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子请免叔孙穆子

古文:虢之会,鲁人食言,楚令尹围将以鲁叔孙穆子为戮,乐王鲋求货焉不予。

现代文:在郑国虢地会盟时,鲁国人自食其言。楚国的令尹围要把鲁国的叔孙穆子杀掉,乐王鲋向叔孙穆子索取财货,穆子不肯给。

古文:赵文子谓叔孙曰: 夫楚令尹有欲于楚,少懦于诸侯。

现代文:赵文子对叔孙穆子说: 楚国的令尹围想得到楚国的王位,认为诸侯们都很弱小。

古文:诸侯之故,求治之,不求致也。

现代文:诸侯会盟的事,是求得解决问题,不仅仅是要求都到会就行了。

古文:其为人也,刚而尚宠,若及,必不避也。子盍逃之?

现代文:令尹围的为人,刚愎自用,好自尊宠,如果被他碰上,肯定无法躲避。你何不逃走呢?

**古文:不幸,必及于子。 **

现代文:万一发生不幸,一定会危及到你。

古文:对曰: 豹也受命于君,以从诸侯之盟,为社稷也。

现代文:叔孙穆子回答说: 我奉国君的命令,来参加诸侯的会盟,是为了国家。

古文:若鲁有罪,而受盟者逃,必不免,是吾出而危之也。

现代文:如果鲁国有罪,而来参加会盟的使者逃了,那鲁国一定免不了要遭到讨伐,这样我出来反倒危害了国家。

古文:若为诸侯戮者,鲁诛尽矣,必不加师,请为戮也。

现代文:如果我被诸侯们杀害,那对鲁国的诛伐也就到此为止了,必定不会再兴师问罪了,请杀我吧。

古文:夫戮出于身实难,自他及之何害?

现代文:杀害是出于自身犯罪的话,那确实难堪,如果是由于他人连累到自己,又有什么妨害?

**古文:苟可以安君利国,美恶一心也。 **

现代文:如果可以使国君平安,对国家有利,生与死都是一样的。

古文:文子将请之于楚,乐王鲋曰: 诸侯有盟未退,而鲁背之,安用齐盟?

现代文:赵文子将向楚国求情,乐王鲋说: 诸侯缔结盟约,还没散会,而鲁国就违背它,那又何必缔结盟约呢?

**古文:纵不能讨,又免其受盟者,晋何以为盟主矣,必杀叔孙豹。 **

现代文:纵然不能出兵讨伐鲁国,却又要赦免鲁国来参加会盟的使者,那晋国还凭什么作为盟主呢?一定要杀死叔孙豹。

古文:文子曰: 有人不难以死安利其国,可无爱乎!

现代文:文子说: 有人不惜一死以保卫国家利益,这样的人难道可以不加爱护吗?

古文:若皆恤国如是,则大不丧威,而小不见陵矣。

现代文:如果都能这样爱护国家,那么大国就不会丧失威严,小国也不会受到欺侮。

古文:若是道也果,可以教训,何败国之有!

现代文:如果按照这个道理去实行,就可以教训百姓,又怎么会败坏国家呢!

**古文:吾闻之曰: 善人在患,弗救不祥;恶人在位,不去亦不祥。 **

现代文:我听说: 好人有患难,不救他不吉祥;恶人在位,不除掉也不吉祥。

**古文:必免叔孙。 **

现代文:因此,一定要赦免叔孙豹。

古文:固请于楚而免之。

现代文:赵武子坚决向楚国请求,而赦免了叔孙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