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兴师伐吴而弗与战

古文:至于玄月,王召范蠡而问焉,曰: 谚有之曰,觥饭不及壶飧。

现代文:到了这年的九月,越王召见范蠡,向他请教说: 俗话说得好,饿着肚子等好吃的,还不如先吃到一碗粗米饭。

**古文:今岁晚矣,子将奈何? **

现代文:如今一年快要完了,你看怎么办呢?

古文:对曰: 微君王之言,臣故将谒之。

现代文:范蠡说: 君王不说这话,我也要请求君王攻打吴国了。

**古文:臣闻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 王曰: 诺。 **

现代文:我听说,捕捉机遇,就好像扑灭大火和追捕逃犯一样,拼命追赶还怕来不及。 越王说: 好。

古文:遂兴师伐吴,至于五湖。

现代文:于是马上起兵攻打吴国,进军到五湖。

古文:吴人闻之,出而挑战,一日五反。

现代文:吴国人听说越军来了,出兵挑战,一天之内来回五次。

古文:王弗忍,欲许之,范蠡进谏曰: 夫谋之廊庙,失之中原,其可乎?

现代文:越王按捺不住,准备答应交战。范蠡进谏说: 在朝廷里谋划得好好的,一到战场就失算,这样可以吗?

古文:王姑勿许也。

现代文:君王暂且不要答应交战。

古文:臣闻之,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

现代文:我听说,时机到来不能怠慢,时机失去就不会再来。上天赐予却不收受,反而会有灾难。

古文:赢缩转化,后将悔之。

现代文:进退变化中,如果拿不准主意,之后一定会懊悔。

**古文:天节固然,唯谋不迁。 王曰: 诺。 **

现代文:天道变化本来就是这样,谋划好了的事就不要再更改了。 越王说: 好吧。

古文:弗许。

现代文:就没有同意交战。

古文:范蠡曰: 臣闻古之善用兵者,赢缩以为常,四时以为纪,无过天极,究数而止。

现代文:范蠡说: 臣听说古代善于用兵的人,以星辰出没和四时转换的规律为准则,不越过天道的极限,到了一定的限度就停止。

古文: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明者以为法,微者则是行。

现代文:天道非常明显,日月的运行是天道的常规。日月光明时可以作前进的法则,日月晦暗时可以作隐蔽的榜样。

古文: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

现代文:阳达到极点一定会转为阴,阴达到极点一定会转为阳。太阳落了又升,月亮圆了又缺。

古文: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

现代文:古时善于用兵的人,遵循着天地的常规,和它一起行动。

古文:后则用阴,先则用阳;近则用柔,远则用刚。

现代文:被动防守时用阴道,主动进攻时用阳道。敌人逼近时用柔道,敌人远离时用刚道。

古文:后无阴蔽,先无阳察,用人无艺,往从其所。

现代文:但被动防守时不能过于隐蔽,主动进攻时也不能过于显露。

古文:刚强以御,阳节不尽,不死其野。

现代文:用兵没有一定的格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作决定。如果敌方顽强抵抗,说明他们的阳气还没有耗尽,就不同他们死战。

古文:彼来从我,固守勿与。

现代文:当敌方来寻我交战时,我们就坚守不战。

古文:若将与之,必因天地之灾,又观其民之饥饱劳逸以参之。

现代文:如果准备出战,一定要乘敌方遭遇灾祸的时候,而且还要看他们的民众是饥是饱,是劳是逸,作为决定出战与否的参考。

古文:尽其阳节,盈吾阴节而夺之。

现代文:直到敌方的阳气耗尽,我方的阴气积蓄饱满,然后才可夺取胜利。

古文:宜为人客,刚强而力疾;阳节不尽,轻而不可取。

现代文:采取攻势的时候,应该勇猛顽强而行动迅速。敌方阳气没有耗尽前,不要轻易攻取。

古文: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阴节不尽,柔而不可迫。

现代文:采取守势的时候,应该从容不迫。我方阴气没有耗尽前,虽然柔弱也不可能被困迫。

古文:凡陈之道,设右以为牝,益左以为牡,蚤晏无失,必顺天道,周旋无究。

现代文:布阵的方法也很重要,右翼可以布阵严整,但不是主力所在。左翼应该加强一些,使它成为主力。早晚都不能有疏忽,顺着天道,进退周旋而变化无穷。

**古文:今其来也,刚强而力疾,王姑待之。 王曰: 诺。 **

现代文:如今敌方的来势凶猛而迅速,君王还是暂且等一等吧。 越王说: 好。

古文:弗与战。

现代文:于是没有和吴军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