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古文:贺拔胜字破胡,神武尖山人也。

现代文:贺拔胜字破胡,是神武尖山人。

古文:其先与魏氏同出阴山。

现代文:他的祖先与魏氏最早都在阴山一带生活。

古文:有如回者,魏初为大莫弗。

现代文:有一个叫如回的,曾在魏初任大莫弗。

古文:祖尔头,骁勇绝伦,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

现代文:祖父尔头,勇猛过人,以良家子弟的出身镇守武川,就在那里安家。

古文:献文时,茹茹数为寇,北边患之。

现代文:魏献文帝时,蠕蠕多次侵犯,成为北部边境的祸患。

古文:尔头将游骑深入觇候,前后以八十数,悉知虏之倚伏。

现代文:尔头率领流动骑兵深入侦察,前后有八十来次,详细了解敌人活动规律。

古文:后虽有寇至,不能为害。

现代文:后来蠕蠕虽然仍有侵犯,但不能为害。

古文:以功赐爵龙城侯。

现代文:以功赐爵龙城侯。

古文:父度拔,性果毅,为武川军主。

现代文:父亲度拔,性格果敢刚毅,任武川军主。

古文:魏正光末,沃野镇人破六汗拔陵反,南侵城邑。

现代文:魏正光末年,沃野镇人破六汗拔陵反叛,向南侵占城池。

古文:怀朔镇将杨钧闻度拔名,召补统军,配以一旅。

现代文:怀朔镇将杨钧听说度拔的名气,将他召来,补任统军,让他统率一旅人马。

古文:其贼伪署王卫可孤徒党尤盛,既围武川,又攻怀朔。

现代文:贼人中以伪王卫可孤势力最大,包围武川以后,又进攻怀朔。

古文:胜少有志操,善骑射,北边莫不推其胆略。

现代文:贺拔胜从少年时就有志向操行,善于骑马射箭,在北部边境地区,没有人不推重他的胆气谋略。

古文:时亦为军主,从度拔镇守。

现代文:贺拔胜当时也担任军主,随度拔防守怀朔。

**古文:既围经年,而外援不至,胜乃慷慨白杨钧曰: 城围蹙迫,事等倒悬,请告急于大军,乞师为援。 **

现代文:被包围一年,援军不到,贺拔胜情绪激昂地对杨钧说: 形势紧迫,事不宜迟,请允许我向大军告急,乞求援军。

古文:钧许之。

现代文:杨钧允诺。

古文:乃募勇敢少年十余骑,夜伺隙溃围而出。

现代文:于是招募勇敢少年十余名,乘夜伺机骑马突围而出。

古文:贼追及之。

现代文:贼军追上。

**古文:胜曰: 我贺拔破胡也。 **

现代文:贺拔胜说: 我是贺拔破胡。

古文:贼不敢逼。

现代文:贼军不敢逼近。

古文:至朔州,白临淮王元彧曰: 怀朔被围,旦夕沦陷,士女延首,企望官军。

现代文:到了朔州,报告临淮王元道: 怀朔被围,即将沦陷。百姓翘首,盼望官军。

古文:大王帝室藩维,与国休戚,受任征讨,理宜唯敌是求,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

现代文:大王是帝室屏障,与国共荣,受命征讨,理应迎击敌军,如今竟屯兵不进,犹豫观望。

古文:怀朔若陷,则武川随亦危矣。

现代文:如果怀朔陷落,则武川随之危险。

**古文:逆贼因兹,锐气百倍,虽有韩、白之勇,良、平之谋,亦不能为大王用也。 **

现代文:倘若如此,贼军将军威大振,即便有韩信、白起的勇敢,张良、陈平的谋略,也不能帮大王的忙了。

古文:彧以胜辞义恳至,许以出师,还令报命。

现代文:由于贺拔胜言词恳切,元答应出兵,让他回去报告。

古文:胜复突围而入,贼追之,射杀数人。

现代文:贺拔胜又突围而入,贼人追击,被射死数人。

**古文:至城下,大呼曰: 贺拔破胡与官军至矣。 **

现代文:到了城下,贺拔胜大喊道: 贺拔破胡与官军到了!

古文:城中乃开门纳之。

现代文:城中人打开城门让他进去。

古文:钧复遣胜出觇武川,而武川已陷,胜乃驰还。

现代文:杨钧又派贺拔胜出城侦察武川情况,而武川已经陷落,贺拔胜驰马而归。

古文:怀朔亦溃,胜父子遂为贼所虏。

现代文:怀朔守军也溃败,贺拔胜父子被贼军俘虏。

古文:后随度拔与德皇帝合谋,率州里豪杰舆珍、念贤、乙弗库根、尉迟真檀等,招集义勇,袭杀可孤。

现代文:后来随度拔与德皇帝共同策划,率领州中豪杰舆珍、念贤、乙弗库根、尉迟真檀等人,招集义勇,偷袭卫可孤,把他杀掉。

古文:朝廷嘉之,未及封赏,会度拔与铁勒战没。

现代文:朝廷嘉许,还没有来得及封官赏赐,度拔在与铁勒交战中阵亡。

古文:孝昌中,追赠安远将军、肆州刺史。

现代文:孝昌年间,追封为安远将军、肆州刺史。

古文:初,度拔杀可孤之后,令胜驰告朔州,未反而度拔已卒。

现代文:当初,度拔杀死卫可孤以后,命令贺拔胜驰马报告朔州,尚未返回而度拔已死。

古文:刺史费穆奇胜才略,厚礼留之,遂委其事,常为游骑。

现代文:刺史费穆惊奇贺拔胜的才能谋略,以丰厚的待遇将他留下,加以委用,常常担任流动骑兵。

古文:于时广阳王元深在五原,为破六汗贼所围,昼夜攻战。召胜为军主。

现代文:当时,广阳王元深在五原,被破六汗拔陵包围,日夜进攻,征召贺拔胜为军主。

古文:胜乃率募二百人,开东城门出战,斩首百余级。

现代文:贺拔胜于是率领招募的二百人,打开东城门出战,斩首一百余级。

古文:贼遂退军数十里。

现代文:贼人退军数十里。

古文:广阳以贼稍却,因拔军向朔州,胜常为殿。

现代文:广阳王由于敌军稍退,趁机率军向朔州靠拢,贺拔胜常常殿后担任警戒。

古文:以功拜统军,加伏波将军。

现代文:以战功任统军,加伏波将军衔。

古文:又隶仆射元纂镇恒州。

现代文:又曾隶属仆射元纂,镇守恒州。

古文:时有鲜于阿胡拥朔州流民,南下为寇。

现代文:当时有鲜于人阿胡,率领朔州流亡百姓,南下侵犯。

古文:恒州城中人乃潜与谋,以城应之。

现代文:恒州城中有人偷偷与阿胡联系,拿恒州城响应阿胡。

古文:胜与兄允弟岳相失,南投肆州。

现代文:贺拔胜与兄长贺拔允、弟弟贺拔岳走散,向南投奔肆州。

古文:允、岳投尔朱荣。

现代文:贺拔允、贺拔岳投奔尔朱荣。

古文:荣与肆州刺史尉庆宾构隙,引兵攻肆州。

现代文:尔朱荣与肆州刺史尉庆宾不和,率军进攻肆州。

**古文:肆州陷,荣得胜,大悦曰: 吾得卿兄弟,天下不足平也。 **

现代文:肆州陷落,尔朱荣得到贺拔胜,大喜道: 我得到你们兄弟,天下不愁不平定。

古文:胜委质事荣。时杜洛周阻兵幽、定,葛荣据有冀、瀛。

现代文:贺拔胜归顺尔朱荣后,当时杜洛周阻断幽州、定州,葛荣占据冀州、瀛州。

古文:荣谓胜曰: 井陉险要,我之东门。

现代文:尔朱荣对贺拔胜说: 井陉险要,犹如我们的东大门。

**古文:意欲屈君镇之,未知君意如何? **

现代文:我想委屈你,让你去镇守,不知你意下如何?

古文:胜曰: 少逢兵乱,险阻备尝,每思效力,以报知。

现代文:贺拔胜答道: 我自小遭遇战乱,备尝艰辛,常思效力,报答知己。

**古文:今蒙驱使,实所愿也。 **

现代文:今日得蒙派遣,实在符合我的心愿。

古文:荣乃表胜为镇远将军、别将,领步骑五千镇井陉。

现代文:尔朱荣于是上表,推荐贺拔胜为镇远将军、别将,率领步兵、骑兵共五千人镇守井陉。

古文:孝昌末,从荣入洛,以定策立孝庄帝功,封易阳县伯,邑四百户。

现代文:孝昌末年,跟着尔朱荣进入洛阳,以拥戴孝庄帝有功,封易阳县伯,食邑四百户。

古文:累迁直合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平南将军、光禄大夫、抚军将军。

现代文:多次升迁,历任直阁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平南将军、光禄大夫、抚军将军等职。

古文:从太宰元穆北征葛荣,为前锋大都督。

现代文:随从太宰元穆北征葛荣,任前锋大都督。

古文:战于滏口,大破之,虏获数千人。

现代文:在滏口作战,大败敌军,俘虏数千人。

古文:时洛周余烬韩娄在蓟城结聚,为远近之害。

现代文:这时,杜洛周的余党韩娄在蓟城聚众,成为远近的祸患。

古文:复以胜为大都督,镇中山。

现代文:又任命贺拔胜为大都督,镇守中山。

古文:娄素闻胜威名,竟不敢南寇。

现代文:韩娄早就听说贺拔胜的威名,竟然不敢南侵。

古文:元颢入洛阳,孝庄帝出居河内。

现代文:元颢入据洛阳,孝庄帝出居河内。

古文:荣征胜为前军大都督,领千骑与尔朱兆自硖石度,大破颢军,擒其子领军将军冠受,及梁将陈思保等,遂前驱入洛。

现代文:尔朱荣征调贺拔胜担任前军大都督,率领千余名骑兵,与尔朱兆从硖石渡过黄河,大败元颢军,活捉元颢之子、领军将军元冠受及梁国将领陈思保等人,于是率先进入洛阳。

古文:拜武卫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增邑六百户,进爵真定县公,迁武卫将军,加散骑常侍。

现代文:被任命为武卫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食邑增加六百户,晋爵真定县公,升右卫将军,加散骑常侍衔。

古文:及荣被诛,事起仓卒,胜复随世隆至于河桥。

现代文:尔朱荣被杀时,事情非常突然,贺拔胜又随尔朱世隆抵达河桥。

古文:胜以为臣无雠君之义,遂勒所部还都谒帝。

现代文:贺拔胜认为臣子无仇君之说,率领部下回到京都,朝见皇帝。

古文:大悦,以本官假骠骑大将军、东征都督,率骑一千,会郑先护讨尔朱仲远。

现代文:皇帝大喜,以原有官职加授骠骑大将军、东征都督衔,率领一千名骑兵,会合郑先护讨伐尔朱仲远。

古文:为先护所疑,置之营外,人马未得休息。

现代文:被郑先护怀疑,拒于军营之外,人马未能休息。

古文:俄而仲远兵至,与战不利,乃降之。

现代文:不久,尔朱仲远兵到,贺拔胜失利,于是向尔朱仲远投降。

古文:复与尔朱氏同谋,立节闵帝。

现代文:又与尔朱氏共同策划,拥立节闵帝。

古文:以功拜右卫将军,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左光禄大夫。

现代文:由于立功,被任命为镇军将军,升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左光禄大夫。

古文:齐神武怀贰,尔朱氏将讨之。

现代文:齐神武怀有野心,尔朱氏准备讨伐他。

古文:度律自洛阳引兵,兆起并州,仲远从滑台,三帅会于邺东。

现代文:尔朱度律从洛阳出兵,尔朱兆从并州出兵,尔朱仲远从滑台出兵,三位元帅在邺城东面会师。

古文:时胜从度律。

现代文:此时贺拔胜隶于尔朱度律帐下。

古文:度律与兆不平。

现代文:尔朱度律与尔朱兆不和。

古文:胜以临敌构嫌,取败之道,乃与斛斯椿诣兆营和解之,反为兆所执。

现代文:贺拔胜认为临战不和,会导致失败,就与斛斯椿到尔朱兆军营为二人和解,反而被尔朱兆囚禁起来。

古文:度律大惧,遂引军还。

现代文:尔朱度律十分害怕,领兵退回。

古文:兆将斩胜,数之曰: 尔杀可孤,罪一也;天柱薨后,复不与世隆等俱来,而东征仲远,罪二也。

现代文:尔朱兆打算杀掉贺拔胜,历数他的罪过,说道: 你杀死卫可孤,是第一条罪状;尔朱荣去世后,你不同尔朱世隆等一块前来,反而东征尔朱仲远,这是第二条罪状。

**古文:我欲杀尔久矣,今复何言? **

现代文:我早就想杀你,今天还有什么话说?

古文:胜曰: 可孤作逆,为国巨患,胜父子诛之,其功不小,反以为罪,天下未闻。

现代文:贺拔胜答道: 卫可孤叛乱,为国家大患,我们父子把他杀掉,功劳不小,你反而认为是罪过,天下人没有听说过。

古文:天柱被戮,以君诛臣,胜宁负朝廷?

现代文:尔朱荣被杀,是君王处死臣子,贺拔胜难道能对不起朝廷?

古文:今日之事,生死在王。

现代文:今日之事,生死在于大王。

古文:但去贼密迩,骨肉构隙,自古迄今,未有不破亡者。

现代文:只是距敌甚近,兄弟不和,从古到今,没有不败亡的。

**古文:胜不惮死,恐王失策。 **

现代文:我不怕死,只担心大王失算。

古文:兆乃舍之。

现代文:尔朱兆于是放了他。

古文:胜既得免,行百余里,方追及度律军。

现代文:贺拔胜被释放后,急行一百多里,才追上尔朱度律的军队。

古文:齐神武既克相州,兵威渐盛。

现代文:齐神武占领相州后,军威渐盛。

古文:于是尔朱兆及天光、仲远、度律等众十余万,阵于韩陵。

现代文:尔朱兆及尔朱天光、尔朱仲远、尔朱度律等人率军十余万人,在韩陵排开阵势。

古文:兆率铁骑陷阵,出齐神武之后,将乘其背而击之。

现代文:尔朱兆率领铁甲骑兵冲入敌阵,从齐神武后方转出,打算攻击其尾部。

古文:度律恶兆之骄悍,惧其陵己,勒兵不肯进。

现代文:尔朱度律厌恶尔朱兆的傲慢,害怕他欺凌自己,下令部属不得进击。

古文:胜以其携贰,遂率麾下降于齐神武。

现代文:贺拔胜认为尔朱度律怀有二心,就率领部下投降齐神武。

古文:度律军以此先退,遂大败。

现代文:尔朱度律的军队因此而率先撤退,于是大败。

古文:太昌初,以胜为领军将军,寻除侍中。

现代文:太昌初年,任领军将军,随即被任命为侍中。

古文:孝武帝将图齐神武,以胜弟岳拥众关西,欲广其势援,乃拜胜为都督三荆、二郢、南襄、南雍七州诸军事,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加授南道大行台尚书左仆射。

现代文:孝武帝打算对付齐神武,由于贺拔胜之弟贺拔岳在函谷关以西拥有军队,想扩大声势,就任命贺拔胜为都督三荆、二郢、南襄、南雍七州诸军事,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加授南道大行台尚书左仆射衔。

古文:胜攻梁下溠戍,擒其戍主尹道珍等。

现代文:贺拔胜进攻梁国的下氵差戍,活捉戍主尹道珍等人。

古文:又使人诱动蛮王文道期,率其种落归款。

现代文:又派人利诱蛮王文道期,使他率其部落归降。

古文:梁雍州刺史萧续击道期不利,汉南大骇。

现代文:梁国雍州刺史萧续进攻文道期,作战失利,汉水以南震惊。

古文:胜遣大都督独孤信、军司史宁。欧阳酇城。南雍州刺史长孙亮、南荆州刺史李魔怜、大都督王元轨取久山、白洎,都督拔略昶、史仵龙取义城、均口,擒梁将庄思延,获甲卒数千人。

现代文:贺拔胜派大都督独孤信、军司史宁攻占欧阳、赞阝城,南雍州刺史长孙亮、南荆州刺史李魔怜、大都督王元轨攻占久山、白洎,都督拔略昶、史仵龙攻占义城、均口,活捉梁国将领庄思延,俘虏带甲士兵数千人。

古文:攻冯翊、安定、阳,并平之。

现代文:又进攻冯翊、安定、沔阳,将其全部平定。

古文:胜军于樊、邓之间。

现代文:贺拔胜驻军在樊州、邓州之间。

**古文:梁武敕续曰: 贺拔胜北间骁将,尔宜慎之。 **

现代文:梁武帝告诫萧续道: 贺拔胜是北方骁将,你一定要谨慎对待。

古文:续遂城守不敢出。

现代文:萧续于是固守城池,不敢出战。

古文:寻进位中书令,增邑二千户,进爵琅邪郡公。

现代文:不久,升中书令,食邑增加二千户,晋爵琅笽郡公。

古文:续遣柳仲礼守谷城,胜攻之未拔。

现代文:萧续派柳仲礼防守谷城,贺拔胜未能攻下。

古文:属齐神武与帝有隙,诏胜引兵赴洛,至广州,犹豫未进,而帝已西迁。

现代文:正巧齐神武与皇帝不和,诏命贺拔胜领兵赶赴洛阳,到广州后,犹豫不决,没有继续前进,而皇帝已经西迁。

古文:胜还军南阳,遣右丞休之奉表入关,又令府长史元颍行州事。

现代文:贺拔胜回军南阳,派右丞阳休之奉表入函谷关,又令府长史元颍代理州事。

古文:胜自率所部,将西赴关中,进至淅阳,诏封胜太保、录尚书事。

现代文:贺拔胜亲自率领所属军队,准备西去关中。抵达淅阳时,诏命封贺拔胜为太保、录尚书事。

古文:时齐神武已陷潼关,屯军华阴。

现代文:当时齐神武已经攻陷潼关,屯兵华阴。

古文:胜乃还荆州。

现代文:贺拔胜回到荆州。

古文:州民邓诞执元颍,北引侯景。

现代文:州中百姓邓诞捉住元颍,从北面引来侯景。

古文:胜至,景逆击之,胜军不利,率麾下数百骑,南奔梁。

现代文:贺拔胜刚到,侯景上前迎击,贺拔胜军队失利,率部下数百名骑兵,向南投奔梁国。

古文:在江表三年,梁武帝遇之甚厚。

现代文:在江南三年,梁武帝待他十分丰厚。

古文:胜常乞师北讨齐神武,既不果,乃求还。

现代文:贺拔胜常常请求拨给他军队,北上讨伐齐神武,但未能成功,于是要求回去。

古文:梁武帝许之,亲饯于南苑。

现代文:梁武帝答应他,亲自在南苑为他饯别。

古文:胜自是之后,每行执弓矢,见鸟兽南向者皆不射之,以申怀德之志也。既至长安,诣阙谢罪。

现代文:从此以后,贺拔胜每当行猎,看见向南去的鸟兽都不射,以表达感激之情。到长安后,入朝请罪。

古文:朝廷嘉其还,乃授太师。

现代文:朝廷嘉许他返回,授官太师。

古文:后从太祖擒窦泰于小关,加授中军大都督。

现代文:后来跟随太祖在小关活捉窦泰,加授中军大都督。

古文:又从太祖攻弘农。

现代文:又跟随太祖进攻弘农。

古文:胜自陕津先渡河,东魏将高干遁,胜追获,囚之。

现代文:贺拔胜从陕津率先渡过黄河,东魏将领高干逃跑,被贺拔胜追上活捉,囚禁起来。

古文:下河北,擒郡守孙晏。

现代文:攻占河北,活捉郡守孙晏。

古文:崔乂。从破东魏军于沙苑,追奔至河上。

现代文:又参与在沙苑击败东魏军,追击败军直到黄河岸边。

古文:仍与李弼别攻河东,略定汾、绛。增邑并前五千户。

现代文:又与李弼另攻河东,平定汾州、绛州,食邑增至五千户。

古文:河桥之役,胜大破东魏军。

现代文:河桥之战,贺拔胜大胜东魏军。

古文:太祖命胜收其降卒而还。

现代文:太祖命令贺拔胜收编降卒返回。

古文:及齐神武悉众攻玉壁,胜以前军大都督从太祖追之于汾北。

现代文:后来齐神武全力攻打玉壁,贺拔胜以前军大都督身份跟随太祖在汾水以北追击他。

古文:又从战邙山。

现代文:又参与邙山之战。

古文:时太祖见齐神武旗鼓,识之,乃募敢勇三千人,配胜以犯其军。

现代文:当时太祖望见齐神武的旗鼓,认出是敌军主帅,就招募勇士三千人,配合贺拔胜进击敌军。

**古文:胜适与齐神武相遇,因告之曰: 贺六浑,贺拔破胡必杀汝也。 **

现代文:贺拔胜恰巧同齐神武相遇,就告诉他: 贺六浑,我一定要杀掉你!

古文:时募士皆用短兵接战,胜持矛追齐神武数里,刃垂及之。

现代文:当时所募勇士都用短兵器交战,贺拔胜手持丈八长矛追击齐神武数里,矛尖几乎刺中齐神武。

古文:会胜马为流矢所中,死,比副骑至,齐神武已逸去。

现代文:恰巧贺拔胜的坐骑被乱箭射中而死,等随从赶到时,齐神武已经逃走。

**古文:胜叹曰: 今日之事,吾不执弓矢者,天也! **

现代文:贺拔胜叹息道: 今日之事,我没有带弓箭,真是天意啊!

古文:是岁,胜诸子在东者,皆为齐神武所害。

现代文:当年,贺拔胜在东部的儿子,全部被齐神武杀害。

古文:胜愤恨,因动气疾。

现代文:贺拔胜悲愤异常,气闷之病发作。

古文:大统十年,薨于位。

现代文:大统十年,在职位上去世。

古文:临终,手书与太祖曰: 胜万里杖策,归身阙庭,冀望与公扫除逋寇。

现代文:临终前,写信给太祖说: 我西驰万里,投奔朝廷,希望同您一块扫除残寇。

古文:不幸殒毙,微志不申。

现代文:不幸早逝,微志难申。

古文:愿公内先协和,顺时而动。

现代文:希望您和谐内部,顺时而动。

**古文:若死而有知,犹望魂飞贼庭,以报恩遇耳。 **

现代文:我如死而有知,还盼望魂飞贼庭,来报答您的恩惠知遇。

古文:太祖览书,流涕久之。

现代文:太祖看了信,泪水久久不干。

古文:胜长于丧乱之中,尤工武艺,走马射飞鸟,十中其五六。

现代文:贺拔胜生长在战乱之中,尤精于武艺,驰马射飞鸟,十中五六。

**古文:太祖每云: 诸将对敌,神色皆动,唯贺拔公临阵如平常,真大勇也。 **

现代文:太祖常常说: 诸将临敌作战,神色皆变,只有贺拔公临战像平常一样,真是最勇敢的人。

古文:自居重位,始爱坟籍。

现代文:从担任高官以后,才开始爱读书。

古文:乃招引文儒,讨论义理。

现代文:于是请来文人儒士,讨论经义名理。

古文:性又通率,重义轻财,身死之日,唯有随身兵仗及书千余卷而已。

现代文:为人又坦率,看重义气,轻视钱财,去世之日,只有随身兵器和书籍千余卷。

古文:初,胜至关中,自以年位素重,见太祖不拜,寻而自悔,太祖亦有望焉。

现代文:当初,贺拔胜到关中,自认为年纪大,官职高,见了太祖也不叩拜,随即感到后悔,太祖也有不满。

**古文:后从太祖宴于昆明池,时有双凫游于池上,太祖乃授弓矢于胜曰: 不见公射久矣,请以为欢。 **

现代文:后来,跟随太祖在昆明池宴饮,当时有两只凫鸟游在池中,太祖就把弓箭递给贺拔胜,说: 很久不见您射箭,请显示箭法取乐。

古文:胜射之,一发俱中。

现代文:贺拔胜一箭就射中两只凫鸟。

**古文:因拜太祖曰: 使胜得奉神武,以讨不庭,皆如此也。 **

现代文:乘机叩拜太祖道: 倘若我能奉您之命,讨伐叛逆,但愿都像这样。

古文:太祖大悦。

现代文:太祖大喜。

古文:自是恩礼日重,胜亦尽诚推奉焉。

现代文:从此对他恩惠礼遇愈重,贺拔胜也尽力拥戴太祖。

古文:赠定冀等十州诸军事、定州刺史、太宰、录尚书事,谥曰贞献。

现代文:追赠他为定冀等十州诸军事、定州刺史、太宰、录尚书事,谥号贞献。

古文:明帝二年,以胜配享太祖庙庭。

现代文:明帝二年,以贺拔胜配祭太祖庙庭。

古文:胜无子,以弟岳子仲华嗣。

现代文:贺拔胜没有儿子,以兄弟贺拔岳之子贺拔仲华承嗣。

古文:大统三年,赐爵樊城公。

现代文:大统三年,赐爵樊城公。

古文:魏废帝时,为通直郎、散骑常侍,迁黄门郎,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魏废帝时,任通直郎、散骑常侍,升黄门郎,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衔。

古文:六官建,拜守庙下大夫。

现代文:六官建立后,任守庙下大夫。

古文:孝闵帝践阼,袭爵琅邪公,除利州刺史。

现代文:孝闵帝登基,袭封琅笽公,任利州刺史。

古文:大象末,位至江陵总管。

现代文:大象末年,官至江陵总管。

古文:胜兄弟三人,并以豪侠知名。

现代文:贺拔胜兄弟三人,都以豪侠出名。

古文:兄允字阿泥,魏孝武时,位至太尉,封燕郡王,为神武所害。

现代文:兄长贺拔允,字阿泥,魏孝武帝时,官至太尉,封燕郡王,被齐神武杀害。

古文:岳字阿斗泥。

现代文:贺拔岳字阿斗泥。

古文:少有大志,爱施好士。

现代文:从少年时就有远大志向,好施舍,爱结交读书人。

古文:初为太学生,及长,能左右驰射,骁果绝人。

现代文:最初是太学生,长大后,能驰马左右射箭,勇猛过人。

古文:不读兵书而暗与之合,识者咸异之。

现代文:不读兵书,而能与兵法一致,有识见的人都认为他是个奇才。

古文:与父兄诛卫可孤之后,广阳王元深以岳为帐内军主。又表为强弩将军。

现代文:与父兄杀掉卫可孤之后,广阳王元深任命贺拔岳为帐内军主,又上表推荐他担任强弩将军。

古文:后与兄胜俱镇恒州。

现代文:后来同兄长贺拔胜一起镇守恒州。

古文:州陷,投尔朱荣。

现代文:州城陷落,投奔尔朱荣。

古文:荣待之甚厚,以为别将,寻为都督。

现代文:尔朱荣待他十分丰厚,任为别将,随即又升任都督。

古文:每居帐下,与计事,多与荣意合,益重之。

现代文:每次在帐幕中参与策划事情,大多与尔朱荣意见相合,尔朱荣更加看重他。

古文:荣士马既众,遂与元天穆谋入匡朝廷。谓岳曰: 今女主临朝,政归近习。

现代文:尔朱荣兵马众多,就与元天穆共同谋划匡复朝廷,对贺拔岳说: 如今女主临朝,政权归于亲信。

古文:盗贼蜂起,海内沸腾,王师屡出,覆亡相继。

现代文:盗贼遍地,海内动乱,官军屡次出击,相继败亡。

古文:吾累世受恩,义同休戚。

现代文:我世代承蒙恩泽,应当与之同甘共苦。

古文:今欲亲率士马,电赴京师,内除君侧,外清逆乱。

现代文:如今打算亲率兵马,急赴京师,内除奸臣,外清叛乱。

古文:取胜之道,计将安出? 岳对曰: 夫立非常之事,必俟非常之人。

现代文:请问有什么取胜之计? 贺拔岳答道: 欲行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人。

古文:将军士马精强,位任隆重。

现代文:将军兵马强盛,位高望重。

古文:若首举义旗,伐叛匡主,何往而不克,何向而不摧。

现代文:如果首举义旗,征伐叛逆,辅佐君王,何往而不胜?何向而不摧?

**古文:古人云: 朝谋不及夕,言发不俟驾 ,此之谓矣。 **

现代文:古人说: 早晨议定的事,等不到晚上;说好出发,就等不及驾好车辆。

**古文:荣与天穆相顾良久,曰: 卿此言,真丈夫之志也。 **

现代文:就是指的这类事啊! 尔朱荣与元天穆相视良久,说道: 您这番话真是大丈夫的志向啊!

古文:未几而魏孝明帝暴崩,荣疑有故,乃举兵赴洛。

现代文:不久,魏孝明帝突然驾崩,尔朱荣怀疑其中必有缘故,就率兵赶赴洛阳。

古文:配岳甲卒二千为先驱,至河阴。

现代文:分派给贺拔岳带甲士兵二千人作为先锋,到达河阴。

古文:荣既杀害朝士,时齐神武为荣军都督,劝荣称帝,左右多欲同之,荣疑未决。

现代文:尔朱荣杀害朝臣,当时齐神武是尔朱荣部下的都督,劝尔朱荣称帝,尔朱荣犹豫不决。

**古文:岳乃从容进而言曰: 将军首举义兵,共除奸逆,功勤未立,逆有此谋,可谓速祸,未见其福。 **

现代文:贺拔岳于是从容劝道: 将军首举义兵,共除叛贼,今大功未立,反而有此图谋,可说是加速引来祸患,不会有什么好处。

古文:荣寻亦自悟,乃尊立孝庄。

现代文:尔朱荣随即也醒悟过来,于是尊立孝庄帝。

古文:岳又劝荣诛齐神武以谢天下。

现代文:贺拔岳又劝尔朱荣处死齐神武,来向天下谢罪。

**古文:左右咸言: 高欢虽复庸疏,言不思难,今四方尚梗,事藉武臣,请舍之,收其后效。 **

现代文:身边的人都说: 高欢虽然平庸疏懒,但不避艰险,如今四方动乱,凭借武将,请留他一条活命,让他以后效力。

古文:荣乃止。

现代文:尔朱荣就没有处死齐神武。

古文:以定策功,授前将军、太中大夫,赐爵樊城男。

现代文:以拥戴皇帝有功,贺拔岳被任命为前将军、太中大夫,赐爵樊城乡男。

古文:复为荣前军都督,破葛荣于滏口。

现代文:又任尔朱荣前军都督,在滏口击败葛荣。

古文:迁平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现代文:升平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古文:坐事免。诏寻复之。

现代文:因罪免官,随即诏命复官。

古文:从平元颢,转左光禄大夫、武卫将军。

现代文:随从平定元颢,转任左光禄大夫、武卫将军。

古文:时万俟丑奴僭称大号,关中骚动,朝廷深以为忧。

现代文:当时万俟丑奴妄称帝号,关中动荡,朝廷十分担忧。

古文:荣将遣岳讨之。

现代文:尔朱荣打算派贺拔岳前去讨伐。

古文:岳私谓其兄胜曰: 丑奴拥秦、陇之兵,足为勍敌。

现代文:贺拔岳私下对兄长贺拔胜说: 万俟丑奴拥有秦、陇之兵,足为劲敌。

**古文:若岳往而无功,罪责立至;假令克定,恐谗愬生焉。 **

现代文:如果我劳而无功,责罚跟着就到;倘若定期将其荡平,又恐招致谗言。

**古文:胜曰: 汝欲何计自安? **

现代文:贺拔胜说: 你打算用什么计策保住自己?

**古文:岳曰: 请尔朱氏一人为元帅,岳副贰之,则可矣。 **

现代文:贺拔岳说: 请尔朱氏派一个人担任元帅,我当副职,就可以了。

古文:胜然之,乃请于荣。

现代文:贺拔胜认为有理,就向尔朱荣请求。

古文:荣大悦,乃以天光为使持节、督二雍二岐诸军事、骠骑大将军、雍州刺史,以岳为持节、假卫将军、左大都督,又以征西将军代郡侯莫陈悦为右都督,并为天光之副以讨之。

现代文:尔朱荣大喜,于是任命尔朱天光为使持节、督二雍二岐诸军事、骠骑大将军、雍州刺史,任命贺拔岳为持节、假卫将军、左大都督,又任命征西将军代郡人侯莫陈悦为右大都督,与贺拔岳都担任尔朱天光的副手,前去征讨。

古文:时赤水蜀贼,阻兵断路。

现代文:当时赤水蜀地的贼人,派兵隔断道路。

古文:天光之众,不满二千。

现代文:尔朱天光的部属,不满二千人。

古文:及军次潼关,天光有难色。

现代文:等到军队驻扎在潼关时,尔朱天光面有为难之色。

**古文:岳曰: 蜀贼草窃而已,公尚迟疑,若遇大敌,将何以战。 **

现代文:贺拔岳说: 蜀地贼人不过是一群草寇,您尚且迟疑不决,如果遇到强大的敌人,将如何作战?

**古文:天光曰: 今日之事,一以相委,公宜为吾制之。 **

现代文:尔朱天光说: 今日之事,完全委托给你,你为我制定方略。

古文:于是进军,贼拒战于渭北,破之,获马二千疋,军威大振。

现代文:于是进兵,贼军在渭水以北抵抗,大败贼军,缴获战马二千匹,军威大振。

古文:天光与岳进至雍州,荣又续遣兵至。

现代文:尔朱天光与贺拔岳进抵雍州,尔朱荣又接着派军到达。

古文:时丑奴自率大众围岐州,遣其大行台尉迟菩萨、仆射万俟仵同向武功,南渡渭水援。

现代文:当时万俟丑奴自己率领大军围攻岐州,派其大行台尉迟菩萨、仆射万俟仵一齐向武功推进,南下渡过渭水,围攻栅栏。

古文:菩萨攻栅已克,还岐州。

现代文:尔朱天光派贺拔岳率一千名骑兵赴援。而尉迟菩萨已攻克栅栏,返回岐州。

古文:岳以轻骑八百北渡渭,擒其县令二人,获甲首四百,杀掠其民以挑。

现代文:贺拔岳用轻装骑兵八百人北渡渭水,活捉其县令二人,俘虏甲长四百人,杀死百姓,抢掠民财,向尉迟菩萨挑战。

古文:菩萨率步骑二万至渭北。

现代文:尉迟菩萨率步兵、骑兵共二万人,到达渭水北岸。

古文:岳以轻骑数十与菩萨隔水交言。

现代文:贺拔岳率轻装骑兵数十人,隔河与尉迟菩萨交谈。

古文:岳称扬国威,菩萨自言强盛,往复数反。

现代文:贺拔岳称扬国威,尉迟菩萨自言强盛,彼此辩驳几句。

古文:菩萨乃自骄踞,令省事传语岳。

现代文:尉迟菩萨傲慢无礼,让传令之吏把话转达贺拔岳。

**古文:岳怒曰: 我与菩萨言,卿是何人,与我对语? **

现代文:贺拔岳怒道: 我与尉迟菩萨说话,你是什么人,竟敢同我对话?

古文:省事恃隔水,应答不逊。岳举弓射之,应弦而倒。

现代文:传令之吏依恃隔河,答话无礼,贺拔岳举弓便射,传令之吏应弦而倒。

古文:时已逼暮,于是各还。

现代文:当时天色已晚,各自退回。

古文:岳密于渭南傍水,分精骑数十为一处,随地形便置之。明日,自将百余骑,隔水与贼相见。

现代文:贺拔岳在渭水南岸,悄悄地把精锐骑兵几十人分在一起,随地形埋伏下来,次日,自己率领百余名骑兵,隔河与贼军会面。

古文:岳渐前进,先所置骑随岳而进,骑既渐增,贼不复测其多少。

现代文:贺拔岳缓缓推进,原来埋伏下的骑兵随贺拔岳前进,骑兵人数逐渐增多,贼人猜不出有多少。

古文:行二十里许,至水浅可济之处,岳便驰马东出,以示奔遁。

现代文:行了二十多里,到水浅可渡之处,贺拔岳便驰马东走,装出要逃跑的样子。

古文:贼谓岳走,乃弃步兵,南渡渭水,轻骑追岳。

现代文:贼军以为贺拔岳逃走,就扔下步兵,向南渡过渭水,以轻装骑兵追赶贺拔岳。

古文:岳东行十余里,依横冈设伏兵以待之。

现代文:贺拔岳向东跑了十几里,根据山冈横立的地形埋伏下兵马等待敌军。

古文:贼以路险不得齐进,前后继至,半度冈东,岳乃回与贼战,身先士卒,急击之,贼便退走。

现代文:由于道路险峻,贼兵无法齐头并进,只得前后变成一条长线,有一半已经绕过山冈东面,贺拔岳于是回身交战,冲在士兵前面。在突然攻击下,贼兵退走。

古文:岳号令所部,贼下马者,皆不听杀。

现代文:贺拔岳命令部下,凡是贼人下马者,一律不准杀害。

古文:贼顾见之,便悉投马。

现代文:贼人看见这种情况纷纷下马。

古文:俄而虏获三千人,马亦无遗,遂擒菩萨。

现代文:一小会儿就俘虏三千人,马匹也无丢失,于是活捉尉迟菩萨。

古文:仍渡渭北,降步卒万余,并收其辎重。

现代文:又渡过渭水,到达北岸,收降步兵一万余人,缴获其军用物资。

古文:丑奴寻弃岐州,北走安定,置栅于平亭。

现代文:万俟丑奴随即放弃岐州,向北逃向安定,在平亭设置栅栏。

古文:天光方自雍至岐,与合势。

现代文:尔朱天光这时才从雍州到达岐州,与贺拔岳会师。

**古文:军至汧、渭之间,宣言远近曰: 今气候渐热,非征讨之时,待秋凉更图进取。 **

现代文:军队到水、渭水之间,向远近扬言道: 如今气候渐渐炎热,不是打仗的时候,等到秋天凉爽时再来。

古文:丑奴闻之,遂以为实,分遣诸军散营农于岐州之北百里细川,使其太尉侯元进领兵五千,据险立栅。

现代文:万俟丑奴听说,信以为真,就分别派遣各军,分散队伍,在岐州以北的百里细川务农,派太尉侯伏侯元进领兵五千,在险要之处设置栅栏。

古文:其千人以下为栅者有数处,且战且守。

现代文:其千人以下立栅者有数处,边作战,边耕田。

古文:岳知其势分,乃密与天光严备。

现代文:贺拔岳得知其兵力分散,就与尔朱天光悄悄严加戒备。

古文:晡时,潜遣轻骑先行路,于后诸军尽发。

现代文:下午,秘密派遣轻装骑兵先行切断退路,而后各军全部出动。

古文:昧旦,攻围元进栅,拔之,即擒元进。

现代文:到天色将明,已经攻克侯伏侯元进的栅栏,随即活捉侯伏侯元进。

古文:诸所俘执皆放之,自余诸栅悉降。

现代文:将俘虏全部释放,其余各栏也都一一投降。

古文:岳星言径趣泾州,其刺史俟几长贵以城降。

现代文:贺拔岳扬言直取泾州,其刺史俟几长贵举城投降。

古文:丑奴乃弃平亭而走,欲向高平。

现代文:万俟丑奴放弃平亭逃跑,打算逃向高平。

古文:岳轻骑急追,明日,及丑奴于平凉之长坑,一战擒之。

现代文:贺拔岳率轻装骑兵急急追击,次日,在平凉的长坑追上万俟丑奴,一战将其活捉。

古文:高平城中又执萧宝寅以。

现代文:高平城中守军又捉住萧宝寅而投降。

古文:贼行台万俟道洛率众六千,退保牵屯山。

现代文:贼军行台万俟道洛率军六千,退守牵屯山。

古文:岳攻之。

现代文:贺拔岳进攻。

古文:道洛败,率千骑而走,追之不及,遂得入陇,投略阳贼帅王庆云。

现代文:万俟道洛兵败,率千余骑兵逃跑,贺拔岳没有追上,万俟道洛于是得以进入陇山,投奔略阳贼帅王庆云。

古文:庆云以道洛骁果绝伦,得之甚喜,以为大将军。

现代文:王庆云认为万俟道洛勇猛过人,得到他很高兴,任命为大将军。

古文:天光又与岳度陇至庆云所居水洛城。

现代文:尔朱天光又与贺拔岳越过陇山,抵达王庆云所居的水洛城。

古文:庆云、道洛频出城拒战,并擒之。

现代文:王庆云、万俟道洛出城交战,都被活捉。

古文:余众皆降,悉坑之,死者万七千人。

现代文:剩下的士卒全部投降,一律被活埋,共杀死一万七千人。

古文:三秦、河、渭、瓜、凉、鄯州咸来归款。

现代文:三秦、河、渭、瓜、凉、鄯等州都来归附。

古文:贼帅夏州人宿勤明达降于平凉,后复叛,岳又讨擒之。

现代文:贼帅、夏州人宿勤明达在平凉投降,后来再度反叛,贺拔岳又去讨伐,将其活捉。

古文:天光虽为元帅,而岳功效居多。

现代文:尔朱天光虽然是元帅,可是贺拔岳立功最多。

古文:加车骑将军,进爵为伯,邑二千户。

现代文:加车骑将军衔,晋封伯爵,食邑二千户。

古文:寻授都督泾北豳二夏四州诸军事、泾州刺史,进爵为公。

现代文:随即被任命为都督泾北豳二夏四州诸军事、泾州刺史,晋封公爵。

古文:天光入洛,使岳行雍州刺史。

现代文:尔朱天光入据洛阳,让贺拔岳代理雍州刺史。

古文:建明中,拜骠骑大将军,增邑五百户。

现代文:建明年间,任骠骑大将军,食邑增加五百户。

古文:普泰初,除都督二岐东秦三州诸军事、仪同三司、岐州刺史,进封清水郡公,增邑通前三千户。

现代文:普泰初年,任都督二岐东秦三州诸军事、仪同三司、岐州刺史,晋封清水郡公,食邑增至三千户。

古文:寻加侍中,给后部鼓吹,进位开府仪同三司,兼尚书左仆射、陇右行台,仍停高平。

现代文:随即加侍中衔,赏给后部乐器,升任开府仪同三司,兼任尚书左仆射、陇右行台,仍然镇守高平。

古文:二年,加都督三雍三秦二岐二华诸军事、雍州刺史。

现代文:中兴二年,加都督三雍三秦二岐二华诸军事、雍州刺史衔。

古文:天光将率众拒齐神武,遣问计于岳。

现代文:尔朱天光打算率军抵抗齐神武,派人向贺拔岳询问计谋。

古文:岳报曰: 王家跨据三方,士马殷盛,高欢乌合之众,岂能为敌。

现代文:贺拔岳禀告说: 大王跨据三方,兵马壮盛,高欢乌合之众,岂是对手?

古文:然师克在和,但愿同心戮力耳。

现代文:可是取胜靠内部和睦,只希望同心协力罢了。

古文:若骨肉离隔,自相猜贰,则图存不暇,安能制人。

现代文:假若兄弟不和,自相猜疑,那就无暇自保,怎能胜人?

古文:如下官所见,莫若且镇关中,以固根本;分遣锐师,与众军合势。

现代文:依下官看来,不如暂且镇守关中,使基地牢固;然后分别派出精锐部队,与众军形成合击之势。

**古文:进可以克敌,退可以克全。 **

现代文:这样,进可胜敌,退可自安。

古文:天光不从,果败。

现代文:尔朱天光不听,果然兵败。

古文:岳率军下陇赴雍,擒天光弟显寿以应齐神武。

现代文:贺拔岳率领军队从陇山而下,奔赴雍州,活捉尔朱天光之弟尔朱显寿,响应齐神武。

古文:魏孝武即位,加关中大行台,增邑千户。

现代文:魏孝武帝登基,加关中大行台衔,食邑增加一千户。

古文:永熙二年,孝武密令岳图齐神武,遂刺心血,持以寄岳,诏岳都督二雍二华二岐豳四梁三益巴二夏蔚宁泾二十州诸军事、大都督。

现代文:永熙二年,魏孝武帝密令贺拔岳除去齐神武,刺血为字,寄给贺拔岳,诏命贺拔岳为都督二雍、二华、二岐、幽、四梁、三益、巴、二夏、蔚、宁、泾二十州诸军事、大都督。

古文:齐神武既忌岳兄弟功名,岳惧,乃与太祖协契。语在太祖本纪。

现代文:齐神武忌妒贺拔岳兄弟的功名,贺拔岳害怕,就与太祖联合,事见《太祖本纪》。

古文:岳自诣北境,安置边防。

现代文:贺拔岳抵达北部边境,布置边防。

古文:率众趣平凉西界,布营数十里,托以牧马于原州,为自安之计。

现代文:又率军前往平凉的西部边界,布下营帐,连绵数十里,借口在原州放马,以求自保。

古文:先是,费也头万俟受洛干、铁勒斛律沙门、斛拔弥俄突、纥豆陵伊利等,并拥众自守,至是皆款附。

现代文:最初,费也头的万俟受洛干、铁勒斛律沙门、斛拔弥俄突、纥豆陵伊利等人,都拥军自守,这时都先后归附。

古文:秦、南秦、河、渭四州刺史又会平凉,受岳节度。

现代文:秦、南秦、河、渭四州刺史又在平凉聚会,接受贺拔岳指挥。

古文:唯灵州刺史曹泥不应召,乃通使于齐神武。

现代文:只有灵州刺史曹泥不应征召,与齐神武互通使者。

古文:三年,岳召侯莫陈悦于高平,将讨之,令悦为前驱。

现代文:三年,贺拔岳在高平召见侯莫陈悦,打算讨伐曹泥,命令侯莫陈悦担任先锋。

古文:而悦受齐神武密旨图岳,弗之知也,而先又轻悦。

现代文:但是侯莫陈悦已经接受齐神武的密令,要除掉贺拔岳,而贺拔岳并不知道,而且原来又轻视侯莫陈悦。

古文:悦乃诱岳入营,共论兵事,令其婿元洪景斩岳于幕中。

现代文:侯莫陈悦于是诱骗贺拔岳进入军营,共同讨论军事,命令女婿元洪景在帐幕中杀死了贺拔岳。

古文:朝野莫不痛惜之。

现代文:朝野没有不痛惜的。

古文:赠侍中、太傅、录尚书、都督关中三十州诸军事、大将军、雍州刺史,谥曰武壮,葬以王礼。

现代文:追赠侍中、太傅、录尚书、都督关中三十州诸军事、大将军、雍州刺史,谥号武壮,以王礼安葬。

古文:子纬嗣,拜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儿子贺拔纬承袭封号,任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保定中,录岳旧德,进纬爵霍国公,尚太祖女。

现代文:保定年间,追论贺拔岳功德,将贺拔纬爵位进为霍国公,娶太祖女儿为妻。

古文:侯莫陈悦,少随父为驼牛都尉。长于西,好田猎,便骑射。

现代文:侯莫陈悦,少年时跟随父亲任驼牛都尉,在西河长大,喜欢打猎,善于骑马射箭。

古文:会牧子作乱,遂归尔朱荣。

现代文:适逢牧民作乱,就投奔尔朱荣。

古文:荣引为府长流参军,稍迁大都督。

现代文:尔朱荣引荐他担任府长流参军,后升任大都督。

古文:魏孝庄帝初,除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封柏人县侯,邑五百户。

现代文:魏孝庄帝初年,被任命为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封柏人县侯,食邑五百户。

古文:尔朱天光西讨,荣以悦为天光右都督,本官如故。

现代文:尔朱天光西征时,尔朱荣让侯莫陈悦担任尔朱天光的右大都督,原有官职不变。

古文:西伐克获,功亚于贺拔岳。

现代文:西征获胜,功劳仅次于贺拔岳。

古文:以本将军除鄯州刺史。

现代文:以征西将军职出任鄯州刺史。

古文:建明中,拜车骑大将军、渭州刺史,进爵白水郡公,增邑五百户。

现代文:建明年间,任车骑大将军、渭州刺史,晋爵白水郡公,食邑增加五百户。

古文:普泰中,除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秦州刺史。

现代文:普泰年间,任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秦州刺史。

古文:及天光赴洛,悦与岳俱下陇趣雍州,擒天光弟显寿。

现代文:尔朱天光赴洛阳时,侯莫陈悦与贺拔岳都下陇山而赴雍州,活捉尔朱天光之弟尔朱显寿。

古文:魏孝武初,加开府仪同三司、都督陇右诸军事,仍加秦州刺史。

现代文:魏孝武帝初年,加授开府仪同三司、都督陇右诸军事衔,仍兼任秦州刺史。

古文:及悦杀岳,岳众莫不服从。

现代文:侯莫陈悦杀害贺拔岳后,贺拔岳的部下没有不服从的。

古文:悦犹豫,不即抚纳,乃迁陇右。

现代文:侯莫陈悦犹豫不决,没有立即安抚收编,而是迁居陇山以西。

古文:太祖勒众讨之,悦遂亡败。

现代文:太祖率军讨伐,侯莫陈悦于是兵败身亡。

古文:语在太祖本纪。悦子弟及同谋杀岳者八九人,并伏诛。

现代文:侯莫陈悦的儿子、侄子以及参与谋杀贺拔岳的共八九个人,全部被处死。

古文:唯中兵参军豆卢光走至灵州,后奔晋阳。

现代文:只有中兵参军豆卢光逃到灵州,后来又逃往晋阳。

古文:悦自杀岳后,神情恍忽,不复如常。

现代文:自从杀害贺拔岳后,侯莫陈悦神情恍惚,不像平时。

**古文:恒言 我纔睡即梦见岳云: 兄欲何处去! **

现代文:常说: 我刚入睡,就梦见贺拔岳说: 兄长想往哪里去!

古文:随逐我不相置 。因此弥不自安,而致破灭。

现代文:追着我不放。 因此心中更加惶恐,导致败亡。

古文:念贤字盖卢。

现代文:念贤字盖卢。

古文:美容质,颇涉书史。

现代文:容貌姿质俊美,广泛涉猎经书史籍。

古文:为儿童时,在学中读书,有善相者过学,诸生竞诣之,贤独不往。

现代文:在儿童时,他在学堂中读书,有位善于看相的人经过学堂,学生们都争着前去,衹有念贤不去。

古文:笑谓诸生曰: 男儿死生富贵在天也,何遽相乎。 少遭父忧,居丧有孝称。

现代文:他笑着对同学们说: 男儿的生死富贵在于上天,何必争着去看相呢。 年少时遭受父亲去世,在为父亲服丧时以孝著称。

古文:后以破卫可孤功,除别将。

现代文:后来因为击败卫可孤的功劳,任别将。

古文:寻招慰云州高车、鲜卑等,皆降下之。

现代文:不久他招抚云州的高车、鲜卑等族,使他们都降服。

古文:除假节、平东将军,封屯留县伯,邑五百户。

现代文:任假节、平东将军,封为屯留县伯,食邑五百户。

古文:建义初,为大都督,镇井陉,加抚军将军、黎阳郡守。

现代文:建义初年,任大都督,镇守井陉,加授抚军将军、黎阳郡郡守。

古文:尔朱荣入洛,拜车骑将军、右光禄大夫、太仆卿,兼尚书右仆射、东行台,进爵平恩县公,增邑五百户。

现代文:尔朱荣进入洛阳,拜为车骑将军、右光禄大夫、太仆卿,兼尚书右仆射、束道行台,晋爵为平恩县公,增加食邑五百户。

古文:普泰初,除使持节、瀛州诸军事、骠骑将军、瀛州刺史。

现代文:普泰初年,任使持节、瀛州诸军事、骠骑将军、瀛州刺史。

古文:永熙中,拜第一领民酋长,加散骑常侍,行南兖州事。

现代文:永熙年间,任第一领民酋长,加授散骑常侍,行南兖州事。

古文:寻进号骠骑大将军,入为殿中尚书,加仪同三司。

现代文:不久加号为骠骑大将军,入朝为殿中尚书,加授仪同三司。

古文:魏孝武欲讨齐神武,以贤为中军北面大都督,进爵安定郡公,增邑一千户,加侍中、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魏孝武帝打算讨伐齐神武,任命念贤为中军北面大都督,晋爵为安定郡公,增加食邑一千户,加授侍中、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大统初,拜太尉,出为秦州刺史,加太傅,给后部鼓吹。三年,转太师、都督河凉瓜鄯渭洮沙七州诸军事、大将军、河州刺史。

现代文:大统初年,拜为太尉,出任秦州刺史,加授太傅,给后部鼓吹大统三年,改任太师、都督河凉瓜鄯渭洮沙七州诸军事、大将军、河州刺史。

古文:久之还朝,兼录尚书事。

现代文:很久后回朝,兼任录尚书事。

古文:河桥之役,贤不力战,乃先还,自是名誉颇减。

现代文:在妪战役中,盒宣没有全力作战,就先退回,从此名声大为减损。

古文:五年,除都督秦渭原泾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

现代文:左筮五年,任都督童周厘迳四州诸军事、室姐刺史。

古文:薨于州。

现代文:死在州中。

古文:谥曰昭定。

现代文:谧号为!驴。

古文:贤于诸公皆为父党,自太祖以下,咸拜敬之。

现代文:念贤对于所有的王公来说他是父辈,自太祖以下的人,都拜见尊敬他。

古文:子华,性和厚,有长者风。

现代文:他的儿子念华,性情温和敦厚,有长者风范。

古文: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合州刺史。

现代文: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合蛆刺史。

古文:史臣曰:胜、岳昆季,以勇略之姿,当驰竞之际,并邀时投隙,展效立功。

现代文:史臣曰:贺拔胜、贺拔岳兄弟,以勇猛有谋的姿质,处于奔竞的时代,他们都寻求时机,施展才能建立功绩。

古文:始则委质尔朱,中乃结款高氏,太昌之后,即帝图高,察其所由,固非守节之士。

现代文:开始则依附尔朱氏,中间又结交高氏,太昌之后,投靠皇帝对付高氏,考察他们这样做的缘由,本来就不是恪守节操的人。

古文:及胜垂翅江左,忧魏室之危亡,奋翼关西,感梁朝之顾遇,有长者之风矣。

现代文:到贺拔胜在江东失势受挫时,忧虑魏室的危亡。在关西振作有为时,感激梁朝的知遇之恩,有长者的风范。

古文:终能保其荣宠,良有以焉。

现代文:他最终能保全自己的官位和恩宠,确实是有原因的。

古文:岳以二千之羸兵,抗三秦之勍敌,奋其智勇,克翦凶渠,杂种畏威,遐方慕义,斯亦一时之盛也。

现代文:贺拔岳以二千人的弱兵,抗拒三秦的劲敌,鼓起他的智谋和勇气,剪除元凶,杂乱的异族惧怕他的威势,远方的人仰慕他的正道,这也是一时的盛事。

古文:卒以勋高速祸,无备婴戮。

现代文:最后因为功高而加速了灾祸的到来,没有防备被人杀戮。

古文:惜哉!

现代文:可惜啊!

古文:陈涉首事不终,有汉因而创业;贺拔元功夙殒,太祖藉以开基。 不有所废,君何以兴 ,信乎其然矣。

现代文:陈涉首先起事没有结果,汉朝因此而创立了帝业;贺拔氏的首功早早殒落,太祖藉此开创了基业。 没有衰败的,君主怎么能兴起 ,确实是这样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