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八·报应二

古文:公孙绰王安国尼妙寂李文敏樊宗谅荥阳氏

现代文:公孙绰王安国尼妙寂李文敏樊宗谅荥阳氏

古文:公孙绰

现代文:公孙绰

古文:唐王屋主簿公孙绰,到官数月,暴疾而殒。

现代文:唐朝王屋县主簿名叫公孙绰,到任没几个月,突然得急病死了,还没来得及埋葬。

**古文:未及葬,县令独在厅中,见公孙具公服,从门而入。惊起曰: 与公幽显异路,何故相干? **

现代文:这一天,县令独自一人在厅堂里,忽见公孙绰穿着官服,从门外进来,县令很吃惊,起来说: 我和你现在是阴阳两界,什么原因来找我?

古文:公孙曰: 某有冤,要见长官请雪,尝忝僚佐,岂遽无情!

现代文:公孙说: 我有冤屈,现在邀见你请你为我昭雪,不才曾愧在你的部下,难道这么快就没有情面了吗?

古文:某命未合尽,为奴婢所厌,以利盗窃。

现代文:我的寿数本来没尽,但因奴婢们讨厌我,我死了才利于他们盗窃。

古文:某宅在河阴县,长官有心,倘为密选健吏,赍牒往捉,必不漏网。

现代文:我的家在河阴县,长官果有心为我报仇,请选派得力的衙役,秘密地带着你的命令去抓捕,一定不会让他们漏网。

**古文:宅堂檐从东第七瓦垅下,有某形状,以桐为之,钉布其上,已变易矣。 **

现代文:我的房檐从东数第七条瓦垅下面,有我的人形,用桐木刻制的,上面钉着钉子,已经有所变化了。

古文:言讫而没。

现代文:说完就没有影了。

古文:令异甚,乃择强卒素为绰所厚者,持牒并书与河阴宰,其奴婢尽捕得,遂于堂檐上搜之,果获人形,长尺余,钉绕其身。

现代文:县令很惊异,就挑选了几个强健的吏卒,都是平时公孙绰对他们厚待的,带着密令书信送给河阳县县宰,把公孙家的奴婢都抓起来了。又到屋堂的檐上去搜查,真的找到了人形,大约有一尺多长,周身都钉着钉子,有的木质渐渐变成了肉质,敲击它还能发出声音。

古文:木渐为肉,击之哑然有声,绰所贮粟麦,以俟闲居之费者,悉为所盗矣。县遂申府,奴婢数人,皆殪枯木。王安国

现代文:公孙绰家贮藏的以备将来退居时用的粮食等物,全都被他们盗走了。县令于是申报到州府,那几个做恶的奴婢都被杖杀。王安国

古文:泾之北鄙农人有王安国者,力穑,衣食自给。

现代文:泾河北边偏僻农村有个叫王安国的庄稼人。他勤劳耕种,衣食都能自给。

古文:唐宝历三年冬,夜有二盗窬墙而入,皆执利刃。安国不敢支梧,而室内衣裘,挚之无孑遗。

现代文:唐敬宗宝历三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有两个强盗跳墙进了王安国家,都拿着利刀,安国不敢出声,室内的衣物,被贼人抢劫一空。

古文:安国一子,名何七,年甫六七岁,方眠惊起,因叫有贼,登时为贼射,应弦而毙。

现代文:安国有一个儿子,名叫何七,刚六七岁,正睡觉被惊醒,就大叫有贼,立刻被贼人射了一箭,应弦而死。

古文:安国闾外有二驴紫色者,亦为攘去。

现代文:安国的屋外有两头紫色的驴,也被贼人牵去。

古文:迟明,村人集聚,共商量捕逐之路。

现代文:黎明,村里人都集聚在他家,共同商量抓贼的办法。

**古文:俄而何七之魂登房门而号: 我死自是命,那复多痛,所痛者,永诀父娘耳。 **

现代文:不一会儿,何七的魂灵踏着房门大声哭泣说: 我死是命里该着,不必过多悲伤,我悲伤的是我再也见不到父亲和母亲了。

古文:遂冤泣久之。邻人会者五六十人,皆为雪涕。

现代文:哭泣了很长时间,邻居来聚集的有五六十人,都被感动的哭了。

**古文:因曰: 勿谋追逐。明年五月,当自送死。 **

现代文:何七说: 不要想抓贼的办法了,明年五月,他们自己就会来送死。

古文:乃召安国,附耳告之名氏,仍期勿。

现代文:于是就召呼安国,贴着耳朵告诉他贼人的名字,希望他不要泄露出去。

古文:洎麦秋,安国有麦半顷,方收拾,晨有二牛来,蹊践狼籍,安国牵归,遍谓里中曰: 谁牛伤暴我苗?

现代文:到了麦熟时,安国有半顷麦子,正要收割,一天早晨有两头牛来到麦地,把麦子践踏得不象样子,安国就把牛牵回家,问遍了村里的人,说: 谁家的牛把我家的麦子踩坏了?

**古文:我已系之,牛主当赍偿以购;不尔,吾将诣官焉。 **

现代文:我已经栓住了,牛的主人应该拿东西作赔偿换回牛,不然的话,我就要报告官府了。

**古文:里中共往,皆曰: 此非左侧人之素畜者。 **

现代文:村里人都来了,都说: 这两头牛不是咱们左邻右舍所养的。

**古文:聚视久之,忽有二客至曰: 我牛也。昨暮惊逃,不虞至此,所损之田,请酬倍资而归我畜焉。 **

现代文:大家聚在一起看了很长时间,忽然有两个外村的人来到了,说: 是我们的牛,昨天晚上受惊逃跑,没想到跑到这里来,所损坏的麦子,请让我加倍赔偿来换回我的牛。

**古文:共里人诘所从,因验契书,其一乃以紫驴交致也。安国即醒何七所谓,及询名姓皆同,遂缚之,曰: 尔即去冬射我子尽我财者。 **

现代文:村里人就问他们从哪里来,又检查他们买牛的文契,其中一头牛是用紫色的驴换来的,安国就想起了何七的话,等到问他们叫什么名字,和何七说的一样,于是就把他们绑起来,说: 你们就是去年冬天射死我儿子抢去我的财物的人。

**古文:二盗相顾,不复隐,曰: 天也命也,死不可逭也。 **

现代文:两个强盗互相看了看,就不再隐瞒了。说: 真是命里注定啊!死是不可逃避的。

古文:即述其故,曰: 我既行劫杀,遂北窜宁庆之郊,谓事已积久,因买牛将归岐上,昨牛抵村北二十里,徘徊不进,俟夜黑,方将过此。

现代文:然后就说了为什么到这里来。

古文:既寐,梦一小儿五岁许,裸形乱舞,纷纭相迷,经宿方寤。

现代文:说: 我们杀人抢劫之后,立刻逃到宁庆的郊区,考虑到事情已经很久了。

古文:及觉,二牛之縻纼不断,如被解脱,则已窜矣。因踪迹之,由径来至此。去冬之寇,讵敢逃焉。 里人送邑,皆准于法。

现代文:因此才出来买牛要回到岐上,但昨天到了这村子北边二十多里的地方,牛就徘徊不往前走了,等到天黑,才过了这个地方,晚上睡觉时梦到一个小孩大约有五岁,光着身子乱跳,把我们弄得迷迷糊糊,过了一宿才醒,醒后去看牛,只见系着两头牛的绳子没有断,好象被解开似的,牛已经跑得不见影了,我们顺着牛蹄印找到这里来。去年冬天的贼寇,那里敢逃跑。 村里人把二盗贼送到城里,都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古文:尼妙寂

现代文:尼妙寂

古文:尼妙寂,姓叶氏,江州浔阳人也。

现代文:尼姑妙寂,姓叶,江州浔阳人。

古文:初嫁任华,浔阳之贾也。

现代文:当初嫁给任华,是浔阳的商人。

古文:父升,与华往复长沙广陵间。

现代文:她的父亲叶升,和任华经常往返在长沙和广陵之间作生意。

古文:唐贞元十一年春,之潭州不复。

现代文:唐朝贞元十一年的春天,去潭州没有返回,过了归期已经几个月了。

古文:过期数月,妙寂忽梦父,被发裸形,流血满身,泣曰: 吾与汝夫,湖中遇盗,皆已死矣。

现代文:有一天,妙寂忽然梦到了父亲,他披散着头发,光着身子,满身是血。哭着说: 我和你丈夫,在湖中遇上强盗,都已经死了。

**古文:以汝心似有志者,天许复仇,但幽冥之意,不欲显言,故吾隐语报汝,诚能思而复之,吾亦何恨! 妙寂曰: 隐语云何? **

现代文:我平时看你是个意志坚强,有志向的人,上天允许由你替我们报仇,但神灵的意思,不想明白地说出来,所以我用隐语告诉你,如果真能明白而报了仇,我也就没有遗恨了。 妙寂问: 隐语怎么说?

**古文:升曰: 杀我者,车中猴,门东草。 **

现代文:叶升说: 杀我的人是,车中猴,东门草。

**古文:俄而见其夫,形状若父,泣曰: 杀我者,禾中走,一日夫。 **

现代文:不一会又见她的丈夫,形貌和父亲一样。哭着说: 杀我的人是禾中走,一日夫。

古文:妙寂抚膺而哭,遂为女弟所呼觉。

现代文:妙寂抚着丈夫的肩痛哭一场,于是被她妹妹叫醒了。

古文:泣告其母,阖门大骇,念其隐语,杳不可知。

现代文:她哭着告诉母亲,全家都很惊慌,念那隐语,一点儿也不知道其中的意思。

古文:访于邻叟及乡闾之有知者,皆不能解。

现代文:遍访了邻居中的老人,乡里的聪明智慧的人,都解不出来。

古文:秋诣上元县,舟楫之所交处,四方士大夫多憩焉。而又邑有瓦棺寺,寺上有阁,倚山瞰江,万里在目,亦江湖之极境,游人弭棹,莫不登眺。吾将缁服其间,伺可问者,必有醒吾惑者。

现代文:秋天到上元县去,这里是各地舟船交汇的地方,四方的官员名士多在这里休息,再加上城内有瓦官寺,寺上有阁楼,靠山俯瞰大江,万里远的景色尽收眼底,这也是江湖中最秀美的地方,游人行船到这里,没有不登楼远眺的,妙寂想我穿上僧尼的黑衣服到那里,寻找可问的人,一定会有解开我疑惑的人。

古文:于是褐衣上元,舍力瓦棺寺,日持箕帚,洒扫阁下,闲则徙倚栏槛,以伺识者。

现代文:于是穿上粗布衣服到上元去,在瓦官寺干活,整天拿着扫帚,洒扫楼阁,有空就倚着栏槛,等待能解谜的人。

古文:见高冠博带,吟啸而来者,必拜而问。

现代文:看见戴高帽系宽带一边走一边吟唱的人,一定跪拜而问。

古文:居数年,无能辩者。

现代文:过了几年,没有遇到解开谜团的人。

古文:十七年,岁在辛巳,有李公佐者,罢岭南从事而来,揽衣登阁,神彩隽逸,颇异常伦。

现代文:到了贞元十七年,是辛巳年。有个叫李公佐的人,辞掉了岭南从事来到上元,揽衣登上阁楼,神彩英俊豪放,和平常人很不一样。

**古文:妙寂前拜泣,且以前事问之,公佐曰: 吾平生好为人解疑,况子之冤恳,而神告如此,当为子思之。 **

现代文:妙寂就上前哭着拜见,并且把梦中的事说出来问他。公佐说: 我平生就喜欢给人解疑,况且你的冤恨太大,再说神灵告诉了这些,我应该为你想一下。

古文:默行数步,喜招妙寂曰: 吾得之矣。

现代文:说罢低头默默地走了几步,高兴地告诉妙寂说: 我想出来了,杀你父亲的叫申兰。

古文:杀汝父者申兰,杀汝夫者申春耳。 妙寂悲喜呜咽,拜问其说。

现代文:杀你丈夫的叫申春。 妙寂悲喜交加呜咽着,请他说明怎么讲法。

古文:公佐曰: 夫猴申生也,车去两头而言猴,故申字耳。草而门,门而东,非兰字耶!

现代文:公佐说: 猴是申年生的,车字去两头又说猴,所以是个申字;草而门,门而东,不是蕳字吗?

古文:禾中走者,穿田过也,此亦申字也。一日又加夫,盖春字耳。

现代文:禾中走,就是穿田过,这也是个申字,一日又加夫,就是春字啊。

**古文:鬼神欲惑人,故交错其言。 **

现代文:鬼神想要迷惑人,所以拆开来说。

古文:妙寂悲喜,若不自胜,久而掩涕拜谢曰: 贼名既彰,雪冤有路,苟或释惑,誓报深恩,妇人无他,唯洁诚奉佛,祈增福海。

现代文:妙寂听后又悲又喜,好象不能自禁了,过了很长时间才擦了眼泪拜谢说: 贼人的名字已经知道了,昭雪冤恨有了门路,你为我解除了疑惑,我发誓要报你的大恩。但我作为一个女人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诚心诚意信奉佛祖,祈祷你福如东海。

古文:初,泗州普光王寺有梵氏戒坛,人之为僧者必由之,四方辐辏,僧尼繁会,观者如市焉。

现代文:后来,在泗州的普光寺有个梵氏戒坛。当僧尼的人一定要到那里去,四面八方的人都象车辐条向着车轴那样去那里,僧尼也频繁地聚会,参观的人象到菜市一样。

古文:公佐自楚之秦,维舟而往观之。

现代文:公佐从楚地到秦地去,坐了一条船去那里参观。

古文:有一尼,眉目朗秀,若旧识者,每过必凝视公佐,若有意而未言者。

现代文:看见有一个尼姑,眉清目秀,好象以前见过,每次经过她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公佐,好象有话要说的样子。

**古文:久之,公佐将去,其尼遽呼曰: 侍御贞元中不为南海从事乎? 公佐曰: 然。 **

现代文:时间长了,公佐要离开了,那尼姑急忙招呼他说: 您难道不是贞元年间的南海从事吗: 公佐说: 是呀!

**古文: 然则记小师乎? **

现代文:妙寂说: 那么你记得我吗?

**古文:公佐曰: 不记也。 **

现代文:公佐说: 不记得了。

**古文:妙寂曰: 昔瓦官寺阁求解车中猴者也。 **

现代文:妙寂说: 我就是当年在瓦官寺阁楼上求你解车中猴的人。

**古文:公佐悟曰: 竟获贼否? **

现代文:公佐想起来了说: 你最终抓获了贼人了没有?

古文:对曰: 自悟梦言,乃男服,易名士寂,泛佣于江湖之间。

现代文:妙寂回答说: 自从明白了梦中的话后,我就女扮男妆,改名士寂,到处给别人作工。

古文:数年,闻蕲黄之间有申村,因往焉。

现代文:几年后,听说蕲黄之间有个申村。

古文:流转周星,乃闻其村北隅有名兰者。默往求佣,辄贱其价,兰喜召之。

现代文:因此就去了那里,走访了十多天,才听说这个村北角有个叫申兰的,就前去要求给他家做佣人,不图赚钱,申兰听说后高兴地收留了我。

古文:我又闻其从父弟有名春者,于是勤恭执事,昼夜不离。见其可为者,不顾轻重而为之,未尝待命。

现代文:不久又听说他的堂弟有个名叫申春的,于是我就非常勤奋地给他干活,不分昼夜地干,只要看到可以干的活,也不管轻重,不等主人发话,申兰家很器重我。

古文:兰家器之,昼与郡佣苦作,夜寝他席,无知其非丈夫者。

现代文:白天我和那些佣人勤苦地劳作,夜晚不同他们睡在一起,没有人知道我不是男人。

古文:逾年,益自勤干,兰逾敬念,视士寂,即目视其子不若也。

现代文:过了一年,我更加勤劳肯干,申兰越加对我好,看待我比他的儿子都好。

古文:兰或农或商,或畜货于武昌,关锁启闭悉委焉。

现代文:申兰有时务农,有时经商,有时也到武昌去贩牲畜,全家的钥匙都交给我,因此我就能查看他的柜子。

古文:因验其柜中,半是己物,亦见其父及夫常所服者,垂涕而记之。

现代文:那柜子里有一半是我们家的东西,也看见了我父亲和我丈夫平常穿的衣服,我流着眼泪记下了。

古文:而兰春叔出季处,未尝偕出,虑其擒一而惊逸也,衔之数年。

现代文:然而申兰和申春一个在家一个在外,不一同出入,我怕抓到一个惊跑了另一个,这事压了几年。

古文:永贞年重阳,二盗饮既醉,士寂奔告于州,乘醉而获。

现代文:到了永贞年重阳节,二贼喝醉了酒,我趁机跑到州府告发了他们,乘着两人醉酒未醒,抓获了他们。

古文:一问而辞伏就法,得其所丧以归,尽奉母而请从释教,师洪州天宫寺尼洞微,即昔时受教者也。

现代文:一经审问就招供伏法,我收回了被他们抢去的财物,全部交给了母亲,并请求让我出家。我的师傅是洪州天宫寺的尼姑洞微,也就是过去教诲过我的人。

古文:妙寂一女子也,血诚复仇,天亦不夺。

现代文:妙寂不过是一个女子,赤诚复仇,老天也成全了我的志向,梦中的话,在您的帮助下,弄明白了,才能够和仇人不共戴天。

**古文:遂以梦寐之言,获悟于君子,与其仇者,得不同天,碎此微驱,岂酬明哲。梵宇无他,唯虔诚法象,以报效耳。 **

现代文:就是粉身碎骨也报答不尽您对我的恩情。出家人在寺庙里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虔诚地供奉佛祖来报答您了。

古文:公佐大异之,遂为作传。

现代文:公佐听说非常惊异,就给她作了传记。

古文:大和庚戌岁,陇西李复言游巴南,与进士沈田会于蓬州。田因话奇事,持以相示,一览而复之。

现代文:大和庚戌年,陇西李复言游在巴南,和进士沈田在蓬州相会,沈田谈到奇闻怪事,就把传记给他看,他看一遍就能复述。

古文:录怪之日,逐纂于此焉。

现代文:在写志怪的时候,就把它编在这本书里。

古文:李文敏

现代文:李文敏

古文:唐李文敏者,选授广州录事参军。将至州,遇寇杀之,沈于江,俘其妻崔氏。

现代文:唐朝的李文敏,被选派作广州录事参军,上任时刚要到达州府,遇到强盗被杀害了,尸体沉到江里,他的妻子崔氏也被强盗抓去。

古文:有子五岁,随母而去。

现代文:李文敏有个儿子才五岁,随着母亲。

古文:贼即广州都虞候也。

现代文:贼寇就是广州的都虞候。

古文:其子渐大,令习明经,甚聪俊,诣京赴举下第,乃如华州。

现代文:文敏的儿子渐渐长大了,就让他习诵明经。他很聪明英俊。这一年到京城赶考,没有考中,就去了华州。

**古文:及渭南县东,马惊走不可制,及夜,入一庄中,遂投庄宿,有所衣天净纱汗衫半臂者,主妪见之曰: 此衣似顷年夫人与李郎送路之衣,郎既似李郎,复似小娘子。 **

现代文:走到渭南县以东的时候,他骑的马受惊狂奔控制不住。到了晚上,进了一个小村庄,就住在了这个庄里,文敏的儿子穿着一件半袖的天净纱汗衫,房东老太太看见就说: 这件衣服好象当年夫人送李郎在路上穿的衣服,你长得象李郎,又象他的小娘子。

古文:取其衣视之,乃顷岁制时,为灯烬烧破,半臂带犹在其家,遂以李文敏遭寇之事说之。

现代文:她拿起衣服看了看,就说这是当年做衣服时被灯火烧破了,半片臂带还在她家里。于是就把李文敏遭贼冠的事说给他听。

古文:此子罢举,径归问母,具以其事对,乃白官。

现代文:文敏的儿子听后,决定不考举人了,直接回去问自己的母亲,母亲说的和那老太太说的完全相符。

古文:官乃擒都虞候,系而诘之,所占一词不谬,乃诛之。

现代文:他就报告了官府,官府派人擒拿都虞候,捆绑后审问他,所说的供词与事实一点儿也不差。就杀了他。

古文:而给其物力,令归渭南焉。

现代文:又判给了文敏儿子一些财物,让他回渭南去了。

古文:樊宗谅

现代文:樊宗谅

古文:唐樊宗谅为密州刺史。

现代文:唐朝时有个樊宗谅任密州刺史。

古文:时属邑有群盗,提兵入邑甿殷氏家,掠夺金帛,杀其父子,死者三人。

现代文:当时属辖的城镇有一群盗贼。

古文:刺史捕之甚急,月余不获。

现代文:拿着兵器进入城镇的种田百姓殷家。掠夺去了金银布匹等财物,并杀了殷家父子,共三口。

古文:有钜鹿魏南华者,寓居齐鲁之间,家甚贫,宗谅命摄司法掾。

现代文:刺史命令紧急追捕,但过了一月有余仍然没有查获。有个钜鹿人叫魏南华的,居住在齐鲁两地之间,家中很贫穷,宗谅命他作法官带领部下捉拿。

**古文:一夕,南华梦数人皆被发,列诉于南华曰: 姓殷氏,父子三人,俱无罪而死,愿明公雪其冤。 **

现代文:一天晚上,南华梦到几个人都披散着头发,并排站在面前告诉南华说: 我们姓殷,父子三人都是无罪而死,希望明公为我们报仇。

**古文:南华曰: 杀汝者为谁? **

现代文:南华说: 杀你们的人是谁呢?

**古文:对曰: 某所居东十里,有姓姚者,乃贼之魁也。 **

现代文:回答说: 在我们家东面大约十里的地方有个姓姚的,就是盗贼的魁首。

古文:南华许诺,惊寤。

现代文:南华答应了他们,然后惊醒了。

古文:数日,宗谅谓南华曰: 盗杀吾甿,且一月矣,莫穷其迹,岂非吏不奉职乎!

现代文:又过了几天,宗谅对南华说: 无故杀了我们种田百姓。已经有一个多月,莫非你的部下不尽职尽责吗?

**古文:尔为司法官,第往验之。 **

现代文:你作为司法官,应该亲自前去探察。

古文:南华驰往,未至,忽见一狐起于路旁深草中,驰入里人姚氏所居。

现代文:南华骑一匹快马前去,还没到现场,忽然看见一个狐狸从路边的深草中跳起来,跑到姚氏住的地方,后面叫喊着追赶的有上百人。

古文:噪而逐者以百数,其狐入一穴中,南华命以锸发之,得金帛甚多,乃群盗劫殷氏财也。

现代文:那只狐钻入一个洞里。南华命人用锹掘洞,挖出来很多金银布匹,原来是那群盗贼抢劫殷家的财物。

古文:即召姚氏子,讯其所自,目动词讷,即收劾之,果盗之魁也。

现代文:南华立即召来姚家的人,审讯他这些财物是哪里来的。姚家人眼睛乱转支吾着说不出话来。南华就把他下狱,一经拷问那人果然是盗贼的魁首。

古文:自是尽擒其支党,且十辈。

现代文:从此全部抓获了他的同伙,有十个人。

古文:其狐虽匿于穴中,穷之卒无所见也,岂非冤魂之所假欤!

现代文:那只狐狸虽然藏在洞里,努力搜查也再没有看见,难道不是冤魂借它来引导的吗?

古文:时大和中也。

现代文:那时正是唐文宗大和年间。

古文:荥阳氏

现代文:荥阳氏

古文:唐盈州令将之任,夜止属邑古寺。

现代文:唐朝盈州县令将赴任,夜晚住在辖区内城镇的古庙里。

古文:方寝,见老妪,以桐叶蒙其首,伛偻而前。

现代文:刚刚躺下睡觉,见一老年妇人,用桐树叶蒙着脸,伛偻着走到县令面前。

古文:令以拄杖拂其叶,妪俯拾而去,俄亦复来。

现代文:县令用拄杖拂掉盖在她头上的叶子,老妇人俯身拾起来就走了。

古文:如是者三,久之不复来矣。

现代文:不一会,又返回来,象这样反复了三次。过了很久不再来了。

**古文:顷有衰裳者,自北户升阶,褰帘而前曰: 将有告于公,公无惧焉。 令曰: 是何妖物? **

现代文:又过了一会,有一个穿麻布衣服的人,从北门上台阶,掀起帘子走到县令面前说: 我有话要对你说,请你不要害怕。 县令说: 你是哪来的妖怪?

古文:曰: 实鬼也,非妖也,以形容衰瘵,不敢干谒。

现代文:那人回答: 我其实是鬼,并不是妖怪。因为我现在的容貌太难看,不敢贸然拜见。

古文:向者窃令张奶少达幽情,而三遭柱杖之辱,老奶固辞,耻其复进,是以自往哀诉,冀不逢怒焉。

现代文:这以前我私下让张奶传达我的意思,然而她三次遭到你用拄杖污辱她,老奶坚决不再来了,她感到没脸再来,所以我只好亲自以痛苦的心情向你述说,希望你不要生气。

古文:某荥阳氏子,严君牧此州,未逾年,锺家祸,乃护丧归洛,夜止此寺。

现代文:我是荥阳人,先父曾在此州作州牧,但未满一年家祸不断,父亲就去世了。

古文:继母赐冶葛花汤,并室妹同夕而毙。张奶将哭,首碎铁锤,同瘗于北墙之竹阴。

现代文:我们就护丧去洛阳,夜晚在此寺停留,继母给我们喝了野葛花汤,我和妹妹都在当晚被毒死,张奶要哭,也被她用铁锤打碎了脑袋,把我们埋在北墙边的竹林里。

**古文:某陇西先夫人即日诉于上帝,帝敕云: 为人之妻,已残戮仆妾,为人之母,又毒杀孤婴,居暗室,事难彰明,在天鉴,理宜诛殛。以死酬死,用谢诸孤。 **

现代文:天帝说:她作为妻子,却残酷地杀害了奴婢;作为母亲,又毒杀孤苦的孩子。住在暗室里,事情很难明白,在天上都看得很清楚,按理应该处死她,用死报死来酬谢孤儿。

古文:付司命处置讫报。

现代文:于是命令司命官处置然后回报。

古文:是日,先君复诉于上帝云: 某游魂不灵,乖于守慎,致令嚚室,害及孤孩,彰此家风,黩于天听,岂止一死,能谢罪名。

现代文:当天,我的父亲又报告上天说:我的游魂不灵,生性老实谨慎,以致后妻张狂,害了我的孩子,暴露了不好的家风,也有负于天教,仅仅一死哪能免除罪名。

古文:某三任县令,再剖符竹,实有能绩,以安黎甿。

现代文:我三任县令,断案办公有些政绩,使百姓安居乐业,那曾想,我做的好事不得好报。

**古文:岂图余庆不流,见此狼狈,悠扬丹旐,未越属城。长男既已无辜,孀妇又俾酬死,念某旅榇,难为瘗埋,伏乞延其生命,使某得归葬洛阳,获袝先人之莹阙,某无恨矣。 **

现代文:遭到了这样丧天害理的事情,天魂游荡,未能回家,长男无辜而死,孀妇又被赐死,请考虑我的棺木正在途中,很难掩埋,请天帝延长她的寿命,能让我归葬在洛阳,与先人葬在一起,我就没有什么怨恨了。

**古文:明年继母到洛阳,发背疽而卒。上帝谴怒,已至如此,今某即无怨焉。所苦者,被僧徒筑溷于骸骨之上,粪秽之弊,所不堪忍。况妹为厕神姬仆,身为厕神役夫,积世簪缨,一日凌坠,天门阻越,上诉无阶,籍公仁德,故来奉告。 **

现代文:第二年,我的继母回到洛阳背上生疮而死,上天的谴责,已经有了结果,现在我也没有什么怨恨了,感到痛苦的是,一些僧徒把厕所建在我的尸骨上,粪便污物,简直使我不能忍受,再说我妹妹是厕神的小妾,我又是厕神的奴仆,我家累世读书作官,而后代却受到如此摧残凌辱,天门难进,没法上天陈述。知你为人宽厚仁德,所以前来奉告。

**古文:令曰: 吾将奈何? **

现代文:县令说: 我将怎么办呢?

**古文:答曰: 公能发某朽骨,沐以兰汤,覆以衣衾,迁于高原之上,脱能赐木皮之棺,苹藻之奠,亦望外也。 令曰: 诺,乃吾反掌之易尔。 **

现代文:回答说: 你如挖出我们的尸骨,用香汤洗一下,再盖上衣被,迁到高地,如能用野草野果来祭奠,那真是太好不过了。 县令说: 好,作这件事易如反掌。

古文:鬼呜咽再拜,令张奶密召鸾娘子同谢明公。

现代文:那鬼抽泣着一再拜谢,让张奶悄悄地找鸾娘子同来拜谢县令。

**古文:张奶遂至,疾呼曰: 郭君怒晚来轩屏狼藉,已三召矣。 **

现代文:张奶马上就来了,大声召呼说: 郭君看到晚间家里没收拾很生气,已经召呼你三次了。

古文:于是可颜邞惶而去。

现代文:于是麻衣人急忙走了。

古文:明旦,令召僧徒,具以所告。遂命土工,发溷以求之,三四尺,乃得骸骨,与改瘗焉。

现代文:第二天,县令找到那些和尚,找了些土工,挖掘厕所,仅挖到三四尺深就挖到了尸骨,改葬到别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