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公子张讽灵王宜纳谏

古文:灵王虐,白公子张骤谏。

现代文:楚灵王暴虐无道,白公子张多次劝谏。

**古文:王患之,谓史老曰: 吾欲已子张之谏,若何? **

现代文:灵王很讨厌,对史老说: 我想制止子张的劝谏,怎么样?

古文:对曰: 用之实难,已之易矣。

现代文:史老回答说: 接受劝谏很难,制止它容易。

**古文:若谏,君则曰余左执鬼中,右执殇宫,凡百箴谏,吾尽闻之矣,宁闻他言? **

现代文:如果他再劝谏,您就说我左手掌握着鬼身,右手掌握着鬼的居处,凡是各种告诫劝谏,我全听到了,哪里需要听别的什么劝告?

古文:白公又谏,王如史老之言。

现代文:白公又来劝谏,灵王按照史老讲的说了。

古文:对曰: 昔殷武丁能耸其德,至于神明,以入于河,自河徂亳,于是乎三年,默以思道。

现代文:白公回答说: 以前殷高宗武丁能够敬慎德行,和神明相通,先迁到河内,又从河内迁到亳地,从此三年沉默不语,思考治国的道理。

**古文:卿士患之,曰: 王言以出令也,若不言,是无所禀令也。 **

现代文:卿士们为此担忧,说: 君王讲话才能发出命令,如果不说话,我们就无法接受命令了。

**古文:武丁于是作书,曰: 以余正四方,余恐德之不类,兹故不言。 **

现代文:于是武丁就写了文书,说: 要我统治天下,我恐怕德行不好,所以才不讲话。

古文:如是而又使以象梦旁求四方之贤,得傅说以来,升以为公,而使朝夕规谏,曰: 若金,用女作砺。

现代文:这样写了以后,又派人根据梦中的形象到四方寻访贤人,得到了傅说,把他请来,提升他为上公,让他早晚规谏,说: 如果我是剑,就把你当作磨刀石。

古文:若津水,用女作舟。

现代文:如果我要渡河,就把你当船。

古文:若天旱 用女作霖雨。

现代文:如果天旱,就把你当作连绵的雨。

古文:启乃心,沃朕心。

现代文:敞开你的心扉,滋润我的心田。

古文: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现代文:如果药力不足以使人头晕目眩,那病就不会痊愈。

**古文:若跣不视地,厥足用仿。 **

现代文:如果光着脚走路不看地面,那脚就要受伤。

古文:若武丁之神明也,其圣之睿广也,其智之不疚也,犹自谓未乂,故三年默以思道。

现代文:像武丁那样和神明相通,他的圣明智慧广博,他的聪明没有毛病,还自认为不能治理好国家,所以三年中沉默不语,思考治国的道理。

古文:既得道,犹不敢专制,使以象旁求圣人。

现代文:已经知道了为君之道,还不敢专断独行,派人根据梦中的形象去寻访贤人。

**古文:既得以为辅,又恐其荒失遗忘,故使朝夕规诲箴谏,曰: 必交修余,无余弃也。 **

现代文:已经得到了贤人辅佐自己,还怕疏忽遗忘,所以叫他早晚教诲规谏,说: 一定要教诲帮助我,不要抛弃我。

古文:今君或者未及武丁,而恶规谏者,不亦难乎!

现代文:现在您也许还赶不上武丁,却讨厌规谏您的人,要治理好国家不是太难了吗!

古文: 齐桓、晋文,皆非嗣也,还轸诸侯,不敢淫逸,心类德音,以德有国。

现代文: 齐桓公和晋文公,都不是嫡长子,他们流亡周游诸侯各国,不敢骄奢淫逸,心中喜爱有德的言论,因为修养德行做了国君。

古文:近臣谏,远臣谤,舆人诵,以自诰也。

现代文:身旁大臣劝谏,远方臣僚批评,众人诵诫议论,他们都能用来告诫自己。

古文:是以其入也,四封不备一同,而至于有畿田,以属诸侯,至于今为令君。

现代文:因此他们刚回国即位时,四面的封疆方圆不到一百里,后来发展到方圆一千里,会合诸侯做了霸主,一直到今天还被称为贤君。

古文:桓、文皆然,君不度忧于二令君,而欲自逸也,无乃不可乎?

现代文:齐桓公、晋文公都是如此,您不思考担忧赶不上两位贤君,却想贪图安逸,恐怕不行吧?

**古文:《周诗》有之曰: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

现代文:《周诗》上有这样的话: 不亲自处理政事,百姓不会相信。

古文:臣惧民之不信君也,故不敢不言。

现代文:我怕百姓不信任您,因此不敢不说。

**古文:不然,何急其以言取罪也? **

现代文:不然的话,我何必急着进谏因而获罪呢?

古文:王病之,曰: 子复语。

现代文:灵王担忧白公的话,说: 你再说下去。

**古文:不穀虽不能用,吾慭置之于耳。 **

现代文:我虽然不能照着做,但我愿意把这些话放在耳朵里。

古文:对曰: 赖君用之也,故言。

现代文:白公回答说: 希望您接受我的规谏,所以我才说。

**古文: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 **

现代文:否则,巴浦地方犀牛、牦牛、兕、象的角和牙齿做塞耳的耳瑱,难道用得完吗?

古文:遂趋而退,归,杜门不出。

现代文:还用得着用规谏之词来做耳瑱吗? 于是便快步退下,回到家中,闭门不出。

古文:七月,乃有乾溪之乱,灵王死之。

现代文:过了七个月,就发生了乾溪之乱,灵王死在这场叛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