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四·女仙九

古文:杨正见董上仙张连翘张镐妻太阴夫人

现代文:杨正见董上仙张连翘张镐妻太阴夫人

古文:杨正见

现代文:杨正见

古文:杨正见者,眉州通义县民杨宠女也。

现代文:杨正见,是眉州通义县百姓杨宠的女儿。

古文:幼儿聪悟仁悯,雅尚清虚。

现代文:她小时候就聪明颖悟富有仁慈怜悯之心,崇尚清虚之道。

古文:既笄,父母娉同郡王生。

现代文:成年以后,父母把她嫁给了同郡的王生。

古文:王亦巨富,好宾客。

现代文:王生家也是个巨富,喜好宾客。

古文:一旦,舅姑会亲故,市鱼,使王见为脍。

现代文:有一天早晨,正见的公婆聚会亲朋故友,买来了鱼,叫正见做成鱼脍。

古文:宾客博戏于厅中,日昃而盘食未备。

现代文:宾客在厅堂上赌博游戏,太阳已经西斜了,菜还没有做好。

古文:正见怜鱼之生,盆中戏弄之,竟不忍杀。

现代文:因为正见爱惜活鱼,把它放在盆中拨弄着玩,一直不忍心杀它。

古文:既晡矣,舅姑促责食迟,正见惧,窜于邻里,但行野径中,已数十里,不觉疲倦。

现代文:已经到快吃晚饭的时候了,公婆着急,就催促她快做,责备她做得太迟。正见害怕了,就逃到邻居家,又从邻居家里逃到野外,只管在野外小道中一直走。已经走了几十里了,不觉有些疲倦。

古文:见夹道花木,异于人世。

现代文:这时看到路两边花草树木,与人世间的不同。

**古文:至一山舍,有女冠在焉,具以其由白之。女冠曰: 子有悯人好生之心,可以教也。 **

现代文:她就来到了山中一座房舍,有个女道士在里边,杨正见就把她逃出的根由告诉了女道士。女道士说: 你有悯人好生的善心,是可教之人。

古文:因留止焉。

现代文:就留下她让她住在那里。

古文:山舍在蒲江县主簿化侧,其居无水,常使正见汲涧泉。

现代文:那座山舍在蒲江县主簿化的附近,她们的住处没有水,女道士常常派正见到山涧中的泉眼去打水。

古文:女冠素不食,为正见故,时出山外求粮,以赡之,如此数年。

现代文:女道士平时不吃饭,为了正见的缘故,有时出去到山外讨要粮食,来供养正见,这样过了几年。

古文:正见恭慎勤恪,执弟子之礼,未尝亏怠。

现代文:正见恭顺谨慎,勤快而守规矩,按弟子的礼节去做,不曾有亏礼节,也不曾懈怠。

古文:忽于汲泉之所,有一小儿,洁白可爱,才及年余,见人喜且笑。

现代文:有一天,正见打水时,忽然在打水的泉眼那个地方看见一个小孩,这小孩洁白可爱,刚到一岁多点,见到人又是喜又是笑。

古文:正见抱而抚怜之,以为常矣,由此汲水归迟者数四。

现代文:正见抱起他抚弄爱惜,时间久了,杨正也就习以为常。

古文:女冠疑怪而问之,正见以事白。

现代文:由于这个原因,正见打水回去晚了的时候已经不知多少次了。

**古文:女冠曰: 若复见,必抱儿径来,吾欲一见耳。 **

现代文:女道士觉得可疑奇怪,就问正见,正见就把遇到小孩的事禀告了女道士。女道士说: 你如果再见到,一定要抱那小孩径直回来,我想要看一看。

古文:自是月余,正见汲泉,此儿复出,因抱之而归。

现代文:从这以后一个多月了,正见到泉中打水时,那个小孩又出现了,她就把小孩抱起来往回走。

古文:渐近家,儿已僵矣,视之尤如草树之根,重数斤。

现代文:快到家的时候,小孩已经僵死了,看看他很象树的根,有几斤重。

古文:女冠见而识之,乃茯苓也,命洁甑以蒸之。

现代文:女道士见到了就认出它,原来是个茯苓,就让正见洗净饭锅去蒸它。

**古文:会山中粮尽,女冠出山求粮,给正见一日食、柴三小束,谕之曰: 甑中之物,但尽此三束柴,止火可也,勿辄视之。 **

现代文:这时,正赶上山里的粮食吃光了,女道士就出山去讨米,留给正见一天的食品和三小捆柴,教导她说: 饭锅的那件东西,只要把三小捆柴烧尽,停下火就可以了,不要着急看它。

古文:女冠出山,期一夕而回。

现代文:女道士出山,约定过一个晚上就回来。

古文:此夕大风雨,山水溢,道阻,十日不归。

现代文:没想到这天晚上刮大风下大雨,山水漫流,道路受阻,女道士十天也没回来。

古文:正见食尽饥甚,闻甑中物香,因窃食之,数日俱尽,女冠方归。

现代文:正见饭吃光了,饿得很,闻到饭锅中那个东西很香,就偷着吃它,几天就全吃尽了,这时女道士才回来。

古文:闻之叹曰: 神仙固当有定分!向不遇雨水坏道,汝岂得尽食灵药乎?

现代文:女道士听说这个情况,叹息着说: 谁能成仙,本来应该是命里注定的,假使不是遇到雨水把道冲坏,你怎么能够把灵药全部吃净呢?

古文:吾师常云: 此山有人形茯苓,得食之者白日升天。 吾伺之二十年矣。

现代文:我的师父常说,这山里有人形的茯苓,吃到它的人可以白日升天,我等它二十年了。

**古文:汝今遇而食之,真得道者也。 **

现代文:你如今遇到了把它吃了,你真是得道的人啊!

古文:自此正见容状益异,光彩射人,常有众仙降其室,与之论真宫仙府之事。

现代文:从此,正见的容颜、状态越来越奇异,光彩射人,还常有众仙人降临她的住室,跟她谈论真宫天府的事情。

古文:岁余,白日升天,即开元二十一年壬申十一月三日也。

现代文:一年多,正见就白日升天,时间就是开元二十一年壬申十一月三日。

古文:常谓其师曰: 得食灵药,即日便合登仙;所以迟回者,幼年之时,见父母拣税钱输官,有明净圆好者,窃藏二钱玩之。

现代文:她曾经对她的师父说: 得到灵药吃了,本来当日就该登上仙位。我所以迟回的原因,是由于我幼年的时候,看见父母拣点税钱送往官府。其中有明亮干净又圆的好钱就我就偷着藏起两个铜钱留着它玩。

**古文:以此为隐藏官钱过,罚居人间更一年耳。 **

现代文:因为这个隐藏官钱的过错,罚我再在人间多住一年。

古文:其升天处,即今邛州蒲江县主簿化也,有汲水之处存焉。

现代文:她升天的地方,就是现在邛州蒲江县主簿化,那里还有汲水处存在。

古文:昔广汉主簿王兴,上升于此。

现代文:从前,广汉主簿王兴就是在这里升天的。

古文:董上仙

现代文:董上仙

古文:董上仙,遂州方义女也。

现代文:董上仙,是遂州方义县的女子。

古文:年十七,神姿艳冶,寡于饮膳,好静守和,不离于世。

现代文:年方十七岁,生得神姿艳丽妖冶,很少吃饭饮水,喜好清静保持和谐,不疏远世人。

古文:乡里以其容德,皆谓之上仙之人,故号曰 上仙 。

现代文:家乡邻里的人们根据她的容貌和品德,都说她是上仙之人,所以称作上仙。

古文:忽一旦紫云垂布,并天乐下于其庭,青童子二人,引之升天。

现代文:有一天,忽然紫云低沉密布,连同天上的仙乐一起降到她家院子里,两个青衣童子领着她升上天。

古文:父母素愚,号哭呼之不已。

现代文:她的父母一向愚昧,号哭呼唤女儿,一直不停止。

古文:去地数十丈,复下还家,紫云青童,旋不复见。

现代文:这时上仙已离地几十丈了,又下来回到家里,紫云和青衣童子立刻就不见了。

古文:居数月,又升天如初。父母又号泣,良久复下。

现代文:住了几个月,上仙又像当初那样升上天,父母又号哭,过了很久,上仙又下来了。

古文:唐开元中,天子好尚神仙,闻其事,诏使征入长安。

现代文:唐朝开元年间,天子喜好崇尚神仙,闻听这件事,就下诏书派使者征召上仙入长安。

古文:月余,乞还乡里,许之。中使送还家。

现代文:过了一个多月,上仙请求回家乡故里,皇帝答应了她,派宫中使者把她送回家。

古文:百余日复升天,父母又哭之。因蜕其皮于地,乃飞去。

现代文:一百多天以后,上仙又升天,父母又哭泣,上仙就把皮蜕到地上才飞去。

古文:皮如其形,衣结不解,若蝉蜕耳。

现代文:皮跟她的形体一样,衣服的扣子没有解开,像蝉脱壳似的,她的父母就将她的衣服加上一道透明漆保留起来。

古文:遂漆而留之,诏置上仙、唐兴两观于其居外。

现代文:皇帝下令在上仙居住之处设置上仙、唐兴两座道观。

古文:今在州北十余里,涪江之滨焉。

现代文:这两座道观如今在州北十多里,涪江之滨。

古文:张连翘

现代文:张连翘

古文:黄梅县女道士张连翘者,年八九岁。

现代文:黄梅县女道士张连翘这个人,在八九岁的时候,经常拿着瓶子到井中去打水。

古文:常持瓶汲水,忽见井中有莲花如小盘,渐渐出井口。

现代文:有一天,她忽然看到井中有莲花,像小盘子那么大,渐渐升出井口。

古文:往取便缩,不取又出。

现代文:伸手去摘它,它就缩回去,不去取它,它又出来。

古文:如是数四,遂入井。

现代文:象这样出出缩缩多少次,连翘就跳进井中。

古文:家人怪久不回,往视,见连翘立井水上。

现代文:家里人因为连翘时间长了没回去,觉得奇怪,就到井台去看,见连翘站在井水之上。

古文:及出,忽得笑疾。

现代文:等到出来,连翘忽然得了笑疾。

古文:问其故,云有人自后以手触其腋,痒不可忍。

现代文:问她原因,她说有人从她身后用手挠她腋窝,痒得忍不住。

古文:父母以为鬼魅所加,中夜潜移之舅族,方不笑。

现代文:父母以为是鬼魅所施加的,就在半夜悄悄地把连翘送到她舅舅家,连翘这才不笑了。

古文:顷之,又还其家,云饥,求食,日食数斗米饭,虽夜置菹肴于卧所,觉即食之。

现代文:过了一些日子,连翘又回到自己家里,说是饿了要吃的,每天能吃几斗米的饭,即使在夜里也要在她睡觉的地方放上吃的,醒来就吃。

古文:如是六七日,乃闻食臭,自尔不复食,岁时或进三四颗枣,父母因命出家为道士。

现代文:象这样一直过了六七天,竟然闻到食物的味道就觉得臭,从此不再吃饭,过年过节时偶尔吃三四颗枣,父母就让她出家当道士。

古文:年十八,昼日于观中独坐,见天上坠两钱,连翘起就拾之。

现代文:十八岁那年,大白天在观中独坐,看见天上掉下来两个钱,连翘就起身去拾它。

古文:邻家妇人乃推篱倒,亦争拾,连翘以身据钱上。

现代文:邻居的女人竟然把篱笆推倒,也来争着拾钱,连翘就把身体压在钱上。

古文:又与黄药三丸,遽起取之。

现代文:天上又掉下三丸黄药,连翘急忙取药。

古文:妇人擘手,夺一丸去,因吞二丸,俄而皆死。

现代文:那个女人扒开连翘的手,夺去了一丸,连翘就把两丸药吞下。不一会儿,两个人都死了。

古文:连翘顷之醒,便觉力强神清,倍于常日。

现代文:连翘过一阵就醒来了,就觉得力气强大,精神清爽,比平常强一倍。

古文:其妇人吞一丸,经日方苏,饮食如故。

现代文:那个女人吞了一丸,经过一整天才苏醒,饮食还象过去一样。

古文:天宝末,连翘在观,忽悲思父母,如有所适之意。

现代文:天宝末年,连翘在道观里,忽然想念父母而悲伤,好象有要到哪儿去的意思。

古文:百姓邑官,皆见五色云拥一宝舆,自天而下。人谓连翘已去,争来看视。

现代文:这天,百姓和县官都看见五色云拥着一辆宝车从天上下来,人们认为连翘已经走了,都争着来看。

古文:连翘初无所觉,云亦消散。

现代文:连翘根本没有觉察什么,云也消散了。

**古文:谕者云: 人众故不去。 **

现代文:明白的人说: 因为看的人多,所以她没去。

古文:连翘至今犹在,两肋相合,形体枯悴,而无所食矣。

现代文:连翘至今还在,两肋相合,形体枯干憔悴,什么东西也不吃。

古文:张镐妻

现代文:张镐妻

古文:张镐,南阳人也。

现代文:张镐是南阳人,年轻时从事学业很勤奋辛苦。

古文:少为业勤苦,隐王屋山,未尝释卷。

现代文:到王屋山隐居,从不曾放下手中的书。

古文:山下有酒家,镐执卷诣之,饮二三杯而归。一日,见美妇人在酒家,揖之与语,命以同饮。

现代文:山中有个酒家,张镐常常拿着书到酒家去,喝二三杯就回来,有一天,他看见一个美妇人在酒家,就过去一揖见礼,与她交谈,邀请那美妇人一起饮酒。

古文:欣然无拒色,词旨明辨,容状佳丽。

现代文:那女子欣然同意,没有拒绝,而且能言善辨,容颜情态都很出众。

古文:既晚告去,镐深念之,通夕不寐。

现代文:天色已经很晚了,那女子告辞离去,张镐却深深想念她,整个一夜都没有睡着觉。

古文:未明,复往伺之。已在酒家矣。

现代文:天还没有亮,就又去酒家等她,而那女子已经在酒家了。

古文:复召与饮,微词调之。

现代文:张镐又召她与自己同饮,用婉转巧妙的言词与她调情。

**古文:妇人曰: 君非常人,愿有所托,能终身,即所愿也。 **

现代文:女子说: 您不是一般人,我也愿意有所寄托,能够和您终身相伴,就是我的愿望。

古文:镐许诺,与之归,山居十年。

现代文:张镐答应了,就带她一起回家,在山中居住了十年。

古文:而镐勤于《坟》、《典》,意渐疏薄,时或忿恚。

现代文:而张镐努力于《三坟》、《五典》,研究学问,感情逐渐疏远淡薄了,有时还生气发脾气。

古文:妇人曰: 君情若此,我不可久住。

现代文:那个女子说: 您的感情如果这样,我不可能长久住下去了。

**古文:但得鲤鱼脂一斗合药,即是矣。 **

现代文:只要能得到一斗鲤鱼脂配药,我就满足了。

古文:镐未测所用,力求以授之。

现代文:张镐猜不出要鲤鱼脂有什么用,于是尽力找来鲤鱼脂给了她。

古文:妇以鲤鱼脂投井中,身亦随下。

现代文:那女子把鲤鱼脂投到井中,自己也随着跳下去。

古文:须臾。乘一鲤自井跃出,凌空欲去,谓镐曰: 吾比待子立功立事,同升太清。

现代文:不一会儿,女子乘着鲤鱼从井中飞跃而出。凌空欲去时,对张镐说: 我本打算等您立了功、成就了事业,一同升上太清成仙。

古文:今既如斯,固子之簿福也。

现代文:今既如此,是您的福薄啊。

**古文:他日守位不终,悔亦何及! **

现代文:将来,你连自己通过努力而获得的地位也保不住,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古文:镐拜谢悔过。

现代文:张镐下拜道歉,为自己的过失后悔。

古文:于是乘鱼升天而去。

现代文:于是那女子乘鱼升天而去了。

古文:镐后出山,历官位至宰辅。

现代文:张镐后来出山,做官位至宰相。

古文:为河南都统,常心念不终之言,每自咎责。

现代文:他在任河南都统时,常常在心中思考那女子关于守位不终的话,往往自咎自责。

古文:后贬辰州司户,复征用薨,时年方六十。

现代文:后来,他被贬为辰州司户,重新征用时,他就死了。当时年纪刚六十岁。

古文:每话于宾友,终身为恨矣。

现代文:生前,他经常与宾朋说起旧事,终身觉得遗憾。

古文:太阴夫人

现代文:太阴夫人

古文:卢杞少时,穷居东都,于废宅内赁舍。

现代文:卢杞年轻时家里很穷,住在东都洛阳,在一所废宅内租赁房舍。

古文:邻有麻氏妪孤独。

现代文:邻居有个姓麻的老太婆,孤身独住。

古文:杞遇暴疾,卧月余,麻婆来作羹粥。

现代文:有一次,卢杞遭遇暴病,躺了一个多月,麻婆来给他作汤作粥。

古文:疾愈后,晚从外归,见金犊车子在麻婆门外。

现代文:病好以后,有一天晚上,卢杞从外边回来,看见一辆金犊车子停在麻婆门外。

古文:卢公惊异,窥之,见一女年十四五,真神人!

现代文:卢杞很惊奇,就偷偷地去看,见到一个女郎,年纪有十四五岁,真是神人啊!

古文:明日潜访麻婆,麻婆曰: 莫要作婚姻否?

现代文:第二天,卢杞悄悄问麻婆,麻婆说: 莫非要作婚姻吗?

**古文:试与商量。 **

现代文:我与她商量一下试试。

**古文:杞曰: 某贫贱,焉敢輙有此意? **

现代文:卢杞说: 我家里贫穷,又没有地位,哪敢突然有这个想法?

**古文:麻曰: 亦何妨! **

现代文:麻婆说: 这又何妨!

古文:既夜,麻婆曰: 事谐矣。

现代文:已经到晚上了,麻婆说: 事情成功了。

**古文:请斋三日,会于城东废观。 **

现代文:请你斋戒三天,在城东的废弃道观里相会。

古文:既至,见古木荒草,久无人居,逡巡。

现代文:斋戒三天后,卢杞到废观以后,看到的是古树荒草,这里很久没有人住了,他就迟迟疑疑地不敢向前。

古文:雷电风雨暴起,化出楼台,金殿玉帐,景物华丽。

现代文:这时,雷电风雨突然而起,变化出楼台,金殿玉帐,景物华丽。

古文:有辎軿降空,即前时女子也。

现代文:有一辆有帷盖帷幕的车子从空中降落下来,车上坐的就是前些日子的那个女郎。

古文:与杞相见曰: 某即天人,奉上帝命,遣人间自求匹偶耳。

现代文:女郎与卢杞相见,她说: 我就是天人,奉上天之命,打发我到人间自己找配偶。

古文:君有仙相,故遣麻婆传意。

现代文:您有仙相,所以我派麻婆传递心意。

**古文:更七日清斋,当再奉见。 **

现代文:再请斋戒七天,当再见面。

古文:女子呼麻婆,付两丸药。

现代文:女郎呼唤麻婆,给了两丸药。

古文:须臾雷电黑云,女子已不见,古木荒草如旧。

现代文:不一会儿,雷电黑云又起,女郎已经不见了,古树荒草还和原来一样。

古文:麻婆与杞归,清斋七日,斸地种药,才种已蔓生;未顷刻,二葫芦生于蔓上,渐大如两斛瓮。

现代文:麻婆与卢杞回去,斋戒七天,刨地种药。才下种,已经生出蔓;不一会儿,两个葫芦从蔓上生出,逐渐变大,像装两斗酒的大瓮那么大。

古文:麻婆以刀刳其中,麻婆与杞各处其一,仍令具油衣三领。

现代文:麻婆用刀把葫芦里面的东西刨出来,麻婆就与卢杞各坐一个葫芦,又让卢杞准备三件油衣。

古文:风雷忽起,腾上碧霄,满耳只闻波涛之声。

现代文:这时忽然起了风雷,两人乘坐葫芦腾空而起,直到碧空云霄之中,满耳只听见波涛的声音。

古文:久之觉寒,令着油衫,如在冰雪中,复令着至三重,甚暖。

现代文:时间长了,觉得寒冷,麻婆就让卢杞穿上油衫,卢杞感到如在冰雪之中。麻婆又让他穿到三层,这回觉得很暖和了。

**古文:麻婆曰: 去洛已八万里。 **

现代文:麻婆说: 离洛阳已经八万里了。

古文:长久,葫芦止息,遂见宫阙楼台,皆以水晶为墙垣,被甲伏戈者数百人。

现代文:又过很长时间,葫芦停下来,就见到了宫阙楼台,都是用水晶造的墙垣,披着甲衣拿着戈矛的卫兵有几百人。

古文:麻婆引杞入见。

现代文:麻婆领着卢杞进见。

古文:紫殿从女百人,命杞坐,具酒馔。

现代文:紫色的宫殿之上,几百个女子随着那女郎出来,女郎命卢杞坐下,又命准备酒筵。

古文:麻婆屏立于诸卫下。

现代文:麻婆身子笔直地站在众侍卫之下。

**古文:女子谓杞: 君合得三事,任取一事:常留此宫,寿与天毕;次为地仙,常居人间,时得至此;下为中国宰相。 **

现代文:女郎对卢杞说: 您能够从三件事中任意选取一件事:永远留在这座宫里,寿命与天同在;其次是作地仙,常住人间,有时也能到这里;最下是作人间宰相。

**古文:杞曰: 在此处实为上愿。 **

现代文:卢杞说: 能够留在此处,实在是我的最大愿望。

古文:女子喜曰: 此水晶宫也。

现代文:女郎高兴地说: 这是水晶宫啊!

古文:某为太阴夫人,仙格已高。

现代文:我是太阴夫人,仙格已经很高。

古文:足下便是白日升天。

现代文:您留在这里,便是白日升天了。

**古文:然须定,不得改移,以致相累也。 **

现代文:然而必须确定,不能改变,以免连累我。

**古文:乃赍青纸为表,当庭拜奏,曰: 须启上帝。 **

现代文:女郎就拿出青纸写表章,当庭拜奏,她说: 必须呈报上帝。

**古文:少顷,闻东北间声云: 上帝使至! **

现代文:过了一会儿,听到东北一带有人大声说: 上帝使者到!

古文:太阴夫人与诸仙趋降。

现代文:太阴夫人与众仙赶快降阶相迎。

古文:俄有情节香幡,引朱衣少年立阶下。

现代文:一会儿,出现了幢节香幡,引导着一个穿大红衣服的年轻人立于阶下。

古文:朱衣宣帝命曰: 卢杞,得太阴夫人状云,欲住水晶宫。

现代文:穿红衣那人传达上帝的命令说: 卢杞!看到了太阴夫人的奏折,说你愿意住在水晶宫。

**古文:如何? **

现代文:你打算如何?

古文:杞无言。

现代文:卢杞不说话。

古文:夫人但令疾应,又无言。

现代文:太阴夫人令他快答应,可是卢杞还是不说话。

古文:夫人及左右大惧,驰入,取鲛绡五匹,以赂使者,欲其稽缓。

现代文:夫人与左右仙官都很害怕,赶快跑进宫,取出五匹鲛绡,用它贿赂使者,想让他延缓一下。

**古文:杞大呼曰: 人间宰相! **

现代文:大约有吃顿饭的时间,天使又问: 卢杞!

古文:朱衣趋去。太阴夫人失色曰: 此麻婆之过。

现代文:你想要住在水晶宫,还是作地仙,或者回到人间当宰人失色说: 这是麻婆的过错。

**古文:速领回! **

现代文:赶快把他领回去!

古文:推入葫芦。

现代文:就把他们推入葫芦。

古文:又闻风水之声,却至故居,尘榻宛然。

现代文:卢杞又听到风和雨的声音,不一会儿,便回到过去住的地方,满是灰尘的床榻还是原样。

古文:时已夜半,葫芦与麻婆并不见矣。

现代文:这时已经半夜了,葫芦和麻婆同时不见了。