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三十三·酒(酒

古文:千日酒擒奸酒若下酒昆仑觞碧筒酒九酝酒消肠酒青田酒粘雨酒

现代文:千日酒擒奸酒若下酒昆仑觞碧筒酒九酝酒消肠酒青田酒粘雨酒

古文:酒名南方酒李景让夏侯孜孙会宗陆扆

现代文:酒名南方酒李景让夏侯孜孙会宗陆扆

古文:酒量山涛周顗裴弘泰王源中

现代文:酒量山涛周顗裴弘泰王源中

古文:嗜酒徐邈刘伶酒臭

现代文:嗜酒徐邈刘伶酒臭

古文:千日酒

现代文:千日酒

古文:昔有人名玄石,从中山酒家沽酒。

现代文:从前有个叫玄石的人,到中山酒店买酒。

古文:酒家与千日酒,忘语其节。

现代文:店家将千日醉卖给了他,忘了告诉他这是什么酒了。

古文:至家醉卧,不醒数日。

现代文:结果,玄石回到家里喝了千日醉后,醉倒在床上,一连好几天也不醒过来。

古文:家人不知,以为死也,具棺殓葬之。

现代文:家里人不知道,以为他死了,就将他装入棺椁中埋葬了。

古文:酒家至千日,乃忆玄石前来沽酒,醉当醒矣。

现代文:到了一千天,卖酒的店家才想起一千天前来买醉的玄石,今天该醒酒了,于是到玄石家询问情况。

古文:遂往索玄石家而问之,云:石亡已三年,今服阕矣。

现代文:家里人说:玄石已经死了三年啦,现在正好守丧期满。

古文:于是与家人至玄石墓,掘冢开视,玄始醒,起于棺中。

现代文:于是这位店家跟玄石家里人一块儿来到玄石墓前,挖开坟墓,打开棺椁一看,玄石正好刚醒酒,自己从棺椁中走出来。

古文:擒奸酒

现代文:擒奸酒

古文:河东人刘白坠者善于酿酒。

现代文:河东有个叫刘白坠的人,擅长酿酒。

古文:六月中时暑赫,刘以罂贮酒,曝于日中。

现代文:每到六月中旬盛夏时节,刘白坠将酒贮藏在罂瓮里,放在太阳底下曝晒。

古文:经一旬,酒味不动,饮之香美,醉而不易醒。

现代文:晒过十天后,酒味不变。饮它感觉味道特别甘甜芳香,而且喝醉后不容易醒酒。

古文:京师朝贵出郡者,远相饷餽,逾于千里。

现代文:京城里的朝廷显贵每次出京,都不远千里带回刘白坠酿造的这种酒送人。

古文:以其可至远,号曰鹤觞,亦名骑驴酒。

现代文:因为它能扬名千里之外,所以起名叫鹤觞,又叫骑驴酒。

古文: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鸿宾带酒之任。

现代文:晋惠帝永熙年间,青州刺史毛鸿宾带着刘白坠酿造的鹤觞酒到任上。

古文:路中夜逢劫盗,盗饮之皆醉,遂备擒获。

现代文:途中遇到劫道的贼寇,喝了鹤觞酒后都醉得人事不省。于是,这些盗贼都被捕获。

古文:因此复名擒奸酒。

现代文:从这以后,刘白坠酿造的这种酒又叫擒奸酒。

古文: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坠春醪。

现代文:当时在江湖上行走的侠士们说:不惧怕箭射刀砍,只畏惧白坠酿的春酒啊!

古文:若下酒

现代文:若下酒

古文:《舆地志》:村人取若下水以酿酒,醇美。俗称若下酒。

现代文:《舆地志》上说:村里的乡民取来若下水酿酒,酒味醇美,当地人称若下酒。

古文:张协士所云:荆州乌程,豫北竹叶。即此是也。

现代文:张协士说:荆州的乌程酒,豫北的竹叶青,就是这种酒啊!

古文:昆仑觞

现代文:昆仑觞

古文:魏贾摪家累千金,博学善著作。

现代文:魏人贾摪家财千金,字识广博,还能著书写文章。

古文:有苍头善别水,常令乘小舟于黄河中。以瓠匏接河源水,一日不过七八升。

现代文:有一位老翁擅长识别水性,贾摪经常让这位老翁乘坐小船驶到黄河中流,用葫芦接黄河源的水,一天不过能接到七八升。

古文:经宿,器中色如绛。

现代文:放了一宿,葫芦里的水变成绛色。

古文:以酿酒,名昆仑觞,酒之芳味,世间所绝。

现代文:用这种黄河源的水酿的酒,名叫昆仑觞。它的甘美芳香的酒味儿,是人世间所没有的。

古文:曾以三十斛上魏庄帝。

现代文:贾摪曾经用三十斛昆仑觞,进献给魏庄帝。

古文:碧筒酒

现代文:碧筒酒

古文:历城北有使君林。

现代文:历城城北有一片使君林。

古文:魏正始中,郑公悫三伏之际,每率宾僚避暑于此。

现代文:魏齐王正始年间,郑悫公每到三伏天便率领宾朋属僚们到这里来避暑。

古文:取大莲叶置砚格上。盛酒三升。

现代文:郑悫公让家人拿来硕大的莲叶放在砚格上面,再盛酒三升。

古文: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上,轮菌如象鼻。传吸之,名为碧筒。

现代文:之后,用簪子刺莲叶,让它与莲叶的柄相通,再将叶柄弯曲,如象鼻,相传着饮吸,起名叫碧筒。

古文:历下效之,言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冰。

现代文:后来人们争相效仿,说这样喝酒味中掺进去莲花的清香,香冷如冰。

古文:九酝酒

现代文:九酝酒

古文:张华既贵,有少时知识来候之。华与共饮九酝酒,为酣畅,其夜醉眠。

现代文:张华发迹后,他小时候的朋友来看他,张华用九酝酒来招待这位童年时的朋友,两人喝得非常畅快。

古文:华常饮此酒,醉眠后,辄敕左右,转侧至觉。

现代文:这天晚上,两个人都喝得大醉,躺下就睡着了。张华经常喝九酝酒。每次喝后睡觉时,都令家里人来将他翻转来,调过去,一直到醒酒才停下来。

古文:左右依常时为张公转侧,其友人无人为之。

现代文:这天晚上,张华忘了告诉家人;仆人象往常一样翻转他。张华的那位朋友却没有人去照看。

古文:至明,友人犹不起。

现代文:到天亮,张华的朋友还没有醒过来。

古文:华咄云:此必死矣。

现代文:张华惋惜地说:我这位朋友一定是死啦!

古文:使视之,酒果穿肠流,床下滂沱。消肠酒

现代文:派人过去看看,酒果然穿过他这位朋友的肚肠流出来,床下汪着一地的酒水。消肠酒

古文:张华为醇酒,煮三薇以渍曲蘖。

现代文:张华酿造的醇酒,用煮三薇的水来浸泡曲麦蘖。

古文:蘖出西羌,曲出北胡。

现代文:蘖产在西羌,曲出产在北胡。

古文:胡中有指星麦,四月火星出,获麦而食之。

现代文:胡地产一种指星麦。说的是农历四月火星出来,将麦子收割后吃。

古文:蘖用水渍,三夕而麦生萌芽。

现代文:蘖芽用水浸泡,经过三个晚上,麦子泡出蘖芽。

古文:以平旦时鸡初鸣而用之,俗人呼为鸡鸣麦。

现代文:在天刚亮鸡初次打鸣时候,用它来酿酒。民间称它为鸡鸣麦。

古文:以酿酒,清美鬯。

现代文:用这种鸡鸣麦酿的酒,清美甘醇,芳香持久。

古文:久含令人齿动,若大醉不摇荡,使人肝肠烂,当时谓之消肠酒。或云,醇酒可为长宵之乐。

现代文:喝到嘴里含着不咽,时间长了,能将牙齿泡活动了。如果喝醉了不翻转摇动,能将人的肝肠浸烂。当时人称:消肠酒,还有人说:这种醇酒可让你长宵欢乐。

古文:二说声同而事异焉。

现代文:二种说法,声音相同,但是包含的内容却不一样啊。

古文:青田酒

现代文:青田酒

古文:乌孙国有青田核,莫知其树与实。

现代文:乌孙国出产一种青田核,不知道是什么树结的,也不知道它的果实是什么样子的。

古文:而核大如五六升瓠,空之盛水,俄而成酒。

现代文:这种青田核象能盛五六升东西的葫芦那么大。用这种空核盛水,不一会儿,水就变成了酒。

古文:刘章曾得二枚,集宾设之,可供二十人。

现代文:有个叫刘章的人,曾得到两枚青田核,将朋友邀来设酒宴。这两枚青田核酿出来的酒,可供得上二十个人来喝。

古文:一核方尽,一核所盛,复中饮矣。

现代文:一核的酒才饮完,另一核中的水又变成了酒,可以接着钦。

古文:唯不可久置,久则味苦难饮。

现代文:但是,不能将水放得时间长了。时间长了,则味苦难饮。

古文:因名其核曰青田壶,酒曰青田酒。

现代文:因此,管这种核叫青田壶,这种酒叫青田酒。

古文:粘雨酒

现代文:粘雨酒

古文:石虎于大武殿前起楼,高四十丈。

现代文:石虎在大武殿前建造一座楼,高四十丈。

古文:结珠为帘,垂五色玉珮。上有铜龙,腹空,盛数百斛酒。

现代文:将珠编结成门帘挂在上面,帘下饰有五色玉珮,帘上安装一条铜龙,龙腹是空的,可以盛几百斛酒。

古文:使胡人于楼上噀酒,风至,望之如云雾。

现代文:让胡人在楼上喝酒,有风刮来,远远望去整座楼如在云雾中。

古文:名曰粘雨台,使以洒尘。

现代文:因此,这座楼名叫粘雨台,用它来洒尘。

古文:酒名

现代文:酒名

古文:酒名:郢之富水,乌城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河东之乾和蒲桃,岭南之灵溪博罗,宜成之九酝,浔阳之湓水,京城之西市腔,虾蟆陵之郎官清。河汉之三勒浆,其法出波斯。

现代文:名酒有:郢城产的富水酒,乌程产的若下酒,荥阳产的土窟春酒,富平产的石冻春酒,剑南产的烧春酒,河东产的乾和葡萄酒,岭南产的灵溪博罗酒,宜城产的九酝酒,浔阳产的湓酒,京城产的西市腔酒,虾蟆陵产的郎官清酒,河汉产的三勒浆酒。三勒浆酒的酿造方法出处波斯国。

古文:三勒者,谓庵摩勒、毗黎勒、诃黎勒。

现代文:所谓三勒,就是庵摩勒、毗黎勒、诃黎勒的简称。

古文:南方酒

现代文:南方酒

古文:新州多美酒。

现代文:新州盛产美酒。

古文:南方酒不用曲蘖,杵米为粉,以众草叶胡蔓草汁溲,大如卵,置蓬蒿中阴蔽,经月而成。

现代文:南方酒不用曲蘖酿造,而是将米杵成粉,用胡蔓草汁和粉,外面包裹上各种草叶,做成卵形,放在蓬蒿中荫蔽一个月,让它发酵变馊。

古文:用此合糯为酒。

现代文:然后再掺对上糯米,酿造成酒。

古文:故剧饮之后,既醒,犹头热涔涔,有毒草故也。

现代文:这种酒,快速喝它,不醉,只是头上往外冒热汗,是因为有毒草的缘故啊。

古文:南方饮既烧。即实酒满瓮,泥其上,以火烧方熟。

现代文:南方人饮这种酒得烧它,就是将酒装满瓮,上面涂泥,再用火烧才算熟了。

古文:不然,不中饮。

现代文:不然,不能饮。

古文:既烧即揭瓶趋虚,泥固犹存。

现代文:烧完后,立即将瓮上的盖揭去,中间出现空隙,上面的泥还在。

古文:沽者无能知美恶,就泥上钻小穴可容筋,以细筒插穴中,沽者就吮筒上,以尝酒味,俗谓之滴淋。

现代文:买酒的人不知道酒的好坏,就在泥上钻个小洞象筷子那么粗,将细管插入洞中。买酒的人吮吸细管的一端,来品尝酒的味道,民间叫滴淋。

古文:无赖小民空手入市,遍就酒家滴淋,皆言不中,取醉而返。

现代文:有的无赖小民空手来到集市上,遍尝酒家的滴淋。每尝一家,都说不好喝,最后也能尝得大醉回去。

古文:南人有女数岁,即大酿酒。

现代文:南方人生下女孩后,长到几岁时,就为她酿造很多的酒。

古文:既漉,候冬陂池水竭时,置酒罂,密固其上,痤于陂中。

现代文:过滤好了后,等到冬天池塘里的水枯竭时,将这滤好的酒盛在酒罂中,将上面的罂盖密封加固好,把酒罂埋在池塘岸边。

古文:至春涨水满,不复发矣。

现代文:到春天池塘里涨满了水,也不再挖出来。

古文:候女将嫁,因决陂水,取供贺客。南人谓之女酒。

现代文:待到这个女孩长大成人出嫁时,才在堤岸挖个缺口,将水放开,然后挖出埋在岸边泥土下面的酒罂,用里面埋藏多年的美酒招待贺喜的宾客。南方人称它为女儿酒。

古文:味绝美,居常不可致也。

现代文:这种陈年佳酿,味道绝对甘美。平常是喝不到的啊!

古文:李景让

现代文:李景让

古文:大中年,丞郎宴席,蒋伸在座。忽斟一杯言曰:席上有孝于家,忠于国,及名重于时者,饮此爵。

现代文:唐宣宗大中年间,一次,在尚书省的左右丞及云部侍郎的宴席上,蒋伸忽然斟一杯酒,说:在咱们今天的宴席上,有在家孝敬父母,在朝为国尽忠,而且名重时下的人,请饮这一杯。

古文:众皆肃然,无敢举者。

现代文:蒋伸说完后,在座的人都神色严肃,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敢举起这杯酒。

古文:独李公景让起引此爵,蒋曰:此宜其然。

现代文:独有李景让站起身,端起这杯酒一饮而尽。

古文:夏侯孜

现代文:蒋伸说:李景公最适宜喝这杯酒啦。夏侯孜

古文:崔郢为京尹日,三司使在永达亭子宴丞郎。崔乘酒突饮,众人皆延之。

现代文:崔郢任京兆尹时,一次,御史、中书、门下三司使臣,在永达亭宴请丞相,崔郢乘着酒劲忽然不礼貌地狠劲喝。

古文:时谯公夏侯孜为户部使,问曰:尹曾任给舍否?

现代文:众人都停止喝酒看着他。当时任户部使的夏侯孜问他:崔京尹你曾经任过给事中与中书舍人吗?

古文:崔曰:无。

现代文:崔郢回答说:没有任过。

古文:谯公曰:若不曾历给舍,京光尹不合冲丞郎宴。

现代文:夏侯孜说:如果不曾任过给事中与中书舍人,你就不应该冲撞这次丞郎宴。

古文:命酒乣来,命下筹,且吃罚爵。

现代文:我叫监酒人过来!让崔京尹吃罚酒!

古文:取三大器物。引满饮之。

现代文:于是,监酒人拿来三只大杯,都满满地斟上酒,罚崔郢喝这三大杯酒。

古文:良久方起。

现代文:崔郢喝了这三杯酒,过了好久才站起来。

古文:孙会宗

现代文:孙会宗

古文:唐孙会宗仆射,即渥相大王父也。

现代文:唐朝时仆射孙会宗,就是渥相大王的父亲。

古文:宅中集内外亲表开宴。

现代文:一次,在家中摆酒席宴请内外亲表。

古文:有一甥侄为朝官,后至。及中门,见绯衣官人,衣襟前皆是酒涴,咄咄而出。不相识。

现代文:有一位甥侄辈的亲戚在朝廷里任职,来晚了,走到中门,看见一位身着红色官服的官人,衣襟前边全是酒渍,气冲冲地从庭院里走出来,他不认识这位官人是谁。

古文:顷即席,说于主人。

现代文:这位亲属来到酒席前,把刚才见到的事情告诉了孙会宗。

古文:讶无此官。沉思之,乃是行酒时,阶上酹酒,草草倾泼也。

现代文:孙会宗听了后特别惊讶,说:没有这样一位官人来赴宴啊!孙会宗沉思好久,才恍然大悟,说:一定是我们刚才行酒时,向阶前地上洒酒祭祀,大家都随便乱洒而洒到哪位家神的衣服上了。

古文:自此每酹酒,止则身恭跪,一酹而已,自孙氏始,今人三酹非也。

现代文:从此,每次洒酒祭祀时,都侧身恭敬地跪在地上,洒一下而已。这种洒酒祭祀的仪式始自孙会宗,现在的人洒三次是不对的。

古文:陆扆

现代文:陆扆

古文:陆相扆出典夷陵时,有士子修谒。

现代文:丞相陆扆出任夷陵时,有位叫修的读书人进见他。

古文:相国与之从容,因命酒酌劝。

现代文:陆扆接待了这位读书人,并让人设酒宴招待他。席间,陆扆劝这位读书人喝酒。

古文:此子辞曰:天性不饮酒。

现代文:他坚持不喝,说:我天性不能饮酒。

古文:相曰:诚如所言,已校五分矣。

现代文:陆扆说:真的向你说的那样,我这次考核你已经得了五分啦。

古文:盖平生悔吝有十分,不为酒困,自然减半也。

现代文:人一生中让你悔恨的事情有十分,不饮酒便减去了五分啊!

古文:酒量

现代文:酒量

古文:山涛

现代文:山涛

古文:山涛字巨源,饮酒量至八斗。

现代文:山涛,字巨源。他的酒量能喝八斗。

古文:武帝欲试之,使人私默以记之,至量而醉。

现代文:晋武帝想试探一下,一次饮酒,让人暗中为山涛记数,果然喝到八斗才醉。

古文:周顗

现代文:周顗

古文:周顗字伯仁,饮酒至量一石。

现代文:周顗,字伯仁,每次最多能饮一石酒。

古文:及过江,虽日醉,每恨无对。

现代文:过江以后,虽然每天都喝得酩酊大醉,还是每每为没人跟他对饮而感到遗憾。

古文:偶有归对北来,顗遇之,为忻然。乃置酒二石共饮,各大醉。

现代文:偶然有一次,从江北来一位过去在一起饮酒的朋友,周顗遇到后非常高兴,准备了两石酒两人共饮,都喝得酩酊大醉。

古文:及醒,顗使人视,客已腐肋而死矣。裴弘泰

现代文:待到醒酒后,周顗让人看看客人怎么样了,才发现那位从江北来的酒友已经肋侧腐烂而死。裴弘泰

古文:唐裴均之镇襄州,裴弘泰为郑滑馆驿辷官,充聘于汉南。遇大宴,为宾司所漏。

现代文:唐朝时,裴均之镇守襄州,他的侄子裴弘泰任郑滑馆驿辷官,被汉南聘请去,有一次特大的宴会,却因为负责接待的人忘了通知他而没有参加。

古文:及设会,均令走屈郑滑裴辷官。

现代文:待到举行社火集会时,裴均之让人去找裴弘泰。

古文:弘泰奔至,均不悦。

现代文:裴弘泰得到通知后立即赶来。

古文:责曰:君何来之后,大涉不敬。

现代文:裴均之很不高兴,责备他说:你怎么来晚了?这是很不尊敬人的。

古文:酌后至酒,已投乣筹。

现代文:我们都喝半天了,监酒员已经开始投筹码罚酒了。

古文:弘泰谢曰:都不见客司报宴,非敢慢也。

现代文:裴弘泰表示感谢,说:总没有见到有人来通知我参加宴会啊,不是我敢怠慢您老人家。

古文:叔父舍罪,请在座银器,尽斟酒满之。

现代文:叔叔真要处罚我,请将宴席上的所有银器都斟上酒。

古文:器随饮以赐弘泰,可乎?

现代文:我喝了多少,就请将我喝干的银器赏给我,怎么样?

古文:合座壮之,均亦许焉。

现代文:整个宴席上的人,都为裴弘泰助威,裴均之就答应了他。

古文:弘泰次第揭座上小爵,以至觥船。

现代文:于是裴弘泰按次序喝干席上的小银杯。接着,觥、船等大银器里的酒也都喝了。

古文:凡饮皆竭,随饮讫。

现代文:凡是喝到的银杯,酒全部喝干。

古文:即置于怀,须臾盈满。

现代文:而且喝干后,就将这只银杯揣在怀里,不一会儿就揣满了,都鼓胀出来。

古文:筵中有银海,受一斗以上,其内酒亦满。

现代文:筵席上有只银海杯,能盛一斗以上的酒。

古文:弘泰以手捧而饮,饮讫。

现代文:此刻盛得满满的,放在那儿。裴弘泰双手捧起来喝。

古文:目吏人,将海覆地,以足踏之,卷抱而出,即索马归驿。

现代文:喝干后,眼睛看着这些官员们,将银海杯扔在地上,用脚将它踩扁后,伸手拾起来捲巴捲巴,抱在怀中走出去,到外面要一匹马骑着回驿馆。

古文:均以弘泰纳饮器稍多,色不怿。

现代文:裴均之认为裴弘泰将银杯拿走的太多了,有些不高兴。

古文:午后宴散,均又思弘泰之饮,必为酒过度所伤,忧之。

现代文:但是,到午后筵席散了,他又怕裴弘泰酒喝多了伤了身子,很是担心。

古文:迨暮,令人视饮后所为。

现代文:到了傍晚,裴均之让人去看看裴弘泰在干什么?

古文:使者见弘泰戴纱帽,于汉阴驿厅,箕踞而坐。

现代文:使者回来将看到的情形如实告诉了裴均之。

古文:召匠秤得器物,计二百余两。

现代文:裴均之不禁大笑,感到真有意思。

古文:均不觉大笑。明日再饮,回车日,赠遗甚厚。

现代文:第二天再饮酒时,喝完后派车将裴弘泰送回驿馆,并赠送他很丰厚的礼品。

古文:王源中

现代文:王源中

古文:王源中,文宗时为翰林承旨。

现代文:唐朝人王源中,文宗皇帝李昂在位时任翰林承旨。

古文:暇日,与诸昆季蹴踘于太平里第。

现代文:一天闲暇,跟他的几个兄弟在太平里的自家庭院中踢球玩。

古文:球子击起,误中源中之额,薄有所损。

现代文:球踢起来后,打在王源中的额头上,受点轻伤。

古文:俄有急召,比至,上讶之。

现代文:不一会儿,皇上紧急召令让他进朝见驾。

古文:源中具以上闻,上曰:卿大雍睦。

现代文:待到拜见文宗皇帝后,皇上看见他额上受伤很是惊讶。

古文:命赐酒二盘,每盘贮十金碗,每碗各容一升许,宣今并碗赐之。

现代文:王源中就将在家里玩球误伤的事情如实秉报了文宗皇帝。文宗皇帝听了后说:爱卿,你这是最大的和睦啊!然后命令赏赐给王源中御酒两盘,每盘放置十只金碗,每碗各盛一升酒。皇上宣令连同盛酒的金碗,一并赏赐给王源中。

古文:源中饮之无余,略无醉容。

现代文:听到文宗皇帝的宣令后,王源中当场将两盘酒共计二斗,全部喝光了,一点醉意也没有。

古文:嗜酒

现代文:嗜酒

古文:徐邈

现代文:徐邈

古文:魏徐邈字景山,为尚书郎。

现代文:魏国人徐邈,字景山,官任尚书郎。

古文:时禁酒,邈私饮沉醉。

现代文:魏国当时禁止饮酒。徐邈私自饮酒喝得酩酊大醉。

古文:从事赵达问曹事,邈曰:中圣人。

现代文:属下赵达问他有关曹务的事。徐邈回答说:喝的是圣人。

古文:达白太祖,太祖甚怒。

现代文:赵达将这话秉报了太祖。

古文:鲜于辅曰:醉人谓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

现代文:太祖大怒,鲜于辅说:喝醉了酒的人,称清酒为 圣人 ,称 浊酒 为贤人。

古文:邈性修慎,偶醉言耳。

现代文:徐邈性情一向谨慎,这次是偶尔说的醉话啊。

古文:乃得免罪。

现代文:于是,徐邈才得以免去罪过。

古文:刘伶

现代文:刘伶

古文: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

现代文:晋朝人刘伶,经常乘坐鹿车,带着一壶酒,出外郊游。

古文:曰:死便埋我。其遗形如此。

现代文:同时让一个仆人带着一把锹同车而行,说:我若是喝死,你就地将我埋了。

古文:渴甚,求酒于妻。妻藏酒弃器,谏曰:非养生之道,宜断之。伶曰:善。

现代文:他妻子将酒藏起来,将盛酒的器具扔掉,苦苦地劝说他:喝酒对身体一点益处也没有,不是养生的好办法,还是戒酒别喝了吧。刘伶说:好!

古文:当祝鬼神自誓,便可具酒肉。

现代文:我不喝了。但是,我要向神明发誓不再喝酒了,请你为我准备好酒菜来。

古文:妻从之。

现代文:妻子答应了他。

古文:伶跪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

现代文:妻子将酒菜端上来后,刘伶跪在地上向神明祈祝说:上天将我刘伶降生在人世间,就是让我以能饮而闻名。

古文:一饮一石,五斗解酲。

现代文:我每次饮酒必饮一石,饮到五斗时才刚刚解了我的酒瘾啊!

古文:妇人之言,必不可听。

现代文:老娘们的话,一定不要听啊!

古文:于是酌酒御肉,塊然复醉。

现代文:说完,斟酒吃肉,大吃大喝,安然又醉了。

古文:酒臭

现代文:酒臭

古文:义宁初,一县丞衣缨之胄。年少时,甚有丰采。涉猎书史,兼有文性。

现代文:隋恭帝义宁初年,有一位县丞原本是官宦人家的后代,小时候长的很英俊,读过许多书,很有文字素养。

古文:其后沉湎于酒,老而弥笃。

现代文:但是,长大成人后,整日沉湎在酒中。

古文:日饮数升,略无醒时。

现代文:越老喝得越厉害,每天都要喝好几升酒,几乎没有清醒的时候。

古文:得病将终,酒臭闻于数里,远近惊愕,不知所由。

现代文:待到他患病将要死去时,他散发出来的酒臭在几里地以外就能闻到,远近的人都特别惊异,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古文:如此一旬,此人遂卒。

现代文:这样持续了十天左右,他终于死了。

古文:故释典戒酒,令人昏痴。

现代文:因为这个人的缘故,后来有人专门撰写了一篇劝人戒酒的文章。

古文:今临亡酒臭,彰其入恶道而。

现代文:文章中说:喝酒过量,能使人浑沌呆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