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夫差自杀

古文:吴王夫差还自黄池,息民不戒。

现代文:吴王夫差从黄池回国后,让士兵休息而不加戒备。

古文:越大夫种乃唱谋曰: 吾谓吴王将遂涉吾地,今罢师而不戒以忘我,我不可以怠。

现代文:越国大夫文种于是倡议说: 我以为吴王下一步将会进攻我们,现在他休兵不动,毫不戒备,想使我们忘了他,我们不可因此而懈怠。

古文:日臣尝卜于天,今吴民既罢,而大荒荐饥,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其民必移就蒲蠃于东海之滨。

现代文:往日我曾卜问上天,现在吴国的民众已经疲乏,而且连年饥荒,市场上连糙米也没有,粮仓都空了。他们的民众一定得迁移到东海边靠拣蛤蚌求生。

古文:天占既兆,人事又见,我蔑卜筮矣。

现代文:上天已有预兆,民众的不满也出现,我无须再加卜问了。

古文:王若今起师以会,夺之利,无使夫悛。

现代文:国王如果现在发兵和吴国交战,可以夺得有利时机,不让吴国有改变被动处境的机会。

古文:夫吴之边鄙远者,罢而未至,吴王将耻不战,必不须至之会也,而以中国之师与我战。

现代文:吴国边远地区的士兵,因为回家休整一时不能赶回,吴王将会以不应战为耻,他肯定不等远兵到达,而只用国都现有的军队与我们作战。

古文:若事幸而从我,我遂践其地,其至者亦将不能之会也已,吾用御儿临之。

现代文:倘若事情真能这样顺从我们的意愿,我们就可以攻入吴国,吴国边远地区的援兵即使赶来,也不能再与吴军会合了,我们可以用在御儿的驻军牵制他们。

古文:吴王若愠而又战,奔遂可出。

现代文:吴王如果发怒再战,只有兵败逃亡。

**古文:若不战而结成,王安厚取名而去之。 越王曰: 善哉! **

现代文:如果不战求和,国王就可以安稳地获取厚利和名誉然后放了他。 越王说: 太好了!

古文:乃大戒师,将伐楚申包胥使于越,越王勾践问焉,曰: 吴国为不道,求残我社稷宗庙,以为平原,弗使血食。

现代文:于是大规模动员军队,准备征伐吴国。楚国大夫申包胥出使到越国,越王勾践问他说: 吴国不行正道,图谋灭亡我国,摧毁我们的宗庙,把它夷为平地,不让我们祖宗神灵得到应有的祭祀。

古文:吾欲与之徼天之衷,唯是车马、兵甲、卒伍既具,无以行之。

现代文:我想和吴国一起求上天评判,看它赐福给哪个国家。现在我已准备好了车马、武器装备和士兵,只差没有动用,请问还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动用军队去进攻? 申包胥推却说: 不知道。

**古文:请问战奚以而可? **

现代文:越王再三问他,才回答说: 吴国很强大,能凭实力取得诸侯国的贡赋。

**古文:包胥辞曰: 不知。 **

现代文:冒昧地问一下,君王您凭什么跟它开战?

**古文:王固问焉,乃对曰: 夫吴,良国也,能博取于诸侯。敢问君王之所以与之战者? **

现代文:越王说: 在我周围的人,凡是杯中的酒,碗中的肉,竹篮里的饭,从来不敢不与他们分享。

古文:王曰: 在孤之侧者,觞酒、豆肉、箪食,未尝敢不分也。

现代文:我对饮食不讲究,也不迷恋美妙的音乐,一心想以此报复吴国,希望凭这些能取胜。 申包胥说: 好倒是好,可单靠这些还不行。

**古文:饮食不致味,听乐不尽声,求以报吴。愿以此战。 **

现代文:越王说: 越国之中,有病的我慰问,死去的我替他埋葬,我敬重老人,爱护儿童,抚养孤儿长大,访问民间的疾苦,一心想以此报复吴国,希望凭这些能取胜。

**古文:包胥曰: 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 **

现代文:申包胥说: 好倒是好,可单靠这些还不行。

古文:王曰: 越国之中,疾者吾问之,死者吾葬之,老其老,慈其幼,长其孤,问其病,求以报吴。

现代文:越王说: 在国中,我宽厚待民,像对自己的子女一样,忠心慈惠地善待他们。我修订法令,放宽刑法,实施民众所想要的,去除民众所厌恶的,称赞民众的优点,制止民众的恶行,一心想以此报复吴国,希望凭这些能取胜。 申包胥说: 好倒是好,可单靠这些还不行。

**古文:愿以此战。 包胥曰: 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 王曰: 越国南则楚,西则晋,北则齐,春秋皮币、玉帛、子女以宾服焉,未尝敢绝,求以报吴,愿以此战。 **

现代文:越王说: 在国中,对富人我让他们安心营生,对穷人我则接济他们。补救不足,调剂剩余,使贫富都得到利益,一心想以此报复吴国,希望凭这些能取胜。 申包胥说: 好倒是好,可单靠这些还不行。 越王说: 越国南邻楚,西接晋,北连齐,每年四季,我都向它们贡献财货、玉帛和童男童女以表示服从,从未间断过。一心想以此报复吴国,希望凭这些能取胜。

古文:包胥曰: 善哉,蔑以加焉,然犹未可以战也。

现代文:申包胥说: 好了,不必再增加了。可单靠这些还是不行。

古文:夫战,智为始,仁次之,勇次之。

现代文:从事战争,智谋是最重要的,仁义次之,勇敢又次之。

**古文:不智,则不知民之极,无以铨度天下之众寡;不仁,则不能与三军共饥劳之殃;不勇,则不能断疑以发大计。 越王曰: 诺。 **

现代文:没有智谋,就不会知道民心的向背,也就不会衡量双方的力量对比;不仁义,就不会和三军将士共同分担饥饿劳累的痛苦;不勇敢,就不会果断排除疑难以决定大计。 越王说: 我同意。

古文:越王勾践乃召五大夫,曰: 吴为不道,求残吾社稷宗庙,以为平原,不使血食。

现代文:于是越王勾践召见五位辅政的大夫说: 吴国不行正道,图谋灭亡我国,摧毁我们的宗庙,把它夷为平地,不让我们祖宗神灵得到应有的祭祀。

古文:吾欲与之徼天之衷,唯是车马、兵甲、卒伍既具,无以行之。

现代文:我想和吴国一起求上天评判,看它赐福给哪个国家。现在我已准备好了车马、武器装备和士兵,只差没有动用。

古文:吾问于王孙包胥,既命孤矣;敢访诸大夫,问战奚以而可?

现代文:我向申包胥请教伐吴大计,他已给了我告诫。现在我再冒昧咨询诸位大夫,请问还要具备什么条件才可以取胜?

**古文:勾践愿诸大夫言之,皆以情告,无阿孤,孤将以举大事。 **

现代文:希望诸位大夫发表意见,都讲真心话,不要虚伪迎合我。

**古文:大夫舌庸乃进对曰: 审赏则可以战乎? **

现代文:我将依靠你们的帮助打一场大仗。 大夫舌庸上前回答说: 切实地做到奖赏就可以取胜了吧?

**古文:王曰: 圣。 **

现代文:越王说: 真是通达的办法。

**古文:大夫苦成进对曰: 审罚则可以战乎? **

现代文:大夫苦成上前回答说: 切实地做到惩罚就可以取胜了吧?

**古文:王曰: 猛。 **

现代文:越王说: 这样可以使士兵勇猛。

**古文:大夫种进对曰: 审物则可以战乎? **

现代文:大夫文种上前回答说: 切实地制定军旗的颜色就可以取胜了吧?

**古文:王曰: 辩。 大夫蠡进对曰: 审备则可以战乎? **

现代文:越王说: 这样可以使士兵辨别自己部队的旗帜而统一行动。 大夫范蠡上前回答说: 切实地安排好守备就可以取胜了吧?

**古文:王曰: 巧。 **

现代文:越王说: 这样考虑是很巧妙周全的。

**古文:大夫皋如进对曰: 审声则可以战乎? 王曰: 可矣。 **

现代文:大夫皋如上前回答说: 切实明确指挥进退的金鼓声就可以取胜了吧? 越王说: 可以了。

**古文:王乃命有司大令于国曰: 苟任戎者,皆造于国门之外。 **

现代文:于是越王命令管事的臣子向国人传达命令说: 如愿加入军队的,都去国都门外集合。

**古文:王乃命于国曰: 国人欲告者来告,告孤不审,将为戮不利,及五日必审之,过五日,道将不行。 **

现代文:越王在那儿命令说: 你们中有好的主意想来报告的,都请报告我。报告不实将受罚,请在五天内一定慎重考虑,超过五天你的主意就不被采用了。

古文:王乃入命夫人。

现代文:越王又进后宫命令夫人。

古文:王背屏而立,夫人向屏。

现代文:越王背向屏风而立,夫人面向屏风。

古文:王曰: 自今日以后,内政无出,外政无入。

现代文:越王说: 从今以后,后宫的内务不许出宫,外界的政事不许进宫。

古文:内有辱,是子也;外有辱,是我也。

现代文:后宫的内务有差错,是你的责任;外界的政事有差错,是我的责任。

**古文:吾见子于此止矣。 **

现代文:我见你就在这里为止了。

古文:王遂出,夫人送王,不出屏,乃阖左阖,填之以土。去笄侧席而坐,不扫。

现代文:越王于是离开后宫出来,夫人送他,不走出屏风,便关上左侧的门户,用土填死,摘去头上的首饰,侧身而坐,不再洒扫庭除。

古文:王背檐而立,大夫向檐。

现代文:越王出宫后来到朝堂,背着屋檐而立,大夫面向屋檐。

古文:王命大夫曰: 食土不均,地之不修,内有辱于国,是子也;军士不死,外有辱,是我也。

现代文:越王命令大夫说: 田地分配不平均,土地垦殖得不好,国家的内政有差错,是你们的责任;士兵们不拼死作战,国家对外征伐的战事有差错,是我的责任。

**古文:自今日以后,内政无出,外政无入,吾见子于此止矣。 **

现代文:从今以后,对内的国政不干预外面,对外的军政也不干预国内,我见你们就在这里为止了。

古文:王遂出,大夫送王不出檐,乃阖左阖,填之以土,侧席而坐,不扫。

现代文:越王于是离开朝堂,大夫们送他,不走出屋檐,便关上左侧的门户,用土填死,侧身而坐,不再洒扫庭除。

**古文:王乃之坛列,鼓而行之,至于军,斩有罪者以徇,曰: 莫如此以环瑱通相问也。 **

现代文:越王于是去郊外的土坛,从那儿击鼓出发,来到军营,杀了犯罪的人,当众宣告说: 不准有人像他这样用金玉饰物贿赂,破坏军纪。

**古文:明日徙舍,斩有罪者以徇,曰: 莫如此不从其伍之令。 **

现代文:第二天军队移驻新的营地,杀了犯罪的人,当众宣告说: 不准有人像他这样不服从军令。

**古文:明日徙舍,斩有罪者以徇,曰: 莫如此不用王命。 **

现代文:第三天军队又移驻新的营地,杀了犯罪的人,当众宣告说: 不准有人像他这样不听君王的命令。

**古文:明日徙舍,至于御儿,斩有罪者以徇,曰: 莫如此淫逸不可禁也。 **

现代文:第四天军队移驻到靠近边境的御儿这个地方,杀了有罪的人,当众宣告说: 不准有人像他这样放纵自流。

**古文:王乃命有司大徇于军,曰: 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以告。 **

现代文:越王又命令管事的臣下向全军宣告说: 有父母老人而没有兄弟的,报告上来。

古文:王亲命之曰: 我有大事,子有父母耆老,而子为我死,子之父母将转于沟壑,子为我礼已重矣。

现代文:越王亲自对他们说: 我要打一场大仗,你们有父母老人,为我效力而死,你们的父母将无人照顾,你们为我所尽的礼已经很重了。

古文:子归,殁而父母之世。

现代文:请你们回去,以便为父母送终。

**古文:后若有事,吾与子图之。 **

现代文:今后如果国家有事,我再跟你们商量。

**古文:明日徇于军,曰: 有兄弟四五人皆在此者,以告。 **

现代文:第二天又向全军宣告说: 有兄弟四五人都在这里当兵的,报告上来。

古文:王亲命之曰: 我有大事,子有昆弟四五人皆在此,事若不捷,则是尽也。

现代文:越王亲自对他们说: 我要打一场大仗,你们兄弟四五人都在军队里,如果打不赢,就可能全部牺牲,选一个你们当中想回去的,让他回家。

**古文:择子之所欲归者一人。 明日徇于军,曰: 有眩瞀之疾者,以告。 **

现代文:第三天又向全军宣告说: 有眼睛昏花,目力不佳的,报告上来。

古文:王亲命之曰: 我有大事,子有眩瞀之疾,其归若已。

现代文:越王亲自命令他们说: 我要打一场大仗,你们眼睛有病,就请回去吧。

**古文:后若有事,吾与子图之。 **

现代文:今后如果国家有事,再跟你们商量。

**古文:明日徇于军,曰: 筋力不足以胜甲兵,志行不足以听命者归,莫告。 **

现代文:第四天又向全军宣告说: 有体力虚弱,不能胜任打仗,智力低下不能听懂命令的,回家去吧,不必报告。

**古文:明日,迁军接和,斩有罪者以徇,曰: 莫如此志行不果。 **

现代文:第五天全军转移,杀了有罪的人,当众宣告说: 不准像他这样畏首畏尾胆子小。

古文:于是人有致死之心。

现代文:于是军中人人有决死的准备。

**古文:王乃命有司大徇于军,曰: 谓二三子归而不归,处而不处,进而不进,退而不退,左而不左,右而不右,身斩,妻子鬻。 **

现代文:越王又命令管事的臣下向全军宣告说: 你们中有让回去而不回去,让留下而不安心,让前进而不前进,让撤退而不撤退,让向左而不向左,让向右而不向右的,一律处死,妻子卖掉。

古文:于是吴王起师,军于江北,越王军于江南。

现代文:当时,吴王起兵,驻扎在吴淞江北岸。越王军队驻扎在吴淞江南岸。

古文:越王乃中分其师以为左右军,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

现代文:越王把军队分成左右两军,把亲近他又有志气的六千士兵组编成中军。

古文:明日将舟战于江,及昏,乃令左军衔枚溯江五里以须,亦令右军衔枚逾江五里以须。

现代文:第二天将在江上进行船战,到黄昏时,越王便命令左军衔枚,逆江上行五里待命;又命令右军衔枚,沿江下行五里待命。

古文:夜中,乃命左军、右军涉江鸣鼓中水以须。

现代文:夜半时,命令左右两军同时击鼓渡江,在中流待命。

**古文:吴师闻之,大骇,曰: 越人分为二师。将以夹攻我师。 **

现代文:吴军听到鼓声大惊道: 越国人分为两部分准备夹击我们了。

古文:乃不待旦,亦中分其师,将以御越。

现代文:于是不等到天明,也把军队分成两部分,准备抵抗越军。

古文:越王乃令其中军衔枚潜涉,不鼓不噪以袭攻之。吴师大北。

现代文:越王就命令中军街枚偷偷渡江,不击鼓,不喧哗,奇袭敌人,吴军大败。

古文:越之左军、右军乃遂涉而从之,又大败之于没,又郊败之,三战三北,乃至于吴。越师遂入吴国,围王台。

现代文:这时越国的左军、右军乘机渡江掩袭,又在没这个地方把吴军打得大败。最后,在吴的国都郊外又大败吴军。吴军三战三负,越军便进入吴国都,包围了吴王藏身的姑苏台。

古文:吴王惧,使人行成,曰: 昔不谷先委制于越君,君告孤请成,男女服从。

现代文:吴王害怕,派人求和说: 过去我臣服于越君,越君向我求和,愿将宫中男女送来供我驱使。

古文:孤无奈越之先君何,畏天之不祥,不敢绝祀,许君成,以至于今。

现代文:我碍于我们两国先君的友好关系,害怕上天降下不祥,所以不敢灭绝越国宗庙的祭祀,答应了越君的求和,一直到现在。

古文:今孤不道,得罪于君王,君王以亲辱于弊邑。

现代文:如今我不遵天道,得罪了君王,君王亲自来到敝国。

**古文:孤敢请成,男女服为臣御。 **

现代文:我冒昧地请求讲和,宫中男女都交给君王驱使。

**古文:越王曰: 昔天以越赐吴,而吴不受;今天以吴赐越,孤敢不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 **

现代文:越王说: 过去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而吴国没有接受。现在上天又把吴国赐给越国,我岂敢不听上天的命令而去听你的命令呢?

古文:乃不许成。

现代文:就没有答应求和。

古文:因使人告于吴王曰: 天以吴赐越,孤不敢不受。

现代文:为此派人告诉吴王说: 上天把吴国赐给越国,我不敢不接受。

古文:以民生之不长,王其无死!

现代文:人的生命并不长,希望吴王不要轻易去死。

古文:民生于地上,寓也,其与几何?

现代文:人活在世界上,不过是一个过客,能有多少时日?

**古文: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夫妇三百,唯王所安,以没王年。 **

现代文:我将把吴王安排到甬句东这个地方养老,让吴王挑选三百对夫妇,随同前去侍候终生。

古文:夫差辞曰: 天既降祸于吴国,不在前后,当孤之身,实失宗庙社稷。

现代文:夫差推辞说: 上天给吴国降下的大祸,不在前不在后,正在我执政的时候,国家的宗庙社稷实际上是我失掉的。

**古文:凡吴土地人民,越既有之矣,孤何以视于天下! **

现代文:凡是吴国的土地和人民,越国已经全都占有了,我还有什么资格活在这个世界上!

**古文:夫差将死,使人说于子胥曰: 使死者无知,则已矣;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员也! **

现代文:夫差临死前,让人去告祭伍子胥说: 假使死去的人什么也不知道,也就罢了;假使人死后还有知,我还有什么脸去见你啊!

古文:遂自杀。

现代文:于是便自杀了。

古文:越灭吴,上征上国,宋、郑、鲁、卫、陈、蔡执玉之君皆入朝。

现代文:越王灭了吴国,又北上征服了中原几个诸侯国。宋、郑、鲁、卫、陈、蔡等国的国君都拿着玉器来朝拜。

古文:夫唯能下其群臣,以集其谋故也。

现代文:这是因为勾践能谦虚地对待群臣,集中他们智谋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