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修内政纳襄王

古文:元年春,公及夫人嬴氏至自王城。秦伯纳卫三千人,实纪纲之仆。

现代文:晋文公元年春天,文公和夫人嬴氏从王城前来,秦穆公派卫士三千人护送,都是得力的仆从。

古文:公属百官,赋职任功。

现代文:文公会见百官,授与官职,任用功臣。

古文:弃责薄敛,施舍分寡。救乏振滞,匡困资无。

现代文:废除旧的债务,减免赋税,布施恩惠,舍弃禁令,分财给寡少的人,救济贫困,起用有才德而长期没升迁的人,资助那些没有财产的人。

古文:轻关易道,通商宽农。

现代文:减轻关税,修治道路,便利通商,宽免农民的劳役。

古文:懋穑劝分,省用足财。

现代文:鼓励发展农业,提倡互相帮助,节省费用来使资财充足。

古文:利器明德,以厚民性。

现代文:利器便民,宣扬德教,以培养百姓的纯朴德性。

古文:举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类。

现代文:推举贤良,任用有才能的人,制定官员规章,依法办事,确立名分,培育美德。

古文:昭旧族,爱亲戚,明贤良,尊贵宠,赏功劳,事耈老,礼宾旅,友故旧。

现代文:昭显有功勋的旧族,惠爱亲戚,荣耀贤良,尊宠贵臣,奖赏有功劳的人,敬事老人,礼待宾客,亲近旧日友人。

古文:胥、籍、狐、箕、栾、郤、柏、先、羊舌、董、韩,实掌近官。

现代文:胥、籍、狐、箕、栾、郤、桓、先、羊舌、董、韩等十一族,都担任朝廷近官。

古文:诸姬之良,掌其中官。

现代文:姬姓中贤良的人,担任朝廷内务官。

古文:异姓之能,掌其远官。

现代文:异姓中有才能的人,担任边远地方的官。

古文: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

现代文:王公享用贡赋,大夫收取采邑的租税,士受禄田,一般平民自食其力,工商之官领受官廪,皂隶按其职务领取口粮,家臣的食用取自大夫的加田。

古文:政平民阜,财用不匮。

现代文:于是政治清明,民生丰安,财用充足。

古文:冬,襄王避昭叔之难,居于郑地汜。使来告难,亦使告于秦。

现代文:冬天,周襄王为躲避昭叔之难,住到郑国的汜地,派人到晋国告急,又派人到秦国求援。

古文:子犯曰: 民亲而未知义也,君盍纳王以教之义。

现代文:子犯说: 百姓亲近君王,但还不知道道义,您何不送周襄王回国,以此来教导百姓懂得道义呢?

古文:若不纳,秦将纳之,则失周矣,何以求诸侯?

现代文:如果您不送,秦国就会送襄王回国,那就会失去事奉周天子的机会,还凭什么来求得诸侯盟主的地位呢?

古文:不能修身而又不能宗人,人将焉依?

现代文:如果不能修养品德,又不能尊奉周天子,别人怎么会依附呢?

**古文:继文之业,定武之功,启土安疆,于此乎在矣,君其务之。 **

现代文:继承晋文侯的业绩,建立晋武公的功德,开拓国土,安定疆界,就在于这次了,请您努力做好这件事。

古文:公说,乃行赂于革中之戎与丽土之狄,以启东道。

现代文:文公听了很高兴,于是就送钱财给革中之戎和丽土之狄,打开东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