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子论外患与内忧

古文:鄢之役,晋伐郑,荆救之。

现代文:在鄢陵之战时,晋国讨伐郑国,楚国出兵救郑。

古文:大夫欲战,范文子不欲,曰: 吾闻之,君人者刑其民,成,而后振武于外,是以内和而外威。

现代文:大夫们都想作战,范文子不同意,说: 我听说,统治人民要使用刑罚来端正臣民,这件事做到了,然后才能对外显示武力,因此能做到国内团结,国外畏惧。

古文:今吾司寇之刀锯日弊,而斧钺不行。

现代文:现在我国司法官用来惩罚小民的刀锯,天天使用得快要坏了,而用来惩罚大臣的斧钺却并不使用。

古文:内犹有不刑,而况外乎?

现代文:在国内尚且有不能施以刑典的,又何况对外呢?

古文:夫战,刑也,刑之过也。

现代文:战争,就是一种刑罚,是用来惩罚过错的。

古文:过由大,而怨由细,故以惠诛怨,以忍去过。

现代文:过错是由大臣造成的,而怨恨来自一般小民,因此要用恩惠来消除小民的怨恨,下狠心禁止大臣的过错。

古文:细无怨而大不过,而后可以武,刑外之不服者。

现代文:小民没有怨恨,大臣不犯过失,然后可以用兵,去惩罚国外那些不顺服的人。

古文:今吾刑外乎大人,而忍于小民,将谁行武?

现代文:如今我国的刑罚施加不到大臣,却下狠心来对付小民,那么,想靠谁来振作军威呢?

古文:武不行而胜,幸也。

现代文:军威不振而打胜仗,只是一种侥幸。

古文:幸以为政,必有内忧。

现代文:依靠侥幸成功来治理国家,一定会有内忧。

古文:且唯圣人能无外患,又无内忧,讵非圣人,必偏而后可。

现代文:况且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既无外患,又无内忧,如果不是圣人,必然只有偏于一头才行。

古文:偏而在外,犹可救也,疾自中起,是难。

现代文:如果偏失的一头在国外,那还可以补救,如果毛病在国内发生,那就难于应付了。

**古文:盍姑释荆与郑以为外患乎。 **

现代文:我们何不姑且撇开楚国和郑国,把它们作为外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