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十八·气义三

古文:熊执易李约郑还古江陵士子郑畋章孝子发冢盗郑雍杨晟王殷

现代文:熊执易李约郑还古江陵士子郑畋章孝子发冢盗郑雍杨晟王殷

古文:熊执易

现代文:熊执易

古文:熊执易赴举,行次潼关。秋霖月余,滞于逆旅。

现代文:熊执易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走到潼关,秋雨连绵下了一个多月,无法行走,滞留在旅店里。

古文:俄闻邻店有一士,吁嗟数次。

现代文:那个人说:我是前尧山县令叫樊泽,去京城赴皇帝亲自在殿廷的考试。

古文:执易潜问之,曰:前尧山令樊泽,举制科,至此,马毙囊空,莫能自进。执易造焉,遽辍所乘马,倒囊济之。

现代文:走到这里,马死了,口袋里的钱也花光了,没有办法继续前进。熊执易回到自己的房间,将自己所骑的马和口袋里的钱全部拿出来送给樊泽。

古文:执易其年罢举,泽明年登科。

现代文:熊执易当年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而樊泽及时赶到参加了考试并被录取。

古文:李约

现代文:李约

古文:李约为兵部员外,汧公之子也。

现代文:李约是汧公的儿子,官职为兵部员外,他见识出众,超凡脱俗,与主客员外张谂是同事。

古文:识度清旷,迥出尘表。与主客张员外谂同官。

现代文:并韦征君况。他避世不结婚,也不积攒家产,只是同张谂的关系特别亲密。

古文:并韦征君况,墙东遁世,不婚娶,不治生业。李独厚于张,每与张匡床静言,达旦不寝,人莫得知。赠张诗曰:我有心中事,不与韦二说。

现代文:每当他同张谂躺在一张床上说话时,总是非常投机,经常整夜都不睡觉,别人对此都不了解,他作了一首诗赠给张谂:我有心中事,不与韦二说。

古文:秋夜洛阳城,明月照张八。

现代文:秋夜洛阳城,明月照张八。

古文:约尝江行,与一商胡舟楫相次。

现代文:李约有一次坐船在江上航行,同一个胡商的船前后行驶。

古文:商胡病,固邀相见,以二女托之,皆绝色也。又遗一珠。

现代文:胡商生病了,将李约请过船去,把两个女儿托付给他。

古文:约悉唯唯。

现代文:他的两个女儿都长得异常美丽。

古文:及商胡死,财宝约数万,悉籍其数送官,而以二女求配。

现代文:胡商又交给他一枚珠子,嘱咐他许多话。等到胡商死了,李约将他遗留下来的钱财约有好几万贯全都如数送交给官府,并为胡商的两个女儿寻找配偶,办理婚事。

古文:始,殓商胡时,约自以夜光含之,人莫知也。

现代文:当初胡商临死之前,同李约约定,死后要含着那枚夜光珠入殓,别人并不知道这件事。

古文:后,死胡有亲属来理资财,约请官司发掘,检之,夜光果在。

现代文:后来死去的胡商的亲属来清理胡商留下的财产,请来官府的人挖开坟墓检查,夜明珠果然还在。

古文:其密行皆此类也。

现代文:李约所做的事情,即使是别人不知道,也是这样讲义气。

古文:郑还古

现代文:郑还古

古文:郑还古,东都闲居,与柳当将军者甚熟。

现代文:郑怀古闲住在东都,与柳当将军的关系很密切。

古文:柳宅在履信东街,有楼台水木之盛。家甚富,妓乐极多。郑往来宴饮,与诸妓笑语既熟,因调谑之。

现代文:柳当将军的住宅在履信东街,有楼台花园,家中非常富有,养了许多乐师歌妓,郑怀古经常去赴宴,同歌妓说笑很熟悉。

古文:妓以告柳,怜郑文学,又贫,亦不之怪。

现代文:便调戏歌妓,歌妓告诉了柳当将军,柳当将军爱惜郑还古有才学,又很贫穷,所以也不责怪他。

古文:郑将入京求官,柳开筵饯之。

现代文:郑怀古要去京城谋求官职,柳当将军设宴为他饯行。

古文:酒酣,与妓一章曰:冶艳出神仙,歌声胜管弦。眼看白苎曲,欲上碧云天。

现代文:酒喝到畅快的时候,郑还古为妓女作了一首诗:冶艳出神仙,歌声胜管弦,眼看白苎曲,欲上碧云天。

古文:未拟生裴秀,如何乞郑玄。

现代文:未拟生裴秀,如何乞郑玄。

古文:莫教金谷水,横过坠楼前。

现代文:莫教金谷水,横过坠楼前。

古文:柳见诗甚喜。曰:某不惜此妓,然吾子方求官,事力空困,将去固不易支持。专待见荣命,便发遣入京,充贺礼。

现代文:柳当将军见了这首诗很高兴,对郑还古说:我不可惜这个歌妓,然而你正要去谋求官职,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如果让歌妓随你去,恐怕你支持不了,等到你当了官,我便将她送到京城,作为贺礼。

古文:及郑入京,不半年,除国子博士。

现代文:郑还古入京不到半年,当上了国子博士。

古文:柳见除目,乃津置入京。

现代文:柳当在新任官员的名单上看到他的名字,立即准备贺礼送往京城。

古文:妓行及嘉祥驿,郑已亡殁。

现代文:歌妓走到嘉祥驿站,郑怀古死了。

古文:旅村寻到府界。柳闻之悲叹不已,遂放妓他适。

现代文:当郑还古的灵柩运到东都时,柳当将军知道后悲伤感叹不止,于是让歌妓嫁给了别人。

古文:江陵士子

现代文:江陵士子

古文:江陵寓居士子,忘其姓名。

现代文:江陵住着一个读书人,忘了叫什么名字了,他的妻子长得很美丽,家里很贫穷。

古文:有美姬,甚贫,求尺题于交广间,游索去万,计支持五年粮食。

现代文:他要出门去收集题诗书画,准备了一些钱,够妻子生活五年的费用。

古文:且戒其姬曰:我若五年不归,任尔改适。

现代文:他对妻子说:我如果五年不回来,你可以随便改嫁。

古文:士子去后,五年未归。

现代文:读书人走了以后,五年没回来。

古文:姬遂为前刺史所纳,在高丽坡底。

现代文:他的妻子嫁给了前刺史,住在高丽坡底。

古文:诗云:阴云漠漠下阳台,惹着襄王更不回。

现代文:又过了一年读书人回来了,找不到妻子。查访妻子的居住地点以后,他写了一首诗托别人送去。这首诗说:阴云漠漠下阳台,惹着襄王更不回。

古文:五度看花空有泪,一心如结不曾开。

现代文:五度看花空有泪,一心如结不曾开。

古文:纤萝自合依芳树,覆水宁思返旧杯。

现代文:纤萝自合依芳树。覆水宁思返旧杯。

古文:惆怅高丽坡底宅,春光无复下山来。

现代文:惆怅高丽坡底宅。春光无复下山来。

古文:刺史见诗,遂给一百千及资装,便遣还士子。

现代文:刺史见到这首诗,便给了书生的妻子一百贯钱和一些衣物,将她送还给读书人。

古文:郑畋

现代文:郑畋

古文:郑文公畋,字台文。

现代文:文公郑畋,字叫台文。

古文:父亚,曾任桂管观察使。

现代文:他的父亲叫郑亚。曾经担任过桂管观察使。

古文:畋生于桂州,小字桂儿。

现代文:郑畋出生在桂州,小名叫桂儿。

古文:时西门思恭为监军,有诏征赴阙。亚饯于北郊。

现代文:当时的监军叫西门思恭。朝廷有命令,叫西门思恭去京城,郑亚在城北为他设宴饯行。

古文:自以衰年,因以畋托之,曰:他日愿以桂儿为念。九泉之下,不敢忘之。

现代文:郑亚因为自己年老了,将郑畋托付给西门思恭说:将来你如果能照顾桂儿,我就是在九泉之下也不敢忘了你!

古文:言讫,泣然流涕。思恭志之。

现代文:说完流下了眼泪,西门思恭记住了他的嘱托。

古文:及为神策军中尉,亚已卒。思恭使人召畋,馆之于第。

现代文:等到西门思恭当上了神策军中尉的时候,郑亚死了,西门思恭派人将郑畋找来,收养在家中。

古文:年未及冠,甚爱之,如甥侄,因选师友教导之。

现代文:他很喜爱郑畋,对待他像对待自己的外甥和侄子一样,还请来教师教导他。

古文:畋后官至将相。

现代文:后来郑畋当官直至大将和宰相。

古文:黄巢之入长安,西门司空逃难于终南山。

现代文:黄巢攻进长安时,西门思恭逃难到终南山。

古文:畋以家财厚募有勇者,访而获之,以归岐下。温清侍膳,有如父焉。

现代文:郑畋用家财高价招募勇敢的人,去把西门思恭找了回来,奉养在家中,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无微不至。

古文:思恭终于畋所。畋葬于凤翔西冈。松柏皆手植之。

现代文:西门思恭死在郑畋家里,郑畋将他安葬在凤翔西岗,墓地的松柏树都是他亲手栽植的。

古文:未几。畋亦卒。葬近西门之坟。

现代文:过了不久郑畋也死了,也葬到了西岗思恭的墓地。

古文:百官造二垅以吊之,无不堕泪,咸伏其义也。章孝子

现代文:官员们修建两个人的坟墓,以祭奠他们。在场的人没有不落泪的,都佩服他们二人的仁义。章孝子

古文:章孝子名全益,东蜀涪城人。

现代文:章孝子的名字叫章全益,是东蜀涪城人。

古文:少孤,为兄全启养育。

现代文:他从小丧父,由哥哥章全启抚养。

古文:母疾,全启割股肉以馈,其疾果廖也。

现代文:他母亲病了,章全启割下大腿上的肉给母亲吃,母亲的病果然好了。

古文:他日,全启出游。

现代文:过后章全启出门旅游,死在旅店里。

古文:殂于逆旅。全益感天伦之恩,制斩衰之服。又以全启割肉啖母,遂以火炼指,以申至痛。

现代文:章全益感激哥哥的恩情,制作了丧服,又因为章全启曾割自己的肉给母亲吃,他便用火烧自己的手指,以重复体验哥哥的疼痛。

古文:仍以银字写法华经一部,日夕讽诵,仍通大义。

现代文:他还用银字书写《法华经》一部,早晚阅读朗诵。领会其中的道理。

古文:后于成都府楼巷,舍于其间。傍有丹灶。

现代文:后来他在成都的府楼巷,建造了一座房屋,里面设置一座炼丹的炉子。

古文:不蓄童仆,块然一室。

现代文:他不用仆人,独自住在这间屋子里,炼丹得钱。

古文:鬻丹得钱,数及两金,即刻一象。

现代文:数目达到一两金子,便刻一座佛像。

古文:今华亭禅院,即居士高楼之所,人谓之黄白之术。

现代文:如今的华亭禅院,就是他当年炼丹奉佛的场所。人们称他的炼丹化为金银的法术为黄白之术。

古文:尝言于道友曰:点水银一两,止一两银价。若丸作三百粒,每粒百钱,乃三十千矣。其利博哉。但所鬻之丹亦神矣。

现代文:他曾经对同他一样奉佛的人说:冶炼一两水银,只能得到一两银子,如果将它分作三百粒,每粒化为一百文,便是三万文,其利是非常大的,但是所炼的丹也非常神奇。

古文:居士到蜀之后,制土偶于丹灶之侧,以代执热之用。

现代文:他到了蜀郡以后,做了一个泥人放在炼丹炉旁,以便用来看火。

古文:护惜不毁,殆四十年。

现代文:他非常爱惜,不使泥人毁坏,一直用了四十年。

古文:大顺中物故,年至九十八。

现代文:大顺中年他死了,死的时候九十八岁。

古文:寺僧写真于壁,节度判官前眉州刺史冯涓撰赞以美之。

现代文:庙里的和尚将他的像画在墙壁上,节度判官前眉州刺史冯涓撰写文章纪念和赞美他。

古文:发冢盗

现代文:发冢盗

古文:光启大顺之际,褒中有盗发冢墓者,经时搜索不获。长吏督之甚严。

现代文:光启大顺年间,褒中县发生盗墓的案件,搜索了一段时间没有抓获罪犯,长吏催促破案非常严厉。

古文:忽一日擒获,置于所司。

现代文:忽然有一天抓到了罪犯,拖延了一年多,也没有招供。

古文:淹延经岁,不得其情。拷掠楚毒,无所不至。款古既具,连及数人,皆以为得之不谬矣。

现代文:狱吏毒刑拷打,无所不用,后来招供了,并且牵连了好几个人,大家都认为审判没有错误。

古文:及临刑,傍有一人攘袂大呼曰:王法岂容枉杀平人者乎!

现代文:等到行刑处死罪犯时,旁边有一个人拉着罪犯的衣服大声呼喊:王法怎么能允许错杀好人呢?

古文:发冢者我也。

现代文:盗墓的人是我。

古文:我日在稠人之中,不为获擒,而斯人何罪,欲杀之?

现代文:我在众人之中,没有被抓住,而这个人有什么罪,却要被杀头?

古文:速请释放。

现代文:快放了他!

古文:旋出丘中所获之赃,验之,略无差异。

现代文:随后拿出从墓中所得的赃物,经过检验,一点不差。

古文:具狱者亦出其赃,验之无差。及藩帅躬自诱而问之,曰:虽自知非罪,而受棰楚不禁,遂令骨肉伪造此赃,希其一死。

现代文:藩帅亲自审问先前抓住的罪犯,这个人说:我虽然知道自己无罪,但是经受不住没完没了的酷刑,所以叫家里人伪造了赃物,希望早点死。

古文:藩帅大骇,具以闻于朝廷。坐其狱吏,枉陷者获免,自言者补衙职而赏之。郑雍

现代文:藩帅听了非常恐惧,将情况上报朝廷,把审理此案的狱吏抓起来治罪,将被诬陷的人释放,自己出来自首的人补充录用为衙役,并获得奖赏。郑雍

古文:郑雍学士未第时,求婚于白州崔相公远。

现代文:学士郑雍在未参加科举考试时,曾经向白州相公崔远的女儿求婚。

古文:才允许,而博陵有事,女则随例填宫。

现代文:崔远刚刚同意,郑雍就有事去了博陵。

古文:至朱梁开平之前,崔氏在内托疾。敕令出宫,还其本家。

现代文:崔远的女儿崔氏按惯例被召进宫中去作宫女,到了后梁开平年前,崔氏在宫中假托有病,被命令出宫,归还原来自己的家庭。

古文:郑则复托媒氏致意,选日亲迎。

现代文:郑雍又托媒婆去求婚,选定日期迎娶结婚。

古文:士族婚礼,随其丰俭,亦无所阙。

现代文:按照家族的规矩举办婚礼,也不缺少什么,便有庄子鼓盆之感了。

古文:寻有庄盆之感,又杖经期周,莫不合礼。

现代文:又经过一年的服丧,所做的事没有不合礼仪的。

古文:士林以此多之,美称籍甚。场中翘足望之,一举中甲科。

现代文:有文士身份的读书人以他为榜样的人多了起来,他的美名轰动一时,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都等着看他的考试结果。

古文:脱白,授秘校,兼内翰,与丘门同敕入。

现代文:他一举考中甲科进士,脱下丧服以后,被任命为秘校兼内翰,同丘门在同一份公文上被任命。

古文:不数载而卒。

现代文:不过几年他就死了。

古文:杨晟

现代文:杨晟

古文:杨晟,始事凤翔节度使李昌符。累立军功,因而疑之,潜欲加害。

现代文:杨晟一开始在凤翔节度使李昌符的手下任职,多次立下战功,因此而受到李昌符的猜忌,暗中要陷害他。

古文:昌符爱妾周氏,悯其无辜,密告之,由是亡去而获免。

现代文:李昌符所宠爱的小老婆周氏,可怜他没有什么罪过,偷偷告诉了他,于是他逃跑了,免除了灾难。

古文:后为驾前五十四军都指挥使,除威胜军节度使。建节于彭州。

现代文:后来杨晟当上了驾前五十四军都指挥使,不久又改任威胜军节度使,去镇守彭州。

古文:抚绥士民,延敬宾客,洎僧道辈,各得其所。

现代文:他安抚百姓,尊敬宾客,甚至和尚和道士都生活得很自由。

古文:厚于礼敬,人甚怀之。

现代文:他提倡礼仪,尊敬贤士,人们都拥护怀念他。

古文:李昌符之败,因令求周氏。既至,以义母事之。

现代文:李昌符失败,他派人把周氏找来,以父母的礼节来对待。

古文:周氏自以少年,复有美色,恳有好合之情。

现代文:周氏认为自己年轻,又长得容貌美丽,恳切请求和杨晟结合。

古文:晟告誓天地,终不以非礼偶之。

现代文:杨晟对着天地发誓,始终没有对周氏有任何无礼的行为。

古文:每旦,未视事前,必申问安之礼。虽厄在重围,未尝废也。

现代文:每天早晨,在没有去处理事之前,必然先给周氏请安,虽然是在敌人的围困之下,也从来没有间断过。

古文:新理之郡,兵力不完,遽为王蜀先主攻围。

现代文:因为新建的郡府兵力不足,突然被前蜀先主王建带兵包围。

古文:保守孤垒,救兵不至,凡千日,为西川所破而害焉。

现代文:杨晟守卫孤城达一千多天。终于因为没有救兵而被先蜀的军队攻破,杨晟遇害身亡。

古文:有马步使安师建者,杨氏之腹心也,城克执之。

现代文:马步使安师建是杨晟的心腹,城破以后被敌军抓住。

古文:蜀先主知其忠烈,冀为其用,欲宽之。

现代文:先主知道他忠诚勇猛,先要留下他为自己服务,准备宽恕他。

古文:师建曰:某受杨司徒提拔,不敢惜死。

现代文:安师建说:我受杨晟的提拔重用,不敢怕死。

古文:先主嗟赏而行戮,为其设祭而葬之。

现代文:先主赞叹着命令人将他杀了,然后为他举行祭奠仪式之后,将他安葬了。

古文:王殷

现代文:王殷

古文:王殷,梁开封尹瓒之犹子也。

现代文:王殷是后梁开封尹王瓒兄弟的儿子。

古文:乾化中,为徐州连率。

现代文:乾化年间,他任徐州连率。

古文:众叛拒命,杀害使臣,点阅市井而授甲焉。

现代文:士兵们叛乱抗拒命令,杀了朝廷的使臣,然后在市场上检阅封官。

古文:有亲随苗温与数辈,度其必不济,窃谋作乱。吏泄被擒,刳心而死。

现代文:王殷的亲信苗温等人,推测叛乱不会成功,暗中商量作乱,因为有人泄秘而被抓住,被挖心而死。

古文:其妻配隶别部军校,殊不甘,挟短刃,割乳而殒。

现代文:苗温的妻子被强行分配给别人的军校,她不甘心,拿短刀割下自己的乳房而死。

古文:闻者无下嗟尚。

现代文:听了这件事的人没有不叹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