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九·方士四

古文:慈恩僧朱悦王生贾笼轩辕集杜可筠许建宗向隐赵尊师权师

现代文:慈恩僧朱悦王生贾笼轩辕集杜可筠许建宗向隐赵尊师权师

古文:慈恩僧

现代文:慈恩僧

古文:唐王蒙与赵憬布衣之旧,知其吏才。

现代文:唐朝王蒙与赵憬在为官以前就相识,知道赵憬有做官的才能。

古文:及赵入相,自前吉州新淦令来谒,大喜,给恤甚厚。

现代文:等到赵憬入朝当了宰相,王蒙以吉州新淦县令的身份来拜见赵憬,赵憬大喜,赠给他丰厚的礼物。

古文:时宪府官颇阙,德宗每难其授,而赵将授之。

现代文:当时,宪府的官员有不少空额,德宗皇帝每因找不到合适人选感到很难委任,赵憬想要委任几个。

古文:一日偶诣慈恩,气色僧占之曰: 观君色,殊无喜兆。

现代文:有一天,王蒙偶然来到慈恩这里,善观气色的僧人慈恩为他占卜道: 察看您的气色,实在没有可喜的兆头。

**古文:他年当得一年边上御史矣。 **

现代文:以后您能得到个任期一年的边镇御史职位而已。

古文:蒙大笑而归。

现代文:王蒙大笑着回去了。

古文:翌日,赵乘间奏御史府殊阙人,就中监察尤为急要,欲择三数人。

现代文:第二天,赵憬找机会奏禀皇上御史府非常缺人,其中监察官尤为急需,自己想挑选几个人。

**古文:德宗曰: 非不欲补此官,须得孤直茂实者充,料卿只应取轻薄后生中朝子弟耳,不如不置。 **

现代文:德宗说: 不是我不想补任这些官位,应当挑选耿直诚实的人来担任才是。料你只会挑选轻薄的年轻人和朝廷里的子弟,这样还不如空着。

**古文:赵曰: 臣之愚见,正如圣虑,欲于录事参军县令中求。 **

现代文:赵憬说: 我的观点与皇上的考虑完全一致,我打算在录事参军和县令当中挑选。

**古文:上大喜曰: 如此即是朕意,卿有人未。 **

现代文:皇上大喜道: 这么办,正合我的心意。不知你物色好人选没有。

古文:遂举二人。

现代文:赵憬便举出两个人来。

古文:既出,逢裴延龄,时以度支次对。

现代文:出来之后,遇见裴延龄,裴当时担任度支次对。

**古文:曰: 相公奏何事称意,喜色充溢。 **

现代文:裴延龄说: 相公奏报了什么称心满意的事情,这么满脸喜色?

**古文:赵不之对,延龄愠詈而去云: 看此老兵所为得行否。 **

现代文:赵憬没有回答他,延龄生气地嘟嘟哝哝走了,说: 看这个老兵的事情能不能办成!

古文:奏事毕,因问赵憬向论请何事。

现代文:要奏明皇上的事情说完之后,延龄便问赵憬刚才谈论请示什么事情了。

**古文:上曰: 赵憬极公心。 **

现代文:皇上说: 赵憬完全是出以公心。

古文:因说御史事。

现代文:便说了关于补任御史的事。

古文:延龄曰: 此大不可,陛下何故信之。

现代文:延龄说: 这件事万万不可,皇上凭什么相信他?

**古文:且赵憬身为宰相,岂谙州县官绩效,向二人又为人所称说,憬何由自知之,必私也,陛下但诘其所自,即知矣。 **

现代文:而且,赵憬身为朝廷宰相,怎么能了解州县官员的政绩如何,这两个人过去又为人们所议论,赵憬根据什么说自己了解他们,其中必有私情,皇上只要盘问一下他的理由是什么,就知道了。

**古文:他日果问云: 卿何以知此二人? **

现代文:又一天,皇上果然问道: 你怎么知道这两个人的情况呢?

**古文:曰: 一是故人,一与臣微亲,知之。 **

现代文:赵憬说: 一个是过去的熟人,一个与我稍微有点亲故,所以了解他们。

古文:上无言。

现代文:皇上没说什么。

**古文:他日延龄入,上曰: 赵憬所请,果如卿料。 **

现代文:又有一天延龄入朝,皇上说: 赵憬请示的那件事,果然像你预料的那样。

古文:遂寝行。

现代文:于是,这件事便没能实行。

古文:蒙却归故林,而赵薨于相位。

现代文:王蒙告别赵憬返回原地,赵憬死在宰相位上。

古文:后数年,边帅奏为从事,得假御史焉。

现代文:过了几年,边镇统帅奏报朝廷王蒙任为从事,王蒙便得到一个挂名的御史职衔。

古文:朱悦

现代文:朱悦

古文:唐鄂州十将陈士明,幼而俊健,常斗鸡为事。

现代文:唐朝鄂州十将陈士明,年幼时英俊健壮,常常斗鸡玩。

古文:多畜于家,始雏,知其后之勇怯,闻其鸣必辨其毛色。

现代文:他在家里养了许多鸡,还是鸡雏的时候,他就他知道以后哪只勇敢哪只怯弱,听到鸡叫声就能判断那只鸡的毛是什么颜色。

古文:时里有道者朱翁悦,得缩地术。居于鄂。

现代文:当时,村里有个老道叫朱悦,学得缩地术,也居住鄂州。

古文:筑室穿池,环布果药,手种松桂,皆成十围。而未尝游于城市。

现代文:在他盖的房子和池塘四周围统着果树和药用植物,亲手栽植的松树和桂树都有十抱粗了,他却从未到城里游玩过。

古文:与士明近邻为佑,因与之游。

现代文:他与陈士明是近邻,这一天便与士明一起进城游玩。

古文:而士明亵狎于翁,多失敬。

现代文:士明对他很不尊重,动不动就耍弄他。

**古文:翁曰: 尔孺子无赖,以吾为东家丘,吾戏试尔可否? **

现代文:朱老翁说: 你小子真无赖,因为我是你东边的邻居,我开个玩笑考考你可以吗?

古文:士明之居相去三二百步,翁以酒饮之,使其归取鸡斗。

现代文:士明居住的地方离这里二三百步远,朱翁给他弄酒喝了,让他回去拿鸡来斗。

古文:自辰而还,至酉不达家,度其所行,逾五十里,及顾视,不越百步。

现代文:早上辰时他就回去了,到酉时还没到家,估计他走的路已超过五十里了,但等回头看时,却不过一百步远。

**古文:士明亟返,拜翁求恕,翁笑曰: 孺子更侮于我乎? **

现代文:士明急忙返回来,拜倒在朱翁面前求饶,翁笑着说: 小子还侮辱我不?

**古文:士明云: 适于中途已疲,讵敢复尔。 **

现代文:士明说: 刚才在途中我已很累了,哪敢再那样?

古文:因垂涕,翁乃释之。

现代文:说着流起泪来,朱翁便放了他。

古文:后敬事翁之礼与童孙齿焉。

现代文:以后,士明恭恭敬敬地对待朱翁,其礼节之周到就像小孙子一样。

古文:士明至元和中,戍于巴丘,遂别朱翁。

现代文:元和中年,士明应征去巴丘戍卫,才跟朱翁告别。

古文:王生

现代文:王生

古文:唐韩晋公滉镇润州,以京师米贵,进一百万石,且请敕陆路观察节度使发遣。

现代文:唐代,晋公韩滉镇守润州,因为京都米价昂贵,便进奉一百万石,亦请皇上命令陆路观察节度使押运。

古文:时宰相以为盐铁使进奉,不合更烦累沿路州县,帝又难违滉请,遂下两省议。

现代文:当时宰相认为盐铁使进奉物品,不宜另外烦累沿路各个州县,皇帝又难以违背韩滉的请求,便将此事交给两省议决。

古文:左补阙穆质曰: 盐铁使自有官使勾当进奉,不合更烦累沿路州县。

现代文:左补阙穆质说: 盐铁使自己有官使办理进奉的事,不应再烦累沿途各个州县。

**古文:为节度使乱打杀二十万人犹得,何惜差一进奉官。 **

现代文:身为节度使随意打杀二十万人都办得到,为何舍不得派一名进奉官?

古文:坐中人密闻,滉遂令军吏李栖华就谏院诘穆公。

现代文:坐中有人将穆的话秘密告诉了韩滉,滉便令军吏李栖华到谏院责问穆公。

古文:滉云不曾相负,何得如此。

现代文:滉说过去不曾有负于穆质,凭什么这样做?

古文:即到京与公廷辩。

现代文:自己要马上进京与穆公进行廷辩。

古文:遂离镇,过汴州,挟刘玄佐俱行,势倾中外。

现代文:于是离镇守的地方,经过汴州,挟持着刘玄佐一块儿去,势倾朝廷内外。

**古文:穆惧不自得,潜衣白衫,诣兴赵王生卜,与之束素,王谢曰: 劳致重币,为公夜蓍占之。 **

现代文:穆质害怕得不得了,偷偷穿上白衫到兴赵求王生占卜,他给王生一捆丝布,王生称谢道: 劳您送我这么重的报酬,我要当夜就给您占卦。

古文:穆乃留韩年命并自留年命。

现代文:穆质使留下韩滉和自己的生辰年岁。

古文:明日,令妹夫裴往请卦,王谓裴曰: 此中一人,年命大盛,其间威势盛于王者,是谁。

现代文:第二天,让妹夫裴前去请卦,王生对裴说: 这里面的一个人,命相特别旺盛,一生中的威势胜过为王的,这个人是谁?

古文:其次一命,与前相刻太甚,颇有相危害意。

现代文:另外一个人的命相,与前面那个人相克得太厉害,大有互相危害的意思。

古文:然前人必不见明年三月。

现代文:但前面那个人必定到不了明年三月。

**古文:卦今已是十一月,纵相害,事亦不成。 **

现代文:卦上的日子是今年十一月,纵然相害,事情也办不成。

**古文:韩十一月入京,穆曰: 韩爪距如此,犯著即碎,如何过得数月。 **

现代文:韩滉于十一月入京,穆质说: 韩的势力如此之大,碰着他就立即粉身碎骨,怎么能拖过好几个月?

古文:又质王生,终云不畏。

现代文:他又去问王生,王生一直告诉他不要畏惧。

古文:韩至京,威势愈盛,日以橘木棒杀人,判桉郎官每候见皆奔走,公卿欲谒,逡巡莫敢进。

现代文:韩滉到京城后,威势更盛,天天用橘木棒打死人,判案的官员一见到他就都逃跑,公卿大臣们本想去拜见他,也犹豫迟疑不敢登门。

古文:穆愈惧,乃历谒韩诸子皋、群等求解,皆莫敢为出言者。

现代文:穆质更加恐惧,便多次拜见韩滉的儿子韩皋、韩群等请求和解,但他们谁也不敢为此事出面讲情。

古文:时滉命三省官集中书视事,人皆谓与廷辩,或劝穆称疾,穆怀惧不决。

现代文:当时韩滉命令三省官员集合到中书省办公,人们都说韩滉要与穆质进行廷辩,有人劝说穆质称病不要出面,穆质心存疑虑拿不定主意。

古文:及众官毕至,乃曰: 前日除张严常州刺史,昨日又除常州刺史。

现代文:等官员们都到了,韩滉便说: 前天我解除了张严的常州刺史职务,昨天又解除了一个常州刺史的职务。

古文:缘张严曾犯赃,所以除替。

现代文:因为张严曾经犯过贫赃的罪,所以撤换他。

**古文:恐公等不谕,告公等知。 **

现代文:恐怕你们不知道,今天特意告诉你们。

古文:诸人皆贺穆,非是廷辩。

现代文:大家都因这次亦不是廷辩而向穆质表示祝贺。

**古文:无何穆有事见滉,未及通。闻阁中有大声曰: 穆质争敢如此。 **

现代文:没过多久,穆质有事必须去见韩滉,没等到通报便听阁中有人大声说: 穆质胆敢如此!

古文:赞者不觉走出,以告质,质惧。

现代文:一位赞官不觉走了出来,把刚才的事告诉了穆质,穆听了十分害怕。

**古文:明日,度支员外齐抗五更走马谓质曰: 公以左降邵州邵阳尉,公好去。 **

现代文:第二天,度支员外齐抗深夜骑马来对穆说: 您已降职为邵州的邵阳尉,只管好好地去吧。

古文:无言握手留赠,促骑而去。

现代文:两人没说什么便握手告别,策马而去。

古文:质又令裴问王生,生曰: 韩命禄已绝,不过后日。

现代文:穆质又叫夫裴去问王生,王生说: 韩滉的寿命和官运已经完了,不超过后天。

**古文:明日且有国故,可万全无失矣。 **

现代文:明天且有国家的大变故。现在您可万全无失了。

古文:至日晚,内宣出,王薨辍朝,明日制书不下。

现代文:到了晚上,宫内宣布出来:帝王逝世,停止朝拜。第二天,穆质降职的文书没有下达。

古文:后日韩入班倒,床舁出,遂卒。

现代文:第三天,韩滉入朝倒在班内,用床抬了出来,于是就死了。

古文:时朝廷中有恶韩而好穆者,遂不放穆敕下,并以邵阳书与穆。

现代文:当时朝廷中有厌恶韩滉而喜欢穆质的人,便不将穆质贬官的命令发下来,亦把邵阳书给了穆质。

古文:贾笼

现代文:贾笼

古文:穆质初应举,试毕,与杨凭数人会。

现代文:穆质初应举,考试结束,与杨凭等数人相会。

**古文:穆策云: 防贤甚于防奸。 **

现代文:穆在策论中说: 防贤甚于防奸。

**古文:杨曰: 公不得矣,今天子方礼贤,岂有防贤甚于防奸。 **

现代文:杨凭说: 你说得不对,当今天子正在礼待贤士,怎么说防贤甚于防奸呢。

**古文:穆曰: 果如此是矣。 **

现代文:穆说: 果然这样那就对了。

古文:遂出谒鲜于弁,弁待穆甚厚。

现代文:他们便出去谒见鲜于弁,鲜于弁待穆甚厚。

**古文:食未竟,仆报云: 尊师来。 **

现代文:饭还没吃完,仆人报告说: 尊师来了。

古文:弁奔走具靴笏,遂命彻食。

现代文:弁急忙跑去穿上朝靴带好笏板,然后命人撤掉饭菜。

古文:及至,一眇道士尔。

现代文:来人进屋后,原来是一个瞎老道而已。

古文:质怒弁相待之薄,且来者是眇道士,不为礼,安坐如故。

现代文:穆很恼火鲜于弁待他礼薄,而且来的又是个瞎道士,所以不向来人行礼,依然安坐不动。

**古文:良久,道士谓质曰: 岂非供奉官耶? **

现代文:过了一会儿,道士对穆说: 您难道不是吃奉禄的官人吗? 答道: 不是。

**古文:曰: 非也。 又问莫曾上封事进书策求名否,质曰: 见应制,已过试。 **

现代文:又问他曾经上封事进书策而求官禄没有,穆说: 现正在应制,已经通过考试。

古文:道士曰: 面色大喜。

现代文:道士说: 你的脸色上有大喜。

古文:兼合官在清近。

现代文:及第的同时,还要在天子身边为官。

**古文:是月十五日午后,当知之矣,策是第三等,官是左补阙。故先奉白。 **

现代文:本月十五日午后,你就知道了,策论是第三等,官位是左补缺,所以我先告诉你。

古文:质辞去。

现代文:穆质告辞走了。

**古文:至十五日,方过午,闻扣门声即甚厉,遣人应问。曰: 五郎拜左补阙。 **

现代文:到了十五日,刚过午,听见敲门声很响很急,打发人前去应对,报说: 五郎官拜左补缺。

古文:当时不先唱第三等便兼官,一时拜耳,故有此报。

现代文:当时,不先唱报 第三等 就是同时任了官职,要一块儿拜接喜报,所以才有刚才那样的报法。

古文:后鲜于弁诣质,质怒前不为毕馔,不与见。

现代文:后来鲜于弁来见穆质,穆生气那天没让他吃完饭,不与他见面。

**古文:弁复来,质见之,乃曰: 前者贾笼也,言事如神,不得不往谒之。 **

现代文:弁又来,质见了他,弁说: 前几天那个道士就是贾笼,他料事如神,我们应该去拜见他。

古文:质遂与弁俱往。

现代文:质便与弁一块儿去拜见。

**古文:笼谓质曰: 后三月至九月,勿食羊肉,当得兵部员外郎,知制诰。 **

现代文:贾笼对穆质说: 后三月至九月,不要吃羊肉,你能得坐兵部员外郎职位,又有知制诰的官衔。

**古文:德宗尝赏质曰: 每爱卿对扬,言事多有行者。 **

现代文:德宗皇帝曾经赏识穆质,说: 每爱卿对策,所说的事情多有可行的。

**古文:质已贮不次之望,意甚薄知制诰,仍私谓人曰: 人生自有,岂有不吃羊肉便得知制诰,此诚道士妖言也。 **

现代文:穆质已存在更大的希望,内心很看轻知制诰,私下里对人说: 一个人该做什么官天生就有这个运气,哪有不吃羊肉便得知制诰的道理。这纯粹是道士的妖言呀!

古文:遂依前食羊。

现代文:于是他又像过去一样吃起羊肉来。

**古文:至四月,给事赵憬忽召质云: 同寻一异人。 **

现代文:到了四月,给事赵憬忽然召见穆质说: 咱俩共同去找一个异人。

古文:及到,即前眇道士也。

现代文:到那里一看,就是以前见过的那个瞎子道士。

古文:赵致敬如弟子礼,致谢而坐。

现代文:赵憬像弟子一样致敬行礼,致谢之后方才落座。

**古文:道士谓质曰: 前者勿令食羊肉,至九月得制诰,何不相取信,今否矣,莫更有灾否,曰,有厄。 **

现代文:道士对穆质说: 以前不让你吃羊肉,到九月能得制诰。

**古文:质曰: 莫至不全乎? **

现代文:为什么不讲信用?如今不同了,莫不是还有灾祸吗?对了,你有厄运!

**古文:曰: 初意过于不全,缘识圣上,得免死矣。 **

现代文:穆质说: 不至于有生命危险吧? 道士说: 本来很危险,因为你认识皇上,才能免除一死呵!

**古文:质曰: 何计可免? **

现代文:穆质问道: 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

**古文:曰: 今无计矣。 **

现代文:答: 如今无计可施了。

**古文:质又问: 若迁贬,几时得归? **

现代文:质又问: 若遭贬迁,多长时间能够回来?

古文:曰: 少是十五年。

现代文:道士说: 最少是十五年。

**古文:补阙却回,贫道不见。 **

现代文:补缺要回去,贫道不能看见。

古文:执手而别,遂不复言。

现代文:于是与他握手告别,不再说什么。

古文:无何,宰相李泌奏,穆质、卢景亮于大会中。皆自言频有章奏谏。曰国有善,即言自己出;有恶事,即言苦谏,上不纳;此足以惑众,合以大不敬论,请付京兆府决杀。

现代文:没过多久,宰相李泌奏称:穆质和卢景亮在大会中,都说自己不断有章奏进谏,国家有善政,他们就说是自己出的主意;有坏事就说是他们苦谏皇上不采纳;这种做法定以迷惑众人,应当以大不敬论处,请交给京兆府裁决斩杀。

**古文:德宗曰: 景亮不知,穆质曾识,不用如此。 **

现代文:德宗说: 卢景亮我不了解,穆质我曾经相识,不要这样对待他。

古文:又进决六十,流崖州,上御笔书令与一官,遂远贬。

现代文:又进言打杖六十,流放崖州。皇上御笔亲书命令给他一个官衔。

古文:后至十五年,宪宗方征入。

现代文:于是把穆质往边远地方贬迁了。后来,到了十五年,宪宗皇帝才把他征召入宫。

古文:贾笼即贾直言之父也。

现代文:贾笼就是贾直言的父亲。

古文:轩辕集

现代文:轩辕集

古文:唐宣宗晚岁,酷好长年术。

现代文:唐宣宗晚年,酷爱长寿之术。

古文:广州监军吴德鄘离京日,病足颇甚。

现代文:广州监军吴德鄘离京赴任的时候,脚患病,病得很重。

古文:及罢,已三载矣,而疾已平。

现代文:等到任满卸职时,已经三年了,脚的病也已经彻底好了。

古文:宣宗诘之,且言罗浮山人轩辕集医之。

现代文:宣宗盘问他,他说是罗浮山人轩辕集给他医治的。

古文:遂驿诏赴京,既至,馆山亭院。

现代文:皇上便通过驿使传诏令轩辕集赴京,到京后,轩辕集住在山亭院。

古文:后放归,拜朝散大夫广州司马,坚不受。

现代文:后来皇上放他回去,授职朝散大夫广州司马,轩辕集坚决不接受。

古文:临别,宣宗问理天下当得几年,集曰。五十年。

现代文:临别时,宣宗问他按理天下能有几年,轩辕集说: 五十年。

古文:宣宗大悦,及至晏驾,春秋五十。

现代文:宣宗大悦。到他死亡时,整好是五十个春秋。

古文:杜可筠

现代文:杜可筠

古文:唐僖宗末,广陵贫人杜可筠年四十余,好饮不食,多云绝粒。

现代文:唐朝僖宗末年,广陵有个穷汉子叫杜可筠,四十多岁了,爱喝酒不吃饭,许多人都说他是粒米不沾。

古文:每酒肆巡座求饮,亦不见醉。

现代文:他常常在酒店里挨个座位要酒喝,也不见他醉。

古文:人有怜与之酒,又终不多饮,三两杯即止。

现代文:有人同情他,送给他酒,又舍不得多喝,每次三两杯而已。

古文:有乐生旗亭在街西,常许或阴雨往他所不及,即约诣此,率以为常。

现代文:乐生在街西开了个酒亭,常让他阴雨天没处去时就到他那里去,这已经是常事了。

**古文:一旦大雪,诣乐求饮,值典事者白乐云: 既已啮损,即须据物赔前人。 **

现代文:有一天下大雪,杜可筠又到乐生那里要酒喝,赶上一个做典当工作的人对乐生说: 既然已经咬坏了,就应根据物的价钱赔偿那个人。

**古文:乐不喜其说,杜问曰: 何故? **

现代文:乐生不高兴他这么说,杜可筠问道: 什么原因?

**古文:乐曰: 有人将衣服换酒,收藏不谨,致为鼠啮。 **

现代文:乐生说: 有人拿衣服换酒,因为收藏不谨慎,被老鼠咬破了。

**古文:杜曰: 此间屋院几何? **

现代文:杜说: 这里有几间房子多大的院落?

古文:曰,若干。

现代文:乐生说有许多。

**古文:杜曰: 弱年曾记得一符,甚能却鼠,即不如今有验否,请以试之,或有征,当可尽此室宇,永无鼠矣。 **

现代文:杜说: 小时候曾记得一个符,很能除去老鼠,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灵验,请你替我试试看,或许能成,那就可以使这座宅院干干净净,永无老鼠。

古文:乐得符,依法焚之,自此遂绝鼠迹。

现代文:乐生拿到符后,照法焚烧了,从此绝了鼠迹。

古文:杜属秦彦、毕师铎重围际,容貌不改,皆为绝粮故也。

现代文:杜可筠属秦彦、毕师铎在重围中死,容貌不改变,都是因为鼠不食的缘故。

古文:后孙儒渡江,乃寓毗陵。犯夜禁,为刃死,传其剑解矣。

现代文:原来孙儒过了江,他便住在毗陵,因为违犯了宵禁的规定,被用刀杀死了,传说杀他的那把剑也分解了。

古文:许建宗

现代文:许建宗

古文:唐济阴郡东北六里左山龙兴古寺前,路西第一院井,其水至深,人不可食,腥秽甚,色如血。

现代文:唐代,在济阴郡东北方向六里左山龙兴古寺的前面,路西边第一个院有一口井,里面的水特别深,人不能吃,又腥又臭,颜色如血。

**古文:郑还古曰: 可以同诣之。 **

现代文:郑还古跟许建宗说: 我们一块儿去看看。

**古文:及窥其井,曰: 某与回此水味何如? **

现代文:许建宗探身察看那口井,说: 我给你们恢复这井水的味道怎么样?

**古文:还古及院僧曰: 幸甚。 **

现代文:郑还古与院里的僧人说: 太好了。

古文:遂命朱瓯纸笔,书符置井中,更无他法。

现代文:便叫人拿来朱砂钵子和纸笔,写了一道符放进井里,亦没有再用别的方法。

古文:遂宿此院,二更后,院风雨黯黑。

现代文:之后,他们就在这个院里住宿,二更天后,院里风雨交加,漆黑一团。

古文:还古于牖中窥之,电光间,有一力夫,自以约索于井中,如有所钓,凡电三发光,洎四电光则失之矣。

现代文:郑还古从窗缝里往外瞧,看到电光之中有一健壮男子,自己把钓鱼用的绳子放进井里,好像有什么东西要钓,一连发了三道电光,到第四道电光时这个人就不见了。

古文:及旦,建宗封其井。

现代文:等到天亮,建宗把这口井盖严了。

古文:三日后,甘美异于诸水,至今不变。

现代文:三天后,井水甘美异常,其他水都比不上,至今仍未改变。

**古文:还古意建宗得道者,遂求之,云: 某非道者,偶得符术。 **

现代文:郑还古认为许建宗是得了道术的人,便去求他,建宗说: 我不是道士,偶尔得到点符术而已。

古文:求终不获。

现代文:还古的请求始终没得到什么。

古文:后去太山,不知所在。

现代文:建宗后来到太山去了,不知具体住在什么地方。

古文:向隐

现代文:向隐

古文:唐天复中,成汭镇江陵,监军使张特进元随温克修司药库,在坊郭税舍止焉。

现代文:唐朝天复中年,成汭镇守江陵,监军使张特进与元随温克修看管药库,在坊边租房暂住。

古文:张之门人向隐北邻,隐攻历算,仍精射覆,无不中也。

现代文:张特进的门人向隐住在他的北邻,向隐钻研历算,还精于射覆游戏,没有投不中的时候。

**古文:一日,白张曰: 特进副监小判官已下,皆带灾色,何也? **

现代文:一天,向隐对张特进说: 特进和副监小判官以下,个个面带灾难的气色,这是怎么回事呢?

**古文:张曰: 人之年运不同,岂有一时受灾,吾不信矣。 **

现代文:张说: 每个人的命运各有不同,哪有同一时间受灾的道理,我不相信。

**古文:于时城中多犬吠,隐谓克修曰: 司马元戎,某年失守,此地化为丘墟,子其志之。 **

现代文:这时,城里有许多狗叫的声音。向隐对温克修说: 司马元戎,某年失守,这个地方就化为废墟。你可要记着这件事。

古文:他日复谓克修曰: 此地更变,且无定主。

现代文:另一天又对克修说: 此地要变更主人,又没有固定的主人。

**古文:五年后,东北上有人,依稀国亲,一镇此邦,二十年不动,子志之。 **

现代文:五年后,东北方面有人,好像是位国亲,一度镇守这块地方,二十年内不变。你记着这件事。

**古文:他日又曰: 东北来者二十年后,更有一人五行不管,此程更远,但请记之。 **

现代文:一天又对克修说: 东北来的那个人镇守二十年后,接替他的一个人不相信阴阳五行。这段时间更长。请把这些记着。

古文:温以为凭虚,殊不介意。

现代文:温克修以为这些语全无实际凭据,根本不放在心上。

古文:复谓温曰: 子他时婚娶无男,但生一队女也。

现代文:向隐还对他说: 你以后结婚娶妻不生男孩,只生一群女孩子。

**古文:到老却作医人。 **

现代文:到年老时你却从医。

古文:后果密敕诛北司,张特进与副监小判官同日就戮,方验其事。

现代文:后来,朝廷果然密令诛东北司,张特进与副监小判官同一天被杀,这才应验了那件事。

古文:成汭鄂渚失律不还,江陵为朗人雷满所据,襄州举军夺之。以赵匡明为留后。

现代文:成汭在鄂渚失利没有回来,江陵被朗州人雷满占领,襄州又发兵夺了回来,用赵匡明为留后。

古文:大梁伐裹州。匡明弃城自固,为梁将贺环所据。

现代文:大梁派兵攻打襄州,赵匡明放弃城池保存自己,襄州被梁将贺环据守。

古文:而威望不著,朗蛮侵凌。不敢出城,自固而已。

现代文:但他的威望不高,朗州蛮人侵凌时,他不敢出城,只能固守。

古文:梁主署武信王高季昌自颖州刺史为荆南兵马留后。

现代文:大梁君主命武信王高季昌从颖州刺史改为荆南兵马留后。

古文:下车日,拥数骑至沙头,朗军慑惧,稍稍而退。

现代文:高季昌下车后,带领数人骑马来到沙头,朗军望而生畏,慢慢撤退。

古文:先是武信王赐姓朱,后复本姓。

现代文:在这之前,武信王曾被梁主赐姓朱,后来又恢复了本来的姓。

古文:果符国亲之说。

现代文:果然符合向隐所谓 国亲 的说法。

古文:克修失主,流落渚宫,收得名方,仍善修合,卖药自给,亦便行医。

现代文:温克修失去主人后流落在渚宫,收集到许多有名的药方,精心整理修补,靠卖药维持生活,顺便行医看病。

古文:娶妇后,唯生数女。

现代文:娶了老婆后,只生了几个女孩。

古文:尽如向言。

现代文:上述情况都跟向隐当初所说的一样。

古文:唐明宗天成二年丁亥,天军围江陵,军府怀忧,温克修上城白文献王,具道此,文献未之全信。

现代文:唐明宗天成二年,天子的军队围攻江陵,军府担忧,温克修上城把前面自己的经历都告诉了文献王,文献王并未完全相信这些。

古文:温以前事累验,必不我欺。

现代文:温克修以为前面经过的事屡屡应验,必定不是欺人之谈。

古文:俄而朝廷抽军。

现代文:不久,朝廷抽调军队,放弃了对江陵的围攻。

古文:来年,武信薨,凡二十一年。

现代文:第二年,武信王高季昌去世,在位一共二十一年。

古文:而文献嗣位,亦二十一年,迨至南平王。

现代文:文献继承其位,也统治了二十一年,直到南平王。

古文:即此程更远,果在兹乎。

现代文:向隐所说的 这段时间更长 ,果然如此。

古文:赵尊师

现代文:赵尊师

古文:赵尊师者,本遂州人,飞符救人疾病,于乡里间年深矣。

现代文:赵尊师本是遂州人,能用飞符给人治病,在乡村住了多年了。

古文:又善役使山魈,令挈书囊席帽,故所居前后百里内,绝有妖怪鬼物为人患者。

现代文:又善于驱使山鬼,令其给自己提着书袋席帽,所以在他住处周围一百里之内,绝对没有妖怪鬼魅伤害人的事。

古文:有民阮琼女,为精怪所惑,每临夜别梳妆,似有所伺,必迎接忻喜,言笑自若。

现代文:居民阮琼的女儿为精怪所迷惑,每到夜晚就特别梳妆打扮一番,好像等待什么人,必定有人来迎接贺喜,又说又笑,坦然自得。

古文:召人医疗,即先知姓名。

现代文:请人到家给她治疗,她就先知道人家的姓名。

**古文:琼乃奔请尊师救解,赵曰: 不劳亲去,但将吾符贴于户牖间,自有所验。 **

现代文:阮琼便赶来请赵尊师解救,赵说: 用不着我亲自去,只要把我的符贴在门窗上,自会灵验。

古文:乃白绢朱书大符与之。

现代文:他便在白绢上用红笔写了一道大符给阮琼。

古文:琼贴于户,至一更,闻有巨物中击之声,如冰坠地,遂攒烛照之,乃一巨鼍,宛转在地,逡巡而死,符即不见,女乃醒然自悟,惊骇涕泣。

现代文:琼回去后将符贴在门上,到一更天,听到有大的物体撞击之声,像大冰块落地一样,他便举着蜡烛去照,原来是一只大鼍在地上翻滚,折腾一会儿就死了,贴在门上的符也立即不见了,女儿也像睡醒一样明白过来,吓得直哭。

古文:琼遂碎鼍之首,弃于壑间,却诣尊师,备陈其事。

现代文:阮琼把鼍的脑袋砸碎,将它扔进了沟壑,然后去见赵尊师,向他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古文:赵慰劳之,又与小符,令女吞之。自后无恙。

现代文:赵对他表示祝贺与慰问,又给他一道小符,让他叫女儿吞下去,此后就不会有什么病灾了。

古文:大符即归于案上。

现代文:这时,大符已经飞回来落在桌子上。

古文:权师

现代文:权师

古文:唐长道县山野间,有巫曰权师,善死卜。

现代文:唐朝,在长道县的山野里,有个巫师叫权师,善于死卜。

古文:至于邪魅鬼怪,隐状逃亡,地秘山藏,生期死限,罔不预知之。

现代文:至于邪魔鬼怪,隐藏的逃亡的,地下的秘密山里宝藏,以及人的生死期限等,没有他不能预先知道的。

古文:或人请命,则焚香呼请神,僵仆于茵褥上,奄然而逝,移时方喘息,瞑目而言其事。

现代文:有人请他占命,他点上香呼请神灵,直挺挺地倒在草地上,气息奄奄而死去,过了一会儿才又喘气,闭着眼睛便告诉你要问的事。

古文:奏师之亲曰郭九舅,豪侠强梁,积金甚广,妻卧病数年,将不济。

现代文:这个人奏报权师说他的亲戚叫郭九舅,为人豪侠强梁,家里有许多钱,妻子卧病多年,眼看没有救了,叫您给算一算。

古文:召令卜之。闭目而言曰: 君堂屋后有伏尸,其数九。

现代文:权师闭着眼说: 这个人堂屋后面埋有死尸,共有九具。

古文:遂令斸之,依其尺寸,获之不差其一,旋遣去除之。

现代文:于是令人去掘,按他说的尺寸,一点儿不差地都找到了,紧接着又派人去将尸体除掉了。

古文:妻立愈,赠钱百万,却而不受,强之,方受一二万,云神不令多取。

现代文:他的妻子便立即痊愈了,主人赠钱百万,权师推却不受,硬要给他,他才只收了一二万,并说神灵不让多拿。

**古文:又一日,卧于民家,瞑目轮十指云: 算天下死簿,数其遐迩州县死数甚多,次及本州村乡,亦十余人合死者,内有豪士张夫子名行儒与焉。 **

现代文:又一天,权师躺在一个村民家里,闭着眼睛转动十个手指说: 算计天下死人的账簿,数着附近州县死人的数目最多,其次是本州的村乡,也有十多个该要死的人,其中有豪士张夫子名叫行儒的。

古文:人有急告行儒者,闻而惧,遂命之至。

现代文:有人急忙去告诉了张行儒,张行儒听了非常恐惧,便叫权师去。

**古文:谓张曰: 可以奉为,牒阎罪山免之。 **

现代文:权师对张说: 我可以为您效劳,写个通牒请阎王爷把您免了。

古文:于是闭目,于纸上书之,半如篆籀,祝焚之。

现代文:于是闭上眼睛,在纸上写,写的字一半像篆文籀文。

**古文:既讫,张以含胎马奔奉之,巫曰: 神只许其母,子即奉还。 **

现代文:写完后,祷告着烧化了。结束后,张行儒将一匹怀胎的奔马奉还给他,权师说: 神只许其母,马仔很快就奉还给您。

古文:以俟异日,所言本州十余人算尽者,应期而殁,惟张行儒免之。

现代文:过了几天,权师所说本州十多个寿命已经完了的人,都应期限而死了,唯独张行儒没有死。

古文:及牝诞驹,遂还其主。

现代文:等到牝马生下小驹,便送还给了主人。

**古文:其牝呼为和尚,云: 此马曾为僧不了,有是报。 **

现代文:那匹牝马他呼唤为 和尚 ,说: 这匹马曾经为僧不终,所以有此报应。

古文:自尔为人廷算者不少,为人掘取地下隐伏者亦多,言人算尽者,不差晷刻。

现代文:从那时起,权师在家里给人家算卦的时候不少,替人家挖取地下隐藏物的时候也很多,说谁寻命已尽的,保证不差一时半刻。

古文:以至其家大富,取民家牛马资财,遍山盈室。

现代文:这样以来,他家里大大地富了起来,从人家挣来的牛羊资财,放了满山堆了满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