降,战事的进展都和杨忠所谋划的一样。

古文:梁元帝遣使送子方略为质,并送载书,请魏以石城为限,梁以安陆为界。

现代文:梁元帝派遣使者送儿子方略作为人质,并送上盟书,请求西魏以石城作为界限,梁朝以安陆作为边界。

古文:乃旋师。进爵陈留郡公。

现代文:杨忠于是回师,被进封爵位为陈留郡公。

古文:十七年,梁元帝逼其兄邵陵王纶。

现代文:大统十七年,梁元帝逼迫他的哥哥邵陵王萧纶。

古文:纶北度,与其前西陵郡守羊思达要随、陆土豪段珍宝、夏侯珍洽,合谋送质于齐,欲来寇掠。

现代文:萧纶往北渡江,跟前西陵郡太守羊思达邀约随郡、安陆两地有钱有势的段珍宝、夏侯珍洽,共同策划以送人质到齐为名,想来侵犯抢掠。

古文:汝南城主李素,纶故吏也,开门纳焉。

现代文:汝亩城主奎塞是芦捡原来的下属官员,当时就打开城门让他们进城。

古文:梁元帝密报太祖,太祖乃遣忠督众讨之。

现代文:梁元帝秘密地报告太祖,太祖就派遣杨忠统领军马前往征讨。

古文:诘旦陵城,日昃而克。

现代文:第二天早上登上城头,到太阳西斜的时候就攻下城池。

古文:擒萧纶,数其罪而杀之;并获其安乐侯昉,亦杀之。

现代文:他们生擒蓝捡,历数他的罪过,然后把他杀掉;又俘获安乐尽萧嘘,也把他杀掉。

古文:初,忠之擒柳仲礼,遇之甚厚。

现代文:起初,损忠活捉柳仲礼的时候,待他很好。

古文:仲礼至京师,乃谮忠于太祖,言其在军大取金宝珍玩等。

现代文:柳仲礼到了京师,却在太祖面前诬陷扰盅,说他在军中大肆掠夺金银财宝珍贵古玩。

古文:太祖欲覆按之,惜其功高,乃出忠。

现代文:太祖想审查核实此事,但又因为他的功劳大而爱惜他。

古文:忠忿恚,悔不杀仲礼。

现代文:于是释放了他。杨忠很愤怒,后悔当初没有杀掉柳仲礼。

古文:故至此获纶等,并加戮焉。

现代文:因此到这次俘获萧纶等人,都一起把他们处死。

古文:忠间岁再举,尽定汉东之地。

现代文:隔了一年杨忠再次起兵,全部平定汉束一带的地方。

古文:宽以御众,甚得新附之心。

现代文:他用宽缓的措施治理百姓,很合刚归附者的心意。

古文:魏恭帝初,赐姓普六如氏,行同州事。

现代文:魏恭帝初年,皇上赏赐杨忠姓普六如氏,让他兼摄同州的官职。

古文:及于谨伐江陵,忠为前军,屯江津,遏其走路。

现代文:到了于谨讨伐江陵的时候,杨忠作前军,驻守在长江渡口,阻拦敌军逃跑的去路。

古文:梁人束刃于象鼻以战,忠射之,二象反走。

现代文:梁朝人马把刀剑捆在象鼻上来跟魏军交战。杨忠用箭射他们,有两头象回头就跑。

古文:及江陵平,朝廷立萧察为梁,令忠镇穰城以为掎角之势。

现代文:到江陵平定,朝廷把萧察立为梁主,又命令杨忠镇守穣城作为分兵牵制互为支援的形势。

古文:别讨沔曲诸蛮,皆克之。

现代文:后来杨忠又另外带兵讨伐沔曲一带各部蛮夷,都战胜了他们。

古文:孝闵帝践阼,入为小宗伯。

现代文:孝闵帝即位,杨忠被召入任小宗伯。

古文:齐人寇东境,忠出镇蒲阪。

现代文:齐朝军队侵犯北周束部边境,杨忠出兵镇守蒲坂。

古文:及司马消难请降,忠与柱国达奚武援之。

现代文:司马消难请求投降,杨忠和柱国达奚武前去援救他。

古文:于是共率骑士五千,人兼马一疋,从间道驰入齐境五百里。

现代文:于是他们一共率领骑士五千,每人兼有一匹副马,从偏僻的小路长驱直入齐朝境内五百里。

古文:前后遣三使报消难而皆不反命。

现代文:杨忠前后一共派遣三个使者告知司马消难但都不覆命。

古文:去豫州三十里,武疑有变,欲还。

现代文:离北豫州还有二十里,达奚武怀疑有变,想回师。

**古文:忠曰: 有进死,无退生。 **

现代文:杨忠说: 衹有前进死,没有后退生。

古文:独以千骑夜趋城下,四面峭绝,徒闻击柝之声。

现代文:他独自率领一千骑兵连夜急赴城下,城墙很高很陡,衹听到打更的声音。

古文:武亲来,麾数百骑以西。

现代文:达奚武亲自来到,指挥几百骑兵向西进兵。

古文:忠勒余骑不动,候门开而入,乃驰遣召武。

现代文:杨忠统率其余人马不动,等候城门打开才进去,接着就派人骑马召唤达奚武。

古文:时齐镇城伏敬远勒甲士二千人据东陴,举烽严警。

现代文:当时齐朝守将伏敬远统率甲士两千人据守东面的城墙,点起烽火严密警戒。

古文:武惮之,不欲保城,乃多取财帛,以消难及其属先归。

现代文:达奚武害怕,不想保城,就拿了很多钱财绸缎,率领着司马消难和他的部属先回去。

古文:忠以三千骑为殿,到洛南,皆解鞍而卧。

现代文:杨忠率领三千骑兵作为殿后,到了洛水南岸,都解下马鞍睡觉。

古文:齐众来追,至于洛北。忠谓将士曰: 但饱食,今在死地,贼必不敢渡水当吾锋。 齐兵阳若渡水,忠驰将击之,齐兵不敢逼,遂徐引而还。

现代文:齐军追赶,到了洛水北岸杨忠对将士说: 衹管吃饱饭,现在处于死地,贼军必定不敢渡河阻挡我们的先头部队。 齐军假装要渡河,杨忠赶马准备迎击,齐军不敢进逼,北周军队于是慢慢退兵回去。

古文:武叹曰: 达奚武自是天下健儿,今日服矣! 进位柱国大将军。

现代文:达奚武叹了一口气说: 我达奚武自认为是天下的勇士,今天才敬服了! 后来朝廷提升杨忠的官位为柱国大将军。

古文:武成元年,进封随国公,邑万户,别食竟陵县一千户,收其租赋。

现代文:武成元年,进封爵位为随国公,封地一万户,另有竞陵县封地一千户,收取那裹的租税。

古文:寻治御正中大夫。

现代文:不久就任御正中大夫。

古文:保定二年,迁大司空。

现代文:保定二年,杨忠升任大司空。

古文:时朝议将与突厥伐齐,公卿咸曰: 齐氏地半天下,国富兵强。

现代文:当时朝廷商议准备跟突厥一起讨伐齐朝。公卿都说: 齐朝土地占了天下一半,国家富有军队强大。

古文:若从漠北入并州,极为险阻,且大将斛律明月未易可当。

现代文:如果从漠北进入并州,十分险阻,况且大将斛律明月并不容易抵挡。

古文:今欲探其巢窟,非十万不可。 忠独曰: 师克在和不在众,万骑足矣。

现代文:现在想探取他们的巢穴,非十万兵不可。 杨忠却说: 军队能取胜在于和谐同心而不在于人多,一万骑兵足够了。

古文:明月竖子,亦何能为。 三年,乃以忠为元帅,大将军杨纂、李穆、王杰、尔朱敏及开府元寿、田弘、慕容延等十余人皆隶焉。

现代文:斛律明月逭小子,又有什么能耐。 保定三年,朝廷任命杨忠为元帅,大将军杨纂、李穆、王杰、尔朱敏和开府元寿、田弘、慕容延等十几人都隶属于杨忠。

古文:又令达奚武帅步骑三万,自南道而进,期会晋阳。

现代文:又命令达奚武率领步兵骑兵三万,从南路进发,约定日期在晋阳会合。

古文:忠乃留敏据什贲,游兵河上。

现代文:杨忠就留下尔朱敏据守什贲,在黄河边布置流动出击的军队。

古文:忠出武川,过故宅,祭先人,飨将士,席卷二十余镇。

现代文:杨忠从武!

古文:齐人守陉岭之隘,忠纵奇兵奋击,大破之。

现代文:出发,经过旧居,拜祭了祖先,用酒食款待将士,然后经过一番奋战,席卷二十多镇。齐朝军队把守着陉岭的要隘,杨忠出奇兵奋勇攻打,大败敌军。

古文:又留杨纂屯灵丘为后拒。

现代文:他又留下杨纂驻守灵丘,在后面抗击敌军。

古文:突厥木汗可汗控头可汗、步可汗等,以十万骑来会。

现代文:突厥木汗可汗前往告知地头可汗、步离可汗等人,率领十万骑兵前来会合。

古文:四年正月朔,攻晋阳。

现代文:保定四年正月初一,大军进攻晋阳。

古文:是时大雪数旬,风寒惨烈,齐人乃悉其精锐,鼓噪而出。

现代文:这时人雪下了几十天,寒风猛烈,齐军于是尽其所有精锐部队,擂鼓呐喊冲出来。

古文:突厥震骇,引上西山不肯战。

现代文:突厥军队十分震惊,退上西山不肯交战。

古文:众皆失色。

现代文:众将都大惊失色。

古文:忠令其众曰: 事势在天,无以众寡为意。 乃率七百人步战,死者十四五。

现代文:杨忠命令他的部下说: 事情成败的情势全在于天意,不要把人数多少放在心上。 于是杨忠率领七百人步战,战死的有十分之四五。

古文:以武后期不至,乃班师。

现代文:因为达奚武过了约定的期限还没到,于是班师。

古文:齐人亦不敢逼。

现代文:齐军也不敢追逼。

古文:突厥于是纵兵大掠,自晋阳至城七百余里,人畜无孑遗,俘斩甚众。

现代文:突厥于是放任士兵大肆抢掠,从晋阳到平城七百多里,人畜都没有留下来的,俘获和杀死的都很多。

古文:高祖遣使迎劳忠于夏州。

现代文:高祖派遣使者到夏州迎接并慰劳圭蝗。

古文:及至京师,厚加宴赐。

现代文:到了京师,又隆重地宴请大加赏赐。

古文:高祖将以忠为太傅,晋公护以其不附己,难之,乃拜总管泾灵云盐显六州诸军事、泾州刺史。

现代文:高祖打算任命杨忠为太傅,晋公宇文护认为握墨不依附自己,反对此事,高祖于是授任扰盅总管迳豳灵云盐题六州诸军事、迳州刺史。

古文:是岁,大军又东伐,晋公护出洛阳,令忠出沃野以应接突厥。

现代文:这年,大军又束征,晋公宇文护出洛阳,命令圭蛆出翅以便接应空题。

古文:时军粮既少,诸将忧之,而计无所出。

现代文:当时军粮已经很少,各将领都很担心,但又想不出好计策。

**古文:忠曰: 当权以济事耳。 **

现代文:杨忠说: 应当随机应变来成就大事。

古文:乃招诱稽胡诸首领,咸令在坐。

现代文:于是招集诱导彊塑各首领,让他们全部在座。

古文:使王杰盛军容,鸣鼓而至。

现代文:然后使王杰整肃军容,擂鼓来到。

古文:忠阳怪而问之。

现代文:杨忠假装感到奇怪就问他。

古文:杰曰: 大冢宰已平洛阳,天子闻银、夏之间生胡扰动,故使杰就公讨之。 又令突厥使者驰至而告曰: 可汗更入并州,留兵马十余万在长城下,故遣问公,若有稽胡不服,欲来共公破之。 坐者皆惧,忠慰喻而遣之。

现代文:王杰说: 大冢宰已经平定了洛阳,天子听说银、夏之间生胡扰乱,因此让我前来您这裹征讨。 杨忠又命令突厥使者飞马来到禀告说: 可汗再入并州,留下兵马十多万在长城下面,因此派我来间您,如果有稽胡不服,想来和您一起打败他们。 在座的人都很害怕,杨忠安慰晓谕他们,然后送他们回去。

古文:于是诸胡相率归命,馈输填积。

现代文:于是各稽胡首领相继归顺,运送给朝廷的粮食堆积如山。

古文:属晋公护先退,忠亦罢兵还镇。

现代文:适逢晋公宇文护先退兵,杨忠也就停战回师镇守。

古文:又以政绩可称,诏赐钱三十万、布五百疋、谷二千斛。

现代文:又因为他的政绩值得称颂,所以皇上下诏书赏赐钱币三十万、衣料五百匹、粮食两千斛。

古文:天和三年,以疾还京。

现代文:天和三年,杨忠因为生病回到京师。

古文:高祖及晋公护屡临视焉。

现代文:高祖和晋公宇文护多次亲临看望。

古文:寻薨,年六十二,赠太保、同朔等十三州诸军事、同州刺史,本官如故。

现代文:不久病逝,终年六十二岁,朝廷追赠他为太保、同朔等十三州诸军事、同州刺史,原任官职也照旧保留。

古文:谥曰桓。

现代文:谧号是桓。

古文:子坚嗣。

现代文:杨忠的儿子杨坚继承他的爵位。

古文:弟整,建德中,开府、陈留郡公,从高祖平齐,殁于并州。

现代文:杨忠的弟弟杨整,建德年间任开府,封爵陈留郡公,他跟从高祖平定齐军,死在并州。

古文:以整死王事,诏其子智积袭其官爵。

现代文:由于杨整为朝廷国事而死,皇上下韶令他的儿子杨智积承袭他的官爵。

古文:整弟,大象末,大宗伯、竟陵县公。

现代文:杨整的弟弟杨慧,大象末年任大宗伯,封爵竞陵县公。

古文:弟嵩,以忠勋,赐爵兴城郡公,早卒。

现代文:杨慧的弟弟杨嵩,因为杨忠的功勋,朝廷赐爵兴城郡公,他早年就去世了。

古文:嵩弟达,亦以忠勋,爵周郡公。

现代文:杨嵩的弟弟杨达,也由于杨忠的功勋,封爵周郡公。

古文:王雄字胡布头,太原人也。

现代文:王雄字胡布头,是太原人。

古文:父仑以雄着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傅、安康郡公。

现代文:父亲王仑因为王雄的显著功勋,被朝廷追赠为柱国大将军、少傅、安康郡公。

古文:雄仪貌魁梧,少有谋略。

现代文:王雄身材魁梧,年轻时就有谋略。

古文:永安末,从贺拔岳入关,除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现代文:永安末年,他跟从贺拔岳进关,被朝廷授任为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古文:魏孝武西迁,授都督,封临贞县伯,邑五百户。

现代文:魏孝武帝西迁,授任王雄为都督,封爵临贞县伯,封地五百户。

古文:大统初,进爵为公,增邑二百户。

现代文:大统初年,进升爵位为公,增加封地二百产。

古文:拜武卫将军,加骠骑将军,增邑八百户,进大都督。

现代文:又授任为武卫将军,加任骠骑将军,增加封地八百户,升任为大都督。

古文:寻拜仪同三司,增邑三百户。

现代文:不久又授任仪同三司,增加封邑三百户。

古文:迁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出为岐州刺史。

现代文:升任开府仪同三司,加任侍中,出任岐州刺史。

古文:进爵武威郡公,进位大将军,行同州事。

现代文:进升爵位为武威郡公,官位提升为大将军,兼摄同州的官职。

古文:十七年,雄率军出子午谷,围梁上津、魏兴。

现代文:大统十七年,王雄率领军队出子午谷,包围銮塑上淫和魏兴。

古文:明年,克之,以其地为东梁州。

现代文:第二年攻克这两处,把那裹的土地划为东梁州。

古文:寻而复叛,又令雄讨之。

现代文:不久两地又反叛,朝廷又命令王雄前去征讨。

古文:魏恭帝元年,赐姓可频氏。

现代文:魏恭帝元年,赐王雄姓可频氏。

古文:孝闵帝践阼,授少傅,增邑二千户,进位柱国大将军。

现代文:孝闵帝即位,授任王雄为少傅,增加封地二千户,官位提升为柱国大将军。

古文:武成初,进封庸国公,邑万户。

现代文:武成初年,进升爵位为庸国公,封地一万户。

古文:寻出为泾州总管诸军事、泾州刺史。

现代文:不久王雄出任泾州总管诸军事、泾州刺史。

古文:保定四年,从晋公护东征。

现代文:保定四年,王雄跟从晋公宇文护束征。

古文:雄在涂遇病,乃自力而进。

现代文:王雄在半路得病,仍尽自己的力量前进。

古文:至邙山,与齐将斛律明月接战。

现代文:到了邙山,王雄跟齐将斛律明月交战。

古文:雄驰马冲之,杀三人,明月退走,雄追之。

现代文:王雄驰马冲击,杀死三人,斛律明月后退败逃,王雄追他。

古文:明月左右皆散,矢又尽,惟余一奴一矢在焉。

现代文:斛律明月的侍从都四散而逃,箭又快射完,祇剩下一个奴仆和一支箭在身旁。

古文:雄按矛不及明月者丈余,曰: 惜尔不杀得,但任尔见天子。 明月乃射雄,中额,抱马退走,至营而薨。

现代文:王雄手抚长矛准备刺杀,但还差一丈多刺不到斛律明月,王雄说: 可惜不能杀掉你,不过还是要活捉你去见天子。 斛律蛆月就用最后一支箭射向王雄,刚好射中他的前额,王雄抱马往回跑,到了军营不久就死了。

古文:时年五十八。

现代文:当时王雄五十八岁。

古文:赠使持节、太保、同华等二十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曰忠。

现代文:朝廷追赠他为使持节、太保、回萎等二十州诸军事、回业刺史,谧号为盅。

古文:子谦嗣,自有传。

现代文:玉雄的儿子王谦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自己另外有传。

古文:史臣曰:太祖接丧乱之际,乘战争之余,发迹平凉,抚征关右。

现代文:史臣曰:太祖处在时局动乱的时期,利用战争的余波,在平凉起家立功扬名,安抚征伐潼关以西一带地方。

古文:于时外虞孔炽,内难方殷,羽檄交驰,戎轩屡驾。

现代文:在当时外患很猖獗,内难正盛,军事文书交相飞驰,兵车屡屡出动。

古文:终能荡清逋孽,克固鸿基。

现代文:他最终能够清除流窜的妖孽,巩固伟大的王业。

古文:虽禀筭于庙谟,实责成于将帅。

现代文:虽然有赖于庙堂的运筹谋划,实际上督责成功在于将帅。

古文:达奚武等并兼资勇略,会风云。

现代文:达聂武等兼具勇敢和谋略,熟习布阵。

古文:或效绩中权,或立功方面,均分休戚,同济艰难。

现代文:有的在朝廷中枢效劳,有的任一方军政要职而立功,大家均等分担欢乐忧愁,在艰难时曰同心救助朝廷。

古文:可谓国之爪牙,朝之御侮者也。

现代文:他们真可以称得上是国家的勇猛卫士,朝廷抵御外侮的猛将。

古文:而武协规太祖,得隽小,周瑜赤壁之谋,贾诩乌巢之策,何能以尚。

现代文:而达罢迭协助叁担,在尘迩斩获敌军猛将,即使是且瑜在壶壁之战的计谋,贾谢在乌巢一役的良策,哪能超过他呢。

古文:一言兴邦,斯近之矣。

现代文: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这些人的事迹与这说法已很接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