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一十四·画五

古文:贯休楚安应天三绝八仙图黄筌杂编

现代文:贯休楚安应天三绝八仙图黄筌杂编

古文:贯休

现代文:贯休

古文:唐沙门贯休,本婺州兰溪人也,能诗善书妙画。

现代文:唐朝时,佛门僧人贯休,是婺州兰溪人。贯休和尚能吟诗,写一手好字,擅长绘画。

古文:王氏建国时,来居蜀中龙华之精舍。

现代文:王建在蜀建立前蜀王朝时,他来到蜀中,居住在龙华寺专供他修行参禅的居室里。

古文:因纵笔,用水墨画罗汉一十六身并一佛二大士。

现代文:他用水墨画法为寺里画了十六个罗汉和一幅佛像、二幅菩萨像。

古文:巨石萦云,枯松带蔓。

现代文:画上,巨大的岩石萦绕着云雾,虺节的苍松盘绕着古藤。

古文:其诸古貌,与他人画不同。

现代文:而佛、菩萨和十六位罗汉的相貌都古岸异常,跟别的画师画的不一样。

古文:或曰:梦中所睹,觉后图之。谓之 应梦罗汉 。

现代文:贯休自己时常说:我是在梦中见到了这些神佛,醒来后将他们画出来的,也可以称他们为 应梦罗汉 吧。

古文:门人昙域、昙弗等,甚秘重之。

现代文:他的弟子昙域、昙弗等人,将这些画密秘收藏起来,看成珍贵的艺术品。

古文:蜀主曾宣入内。

现代文:蜀王曾经宣召贯休进宫,非常赞赏他的画。

古文:叹其笔迹狂逸,供养经月,却令分付院中。

现代文:说他用笔狂放飘逸,在宫中供养了一个月后,分配他到翰林院。

古文:翰林学士欧阳炯亦曾观之。

现代文:翰林学士欧阳炯也曾观察过贯休和尚,并写了一首诗赠送给他。

古文:赠以歌曰:西岳高僧名贯休,孤情峭拔凌清秋。

现代文:诗称:西岳高僧名贯休,孤情峭拔凌清秋。

古文:天教水墨画罗汉,魁岸古容生笔头。

现代文:天教水墨画罗汉,魁岸古容生笔头。

古文:时捐大绢泥高壁,闭日焚香坐禅室。

现代文:时捐大绢泥高壁,闭日焚香坐禅室。

古文:或然梦里见真仪,脱去袈裟点神笔。

现代文:或然梦里见真仪,脱云袈裟点神笔。

古文:高抬节腕当空掷,窸窣毫端任狂逸。

现代文:高抬节腕当空掷,窸窣毫端任狂逸。

古文:逡巡便是两三躯,不似画工虚费日。

现代文:逡巡便是两三躯,不似画工虚费日。

古文:怪石安排嵌复枯。

现代文:怪石安排嵌复枯。

古文:真僧列坐连跏趺。

现代文:真僧列坐连跏跌。

古文:形如瘦鹤精神健,顶似伏犀头骨粗。

现代文:形如瘦鹤精神健,顶似伏犀头骨粗。

古文:倚松根,傍岩缝,曲录腰身长欲动。

现代文:倚松根,傍岩缝,曲录腰身长欲动。

古文:看经弟子拟闻声,瞌睡山童疑有梦。

现代文:看经弟子拟闻声,瞌睡山童疑有梦。

古文:不知夏腊几多年,一手搘颐偏袒肩。

现代文:不知夏腊几多年,一手搘颐偏袒肩。

古文:口开或若共人语,身定复疑初坐禅。

现代文:口开或若供人语,身定复疑初坐禅。

古文:案前卧象低垂鼻,岸畔戏猿斜展臂。

现代文:案有卧象低垂鼻,岸畔戏猿斜展臂。

古文:芭蕉花里刷轻红,苔藓纹中晕深翠。

现代文:芭蕉花里刷轻红。苔藓纹中晕深翠。

古文:硬筇杖,矮松床,雪色眉毛一寸长。

现代文:硬筇杖,矮松床,雪色眉毛一寸长。

古文:绳开梵夹两三片,线补衲衣千万行。

现代文:绳开梵夹两三片,线补纳衣千万行。

古文:林间乱叶纷纷堕,一印残香断烟火。

现代文:林间乱叶纷纷堕,一印残香断烟火。

古文:皮穿木屐不曾拖,笋织蒲团镇长坐。

现代文:皮穿木屐不曾拖。笋织蒲团镇长坐。

古文:休公休公,逸艺无人加,声誉喧喧遍海涯。

现代文:休公休公,逸艺无人加,声誉喧喧遍海涯。

古文:五七字句一千首,大小篆书三十家。

现代文:五七字句一千首,大小篆书三十家。

古文:唐朝历历多名士,萧子云兼吴道子。

现代文:唐朝历历多名士,萧子云兼吴道子。

古文:若将书画比休公,只恐当时浪生死。

现代文:苦将书画比休公,只恐当时浪生死。

古文:休公休公,始自江南来入秦,于今到蜀无交亲。

现代文:休公休公,始自江南来入秦。于今到蜀无交亲。

古文:诗名画手皆奇绝,觑你凡人争是人。

现代文:诗名画手皆奇绝,觑你凡人争是人。

古文:瓦棺寺里维摩诘,舍卫城中辟支佛。

现代文:瓦棺寺里维摩诘,舍卫城中辟支佛。

古文:若将此画比量看,总在人间为第一。

现代文:若将此画比量看,总在人间为第一。

古文:楚安

现代文:楚安

古文:西蜀圣寿寺僧楚安妙画山水,而点缀甚细。

现代文:西蜀圣寿寺僧人楚安山水画画得非常好,而且画的特别细腻。

古文:至于尺素之上,山川林木,洞府峰峦,寺观烟岚人物,悉皆有之。

现代文:在一尺宽的白细绢上,可以画出来山川林木,洞府峰峦,寺观烟雾岚气及人物。

古文:每画一小团扇,内安姑苏台或画滕王阁,其有千山万水尽在目前。

现代文:他就是画一柄小小的团扇,也可以在上面画出来姑苏台呀滕王阁等楼台亭榭,可以让你在团扇上看到山山水水。

古文:然须一季已来,方就一扇。

现代文:然而,楚安画扇一个季度只画一柄。

古文:其时诸王宰辅竞相有请。

现代文:诸位王公大臣争着请他去画扇子。

古文:得之者奉遗甚厚,有不得画者恨恨然。

现代文:得到他画的扇子的人给他很丰厚的酬金,未得到的很是不满。

古文:楚安言山僧自以此适意而已。

现代文:但是楚安自己说他画扇子仅仅为了好玩罢了。

古文:归寂后,有好事者,往往收得其笔踪。

现代文:楚安去世后,有喜爱收藏的人,每每得到楚安生前的遗画、遗作。

古文:或谓之墨宝也。

现代文:有人说这是墨宝啊!

古文:应天三绝

现代文:应天三绝

古文:唐僖宗皇帝翠华西幸之年,有会稽山处士孙位随驾止蜀。

现代文:唐朝僖宗皇帝到西蜀巡视那年,有位会稽山的隐士孙位随皇驾一块儿来到蜀地。

古文:位有道术,兼攻书画,皆妙得笔精。

现代文:孙位会道术,还擅长书法、绘画,每有作品都是上乘之作。

古文:曾于应天寺门左壁上画天王一座,部从鬼神。

现代文:他曾在应天寺门左面墙壁上绘画一幅天王像。

古文:奇怪斯存,笔势狂纵,莫之与京。

现代文:天王的随从鬼神,形像怪异,笔势狂放,没有比这幅画画得更好的了。

古文:三十余年无有敌者。

现代文:三十多年来,没有超过孙位的人。

古文:景焕其先亦专书画,尝与翰林欧阳学士炯乃忘形之交。

现代文:景焕从前也专门学习过书法、绘画,曾经跟翰林学士欧阳炯是无拘束的朋友。

古文:一日连骑同游兹寺,偶画右壁天王以对之。

现代文:一天,他们一同骑马游应天寺。景焕突发兴趣,在寺门右边墙壁上也画一幅天王像,想跟孙位画的那幅比试高低。

古文:渤海在旁观其逸势,复书歌行一篇以纪之。

现代文:渤海在旁边看到景焕画的这幅天王像笔势峻逸,又作了一篇歌行诗来记载这件事情。

古文:续有草书僧梦龟后至。又请书之于廊壁上。

现代文:后来擅长草书的僧人梦龟刚巧也来了,于是请他将这篇歌行题书在廊壁上面。

古文:故书画歌行,一日而就。

现代文:由此,画、歌行、书法,一天内都完成了。

古文:倾城人看,阗咽寺中,成都之人。

现代文:全城的人都争相来观看,整个应天寺内拥挤喧嚷的,都是成都的市人们。

古文:故号为应天三绝。

现代文:由此人们称为应天三绝。

古文:歌行今亦录附曰:锦城东北黄金地,故迹何人兴此寺。

现代文:现将这首歌行附录在下面,是:锦城东北黄金地,故迹何人兴此寺。

古文:白眉长老重名公,曾识会稽山处士。

现代文:白眉长老重名公,曾识会稽山处士。

古文:寺门左壁图天王,威仪部从来何方。

现代文:寺门左壁图天王,威仪部从来何方。

古文:鬼神怪异满壁走,当檐飒飒生秋光。

现代文:鬼神怪异满壁走,当檐飒飒生秋光。

古文:我闻天王分理四天下,水精宫殿琉璃瓦。

现代文:我闻天王分理四天下,水精宫殿琉璃瓦。

古文:采仗时驱拂琳装,金鞭频策骐驎马。

现代文:采仗时驱拂琳装,金鞭频策骐驎马。

古文:毗沙大像何光辉,手擎巨塔凌云飞。

现代文:毗沙大像何光辉,手擎巨塔凌云飞。

古文:地神对出宝瓶子,天女倒披金缕衣。

现代文:地神对出宝瓶子,天女倒披金缕衣。

古文:唐朝说著名公画,周昉毫端善图写。

现代文:唐朝说著名公画,周昉毫端善图写。

古文:张僧繇是有神人,吴道子称无敌者。

现代文:张僧繇是有神人,昊道子称无敌者。

古文:奇哉妙手传孙公,能于此地留神踪。

现代文:奇怪妙手传孙公,能于此地留神踪。

古文:斜窥小鬼怒双目,直倚越狼高半胸。

现代文:斜窥小鬼怒双目,直倚越狼高半胸。

古文:宝冠动惚生威容,趋跄左右来倾恭。

现代文:宝冠动惚生威容,趋跄左右来倾恭。

古文:臂横鹰爪尖纤利,腰缠虎皮斑剥红。

现代文:臂横鹰爪尖纤利,腰缠虎皮斑剥红。

古文:飘飘但恐入云中,步骤还疑归海东。

现代文:飘飘但恐入云中,步骤还疑归海东。

古文:蟒蛇拖得浑身堕,精魅搦来双眼空。

现代文:蟒蛇拖得浑身堕,精魅搦来双眼空。

古文:当时此艺实难有,镇在宝坊称不朽。

现代文:当时此艺实难受。镇在宝坊称不朽。

古文:东边画了空西边,留与后人教敌手。

现代文:东边画了空西边,留与后人教敌手。

古文:后人见者皆心惊,尽为名公不敢争。

现代文:后人见者皆心惊,尽为名公不敢争。

古文:谁知未满三十载,或有异人来间生。

现代文:谁知未满三十载,或有异人来间生。

古文:匡山处士名称朴,头骨高奇连五岳。

现代文:匡山处士各称朴,头骨高奇连五岳。

古文:曾持象简累为官,又有蛇珠常在握。

现代文:曾持象简累为官,又有蛇珠常在握。

古文:昔年长老遇奇踪,今日门师识景公。

现代文:昔年长老遇奇踪,今日门师识景公。

古文:兴来便请泥高壁,乱抢笔头如疾风。

现代文:兴来便请泥高壁,乱抢笔头如疾风。

古文:逡巡队仗何颠逸,散漫奇形皆涌出。

现代文:逡巡队仗何颠逸,散漫奇形皆涌出。

古文:交加器械满虚空,两面或然如斗敌。

现代文:交加器械满虚空,两面或然如斗敌。

古文:圣王怒色览东西,剑刃一挥皆整齐。

现代文:圣王怒色览东西,剑刃一挥皆整齐。

古文:腕头狮子咬金甲,脚底夜叉擎络鞮。马头壮健多筋节,乌嘴弯环如屈铁。

现代文:腕头狮子咬金甲,脚底夜叉擎络鞮,马头壮健多筋节,乌嘴弯环如屈铁。

古文:遍身蛇虺乱纵横,绕颔髑髅干孑裂。

现代文:遍身蛇虺乱纵横,绕颔髑髅干孑裂。

古文:眉粗眼竖发如锥,怪异令人不可知。

现代文:眉粗眼竖发如锥,怪异令不可知。

古文:科头巨卒欲生鬼,半面女郎安小儿。

现代文:科头巨卒欲生鬼,半面女郎安小儿。

古文:况闻此寺初兴置,地脉沈沈当正气。

现代文:况闻此寺初兴置,地脉沈沈当正气。

古文:如何请得二山人,下笔咸成千古事。

现代文:如何请得二山人,下笔咸成千古事。

古文:君不见,明皇天宝年,画龙致雨非偶然。

现代文:君不见,明皇天宝年,画龙致雨非偶然。

古文:包含万象藏心里,变现百端生眼前。

现代文:包含万象藏心里,变现百端生眼前。

古文:后来画品列名贤,唯此二人堪比肩。

现代文:后未画品列名贤,唯此二人堪比肩。

古文:人间是物皆求得,此样欲于何处传?

现代文:人间是物皆求得,此样欲于何处传?

古文:尝忧壁底生云雾,揭起寺门天上去。

现代文:尝忧壁底生云雾,揭起寺门天上去。

古文:八仙图

现代文:八仙图

古文:西蜀道士张素卿,神仙人也。

现代文:西蜀道士张素卿,是神人。

古文:曾于青城山丈人观,绘画五岳四渎真形并十二溪女数堵。

现代文:张素卿曾经在青城山丈人观的几堵墙上,绘画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等五岳,长江、黄河、淮水、济水等四渎,和十二溪女等。

古文:笔迹遒健,精彩欲活。

现代文:笔力遒健,不论是山、是水、还是溪女,都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活。

古文:见之者心悚神悸,足不能进。实画中之奇绝也。

现代文:看到这些壁画的人,都不由得顿生敬慕之情,停下脚步不愿意离开。这些画真是画中的奇谲绝世之作。

古文:蜀主累遣秘书少监黄筌令取模样。及下山,终不相类。

现代文:后蜀君主孟知祥,多次派秘书少监黄筌去丈人观取这些壁画的摹写图本,但是拿回来的图本始终都不象原壁画。

古文:因生日,或有收得素卿所画《八仙》真形八幅,以献孟昶。

现代文:有人过生日,收到张素卿所画的《八仙图》,献给孟知祥的第三子孟昶。

古文:观古人之形相,见古人之笔妙,观赏者久之。且曰:非神仙之人,无以写神仙之质也。

现代文:观看画上的古人形象,欣赏古人的画作。孟昶久久地欣赏把玩这幅《八仙图》,说:不是神人,不能绘出神仙的姿质啊!

古文:赐物甚厚。

现代文:他给献画的人很丰厚的赏赐。

古文:一日,令伪翰林学士欧阳炯次第赞之,又遣水部员外郎黄居宝八分题之。

现代文:一天,孟昶又让前朝翰林学士欧阳炯按着顺序为《八仙图》写赞词,又让水部员外郎黄居宝用八分题写在画上。

古文:每观其画,叹笔迹之纵逸;览其赞,赏文词之高古;视其书,爱点画之宏壮。

现代文:孟昶每次观赏《八仙图》,都不由得称赞这幅画笔力恣肆飘逸,称赞画上的赞词文彩高雅古拙,称赞画上的题书笔势宏壮。

古文:顾为八仙。不让三绝。

现代文:他说:《八仙图》一点也不比《应天寺》的三绝壁画逊色。

古文:黄筌

现代文:黄筌

古文:昔吴道子所画一钟馗,衣蓝衫,鞹一足,眇一目,腰一笏,巾裹而蓬发垂鬓。

现代文:从前,唐朝人吴道子画的一幅《钟馗捉鬼图》,钟馗穿的是蓝衣衫,一只脚用皮裹着,一只眼睛眯细,腰上挂着一只笏板。头发上面系一头巾,蓬乱的头发一直垂到鬓角。

古文:左手捉一鬼,以右手第二指剜鬼眼睛。

现代文:左手捉住一只鬼,用右手第二指剜鬼眼睛。

古文:笔迹遒劲,实有唐之神妙。

现代文:这幅画笔力遒劲,实在是深得唐朝时的绘画的神妙。

古文:收得者将献伪蜀主,甚爱重之。

现代文:收藏这幅画的人,将它进献给后蜀君王孟昶。

古文:常悬于内寝。

现代文:昶非常喜爱珍重这幅画,曾一度将它悬挂在宫寝内。

古文:一日,召黄筌令看之。

现代文:一天,孟昶召见黄筌让他来欣赏这幅《钟馗捉鬼图》。

古文:筌一见,称其绝妙。

现代文:黄筌一看到这幅画,连称妙绝。

古文:谢恩讫。昶谓曰:此钟馗若拇指掐鬼眼睛,则更校有力。

现代文:黄筌谢过恩后,孟昶说:画上的钟馗如果用拇指掐鬼眼睛,会更有力些。

古文:试为我改之。

现代文:请你试着为我修改一下。

古文:筌请归私第。

现代文:黄筌听了后请孟昶允许他拿回家里去改。

古文:数日看之不足。

现代文:仔细捉摸了好几天,黄筌总觉得没法改动。

古文:别絣绢素,画一钟馗,以拇指掐鬼眼睛。并吴本一时进纳。

现代文:于是另外繃好一幅白绢重画了一幅《钟馗捉鬼图》,和吴道子的原画一起进献给孟昶。

古文:昶问曰:比令卿改之,何为别画?

现代文:孟昶看了后问:我本来让你改画,为什么另画了一幅?

古文:筌曰:吴道子所画钟馗,一身之力,气色眼貌,俱在第二指,不在拇指。

现代文:黄筌回答说:吴道子所画的钟馗,全身的力量,人物的神情、眼神,都集聚在第二指上,不在拇指。

古文:所以不敢辄改。

现代文:所以,我不敢轻易给改动。

古文:筌今所画,虽不及古人,一身之力,意思并在拇指。

现代文:我现在画的这幅,虽然赶不上吴道子画的那幅,但是人物和全身力气和心思却都集聚在拇指上了。

古文:昶甚悦,赏筌之能。

现代文:孟昶听了后非常高兴,非常赞赏黄筌的才能。

古文:遂以彩缎银器,旌其别识。

现代文:于是赏赐给他彩缎、银器等物,用以表彰他的卓有见识。

古文:杂编

现代文:杂编

古文:敬爱寺复有雉尾病龙,莫知画者谁氏。绘素奇巧,皆入神之迹。

现代文:敬爱寺还有雉尾病龙,不知道是谁绘画的,这幅画奇异美妙,都可以列入精妙无比的艺术珍品的行列。

古文:国朝李嗣真评画云:顾画屈居第二。

现代文:本朝李嗣真论评绘画说:顾凯之的画位居第二位。

古文:然虎头又伏卫协画北风图。

现代文:然而顾恺之又佩服卫协画的《北风图》。

古文:张弘靖平康里宅,乃崔司业融旧第。

现代文:《北风图》曾经收藏在韩史部家中。现在藏在长靖平康里的宅第里。张家的这所宅第,乃是司业崔融的旧宅。

古文:有司业题壁处犹在。

现代文:崔融当年在墙壁上题的字还存在。

古文:僧道芬,会稽人。

现代文:僧人道芬,会稽人。

古文:萦阳人郑町。处士梁洽。处士项容。青州处士吴恬,一名汾,字建康。

现代文:荥阳人郑町、隐士梁洽、隐士项容、青州隐士吴恬,还有一个名字叫汾,字建康。

古文:已上并画山水。

现代文:上述这些人都擅长画山水。

古文:道芬格高。郑町雅淡。梁洽美秀。项容顽涩。

现代文:道芬的画格调高尚,郑町的画雅淡,梁洽的画美秀,项容的画顽冥晦涩。

古文:吴恬险巧,有画《山水录》,记平生所画在绢素者凡百余面。传之好事。

现代文:吴恬的画险巧,有画卷《山水录》,上面记载着他平生在素绢上画的画,一共有一百多幅传给后世,这也是件有益的事情。

古文:自云:初梦有神人指授画法。

现代文:他自己说:最初,是在梦中来了一位神人传授给我如何绘画的。

古文:恬好为顽石,气象深险,能为云雨气象。

现代文:吴恬喜爱画顽石。他画的顽石景象深奇幽险,能产生出云雨等现象。

古文:又有王默,师项容,风颠酒狂。

现代文:还有王默,师法项容,性情颠狂好饮。

古文:松石虽有高奇,流俗所好。

现代文:他画的松石虽然高雅奇异,也为一般人所喜爱。

古文:醉后以头髻抵于绢素。

现代文:王默喝醉了后,用头顶的发髻在白绢上作画。

古文:王默早年受笔法于台州郑虔。

现代文:王默早年跟台州人郑虔学画。

古文:贞之末,于润州殁。

现代文:唐德宗贞元末年,王默病逝在润州。

古文:举柩若空,时人多言化去。

现代文:出殡时,抬着他的灵柩象抬个空柩一样的轻,当时有很多人说他是羽化升仙了。

古文:平生大有奇事。

现代文:王默一生中有很多奇异的事情。

古文:顾著作知新亭监时,默请为海中都巡。

现代文:顾著作任新亭监时,王默请求担任海中都巡。

古文:问其意,云:要见海中山水耳。

现代文:问他有什么用意,回答说:我要看看海中的山水啊!

古文:为职半年后解去。

现代文:王默担任了半年海中都巡后离职而去。

古文:尔后落笔有奇趣。

现代文:从这以后,每有画作必有奇趣。

古文:乃项生弟子耳。

现代文:王默是项容的弟子。

古文:彦远从兄监察御史厚,与余具言此事。

现代文:我的堂兄彦远官任监察御史,跟我的关系很好,把王默的这些奇事都跟我讲了。

古文:然余不甚觉默画有奇也。

现代文:然而我并不觉得王默的画有什么奇异之处。

古文:有别画者,与人同游寺。看壁画音声一铺曰:此凉州第几遍。

现代文:另外有一个画家,和人同游一处寺院,看到寺内墙壁上画着一套演奏乐曲的壁画。

古文:不信,召乐官奏凉州。

现代文:这个画家指着其中的一幅说:这幅绘的是演奏《凉州》第×遍。

古文:至画处,用指更无差异。故德州王使君椅家有笔一管约一寸,粗与常用笔管,两头各出半寸以来。中间刻《从军行》一铺。人马毛发屋木亭台远水,无不精绝。

现代文:同去的人不相信,召来乐师演奏《凉州》,演奏到他指的那幅画那儿,指法果然一点差异没有。已故德州人王椅,他家有一管笔粗约一寸,比一般的笔粗,两端各让出半寸多,中间雕刻着《从军行》一套,有诗有画,雕刻的异常精细绝妙,人马、毛发、屋木、亭台、远水,纤毫毕现。

古文:每一事刻从军行两句,若庭前琪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是也。

现代文:每一幅画刻上《从军行》的诗二句。例如:庭前琪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这两句诗,就刻在绘有诗中意境的那幅画上。

古文:似非人功。

现代文:真不象是人工刻的。

古文:其画迹若粉描,向明方可辨之。

现代文:画,类似用的白描笔法,迎着光亮可以看到。

古文:云,用鼠牙刻。

现代文:据说是用鼠牙雕刻上去的。

古文:故崔郎中鋋文,有《王氏笔管记》是也。

现代文:已故郎中崔鋋文,撰写过一篇《王氏笔管记》,记载了这件事情。

古文:类韩文公《画记》。

现代文:这篇《王氏笔管记》类似韩愈的《画记》。

古文:椅,玄质子、绍孙,高雅博古,善琴阮。

现代文:王椅,是王玄质的儿子,王绍的孙子。性情高雅,通晓古玩器用,擅长弹奏古琴。

古文:余旧宅在东洛归德坊南街,厅屋是杏木梁。西壁有韦旻郎中散马七疋,东壁有张旭草真踪数行。

现代文:我家的旧宅在东都洛阳归德坊南街。厅堂是杏木房梁,西墙壁上有郎中韦旻画的散放着的马七匹,东墙壁上有张旭的草书真迹数行。

古文:旭世号张颠。

现代文:张旭世人称他为张颠。

古文:宅之东果园,《两京新记》是马周旧宅。

现代文:旧宅东边的果园,《两京新记》上说,是唐太宗在位期间任过中书令的马周的旧宅。

古文:荥阳外郎赞宰万年日,有荷校者以贼呼之。言尝绐妇人廉市马画。

现代文:荥阳员外郎赞任万年县知县时,有一个负枷的囚犯窃贼,曾说他欺骗了一位妇女,用非常便宜的价钱买下了她的绘有马的画。

古文:赞责之,命取以视。

现代文:赞追问他,命令这个窃贼将画拿来看看。

古文:则古丝烟晦,幅联三四。蛮罽裁缥,斑繴皮轴。

现代文:只见丝绢已很古旧,上面烟气熏染遍是污迹,约三四绢联在一起,用蛮毡裁裱的,用槃龟的皮做的轴。

古文:赞曰:是画也。

现代文:赞看完后说:确实是画。

古文:太尉李公所宝惜,有赞皇图书篆焉。

现代文:李太尉珍藏过这幅画,上面有赞皇县篆文的图书印迹。

古文:人有七万购献牢盆者,得漕渠横梁梗舯倅职。

现代文:有个人用了七万钱曾将这幅画买到手进献给了监务官,换来个在漕运河上掌管横梁梗船的副职。

古文:因出妓于阁。又落民间。

现代文:正在这时,从别处来了一位妇女,她自述说:当年我从家里出来作了妓女,沦落人间。

古文:言是寇倖其不鉴,以卑价市之。

现代文:遇见了你们关押的这个贼人,他侥幸欺骗了我,用很低的价钱将画买了去。

古文:为妓人自他方归所诉,请以所亏价书罪。

现代文:现在请知县大人根据他用很少的钱骗买我的家传名画来给他定罪。

古文:赞不能决。

现代文:赞鉴别不了这幅画的真伪优劣。

古文:时延寿里有水墨李处士,以精别画品游公卿门。

现代文:当时延寿里有个会绘画的李处士,凭着他鉴别画品的高超技艺出入于达官贵人家。

古文:召之辨之。

现代文:赞将李处士请来鉴别一下这幅名画。

古文:瞪目三叹云:韩展之上品也。

现代文:李处士拿过来一看,立刻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连连称赞道:这是古人韩展的珍品画啊!

古文:黄沙之情已具,丹笔之断尚疑。

现代文:一幅古画沉没黄沙现在终于又让它重见天日了,但是这幅画的来龙去脉还有可疑之处。

古文:会有赍籍自禁军来忍者。

现代文:正在这时,有人携带着户籍来认领这位妇女。

古文:赞以且异奸盗,非愿苛留,因并画径送。

现代文:赞认为这一男一女不是奸盗之徒,不愿意再扣留下去。于是将他们和这幅古画一起放行了。

古文:后永绝其耗。

现代文:从这以后,再也没有这幅古画的下落消息了。

古文:晋以前目所不睹,难以平议。

现代文:晋朝以前的画看不到了,难以评论它们的优劣。

古文:晋以来,厥迹存者,可得而言。顾长康、张僧繇、陆探微,异才间出,是为三祖。

现代文:晋朝以来,尚存在的这些画中,从可以见得到的来看,顾长康、张僧繇、陆探微三家,都是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可称为画界的三位宗师。

古文:后世虽有作者,难可加焉。

现代文:后来虽然也有新的画家不断出现,但是都不能跟他们相媲美。

古文:昔萧武帝博学好古,鸠集图画。

现代文:前朝梁武帝萧衍知识广博爱好古玩字画。

古文:令朝臣攻丹青者,详其名氏,并定品第,藏于秘府,以备阅玩。

现代文:他曾收集历代的许多绘画作品,让朝臣中通晓绘画的人,查清每幅画的作者,并评定品第档次,将这些画藏在密秘的地方,专门供他自己欣赏把玩。

古文:及侯景之乱,元帝迁都。而王府图书,悉归荆土。

现代文:待到侯景废掉简文帝酿成战乱以来,梁元帝迁都江陵,王府中的书画都运到江陵。

古文:洎周师来伐,帝悉焚之。

现代文:后来北周来征讨,敬帝将这些书画全付之一炬。

古文:历周隋至国朝,重加购募,稍稍复出。

现代文:从此周、隋到本朝,重又收购征集,又得到一些。

古文:无何。遂盈秘府。

现代文:没出什么差乱,又将这些画收藏在秘府。

古文:长安初,张易之奏召天下名工,修葺图画。

现代文:建都长安初时,张易之奏请召集天下名工修葺这些画。

古文:潜以同色故帛,令各推所长,共成一事。

现代文:他暗地里用同一颜色的古绢,让这些画工临摹仿制。

古文:仍旧缥轴,不得而别也。

现代文:仿制的画,依然用旧的缥轴,让人很难辨识出来。

古文:因而窃换。张氏诛后,为少保薛稷所收。

现代文:于是,张易之用这些仿制品将古画真迹偷换出来窃为己有。张易之事发被处死后,由少保薛稷接替他收藏这些画。

古文:稷败后,悉入岐王。

现代文:薛稷事情败露后,这些古画都落入岐王手中。

古文:初不奏闻,窃有所虑,因又焚之。

现代文:起初,岐王不将这些画上奏朝廷,后来有所顾虑。因此将这些古画又都焚烧了。

古文:于是图画奇迹,荡然无遗矣。

现代文:于是,到这时历代遗留下来的古画已经全都毁掉,所剩无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