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八十三·巫(附

古文:巫师舒礼女巫秦氏杨林来俊臣唐武后阿来雍文智彭君卿何婆来婆

现代文:巫师舒礼女巫秦氏杨林来俊臣唐武后阿来雍文智彭君卿何婆来婆

古文:曾勤阿马婆白行简许至雍韦觐高骈

现代文:曾勤阿马婆白行简许至雍韦觐高骈

古文:厌咒厌盗法雍益坚宋居士

现代文:厌咒厌盗法雍益坚宋居士

古文:巫师舒礼

现代文:巫师舒礼

古文:巴丘县有巫师舒礼,晋永昌元年病死,土地神将送诣太山。

现代文:巴丘县有个巫师姓舒名礼,于晋代永昌元年病故,土地神把他送往泰山。

古文:俗常谓巫师为道人。

现代文:俗人们平时认为巫师就是道士。

古文:初过冥司福舍前,土地神问门吏:此云何所?

现代文:刚刚来到阴曹地府的福舍前,土地神向守门的小吏问道:这里是干什么的?

古文:门吏曰:道人舍也。

现代文:守门的小吏回答:道士住的房子。

古文:土地神曰:舒礼即道人。

现代文:土地神说:这位舒礼就是道士。

古文:便以相付。

现代文:守门的小吏便准许他进去。

古文:礼入门,见千百间屋,皆悬帘置榻。男女异处,有念诵者,吹唱者,自然饮食,快乐不可言。

现代文:舒礼一进门,就看见千百间屋子都悬挂着竹帘摆满了床铺,男女均分开来,有念诵经文的,有唱赞偈的,无拘无束地吃呀喝呀,那快乐劲儿简直妙不可言。

古文:礼名已送太山,而身不至。

现代文:舒礼的名字已送到泰山,而身子还没到。

古文:忽见一人,八手四眼,提金杵逐礼,礼怖走出。

现代文:忽然看见一个八只手四只眼睛的人,捉着金杵前来驱赶舒礼,舒礼吓得急忙走出来。

古文:神已在门外,遂执礼送太山。

现代文:这时,一住神仙已等在门外,随即带着舒礼送往泰山。

古文:太山府君问礼:卿在世间何所为?

现代文:阴间的泰山府君问舒礼:你在人世间是干什么的?

古文:礼曰:事三万六千神,为人解除祠祀。

现代文:舒礼回答说:我侍奉三万六千位神仙,为人们解除祠祀之苦。

古文:府君曰:汝佞神杀生,其罪应重。

现代文:府君说:你用花言巧语蒙骗神仙而且杀生,这罪应当重判。

古文:付吏牵去。

现代文:于是,把他交给一小吏牵走了。

古文:礼见一物,牛头人身,持铁叉。

现代文:舒礼看见一个怪物,牛头人身,持着一把铁叉。

古文:捉礼投铁床上。

现代文:这怪物将舒礼一把捉住,扔到一张烧红的铁床上。

古文:身体燋烂,求死不得。

现代文:舒礼的身体烤得焦烂,且又求死不得。

古文:经累宿,备极冤楚。

现代文:一连过了几夜,他受尽冤屈和折磨。

古文:府君主者,知礼寿未尽,命放归。

现代文:府君又向上问主宰他命运的人,方知舒礼阳寿未尽,应该放他回去。

古文:仍诫曰:勿复杀生淫祀。

现代文:临行之前,府君又告诫他说:你不要再杀生,更不要再在祭祀的时候放纵胡为了。

古文:礼既活,不复作巫师。

现代文:舒礼当即活转过来。从此,他再也不作巫师了。

古文:女巫秦氏

现代文:女巫秦氏

古文:义熙五年,宋武帝北讨鲜卑,大胜,进围广固。

现代文:东晋义熙五年,宋武帝刘裕带兵北伐鲜卑,获得重大胜利,进而围攻广固。

古文:军中将佐,乃遣使奉牲荐币,谒岱岳庙。

现代文:部队里的军官派人奉上牺牲献上纸钱,来拜谒泰安的岱岳庙。

古文:有女巫秦氏,奉高人,同县索氏之寡妻也。

现代文:这里有一个女巫秦氏,奉高县人,本县索某的寡妻。

古文:能降灵宣教,言无虚唱,使使者设祷,因访克捷之期。

现代文:她说自己能够显灵于世,且从无虚言,使得拜谒岱岳庙的兵士们迫不及待地设坛祈祷。他们向秦氏询问攻克广固的日期。

古文:秦氏乃称神教曰:天授英辅,神魔所拟。

现代文:秦氏自称神告诉她说:苍天授命于英才来辅佐皇帝,这一切都是神魔所拟定的。

古文:有征无战,蕞尔小虏,不足制也。

现代文:此次围攻广固,定是有征无战。再说,一块弹丸之地,要想制服它是轻而易举的。

古文:到来年二月五日,当尅。

现代文:明年的二月五日,你们一定能把广固攻克。

古文:如期而三齐定焉。

现代文:果然,广固如期攻克,三齐之地终于平定下来。

古文:杨林

现代文:杨林

古文:宋世,焦湖庙有一柏枕,或云玉枕。枕有小坼。

现代文:宋代,焦湖庙有一个柏树枕头,有人叫它玉枕,枕上有裂缝。

古文:时单父县人杨林为贾客,至庙祈求,庙巫谓曰:君欲好婚否?

现代文:当时,单父县人杨林做了商人,来庙里祈祷。庙里的巫师对他说:你想结婚成家吗?

古文:林曰:幸甚。

现代文:杨林说:如果能这样,那可就太好了!

古文:巫即遣林近枕边。

现代文:巫师立即让他来到柏枕旁,并从那裂缝中走了进去。

古文:因入坼中,遂见朱楼琼室。

现代文:杨林走着走着,随即看见一座镶金铺玉的红楼,赵太尉正坐在里面。

古文:有赵太尉在其中,即嫁女与林。

现代文:太尉见了杨林,便把女儿嫁给了他。

古文:生六子,皆为秘书郎。

现代文:他和妻子生了六个儿子,都成了秘书郎。

古文:历数十年,并无思归之志。

现代文:一直过了好几十年,杨林并没有要出去的想法。

古文:忽如梦觉,犹在枕旁。

现代文:一天,他忽然如梦方醒,原来自己还站在枕头边呢。

古文:林怆然久之。

现代文:他凄怆不已,怅然若失。

古文:来俊臣

现代文:来俊臣

古文:唐载初年中,来俊臣罗织,告故庶人贤二子夜遣巫祈祷星月,咒诅不道。

现代文:唐高宗载初年间,来俊臣罗织罪名,诬告一位平民的两个儿子,说他们派巫师在晚上祈祷星月,诅咒皇上,大逆不道。

古文:栲楚酸痛,奴婢妄证,二子自诬,并鞭杀之。

现代文:于是,他们遭到严刑拷打,疼痛难忍。奴婢作假证,他二人也屈打成招,最后,被皮鞭活活抽死了。

古文:朝野伤痛。

现代文:为此,朝野上下一片悲伤。

古文:浮休子张鷟曰:下里庸人,多信厌祷;小儿妇女,甚重符书。

现代文:浮休子张鷟说:穷乡僻壤的庸人们,才相信用诅咒他人来取胜;妇女和小孩儿,才把巫术和符书看得那么重要。

古文:蕴匿崇奸,构虚成实。

现代文:心底藏着奸邪的恶念,把假的弄成真的,这是因为你的残暴、乖戾所至。

古文:塪土用血,诚伊戾之故为;掘地埋桐,乃江充之擅造也。

现代文:掘地埋桐,是江充伪造的啊。

古文:唐武后

现代文:唐武后

古文:唐武后将如洛,至阌乡东,骑忽不进。

现代文:唐代武则天皇后去洛阳,到阌乡县东边,她的马忽然不向前走了。

古文:召巫者问之,巫言:晋龙骧将军王濬云: 臣墓在道南,每为采樵者所苦。闻大驾至,故来求哀。

现代文:武后召来巫师问其原因,巫师说:晋代的龙骧将军王濬说,我的坟就在道的南侧,常常受砍柴人践踏,苦不堪言,今天听说皇后大驾光临,故来诉苦并请求垂怜。

古文:后敕,去墓百步,禁耕植。

现代文:于是,武后当即就下了一道敕令:此墓百步之内,严禁耕植。

古文:今荆棘森然。

现代文:如今,那里已长满荆棘,森然成林。

古文:阿来

现代文:阿来

古文:唐韦庶人之全盛日,好厌祷,并将昏镜以照人,令其迷乱。

现代文:唐代,被废为庶人的韦氏在过得最红火的时候,喜欢用巫术祈祷,并常用一面昏镜照人,使之神情迷乱。

古文:与崇仁坊邪俗师婆阿来,专行厌魅。

现代文:他与崇仁坊邪恶的老巫婆阿来一道,专搞装神弄鬼那一套。

古文:平王诛之。后往往于殿上掘得巫盅,逆韦之辈为之也。

现代文:平王将他杀死后,经常在殿前挖出盅虫,这是韦氏的同伙干的呀。

古文:雍文智

现代文:雍文智

古文:唐韦庶人葬其父韦贞,号酆王。

现代文:唐代被废为庶人的韦氏为其父韦贞出殡,说他父将到阴间的酆都城作大王。

古文:葬毕,葬官人赂见鬼师雍文智。

现代文:葬后,管丧事的小官给巫师送了贿赂。

古文:诈宣酆王教曰:当作官人,甚太艰苦,宜与赏,著绿者与绯。

现代文:让巫师雍文智假借酆三韦贞之口说:管丧事的小官太清苦,应该给他些赏钱,穿绿衣的人给穿上绯衣。

古文:韦庶人悲恸,欲依鬼教与之。

现代文:韦某听见父亲的话很悲痛,就打算照此办理,给那位管丧事的小官一些赏钱。

古文:未处分间,有告文智诈受贿赂,验遂斩之。

现代文:正欲办此事时,有人告发说巫师雍文智受贿敲诈,官府查实以后,就把雍文智杀了。

古文:彭君卿

现代文:彭君卿

古文:唐中宗之时,有见鬼师彭君卿,被御史所辱。

现代文:唐中宗年间,有一个能与鬼交往的巫师叫彭君卿,因为受到御史的污辱他怀恨在心。

古文:他日,对百官总集,诈宣孝和敕曰:御史不存检校,去却巾带。

现代文:两天之后,正当文武百官聚会上朝时,彭君卿就假装已死的孝和皇帝的灵魂附体,传旨说:御史行为不检点,应该给他摘去官帽和玉带的处分!

古文:即去之。

现代文:于是就照办了。

古文:曰:有敕与一顿杖。

现代文:彭君卿又说:朕命责打御史一顿板子!

古文:大使曰:御史不奉正敕,不合决杖。

现代文:执刑的官员说:御史没有当今皇帝的圣旨,是不该受杖刑的。

古文:君卿曰:若不合,有敕且放却。

现代文:彭说:不该打吗?那朕就传旨把他放了吧。

古文:御史裹头,仍舞蹈拜谢而去。

现代文:御史居然裹上头巾,拜谢皇上的不打板子之恩高兴而去。

古文:观者骇之。

现代文:文武官员均莫名其妙,吓得够呛。

古文:何婆

现代文:何婆

古文:唐浮休子张鷟,为德州平昌令。

现代文:唐代浮休子张鷟任德州平昌县令。

古文:大旱,郡符下令,以师婆师僧祈之。

现代文:有一年大旱,郡里下令,让巫婆巫师们向天祈祷。

古文:二十余日无效。浮休子乃推土龙倒,其夜雨足。

现代文:结果,二十多天没有见效,张鷟就把土龙推倒,当天夜里雨便下足了。

古文:江淮南好神鬼,多邪俗,病即祀之,无医人。

现代文:江淮以南,人们大多信鬼神,巫术盛行,有病便祭祀,没有医生。

古文:浮休子曾于江南洪州停数日,遂闻土人何婆,善琵琶卜。与同行人郭司法质焉。

现代文:张鷟曾在江南洪州停留数日,听说当地人何婆,善于用琵琶占卜,他便与同行人郭司法一起找何婆询问。

古文:其何婆,士女填门,饷遗满道,颜色充悦,心气殊高。

现代文:那何婆家,前来问卜的人熙熙攘攘,送来的东西填满了院子,脸上充满喜悦之色,心气很高。

古文:郭再拜下钱,问其品秩。

现代文:郭司法向何婆一拜再拜,送上银钱。

古文:何婆乃调弦柱,和声气曰:个丈夫富贵,今年得一品,时年得二品,后来得三品,更后年得四品。

现代文:何婆询问他的官职,然后调好琵琶弦儿,边唱边说地:看你颇有富贵相,今年得一品,明年得二品,后年得三品,大后年得四品郭司法赶紧说:何婆错了!

古文:郭曰:何婆错,品少者官高,品多者官小。

现代文:品少的官职高,品多的官职小。

古文:何婆曰:今年减一品,明年减二品,后年减三品,更后年减四品,忽更得五六年,总没品。

现代文:何婆忙纠正说:今年减一品,明年减二品,后年减三品,大后年减四品这样一改,五六年之后便一品不剩了。

古文:郭大骂而起。

现代文:郭司法大骂一声站了起来。

古文:来婆

现代文:来婆

古文:唐崇仁坊阿来婆,弹琵琶卜,朱紫填门。

现代文:唐代长安城崇仁坊有位阿来婆,善于用弹琵琶来卜卦,人们送来的各种丝绢填满院子。

古文:浮休子张鷟,曾往观之,见一将军,紫袍玉带,甚伟。下一匹细绫,请一局卜。

现代文:浮休子张鷟曾前去观看。这时,只见一位紫袍玉带的将军,非常高大,带来一匹细绫,正在请阿来婆用琵琶卜卦。

古文:来婆鸣弦柱,烧香,合眼而唱:东告东方朔,西告西方朔,南告南方朔,北告北方朔,上告上方朔,下告下方朔。

现代文:来婆烧上香,弹起弦子,闭眼而唱道:东告东方朔,西告西方朔,南告南方朔,北告北方朔,上告上方朔,下告下方朔。

古文:将军顶礼既,告请甚多,必望细看,以决疑惑。

现代文:将军顶礼膜拜完毕,又诉说出自己的许多心愿,希望她仔细瞅瞅,以解除疑惑。

古文:遂即随意支配。

现代文:这时,他把那匹细绫送给来婆,让她随意支配。

古文:曾勤

现代文:曾勤

古文:唐曾勤任魏州馆陶县尉,敕捕妖书人王直。

现代文:唐代,曾勤任魏州馆陶县尉。皇帝颁布敕令,迅速将做妖书的王直捉拿归案。

古文:县界藏失。

现代文:王直在馆陶县界躲藏起来,不见踪迹。

古文:刺史蒋钦绪奏请:一百日捉不获,与中下考。

现代文:刺史蒋钦绪奏请皇帝道:一百天之内捉不到王直,就在曾勤的考绩栏上划个中下。

古文:其时限已过半。

现代文:当时,期限已过半。

古文:有巫云:少府必无事,不用过忧。

现代文:有巫师说:曾县尉必定无事,不用担忧。

古文:后遇按察史边冲寂奏,奉敕却夺刺史曾勤俸。

现代文:后来,按察史边冲寂奉旨撤销曾勤的俸禄。

古文:会十一月二十二日,巡陵恩赦,遂得无事。

现代文:碰巧十一月二十二日那天,得到大赦,才算无事。

古文:其时遣人分捕王直不得。又有日者云:至某月某日,必获王直,反缚送来。

现代文:这时,派人分头追捕王直一无所获,又有占日卜筮的人说:到某月某日,一定能捉到王直,而且会反绑捆双手送来。

古文:果有人于相州界,捉得别一王直。以月日反缚送到。

现代文:果然,有人在相州地界抓到了另一个叫王直的人,在巫师说的那天反捆双手送了来。

古文:推问逗留,不是畜妖书者,遂却放之。

现代文:经过一段拘留审查,他不是那位妖书生,随即便将他放了。

古文:阿马婆

现代文:阿马婆

古文:唐玄宗东封,次华阴,见岳神数里迎谒。

现代文:唐玄宗东行去泰山封禅,第二天来到华阴县,看见华山之神从几里外前来迎拜。

古文:帝问左右,左右莫见。遂召诸巫,问神安在。

现代文:唐玄宗问手下人,手下人都说没有看见;随即又召来各位巫师,问神在哪里。

古文:独老巫阿马婆奏云:在路左,朱鬓紫衣,迎候陛下。

现代文:惟独有老巫阿马婆奏道:神在路的左侧,红头发紫衣服,正在迎候陛下。

古文:帝顾笑之,仍敕阿马婆,敕神先归。

现代文:玄宗看看她笑了,因而下敕命给她,让她请神先回去。

古文:帝至庙,见神橐鞬,俯伏殿庭东南大柏之下。又召阿马婆问之,对如帝所见。

现代文:玄宗皇帝来到庙前,看见华山之神身背装弓箭和衣甲的筒器,俯伏在殿庭东南的大柏树下,又召来阿马婆问之。

古文:帝加礼敬,命阿马婆致意而旋。

现代文:阿马婆证实了皇帝之所见,玄宗便对她礼敬起来,并让她向神致意,然后下山而去。

古文:寻诏先诸岳封为金天王,帝自书制碑文,以宠异之。

现代文:随即,玄宗下诏书给诸岳之神,赐封华山之神为金天王,并亲自书写碑文,以示宠爱。

古文:其碑高五十余尺,阔丈余,厚四五尺,天下碑莫大也。

现代文:这座碑高五十多尺,宽一丈多,厚四五尺,天下的碑再也没有比它大的了。

古文:其阴刻扈从太子王公已下官名。制作状丽,镌琢精巧,无比伦。

现代文:它的背面刻上扈从太子王公以下官名,真是精雕细琢,制作壮美,无与伦比。

古文:白行简

现代文:白行简

古文:唐郎中白行简,太和初,因大醉,梦二人引出春明门。至一新冢间,天将晓而回。

现代文:唐代,有位郎中叫白行简。太和初年,因酒醉入睡,梦见两个人把他引出春明门,来到一座新坟前,天快亮的时候才回来。

古文:至城门,店有鬻饼饤饦者。

现代文:走到城门口。看见饭店里在卖粥和汤饼。

古文:行简馁甚,方告二使者次。

现代文:白行简饿得很,告诉那两个人停下。

古文:忽见店妇抱婴儿,使者便持一小土块与行简,令击小儿。

现代文:忽然,只见老板娘抱着婴儿走出来。那两个人拿一小土块给白行简,让他打婴儿。

古文:行简如其言掷之,小儿便惊啼闷绝。

现代文:白行简按照他们说的,将小土块掷向婴儿,那孩子惊叫一声便背过气去。

古文:店妇曰:孩儿中恶。

现代文:老板娘说:不好,这孩子中了邪!

古文:令人召得一女巫至。

现代文:她让人召来一个女巫。

古文:焚香,弹琵琶召请曰:无他故,小魍魉为患耳。

现代文:那女巫来到之后,先烧香,又弹琵琶召请神灵,最后说道: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小鬼作怪。

古文:都三人,一是生魂,求酒食耳,不为祟。可速作饤饦,取酒。

现代文:共三个人,其中一个是活人,想来要酒饭,不是为作怪害人,应该快做汤饼,取酒来。

古文:逡巡陈设。巫者拜谒,二人与行简就坐,食饱而起。小儿复如故。

现代文:顷刻陈设完毕,女巫让行简和那二人就坐,先行拜谒。行简等酒足饭饱起来后,小孩病好如初。

古文:行简既寤,甚恶之,后逾旬而卒。

现代文:行简当即醒来,甚感厌恶,过几十天后便死了。

古文:许至雍

现代文:许至雍

古文:许至雍妻某氏,仪容淡雅。早岁亡没,至雍颇感叹。

现代文:许至雍的妻子某氏,长得素净宜人,早年亡故,使至雍颇为伤感。

古文:每风景闲夜,笙歌尽席,未尝不叹泣悲嗟。

现代文:每当风清月明而又无事可做的时候,每当笙停歌罢筵席散尽的时候,他都要怆然饮泣、悲叹不已。

古文:至雍八月十五日夜于庭前抚琴玩月。

现代文:八月十五日晚上,许至雍于庭前抚琴赏月,不知不觉过了很长时间。

古文:已久,忽觉帘屏间有人行,吁嗟数声。

现代文:忽然,他发觉帘屏后面有人走动,并且长吁短叹。

古文:至雍问曰:谁人至此?必有异也。

现代文:许至雍问道:什么人来到这里,想必有何目的?

古文:良久,闻有人语云:乃是亡妻。

现代文:好久,才听见有人说话,原来竟是亡妻!

古文:云:若欲得相见,遇赵十四。莫惜三贯六百钱。

现代文:亡妻说:如果你想与我相见,遇到赵十四,不要可惜三贯六百钱。

古文:至雍惊起问之。乃无所见。

现代文:许至雍吃了一惊,爬起来正想问她,结果连个人影也没有见到。

古文:自此常记其言。则不知赵十四是何人也。

现代文:从此,许至雍便经常想起妻子说的那句话,却不知道赵十四是个什么人。

古文:后数年,至雍闲游苏州。

现代文:数年之后,许至雍到苏州游玩。

古文:时方春,见少年十余辈,皆妇人装,乘画舡,将谒吴太伯庙。

现代文:当时正是春天,他看见十几个少年全穿着女人的衣服,乘坐画船,将去拜谒周太王之子吴太伯庙。

古文:许君因问曰:彼何人也?

现代文:许至雍问道:他们是什么人,为何穿这样的服装?

古文:而衣裾若是。人曰:此州有男巫赵十四者,言事多中为土人所敬伏,皆赵生之下辈也。

现代文:对方回答说:这个州里有位男巫叫赵十四,说的事情大都是准确的,为当地人所敬仰所崇拜。这些人都是赵十四的晚辈呵。

古文:许生问曰:赵生之术,所长者何也?

现代文:许至雍问道:这位赵十四的法术,最拿手的是什么?

古文:曰:能善致人之魂耳。

现代文:对方说道:他最善于招人的灵魂。

古文:许生乃知符其妻之说也。

现代文:这时,许致雍才知道这正符合妻子在梦中说过的话。

古文:明日早,诣赵十四,具陈恳切之意。

现代文:第二天早晨,许至雍去见赵十四,表白心中恳切之情。

古文:赵生曰:某之所致者,生魂耳。今召死魂,又今生人见之,某久不为,不知召得否?

现代文:赵十四说道:我平时所招的,那是生人之魂;今天要我招死人之魂,又要让生人看见,这种事情,我可是好久不干了呵,不知道招来招不来?

古文:知郎君有重念之意,又神理已有所白,某安得不为召之?

现代文:我知道,你向来很重情义,又在神明面前有所表白,我怎能不为你招之?

古文:乃计其所费之直,果三贯六百耳。

现代文:言罢,他算计了一下所需要的费用,果然是三贯六百钱?

古文:遂择良日,于其内,洒扫焚香,施床几于西壁下,于檐外结坛场,致酒脯。

现代文:随即,赵十四便选择良辰吉日,在许至雍的屋子里洒扫焚香,把床铺几案放到西墙下,于屋檐外面结坛场,摆上酒肉。

古文:呼啸舞拜,弹胡琴。

现代文:接着,赵十四吼叫着,舞蹈着,一边弹胡琴,一边拜仙。

古文:至夕。令许君处于堂内东隅,赵生乃于檐下垂帘卧,不语。

现代文:到了晚上,他让许至雍站在堂内东边的角落里,自己则放下帘子躺下来,一句话也不说。

古文:至三更,忽闻庭际有人行声,赵生乃问曰:莫是许秀才夫人否?

现代文:直到三更天,忽然叫见庭内有人话说声,赵十四便问:你莫非是许秀才的夫人?

古文:闻吁嗟数四,应云:是。

现代文:只听叹了几次气,答应了一声道:是的。

古文:赵生曰:以秀才诚意恳切,故敢相迎,夫人无怪也。

现代文:赵十四说:由于秀才诚意恳切,我才敢前来相迎,夫人不要责怪呀。

古文:请夫人入堂中。逡巡,似有人谒帘,见许生之妻。

现代文:请夫人入堂顷刻,像是有人揭开帘子,果然是许至雍的妻子。

古文:淡服薄妆,拜赵生,徐入堂内,西向而坐。

现代文:她淡服薄妆,拜见赵十四,然后徐步走进堂内,面朝西而坐。

古文:许生涕泗呜咽:君行若此,无枉横否?妻曰:此皆命也,安有枉横。

现代文:许至雍泪流满面,呜呜咽咽地说你来到这里,是不是受了什么冤屈和强横?

古文:因问儿女家人及亲旧闾里等事,往复数十句。

现代文:妻子说:这都是命呵,怎么谈得上冤屈和强横呢?接着,她又问及儿女家人亲戚邻居的一些事情,反反复复说了几十句话。

古文:许生又问:人间尚佛经,呼为功德,此诚有否?

现代文:许至雍又问道:人间崇尚佛经,并称之为 功德 ,你们那里也有么?

古文:妻曰:皆有也。

现代文:妻子说:都有呵。

古文:又问:冥间所重何物?

现代文:许至雍又问阴间最看重的是什么东西。

古文:春秋奠享无不得,然最重者,浆水粥也。

现代文:妻子回答说:春秋祭奠的东西没有得不到的,然而最重要的则是稀粥呵!

古文:赵生致之。

现代文:赵十四招招手,一会儿就有人把稀粥送来了。

古文:须臾粥至,向口如食,收之,复如故。许生又曰:要功德否?

现代文:许妻接过碗。便把粥倒进嘴里吃起来。一连吃了好几碗。许至雍又问道:你要不要佛经?

古文:妻云:某平生无恶,岂有罪乎?

现代文:妻子说:我平生没做什么坏事,难道会有罪吗?

古文:足下前与为者,亦已尽得。

现代文:你前些日子送给我的,也已经全部得到了。

古文:良久,赵生曰:夫人可去矣,恐多时即有谴谪。

现代文:良久,赵十四说:夫人可以回去了,时间长了恐怕要受到责备的。

古文:妻乃出,许生相随泣涕曰:愿惠一物,可以为记。

现代文:于是,妻子走出房门,许至雍相随泣涕着说:希望你留给我一物,可作纪念。

古文:妻泣曰:幽冥唯有泪可以传于人代。

现代文:妻子哭泣着说:阴间只有泪水可以送给亲人。

古文:君有衣服,可投一事于地。许生脱一汗衫,置之于地。

现代文:你有衣服,可扔一件在地上许至雍脱下一件汗衫,放在地上。

古文:其妻取之,于庭树前悬一树枝,以汗衫蔽其面,大哭。

现代文:许妻拿过汗衫,又悬挂在庭树前面一根树枝,然后用汗衫蒙住脸大哭起来。

古文:良久,挥手却许生,挂汗衫树枝间,若乘空而去。

现代文:良久,她挥手让许至雍走开,自己把汗衫挂在树枝间,然后乘空而去。

古文:许生取汗衫视之,泪痕皆血也。

现代文:许至雍取过汗衫看去,那上面的泪痕全是血呵。

古文:许生痛悼,数日不食。

现代文:许至雍痛悼亡妻,一连几天都没有吃东西。

古文:卢求著幽居苏州,识赵生,赵生名何,苏州人皆传其事。

现代文:这时,有个叫卢求著的人来苏州幽居,认识了赵十四,赵十四的名字叫何,苏州人至今还传说着这件事。

古文:韦觐

现代文:韦觐

古文:唐太仆卿书觐欲求夏州节度使。

现代文:唐代,有位太仆卿叫韦觐,想当夏州的节度使。

古文:有巫者知其所希,忽诣韦曰:某善祷祝星辰,凡求官职者,必能应之。

现代文:有个巫师知道他追求的是什么,忽然有一天登上门来对他说:我这个人善于向星辰祝告祈福,凡是求官职的,没有不灵验的。

古文:韦不知其诳诈,令择日。

现代文:韦觐不知道他这是诳骗敲诈自己,便让他选择良辰吉日。

古文:夜深,於中庭备酒果香灯等。

现代文:这天深夜,韦觐让家人在中庭摆上香和蜡烛以及酒和水果等。

古文:巫者乘醉而至,请书自书官阶一道,虔启于醮席。

现代文:巫师乘着酒劲儿赶到中庭,让韦觐自己写上一道要升的官衔,虔诚的摆到祭坛上。

古文:既得手书官衔,仰天大叫曰:韦觐有异志,令我祭天。

现代文:巫师抓过那道写好的官衔,仰天大叫道:韦觐有野心,让我祭天!

古文:韦合族拜曰:乞山人无以此言,百口之幸也。

现代文:韦觐见势不好,带领全家人跪倒于地,拜道:求仙人不要说这种话,便是我们全家老少一百多口人之大幸!

古文:凡所玩用财物,尽与之。

现代文:结果,韦觐把家里的古玩财物,全都送给了巫师。

古文:时崔侃充京尹。

现代文:当时,崔侃任京兆尹。

古文:有府囚叛狱,谓巫者是其一辈。

现代文:有一个官府的囚犯从狱中逃出来,说那个巫师是他的同伙。

古文:里胥诘其衣装忽异?

现代文:里胥找到那个巫师,盘问他最近的服装怎么忽然变样了?

古文:巫情窘,乃云:太仆卿韦觐,曾令我祭天。我欲陈告,而以家财求我。

现代文:巫师一阵惊窘,便说:太仆卿韦觐,曾经让我为他祭天,我想告发,结果,他便用家中的财产求我千真万确,这可不是我偷的呀!

古文:非窃盗也?

现代文:这件事,应当向上申奏才对。

古文:既当申奏,宣宗皇帝召觐至殿前,获明冤状。复召宰臣论曰:韦觐城南上族,轩盖承家。

现代文:宣宗皇帝把韦觐召到殿前,经再三查问,才弄清其中冤情,然后又召宰相的大臣们说道:韦觐是城南的贵族,世代相传都是作官的。

古文:昨为求官,遂招诬谤。无令酷吏加之罪俧。

现代文:昨天为了求官遭到诬谤,不要让酷吏加罪于他。

古文:其师巫便付京兆处死,韦贬潘州司马。

现代文:不久,那巫师被押赴京城处死,韦觐被贬为潘州司马。

古文:高骈

现代文:高骈

古文:唐高骈尝诲诸子曰:汝曹善自为谋。

现代文:唐代有位高骈,他曾教导自己的孩子们说:你们要自谋生路,好自为之。

古文:吾必不学俗物,死入四板片中,以累于汝矣。

现代文:我呢,不想学芸芸俗辈,死后还要躺入那四块板中,再麻烦你们。

古文:及遭毕师铎之难,与诸甥侄同坎而瘗焉。唯骈以旧毡苞之,果符所言。

现代文:及遭毕师铎之难,便和各位侄子外甥一起埋在同一个墓穴里,只有高骈的尸体用旧毡子包裹着,果然与先前的话相符。

古文:后吕用之伏诛,有军人发其中堂,得一石函。内有桐人一枚,长三尺许,身披桎,口贯长钉,背上琉骈乡贯甲子官品姓名,为厌胜之事。

现代文:后来,妖人吕用之伏法,兵卒在他的屋里挖出一个石匣,内有一个桐木人,三尺多长,戴着脚镣子,嘴里钉着钉子,背上写着高骈的藉贯生日姓名职务等,这是用巫术诅咒人用的。

古文:以是骈每为用之所制,如有助焉。

现代文:以往,高骈每次被吕用之所控制,看来这东西是起了作用的。

古文:厌咒厌盗法

现代文:厌咒厌盗法

古文:厌盗法,七日以鼠九枚,置笼中,埋于地,秤九百斤土覆坎,深各二尺五寸,筑之令坚固,杂五行书曰:亭部地上土涂灶,水火盗贼不经;涂屋四角,鼠不食蚕;涂仓廪,

现代文:这是一种制服盗窃的方法。

古文:雍益坚

现代文:雍益坚

古文:唐雍益坚云:主夜神咒,持之有功德,夜行及寐,可已恐怖恶梦。

现代文:唐代的宋居士说:掷骰子时念这样一句咒语:伊帝弥帝,弥揭罗帝。

古文:咒曰:婆珊婆演底。

现代文:伏身念上十万遍,随着一声欢呼你就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